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TXT下载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全文阅读

作者:方细辛     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txt下载     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21章 被本宫抓到了

    “好了,不与你说笑了,温丞相递了折子上来,说是这几日想让温小姐进宫来你宫里坐坐。”,孟承晔换了手背贴在姜玉茗胳膊上。

    “阿娴?好啊,说起来我前儿个写信给她,她都没回我呢。”,姜玉茗轻声叹了口气。

    也不知阿娴最近在忙什么。

    孟承晔顿了顿:“听说温小姐心上人去了。”

    姜玉茗猛地扭头看向孟承晔:“什么时候的事儿?”

    孟承晔想了想:“约摸是前两日吧,温小姐这几日一直郁郁寡欢的,温丞相实在是没法子了,才想起了你。”

    温娴一直跟姜玉茗有书信来往,这事儿温丞相是知道的,温娴也没瞒着温丞相。

    姜玉茗沉默了会儿,轻声道:“就那样走了?”

    姜玉茗说的是李郡。

    孟承晔抽出手揉了揉姜玉茗的头:“药石无医的病,能有什么办法?”

    孟承晔之所以知道李郡得了什么病还是有几日温丞相频繁的请了太医,孟承晔担心温丞相的身体,问了太医才知道生病的不是温丞相。

    是温小姐的心上人。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孟承晔便回去了,没办法,还有许多折子未处理。

    他不过是借着这事儿忙里偷闲的来茶茶这儿摸个鱼。

    翌日,姜玉茗特地早起到了宫门口去接温娴。

    因为是接人,姜玉茗特地早到了一会儿。

    风依旧有些大,姜玉茗的发髻吹得有些许凌乱。

    宫门口人多,温娴依着礼数给姜玉茗行了个礼,姜玉茗扶起人,有些心疼,可这儿人多眼杂,到底不是说话的地方。

    于是姜玉茗忍下到嘴边的话,先带着温娴回了宫。

    路过御花园的时候,里头有些吵闹,不过姜玉茗也未曾细听,带着温娴便回去了。

    御花园里,沈德妃正满眼不可思议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宫女和侍卫。

    那侍卫赤条着上身,跪在地上不停的喊着娘娘饶命之类的话。

    而与那侍卫苟同的,竟然是她宫里的二等宫女。

    那宫女正衣衫不整的披着外套跪在侍卫身旁。

    “你个混账东西!竟然,竟然……”

    沈德妃气的说不出话。

    旁的侍卫也就罢了,偏生还是皇上跟前的御前侍卫。

    这要让旁人知道了,该怎么想她?

    用宫女收买皇上身边的人以便打听皇上行踪?

    这可是大罪!

    “来人,把这两个人给本宫押下去!彩云,杖毙!”,沈德妃现如今只想结果了彩云。

    彩云,也就是那个宫女。

    御前的人她动不得,但彩云到底是她宫里的,不管如何,彩云都留不得。

    沈德妃现下有些慌张,又有些庆幸。

    慌张的是竟然出了这种事,还是她宫里的人,庆幸的是好在是被她撞见了。

    就在小太监准备把彩云拉下去的时候,柳淑妃踩着点儿过来了。

    “这儿又是什么事儿惹得德妃妹妹生这么大气?呦,又罚奴才们了?上回在外头罚了几个送东西的小太监还不够么?”

    柳淑妃跟在孟承晔身后,笑盈盈的看着沈德妃吃惊的模样。

    小样儿,被本宫抓到了吧!

第122章 闲置的冷宫

    “皇上金安。”,沈德妃莫名开始心慌。

    皇上怎么来了?

    孟承晔站在边上瞅了眼跪在地上的宫女和侍卫。

    哦,朕是被淑妃喊过来吃瓜的。

    当然,柳淑妃的原话是许久未见皇上,特地过来邀请皇上一块儿去御花园逛逛。

    谁知道恰好就遇着沈德妃了。

    嗯,恰好。

    “这儿是怎么了?”,孟承晔一副不知情的模样。

    “回皇上,臣妾就是来逛逛遇着了这两个人,臣妾也不大明白。”

    沈德妃有些吱唔想把事情糊弄过去。

    “呦,瞧着跪在地上的侍卫臣妾还有点眼熟呐,这宫女也是,臣妾总觉得似乎在哪里见过。”

    柳淑妃可不打算放过沈德妃。

    今儿整的这么一出,可是她的手笔呢!

    “嗯,这侍卫朕但是有些印象,似乎是御前的人?”,孟承晔仔细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侍卫。

    这人朕有点印象,贪图美色,不过当值还是很尽心的。

    没想到栽柳淑妃手里了。

    “回皇上,臣正是御前当值的三等侍卫。”

    那侍卫跪在地上表现的格外冷静。

    孟承晔揣手,你演的好假,能不能慌张一下?

    “既然沈德妃不知道,那朕就亲自问好了,你来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孟承晔瞥了眼沈德妃,指了指跟前跪着的侍卫。

    算了算了,朕心地善良,这戏给你们接下去了。

    “回皇上,臣和德妃娘娘宫里的彩云情投意合,今儿臣轮休,就想着约彩云出来见个面,许久未见臣和彩云聊了几句一时有些意动,谁成想惊扰了德妃娘娘,臣罪该万死,请皇上责罚。”

    侍卫跪在地上头都不抬一。

    实际上,他是怕抬头会演的太假,没办法,为了淑妃娘娘许诺给他的花魁,他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而一旁的柳淑妃站在孟承晔身后吹了吹指甲,格外挑衅的看着怒火中烧的沈德妃。

    事儿呢就是我做的,人也是我收买的,但是这个脏水我今天说什么也要泼你身上。

    “当真情投意合怎么会在这种地方玷污了人家?”,柳淑妃定定的看着沈德妃。

    沈德妃呼吸都有些不顺畅了。

    她今儿个到底是为什么要出门?

    早知道便不出门了!

    哦,对了,是太后娘娘一早召见她叮嘱了几句腊八节的事儿。

    她还纳闷呢,腊八还有半个月,虽说是该早早的预备起来,可也不至于提前半个月就预备着。

    感情是在这儿等着她呢!

    柳淑妃挑衅的那么明显,再加上太后今天莫名的召见,沈德妃再傻也知道了这是柳淑妃的手笔。

    可现如今她太过于被动,如果这个时候出声,怕只会越发显得这事儿有蹊跷。

    “臣……”

    那侍卫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淑妃娘娘说的是,真要喜欢人家,怎么可能会在这种地方污了人家清白?

    御花园人来人往的,稍有不慎就会像现在这样被人抓到。

    要实在是忍不住,那不还有个闲置的冷宫嘛!

    孟承晔瞥了眼跪在地上的侍卫。

    瞧着你对冷宫很熟悉的模样啊!

第123章 正当借口(并不)

    刑啊小伙子,你挺不错的!

    朕瞧你以后的日子挺有判头的。

    “怎么,不打算说实话?慎刑司里可有的是法子让你们说实话,现在说,还能免了一顿皮肉之苦。”

    柳淑妃轻喝一声,摸着手里的汤婆子脸上写满了“就是本宫做的,能奈我何”。

    孟承晔就当作没看见柳淑妃的表情,附和了一句:“你们若是说出来,朕兴许能饶你们一命。”

    那侍卫沉默的低着头不说话。

    彩云很及时的接了上去:

    “回皇上娘娘,奴婢……奴婢是受了德妃娘娘指使,让奴婢前去找王侍卫打听皇上行踪,听到王侍卫喜好女色,奴婢仗着有几分姿色,奴婢这才……皇上娘娘饶命啊!”

    王侍卫跟着彩云一起磕头:“皇上饶命。”

    这就是认同了彩云所说的了。

    “德妃,你还有什么要说的?朕可记得这的确是你宫里的宫女。”

    孟承晔板着一张脸,一副朕生气了的模样。

    沈德妃跪在地上,身子有些颤抖:“皇上,这不关臣妾的事啊,臣妾对此事并不知晓。”

    “那德妃慌张什么?”,柳淑妃顺着汤婆子边上挂着的流苏,轻笑了声。

    被自己宫里人背叛的滋味好受么?

    百口莫辩的感觉如何?

    德妃娘娘,这才是个开始呢!

    本宫说过,只要让本宫撑过去了,今后便有你好受的!

    柳淑妃心里格外舒畅的看着沈德妃狼狈的模样。

    “探听朕的行踪,德妃,这可是死罪啊。”,孟承晔看着沈德妃,不徐不疾的说道。

    真要能现在给你个死罪,那还用得着淑妃动手?

    这些年有多少人命损在你手上?

    且不说动不动就杖毙宫女太监,便就是你与家中来往的那些书信银钱,也够你吃一壶的了。

    想到这儿,孟承晔难免有些真动怒了。

    沈太师一直收受贿赂这事儿他是知道的,况且,沈太师的心还不小呢,妄图在明年的春闱上动手。

    呵,真是想钱想疯了!

    “皇上,不是这样的,你听臣妾解释。”,沈德妃泪汪汪说道。

    “好啊,那你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派人打听朕的行踪。”

    孟承晔冷声道。

    沈德妃原本就有些慌张,现如今被孟承晔恐吓一番,又措不及防的被反问了一波,沈德妃脑子便有些转不过来。

    思绪多少有些被孟承晔牵着走。

    “皇上,臣妾…臣妾只是太想念皇上了,想多知道一些皇上的事情,这才一时间犯了糊涂,皇上便饶了臣妾这一回吧。”

    沈德妃又怕又惊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

    “罢了,朕念你多年伺候朕,就饶过你这一回,不过,凤印还是劳烦母后代为掌管,等柳淑妃生产过后再给柳淑妃代掌。”

    孟承晔幽幽的叹了口气,似乎真的体谅沈德妃这一次过失是看在多年的情分上。

    “至于彩云和王直,拖去慎刑司,交由慎刑司处理。”

    孟承晔说完便带着柳淑妃走了。

    能有个正当的借口收回凤印,今儿这一趟也不算白来。

第124章 失约

    至于为什么重拿轻放,那是因为还不到处置沈德妃的时候。

    柳淑妃明白,孟承晔更明白,两人都很默契的没有提起沈德妃。

    “皇上,臣妾今日出来的时候还未曾喝安胎药,臣妾就先告退了。”

    到了岔路口,柳淑妃福了福身子准备回去。

    孟承晔摆了摆手,自己回了仁政宫。

    好家伙,用完就扔,你把朕当什么了?

    沈德妃在寒风中站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她被柳淑妃带进去了。

    至于皇上,沈德妃觉得皇上只是被柳淑妃给蒙骗了。

    沈德妃越想越后悔,可事情已经盖棺定论了,她再去找皇上也没什么用处了。

    沈德妃有些难过的回了永安宫,到了永安宫,看见正在忙忙碌碌扫洒庭院的宫女,沈德妃气不打一出来。

    于是沈德妃宫里又送了几个宫女进了慎刑司。

    余下的宫女越发害怕,生怕自己做错了事儿惹了沈德妃便被送到慎刑司去了。

    至于彩云和王直,柳淑妃代掌凤印这么些年里,从慎刑司捞两个人出来也不是多难的事儿。

    更何况这事儿孟承晔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姜玉茗带着温娴回了宫,屏退了下人,温娴便忍不住抱着姜玉茗便哭出声来。

    “茶茶,他失约了…他失约了!当初说好金榜题名便来娶我的,说好陪我一辈子,他却抛下我一个人走了。”

    温娴抱着姜玉茗哭的泣不成声。

    姜玉茗叹了口气,拍了拍温娴的后背。

    温娴哭了好一会儿才渐渐收了声,姜玉茗拿了帕子替温娴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温娴靠着姜玉茗讲着她和李郡的故事,姜玉茗沉默着递了块手帕给温娴。

    这个时候,不管什么安慰的话都是空洞苍白的,不是当事人,怎么可能做得到感同身受?

    还不如让温娴把情绪发泄出来,总好过憋在心里难受。

    温娴在姜玉茗这儿呆了一天,姜玉茗费尽心思逗温娴笑了两声,原本傍晚姜玉茗是打算留温娴一晚的。

    谁知道杨福过来了,说是天已经有些许暗沉了,怕路上危险,皇上让他亲自送温娴出去。

    姜玉茗皱眉:“杨公公,就不能就温小姐在本宫这儿睡一晚吗?”

    “娘娘,这不合规矩。”,杨福弯着腰小声道,“况且皇上也会吩咐了奴才,好生将温小姐送回丞相府,娘娘且宽心就是,若娘娘真舍不得温小姐,明日再让温小姐进宫也是一样的。”

    反正温丞相递的折子上写的就是让温小姐进宫玩几天。

    只是孟承晔考虑到一个温娴是一个未婚女子,在宫里留宿多半会影响温娴的名声,这才让杨福过来送人出去。

    天黑危险什么的,都是借口。

    在皇宫里,能有什么危险?

    “好了茶茶,那便多谢皇上了,茶茶我明儿个再来找你可好?”,温娴拉着姜玉茗的手,看着姜玉茗依依不舍的模样,轻声道。

    姜玉茗迟疑了下,点了点头。

    温娴这才起身出去了。

    坐在马车里,温娴挑开帘子,眉宇间又染上了忧愁。

    ------题外话------

    嘤嘤嘤~

第125章 猫腻

    她多想随李郎一块儿去了,可是她还有爹爹跟母亲,还有茶茶,她还有太多的牵挂。

    更何况,作为温家的小姐,她身上还担着太多的责任,虽然爹爹不说,但她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她都知道的。

    温娴靠在马车内壁上,闭着眼睛叹了口气。

    可是没了李郎,她今后的日子,又该如何呢?

    她之前的计划里,从来没想过会失去李郎。

    到底是天不遂人愿。

    温娴抚摸着腰间的香囊,又忍不住湿了眼眶。

    这是她和李郎初见时的东西,也是她和李郎的定情之物。

    这香囊正是李郡去时手里拿着的香囊,李母知道儿子珍重这个香囊,仔细想想便也知道这个香囊是谁的了。

    李母留下这个香囊给温娴,也是想给温娴一个念想的寄托。

    温丞相早早的就在家里等着了,见温娴情绪好了许多,一颗心才落回肚子里。

    总归是比前几天盯着天空失神的模样好多了不是?

    晚上,孟承晔翻了姜玉茗牌子,姜玉茗也是在孟承晔嘴里才知道了白天御花园的事情。

    姜玉茗缩在被子里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事儿,毕竟它看起来就是冲着沈德妃去的,况且漏洞也不少。

    例如沈德妃若是真有心派人探听皇上的行踪,为什么只是选择御前侍卫?选太监不是更好么?

    再者,沈德妃一个后妃,沈德妃家里又是从文的,若是真派彩云去探听,又是怎么沟通上身为武将的御前侍卫呢?

    要知道,御前侍卫出了当值的时候可以在皇宫里,其他时候都是居住在宫外的军营里,沈家的手怕是还没伸到军营里。

    今天这事儿实在是经不起考究。

    不过皇上偏心罢了。

    就像是上次沈德妃和柳淑妃,那才是个死局,只是皇上向着柳淑妃,这才使得柳淑妃绝处逢生。

    姜玉茗打了个哈欠,想着想着便睡着了。

    孟承晔倒是有些许睡不着,大臣们提起立后的频率越来越高。

    他也不知为何,就是不太想立后。

    京中贵女如花儿一样多,好的不是没有,总有一两个适合后位的。

    孟承晔把姜玉茗拉进怀里,如果茶茶能做皇后便好了。

    只可惜,姜家从商,无一人在朝为官。

    但凡是有一个人……

    孟承晔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且睡吧,明早估计那群老狐狸又要提立后的事儿了。

    睡梦中的姜玉茗并不知道孟承晔动了立她为后的心思,外头天冷,姜玉茗又往孟承晔这边缩了缩。

    翌日,姜玉茗裹着被子不愿意从床上起来,迷瞪了好一会儿,才想起今儿个温娴是要进宫来找她的。

    姜玉茗这才打起精神从床上爬了起来。

    拿了件大氅揣了个汤婆子姜玉茗便回去了。

    孟承晔回来的时候,姜玉茗已经走了好一会儿了。

    孟承晔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朕都没这个能让茶茶早起的待遇。

    姜玉茗这边刚回去,温娴也就刚好被接引进来。

    问了温娴还没用早膳,姜玉茗便让小华子多提了一份早膳。

第126章 火锅

    实际上温娴已经用过了,只不过想着陪姜玉茗再吃点儿。

    是以温娴吃的不多,而且吃的比较慢。

    一连几日温娴都进宫在姜玉茗这儿待着,有姜玉茗吵闹着,温娴也少了些时间去忧愁。

    只是如今的温娴不大爱笑了。

    天冷,姜玉茗越发爱吃锅子了,两三天吃一次,连带着温娴都有些上火。

    白答应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鲜香的锅子味。

    “姐姐金安。”,白答应行了礼坐在姜玉茗身侧。

    “落霞来了,绘兰,添双筷子。”,姜玉茗正捞着锅底的肉。

    温娴在一旁下着土豆。

    原本这些事儿都有宫女伺候的,不过姜玉茗觉着吃火锅还是要自己动手才有味道。

    “姐姐仔细着上火。”,白答应拿了筷子轻声提醒道。

    “无碍,我特地选了菌汤的呢。”,姜玉茗夹着肉在碗里的辣椒粉里滚了一遍。

    白答应:“……”

    总觉得说了似乎又没说,这个菌汤锅子似乎又不是菌汤锅子。

    “答应就别说她了,好歹今儿个是清汤的,昨儿个可是加了不少辣子的呢。”

    温娴夹了块土豆放在姜玉茗碗里。

    “玉茗姐姐也就好这一口了。”,白答应声音轻轻的,语气里仍旧是几分柔弱内敛。

    姜玉茗心满意足的吃了顿清汤锅子,白答应略坐了一会儿便回去了。

    温娴陪着姜玉茗靠在软榻上闲聊。

    白答应回去又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倒腾了一阵子,出来后拿着一罐决明子茶正准备去找姜玉茗。

    后来又想起姜玉茗喜爱甜食,白答应又回去换了一罐金银花蜂蜜茶。

    冬天上火的话,这种茶正好。

    温娴又是待到天黑才回了丞相府。

    天冷,姜玉茗是想着留温娴一晚的,可孟承晔不让,每天都按时让杨福过来送人出去。

    日子也就这么慢悠悠的晃过去了,刚入腊月,宫里头就开始忙了起来。

    值得一提,听说前些日子沈德妃亲手煲了碗汤送到乾元殿去了。

    皇上颇为感动,当晚就召了沈德妃侍寝。

    第二天皇上还赏赐了不少东西,可让沈德妃高兴坏了。

    于是沈德妃第二天又邀请了众人去她宫里议事。

    姜玉茗这边自然是没落下的。

    但是姜玉茗不乐意去啊,便找了个借口推脱。

    沈德妃却执意要姜玉茗过去,姜玉茗到底还是同意了。

    今儿不同意,明儿个怕是沈德妃还要派人来请呢。

    不过,锦贵嫔同意了,跟她姜玉茗有什么关系?

    于是第二天姜玉茗睡到温娴进宫了才醒,至于沈德妃那边的“议事”,早就结束了。

    沈德妃自然是气的,可姜玉茗的恩宠与她平分秋色,她竟奈何不得姜玉茗。

    何况上次给家里递了信让家里帮忙,却不知为何一点动静也没有。

    沈德妃当然不会知道,那事儿还没起来,就被姜老爷给摁下去了。

    沈家也是动作迅速的销毁了证据,原本沈太师是准备先让流言起来,再借着流言晋谏皇上的。

    祸国殃民这个罪名,少说也是废除位分打入冷宫的罪名。

    只可惜,姜老爷动作迅速,没让这个流言起来。

第127章 你炸什么毛

    之前若是凤印还在,她还能有几分权势,到底是手中无权难办事。

    沈德妃垂眸思虑了一会儿,又递了封信给家里。

    这封信自然是没能顺利的到沈太师手里,半路上就给孟承晔拦截了。

    看着信里的内容,孟承晔撑着头闭目了好一会儿。

    沈德妃为了凤印竟然妄图对太后下手,孟承晔心气儿都不太顺了。

    最后沈太师拿到这封信的时候,孟承晔已经去了给太后请安。

    翌日,姜玉茗正陪着温娴说话,太后身边的宫女就来了,说是传姜玉茗和温娴过去请安。

    姜玉茗倒是麻溜,换了身衣裳披了件大氅就出去了。

    姜玉茗这个冬天一共做了两件大氅,正好分一件给温娴。

    原本温娴进宫是传了一件大氅的,只是衣摆不小心弄湿了,想着傍晚才出宫,就让宫女拿去烘干。

    没成想这个时候太后召见了。

    “太后娘娘金安,淑妃娘娘金安。”

    柳淑妃也在这儿。

    姜玉茗看着柳淑妃有些疲惫的模样,就猜到柳淑妃近日害喜有些严重。

    约摸着有四个月了吧,已经显怀了都,产期大概是在来年的五月份。

    “温小姐今日也进宫了啊。”,柳淑妃没忍住刺了两句,“最近温小姐进宫的频率有些高呢,这要是换作是本宫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可不敢日日进宫来。”

    “淑妃娘娘这是哪里的话?不过是臣妾无聊,求着皇上许了恩典让温小姐进宫来陪臣妾的。”

    姜玉茗当即就反驳了回去。

    柳淑妃哼了声,瞪了眼姜玉茗:“本宫又没说你,你炸毛做甚?”

    “听臣女爹爹说,柳公子又上门来提亲,臣女这也是不得已才进宫躲闲,臣女自知不足,自然是不适合做淑妃娘娘的嫂子的。”

    温娴轻点了点茶杯的杯壁,淡声说道。

    温娴这话说的倒也不假,柳大公子听说李郡去了,抬了不少聘礼亲自上丞相府求娶温娴。

    柳大公子去的声势浩荡,整个上京都人尽皆知。

    当然,还有旁的世家公子来求娶温娴,只是旁人都是旁敲侧击或者派了媒人上门来问问。

    直接抬了聘礼来的,只有柳大公子了。

    只是如今温娴并没有嫁人的心思,原本温丞相想着再给温娴挑个人品好的,谁成想温娴都一口回绝了。

    温丞相知道温娴心里还是有些放不下,也就没再强求。

    柳淑妃最听不得旁人提她哥哥和温娴的事儿,何况这提起的人还是温娴本人。

    柳淑妃正准备反击,太后轻咳了两声。

    柳淑妃硬生生忍下到了嘴边的话,猛地拍了下桌子起身道:“回姑母,臣妾方才不小心弄湿了衣裳,先去偏殿换身衣裳。”

    语气里多少带了几分不满和气愤。

    太后点了点头,瞧着柳淑妃出去了,才扭头和温娴道:“让温小姐见怪了,这孩子被哀家惯坏了。”

    “是臣女的不是,方才一时失态顶撞了淑妃娘娘,请太后娘娘责罚。”

    温娴起身行礼。

    太后摆了摆手,笑道:“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既然温小姐有心便替她抄几卷佛经吧。”

第128章 太后的风寒

    太后有些赞许的看了眼温娴。

    不愧是温家出来的孩子,进退有度,颇有大家风范。

    哀家那个侄子,到底是没这个福气啊。

    其实柳大公子人长的俊俏,只是温娴不喜欢,再俊俏又有何用?

    “谢太后。”,温娴这才起身坐在位置上。

    “玉茗近来可好?听说你最近偏爱锅子,可少吃些,容易上火。”,太后又看向一旁的姜玉茗,笑道。

    “臣妾知道啦。”,姜玉茗抱着手里的汤婆子回道。

    一副真诚认错的模样,然而心里却惦记着明天吃什么锅子。

    至于为什么今儿个不吃,是因为今儿个太后说了少吃些,她是个乖孩子,说不吃就不吃。

    “也快到腊八了,过了腊八啊,这距离过年就不远咯。”,太后有些感慨撑着软枕。

    “是啊,这还是臣妾进宫头一次过年呢,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瞧见烟花。”

    姜玉茗提起这个便来了兴致。

    除去烟花,她还想放天灯。

    上京这边地势宽阔,周边山林树木少,最适合放天灯了。

    “自然是能的,玉茗若是喜欢,大可定个你喜欢的图案让内务府的人去准备。”,太后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

    这过年,宫里头的过年可比不得外头,一个年过下来,她这把老骨头怕是要撑不住啊。

    不过太后看姜玉茗兴致勃勃的模样,到底是没扰了姜玉茗的兴致。

    总归离过年也没多远了,有些事啊总要亲身体会一下才知道的。

    姜玉茗和太后闲聊了几句,太后就放了姜玉茗和温娴回去,回去的路上姜玉茗脸上的高兴简直掩盖不住。

    太后说,元宵的时候可以去朱雀门那边放天灯。

    姜玉茗如今揣着汤婆子已经开始期待过年了。

    等姜玉茗和温娴走了,柳淑妃才从偏殿过来。

    太后看着柳淑妃耍小性子的模样,颇为无奈道:“你呀,什么时候学学温小姐,冷静自持进退有度,那才叫大家闺秀。”

    柳淑妃端着茶杯轻点了点,润了一下唇:“姑母,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与她的恩怨,再说了,那样文绉绉的,我瞧着都累。”

    自在一些不好么?

    太后笑着摇了摇头,端起茶杯顿了顿,这大概就是武将女儿和文官女儿的差别吧。

    太后又与柳淑妃聊了好一会儿,倒是留柳淑妃用午膳才放人回去。

    柳淑妃最近害喜严重了些,是一点鱼腥味都见不得,也格外爱吃酸的,当然辣的也爱吃,一时间倒也猜不出是男是女。

    不过柳淑妃倒希望这是个女孩儿。

    柳淑妃很清楚的知道,长公主和皇长子哪个更容易长大。

    倒不是她不喜欢男孩儿,只是她更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的长大。

    若是个皇子,怕是后宫有不少人要把手伸过来呢。

    日子越发的冷了,姜玉茗便也越发的不爱动弹,到了腊月初四这一天,听说太后病了。

    姜玉茗满脸疑惑,前儿个她还和阿娴见了太后娘娘,那时候精神头还好好的,怎么这会子就病了?

    小华子说是太后娘娘不小心染了风寒。

    ------题外话------

    晚点还有几章哦,姐妹们先睡,明天早上起来就能看到啦

第129章 沈德妃的小心思

    已经宣了太医去诊治了,太医的说法是往后的半个月最好是不要见风,一日三餐药都要喝着。

    因着风寒容易传染,太后便免了众人的侍疾,只让几个太医轮流伺候着。

    太后这一病,后宫的事儿就没人打理,柳淑妃还害喜呢,于是凤印便又回到了沈德妃手里。

    沈德妃这边才刚收到家里捎进来的东西,太后就病了,凤印也回来了。

    沈德妃一时间高兴的有些不知所措。

    于是重新代掌凤印的沈德妃格外神气,腊月初六又喊了姜玉茗过去议事。

    姜玉茗叹了口气到底是应了下来,顺便决定今儿早睡,不然明儿个早上起不来。

    事实上,姜玉茗真是太高估她自己了,哪怕是早睡了,第二天早上姜玉茗窝在温暖的被窝里压根就不想起来了。

    好在绘菊绘兰硬是给姜玉茗拽起来了,不过因为赖了一会儿床到底是起晚了,再加上洗漱梳妆和用早膳,姜玉茗也就去晚了。

    姜玉茗又是最后一个到的。

    一进去,沈德妃就阴阳怪气:“呦,皇上昨儿个是歇在本宫这儿的,锦贵嫔倒是起的比本宫还晚。”

    “德妃娘娘金安。”,姜玉茗起身找了位置坐下,“娘娘说的是,天冷,臣妾惫懒,向来是起不太来的,若不是娘娘今儿个召集了姐妹们议事,臣妾原不打算起这么早的。”

    姜玉茗带着一点点火气,说来奇怪,姜玉茗夏天倒没什么起床气,可到了冬天就有了。

    今儿又起的早,心里头怎么看都不太舒服。

    也就火气十足的给沈德妃顶了回去了。

    “这么说还是本宫的不是了?”,沈德妃冷笑一声反问道。

    “娘娘这是哪儿的话,谁敢说娘娘的不是?”,姜玉茗心下越发烦躁。

    偏生沈德妃殿里头开了窗,外面的冷风灌进来冻的人有些许不舒服。

    一旁的许淑仪扭头瞧了眼姜玉茗,连同汤婆子一起揣进了宽大的衣袖里。

    来时她们都披着大氅,外头倒也冻不着,进了殿自然是把大氅给脱了下来的。

    谁成想沈德妃殿里这么冷?

    还有冷风吹进来,这是生怕她们在她殿里睡着么?

    殿里也不是没有炭盆,只是那炭盆靠近上首,离她们远远的,她们也暖不着啊。

    退一步来讲,就算她们面前有炭盆,那窗户还开着呢,能暖到哪里去?

    “锦贵嫔好大的脾气,怎么本宫堂堂一个德妃,还使唤不动你这个贵嫔了?”

    沈德妃看向姜玉茗,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善,更多的是不满。

    “臣妾不敢,臣妾再如何惫懒现如今不也坐在这儿了么?只是德妃娘娘如今正蒙圣恩,怎的殿里还这般冷?内务府可是亏待了娘娘?”

    姜玉茗瞥了眼后头来着的窗户,好么,有个窗户就正对着她呢!

    更别说还有旁的窗户也都打开了,这穿堂风是最冷的。

    沈德妃一噎,面前有些臊的慌。

    的确是她叫人打开的窗户,原本就是想给嫔妃们一个教训,料想也没人敢说出来,再者冻一冻又不会如何。

第130章 怕冷的宁小媛

    谁成想姜玉茗今儿带着一肚子的火直接就给说出来了。

    这倒弄的沈德妃不好做人。

    “瞧本宫这记性,原本是屋子里有些闷叫了人给通通风,谁成想妹妹们来了,本宫和妹妹们聊着就给忘了。”

    沈德妃有些不自在的摸了摸手里的汤婆子。

    “绣花,还不快把窗户关上?冻着妹妹们本宫唯你是问。”,沈德妃佯怒瞪了一眼绣花。

    绣花赶忙喊了两个小宫女一起把窗户给关上了。

    姜玉茗回了些暖,心下才舒坦些,上头沈德妃又道:“还是锦贵嫔眼尖,不然本宫可就要对不起诸位妹妹们了。”

    “娘娘说的是。”,姜玉茗很是敷衍的回了一句。

    宁小媛冻的身子都有些发抖了:“娘娘,瞧您今日的眉毛似乎没画好,也是皇上给画的么?”

    宁小媛缓过来便气不打一出来,带着刺儿说道。

    “害,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不过是闺房之乐罢了,锦贵嫔,你说是吧。”

    沈德妃今日的眉毛也是一长一短,瞧着有些像是初学者画的。

    加上昨儿个皇上歇在沈德妃这儿和沈德妃刚刚那一番话,很难让人不浮想联翩。

    宁小媛出师不利,一下子就沉默了下来。

    沈德妃得意洋洋的看了眼姜玉茗。

    姜玉茗往身后一靠,揣着汤婆子笑道:“娘娘说的极是,皇上画眉技术向来是不大好的,不过臣妾记得皇上只会画秋娘眉,娘娘这眉毛瞧着是双燕眉。”

    秋娘眉还是她给皇上示范的眉形呢,就这个眉毛皇上还学了两天都没学太会,别说是双燕眉了。

    更何况,那眉毛颜色浓淡把握的刚刚好,边儿也平整,瞧着就不是孟承晔那个手残能画出来的模样。

    沈德妃被当众拆穿,一时间干笑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眉毛的确不是皇上画的,是她自己画的。

    她特地模仿着姜玉茗那天的眉毛特点给画出来的。

    沈德妃有些下不来台,姜玉茗也没打算给递台阶。

    气氛一时间有些冷凝。

    最后,沈德妃沉默了许久,只咬着牙吐出这么一句:“天冷,姐妹们就散了吧。”

    姜玉茗第一个起身行礼告退。

    许淑仪抱着汤婆子也起身出去了,众人这才陆陆续续的散去。

    回去的路上,宁小媛抱着汤婆子走的飞快。

    张贵人跟在后头险些跟不上。

    走到御花园长廊的拐角处,宁小媛猛地停了下来:“她就是故意的!早知道我称病不来了。”

    她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张贵人沉默了一下,拉着宁小媛慢慢的往前走:“罢了,你且忍这一时。”

    宁小媛委屈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刚刚那会子,冻的我心窝子疼,那个风吹的那样冷,她自己面前摆个炭盆是不冷,可有想过我们?”

    “嘘,咱们回去再说,这儿人多眼杂的。”,张贵人挽着宁小媛就准备回去。

    宁小媛哼哼唧唧了两声,也知道自己刚才失言了,便乖乖的跟着张贵人回去了。

    只是没想到宁小媛这么怕冷,第二天就病倒了。

第131章 腊八

    也是染了风寒。

    姜玉茗得了消息过去探望的时候,宁小媛隔着屏风与她说了几句,声音还有几分嘶哑。

    孟承晔知道这事儿的时候还沉默了好一会儿,让杨福派了太医院院判亲自过去诊治。

    早晨,孟承晔上朝的时候大臣们不例外的又提起了立后的事情。

    不过也就说了几句便过了,这事儿急不来。

    有不少大臣都瞧出了孟承晔不大想立后的心思。

    不过该提的还是要一直提的,只是频率不需要太高。

    快过年了,事情也多了起来,腊月二十四和正月十五宫里都会点天灯和万寿灯。

    因为需要的数量不少,这事儿孟承晔便交给了新上任的礼部尚书。

    原本这事儿往年都是工部负责的,只是今年不知为何就改了。

    值得一提,这新上任的礼部尚书是沈家旁支的人。

    也就是说,这是沈家的人。

    撇去这事不讲,便是明年的春闱,孟承晔也早早的点了名让沈太师主持。

    一时间沈太师在朝中倒是格外的风光。

    姜玉茗回到甘泉宫的时候,温娴正坐在软榻上看着一本游记。

    “回来了?宁小媛那边如何?”,温娴放下手里的书轻声问道。

    昨儿个事她也听说了,没想到瞧着那样雍容华贵的娘娘,竟也会使这种上不得台面的龌龊手段。

    “病了,我去时正喝着药呢。”,姜玉茗脱了大氅坐在软榻的另一头,“沈德妃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温娴看了看外头,叮嘱道:“这话你也就跟我说说,可莫要与旁人说。”

    “我晓得,是你在我才同你说的,我就是瞧不惯她狐假虎威的模样,不过是代掌凤印罢了,来日若真让她掌了,那还得了?”,姜玉茗抿了口茶,愤愤不满的说道。

    温娴坐在一旁把手边的糕点往姜玉茗这边推了推,倒是没说什么。

    想来,皇上也是不会让沈德妃如愿的。

    瞧皇上近日对沈家的态度便知道,一味的偏听偏信,这可不是皇上的作风。

    也是近日,听说沈家可威风了呢。

    温娴抿了口茶,若是沈家好也就罢了,偏偏瞧瞧沈家做的事儿?

    沈家的小儿子当街强抢民女,沈家还强行占用旁人的房屋以便扩建沈府。

    偶然还听见她爹爹和哥哥说,沈家还收受贿赂,仗着自己手中的职权,哪家给的银子多,就给哪家写升职文书,哪家银子少,就只字不提。

    往严重了说,这是在扰乱朝纲,沈家迟早是要覆灭的。

    对于皇上,她说不上多了解,不过好歹是她爹爹的半个学生,她还是相信皇上不会是偏听偏信的昏君的。

    至于沈德妃,没了母家的支撑,沈德妃还能走多远呢?

    温娴端着茶杯想的出神,姜玉茗有些许饿了,早上起晚了没什么胃口,也就没吃多少,这会子出去一趟走了走,便有些饿了。

    明儿个就是腊八了,姜玉茗日常早早的睡下了。

    腊八那天宫里也如同宫外一般要喝腊八粥,除了各宫的主子,连下头的奴才们也可分得一碗腊八粥。

第132章 腊月里的忙

    宫里的人多,负责熬粥的宫人们半夜就开始起火熬粥了。

    用的锅大,要更要早早的预热着。

    别看是给奴才们,里头也有不少料呢,除去常规的八种材料,还加了红豆,绿豆,黑豆,芸豆等豆类。

    姜玉茗也是起了个早床,因为今儿个除了喝腊八粥,主子们还要去宝华殿诵读经文。

    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了,除了怀着身孕的柳淑妃和生病的宁小媛,其他人都来了。

    当然,太后娘娘抱病在床,自然也是不来的。

    沈德妃母家得意,她自然也得意了起来,这不今儿一早格外积极的领着嫔妃们去了宝华殿。

    只是她再如何得意,也只能跪在孟承晔后边,不能跪在孟承晔身侧。

    那是皇后的位置。

    诵读过经文,各宫嫔妃听了训也就散了。

    今日腊八,温娴自然是没进宫,姜玉茗回到宫里便瘫在软榻上不想起来。

    一大清早起来跪了一上午,这劳什子规矩实在是累人。

    孟承晔中午过来陪姜玉茗喝了碗腊八粥便回去了,匆匆忙忙的。

    也是快过年,大事儿没有,许多琐碎的小事儿要忙。

    例如过年时临州收了的那些番邦和蒙古那边都会派使臣过来朝贺。

    这些使臣都要好生安排下去,还要给他们预备接风宴会,再加上平日里的奏折,这事儿也就多了起来。

    还时不时的要召大臣们进宫议事,更是忙上加忙了。

    过了腊八宫里各处也忙了起来,要打扫卫生,预备过年用的东西,例如窗花,灯笼,对联什么的,都要预备不少。

    姜玉茗听说御花园里头的梅花开了,兴致勃勃的去折了两枝回来。

    不过大多数都是花苞,开的也就零星几朵。

    姜玉茗倒也乐呵的摘回去拿水养着。

    腊月初十这天,姜玉茗起来的时候外头都是白蒙蒙的一片。

    下雪了。

    姜玉茗又加了一件丝锦外套,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雪,实在是冷的受不了便回去了。

    院子里的那个小池子已经结冰了,好在姜玉茗之前腊八的时候就吩咐人把鱼给捞了起来。

    那时候恰好想吃酸汤鱼锅子,便让人把池子里的鱼给捞起来做锅子了。

    看着外面被盖住了的花草,姜玉茗突然就想吃饺子了。

    好像立冬要吃饺子来着,立冬是哪天来着?

    好像是十月份来着,她好像没吃饺子,罢了罢了,现在补一顿立冬的饺子也不迟。

    近几日沈德妃依旧是日日叫人过去请安,她母家得势,她更是摆足了架子。

    姜玉茗已经推脱了好几回了,身子娇弱的孙御女不负众望的病了。

    一时间宫里包括太后在内就病倒了三个。

    宁小媛还没好全乎呢,还在喝药养病。

    宫里头忙忙碌碌的,难为了沈德妃还每天抽出时间来为难她们。

    而朝中忙了一阵子又重新提起来了立后的事儿。

    孟承晔还是那副揣手任你说的模样。

    下头的大臣们讨论的倒是格外激烈。

    柳将军矛头一转支持上了温大小姐,也就是温娴。

    跟着柳将军的那一批人自然是一块儿支持温大小姐去了。

第133章 封笔

    温丞相听了柳将军举荐的时候,气的胡子都快立起来了,于是温丞相带着头支持柳淑妃。

    两人你来我往,一时间倒是落下了沈德妃,沈家自然是支持沈德妃的,只是温丞相和柳将军两人争的面红耳赤的,沈父实在是插不上话。

    这事儿传到沈德妃耳朵里的时候,沈德妃坐在窗前捧着一个盒子思虑了许久。

    就目前而言,她如果想踏上后位,那么柳淑妃和温娴是最大的障碍。

    沈德妃思虑了良久,把手里的盒子妥当的收了起来。

    腊月十六,钦天监就和国师商议着什么时候封笔了,一般都是在十九,二十,二十一这几日里择一良辰吉日封笔。

    意思就是从这几天的其中一天开始封印印信,关防加封条封存,各处停止办公准备过年,再开印就是元宵之后了。

    封笔为期一个月。

    不过这是下边儿各处停止办公,不代表孟承晔要停止办公,孟承晔该批阅的奏折是一本儿都不少的。

    姜玉茗如今窝在甘泉宫不愿出门,一开始外头飘着雪,二来嘛,是外头冷。

    就在姜玉茗懒洋洋的揣着汤婆子裹着大氅靠在软榻上看雪的时候,宁小媛和张贵人过来了。

    之前温娴在她这儿做客一直不方便过来,后头宁小媛又病了,就更不方便过来了,也就是今儿抓到了个空子过来。

    宁小媛一进来便絮絮叨叨的和姜玉茗说了起来,张贵人还是老样子拿了刺绣在旁边绣着花儿。

    念着宁小媛怕冷,姜玉茗还特地吩咐人把炭盆往宁小媛那边挪了挪。

    宁小媛絮絮叨叨的说着这几日的事情,最后话题莫名歪到了她在家时候是如何过年的。

    姜玉茗起了兴致便也和宁小媛讨论了几句。

    到了用午膳的点儿,姜玉茗看着烧的通红的炭盆突然就想吃烤全羊了。

    冬日当然是跟烤羊更配啦。

    这儿也就三个人,姜玉茗怕她们三人吃不完,特地派人过去喊了白答应一块儿过来吃。

    宁小媛也有些心动,她生病那几天吃什么都没胃口,什么吃食到了嘴里都是苦的。

    她还瘦了好几斤呢。

    宁小媛想着今儿吃顿好的给它失去的肥肉祭奠一下。

    外头又飘起了雪,小华子带着两个太监撑着伞就去找御膳房要东西去了。

    烤羊嘛,现烤的更好吃。

    钦天监那边推演出来的吉日是十九,于是在十九这天,各司就祭拜天地后封了笔。

    太后的病也逐渐好转了起来,据太医说,再修养几天便好了,风寒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只是太后的风寒来的突然,来势汹汹的有些吓人罢了。

    孟承晔好不容易得了空来姜玉茗这儿小坐一会儿,谁成想姜玉茗昨儿个跟宁小媛几个摸了把牌,给睡晚了,早上自然也就起晚了。

    孟承晔到的时候姜玉茗还在睡梦中。

    看着姜玉茗睡的正香,孟承晔到底是没忍心打扰姜玉茗,只是在外头的软榻上小坐了一会儿便回去了。

    等姜玉茗醒来的时候,孟承晔已经走了好一会儿了。

    ------题外话------

    当当当,算上之前,我更新了九章哦,嘿嘿嘿,快,到你们了,把票票交出来吧,但凡是个带票的,我都要???????

第134章 暖床的

    绘兰跟她说孟承晔来过的时候,姜玉茗还想着要不要再睡回去。

    睡回去显然是不太可能了,针线房那边把缝制好的衣服送了过来。

    都是几身过年穿的,姜玉茗又让绘菊按着衣服的颜色去库房里挑了几套头面出来。

    过年的装扮就这么弄好了,姜玉茗很不走心的用早膳去了。

    除去除夕元旦那天都要穿吉服之外,其他日子里都是由着嫔妃们穿的。

    当然,要不出格。

    出格那就是讨霉头了。

    二十这天,孟承晔就不用去早朝了,直到再次开封后,才会恢复早朝。

    孟承晔当晚就乐呵呵的过来找姜玉茗。

    他也可以和茶茶一起睡懒觉了呢!

    到了冬天姜玉茗还是挺喜欢被窝里多一个人的。

    “皇上,您先睡,臣妾去洗把脸,今儿出去逛了一圈,脸上上了妆呢。”,姜玉茗推了推一旁的孟承晔。

    孟承晔也没多想,应了声便更衣去了寝殿里头。

    看着挂在寝殿里头的蝶戏牡丹,孟承晔叹了口气,又看着边上的字,孟承晔愁了一小会儿便躺在床上看书去了。

    被子里头提前塞了汤婆子,摆了汤婆子的地方倒是不冷,可没摆的地方却有些冷了。

    孟承晔躺了好一会儿,姜玉茗才带着一身冷气爬进被窝里。

    进了被窝姜玉茗就格外主动的靠到了孟承晔身旁。

    留了两盏暗一点的灯,绘菊和杨福就到隔间去守夜了。

    原本他们是在外头守夜的,只是天太冷,就去了旁边的隔间里头,总归主子高声一喊,他们便能听见的。

    姜玉茗毫不客气的把脚伸到孟承晔那边。

    女孩子嘛,冬天手脚都会冷那么一些的。

    孟承晔瞥了眼姜玉茗:“脚怎么这么冷?”

    倒也没推开姜玉茗的脚。

    反倒是姜玉茗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不天冷嘛。”

    孟承晔沉默了一会儿,拽过姜玉茗道:“朕有法子让你暖和一点。”

    姜玉茗又被折腾了大半宿,主要还是明儿个孟承晔不用早起,他才敢这么折腾。

    翌日,姜玉茗从被子里探出个头瞧了瞧外头的天色,还有些阴沉沉,想来还早,姜玉茗又给缩了回去。

    孟承晔难得放纵一回,便也跟着姜玉茗一块儿赖床了。

    奏折什么的,下午再说吧!

    外头又飘起了细雪,姜玉茗扒拉着被子企图把自己裹起来,后来被孟承晔下把摁在怀里动弹不得。

    “皇上醒了?”,姜玉茗打了个哈欠。

    “朕再不醒朕,估计被子都没得盖了。”,孟承晔捏了捏姜玉茗的脸。

    卷被子,这是个什么破毛病?

    “怎么会,臣妾这儿再不济,也不会缺了皇上盖的被子。”,姜玉茗把被子往上拉了拉。

    寝殿里虽然点了炭盆,但到底是没被窝里暖和,那风灌进来也是有些冷的。

    两人又躺了一会儿便起床了,伺候好两人洗漱,孟承晔又拉着姜玉茗画眉去了。

    姜玉茗虽然人跟过去了,但是脸上写满了不情愿。

    孟承晔这次画了三次就画出了一个还能看的眉毛。

第135章 看个西北风

    姜玉茗很敷衍的夸了一句,虽然敷衍,但是到底是得到了肯定和认可,孟承晔一整天的心情都挺好的。

    等再挂好衣服用膳的时候,已经是到了用午膳的点,干脆就午膳当做早膳一块儿用了。

    用过午膳,孟承晔便回去了。

    上午躲懒了一上午,下午可就不能躲了,他手里头还有不少事积压着呢。

    外头又起了风,姜玉茗只在软榻上瞧着,便不大爱动弹了。

    姜玉茗没出去,自然不知道宫里头有不少地方已经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红色的宫灯。

    除了一些重要的地方要到了时间才能贴春联挂灯笼,其余的没那么讲究的地方已经先挂上了。

    不然到了腊月二十六再弄这些是来不及的。

    小华子知道自家主子懒得动弹,便回了姜玉茗去了内务府领了春联灯笼在偏殿那些地方挂上。

    正殿这边就等腊月二十六号再挂了。

    姜玉茗正翻着书,白答应就过来了,还带了份粉粉嫩嫩的糕点。

    对这种少女粉,姜玉茗到底是有些抵抗不住,抵抗不住的结果就是这一盘糕点都进了姜玉茗的肚子里。

    白答应坐在一旁翻看着带来的书,两人也就这么凑合着过了一下午。

    傍晚时分风又大了起来,姜玉茗瞥了眼外头已经暗沉下来的天,抱紧了手里的汤婆子。

    夏天这会子还能看个夕阳呢,这会子估计只能看西北风了。

    日子很就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姜玉茗起了个大早,换了看起来比较喜庆点的衣服。

    至于今儿为什么要起这么早,那是因为今儿个是祭灶的日子,嫔妃们都要去宝华殿诵读经文。

    太后和柳淑妃也来了,这种算得上重要的事儿,没有特别的情况,是不能缺席的。

    姜玉茗是跟白答应一块儿去的,半道上碰着了宁小媛和张贵人,几人便一块儿同行了。

    因着雪天路滑,姜玉茗也就没坐轿撵,虽说宫道上有负责扫雪的太监,可如今也还下着雪刮着风,到底是不太好走的。

    风不大,就是吹得脸冰冷冰冷的,姜玉茗抱着汤婆子莫名有些怀念现代的口罩。

    好在宝华殿不是很远,半柱香的路程也就到了。

    在里头跪了一上午,姜玉茗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虽说有软垫垫着,可也架不住跪的时间长啊。

    掐着午膳的点儿回了宫,小华子一早便提了午膳等着姜玉茗回来。

    囫囵用了个午膳,姜玉茗又换了身衣服去了畅音阁。

    听说是唤了戏班子进来唱戏,也就过年的或者万寿节的时候会喊戏班子进来唱戏了,旁的时候都是歌舞。

    姜玉茗踩着点儿到了畅音阁,里头已经咿咿呀呀的开始唱了。

    上头正唱着的戏姜玉茗还是知道的,正是《霸王别姬》,姜玉茗刚落坐,沈德妃就出声道:“锦贵嫔今日怎么又来的这般迟?”

    这个又字就很耐人寻味。

    “回德妃娘娘,回去的时候臣妾不小心弄湿了衣裳,便换了身衣裳才过来的。”,姜玉茗不欲跟沈德妃多纠缠。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4149/ 第一时间欣赏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最新章节! 作者:方细辛所写的《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为转载作品,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介绍:
传言说昭荣贵妃嚣张跋扈,连皇后都不放在眼里,三更半夜更是大闹皇贵妃的寝殿,简直无法无天
皇后:放眼里?本宫是要被茶茶放在心里的。
皇贵妃:本宫只是想和玉茗一起谈谈心而已,谁知道皇上居然想跟本宫抢人。
皇上:那是朕的宠妃!是朕的!
传言又说,昭荣贵妃喜欢折磨人,不是叫嫔妃亲自下厨,就是叫嫔妃给她捶腿。
贤妃拔刀:来,传言你再说一次!
传言瑟瑟发抖中……
当能听到别人心里话的皇上抢人后再次踏入后宫:
皇后:呦,皇上又来了?真闲呐!
皇贵妃:这狗皇帝就没点自己的事情做了?
贤妃:我刀呢?
皇上泪汪汪的去找姜玉茗求安慰去了,毕竟这是他唯一听不见心里话的人了,就算玉茗在心里骂他,没事,他听不见!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