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射雕之武穆遗书TXT下载射雕之武穆遗书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射雕之武穆遗书全文阅读

作者:古庙青灯     射雕之武穆遗书txt下载     射雕之武穆遗书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五十一章 婚期

    说着,岳无笛轻轻一指点出,速度快到了极致,在欧阳锋还没反应过来之时,就点在欧阳锋的额头上。

    欧阳锋顿时“啊!”地一声惨叫,身子踉跄倒退,耳目之中,涌出鲜红的血。

    “叔父!”欧阳克急忙赶了上来,扶住欧阳锋。

    岳无笛淡淡地道:“他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暂时无力运功了而已。”

    又道:“你叔父已然暂时废了,单凭你一人,难道还有胆子,留在桃花岛上么?”

    欧阳克脸色露出痛恨之色,但是也终究不敢再说什么,扶着欧阳锋,话也不说一句,就朝着岛外走去。

    黄药师叹息一声,吩咐一名哑仆,去送欧阳锋叔侄出桃花阵。

    而后看着岳无笛道:“岳老弟,你这功夫,当真是天下无敌了,即便当年重阳真人,或许都不如你,下次华山论剑,那也没有再比的必要了,我们大伙都认你是天下第一。”

    岳无笛却是淡声笑了笑,还没有说话,旁边忽然响起了一道声音:“谁敢说师哥不如他?”

    接着一道人影跳了出来,岳无笛瞥眼看去,竟是周伯通,他呵呵一笑,道:“老顽童,二十年未见,你怎么变成这幅样子了?”

    其实这是明知故问,见到了老顽童这幅样子,岳无笛哪里还不知道,他又如原著一般,被黄药师关在桃花岛的山洞里了。

    老顽童闻言,立刻露出愤很之色,望了黄药师一眼,道:“我怎么会在这里?当然不是自愿的了!是某个卑鄙无耻的家伙,当年骗了我的经书,还把我关在桃花岛上,想要夺取另半部经书!幸亏我老顽童是个宁死不屈的人,否则师兄的遗命,还真的就完成不了了!”

    黄药师闻言,脸色愠怒。哼了一声,却没有说话,显然无可辩驳。

    岳无笛淡然一笑,道:“诸位都是当世高人。争来争去,耗费一辈子的光阴,无非是为了一本九阴真经而已,这又何必呢?”

    黄药师道:“九阴真经,是武学中人。梦寐以求的无上宝典,武学之士,哪里有不想要的?难道岳老弟你便不想要么?嘿嘿,你若不想要,却不知郭贤侄,又是怎么会的九阴真经?”

    岳无笛笑道:“药师兄说的不错,郭靖的九阴真经,的确是我教他的,但我本人,可从来没有修炼过九阴真经。”

    黄药师一怔。随即脸色一黯,苦笑道:“也是,以你的武功,也许还真不必去练。”

    岳无笛道:“我虽没有练习,但也从九阴真经中获益不少,知道这是一门难得的武学宝典。不知药师兄有没有兴趣一观?”

    黄药师道:“难道你岳老弟甘愿将九阴真经借我一观?”

    岳无笛笑道:“靖儿与蓉儿两情相悦,这辈子,他们是分不开的,药师兄你既是靖儿的岳父,那么他又岂有将九阴真经对你秘而不示的道理?”

    “或许靖儿未经我的允可。不便将九阴真经告知药师兄。或许药师兄自恃身份,不愿从女婿手中得到真经。所以,倒不如我就将九阴真经当做靖儿的聘礼,交给药师兄你如何?”

    此言一出。黄药师脸色数变,有惊喜,有迟疑。

    周伯通更是哇哇怪叫:“喂,你怎么会九阴真经的?你真的会九阴真经?”

    岳无笛转头说道:“我会的只是经文,真经上的武功,我可没练过。”

    周伯通顿时有些失望。说道:“那真是可惜,要是你会真经上的武功,那我老顽童便和你比上一比,真经上的武功,我是不能修炼的,若能见识一下,那也是好的。”

    岳无笛笑道:“那还不简单么?他就练过九阴真经,你去和他比一比就是了。”

    周伯通顿时顺着岳无笛的手指方向看去,只见郭靖和黄蓉站在一起,正满心的喜悦,欧阳克叔侄败退,又有岳无笛和洪七公的面子在这里,显然他们的结合,是再无障碍了。

    周伯通好奇地问道:“喂,郭兄弟,你真的会九阴真经?怎么你在山洞和我比武之时,没对我用过?”

    郭靖苦笑,说道:“周大哥,真经上的武功并不适合我,在你这样的高手面前,我还是使用降龙十八掌,还可以多撑几招。”

    洪七公闻言,顿时脸有得色。

    黄药师皱眉,冷哼了一声,道:“难道真经上的武功,还不如降龙十八掌么?”

    郭靖苦笑一声,没有想到他只是说了一句实话,就得罪了黄药师。

    岳无笛道:“药师兄,降龙十八掌只是一套掌法,九阴真经则是一部武学宝典,这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你何必较真呢?”

    黄药师的脸色,这才缓了下来。

    岳无笛又道:“这次我和七公登门拜访,皆是为了靖儿和蓉儿这两个孩子的终身大事,之前因为有欧阳先生在,所以药师兄左右为难,但现在欧阳锋叔侄,已经败走,药师兄也应该不会再为难了吧?”

    洪七公也道:“就是,岳老弟说的有理。黄老邪,你女儿明明喜欢和靖儿在一起,你这做父亲的,难道还能不顾女儿的幸福么?”

    黄药师闻言,凝眉半晌,而后笑道:“既然岳老弟和七兄,联袂提亲,这是天大的面子,我黄药师,又岂敢不从?”

    岳无笛微微一笑,洪七公大声叫好,郭靖和黄蓉两人,更是喜不自胜。

    只有周伯通,脸色古怪,小心翼翼地将郭靖拉倒了一边,道:“兄弟,女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碰不得啊……”

    话还没说完,郭靖就被黄蓉拉走了,并且还狠狠地瞪了老顽童一眼。

    “既然如此,我们便商量一个佳期,将这对小儿女的大好日子定下来,佳期一到,我便让靖儿,上桃花岛来迎娶蓉儿。”岳无笛笑着说道。

    黄药师也点头,道:“甚好,不知岳老弟觉得那个日子为好?”

    岳无笛道:“医卜星相,本是药师兄你在行的,何必问我?只是,郭靖眼下还有重任在身,只怕立时要去一趟蒙古,所以,我觉得这个佳期,还是定在一两年后为好。”(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二章 黄药师和李药师

    黄药师闻言,沉默了一阵,旋即问道:“岳老弟,婚期定在一两年后,是因为眼下大战要开始了么?”

    岳无笛笑了笑,道:“看来药师兄,对我的计划,还是知道一些的啊,是曲三告诉你的么?”

    黄药师摇摇头,道:“灵风虽然敬我如父,但是军中之事,却是从来都不在我面前提及。我黄药师自负大才,其实十多年前的那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北伐之后,我便知道其背后定有一股极强势力的推动,单凭南宋朝廷,万万做不成那样的伟绩。后来天下局势,三国相杀,就更加明朗了,到了最后,无论是金蒙,还是大宋,都很难笑到最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过再上演一场而已。”

    岳无笛眉梢微动,道:“药师兄未出桃花岛,对天下局势,已然洞若观火,只是不知,你是怎么联想到我身上的?”

    黄药师笑了笑,道:“当年在桃花岛,我们曾有几日之谈,从武学境界,到天下局势,都聊得甚是相得,那时我便知你不单是在武道上有过人的天赋,而且胸有奇才。”

    “而后在短时间内,天下局势数变,似乎都只是因为大宋权相韩侂胄发起的开禧北伐。韩侂胄此人我是知道的,他胸有抗金之志,但是权谋有余,韬略不足,万万无法取得那样摧枯拉朽的胜利。我便怀疑他的背后,另有主使。”

    岳无笛道:“然则,药师兄又是如何确定,韩侂胄背后主使之人是我?”

    黄药师笑道:“本来我也是不知的,只是一次无意之间,发现北伐军中,许多将领高层,内里衣襟之中,都绣着火焰图案。而恰好,岳老弟你当年抵押在我桃花岛的那件宝物之上,也有这个图案。”

    岳无笛苦笑。道:“这也许只是一个巧合呢?火焰图案,本不是什么稀奇特异的东西。”

    黄药师肯定地道:“我当时也有过这种怀疑,只不过后来一想,却又万分肯定了。”

    “哦?”岳无笛奇道:“不知药师兄是想到了什么?”

    黄药师道:“能够以一人之力。布局天下,以弱胜强的奇才,历代都是少有的,当世之中,更不可能有许多位。”

    “而岳老弟你恰恰就是最有可能之人。你是武穆王后人,胸有抗金之志丝毫不奇怪,武穆王当年蒙冤,后虽平反,但也只是死后哀荣,不过宋朝皇帝蛊惑人心的伎俩而已,因此你对宋室不再信任,那也是情有可原的。”

    “最重要的一点,武穆王兵法如神,据说当年武功也超凡入圣。纵横南北,未有一败。岳老弟你继承了武穆王的神功,自然也继承了他的绝世兵法,当世之中,只怕也唯有你,才能练出北伐军那样的强军了。而且十多年前的北伐,至今仔细思之,也一如当年武穆王直捣黄龙的风格。这些种种迹象,都让黄某,不得不怀疑这只幕后之手。便是岳兄弟你!”

    岳无笛听罢,连连抚掌,笑道:“药师兄果然是当世孔明,所料一点也不错。”

    又道:“我知药师兄你也是胸怀壮志之人。你取名药师,难道不是追思唐朝李卫公的功绩么?既然如此,何不出山助我一臂之力?这大好河山,终归不能让女真人和蒙古人长久地占据下去?汉人被夺走的土地,终归需要汉人用手里的剑才能夺回!”

    黄药师闻言,似有些心动。但是却迟疑道:“我黄药师一生,非汤武而薄周孔,蔑视礼法,但对于李卫公和令祖岳武穆那样的英雄人物,自然是万分佩服,胸中拳拳报国之志,也一直在雪藏。此前大宋朝廷昏庸,以我一介草民之力,无论如何,也难以力挽狂澜。而现在,岳兄弟你挺身而出,按理来说,我本该毫不犹豫,相助于你的。”

    岳无笛道:“然则,药师兄现在有所顾虑么?”

    黄药师微微皱眉,道:“那倒不是,只是岳兄弟你的兵法武功,远在我上,我实在不知,还有什么地方,能帮得上你的。”

    岳无笛闻言,却哈哈笑道:“药师兄此言,岂不是太过妄自菲薄了?”

    “我岳家兵法,承袭自先祖武穆王,善练兵野战,所向无敌,但是对于兵家阵法,却又不如药师兄所掌握的八阵图了。如能得药师兄在军中传授八阵图,我军中猛士,则更是如虎添翼。”

    “何况你一身才学,岂止兵法韬略。据我对你的了解,你是水利农桑,政事经济,无一不通的,我能马上取天下,难道也能马上治天下么?将来九州平定,才是药师兄你真正大放异彩的时候!”

    黄药师听了前一句,已经神色一动,待听了后一句,则更是双目放光,他叹息一声,道:“岳老弟还没有真正举事,就已经在考虑平定天下之后的治理之策了,如此深谋远虑,天下谁人能及?看来九鼎非你莫属了。也罢,我黄药师既然遇见了明主,那又何惜此身呢?从今日起,便与你共事便是!”

    岳无笛欣然一揖,道:“如此,岳某多谢黄先生!”

    黄药师也还礼一揖,双方相视,各自大笑。

    岳无笛就这样离开了桃花岛,此行他收获甚丰,心满意足,不仅让郭靖黄蓉得成眷属,还收获了黄药师这样的奇才,可谓一举两得。

    郭靖去了蒙古,黄蓉非要跟在他的身边,让他颇为苦恼,只得将华筝与金刀驸马的事情讲给她听。

    现在岳无笛已经说破了自己的身份,郭靖自然不需要再有什么顾忌,将他身在蒙营心在汉,在蒙古军中做卧底的光辉事迹,全盘说给了黄蓉听。

    黄蓉虽然有些气恼,但是也知道郭靖对自己的情意,并没有太过计较,但放任郭靖一个人回到蒙古,她终究不放心,于是再度提议女扮男装,作为郭靖的一名亲兵,郭靖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

    至于黄药师,则是拿着岳无笛的一封亲笔信,去了汴梁城,辛弃疾和韩侂胄都在那里,很多部署,都会从那里发出。(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三章 成吉思汗南下

    江南春暖花开时节,倏忽而过,很快北国甚至漠北之地,都已草长马肥。

    成吉思汗拥有大海一般无边无际的雄心,尽管他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但是开疆扩土的野望,却是从未消减。

    多年西征,拓土到极西之地,坐拥数万里江山,并不能让这位一代天骄满足,他的马儿已肥,他的弓箭,已指向南方的中土。

    那里有世界上最繁华的土地,最美丽的城池,最可人的女子,最精巧的华厦,最柔软的丝绸,一切都宛如天堂,却被最孱弱的汉人所有,而蒙古最彪悍的勇士,却只能在寒冬衣着破毡,啃着羊腿,住着粗糙的蒙古包,搂着五大三粗的蒙古女人。

    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公!凭什么强者不能拥有美好?凭什么弱者占据着资源?

    长生天是仁慈的,应该允许我们去争取,属于自己的财富。

    这几乎是每一个蒙古人的心声,自从成吉思汗革新旧制,变公有为私有之后,这些如狼似虎的蒙古勇士,立刻就爆发出了无比强烈的抢夺**,这种**,刺激着它们渴盼战争,渴盼掠夺,渴盼开疆拓土!

    我见!我掠夺!我占有!

    这是蒙古人的宣言!

    怀着这样的宣言,浩浩荡荡的蒙古大军南下了,几乎倾尽了草原上的雄兵,数十年的繁衍壮大,他们已有百万之师!

    这样饿狼一般的军队,即便只有一万,也能万里横行了,若有十万,足够天下无敌,而此时,他们却是有百万之众!

    如同一股死亡洪流,浩浩荡荡南下,所到之处,化为荒野。寸草不生,黄泉遍地!

    金国北面的雄关,在蒙古人的攻打之下,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之力。高城坚池,却根本没有让这些虎狼之师,损失多少兵力,就被一举攻克了。

    这十几年来,金国对蒙古人做了充足的防御准备。但是此时,却仿佛他们之前的努力,都是一场笑话。

    完颜洪烈坐在龙椅之上,脸青如铁,杨康侍立在旁,双眼之中,也透出了一股恐惧。

    都知道蒙古人强大无双,灭百国而吞天下,有不可阻挡之势,但是当真正面对的时候。才真切体会到蒙古铁骑的无匹战力,面对这样的军队,简直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

    “康儿!南朝那边怎么说?”完颜洪烈双眼通红,声音嘶哑,如同一只受了重伤的野兽。

    “回父皇,韩侂胄答应了联金抗蒙,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毕竟还是明白的。”杨康的话语,让完颜洪烈的精神稍稍一振。

    “如今宋军的战力怎么样?是否还有当年北伐时候的锋锐?”完颜洪烈问道。

    杨康苦笑,道:“宋军兵锋不减当年。但是蒙古人却比当年更加可怕了,此战,胜败实为难料。”

    完颜洪烈脸色沉了下来,杨康说的委婉。胜败难料,其实就是败多胜少的意思,完颜洪烈沉声说道:“不管如何,这场战争,事关我们大金国的生死存亡,宗庙社稷。不能有失,康儿,这次我要御驾亲征,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我们君王挂帅,太子为将,一战赌国运,定成败!”

    杨康心内犹疑,可是当此时刻,他却又不能说什么丧气的话,只能说道:“儿臣愿意!”

    完颜洪烈和杨康就这么挂帅出征了,金国仅存的五十万最精锐的将士,尽数集中了在中都城内,将这座昔日的通都大邑,变成了一座冷冰冰,充满了血腥味的兵城。

    完颜洪烈和杨康双双站在中都城的城墙之上,龙旗高举,令得每一个金国士卒,都奋发斗志,与强攻上来的蒙古士兵殊死搏斗。

    但是绝对实力的差距,显然不是斗志就可以弥补的。

    中都城城高池深,金兵五十万大军镇守,竟然还在以每日近乎伤亡过万的数字,在恐怖地消耗着。

    城中粮草充足,但是兵员这般消耗,只怕连两个月的时间,都坚持不到了。

    蒙古人强攻,自然也不会没有伤亡,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作为攻城的一方,伤亡竟然比金国还要小,而且他们有百万之众,这点伤亡,也着实不能伤筋动骨。

    城墙上下,羽箭如遮天蔽日的蝗虫,滚石檑木,如巨大的冰雹从天而降。

    尸体像是稻草一般被刈麦人割倒,血水像是浪花一般拍打着城墙。

    这简直是一派人间炼狱的景象。

    杨康的脸色,从苍白到青灰,从青灰到血红。

    因为有很多蒙古人攻了上来,乱战之中,鲜血飞溅,落在了他的脸上。

    杨康剧烈地**着,双眸之中,透出浓浓的疲惫,好不容易将这些攻上城墙的蒙古人杀退了下去,而他自己,也仿佛被抽空了最后一丝力气。

    但是现在,无论再怎么疲累,他都不能倒下,一旦他倒下,那么城墙上的残存金兵,也都会斗志大减。

    完颜洪烈金盔金甲,也被血水染成了鲜红之色,他被杨康等人护在中间,没有和蒙古人短兵相接,已经是这幅模样了,可想而知,战况有多么惨烈。

    一名亲兵地上了一壶水,呈给完颜洪烈。

    完颜洪烈猛地灌了几口,而后将水壶递给杨康,嘶声问道:“宋军还没来么?”

    杨康也狠狠地灌了几口水,而后冷笑,道:“只怕他们之前,只是虚言敷衍我们,好坚定我们的决心,让我们死守中都,为他们争取时间而已。”

    完颜洪烈望着漆黑一片的夜空,以及城墙外面,油灯通明的蒙古营帐,沉重地叹息一声,道:“康儿,事不可为了。”

    杨康也苦涩地道:“我知道。”眼下的情势,城中金兵伤亡殆尽,连统兵大将完颜彝,也都死于流矢之下,只怕要不了几天,中都城就要告破了。

    完颜洪烈又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易容改装,逃往白山黑水吧,那是我们的祖宗龙兴之地,到了那里,还能待时而起。”

    杨康闻言,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好,儿臣遵命。”

    完颜洪烈点了点头,道:“你先去接你的母后,我在地道口等你。”(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四章 金国灭,宋国危

    天上月辉朦胧,星光暗淡。

    中都城三十多里外,一处荒山之中,地底下陡然冒出了几个人影。

    忽然之间,周遭火光冲天,照耀地那几条人影的脸色,一片苍白。

    完颜洪烈身子一阵颤抖,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秘藏了几十年的地道,居然会被蒙古人发现了。

    杨康将包惜弱挡在身后,对身旁的三名老者道:“三位长老,还有侯先生,眼前只有小股蒙古人,我们尽速突围,还有希望,要是让蒙古大军发现了,可就真逃不了了!”

    金国国势危亡,梁子翁、彭连虎等人,树倒猢狲散,只有铁掌帮的西门长老、郑长老、涂长老,以及侯通海和他的四个师侄,留了下来,愿意护送他们安全离开。

    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杨康对于这几人,现在有着无比的信任。

    西门长老冷声说道:“陛下,太子殿下,你们放心,我等一定誓死保护你们突围!”

    其余等人,也纷纷附和。

    蒙古人的一方,为首的百夫长哈哈大笑,有了擒获完颜洪烈和杨康的功绩,足够他获得隆重的封赏了。

    “要抓活的,特别是完颜洪烈父子,一定要活的!”他用蒙古语大声喊道,声音兴奋无比。

    百来名蒙古勇士,蜂拥而出,向着杨康等人围拢过来,由于要活口,他们并不能放箭,所以只是挥舞弯刀,几个人一组,组成战阵,向着杨康等人冲来。

    杨康脸色凝重,单个的蒙古人并不可怕,可是百人以上的规模,已经称得上是小型军队了,他们配合有度。骁勇善战,又挟奔马之势,实在难以对付。

    但当此时候,再难对付。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铁掌帮的三位长老,以及侯通海和他的四位师侄,护送着完颜洪烈和包惜弱,随着杨康,组成一道尖椎。向前突破。

    可是蒙古骑兵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

    他们武功高强,可是人数太少,又都是各自为战,没有多久,就陷入了百来名蒙古骑兵的重围之中。

    杨康心中发苦,三名铁掌帮的长老都是一流高手,可是在蒙古铁骑之中,却如同一朵小浪花一般,翻不起什么风浪。

    在战马的强大冲击力下。杨康没过多久,就手臂发酸,他只杀了五六名蒙古人,就已经无力了。

    转头看看铁掌帮三位长老,以及侯通海等人,他们因为要保护完颜洪烈和包惜弱,也比自己好不了多少。

    杨康陷入了绝望,他知道自己恐怕难逃被俘虏的命运。

    然而就在这时,一彪军队如风如火一般疾驰而来,全是骑兵。手持粗大的骑枪,人数并不很多,大概只有三十多人。

    可是这三十多人散发出来的气势,竟宛如千军万马。

    他们举手投足。仿佛武林高手,劲道猛烈,但是动作之一致统一,竟比蒙古人还要令行禁止。

    为首的一名将领,两鬓有风霜之色,双目中有泪珠莹然。神色间,有切齿的痛恨。

    他率领三十多人,杀入近百人的蒙古军队当中,竟如虎入狼群,勇不可当,每一名骑兵,都手起枪落,霎时间就收割了一名蒙古勇士的性命。

    血花溅起,他们毫不停留,继续向前冲杀,杀到尽头,复又杀回,只一个来回,便将近百名蒙古勇士,尽数斩于马下!

    完颜洪烈眼珠瞪得如要脱落,杨康脸上,也现出极度震惊之色。

    这是一支是什么样的军队啊!

    是天兵天将么?否则,怎么会有这般神乎其神的战斗力?

    为首的将领缓缓下马,脱落头顶的钢盔,从马鞍上抽出半截生锈的铁枪,缓缓走到包惜弱的面前。

    “铁哥……”包惜弱怔怔看着那柄铁枪,已然不知身处何地……

    岳无笛站在中都城外的一处山岗之上,对身边的一名青年将军道:“孟珙,此次行动,由你全权负责。铁掌帮在中都城中的势力,会听你调遣,你有没有把握完成这项任务?”

    “末将若做不到,愿提头来见!”孟珙大声说道。

    “好,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但是你要记住,我对你的期望,可是要你胜过你父亲孟宗政的。当年北伐,你父亲建立奇功,今次真正的战争已经开始了,我希望你能把握住这次机会。”

    “是!主公!”孟珙大声应命。

    第二天晌午,蒙古大军攻入了中都城,大索全城,却不见完颜洪烈和杨康两人。

    正要下令将城中仅剩不多的金兵,全数屠杀之时,中都城中,无数房舍,轰然起火,黑油油的液体从地底被喷射而出,漫遍了中都,大火借助黑油,如同天火,疯狂蔓延,很快烧遍全城。

    整座中都,立刻如同一座烈火之城,无数的蒙古兵将,被大火烧死,被浓烟熏死,伤亡惨重。

    攻打中都城两个多月,蒙古人才几万人的伤亡,可是今天这一场火,就葬送了十万蒙古人!

    成吉思汗闻听消息,当场雷霆震怒,斩了一名万夫长的头颅。

    虽然遭此挫折,但是成吉思汗没有丝毫退兵的心思,他感觉得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想趁着自己还能骑得了马的时候,征服自己所能看见的所有土地,特别是中土花花世界,更是他心中的一道执念。

    因为古往今来,草原上的雄主很多,有很多人都曾霸占过中原,但是从来没有人,能够统治整个中土世界。

    成吉思汗认为自己武功之强盛,远迈古今一切君主,前所未有。

    古代草原雄主做不到的事情,他自然理所当然,应该做到。

    于是,这次南征,不灭宋金,不回头!

    蒙古大军,浩浩荡荡,一路屠杀,继续向中都汴梁城逼近。

    九十余万蒙古大军,兵锋直指汴梁城。

    十几年前重新修建的汴梁城,再次面临着战火的威胁,宰相韩侂胄,临危受命,从天下各地调集军队,援助汴京城。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宋宁宗竟然作出了一个令天下士民,都感到无边失望的决定。(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五章 华夏帝国(大结局!)

    宁宗皇帝竟然决定放弃汴京城,还都临安,据长江天险自守!

    他的理由非常充分,蒙古骑兵在北方平原地带,纵横无敌,但是到了江南水乡,就会处处受制,那是宋军就可以抓住机会,反败为胜。

    这看似很有道理。

    可是真要那么做的话,无疑就是再次放弃了中原,将北方的汉人百姓,再次任由胡人践踏屠杀!

    赵宋王朝已经做过一次这样的事情了,而现在,竟然又开始第二次这么做了。

    前一次靖康之耻,那还是兵败的原因,可是这一次,竟然不战而逃!

    没有人去深思宁宗皇帝为什么会做出这么一个荒唐的决定,更没有人去深思,为什么大权在握的韩侂胄和辛弃疾,这一次竟然没有能够阻止宁宗皇帝。

    但天下有志之士,都对宁宗皇帝心凉了。

    这个王朝太过懦弱,面对异族的铁蹄,总是提不起勇气直面,每次首先想到的,竟然不是求和,就是逃跑,这实在让人心寒。

    宁宗皇帝跑了,汴梁城被蒙古人占据。

    血腥的大屠杀开始了!

    汴京都城,人口百万,尽管这些年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政令,迁走了大半之多的人口,但是仍有数十万的百姓!

    就这般在蒙古人的屠刀之下,血流成河,一条性命,也没能保存。

    蒙古人的大营之中,那颜郭靖统帅十万雄兵,可是他的神色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的双目竟流出血泪!

    营帐里一个皮肤白皙的亲兵,正搂着他的脑袋,颤抖着小手,擦拭郭靖的眼睛,颤声说道:“靖哥哥,你别吓蓉儿。”

    郭靖的声音哽咽,凄厉如同饱受酷刑之人:“蓉儿。我该死,我为虎作伥!铁木真该死!铁木真该死!我真想立刻就杀了他!蓉儿,所有的蒙古人都该死!都该死啊!”

    岳无笛**高山之上,夜色虽然幽暗。他目光有如烛照,看得见流血漂橹,浮尸成山的汴京城。

    他幽幽一叹,或许他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个结果,但是他仍然选择了这么做。

    宁宗皇帝。或者说整个宋朝的皇帝,都太过软弱了。

    宁宗皇帝是真的被吓破了胆,他一意孤行,想要还都临安,以为那样,就可以躲避蒙古人的屠刀。

    至于那些屠刀会不会落在他的子民头上,宁宗皇帝也许并不是不在乎,但是怎么也没有对他自己的性命来的在乎。

    但韩侂胄等人没有极力反对他的旨意,却是岳无笛的意思。

    一个软弱了近三百年的民族,不经历血与火的洗礼。怎么能唤醒血脉之中的勇武和坚强呢?

    一个汴京城的屠杀,总好过日后大江南北,数千万人几被屠杀殆尽的场面吧。

    双眸微微阖上,而后睁开,岳无笛转过身去,没入夜色的幽暗之中。

    第二天天明时分,蒙古人穿过汴京,继续南下,所到之处,莫不血流成河。黄泉遍地。

    韩侂胄和辛弃疾等朝中敢战之臣,自发留在中原,率领北伐军等二十万军队,与蒙古军队。在中原血战。

    北伐军不愧是当年攻城略地,如风如火的锐旅,多年过去,战力丝毫不减,给蒙古军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但是无奈。蒙古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有九十万之众,而且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勇士,单兵素质,不比北伐军弱多少!

    北伐军在给蒙古人造成了二十多万的伤亡之后,也被彻底打残,无奈只能化整为零,遁入山林之中,吸纳百姓,潜伏暗中,壮大力量。

    韩侂胄和辛弃疾等人,也正式辞去宋朝的官职,发誓与中原大地,共存亡。

    此举引起天下士人,轰然叫好。

    一时,南宋朝廷的懦弱胆怯,在百姓之间,声明狼藉。

    而蒙古军队,在打散了北伐军后,经过短暂的休整,竟然继续南下,骑兵迅捷如风,将正在逃往江南路上的宁宗皇帝,一举擒获。

    成吉思汗灭国无数,俘虏了敌国君主,从来没有好生供养的习惯,一般都是直接杀掉,他对于宁宗皇帝,自然也是毫不例外。

    宋朝宗室,凡和宁宗皇帝呆在一起的,皆被屠杀殆尽。

    大宋王朝,自太祖赵匡胤开国至今,二百余年,至此宣告灭亡。

    成吉思汗灭了宋朝以后,野心勃勃,在中原大地,设立金帐,号令传出,命麾下各大将领,经略中土各地,务必在半年之内,统一中土。

    大江南北,无数汉人百姓,面临着蒙古人屠刀的威胁。

    而就在这时,岳无笛以岳飞后人的身份,登高一呼,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同心抗蒙!

    似乎真是他岳飞后人的身份,起了作用,一时之间,群雄影从,短时间内,竟然聚集起了二十万大军,而且个个装备精良,远胜于之前的宋军金军以及现在的蒙古人。

    岳无笛从长安起兵,率军直扑中原,绕过成吉思汗的主力,直奔在山东经略的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十万蒙古大军!

    只用了三天的时间,便将术赤的十万大军,尽数屠灭。

    其间火光冲天,雷声震震,有天崩地裂之声。

    此举传开,岳无笛顿时声明大振。

    蒙古人吞金灭宋,势不可挡,宛然有天下无敌之势,连当年所向披靡的北伐军,都在蒙古人的铁骑冲锋之下,风流云散。

    可是岳无笛,竟然凭借新组建的一支军队,就将蒙古人的十万大军,给尽数屠灭。

    这可是难得的振奋人心的消息。

    一时之间,中原百姓纷纷传唱岳无笛之名,都道岳无笛继承了岳飞的盖世兵法,是真正的无敌之人。也都纷纷将赶跑蒙古人的希望,寄托在了岳无笛的身上。

    就连前宋宰相韩侂胄,和参知政事辛弃疾,也出面聚拢了北伐军残部,向岳无笛投靠。

    一时之间,岳无笛势力大增,声势大振。

    在韩侂胄和辛弃疾的提议之下,岳无笛自号除蒙大元帅,号召天下义士,起兵抗蒙。

    成吉思汗闻报,雷霆震怒,收拢在各地经略的蒙古大军,聚起六十万大军,向着岳无笛的主力逼来。

    岳无笛竟也不躲避,单凭原来的二十万大军,再加上十万聚拢而来的北伐军,统共三十万,就在河南之地,与成吉思汗展开决战。

    蒙古人骁勇善战,骑射无双,来去如风,又有六十万之众,这本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天下汉民,都为岳无笛提心吊胆。

    可是,战争开始之后,情形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岳无笛先是派出了三千背嵬之士,如风如火,直扑蒙古人六十万大军军营,三千背嵬之士,竟宛如神兵天降,硬是在六十万大军之中,杀了一个来回,给蒙古人造成了数万人的伤亡,而自身却伤亡寥寥。

    此战过后,蒙古人士气顿时低落了下去。

    岳无笛主力军队,立即展开进攻,一时床弩漫天攒射,火炮如震天之雷,但见火光冲天,雷声震地,蒙古骑兵的战马,纷纷受惊乱窜。

    成吉思汗的神色变得极度的可怕,他宛如想起了什么旧事一般,声嘶力竭地嘶吼:“原来是你!十多年前!是你!”

    他厉声咆哮,帐下诸将,莫不胆战心惊。

    而就在这时,一道人影忽然跃起,一掌横削,砍下了成吉思汗的头颅,拿在手里,怒视帐下诸将。

    “郭靖!你敢!”托雷、哲别、博尔忽等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郭靖抓住铁木真的头颅,就这样活生生站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又不能不信!

    “有什么不敢!此乃民族死仇,根本无解!”郭靖的声音,冷酷地如同北海的冰渣,而后他大手一挥,帐外涌进来一队队的将士,都穿着蒙古人的铠甲,可是此时,却将弓箭对准了蒙古人中地位最高的一群将领!

    “放箭!”郭靖冷声喝道。

    羽箭如蝗虫般飞起,一个个蒙古贵人,倒在血泊之中,至死不能相信,会有这样的变故出现。

    失去了高层将领的蒙古军队,宛如失去了大脑,在郭靖率领心腹军队,和岳无笛里应外合之下,蒙古军队顿时兵败如山倒。

    一时之间,岳无笛率军追亡逐北,杀得血流成河,从河南地,一直追到草原之上。

    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岳无笛冷然下令:“放火烧遍,整个蒙古草原!”

    在石油的强力燃烧作用下,数万里草原,顿时火光冲天,天上的太阳,都失去了光彩。

    蒙古人纵有没被烧死的,也都纷纷迁往极西之地,终生不敢东进一步。

    岳无笛双目悠悠,能将这股黄祸永久留在欧洲,那也是不错的事情。

    旁边韩侂胄忽然推金山倒玉柱,向岳无笛下拜道:“老臣韩侂胄参见陛下,请陛下酌定新朝国号!”

    岳无笛嘴角微微掀起,道:“陛下?新朝?”

    韩侂胄道:“正是!天下不可一日无主!还请陛下早日登基,开国建朝!”

    旁边辛弃疾、郭靖、黄药师、孟珙等人,也纷纷下拜,道:“还请陛下早日登基,开国建朝!”

    紧接着,数十万大军,纷纷下拜,道:“还请陛下早日登基,开国建朝!”

    此时天下无主,岳无笛有扫灭蒙古,拯救生民之功,由他开国建朝,是理所应当。

    何况他手握雄兵,若不建朝,又将如何自处?

    “诸位请起!”岳无笛没有再多犹豫,肃声说道:“我们建立起来的新朝,便叫做华夏帝国吧!”(未完待续。)

完本感言

    完本了。= wwW.lwXS520M

    最后的结局,也许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太过仓促,太过突然了。

    我原本也没打算这么写的。

    只是这本书,真的已经快要完本了,最后只剩下一段战争的场面。

    这段场面,我想过写的详细一些,写的精彩一些,但最后都发现,一旦过于详细,难免漏洞百出。我毕竟不是写历史军事的。

    事实上,武穆遗书,也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

    对于故事的编织,对于逻辑的把控,对于高.潮爽.点的理解,很多地方都有不足,甚至是错误的。

    这本书,在初期,我只是按照自己的一些想法来写,我想展现一个什么样的主角,我便怎么来写,完全没有考虑到读者会不会喜欢看,会不会讨厌。

    对于市场,我那时是很无知的。

    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黄金三章,我甚至说不出小说的灵魂是冲突这样的话语。

    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步地写,写到了现在。

    路程艰辛,却有不少的收获。

    最起码,我现在写文,已能明确的知道,自己写的文字,会遭遇什么样的读者反应。

    也许写作是需要天才的,也许我的下一本书,成绩比这本书还要不如,但我坚信,我已经得到了进步。

    感谢你们,一路陪伴!

    希望下本书还能见到你们!(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691/ 第一时间欣赏射雕之武穆遗书最新章节! 作者:古庙青灯所写的《射雕之武穆遗书》为转载作品,射雕之武穆遗书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射雕之武穆遗书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射雕之武穆遗书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射雕之武穆遗书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射雕之武穆遗书介绍:
一个形意拳爱好者,重生在射雕的世界里,成为岳飞的后人。
岳飞在后世,被形意门奉为祖师!
而武穆遗书,也不仅仅是无敌沙场的兵法要诀,更蕴含了岳飞一身武功的精要。
忠良之后,草莽豪杰,名门贵胄,世外高人,共谱一曲射雕江湖。
江湖行,疆场决,铁指长枪,天下英雄谁比高?
女儿情,男儿心,为遂生平,多情总被无情恼。
---------------------------------------------
本书已A签,请放心收藏!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射雕之武穆遗书》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射雕之武穆遗书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射雕之武穆遗书,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射雕之武穆遗书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