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凌云疾千钧TXT下载凌云疾千钧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凌云疾千钧全文阅读

作者:龙五八方     凌云疾千钧txt下载     凌云疾千钧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九十六章 幕后之人的身份

    楚州府衙里的黄文光,在这天早上也收到了一封信,是前往追查叶飞雄遇到的几个可疑人,而一直没有消息传来的程延庆派人回来了,写了一封信还交代了送信的人,直接找到了黄文光,先把信交上去请钦差大人看一下。

    黄文光接了信马上打开来看,仔细地看了两遍,心里颇为震惊,把信收了起来,然后向送信回来的人询问道:“这信上说的是程大人这些时日查到的,都是仔细调查过了的吗?你们有没有多加详查确认过,可不要中间出了什么差错没查清楚,这可是要出大事情的!”

    送信来的人也知道程延庆在信里写的事情是有些大了,也怪不得钦差大人会这么惊讶,慎重地又向他询问,这也是他过来之前程延庆就料到了的,也向他交代过该怎么回答钦差大人的问题。

    送信来的是一位之前就跟着黄文光一起出京城的侍卫,他向黄文光回答:“启禀钦差大人,这件事是经过了程大人仔细调查的,属下等人也是暗中一直跟着相关人等,进行了多次调查才查到了这些消息,程大人也知道此事关系重大,没有查到确切的证据是不敢下此结论的,所以钦差大人可以放心地相信这信上写的事,还请钦差大人决定此事该如何处置,程大人那边现在也不敢轻举妄动,一切还要等钦差大人的命令才敢行事。”

    黄文光听了侍卫的回答,一时有些头痛起来,此事实在是太大了,连他这个奉皇命可以全权处置的钦差大人都有些不好下结论,如何处置也是不好直接下决定。

    原来这程延庆当时带着人一路查到了那几个向叶飞雄传达消息的人是西边人士,就想了办法找到知道叶飞雄年轻的时候认识哪些人的江湖上的人,询问了有没有符合条件的人,然后查到了他们原来跟叶飞雄有过什么关联,最后得知是叶飞雄早年在江湖上历练的时候交的朋友,交情很不错,还曾经救过其中一个人的命,所以叶飞雄见到他们的时候很高兴,旧友重逢人生喜事。

    当时叶飞雄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中说到了为何会出现在当地,这几个人就把关于前朝宝藏的消息向叶飞雄私下说了,还让他注意保密,因为这消息也是他们意外得知的,不过绝对是真实的,也是正好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好友,还有曾经的救命之恩,才向叶飞雄说了出来,至于他们为何不自己去找,是因为他们要回到西边去了,也不好就几个人去办这件事,那是没多大成功的机会的。

    而叶飞雄当时也是有点疑心,不过还是为可能得到的利益动了心,尤其是因为他的身份摆在那里,作为寻宝联盟的盟主,结果一事无成,让寻宝联盟不欢而散,多少会有人在背后议论的,心里也是实不太好受,只是当时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乖乖地离开准备回家。

    至于叶飞雄的几个同乡好友,是后来才和叶飞雄结伴而行的,并不认识叶飞雄早年认识的人,所以才没和那几个人打交道,只是相信了叶飞雄才跟着叶飞雄一起。

    程延庆查到了这几人的身份,就一路查找了过去,往西边走了一些路程,继续暗中调查这几个人到底有什么目的,哪里会这么巧碰到了叶飞雄,说起了什么意外得知的消息,肯定是背后有人指使他们这样做的。

    不过程延庆他们并没有一直走下去,只是跟着这几个人一路往西边走了不少路,后来这几个人就不往西再走了,而是在某个县城里住了下来,还有一些人前来和他们汇合,暗中在商量着什么事,渐渐地聚集了十几个人,在这些人里,大部分是西边的口音,还有几个人是北方的口音。

    程延庆让人分开来暗中跟着他们,小心地探听他们说的话,几天之后把听到的和发现到的消息汇集在一起,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这些人在这里聚集,是奉命行事,还要再等一些人过来,然后要分开来去做一些事,他们里面吩咐命令的人是西边的人,话语里提到了被封在西边的宁王,而他们要做的事听起来也是很吓人,竟然和一些驻军有关,当然还提到了叶飞雄他们,话语里还提到了前朝后人。

    这些事情都是很重大的,程延庆他们暗中跟着,想办法偷偷地从那个领头人身上找到关于宁王的证据,发现了宁王府的腰牌,证实了此人和宁王确实是有关系的。

    所以程延庆连忙把这些天发现的事情都写了下来,一边继续跟着他们,一边派人紧急送信给黄文光,请黄文光决定该如何处理,因为这些人很可能就是黄文光奉命要查到的幕后之人了。

    这些人提到了叶飞雄他们,还有前朝后人,可以证明是和前朝宝藏的流言是脱不了干系的,只是看来他们主要的目的是在前朝后人身上,似乎是利用叶飞雄他们在寻找前朝宝藏的过程中来发现谁是真正的前朝后人。

    还有这些人竟然要到一些驻军所在去办事,这可是涉及到军队的大事了,要知道军队都是由皇帝通过兵部直接管理,各地驻军轮流值换,一般人不得插手此事,连驻军所在地的官府也无权管到驻军的事的,这些人如果能进入驻军所在,那这些驻军很可能就是已经有问题了。

    说得再严重一点,涉及到军队的事,难免让人联想到谋反之事了,毕竟想要做什么事会需要用到军队呢,那就是需要有重大变故,要用武力来得到想要的目的,这种事基本上都是要推翻什么,为某些人夺取一些用正常途径无法得到的结果。

    这封信上写的基本上就是说关于前朝宝藏的流言这件事的幕后之人就是宁王了,这可是让人难以置信也无法轻易处置了,所以黄文光头都痛了起来,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第一百九十七章 先这样安排下去

    从三月奉皇命为钦差出京调查流言之事到现在,已经是六月了,时间过去了三个月了,总算有了幕后之人的消息了,还是有了证据的,可是却让黄文光这位钦差大人难以下命令处置了。

    因为这幕后之人竟然是宁王,让人实在是有些无法相信,就算是钦差大人,也不敢轻易出手对付这位王爷。

    要知道这位宁王不只是一品亲王的身份,还涉及到当今靖武帝早年的一些事情,因为这第一代宁王,可是靖武帝的哥哥,当年是因为天下未平,时为奕王的靖武帝又立下了许多军功,所以先帝考虑之后,找了当时的大皇子恳谈了,就把大皇子封为了宁王,把封地定在了西边。

    靖武帝登基之后对宁王也是颇为敬重,经常赏赐一些东西,还嘱咐过西边的官员对宁王府的事要多照顾着一些的,第一代宁王也是很低调,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对靖武帝也是多次公开表示支持,让一些人对靖武帝的非议渐渐消失了。

    前几年第一代宁王薨世了,靖武帝很是悲痛,专门派人前往治丧,还给了很多恩赏,对第二代宁王也是多封了不少土地,第二代宁王当时也是感谢不已,后来丧期过了,也是为人十分低调,所以关于西边的事,朝中倒是很少听到。

    朝中的官员对西边这位宁王大多是为人低调,安分守己不惹事,比许多皇族好很多的印象,哪里会想到流言之事的幕后之人会是给大家这种印象的宁王。

    靖武帝本来对第一代宁王多少有点内疚,虽然他是先帝决定的即位人,不过按照身份来说,还是应该由当时身为大皇子的第一代宁王更有资格的,也是因为这件事和其他的一些原因,现今的二皇子和三皇子心里总有想法,想要和身为嫡子的五皇子争一争。

    如今证据摆在眼前,而且根据程延庆在信上所说的,这些来自西边的人,马上就要做出不少事情来,很可能是涉及到谋反的事,即使很难以置信,黄文光也必须做出决定,阻止一些严重的事情发生,然后再紧急上报给靖武帝。

    想到这里,黄文光也顾不得头痛了,让黄松去找了程知府过来,把附近的地形图和驻军分配图拿过来,马上研究一下要如何安排,虽然程延庆他们人也不少,可是只能对付那些办事的人,如果这些人要去的驻军已经出了问题,那必须先做好准备,调动兵马才能前往处置,查清楚到底是驻军里的哪些人出了问题,毕竟不可能是整个驻军都有问题,肯定是在军官里有人会有异动,只能先把那些驻军都控制住了,才能把事情按住了不发生,再把人挖出来处置。

    程知府拿了东西过来,不知道钦差大人突然要这些东西是做什么,因为这地形图和驻军分配图是由他亲自保管的东西,平时是不能让外人看到的,也是因为黄文光是钦差大臣,才能说一声就把东西拿出来给他。

    黄文光拿过东西看着,一边在心里计算着,如果在到驻军里去控制住人,用上钦差大臣的身份,倒是不用太多兵马,因为普通的士兵都会听命行事的,只要把军官们控制住,由黄文光带过去的军官先把驻军管着,倒是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毕竟现在天下太平多年,驻军也是没出现过什么问题,所以才没有想到这件事还会涉及到驻军。

    至于叶飞雄他们,看来还没从前朝宝藏所在的地方出来,暗中跟着他们的人,是在等着他们出来,然后从他们之中找出所谓的前朝后人,利用这个身份要做一些事情,这事也是不好处理,现在已经知道幕后之人是宁王了,那其实可以把人都拿下了,不过这样一来就不知道要用什么办法找出前朝后人了,只是靖武帝的新命令里没有提到前朝后人,黄文光也不知道靖武帝对这前朝后人是什么想法。

    如果靖武帝觉得前朝后人无所谓,那就不用去管这个人到底是谁,可是宁王这边想找到这个人,那证明这个人还是有用处的,不找出来也是一个隐患了。

    一边想着事情,一边计算了一下,黄文光决定调动附近的一些兵马,暗中准备好,开始一路出击,先到程延庆信里提到的驻军去,把驻军控制住,等着那些人前来,再顺着他们找出有问题的军官,不过这样一来还得把兵马分开来,安排人带着到几个驻军去。

    还有叶飞雄他们这边,现在是由暗探和侍卫们守着,只是不知道等叶飞雄他们出来之后,是会被人带着前往汇合,还是要到什么地方去,看来也得安排一些兵马,交给暗探们,如果那些暗中的人直接现身了,就把他们连带叶飞雄等人都拿下,分开来关好了审问,把他们要做的事都问出来再等着他回来处理。

    事情只能先这样安排了,要把事情控制住不发生,就只能把这些人都按住了,让他们做不了想做的事情,只是不知道除了这些人,其他地方还有没有问题,毕竟涉及到谋反的大事,只凭这点兵马可不太够,而且如果真的是谋反,那最重要的目标当然是京城和靖武帝,动不到京城和靖武帝的话,谋反的事是不可能成功的,宁王隐藏了这么久,不至于想不到这些事的,那就证明关于京城和靖武帝方面,应该是有另外的安排的。

    想到这里,黄文光心里有些着急了,靖武帝对宁王可是恩宠有加,十分关心和照顾的,如果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宁王安排了什么事对付靖武帝,那靖武帝可是有些危险了,他现在又身在楚州府,离京城距离很远,得先把关于宁王的事上报给靖武帝才行了。

    想到这里,黄文光连忙先写了一封密折,让一个侍卫动用军中紧急传书渠道,立刻送回京城上呈给靖武帝,然后才开始准备相关的安排,交代程知府帮忙传信把兵马暗中调动到楚州府来。

第一百九十八章 早有准备的靖武帝

    黄文光安排了下去,就让送信过来的侍卫先把他的安排带给程延庆知道,让程延庆继续跟着那些人,然后配合着他的安排行事。

    侍卫记了下来,就向黄文光行礼,请黄文光帮忙换了新的马匹,带着消息立马往程延庆所在的地方赶去了。

    程知府也按照黄文光交代的下去做事了,刚才听到黄文光大概向他说了一下是要做什么事,让程知府头上都冒汗了,这可是大事,关系重大,不是他一个小小的知府能管的,还是按照钦差大人交代的,把该他做的事办好了,其他的事可不敢去多问了。

    送呈给靖武帝的密折也已经在路上飞奔往京城,不过总是需要一些时间才能送到的,黄文光不知道这密折送到的时候,是否算是及时,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已经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了,只是他也是刚刚才得知这些消息,只能立马派人送呈了,如果实在是来不及,他也只能等到时候向靖武帝请罪了,希望不要发生什么太重大的事情了,不然就算他是在外办事的钦差大臣,也得承担很大的责任。

    接下来黄文光就要赶快调动好人手和兵马,去阻止宁王的人,把这些事办好了,也算是有了一些功劳,算是完成了靖武帝的命令,不辜负自己的钦差身份。

    黄文光祈祷着密折能及时送到,却不知道京城和靖武帝目前是什么情况,也是黄文光心里太着急了,没有想想,靖武帝是什么样的人,这么多年来朝政虽然有一些问题,不过总体还是不错的,这些可是靖武帝的功劳,知人善任,让天下安享太平多年,百姓也都过得不错,所以靖武帝对前朝的事根本就不在意,从来不会因为流言担心什么,只是要查出流言的幕后之人,顺着这些把朝廷和地方的一些不安定因素找出来铲除掉,为下一任皇帝扫平障碍罢了。

    现在已经是六月中间了,早在五月的时候,五皇子大婚完成了,可是靖武帝并没有让五皇子从皇宫里搬出去,直接把一些上折子说这件事的官员处理了,把所有的折子都不批复放着,已经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所以二皇子和三皇子心里是急得不行,暗中做了不少事,和“西边”的联系也多了起来,想要和“西边”联手,最后放手一搏,并不甘心接受目前的事实。

    而这些事都被靖武帝的暗卫查到了,一直在暗中注意着事情的进行,把涉及到的人都记了下来,等到没有新的关联人员出现了,才汇集起来呈上去给靖武帝过目。

    靖武帝看了这些,对其中一些人参与其中的事心里早就有数了,本来也是属于他要处理的人员了,不过还是有一些人是在他意料之外的,没想到二皇子和三皇子这些年暗中还收买了不少人,在军方也有一些人敢于和他们一起做大胆之事。

    看完这些人员名单和他们要做的及已经在做的事,靖武帝微微有些出乎意料,不过总体还是在他的掌握之中的,倒是不会不好应对,接下来靖武帝就写了几封密旨,又吩咐了暗卫,用特殊的渠道把这些密旨送到一些人手里,让他们按照旨意办事。

    至于京城方面,那可是熠朝最重要的地方,一直在靖武帝的掌握里的,不说附近镇守的军队,就说皇宫的禁军,那都是对靖武帝最忠心的官员在带领的,虽然二皇子和三皇子暗中收买了一些军官,可是都是外围的小喽罗,只能在出其不意的时候做一些事,在靖武帝有准备的情况下,只有直接被拿下处置一条路。

    靖武帝安排好了事情,对接下来的情况并不担心,这些安排做好了,到时候根本就不会出现什么重大的事件,对朝廷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只是有一些人员的处置需要考虑一番才能决定。

    特别是和二皇子三皇子要联手的人竟然是宁王,这实在是让靖武帝没有料到了,本来以为这新任宁王也是和他父王一样,安分守己低调做人,享受着亲王的尊荣,不会心里有什么不满,没想到竟然是把这点心思隐藏得这么深了。

    这份心思比二皇子和三皇子更要深,毕竟这第一代宁王已经不在了,皇位本来就没有宁王这支的事了,只会在靖武帝的皇子之间产生,没想到第二代宁王一直有这种想法,还想利用二皇子和三皇子,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把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心思看得很清楚,直接把他们都利用起来了。

    要知道宁王的封地在西边,对京城这边根本没办法做什么,只能由身在京城里,又多少有些自己的人手和势力的二皇子三皇子,调动他们所有的力量,对京城和靖武帝才能有所威胁和办到一些事情。

    而靖武帝肯定不是好对付的,至少要和二皇子三皇子斗上的,到时候两败俱伤,或者是一方受了重创,一方被灭,到时候宁王暗中隐藏的力量就可以发挥出来,而且也能打着旗号过来,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先来到京城占领了先机。

    这还真的是好算计呀,实在是隐藏得很深,本来二皇子和三皇子也不会轻易接受宁王的建议和提出的意见,只是现在靖武帝的态度已经表明了,只差选个时间宣布五皇子为太子了,所以等不及了只能答应和宁王联手,才让暗卫发现了他们暗中来往的交易证据,查到了哪些人是在暗处还没被知道的。

    对于二皇子和三皇子,靖武帝早就有了打算,倒是这宁王,有些不好处置,毕竟是靖武帝对第一代宁王有些亏欠,如果到时候把事情都公布了出来,那可是谋反大罪,处罚起来不知道要牵连到多少人,这也是靖武帝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天下太平多年,朝廷也一直很平静,本来靖武帝也只是想把相关人等暗中拿下,表面上以别的理由处置了,然后到时候由五皇子来施恩,慢慢接手朝政的。

第一百九十九章 靖武帝的决定

    这事还得仔细想想如何处置会更好,虽然靖武帝对这些事早有准备,可是毕竟年事已高,这两年身体也是每况愈下,所以才准备在今年五皇子完婚之后,清理好所有阻碍,让五皇子能多些时间学习处理朝政,将来更好地接替皇位,让天下继续太平下去。

    对于所谓的前朝后人和前朝宝藏,其实靖武帝早就知道是真是假,毕竟当年的事就是由靖武帝亲自处理的,一直也没有消息被泄露出来,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才突然又出现了相关的消息。

    自己这边是不会有人敢于泄露消息的,看来是欧阳家那边出了问题了,算起来当年的欧阳锐应该也不在人世了,估计是因为他不在了,所以家族里有人起了什么心思,才会把消息告诉了某些人,让某些人利用了这些消息,又传到二皇子和三皇子这边,然后让他们借此机会想达到一些目的。

    本来当时靖武帝派钦差大臣出去调查只是做个样子,以为最多是有些人在其中想混水摸鱼罢了,没想到背后的人隐藏得颇深,不久之前才知道竟然是宁王隐藏在幕后操控。

    当年欧阳锐用前朝宝藏向时为奕王的靖武帝恳求,留下了前朝末帝的一个幼子,还保证全族离开清平县,到北方边境之地隐居起来,不会给熠朝造成麻烦,还积极配合接受熠朝的管理,把所有清平县当地的财产都上交了。

    靖武帝看在欧阳锐这么老实又积极的份上,再加上当时局势已定,前朝气数尽了,有个后人也没多大作用了,只要熠朝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天下太平,谁还会去想着让百姓受苦多年、天下动乱、皇帝昏庸无能的前朝,所以当时就答应了欧阳锐,把这事只限于几人知道,一直就这样被保守住了秘密的。

    而前朝宝藏当时确实有不少财物,靖武帝派人去检查过,把一条大路封死了,只留一个洞口,因为当时灭了不少叛军得了一些钱财,倒是不需要动用到太多宝藏里的银钱,所以只取走了一部分金银,然后把那些武林秘籍都拿走了,毕竟侠以武犯禁,这些东西还是收起来保管在宫内更好,虽然机率很小,可是万一有人不小心发现了机关,最多是让人拿走一些财物,倒是没有什么大碍,如果被人得到了这些武林秘籍,到时候江湖上出现大的风波,还得由官府出面处理倒是有些麻烦。

    这也是一开始靖武帝就让黄文光主要调查流言的幕后之人的原因,就是早知道所谓的前朝宝藏并不重要,所以才不放在心上,重点是调查谁知道这些消息,又想通过这些消息达到什么后果。

    现在事实已经很清楚了,只是放出这些消息,传播流言,是为了达到什么后果,还是不太清楚,毕竟这些消息虽然吸引了不少人前去寻找宝藏,可是大多是一些江湖中人,找到了也没什么,最多造成江湖上的一些动荡,对大局并没有什么影响。

    不过又想到前朝后人的相关流言,有可能是想借着这个名头来生事,毕竟凡事都要有个名号,所谓事出有因,名正才能言顺,看来是宁王那边得到了前朝宝藏和前朝后人的消息,把这些都利用了起来,准备多一条路来达到目的。

    毕竟以前朝后人的名义,可以拉起一支叛军,直接名正言顺的发动叛乱,造成麻烦吸引一部分军队和官府的注意,然后再趁乱做些别的,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靖武帝把这些事情从头想了一遍,推断出宁王那边想达到的目的,就可以对症下药来处理了,刚才让人送出去的密旨,也是针对了这些情况来处理的,只要把事情扼杀在初步的时候,根本就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了,事情不会发生也不会有太多人知道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把小部分人直接拿下用别的名头处置了就是了。

    这些事情都在靖武帝的掌控之内了,不过如果刚才的推断没有错,那还有一个前朝后人的事,当年欧阳锐把人带走了,算算年纪应该也有了后代了,不过当时欧阳锐可是说过不会让人离开家里的,怎么会有前朝后人在别的地方出现的流言,这中间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差错了,就算是欧阳锐不在了,应该也会和家人交代好的才是,不过流言传得这么真,肯定也是有一些家族里核心的人参与了,估计是欧阳锐不在了,家里出现了大的变故,族人有了不同的意见。

    这事还得注意一些,必须把所有知情的人都拿下处置,不要让这件事再传得更广了,毕竟靖武帝不想掀起一场谋反大案,那可是要牵连无数,要有多少人全家受累,乃至多少家族都要遭殃,这种大罪不重处不足以引起警戒的,要让后来人知道后果是多么严重的,才不敢轻易起这种心思,这也是所有皇朝对这种大罪必须进行的严惩。

    黄文光也出去三个月左右了,之前传回来的消息是跟着那些江湖中人在寻找幕后之人,而且那些人里可能有前朝后人混在其中,等这边的事处理完了,黄文光那边应该也会有个结果了,不知道会不会直接找出哪个人是真正的前朝后人。

    靖武帝想了一会儿,这前朝后人算起来年纪应该在十几岁到二十岁左右,就和五皇子差不多大,按照欧阳锐当年说的意思,应该不会让他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毕竟欧阳锐只是为了报答前朝末帝的恩情,才想着为前朝末帝留一点血脉,是希望这个后人能够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地生活,延续血脉就好了。

    之前的流言传出来的时候,靖武帝派出去的暗卫也没有发现哪个人有异常,看来是本人并不知情,只是有人需要这个名头行事,也并不清楚到底哪个人是真正的前朝后人,所以才会想办法要把人找出来。

    如果真的是这样,其人倒是无辜的,当年既然答应了欧阳锐,那只要这个后人没出什么问题,把事情按住了,也是不必怪罪于他,让他继续像个普通人那样生活下去就好了。

第二百章 结束一切

    距离靖武帝让人把几份密旨送出去半个月之后,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了,暗中被收买和打动的几个小军官,直接被暗中拿下处置了,换了其他人上去,几支驻军都很平静地交接了,没有让普通士兵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继续按照各自的职责镇守着,不过这几支驻军的轮换时间都提前了,还是做了一些处理的。

    而黄文光也调动了兵马,把暗中发现的一干人等都拿下了,进行了严加审问,问出了背后的确是宁王在操控着这一切,原来这任宁王小时候就知道关于靖武帝和第一代宁王的事,心里多少有些不满之意,后来长大了也是不能轻易离开西边的州府,又觉得第一代宁王是郁郁而终,所以心里的不满就更加深了。

    后来就开始在暗中筹谋着一些事情,朝中这边是知道三位皇子之间会有一些争夺,不过都是小事情,没有宁王什么好处的,所以必须想办法寻找其他事情来生事,制造事端引起混乱,才能让宁王混水摸鱼,最后能够渔翁得利,笑到最终。

    十几年前原来的清平县欧阳家家主欧阳锐去世了,新继任的家主能力不足,无法压制住所有的族人,有一部分族人知道了所有的事情,就想以此谋求一些利益,不想在北地边境继续过着有些艰苦的生活,想过上富足的好日子。

    当时新任家主也无法劝服这些人,只好暗中交代了一位老族人,把当时还小的前朝后人带走了,不让任何人知道是去了哪里,换个地方继续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不违背欧阳锐的遗愿。

    最后这部分欧阳家的人就和族里彻底翻脸,从族里跑了出来,一路上想着把这些消息卖给谁才能得到好处,正好听说了西边的宁王有一些异动,在暗中寻找有能力的人为其所用,略微一分析,这部分人就觉得自己的消息可以卖给宁王了,正好也想着富贵险中求,到了宁王那里,靠着这些消息能得到一份好处不说,也可以用自己的一身武艺替宁王做事,到时候有了好结果,他们也都能从此翻身了,让那些不知变通的族人好好看看到底应该怎么做!

    所以这部分欧阳家的人就到了宁王那里,把这些消息都告诉了宁王,宁王可是瞌睡来了枕头了,这件事正好可以利用起来,到时候以前朝宝藏和前朝后人的事,来搅动江湖,乃至搅动一部分天下,毕竟这些利益谁不想得到,宝藏的事又是既神秘又让人充满遐想,都想得到这些财宝,而前朝后人的事一开始可能不会引起注意,不过到后面就可以找出这个人来,打着他的名义拉起队伍来制造混乱,再把二皇子和三皇子他们挑拨一番,然后让暗中被收买的,包括二皇子和三皇子的一部分军中支持者,一起同时发动叛乱,攻击京城和皇宫,那样一来就有不小的胜算了。

    所以那些流言的事一开始就是宁王告诉了一些给二皇子和三皇子知道,说的是帮他们对付彭定远这位五皇子的支持者,让两位皇子了确一块心病,以次表示宁王对二位皇子的支持。

    当时二皇子和三皇子也是一直在想办法对付彭定远,所以就接受了宁王的意见,配合着派人故意到清平县去放出流言,然后在朝中想以此事攻击撤换彭定远,不过被靖武帝直接否决了,当时靖武帝也发现了此事有些蹊跷的。

    不过流言之事已经开始传播了,所以还是有人被吸引了进来,叶飞雄他们几个老前辈都忍不住参与了进来,还把叶轻扬他们这些少年人拉了进来,当然背后也有人在推波助澜,比如当时的铁刀门突然把其他势力灭了独霸当地,就是宁王在背后暗中支持的。

    后来叶飞雄他们被人引导着寻找宝藏,也是宁王的人在暗中操控的,当时也是宁王这边的人想引起更多的人来寻找宝藏,然后真的找到了宝藏的时候,肯定有人想得到更多,就会引起争斗,还会找来各自的亲友一起抢夺,造成大范围的动荡。

    还有就是前朝后人的事,打听之后也是认为真正的前朝后人应该就在清平县出来的少年里,当然要找出来,然后把他当作大旗来使用,虽然前朝已经灭亡多年,但是总要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才能更好地行事,并且把真正的幕后之人宁王隐藏起来。

    后面的事就是发展到把真正的宝藏告诉给了叶飞雄,不过没想到叶飞雄当时还是有些害怕,没有再把所有人找回来,只是找到了叶轻扬他们,就一起前往楚州府去了。

    这是在意料之外的,不过当时也顾不上再找人放出消息了,只能想办法把真正的前朝后人找出来,然后就得进行举事了,毕竟当时五皇子已经成婚了,靖武帝的态度也已经很明显了,二皇子和三皇子正是着急的时候,宁王必须抓住机会,怂恿二皇子和三皇子动用手上的所有力量,配合着一起进行叛乱了,不然等五皇子被立为太子以后,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势力肯定会被收缩清理的,到时候力量更少了,成功的可能性就要大大降低了。

    其实这些只是宁王想得过于美好了,虽然他在暗中布置了多年,可是能动用的力量并没有多少,主要还是需要二皇子和三皇子那边的力量,才能直接攻击到京城和皇宫,才有可能取得一些成果,达到伤到靖武帝的效果,可是京城和皇宫一直在靖武帝亲自掌控之中的,哪里会不知道暗中的一些手段。

    而且虽然天下太平多年,靖武帝对一些事情的处置也是还没进行完毕的,更不可能会放任军队里出现问题,所以注定宁王和二皇子三皇子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只是做了一些挣扎罢了。

    靖武帝收到了黄文光呈上来的密折,然后就交代黄文光,不要管前朝后人的事,也不要让那些江湖人知道太多,只说是有人想利用他们找到宝藏再进行抢夺就是了,官府也是追查到一些线索才发现的,就是这些人假扮魔教中人,故意生事而已。

    至于宁王的处置,靖武帝也是在暗中进行,把当地官府清理了一遍,然后暗中派人把宁王软禁了起来,再慢慢削减宁王手上的力量,过了一些年之后宁王只能在府里活动了,到了后代的时候就被减了王位,小心地生活着了。

    而二皇子和三皇子,靖武帝早就有所准备了,把他们在京城中的王府软禁了一些时间,训斥了好几次,说明了自己的选择是什么原因,然后也是让他们在京城里被暗中看管着,做不了什么事就行了。

    五皇子后来没多久就正式被立为太子了,靖武帝很快就放手让他接管朝政了,也得到了五皇子善待二皇子和三皇子的保证,所以就放心地退居幕后了。

    黄文光处理完事情,就完满完成任务回京城了,靖武帝对他的办事还是满意的,肯定了他的功劳,回京之后就升了官,一路官途坦荡。

    而叶飞雄他们这些人,最后出来的时候就直接被黄文光的人拿下了,吓得半死不知道这次会被怎么严惩了,没想到得到了宽待,说明了他们也是为人所利用的,交出了得到的财宝之后,就直接放他们离开了,不过让他们不得再逗留了,回到北方自己家去。

    叶轻扬他们也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听了黄文光的说法也是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可是黄文光这位钦差大人都这样说了,也由不得他们不信,只能乖乖地答应不再参与此事了,一路历练着回清平县去了,关于前朝后人的事,就没有人再提起了。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江湖上恢复了平静,朝中的事也都平衡地过渡了,五皇子当上了太子,原来的一些大臣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更何况二皇子和三皇子被软禁了,有一些风声也传了出来,不会有人再敢有异议或者想什么主意了。

    天下重归平静,熠朝的百姓都安稳地生活着,只要朝中不发生什么动荡,皇帝能够为百姓们着想一些,不出什么乱子,那一切就是平静的,只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多年后的事谁又知道呢,总是逃不过每个朝代的命运:立朝之后平定天下,安稳治理,然后总是会出现一些或昏庸,或特立独行,或好大喜欢功,或为人所控等等的皇帝,导致朝代出现问题,最后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6719/ 第一时间欣赏凌云疾千钧最新章节! 作者:龙五八方所写的《凌云疾千钧》为转载作品,凌云疾千钧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凌云疾千钧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凌云疾千钧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凌云疾千钧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凌云疾千钧介绍:
朝堂上的一次看似小事的风波,打破少年们所在的小江湖的平静,故事拉开帷幕,江湖迎来了努力成长的少年们和不知何人指使的各种阴谋,还涉及到背后势力的暗斗,少年们能否平安度过,成长起来呢?凌云疾千钧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凌云疾千钧,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凌云疾千钧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