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你家主子在哪,能不能治我还得先看过再说。”
萧骁见男人走过来,从椅子上挪开站到一旁,男人却没有坐下,而是面带严肃地说:“唐大夫,我就实话实说了,我主子并不在这里,他在京城。”
“在京城我怎么治?”
“我们可以请您过去,无论是否可以救成,主子都说了,愿给十两银子做出诊金,若是救成必有重赏。”
唐子衿扭头看向萧骁,在他的示意下随即望向窗外。
一辆低调地不外显的豪华马车停在已经算是繁华的街道上显得格外突兀,旁还站着浩浩荡荡的一队人更为显眼。光是所穿着着的布料就已经比居住在这偏远小镇的百姓已经好太多!十来个人个个都是高大威猛状,腰间持有佩刀,绝非一般人!
如若她死活不同意去估计就要强行被绑上车强行拉去京城了,而且在权势下也由不得她来说要不要!
“好吧,不过去京城我还得先通知家里人和收拾包袱。”
“我们可以送您过去。”男子提出建议。
唐子衿连忙手:“不用劳烦你们了,我收拾下就回来,你们就在这等我。”
见男子不为所动,估计这是没得谈的了。唐子衿只好拉着萧骁一同硬着头皮踏上马车,有个人陪着至少也能安心点:“你不是也要去京城吗?一起去吧,还省路费。”
萧骁则是挑了挑眉,默不作声。
唐家。
唐家此刻已经分了家,这宅子是她给唐老栓和张春珍安置的,同时她也住在这里,房子并不算大,但带有小院,住三个人绰绰有余。
唐子衿此刻已经收拾好了衣物以及出诊可能会用上的工具、药品之类,手里还有唐老栓偷偷塞给她的十来文钱。
尽管刚到家时已有所交代,但张春珍在临别前还是哭天喊地的。
“闺女啊,你能别去京城吗?娘可舍不得你啊!”张春珍在院门前哭得稀里哗啦的,死死抱着唐子衿不舍得她离开。
唐子衿轻抚她的背,安慰她:“娘我又不是不回来,您就放宽心吧,好好和爹在家里。”
夕阳西下,一对老夫妇再次送别儿女去往天涯海角。
在路上,唐子衿知道了今天问话的那名男子叫白七,而她要救的人是他主子——二皇子的胞弟四皇子。
哥哥为治弟弟的病不惜花重金千里寻医怎么想都让人很感动。
只是出身于皇家,有几分真情又或是算计就不得而知了,作为外人又怎好评价?
当唐子衿问病人又有什么症状的时候白七却回答不上来了,他这人其实挺随和的,但常年冷着一张脸让人觉得他不好靠近。
“唐大夫,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不过是一介武夫哪晓得这么多。”
……
后面赶路的几个月内走走停停,车内外的人几乎没怎么说过话。
终于,京城到了。
萧骁先下车去了招待所,而唐子衿则是直去了裕王府,两人约定好三日后就在城门附近的泰和酒楼碰面。
一百二十二章,
裕王府内。
唐子衿越是往里走药味就越浓厚,一路上还能看见有大夫来来往往,看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就知道束手无策。
她刚下马车时就有人等候了,白七简单交代完后就被一个婢女带往了内院,一路上有不知道有多少个好奇的目光落在她身上,让唐子衿感觉很不习惯,就像是在动物园里被当成猴子看一样。
绿衣婢女将她领进一个房间,跟一个像是管事的男人窃窃私语说完番话后便恭敬地退了下去。
“您就是唐大夫了吧。”男人朝她行了礼,丝毫没有任何的懈怠和轻蔑,让再挑剔的人也挑不出什么错误。
“我是。”
唐子衿朝他回礼。
“我乃王府里的周管事,王爷就在里面。”
唐子衿跟在他后面,有婢女挑起帘子,一个硕大、肥胖的身影像是鹤立鸡群似的,在一众身材还算不错的仆群中格格不入。
唐子衿在心里默默吐槽,胖成这样,不生病才怪呢。
要知道,人要是一肥胖过度,超出健康范围内,比如说膝关节炎、糖尿病、心脏病等都会随之而来。再比如现代,因人们的不良作息、嗜好,以及少运动等,反而心脏病、高血压等成了更威胁身体健康的杀手!
唐子衿对这位裕王的病情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也不怪这里的大夫束手无策,因为古代的医疗技术还尚处于摸索阶段,对很多病症的对治方法并不成熟。
如果是快病的话,可能还没找到应对措施人就挂掉了,但并不影响唐子衿对他们的钦佩。
唐子衿走到床边,半蹲着诊脉,脉象并不平稳,她又翻开看眼和舌苔。
见床上躺的人醒着,唐子衿便问他:“你是否有感觉自己心脏不正常,比如胸闷、突然剧烈跳动?”
“有。”
“感到不安和耳鸣吗?”
他点点头。
“除此之外,还有哪里不舒服?”
裕王皱眉,那满是肥肉的脸拧成一块,几乎都要把他的眼睛、眉毛拥挤地无处可去。
唐子衿也不急,就等待他思考、感受。
“我这几年眼睛看东西越发模糊,好多一走远就看不清了,嗯…还有,感觉我那方面不太行…”
裕王说完,脸有点红,还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唐子衿。
唐子衿心下有了了然,这些都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而且出现视力下降、肾脏问题估计都有十年以上了。
“大夫,我还有救吗?”
“有。”
不过她还是先问下人比较好,像这样的主估计自己身体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异常的都不知道。
唐子衿走到周管事身边:“周管事,您跟在裕王身边有几年了?”
“自王爷16岁出宫立府后就跟着了。”
“那你应该还记得裕王爷什么时候开始有多饮、多尿、多食亦或是中毒昏迷或急腹?”
“这个没有,王爷平日里便多饮食。”
“那他平日里的饮食作息呢?”
“多食肉类、甜食,再次就是夜里常行房事……”
“平日里有健体吗?”
“无。”
“行,我知道了。”
唐子衿皱眉,裕王不过四十多岁的模样,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并发症,估计三十多或更早就已经得糖尿病了!
“唐大夫,可有问题?”
“没,我在想些事,周管事,估计我的治疗不是一时半会,您看…”
唐子衿委婉地说,毕竟她才到京城无处可去、无处可住呀!
周管事听见能治,笑呵呵地道:“都是小事,我立即安排下人去收拾处院子能您下榻。”
好吧,住裕王府内还能方便些。
“春莹,过来。”
周管事唤了声,先前领唐子衿进来的婢女走上前,在他的示意下给唐子衿替上了荷包,并吩咐其他奴婢去收拾一处院子出来。
一百二十三,
唐子衿收下荷包,目光移向周管事:“周管事,治病一事我还得慢想,不过有些事我先与您交代一下,这对王爷治病并无坏处。”
“好,我们不如坐下细谈吧。”
说罢,两人移步至偏厅,这里是离裕王房间最近的接待室。
周管事命人奉上茶点,并且找婢女拿来笔墨,才对唐子衿点头:“唐大夫,您说罢。”
唐子衿见他心挺细,不由得多说了几句:“饮食切记需清淡,忌甜、热量高的食物,比如炸食多油的;忌酒、忌房事,再其次就是每日要健体一定时辰。”
见周管事有所疑惑,唐子衿继续说:“周管事,我回院细列药方后顺便写张饮食清单给您送去。”
她心里其实有些汗颜,并非她不想现成列中医药方,则是中医多是健体、饮食之类;而所需的药物是现代的药品,鉴于之前并没有这方面的病人,她还没对药品进行伪装呢!
毕竟符合时代的才更容易被这个时代的他人所接受。
“好,唐大夫,您先去下榻吧,天色也不早了,晚些我派人给您送晚饭去。”
“有劳您了。”
依然是春莹带领唐子衿前往她暂时下榻的院子中,当唐子衿到时她并没有离开,反而是向唐子衿行了个礼:“唐大夫,这些日便由奴婢来伺候您。”
唐子衿点头:“有劳了。”
说罢,绿莹上前接过她的包袱准备给她安置好便离开进入里屋了,唐子衿就在这院里四处打转参观。
当晚饭过后,月隐隐现身。
唐子衿趴伏在书房的案台上,提起毛笔百无聊赖地写完饮食清单,其实可以吃的有很多,算起来也并不枯燥。不过还是要遵循低糖、低脂、低热量三原则,所以她也特地用朱砂墨写上了大字直接放于第一行表明。
写完,将清单搁置于旁静候墨干,唐子衿从商城提取出药品,将其伪装成药丸状,而带有胰岛素的针管则是裹上层薄木片,剩下的就没办法了,若有人问起只能找借口圆饰。
将药品分装好,房门被叩响了,是绿莹。
得到唐子衿的应允后,她进了来,看向唐子衿面带难色,抿唇不语,一番纠结过后却只是说:“唐大夫,奴婢伺候您去沐浴。”
唐子衿点头,既然她不肯开口,那么她也没必要去过问。
......
“王爷,注意事项我都列在清单里了,请过目。“唐子衿微微福身,眼睛朝地,手捧着张纸。
麻蛋的,这该死的封建社会制度!
坐在上首的裕王爷点头,下首的管事心领神会,从唐子衿手里接过清单,收了起来,站回原位。
唐子衿见裕王爷丝毫没有要过问的意思,默默抹了一把压根就不纯在的汗珠,她心里对等级制度又有了新的认知。
裕王爷似乎终于想起了她,随口一问:“唐姑娘进了京城哪个女学?”
女学?唐子衿一愣。
周管事汗颜,爷!看您说的是什么话。肯定是忘记今晨他说话了。
裕王爷也确实忘了,他还以为又是与之前一样,是在京城内找的大夫,毕竟他又不关心这些。
一百二十四
在这时候,贴心的周管事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了。
他上前,在裕王爷耳边低语。
“哦,原来唐姑娘是京城之外的人啊!”裕王爷恍然大悟。
似乎是对之前的误解有些不好意思,于是也对唐子衿有了那一丢丢耐心。
“唐姑娘既然已经来了京城,不妨去女学试试。”
裕王爷不知何时接过周管事的清单,看着上面的周正大气的字,眼里流露出一丝赞赏。
虽然他是草包一个,但并不代表他没有鉴赏能力。
见过唐子衿的之后,原本只是谁随口一说,眼下,他也有了自己的考量。
毕竟在朝廷这个大染缸里,谁也不清白就是了。
......
唐子衿看着手里捧着的介绍信,还有些懵懵懂懂。
想起裕王爷的话:“为人之本,必先直立。唐姑娘,现在机会摆在你眼前了...”
余下的意思,不用他说唐子衿也知道,无非就是一些山鸡变凤凰,燕雀亦然要有鸿鹄之志云云。
唐子衿并不排斥裕王爷的好意,不管他究竟有何目的——甚至还有一些窃喜。但拿着裕王爷的推荐信,有了走后门的嫌疑。
尽管她就是!
在与萧骁匆匆碰头之后,唐子衿就踏上了自己的求学之路。
进入了香玉书院,来到这儿才惊觉自己的想法有些天真。
无论在哪,有人的地方就有热闹,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这香于书院除了夫子,基本全都是女的,那场面,几乎天天上演宫斗剧。
这不,热闹就落在了唐子衿身上。
这是一起由唐子衿所在的丙班同学引发的,特别是她们从别的途径知晓了唐子衿的农家女身份。
起因就是丙班的同学看不起乡下的唐子衿,想让她滚出丙班,最好去丁班。如果可以最好滚出香玉书院,免得拉低了她们的格调!
“乡下来的野丫头,哪儿来的待哪儿去,别来祸祸我们班!”
唐子衿顺着那尖锐地不怀意的声音,目光落在那个趾高气昂的身影身上,对方昂首挺胸,活脱像只骄傲的孔雀一般!
那个连脚趾头都显得高人一等的女子正一脸嫌弃的看着唐子衿,随即迅速扭头看向别处,仿佛多看一眼会污了她的眼。
唐子衿静静地看着她,竟觉得有些好笑,这中二的语调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一样,却都是刺人。
眼前的女子不过是香玉书院丙班的一个学子,头上还有甲班和乙班,论身份,比她高的大有人在。
不过,这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吧?尽管这个朝代女子可以读书、上朝廷为官,在京城以及附近的府风气还好些,一旦走远了,依然封建,依然根深蒂固难以拔起这根刺。
不过对于这种人,若是唐子衿一一与之计较,那她可是要忙死了!但要她忍气吞声,她又吃不得这个亏。
人嘛,什么都可以吃,但亏吃不得,如若是为他人好为大家好的忍让一下也没什么,不触及根本吃点亏也没什么。如若是这种,一旦有了先例,那在他人眼里自己还不是如软柿子一样可以任人捏扁搓圆?
“乡下的?在座各位往上数几辈,扪心自问一下,哪个不是往地里刨食的?说看不起我,想过自己的先祖了吗?再说,据我所知,大庆朝的开国皇帝乃是从穷乡僻壤的一个小村中农民家庭出身的奇女子,却能文善武,上可高堂论阔治天下、理民生;下可御马奔驰草原驱羌人,使敌几十年内不敢冒犯我边境!”
唐子衿步步紧逼看向方前还嚣张跋扈的女子:“再说众多文人墨客哪个不是从五湖四海而来?难到你认为,除去京城之外皆是乡巴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