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TXT下载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全文阅读

作者:方细辛     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txt下载     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36章 听戏

    总归今儿是个好日子,她还想着今日点一出《五女拜寿》呢,她可不想为了沈德妃扰了自己的兴致。

    倒是柳淑妃不爱看戏,扭头笑道:“锦贵嫔不过是略迟了一会儿罢了,德妃不也刚来么?”

    姜玉茗扭头看了眼沈德妃,感情您老自己个儿也才刚到,怎么好意思说她的啊。

    “淑妃姐姐说的是,不过妹妹到底是比锦贵嫔早上些许的。”,沈德妃拢着汤婆子一脸骄傲。

    姜玉茗抱着汤婆子不想说话,都是迟到,搁这儿五十步笑百步做什么?

    有个宫女递了本折子上来,上头写了不少戏曲,姜玉茗翻了好一会儿才翻到自己想听的《五女拜寿》。

    姜玉茗昨儿个就打听到了戏班子有那些戏,其实请进来的戏班子有好几个,都各自有各自擅长的曲种。

    姜玉茗想听的《五女拜寿》是越剧,如今台上的《霸王别姬》是京剧。

    “也就早那么一盏茶时间,怎么,你挺骄傲?”,柳淑妃听着下面咿咿呀呀的声音,多少有些烦躁。

    她不大爱听这些,但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她又不好扰了旁人的兴致,也就在这儿撑着了。

    沈德妃被怼的哑口无言,端起茶杯又放下,到底是没接上柳淑妃的话。

    怀了身子的柳淑妃近几日脾气见长。

    太后就当作没听见后头的声音,专心致志的看着自己的戏。

    怀了身子嘛,脾气坏些也是正常的。

    想当初她怀皇帝那会儿,还冲先帝发过脾气呢,不过好在先帝仁厚,没跟她计较。

    毕竟太医也说了,怀着身子的人本就容易动怒。

    抿了口热腾腾的牛乳茶,姜玉茗靠在太师椅上微微眯起眼睛看着上头的戏台子。

    因着柳淑妃不大爱听戏,后面沈德妃但凡是开个口,柳淑妃都给怼过去了。

    再到后头,沈德妃就懒得说话,省的再被柳淑妃怼。

    也不知道是不是柳淑妃在这儿的缘故,想来爱念叨的宁小媛这会子竟安静了下来。

    听着戏打发了一下午的时间,姜玉茗回到甘泉宫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外头冷的姜玉茗觉得自己可能在冰箱里走,直到回了宫喝了碗红糖姜茶才缓过来。

    姜玉茗现如今不仅膝盖有些疼,下午坐久了连腰都有些酸。

    这时候浴池的好处就提现出来了。

    甘泉宫是有一个小浴池的,说是小,其实也足以容纳三四人,只不过跟孟承晔宫里的比起来有些小了。

    旁的宫里是没有浴池的,大多数嫔妃们用的都是浴桶,甘泉宫之所以能有浴池,听小华子说,甘泉宫原本是先帝宸妃的居所,宸妃喜欢浴池,先帝就给建了一个。

    不仅如此,外头院子里的那个小池子中央的海棠花树还是先帝特地让人栽种进来的,取的是玉棠富贵之意。

    从这儿就足以见得先帝对宸妃喜爱了。

    舒舒服服的泡了个澡姜玉茗便歇下了,只是到了半夜,外头有些许吵闹的声音,原也不是很大,只是有些亮堂,姜玉茗这才迷迷糊糊的醒来瞅了一眼外头。

第137章 挂灯

    外头有不少小太监们在往屋檐下挂灯笼,自己在宫道两旁摆灯。

    姜玉茗瞅了一眼便又睡回去了。

    直到第二天姜玉茗早上醒来,外头已经挂了不少灯笼和摆了灯,连抄手游廊底下也摆了灯。

    路过御花园的时候,连树枝上也挂了小一点的灯笼。

    那些灯笼倒也讲究,做的是宫灯样式,外头糊了一层描着各式各样的花儿的红丝绸。

    上头用来描花的金色颜料里还掺了金粉。

    不过这些灯都是可以今年用了明年收起来再用的,倒也不会显得铺张浪费。

    下午还要去听戏,这个不成文的规定也不知从何时传下来的,总归是过年前的这几天,嫔妃都会去畅音阁听戏。

    姜玉茗今儿特地早些过去了,在里头等了好一会儿,柳淑妃才跟着太后一块来了。

    沈德妃摆着一张不大开心的脸坐在位置上。

    前儿个说过,柳淑妃近日脾气大,瞧着沈德妃那张臭脸,柳淑妃就心情不大好。

    “呦,难得今儿德妃来的这般早。”,柳淑妃一坐下就把矛头刺向了沈德妃。

    “倒是姐姐来迟了。”,沈德妃随口应了句。

    “来迟?本宫和太后一块儿来的,德妃这是说太后来迟了?”,柳淑妃放了手里的汤婆子,嗤笑了声。

    “臣妾不敢,是臣妾失言了。”

    沈德妃也意识到自己的话不太对劲,赶忙起身行礼。

    太后仍旧两耳不闻后边事,一心只听台上戏。

    姜玉茗如今兴致还在,翻看着折子点了几个没听过的戏。

    今儿倒是散的早,姜玉茗回去的时候天还没黑呢。

    明儿个就是小年了,早晨有个赏冰嬉的家宴,下午又是听戏,晚上章华台还有个小宴。

    姜玉茗瘫在床上想着明天的行程就不大想动弹。

    姜玉茗不太理解赏冰嬉为什么要在早上,还要寅时四刻到那儿,她们就要寅时起来梳妆。

    寅时就相当于现代的六点钟,想到这儿,姜玉茗就有些头疼。

    不过为了明儿个一早能起来,姜玉茗还是认命的早早睡下了。

    寅时的天空还有些雾蒙蒙的,今儿也算得上是好天气,起码没下雪没刮风的。

    不过也冷,姜玉茗抱着汤婆子坐在轿撵上还有些迷瞪。

    寻常这个时候,她还没起呢。

    如今中宫之位空悬,她们也就不用早起请安,若是哪天立了后,便要天天早起了。

    其实也算不算早起,卯时请安,也就是现在的早上七点的模样,不过嫔妃一般都要提前一刻钟到殿外等候以示对皇后尊重。

    加上洗漱梳妆和来时的路程,嫔妃们通常都在卯时起来。

    如果离凤仪宫近一些,倒也能偷一两刻钟的懒。

    赏冰嬉的地方在御花园的人工湖边儿上,御花园的人工湖如今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早便有小太监打探好了,冰层的厚度供人在上头嬉戏是不成问题的。

    姜玉茗寻了自己位置坐下,御花园这边风大,怕主子们冷着,这边儿还用绢布架了个棚子,主要是用来防风用的。

第138章 管家的人

    姜玉茗对冰嬉不怎么感兴趣,便有些兴致缺缺的坐在上头吃些碗里的东西。

    不过也没吃多少,摆在这儿的东西,风一吹就冷了,冷了的东西能有多好吃?

    姜玉茗不过实在是闲得无聊,吃些东西打发打发时间罢了。

    值得一提,上头滑冰的舞女们身段倒是不错,体态轻盈宛如飞燕。

    当然,不是赵飞燕的飞燕,是指有着像燕子一般的轻盈。

    今儿的家宴除了后宫嫔妃们,还有皇室宗亲。

    要说累人,皇室宗亲们怕是更累,他们不到五点就起来了,因着进宫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是以便需要早起了。

    满桌子的冷食,连水果都有些冰冷,也就面前一碗牛乳茶是热腾的。

    宁小媛似乎也不大喜欢看冰嬉,正隔着常嫔和姜玉茗小声的碎碎念。

    姜玉茗也偶尔回两句,久而久之,中间的常嫔也会搭那么一两句话。

    上头的柳淑妃实在是闷的无聊,各种挑着沈德妃的刺儿。

    沈德妃也不大爱看冰嬉,正卯足了劲儿跟柳淑妃斗嘴。

    两人你来我往的好不热闹,太后面不改色的看着眼前的冰嬉,权当做什么也没看见。

    今儿有皇室宗亲在,两人面上都带着温和的笑容,从远处看,宛如两人关系不错正讨论着湖面上的冰嬉。

    实际上:

    “想来今年元宵,德妃也能得着一盏灯了。”

    “也就不劳姐姐挂心了。”

    “倘若德妃觉着一盏不够,本宫也可分一盏灯给妹妹的。”

    “多谢姐姐好意了,今年新进宫了这么多如花似玉的妹妹,怕是淑妃姐姐的灯要少上好几盏了。”

    “本宫自然是愿意分享的,本宫可不是那等小肚鸡肠之人。”

    “……”

    柳淑妃提到的灯是元宵时皇上拿开赏赐嫔妃的花灯,灯不多,每年大约在十五盏左右,后宫每人一盏自然是做不到。

    那么能得到赏赐的也就只有得宠一些的嫔妃了。

    往年来说,灯都分给了柳淑妃和许淑仪,沈德妃这儿是不曾有的。

    柳淑妃提这事儿显然是在膈应沈德妃了。

    沈德妃心里呕的要死,偏生还要挂着一副温柔和善的笑容同柳淑妃说话。

    回了宫姜玉茗又是囫囵用了几口膳,换了身衣服便去了畅音阁。

    走在路上,姜玉茗在反思自己之前为什么会期待过年。

    快到畅音阁的时候,姜玉茗得出一个结论:年少轻狂。

    看着远处的红墙绿瓦,姜玉茗叹了口气,打起精神进了畅音阁。

    好歹里头是暖和的不是?

    总比上午在外头吹冷风来的好些。

    柳淑妃和沈德妃把上午的战斗带到了下午,太后娘娘依旧一副认真听戏的模样。

    实际上,这些戏她已经听了十几年了,早就听腻了。

    只不过她能装啊。

    前儿个收到了归宁捎来的信,说是这几日就能到上京了,也不知道归宁到了没。

    姜母也是今儿个才到上京的,不过宫外头过年远比宫里轻松多了。

    姜母如今是不管家的,现如今管家的是老大媳妇。

第139章 独守空房

    原本姜母是想着两个媳妇一块儿管家,省的让这个管家另一个心里头不舒服。

    谁知道老二媳妇应的好好的,没两天就跟姜二哥跑出去玩了。

    老大媳妇也是好气又好笑的接了老二媳妇手里的活儿。

    如今到了上京,府邸里的一切打点布置,也都是归老大媳妇管。

    他们到了上京,难免要宴请亲朋好友来小聚一桌,以便告诉大家他们到了上京。

    老大媳妇是提早到了上京的,她到了就把府邸给打点好了,过年要用的东西也都置办好了,宴会的请帖也是都送了出去的。

    姜母还是很满意这个颇有能力的儿媳的。

    姜老爷跟两个儿子是后头出发的,快马加鞭的,倒是比姜母先到。

    姜母下马车的时候,姜老爷带着两个儿子和老大媳妇早早的就在门口等着了。

    搀扶着姜母下马车的是姜老爷的两房姨娘,这两人还是姜母抬起来的。

    姜母入了府先是去姜玉茗之前入宫前住的房间转了一便,里头有姜玉茗留下来的不少东西。

    因为能带进宫的东西不多,是以大部分东西便留在了这里。

    姜母有些感慨道:“这丫头果然会挑床,瞧这床软和的,我今晚就睡她房里了。”

    姜老爷揣着手手不高兴了,你睡这,那我一个人独守空房吗?

    他这么大一个人,怎么好意思厚着脸皮睡女儿的床?

    姜老爷虽然不高兴,但是为了媳妇高兴,姜老爷已经想好了今晚要流泪到几时再睡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姜玉茗好不容易撑过了今天戏,便欢欢快快的回去了。

    回去后姜玉茗心情特别好的点了个香辣锅子喊了白答应一起过来吃。

    起码明儿个是不用早起了,不过下午依旧要去听戏。

    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就不用去了,二十八这天除了去宝华殿礼佛便没有旁的事儿了。

    这可谓是姜玉茗这几天来过得最轻松的一天,不过也就忙里偷闲这一天,到了腊月二十九就要沐浴焚香,再去祭拜天地。

    姜玉茗跟着人这儿跪一下那儿跪一下,奔波了一整天才算完。

    累的姜玉茗回宫后直犯困,还差点在浴池里睡着。

    主要是身上冬天的衣服厚重,带着的首饰也重,又跪了一整天,能不累么。

    紧赶慢赶的总算是到了大年三十,今儿的赏戏要隆重些,除去嫔妃,还有皇室宗亲。

    姜玉茗也换了上了册封时的吉服和首饰早早的去了畅音阁。

    柳淑妃面色有些不愉,眼底带着些许乌青,想来是没睡好。

    姜玉茗这会子有些同情柳淑妃了,怀着孕过年,风光是风光,可也累人呐。

    就在姜玉茗慈母目光关怀柳淑妃的时候,沈德妃紧跟着就来了。

    心情不爽的柳淑妃直接开口怼了上去:“德妃向来勤快,今儿个怎的来的比本宫还晚?”

    沈德妃面上的笑容一僵。

    得,今儿估摸着又得是笑着打嘴炮的一天。

    姜玉茗顿时就收起了自己关怀的目光。

    嗯,淑妃娘娘一如既往的找死对头撒气呢。

    ------题外话------

    今天虽然没有昨天多,但是今天有六更哦,ahhh

第140章 过年

    当然,今儿的赏戏是上午场的,下午还要去章华台,从下午大概四五点的模样,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二点多。

    今儿也是宫门落锁最晚的一天,约摸着在凌晨两三点落锁。

    不到四五点就又得打开。

    姜玉茗面上带着些许笑容板板正正的坐在位置上,到底是有外人在,今儿不能太自由自在。

    赏过戏,孟承晔举杯说了几句,大概就是新年快乐之类的,当然,人家说的更文艺些。

    然后底下的人陪一杯酒也就逐渐散去。

    柳淑妃走的时候心情舒畅了不少,看的出来,今儿的嘴炮仗是柳淑妃略胜一筹。

    小华子一早提了午膳在甘泉宫里等着,甘泉宫里头有小厨房,不过没有厨子。

    按照姜玉茗的位分,是可以用小厨房的,只是她身边的人没有擅厨艺的,小厨房也就搁置在那儿了。

    当然,也不算完全搁置,还可以拿来热着膳食,毕竟这几天姜玉茗回来的时间都不太固定。

    晚上的家宴就不需要穿吉服了,随自己心意穿就是了。

    姜玉茗换了身喜庆的粉红色衣裳,她不是皇后,穿不得正红色的衣裳。

    嫣红嘛,她一个贵嫔穿嫣红,只怕是会落人口舌,倒不如退而求其次,粉红色不也带个红嘛。

    粉红色的织金绣花绸缎衣,配上那套芙蓉石首饰正好。

    虽说家宴是四点开席,可她们是要提早去的,提前两刻钟,也就是半个小时的模样。

    姜玉茗出门的时候白答应已经在宫门口等着了。

    “姐姐这身瞧着格外好看。”,白答应福身行礼。

    姜玉茗抱着汤婆子就乐呵了起来:“我也觉得好看。”

    白答应低头笑了笑,跟在姜玉茗身后一块儿过去了。

    今儿路上人多那么一些,姜玉茗就懒得坐轿撵了,指不定还会“堵车”,倒不如走的快些。

    家宴上也颇有些无聊,除了歌舞管弦,便再无其他。

    当然,这个时候再无聊,大家也要端着笑,好在没有不让聊天,姜玉茗又隔着常嫔和宁小媛聊了起来。

    常嫔今儿有些蔫蔫的,想来是没睡好,也就靠在椅子上听着两人聊天没怎么讲话。

    上头的柳淑妃有一下没一下的刺着沈德妃,气的沈德妃恨不得换个位置远离柳淑妃。

    宴会到了一半,孟承晔在上首说了几句便走了。

    孟承晔这是有些事情要处理,稍后是还要回来的。

    孟承晔不在,底下的人也放松些。

    姜玉茗和宁小媛聊的正开心的时候,不知道哪家的王妃过来给姜玉茗敬了一杯酒。

    姜玉茗虽然有些惊讶,却也带着笑接下了。

    那王妃趁着敬酒的空档小声道:“娘娘可否外头一叙?”

    姜玉茗稍加思索,瞧着这位王妃是个面善的,便同意了。

    那位王妃笑了笑,说了几句恭贺的话,又转身给许淑仪敬酒去了,而后是沈德妃和柳淑妃。

    外头瞧着这位王妃也只是给后宫的几位高位嫔妃敬个酒罢了。

    姜玉茗小坐了一会儿,瞧着她敬到了沈德妃,便先起身出去了。

第141章 有朕阴阳怪气?

    章华台下面的回廊处有个小亭子,姜玉茗留了人指引,自己先过去了。

    刚坐下没多久,就瞧着那位王妃过来了。

    “给贵嫔娘娘请安。”

    那王妃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

    “王妃娘娘请起。”,姜玉茗起身把人给扶起来。

    瞧着这位王妃的服饰是正妃,虽说姜玉茗是贵嫔,可也受不起这份礼。

    人家道一句娘娘,怕也是客套尊重的话了。

    “贸然叫贵嫔娘娘出来是妾身的不是了,没惊扰着贵嫔娘娘吧。”

    王妃很是自来熟的拉着姜玉茗坐下。

    “怎么会,王妃娘娘唤我出来可是有什么事?”

    姜玉茗笑了笑,揣着自己的汤婆子坐在旁边。

    这位姐姐的手有点冷啊。

    “原也不打紧,是贵嫔娘娘的家里人托妾身给贵嫔娘娘带了点东西进来,说来,贵嫔娘娘还得唤我一声表姐呢,不过都隔了几代的姻亲了,倒是有些托大了。”

    那王妃从袖子里拿出一个荷包递给姜玉茗。

    那是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荷包,上头绣着一个姜字,姜字旁边是一朵盛开的山茶花。

    这是她过年的红包。

    姜玉茗接过荷包有些失笑,这种荷包是姜家专门给她包压岁钱的。

    里头不出意外,应该是两只小金鱼。

    当然不是活鱼,是金子打造出来的金鱼。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姜玉茗才知道眼前的这位是襄王妃,襄亲王是先帝宸妃的儿子,早早的,先帝就给襄亲王定了封号和封地。

    值得一提,襄王的封地在偏南一点的地带,那边最富庶的沧州地就是襄王的封地。

    至于这位襄王妃,倒也跟姜玉茗有点关联,这位襄王妃的一位堂妹嫁给了姜玉茗大哥媳妇的弟弟。

    按照那些奇奇怪怪的辈分来说,姜玉茗的确叫的上襄王妃一声表姐。

    却也是表了好几个姻亲的姐姐。

    不过如今姜玉茗为妃,怕是喊不了这声表姐了,孟承晔大襄亲王两岁。

    她喊襄王妃表姐,那孟承晔那头不就乱了套?

    聊了一会儿,姜玉茗便先起身回去了,襄王略坐了一会儿才回去。

    回了位子上,姜玉茗又继续和宁小媛聊天去了。

    “你方才去哪儿了?皇上方才找你呢。”,宁小媛瞥了眼坐在上头的孟承晔。

    姜玉茗扭头看去,正对上孟承晔的目光,姜玉茗权当做看不见,扭头对宁小媛道:“方才觉着这边有些闷便出去了。”

    倒也不是她和襄王妃的事儿见不得人,只是这边人多眼杂,不方便说罢了。

    宁小媛点了点不甚在意,又继续和姜玉茗唠嗑去了。

    孟承晔坐在上头有些不大开心。

    茶茶不理朕,是在外头有了别的狗了吗?

    别的狗再狗,还能有朕狗?

    旁的人再如何,能有朕阴阳怪气不讲理?

    孟承晔挂着这个略带悲伤的笑容喝了杯水。

    是的,酒杯里的并不是酒,而是水。

    孟承晔作为皇帝,一天下来要喝不少,如果真换成酒,怕是这会子早醉了。

    太后瞥了眼自家儿子,又看了看下头正在聊天的姜玉茗,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轻笑出声。

第142章 我还有机会吗

    宴会的丝竹声一直持续到深夜才渐渐散去。

    等姜玉茗回到甘泉宫的时候,已经是夜里约摸着两点多的模样了。

    简单的洗漱过后姜玉茗趁着这个空档小睡了一会儿,至于为什么是小睡。

    那是因为洗漱过后就到了三点的模样,到了早上约摸着六点多差不多就得起来了。

    初一这天早上还有个家宴,约摸着时间是早上七点的模样,姜玉茗得提前一个时辰起来梳妆。

    早晨的家宴孟承晔过来喝了杯酒就走了,今儿的孟承晔怕是会格外的繁忙。

    早晨的家宴持续时间比较短,到了大概九点多的模样,大家伙就得去太庙祭祖再去宝华殿祈福礼佛。

    再就是众人向太后请安,原本还有个向皇后请安的。

    只是这会子中宫未立,也就免了这一道流程。

    孟承晔这边也忙,过了家宴就转身去了书房开笔。

    所谓开笔就是在元旦这天书写福字或寿字,先祖认为元旦作为新年始伊,适合为国家来年写下新年祝福。

    当然,写下的第一个字会挂在仁政宫,后头的字皇帝一般会赏赐给后妃或者是大臣们。(注:这里的过年借鉴了清朝的过年,略加改动。)

    孟承晔看着手底下的十来张福字,揉了揉手腕停了笔。

    除去第一张已经让杨福挂出去了,剩下的都是赏赐给后妃和大臣们的。

    孟承晔挑了一张自己觉得最好的递给杨福:“去,给锦贵嫔送去。”

    刚进来的杨福眼睛一亮,乐呵呵的接了福字脚下生风麻麻溜溜的就出去了。

    孟承晔一脸疑惑,朕给茶茶的,他激动什么?

    今儿是元旦,新年的第一天,杨福还找不着借口去姜玉茗那儿讨份喜呢,这不刚瞌睡,孟承晔就把枕头给递过去了。

    带着这个新年祝福,杨福乐呵呵的来了姜玉茗这儿。

    “贵嫔娘娘吉祥,奴才恭贺娘娘岁岁平安。”

    杨福进门捧着字行了个大礼。

    “杨公公快请起,大过年的,杨公公怎么有空来本宫这儿?”,姜玉茗正在给宫里的人发红包。

    昨儿个回来太晚给忘了。

    原本是昨儿个晚上就该发给大家的。

    “回娘娘,皇上让奴才给娘娘送了新年的开笔祝福过来,娘娘您瞧瞧,这可是皇上写的最好的一张。”

    杨福乐呵呵的说道。

    “有劳公公了,绘兰。”,姜玉茗拿起字看了看。

    寝殿里应该还有位置挂吧。

    绘兰拿了个大荷包递给杨福,杨福又摆出了花儿脸,还说了不少祝福的话。

    因着过年,姜玉茗多给了不少,足足八十八两,里头还有一小把金瓜子。

    已经出了甘泉宫宫门的杨福恨不得现在回去再给姜玉茗磕几个头。

    别说了,给钱的都是大爷!

    原以为锦主子会比平时多一点,他才特地过来讨个彩头,当然,也是为了明儿个喝茶。

    没想到锦主子居然直接大方的赏了金子。

    杨福一脸傻乐的揣着金子和银子回了仁政宫。

    他现在跳槽去锦主子那儿真的没机会了嘛?

    孟承晔抬头看向杨福,继而低头处理着几本加急的奏折。

    朕觉得你重新投个胎还是有机会的。

第143章 元旦

    姜玉茗喊人把孟承晔送过来的字装裱了一下挂在寝殿里。

    除去姜玉茗这儿,柳淑妃,沈德妃,许淑仪,宁小媛和禧贵人都收到了福字。

    大臣们那边,也就温丞相,柳将军,沈太师和各部尚书收到了字,其余的就没了。

    下午得了一会儿闲,到了傍晚还有个国宴,除去朝中的大臣,还有来朝贺的使臣们。

    女眷们原本是要去皇后这边的席面的,只是如今中宫未立,就只能去由太后出面办席面了。

    不过好在今儿的国宴虽然隆重,却也不会像昨晚那般举行到深夜。

    姜玉茗有些犯困的坐在位置上,远远的打量了一下,对面的是温娴。

    温娴坐在位子上,面上没什么表情的看着碗里的汤。

    兴许是察觉到姜玉茗的目光,温娴抬头对上姜玉茗的目光时,笑了笑,便又继续坐在位置上看汤了。

    宫里过年的宴会都差不多,姜玉茗已经想到了未来那么些年过年的日子了。

    小小的颓废了一下,姜玉茗便盯着前面的歌舞开始神游天外了。

    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柳淑妃身子有些不适就先回去了。

    悄悄的喊了太医过来瞧瞧,说是累着了,动了胎气,开了一副新的安胎药让柳淑妃喝下,又叮嘱柳淑妃这几天注意歇息。

    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过年这几天实在是有些忙,加上柳淑妃晚上还睡不太好,累着也在所难免。

    太后知道了这事儿也没说什么,只是让柳淑妃在宫里好好歇息。

    毕竟是头一回怀孩子,娇弱些也正常。

    过了元旦,初二这天依旧要祭天地,而后便是家宴。

    不过这次的家宴上除了皇室宗亲,还有不少大臣的家眷。

    这也就是忙最后一天了,明儿个起就不怎么忙了。

    当然,这里指的是后妃们。

    初三到初十,嫔妃可以递牌子在自己宫里宴请自己家里的女眷。

    这个姜玉茗是一早就递了牌子的,内务府安排在了初四这一天。

    初三这天是柳淑妃和沈德妃的家里人,初四是许淑仪,姜玉茗和常嫔。

    姜玉茗累了这么几天,难得睡了个懒觉,整个人都是大写的快乐。

    外头有些放晴,不过落下来的雪还没化,估计还有好一阵子才到化雪的时节呢。

    今儿个算是闲了,宁小媛带着张贵人高高兴兴的过来找姜玉茗玩。

    原本六品以下的嫔妃是没资格递牌子见家里人的,只不过孟承晔想着如今人少,开个恩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于是便吩咐了内务府让嫔妃们都递个牌子见见家里人。

    是以宁小媛才如此高兴,为了张贵人高兴。

    宁小媛在姜玉茗这儿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下午,最后走的时候脸上还带着满满的快乐,足以见得两人感情确实深厚。

    姜玉茗也有些期待见见姜家的人,根据原主的记忆,姜家人对原主也是格外不错的。

    但是另一方面,姜玉茗也有些担心。

    都说知女莫若母,姜玉茗有些担心姜母会不会认出她不是原来的姜玉茗。

    ------题外话------

    这几天都会稳定在四更,因为这周六要上架啦,准备爆更三万字,阿辛在努力存稿中,么么~

第144章 先帝的宸妃

    事实上,姜玉茗完全不用为这种事儿担心,原主和姜玉茗的习惯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

    否则姜玉茗也入主不了这具身体,当然,只是姜玉茗自己个儿不知道罢了。

    不知道的姜玉茗一晚上辗转反侧没睡着,迷迷糊糊到了凌晨才睡去。

    到了点儿,绘兰还没过来叫人,姜玉茗就醒了。

    虽然睡的时间不多,但是姜玉茗感觉她现在精神的很。

    早早的洗漱过后,姜玉茗就坐在梳妆台前梳妆。

    换了好几个妆容和好几身衣服,姜玉茗惆的团团转。

    当然,有些紧张的还不止姜玉茗呢,还有姜母,久未见女儿,姜母也是睡的有些晚,起的格外早。

    今儿两个儿媳陪着姜母进宫,姜玉茗的侄女还太小,还不能进宫,宫里规矩多,小孩子嘛,难免会坏了规矩,倒不如不带进去。

    姜玉茗就一个侄女儿,老大家的女儿,老大家一共三个孩子,老大媳妇生了个女儿,老大的妾室生了两个儿子。

    姜玉茗用过早膳后便坐在甘泉宫的正殿里等候。

    今儿规矩严些,是不让嫔妃们到宫门口去接人的。

    因为除了面见嫔妃的家里人,还有些皇室宗亲,蒙古大臣和来朝贺的使臣们要进宫。

    嫔妃们抛头露面的总归是不好的。

    是以姜玉茗在甘泉宫里揪着帕子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等着。

    今儿姜玉茗见家里人孟承晔也是一早就知道的,坐在章华台上首的孟承晔看着杯子里的水,又看了看外头的天色。

    思虑了好一会儿,喊了杨福小声道:“你让小安子带上几抬轿撵去接一接锦贵嫔的家里人。”

    杨福微微打了个千儿就脚步轻快的退了下去。

    姜母一行人到了宫门口就得下马车步行了,不过几人才下来没多久,小安子脚程快,紧赶着就过来了。

    姜母看着过来的人虽然有些受宠若惊,却也不失分寸的给小安子回了个礼。

    “夫人太客气了,您请上轿,奴才给您前头带路。”

    小安子笑着恭恭敬敬的扶了姜母上轿。

    开玩笑,上一个得了皇上赐轿进宫的嫔妃娘家人还是先帝的宸妃娘娘。

    谁知道贵嫔娘娘会不会是下一个宸妃娘娘呢?

    不过瞧皇上上心的架势,只怕等贵嫔娘娘日后有了孩子,四妃里肯定有个位置跑不了的。

    小安子在姜母前头带路,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便走了,略后一步进宫的许淑仪家里人瞧着远去的姜母一行人,下马车的步子顿了顿。

    “瞧着,坊间传言皇上极为宠爱贵嫔娘娘,果然是名不虚传,上一个得此殊荣的还是先帝的宸妃娘娘呢。”

    许母有些感慨的裹紧了自己的斗篷。

    要说先帝和宸妃娘娘,她倒也知道一些的,据说先帝和宸妃是青梅竹马呢,宸妃自打入宫以来便占了先帝大部分恩宠。

    先帝一个月入后宫六次,有五次是歇在宸妃哪儿。

    只是后来先帝去了,宸妃过于思念先帝,便服了毒陪着先帝一块儿去了

    这事儿当时还轰动了上京不少人呢。

    是以如今皇上宠些锦贵嫔,旁人竟也不觉得有什么。

    ------题外话------

    先更一章呀,剩下三章明天上午给你们,主要是阿辛在整理细纲,整理了三四页,还查了一点点资料,当然也摸了一会儿鱼。

    其实更多的是在发呆,这本书开书到现在也有一个多月啦,不知不觉的就在我的摸鱼码字中快要上架了。

    看着每天增加的收藏和票票,我都会特别的开心,每天心情不好或者游戏输了我就会登录作家助手看一看数据和你们的评论,我就又满血复活啦。

    明天,没错,就是明天晚上十二点上架啦,十二点半会有三万字的爆更哦,加上明天白天更新的,就有三万三千字啦。

    也感谢姐妹们陪了我这么久呀,我闺蜜常说我是她的小太阳,其实她不知道,她的小太阳也需要充能。

    我的能源宝就是你们呀,我是她的太阳,你们是我的满天繁星,爱你们,么么~

第145章 姜母

    只是当初他们都以为先帝会立宸妃的儿子做太子,毕竟看先帝对宸妃的宠爱程度,这个可能性太大了。

    甚至大臣们都想好如何劝说了,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支持的,只是支持的人不多。

    一来宸妃家世显赫,大臣们难免会担心外戚干政,二来么,国师还没有确定太子的人选。

    通常立太子的时候,国师都有那么一定的发言权。

    而孟承晔就是被国师大力举荐的太子。

    先帝虽说宠爱宸妃,却也听了国师的谏言立了孟承晔为太子。

    害,都是些前朝旧事了。

    许母又瞧了瞧已经快要消失在转角处的人,也跟着过来接引的小太监去了许淑仪宫里。

    姜母坐在轿撵上不着痕迹的打量着皇宫,这里就是茶茶生活的地方啊。

    远处的红墙绿瓦,宫道上来来往往的宫人,屋檐下随风晃动的宫灯,红色的对联给皇宫添了几分喜庆。

    到了甘泉宫,姜玉茗早早的就在门口等着了。

    姜母远远的见着姜玉茗便笑了。

    落轿后,姜母领着两个儿媳给姜玉茗行礼。

    姜玉茗先是愣了一小会儿,才赶忙扶着姜母起来。

    “母亲,您何须向我行礼?”,姜玉茗扶着姜母进去。

    姜玉茗本以为这句母亲会很难说出口,可见着姜母,发现却也不是那么难。

    姜母生的好看,和姜玉茗有几分相似,不过姜母比姜玉茗添了几分岁月的味道。

    “娘娘,礼不可废。”,姜母拉着姜玉茗打量了一会儿,“娘娘圆润了些。”

    姜玉茗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兴许是宫里头闲来无事,光长肉了。”

    “到底是皇上宠娘娘,方才还让人来接我们呢。”,老大媳妇李氏笑盈盈的接了一句话。

    “许久未见大嫂,倒也格外想念,圆圆最近可好?”,姜玉茗看向李氏,拉着姜母的手有些小紧张。

    记忆里,是这样的。

    “劳娘娘记挂,圆圆今早还念叨着要见姑姑呢,只是她太小,早晨又没起来,便没带进来了,想来明年过年便能一块儿进宫了。”

    李氏端着茶杯笑的得体大方。

    李氏出身不低,虽说和朝中没什么关系,但是李氏出身名门望族,说起来倒也和姜大哥门当户对。

    “二嫂,立立可还好?”,姜玉茗戳了戳手里的帕子。

    正在走神的老二媳妇吴氏猛的回神,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害,那小子没心没肺的,不过也惦记着什么时候能见你呢,昨儿个还打翻了我的胭脂,我给他揍了一顿。”

    姜玉茗很不厚道的笑出声。

    吴氏是江湖中人,姜二哥喜欢闯荡江湖,偶然结识了吴氏,便一见钟情,说什么都非人家不娶。

    姜母也是做了好几日功课才亲自上门去提亲。

    好在吴氏对姜二哥有那么几分意思,这婚事也就这么定了下来,如今他们的孩子约摸着已经有四五岁了。

    嗯,是到了妈见愁,父见打的年纪了。

    “你还说旁人呢,想来不出一两年,你也是要做母亲的人了。”,姜母拍了拍姜玉茗的手。

第146章 蝶戏牡丹

    姜玉茗嗔了句:“母亲,还远着呢。”

    姜母只是盯着姜玉茗笑而不语,当初她也这么想的,谁知道就怀上了。

    几人聊了好一会儿,太后娘娘那边便来了人,说是请姜母过去叙叙旧。

    “你们好好聊,我去去就回。”,姜母是这么说的。

    可到了太后宫里两人聊的开心,直到快用午膳的点儿姜母才满面笑容的回来。

    姜玉茗倒是和两个嫂子投缘,妯娌几个聊的很是开怀。

    到了用午膳的点儿,姜玉茗吩咐了小华子特地提了几道姜母爱吃的菜,当然,也没落下李氏和吴氏。

    下午姜玉茗带着姜母参观一下甘泉宫各处,姜母看到寝殿里挂着的那副蝶戏牡丹图的时候还有些担心道:“茶茶,这牡丹可不是乱挂的。”

    姜玉茗抬眸看去,画上的牡丹栩栩如生:“无碍的母亲,是皇上让挂这儿的。”

    她也想不挂,但是怕狗皇帝会生气,总归挂这儿还能起个装饰作用。

    姜母有些诧异的又打量了一下那幅画,在角落里总算找到了皇帝的私印印章。

    姜母一时间心情有些复杂,拉着姜玉茗去别处转转了。

    也不知道皇上是个什么样的意思,这副画到底是有些出格了。

    不过这也代表着皇上对茶茶还是下了几分心思的,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姜母掩下心里的想法,跟着姜玉茗又四下里转了转。

    瞧过姜玉茗的住处,姜母总算还安心了几分。

    到了傍晚,姜母就得出宫了,姜玉茗颇有些依依不舍的送到宫门口。

    这会子朝贺的宴会还没结束,人少,送到这儿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姜母摸了摸姜玉茗的脸颊,轻声道:“茶茶回去吧,天冷,瞧你冻的脸都冷了。”

    姜玉茗蹭了蹭姜母的手,应了声仍旧站在原地没动。

    也不过才相处了一日不到,姜玉茗看着姜母温柔的笑容,竟格外的不舍。

    最后还是姜母起身上了马车,姜玉茗走到拐角处又扭头偷偷的看着马车摇摇晃晃的出了宫门,姜玉茗才转身回了甘泉宫。

    晚膳的时候,孟承晔过来了,瞧着心情有些发蔫的姜玉茗,孟承晔揉了揉姜玉茗的头:“舍不得你母亲?”

    姜玉茗应了声,揪着手里的帕子没说话。

    孟承晔起身坐到姜玉茗身旁抱着姜玉茗没出声。

    姜母走的时候,孟承晔也是派人送了东西过来的,当然姜玉茗自己个儿也把好些东西塞给姜母,除了孟承晔和姜玉茗的,太后也派人送了些东西过来。

    是以姜母出去的时候带了不少东西出去。

    按道理来说,那是赏赐,不过姜玉茗觉得赏赐给姜母不合适,就坚持这是送的,而非赏赐。

    送总比赏赐来的好听不是?

    姜玉茗就这么惦记了姜母好几天,直到后头白答应的父母说先过来见见她甘泉宫的主位,姜玉茗这才抽空给自己梳妆。

    之前几天不用去出席什么宴会,也不用去请安,姜玉茗便在自己宫里偷懒,只是把头发挽了起来,并没有点缀首饰。

第147章 有些奇怪的白母

    姜玉茗梳好妆,外头进来一名约摸三十出头的妇女,那妇女穿的比较朴素,人看上去也有几分和蔼的模样。

    “臣妇见过贵嫔娘娘。”,白母进来先是给姜玉茗行了个大礼。

    “夫人太客气了,免礼请起。”,姜玉茗坐在上首摸了摸手里的汤婆子。

    原以为白母也就是过来请个安,谁知道白母竟在她这儿坐下了。

    姜玉茗满脸的问号。

    如果她没记错,这是白答应的母亲的吧,坐她这儿算怎么个回事?

    “贵嫔娘娘,我家答应没给您添麻烦吧。”

    白母笑眯眯的开口。

    姜玉茗略皱了皱眉,这第一句话就让她有些不大喜欢。

    落霞那么安静的一个姑娘,怎么可能会给她添麻烦?

    “没有,白答应是个…安分的人。”

    姜玉茗想了有一会儿才想出这么个说辞。

    在姜玉茗的印象里,白答应一直是个有些胆小的人儿。

    “那便好,那孩子在家里便有些不省心,臣妇也是担心她进了宫给娘娘添麻烦。”

    白母轻轻叹了口气。

    姜玉茗姑且把白母的这个行为理解成是担心自己的女儿会得罪宫里的主位过得不太好。

    这么想着,姜玉茗也就略下了心底的疑惑。

    白母坐了好一会儿,才起身去了白答应那儿。

    姜玉茗一头雾水的坐在软榻上,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白母在给她上眼药水。

    时不时的提一两句白答应这儿不好多包容,那儿不好多担待之类的。

    况且白母在她这儿坐了好一会儿也没见有想去见白答应的心思,怎么瞧着有些怪怪的?

    不过到底是白答应的母亲,姜玉茗也没多想,卸了首饰又回到了软榻上肥肥瘫。

    如今外头天气不错,瞧着阳光正好,姜玉茗便有点想出去走走了,只是又没有什么伴儿,一个人又不大想出去。

    正这么想着,宁小媛就过来了。

    这回宁小媛是一个人来的。

    “怎么就你一人?张贵人呢?”,姜玉茗撑着头有些疑惑的问道。

    宁小媛行了个礼自觉的坐在软榻另一头:“她母亲和姐妹今儿个进宫了,我又不好过去,便也就来你这儿玩了。”

    宁小媛的家里人是前儿个便进宫了的。

    于是两人便一块儿出去外头走走了。

    白答应这边,白母坐在位置上一言不发,白答应权当没看见,只是自己坐在上首翻看着手里头的书,半点儿不打算理会白母。

    瞧着差不多到了点儿,白母连午膳都没用,便直接起身走了。

    白答应也没在意,总归白母留下,白答应怕是也不会让人再多提一份膳食的。

    瞧着白母出去的背影,白答应眼里划过一抹嘲讽。

    罢了,总归皇上就开这一次先例,往后宫里人多起来,想来也就用不着见她了。

    白答应起身进了寝殿,她想睡会儿。

    无论如何也是自己的母亲,那样冷淡的对待,宛如一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白答应虽说不甚在意,可心底里到底是有些难过的。

第148章 放天灯

    到了初九这一日,天上又飘起了雪,姜玉茗喝着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看着外头落下的雪,日子过的好不惬意。

    说来今年过年也没给嫔妃们晋封,想来是年前晋封了一次,不好再动了。

    不过这也跟姜玉茗没什么关系,想来一两年之内她位分都不会再怎么动了。

    到了十五这一日,也就是元宵这天,姜玉茗又起了个早床,今儿晚上有个家宴,不过早上要起来吃汤圆。

    姜玉茗吃过汤圆便又睡了回去,总归是不着急去。

    外头的天有些阴沉,不过却是没下雪,只是风略大一些。

    用过午膳姜玉茗就梳妆出去了,今儿下午得先祭祖,再是晚宴,不过今儿的祭祖简单些,很快就结束了。

    听说小华子说今儿还可以登上朱雀门去观灯呢。

    姜玉茗对这些都不大上心,她比较想知道,她能不能放灯。

    晚宴是一如既往的管弦丝竹,歌舞升平,好不容易熬到了晚宴结束,姜玉茗整个人都开心了起来,总算是到了她期待的环节了。

    从年前期待到现在,天灯是一早就做好的,姜玉茗派人去内务府领了两个。

    先是由皇帝领着众人登上朱雀门,待众人就位,下头便可以放烟花了。

    从朱雀门还隐约可以看见宫外的街道,下面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街上两旁挂着各种各样的灯笼。

    亮着的灯火仿佛点亮了整个上京,远远望去,下头的万家灯火尽收眼底,姜玉茗却是有些冷的拉了拉披风。

    城墙上虽然风景很好,可是风也蛮大的。

    姜玉茗开始怀念夏天的清风了,那个风吹着就正舒适。

    姜玉茗正怀念着夏天,下头的烟花咻的一声窜上了天,在上头炸开了一朵朵璀璨的烟花。

    姜玉茗的思绪被拉了回来,瞧着天空各色各样的烟花,有那么一瞬间,姜玉茗竟然觉得她在现代。

    上头的烟花花样繁多,大多都是花的形状,例如梅兰竹菊或者是水仙这一类简单一点的花样。

    整个烟花的燃放过程大概持续了十几分钟,最后以“国泰民安”四个字的烟花样式落幕。

    放过烟花,便就是点天灯了。姜玉茗兴致勃勃的拿了两盏天灯,用现代话来说这叫孔明灯。

    如今的孔明灯大多是竹篾加铁块绑着煤油做的。

    瞧着手里的灯缓缓升起,微微摇曳的火光映衬着姜玉茗那张因为兴奋而有些发红的脸颊,倒是格外动人。

    孟承晔远远的就看到了姜玉茗,看着姜玉茗那副孩子似的开心模样,孟承晔勾起唇角。

    多大人了,还跟个小孩子似的。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没有风或者是其他的原因,放出去的天灯飞的不是很高,高出屋顶便飘向远处了。

    不止姜玉茗的天灯飞的有些许矮,大家伙儿的都是。

    倒是宫外头的天灯飞的高一些,孟承晔脸上的笑容骤然就消失了。

    盯着那些飞不太高的天灯,孟承晔转动了了下拇指上的扳指,垂眸盯着上面雕刻的图案不知在想些什么。

第149章 灭了扔库里

    一扭头,瞧着姜玉茗盯着天灯发呆的模样,孟承晔又笑了。

    罢了,明年再给她两盏可以飞的高一些的灯吧。

    今年…姑且先这样吧。

    不过瞧着茶茶傻乐的模样,还挺可爱。

    放过天灯,姜玉茗毫不留情的转身回去睡觉了。

    孟承晔还欣赏着,结果姜玉茗便走了,走了?这就走了?

    你这叫早退你知道不?!

    虽然说没有不成文的规定不让早退,例如柳淑妃今儿个还没来呢。

    这才让沈德妃站孟承晔看烟火去了。

    今儿沈德妃得意洋洋的,还穿了身绯红色的宫装,若城下的百姓瞧见了,指不定认为这是皇后呢。

    这个小心思,孟承晔不用读心术都能看出来,更别说其他人了。

    只是孟承晔没有出声,其他人也就没说什么。

    你瞧,皇上都没说什么,她们有什么好说的?

    白答应是跟着姜玉茗一块儿回去的,瞧着姜玉茗放出去的天灯,白答应低着头跟在姜玉茗身后皱了皱眉。

    这灯怎么飞的不是很高?

    哪里来的劣质灯也敢拿给我玉茗姐姐?

    旁人的灯也就罢了,早知道我亲手给玉茗姐姐做一盏灯了。

    朱雀门离甘泉宫不是很远,姜玉茗很快就回去了,外头偶尔还会传来一两声烟火声,姜玉茗窝在软榻上抱着汤婆子跟白答应聊天。

    以前只有温暖的床才是她的真爱,现在不一样了,温暖的软榻也是她的真爱。

    只有憨der才会在城墙上吹冷风,被窝它不暖和么?

    被迫憨der一号孟承晔:朕觉得背后有些凉,是有人在偷偷骂朕么?

    实在憨der二号沈德妃:不就是风冷了点么,只要下头的百姓认为本宫是皇后,这波不亏!

    夜里,姜玉茗都快准备睡了,杨福过来了。

    姜玉茗撑着头有些瞌睡的坐在软榻上:“杨公公这个点儿怎么来了?”

    莫不是孟承晔那厮准备深夜扰民?

    她现在失宠还来得及吗?

    “回娘娘,是皇上赐灯呢,特地吩咐奴才给您提过来,娘娘瞧,都是极漂亮的。”,杨福指了指身后的灯。

    姜玉茗往杨福身后瞅了瞅,一共有三盏灯。

    “瞧娘娘也困了,奴才就先告退了。”,杨福很有眼力见的把灯留下自己个麻溜的走了。

    他怎么能惊扰着锦主子打瞌睡呢?

    罪过罪过。

    绘竹送了杨福出去,又拿了一小荷包银子的杨福心底越发愧疚了。

    早知道就明儿个再来了。

    哦,不对,明儿个他不当值,是小安子当值。

    送了杨福出去,绘竹回来道:“主子,奴婢方才同杨福打听了一下,这灯今年一共做了十二盏,您和淑妃娘娘各三盏,德妃娘娘两盏,淑仪娘娘两盏,宁小媛一盏,禧贵人一盏,旁的人就没了。”

    也就是说,姜玉茗的恩宠足以和柳淑妃比肩了。

    这一点倒是让姜玉茗有些许惊讶,没想到皇上这么宠她啊。

    另一旁的柳淑妃看着送过来的灯,懒懒的打了个哈欠。

    什么时候送灯不好,非得等她睡了再送过来,这一年年的,什么时候是个头?

    “春风,灭了扔库房里吧。”

第150章 让朕独自美丽

    柳淑妃撑着腰拉了拉外套,如今她的肚子已经大了起来,时不时的腿会抽个筋,肚子里的孩子折腾一下什么的,怀个孩子实在是辛苦,睡也睡不怎么好,翻个身都有些困难。

    偏生那狗皇帝还不安生。

    春风应了声,便把送过来的灯给灭了准备放到库房里同往年的灯一块儿积灰。

    “对了,今年德妃应该也分到了灯吧,几盏?”,柳淑妃突然扭头问道。

    “回主子,您跟锦贵嫔那儿都是三盏,德妃娘娘那儿是两盏。”,春风回道。

    “她有三盏不奇怪,至于德妃…”,柳淑妃忽而嫣然一笑,“德妃的灯也忒少了吧,从本宫这儿送两盏灯过去吧。”

    春风应了声:“是。”

    柳淑妃一手扶着腰,一手撑着夏风,便回了寝殿准备继续睡觉去了。

    今年的灯着实有些让她意外啊,要说锦贵嫔分了三盏她倒是不觉得有什么,要没有三盏她才觉得奇怪呢,就皇上对锦贵嫔的态度,有个眼睛的人都瞧的出来皇上的上心程度。

    也不知道皇上怎么就看锦贵嫔看上眼了,好在跟她关系不大。

    倒是沈德妃,这么多年怕是头一回拿灯吧。

    原本收到了两盏灯的沈德妃还开心着,谁知道还没开心多久,柳淑妃就派人送了两盏灯过来。

    沈德妃气的恨不得把手里的灯给摔了。

    她幸幸苦苦求之不得的东西,旁人却不甚在意,沈德妃怎么能不气?

    过完这个元旦,这个元旦就算是过去了,姜玉茗第二天睡了个懒觉,难得沈德妃没有喊人来吵她。

    姜玉茗心满意足的起床洗漱去了,等小华子提膳回来才知道,今儿个一早醒来,沈德妃就病了。

    姜玉茗揣着汤婆子很不厚道的笑了。

    昨儿吹冷风吹到深夜可还行?

    不过说回来,皇上和沈德妃一块儿吹的冷风,为什么皇上没有感冒?

    姜玉茗多少有些不得其解。

    实际上,孟承晔在衣服里头多穿了两件衣服,看上去胖是比平时胖了一点,但是保暖啊。

    他可不像沈德妃那个憨憨,昨儿个就没穿多厚的衣服还硬要站他身边吹风。

    让朕一个人独自美丽不好吗?

    柳淑妃知道了这事儿,特地派人送了碗姜汤给沈德妃。

    当然,并不是关心,而是特地派人过去嘲笑的。

    昨儿个晚上就被气着的沈德妃今儿气还没顺过来,就又被气着了。

    十六号晚上,姜玉茗正在看月亮,孟承晔披着风带着雪就过来了。

    姜玉茗接过孟承晔手里的大氅递给一旁的绘兰:“皇上这么晚了还过来?绘竹,去拿一碗姜汤过来。”

    大晚上的过来麻烦她?

    孟承晔接过姜玉茗递过来的汤婆子,笑道:“怎么,不欢迎朕?”

    “怎么会,臣妾可日夜盼着皇上来呢。”,姜玉茗扬起一个笑容。

    不欢迎的话您老现在还能打道回府?

    今儿才十六,还没开封呢,明儿个自然是不用早朝的,有大半个月没进后宫的孟承晔放心大胆的好好折腾了姜玉茗一回。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4149/ 第一时间欣赏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最新章节! 作者:方细辛所写的《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为转载作品,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介绍:
传言说昭荣贵妃嚣张跋扈,连皇后都不放在眼里,三更半夜更是大闹皇贵妃的寝殿,简直无法无天
皇后:放眼里?本宫是要被茶茶放在心里的。
皇贵妃:本宫只是想和玉茗一起谈谈心而已,谁知道皇上居然想跟本宫抢人。
皇上:那是朕的宠妃!是朕的!
传言又说,昭荣贵妃喜欢折磨人,不是叫嫔妃亲自下厨,就是叫嫔妃给她捶腿。
贤妃拔刀:来,传言你再说一次!
传言瑟瑟发抖中……
当能听到别人心里话的皇上抢人后再次踏入后宫:
皇后:呦,皇上又来了?真闲呐!
皇贵妃:这狗皇帝就没点自己的事情做了?
贤妃:我刀呢?
皇上泪汪汪的去找姜玉茗求安慰去了,毕竟这是他唯一听不见心里话的人了,就算玉茗在心里骂他,没事,他听不见!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