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逼宫
王锦鹏把午门的情况问了一个仔细,侍卫不敢复述卢峰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却被肃宗呵斥了一番,只得老老实实,逐字逐句,给肃宗说了一个仔细。
肃宗气地双手发抖,摸到佩剑,刷地一声抽了出来,砍在了身边的柱子上。
“皇上息怒,”王锦鹏也没料到,太子如今,竟然敢这般大逆不道。而今羽林卫叛变,守宫禁的其他三处,除去金吾卫是肃宗的心腹,虎贲卫和府军卫,里面说不定也有杜可真那般的人物。所以王锦鹏不敢大意,调了五六百的金吾卫守在钦安殿外面,而他带领的锦衣卫,已经派了几百往东西方向突围,去迎京卫进宫。而剩下的几百人,已经准备着万一不敌,护卫着肃宗出逃了。
“逆子哪里来的人马?”肃宗十分不解,即使羽林卫听命于太子,也不过一千余人。且不论,这一千多人里面,大半还留守在皇宫里面,如何就跟太子联系上了。
“皇上,是南城和北城兵马司的人。”王锦鹏倒是把太子的人马摸了个清楚,就跟肃宗细细解释了一番。
北城是邓家举荐的赵松源,肃宗心中已经有了准备,听见的时候并不吃惊。可是南城,南城不是萧家举荐的汪全啊。
“萧家也卷进去了?”肃宗大怒,他的好儿子,倒是煽动了萧家来逼宫,实在是了不得了。若是萧家出手,这事可真不好说了。
“可能是看了萧家的虎符,”王锦鹏并不知道真相,但是就他的了解来看,汪全十有八九是看见虎符,才做的决定。
“可是这个虎符,没什么人见过啊。”肃宗跟萧家一样,心里都一清二楚,这虎符实际上毫无功效,如何就让汪全从命了呢。
“皇上,”王锦鹏说道,“富贵险中求,总有人不想走正路的。”
肃宗跟王锦鹏正说着话呢,却听说有叛军在冲北门。
王锦鹏琢磨着,若是叛军一切顺利,冲到乾清宫,也得一个时辰了。那时候,如意郡主也差不多进宫了。一来二去,时间刚刚好。
这事怪不得王锦鹏吃惊了,肃宗的几个皇子,在军中都没什么势力,所以,肃宗一向没有料到,会有今天逼宫的事情。结果,坏事成双,除去太子逼宫,连五皇子都参合进来了。
“东城?”王锦鹏大吃一惊,“沈家?五皇子?”
“可是太子的人马?”王锦鹏赶紧追问细节。
而肃宗宫城里面,也就二十四卫,差不多二万的人手。若是羽林卫忠心耿耿,那肃宗的人手还占上风,加上宫墙宫门,叛军除去在宫外骚扰一番,并无大碍。
“回大人的话,有人认出叛军里的几个,是五城兵马司东城的人马。”回报的侍卫素日就在京城打听百官的隐私,认出五城兵马司的人,并不奇怪。
“北门有多少人,”王锦鹏心想,这北门可千万要守住了,无论如何,必定要撑上一个时辰。
“如意出城了嘛?”肃宗想到女儿,心中才稍微平和了一些,若不是如意小心谨慎,让张友英进宫说了一声,今天太子突然发难,肃宗自觉不一定防备的过来。
可是羽林卫反叛,叛军这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的,肃宗也不知道,他们杀到北边,还要多久?难怪王锦鹏非要让他挪到钦安殿了。或许这会儿,太子手中的人马,已经超过了肃宗的人马。
南北兵马司的人马,两处合起来,就有四千多人,加上太子东宫的私兵,拉拉杂杂六多千人马往皇宫而来,自然落入了很多人的耳目。只是肃宗和太子的父子相争,臣子们实在插不了手,更何况,城里的文臣武将,谁手里也没多少侍卫。而武将里面为首的谢家,刚刚叛逃,而萧家,正忙着救火。所以,一时半会儿,没有哪个武将敢出头,来护卫君王。
肃宗大恨,他从三皇子的位置上苦熬了多年,不愿意儿子经历他的苦难,所以登基的时候,直接就册立太子。谁想,今天就是他的好太子,借着他封的名义,领兵逼宫。
“郡主出城了,这会儿,估计已经到京卫军营了。”王锦鹏唯恐肃宗怒极伤身,听他提起徐婉如了,自然跟着转移话题,给肃宗宽心了。
皇宫太大的好处与坏处,都十分明显。
可是,如今五皇子带人从北门冲进来,只怕不用半个时辰,就能注意到钦安殿。素日里从来没多少侍卫把守的钦安殿,如今却被围了个铁桶似的,只怕五皇子再傻,也能猜到肃宗就在这里。
可是五皇子,他年纪比太子小上三岁,刚刚成亲,王妃侧妃都是名门淑女,而他的母妃淑妃甚是得宠,最重要的是,他的外祖父沈允掌着户部,是肃宗最为倚重的计相,他如何也来逼宫了?
若是从南边打进来,没有一两个时辰,是到不了钦安殿的。
坏处就是,两万多的人马,分散各处守卫,就如河水入了大海,身边总觉得缺人。好处却也恰恰应在这个大字上,叛军进了皇宫,一关一卡,皆需要对阵或者劝降,一来二去,折去了不少时间。更何况,眼下诸人都以为,肃宗还在乾清宫里,叛军一股脑地往那个方向猛冲。
钦安殿的防卫,有他们锦衣卫的人,就足够了。所以眼下,王锦鹏并不紧张,这场逼宫,太子注定要失败了。
要说太子逼宫,还有几分道理。王锦鹏作为肃宗身边最知道底细的人,十分清楚,太子已经没有未来了,东宫的属臣拼命一搏,撺掇了太子出手,并不奇怪。
“守门的是府军后卫和虎贲后卫,”侍卫回道。
“再调右卫前去把守。”王锦鹏心想,再添两卫,多少应该能撑的久一些。
调派好人手,王锦鹏进去与肃宗复命,却见他脸色铁青,有些不妙。
“皇上,皇上,”王锦鹏和魏明赶紧扶了肃宗坐下。近日为这谢家出逃的事情,肃宗和内阁每天都商议到子时,连着大半个月没有安歇。今天再被两个皇子轮番逼宫的事情给气着了,实在有些气血上头。
第1052章 御医
今夜的太医院,也与往日有些不同。王德安自从避开了宫嫔争宠下毒的一劫,就突然没了进取之意。他祖辈从医,以悬壶济世为己任,谁想,差一点就身败名裂,连累家人。要不是他家长子王清远受了如意郡主的照顾,得知后宫不太平,早早避开,他们王家,或许早就不存在了。
上次卷入争宠下毒一案的同僚,如今死的死,冤的冤,王德安不得不物伤其类啊。
院判见他这般不上进,也有些微词。只是王德安只求平安,院判也奈何他不得,只好安排他多多值夜。肃宗正值壮年,身体一向康健,后宫的主子也多年轻,因此夜间值班,虽要熬点日夜颠倒之苦,却没什么大事。王德安带了长子王清远,已经做了许多夜班。
他倒是想过其他出路,只是他们王家几代都做的御医,实在是没有其他出路。若是让他出宫,王德安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籍贯上的老家,已经离开了几代人之久,而京城里的谋生,御医世家出身的他,多少也是看不上的。
所以,王德安进不得,也退不得,只带着长子王清远,教他好好学医,求一个医者本分。
今夜父子两人正围了一处读医书,就隐隐听见刀枪的声音。而后太医院附近护卫的虎贲卫,又派人传讯,要求众人关门闭户,不许出去。太医院众人见惯了宫廷变故,却也极少遇到这样的意外。只是众人都是聪明人,多不言语,按护卫们说的做了。
王清远毕竟年轻,遇到意外,难免有些疑惑。王德安只得避开众人耳目,低声吩咐了儿子几句,让他切莫好奇。
两人正低头说话的时候,却见外面来了个虎贲军的头领,指了父子两人,就吩咐他们带上医箱跟随,也不说去哪儿,也不说去给谁看病。王清远有些不安,看了看父亲,只见他飞速收拾了医箱,也只得默默跟上。
侍卫带着王德安父子两人,一路往北。
王清远心中越发疑惑,他虽然年轻,可是在这宫中行走,也有个五六年的经验。再加上这半年以来,他们父子多值夜班,从来没见过这般多的护卫。更何况,这一路往北,究竟要去见谁。肃宗和他的六宫粉黛,谁也不住这个方向啊?
走在前面的王德安,心中也有一样的疑惑。只是今夜这模样,多半是有宫变。王德安毕竟年长了一些,猜到了宫变,也猜到肃宗多半无恙,否则,宫中不会这般沉着。
一行人到了钦安殿门口,王德安心中的猜测,就得到了认证。远远地瞅着,王德安就看见了锦衣卫的人。护卫将他们父子交给了锦衣卫,王德安就低了头,再不敢抬眼到处乱看了。王清远虽然年轻,却也识时务,见父亲突然紧张了起来,他也知道事情的轻重,不敢造次,只随了父亲身后,一起前行。
“魏公公,”带他们的锦衣卫突然停了下来,指着王家父子说道,“今晚值夜的里面,就属这位王御医的手段最高。”
王德安父子在宫中多年,自然是认得肃宗跟前大太监魏明的。到了这会儿,王清远也知道,他们父子来给肃宗看病了。
魏明也不闲话,带了王德安,一路往钦安殿里面走,一路就跟他说皇上的事情。
王清远听着,左右不过是积劳成疾,一时间累到了。这样的病症,放到他父亲手中,算不得什么难事,一时间,心中也轻松了不少。
进了正殿,父子两人见过肃宗,就起身问起了症状。
王德安与肃宗说话间,王清远偷偷瞟了几眼肃宗。就见他脸色有些泛黑,声音有些火气过重,其余都还不错。也不知道今夜发生了什么,能把一国天子,给气成这样。
王德安正给肃宗切脉,就听见北边传来刀枪声,呐喊声,马蹄声,声声不绝,似乎是朝着钦安殿的方向来了。
王清远再年轻再无知,也猜到了真相。今晚是有人逼宫了。只是,逼宫的是谁呢?联系到前几天太子东宫被封,后来解封没多久,就受了宫中的斥责,王清远也猜到了,是太子。一定是太子逼宫了。
只是,太子怎么从北面进攻了?
要知道,肃宗的乾清宫居中,南面就是上朝用的太和殿,百官的官衙也在南门,除去守门的侍卫,到了夜里,基本没什么人。反而是北面,满满的都是人,靠近北边神武门的,是内侍宫人居住的东西五所,再一路南下,要过好多关口,才到乾清宫。然而,太子弃易就难,反而从北面逼宫了?
联想到肃宗如今就在钦安殿,王清远猜到了另外一个可能,南边,估计也有人马逼宫了。
这南北夹击的,不会都是太子吧,想到这一点,王清远心中,难免有些紧张。若是如此,今夜只怕不好对付啊。
王清远正担心呢,就见他父亲拿了银针,开始给肃宗做针灸了。
肃宗最近为了谢家的事情,心力交瘁,突然又遇到太子逼宫,心火一下子上去,就时时头晕。王德安的针灸,在太医院里数一数二,应对肃宗这般上火的症状,一针下去,过了半刻,肃宗就觉得轻松了许多。
王清远提心吊胆,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就看见锦衣卫的指挥使王锦鹏进来,说了一句,“皇上,他们都往乾清宫去了。”
虽然王清远没有看见肃宗的神情,却也知道,钦安殿里所有的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父子今夜来了钦安殿,也算是卷入了此事,只怕日后,也脱不了身。此刻众人都稍微松泛了一些,王德安父子,也互相对了一下眼神,看来,局势到目前为止,还算可以。
“皇上的法子真有效,”说话的是个公公,可是跟魏明的大大方方不同,这人的声音里面,谄媚的味道,是藏也藏不住。
王清远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偷偷撇了一眼,似乎就是内官监的大太监刘芳。
第1053章 争执
肃宗身边的几个大太监,王清远进宫之初,就听人说过许多次。
司礼监的掌印魏明,据说是邓太后送到肃宗身边的,此后魏明伴着肃宗长大,只对皇上忠心耿耿。而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宋保和内官监的刘芳,这两人倒是肃宗年少的时候自己挑选的,也因为这一层关系,宋保和刘芳两人,跟魏明之间,颇有几分争抢之意。
看来,他们父子今晚,真的是撞见了开国以来最大的意外。肃宗身边的三个大太监,齐齐都集中到了钦安殿。
“哼,”肃宗只是冷哼了一声,并没有接刘芳的话。
刘芳自小陪着肃宗长大,情谊自不必说,而他的个性,又是一个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人。在上位者看来,这样的人爱憎分明,个性鲜明,所以素日里,肃宗对刘芳过界的言行,多有宽容。
肃宗哼这么一下,已经足够刘芳接着往下说了。
“要不是皇上英明神武,”刘芳说道,“吩咐了承光门熄灯,他们也不会往南边去了。”
王清远心想,这都被儿子逼宫了,往南还是不往南,还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嘛?
果不其然,很多人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肃宗眼下还没反应过来,刘芳的几句话,也算是给他挽回了一点尊严。这个晚上,先是太子逼宫,从南边过关斩将,畅通无阻地进了宫城。再是五皇子,年纪轻轻,就仗着背后有个做计相的外祖父,也敢进宫。
肃宗自己也是皇子出身,五皇子这种行径,在他看来,跟逼宫无异。无论事后,五皇子是说自己来帮肃宗,还是来对抗太子,肃宗心中,早已经给五皇子记下了一笔,趁乱起兵逼宫,不信不义,不孝不悌之人。
眼见着五皇子带人冲破了北边的神武门,也进了皇宫,肃宗就让人熄了承光门的灯。只留了南北向小长街的灯。五皇子的人马进了宫,也没多想,顺着灯光的指引,就直接往南而去了。
实际上,熄了灯的承光门后面,赫然就是肃宗藏身的钦安殿。而肃宗的亲信侍卫,也收起了刀光剑影,隐藏了身形。
这个冬日的深夜,还很长很长。他们只能先等着,等到不得不出手的时候。
眼下,还不是时候。
五皇子自小跟着母亲淑妃,就在储秀宫长大。他虽然知道,北边的东西五所,是内侍和宫人们的住处,却也没怎么用心。冲破北门,他一心就想着先往储秀宫去。太子逼宫,他母亲淑妃所在的储秀宫,也不安全。
只是,他外祖父的人,却一心只往乾清宫去。而带队的,却是东城指挥使沈全。沈全是计相沈允的族弟,深知如何做,才符合沈家的最大利益。如今太子逼宫,他们沈家的皇子也入宫,若是一着不慎,别说是救驾,只怕最后被安一个逼宫的罪名,都是难保的。而今这般关键的时刻,哪里能够儿女情长,妇人之仁,记挂什么淑妃呢。
淑妃是沈家女儿,在这后宫中位高权重,她必定有自保的方法。更何况,太子逼宫,手中就那么点人马,自然要尽快见到肃宗,哪里分得开人手,去管淑妃什么事情。
只是,五皇子毕竟年轻,虽然已经开府成婚,却仍旧担心母亲,执意要去储秀宫,先见见淑妃。
沈全跟族兄沈允完全不同,他自小在军中长大,一向是个粗人,如何懂得怎么劝服一个锦衣玉食长大的皇子。三言两语,就被五皇子气的说不出话来了。
好在五皇子的手下,也有头脑清楚的,出来劝说了一下,五皇子才没有当下问责沈全。
沈全心里憋着一口气,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们沈家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皇子有皇子,何必参合太子逼宫这件破事。他们沈家,有的时间,等着肃宗老去,换他们沈家的皇子上位。
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这个机缘实在是太巧合了,沈家想着搏一搏,说不定早点拿到下任太子的位置,所以才起兵进宫。
按理说,肃宗正当年,身强力壮,军政全抓了手中,底下的皇子们,绝对不敢有异心。只是,太子实在是被逼的没有退路了,所以才有了逼宫一出。
本来,得知太子有反心,计相沈允只是微微一笑,只觉得太子自寻死路,并没有动作。
可是得知太子拿到了萧家的虎符,沈允的想法马上变了。不管萧家是真心假意,只要太子拿到萧家虎符了,萧家在太子这条破船上就下不去了。既然如此,萧家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跟着太子逼宫到底。萧家这些年在京城和三边的实力,别人或许不清楚,可是管着天下钱粮的沈允,却是十分清楚的。若是太子运气再好那么一点,今夜的逼宫,最后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啊。
为了截断太子的后路,沈家也打算进场博上一博。
若是肃宗和太子两虎相斗,互有损伤,他们沈家五皇子进宫,以救驾之名,行逼宫之实,拿稳了新太子的位置,甚至,直接送了肃宗做太上皇,也无不可。
若是太子势弱,沈家也可以借救驾之名,全身而退。若是太子势强,他们沈家,也可以作为反对弑父太子的第一人,此后借此打出旗号,名正言顺做了正统第一人的位置。
至于其他几位皇子,最出挑的三皇子,却是德妃所出,只有一个清贵出身的大学士外祖父,手下没有一兵一卒,无法出战。
沈允毕竟是半个兵家出身,遇到混乱的时节,深知时机稍纵即逝,立马安排了族弟带着五皇子进宫,自己在家坐镇。
谁想,刚进了宫门,外孙五皇子就和沈全争执了起来,为的,就是去不去储秀宫的事情。
按理说,五皇子已经封王,王府里总有几个头脑清楚的长史。可是,淑妃过于溺爱儿子,五皇子府中的几位长史幕僚,全是淑妃一手安排的。在他们眼里,淑妃这个正头主子的安危,自然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五皇子跟沈全争执之时,他府中的人一句话都不劝,只一心一意想着先去储秀宫。
第1054章 突围
沈全争不过五皇子,只得带着人马,跟着五皇子先去储秀宫。他心中存了几分侥幸,想着太子从南边进来,说不定没有那么快。他们先去一下储秀宫,接出淑妃,再去给皇上救驾,说不定时间还有余裕。
就这么着,五皇子打着孝悌之名,带着人马,先去了储秀宫。
谁想,人马刚进了东小长街,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东小长街在储秀宫的东边,由南往北,十分细长。
沈全打马走在五皇子的身后,见不远处有侍卫挡路,就知道不妙,大喊了一声,“快往后撤!”
好在这批人马,多是沈全的亲信,听见他大声喊叫,也不顾五皇子的意思,直接就往后撤退了。五皇子一愣,但是他也不是真的天真,若是长街有人把守,只怕他母亲淑妃,已经在太子手里了。若是他带着人马,非要进这个细细长长的长街,非但讨不了好处,说不定,自己都要被俘虏了。
众人急匆匆后撤,却见长街两侧的墙头,竟有人拖出了弓弩。沈全心中大惊,他深知太子为了逼宫,必定不会到后宫来围击他们。肃宗眼下人手不够,亲信侍卫,必定都围着皇上,也不会来后宫。这么一来,围攻他们的人是谁,已经呼之欲出了。
是皇后啊,太子逼宫,她这个生母若是再不动作,岂不是坐以待毙。
邓皇后再沉默,也是邓太后的侄女啊,邓太后当年几乎一手抓了后宫的所有防务。这里面,又有多少,落到了邓皇后的手中?
沈全心知不妙,挥着剑,挡开射来的弩箭,护着五皇子往外冲。
五皇子虽有马上骑射的经验,可是这会儿,一招不慎,就是一个死字,这般情急,他也顾不上什么母慈子孝了,只字不提淑妃,勒着缰绳,放低重心,只求速速离开长街。
眼见着身边不停有人坠马,五皇子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见着就要脱离长街了,却听见嗖的一声,一支弩箭就扎在了他的马背之上。五皇子惊吓过度,也顾不得马儿中箭,挥着马鞭只想着快跑快跑,却不知马儿中箭吃痛,早没了力气。他这么一挥马鞭,马儿受力不住,只见跌了下去。好在沈全眼明手快,伸手抓住了五皇子,往上一提,放到了自己马上。
两人低着头,急匆匆冲出了长街。
沈家在宫里,也是有些眼线的。沈全和五皇子这般大的动静,早有人过来了。只是忌惮皇后的人马,不敢上前。这会儿见两方的人马渐渐分开了,那内侍也壮了几分胆子,来找五皇子说话。
“太子往北边去了,”那内侍本是淑妃宫里的人,后来去了乾清宫,五皇子素日就见过他,听了这话,倒是有几分不信了。
“皇上在北边,”那内侍怒了怒嘴,示意北边的方向,“听说是钦安殿,侍卫们都去那里了。”
五皇子不信,沈全却是相信的。
如果沈全是肃宗,他很可能也往北边躲。北边是内廷,人手众多,即使逼宫的人进了皇城,也没那么快找到肃宗的所在。只是,他们沈家从北门攻进来,如何就错过了肃宗的所在?还不是因为五皇子口口声声喊着要见淑妃,沈全叹了一口气,只觉得今天晚上,出师不利。
“那边呢,”五皇子指了指小长街的方向。
内侍不敢回头,“是皇后的人马。”
“皇后哪里来的这么多人?”别说五皇子奇怪了,连沈全都很意外,不是都说,邓皇后是个没有存在感的妇人嘛。
“太后留给她的。”内侍也不清楚,但是这些侍卫,就这么突然间,一下子就冒了出来,手里还拿着最先进的弓弩,最锋利的刀剑。
“快走,”沈全眼下不想在后宫耽误太久,“我们也去钦安殿。”
五皇子看了一眼储秀宫的方向,还是有些犹豫。沈全再喊了一声,五皇子还是应下了,接过侍从的马,飞身上马,带着众人往北边去了。
内侍看了一眼离开的众人,隐身进了黑夜。他虽然是储秀宫出身,可是乾清宫待他不薄。眼下肃宗的皇子争相逼宫,夺权夺利,他就指点五皇子,速速赶去钦安殿,至少,能拦一下太子。
正如五皇子所料,淑妃这会儿被人绑了个结实,送到了邓皇后跟前。
邓皇后一身戎装,站了骏马身边,看起来不是那么真实。淑妃的人生过了大半,却从来没有见过邓皇后如此飒爽英姿的模样。
“皇后?”
看见淑妃眼里的诧异,邓皇后笑着看了一眼自己的装扮。也是,他们邓家在世人眼里,一向都是外戚,谁还记得,他们邓家以前,也是军功起家的,邓家的女儿们,自然也是深谙骑射的。
“绑上马,带着一起去。”邓皇后也不管淑妃如何了,只吩咐下去。
不管如何,就凭五皇子记得要来储秀宫看一眼,淑妃这个母亲,就还有几分利用价值。
“其他人呢?”邓皇后身边的大太监沈周问道。
“眼下顾不得了,”邓皇后踩了马镫,轻轻松松上马,很是决绝地往北边而去。
若是她和太子赢了,这六宫的人,她要谁生,要谁死,都是一句话的事情。可是,如果她和太子败了,哪里还顾得了这么多。
若是太子今晚没有起兵,邓皇后还不知道,她的儿子,已经被逼到了这个地步。她是宫中妇人,女子又以忍耐为美德。邓皇后觉得,再忍一忍,说不定就能变好了。但是,她却忽视了跟随太子的那些人。众人读书求功名,进了东宫,所为的,不过是一个未来。眼见着东宫在肃宗这里越来越吃罪,人心易变,有人是离开,有人却是撺掇着太子起事。趁着眼下还有一搏的机会,博上一博。
早知道,邓皇后叹了一口气……世上哪有那么多的早知道啊。
邓太后早就说过,肃宗心里的这根刺,是不会消失的。邓皇后不相信,所以上次她站了肃宗一边,这是她的骨肉血亲,谁想,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第1055章 逼近
王德安给肃宗做好针灸,正收拾东西,就听见有人进来传报。
“太子到天一门了。”
肃宗的面色一凛,王锦鹏把信得过的侍卫全召到了钦安殿左右,也不过几千人。钦安殿附近的道路狭窄,太子的人马再多,一下子也来不了那么多人。反倒是他们防守的几千人,勉强还能抵抗一阵子。只是,若是太子的人手过多,一批批杀将上来,只怕自己这边,守不了太久。
如意虽然已经去了京卫,可是这救兵,一时半会儿,也不是说到就到的。
“把他挡在天一门,”肃宗狠狠地看了一眼外面的黑夜,“找几个神射手。”
王锦鹏眼睛也没有眨一眨,接了旨意,就下去找人了。太子敢逼宫,他自然敢找人射杀了这般乱臣贼子的太子。别的不说,锦衣卫里面,真不缺百步穿杨的神射手。
门外呐喊声越来越响,王清远有些担心,看了一眼父亲。王德安见了,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如今他们父子两人,是出不去了。肃宗若是安好,说不定他们父子还能落一个好。若是太子逼宫成功,他们父子作为太子弑父的见证人,只怕也是要跟随肃宗到地下去的。
肃宗远远地瞥了一眼,看见王家父子无声的交流,心中有所触动。太宗在位的时候,他这个三皇子,做的极其憋屈。虽然忙于政事,并没有太用心于王府和子女身上,可是太子和几位年长一些的皇子,跟肃宗也都有过父慈子孝的温馨时刻。可如今,他的嫡子,早早就立做太子的嫡子,带着兵马,来跟他刀枪相见。天家何曾有过父子情?肃宗的眼神,不禁又冷了几分。
肃宗正发呆,王锦鹏倒是回来了。
“皇上,先前进宫的五皇子,”王锦鹏说道,“冲到储秀宫附近,遭了埋伏。”
“埋伏?”肃宗一愣,太子有这么多人马?
“据说是皇后的人,”王锦鹏自小跟着肃宗一起长大,这会儿看他众叛亲离,嫡子,妻子,一个个叛变,心中也是不忍。
“好,好,好。”肃宗喊了三个好字,脸色憋的铁青,却不再说话。
王清远看了一眼父亲,却见王德安低着头,只当什么都没有听见。这天家的父慈子孝,王清远只觉得不忍直视。
“淑妃呢,”过了好一会儿,肃宗倒是问起淑妃来了。
“应该被皇后拿下了,”王锦鹏也不敢过于刺激肃宗,“五皇子也往钦安殿来了。”
肃宗挑了挑眉,他渐渐已经有些接受现实了,天家嘛,父子不过是这么一回事。五皇子的做法,也无可厚非,浑水摸鱼。成,则逼宫让肃宗退位。不成,还能套一个救驾的名头。眼下于肃宗而言,多了五皇子的这股势力,反而多了一股变量,至少,还能拦一下太子。
王锦鹏虽然不想打击肃宗,却仍旧提了一嘴,“皇后带了人马,跟在五皇子后面。”
肃宗不出声,可是眉心却紧锁了起来。
他知道,邓太后死前留了一手,但是他不知道,邓皇后竟然一声不吭,就这么把邓太后留下的人马收下了。上次邓皇后为了救驾,受了重伤,肃宗心想,她与自己夫妻一世,应该有些情谊。如今看来,什么都比不过太子。
也是,女人有了可以倚靠未来的儿子,为什么还要丈夫呢。
王锦鹏顾不上照顾肃宗的心思,又急匆匆出去督战。刘芳和宋保一左一右护着肃宗,一时间也不好出声说些什么。
邓太后的事情,天下最清楚来龙去脉的,就肃宗身边的这几个人。也难怪,他们自小就觉得,邓太后对肃宗,就是不亲热。后来真相大白,果然不是亲生母子。
邓太后也想宫变,托名生病,让肃宗去看望,本想着一招拿下肃宗。谁想,邓皇后反水,救了肃宗。而今,时过境迁,肃宗就是不放过邓家的太子,一步步逼到了这个地步。邓皇后作为母亲,怎么会看着自己的儿子万劫不复呢。毕竟,母亲和儿子,才是一体的。至于父亲,他还有其他的子嗣啊。
肃宗并不是一个顺风顺水长大的人,只是如今,他只觉得寂寥,母亲,儿子,妻子……为了权力,各自的利益,终究是走不到一块儿去啊。
外面厮杀的声音越来越响,肃宗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地方做错了。废黜太子?从古至今,多少帝王废黜了太子,怎么就他,遇到了太子宫变呢。
“皇上,”有侍卫带着伤,进来禀报,“王大人说了,有逆贼不顾生死,直冲进来,还是请皇上到楼上避一避。”
肃宗看了一眼四周的门,的确是多了一些。若是有人不怕生死,一鼓作气,几队人马冲将进来,总有一两个,能够冲到他的跟前。若是如此,他的安全的确有些危险了。
只是,退守楼上,还能下楼嘛?
肃宗心中,也是有些犹豫。
正说着话,却见西边的小门冲进来一个浴血的士卒,挥着刀,直接就往肃宗的方向冲。魏明眼明手快,拔出腰刀砍了下去。那人应声倒地,果然是进来冲锋的敢死队。
“上楼,”肃宗也不犹豫了,带着刘芳和宋保,往楼梯口去了。
随行的一帮人,探前路的探前路,押后的押后,井然有序地拥簇着肃宗上了楼。
王德安父子对视了一眼,并未动作。他们只是小小的御医,面对刀枪的时候,也只有一死。谁想,刘芳却回头,吩咐侍卫带了他们上楼。
楼下守着全副武装的将士,王清远上了楼,多少觉得有了几分安全感。只是,大家都知道,这个楼,守不了多久。
王清远正担心,却突然听见刘芳问了一句,“郡主如今到哪里了?”
被称作郡主的人很多,可是在肃宗面前,被这样称呼提及的人,只有一个。
“如意郡主?”王清远刚想开口,就被父亲按住了肩膀。
“快的话,”宋保算了一下脚程,说道,“还有半个时辰,如意郡主就能进宫了。”
第1056章 被擒
五皇子领着一队人马,朝着钦安殿飞奔而去。可是过了内廷中路,便到了御花园。素日里他只觉得,这宫中没什么树木,即使是御花园,也没什么葳蕤之意。
可是这会儿乘着夜色,他急匆匆打马而来,却觉得御花园的树木,多的让人心惊肉跳。冬日的薄雪,浅浅地挂在光秃秃的枝头。风一吹,总有残枝晃动,薄雪飘落。前路未知,后面又追着邓皇后的人马,五皇子总觉得风声鹤唳,到处都藏着凶险。
见五皇子勒着缰绳,放慢了脚步,沈全心中着急。他们这次进宫,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阻止太子弑君。若是能够按死太子,让肃宗把太子之位给了他们沈家的五皇子,就再理想不过了。当然,他们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万一太子弑君成功,那么他们就得速速离开皇宫,保住性命,打起讨逆的大旗。沈允一早就把底线说给沈全听了,沈全一进宫,就打算按照族兄所说的去做。只是,他们没有料到,邓皇后和太子的人手,动作会那么快,人马会那么多。
与沈家的人一样,肃宗也没有料到,太子和邓皇后的势力,竟然远超他的想象。
王锦鹏带了几百锦衣卫,死死守住钦安殿的门口。他们的外面,是几百的金吾精锐。肃宗虽然上位已有十年,可是邓太后牢牢抓着宫卫。除去锦衣卫只听肃宗,青眉卫人才凋零,其他四卫,金吾,羽林,虎贲,府军,多半都在邓太后手中。
肃宗除去邓太后,才收回了大半的权力。他虽然调换了各位的正副指挥使,可是人心思旧,很多将士,都是邓家一手提拔起来的。以至于邓皇后和太子一逼宫,肃宗就被这四卫的反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原本,像肃宗这样大权在握的壮年天子,绝对不至于沦落到如今的地步,躲在钦安殿,危如累卵。只是侍卫们多为邓太后一手提拔,若是得知肃宗不是邓太后的亲子,而肃宗又有事后收拾邓家的打算,人心自然思变。而邓家的太子,自然给了他们最好的一个出路。
这些侍卫本就是邓家提拔的人,而邓家的太子若是登基,他们自然可以安然无恙,或者,还能更上一层楼。只要有一个人反了肃宗,跟了太子,就会有人纷纷倒戈。所以,到了这一刻,肃宗能信任的,只剩了王锦鹏带着的几百锦衣卫。
锦衣卫本就不负责宫务,又派了不少人手去各地公干,人数上一直就比不过其他几卫。眼下,王锦鹏把自己信得过的锦衣卫放在钦安殿的外面。而锦衣卫外面的一层金吾卫,全是肃宗最近一年从军中新换的人马,忠心如何先且不论,至少,他们不会奔着太子而去。
就这么千百号人守着肃宗,在这冬日的寒夜,孤独地围着皇宫的一个角落。
肃宗躲在楼上,就听见外面的风声,呼呼地拍着窗子。
随着风声而来的,还有马蹄声,厮杀声,声声不绝。
“怎么样了?”肃宗问道。
魏明刚从楼下回来,就答道,“王大人说,有人在御花园打起来了。”
“是老五?”肃宗自然知道,五皇子也进宫来捡漏了。
魏明点了点头,“应该就是五皇子。”
肃宗冷哼了一声,虽然这个竖子进宫捡漏,可是能挡一下太子,多少能够拖延一些时间。总算也没有白养这么个儿子。
当年为了对付贺皇贵妃,肃宗做皇子的时候,对朝中各方的势力,吃的极其通透。他纳的四妃,背后全都站着各家的势力。所以,与其说肃宗是纳了四妃,不如说,他是拉拢了这几方的势力。知己知彼,他对这些人的想法,自然也是十分清楚的。
沈允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让五皇子进宫,肃宗多半也能猜中个七八分。五皇子这般贸然进宫,多半是因为听说太子拿了萧家的虎符。沈家担心太子弑君上位,所以才来插上一脚。忠君,能有多忠君?都敢举兵冲开皇宫北门,还忠君?肃宗不禁冷笑了起来。
五皇子今夜进宫,本就没什么准备。他虽然一直跟太子别苗头,却从来没有想过,在这么一个冬天的夜晚,要突然举兵进宫,直面太子,刀兵相见。
在储秀宫附近差点中了邓皇后的埋伏,五皇子更是惊惧不已。再让他冲去钦安殿,与太子正面冲突,五皇子心中本就底气不足。
这会儿在御花园里穿行,五皇子总觉得到处都藏在凶险,在沈全的催促之下,只得不情不愿地打马前行。只是,这会儿道路狭窄,五皇子不敢打马快行。沈全知道他多半是心中害怕,也不好揭穿,只好自己越礼,打马往前赶路。五皇子见沈全走远,心中紧张,咬咬牙,也打马追上。
谁想,两人刚纵马跑了起来,就突然人仰马翻,摔在了地上。
后面的下属们看见,也急着赶上来。谁想,从御花园四面八方冲进来无数的将士,一群人围了五皇子和沈全,余下的拿着刀,不管不顾,对着沈全的手下,砍将过去。这般刀枪相见,本来还能抵抗一会儿。可是偏偏,天一门上一队的弩兵排的整齐,对着五皇子和沈全的人马,开始射箭。
只听见闷声不断,坐马上的将士,纷纷落马。而步行的士兵,也跑不出多远,被弩兵门一一射杀。
太子带了人马,守在天一门上,就见手下抓了五皇子和沈全,五花大绑,送了过来。
“五弟,”太子看了一眼五皇子,见他丢了发冠,头发凌乱,脸上满是血痕,说道,“父皇教你的骑射,就这点水平嘛?”
“你……”五皇子因为母亲淑妃的缘故,在肃宗那里颇为得宠,骑术更是肃宗亲自启蒙。他哪里料到,都这个时候了,太子还要斗这个气。只是,他素日被淑妃宠惯了,身边更是没有人违逆他一句话,五皇子哪里知道怎么跟人斗嘴。
第1057章 耽误
好在,沈全是个军中的粗人,虽然没有文官那般的口才,可是臭骂人家几句,他倒是十分拿手的。
“逆臣贼子!”沈全呸了一口,骂道,“你一个无父无君的畜牲,装的人模人样。我们五皇子为了救皇上,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都是为人臣子,为人儿子的,你看看你,还有什么资格说五……”
他的话音未落,押着沈全的将士,马上就塞了块破布到他嘴里,堵上声音。
五皇子一愣,他到了这一块,才知道逼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他自己进来拦截逼宫,到底是落到了什么一个处境。
沈允和淑妃从来就没有把邓皇后放在眼里,自然也没有把她所出的太子放在眼里。可是偏偏是这些他们看不起的人,今夜让沈家和五皇子吃了一个大亏。
本来,邓家就一个承恩公的头衔,没有军权,更没有实权。勋贵出身的看不上承恩公府,清流出身的更不愿意沾染外戚,邓家的地位,一直很是尴尬。
邓太后在世的时候,又因为她想促成黄承志和三公主的婚事,做出来一堆匪夷所思的闹剧,让朝臣们觉得深宫妇人,愚昧无知。对比前朝的贺太后,要手腕有手腕,要背景有背景,邓太后只是一个无能的后宫妇人。谁想,她能把后宫的宫卫,紧紧地抓在手中。即使人死灯灭,还把其中的一部分交给了邓皇后。
以至于,连沈允这样的精明人,都吃了一个大亏。他以为,只要拦住太子弑君,多少总能捞一点好处。谁想,肃宗的侍卫,多半成了太子的人。邓皇后和太子两人,母子联手,一个控制了后宫,一个带了大半的侍卫来围堵肃宗。
太子还想对五皇子说些什么,却被身边的谋臣制止了。
“太子,事有轻重,”谋臣朝着钦安殿的方向看了一眼,示意他眼下擒贼先擒王,拿下肃宗,早点结束这场宫变。
太子恨恨地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五皇子一眼,倒是作罢了。手下封了五皇子的嘴,拖到了一旁,严加看管了起来。
“报!”有将士挤进人群,跪地报道,“皇后带人过来了。”
太子发令下去,手下的将士分开了一条窄窄的空道。不一会儿,邓皇后骑着马,就到了众人跟前。
自从邓太后亡故之后,邓皇后的身体就一直不好。因为三公主的婚事一波三折,此间邓皇后更是被折腾的不轻。太子每次看见母亲晦暗的脸色,心中都有几分怪罪妹妹不懂事。今夜听闻皇后要来,太子以为,母亲应该是拖着病体前来。
谁想,母子两人一照面,太子却发现,邓皇后的脸色,红润的出奇,眼睛里面,更是亮着不同寻常的光。
带着将士逼宫,太子心理本来背负着极大的压力。可是这会儿看见母亲,她的眼里没有丝毫的怪罪或者不理解,太子心中的石头,突然就放了下去。这件逼宫的事情,一下子也名正言顺了起来。他们母子今日,已经被人逼到了末路,不得不做出这样背水一战,先发制人的举动来。行为有了合理的理由,太子心中的心结,自然就消散了。虽然母子两人都没有提及肃宗,可是心中都是雪亮的。肃宗的人生,今天就是最后一个晚上了。如若不然,他们母子两人,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太子见过邓皇后,就伸手扶了她下马。
“母亲,五弟和沈全,都已经绑了。”太子遥遥指了下被捆的五皇子。
邓皇后个头不矮,可是边上全是行伍出身的军人,身量较高。邓皇后的视线看不了多远,听了太子的话,也就跟着点了点头,说道,“淑妃就在后面,等下让他们母子见一面吧。”
是的,今晚是肃宗的最后一夜,自然也是淑妃和五皇子的最后一天。
太子生性并不刻薄,邓皇后如此吩咐,他自然一一应下。
两人稍稍说了几句话,也知道,眼下最重要的,就是一口气拿下钦安殿的肃宗。只是,五皇子和沈全带进宫的人,这会儿并不愿意放弃,仍旧占据门卡,抵死反抗。
“让人去传话,投降不杀。”太子见前方迟迟没有移动的样子,只得吩咐下去。
几个幕僚急匆匆去传话,可是,刚离开队伍,就被对方砍杀了。
“他们,这是怎么了?”对方的势头太足,杀气冲天,太子一下子也有些搞不懂了。带队的沈全和五皇子,不是已经被擒了嘛?
有幕僚上前回答,“太子,这些人虽然由沈全带队,可是,素日里却是安定侯的人。”言下之意,就是沈全即使被擒了,也不会影响士气。
“那五皇子呢?”太子心中着急,太平门下就窄窄的一条长巷子,要是沈全的人马就这么守着卡口,反抗到底。那么,他们砍杀个一两个时辰,都不见得能到钦安殿。
“可能是背水一战了。”另外一个幕僚开口解释道,“眼下他们退不得,后面就是锦衣卫的人。”
也是,后面是钦安殿附近一两千的锦衣卫和金吾卫,前面呢是太子和皇后的几千人。若是他们投降,眼下太子不杀他们,等太子和肃宗分出一个胜负了,就要收拾他们了。
“绑了五皇子,让他跟他们去说。”邓皇后见状,直接就下了命令。
将士们看看太子,见他点头默认,就派了一队人,抓了五皇子和沈全,往太平门的方向去了。
太平门附近的将士看见沈全和五皇子,到是停下了弓箭。只是众人手中,都执着明晃晃的刀剑,极为紧张地看着来人。
太子的人马扯了五皇子口中的布,吩咐他好好劝服这些将士。
五皇子的脖子上就架着一把利刃,即使自己的人马就在不远处,他也不敢乱来。身边的人吩咐他怎么说,他就一字一句都按着说了。
跟着沈全进宫的人,连沈全都不怎么放在眼里,如何会听一个脖子上架了一把刀的五皇子。
就听着五皇子的声音越来越低,而对面的将士,声音又喧哗了起来。太子的人马就着急了起来,狠狠地推了下五皇子的肩膀,“说话啊!”
第1058章 阻拦
沈全的人马还在喧嚣,五皇子怎么努力,都压不过对面的声音。太子的幕僚们心中着急,就有人找了个大嗓门的将士,大吼大叫了起来。
对面隐约听见五皇子,性命攸关,的字样,倒是稍微安静了一些。虽然,眼下沈全和五皇子都已经被俘,可是他们背后的安定侯沈允,还好好端坐宫外。只要进宫的这些人马,咬定了是为皇上效忠,等肃宗压下太子的逼宫,对帮着自己的将士,总归有些封赏。
人群里毕竟还有沈允的亲信,对五皇子的性命,还是有些看重的。所以,太子一方拿五皇子的性命威胁,他们倒是慢慢安静了下来。
太子的幕僚凑到大嗓门将士的耳边,刚想让他传话,却突然听见有个人高声叫骂了起来。听声音的方向,就在五皇子边上。
“我们进宫,是来阻拦周玟的,周玟狼子野心,不忠不孝,倒行逆施。而我们的所作所为,皇上都看在眼里,将士们,为了皇上,为了朝廷……”
喊话的,正是被俘的沈全。
沈全还想高喊几句,却被身边的人快速捂住了嘴巴。刚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让他偷偷吐出了口中的布,趁机说了几句煽动人心的话。
沈允的人马听了沈全的话,更是坚定了决心,一定要守护皇上,不让太子得逞。否则,他们这批人必定没有好果子吃。
人心一齐,士气也就高涨了起来。
太子在后方越看越不对劲,再这样口舌之争下去,太阳很快就要出来了。谁知道肃宗派人去哪里搬救兵了,再等一会儿,说不定自己反而要成为阶下囚。
“太子,”东宫的幕僚也看明白这一点了,“我们需要速战速决啊!”
太子点头,跟身边众人商量到,“眼下,只能杀出一条血路来了。”说话间,他颇有些为难地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钦安殿。如果他们母子两人不能马上杀到钦安殿,拿下肃宗,只怕不妙啊。只是他一向不是狠绝之人,下令的时候,多少有些犹豫。
东宫的幕僚,也是承平已久的文人,如何知道厮杀。虽然前面有无数将士在肉搏,可是如何快速杀出一条血路,太子和他的幕僚,都不清楚。再加上,沈全和五皇子带进宫的人马,少说也有几百人冲到了太平门下。他们守着太平门,占据高处,虽然人数明显少于东宫,一时间却不落下风。要知道,眼下最关键的,就是速度。可是这样一刀一枪地厮杀,实在没法子速战速决啊。
邓皇后在后方看的心急,吩咐了几句身边的大太监方和,就转身上了马。
太子在前方看见母亲的动作,心中不明,眼下大家都在抢太平门,邓皇后一个弱女子,上马也冲不到前方。只是眼前不停有人倒下,派出去攻门的将士,一个个折了进去,太子心中也是恍惚。他生于太平岁月,比起厮杀,他更懂如何恭顺听话,让父皇满意。
双方这般对峙,自己又不得不杀了对方,这样的心理压力,对太子来说,有些过头。他正心烦,却看见太平门下的将士,突然倒下了一片。
一直看着自己的人倒下去,这会儿突然看见对方倒下去一大片,东宫的人顿时喝彩了起来。
再仔细看,是邓皇后调了一队百余人的弓弩手,分批对着太平门射杀。
很快,沈全带来的,一批批地倒在了弓弩之下。也有聪明识时务的人,见势不妙,赶紧后撤。只是,他们一撤退,太平门也就失守了。太子的人马乘着他们撤退,飞速占住了太平门。而邓皇后的弓弩手,借了太平门的地势,从高处往下射箭,更快更多地放倒了一大批人。
反抗的众人见弓弩强劲,势头太猛,实在不敢硬挡,撤到了射程之外。太平门下几十丈的地方,突然空出来一大片,上面除了躺在地上不动的死伤将士,再无一个活物。而黑暗处,还有无数的眼睛,看着倒下的人,看着太平门上的弓弩手。
肃宗在钦安殿的楼上坐着,心中焦灼的不行。突然间,外面刀枪的声音消失了。肃宗心中一惊,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莫非,是那逆子杀到楼下了?
好在只过了一会儿,就有将士高声喊起了杀!想来,还在厮杀吧。
肃宗自我安慰道,或许,太子还要再破几道防线吧。他正这么想着,就听见外面山呼海啸地喊起了太子。
这下更是不对劲了,肃宗左右的锦衣卫们对视了一眼,越发聚拢了起来,铁桶一般围着钦安殿。
肃宗心下着急,只让魏明下楼去问。魏明刚到楼梯口,就见王锦鹏飞速上来。
“皇上,大事不妙。”王锦鹏是个十分稳妥的人,他这么说,只怕真的局势不好了。
“怎么样了?”肃宗着急,也不等王锦鹏细说,就问道,“可是太子到了?”
王锦鹏点点头,说道,“皇上,皇后有一只弓弩队。”
“是……是……”肃宗哆嗦了一下,想到了祖母贺太后手中的那支弩兵队,号称千人,个个手持内造的强弩,在战场上不留活口。大楚开国之后,这支弩兵队就没了踪迹。前朝太宗一直在等待时间,直到贺太后去世,才飞速出手收拾了贺家势力,就是因为担心这支隐藏的弩兵。
跟邓太后对峙的时候,肃宗也了解过一些,祖母贺太后留下的势力,的确有一些到了他的母亲邓太后手中。可是,弩兵和侍卫,毕竟是活生生的人类。是人的话,总会老去,总会离去。这么多年过去了,肃宗一直以为,贺太后的弩兵,只是一个传说。谁想,竟然是真的。
王锦鹏和肃宗一起长大,他自然知道,肃宗想说什么。这个弩兵的传说,他也是自小听到大的。他们锦衣卫加上羽林卫,守着钦安殿的人,至少也得上千。如果太子一刀一枪地派人来砍,一时半会儿是砍杀不光的。他们总能熬到天亮,等到如意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