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硬着头皮
第二天早晨,韩奎说要再喝一点儿,透一透,女生们说死也不喝了,男生们又喝了一杯,这才吃点饭菜上车往回走。
到了风城,就又去爬凤鸣山。
凤鸣山是安东著名的旅游景点,山势雄奇,景色优美,有不少历史上留下来的石刻。
众人昨天晚上都喝多了,浑身无力,精神不振,爬了一会儿,女生们就走不动了,于是就下山回家。
到了三道河,正好是中午十二点多,于是就到二姨的饭店去吃饭。
今天就是二姨和二姨夫请客。
众人做昨天的酒还没醒,今天本来不想喝,但二姨和二姨夫是开饭店的,招待人和劝酒的功夫,自然不差。连哄带劝的,众人喝上了,就渐渐着了道。
等到喝得差不多了,就又都兴奋了,渐渐热闹起来。
正喝着,苏小霜来了,通知同学们,今天晚上曾校长代表三道河中学请这些来自京城的同学。
众人喝得晕晕乎乎的,有些分不清天南地北,不服天朝管,也就爽快地答应。
到了下午三点来钟,酒局结束,就回到招待所睡觉,准备迎接晚上的大战。
等到晚上六点来钟,苏小霜和另外两个女老师来找众人的时候,众人才醒过腔来。
此时中午的酒劲儿还没过去,这又接着喝,这不是要命吗?
但是此时已经晚了,苏小霜几人一番热情的话,鼓励加煽情,众人也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到了二姨饭店,林驹、曾校长、郑副校长、卓主任等已经在等着了。
众人就坐,曾校长站起来,举起了酒杯。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三道河中学,对来自京城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众人就噼里啪啦拍了几下巴掌。
“有人可能感到奇怪,说我们三道河中学跟同学们没有什么关系,似乎不应该请同学们吃饭。现在,我就要纠正一下这种错误的认识”。
“首先,三道河中学不仅跟同学们有关系,而且渊源很深。第一点,林驹以前就是我们三道河中学的教师,是我们的同事。他的同学来了,我们理应表示欢迎”。
“其次,林驹是我们三道河中学的学生,他的同学,也就是我们的学生,你们到了三道河中学,就像回到自己的母校一样”。
这都挨得上么?
林驹都觉得曾校长说的太勉强了。
“第三,林驹曾经跟我们三道河中学合作,现在的三道河技术学校,当初就是林驹创办的,给我们学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林驹的客人,我们理当以最热情的态度来招待……”。
曾校长东拉西扯地胡说八道一阵,终于到了正题。
“鉴于同学们都比较年轻,又都是学生,酒量有限,我们又是教育工作者。所以咱们喝酒,不能像一般人那样,大吃大喝,大吵大闹,野蛮粗暴”。
“我们要喝礼仪之酒,文明之酒,素质之酒。不能喝的,我们绝不强求,能喝一两的,绝不逼你们喝二两。”
“但是,我们也相信,你们会体谅我们的深情厚谊,绝不会藏奸耍滑,不会虚情假意”。
“我们的原则,就是喝的好,喝得尽兴,喝出风格,喝出真情,。喝出诚信,喝出素质来”。
“三道河水长又长,今天我来当酒长。三道河水弯又弯,见到你们心喜欢。三道河水浪打浪,现在酒席就开场。三道河水清又清,第一杯酒一口闷。一条大河波浪宽,一杯下去全得干。葡萄美酒夜光杯,谁要不喝是乌龟,来,干”。
曾校长好一顿忽悠,最后一句又把人挤进了死胡同里面,加上又是刚刚开局,众人就喝了一杯。
“好,京城来的同学,果然有素质。现在,我提议做一下分工,咱们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京城的同学们为一方,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为一方。林驹、罗雅、马达、林嘉玲、周冰,都是三道河中学的毕业生,就跟老师们一起,好好陪着京城来的同学们”。
“但是,不管怎么样,不要忘了基本原则,就是喝好尽兴,不伤身体。好,现在由郑校长说两句”。
郑校长客气了两句,自然也提了一杯。
喝完了,郑校长还特别提醒,不要多喝,要适量,不能喝不要勉强。
“林驹,到底还是老师们有素质,这酒喝得和风细雨,叫人心里舒坦”。
方春合感慨道。
嘿嘿,你个傻小子,你又上当了。
开始的时候哄着你们,叫你们放松警惕,一点儿一点儿喝,这就叫做润物细无声。
等到喝得差不多的时候,你们也晕乎了,就开始大举进攻,一口气把你们灌蒙了。
就你们这帮小菜鸟,哪里是曾校长这样的老狐狸的对手。
喝完第三杯,赵安来了。显得非常急切的样子。
“林驹,建筑公司的工头找你,说有急事儿要商量好”。
“赵安,我这陪着同学们呢,叫他有事儿明天再说”。
“他前天就找你,这两天你一直忙,也没找到。看你今天回来了,这才追着我来找你,真有事儿”。
“老七,你有事儿就去办吧,有曾校长他们这么多人在,不用你陪着我们”。
赵平安说道。
“老大,这怎么好意思”?
“没事儿,办正经事要紧,你去吧”。
“那就对不起了。明天我再好好陪你们”。
林驹就急忙吃了点饭菜,填饱肚子,跟着赵安回到服装厂。
“三哥来得挺及时,要不今晚上又不能少喝。昨晚上就喝大了”。
这是林驹事先跟赵安做的局,赵安故意把林驹叫走,躲避这场酒局。
不过,既然出来了,林驹就到工地上走了一圈儿,又跟工头聊了一伙儿,然后跟宋平安和赵安研究了一会儿工程上的事情。
工程上的事情,其实没有多大问题。
工程款充足,拨付及时,各种材料能及时进来,不误工时,安全和质量监督到位,也就能有序进行。
工程问题,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只要钱充足,其他的事情就都好办。
第436章 咱们回去吧
第二天早晨,赵平安没起来,就被柯东给叫醒了。
迷迷糊糊睁开眼,就见方春合、柯东、鲁南山、吴经纬都来了。
赵平安身子一动,就感到浑身酸痛,口干舌燥。
“老六,给我倒杯水喝”。
赵平安喝了水,就觉得胃里一阵难受。
感觉嘴上有点儿不对劲儿,伸手一摸,就抹下来一些残渣。
“我昨晚上又吐了么”?
“吐了。服务员来给你收拾的”。
“唉,可真难受,简直受不了了”。
“老大,我们也受不了了,实在喝不动了”。、
方春合说道。
“是啊,再这么喝下去就废了。我现在天天身上酸痛,走道腿都打晃儿”。
吴经纬说道。
“昨晚上我也钻桌子底下去了,丢人丢大发了”。
鲁南山说道。
“他们几个女生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肖美娜喝大了,一个劲儿唱歌,拦不拦不住”。
“叶彩衣就是个哭,怎么劝也不听”。
“雷丽丽非要回家,我们说没有车了,她就要走着回去,好不容易才把她弄回来”。
“老大,我们几个刚才合计了一下,觉得这样下去,咱们弄不好就得交代在这里”。
“老四,别胡说。人家那么热情地招待咱们,成天好吃好喝地供着咱们,可不能说这样的话”。
“就是因为他们对咱们太好了,只是喝酒实在受不了啊。刚才赵安来了,说今天晚上他请咱们,到时候还得喝”。
“对了,我想起来了。昨晚上罗雅和林嘉玲说,这些天,请咱们吃饭的人都排满了”。
“马达她爸是村长,要请咱们,林嘉玲家也要请,马家堡子学校的陈校长和朱老师,林嘉胜,林驹他二姐,还有关总,都要请,这一圈请下来,我估计咱们也就别回学校了,就地牺牲了”。
柯东说道。
“老大,实在不行,咱们就先回去吧。弄不好,老七没找回去,倒是把咱们自己扔在这里了”。
方春合终于提出了最终目的。
“咱们回去倒是行,我也受不了了。只是老七怎么办”?
赵平安也已经萌生退意,但是这事儿当初是他张罗的,他也不好先打退堂鼓。
“我觉得,老七不会回去了,咱们怎么劝他也没用。”
方春合说道。
“老大,我觉得老三说的有道理。老七现在在这里有这么大的事儿要做,他是董事长,根本就离不开他。咱们在这里,他不陪着还不好意思。若是天天陪着咱们,也耽误他的事儿”。
柯东说得也很有道理。
“女生那边都起来了吗”?
“肖美娜起来了,老二陪着她到河边儿去了。”
“唉,要是咱们都象老二那样能喝就好了。一会儿吃饭的时候,跟她们女生商量一下。要是她们也同意,明天就回去吧。说句实在的,我也顶不住了”。
“是啊,你说他们三道河人怎么就这么能喝呢?
“老七不是说了嘛。这里人自古好酒,民丰淳朴,经济落后。”
“自古好酒可能是真的。要说民风淳朴,经济落后,可就不对了”。
“就这么一个乡镇,就有那么大一个中学,还有老七的服装厂,经济还落后?比我们家乡那边儿发达多了”。
方春合说道。
“是啊,你看老七家多有钱。她姐姐、妹妹,穿着打扮多时髦?咱们学校的女生跟人家比起来,都差远了。就这样,经济还落后?”
“唉,也难怪老七不愿意回去。对于老七来说,分配不分配工作,确实不重要”。
“我听罗雅说,老七在南头特区那里的公司也很赚钱。关总一出手就开奔驰,过些天,老七的奔驰也回来了。人家混成这样,还要什么工作?”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等女生都起来,一起去吃饭的时候,就研究去留的问题。
女生们也是同样的意思,大家一拍即合,就决定明天返回京城。
一帮人正议论着,林驹来了。
“呵,真巧,我也没吃饭呢。各位,今天想去哪里玩儿?你们要是没有什么目标,我就给你们选个节目,到二道河抓鱼去,然后就叫林嘉胜给做全鱼宴,正好林嘉胜今天还要请你们吃饭呢”。
“老七,吃饭行,喝酒就免了吧”。
“行,没问题,我也不愿意喝酒,今天就不喝酒”。
“哼,林驹,我们才不相信你们呢。昨晚上曾校长说的一套一套的,那个好听啊。嘴上说的不让多喝,最后比哪回喝的都多”。
肖美娜气哼哼道。
“肖美娜,这就不怪曾校长了吧?也没人把着嘴硬灌你,不都是你自己喝进去的?别人不让你喝,你还跟人家急,自己抢着喝”。
“算了,不跟你说了,算我自己没脸。明天我们就走了,你爱回去不回去,没人管你”。
“是啊,老七,我们也知道你不愿意回去,就不勉强你了。刚才我们研究了,就坐明天上午八点车回去”。
赵平安说道。
林驹不禁窃喜。
这帮瘟神,终于走了。
“老大,这才几天啊?这么着急就走了?你们回学校也没什么事儿?在我这里岂不是更自在一些?是不是嫌我没招待好你们”?
“老七别这么说,不是没招待好,是招待得太好了。光是喝酒就受不了。我们在这里,也耽误你事儿。你既然认准了不回去,我们也尊重你的决定”。
“唉,既然你们都是这个意思,就等寒假的时候再来玩儿,那个时候我或许就不那么忙了。到时候咱们再好好喝酒”。
“得得得,你可别提喝酒的事儿啦”。
吃完饭,同学们要走着去林家堡,跟罗雅和马达等人汇合,找林嘉胜下河抓鱼,中午就在林嘉胜那里吃饭。
晚上林驹回来,再给众人饯行。
林驹回去跟关馨和林驰说了此事,关馨说晚上她以学姐的身份请这些学弟学妹。
到了林驰那里,林驰说给同学们准备点儿礼物。
林驰那里有水木棉给的不少衣服,她也穿不了那么多,就选出了衣服和鞋子,给肖美娜、叶彩衣、雷丽丽、谢欢一人一份。
至于六个男生,就由林驹安排。
林驹正好要到风城去还客车,就到了风城。
还了客车,开回自己的车,就到市场去买了六套西装,加上皮鞋、衬衣、领带,准备送给六个男生。
第437章 优哉游哉
中午的时候,林驹回到了林家堡。
到家里一打听,这些同学到到二道河去了,中午就在西大甸子那里吃饭。
看看时间还够,林驹就先去了牛圈沟。
去年从小黑山农场弄回来的西门塔尔种牛,今年已经繁殖出来六头牛犊,种群数量已经开始扩大。
一年一年繁殖下去,很快就会形成规模。反正目前也不急着用钱,消耗也不大,就慢慢繁殖,过几年就是可观的一笔收入。
看见这些牛,林驹就不禁想起了小黑山农场。
正是因为小黑山农场的事情,才直接促成了自己这次退学。
对于沙河、朱大林和谭副院长几个人,林驹早已经忽略了,就好像自己生活中没遇见过这几个人一样。
当然,几个人还必须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负责。
马上就要到秋天了,他们也该到了付出代价的时候。
往回走的时候,看见了山脚下老鹞子的那片山楂树林。
这些山楂树,就是报复沙河几个人的工具。
林驹到了西大甸子的时候,同学们还没回来,正在不远处的河边抓蝲蛄。
林嘉胜和两个在这里干活的老娘们儿,正在忙着做菜。
“驹子,你怎么才来”?
林嘉胜问道。
“我去风城把车开回来,他们明天就要回去了”。
“我还打算找两个人,好好灌他们酒呢,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
“既然走了,就别灌他们了,这几天也够他们受的。今天能喝多少喝多少。”
“小黑山那里的事儿,该张罗了。”
“行,这几天你把家里的事儿安排一下,就去办吧。这几个家伙,就得坑他们一下,叫他们长点记性”。
“你真的不回去上学了”?
“不回去,就在家干了。过些日子服装厂设备就进来,招工、培训什么的,关总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你在这吃饭吗”?
“在这吃,这鱼挺香的”。
“胖嫂子做的,我去找同学们回来吃饭,你等一会儿”。
“你帮着收拾桌子吧,我去找”。
林驹就向河边走去。
此时雨季已经过去,河水恢复了正常水位。
罗雅拿着一个水桶在岸边,里面已经装了半桶蝲蛄。
“林驹,你看看,抓了这么多蝲蛄”。
“嘿,没少抓啊。一会儿回去油炸。喂,别抓了,回去吃饭”。
“再抓一会儿呗,我都上瘾了”。
朱文科说道。
“不能等了,回去吃饭,那边已经摆上桌了,就等着咱们呢”。
众人这才上岸,穿鞋往回走。
桌子摆在房子后面的葡萄架子下面,既不热,又凉快。
今天的菜比较简单,只有六个,但是非常实惠,都是用小盆装的。两张方桌并在一起,十几个人坐的满满的。
一个是鲶鱼,这是晚上林嘉胜下网,在长汀抓的,里面加上一些茄子。还有一些嘎牙子,也加在这道菜里面。
这道菜叫做鲶鱼顿茄子。
当地人有句话,叫做“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形容这道菜味道之美。
第二道菜是酱焖沙咕噜子,这是林嘉胜从别人手里买来的鱼。
第三道菜,是咸鱼炖豆腐。
这个咸鱼不是海咸鱼,是河鱼腌制晒干后,炖上豆腐。
豆腐和鱼干都是歪脖林给送来的,见林驹的同学来了,他就给凑了一个菜。
第四道菜是清炖鲫鱼,是从白家村的两个专门抓鱼的人手里买来的。
第五道菜,就是蚕炒小白菜。
最后一道菜,就是青菜蘸酱。
有黄瓜,小白菜,葱等几样,都是自己地里种的,也不用花钱。
林驹从车里拿出了几瓶茅台酒。
“还喝啊”?
雷丽丽第一个就喊了起来。
“今天中午随意,愿意喝就喝,不愿意喝就不喝。不过这可是茅台啊,机会难得,将来你们可别说,我没给你们好酒喝”。
“茅台自然是要喝的嘛,我还从来没喝过茅台呢”。
朱文科也不客气,拿起一瓶就开瓶。
“老二,你别没良心啊,你再说一个没喝过?以前开学的时候,我就拿过茅台”。
林驹说道。
“对对对,老七是拿过茅台,咱们都喝过”。
方春合证实道。
“我怎么就没喝过”?
柯东说道。
“那回你不在,但老七给你留了。叫老二给偷着喝了”。
“老二,你也太不讲究啦。你赔我酒来”。
“好好好,我赔你,先给你倒上”。
朱文科就给柯东倒了酒。
“老大,不是说好了不喝吗”?
柯东问道。
赵平安就看看林驹。
“老大,你不用看我。我可不逼你们,你们愿意喝就喝,不喝拉到”。
“这个嘛,酒是好酒,菜是好菜。咱们不是斗酒,就是喝点儿调节一下气氛啊”。
“那不还是喝酒嘛”。
鲁南山一语道破。
不一会儿,油炸蝲蛄上来,红鲜鲜的,一看就有食欲。
这回喝酒真的很随意,也没人提议,也没有各种套路。谁愿意喝就喝,多少随意。
罗雅和女生们也没喝酒,吃过饭就到河边去玩,剩下林驹和林嘉胜陪着男生们,边喝边聊。
“老七啊,你过的简直是神仙的日子啊,喝着茅台,吃着鱼,在葡萄架下优哉游哉。热了就到大河里洗个澡。”
柯东羡慕道。
“是啊,老七最牛了,出去就开着轿车兜风,当着大老板,多威风”。
鲁南山说道。
“你俩是只看见狼吃肉,没见到狼爱挨揍。我当初起家的时候,可没这么自在。那是一分钱一分钱的赚。蛤蟆被人家收去,到城里卖蝲蛄的时候,还得防着市管会的人来抓”。
“就是前两天去的冯刚那里,那个小子那个时候想黑我的钱,我跟黄天大为了把钱要回来,还跟他们打了一架……”。
林驹就开始讲述自己的发家史。
他这些事情,这回来了之后,同学们听到了不少,但是林驹自己讲起来,听着又是一番滋味。
“我还以为老七赚钱挺容易的呢,原来也是白手起家,一点儿一点儿起来的啊”。
赵平安不禁感慨。
“便是现在,我也不轻松,这两天你们在这里,我陪着你们。你们走了之后,我的事儿多了,整天一大堆儿的事儿等着要处理。”
田园生活,表面上看优哉游哉。但这是需要金钱支持的。
没有金钱支持,哪里来的有闲有钱?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的生活,只是生存,不是田园生活,更谈不上什么优哉游哉。
第438章 惜别
晚上,关馨在二姨的饭店给同学们践行。
原来林驰也打算请众人吃饭,但还没轮到到她,同学们就要走了。于是就跟关馨并作一块儿,算是两人一起请的。
因为曾经到过韩蝶家,韩蝶也一起参加。
今晚的酒席,也很随意,随着自己性子喝,大伙儿就是在一起闲聊。不过,到了后来,倒是同学们自己来了兴致,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到了晚上九点,酒席就散了。
同学们回招待所,方春合留在了后面。
“老七,既然你决定不回去,我也不劝你。来的时候,我曾经去见米老师。她叫我跟你说,能回去尽量回去。”
“经济管理培训班就要满一年,米老师到时候打算交出去。她打算做点儿别的生意,希望你还能帮她”。
“另外,她叫你尽快找她,把你的钱给你”。
提起米安娜,林驹心里不禁一痛。
回来之后,他也时常想起米安娜,甚至有前往京城去看看她的冲动,但终究忍住了。
“我是不会回去念书了,相信米老师也能理解。至于钱的事情,你告诉她,我现在还不急着用,就暂时先放在她那里。”
“等我用钱的时候,我会去找她。这段时间我不会到京城,也不会到南方去。等忙过这一段时间,或许会过去,那个时候我再找她”。
“至于做生意的事情,我曾经跟她说过,就让她先试着干,不用着急赚钱。如果我到京城,会跟她见面”。
“你去了,一定要告诉我啊”。
“你放心,我一定找你。你有什么困难,也可以给我写信,身上钱够么”?
“够了,帮着米老师干活,她给了不少钱,怕是将来工资都没这么多呢”。
在班级的同学里面,林驹跟方春合算是关系最亲密的。其他的同学,除了222寝室的之外,关系都差不多,也没有明显疏远的。
“要是缺钱,就给我写信,或者打电报,我给你汇去”。
“不缺钱,我家里现在也行,这还得感谢你呢”。
“别这么客气,同学一场,应该的”。
“对了,归莫愁曾经到学校去找过你,还说今年要报考咱们学校”。
这个小丫头,她去找我干嘛?
“这两天我给她家去信,告诉她我不再回学校了。走,跟我拿点儿东西去”。
两人到了车旁,林驹打开后备箱,就把今天买的那些西装和林驰送给女生的衣服鞋子拿出来。
“老七,你这是干什么”?
“你别管,拿进去”。
两人就拿着东西进去,先到了赵平安的房间。
“老三,你把同学们都叫过来”。
“老七,你这是干什么?东西是给我们的么?我们不能要”。
赵平安说道。
“老大,就是一点儿心意。以前开学的时候,回去都能给大伙儿带点儿东西,以后没机会了,这是最后一次”。
“老七,你别这么说,我听了有点难受”。
同学们过来,林驹先把四个女生的东西给了她们。
“女士们的东西,都是我姐姐给的,一点心意,还请你们收下。男士们的,是我的一点儿心意,千万不要推辞”。
“老七,到你这里又吃又喝的,走了还拿东西,这怎么好意思”?
朱文科说道。
以前林驹回学校带什么东西的时候,包括女生们,都是上来就抢。
但是今天却没人动,几个女生异常严肃。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也没几个钱,我是大老板嘛。这回你们不要,以后想要也没机会”。
“动手啊,还要我给你们分啊。好,雷丽丽,这个裙子是你的。叶彩衣,这件衣服是你的。谢欢,这双鞋是你的。肖美娜的呢?没有?怎么会没有呢,这条裙子是你的。”
“这是我姐姐给你们的,都是从香港那边儿带过来的,过了这个村,可就没了下个店啊。方春合,男生的你给发下去”。
方春合就给一人分了一份儿。
“好了,东西都给你们了。我也累了,回去睡觉,你们休息。明天早晨过来一起吃饭,以后到京城的时候,我会去看你们”。
林驹说完就走,等到方春合和赵平安出去的时候,林驹已经开车走了。
两人回到屋里,几个女生已经抽抽噎噎哭了起来。
几个男生也是一脸苦面。
“唉,这个老七,三年同学,就这样结束了”。
朱文科叹道。
“算了,老七决心已定,咱们就回去吧。人各有志,或许这样,老七才能更有出息呢。都回去休息吧,把东西拿上,别辜负了老七和他姐姐的心意”。
赵平安挥挥手,众人想说什么,但又不知道说什么好,默默散去。
回到服装厂,林驹正在屋子里抽烟,关馨进来了。
“这么快就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们会在一起彻夜长谈呢”。
“唉,该说的都说了,也没什么好说的,徒增伤感而已”。
“后悔啦?你可以回去上学啊,没人拦着你”?
“不是早就说过了,不会回去嘛”。
“虽然不回去,心中也充满了不舍和牵挂。同学在一起三年,朝夕相处,总是有感情的。我也念过大学,明白你的心思”。
“就差一年了,没能毕业,没有毕业证,总是个遗憾嘛”。
关馨的话,正中林驹的软肋。
虽然他不想在大学里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但是没读完大学,毕竟是一种遗憾。
几年的同学情谊,也不是轻易就能割舍掉的。
一年之后,这些人就毕业,从此天各一方,有的人可能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了。
“人生事,不如意者十常有八九。你已经是个幸运的人,想开些吧”。
第二天早晨,赵平安等人收拾好东西,在二姨饭店等候着。
林驹没来,关馨开着车过来。
罗雅、马达、林嘉玲、周冰下车进来。
“老大,你们吃饭吧,林驹今天有点儿急事,不能送你们。我们几个送你们上车。这是你们的车票。”
赵平安接过车票。
“吃饭吧,林驹事儿多。我们就自己走吧”。
默默吃过饭,众人就到了车站等候。
开始检票了,赵平安起来。
“罗雅,谢谢你送我们。转告林驹,他永远都是我们的同学,开学以后,欢迎你还到我们那里去”。
“好,走吧”。
众人挥手告别,一行人进入站台。
列车进站,旅客开始上车。
同学们还在张望着。
“上车吧,林驹不会来了。这样也好,省得彼此都伤感”。
同学们上车,赵平安最后一个上车,在关上车门的那一刻,还在张望,希望看见老七的身影。
第439章 避祸
林驹虽然比较伤感,但是到车站送同学一程,这点事儿他还承担得起,不至于逃避。
今天没来送行,确实是有急事儿。
今天早晨六点,林驹突然接到葛嫂的电话,说家里出事了,叫他赶紧到绢纺厂去找她。
林驹问出了什么事儿,葛嫂支支吾吾地也不详细说,只说是女儿葛飞燕出事儿,等林驹到了就知道。
葛昌盛现在在南头的服装厂里学习,走的时候给葛嫂留下话,有什么困难就找林驹,所以葛嫂就给林驹打了电话。
林驹虽然只见过葛嫂一面,但也知道她是个稳重的人,如果没有急事儿,也不会找她。
说到是葛飞燕出事儿,林驹不假思索就相信了。
这个小丫头,就是个好吃懒做的小太妹,惹祸出事儿是正常的。不出事儿才不正常呢。
绿江是一座轻工业为主的城市。
纺织、造纸、电子工业比较发达。
尤其是纺织业,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这里有全国最大、最先进的化学纤维厂,有最大的丝绸厂和丝绸印染厂,至于一般的毛纺厂,纺织厂,织布厂等,就更多了。
葛嫂所在的绢纺厂,就是一家比较大的厂子。
林驹到了绢纺厂的时候,已经快八点了。
让他比较奇怪的是,有十来个大鬓角、喇叭裤的年轻人正在徘徊。
不过,林驹也没太在意,停下车到了门卫室,说明了来意。
“找葛嫂?你是他什么人”?
门卫压低了声音,警惕地问道。
“我是她丈夫的朋友,是葛嫂叫我来的”。
“你叫什么名字”?
“林驹”。
“哦,那就对了。你小心点儿,门口那些痞子,就是来找葛嫂的。那个车是你的吧?”
“是我的”。
“你把车开进来,你拉着我进去,领你见葛嫂”。
几个小痞子而已,至于这样嘛。
林驹出去开车进来,拉上门卫进到院里,转了个弯儿,就到了一个仓库跟前。
下车后,门卫把林驹领进一间屋子,就看见了葛嫂和葛飞燕。
“林驹,你总算来了”。
葛嫂一脸焦急的样子。
再看葛飞燕,一脸惊惶,脸色煞白。
“葛嫂,你不要着急,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唉,还不是这个死丫头,又惹祸了。你说她爸也不在家,别人也不愿意管她,实在没办法,就只好找你了”。
“葛嫂,你慢慢说,有什么事儿我来帮你”。
葛昌盛提前退休之后,葛飞燕就到土特产公司接班。
她文化水平不行,又没有一技之长,就被安排到仓库去,当了保管员。
按说这个差事,对于葛飞燕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这还是人家领导看在葛昌盛的面子上,才给安排的。
若是换了别人,很可能就去当装卸工了。
即使这样,葛飞燕还不满足,仍然嫌脏嫌累。也不好好上班,迟到早退是家常便饭。
人家找她入库出库的时候,经常找不到人。有时候连续几天都不上班,也不请假。
即使这样,她还嫌事儿小,没钱花了,竟然把库房里存放的两张元皮偷出去给卖了。
领导找到了葛嫂,说了葛飞燕两回,好了两天,就又恢复了老样子。
下面的人反应很大,领导没招了,就只好给她放假回家,工资自然也就不给发了。
不用上班了,葛飞燕如出笼的鸟儿,可算是有了自由,就成天跟那些混混混在一起。
昨天晚上,跟人家在一起跳舞,因为抢舞伴,跟另一个小太妹打了起来,用砖头把人家脑袋打破了。
那个小太妹的哥哥也是个痞子,手下有十来个人,就找葛飞燕算账。
葛飞燕见势不妙,就跑到了绢纺厂来。
葛嫂正好上夜班,她就躲在母亲这里。
被打的太妹哥哥,带人找到了这里,就是现在门口的那些人。
幸亏这里有门卫,绢纺厂又是个大厂,这帮混混才没敢进来。
虽然进不来,但也没走,就在门口等着葛飞燕出去。
“葛嫂,你想叫我怎么帮你”?
“我寻思着,叫飞燕出去躲一阵子,你那里……”
“行,就到我那里躲着,我带她过去。你放心,在我那里,没人敢碰她”。
“你在这里等着,我去给你弄点钱”。
“不用了,我那里什么都有,到时候我给她零花钱。别的你都不用管了。你在这里没事儿吧”。
“我倒是没事儿,他们不认识我,也不找我,就找飞燕”。
“行,就把她交给我吧。葛飞燕,走吧”。
几人出门,林驹打开后车门。
“上车吧”。
葛飞燕犹豫了一下,上车了。
“飞燕,到了那里听林叔叔的话,林驹,我就把她交给你了”。
“嫂子不用担心,小事儿一桩,有什么事儿就给我打电话”。
“飞燕,听话啊”。
林驹开车到大门口的时候,葛飞燕见了那帮痞子,急忙趴在车座上。
林驹又好气又好笑。
“你不用趴,大大方方坐着,他们看不见你”。
车顺利地出门,很快出了市区,就像三道河方向驶去。
林驹想故意冷淡葛飞燕一下,也不跟她说话。
葛飞燕见林驹脸色严肃,也不敢说话。
很快到了风城,林驹拐进了县城,直接开到了市场。
“下车”。
“干什么”?
葛飞燕弱弱地问道。
“买衣服,你就打算穿着带血的衣服吗”?
“我没钱”。
“没叫你拿钱”。
葛飞燕下车,还警惕的四处看看。
“不用害怕,没人知道你在这里。就是他们来了,还有我呢。就他们那样的小混混,十个八个的,还不是我的对手”。
“净吹牛”。
这句话,是葛飞燕在心里说的。
进了市场,就直奔三楼的服装区。
林驹看看葛飞燕的身高和身材,也不管她自己是否愿意,就按照自己的观点,开始给葛飞燕买衣服。
衣服,裤子,裙子,衬衣,袜子,内衣内裤,毛衣,毛裤等,买了一大堆,倒是把卖衣服的高兴坏了。最后免费送了林驹一个编织袋包,用来装东西。
这个柜台买完了,又到了劳保用品柜台,看看葛飞燕,就又买了两套工作服,手套,胶鞋,外加几个安全帽。
“你买这些东西干什么”?
“给工人买的”。
“哦,我还以为你给我买的呢”。
臭丫头,你说对了,就是给你买的。
你不就是不愿意干活么,这回就要改一改你的臭毛病。
第440章 凭什么
到了二楼的日用品柜台,林驹又买了毛巾、牙刷、牙膏、香皂、肥皂、洗衣粉、洗发膏、卫生纸等日用品。
“给我买点化妆品吧”?
葛飞燕这次出来,除了随身一套衣服,身无长物。
“行,拿钱”。
林驹伸开手。
“我没有钱”。
“你没有钱,我凭什么给你买”?
“别的东西不都买了么?也不差这点东西”?
“别的都是生活必需品,化妆品不是,我没有多余的钱给你买那些东西”?
“我爸还帮你找工作了呢?你欠我爸的”。
林驹看着葛飞燕,被她的无知震惊了。
“葛飞燕,现在我就告诉你。是我在帮你和你家。是我拿钱让你爸去学习的,学完之后你爸要到我那里去找工作。不是你爸给我找工作,你明白吗”?
“我这一台车就是好几十万,你家的全部财产加起来,都不值我以一台车钱,你觉得你爸有那个能力帮我找工作吗”?
林驹本来不愿意说这些话,现在他觉得,该到了让葛飞燕知道真相的时候,打掉她那点儿小小的傲慢。
“我告诉,你最好给我老老实实听话,否则我就把你送回去”。
“别别别,我听你的还不行吗”?
“拎包,拿着你自己的东西,老老实实跟我走”。
林驹把东西往地上一扔就走。走了几步,心里一软。回头到柜台上又买了一瓶最便宜的雪花膏。
“给你,这就化妆品”。
“这算什么化妆品啊”?
“要不要?不要就退货”。
“要要要”。
葛飞燕赶紧把雪花膏塞进包里。
“给我买点零食呗”?
“没钱,你现在没有资格吃零食”。
一身的臭毛病,寄生虫。
就这样下去,将来早晚当小姐的下场。
出了商场,又来到一个理发店。
“给她洗头洗脸,那些圈儿啊,卷啊什么的,全都拉直”。
“我不洗”。
林驹一瞪眼,葛飞燕乖乖地坐上了椅子。
“洗就洗呗,凶什么”。
“把那破耳环也摘下去,几块钱的东西,你也不嫌丢人”。
理发师摘下耳环,林驹扭了几下,扔进了垃圾桶里。
葛飞燕虽然心疼,到底也没敢说什么。
爆炸头没了,变成了短发,又剪了一下。脸上花花绿绿的东西洗掉了,变得简单起来,基本上回归了本色。
葛飞燕长得其实还挺漂亮,也算是个小美女。就是不会化妆打扮,加上胡乱穿衣,就成了一个庸俗的,很没有品味的小太妹派头。
“大姐,借你的地方,让她换一下衣服”。
“行,到里面换去吧”。
没一会儿,葛飞燕换了衣服出来。
林驹给了钱,就出了理发店,葛飞燕背着包,在后面跟着。
上了车,走了不远,找到一家饭店。
已经十点多了,林驹早晨没吃饭,就在这里吃饭。
点了两个菜,两碗饭,就吃上了。
吃着吃着,给飞燕就抽抽噎噎哭了起来。
“你哭什么?嫌饭菜不好,可以不吃。”
“我想我妈”。
“想你妈啦?行,我送你回去,这个时候知道想你妈了,早干什么去了。吃不吃,不吃就走,不过到晚上才有饭”。
“我吃还不行嘛”。
这一吃,就露出了狼狈相,吃得狼吞虎咽的,想来是早就饿了。
吃完饭就往回走,很快到了服装厂。
正好赶上林驰和关馨在屋里闲聊。
“这是谁”?
林驰问道。
“一个惹祸精”。
林驹就介绍了葛飞燕。
“葛飞燕,这位就是关总经理,你爸将来回来,就是关总的手下,这位是学校的林校长,也是我姐姐,你就叫她二姐”。
“她就是葛昌盛的女儿?老葛那人很不错啊,怎么会有这种女儿”?
关馨问道。
“家教失败呗。二姐,她就到咱家去住,以后她要是不老实,你就收拾她”。
“到咱家去”?
“对,她先在这里躲几个月。葛飞燕,这是你一个月的零花钱”。
林驹拿出五块钱,递给葛飞燕。
“就五块钱”?
葛飞燕没去接。
“嫌少啊?这还是看在你爸你妈的面子上给的?想多要钱,行,有本事自己挣去”。
“你二姐是校长,你看她穿的,都是香港货,化妆品都是港货。那是人家本事,自己挣回来的”。
“关总,一千多人服装厂的总经理,比你们土特产公司经理大几十倍,开的是奔驰车,一百多万。一年挣好几万,你有那个本事吗”?
“你看你一块儿玩儿的那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兜里连几块钱都没有?想吃个饭还得现去偷点儿东西卖”。
“一会儿你就到我家去,在我家吃住。吃住也不是白给的,你要干活儿挣钱。能收留你,就是给你爸面子。你跟我们没亲没故,没人白养活你。你同意不同意?同意了,我就送你过去,不同意我就送你回家”。
“你在这里,将来那些痞子可能还会到这里来找你。不过只要你在这里,就没人敢碰你。我还真不愿意留你”。
“我去还不行吗”?
“这可是你说的啊。没人逼你。到里屋把工作服换上,一会儿过去就干活”。
葛飞燕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拎着包到里屋去了。
“老四,你这可是弄了个麻烦回来啊。我一看这个小丫头,就不是个正经孩子”。
“不是个马子也差不多,一个小太妹”。
“你叫她到咱家干什么去”?
“到西大甸子干活,上牛圈沟喂牛”。
“她能干么”?
“不干就撵她走,好逸恶劳的玩意儿,整天跟一帮痞子混在一起,将来没有好下场。你对她甭客气,叫她明白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
“行,就交给我了”。
葛飞燕出来,已经换上了工作服和胶鞋。
“走吧”。
林驹拉上葛飞燕,就到了西大甸子。
正好林甲寅、赵杰英、林嘉胜都在这里。看见林驹的车来了,就都迎了出来。
“葛飞燕,你先在车里呆着,一会儿我叫你再出来”。
林驹下车,就跟父母和林嘉胜说了葛飞燕的事儿。
“老四,她是城里的孩子,到这里能习惯吗”?
赵杰英说道。
“妈,什么城里人,比咱家差远了。就是要叫她吃点苦头,知道她爸她妈养活她不容易,知道挣钱不容易。叫她学好。”
“她要是再这么混下去,这一辈子就完了。她爸当年帮过我,现在又在特区那里,要不我才不管这闲事儿呢。咱家吃什么,就给她吃什么,不应特殊对待”。
“还用什么特殊,你们吃什么她吃什么,就比她家生活好了”。
林嘉胜说道。
“三哥,她干什么活,就由你来安排,别惯着她。干活就给她开资,不干活就按缺勤和旷工处理”。
“好嘞,没问题”。
林驹安排明白,把葛飞燕叫下来,介绍一番,就开车离开。
“我……,我干什么活儿”?
葛飞燕怯懦地问道。
“把你东西放屋里,先跟我喂牛去”。
林嘉胜把葛飞燕的包拿进屋里,一会出来,就向牛圈沟走去。
葛飞燕看看赵杰英和林甲寅,两人也没什么表示,只好跟着林嘉胜去了。
剩下赵杰英和林甲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茫然。
第441章 报应啊
晚上,林驹回到林家堡。
到堡子口把林驰放下,林驹没直接回家,先去了西大甸子。见到了林嘉胜。
“三哥,小丫头下午表现怎么样”?
“叫她跟着牛倌儿放牛喂牛,活儿倒是干了,就是笨点儿。不过没干过这活儿,一时不习惯也正常,就是有时候有些发呆”。
“那是刚来,还不习惯,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唉,这个死丫头,也真是叫人操心。她去哪里了”。
“叫三叔接回家去了”。
“我也回家吃饭了”。
林驹回家的时候,葛飞燕正在院子里洗脸。见了林驹,翻了他一眼,也没吱声。
林驹也没搭理她,就直接进屋里。
饭菜已经摆好,就等着吃饭了。
“老七,看飞燕好了没有,叫她回来吃饭”。
老七出去,没一会儿带着葛飞燕进来。
“飞燕快坐下吃饭,到了这里就当家里一样,别客气”。
林甲寅说道。
“是啊,快坐下吃饭,饿了吧”?
“还行”。
葛飞燕低声说了一句,默默端起碗吃饭。
“老四,你那个技术学校,到底要干什么”?
林驰问道。
“二姐,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嘛,我还没想好”。
“哼,林小鬼儿,你骗鬼呢?你早就想好了,妈,你看老四,他就是想看我热闹”。
“老四,又不是外人,你就告诉你二姐吧”。
赵杰英说道。
“对,老四,你就告诉你二姐。这世上的买卖多了,你一个人也干不过来,老三是校长,并到三道河中学去了,她也得有点儿新气象,对吧”。
林甲寅也跟着和稀泥。
“爸,妈,我的技术学校,是咱们自己家的买卖,二姐的技术学校,是公家的买卖。你们可不能胳膊肘往外拐啊”。
“什么自家公家的,都是咱家的孩子。咱家也不用那么多钱,老四,你就帮帮你姐姐”。
“妈,这事儿我真没想好”。
“什么没想好,你有什么心思,还能瞒得了你妈?老三,你也不用问了。就跟你歪脖叔学就行了”。
“妈,跟歪脖叔能学什么”?
林驰还没明白。
“你歪脖叔是怎么发财的”?
“咱家干什么,他就跟着干什么啊。对了,妈,我明白了。你是说,将来老四干什么,我就跟着干什么。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呢。林老四,你有本事,就别露出来”。
“妈,我是不是你儿子啊”?
“是啊,我可没说什么,是你二姐自己悟出来的”。
“对,老四,这可不是我们逼你的,是你二姐自己悟出来的。”
林甲寅说道。
“老四,这件事儿你可没帮我啊。不过另一件事儿你可要帮我”。
“二姐,你又有什么事儿”?
“将来没有文凭就不能当官儿,我在电大报名了。将来考试的时候,可就靠你了”。
“二姐,你自己学习,我怎么帮你”?
“我哪里有工夫学习?写作业,写论文,考试的时候,就靠你了”。
“作业和论文我能帮你,考试的时候帮不了”。
“怎么就帮不了?你替我考不就行了么”?
“那是作弊啊。再说了,我是男的,准考证上有照片,一检查就露馅儿了”。
“没事儿,我都想好了,到时候给你化妆”。
“不行,要我装女的。我不干”。
“我看这招行”。
赵杰英不紧不慢地说道。
“好啊,好啊,二哥,我看行”。
老七拍着手,一脸兴奋。
“对,二哥,你就帮帮二姐吧”。
老六也跟着凑热闹。
“妈,我不干”。
“老四,就算妈求求你,都是一家人,你不帮你二姐谁帮”?
葛飞燕默默地吃饭,虽然不说话,心里却乐开了花。
活该,你个王八蛋林驹,你还叫我干活儿,老天有眼,这回报应来的这么快。
“飞燕,今天干活了,多吃点儿啊”。
赵杰英说道。
“二哥,你为什么叫飞燕姐姐干活”?
老七说道。
“你飞燕姐姐在城里呆腻了,想到农村来体验生活”。
我体验个鬼啊,你个千刀万剐的林小鬼儿。
“飞燕姐姐,你不如念书吧,念书就不用干活儿了”。
老六发了善心。
“也行,葛飞燕,你要是想念书也行,小学中学随便你选,我供你念书,也不用你干活”。
林驹觉得这也是一条路,不过他不报什么希望。
“我还是干活吧。念书我也念不来。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
“我也吃饱了”。
老七也放下了筷子。
“老七,领你飞燕到此走走,一会儿天黑了,到大河去洗澡”。
“好啊,飞燕姐姐,我领你去玩儿”。
老七拉着葛飞燕出去了。
“唉,这孩子也怪可怜的”。
赵杰英叹道。
“妈,你别被表面现象欺骗了,你不知道她在家有多么可恶呢”。
“总是个孩子嘛,别人家的孩子,叫她爹妈看见,不知道会怎么想?要不你就把她送回去吧”。
“妈,那帮痞子们到处抓她呢,她回去还有好下场”?
“唉,那就留在这里吧,等风声过了再说。对了,罗雅呢”?
“回家了,过几天就开学了”。
吃过饭,林驹到了歪脖林那里,说了葛飞燕的事情。
“老四,没事儿,就叫她在这里好好呆着。那帮小痞子,在城里横行霸道,到了咱们这里,可不惯他们毛病。敢到咱们林家堡闹事儿,活腻了,打断他们腿”。
“行,你们平时就留神一些,我再到马二那里说一下”。
林驹到了马二那里,马二正一个人喝闷酒。
“来来来,老四,上来跟二哥喝两盅”。
“二哥,这几天我都喝蒙了,好不容易把同学喝走了”。
正好马达进来,听到了林驹这句话。
“林老师,原来你故意叫人家请客,就是为了把你同学喝走啊”?
“是啊,有什么不对吗”?
“没什么不对,林老师可真有本事”。
马达心里立刻对林驹鄙夷起来。
“老四,上来喝点儿,也没有外人,咱哥俩随意”。
“那就喝点儿”?
“废话,快上来,马达,拿杯子来。对了,我听说你拉了一个小丫头回来,是怎么回事儿”?
“二哥,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儿呢”。
林驹就说了一边事情原委。
“你放心,谁敢到咱们马家堡子地面上闹事儿,管叫他有来无回。来,走一个”。
第442章 老客户来了
夏天的时候,小黑山农场没有什么像样的赚钱项目。
夏天里树苗不能栽培,只有春天和秋天这里两个季节,才是倒卖树苗的旺季。
夏天里露地蔬菜到处都是,也卖不上好价钱。
今年夏天,小黑山农场开始的时候种了一茬土豆,七月份的时候,土豆起了之后,就种上了白菜和萝卜。
这跟往年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好在白菜和土豆还可以卖给经贸学院的食堂,销路倒是不愁。
不过,价钱上也就只能跟市场上一样,其实赚不了多少钱。
眼看着秋天就要到了,沙河、朱大林、郭纯三人,经常在一起核计着,怎么赚上一笔。
他们没有别的招数,也就只能照办林嘉胜在这里时候的套路。
现在,他们已经在报纸上发了广告,不过生意似乎没有以前那样好。
来的客户寥寥无几,已经来了的,问了一下,也就走了,再也没有回音。
原来打算赚了钱之后,就把大棚再盖起来。但是现在几个人才发现,手里的钱远远不够用。
去掉工人开支和一些日常费用,剩下的的钱,如果建大棚,就没有买树苗的钱。
如果买树苗,就没有建大棚的钱。
想出去赊一些树苗回来,但是没人敢赊给他们。
手里没有树苗,来了客户见没货,也就不买了。
“沙河,林嘉胜他们在这里的时候,是怎么把树苗弄进来的?”
郭纯问道。
“我那个时候什么都不管,我也不知道啊”。
沙河确实不知道,那个时候他只管、拿钱,哪里有心思关心这些事情。
“何艳可能知道,我去把何艳找来”。
朱大林很快就把何艳找了过来,说了情况。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清楚,不过林林嘉胜似乎不缺钱,进树苗和花的时候,一下子就好几万拿出去,眼睛都不眨一下”。
何艳停了一下,接着往下说。
“还有,他们的树苗都是从安东那边过来的,我听赵安说过,林驹在他们家乡那里,非常有威望。他们回去弄树苗,都不用先交钱。只要说是林驹要的,人家就先给树苗后收钱,都不用本钱”。
“沙河,你曾经去过林驹家,能不能再去找一下林驹,从他那里赊点儿树苗回来,咱们卖了就给他钱。哪怕给林驹点儿提成都行”。
沙河看看郭纯,很不得站起来踹他两脚。
这个蠢货,都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还能想出这样的馊主意。
你当林驹是什么人?宁愿赔钱,都把大棚拆了,现在还能给你赊树苗?你脑子进水啦。
前几天,沙河在培训中心见到了方春合,就问了林驹的事情。方春合就把他们到林驹家里去的事情和林驹正在办服装厂的事情说了。
从那个时候起,沙河就陷入了深深的后悔之中。
如果当初不跟林驹翻脸,自己现在还坐等着数钱呢。
现在可倒好,跟朱大林和郭纯合作之后,好几个月了,两人才凑了两万五千块钱出来。除了种点儿土豆和白菜,就没做成几笔像样的生意,扣去工人工资,现在还赔钱。
“老郭,这件事儿你还是别想了,林驹现在不可能帮我们。他这个人我还是多少了解一些的。对你好的时候,非常大度。他要是不想搭理谁,怎么说也没用”。
“咱们也不白用他,可以给他提成啊”。
“你能给他提多少?我告诉你实话吧,林驹现在正在办一个一千多人规模的服装厂,他和他的手下,开的都是奔驰车,他连大学都不上,会在乎那几千块钱提成?”
何艳见没什么事儿,就自己出来了,回到了休息室里面。
农场的另外四个工人,此时都在这里。
“何会计,找你干什么?是不是要给咱们发工资”?
老黄问道。
“是啊,今天能发吗”?
老周也急切地问道。
自从林嘉胜几个人撤走之后,除了第一个月的工资跟以前一样之外,从第二个月起,工资就恢复到了林嘉胜他们来之前的水平,每个月只有五十来块钱。比以前每个月少了一百来块钱。
到了这个月,开资的日子已经过了七天,还没有开资。
“唉,发什么发啊,根本就没提这事儿。就问问我以前林嘉胜在这里的时候,是怎么干的。还说要到安东找林驹去赊树苗”。
“还去找林驹?他们也有那个脸?把人家赶走了,现在去找人家赊东西,傻子才会帮他们呢”。
老黄第一个就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儿。
“唉,沙场长也真是,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瞎折腾,跟这两个人合伙儿。朱大林把农场弄得年年亏损,郭纯把经贸公司给赔光了。就这两个败家子儿,能干什么”?
“咦,外面来人了,走,出去看看”。
何艳突然说道。
几个人出去,就见一个人拎着包,正四处张望着。
“哎呦,何会计,还认得我嘛”?
来人热情地说道。
“有点儿面熟,你是……”。
“我是河东老童啊,今年春天的时候来过,在你们这里买的树苗,林嘉胜在吗”?
“哦,老童啊,我想起来了。对对对,买落叶松树苗的那个。不过,林嘉胜不在,他回老家去了”。
“什么时候能回来?赵安和宋林富也行”。
“他们都回家了,不在这里干了”。
“哎哟,这可不巧了,我还寻思着找他们买点儿树苗呢”。
“买树苗啊,好事儿啊。他们虽然不在,但是领导都在,找领导也行啊”。
“人不熟悉啊,我就相信林嘉胜办事儿,不知道你们的新领导怎么样?好不好说话”?
“好说话,领导还是以前那个,沙场长。走走走,我领你见见领导,你跟他们谈谈”。
“何会计,这合适吗”?
老童似乎很犹豫。
“合适不合适的,谈谈不就知道了吗?买卖不成仁义在嘛”。
何艳和老周连拉带推,就把老童弄进沙河的屋子里,做了介绍,两人才退了出来。
“总算是来个买家了,但愿能把买卖谈成了,赚点儿钱,把咱们的工资给开了”。
何艳心里暗暗道。
第443章 定金一万
见有客户上门,沙河、朱大林、郭纯三人异常兴奋。急忙沏茶倒水,热情招待。
“老童,你想要什么树苗?”
“其实我要的树苗,以前也跟你们提过,不过那个时候我这边的事儿还没定下来,也就没说死。现在事儿定下来了,就来找你们了”。
“老童,你跟谁说过这事儿”?
“跟林嘉胜啊,他不就是你们的领导吗”?
“这个……”。
沙河刚想说话,就被朱大林拦下。
“老童啊,我们农场在人事上有些变动。跟你说实话,我就是这里以前的场长,后来林嘉胜他们来了,暂时在这里代理了一段时间。但是,他们几个犯了错误,已经被开除。所以我又回来当厂长了”。
王八蛋朱大林,你是场长,我是谁啊?
沙河心里暗骂道。
“这里的业务,现在就由我负责,有什么事情,咱们之间就可以谈”。
朱大林继续说道。
“犯错误了?我看林嘉胜那个同志不错啊。哎呀,这可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是啊,我们本来还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可是他们几个死不悔改,学校只好把他们开除了。说说,你想要什么树苗”?
“一千棵山楂树苗,小了不行,至少要三年生的”。
山楂树苗?这倒是有些奇怪了。
“老童啊,现在山楂都销不出去,头两年山楂树苗倒是有的是,可是现在都毁了,砍了,烧火了,这个时候你要那么多山楂树苗干什么”?
“唉,别提了,说起来丢人。以前我家里也有几百棵山楂树,后来卖不出去了,去年就砍了”。
“哪里能想到,今年我们乡里就建了一个罐头厂,想要收山楂,却收不到。那个时候我就想买些山楂树苗,最好是三年生以上的,明年就能挂果”。
“可是找来找去,却买不着山楂树苗了。今年春天的时候到这里,我就跟那个林嘉胜说了,他说他能买到。所以这回就找到这里来了,没想到他竟然被开除了,唉,可真是不巧。你们这里也没有山楂树苗吗”?
“没有”。
“你们这里有林嘉胜的地址吗”?
“这个……”。
沙河刚想说,又被郭纯给截住话头。
“没有,我们现在跟他也没有什么联系。老童,你真的要山楂树苗?现在可是没人要这个啊”?
“就是因为没人要,才都砍了嘛。就是因为都砍了,我才到这里来找嘛。唉,算了,看来我就没有这个命,你们忙,我走了”。
老童起身就要出去。
“老童,等等”。
郭纯突然说道。
“怎么?你们能弄到树苗”?
“老童,本来这个生意我们是不想做的,但是看你大老远来的,很有诚意,所以我们就帮你一把。咱们再商量一下”。
“好,只要你们能弄到山楂树苗,价钱好说”。
“你出什么价钱”?
“三年生的,35元一棵,四年生的,45元一棵。”
“老童,你这就不实在了,你这个价钱,买二年生的还行,三年生的,没有四十块钱,根本就拿不下来。四年生的更少,都已经挂果了,没有60块钱,根本就没地方买去”。
“你们能买到”?
老童来了兴趣。
“能,不过你这个价钱不行”。
老童寻思了一会儿,似乎下了很大决心。
“你们要是真有货,我情愿提价。三年生45元,四年生55元。再也不能高了。还得至少一千棵,多了行,少了不要”。
“为什么非要一千棵”?
朱大林问了一句。
“有了一千棵,我就能跟罐头厂签订供销合同,少了人家不收我的山楂,满足不了生产线的需要。”
“这个事儿啊,老童,我们是有货,但是不在本地,现在也不能给你具体价钱,还要经过研究,向领导汇报之后才能决定。这样,你留个地址,或者过几天再来一趟,我们这里有消息,立刻就通知你,到时候再具体洽谈”。
“你们真的有货”?
“货肯定有,现在只是价钱问题”。
“好,我就过三天来,要是行的话,我愿意给你们交一万块定金。不过,我要见到货才给你们剩下的钱”。
“好,就这么定了”。
“好,我走了,三天以后来听信儿。到底是大学的农场,跟别的地方办事就是不一样。我跑了七八个地方,都没找到货”。
老童嘟嘟囔囔地走了。
三个人回到屋里坐下,兴奋起来。
“没想到,正在发愁,买卖就送上门儿来。老朱,老郭,你们说说,这个生意做不做”?
沙河一扫刚才垂头丧气的样子,兴奋起来。
“沙场长,生意固然要做,不过还要仔细斟酌一下。看看能不能弄到树苗”?
“出去找啊,实在不行,林嘉胜那里有啊”。
沙河说道。
“问题就在这里,咱们得罪了林嘉胜,不知道他能不能卖给咱们”?
“也是啊,这个事儿还真就有点儿麻烦”。
沙河又蔫了。
“你们的担心都多余了。即使林嘉胜那里有,树苗也不是他的。别人想卖,他也管不着。另外,树苗这东西,跟别的东西不一样,它是长在地里的,一眼就能看见,不能藏着掖着。到时候直接找主人说就行,也不用通过他林嘉胜还是林驹什么的”。
朱大林不愧当过场长,说的很有道理。
“是啊,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呢。我今晚就去三道河”。
沙河又精神起来。
“沙老师,你不能去”。
郭纯说道。
“为什么?我不去,难道你们俩去”?
“我们都曾经得罪林嘉胜和林驹,万一我们去了,他们两人从中作梗,跟人串通,故意抬价,我们不就亏了”?
朱大林说道。
“那你说怎么办”?
“我们都不去,叫别人去”。
“叫谁去”?
“原来林嘉胜他们在这里的时候,给哪个工人关系比较亲近”?
“那就是老黄了”。
“就叫老黄去”。
“老朱,你这一招高啊”。
郭纯竖起了大拇指。
“哼,他林驹竟然瞧不起我们,这回就要好好做一笔生意,叫他看看”。
几个人又核计了一会儿,最后一致同意,派老黄先去三道河,假装看望林嘉胜,暗中寻找山楂树苗。
找到正主谈好价钱,回来收了老童的定金,再拿钱去挖树苗,拉回来之后,再跟老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第444章 圈套
京城江淀区,光明旅社。
老童从小黑山农场回来,进了203房间。
林驹是从床上起来。
“老童,怎么样”?
“哈哈哈,我觉得他们上当了”。
于是老童就说了事情经过。
“好,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今天晚上我就返回去,三天以后你就到小黑山农场去。不过他们一定会去看树苗,谈好价钱之后,回来再跟你见面。三天不一定能回来,你就一天去一趟”。
“行,不过,真的要给他们交一万块钱定金吗?交了这一万可就赔了”。
“赔就赔,一万块钱出口气,值了。况且还不一定赔呢”。
“好,只要你们愿意就行”。
林嘉胜从包里拿出两千块钱。
“老童,这个是给你的”。
“哎呦,林场长,这怎么好意思?”
“别客气,这是你应该得的。记住了,千万不要把你家的真实地址告诉他们。接到我的电报之后,你就立刻回家”。
“我明白,保证不留下什么痕迹”。
两人中午在一起吃过饭,林嘉胜就到车站,买了最早的到奉天的车票,就往回赶。
当天晚上,老黄和何艳两人受沙河几个人的委托,坐上前往绿江的火车,赶往三道河。
林驹最近又忙了起来。
他的奔驰车已经到了海关,几乎花了一上午时间,才办好了手续,把车从海关提了出来。
下午就去办理保险等手续,然后就去了交警队。
由于是合资企业的黑牌车,办牌照比一般车麻烦不少,当天没办完。
晚上只好在绿江住下,等明天再办。
晚上吃完饭没事儿,林驹就去了绢纺厂。
一打听门卫,说是葛嫂上白班,已经回家了。
林驹只好回到招待所,计划等明天再来。
第二天到了交警队,花了半个上午时间,终于把所有手续办完。这才开着新车,到了绢纺厂,找到了葛嫂,跟葛嫂说了葛飞燕在林家堡的事情。
“我逼她干活儿,就是叫她吃点儿苦头。让她知道赚钱的辛苦。否则的话,她老是好吃懒做,早晚跟人学坏了”。
“葛大哥那边,我已经给他去信了,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希望你们能明白我的苦心,不要有什么误会”。
“林驹,我们明白你的意思。我们两口子,也管不了她。你要是能管好她,就谢天谢地了。”
葛嫂叹了口气,欲言又止,但还是说了出来。
“土产公司那边,已经把她除名了”。
“怎么会这样”?
“唉,这么长时间也不去上班。她走了之后,那些小痞子又三天两头到土产公司去找她,领导们气不过,这不就除名了”。
“除名倒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那里也用人,将来跟她爸爸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唉,也只好如此了”。
“在我那里,不让她跟原来那些狐朋狗友在一起,省得越学越坏。整天跟好人在一起,渐渐就把坏毛病改过来了。她还小,将来还有前途”。
“唉,不指望她有什么前途,只要平平安安,不惹祸,将来能嫁个好人家就行。你说你跟她岁数差不多,这么有出息,可是她……,唉”。
她能有今天,还不是你们惯出来的?现在知道着急了。
再说了,他能跟我比吗?这世界上,我这样的人,能找出几个来?
“飞燕打的那个人没事吧”?
“我叫人打听了,出院了。也没报案,就是那帮痞子,还动不动到我家楼下和厂子门口转悠,还在找飞燕”。
“没事儿,过些日子他们就泄气了,这事儿就不了了之”。
“但愿如此。天冷了,我回家给她拿点衣服,你给带去。”
“不用,我都给她买了,我姐姐也给了她一些衣服,都是新的。她在那里什么也不缺,在我家吃住都不错,跟我家人处的还行,多少能改变一些了,你就放心吧”。
“林驹,多亏你了”。
“嫂子不用客气,当年葛大哥帮过我忙,应该的”。
“帮什么忙,老大到三道河念书还是你给办的,是我家欠你的”。
“行了,这些都是小事儿。我走了,有什么事儿我再来找你”。
林驹走了,刚才围着看车的几个人凑了过来。
“葛嫂,这个年轻人是谁?这么年轻就开个黑牌车,家里是大老板,还是有海外关系”?
葛嫂挺了挺身。
“他就是大老板,俺家老葛的兄弟”。
林驹回到三道河,直接到了三道河中学院里,把车停在林驰办公室门前。
林驰和韩蝶从屋里出来。
林驹把原来那台车的钥匙,给了林驰。
“二姐,那台车就归你啦,没事儿的时候,你就在操场上练练”。
林驰现在已经开始学车。
不过驾校在风城,而且只有一个,也只能每周到风城去学三天。
“老四,跟你商量个事儿呗”。
林驰笑嘻嘻道。
“什么事儿,说,咱姐弟俩不用客气”。
“你看你那个车开那么长时间,也有感情了。你这个新车,就借我开一段时间,我到奉天去看莫十轮的时候,也能体面些”。
嘿嘿,林老三,你还跟我玩儿套路。
说是借,一到了你手里,可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啦。
“二姐,你不用跟我玩儿心眼儿,没用。你就开那台车,出去也够威风了,看看莫十轮,开个拖拉机就够档次了,还用这车”?
“林小鬼儿,你给我等着”。
林驰气的一跺脚,回屋去了。
“林驹,你别那么小气,就是借着开几天。”
韩蝶还在忽悠。
“她现在技术还不行,这车这么贵重,哪里有用来学车的”?
“真抠门儿,不愿意搭理你”。
韩蝶也走了。
几个老师过来看热闹。
“林老师,奔驰真的弄回来啦”?
苏小霜说道。
“是啊,苏老师,上去坐坐,我拉你出去,咱俩私奔”。
“林小鬼儿,去死吧你”。
跟老师们说笑一阵,林驹到了西大甸子。
林嘉胜从屋里笑容满面地出来。
“驹子,新车提回来啦”。
“是啊,手续都办完了。三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晚上,事情办的差不多了。老童那边都安排好了。今天中午,老黄和何艳来了,现在在老鹞子家呢”。
“老鹞子怎么说”?
“他答应给咱们提成五千块”。
“老鹞子的钱咱们不要,不差这一万块钱。这是他跟小黑山农场之间的事儿,跟咱们没关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这样一来,不管谁找来,也找不到咱们头上来”。
“对,就是这个意思”。
第445章 加价
京城,小黑山农场。
一辆出租车进院停下,何艳从车上下来。
沙河、朱大林、郭纯从屋里出来。
“何艳回来啦,事儿办的怎么样”“
朱大林急切地问道。
“办妥了,树苗已经订好,一共一千一百棵,30元一棵,都是三年生的。就等着去提货。”
何艳刚刚从安东回来,老黄现在还在三道河那里等着。
为了抓紧时间,今天何艳特意打了一台出租车回来。
“来,赶紧进屋,说说详细情况”。
何艳进屋,就说了此行到三道河买山楂树苗的情况。
这一次,她和老黄在老鹞子那里定下了七百棵山楂树苗,剩下的四百棵,是老鹞子给联系的,在别的地方买的。不过距离三道河不远,只有十来里路。
“30元一棵,卖给老童45元,一棵赚15元,去掉费用,这一趟至少能赚一万多元啊”。
沙河很快算明白了这个帐。
“行,这个生意不错,我看可以干”。
朱大林也兴奋起来。
“别着急,咱们再核计一下”。
郭纯反倒不着急了。
“老郭,你有什么想法”?
“那个老童,我看他很想要这批树苗。现在除了咱们,别人手里根本就没有货,不如咱们再加点价钱,一棵加三块钱”。
郭纯说道。
“老郭,原来说了45元一棵,现在临时加价,不好吧?”
沙河犹疑道。
“沙河,按说这个老童也是个好客户。不过,咱们现在着急赚钱。再说了,山楂树苗这个生意,估计以后也没有了,反正就是一锤子买卖,今后也用不着老童了。这个时候能多赚点儿就多赚点儿”。
“对,沙河,老郭说的有道理。一棵树苗加三块钱,一千一百棵就能多赚3300元。怎么看都合算”。
见朱大林也是这个意思,沙河心想也对,多赚点儿是点儿。
反正这个老童以后也没什么用处了,也不怕得罪他。
几个人核计已定,就等着老童来。
这两天老童一天来一趟,心情十分急迫。几个人分析,即使加价了,老童也不得不接受。
下午一点多钟,老童来了。
“来来来,老童快坐,喝茶”。
几个人急忙把老童让进屋里,沏茶倒水的,非常热情。
“几位领导,树苗有消息了吗”?
老童焦急地问道。
“有消息了,已经定好了,一共一千一百二十棵,都是三年生的”。
“太好了,不愧是经贸学院的农场,办事儿就是可靠,我全要了,我给你们交定金”。
老童就要往外拿钱。
朱大林按住了老童的手。
“老童,不要着急。还有点儿情况,要跟你说明一下”。
“领导,还有什么事儿”?
“老童,是这样的。这两天,又有一位客户来,也想要买山楂树苗。这个,啊,这个,他要九百棵树苗。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货”。
老童立刻明白,这几个家伙又在耍花招了。
“几位领导,不能给别人啊。是我先跟你们订好的,你们可不能反悔啊”。
“老童你别激动。我们也愿意卖给你。不过,人家给出了48元一棵的价钱,比你给的价钱,多了三块钱。这样一来,我们就赔了三千多”。
朱大林见郭纯说到了火候,就上来助攻。
“是啊,老童。我们也不想给他。但是这件事儿学校领导已经知道了。能卖48元不卖,却45元卖给你,我们跟学校领导没法交代啊”。
“咱们事先说好了45元的,你们不能说反悔就反悔”。
老童假装无辜地说道。
“老童,我们也不愿意这样。不过,如果你也能出48元一棵,我们就卖给你,这样跟领导也能交代了”。
郭纯终于露出了家底儿。
“这个,好吧,你们让我想想”。
老童出去,就在院子里转悠起来。
“老郭,他不会不买了吧?可别把人给赶跑了”?
沙河有些担心。
“沙老师,沉住气。现在只有咱们有货,他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
“是啊,他现在已经走投无路了。沙老师别担心,我俩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这方面有经验。一下子多赚三千多块,我俩也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
多赚点钱倒是好事儿,只是似乎有些不讲信用啊。
唉,算了,反正也不指望以后跟他做生意了,就宰他一把吧。
过了十来分钟,老童进来,颓然坐下。
“唉,我在家里已经把大话说出去了,这回要是拿不回树苗,今后也就没脸儿见人了。48就48。不过,这回咱们可说好了,提货的时候,可不能再加价了啊”。
“好,老童是明白人。你放心,这回保证不再提价”。
“口说无凭,咱们要在合同上写明白了”。
“没问题,就在合同上写得明明白白的。不过,定金该交还是要交的”。
“我交一万定金”。
“价钱提了,定金也就得提高一些啦,你说是不是啊,老童”。
郭纯又横生枝节。
老童站了起来。
“几位领导,你们到底要不要做这个生意?现在我怀疑你们根本就没有货,想骗我的定金”。
“老童,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这么大个单位,还会骗你那点儿钱?我们是公家单位,不是个体户”。
“你们要想多交定金也行,但是你们早点儿说啊。我这回来,人吃马喂的,不得花钱啊?谁出门能带那么多钱?”
“一万块钱定金要是不行,我就只好回家再取钱了。不过那样的话,又得耽搁几天”。
朱大林咳嗽了一声。
“老郭啊,这件事儿我看这样办,老童也是咱们的老客户了。在这里等了好几天,非常有诚意。我看咱们就照顾老童一下,就交一万。剩下的货款,来提货的时候,一次付清”。
“对,就交一万吧。”
沙河说道。
“唉,既然你们俩都是这个意思,那就这样办吧。现在就签合同吧。”
合同是格式合同,填上双方的单位,地址、姓名、商品名称、数量、规格,付款方式等,双方签字,合同就算签订完毕。
老童到何艳那里交了一万元定金,就说回家去取钱,三天之后再来。
小黑山农场方面承诺,四天之后在农场交货。
老童走了,当天晚上,何艳就带着钱,前往三道河买山楂树苗。
第446章 傻眼了
两台卡车驶进了小黑山农场的院里。
早已经等候在这里的人,立刻出来。
“树苗拉回来啦”。
沙河第一个就喊了起来。
“呵呵,终于回来了,赶紧卸车”。
朱大林终于松了口气。
这几天,小黑山农场的人一直就在焦急地等待着。
不仅是沙河、郭纯、朱大林三个人,就连老周等三个工人,也是如此。
树苗运回来,就意味着赚钱了。
赚钱了,工资就有了保障。没准几个领导一高兴,就能给自己多发点儿奖金,就像以前林嘉胜在这里的时候一样。
何艳和老黄从车上下来。
“何会计,老黄,你们辛苦了”。
沙河上去握住两人的手。
“沙场长,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一千一百二十棵树苗,在那里已经点清楚了”。
“好,这下子就等老童来提货了”。
“老童来了么?
何会计问道。
“回家取钱了,定在今天来提货,估计也快来了”。
朱大林现在信心满满,就等着数钱了。
一帮人就纷纷上车卸树苗,连沙河、朱大林,郭纯几个人都动手干上了。
树苗终于卸完,结算了运费,车走了。
工人们还在整理树苗,何会计跟着沙河三个人进屋。
“何会计,这一趟还顺利吧”?
“还算顺利,路上一台车出了点儿毛病,不过一个来小时就收拾好了,没耽误什么事儿”。
“见到林驹和林嘉胜了么”?
“见到林嘉胜了,他到地里说了一会儿话”。
“他说什么”?
“他说现在山楂树苗不好卖,劝咱们小心点儿。别买回来砸在手里”。
“哈哈哈……,这个林嘉胜,这是嫉妒了。他以为就他能做树苗生意啊”。
郭纯现在很开心,似乎这样就能狠狠地打林嘉胜的脸。
“是啊,他觉得他们走了,咱们做不好生意。没想到,咱们今后会比他做得更好。沙河,这回你放心了吧”。
“是啊,还是你们俩有本事。今后可就全都靠你们了”。
沙河也终于放下心来。
现在他觉得朱大林和郭纯两人还是有些本事的,看来自己以前小看了两人。
“何会计,见到林驹了么”?
郭纯又问道。
“没见到,似乎林驹不怎么在家。我听说,他一直忙着建设服装厂的事情。”
“林驹真的开一台奔驰车”?
沙河问道。
“确实是这样,还有他那个总经理,也开一台奔驰。他原来开的那台车,给他姐姐了。林驹家我没去过,不过听别人说,确实很有钱。那个服装厂也是真的,现在已经开始招工,听说设备就要进来了”。
“别看他现在张罗得欢,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超过林驹”。
郭纯说得非常肯定。
何会计出去,心里就嘀咕。
就算这回买卖成了,也不过赚一万来块钱而已。
人家林驹一个服装厂就好几百万,你得干多少年,能撵上人家?
天黑了,老童也没来。
沙河有点儿坐不住了。
“老童还没来,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沙河,不用着急。兴许他家里临时有事儿,或者路上耽搁一会儿,也很正常。今天不来,明天准到”。
郭纯安慰道。
“是啊,不用着急,他还交了一万定金呢。有这笔钱,他不会不来。走,吃饭去,今儿个高兴,喝点儿”。
沙河一想也对,一万块钱不是个小数,顶很多人十几年工资了。老童要是不想要树苗,怎么会拿一万块钱打水漂儿?
为了庆祝树苗回来,今天特意做了几个好菜,沙河三人就跟老周喝了起来。
几个人一边喝酒,一边琢磨着今后怎么大干一场。
一直等到第二天中午,老童还没有踪影。
这下子,就连郭纯和朱大林也坐不住了。
“老朱,是不是老童那里出事儿了”?
郭纯再也没有了自信的样子。
“不会吧,就是有什么急事儿,他也该给咱们来个信儿啊”。
“不能这么干等着了,走,到邮局去,给老童发个电报,叫他赶紧来提货”。
“好,我跟你去”。
两人就奔邮局去了。
小黑山农场距离邮局有五六里路,也没有自行车,两人步行走了一个来小时,才到镇里的邮局发了电报。
沙河在家里也是急得团团转。
“何会计,你那里有老童的地址么”?
“沙场长,我也没有。合同上不是有么”?
“合同上是有,可是老童为什么还不来呢”?
“兴许家里有事儿呗”。
“唉,但愿如此”。
沙河出去,几个工人就议论起来。
“莫非是上当了,老童不要货了”?
老黄说道。
“怎么可能,交了一万定金呢,不要货,他能交这么多钱”?
“也是啊。交了钱,就该来啊”。
老黄也糊涂了。
第三天,老童还没有出现。
不过邮递员来了。
送来了一份电报。
“快点儿,拿给领导看看,老童来信儿了”。
何会计拿着电报进屋。
“老童来电报了”。
沙河一把抢过来,打开电报。看了一眼,无力地坐下。
“老童怎么说”?
朱大林问道。
沙河把电报递给朱大林。
“查无此人,无法投递”!
朱大林念出声来。
郭纯一把抢过电报,默默看完,把电报撕了个粉碎。
何会计见此情形,悄悄地退了出去,回到自己屋里。
“何会计,老童什么时候来”?
老黄问道。
“老童怕是不能来了”。
于是就把电报的事儿说了。
“这么说,这好几万的树苗,就砸在手里啦”?
老周终于说出了这个谁也不愿意面对的事实。
1120棵树苗,一棵30元买的,加上运费,本钱就在三万四五千块钱左右。
就算老童交了一万块钱定金,如果树苗卖不出去,还要赔两万四五千块钱。
农场的家底儿,何会计最清楚,存款也就不到四万块钱,加上老童的定金,也不到四万五千块钱。去掉这回的树苗款,目前存款不到一万块钱。
就这几个钱,今后能做什么生意?
“不会的,我觉得老童能来”。
何会计又恢复了信心。
“何会计,你有什么根据”?
老周问道。
“你想啊,一万块不是个小数。老童要是不想要树苗,他能交这么多定金?谁能舍得这么多钱”?
说来说去还是老话。
“何会计,我觉得有一个人能舍得”。
老黄不紧不慢地说道。
“谁?”
“林驹。他能做几百万的生意,一万块钱在他那里,算得了什么?”
“林驹?”
何会计的心在下沉,再也不敢坚持自己原来的想法。
第447章 帮你说句话
站在三道河车站前面,沙河有恍如隔世之感。
几年前他到这里来的时候,三道河还是个比较典型的农村乡镇。
现在站在这里一看,几乎成了一个大工地。
“沙老师,最近的那个工地,是三道河中学的。中学后面那个楼房,就是林驹的服装厂生活楼。那边的那个小一点儿的工地,就是林驹的新技术学校楼”。
老黄在一旁向沙河介绍道。
“唉,如今的林驹,真的是了不得啊。”
沙河心里想的却是,如果当初不跟林驹分手,我现在还在数钱呢。
悔不该听了朱大林和郭纯的忽悠啊。
老黄能够想到的事情,沙河、朱大林、郭纯也想到了。
几个人在一起核计了一下,就怀疑是林驹在其中做了手脚,坑了他们。
于是三个人研究之后,决定尽量采取补救措施。
一是到公安局报案。
但是公安局认为他们没有证据,从老鹞子那里买的树苗,是自己完全自愿的。
人家老鹞子卖树苗,也合理合法。
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什么可说的。
至于说林驹在其中搞鬼,没有证据支持。
这里面最关键的人物,其实是老童。
即使找到了老童。其实也没有多大用处。
老童现在不要货,对人家也没有太多办法。大不了人家定金不要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公安局不予立案。
第二个措施,就是朱大林到老童留下的地址去找老童。
因为他们怀疑,老童可能是故意不接电报,所以才把电报退了回来。
第三个措施,是郭纯到外地去,寻找销路,看看能不能把山楂树苗卖出去。
最后一个措施,就是沙河和老黄到三道河来。
目的有两个。
一是找老鹞子,看看能不能退货,哪怕给老鹞子一些钱也行。这样也能少赔一些。
二是从老鹞子和别人那里打听一下,林驹和林嘉胜是不是在这里做了什么手脚。
路边停着一台奔驰轿车,沙河猜测,这很可能就是林驹的车。
“沙老师,这个就是林驹的车”。
老黄说道。
沙河停了一下,摇摇头,继续往前走。
如果是以前双方还在一起合作的时候,自己到了这里,林驹一定就会开车拉着自己,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
可是现在,有什么脸去找人家呢?
如果林驹知道自己为什么来,还不得笑话死自己?
“走着去吧,反正也没多远,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到林家堡了”。
林家堡,西大甸子。
林嘉胜正在大棚里忙活着,葛飞燕进来了。
“嘉胜哥,我刚才从牛圈沟回来的时候,看见两个人到老鹞子家去了,你猜猜是谁”?
葛飞燕现在在这里几乎已经习惯了。
刚来的几天,心里一肚子气,干活儿也不愿意干,能糊弄就尽量糊弄。
这些日子,似乎已经习惯了,干活也认真了不少。如今倒是不用别人操心了。
“谁啊”?
“前几天到老鹞子那里买树苗的老黄,还有一个人,二十五六岁的样子,我不认识”。
“你说说那个人长得什么样”?
于是葛飞燕就大致说了模样。
“那个人应该是沙河”。
“对了,我听老黄叫他什么沙老师。一个老师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嘿嘿,飞燕,这就是个故事了。原来我们在京城的时候,就在一起合作过”。
“你还在京城做过买卖,做什么买卖”?
“跟这里一样,也是这些”。
“我跟你到京城去做买卖好么”?
葛飞燕立刻就有了主意。
林家堡这里虽然吃住都很不错,甚至比在家里还要好,但是毕竟是农村。
要是能到京城去,那可就美了。
不仅能到大地方去开眼界,那些痞子还找不着自己。
“飞燕,你来晚了。我们已经从那里撤回来”。
“怎么撤回来的”?
葛飞燕没完没了的。
于是林嘉胜就给她讲了事情经过。
“林小鬼儿本事那么大,原来也有掉链子的时候啊,活该”。
葛飞燕对于林驹叫他干活,始终耿耿于怀。听说林驹也有倒霉的时候,心里不禁一阵高兴。
“飞燕,你还生驹子的气啊?这就是你的不对啦。他可是为了你好”。
“我知道是为了我好,可他何必那么凶”?
“不就是为了改掉你的坏毛病吗”?
“哼,我哪里坏了?不就是不爱上班,跟朋友一块儿玩儿吗”。
“你不上班儿,上哪里工作能要你?自己不赚钱,还要你爹妈养你一辈子”?
“我有朋友啊”。
“你别提你那些朋友了。你那些朋友要是真的对你好,你还用躲到这里来”?
这一下子,葛飞燕没电了。
“哼,那林小鬼儿也不应该叫我干活儿。林嘉玲,马达,老六,老七,哪个干活了”?
林嘉胜停下手里的活儿。
“飞燕,这个你就不能跟人家比了。林嘉玲、马达都是大学生,人家将来都是坐办公室管人的,你要是上大学,也不用干活”。
“老六、老七还小,还是学生,成绩好,将来也要上大学”。
“就算不上大学,林驹也有钱供着自己的妹妹花”。
“林驰不用干体力活儿,但人家是校长。关总不用干体力活,人家是总经理。叫你干人家那差事,你能干得了吗”?
“你就说说,你自己有什么本事吧?”
“叫你这么一说,我就是废物啦”?
“废物?你太抬举自己。你连跟废物都不如,就是个祸害。”
“你才是祸害呢。”
“不过到了这里之后,你的表现还行。我跟你说啊,你要真的表现好了,将来我就跟林驹说说好话,叫你也当个官儿”。
“哼,净吹牛”。
葛飞燕撇撇嘴。
“我还吹牛?林驹是我弟弟,他创业的时候,我就跟着他。西大甸子这么大的事儿,他交给我管。到京城做生意,他带着我去,交给我一摊儿。我办事儿,他放心。我要是跟他说什么,他能不给我面子”?
“不过,我也不是随便找他说话的,你要真不是那块料,我也不会帮你说话”。
“我告诉你,葛飞燕,其实这回你到这里来,就是个最好的机会。林驹的服装厂和技术学校,将来要用很多人。”
“你在他家跟他家人一起吃住,他们现在对你印象还凑合。林驹跟你爸关系还好,他家人,尤其是我三婶儿要是帮你说句话,你将来不就发达了”?
“我说你傻,你还不服气。林驹认识的人多了,你看他把谁留在自己家里了?”
“叫你这么说,他对我还挺好”?
“你说呢?不过,也得看你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你要就是象以前那样,好吃懒做,惹事生非,林驹也不会管你,顶多你爸回来,把你交给你爸就完事儿”。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啊。”
“还有些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将来你要是在这里混明白了,回到原来的单位去,看谁还敢小瞧你”?
第448章 内讧(一)
沙河和老黄到了老鹞子家,提出了退货的事儿。
老鹞子为了这些山楂树苗子,这两年饱受议论。
人们动不动就把他的事儿当做反面典型,拿出来嘲讽一阵。每当路过他的地里,看见树苗的时候,就要说笑一阵。
这两年,他已经成了马家堡子的笑话。
现在好不容易卖出去了,虽然没赚到多少钱,但总算是给外人有了个交代。哪里还会退货?自然是一口回绝。
至于说林驹和林嘉胜是否在里面搞鬼,尽管沙河说得比较委婉,但老鹞子也一下子就明白了。
别说两人没搞什么鬼,就是搞鬼了,本乡本土的,如今林驹混的风生水起,他也不会跟沙河这个外乡人合作,去得罪林驹和林嘉胜。
见老鹞子没什么好脸色,沙河在那里也呆不下去,就只好告辞。
寻思了半天,还是到西大甸子这里来找林嘉胜了。
“嘉胜,你跟我说实话,这回树苗的事儿,到底是不是你和林驹搞得鬼”?
林嘉胜上上下下看着沙河,叹了口气。
“沙河,咱们也算是认识一回,我就不说你什么了。咱们买卖不成仁义在。要是换个不认识的人,来跟我说这话,我早就揍你了,你知道不”?
“实话告诉你,你们这回事儿,跟我们无关。老黄,上回你来的时候,我是不是还提醒你和何会计,说现在山楂树苗不好卖,你们别砸在手里了。”
“再说了,林驹现在干什么,你们也知道。你以为林驹有那工夫整你吗?你太抬举你自己了。他根本就没拿你当个对手”。
“还有,当初林驹也劝你别跟朱大林和郭纯合作,可你就是不听,你怪谁?现在知道他俩是什么人了吧”?
“行,咱们不合作也行。我们拿回自己的东西,没毛病吧?这可是当初合同上写得明明白白的。”
“可是你们是怎么做的呢?竟然想把大棚给黑了。没黑成,竟然鼓捣学校给林驹处分,你说有你们这么做事儿的吗”?
“嘉胜,处分的事儿,跟我没关系,是那两个混蛋蛊惑谭副院长干的。我也不愿意这样啊”。
“你是场长啊,你是承包人啊,你们学校冲你说话,对不对?你要是真的制止学校,还能给林驹处分”?
“沙河,咱们总算是相交一场,原来老黄这个人还不错。你到了这里,不打你不骂你,对你就够客气了。你还是早点儿回去,想办法尽量挽回一些损失吧”。
“唉,算了。你告诉林驹一声,就说我来过了”。
沙河也觉得自己没什么好说的了。
“林驹就在三道河,都到了这里,你不见见他”?
“算了,相见不如不见,我走了”。
“好,慢走。以后没事儿的时候,过来做客。老黄,我也忙,就不请你们吃饭了。这个钱拿着,路上吃饭”。
林嘉胜掏出一百块钱,塞给老黄。
“嘉胜,怎么好意思要你的钱。”
“拿着吧,咱们哥们以前处得不错,就是一点儿心意,以后你个人有什么困难,可以到这里来,找我,找林驹都行。”
“好,我就不客气了,正好这个月工资还没开呢”。
沙河到底没好意思见林驹,坐上中午的火车,就往京城赶。
晚上林驹回家,林嘉胜跟他说了沙河来的事儿。
“沙河怎么这么蠢,明摆着没什么希望的事儿,还跑到这里来一趟干什么?”
“他说他们几个人分工,他到这里来,朱大林去找老童,郭纯出去找销路”。
“事情怕不那么简单,没准儿那两个家伙,又想了什么馊主意,想坑沙河一把呢”。
“不会吧”?
“那两个家伙可没准儿”。
第二天中午,沙河回到了小黑山农场。
朱大林和郭纯都不在,沙河到了何艳的办公室。
“何会计,老朱和老郭回来了吗”?
“昨天晚上回来的”。
“找到老童了吗”?
“没有,到当地打听了,还到派出所去查了,没有这个人”。
“老郭找到销路了吗”?
“没有”。
“他两人呢”?
“今天早晨从这里借了些钱,一早就走了,说是回家了”。
“借钱?借了多少钱”?
“原来说一人借四千,后来我说没那些钱,一人借了两千走了”。
“没说借钱干什么”?
“说出去找销路”。
“就他俩能找什么销路?怎么能把钱借给他们呢”?
“沙老师,你以前可是有话的,他俩是二把手和三把手,有权批条子的,这可不怪我。也幸亏是我,还给你留下了五千,换个人……”。
“得得得,你别啰嗦了”。
“沙老师,你烦我也要说。还有两样重要的事儿。一是工资的事儿,要是再不开工资,我们可就要找学校去了。二是学校那里的菜款,你尽快去算回来,可别叫别人去给领了”。
“何会计,你是说,老朱和老郭会打那笔钱的主意”?
“我可没这么说。大难当头各自飞,你还是多个心眼儿吧。林驹和林嘉胜他们是实在人,你就是不管事儿,该得多少钱,他们也给你多少钱,一分钱也不贪你的。别人可就未必了”。
“好好,我这就回学校去”。
沙河连口水都没喝,就向经贸学院赶去。
到了财务处一打听,夏天卖给食堂的土豆款八千六百多元,果然叫朱大林和郭纯给领走了。
沙河终于明白,这两个人现在是有了私心,想往回套自己的本钱。
分明是看小黑山农场现在不行,开始为自己打算,准备退出了。
沙河追到了郭纯家里,正好朱大林也在,两人正在吃饭。
“哎呦,沙老师回来了。事情办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说,你俩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沙老师,有话好说,别发火,来来来,坐下喝点儿,咱们好好说话”。
“好,我倒是要听听,你们说什么?”
沙河坐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来,沙老师,倒上,再来一杯”。
郭纯给沙河倒上了酒。
“郭纯,朱大林。你们也不用假惺惺的。你们一竿子把我支到安东去了,你们把厂里的钱给借走了,又把土豆款也领走了,说,你们到底什么意思”?
郭纯和朱大林对视一眼,冷笑两声。
“沙老师,既然你提到了这事儿,我俩也就不客气了。跟你直说了吧,我们哥俩要退股”。...
第449章 内讧(二)
尽管沙河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但郭纯这么直接翻脸,还是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什么,你们要退出?这个时候你们要退出”?
“对,正因为这个时候,才要退出。如果农场赚钱,我们还会退出吗”?
郭纯说得理直气壮。
“是啊,沙老师。本来我们是想跟着你一起赚钱的。但是现在看来,这回是赔定了。以后想干什么,也没有本钱了,再干下去,就是白白往里面赔钱”。
朱大林及时上来助攻。
“所以你们就先往自己手里划拉钱”?
“能挽回一点儿损失,就尽量挽回一点儿嘛”。
郭纯说得轻描淡写,似乎天经地义一样。
“沙老师,其实我俩也没弄回来多少钱。从场里借了四千,土豆款结算了八千,一共才一万两千来块钱。原来两人投了两万五,这才小半年,一分钱没挣,就赔了一半多”。
“是啊,沙老师,大林说得对。这回我们也认了。赔点钱我们也不要了,剩下的那些大白菜、萝卜、芥菜卖了,钱都归你”。
郭纯显得挺大方的。
“那些东西,去掉工钱,能剩下几个钱?你们把本钱都拿走了,将来拿什么周转?工人工资怎么办?承包费怎么办”?
一想起这些事儿,沙河就头疼。
“沙老师,你是承包人,这就是你的事儿啦。来来来,吃菜,喝酒,咱们买卖不成仁义在”。
郭纯和朱大林这样做,其实已经跟流氓没什么两样。
这样的事儿,要是换做林驹和黄天大,就会采取当初对付冯刚那样的办法。
好说好商量不行,那就开打。逼着你把钱吐出来。
但是沙河毕竟不是林驹和黄天大。
本质上,他其实是个知识分子,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那份儿的。
根本就没那个魄力和实力。
加上对于经商外行,竟然对两人束手无策。
以前小黑山农场有什么事儿,都是林驹在顶着。他没事儿耍耍嘴皮子还行,真要遇到什么危机,根本想不出来什么有效的对策。
就是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沙老师,你也不要想多了。我俩也是被逼无奈,才想出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来。来,喝一个”。
沙河还真就跟郭纯喝了一个。
“是啊,这件事儿出了以后,你两个嫂子跟我俩闹翻天了,非要离婚。你说,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也为难啊”。
朱大林就开始顺口胡编。
“沙老师,我们跟你不一样。你以前跟林驹关系不错。林驹一台车就上百万,他拔一根汗毛都比你的腰粗。你去求求他,叫他帮你一下,让你渡过难关。就凭小黑山农场的条件,你一定能东山再起”。
“是啊,我俩还等着将来跟你借光呢,。等你发财那天,可别忘了咱哥俩啊。这一回,你就可怜可怜咱哥俩,一人赔了七八千,还愁着怎么还债呢”。
“唉,也是我没本事,竟然连累你们。好,等有机会,我就去找找林驹。林驹这个人很大方,当初是我把他招到经贸学院的,我想他会帮助我。几万块钱对他来说,就是九牛一毛”。
沙河一番话说出来,就连郭纯和朱大林都吃惊了。
竟然检讨自己的不对,他到底是老奸巨猾,想玩儿什么套路,还是个傻子啊?
沙河倒不是玩儿什么套路。
看着两人不断卖惨的可怜相,他竟然真的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人家。
不管怎么样,自己是承包人,是最后说了算的人,就算是两人的建议有什么不对,也是自己听从了人家,是自己决策失误,怪不得人家。
见沙河如此,两人更加殷勤,不断地道歉检讨自己,频频劝酒。
沙河也有些晕乎了,更加大方。
“你们放心,你们剩下的钱,就算是我欠你们的。等我东山再起的时候,一定还给你们。那个时候你们要是没有好差事,就到我这里混,保证不亏待你们”。
“哎呀,沙老师,你太够意思了。我俩就等着跟你发财啦”。
“没问题,我走了”。
沙河走了,郭纯和朱大林面面相觑。
“咱俩这么算计他,就这么完事儿啦?我怎么有点儿不敢相信这样的好事儿呢”。
“老郭,你太多心了,沙河就是个傻子,心慈面软的,他能有什么心眼儿?”
“你说他真的能从林驹那里弄来钱吗?要是能弄来钱,林驹再指点他一下,没准儿他真就能起来呢”。
“起来更好,到时候再去找他,他这样的傻子,不坑他简直就是犯罪”。
郭纯恶狠狠地说道。
沙河直接回了宿舍,就琢磨这如何再找林驹借钱。
没多久,索薇来了。
“我从这里路过,看见灯亮着,就进来看看。这几天你去哪里了,也不打个招呼”?
索薇现在还跟沙河保持着恋爱关系,只是现在师生恋还比较敏感,两人关系一直没有公开。
“我去三道河了”。
“你去那里干什么”?
于是沙河就把事情经过说了一边。
“怎么会这样?这一下子,你岂不是赔光了?”
索薇一直指望着沙河将来能在经济上给她一些帮助,如果沙河没钱了,她的打算可就落空了。
不仅把自己的身体白白地搭了进去,将来的经济来源也断了。
“不要紧,这回就剩下我一个人的股份,赚了钱都是我自己的”。
“你一个人?郭纯和朱大林呢”?
“他俩退出了”。
“这个时候退出了?剩下你自己?到底怎么回事儿”?
沙河也没隐瞒,就把两人借钱和领土豆款的事儿说了。
“欠他们的钱,我将来有钱的时候再还他们”。
什么?他们都这么卑鄙了,不仅轻易地放过他们,将来还要还钱?
这人是不是个傻子啊。
“你自身都难保了,拿什么还他们钱”?
“没事儿,我很快就会东山再起”。
“你怎么东山再起”?
“我找林驹去,跟他借点钱,跟他重新合作”。
索薇看着沙河,似乎在看个怪物一样。
这个人怎么这么天真啊。
当初毅然决然地跟林驹翻脸,把人家排挤出去。现在混不下去了,竟然想着去找人家帮忙。
林驹是什么人,你以为他跟你一样傻啊。
我可真是瞎了眼,竟然找了这么一个人。
“薇薇,过来”。
沙河心情好了,就想亲热一番。
“我今天身上不方便,你早点儿休息,我回去了”。
索薇说完,也不管沙河如何反应,就匆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