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我觉得不对1
镇南县隶属戎州,位于州府西北面。
马车,必定是要走官道的。
从镇南县出去的官道只有一条,就是到戎州府的。
因此,这一段路几乎是不需要有多的怀疑,于奇正等人很快就到了州府。
州刺史自然是一切配合,立马就把通关文牒全部调了过来。
合乎条件的只有一个:昨天下午,一辆马车赶在闭关之前,出城北出关,朝正北牟定县方向走了。
昨天闭关到现在,已经有了六个时辰。
假设马车连夜赶路不停歇,至少也是在二百里外了。
不过,对于奇正来说,已经不是多少里的概念了,立马起身就追。
一直到了当天下午,才终于看到了前面那辆马车。
不用于奇正下令,张宠和丁武二人就已经冲了过去,在前面拦下了马车。
车夫极为愤怒地叫了取来:“怎么?在大仪官道上,尔等还敢抢劫不成?”
张宠上去就是一个大嘴巴,把车夫扇得掉下去在地下打了两个滚。接着就掀开了车帘。
看着里面空空如也,张宠目光中满是杀气看了回来。
车夫也完全被他的目光吓住了。
丁武一只手抓住车夫的前襟,把他整个人都举了起来:“夫人呢?”
车夫已经吓得口齿不清楚了:“什……什么夫人?我……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你们,你们是什么人?”
“冠军侯爷手下六品侍卫丁武。”丁武自我介绍这句之后说道:“你里通外国,当诛三族!”
车夫一听,立马就觉得大腿一暖,尿液不断淌下。双腿也软了下去,跪在地下不断磕头:“小人不敢,小人不敢啊!”
丁武冷冷地吐出了一句话:“说实话,或可减你罪行。”
车夫已经魂飞魄散,赶紧说了起来。
他就是个车夫,也真的是个车夫。
前几日,有交趾人找到他,说让他送一趟货到京师,价格出的是相当的高。
虽说心里也知道对方多半运的东西不那么好见天日,但既然做了这行,这些事也是常见的。
现在既然人家能出这么高价格,该帮着冒冒险的,也就帮着做了。反正敢做这事的人,肯定是有关系的。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事居然还惊动了冠军侯。要早知道这样的话,多少钱都不会做了啊。
于奇正气得恨不得一刀剁下他的狗头,但还是只能强忍着听丁武他们对他的审讯。
可是不管怎么审,车夫也提供不出新的信息。总之就是收了那**趾人的钱,然后就一直在路上跑。
于奇正等人无可奈何,只能又回到戎州州府。
今天白天他们去追时,戎州州府也没停止对这事的追查。
他们又细细查阅了出城记录,这次查出来了一批成群结队出城的交趾人,昨天下午从西门朝秦臧县方向出去了。
刺史已经派人去通知秦臧县令,发现这伙人立即扣下。
于奇正等人急忙又起身朝西方追去。
现在距离秦晓鸾失踪已经一天一夜了,于奇正急得嘴上都气泡了。
追出十来里,沐儿说道:“郎君,我觉得不对。”
524. 抓不到活口2
于奇正急忙问道:“怎么了?”
沐儿说道:“从他们到目前的行动来看,这一切都是早就精心谋划好的。”
于奇正点点头:“没错。”
沐儿继续说道:“不管这些人是出于什么目的抓的晓鸾姐,但他们目的地肯定是交趾!也就是说,不管往北还是往西走,都很有可能是障眼法,他们真正的方向应该是南面。”
于奇正勒住马头,沐儿说的很有道理。
那么现在看来,歹徒有可能选择的是两种方案。
第一种就是先往西面走一段路,再折而向南。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这一批人也是疑兵,掩护带着秦晓鸾的同伙向南逃窜。
“张宠!”于奇正叫道:“你带一队人,现在就赶往州府南边的双柏县去查!”
张宠立即听令,带了一小队人,快马加鞭朝双柏县跑去。
而于奇正等人则匆匆赶往秦臧县。
还没到县城,就遇到了秦臧县往州府报信的衙役。
双柏县也是地广人稀之处,并没有官兵驻扎,县里也就二十来个衙役。
今天收到州府的协查通报后,当即查了起来。结果很快就查出来了,今天上午有七、八个交趾人穿过县城继续向西边走了。
县令立即就派出所有衙役追了过去。两个时辰前,终于在县城西边与昆州交界处追上了。
万万想不到,这伙歹徒不仅穷凶极恶,而且武艺高强,竟公然对县里的官差动手。
一番激战之后,县里衙役死伤参半,幸存的衙役只能逃回秦臧县,马上向州府报告,请派官兵支援。
于奇正等人一听,赶紧朝着昆州方向奔去。
次日凌晨,终于追上了这伙人。
这次过来于郎部曲和招安的土匪全都上阵了,加起来有三百多人。
让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前面那伙人看到了于奇正他们的阵势,居然内讧起来。
其实也不是内讧,而是两个头目模样的人把其他人全部都杀死了。
等于奇正他们靠近的时候,这两个头目模样的家伙居然嘿嘿笑了起来。
其中一个笑得更是猖狂,用不利落的汉语说道:“抓不到活口的。”
丁武和沐儿赶紧冲上去。
可是还不等他们近身,最后这两个家伙口鼻之中就流出了黑血,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两人急忙四下察看,除了这两个头目是服了见血封喉的毒药当场断气之外,其他人都是致命伤,根本就没得救了。
众人不由得一阵心寒。
这些家伙对自己都这么心狠手辣,秦晓鸾落到他们手里,实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于奇正阴沉着脸,命丁武他们再仔细查看尸体,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查了一阵之后,丁武板着脸说道:“这些人早有准备,没有留下任何可证明身份的资料。”
“那就是说,他们这些人也是故布疑阵,应该是另外有人胁裹着晓鸾直接朝南边去了。”于奇正马上做出了判断:“走!去双柏县。”
一群人也顾不上已经奔波了一天一夜,调转马头朝双柏县跑去。
还没跑到双柏县,就遇到了张宠那一队派回来报信的人。
525. 可恶的汉奸3
双柏县令收到州府的协查通报之后,不敢怠慢,也立即让所有衙役行动起来。
和秦臧县令不同的是,双柏县令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
除了查阅近两日的出入城登记之外,还派出衙役四处查访,近期有没有和交趾人相关的异常信息。
别说,这么一查,还真查出点眉目了。
消息是城西一个百姓提供的。他有一处空着的房子,一直都对外放租。
十几天前,有四个人来租了他的房子。结果搬进来住的时候,除了开始来谈的四个汉人之外,其他的十几个交趾人。
好巧不巧,这个房东年轻时就在南边做生意,听得懂交趾话。
原本还准备和他们攀谈几句,但那伙人面色不善。不等他开口就说:“我们已经出了钱,你就别来烦我们。”
房东也就没和他们多聊。
但是回去之后,越想心里越是不对劲。万一这伙人是作奸犯科的,他这个房东也脱不了干系。
于是第二天就准备去找那两个汉人,想说房子不租给他们。
可是等他去的时候,发现除了留下两个交趾人之外,其他的人都不知道去哪里了。
房东出门后越想越是心惊,怎么都安不下心来,于是一咬牙,就找个机会翻墙进去。他心里打算的是,如果这些人真是来犯法的,他就得马上报官。
于是就听到了一段对话。
“你说咱们要跑这么远请个工匠做什么?”
“你知道啥?据说这个工匠很厉害,修的城墙根本攻不破。”
“哦,这我就明白了……”
“少说点。”
“没事。这就咱们两人,就算有汉人他们也听不懂啊。老大……”
“闭嘴!”
……
房东这才算听明白了,这伙人过来这边是来找一个手艺高超的工匠。
翻出去之后,心里就为了难:到底该不该去报官呢?
人家来请工匠,还真不是什么违法犯罪。来租房时那两个人表现得十分阔绰,肯定少不了给那个工匠钱。既然人家一个愿意出钱,一个愿意做事,也实在说不上什么。
这么一想,也就打消了报官的念头。
昨天他看到那来租房的汉人中的两人回来,然后和留守的两个交趾人一起锁了门就走了。
今天听到衙役在打听和交趾人相关的事,于是立即就报告了上来。
张宠立即派了两人回来报告,然后自己带队继续向南追去。
“狗汉奸!”丁武怒不可遏地叫了起来:“抓住之后我非亲手扒了他们的皮!”
事情至此也就非常明显了。
交趾人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秦晓鸾有非常高超的修筑城墙的办法,于是就专门来找她去帮他们修城墙。
这伙人对这件事肯定是势在必得,想必早就想好了各种方案。
当秦晓鸾拒绝了他们的利诱之后,于是就抓住于奇正大婚的时机,出手强行抢人。
丁武骂得没错,这件事中最可恶的就是那几个汉奸。
交趾人绑架了秦晓鸾之后,在州府雇佣车夫往北,吸引追兵的视线。接着自己一群人又往西,也是这个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秦晓鸾是和四个汉人一起从南边出的城,所以州府怎么查出入记录也没用。
526. 真不怪张宠4
一群人连夜赶到了双柏县城。于奇正还待再追,被丁武拉住了:“爷,马跑不动了。”
于奇正急得像个热锅上的蚂蚁,但他们出来到现在,已经一天一夜还有多,除了他、沐儿和丁武的之外,其它马力早就跟不上了。
沐儿也过来劝道:“张宠他们已经过去,只要和前面州县一说,应该是能堵上的。”
双柏县再往前走,就出了州境,进入了玉溪州。过了玉溪州之后,还要过红河州,方可进入交趾范围。
于奇正点点头,只能让大家暂歇。
两个时辰之后,张宠又派人传回了消息。
这次是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张宠直接找到了玉溪州刺史,把整件事情说了个清楚。
玉溪州刺史唐尚冷哼一声:“我怎么不知道本朝有个什么冠军侯啊?”
张宠急道:“飞鹰铁甲的于帅啊。”
“胡言乱语!”唐尚斥道:“就本官所知,当下飞鹰铁甲的统帅乃英国公世子徐高材是也,哪来什么于帅?”
张宠一下愣住了,还试图解释:“是以前的……”
唐尚从鼻孔中冷哼一声,打断他的话说道:“你说的是废冠军侯,现在的镇南县尉于奇正吧?”
张宠在怎么不谙世事,此刻也明白了过来,这个州官和侯爷不对付啊。
虽然怎么都想不到两人之间能有什么矛盾,但人在屋檐下,也不得不低头。当即赔笑着说:“是是是……”
不等他继续开口,唐尚就叫了起来:“一个区区从九品下的小吏,就敢命令四品刺史,这姓于的也忒狂了吧?”
张宠急忙解释道:“不不不,不是命令。就是希望您这边能协查一下。”
唐尚斜着眼睛望着张宠:“怎么个协查啊?”
张宠以为这事有转机,急忙说道:“就是希望您这边下个通报,沿线各县勘察此事。”
“呸!”唐尚一口唾沫吐在地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东西。就算是你们州刺史发文,本官帮他是人情,不帮是本份。他一个芝麻大点的小吏,居然敢这么恬不知耻。你去转告姓于的,他要敢来本州,本官非治他个藐视上峰之罪。”
张宠气得牙都快咬碎了,但想到自己的任务,也不能和这狗官纠缠了。
愤愤出了官衙之后,派人回来通知此事,然后自己继续往红河州去了。
丁武气得暴跳起来:“这姓唐的狗眼看人低!”
沐儿气得脸涨得通红:“一定是张宠这家伙,对人家刺史说了什么不敬的话!这小子平日里就吊儿郎当,一副谁都不看在眼里的样子。看我怎么收拾他。”
“沐儿姐,您这可就真的是冤枉宠哥了。”来报信的于郎部曲说道:“当时我和宠哥一起去的州府。说实话我就从来没见他这么低声下气过。您是不知道,当时宠哥都要给那个王八蛋跪下了,哪里还会冲撞?”
沐儿转脸望向于奇正:“爷,您没和这些地方官有什么过节啊。”
于奇正脸色变得极不好看,沉声说道:“这事还真不怪张宠。”
见他这个样子,沐儿也不好再问。
527.不能这么做1
前几天王忠宝过来之后,和于奇正聊了一些朝廷里的事。
王忠宝再三提醒于奇正,以后遇到朝内的一些门阀世家,尤其是赵国公独孤家和莒国公唐家的人,千万要小心点。
独孤家是因为门阀制度,可莒国公又是为什么呢?
王忠宝告诉于奇正,莒国公自此上次在盐铁之事上被圣上涮了一把之后,倒是不敢怠慢,尽心尽力查处。这么一来,不光是唐家自身,只要和盐铁相关的人,无不对于奇正恨得咬牙切齿。
这唐尚,想来多半是唐家的人了。
不过现在也不是纠结这事的时候,于奇正说道:“得了得了,先不管这些了。你看看人马休息得怎么样了,咱们尽快出发。”
现在也休息了两个时辰,丁武立即通知所有人出发。
刚刚进入玉溪州境,一帮衙役在县令的带领下就跑了过来。
这个县令从面相上一看就是那种溜须拍马之徒。不过现在没有半点对于奇正拍马的意思。
只见他乜斜着一双老鼠眼:“姓于的,你还真是把咱刺史的话不当数啊。来人啊,给我拿下,送到州府治罪。”
上梁不正下梁歪,下面一帮衙役纷纷冲了过来,要拿下于奇正。
没有任何一个人看清楚丁武是怎么出刀的,反正冲在最前面的四个衙役突然觉得头顶上怎么这么凉快。用手一摸,头上的帽子和顶上的头发已经不翼而飞!
这要是这刀在稍微下一点点……四个衙役双腿一软,跪到了地下。
所有人只看到一道人影闪过,马屁县令面前出现一柄锋利的刀。
可能是平时作威作福惯了,尽管已经吓得面无人色,马屁县令还是颤抖着说:“我是朝廷命官,你们敢……”
一只耳朵飞上了半空。
马屁县令发出杀猪般的嚎叫。
丁武的刀又搁到了县令另外一只耳朵上:“想玩,我就多来几下;想简单点,喉管一下就够了。你自己选吧。”
马屁县令吓得屎尿横流,哭嚎着:“这也怪不得我啊,是是是,是刺史大人的命令啊。”
“少废话!”丁武说道:“带我们过去叫一声,都踏马的让开路,不想死的给老子滚远点。”
半天后,一行人就到了州府城下。
现在已经是早上了,州府却城门紧闭。上面全部都站着军士,如临大敌地看着城下的于奇正。
一匹快马从城中奔了出来,从军服来看,应该是本州折冲都尉。
折冲都尉跑到近前下马拜倒:“玉溪州全体府兵给于帅请安,求于帅不要为难我们。”
于奇正双手扶起对方,疑惑地问是怎么回事。
折冲都尉长叹一声说了起来。
本朝例制,除边关一线军管州县外,其他州县内均是刺史比折冲都尉高半级。遇有造反等紧急之事,可调动府兵。
收到前面县城的烽火传警后,唐尚便来要求府兵镇压反贼。
当知道来的人是于奇正之后,折冲都尉就立即抗命了。
若是于奇正当真造反,他肯定是没得话说。但这事他也能想得明白,唐尚这是在借机发作。
唐尚可以这么不管不顾,可他却不能这么做。
528. 请侯爷绕行2
不管于奇正多么落魄,他在军中的威望是摆在那里的。
况且军中几个大佬卫国公、鄂国公、英国公都是“挺于派”,在军官们眼里,“挺于”和“倒于”之争,其实就是武官和文官之争。
毕竟折冲都尉是军方的人,他现在要是真按照唐尚的指令去做,以后自己在军队里面,恐怕就很难混了。
更何况于奇正“太子系”的身份摆在那里,只要太子不倒,随时都有可能重新启用。到时候恐怕就不仅仅是个“官复原职”的问题了。
他现在若是敢伤了于奇正,就相当于除了太子的左膀右臂。别说顶上官帽子了,恐怕就连自己这颗人头都很难保住。
可是,他若是完全抗命,唐尚不会答应。
假如这次唐家后面的势力,借机把于奇正彻底铲除的话,他肯定也要倒大霉。不说“串通匪类”,至少也是个“抗命不尊”的罪名。
退一万步说,就算不治自己的罪,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以后自然是穿不完的小鞋。
如果于奇正进城,将不可避免的和唐尚产生正面冲突,到时候于情于理于法,他都不得不站在唐尚那边了。
因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过来求于奇正不要进城,至少避免现在直接和唐尚冲突。
至于这件事,将来就看朝中那些大佬们转圜的结果了。
接着提出,将军中健马调至府城南面,请侯爷绕行过去换马,以补回这个时间。
于奇正想了想,这事确实也不好为难折冲都尉。何况就算能进城,被唐尚拦住,花的时间更多。
“有劳将军了。”于奇正抱拳施礼道:“不过还麻烦将军转告唐尚一句话,这事我于某记住了。”
折冲都尉呼出一口长气,连连应喏。
绕行过州府之后,一行人换马疾驰,不就就到了本州下一个县。
打老远就看到县令率着本县衙役拦在官道上。
“这些人还真踏娘的不长眼!”丁武抽出长刀拍马而去。
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发生了。
还没等丁武冲到近前,包括县令在内的所有衙役都躺到地下打了几个滚,滚到官道两边,口里还纷纷叫道“哎呀我们拦不住了”!
于奇正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
县里收到州里的命令,不敢不来拦他们,但又不敢真拦他们,于是就唱了这么一出戏。
既然如此,也就不用多废话了。经过那些“被击倒的衙役”身边时,于奇正拱了一下手,二话不说直接穿县而过。
接下来隶属玉溪州的县城,几乎都在上演着这一幕。
终于,整个玉溪州跑完了。
看着前面红河州的州界,于奇正心头一阵阴沉。
假如红河州刺史也是唐尚这种人,那这件事就真的难办了。
还好,这次没出现这种最糟的情况。
沿路县城既没有阻拦也没有迎接,就像没有这回事一样。
就这样一直到了红河州府。
现在就算州府当没这回事,于奇正也不能当没这回事了。假如州里不出面稽查,他们去哪里找那些人去?
正在为难间,张宠跑了过来。
“怎么样?你去见过州刺史了吗?”于奇正急忙问道。
529.你去找徐进3
他这么问,也是因为这一路上并没受到阻拦,这事看上去还有点希望。
不过张宠的答复让他很失望。
张宠几次三番求见,州刺史金瀚都是称病不出。之所以没回去报告,也是因为这事一直拖着。
于奇正呼出一口长气,现在也顾不上什么面子不面子了,只能自己赖着脸去试试。
刺史金瀚听到说于奇正亲自求见,也就实在没办法拒绝,当即请了进去。
双方礼节性地客套了两句之后,于奇正直接进入了主题:“金大人有所不知,这次被抓的不是普通工匠,而是负责营造荆州城的工匠当家的。荆州城墙建设中有很多机密,暂不能对外公布,因此不能让这个工匠过去啊。”
这些话也是这么一路上深思熟虑过的。
他追秦晓鸾,属于是私人的事。就算定义为“绑架”,也算不得什么大案子。
要想说服地方官员,就必须拿出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
本身就没有比“军事机密”再合适的理由了,加上扯上“荆州城”,隐隐就暗示和太子有关。这么一来,地方官员就不敢怠慢了。
金瀚也是长叹一声,从袖中抽出一纸公文,递给了于奇正。
公文是从玉溪州发过来的,玉溪刺史唐尚亲自执笔,要求红河州协查处理“戎州镇南县尉造反一案”,其中列明了怎么聚众使用违制军械、胁迫官差等所有罪状,并表明已快马直送京城云云。
于奇正默然放下公文。
现在金瀚能不与你为敌,就已经是够对得起了,自己实在没法要求更多。
“侯爷,”金瀚开口说道:“不如你去找一下本州折冲都尉徐进。”
于奇正抬起头,疑惑地望着金瀚。找你这个刺史都没用,找折冲都尉又能怎么样?
金瀚说道:“虽说交趾也是本朝辖下,但古语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故本州军防,按边陲论。”
于奇正还是没完全理解,不解地望向金瀚。
金瀚笑着把话挑明了。
边陲之地与内地州府有很大区别,相对而言边关州府军队主将比内地的权限要高得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河西四郡那边都尉比刺史话语权还大的原因。
红河州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州,既不能直接定义为边关,也不能等同于内地州府。因此这边军方的权限介乎于两者之间。其中就有一条,州折冲都尉可以随时以实战标准练兵。
于奇正愣了好一阵子,终于理解了金瀚的意思。
只要徐进愿意,他就可以直接以练兵的名义,将与交趾接壤处全部军管。这么一来,既控制了出入关口,将来就算有什么麻烦,不管是金瀚还是徐进,都有一个好的解释。
于奇正急忙躬身给金瀚行了个礼,告辞之后匆匆出了府衙。
找衙役打听到徐进兵营所在之后,赶紧朝那边跑去。
还没等他走到,对面来了一队人,领头的正是红河折冲都尉徐进。
见到于奇正,徐进纳头便拜。
于奇正赶紧双手抬起,心里一块石头也就放下了一半。
从徐进的表现来看,多半是会帮自己的了。
530. 无不义之师4
果然,徐进第一句话就是:“本州府兵已经很久没训练了,为免懈怠,末将忙于安排他们立即临战实训,故未能及时迎接侯爷,还望恕罪。”
于奇正喉头一阵哽咽,上前一把搂住徐进的肩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虽然只是初识,但却觉得像是认识了很久一样。仔细想想,这就是在边关的将士们共有的一种特质。
这种感觉,只有共同经历过生死的人才能够体会得到。
徐进哈哈一笑:“侯爷,咱们先回军营,有什么话慢慢说。”
两人在军营中坐定后,徐进很认真的说道:“侯爷,以后有机会的话,能不能把我调一个地方啊?”
于奇正本来想说自己现在就这么回事,但想到现在还得人家帮忙查秦晓鸾的事,也就不这么说了。
不过心里很是有那么一些好奇:“徐将军在这里怎么不好吗?”
徐进叹道:“您有所不知,我这个折冲都尉,当得比任何一个折冲都尉都憋屈。”
与其在北方边关,直接真刀真枪的干,哪怕是战死都爽了。或者在内地州府,安安心心做个太平官也好。
偏偏在这么个地方,实在是太难受了。
究其原因,交趾人就是白眼狼。
他们每次遇到什么天灾人祸时,便像狗一样跪着来求我朝。一旦日子好过点,就随时要扑过来咬一口。
最近这些年一直都是这种情况。
什么到这边来抢牛,什么偷偷的移界碑,什么一点点的抢占这边的农田之类的,什么龌龊事都干了。
于奇正不解地问道:“那本地州府官员衙役可以出面啊。”
徐进叹道:“这才是最让人生气的原因。他们干这些事的,其实都是化装成老百姓的士兵。本地衙役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可咱们军方又没法去讨伐。”
为了大局的稳定,上面总是要忍忍忍。可这些事天天落在他们这些一线的人眼里,简直都气吐血了。
还有,徐进他们心里很清楚,那帮家伙其实一直在密谋反叛。可问题是根本抓不到他们的证据,这就非常被动了。
打吧,上面不同意;不打吧,随时都有可能出事。
这种感觉就像是床底下有一个毒蛇洞,让人难受至级。
远的就不说了,就说这次。徐进一听到他们抓了秦晓鸾,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把咱们这边的优秀工匠抓过去干什么?给他们修建好城墙,其实就是在备战。
如果他们出兵去讨伐,到时候他就说是要修什么宫廷之类的,还是你不在理。
退一万步说,就算他承认了是要修城墙,只要来一句“咱们修建城墙的目的是防着更南边的蛮族,做好大仪朝的屏障”,咱们还是没话说。
所以这事吧,按照上头的一贯做法,肯定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于奇正忍不住“嘶”了一声,然后开口问道:“这事你们没和上面说清楚吗?”
徐进“唉”地叹了一口气:“怎么没说?可上头也不好办啊。侯爷您是知道的,咱们自古以来,从来不兴不义之师。在抓到确切证据前,不可能出兵讨伐的。”
531. 真是个怪才1
“什么?那个小痞子结婚了?”独孤皇后有点诧异地问道。
“是,刚才暗卫来报告的。”李世明点头道。
“娶的谁家女子?”独孤皇后皱眉问道。
“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叫沐儿的。”李世明说道。
“就是那个护草校尉?”独孤皇后说道。
“正是。”李世明答道。
“唔……”独孤皇后想了一会儿之后说道:“据说这孩子是当年精忠团团长之女,也算是忠良之后。嫁给那小痞子,能多规劝一二也是好的。”
“规劝?”李世明哼了一声:“皇后你有所不知,这沐儿姑娘性格柔顺贤淑,根本就管不着他。”
独孤皇后笑了起来:“总比让那家伙胡作非为的好。”
李世明不悦地说道:“什么话?这还不够胡作非为?”
独孤皇后疑惑地望着李世明。
李世明怪叫了起来:“这个小混蛋,这是在老子面前耍花枪呢!”
已经很久没听李世明爆过粗口的独孤皇后忍不住问道:“圣上何出此言?”
李世明冷哼一声:“皇后你还不知道吧?这小子本来是准备同时娶两个的。”
独孤皇后“呸”了一声骂道:“真是个小色坯子!对了,还有一个是不是那个叫什么秦晓鸾的?我前几天听说那个女子去镇南县了。”
“估计是下一步。”李世明答道:“这次要娶的除了沐儿之外,还有个异族女子,叫什么乌兰丽娅。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个异族女子不见了。”
“可是圣上,”独孤皇后不解地问道:“这也只能说明这小子是个好色之徒,和您没什么关系吧?”
李世明摇摇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别的且不论,这于奇正还真是个怪才。
先前领军就不说了,现在从政也很是那么优秀。
到了镇南县之后,短短几天就把椅子盘踞在滇西的土匪全都解决了。不仅如此,还解决了县里百姓无所事事的状态,据说现在镇南县到处都是一副欣欣向荣的局面。
独孤皇后叹道:“如此看来,让他做个九品县尉,还真是有些委屈了他。”
“他委屈个屁!”李世明气得笑了起来:“别说县令了,州刺史见了他,都像条狗一样摇尾巴。我大仪朝就没出过这么牛气的从九品县尉!”
独孤皇后也笑了起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且不说这家伙的平蛮之功了,就您刚才说的在地方上的治理成效,地方各级官吏自然要敬他三分。”
“所以这个混蛋现在就敢在老子面前翘尾巴。”李世明从鼻孔哼出这句话。
“圣上,”独孤皇后不解地说道:“臣妾还是没能明白这个意思。”
李世明叹道:“皇后啊,你怎么突然如此迟钝了?你忘了咱们家长阳了?”
独孤皇后一下子张大嘴巴,意思说不出话来。
李世明解释了起来。
于奇正治理地方之时,有很多生意就是自己做了。什么茶马市场,什么这种店那种铺的,乱七八糟就没他不做的生意。
这也不说了,居然连老子派过去的人都不放过。
独孤皇后纳闷地问:“这又是怎么回事?”
532.我的宁儿呀2
李世明没好气地说:“曾庆福被他叫去给他开了饭馆。”
独孤皇后“噗”地笑了出声:“他还真想的出来!让御厨去开饭馆,难怪陛下要骂他小混蛋。”
“这算什么?”李世明胡子都吹了起来:“还有更离谱的呢!这小子把王忠宝忽悠得和他一起开了个青楼。”
独孤皇后忍不住爆笑起来,用袖子擦着眼泪说道:“让太监开青楼?他于奇正是怎么想得出来的啊哈哈哈哈,笑死本宫了。”
“哼!”李世明面色一沉:“这小子是在学卢国公那个老狐狸装疯卖傻呢。”
独孤皇后见李世明的脸色,不由得也沉思起来。
圣上看问题确实比一般人要深得多。
于奇正现在这一幅表现,又是赚钱又是婚娶的,看上去就是贪财好色过安逸日子了。
但是如果这么想的话,就没能看出事情的本质。
毫无疑问,这于奇正确有定国安邦之才。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有才能的人,又怎会安于在一个边远小地方小富即安呢?
如果真的无意仕途,肯定不会大刀阔斧的进取。而事实上,他的一系列治理措施,没有半点要低调的意思。
所以说,圣上的想法是对的。这小子一面做出成绩,一面拿出个“我不想当官”的臭脸,真是够恶心人的。
联系到之前圣上提到的宁儿的事,这事就更让人头疼了。
看到独孤皇后的表情,李世明也知道她大致猜到了。于是说道:“现在皇后知道为何他要先纳妾后娶妻了吧?”
独孤皇后愣道:“圣上的意思是,他这都是做给咱看的啊?先纳妾,看看咱们是什么态度。要还不理他,他就娶秦晓鸾为正妻。到时候,到时候,就不可能和宁儿……”
李世明点点头:“没错。”
独孤皇后怒骂道:“什么东西?!还来要挟皇家了?就算咱宁儿嫁给他也是下嫁,他还拿这个来威胁?想得美,我呸!要我说啊,咱们直接给他和那个什么秦晓鸾赐婚得了,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彻底死了这条心吧!”
见皇后真生气了,李世明上前顺着劝道:“就是就是。皇后也别和这种小流氓置气,朕这就派人去说,让这小子这辈子就好好做他那个从九品下的破县尉,永不晋升。”
皇后依旧是气呼呼的。
两口子在那里继续聊了一阵。
“皇后,不好了不好了……”一个宫女慌慌张张跑了进来。
独孤皇后皱眉斥道:“大呼小叫做什么?”
宫女面如土色:“长阳公主她……”
李世明立即站起身问道:“长阳怎么了?”
宫女趴在地下浑身发抖:“公主她刚才跑来在外面听了一会之后,就捂着脸跑了。刚才那边宫女来说,说,说,公主割腕……”
话没说完,李世明疯了一般地朝外跑去,独孤皇后也踉踉跄跄地跟在后面。
万幸,由于发现得及时,人救了回来。
李墨宁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眼角不断还有泪水淌下。
独孤皇后哭天抢地劈了上去:“宁儿呀,我的宁儿呀,你这是做什么啊?”
李世明面色铁青地问道:“怎么样了?”
533.我的乖宝啊3
几个御医浑身像是筛糠一般地抖着:“启,启禀陛下,长阳公主洪福齐天,现在已然无事。只是失血颇多,须好好调养……”
“全部滚出去!”李世明喝道:“这事若有半句话传了出去,尔等顶上的人头就别想要了。”
御医和宫女太监们浑身发抖,战战兢兢地退了出去。
李世明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床边。
独孤皇后哭得心都碎了:“我的乖宝啊,你到底是为什么啊?”
李墨宁完全充耳不闻,两眼呆呆地望着上方。
李世明怒道:“宁儿,是谁欺负你了,和爹爹说!”
李墨宁露出一个嘲讽的笑容,然后又恢复了木然的表情。
“宁儿呀,”独孤皇后拍着自己的胸口:“你有什么话,就和娘说好不好?你这样,娘也不想活了啊。”
李世明也动容道:“宁儿,你这是让父皇和母后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李墨宁这才苦笑着开了口:“是怎么回事,难道你们真的不知道吗?”
李世明和独孤皇后对望一眼,心知是为刚才那事了。
独孤皇后本来想说“母后给你找个更好的”,但一想这个时候这么说的话,不是更加刺激孩子吗?当即给李世明使了个眼色。
李世明坐到床边,摸着李墨宁的头说:“你这傻孩子,怎么这么傻呢?”
李墨宁“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是,我是傻!我最傻的就是听信了你们的话。当初你们说什么要他半年封爵,我就应该知道你们是骗我的。”
李世明急道:“哎哎哎,宁儿,你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啊。”
“不这么说怎么说?”李墨宁哭了个稀里哗啦:“本来就是。他年年轻轻,朝中有没有背景,怎么能封爵?于是你们就想出了让他去打仗的主意。明面上是给他立军功的机会,实际上心里想着的就是让他死在战场上,这才遂了你们的心愿。”
李世明气得差点跳起脚来,但孩子现在这样,只能强忍着说道:“孩子,你这可就冤枉父皇了……”
话没说完就被李墨宁打断了:“难道不是?他从未学过兵法韬略,也未曾习武练功,这么派上战场和送命有何不同?”
这话李世明还真不好解释,他没法说出当时就是因为觉得他怕死让他就溜达一圈就行了这话出来。再说了,就算说出来,恐怕世上没一个人相信。
李墨宁继续哭诉道:“结果呢?于郎他福大命大,又对下面将士真心相待,所有将士用命,大胜凯旋而归。这就让你们失望了,阴谋破产了。”
李世明这个冤呐,他这辈子都还没被这么冤过。更气人的是,这冤屈还没法解释。
李墨宁越说越起劲:“然后呢?这么大的功劳,再不给他封爵,在哪里都说不过去。于是就假惺惺的给他先封了个爵,连袍服都还没上身,就随便找个理由把人家的爵位给削了!”
李世明实在忍不住,这事非得解释解释,当即说道:“父皇可没想削他爵,他那也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一个罪名。而且这事吧,你舅父都出面弹劾了,不行你去问你舅父去。”
534.斗嘴是乐趣4
“哼!”李墨宁毫不留情地说道:“你是皇帝还是舅父是皇帝啊?当我还是小孩子那么好骗啊?你们都是穿一条裤子的,他怎么做,还不是你抬抬眉毛挤挤眼睛的事。”
李世明嘴张得老大,怎么都想不到自己这乖乖女,居然变得如此牙尖嘴利,让自己根本就没法解释。
“宁儿,你真的误会父皇了。”独孤皇后劝道。
“那就是你在父皇耳边吹风喽?”李墨宁毫不留情:“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不就是想我嫁到独孤家、高家去吗?什么亲上加亲,什么门当户对,还不就是为了你娘家那些人。口口声声心肝啊宝贝的叫,其实为了你娘家,这个女儿都可以不要了。”
“放肆!”独孤皇后气得浑身发抖。
正待拂袖而去,被李世明拉住衣角,连连使着眼色。
虽说孩子说的这些话很刺耳,实际上也冤枉了他们。但身在皇家,身为皇帝皇后,所做的每一个决定,说完全和政治利益没关系,那也是个笑话。
李墨宁在皇家长大,有这样的思维模式,实在也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李世明决定换一种说法,先把李墨宁的情绪平复下来。当即柔声说道:“宁儿呀,父皇说你是个小傻瓜,不是说的这个,是和于奇正有关。”
一听到于奇正,李墨宁的哭声变小了。
“宁儿我问你啊,”李世明笑着说道:“你有没有和于奇正斗过嘴?”
尽管不知道父皇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但他这么一问,李墨宁不由得想起了和于奇正相识的情形。
那个臭嘴巴不知道自己身份,张口闭口变着花样的说歇后语,骂自己是个“癞蛤蟆”。当时简直是气得要死,可是自从分开之后,每每想起这些往事,心里就甜蜜蜜的。
脑中出现当初于奇正一脸贱兮兮的笑容叫着自己“癞蛤蟆”的场景,李墨宁忍不住甜甜地笑了起来。
“这就对了嘛,”李世明赶紧说道:“这夫妻情侣之间,有时候斗斗嘴,也是一种乐趣,知道不?”
李墨宁撅着嘴巴说道:“可你们那不是斗嘴,你们是站在一条线上,要对付他。”
“哎呀,你怎么还是不懂呢?”李世明说道:“这夫妻间的很多私房话,都只是两个人之间说说而已。若是把这话当真,那就是傻。”
李墨宁低下头想了一下,好像还真是这样。
李世明继续说道:“你说你一个孩子,跑去偷听父母的私房话,是不是傻?还有啊,这全天下的父母,哪个都觉得自己的女儿是最好的,不管谁家的儿子都配不上自家女儿。别说你母后这么想,父皇也是这么想的嘛。”
李墨宁“哼”了一声,撅着嘴巴不说话。
“结果你看看你这傻孩子,这都做的什么傻事啊?”李世明说道:“你也不想想,你要真出了什么事,父皇能放过那姓于的吗?”
“不许!”李墨宁激动地叫着就要爬起来。
独孤皇后吓得脸都变色了,赶紧上前抱着女儿。
535.你们的荣耀1
李世明也急忙缓声说道:“父皇这是打的个比方。好好好,不说父皇了。就说你皇兄吧,他要知道了这事会怎么想?你要出了什么事,你皇兄不得拿着刀去和于奇正拼命啊?”
李墨宁焦急地说道:“这关于郎什么事?都是你们不仁不义背信弃义忘恩负义造成的。”
“哪有人这么说自己父母的?”李世明苦着脸说道:“好好好,就算父皇不仁不义背信弃义忘恩负义,我就问你事情是不是就是这么回事吧?”
李墨宁低下头默不作声。父皇这话还真没说错,她要真死了,别说父皇了,皇兄都不可能放过于奇正。
李世明夫妇看到她这个样子,终于安下了一点心。
李墨宁抬起头,眼泪汪汪地说道:“父皇,母后,女儿有个不情之请,还望你们恩准。”
李世明夫妇对望一眼,若李墨宁现在借机提出招驸马之事,还真不好处理。
“父皇母后,”李墨宁强忍着眼泪:“女儿知道,现在说要招他为驸马,你们都会很为难。”
看着女儿乖巧又委屈的样子,李世明夫妇觉得简直是扎心的疼。
独孤皇后坐在床头,眼泪也是簌簌地落下,抚摸着李墨宁的黑发,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李世明说道:“孩子,你想要什么,尽管开口对父皇说。”
李墨宁擦去眼泪,挤出一个笑容,淡淡地说道:“请父皇母后恩准女儿削发为尼。”
独孤皇后急得不知所措:“哎呀你这孩子,怎么尽是想一些傻事呢?”
她焦急地望着丈夫,希望他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她眼里,就没有这个男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而李世明,这个无所不能的盖世雄主,也只能微微摇了摇头。
现在的独孤,已经不是那个高高在上母仪天下的皇后,而是一个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民妇没有任何区别。
她问出了全天下母亲都会问的一句话:“那家伙到底有什么好的?”
李墨宁的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你们不懂他。或者说,你们不懂我们。”
这下连李世明也听不懂了,开口问道:“我们?指的是?”
李墨宁缓缓地说道:“皇兄,于奇正,我……还有全天下和我们一样大的年轻人。”
在李世明夫妇惊异的目光中,李墨宁平静地说了起来。
在你们的眼里,我们都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可事实上,我们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态度。
当你们觉得我们的心智还停留在三岁的时候,你们忘了当年的你们,这个年龄已经是国家的栋梁。
就说父皇您吧,十五岁就已经是领军的将军;还有舅父、靖伯伯、尉迟叔叔,他们哪个这个年龄的时候不是已经独当一面?
你们觉得我们和你们不一样,我们没有品尝过人间的疾苦,我们是温室里的花朵,所以和你们没有可比性。
是的,很多地方是没有可比性。但是我想问的是:我们能看到你们的光辉和荣耀,可是你们又有没有看到过我们身上一些你们所没有的优点呢?
李世明喃喃地问道:“什么优点?”
536. 我们的优点2
李墨宁继续讲了起来。
在你们出生和生长那个年代,战乱不休,每个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明天能不能活下去。所以你们怀疑一切,戒备一切,因为这是能活下去的前提。
后来终于不打仗了,可是穷啊。所以你们忍耐,你们辛劳,你们敏感。一切都是为了未来。
可是我们不一样,我们出生不用担心战乱之苦,成长没有饥饿之忧,所以我们和你们不一样。
我们生长在繁荣昌盛的大仪朝,不可能和你们一样,只要不担惊受怕,有口饱饭吃有衣服穿,就能觉得自己生活得真好。
对幸福的要求,我们比你们要高,要高得多。
这并不代表我们忘本。
我们知道,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用你们的鲜血、汗水和眼泪垒砌而成。
这也不能代表我们不懂珍惜。
正因为珍惜,所以我们要让自己过得好,让自己快乐,因为这是你们当初付出一切时所心心念念的。也只有我们幸福和快乐,才是真正的珍惜,才是真正对得起你们。
你们有你们的光荣,我们有我们的使命。
而我们的使命,就是让这个国家更加富强,让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人,以及我们的后代,都能幸福快乐。
难道这样不对吗?
李世明从来没想过,自己眼里这个长不大的孩子居然能说出这么深刻的话出来。
沉吟了好一阵子之后才说道:“我们也是担心你们不知道世道险恶,外面一大群豺狼虎豹盯着你们。”
李墨宁笑了笑,继续说了起来。
这一点更不用担心。或许,正因为我们拥有得更多,所以比你们更爱这个国家。
我们绝不容许我们美丽的家园和幸福的生活,被那些恶狼给破坏。
一旦有人来挑衅,我们一定会挺身而出,为了大仪朝绝不后退半步。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大仪朝,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对了,还有我们的子孙后代。
事实上,这次和安西河西之战,不就是于奇正他们这群年轻人打的吗?
对了还有,因为有了你们的底子,现在我们有更好的武器,更好的战马,有了更大的保护自己的力量。这次的大捷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代人结束了战乱,第二代人让国家富强起来,我们第三代人登顶,让我中华世代永昌。
未来一百年一千年甚至更久,在史册上,我们这三代人都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好,说得好!”李世明站起身,鼓了两下掌之后激动地说:“你们年轻人能这样想,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独孤皇后更担心的还是自己的女儿,听完之后柔声说道:“孩子,你这么懂事,可怎么个尽要做傻事呢?”
李墨宁露出一个无比苦涩的笑:“因为或许我的同龄人中,我们皇家的兄弟姐妹,是唯一得不到幸福的孩子。”
李世明夫妇都是多么精明的人,很快就懂了李墨宁的意思。
女儿的话没错,或许天下的百姓婚嫁都能依着孩子的心意自己做主,偏偏就他们家不行。
身为帝后,所要考虑或者说顾虑的事情太多了。
537.小蚂蚁往事3
“刚才那些不同年代人的说法,是于奇正教你们说的吧?”李世明问道。
李墨宁“切”了一声之后说道:“您也太高看他了。要能说出这句话,就不是他于奇正了。”
李世明挑了挑眉“哦”了一声。
“父皇我跟您说吧,”李墨宁说道:“他就是咱们这代人中最普通的一个。对他来说,有一份不错的事干,衣食无忧,做完正事之后回到家斗斗鸡遛遛狗,过好自己的滋润小日子。”
“那就是你皇兄和你说的?”李世明追问道。
“怎么可能?皇兄就算有这方面的想法也不可能说出来。”李墨宁答道:“您也别乱猜了,其实这些说法不是哪一个人,而是我们大家都这么认为的。您若是不信,可以派人调查啊。虽然有些人不一定能表达出来,但随便一问就知道是不是这么想的。”
李世明夫妇陷入了沉思。
“你们不是想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他吗?”李墨宁自言自语地说了起来。
其实很简单,我就想要和于奇正一样开心地生活。
我们在一起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有着普通人的欢喜和烦恼。能多赚钱嘛是最好,就算没有大富大贵也一样快乐。
总之,生活的重心和前提是自己快乐。
我自幼长在宫廷之中,我也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必须要费尽心思才能活得更好。
不光是我,还有所有朝中官员的子弟都是这样。
可是我不想这样,我就想很简单的活着。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这样我才能快乐。
我喜欢他,就是因为他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人,能够给我简单的生活。
我知道你们不会信,可这是真的。你们,朝中的每个人,都把他想得太复杂了。
你们都用你们固定的思维习惯,在你们限定的框框里去想象他这个人。
在你们眼里,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一定有目的。但是你们知道吗?有的人就不是这样。
你们知道吗?我认识他之后,曾经有一次和他一起,蹲在一棵树边逗弄一只蚂蚁。
他不断的恶作剧在蚂蚁面前横上树枝,等蚂蚁爬上去之后,就再把它放回原来的对方。
看着小蚂蚁不断的爬这么一小段路,我们两很开心,很开心很开心。
他是善良的。
我们走的时候,我说咱们把这个蚂蚁带回去以后天天玩好不好?他说不。
因为小蚂蚁离开了爸爸妈妈,离开了自己的朋友伙伴,会伤心的。
最后,他掰了一小块馍洒在地下,对小蚂蚁说:“对不起啦,小蚂蚁。我们耽误你这么久,这些食物你就搬回去吃喽。”
说到这里,李墨宁停了一会之后喃喃地说:“你们知道吗?每次我想他的时候,就会找到一棵树,和树下的小蚂蚁说话。”
李世明夫妇相对无语。
一方面他们困惑于女儿口中的于奇正。在之前,他们对于奇正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评判,但就是没了解过他的这一面。
另外一方面,夫妇两心里深深知道,自己这女儿对那个男孩子已是情根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