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名门婚宠小甜妻TXT下载名门婚宠小甜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名门婚宠小甜妻全文阅读

作者:慕容小呆     名门婚宠小甜妻txt下载     名门婚宠小甜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61章

    第361章

    不仅是机械需要人,随着社会进步,还会诞生更多的工作岗位。

    所以,李秋从来都不担心以后的大唐子民,没有事情可以做。

    更何况,在大唐没了事做,还可以去向外面未知的世界,继续开拓嘛!

    当然,这个想法,离大唐还有些远,李秋没有和李二细说。

    但李二自己,也隐隐有所领会。

    他不理会魏征的沉思,昂头望向天际远方。

    “魏爱卿,就算大唐所有的百姓,都不需要再种田了,你说,他们可不可以训练一番,加入我大唐军队,随朕去远征突厥,远征高句丽?”

    “等打下这些地盘,朕还需要更多的人口,去填充消化呢!”

    李二毫不掩饰,吐露出自己的宏图大志。

    他李二,从来都不满足于一个大唐!

    除了华夏神州之外,天地还广阔着呢。外面有无尽疆域,都等着他李二去征服!

    在这样的豪言壮语中,李二身上散发出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显露出无尽的帝王威严。

    魏征彻底被镇住了。

    他身躯一个激灵,眼神也忽然狂热起来。

    “陛下!”

    “臣本以为,陛下专注朝政,关心百姓疾苦,是一心内政。却不想陛下,还有如此雄心壮志!”

    “臣魏征,愿为陛下出谋划策,征战四方!”

    魏征本来不是李二的班底,而是太子李建成的人。

    玄武门之后,李建成身亡,魏征看在大唐江山和天下百姓的份上,愿意为李二办事。

    不过他也一直都是直言敢谏,斥责李二丝毫不留情面。

    他不做别的事,只是指出李二的错误,安心当一个喷子就足够了。

    但直到这一刻,魏征才真正理解了李二,真正有全心全意为李二出谋划策的意愿。

    李二听闻此话,也不由大为兴奋。

    “好!”

    “有你魏征在,朕就放心了!”

    李二对魏征最看重的,便是他的眼光和性格。

    随着大唐越来越兴盛,李二知道,自己身为李世民,威严也会越来越强盛,甚至会让绝大部分臣子,都不敢有丝毫忤逆他想法。

    一个君王,若是没有任何人敢所反对的话,那他就离灭亡不远了!

    特别是当以后,李二继续向外征战,接连取得胜利的时候,恐怕很容易就被冲昏头脑,从而骄傲自大。

    魏征的作用,则像是一面镜子,一根绳索,时刻约束着李二,让他不知要沦落到目中无人的骄狂之中!

    这不仅是李二此时的想法,也更是事实。

    实际历史上,在魏征去世之后,李二征服四方,万国来朝,成为天可汗,也终于控制不住自己,骄傲自满了。

    他在位最后那几年,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狂傲昏庸的,做下不少错事。

    甚至连他的亲生儿子,太子李承乾,都落到一个凄惨的下场!

    这些,不能不说是李二的失败!

    当然,此刻的李二,正值壮年,还是很清醒的

    所以,他也就越发看重魏征了。

    “魏爱卿,朕已经计划好了,在大唐境内,继续推广八牛犁和机械耕种!”

    “等大唐百姓都从农耕中解脱出来,就是我大唐,将势力扩张到蛮夷四野的时候了!”

    “特别是突厥!”

    “等大唐准备好了,朕要第一个灭了他!”

第362章

    第362章

    李二可从来都没有忘记,突厥给他造成的伤害。

    不仅是他刚登基时,突厥入侵,被破签下了渭水之盟这样耻辱的盟约。

    还有去年,他微服私访,更是被突厥骑兵射中一箭!

    要不是遇到李秋,李二可能早就命归西天了。

    如此大仇,怎能不报!

    魏征对此,也十分认同。并且,他想的还不止这么一点。

    “突厥贼子,的确该杀!”

    “之前臣以为,我大唐虽然能够打过突厥,但无法占领整个草原,未来必然还会受到草原方向的侵害。”

    “但陛下的机械化耕种若能够成功,我大唐就可以向草原移民,让我大唐子民,在草原放牧!”

    “如此,我中原神州,未来再无来自北方的边患!”

    李二一听,眼神大亮,看向魏征的眼神,愈发欣赏了。

    自己此刻还在想怎么打突厥,魏征就已经想到草原的治理了!

    如此,可谓能臣也!

    李二顺着魏征这个思路想,越想越觉得可行。

    “魏爱卿,你说的不错!”

    “移民草原,好想法啊!”

    “若真的可以让百姓不种田,也能够有用武之地,那可就太好了!”

    “草原上盛产的战马和牛羊,将来定然可以给我们大唐,提供更多的收益!”

    虽然还没有打下草原,但李二已经眼馋草原的资源了。

    此刻的大唐,虽然已经能够让老百姓吃饱穿暖了,但吃肉,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便是他李二自己,也不能顿顿吃肉!

    若是将整个草原都变成大唐的领土,那百姓吃肉,就有指望了!

    想到这里,李二对于推广八牛犁更耕种机械,不由更有动力了。

    他站起身,瞭望在大地上驰骋的八牛犁,不由更加满意了。

    “李小子,真是带给朕一个好东西啊!”

    “我大唐的未来,就寄托在八牛犁上了!”

    此刻,八牛犁已经走远,远到彻底看不见了。

    但是它留下翻耕过的泥土,却散发着诱人的清香,预兆着未来的丰收。

    而前来围观的百姓,更是恨不得八牛犁都当做神仙来祭拜,喜爱的不得了。

    同时,百姓对于李二这个大唐李世民,也无比尊崇认可。

    “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山呼之声,还在不断传来。

    若不是有甲士阻挡,李二恐怕早就被人围住,走动不得了。

    李二十分欣慰,他知道,这次春耕典礼,算是圆满了。

    他转过头,看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

    “行了!”

    “春耕典礼结束,朕也该回宫了!”

    “至于接下来八牛犁的推广,就交给你们了!”

    房玄龄兴奋的点头应诺,向李二大声保证。

    “陛下放心!”

    “臣一定做好此事,让关中春耕顺利开展!”

    “李郎君设立的机械一局,已经提供了三百架八牛犁,并且还在继续生产!”

    “不出半个月,关中所有的土地,都会被翻耕一遍,并种上庄稼!”

    有了房玄龄的保证,李二终于舍得放心的离开。

    他相信,房玄龄一定会把这些事做好。李二只需要等着秋天的丰收就行。

第363章

    第363章

    实际上,房玄龄也没有让李二失望。

    他在春耕典礼的第二天,便组织了大量人手,带着三百架八牛犁,分成十数个队伍,往不同的方向而去。

    而与此同时,李秋却脚步轻松,带着小翠和梅雪两个侍女,来到了神秘的机械一局。

    “机械一局,就是这儿了!”

    “这个工坊虽然是我设立的,但我还没有来过呢!”

    “也不知杨三尺这个局长,做的怎么样。”

    “还有,我设计好,用来播种的耧车,也不知生产了多少......”

    李秋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走进了机械一局。

    没多久,局长杨三尺,就得到禀报,快步跑了出来。

    他一看到李秋,就神情激动,脸上尽是热切的笑意。

    “李郎君!您来了!”

    “快请进!”

    杨三尺对李秋的感激与尊敬,可是早已刻入骨子里的。

    要不是李秋,他还是一介低贱的工匠,不知在什么地方辛苦做工呢。

    可是自从因为手艺不错,被带到了大唐科学院,接着被李秋看中,杨三尺的人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如今,他已经是一个掌握着不低的权力,被朝廷正式承认的,七品官吏,机械局局长了!

    说起来,这个官职,还是李秋摆脱老李,给专门弄的。

    本来大唐朝廷,是没有局长这样的官职的。

    李秋参考了后世国企的设计,专门设立了这样的职位,也算是给杨三尺一点好处,让他能够更加卖力。

    如今看来,效果不错。

    至少,机械一局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没有出过问题。

    李秋看着红光满面,最近似乎胖了不少的杨三尺,不由露出一抹笑意。

    “杨三尺,看来你最近日子,过的很不错嘛!”

    “瞧瞧,这没亲自动手干活,肚子都胖了!”

    杨三尺脸色一红,有些尴尬。

    他赶忙解释,生怕李秋责怪自己。

    “李郎君,我虽然没有亲自干活,但机械一局的各种工作,我可是都盯着的!”

    “特别是李郎君要求的精度和标准化,我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如今我机械一局生产的东西,所有的零部件都可以自由替换,绝对不让李郎君失望!”

    李秋这才满意的点头,不再调笑此时。

    他很清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截然不同的。

    不必强行去要求,杨三尺这个工匠,还能够保持过去精壮的身体。

    “行了,我都知道了!”

    “标准化和精度,这的确极为重要,你继续保持!”

    “我今天过来,是要看看播种的耧车,制造得怎么样了。”

    “走!带我去看看!”

    杨三尺不敢怠慢,李二带着李秋,往厂房而去。

    所谓的耧车,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说穿了,不过是一个可以自由行走的车架上,安装一个存放种子的盒子,盒子下面开口,可以把种子顺利的漏到下面。

    如此,就完成了自动播种的过程。

    这种简单的机械,聪明的华夏古人,早就发明出来了。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大规模应用而已。

    如今,李秋既然要推行机械化耕种,自然少不了这个。

第364章

    第364章

    李秋随着杨三尺的步伐,走进一间宽广的厂房。

    “叮叮当当!”

    众多工匠正在切削着木头,制造耧车的零部件。

    整架耧车,都用不上多少钢铁部件,所以大部分都是木工活。

    李秋所有扫视,看到各种规格完全一致,很是标准的耧车,不由满意点头。

    “嗯,还不错!”

    “这些耧车,你们造了多少?”

    杨三尺对此,一直心里有数。

    他都不用动脑筋,便迅速报出答案。

    “李郎君,这样的耧车,我们一共制造的两千架!”

    “若是再给我半个月时间,还能够生产两千架!”

    听到这话,李秋不由满意点头。

    耧车不同于八牛犁,体积没有那么大,所以造的就多一些。

    同样,关中对于耧车的需求量,也会更大。

    眼下这两千架,也勉强够用。

    “差不多了!”

    “反正播种不像翻耕,不需要耗费太大力气,百姓轻松可以完成。”

    “我把这些耧车先带走,看看效果吧!”

    杨三尺自然没有意见,不仅将所有制造好的耧车,都交给了李秋,还派人帮忙搬运,免得李秋去找人。

    当然,该签字画押,留下文件的,李秋也没有忘记。

    反正最后,还会是朝廷国库来出钱。

    看着蚂蚁搬家一般,不断往外面运送耧车的工匠,李秋心中满是期待。

    “八牛犁的翻耕,已经很不错了。”

    “不知再配上耧车,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李秋也不迟疑,当即命令工匠,带着耧车往城外而去。

    在出来长安城不久,李秋便见到了杜如晦。

    他是来配合房玄龄,一起推广八牛犁的。

    李秋已经和他约定好,一起去试验耧车的实际效果。

    看到李秋带着耧车过来,杜如晦眼睛一亮,立马迎了上去。

    “李郎君,这就是耧车?”

    “数量还有这么多!”

    “走走走!我们赶紧去试试,耧车的效果如何!”

    杜如晦很是激动,对耧车和八牛犁组合起来的机械化耕种,十分好奇。

    李秋自然不会拒绝,于是便与杜如晦一起,往田地而去。

    安装架设耧车,这些事情,自然不用李秋亲自动手。

    很快,随从便准备好了一切,将耧车套上了壮牛,并且把粮食种子,装满了储存室。

    李秋看着架设好的耧车,满意的点头。

    “可以了!”

    “你在前面牵牛,发动耧车吧!”

    随从顿时领命,牵着壮牛,开始前进。

    耧车前面的结构,破开泥土,在田地里犁出数行浅浅的沟。

    “嘎达!”

    一声轻响之中,耧车下面的机关被打开,储存的粮种,从小孔中漏了出去。

    “淅沥沥......”

    饱满的种子,顺着机关孔洞,均匀的洒落到浅沟里面。

第365章

    第365章

    接着,耧车后面的木板,将泥土抹平,将浅沟里面的种子掩盖住。

    就这样,粮食的播种,便完成了。

    耧车过去的地方,一条条笔直的线条中,都被埋好了种子,想必很快就能够发芽出苗了。

    杜如晦一脸惊奇的看着这一幕,眼中冒出兴奋的光。

    “这耧车播种,果然快速无比!”

    “就是这样简单的走过去,播种便完成了,还一次播种了上是行,真是厉害!”

    “这效率,比起人力播种,要高太多了!”

    李秋笑着点头,对耧车的表现,还算满意。

    “嗯,在意料之中。”

    “毕竟是用机械,要是不比人力方便,我又何必发明这耧车呢?”

    的确,耧车播种,只要牵着牛走一遍,就能够播种完宽宽的一块地,十分简单方便。

    而且也不用人弯腰,省力又快捷。

    杜如晦看着不过片刻间,便已经跑出去老远,完整半亩地耕种的耧车,激动起来。

    “李郎君,耧车经过验证,很是好用,我们是不是尽快将这两千架耧车,都发出去?”

    “百姓早点用上耧车,也好早点完成春耕啊!”

    杜如晦已经认定,耧车对春耕的效率,有极大的加强。

    他恨不得现在就将所有的耧车都发给百姓,在八牛犁翻耕之后,直接完成播种。

    但是,李秋却不敢这样,直接就确认了耧车能用。

    他蹲下腰来,用手扒开地上的泥土,仔细检查。

    特别是耧车刚播种过的地方,李秋将泥土掀开,甚至一粒一粒的数起了种子的数量!

    杜如晦看到不明所以,疑惑不解的发问。

    “李郎君,你这是在干什么?”

    “难道刚才耧车播种,有什么不对吗?”

    李郎君点点头,将手中的种子,重新埋进土里。

    他站起身来,眺望远方的耧车,神色郑重起来。

    “耧车虽然快捷,但还是要看看,它撒的种子如何。”

    “种子撒多了,出苗会密集,庄稼没有足够的营养。种子撒稀了,也会影响产量。”

    “这里面的学问,还多着呢!”

    “就比如现在,这种子就撒的有些多,有些浪费!”

    杜如晦更是惊奇,也学着李秋的样子,蹲下身去挖土。

    他扒开刚洒下种子的地方,重新检查了一遍,却有些不太相信。

    “李郎君,我看这种子,也不算多啊!”

    “过去老百姓,不都是这么种植的吗?”

    杜如晦也不是什么五谷不分之人,他也曾经仔细研究过,农耕种植的技术。

    可能实际操作的细节不行,但基本的了解,他还是有的。

    杜如晦按照自己的经验判断,耧车播种洒下的种子,和往常百姓的播种,差不了多少。

    所以,他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李秋却摇了摇头,对杜如晦的看法,半点都不认同。

    “老杜,我说了,种田这事,里面的学问多着呢!”

    “在用八牛犁深耕之后,土地会更加肥沃松软,庄稼也会长得更加高大。”

    “而且,耧车播种,也会让庄稼长成一行一行的,整齐有序,便于庄稼苗通风和接受阳光。”

    “所以,今年种下的庄稼,会长的更加高大,更加壮硕!”

    “而我们播种的时候,也需要调整植株之间的间距,少撒些种子。”

    “这其中的道理,我称之为合理密植!”

第366章

    第366章

    杜如晦这才恍然大悟,像是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他用更加钦佩的眼光,看向李秋。

    “李郎君,我服了!”

    “原来种个田,竟然还有这么多学问呢!”

    “先贤说的对,果然是处处皆学问啊!”

    这一回,杜如晦是真的服气了。

    他从来没有想到,八牛犁的深耕,耧车的播种,竟然还对对庄稼,造成这么多的后续影响。

    要不是李秋,恐怕还没有人发现这一点。

    既然耧车的播种,出了问题,自然要调整。

    杜如晦将刚才试验的耧车叫回来,又将所有人集合在一起,朝李秋开口。

    “李郎君,这耧车该怎么调整,还请你发话!”

    “我们都按照你说的办!”

    李秋点点头亲自动手,在耧车上一阵鼓捣。

    “其实这调整,也不复杂。”

    “耧车的设计里面,本来就有调节种子出口流速的机关。我们只需要将这个机关,稍微调小一点,便可以了!”

    “种子下落的速度慢一点,庄稼植株自然变稀疏了!”

    众人不住点头,细心的聆听。

    杜如晦更是对李秋设计耧车时的先见之明,佩服万分。

    很快,耧车都调整完毕,终于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

    杜如晦精神一振,朝李秋拱手一礼。

    “李郎君,这些耧车,就交给我吧!”

    “我会迅速将它发下去,交给八牛犁耕田队!”

    “这样一来,翻耕播种,都可以一起完成了!”

    李秋笑着点头,同意了此时。

    他自己肯定是不会忙这些具体事务的,反正只要将耧车造出来,剩下的自然有官府去安排。

    老杜老李他们,更合适与官府打交道。

    李秋可没有这个闲情逸致,去操心细枝末节。

    “行!老杜你办事,还是很靠谱的!”

    “这两千架耧车,就都交给你了,机械一局还在生产的两千架,你有空自己去拿!”

    “对了,记得把账结清楚!”

    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

    李秋刻意提醒结账,也是为了避免以后,闹出各种争端。

    毕竟,他在后世可是见过,被官府白条给吃垮了的企业。

    若是朝廷拿东西不给钱,那他这个机械一局,就要运行不下去了。

    杜如晦对此,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

    “好!”

    “这些都是事先说清楚了的,我肯定不会拖欠机械一局的钱款!”

    “只要机械一局以后,能够继续为朝廷,为大唐提供物美价廉的机械,朝廷就会永远支持它!”

    李秋得到这个保证,终于满意了。

    有朝廷源源不断的大订单,以后机械一局,肯定会越来越强大,积累更多的工匠和技术。

    这些人才,将会是李秋打造更多先进科技的基础!

    “行了,春耕这事,我就不再管了。”

    “我再去研究研究,关中交通网的建设,还有什么困难。”

    “走了!”

    李秋朝杜如晦摆摆手,潇洒无比的转身,往长安城而去。

    杜如晦看着李秋远去的背影,深吸一口气。

    “李郎君做的,已经够多了!”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任务了!”

    说罢,杜如晦转身,命人带着两千架耧车,往关中四散开去。

    甚至,他还亲自带着一部分耧车,去追寻房玄龄的足迹。

    房杜这一对黄金组合,将再次合作,一起在关中推广机械化春耕!

    ......

    关中,离长安不远的郡县,

    这里的水泥路刚修建好,还不能走人。农民老王头,便是住在这里。

    此刻,正有一只二十架八牛犁组成的翻耕队,来到了老王头所在的地方。

    这天一大早,天还没亮,老王头就和村里的所有百姓,一起聚集到路口,满怀期待的等候着。

    但是老王头他们,左等右等,还是没看到人过来,就不免有些着急了。

    “怎么还没来!”

    “不是说好了,八牛犁翻耕队,今天就来我们村吗?”

    “该不会被别的村子截胡了吧!”

    百姓们不断议论着,有些坐不住了。

    还有人一脸好奇的看向老王头,大声发问:

    “老王头,我们村可就你一个人,亲眼见过八牛犁!”

第367章

    第367章

    “八牛犁!”

    “这就是八牛犁!”

    “果然是八头牛一起拉着,这也太大了吧!”

    村民们看到八牛犁的第一眼,就万分震撼,一时难以回过神。

    作为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犁铧的力量。

    仅仅只是用眼睛一看,就知道这八牛犁,到底是多么厉害的耕田利器!

    然而,老王头因为见过八牛犁耕田,倒是没有这么震惊。

    他眼睛反而盯上了,八牛犁耕田队后面,一些造型奇特的东西。

    “有轮子,还这么高......”

    “这是什么车?”

    老王头的疑惑,没有持续多久。

    官府耕田队的人,便主动上来搭话。

    “诸位乡亲们,我们是朝廷的八牛犁巡回耕田队,来帮助大家耕田了!”

    “我身后这个,则是用来播种的耧车!”

    “这次啊,我们会把翻耕和播种,都一起做了!”

    “大家请准备好粮种,交给我们播种!”

    老王头一听,眼睛都值了。

    他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快步跑上前去,仔细询问。

    “耧......耧车?”

    “这东西,叫做耧车?”

    “它竟然可以用来播种?”

    “有八牛犁翻耕,耧车播种,那今年春耕,我们百姓还有什么活要干?”

    “就在一旁白看着吗?!”

    老王头这番话,也引起了众多村民的注意。

    他们全部簇拥到耧车之前,好奇不已的观望。

    可以自动播种的东西,他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还能自动播种?这也太神奇了!”

    “这岂不是把我们百姓要做的事情,全部弄完了?”

    “我家里早就准备好了粮种,快试试,让我们看看!”

    村民们都万分期待,想要见识一番八牛犁的厉害,还有耧车的神奇。

    官府的耕田队,自然也不会拖延。

    他们赶着牛,架好犁铧,来到老王头家的田里,开始翻耕。

    “大家都让开一点,不要阻挡了道路。”

    “八牛犁一旦动起来,可是很快的!”

    在耕田队的提醒下,村民赶忙让开,站在两边,静静的等待着八牛犁的开动。

    “呦!”

    “走!”

    耕田队的人,挥舞着鞭子,驱赶起了壮牛。

    顿时,壮牛开始迈动脚步,拉着犁铧前进。

    “哗啦啦!”

    黑色的泥土,像浪花般翻开,极为好看。

    精钢铸造的犁铧,像是快刀切豆腐一样,没有丝毫阻碍,将深深的泥土切开,并翻上来。

    不过半刻时间,老王头一家的三十亩地,竟然已经全部被翻耕了一遍!

    围观的村民们,彻底惊呆了。

    “好快!”

    “好厉害的八牛犁!”

    “我们整个村的土地,恐怕都不需要半天,都能够被全部翻耕完!”

    “这也太神奇了!”

    “神犁!八牛犁真的是神犁啊!”

    亲眼见证了八牛犁的神奇,这下子,所有的村民,终于彻底服气了。

    这二十架八牛犁,走上半天功夫,就顶的上他们全村劳动力,干上半个月的!

第368章

    第368章

    这样的效率,实在是太可怕了。

    老王头更是一脸兴奋,笑的合不拢嘴。

    “这神犁,真是厉害啊!”

    “这才多大点功夫,三十亩地,就都耕完了?!”

    “这太快了!”

    “就是不知道官府说的这耧车,又怎么样......”

    老王头的疑惑,很快就解开了。

    在八牛犁完成翻耕之后,耧车立马就进场了。

    它顺着刚翻耕过的土地,缓缓前进。

    一行行浅沟,被迅速开了出来。

    而后种子落下,并迅速被覆盖上一层薄土。

    一切井然有序,和谐至极。

    老王头还没反应过来,就看到耧车离开了。

    “这这这......这就播种完了?”

    “不是......老汉我才眨一下眼睛,怎么就走了?”

    老王头惊讶万分,极为不敢置信的蹲到地上,挖开一点泥土,仔细查看。

    当他看到被掩埋好的粮种后,更是震惊得说不出话。

    “太快了!简直太快了!”

    “这么轻松的走一遍,就把种子都播种好了......”

    “这耧车,也太神奇了吧!”

    周围的村民,也是一样,惊讶得合不拢嘴。

    他们一个个眼神狂热,看着飞速前进的八牛犁和耧车,都要将其当做神仙拜了。

    “神犁!神车!”

    “这八牛犁和耧车,真是种田神器啊!”

    “有了这些东西,我们以后种田,可就简单了!”

    所有人都明白,八牛犁和耧车,会给以后的种田,带来多大的变化。

    这两种机械只要轻松的走过,翻耕播种就都做好了。

    他们只需要除除草,稍微照料一下,就可以等着收割了!

    若以后都是这样种田,那可真是太轻松了!

    别说青壮年农民了,就是老头老太太,都能够轻松完成!

    老王头更是如此,兴奋的四处乱窜。

    “好好好!”

    “我老头子家的三十亩田,竟然这么快就耕种完了!”

    “就算儿子出去打工不在家,我也能够种好全部庄稼了!”

    “老天爷,这是什么日子啊!”

    “没没想到我老王头临到老了,还能够这样轻松的种田,这真是......”

    老王头都激动到不会说话了。

    很显然,本来一直担心儿子出去打工,自己怎么种田的老王头,再也不用操心了。

    他自己一个人,就可以照料好三十亩田地,等着秋收了。

    同样,整个关中因为修路而缺乏劳动力的问题,也彻底解决了。

    老王头这个村子,耕田队不过用了半天时间,就全部翻耕完,并播种好了粮种。

    接下来,他们还要去关中其他地方,继续翻耕播种,直至将所有百姓的田地,都种满庄稼。

    在欢天喜地之中,村民们送走了耕种队,围在一起,热烈的庆祝。

    老王头望着已经消失的八牛犁,神色有些莫名。

    “刚才官府耕种队的人,是怎么说的?”

    “朝廷管这个,叫所机械化种植?”

    老王头等人,刚才又是送水,又是送吃的,从耕田队手中,打听了不少东西。

    他最感兴趣的,就是这种被称作机械化耕种的模式。

    “机械化!机械化!”

    “这也太神了!也不知是谁,弄出这么厉害的八牛犁和耧车......”

    “他肯定是上古神农一样的圣人吧!”

第369章

    第369章

    关中的春耕,很是顺利的推进。而水泥路交通网的建设,则更加顺利。

    长安,李秋宅邸。

    看着书桌上的沙盘,大部分水泥道路,都被标注了完工的字样,李秋不由满意的颔首。

    “不错,不错!”

    “果然人多力量大,整个新唐商盟提供原材料和资金,组织十万工人,这工程的进度,都快到出乎我的预料了!”

    “这样下去,要不了两个月,就能够全部完工了!”

    要知道,就算是在后世,以天朝基建狂魔的速度,修路也没有这么快。

    李秋之所以能够在大唐,这么快的完成这样的大工程,完全是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靠人数堆的。

    反正修筑水泥路也不是什么技术活,谁都可以干。

    关中平原,一马平川,还有历朝历代的官道作为基础,重新铺上水泥,并不困难。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难点的。

    一些河流经过的地方,需要架设桥梁,这就需要很高的技术了。

    只是李秋在规划的时候,将这些难点,放在了最后。

    他再次环顾了沙盘上的整个工程,眼神一定。

    “好修建的地方,已经修建得不多了。接下来,工人也完成了练手,熟悉了水泥的性质。”

    “接下来,就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几个关键难点上了!”

    “特别是长安成为的渭水大桥!”

    长安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水资源也丰富,自古有八水绕长安的说法。

    这给关中带来的灌溉的水源和丰收,也会对修路造成阻碍。

    特别是渭水!

    这是黄河最大的支流,也是长安城的护城河,水量丰富,又宽又深。

    以往,任何人要过渭水,都需要靠渡船。

    但李秋既然要修建全新的交通网,自然不会容忍渡船这种效率低下的方式,继续存在!

    “钢筋混凝土大桥,是一定要修建的!”

    “渭水大桥,将是关中交通网计划,最大的难题,也是最后的难关!”

    “等这座大桥修筑完毕,关中就彻底被全新的交通网络,连接为一体了!”

    李秋深刻的认识到,渭水大桥的重要性。

    他不再犹豫,搬出早就绘制好的桥梁修建设计,朝门口大声开口:

    “小翠!”

    “去把顾元宝,还有李淳风找过来!”

    “我要和他们一起商讨,渭水大桥的修建!”

    小翠本就是李秋的贴身侍女,随时侍候在旁,听从吩咐。

    “是,公子!”

    小翠甜甜的答应一声,立刻出去找人。

    没过多久,李淳风就先一步来到李秋的书房,顾元宝也前后脚赶到。

    “李淳风见过李郎君!”

    “李郎君,你说要在渭水之上,修建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大桥?”

    “这是一个何等宏伟的工程啊!等建设完,绝对是长安的一道奇观!”

    “快让我看看,到底怎么做!”

    李淳风自从被李秋忽悠着,将精力放在的机械和工程方面,对钢筋混凝土建筑,就越来越感兴趣了。

    特别是他主持修建完新唐医院大楼后,更是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性能,极为喜爱。

第370章

    第370章

    如今听到李秋要用钢筋混凝土修建一座横跨渭水的大桥,哪里还能够忍得住?

    李秋笑着点头,将早已准备好的设计图拿出来。

    “看!”

    “这就是我设计的渭水大桥!”

    “它全部由钢筋混凝土修建,长一千八百米,宽十八米,高度凌空十三米!”

    “等着大桥建成,不仅可以让八辆马车同时并行,还不影响下面的船只航运!”

    “并且,就算遇到再大的洪水,渭水大桥也会安然无恙,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李秋将渭水大桥的设计图,效果图,全部展现在两人面前。

    只见一张彩色的图画,像是照片一样,描绘着一座宏伟大桥。

    这是一座双向四车道,横跨整个渭水,宏伟无比的建筑。

    下面的桥墩,每一根都有两米粗,像是一条条粗壮的大腿,深深插进河底,支撑起庞大的桥身。

    桥面上,有钢筋混凝土铸造的栏杆,防止人掉下去。设计得十分完善。

    大桥的两头,也在岸上延伸出老远,平缓了坡度,让人不用费力的爬坡。

    这样的大桥,在后世自然不稀奇。

    但在大唐,却是绝无仅有,甚至是开历史先河的庞大建筑。

    任何人一看这渭水大桥的效果图,都会被其宏伟壮观,所深深震撼。

    李淳风看着图纸上,那宛如长龙一般的桥梁,忍不住激动身躯颤抖,浑身热血翻涌。

    “好逼真的图画!好一座渭水大桥!”

    “宏伟大气,磅礴壮观,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啊!”

    “李郎君,这......你这绘画的技艺,我竟然从未见过,简直想将现世景物拓印下来一样!”

    “渭水大桥修建好了,就跟这个效果图,一模一样吗?!”

    李淳风惊叹连连,声音都颤抖了。

    他何曾见过如此逼真的图画,不由深深为之沉迷。

    华夏的绘画技术,还是偏重写意而非写实的。大唐更是在这方面,没有多少建树。

    此刻看到如此真实的效果图,李淳风岂能不激动?

    他忽然一把抓住李秋的手腕,眼神狂热的开口祈求:

    “李郎君!你一定要让我参与渭水大桥的建设!”

    “若能够将这样的大桥修建出来,我李淳风定然会在在历史上,留下我的名字!”

    “能主持如此大桥的修建,此生无憾矣!

    李淳风已经彻底被渭水大桥的宏伟所征服,此刻就是李秋赶他走,他都不会离开。

    李秋见此,自然满意的不能在满意。

    他本来就是看好李淳风的脑子,还有他的一身学识。

    甚至,李秋早就把李淳风内定为了,渭水大桥的技术负责人!

    “嗯。”

    “你放心,这渭水大桥的修建,离不开你的!”

    李秋朝李淳风保证到,接着有转过头,看向一旁的顾元宝。

    “顾元宝!”

    “这渭水大桥的修建,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事物繁杂至极,千头万绪!”

    “但是,我看好你!”

    “顾元宝,你可愿意,为我管理渭水大桥的修建,负责工人和物资等后勤调节?”

第371章

    第371章

    顾元宝一双小眼睛也放出精光,很是激动。

    对于李秋的要求,他自然不会拒绝,更别说修建渭水大桥,还是一个青史留名的好机会!

    “我愿意!李郎君的吩咐,我顾元宝定当全力执行!”

    “李郎君,这渭水大桥,什么时候开始动手开工?”

    “修路队的工人们,已经彻底熟悉了水泥的使用,定然不让李郎君失望!”

    李秋见顾元宝积极的模样,心中十分满意。

    李淳风是个技术大佬,可以把控住渭水大桥修建的技术关节,而顾元宝则是管理工人和物料。

    有这两人配合,渭水大桥的修建,就不用李秋怎么担心了。

    “很好!”

    “你们两人既然都这么有兴趣,那这个大工程,就交给你们了!”

    “至于何时动工,就等你二人熟悉完图纸,调集好人手和物资,就正式动工吧!”

    ......

    李秋要在渭水之上,修建一座宏伟大桥的消息,迅速传遍长安城,甚至是整个关中!

    “什么?”

    “要修建一座横跨渭水的大桥?真是太好了!”

    “等这大桥建起来,我们过渭水,就再也不用坐船摆渡了!”

    “就是不知这么宽阔的渭水,什么样的大桥,才能够横跨过去......”

    百姓们对于在渭水上修建大桥,还是很支持很欢迎的。

    但所有人都知道,渭水有多宽,有多浩大。

    这样的大江河上面,自古以来就没有建造过大桥。

    他们对于渭水大桥能否建成,还是报以怀疑的态度。

    “是啊!这大桥的修建难度,也太大了!”

    “我看可能是仿照浮桥的样子,用很多倍船只连起来......”

    “唉!不管怎么说,只要有一座桥就好了。”

    “我担心的是,恐怕这桥不够结实,一发大水就冲毁了!”

    各种各样的议论,在长安不断发酵。

    大部分百姓,还是半信半疑的态度,不敢确信。

    当然,他们也知道,渭水大桥一旦建好,对自己绝对是有利的,所以也不会去给修建大桥添麻烦。

    他们只是向亲眼看看,这样不可思议的东西,到底能不能建起来。

    于是,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即将修建的渭水大桥上。

    要修建渭水大桥的消息,自然是顾元宝传播出去的。

    顾元宝很是鸡贼。

    他为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方便调集物资和人手。也为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先一步将这个消息传开。

    而且,他看着李秋绘制的渭水大桥效果图,心里还有了一点其他想法。

    这效果图,是李秋按照后世的习惯描绘,极为写实,并且还配上了各种颜色。

    大唐还从来没有这样的绘画,绝对能够震惊世人。

    “李郎君绘制的效果图,既然这么好,让人一眼就能够看出渭水大桥的模样。那我为何不让人多描摹几张,张贴出去?”

    “想必任何人看到了这神奇的效果图,都会对渭水大桥的修建,大力支持!”

    “并且,这也能够提升李郎君的名声,让百姓更加尊重!”

    顾元宝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可行。

    以李秋效果图那栩栩如生的效果,绝对能够震惊长安百姓!

    于是,顾元宝不再犹豫,迅速去寻访长安最出名的画师。

    此时的顾元宝,财大气粗,在长安也很有名望。他要找画师,很快就有了结果。

第372章

    第372章

    “听说长安有一个姓阎的画师,名为阎立本,技艺超群,最为有名!”

    “只是这阎立本,似乎是大世家出身,而且自身也在朝廷为官,地位不低啊!”

    “我还是要亲自前去,带上重礼,登门拜访!”

    顾元宝打定主意,立刻带着李秋绘制的渭水大桥效果图,还有重金和礼物,往阎立本门上而去。

    很快,他就来到一家华贵的府邸之前。

    门口的仆役收了顾元宝的拜帖,迅速进屋向主人禀报。

    阎立本是一个中年文士,颔下一撮山羊胡,文雅非凡。

    他听到下人的禀报,有些不以为意。

    “顾元宝拜访?”

    “只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商人而已,不见不见!”

    阎立本说着,就要拒绝。

    商人,在阎立本这些世家贵族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但他突然想到最近新唐商盟,在关中闹出的巨大动作,有些犹豫了。

    “等等......”

    “最近商人组建其联盟,在关中修路,很得陛下看重。”

    “我先看看这拜帖,到底写的些什么!”

    阎立本拿起拜帖,缓缓翻开。

    他一看拜帖的内容,却顿时愣住了。

    “李秋李郎君?”

    “栩栩如生的效果图?”

    李秋的名声,阎立本自然不会没有听过。不过,他不是坚定的站在世家一方,反而有些偏向朝廷,偏向李二。

    所以阎立本对于李秋,没有多少恶感,反而有些敬佩。

    不过光凭此,他也不会太看重,更不想掺和世家和李秋之间的斗争。

    若是一般的事情,阎立本是不会理会的。

    但拜帖上说的,却是想让他描摹一张特殊的绘画,这就让阎立本感兴趣了。

    他最感兴趣的爱好,就是绘画了。

    既然是上门求画,阎立本便没有拒绝的意思。

    “我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一张神奇的绘画,能栩栩如生,宛如实物!”

    “来人,请顾元宝进来!”

    很快,顾元宝便被请了进来,来到阎立本面前。

    “顾元宝,见过阎先生!”

    “这就是李郎君绘制的效果图,请阎先生过目!”

    顾元宝知道世家之人看不起自己,便直接开门见山,将效果图呈上。

    阎立本接过效果图,打开一看,顿时惊呆了。

    “这这这......”

    “这是什么画技?”

    “绘画,竟然还能够这样?!”

    不怪阎立本如此惊奇,实在是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绘画的方法。

    不仅颜色鲜艳,而且一切都和实物一样,没有丝毫偏差。

    这比起阎立本以前见过的任何绘画,都更加真实,更加好看。

    不过,欣赏完绘画技艺,阎立本却还有一个疑惑。

    “顾先生,敢问这图画中,横跨渭水的大桥,是何景物?”

    “难道是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绘制的?真是美好的想象!”

第373章

    第373章

    “若真能够有这样神奇的桥梁,就好了!” 顾元宝一双小眼睛也放出精光,很是激动。

    对于李秋的要求,他自然不会拒绝,更别说修建渭水大桥,还是一个青史留名的好机会!

    “我愿意!李郎君的吩咐,我顾元宝定当全力执行!”

    “李郎君,这渭水大桥,什么时候开始动手开工?”

    “修路队的工人们,已经彻底熟悉了水泥的使用,定然不让李郎君失望!”

    李秋见顾元宝积极的模样,心中十分满意。

    李淳风是个技术大佬,可以把控住渭水大桥修建的技术关节,而顾元宝则是管理工人和物料。

    有这两人配合,渭水大桥的修建,就不用李秋怎么担心了。

    “很好!”

    “你们两人既然都这么有兴趣,那这个大工程,就交给你们了!”

    “至于何时动工,就等你二人熟悉完图纸,调集好人手和物资,就正式动工吧!”

    ......

    李秋要在渭水之上,修建一座宏伟大桥的消息,迅速传遍长安城,甚至是整个关中!

    “什么?”

    “要修建一座横跨渭水的大桥?真是太好了!”

    “等这大桥建起来,我们过渭水,就再也不用坐船摆渡了!”

    “就是不知这么宽阔的渭水,什么样的大桥,才能够横跨过去......”

    百姓们对于在渭水上修建大桥,还是很支持很欢迎的。

    但所有人都知道,渭水有多宽,有多浩大。

    这样的大江河上面,自古以来就没有建造过大桥。

    他们对于渭水大桥能否建成,还是报以怀疑的态度。

    “是啊!这大桥的修建难度,也太大了!”

    “我看可能是仿照浮桥的样子,用很多倍船只连起来......”

    “唉!不管怎么说,只要有一座桥就好了。”

    “我担心的是,恐怕这桥不够结实,一发大水就冲毁了!”

    各种各样的议论,在长安不断发酵。

    大部分百姓,还是半信半疑的态度,不敢确信。

    当然,他们也知道,渭水大桥一旦建好,对自己绝对是有利的,所以也不会去给修建大桥添麻烦。

    他们只是向亲眼看看,这样不可思议的东西,到底能不能建起来。

    于是,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即将修建的渭水大桥上。

    要修建渭水大桥的消息,自然是顾元宝传播出去的。

    顾元宝很是鸡贼。

    他为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方便调集物资和人手。也为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先一步将这个消息传开。

    而且,他看着李秋绘制的渭水大桥效果图,心里还有了一点其他想法。

    这效果图,是李秋按照后世的习惯描绘,极为写实,并且还配上了各种颜色。

    大唐还从来没有这样的绘画,绝对能够震惊世人。

    “李郎君绘制的效果图,既然这么好,让人一眼就能够看出渭水大桥的模样。那我为何不让人多描摹几张,张贴出去?”

    “想必任何人看到了这神奇的效果图,都会对渭水大桥的修建,大力支持!”

    “并且,这也能够提升李郎君的名声,让百姓更加尊重!”

    顾元宝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可行。

    以李秋效果图那栩栩如生的效果,绝对能够震惊长安百姓!

    于是,顾元宝不再犹豫,迅速去寻访长安最出名的画师。

    此时的顾元宝,财大气粗,在长安也很有名望。他要找画师,很快就有了结果。

第374章

    第374章

    “听说长安有一个姓阎的画师,名为阎立本,技艺超群,最为有名!”

    “只是这阎立本,似乎是大世家出身,而且自身也在朝廷为官,地位不低啊!”

    “我还是要亲自前去,带上重礼,登门拜访!”

    顾元宝打定主意,立刻带着李秋绘制的渭水大桥效果图,还有重金和礼物,往阎立本门上而去。

    很快,他就来到一家华贵的府邸之前。

    门口的仆役收了顾元宝的拜帖,迅速进屋向主人禀报。

    阎立本是一个中年文士,颔下一撮山羊胡,文雅非凡。

    他听到下人的禀报,有些不以为意。

    “顾元宝拜访?”

    “只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商人而已,不见不见!”

    阎立本说着,就要拒绝。

    商人,在阎立本这些世家贵族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但他突然想到最近新唐商盟,在关中闹出的巨大动作,有些犹豫了。

    “等等......”

    “最近商人组建其联盟,在关中修路,很得陛下看重。”

    “我先看看这拜帖,到底写的些什么!”

    阎立本拿起拜帖,缓缓翻开。

    他一看拜帖的内容,却顿时愣住了。

    “李秋李郎君?”

    “栩栩如生的效果图?”

    李秋的名声,阎立本自然不会没有听过。不过,他不是坚定的站在世家一方,反而有些偏向朝廷,偏向李二。

    所以阎立本对于李秋,没有多少恶感,反而有些敬佩。

    不过光凭此,他也不会太看重,更不想掺和世家和李秋之间的斗争。

    若是一般的事情,阎立本是不会理会的。

    但拜帖上说的,却是想让他描摹一张特殊的绘画,这就让阎立本感兴趣了。

    他最感兴趣的爱好,就是绘画了。

    既然是上门求画,阎立本便没有拒绝的意思。

    “我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一张神奇的绘画,能栩栩如生,宛如实物!”

    “来人,请顾元宝进来!”

    很快,顾元宝便被请了进来,来到阎立本面前。

    “顾元宝,见过阎先生!”

    “这就是李郎君绘制的效果图,请阎先生过目!”

    顾元宝知道世家之人看不起自己,便直接开门见山,将效果图呈上。

    阎立本接过效果图,打开一看,顿时惊呆了。

    “这这这......”

    “这是什么画技?”

    “绘画,竟然还能够这样?!”

    不怪阎立本如此惊奇,实在是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绘画的方法。

    不仅颜色鲜艳,而且一切都和实物一样,没有丝毫偏差。

    这比起阎立本以前见过的任何绘画,都更加真实,更加好看。

    不过,欣赏完绘画技艺,阎立本却还有一个疑惑。

    “顾先生,敢问这图画中,横跨渭水的大桥,是何景物?”

    “难道是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绘制的?真是美好的想象!”

    “若真能够有这样神奇的桥梁,就好了!”

第375章

    第375章

    阎立本虽然也被渭水大桥的雄伟壮观所震撼,但他可不相信,这是真实的东西。

    毕竟,这样的建筑,是无法实现的!

    顾元宝听了这话,心中不免对阎立本这种没见识的模样,有些轻视。

    他挺起大肚子,神色一正,自豪的大声开口:

    “阎先生,这可不是什么幻想!”

    “而是李郎君规划,让我们新唐商盟修建的真实桥梁!”

    “只需几个月时间,你就可以看到,这样一座宏伟壮观的桥梁,横跨渭水!”

    “并且,你还可以亲自上去走一走,试试渭水两岸连为一体的神奇景象!”

    对于渭水大桥,顾元宝是有万分信心的。

    他完全相信,自己绝对能够在几个月之内,将渭水大桥修建起来,并投入使用!

    阎立本听完这话,满眼不可置信。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样神奇的桥梁,竟然也能够修建出来。

    “这怎么可能!”

    “渭水可是足有一里多宽,什么样的大桥,竟然能够横跨渭水!”

    “我不信!”

    在阎立本的意识中,从来都不觉得,有什么手段,能够修建出这样的大桥。

    顾元宝见此,也不生气,反而带着淡淡的阿骄傲得意。

    “阎先生不信,也是情有可原。”

    “你是不理解,钢筋混凝土建筑,到底是何等神奇的东西!”

    “等我们将大桥建造出来,阎先生在亲眼去看即可。”

    “现在,还请阎先生能够出手,将李郎君这幅效果图,描摹几份,我有大用!”

    阎立本这回,没有再拒绝。

    他本就对效果图这样的绘画方式,很是好奇,很有兴趣描摹一番。

    既然有人带着重金求上门,他也不会白不要这钱。

    “可以!”

    “你将图画留下,我这就开始描摹!”

    “等你们将渭水大桥修建出来,我倒要看看,是不是和这效果图上的一样!”

    见阎立本答应下来,顾元宝也满意的离开了。

    ......

    顾元宝请阎立本描摹效果图,自然不会瞒过李秋。

    等他将描摹好的效果图,从阎立本手中拿到后,便迅速去找李秋汇报。

    “李郎君,这是我找人描摹的效果图,想要将其挂在长安城和渭水两岸,给百姓观看!”

    “这样,可以让百姓对渭水大桥,先有一个了解,也能够让干活的工人,更有力气!”

    “你看是否可行?”

    李秋一听这话,不由颔首而笑。

    “这个想法,的确很不错。”

    “你请哪位画师描摹的?给我看看!”

    李秋接过描摹的效果图,大致一看,也不由为之震惊了。

    只见这份描摹的效果图,几乎和自己绘制的,一模一样,只是将其放大了数倍。

    不管是色彩的运用,还是细节的刻画,都没有一丝错漏了,可谓是精品。

    这样的描摹作品,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画出来的!

    而且,这还是在大唐!

    “大唐的画师,都有这么高的水平了?”

    “他们没有学过写实的绘画技艺,怎么这么快,就无师自通了?”

    李秋不由对这描摹效果图之人,十分好奇。

    他想要看看,到底是哪位大佬,竟然有这样的本事。

    若是能够将他挖过来,以后绝对有大用!

    顾元宝自然不敢怠慢,将自己去寻找画师的过程,向李秋细说一遍。

    “李郎君,我找的画师,名叫阎立本!”

    “他本是世家贵族出身,此时在朝廷为官......”

    李秋没有注意顾元宝后面的话,而是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画师的名字上。

    “阎立本!”

    “我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说过这个名字!”

    李秋神情大振,眼中流露出一抹精光。

    他在长安虽然已经住了不短时间,但对于大唐各方面的人物,还是很少接触的。

    因为他一直操心着大唐科学院等,各种事物,根本没有时间,去与人交际。

    所以,能够被李秋记住名字,还似曾相识的,绝对不是一般人。

    甚至,很可能是在历史上留下不小的名声的大唐名人!

    “阎立本......阎立本......”

    “让我想一想......”

    李秋轻按额头,皱眉沉思。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590/ 第一时间欣赏名门婚宠小甜妻最新章节! 作者:慕容小呆所写的《名门婚宠小甜妻》为转载作品,名门婚宠小甜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名门婚宠小甜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名门婚宠小甜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名门婚宠小甜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名门婚宠小甜妻介绍:
关于名门婚宠小甜妻:
【红薯网授权作品】她不爱他,嫁给他只是为了逃离一场不可能的爱恋。他也不爱她,娶她只是为了应付逼婚。一...
名门婚宠小甜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名门婚宠小甜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名门婚宠小甜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