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周宛芸悄悄地离开了铺子。
卫生纸这么受欢迎,她也是万万没想到。但是这个地方人口有限,就算卫生纸受欢迎,也消耗不了,所以她并没有增加产量。
又过去了几天。
地里的农活终于结束了,大部分人都闲了下来。周宛芸决定,趁着现在还没有入冬,立刻就雇人就开采石油。
关于位置,她早就已经找好了。
往东走几天,就有一个能开采出石油的地点。她写好雇人的告示,张贴在显眼的地方。告示上详细地说明了这个活的具体情况,以及工钱。
张贴好告示,她就去铁器工坊,让李大勇制作炼制石油所需要的东西,然后才回家。
她刚刚从铁器工坊出来,就看到一个长长的车队,从西边走过来。
她看了一眼,没在意。
回到家里,刚刚坐下,侍卫就进来禀报:“郡主,外面有个人要见你,说是从做工的。”
“让他进来吧。”
“是。”
周宛芸整理了一下衣服,等待着人进来。很快,侍卫就带着一个男人进来了。
这个男人的年纪不算年纪,看起来应该快五十岁了,皮肤黝黑,一看就是京城在外面经受风吹日晒的人,身上则穿着棉布衣服。
“见过郡主。”男人行礼道。
“免礼吧,”周宛芸说,“你是来做工的?”
男人站了起来:“是的,我看到了郡主雇人的告示,要雇懂建房子的人,恰巧小人在这方面有一点经验,所以就过来毛遂自荐。”
“你能不能说一下,以前修建过什么房子?”周宛芸问。
男人想了一下,然后回答说:“凉州城那栋三层的房子,还有安定郡的苏宅,都是小人修建的。”
随后,这人又报了好几个地方的建筑。周宛芸没有说话,只是全神贯注地盯着这个男人,查看这个男人的特长是什么。
还好,她没有遇到骗子。
这个男人确实擅长建筑。
“我决定雇你了,我们来谈一谈工钱吧,”周宛芸说,“我要建三栋房子,给你的工钱是两万,你觉得呢?”
“郡主的这三栋房子,分别有多大?”
周宛芸站起来说:“我带你去看一下吧。”她带着男人来到要建房子的位置,指着圈出来的三个地方:“就是这三个地方。”
“郡主,我要三万。”
“我答应你了。”
接下来,周宛芸详细地讲述了一遍这三栋房子各自的用途,以及一些特殊的小要求。随后,她又去雇佣建房子的工人。
这件事挺简单的,价钱合适,很快就找到了足够多的人来建房子,然后就可以开始建房子了。而开采石油的工人,还一个都没雇到。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后,她去各个工坊转了一圈,然后便准备回去。经过客栈的时候,看到停在客栈里的商队,便决定去看一看,有些什么货。
“郡主。”伙计最先看到她。
大堂里只有伙计,并没有其他人。
周宛芸便问伙计:“商队的人呢,怎么一个都没看见?”
“他们出去买东西了,”伙计一边擦拭桌子和柜子,一边回答,“今天早上,他们看到了我们使用的肥皂和纸,就跑出去买东西了。”
说话间,门外传来嘈杂声。
周宛芸回头一看,是商队的那群人回来。这些人手里抱着一大堆肥皂,漂白液,卫生纸,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农具。
对于其他地方的人来说,这些农具比他们以前的农具好用太多了,所以买了很多。
周宛芸打算等这些人把东西放好,再过去打招呼。
然而,这些人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马车根本装不下了。为了装下这些东西,他们不得不把其中一辆马车上的货物拿下去。
周宛芸在屋里看着他们打开每一辆马车,看一下是什么货物,然后觉得这辆车上的货物不能拿下来,又重新遮好货物。
她就这样知道了这个商队带回来的所有货物。
不过,看着这些人始终找不到能拿出来的货物,她在旁边看着都有点着急。最后,这群人还是找到了一种能拿下来的货物。
就在大家忙着把买回来的东西放上车的时候,其中一个人突然脸色发白,呼吸急促,还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就倒在了地上。
大家都被吓了一跳,不约而同地愣了一下。很快,其他人就反应过来,连忙去扶晕倒的人。
周宛芸见状,大声喝止:“不要动他。”
准备扶人的人转过来看着她,质疑道:“你是谁呀?为什么不能动?”
周宛芸没有跟这个人计较,因为现在不是计较这些事情的时候。她快步走过去,对其他人说:“快去医馆请郭郎中过来。”
“我去。”有人说道,立刻就跑出去了。
“不要围着,都走开一点,”周宛芸连忙把其他人赶开,然后问其他人,“他以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过吗?”
“没有,他身体一直很好。”有人回答。
周宛芸知道,时间紧急,应该立刻进行所谓的心肺复苏。这是系统以前奖励的医书中的急救方法,但是这个方法对她来说,实在是有点太过了。
她想了想,对其他人:“赶紧按他的胸口,看我的手势,利用上身的力量来按压。”然后演示了一下按压的手法和姿势。
“我来。”
一个年轻男人连忙过去,按照周宛芸教的方法,按压晕倒的人的胸口。
“按压三十次。”
很快,三十次就按完了。
“接下来来。”有人问。
“一只手放在额头,往下压,另一只手放在下巴,往上提,让头往后仰,看一下嘴里有没有分泌物,如果有,就抠出来,没有就进行下一步。”
年轻人赶紧照做:“没有。”
“一只手捏着他的鼻子,然后用嘴完全包着他的嘴给他吹气,吹气时松开捏着鼻子的手;吹气两次后,再按压他的胸口。”
年轻人犹豫了,没有动。
“赶紧的,不能耽搁。”周宛芸催促道。
年轻人犹豫了一下,很快便做出了决定,按照周宛芸所说的方法,给晕倒的人吹气。
在年轻人吹气的时候,周宛芸一直在观察晕倒之人的胸口,有没有起伏。
第二百八十六章
时间就在按压胸口和吹气之后缓慢流逝。终于,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以及一个人的声音:“郎中来了。”
紧接着,郭葛就被进来了。
“找个空房间,把人抬进去。”郭葛说。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人抬进客栈的房间里。
周宛芸站在一旁看着,突然想起来,上次出事也是在客栈里。她忍不住开了句玩笑:“朱老板的客栈是不是风水不好呀?”
“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不知何时到来的朱老板依靠着柜台,赞同地点了点头,“我在想,是不是要换个地方建客栈。”
“我开玩笑了,这个位置挺好的,位于中心位置,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位置了,没必要换地方重建。”周宛芸说。
和周宛芸的轻松比起来,商队的人就比较紧张了。他们全都盯着郭葛所在房间的那扇门,有人还不停地走来走去。
“那个人很重要吗?”周宛芸问。
刚刚帮忙做急救的年轻人回答说:“当然重要,他是我们这个商队的领队,还是东家的妹夫,这要是在半路上无缘无故地死了,我们会吃不了兜着走的。”
“以前我有个邻居,也是这样,平时身体很好,可是有一天突然就晕过去,一个时辰都不到,就死了。”
“呸呸呸,别胡说八道。”
在众人焦躁不安的等待中,那扇房门终于打开了。郭葛从里面从里面走了出来。
商队的人连忙围了过去,七嘴八舌地问:“郎中,他怎么样,没事吧?”
“没事,一会儿就行了。”
“不要开药吗?”
“我给你开一帖药吧,你们谁跟我回医馆。”
“我去吧。”
周宛芸待了一会儿,确定那个人醒过来了,才离开了客栈,回家去了。
因为这件事,商队的人又在此多停留了一天,第二天早上才出发,继续赶路
接下来的几天,周宛芸一直在雇开采石油的人。经过好几天之后,她终于找到了足够多的人手,去开采石油。
在离开之前,她嘱咐吴常义帮忙看着工坊和建房子,然后就带着人,工具,还有容器,以及骆驼,去开采石油。
这条路很特别,一边是漫漫黄沙,一边是树木繁茂的大山。
他们一行人日夜兼程,走了大概四五天,才到达了目的地。
在这样的地方,别说没有地图,就算是有地图,都会走错方向,或者迷路。型号,周宛芸的地图不是普通的地图,所以并不会走错。
“到了,就是这里,”周宛芸长长地舒了口气,对其他人说,“大家赶紧把住的地方搭起来,我们明天就要开始干活,早点干完早点回去。”
“放心吧,我们肯定不会偷懒。”有人说。
所有人纷纷行动起来,开始搭建住处。周宛芸也跟着一起搭建住处,一直忙活到天黑,才总算是把住的地方搭好了。
搭好了住处,她和其他人一样,吃了点干粮,就赶紧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吃了早饭后,她就指挥其他人干活了。她拿出地图,认真地确定了位置,然后指挥其他人往下钻。
刚开始两天,大家还对这个活很新奇。可过了几天后,一直重复的枯燥劳动,开始让人觉得乏味。当然,大家还是很认真的干活,没有人懈怠。
突然,一抹黑色的液体从地里涌了出来,正好喷在干活的那个人脸上。
干活的人没有反应过来,伸手摸了一下,结果弄得双手也变成了黑色。
周围的其他人都愣住了一卡,随后才有人反应过来,惊呼道:“郡主,我们是不是挖出来了?”
“对,赶紧的,别愣着了。”周宛芸提醒道。
大家七手八脚的换上另一套工具,把不停往外涌的石油弄出来,装进一个一个的木桶里。本来已经开始疲乏的众人,瞬间又来了精神。
看着一桶一桶的石油,周宛芸总算是放心了。
大家把带来的木桶都装满了,地里的石油总算是不再往外涌了。周宛芸便带着所有人一起回去了。
因为装满了石油,所以回去所花费的时间,比来的时候要长一些。
周宛芸刚到家,让人把石油全都放进煤铁仓库,锁好仓库大门,然后让其他人回去休息,明天早上再来结算工钱。
她也回家去了,可刚刚到家,还没有来得及歇息,吴常义就急急忙忙地跑回来:“郡主,你可算是回来了。”
周宛芸心里一惊,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连忙问:“出什么事了?”
“不是。”吴常义摇了摇头。
周宛芸松了口气:“没出事,这么着急干什么?吓了一跳,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
“郡主,林公子等你好几天了。”吴常义说。
周宛芸一下子站了起来,连忙问吴常义:“他什么时候来的?现在在什么地方?”
“大前天晚上到这里的,现在住在客栈里。”
“我知道了。”
周宛芸也顾不上休息,拿上钥匙,立刻就去客栈找林公子。
很快,她就来到了客栈。伙计看见她,立刻就说:“郡主,林公子出去了,没在客栈。”
“出去了?”周宛芸没想到自己竟然扑了空。
“对啊,总不能天天待在客栈里吧。”
周宛芸也懒得去找人,坐在客栈的大堂里休息,顺便等林公子回来。大约半刻钟后,外面出现了一个脚步声,脚步声越来越近。
一个年轻男人走了进来。
“郡主,你可让我好等呀。”林公子很夸张地说。
“这不是一回来就来找你了吗。”
周宛芸站起来,对林公子说:“我们现在就过去拿水泥吧。”
“等一下,我去叫伙计,”林公子去客栈的二楼,把十几个伙计都叫了下来,然后对周宛芸说,“走吧。”
周宛芸带着十几个人,来到堆放水泥的仓库,打开仓库,对林公子说:“要多少,你们自己搬,价格我上次跟你说过,一千一袋。”
林公子转头对伙计说:“都进去搬吧”
伙计有序地进去,开始搬水泥。林公子带了几十辆车过来,很快就把仓库里的水泥搬完了。
“要不要给你留一点?”林公子问。
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用,工人还在制作,明天就又有了。”周宛芸回答。她有些好奇:“你拿这么多回去,什么时候能卖完呀?”
她可不觉得这是林公子自己用。
“你放心吧,我已经找好买家了。”林公子得意地说。
周宛芸也很惊讶:“这么快?”
“还好,好东西永远不愁没有买家。”林公子笑着说。
在两天聊天的时候,伙计已经把水泥搬完了。伙计带着马车离开了,林公子则跟着周宛芸回去算账,付钱。
林公子买到了水泥后,没有继续停留,当天就带着车队离开了。
然而,她还没来得及休息,又接到了一封苗阑其送来的信。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告诉她:她和西匈奴的单于准备打东匈奴了,让她小心安全,没事不要去外面逛。
这一次是大梁攻打东匈奴,打仗的位置距离此地较远,她并不是很担心受到波及。
不过,为了安全考虑,她还是决定提醒一下大家,不要乱跑。
当然,她并没有直接说又要打仗了,而是谎称匈奴时常过来抢劫,希望大家不要乱跑。
再这里待了两三年的人都知道,每年秋天和春天的时候,匈奴都会跑过来打秋风,所以并没有怀疑周宛芸的这则告示。
张贴好告示后,周宛芸以为,自己终于能安安心心的休息了。
然而,事与愿违。
她刚刚休息了一会儿,侍卫就又跑进来禀报:“郡主,外面有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孩儿,要见你。”
周宛芸忍不住叹了口气:“让她进来吧。”
很快,一个年轻女人,牵着一个小男孩儿进来了。
“你不是南城的人吧?”周宛芸问。
虽然不是每一个南城的人她都认识,但多多少少会有点印象,会觉得面熟。但是这个女人她特别面生,一点印象都没有。
最主要的是,南城的家庭很少,小孩儿更少,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所以这肯定不是南城的人。
年轻女人说:“我是酒泉郡的,我听说郡主开办了一间学堂,小孩儿交钱就可以进去念书,我想让我家孩子也进去念书。”
虽然年轻女人的语气很肯定,但是忐忑不安的表情,还是泄露了她的真实情绪。
周宛芸并不在意年轻女人是酒泉郡,还是南城的人,反正都是她的封地。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孩子念书是花了钱的,她为什么不同意呢?
“可以,一个月三百钱,每月一交,当然也可以一次性付一年的钱。”
“我可以先交三个月的吗?”
“可以。”
年轻女人拿出钱袋,数也没数,就直接把里面的钱全部给周宛芸,似乎是早就知道价格,并且已经准备好了。
周宛芸拿出一个册子,把小男孩儿的名字记录在册子上:“明天就可以直接去学堂了。”
“好,谢谢郡主。”
年轻女人带着儿子后,周宛芸总算是可以好好地休息了,没有人打扰。
天气越来越寒冷。
接下来几天,都没有什么事。周宛芸的空闲时间也开始多了起来,于是便开始思考,周锦之成亲,应该送什么礼物。
送给弟弟的礼物,自然不能和送给陛下的礼物一样,只图贵重,一点也不走心。
可思来想去,她始终也没想好,应该准备什么礼物。四五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头绪。
这一天中午,刚吃了午饭,侍卫突然进来禀报说:“郡主,外面有群人要见你。”
“一群人?”周完芸很惊讶。
“是的。”
周宛芸想了一下,这几天自己也没有雇人,这些人来干什么?不过,猜来猜去,也不让见一面。见一面,就什么都知道了。
“让他们进来吧。”
很快,这群人就进来了。
看到这群人,周宛芸就猜到来意了。这些人都带着孩子,大概率是来念书的。
“郡主。”
“郡主。”
众人参差不齐地喊道。
周宛芸直接问:“你们都是为了扔孩子来学堂念书的吗?”
“对。”
“是的。”
周宛芸说:“你们想送孩子去学堂念书,可以,一个月三百钱。”
“我们带来了。”
众人连忙掏出钱袋,开始给钱。周宛芸拿出册子,一个一个地登记好名字,以及付了多少钱。
登记完孩子的信息后,她突然有点好奇,就顺口问了一句:“你们都不是南城的吧?那你们住哪里呀?”
“回郡主的话,我们在这里租了一间房子。”有个女人回答。
周宛芸扫了一眼其他人:“你们也是租的房子吗?”
“对。”
周宛芸有些疑惑:南城有空闲的房子可以出租吗?不都是一户人家一个房子吗?哪里的房子出租?
“这里有房子出租吗?”她直接问。
“有,好像是有些人出去干活了,不住在家里,就把房子租给我们了。”
周宛芸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现在时间还早,你们现在就可以送孩子去学堂,也可以明天再送过去。”
大家纷纷表示,要现在就送过去,都离开了。
屋里重新安静了下来。
周宛芸有点好奇,其实几个郡的人,是怎么知道南城有学堂?虽然她不反对其他郡的人送孩子来念书,但还是免不了有点好奇。
如果还有其他郡的人送孩子来上学,她一定要问清楚。
她在家里待了一会儿,决定出去转一转,看一看房子建了多少。
来到外面,转了一圈。最先完工的,可能会是书肆。书肆已经封顶,盖好房顶了,木工正在制作门窗。
“你触发了辅助任务,明亮的窗户,任务目标,制作玻璃窗户,任务奖励,新材料配方。”系统突然发布了一个任务。
周宛芸听到系统发布的任务,也意识到书肆安装玻璃窗户更合适,于是赶紧跑过去,对负责建房的男人说:“这个房子的窗户不用做,只安一个窗框就可以了。”
“郡主,不做窗户的话,会不会不好看呀?”负责建房的男人皱了皱眉。
“我打算做玻璃窗户,屋里更明亮,方便大家在里面看书。”周宛芸解释道。
负责建房的男人还是皱着眉:“可是,这样会不会和整个房子不搭呀?到时候做好玻璃窗户,肯定不好看。”
第二百八十八章
周宛芸却无所谓。在她看来,实用最重要,因为没有理会男人的顾虑,给负责建房的男人说:“你按照我说的去做就可以了。”
负责建房的男人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我知道了,”然后转身对正在制作窗户的木工说,“这个房子的窗户不用做了,就做一个窗框。”
“那你们继续干活吧。”周宛芸说。
书肆的房子已经封顶了,她的玻璃窗户也要赶紧烧制出来,然后把任务奖励的十万册书籍领取回来。
系统在发布任务的时候,就把烧纸玻璃的各种方法都告诉了她,因此她不用费心去寻找会烧玻璃的工匠,只需要雇几个工人就可以了。
她写好雇人的告示,张贴在显眼的位置,然后就赶紧去张罗烧玻璃的地方。可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现成的地方。
她以前从来没考虑自己烧制玻璃,也没考虑过自己烧陶瓷,所以现在就没有现成的地方可以烧玻璃。
只能赶紧搭一个烧玻璃的地方。
幸好,这时候是农闲的时候,大家全部都闲着,因此她转了一圈回到家里,就看到家门口已经有人在等着了。
不过,来做工的人的这几个人里面,除了南城的人以外,还有俩个陪孩子来念书的女人。
“郡主,我听说你在雇人做工,我们想来做工,你看我们可不可以?”陪孩子念书的女人问。
周宛芸对此是无所谓的,没有犹豫,立刻就答应了:“可以,”然后问另外几人,“你们也是来做工的吗?”
“对。”
“对。”
另外几个人连忙回答。
周宛芸说:“那我跟你们说一下工钱,所有人的工钱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百钱一天。”
刚来这里的两个女人听到这个工钱,满脸惊喜。
周宛芸连忙补充道:“不过,这个活并不轻松,我先跟你们讲一下,你们再决定。”
随后,她详细讲述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讲完以后,只有一个人离开了。她便带着留下来的人,去城外搭烧玻璃的房子和炉子。
因为时间比较紧急,所以房子搭得比较随便,也比较小。不过,炉子关系到最后烧制出来的玻璃,她还是比较严格的,没有敷衍。
这几天,她一直都在忙着这件事,完全没精力去关注其他事情。
这一天傍晚,她从烧玻璃的地方回来,就看到一群人等在居所门口。走近后才发现,这群人里只有李大兴是熟悉的,其他人都很陌生。
“郡主。”李大兴喊道。
“你什么时候过来的?”周宛芸问。
她以为,李大兴回老家之后,就不会过来了。现在看到李大兴回来,真的很惊讶,也很惊喜。
“我们是今天刚到的,”李大兴回答,停顿了一下,“郡主,我们想把户籍落在这里,可以分到土地吗?”
周宛芸非常惊喜,指了指李大兴旁边的那群人,“他们都要把户籍落在这里吗?”
“如果能分到土地的话,我们就把户籍落在这里。”其中一个人说。
虽然很高兴,但周宛芸还是要解释清楚:“把户籍落在的这里的人,每个人都能分到土地,但是数量有规定的,不能随意开垦土地;但是,这个土地不是你们的,是官府借给你们种的,所以你们不能私自买卖土地,死后要把土地交回来。”
一群人面面相觑,没说话。
周宛芸也没有催促,安静地等待这些人做出决定。
其中一个人把李大兴拉到旁边,小声地说:“李叔,你没跟我们说这一茬呀?”
“这一点重要吗?”李大兴说,“有土地种庄稼,还不用交租子,也不用东一天西一天地打零工,或者去给别人当下人,还不够吗?”
李大兴走回来,对周宛芸说:“郡主,我要把户籍落在这里。”
“可以,你去都护府找冯年,我们这个地方是归他管的。”周宛芸说。
其他人凑在一起,小声地讨论起来。过了一会儿,那些人也做出了决定,纷纷表示愿意把户籍改在南城。
“对了,”周宛芸对李大兴说,“改好户籍的事情后,就赶紧去造纸坊干活。”
李大兴愣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连忙说:“好的,好的。”
李大兴带着他的同乡离开了。
周宛芸回到家里,刚坐下来,还没来得及休息,就看见翠珠走了进来。翠珠走到她面前,跟她说:“郡主,李三娘说最近买卫生纸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卫生纸已经全部卖光了。”
“怎么这么快?”周宛芸有些意外。
就算附近几个郡的人也过来购买,也不会这么块就卖光。毕竟这里的人本来就少,再加上挣钱的渠道少,就更不舍得花钱买这种非必需品。
翠珠说:“今天有一个商队从这里回去,把卫生纸全部买下来了,所以现在就没有了。”
“我知道了,我会让工人赶紧造卫生纸。”
第二天早上,她首先就去了造纸工坊,对造纸坊的工人说:“接下来一个月,你们都造卫生纸。”
多制作一些来储存着,避免频繁地换来换去。
一名工人站了出来,对她说:“郡主,李大兴一家走了之后,我们造纸工坊的人就有点少,要不要再雇几个人呀?”
“他们一家已经回来了,这两天去改户籍了,过两天就能够来干活了,你们再坚持两天。”周宛芸解释道。
她不仅没打算再雇几个人,甚至在考虑,要不要减少两三个人。等到王爷那边也开始造卫生纸了,商人就不会来这里买了。如果只是供应附近的几个郡,现在的造纸工可能稍微有点多。
不过,现在还在考虑。
一名工人顿时惊讶说:“他们要把户籍改到这里?怎么想的呀,傻子吗?”
另外几个工人顿时用看疯子的眼神看着说话的工人。
说话的工人也反应过来,有些后悔,连忙补救说:“我的意思是,他们没必要多此一举,去改户籍,郡主又不会因为他们不是这里的人,就不让他们在这里干活。”
“都干活吧。”周宛芸说。
离开造纸坊后,她又去另外几个工坊转了一圈,然后就赶紧去烧玻璃的地方。
第二百八十九章
烧制玻璃的主要材料是石英砂,再辅以另外几种材料,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等。
除了纯碱之外,这些材料的分布都非常广泛,很容易获取。纯碱也有生产,因此收集原材料没花多少时间。
收集好材料,准备窑炉,周宛芸便开始烧制玻璃了。烧制玻璃的方法很简单,首先将各种材料按照比例调配好,然后放入窑炉中融化。
过了许久,材料始终未能融化。
她开始担心起来:难道是炉子没做好,所以温度升不上吗?不过,她克制住心里的担忧,继续让工人烧炉子。
干活的人压根儿不知道这是做什么,自然也就不知道现在的情况不太对,因此神色如常地继续烧炉子。
终于,窑里的材料开始融化了。
周宛芸松了口气。
等到材料全部融化之后,她将融化后的材料倒入早就准备好的模范中,制成窗户所需要的形状和大小,以免再次切割。
到了这一步,玻璃就已经成型了,但是还不算完成,还有两个步骤:退火和淬火。
然而,几名干活的工人已经激动得不行了,但是又不敢大声嚷嚷,只能压抑着激动的情绪,小声地交谈。
“现在给玻璃加热,要慢慢地加热,还要均匀。”周宛芸指挥干活的人。
工人按照她的要求,慢慢地给玻璃加热。
将玻璃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稳定了一会儿,就是最后一步:淬火。就是把高温的玻璃浸入冷水中,让表面硬化。
这才算是彻底完成了。
看着被成功制作的玻璃,不止周宛芸很兴奋,旁边的工人也特别激动,叽叽喳喳地问问题。
“郡主,这是什么呀?”
“郡主,这是做什么的呀?”
“郡主,以后铺子里会卖这个东西吗?”
周宛芸现在的心情很好,便一一地回答了这些人的问题:“这个东西叫做玻璃,是用来做窗户的,也可以用来做瓶子之类的东西,至于以后卖不卖,那就要看你们需不需要了。”
“用这种东西来做窗户,那屋里一定很亮。”
“冬天也不用糊窗户。”
“就是不知道我们能不能买得起?”
周宛芸连是否贩卖都没考虑过,就更没想过价格的问题,所以就没有接茬。她拍了拍手,对其他人:“我们继续干活。”
万事开头难。
第一面玻璃制作出来后,后面的玻璃就比较容易了。到了傍晚的时候,周宛芸已经制作好了需要的玻璃数量。
她打算再烧制一些玻璃的器物。
第二天早上,她来到建房子的地方,随便点了两名工人:“你们两人,跟我过来,帮我搬点东西。”
两名工人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跟着她走。
她带着工人来到烧玻璃的房子,指着昨天烧制出来的玻璃:“搬这个,搬到刚建好的那个房子。”
两名工人立刻就去抱玻璃。
周宛芸见状,连忙说:“小心一点,这东西很容易碎,千万不能掉地上,掉地上就碎了。”
两人不敢用抱的,便改为抬。
周宛芸和工人来到书肆,指挥着工人将玻璃安装在窗框上。这两人以前都没干过这种事,动作非常生疏,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安装好了所有窗户的玻璃。
当最后一面玻璃被安装上,系统提示音也及时地响了起来:“恭喜你完成了辅助任务,明亮的窗户,任务奖励已经发放,请注意收取。”
话音刚落,周宛芸就感觉到脑海里多了很多东西。
她暂时没有去查看这些多出来的知识,而是对两名工人说:“你们回去干活吧。”
虽然用作书肆的房子已经建好,用作书肆的架子也已经做好了,但是她还是没有急着领取奖励。因为书肆还需要再装饰一番。
这样一个地方,不装饰怎么行呢。
她找了两个人,把房子里里外外都刷一遍,刷成白色的墙壁,然后才往烧制玻璃的地方走去。
她打算烧制一些玻璃器物。
透明的器物更容易观察到里面的情况,有些时候还是需要玻璃的容器,才更方便。
接下来的三天,她制作了很多玻璃的器物,也制作一些玻璃板,以备不时之需。
三天后,她给这几人结算了工钱,再把这个地方锁上,暂时不打算再烧制玻璃。
闲下来之后,她才开始研究系统奖励的材料配方。更准确地说,是各种材料的制作方法。她仔细的看了一遍,发现每一种材料都好麻烦。
接下来两天,她都在思考制作橡胶的事情。
这件事还没想好,负责刷墙的工人就来告诉她:书肆的墙壁已经刷好了。
她连忙去书肆。
不管是屋内还是无奈,都已经被刷得雪白。她让工人把暑假搬进去,有规律地摆放好,然后给这两人结算了工钱。
她回到家里,思考如何把书放进去。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系统直接把任务奖励的书籍放在书肆里。但是这样做,方便是方便了,但是会引起其他人的怀疑。
“系统,这十万册书籍,几辆车能装完?”周宛芸在心里问系统。
系统说:“这要根据你的马车大小来决定,但是至少也要二三十辆车。”
周宛芸认真地思考了,最后终于想到了办法。她骑马来到都护府的北城,找了一件空房子,
北城的人在上次打仗时就彻底跑光了。整个北城只有一个衙门,以及在衙门里办事的人,除此之外一个人都没有。
因为,北城到处都是空房子。
找好空房子之后,她并没有立刻就回去,而是在这里待了一天,直到临近黄昏,才骑马赶回去。
回到南城,她立刻就去找马车,或者牛车,甚至是驴车,反正只要是拉东西的就可以。最后总算是凑齐了三十辆车。
第二天早上,她带着这些人和车,还有自家的骆驼,动身去北城。
人多,牲口多,特别是牛车,走得特别慢。直到午后,一行人才送算是走到了北城。
周宛芸带着人来到自己昨天选好的空房子,确定房子里还是空的。她假装拿出钥匙开始,却在心里对系统说:“系统,把书放在里面。”
“任务奖励已经成功发放。”系统说。
第二百九十章
周宛芸推开房门,映入眼帘的就是整整一屋子的书籍。短暂的惊讶过后,她立刻就让开了门的位置,对外面的人说:“把屋里的书都搬回去。”
其他人立刻进去搬书,齐刷刷地发出惊叹声。
因为书籍太多,而房门太小,所以花了很长时间,才把所有的书籍搬上车,并固定好。
此时,时间已经不早了。
今天肯定是赶不回南城了。现在动身的话,只能在路上过夜。周宛芸想了一下,决定征求一下其他人的意见。
“你们是愿意现在就回去,还是明天早上再回去?”
然而,大家的看法也不一样。有人愿意现在就走,早一点回去。也有人不愿意在野外过夜,希望明早再走。
最后,周宛芸还是决定,现在就开始走。留在这里,也只有一些空房子,和野外也差不多。
第二天中午,一行人才回到了南城。
当他们拉着大量的书籍,到达南城的时候,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还一路跟着他们到了书肆。
周宛芸让这些人把书籍摆搬进去,然后付了钱,让那些人回去了。她自己留在书肆里,分门别类地摆放书籍。
这些书籍的种类非常丰富,不仅有常见和不常见的书籍,还有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甚至于有些骇人听闻的内容。
她将本来就存在的书籍摆放在一楼,然后把那些外面没有的书籍摆放在二楼。
还有一小部分书籍,不适合摆放出来,她就收了起来。比如,毒药的调配和制作。但是,介绍毒药的症状和解毒方法的书,就摆了出来。
她花了几天时间,才把所有的书籍摆放好。
南城的人对这个书肆十分好奇。
可惜,就算她免费让这些人去学识字,可最多也就学会了一些常用的字。而这些书籍上的内容,对他们来说还是太难了,很难看懂。
周宛芸喜欢来这里看书。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转眼又过去了一个月。
在这段时间里,周宛芸一直帮忙制作磨粉的机器,还有脱粒的机器。这两个机器的制作并不理想,始终没有成功,只能不停地重做。
在这个月里,南城又来了好几拨人,都是拖家带口过来的,并且也都把户籍改在了南城。
原本空旷的家庭区域,又有几十栋房子在开始建造了。
不仅如此,最近还陆陆续续地来了不少的商人,都是来南城购买货物的,也顺带卖一些从中原带过来的东西。
这一天下午,周宛芸准备回居所,远远地,就看到家门口站着一个人。走近之后,才看清楚这个人是汤蛮。
“郡主。”汤蛮喊道。
“有什么事吗?”
汤蛮说:“郡主,那些猪要杀了吗?已经很肥了,我觉得不用再养了,再养也是浪费吃的。”
周宛芸算了一下时间,确实该杀了,就对汤蛮说:“我明天就去找人来杀猪。”
汤蛮没有离开。
“还有什么事吗?”周宛芸问。
汤蛮迟疑了一下,才对她说:“郡主,养猪场和养鸡养鸭产生的粪便太多了,要不要想办法处理一下?”
周宛芸没想到会出现这种问题。
此时,系统发布了任务:“你触发了辅助任务,堆积如山的粪便;任务目标,处理养殖场每一天产生的粪便,任务奖励,地秤,肥料器。”
周宛芸对这个任务目标有点不清楚,但是现在也没时间寻问系统,便暂时搁下。
汤蛮还在等着她的回答。
“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处理的。”
“那我回去干活了。”
汤蛮离开后,周宛芸立刻就问系统:“系统,你刚刚发布的那个任务,任务目标是什么意思?”
系统解释道:“这个任务的要求是,你需要制作出一个能持续解决养殖场粪便的装置。”
周宛芸觉得,系统也太为难自己了。
不过,既然系统发布了任务,自己还是要想办法完成。
她决定先去养殖场看看,到底有多少粪便。
来到养殖场的粪池,发现粪池里的粪已经快溢出来了,难怪汤蛮着急忙慌地来找自己。
一般来说,这些粪便一般就是用做肥料。可是这很明显不不符合任务的要求。
周宛芸想到了沼气池,就问系统:“我制作沼气池,算完成任务吗?”
“可以。”系统回答。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周宛芸便开始回去了。不过,她不是去准备制作沼气池,而是去找屠户,明天早上杀猪。
这种普通的工匠,在南城还是很容易找到的。
她知道南城的屠夫是谁,所以直接就去屠夫家,让屠夫明天早上去养殖场杀猪。
找好屠夫后,她才去准备制作沼气池需要的材料。首先便是沼气池需要的管道,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所以首先就要准备这个东西。
她来到铁器工坊,将制作管道的事情告诉李大勇。
铁器工坊里现在有六个人了,所以可以分出一两个人去制作管子。
关于这些沼气的用途,她也想好了,就通往造纸的工坊。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周宛芸就被敲门声吵醒了。她穿好衣服出去,看到翠珠已经打开门了。
敲门的人是汤蛮。
“这么早,什么事呀?”周宛芸问。
“郡主,屠夫已经到了,猪全部都杀了吗?”
周宛芸清醒过来,想了一想。如果全都杀了,那么多猪肉,短时间内肯定处理不玩,就算是卖,也不可能在几天之类就卖完。如果时间长了,猪肉就不新鲜了。
“先杀三头吧,过两天再杀。”
“我知道。”
“挑几头猪来做种猪。”
“我明白。”
汤蛮离开后,周宛芸回到卧室,继续睡觉。可是,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最后只能爬起来,去看看杀猪。
周宛芸还没有走到养猪场,就听见了猪的惨叫。她以前从来没见过杀猪,免不了有点好奇,于是赶紧小跑几步。
跑到跟前后,发现几个壮汉,已经把猪绑在了长条凳上,同时死死地按住猪。有人拿着四蹄,有人按着身子,有人按着脑袋。
猪似乎已经预感到接下来的事情,一直在叫唤。
第二百九十一章
屠夫手里拿着刀,站在猪的面前,对其他人说:“按住了。”
“没问题,来吧。”
屠夫的手稳准狠,一刀便扎进了致命的地方。鲜血瞬间喷涌出来,落入了早就准备好的盆里。
猪开始剧烈地挣扎起来。几个壮汉拼命地按着,才没有让猪挣脱。其实,挣脱也没什么大不了,这只猪不可能活下去了,只是血就浪费了。
猪的挣扎越来越弱,最后终于彻底不动了。
接下来,几个人把这只猪吊在房梁上,屠夫拿着刀,一点一点地剐下猪皮。屠夫的动作很小心,也很慢。
猪皮一点也没破,非常完整。
剐下猪皮后,接下来就很快了。
天色慢慢地亮了起来。当第三只猪收拾干净后,天已经亮了。而早就听到了声响的众人,都跑了过来,询问猪肉卖不卖。
周宛芸让屠夫把肥肉都割下来,一部分交给阎鸣,给士兵吃,剩下的那部分才拿去卖。
她意识到,通过养猪来获得油脂,似乎并不可取,看来要想其他办法。
不过,这件事并不着急。
现在最紧急的事情,还是处理养殖场的粪便。虽然不适合挖沼气池,但事情紧急,不能继续拖。所以,吃过早饭后,她就去找人挖沼气池。
至少,也要先挖一两个出来,缓解一下。
她雇了十几个人,去挖沼气池。虽然现在不好挖沼气池,但是这个活本身并不困难,所以她并没有一直守在这里,而是去铁器工坊。
磨粉的机器,还有脱粒的机器,才是麻烦的事。
只不过,她刚走了几步,就遇到了来送信的士兵。她拆开信,扫了一眼,顿时就把去铁骑工坊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这封信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东匈奴单于被杀,匈奴又统一了,现在的单于是亲近大梁的那位。而且,这位单于已经写信给皇帝,希望重新开通互市。
互市不互市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没有了那位仇视大梁的唐霖,他们这些生活在边境的人,也就不用整天提心吊胆,可以安安心心的过日子。
兴奋过后,她还是想起了自己要做什么,于是继续往铁器工坊走去。
接下来的日子,她过两天就要杀三只猪。一百个士兵,再加上城里的人,很轻易地消耗了这些猪肉。
除此之外,她的时间一半花在铁器工坊,另一半花在给弟弟准备礼物。
一转眼,又到了过年。
除夕夜,吃了晚饭之后,周宛芸坐在椅子上消食。翠珠突然走了过来,小声地跟她说:“郡主。”
周宛芸看了她一眼:“有事情就说吧。”
“郡主,你累不累?我给你捏捏肩膀吧。”翠珠有些谄媚的说,然后立刻站起来,给她捏肩膀,捶背。
周宛芸连忙制止了她:“有事情就说吧,又不是其他人。”
翠珠重新走到她面前,小心翼翼地说:“郡主,马超,你观察得怎么样了?”
其实,周宛芸隔三岔五就会翻一番马超的记录,看一看这人干没干坏事。还真别说,自从说了要考察他以后,那些坏毛病都没有了。
而且,这几个月,马超非常努力地挣钱。虽然不知道具体挣了多少,但是一直在努力,也没有走歪路。
她基本上已经同意了。
如果翠珠一定要和马超在一起的话。
“你真的要和他在一起吗?”周宛芸忍不住问,“你长得这么好看,我可以帮你在京城找个好人家,至少家境殷实,吃穿不愁那种。”
翠珠却很果断地拒绝了:“郡主,我不要其他人,就要和他在一起。”
“为什么呀?”周宛芸真的很不理解,“要钱没钱,要长相没长相,要能力没能力,性格也没有特别吸引人,你到底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他呀?”
她真的想不通。
“他确实很普通,但是对我很好,也没有很多男人的那些臭毛病。”翠珠说。
周宛芸忍不住叹了口气。
“郡主,”翠珠抬起头,直视着她,很平静地说,“如果自己能控制的话,你会喜欢他吗?”
周宛芸一下子就无话可说。
她对翠珠说:“既然你选择了他,那我就同意你们在一起,等我从京城回来,就让你们完婚。”
“谢谢郡主。”翠珠瞬间眉开眼笑。
只不过,翠珠的话,却再次扰乱了她的思绪。
从十三岁到现在,马上就十年了,她也不知道这么做是对是错。她只知道,自己死后肯定会下十八层地狱。
去年过年的时候,所有工坊都是放假的。
但是今天不一样,因为她要回京城,所以为了赶紧制作出磨粉机和脱粒机,铁器工坊的人就没有放假,一直在干活。
从初一到十五,周宛芸和其他工人一样,每天都泡到铁器工坊里。
幸好,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反复尝试后,面粉机终于被成功制作出来了。当磨粉机成功后,他们总算是明白一直失败的原因了。脱粒机也就顺利地制作了出来。
看着雪白的面粉从出口落下来,所有人的工人一阵欢腾。
“郡主,我们以后是不是不用自己磨面粉了?”
“以后我们也不用吃难吃的麦饭了。”
“郡主,你真的太厉害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道。
折腾了这么做,终于成功了,周宛芸很兴奋,对其他人说:“以后,大家都可以使用这个机器,但是需要支付柴油的钱。”
“我们知道了。”
“你们继续吧。”
离开铁器工坊后,周宛芸又去查看沼气池挖得如何了。这大冬天的,土地都结冰了,特别难挖,再加上所需要的沼气池数量比较多,所以速度特别慢,到现在还没有挖好。
来到挖沼气池的地方,一名做工的人立刻就跑过来:“郡主,我们已经挖好了,接下来要做什么?”
“我去看看。”
周宛芸连忙走过去。
确实,建沼气池的地方已经按照她的要求挖好了,接下来就比较简单了。她对做工的人说:“你们跟我来,去拿点材料。”然后带着做工的人去拿水泥等几种材料,又监督着他们把沼气池弄好,最后把管道安装好,通往造纸坊的烘纸房间。
安装好管道后,系统的提示音终于响了起来。
第二百九十二章
系统说:“恭喜你完成了辅助任务,任务奖励已经发放至居所的仓库,请注意收取。”
此时,已经是正月初七了。
周宛芸急着回京城,沼气池建好之后,告诉了养猪和养鸡养鸭的工人应该如何使用,要注意些什么,然后就暂时不关注这件事了。
她估算了一下回来的时间,可能要三月底才能回来,那时候天气已经暖和起来,要开始准备春耕了。
她把该安排的事情安排好,然后就准备回京城了。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她来到徐昱的房间,问徐昱:“哥,这一次你也不跟我一起回去吗?”
徐昱果断地拒绝了:“我就不回去了,被人发现的话,这可是大罪,甚至还会连累你和父亲,没必要冒这个险。”
周宛芸还是希望徐昱能一起回去,参加弟弟的婚礼,毕竟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哥,你跟我一起回去吧,不会有人发现的。”
“你回去就好了,我就不回去了。”
徐昱的态度十分坚决,周宛芸说服不了,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她回到卧室,脱了衣服准备睡觉,系统突然冒了出来:“我可以把徐昱彻底变成另一个人,解决你的烦恼。”
“你会这么好心?”周宛芸十分警惕。
果然,系统说:“你需要完成一个任务,这是任务奖励,但我可以提前预支奖励给你。”
听到有任务,周宛芸就放心了:“怎么彻底变成另一个人?”
“详细地说,你可能理解不了,我换一种你能够理解的说法,就是给徐昱一个新的身体。”系统说。
听到这句话,周宛芸十分惊喜,但是为了避免理解错误,还是勉强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跟系统确认了一遍:“你的意思是,不用人皮面具,他的长相就能变成另一个样子?”
“不只是这样,他的整个身体都会换成另一个,也就是说,他体内流的不再是你们周家的血,也不是你们家的人了。”系统解释道。
周宛芸十分激动,恨不得立刻就答应下来,但还是没有答应,而是对系统说:“我要去问一问徐昱的意见。”毕竟,这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所以必须征求徐昱的同意。
她来到徐昱的房间。
徐昱本来已经躺下睡觉了,见到她进来,又坐了起来:“还有什么事情忘了说吗?”
周宛芸坐在床边:“如果有个机会,能让你彻底变成另一个人,就算是滴血认亲也验不出来,你愿意吗?”
徐昱的表情瞬间严肃起来,没有说话,思考了许久,才开口说:“如果真的能做到,我自然愿意。”
听到这个回答,周宛芸连忙对系统说:“系统,我们同意了,你开始吧。”
“你开启了主线任务,安稳的家园;任务目标,修建城墙,任务奖励,三次身体改换和强化的机会。”系统说。
听到这个任务,周宛芸松了口气。这个任务还是比较容易的,只是需要耗费一些时间罢了,任务本身并不苦难。她对系统说:“现在可以开始了吗?”
“改换身体需要一整天时间,也就是十二个时辰,在此期间不能受到任何打扰,最好也不要移动,而且过程会比较痛苦,要做好心里准备。”系统说。
周宛芸先告诉徐昱:“这个过程要持续十二个时辰,会有点痛,而且不能移动,”然后在心里对系统说,“开始吧。”
她的话刚说完,就看到一阵很淡的光把徐昱包裹了起来。
“感觉怎么样?”周宛芸担心地问道。
“还好,不是很难受。”徐昱说。
周宛芸不知道有多痛,从徐昱的表情也看不出来,只能询问系统:“系统,有多痛呀?”
“非常痛。”系统告诉她。
周宛芸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跟徐昱聊天,或者讲一讲以前遇到的各种事情,转移徐昱的注意力。
夜渐渐地深了。
周宛芸也有点困了,徐昱也催促她去睡觉。她虽然不放心,但确实熬不了一整晚,最后还是回房间睡觉了。
或许是因为心里惦记着这件事,第二天早上,天空刚刚发白,她就已经醒了,赶紧收拾好自己,就跑去徐昱的房间,看一看情况如何。
她来到徐昱的房间,发现徐昱睁着眼睛,很明显一整晚都没睡着。
她突然就意识到:这个过程确实很痛苦,没有徐昱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
白天的时候,屋里比较明亮,徐昱身上的那一层淡淡的光芒根本看不见,但是徐昱的脸不知道为什么,已经看不见了。明明脸就在那里,也看见了脸,却又好像没有脸。
这种感觉非常奇怪。
“哥,你感觉怎么样?”周宛芸担心地问。
“我没事。”徐昱说。
周宛芸发现,徐昱的声音已经变了。
徐昱也发现了这一点,赞叹道:“果然厉害。”但是并没有问怎么做到的,也没有问为什么,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周宛芸很清楚,兄长那么聪明,肯定早就已经猜到了,只是装傻,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不问。到了此时此刻,她不可能什么都不说了,于是就问徐昱:“哥,你没什么要问的吗?”
徐昱答非所问,笑着说:“你这个称呼要改一改。”
“那我应该叫你什么?”周宛芸想了想,“要不,我直接叫你的名字吧。”说到这里,她突然想起来一个问题,既然兄长变成了另一个人的样子,那徐昱这个身份也不能用了,需要再换一个个名字。
“我重新帮你想一个身份吧。”周宛芸说。
徐昱轻声说:“好。”
周宛芸想了一下:“叫韩容吧,祖籍京城,从小父母双亡,吃百家饭长大的,我收留了你,怎么样?”
“好。”
因为韩容不能移动,所以出发的时间又往后推迟了一天。
在这一天,周宛芸一直都待在韩容的房间里,陪着韩容聊天,讲故事,分散对方的注意力,同时也严禁任何人靠近这个房间。
直到晚上,韩容身上的那层很淡的光终于消失了。
与此同时,周宛芸也终于看清楚了韩容现在的模样,确实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韩容的长相和以前是同一个类型,但是五官完全不一样,轮廓也比以前稍微深了一点,看起来比以前还要好看一些。此时,已经是夜晚了,韩容没办法照镜子,只能问周宛芸:“怎么样?”
“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绝对不会有人认出来。”周宛芸说。
她仔细地观察了一下,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韩容好像变年轻了?她不确定是自己看错了,还是真的变年轻了,就问系统:“系统,我为什么感觉韩容年轻了一些?”
系统回答:“我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出的修改,所以无论是年龄还是长相,都比以前稍微好一点,他现在的身体年龄是24岁。”
然而,她一直盯着看,引起了韩容的疑惑。
“有什么问题吗?”韩容问。
“没什么问题,就是你现在比以前年轻了,现在只有24岁。”
“那可真是太好了,平白多赚了几年了。”
周宛芸想起回京的事:“现在总可以回去了吧?”
“可以。”
第二天早上,当韩容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最后,还是翠珠比较胆大,直接问周宛芸:“郡主,他是谁呀?什么时候来的,我们怎么都没看到?还有,徐昱呢?”
“徐昱前天晚上突然接到老家的家族传来的信,让他赶紧回去,时间比较紧,他就连夜离开了,”周宛芸解释道,然后又指了指韩容,“他叫韩容,我前天晚上送徐昱离开的时候,在路上捡到的。”
这个借口完全经不起推敲,但是无所谓,只需要给出一个理由就可以了。
果然,翠珠没有再问。
吃过早饭后,周宛芸便带着人出发,经过了二十天左右的路程,终于抵达了京城。
她没有耽搁,带着人直奔自家的宅子。她敲了敲门,很快屋里就传来走路的声音,紧接着大门被打开了。
这一次,仆人认识她了,没有将她拒之门外:“郡主回来啦。”
“嗯。”
周宛芸走进院子里,宣怜就听见了动静,从屋里走了出来,仿佛看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亲密地挽着她的胳膊。她敏锐地察觉到,宣怜胖了一点,但是不多。
“小芸回来啦,快进屋休息。”宣怜笑容满脸地说道,然后又连忙吩咐仆人,“赶紧去把郡主的房间收拾出来。”
“把兄长的房间也收拾出来。”周宛芸补充了一句。
宣怜也没有问为什么,对仆人说:“还站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去。”
“是。”仆人立刻就去收拾房间了。
“这一次回来,要多住一段时间吧?”
“对。”
她特意早一点回来,就是为了在家里多待一段时间。
宣怜突然压低声音,对她说:“对了,你很快就会有个弟弟,或者妹妹了。”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喜悦。
周宛芸愣了一下,忍不住看了一眼宣怜的肚子。难怪,她刚才觉得宣怜胖了,原来不是长胖了,而是怀孕了。
“挺好的。”周宛芸说。
这话是真心的,而且她更希望生了儿子,不然家里只有锦之,压力会有点大。兄长虽然没有死,但是不能以周家长子的身份出现,也帮不上家里什么忙。
“父亲肯定很高兴。”
“还好吧,没看出来老爷有多高兴。”
“父亲只是习惯了严肃,心里肯定是高兴的。”
到了傍晚的时候,周毅和周锦之才回来。周宛芸第一时间过去,对周毅说:“父亲,我回来了。”韩容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礼:“见过周大人。”
周毅看了韩容好几眼,然后对周宛芸说:“好,回来了就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别一天到晚出去乱跑。”
“我知道了,父亲。”周宛芸应道。
她的话音刚落,弟弟周锦之就抢在周毅前面说:“父亲,我有事情和姐姐商量。”
“去吧。”
周锦之带着她去房间里。
一进屋,周锦之就说:“蜀地那批打着我们旗号的纸张,背后的人查出来了。”
“是什么人?”
“是孙记商铺。”
周宛芸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似乎在哪里听过。韩容在旁边提醒道:“之前来找你买过纸张,还送了你很多种子。”
周宛芸这才想起来:“我想起来了,前年冬天。”
“姐,要继续查吗?”周锦之问。
周宛芸摇了摇头:“不用了,没必要,本来就不是什么值钱的买卖。”主要的原因是,读书人还是太少了。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说,读书并不会带来什么实惠,何必要花这个钱呢?
“那好吧,听你的。”周锦之从善如流地说。
“对了,我之前在心里告诉你的方法,你们试过了吗?”
“唐影已经试过了,宣纸比较受欢迎,”周锦之说到这里,突然站了起来,“对了,上次你送回来的药水,陛下奖励了一些黄金给你,我锁着仓库里,姐,你走的时候记得带上。”
周宛芸有些惊讶。
当时,这件事是父亲写信跟她说的,她可不认为父亲会要报酬。她看了一眼弟弟:“你去给陛下提的?”
“不是我提的,是其他人提的,我只是同意了,我才不是父亲那样的人……”周锦之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韩容制止了。
韩容很严肃地说:“慎言,京城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他也没你想象的大度,你一定要谨慎一点。”
这个“他”,自然就是当今皇帝。
周锦之看了一眼韩容,然后转头看着周宛芸,有些疑惑地问:“姐,他是谁?”
周宛芸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能说:“你别管他是谁,他的话你记住就行了,不会有错的。”
毕竟,除了皇帝本人,没有人比韩容更了解当今皇上。
“我明白了。”周锦之说。
“对了,我有另一件事交给你和王爷。”
周宛芸打算把制作脱粒机和磨粉机的方法,还有相关的石油开采和炼制的方法,也一并交给王爷去做。这些东西太笨重了,不可能在南城制作好以后,再运回中原贩卖。
“那我待会儿去找唐影,让他明天来找你。”
“可以,我先大概地跟你说一下,这些东西的用途,还有制作方法。”
周宛芸花了一点时间,让周锦之了解这些东西的用途,以及大概的制作方法。
然后,她又花了一点时间,确定了和王爷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天上午,她在约定好的时间,来到了约定好的地点,清风茶楼。
到达清风茶楼的时候,唐影已经在二楼的房间里等着了,桌子上还摆放着一摞册子,旁边站着两人。
“不好意思,我来晚了。”周宛芸连忙说。
“是我来早了。”唐影说。
周宛芸坐下来,才看清楚桌子上的册子,是账本。她指着桌子上的账本,问唐影:“这是?”
唐影说:“一年了,要算一下账了。”然后将身后的两个人叫过来,开始算账。
他俩花了小半天时间,将这一年的账仔细地算了一遍。
然后,周宛芸把制作磨粉机和脱粒机的事情告诉唐影。这件事的难点不仅仅只是机器的制作,还有机器的能源,非常麻烦。因此,接下来的时间,她都在忙这件事,要确保王爷的人学会了。
一转眼,就到了周锦之成亲的日子。
她第一次见到了弟弟成亲的对象,标准的世家女子,长相也还可以,性格也还过得去,这才放下心来。
婚礼过后,周宛芸便再次踏上了回南城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