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暂居白帝
吴兵退去之后,刘备宣百官进殿“今日朕在此向百官,谢罪!”
“陛下不可!”殿内百官跪地,大呼不可。
“起来吧!”刘备挥了挥手“二弟死后,我只思个人私利,不思匡扶汉室,不顾众人安危,一意孤行,不顾大局,导致此次惨败而归,国力严重受损,承蒙众位不弃,事到如今还能和我共进退,刘备在此给大家谢罪”
说话将刘备起身,躬身行礼,群臣大呼不可,亦都跪倒在地。
“众卿家快快起来!”刘备扶起众人,继续说道“今日,吴军虽然暂退,但是此战过后,朕更能清楚,大汉和吴国,不是盟友,只是现在利益统一而已,孙权的剑,随时可能刺向我们身后,或者说就在我们身后,因此,从今日起,我将镇守白帝;国家政务继续由丞相辅佐太子在成都处理;马良即日前往上庸,寇封待孙吴再无异动后,亦回上庸,镇守此地;赵云带兵五万,屯兵梓潼,镇守成都门户。其余众人暂且不变!”
“陛下,臣有话说!”
“子龙请讲!”
“依臣愚见,此处大军万万不可轻动,陛下乃国本,务必安排重兵戍卫此地,臣虽不才,意原领兵戍卫此地!”赵云说道
“子龙,你的苦心朕知道,如今汉吴新盟,短时间内定不会轻易撕毁,然而”刘备看了一眼寇封,继续说道“朕心中已有定论,依令而行吧!”
吴地朝堂
“报告王上,大都督密函!”
“救出大都督了吗?”孙权说道“速速于我呈上来!”
孙权看着这封密函,脸越来越黑,心情也越来越称重,“啪”的一声,孙权一把将密函拍到了桌子上“张温有没有书信,其何时回归?”
“报告王上,退兵书涵过后,张温再也没有来过书信!”
这时一员军士走了进来“启禀大王,守城将领前来报告,张温大人家人不知所踪!家中发现一封密信!”
“呈上来!”孙权说道
任孙权为人心态再好,此时也是气的七窍生烟!信是寇封所写“吴王:张温所为,您以听说了吧?我感动与张温的文采,手下正缺一民主薄,可惜他宁死不从,现在他已经被我软禁,我只能出此下策,绑架他的家人,这样他就能留在我身边了!大汉寇封!”
孙权再次将信拍在了桌子上,在我的眼皮子之下竟然大臣家属被绑走“来人!将城中守将给来带上来!传令沿途各地,务必截下此贼!”
与此同时,韩家四将带着张温一大家人极速向白帝城前进,四人已经依计做通了张温一家的工作,昼伏夜出,极速向白帝城进军。
而陆逊,此时正在回吴地的路上,“报!斥候回报,有一路汉军,衣着褴褛,正在向白帝城方向进发!”
陆逊正在沉思此事,韩当已经出言“截下来!”
“慢!”陆逊制止了韩当的将领“二国新近结盟,此时出手,恐怕于主公大计不利,此队既然衣装褴褛,恐是之前的溃军,放他们离去吧。”此时的陆逊除了不愿开战,亦有私心,他刚刚和寇封定下君子协定,如若战事再次,孙权必令他带兵而出,君令和誓言,他该如何抉择?
韩当疑惑的看了一眼陆逊“那就算了!”
第四十六章 流言四起
白帝城。
当张温再次见到他的家人的时候,距离上次离别以两月有余,韩家四将虽然尽量加速,但毕竟家中有老有少,很多人经不起颠簸。
此时的陆逊正因为放走汉军骑兵而懊悔不已,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他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失败者,接连被玩弄于鼓掌之间。
这日马良来和寇封辞行。
“寇将军,明日我就要启程前往上庸了,今天特意来和你辞行。”马良说道
“还记得上次,大人告诫我说爱民如子,不觉之间已经这么长时间了,也不知道上庸怎么样了”寇封继续说道“上庸城中,现在主持政务的是原五斗米教的一名祭酒,叫张云,在安抚百姓方面很有建树,还请太守大人继续留在身边培养。”
“张云此人,我已有所耳闻,年轻有为,只要忠于陛下,定是我大汉难得的人才。”马良回答道“其实今日马良来此,还有一事告知,望将军早有准备。”
“哦?”寇封疑问道“请大人明示!”
“朝中有流言,一说陛下感念你此次单骑救叔,又大退吴军,将你留在身边,就是欲再将你收回身边,想要把大位传给你。”马良看着寇封眼神清净,并无半点异色,继续说道“一说陛下此时,受你所率援军胁迫,如今陛下的军令,就是你的将令,你要等陛下百年后,在此地行兵柬!范达已经好久没有出现就是证据!”
听到此话,寇封惊讶的看着马良“是何人所说?”寇封此刻内心如同惊涛骇浪,好毒的心思,好险恶的人心,原来,比战争还要惨烈的是朝堂!
“我也是偶然得知,将军不要追问了!”马良起身,目视寇封“将军何不明日向陛下请辞,与我同归上庸?”
寇封摇摇头“先生容我考虑考虑吧。”
“那马良就不叨扰了!”说完,马良起身离开
是谁?此时的寇封竟有有些危机感,自己在前线浴血奋战,没想到,却有人在身后捅刀子,他静坐在那里,仔细思考者,但是依旧没有头绪,他突然想到一人,一个可以帮他的人。
第二日,朝会退后,寇封留了下来“陛下,末将有一件私事欲前往成都,请陛下应允!”
“你是因为流言的事情要去请教孔明吗?”刘备问道
“原来陛下已经知道流言了?”寇封惊道
“哈哈哈”刘备放生大笑“封儿,你还是太年轻啊,这两条流言,即是针对你,又是针对朕,你想谁有这个本事放出这两条留言?”
“末将不知,请陛下明示”寇封说道
“放出流言的,正是朕!”
“为什么?”
“朕老了!”刘备站起身来,身形佝偻“此次我不愿回成都,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怕自己的身体经不起折腾了,但是我还没给禅儿铺好路,我知道你和禅儿兄弟情深,禅儿不会因为流言而对你有偏见,况且又有孔明在,他也能看清事情的原委,但是有人会急,一急就会改变计划,一改变计划就会出错,一出错,我们就能更好的一网打尽,孩子,又让你受委屈了!”
第四十七章 风起朝堂
寇封拒绝了马良同行的邀请,因为他在此地有更为重要的事情,必须要让流言发酵,发酵到对方认为非出手不行,那日之后,寇封到刘备行宫的频率越发的勤快起来,上庸的兵马也有五千人被抽调到了宫中禁军,流言被说的越来越真,刘备也看着越来越苍老,一股力量,终于开始慢慢浮出水面。
这日朝堂之上,有数名大臣一同起奏,上庸乃国之门户,寇封又是陛下弃子,久居白帝不合规矩,请陛下让寇封回上庸,行守将职责。
终于出来了吗?刘备此刻压制住内心的情绪“寇封,你来白帝时间也不短了,如今大战已定,吴军已无异动,你确实应该回上庸了,今日朝会之后,你就先行回去吧,此地兵马,朕另有调用。”
“末将领命!”
又有大臣启奏,“丞相孔明,在成都闭塞太子言路,实非良臣所为”
此言,明说诸葛亮,其实说的却是太子啊。
“丞相吗?”刘备说道“我也有些时日没有见丞相了,也有很多日子没有见我的孩子们了,传令,让丞相和刘永,刘理一道来见我。”
“众位爱卿,还有事情吗?”刘备问道“无事的话,就退朝吧,朕累了。”
朝会之后,寇封想要和刘备拜别,但是刘备并未应允,让他自行离去。寇封只得带着麾下韩琪并骑兵五百,苦涩离去。
三日之后,朝堂之上,刘备突然晕倒,辛亏救了过来,人们虽然不敢言语,但是都知道,刘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也猜想出来,刘备叫诸葛亮来,是有托孤之意啊。
数日后,成都,诸葛亮接到了刘备的命令,诸葛亮哭到在地,陛下怕是时日不多了,随即安排行程,报知了刘禅,通知了刘永,刘理,准后后日出发。
当夜,又有数人悄悄进入诸葛亮府邸。过后诸葛亮得到通传,带着随从来到了宫中。
“丞相,父皇他是不是?.....“说着亦是哭到在地
“殿下,陛下到底怎么了,现在还不能说,你一定要镇定,陛下若有不测,你作为储君,要承担匡扶汉室的大任,所以你不容有失。”诸葛亮说道
这夜,诸葛亮和刘禅畅谈良久,直至四更时间,诸葛亮才起身离开。
第三日,诸葛亮带着刘永、刘理向白帝城出发,刘禅并未出城送别,只是传来口信,请丞相和二位弟弟告知陛下,其甚是思念父亲,请陛下早归成都。”
又数日,诸葛亮一行人到达了白帝城外,稍作休整后,刘备传令,宣三人进殿内。刘备按例询问了一些国事,又询问了刘禅的情况,和两子的学业,旋即说道“丞相,好久没有陪朕说说话了,孔明留下,其他人都退下吧。”
“孔明,我怕是不行了!”刘备说道
诸葛亮瞬间泪流满面“陛下不要妄言啊,陛下必然长命百岁!”
“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刘备继续说道“如今,老臣们,一个个都离朕而去了,朝中蜀中士族逐渐坐大,荆州失守后,以后朝中的骨干大概就都是蜀中的了,他们更想要一个傀儡来做皇帝,而吴懿一家,又久居蜀中,根基深厚,一呼百应,又身兼成都防卫,看着两个孩子一点点长大,他们怕是动心了。”
“陛下,老臣无能,没有给太子扫清道路。”诸葛亮说道
“这不怪你,怪就怪这接连的大败,怪就怪朕近日才明白自己老了。”
二人叙话良久,诸葛亮看见刘备面有疲态,起身告辞。
第四十八章 朕还活着(推荐票加更)
第二日朝会,气氛异常浓重起来,刘备居中而坐,有几分肃杀之气,殿内众人,亦是面色凝重。
“陛下,今晨蜀中皇后书信急报我处,没有丞相约束,太子殿下意欲非礼于她,这本是陛下家事,我不该在朝堂上说,但是太子乃国之储君,竟然做出如此禽兽之事,请陛下废黜太子,以堵天下人之口!”
“放肆!”刘备双目圆睁“朕的儿子,朕知道,不可能做出此事,此人乱议太子,给我拉出去乱棍打死!”
“陛下不可!”又有数人跪地“吴班将军乃是皇后的亲弟弟,这种事情,他又怎么会乱说呢?请陛下废黜太子,以振朝纲!”
“你们,你们是在逼朕吗?”刘备问道
“陛下,臣等只是为陛下着想,请陛下废黜太子。”群臣继续说道
“朕还活着!”刘备拿起玉玺,扔向吴班,大怒道“你们竟敢如此!”
吴班此时见已经撕破了脸,索性也不再藏着掖着,口中高呼“谢陛下赐玺!”说着从衣服里掏出一卷圣旨“圣旨我已经为陛下拟好了”说话间就要盖玉玺。
“大胆吴班!左右给我将吴班拿下!”诸葛亮怒斥道
“左右?哈哈哈”吴班大笑道“想不到聪慧如诸葛先生,还看不清当前的局势啊?无论是白帝城还是这行宫当中,尽是我蜀中兵马,今天若是听话,禅位给新太子,陛下还可以安享晚年,今天若是不听话,我只好,兵柬了!”
诸葛亮还要说话,却被刘备举手制止“想不到你吴班尽然可以做到这一步,是朕小瞧你了,可惜啊可惜,朕前日已经送出一道圣旨,让禅儿在成都即位了!”
“哈哈哈!”吴班狂笑不止“陛下怕是还不知道吧,太子非礼其母,以被我哥哥吴懿控制,软禁起来,刘禅的生死就在陛下口中,不知陛下是退不退位?”
刘备目视吴班,退了几步,跌坐在了龙榻之上,目视群臣,此事群臣或悲愤,或无奈,又或者庆幸“吴班,好你个吴班,我不能听你一面之词,让传令的将士上来,朕有话问他!”
“陛下,问了又有什么用,不问出什么又有何用?不过是徒增烦恼罢”此时的吴班得意洋洋“不过,既然陛下想要明白一点,我就带他上来,传从成都来的将士!”
刘备再次端坐在,他在等待,等待消息,他也在观察,观察这满朝的文武百官,谁忠于大汉!
一柱香后,一名带甲的军士走了进来,惶恐的跪倒在地“拜见陛下!”
“你是成都何人麾下将士?”刘备问道
“我不是成都军士!”那士兵回答道
“嗯?”刘备往起坐了坐,挺直了腰板,吴班和群臣亦是瞬间惊觉起来,看向这名士卒“那你是何人麾下?”
“我是范达将军麾下亲兵!”
第四十九章 朝堂争斗(推荐票加更)
吴班瞬间暴起,掏出一把匕首,欲致此人于死地,他已经感到到事情要失控,他不能让这个传令兵说出话,说出来,朝堂上的风向很可能逆转,到时候他们的努力必然惘费,他还可能会落个身首异处!
那传令兵亦是早有准备,瞬间躲开了吴班的一击,群臣中但凡有些武力的也出手按住吴班。
吴班扔了匕首,负手而立,他还有他还有城中兵马,他不怕!
“范达的人吗?”刘备继续问道“你有什么话要对朕说吗?”
“启禀陛下,蜀中吴懿作乱,欲攻占皇宫,以被寇将军擒下,赵云将军的军队已经接管了成都防务,请陛下示下!”
“你胡说!大胆狂徒,竟然妖言惑众”吴班大吼道,吴懿败了吗?此时的吴班根本不敢相信,如果吴懿败了,他现在该怎么做,说着眼中露出来一丝狠辣“众将听令,陛下执迷不悟,不思匡扶汉室,只思个人安危,给我先把他关起来!”
“我看谁敢!”这时门外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中气十足,只见刘禅身披战甲,腰挎长剑,带着几百甲士走了进来“儿臣救驾来迟,请父皇恕罪!”
“你无罪!”
刘禅出现在此地,在场的众人意识到,刘备早知道他们要有这么一招,今天刘备只是在看人,在看谁是忠于他的人,什么非礼母后,什么闭塞言路,都是子虚乌有罢了。不知道谁第一下跪倒,紧接着参与此事的人接二两三的跪倒,大呼“陛下饶命!”只有吴班依旧站在那里,不可思议的看着刘禅,刘禅是什么时候来的,为什么他竟然一点消息也没有,皇后和吴懿也一点消息也没有吗?还是他们真的已经败了!
此刻的吴班被重压之下,终于说出来大逆不道的话“殿外众将听令!将刘备和刘禅给我杀掉!”
“哈哈哈”刘禅大笑道“你殿外的人若是还在的话,我可以大摇大摆的走到此地吗?现在行宫以被我全部接管了,你还不伏法?”
“哼,再有半个时辰,我若不出,城中防务就会强攻此地,我劝你们还是认清形势!”吴班依旧很强硬
“我劝你认清形势吧,你说的为你卖命的是谁?”刘禅对着门外大吼道“给我拉上来!”
说话间被吴班安插在军中的将领都被拉了上来,几人以头捣地,大呼饶命,手指吴班“都是吴班蒙蔽我等,请陛下诛杀此贼!”
“父皇,城中兵马已被关兴、张苞带领上庸兵马控制,请父皇示下!”刘禅跪地,请刘备下令
“朕的孩子长大了!”刘备说道“众爱卿听令,今日之事皆是吴懿吴班兄弟所为,众人皆是受到此二人蒙蔽,朕就不追究了,将吴班拿下,压往成都,听候发落!”
刘备溺爱的看着刘禅,心中满是欢喜,今天的刘禅做的很合格,他能够伪装起来,随着车架徒步从成都到了白帝城,真的很不容易,今天他就是要给刘禅立威,他要让蜀中人们心中清楚,刘禅我他刘备的儿子,是储君,是未来天子,他有军权,还有手腕,不是这些大臣们想要任意揉捏的!“禅儿,为父累了,此间的事情就你处理吧,处理完后再来行宫,朕要好好看看你!”
“儿臣领命!”
第五十章 三日之前
几日之前,成都皇宫。
谁也想不到,此时端坐在此处看书的人竟然是寇封,那日从白帝城离开,寇封就直接来到了成都,他夜会孔明,才与孔明定下由他牵制吴懿,孔明和刘禅前去白帝城的计划。当夜他们又入宫见到了刘禅,三人一拍即合,刘禅被带了出来,寇封却留在了宫中,从此以后,“刘禅”就以因思念父亲,积郁成疾,失去在群臣的视野,而本就在宫中的吴皇后和能随便行走的吴懿,却都能看见,刘禅就在宫中。
寇封知道,吴懿该动手了,因为白帝城那边急切的需要他的消息支援,吴懿只有控制了成都,才有和远在白帝的枭雄刘备讨价还价的权利。
而此时,赵云已经带着刘备的兵符和一万人潜藏在成都城外,成都的今夜,月黑风高,满满都是肃杀之气。
吴懿执剑而入“大胆刘禅,你这个畜生!吴皇后虽不是你的生母,你也不该欺辱,今天我要替陛下杀了你这个畜生!”
说着带着甲士,大步流星的向“刘禅”走去,他要直接杀了刘禅,虽然皇后和他商议说,只是软禁刘禅,但是他深知斩草除根的道理,直接杀了,也就断了刘备的念想。
此时宫中的宫女,太监都被吓得满脸惊惧,纷纷做鸟兽散。
“大胆狂徒,竟敢在宫中逞凶?”那端坐的“刘禅”转过身来,怒斥吴懿
“你不是刘禅?”吴懿大惊道,“你是谁?刘禅在哪?”
寇封站起身来,目视吴懿“几月之前,吴将军还请我喝过酒,吴将军不会是这么健忘吧?”
“你是寇封?”吴懿握紧了刀柄“你在这做什么,这是宫中重地!你把太子藏在哪了,快快交出来。”
“吴将军记性不错,我是寇封,至于我在此地吗,当然有原因。”说着拿起案上的圣旨“陛下早知道你等宵小之徒有乱国之心,命我前来守卫皇宫!你还不速速放下手中的武器,听后发落。”
“大胆寇封,流言果然是真的,你竟然想要篡位吗?”吴懿也瞬间反应过来,他要把脏水泼在寇封身上,他的将士才会完全听命于他,此处毕竟是皇宫重地,戍卫成都的将士必须有足够的理由他才可以说服“快点将太子殿下交出来,束手就擒,陛下那里我可以替你美言几句!”
“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寇封将手中的长剑耍了个剑花,既然你非要死,那我就成全你。”
“寇封羁押殿下,现在又意图行凶,大家一起上,随我斩杀此贼,再去寻找太子!”吴懿一声令下,殿内众人皆向寇封杀去。
然而他们刚刚出手,殿外又涌入了数百人马,来人正是范达,原来那日寇封派范达离开,是诸葛亮密信所求,要他逐步接管宫中防卫,范达也果然没有让二人失望,这么短的功夫,竟然完全接管了宫中的队伍
“吴懿,你已经被包围了,不要负隅顽抗,放下手中武器,立刻投降!”
第五十一章 成都之局
此刻的吴懿满身是汗,他万万没有想到,吴皇后所说的“宫中人马,今晚都不会出现。”这样的话并没有实现,对面是寇封,他根本没有胜算,他自己将自己置于如此险地,早知道应该多带一些人马,也不会落的如此被动!但是现在说什么也迟了。
“寇封,你将我围在此地又有什么用?城内都是我的人马,只要我一声令下,瞬间会围住这个皇城,到时候,你必然尸骨无存,聪明的,还是投降于我,新帝登基后,你也算是个功臣。”
“哈哈哈”寇封笑到“吴懿啊,吴懿,你太小看我寇封了,我寇封成为功臣,靠的是战阵杀敌,靠的是为陛下匡扶汉室,而不是靠的你这些见不得人的阴谋诡计!”
“寇封,既然如此,休怪我和你拼个鱼死网破。”说话间让传令兵放出了一支响箭
响箭升空,划破了成都夜的寂静,成都各营开始向皇宫方向集结,城门守军刚刚离开,一群人捏手捏脚的来到城下,打开了城门,点亮了火把。
城外赵云,见此情况,冲了进去,赵云不费吹飞之力,接管了城中各营驻地,又占据了城墙要地“传令城内各营守将,就说我赵云有令,让他们到成都大营来见我,一个时辰不来的话,我灭了他满门!”
皇城之外,人马集结的的声音再次给吴懿壮足了胆气“寇将军,不如你我都放下兵器,好好谈一谈吧?”吴懿这个开国第一臣还没当上,他可不想死在此地,所以他还是选择了拉拢寇封,他觉得寇封一定还是恨刘备的,所以寇封一定会反叛刘备。
寇封摇了摇头“吴懿将军,不要着急,你毕竟是陛下的亲戚,不到最后一刻,我是不会杀你的,我今天还真要看看你有什么手段,要在这大汉皇城之中逞威!”
这时进来一个军士在寇封身边低语了几声,便退去了
寇封看着吴懿,此时他的眼神就像是一只猫在玩弄一只老鼠,看着吴懿浑身发毛“吴将军,在这待着害怕的话,不如出去,到你的大营中谈去如何!”
“寇封,你想耍什么花招?”
“我只是看你全身冷汗直流,想帮帮你啊”说着向范达示意,范达人马退到了两旁,给吴懿等人留下了一条通道。
吴懿看着那条通道,虽然心中没底,但是依旧只能走上去“走!”吴懿带着他的队伍,越走越快,越走越快,顷刻之间已经到了宫门之外。
然而此时的宫门之外,仿佛是经历了一场滑稽的闹剧,只有杂乱的脚印,却空无一人,吴懿自知不妙,带着众人向皇后寝宫奔去,他知道,如果现在他还有一线生机的话,那就是他的妹妹,吴皇后!
而早在他刚刚入宫的那一刻,吴皇后的寝宫,早已经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来者何人,此乃大内寝宫重地,不得擅闯,违者杀无赦!”
“我乃吴皇后的哥哥,吴懿,速速放我通行!”吴懿说着就要拔刀硬闯。
“吴将军要硬闯的话,休怪我等无情了。”那些侍卫亦是拔刀出鞘。
“吴懿,事已至此,不要负隅顽抗了,陛下念及亲情,定会放你一条生路!”
第五十二章 吴懿受缚
吴懿看着身后走来的寇封,此刻满是绝望,他败了,彻彻底底的败了,此时此刻,没人能救了他,但是寇封说的有道理,他只要投降,还有一线生机,他不想死,他绝望的看了一看寇封,手中的兵器啷当落地,他败了!
吴懿身后的众人,看见吴懿扔下了兵器,也都将兵器扔下,跪倒在地。
此刻赵云已经来到了皇城之外,如果寇封在城内遇到不测,他的大军会杀进去,而此时,他进去,并不合适。
突然,宫门大开,寇封阔步而出,身后士兵压着吴懿众人“赵将军,辛苦了!”
“寇将军独处险境才是真正的辛苦,比起将军,辛苦二字,云,愧不敢当!”赵云答话道
“如今贼首已除,我需速去白帝城复命,成都内外之守备,按照陛下的旨意,就交给将军了!”寇封说道“如今皇后在宫内痛骂,我是外臣,先前又是陛下义子,我去怕是不合适,请将军物色一人,照顾皇后,以免不测!”
“好,我会尽快遣平日和皇后要好的夫人进宫陪护的”赵云佩服的看着寇封“还是寇将军考虑周全!”
二人又互相寒暄了几句,寇封将吴懿交给赵云就离开了。第二日一早,寇封启程向白帝城进发。
数日之后,寇封再次来到了白帝城外,此时,白帝城内却不是风平浪静,刘备已经连续晕倒了三次,任谁都能看的出来,刘备的时日,怕就在这几天了。
刘禅近日每天都在刘备身边悉心照料,刘永和刘理亦是每天在门外候命,夺嫡之事,二人或许连傀儡都算不上,他们根本不知情。
刘备目视着刘禅,伸手摸了摸刘禅的脸颊“孩子,以后匡扶汉室的大任要交给你了!”
“父亲,你不要这样说,孩儿还年幼,父亲不要离开孩儿。”
“孩子,你心肠太软了,生在帝王家,是没有亲情的。”刘备缓缓的说道“不过正是你的心肠软,却能让寇封归心于你,现在的寇封,连为父都快要看不透了,但是我知道,他做很多事情,都是为了你。”
刘备伸出手摸了摸刘禅的眼泪“孩子,你怎么可以哭呢,为父这不是还活着吗,你不要哭,为父一生,征战沙场,才打下了现在的基业,你一定要守好这份基业,从今以后,你一定要比朝中大臣更奸诈,更狡猾,更勤奋,你才能驾驭的了他们,不然他们是不会服气你的。”
“父皇,我知道,我知道了。”
“你要严于律,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闭上眼睛,稍微休息了一下,又说道“你叫丞相进来,摈弃左右,我有话对他说。”
“是”说着退出去,诸葛亮应召入殿
“陛下,好些了吗?”诸葛亮问道
刘备摇摇头“孔明,朕自从得到你以后,一路顺风顺水,终于得到了今天的帝业,这些都是你的功劳,奈何此番,却不听丞相之言,乃至大败,愧对蜀中众人。朕知道,朕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刘禅,朕就托付给你了!”
“请陛下保护龙体,陛下一定不会有事的。”
第五十三章 白帝托孤(为推荐票加更)
“丞相,朕心中一直还有个谜团。”刘备双目空洞,看着房顶“寇封,是谁?他是什么目的。”
“陛下,您不是已经试探过寇封了吗,本次夺嫡,你还不信任他吗?不管他是谁,他是为匡扶汉室而来,陛下又有什么要纠结的呢?”诸葛亮分析道“从上庸到成都,他确实给了我们很多的惊喜,所以才更让人觉得恐惧,但是如果他有心帝位,前日朝堂之上,他的大军倒戈,会是什么后果?请陛下放心,臣以性命为此人担保!”
“好!丞相,那就将寇封也唤进来吧,我还有些话要对你二人说。”
殿外的寇封听到诏令,起身入殿“末将寇封,拜见陛下。”
“封儿,你起来,到朕身边来。”刘备伸手,抚摸着寇封的背部“孩子,身上的伤都好了吗?让你受委屈了。”
“回陛下,身上的伤已经都好了!”
“封儿,朕虽然将你逐出了家门,但是,我希望,你不计前嫌,还是要把刘禅、刘永、刘理当成你的亲弟弟一样照顾,好吗?”刘备断断续续的说道
“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寇封此刻目光坚定,一直以来,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你和丞相,就是朕给禅儿留下的宝贵财富,你们二人一定要和睦相处,你在外征战要时常记挂丞相在朝中的艰难,尽量配合他行事;丞相在朝中,亦要时常关心寇封的安全,切不可让他身陷险地。”刘备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胸口剧烈起伏,重重的喘了几口大气“丞相,让孩子们和众卿家都进来吧。”
“请丞相为我手书遗诏”
“陛下!”诸葛亮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遗诏写完后,对群臣说道“朕是个粗人,只知道一些事情的大概。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欲与众爱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想怕是熬不到那天了。我死之后,传为于太子刘禅,刘禅一定要记住朕说过的话,时常自我检讨。刘禅、刘永、刘理你们现在给丞相行礼,从今往后称丞相为亚父,要像孝顺我一样孝顺丞相。”
三子跪倒在地,口称亚父,诸葛亮亦跪倒在地“陛下,臣定当效死力!”
刘备又环视群臣“朕就不一一嘱托各位了.......我看到了桃园,二弟,三弟,我来了!”
言毕,刘备驾崩,终年六十三岁!三子并群臣哭到在地。
刘备驾崩之后,刘禅令关兴、张苞二人镇守此地,其余群臣随灵柩,返回成都。
大军启程之日,一个安静的少年站在张苞身边,一直看着寇封,寇封也看见了少年,他想起了那日张飞的重托,新帝登基后,他也就该回上庸了,是时候带走这个少年了。
寇封向少年招手,示意他过来,他突然发现,到现在他还不知道这个少年的姓名“你叫什么名字?”
那少年又是不说。
“你愿意随我学艺了?”寇封又问道
那少年点点头
“你要跟着我,就得告诉我你的名字,你不要害怕,有我在,没人会伤害你。”
少年却懦的看了寇封一眼,犹豫再三,用很小的声音说出了三个字“钟国仁”
第五十四章 刘禅登基(为推荐票加更)
这是寇封在白帝城和成都之间往来最慢的一次,大军足足走了有一个月之久,群臣的心情都异常悲痛,刘备始终是一位令人尊重的君主,他和每个大臣,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样一位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君王,就这样离去了,确实令人唏嘘。
此刻的成都已经是全城缟素,哀礼过后,太子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葬刘备于惠陵,谥昭烈皇帝。尊皇后吴氏为皇太后;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亦追谥为皇后。升赏群臣,大赦天下。
葬礼过后,多日不曾言语的吴太后在群臣面前拦住了刘禅,刘禅跪地“母亲大人有何吩咐!”
“禅儿,你虽然不是我所生,但是我亦是看着你长大,你我二人,情同母子。”说着双目垂泪“今天你务必要为母亲做主!”
“母亲大人,大说无妨!”刘禅说道
“先帝弃子,寇封,借先帝和陛下都不在成都之际,竟然设计,说你舅父预谋造反,关押了你的舅父,你的舅父他造谁的反,他贵为大汉国舅,他只会保全大汉江山,又怎么会造反呢?”吴太后说着泣不成声“我是女人家,可是我的夫君已经离去,没有人替我做主,我只能让我的儿子来为我做主,禅儿,快快下令,放了你的舅父,诛杀了寇封此贼!”
刘禅看着他的这位母亲,又看看堂下的寇封,又求助的看了一眼诸葛亮,诸葛亮只是点头,示意其放开手脚行事,这事是他登基后遇到的第一件大事,他要妥善处理,必不能让群臣小看。
“母亲大人注意身体,今日过后,朕定然认真处理此事!”刘禅劝道
“这等小事,何须改日,儿啊,此事事实清楚,陛下只需放了你的舅父,下令处斩了寇封就好了。”吴太后此时与其说是请求,更不如说是要求,在他心中,刘禅这个孩子是软弱的,只要她今天逼着他做了这件事,那么君无戏言,这件事就算成了。
“既然母后提出来了,那,赵将军,就劳烦你将吴懿、吴班,并其麾下亲兵,城中各营守将都带带上来吧,让那日宫中的黄门宫女也都进来!”刘禅下令道
此时的吴太后,不再有刚才的骄纵,惊愕的看着刘禅;孔明却微微点头,刘禅成长的很快;寇封目不斜视,他早猜到会有这么一出,他很乐意多看会大戏。
不一会,众人被带到,刘禅居中而坐,说道“朕本欲登基之后,赦免众位,奈何先前太后说尔等无罪,朕不忍众位蒙受不白之冤,今日便当着列位臣工的面,问清前日的事情。”刘禅先看向了吴班。
此刻的吴班蓬头垢面,呆若木鸡,他不想死,刚刚刘禅说赦免的时候他还眼前一亮,但是听到后面的话,却瞬间蒙了,这件事情,无论怎么审理,他都是谋逆大罪,想到此处他大呼一声“陛下,臣有罪,臣糊涂,请陛下看在臣也有战功的份上,赦免了微臣吧,罪臣愿意此生为先帝守灵,已除罪孽。”
第五十五章 天子家事
吴懿看着声泪俱下的吴班,暗叫一声糟糕,脑子里开始盘算自己一会该怎么样才能保住这条性命;吴太后心中已经骂了吴班无数遍蠢货了,自己怎么会和这些人是兄弟;城中各营首将偷偷抬头看着刘禅,又斜眼看看赵云,赵云威严的看着他们,他们哪还不知道什么意思,瞬间头跪的更低了。
“说说,你有什么罪?”刘禅继续追问道
吴班目视坐在刘禅身后的吴太后,只见吴太后一双眼睛,如同利剑一般刺了过来,吴班瞬间低下了脑袋“臣有罪,臣假传消息,污蔑陛下!”
“就这么多吗?”刘禅缓缓的说出了几个字,但是这几个字也是在警醒吴班,当日我就在场,如果想自救,所有的话你必须都说出来!
“罪臣糊涂”吴班以头磕地“罪臣意图…”
“咳咳…”吴太后发出了阵阵咳嗽声打断了吴班说的话
“母亲可是身体不适?”刘禅关切的问道
“哀家这几日太累了,偶感身体不适,哀家累了,既然他污蔑了陛下,那也是罪有因得,看在哀家的面子上,此事就此作罢,寇封哀家也不追究了,就放了二人吧。”
“既然母亲身体不适,那请您回宫休息吧,舅父之事,我一定不能让舅父蒙受不白之冤,现在放了舅父,给舅父身上留下的只能是‘朕迫于母后压力,舅父依仗母后行凶,依然可以逃脱王法。’禅儿定不能让母后和舅父留此恶名!”
此刻吴太后越发的觉得自己看不清这个儿子了,他不再是往日的刘禅,这么多年来,在陛下和丞相的光芒之下,刘禅是那么的弱小,所有人都觉得刘禅只是有一个好的出生,没想到近日,真是锋芒毕露啊。殿内的群臣此时也不敢直视这位刚刚登基的皇帝陛下,眼中竟是敬。
“扶我母后回去休息吧。”刘禅下令道
“禅儿,是母后糊涂啊!”此时的吴太后早没有一丝先前的骄纵,亦没有任何侥幸,她看了看刘禅,刘禅只是等他说话,并未回应她,她只好又求助的看了看诸葛亮。
“陛下,依臣之见,此事关乎皇家声威,我等还是退下吧!”诸葛亮出声询问道
刘禅看丞相一眼,师徒二人早有了默契“好,丞相乃朕之亚父,丞相留下,寇封将军是当事人,也留下,其他群臣并各营守将,黄门、宫女都退下吧!”
“母亲?”刘禅询问道
“禅儿,是母后糊涂,才让你的两个舅父犯下如此大错,看在先帝的面子上,求你,求你放他们,也放吴家一条生路吧。”吴太后瘫坐在地,她知道,事情在那里,他斗不过刘禅的,如果她继续咄咄相逼,大逆不道的结果只有一条,任何帝王都不会容忍大逆不道的!
刘禅将吴太后扶了起来“您是我的母亲,他们是我的舅舅,我们是一家人,我不愿意杀他们,但是,我得堵住天下悠悠众人之口,我得让群臣再也不敢有谋逆之心,您教教儿子,儿子该怎么做?”
第五十六章 软弱
吴太后直勾勾的看着刘禅“禅儿,母亲不知啊,求求你想想办法,母亲求你了”说着就要下跪,刘禅和诸葛亮慌忙将她拦了下来,此时的他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丞相,禅儿平日里最听你的话,求求你,求你让禅儿放过我们一族吧!”
“哥哥!”这时门外站着两个怯懦的身影“求大哥放过母亲和舅舅吧,我们已经没有父亲了,我们不想再没有母亲,哥,求你了”说着二人亦是跪倒在地
此时的刘禅异常的孤独起来,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孤家寡人吧,他看看母亲,又看看弟弟,看着跪在地下的两位便宜舅父,看着神情严肃的诸葛丞相,突然他也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看向了那个挺拔的身影,那个他叫大哥的人。
此时寇封也看向了刘禅,皇家之事,他本不应该再插手,但是此事毕竟于他有关,他能感受到刘禅求助的目光,他需要一个台阶,一个了结此事的台阶,而此事诸葛亮也看向了他,他知道他必须“陛下,吴懿那日只是喧哗宫中,出言不逊,并未有僭越之举,至于吴班,乃是因为我假传吴懿军令,他爱惜兄长,才会酿成大错,请陛下责罚微臣!”
“对,就是....”此时寇封的话是吴太后这一生听到过的最美的言语,他刚要接话,却发现殿内的所有人都在看着她,有失望,有愤怒,吴太后此时哪能不懂,他朝寇封递了一个感激的眼神,不再言语。
“寇封,你是为了国家大事,朕又怎会责罚于你!”刘禅看向了跪倒在地的吴懿和吴班“若依你所言,吴懿倒也罪不至死,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而吴班只思家族利益,不思报销国家,盲目听信他人.....
说完再次看见了吴太后,他要看吴太后的态度,他投之以桃,吴太后必须报之以李,才能继续谈下去。
吴太后从小受家族教育熏陶,又多年在宫闱之中生活,此时情绪已定,早知道该怎么做了“禅儿,都是母后管教家族不严之罪啊,我愿今生不再出我的寝宫,了此残生,只求你给吴家一条生路。”
刘禅看了看这位母亲,一涉及到他的家庭利益,就异常识大体起来“吴懿、吴班,你二人扰乱宫闱,蔑视天家,死罪可免,活罪难道,念在你们乃太后宗家,是朕的亲人,朕现在将你二人发配西南边军之中,为一小卒;将吴家财产全部充公,吴家老小分作八处,开垦田地,自己自足;寇封将军,虽是无心之失,却险让此二人念成大错,念你没有害朕之心,罚你在成都居住三月,可在宫中行走。尔等可有异议?”
“谢陛下开恩!”众人皆是称谢。
“那就将处理结果昭告天下吧!大哥,又苦了你了!”刘禅抱歉的看着寇封说道
诸葛亮笑着看了看寇封,而后满脸无奈,他竟然开始看不懂这个陛下了。
众人退去,此时大厅之中只留下刘禅、诸葛亮、寇封三人
“亚父,大哥,我是不是太软弱了!”
第五十七章 不负
“陛下又怎么是软弱呢?只是陛下仁慈罢了,此时陛下若和太后拼个你死我活,这天下悠悠众人之口,又会怎么编排陛下呢?陛下做的已经很好了。”诸葛亮对刘禅来说,确实慈爱的像个父亲,一直以来,他对刘禅有些放纵,无论刘禅对与不对,他都在支持,对就最好,不对他就再私下来想办法补救。
寇封看了看诸葛亮,在诸葛亮的庇护下,刘禅可以翱翔蓝天吗?诸葛亮可以庇护他一生一世吗?他会一直喜欢这种有人庇护的感觉吗?寇封不知道,此刻他也不想说,经过最近的事情,他发现,自己心中的情绪越复杂,越看不懂人心了。
三人又谈论了一些国事,诸葛亮军政繁忙便起身离开了。寇封看着刘禅说道“陛下,末将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大哥但说无妨!”刘禅说道
“陛下,丞相呵护你,是真心实意的爱护你,等你能独掌朝政之日,莫要负了丞相。”寇封说道
刘禅疑惑的看着寇封,慢慢的消化着他说的话,他点了点头“大哥,我记住了!”
寇封也不知道这话说的是对是错,是迟是早,他又和刘禅谈论了几句便也起身告辞了。
寇封回到了住处,此时钟国仁正在院内练习枪法,他看见这孩子的枪法真是比自己的还要惨不忍睹,想想自己还是半吊子的水平,又想起那日林中,关键之处竟然没有化解对手的招式,只能硬扛,看来还是得求助别人了,顺便自己也偷偷师,便带着钟国仁起身来到了赵云营寨。
成都大营。
赵云看见寇封前来,便放下手头军务,起身前来迎接。
二人互相行礼过后,赵云目有忧色“寇将军,当日的事情你我再清楚不过,为什么?哎!”赵云已经听说了刘禅的处理意见,竟然为寇封打抱不。
寇封摇摇头“陛下的话,就是真话,将军以后不要再议此事了。”
赵云见寇封自己也没有说什么,便也不再多说“不知将军此来,有何要事?”
“前日三将军将这个孩子托付给我,让我教他武功,言道只有你、我、孟起教的了此子,只是寇封愚昧,只知道一些战阵杀敌的本领,怕有负三将军所托,故来求助将军。”
“云有幸见过寇将军和三将军厮杀,以寇将军的武艺,何须求助他人?”赵云答道
“封亦是一身蛮力而已,三将军因我爱冲锋陷阵,素来爱我,当日虽然在气头上,亦是手下留情,哪知发现了我的一身蛮力,我俩只是拼了一下午力气罢了!”寇封答道
“难怪我那天见三将军的打法不似平日里的精妙。既然是三将军所托,我当尽全力!”说完走到了校场内,提起两杆长枪,扔给了国仁一把“来我试试你的武艺。”
钟国仁询问的看向了寇封,寇封点点头“需尽全力,让赵将军好好指点你!”
寇封话音刚落,国仁便一枪向赵云刺了过去,亏的是赵云每遇大小战阵,必全神贯注,绝不托大,即便如此,国仁这一枪依旧把他击退了一步
“真是天生神力!”
第五十八章 不合适(推荐票加更)
赵云认真审视起了钟國仁,他的力量太强了,但是他好像根本没有练过任何武艺,怕是根本没遇到过合适的老师吧,一直以来都是瞎琢磨,除了年纪比较大以来,真是一块难得的美玉!
赵云向国仁招了招手,示意其再来,国仁刚才用力一击,竟然只击退了赵云一步,他也十分惊讶,说着又冲了上去,哪知这次,他连出了二十多招,都被赵云轻松化解,此刻在一旁观看的寇封很是惊讶,赵云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打发,纵使对方力气再打,也有耗完的时候,不考虑战场的其他因素,只是斗将话,他完全可以利于不败之地啊。
但是赵云又岂是靠耗尽对手来求胜的将领,三十多招过后,赵云已经逐步的摸清楚了这个孩子的底细,只他调转了枪头,以枪尾为枪头,向国仁瞬间刺出了数十枪,国仁根本无力招架,跌落在地。
“好功夫!”寇封不觉惊叹道
赵云伸手将国仁拉了起来,对寇封说道“这孩子,是一块美玉,可惜....“
“可惜什么?”寇封急忙问道
“可惜,我并不适合教他,如果三将军还在的话,教他就在合适不过了!”赵云惋惜的说道“我的枪法走的是灵巧的路子,他本身力大无穷,如果走了灵巧,就是舍本逐末了,反倒是毁了这个孩子。”
此刻的寇封满脸尽是失望之色,他有负三将军所托啊,他看着国仁,国仁也听见了他们说话,那孩子依旧沉默着,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难道就让这个孩子毁在我的手中吗,想到此处,寇封又说道“马超将军的话可以吗?”
“如果他同意的话,当然可以。”赵云又说道“只是马家的枪法,素来只传马家人。我也是数次求教于他都未能如愿啊。”说着惋惜的摇摇头
此刻的校场异常的沉默,钟國仁打断了沉默“将军,我就跟着你学就好了,我们回去吧。”说着默默的站回到了寇封的身后。
寇封看着这个懂事的孩子,无奈的笑了笑,正要和赵云道别,赵云却说道“让这孩子跟着我一段时间吧,反正陛下罚你在成都待三个月,那就让这个孩子和我学三个月的基本功吧。”
“谢过赵将军!”说着回头看向了国仁“国仁,还不快谢过赵将军!”
“国仁多谢将军!”说着跪倒在地,没有人知道国仁为什么那么努力要变强,但是当他有变强的机会,他一定会去抓住。
“赵将军,那我和国仁明日就住过来,我也要在你这里偷师。”此刻寇封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
“那就恭候寇将军大驾了,明日赵某人再试试寇将军的功夫,如若合适,必然倾囊相授!”
当寇封和国仁走出大营的时候,赵云招了招手,示意他的亲兵过来,他的亲兵慢慢扶着他走出了校场,其实钟國仁的第一击,就给赵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赵云终究还是托大了,他也好久没有遇到对手了,此刻,他竟然有些期待,期待明日和寇封的交手。
第五十九章 赵云的实力(推荐票加更)
赵云和寇封要切磋的消息不胫而走,第二日成都只要算的上将领的都来到了成都大营外,刘禅和诸葛亮竟然也忙里偷闲来到了校场,校场之内人山人海,校场正中一边是五虎将军、百战百胜的常山赵子龙,一边是新进才展露头角,号称可以媲美三将军的寇封。
二人都持着普通长枪,去掉了枪头,蘸上了白灰,一个是银甲白马,威风凛凛;一个是黑甲炭马,气宇轩昂,所有人的紧张的看着二人!
“赵将军,请!”
“寇将军,请!”
说话间两骑齐出,一个是白色闪光,让人眼前一亮,一个是黑色闪电,让人心生颤术。两马相交,二人皆是惊叹不已。
原来赵云竟是这等境界,不和赵云交手,就不清楚他到底有多强,前日的四两拨千斤,前日的瞬间刺出十几枪,在寇封感受过赵云的此枪之后才知道,皆是信手拈来的招数!
原来寇封的力量亦是如此恐怖!赵云今日吸取了昨日的教训,并未硬接这一枪,但是他万万没想到,世间竟然同时出现了两个这样的怪胎,寇封的力量和钟国仁比起来,亦是不相上下。
赵云借着回转马头的机会松了松握枪的手,此时寇封亦是已经调转了马头,二人再次冲锋,战在了一处。赵云招招灵动,只等机会所至,一招制敌;寇封大力挥砍,只求以力破法!
二人你来我往,是越打越吃惊,寇封并不是像国仁一样,只有刚猛的力量,寇封还有灵动和韧劲,打斗之间,竟然有越来越强之势,照猫画虎的使出了赵云的几路枪法。而赵云更是妙招跌出不穷,此时台下众人亦能看出,寇封已经败了,他的黑甲上满是白点,但是校场上无人提醒,因为这场大战太精彩了,精彩到刘禅这个不懂武功的人都看的津津有味,每个人都觉得,看二人厮杀,就好似在看一场表扬,人们欣赏的更多是艺术。
随着赵云的招数越来越复杂,寇封沉静在厮杀中的内心不觉惊醒,他看见自己满身的白灰,有些惭愧,此时赵云又是一枪袭来,寇封顺势跌下战马。
赵云亦跳下马来“寇将军,得罪了!”
“谢将军手下留情,今日寇某受益良多,多谢将军指点。”寇封感谢道
“好好好!”校场中央,刘禅居中而坐,大声呼好“军中尚武如此,何愁北伐不胜!何愁汉室不兴!”
场内将士仿佛被感染了一般,皆大呼“匡扶汉室!北伐必胜!”
“匡扶汉室!北伐必胜!”
“匡扶汉室!北伐必胜!”
诸葛亮目视身边的刘禅,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那个雄主,得此雄主,汉室之兴啊!
切磋结束,众人意犹未尽的散去,赵云的神话继续被续写着,而随着此战,寇封虽败,但依旧名声大噪。
中军账内,此刻只留下了赵云和寇封“赵将军,今日战场偷师,多有得罪了!”
“切磋武艺,本就是学习和领悟的过程,又有什么偷师不偷师呢?”赵云说道“将军若想学,明日就和国仁同来吧,我必倾囊相授!”
“多谢赵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