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无主题
“没什么事,就顺路来这里看一看,然后再去市场里逛一圈,”周宛芸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着珠红,顺口问了一句,“你要不要一起去逛街?”
没想到,珠红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好啊。”
周宛芸站起来,准备离开。这时候,一个打扮得珠光宝气的妇人,带着几个仆人进来了。伙计连忙迎上去,热情地招呼道:“夫人要买什么?”
“是你们这里卖纸吧?”妇人问。
“是的,”伙计快步走回柜台后面,取出来一叠厚厚的纸张,“夫人你想买几张?”
妇人看了一眼:“我都要了,给我包起来。”
“夫人,实在是不好意思,纸张一次只能买五张。”伙计面带歉意地说。
妇人顿时就生气了:“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是觉得我付不起钱,还是看不起我,故意不卖给我?你信不信我把你这家铺子给封了?”
伙计只能带着笑意,不停地解释说:“夫人请见谅,主要是现在纸张的数量不多,为了保证大家都能买到纸张,才有这个规定,请夫人见谅。”
然而,妇人并接受这个解释,依旧气哼哼地说:“你们把老板是谁,把你们老板叫出来?”
“夫人你别生气,我们的这个纸张是一尺五的,特别大,一张纸就能写很多字,五张纸至少能用好几天。”伙计依旧面带笑意地解释道。
妇人还是不接受解释:“别说这些废话,把你们老板叫出来。”
伙计正准备说话,珠红就站了起来,然后走过去:“我就是这里的老板,夫人有什么需求?”
“你就是这里的老板?”妇人上上下下地打量珠红,不屑地说,“长得也不怎么样。”
这件事和周宛芸没有关系,所以她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可是,妇人的这句话却透露出了一个信息:这人是故意来找茬的。
她有些疑惑,这个妇人和珠红,怎么会有仇怨呢?
珠红很明显也不理解:“这位夫人,我长得好不好看,也不影响我铺子的东西好坏,我可没听说,买东西还要看老板长相。”
“狐狸精。”妇人骂道。
珠红恍然大悟:“夫人,如果你不买东西的话,那就请出去吧,不要妨碍其他人买东西。”
这时候,另一个人走了进来,一进来就直接说:“伙计,我要买五张纸。”顺手把钱递了过来。很明显,这人不是第一次来买纸。
伙计数了五张纸,小心地卷好,然后交给这人。这个人拿着纸,离开了铺子。
“你也看见了,我这里还有其他客人,如果你不买,那就不要再在这里妨碍其他人。”珠红说。
妇人没说话,反倒是妇人身边的仆人,小声地提醒了一句:“夫人,老爷让你买纸回去,如果没有买到,老爷肯定会生气的。”
妇人一脸不愿意妥协的表情。
就在这时候,又有个年轻男人走进来,对伙计说:“我要五张纸。”说着便把钱递了过去。
见此情形,妇人不敢再犹豫,只能一脸心不甘情不愿地说:“我也要五张纸,赶紧给我包好。”
见此情形,周宛芸终于放心了。
这个妇人看起来就比较蛮横的样子,她还担心会闹起来,幸好这个妇人没有继续闹。
“走吧,我们出去逛街。”珠红说。
两人离开了铺子,开始逛街。
此时,时间不早也不晚,集市里的人也比较适中,不多也不少。周宛芸也没有什么目的,就是随便逛一逛,这里看看,那里看看。
“你真的不打算成亲了吗?”珠红突然问。
周宛芸现在对这个话题非常敏感,想也没想就说:“该不会你也要劝我成亲吧?”
“那倒不会,”珠红笑着说,“我就是有点好奇,你为什么不愿意成亲?”
周宛芸只能把之前的借口搬出来:“我有喜欢的人,所以我不想嫁给其他人。”
“你是打算为他守身呀,”珠红感叹道,然后话题一转,“你回来得正好,你带你去见一个人。”
“什么人?”周宛芸问。
然而,珠红却故意卖关子,信誓旦旦地说:“你去了就知道了,相信我,你绝对不会后悔。”
周宛芸也有点好奇,于是便跟着珠红去见这个人。她被珠红带领着,离开了集市,然后穿过几条街道,进入了一个坊。
“还没到吗?”周宛芸问。
“到了,已经到了。”珠红说道,停下了脚步。
珠红停下来的地方,是一栋比较小的房子。房子门口坐着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妇女,正在认真地纺线织布,连看都没看她们一眼。
周宛芸很疑惑,珠红为什么带她来见一个中年妇女?
她甚至开始猜测,难道这个中年妇女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吗?于是便使用识人辨才的能力,观察这个妇人。
还真别说,这一看,还真的看出来了,这个妇女人非常擅长纺织。
“段婶。”珠红喊了一声。
被称为段婶的中年妇女抬起头来,见到珠红,瞬间便露出一个热情的笑容:“珠红来了呀,我去给你们拿凳子出来。”说完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进屋去拿凳子。
很快,段婶一只手拿着一根凳子出来了:“坐吧。”
周宛芸坐了下来。
珠红也坐了下来:“段婶,段泽呢,不在家里吗?”
“他出门去帮我买针了,马上就回来了,”段婶回答,转头看了一眼街角,然后笑着说,“这不是就回来了嘛。”
周宛芸也看了一眼。
一个年轻男人从街角的位置慢慢地走了过来,然后越来越近。这个男人二十岁左右,身高腿长,长得非常好看。
最特别的是,这个男人长着一双非常漂亮的桃花眼,特别漂亮。
这个男人一见到珠红,脸上便浮现出笑容。这一笑,让原本就不俗的长相,更加好看了。
“珠红姑娘,你来了。”段泽十分惊喜,连忙小跑两步,跑了回来,然后把手里的针递给段婶,又看了看周宛芸。
然而,周宛芸现在已经迷糊了,不明白珠红带自己来做什么,只能静静地看着,什么也不说。
珠红站了起来:“我们外面走一走吧。”
第二百四十一章 雇人
“好,”段泽立刻就答应了,然后对段婶说,“娘,我们出去一趟,很快就回来。”
“行,快去吧。”段婶说。
周宛芸,丫环翠珠,还有珠红和段泽,四人一起离开了段泽家,沿着街道往外走。
周宛芸现在已经迷糊了,不明白珠红带自己来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离开段家一段距离后,她终于忍不住了,问珠红:“你带我来这里,到底是为什么呀?”
珠红靠过来,挽着她的胳膊,小声地问她:“你觉得段泽怎么样?”
“什么意思?”周宛芸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怀疑自己听错了,或者理解错了。
珠红又说了一遍:“你觉得段泽好看不好看?”
周宛芸突然有种猜测,珠红该不会是打算给自己说亲吧?她忍不住看了珠红一眼:“好看是好看,可你刚刚才说过,不劝我成亲呢。”
珠红却很肯定地说:“放心吧,我没打算劝你成亲,”然后再次压低声音,“你要是觉得他好的话,可以让他留下来帮你做事,有能力,还好看。”
此时此刻,周宛芸才明白了珠红的意思,连忙拒绝:“不用了,我不需要。”
珠红却劝说道:“你担心什么呀,你现在有这个条件,干嘛不对自己好一点,如果你不喜欢这个,我可以再给你介绍其他的。”
周宛芸之所以拒绝,最担心的一点就是,这人会不会还没有到达都护府,就要反悔。就比如说她的那两个表兄弟,死活要去她那里,最后也没去。
毕竟,那边的环境不是很好。
但是,这话也不能直说,她只能找了个理由:“真的不用了,而且我也养不起呀,还是不要害他们了。”
“你现在有那么宽的封地,就算比不上富饶的中原,但也不至于养不起一个人,”珠红说,“而且,他不仅长得好,能力也不错,能帮你办很多事,我不会骗你的。”
“真的?”
周宛芸还是有点心动,因为她确实需要帮忙干事的人。
不过,她突然反应过来:“去年陛下不是举办了一场考核,通过的人就能做官吗?他没去参加,还是没通过?”
珠红说:“去了,也通过了,可陛下一看到他,立刻就生气了,然后就把他赶回来,没有用他。”
“这怎么可能?”周宛芸不敢相信,“他长得也不难看,陛下怎么可能会不用他呢?”
“这就不知道了,”珠红摇了摇头,“不过,很多人都猜测,陛下不用他,是因为他长得太难看了,特别是眼睛。”
“这是什么道理?”周宛芸迷惑。
珠红的表情也少见地正经起来:“他们都猜测,陛下现在要大婚,不打算像之前那样胡闹,所以直接把能引起误会的人赶走,不用。”
“这也太倒霉了。”周宛芸忍不住说。
珠红又问:“怎么样,要不要考虑一下?”
周宛芸使用识人辨才的能力观察了一下,确实是个有能力的人,她非常心动。她不需要一个男人,但是她很需要有能力的人。
珠红见她犹豫,连忙朝段泽招了招手:“段泽,你快过来,好好地跟郡主介绍一下自己。”说完就把周宛芸的胳膊塞到段泽的手里。
段泽倒是很积极,也很热情,顺势便挽着周宛芸:“郡主……”
虽然周宛芸不是第一次跟年轻男人这么亲近,但确实第一次跟陌生男人这么亲近,有点排斥,于是赶紧拉开段泽。
段泽愣了一下,然后转头看了一眼珠红。
珠红走过来,小声地跟周宛芸说:“你给他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让他好好地表现一下,你肯定会喜欢的。”
段泽又靠了过来,挽着她。
周宛芸被珠红那句“给自己一个机会”打动了。她忽然觉得,自己或许真的应该尝试一下其他人。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就被抛之脑后。
“郡主,我姓段名泽,上个月刚满二十岁,是京城人,祖辈都是民籍。”段泽自我介绍道。
这时候,三人走到了一间茶馆。
伙计连忙迎上来:“三人是大堂,还是楼上的雅间?”
“雅间吧。”珠红说。
“好嘞,三位楼上请。”
伙计带着三人到了楼上的雅间,上了茶和点心,还有一些干果,就连忙离开了。
段泽继续之前的话题:“我从小读书,熟读各种典籍,也会写赋,但是可能没有他们那么好。”
这倒是让周宛芸有些惊讶了。
从刚才的介绍中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并非世家,也不是大富之家,能读书识字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会写赋就更少见了。
她连忙说:“那你随便背一篇你写的赋。”
段泽没有犹豫,当即便背了一篇赋。
周宛芸听完之后,也承认这篇赋确实很一般,算不上多么出众。但是,对于段泽这样的家庭来说,却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便称赞了一句:“对你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这时候,珠红站了起来:“我去楼下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吃的,马上就回来。”说完就出去了。
周宛芸根本来不及阻止。
段泽接着说:“郡主,我没有成家,也没有说亲,我娘也不会反对我离家去外面闯荡。”说着便走到周宛芸坐下来,然后伺候她吃东西。
不过,周宛芸最感兴趣的,还是段泽的能力。
她如实地对段泽说:“我需要一个能帮我办事的人,如果你跟我过去的话,最多能待几年?”
如果只能待一两年,就没必要带人过去了。
“郡主希望我待多久,我就可以待多久。”段泽说。
然而,周宛芸并不喜欢这种含糊其辞的答案:“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想听到的,是一个明确的回答。”
段泽这才认真地说:“这不是随口胡说,如果郡主能给一个满意的俸禄,我肯定会诚心诚意地一直跟着郡主。”
“那你都能做些什么?”周宛芸问道,觉得这句话说得不清楚,于是又补充了一句,“或者说,有什么事情是你不愿意做的?”
“无论什么事情,我都愿意。”段泽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明白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 做饭
周宛芸的话刚刚说完,珠红就回来了,手里什么东西也没有,一进门就说:“哎呀,没什么好吃的。”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然后就分别,各自回去了。
周宛芸回到家里,家里只有父亲的小妾,宣怜。宣怜一见到她,便笑盈盈地过来:“小芸,我听说你做出来的东西特别好吃,你教我做两道菜,好不好?”
周宛芸没有回答。这倒不是她不愿意,而是她忽然反应过来,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动手做过菜了。
“你教我两道你父亲喜欢的菜,以后我没事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动手做东西。”宣怜说。
“好,那我一会儿教你吧。”周宛芸说。
宣怜却很积极:“那我们现在就去吧,现在时间还比较早,不会耽误晚上做饭。”
周宛芸也同意了。
她带着宣怜来到厨房,然后看了看厨房里的菜,还比较齐全,于是便决定做一道稍微复杂一点的菜。
虽然这道菜稍微有点复杂,但只是步骤比较多,事实上并不难。然而,宣怜对烹饪可能真的没什么天赋,就算是一步一步地指导,最后做出来的菜也惨不忍睹,根本没办法吃。
宣怜也很失望,只能放弃。
周宛芸看着一片狼藉的厨房,开始收拾厨房。刚收拾到一半,就听见外面有开门的声音。她还以为是父亲回来了,却没想到是弟弟。
周锦之一阵风似的冲进厨房,一把抱住她,惊喜万分地说:“姐,你终于回来了。”
周宛芸正在收拾厨房,手里特别脏,不敢碰周锦之干净的衣服,便只能举着手跟弟弟说:“过年的时候不是才见过吗?”
周锦之只是抱了一下就放开了她,然后很自觉地帮忙收拾厨房:“那也好几个月了呀。”
“那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准备皇帝的大婚,太忙了,我今天都是偷偷跑回来的。”周锦之紧接着又问,“姐,你这次回来准备待多久?多待一段时间吗?”
周宛芸摇了摇头:“不行,最近正是忙碌的时候,好多事情,我要赶紧回去盯着。”
“这种小事情,交给其他人盯着就行了,”周锦之说,“什么事都自己来做,你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这时候,宣怜出现在厨房门口,感叹道:“哎呀,你们两姐弟的感情真好。”
周宛芸对这个小妾的印象还算好,正准备说话。可周锦之却不假辞色地说:“我跟我姐说话,有你什么事?”
宣怜撇了撇嘴,离开了。
周宛芸看出来了,弟弟很不喜欢这个小妾。这让她觉得很奇怪。因为周锦之不是那种脾气差,随便对人发脾气的人。
难道是宣怜有问题?她忍不住猜测。
“她有什么问题吗?”周宛芸小声地问道,避免被外面的人听见。
周锦之却否认了:“没有,只是我不喜欢罢了。”
“真的?”周宛芸很怀疑,认真地盯着周锦之,试图从弟弟的表情中看出端倪。
“好吧,我告诉你吧,”周锦之终于妥协了,“她总是趁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半夜偷偷来我房间。”
周宛芸被这个消息震惊了:“这也太丧心病狂了,你才多大呀,还是个孩子呢?她都多大了,怎么能做这种事呢?”
“姐,我上个月已经满十七周岁了,已经不小了。”周锦之反驳道。
“好,我知道,你不是小孩子了。”周宛芸连忙说。
然而,虽然她知道弟弟已经十七岁了,但是可能是因为她从小看着弟弟长大,所以在她心里,弟弟就一直是个小孩。
无论周锦之现在多高多壮,她总是会自由自主地把周锦之当成一个小孩儿。
她越想越生气:“不行,我得去问问她。”说完便扔下手里的东西,要去质问宣怜。
她家并不算大,房间也不算多,所以她很快就找到了宣怜。
此时,宣怜正在自己的房间里绣花,见到她进来,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笑盈盈地说:“小芸你来了,快过来坐。”
周宛芸快步走过去。
此时,宣怜也发现她的表现不对了,有些惶恐地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周宛芸虽然生气,但还是让宣怜的丫环,以及翠珠都赶了出去,还刻意压低声音,质问宣怜:“我问你,你是不是总趁我父亲不在家,晚上偷偷去锦之房间?”
“你怎么知道?”宣怜惊讶地说。
“你别管我怎么知道,我问你是不是真的?”
宣怜小声地说:“我确实是去过几次。”
听到回答,周宛芸就生气:“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你想过没有,如果不小心被人看到了,你倒是无所谓,可是你让别人怎么看锦之?”
“可是,我也没做什么呀。”宣怜很委屈的说。
然而,这只是让周宛芸更生气:“你还想做什么?”
“我倒是想做点什么,可是他,”宣怜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很悲愤地说,“我都已经那样了,他竟然没反应?”
周宛芸愣了一下,才明白宣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压低声音骂:“他还是个孩子,你要他有什么反应?你也太丧心病狂了。”
然而,宣怜却不以为意:“他已经十七岁了,早就不是小孩了,那些普通老百姓,十七岁都已经有孩子了。”然后还凑到周宛芸身边,小声地补充了一句,“而且,我偷偷看过。”
周宛芸被宣怜的大胆震惊了,甚至都没顾得上骂宣怜。
宣怜完全没有生气,还特别亲密地挽着周宛芸:“小芸,你是他亲姐,我听说你们感情特别好,你肯定了解他,你偷偷告诉我,他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儿呀?是清纯的,还是妖艳的?”
周宛芸被这人的胆大妄为震惊了:“你还知不知道什么是伦理道德呀?这是触犯律法的事,你是不是疯了?”
她停顿了一下,想了想,又威胁说:“你以后要是再做这种事情,我就把你卖了。”
妾,就和牲畜一样,是可以随意买卖和赠送的。
宣怜也不生气,依旧笑嘻嘻地说:“放心吧,我就是开个玩笑,”然后小声地补充了一句,“再说了,他也不上钩,我还去自讨没趣吗?”
周宛芸忍不住瞪了她一眼。
第二百四十三章 造纸坊
“再说了,他可不是小白兔。”宣怜说。
周宛芸觉得,宣怜这是勾引不成,就肆意污蔑。她再次叮嘱道:“既然你来了我们家,就把那些不好的习惯都给我丢掉。”
“好啦,我会改的。”宣怜满口就答应了。
见宣怜答应得这么容易,周宛芸还有点怀疑,总担心宣怜在想什么幺蛾子。她回到厨房,见厨房已经收拾好了,便回到自己的房间。
周锦之换了一件衣服,也跑到她的房间来,在她身边坐下:“姐,趁现在时间还早,我带你去造纸工坊转一圈吧,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好,那就去看看吧。”
周锦之驾着马车,带着周宛芸出了城,然后又行驶了很久,最后来到了一个靠山的村子。进了村以后,马车又跑了一会儿,才停下来。
“姐,到了。”
周宛芸从马车上下来,发现马车停在了一栋巨大的院落门口。而这个院落又和大山连在一起。
院子门口还有兵丁把守。
“姐,我们进去吧。”
守门的兵丁并没有阻拦,直接就让他们进去了。周宛芸进去之后,才发现这个地方特别妙,院子和山洞相通,洞里还有条河,或者说小溪更合适,通往地下。
所有人在有条不紊的干活。
周宛芸粗略地数了一下,至少有上百人。她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这么多人干活,每天可以造很多纸吧?”
“确实不少,可是这么多地方,平摊下来,也就没多少了,”周锦之带着周宛芸查看每一道工序,“从这里到苏杭和黔州一带,还是太远了,唐影打算在那两个地方也各建一个造纸的工坊。”
听到弟弟说起唐影,周宛芸才突然想起王爷,便问了一句:“他回来了吗?”
“前几天刚回来,比你早到一天。”
周宛芸在这个造纸坊里转了一圈,所有人都在认真干活,没有任何问题,便准备回去了。恰巧这个时候,一队马车来,停在了造纸工坊门口。
“这是来拿纸的。”周锦之说。
领队的人拿出一块牌子给守门的兵丁看了一眼,然后就被放行了。
“姐,我们走吧。”
这一对马车从周宛芸二人身边过去。
周宛芸扫了一眼车队的人,正打算离开这里,却在车队里看到了一个很眼熟的人,看起来很像吴常义,于是连忙拉住已经开始往外走的周锦之,并喝止了车队:“等一下。”
“姐,怎么了?”周锦之问。
“我看到一个人,很像吴常义。”周宛芸回答。
周锦之也来了兴趣,视线在那些人里转了一圈,立刻就锁定了那个很像吴常义的人,然后超那个人走过去:“那我们过去看看吧。”
周宛芸也走了过去,盯着这个人,认真的打量了一番。
这个人真的很像吴常义,年龄也差不多,穿着一身普通的麻布衣服,给人一种特别憨厚老实的感觉。只不过,这个人的胆子似乎有点小,在他们的注视下,表情越来越惶恐。
领头的人见状,连忙走过来,看了看那个像吴常义的人,然后问周锦之:“周公子,是不是这个人有什么问题?”
周锦之看了一眼周宛芸:“姐?”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的人?”周宛芸问。
“回小姐的话,我叫吴常林,是京城的人。”吴常林回答道。
周宛芸觉得有点不对,这个人不仅长相和吴常义相似,就连名字也这么相似,很可能就有亲属。如果吴常林是京城的人,那吴常义当初为什么会出现在都护府?
她怀疑吴常林说谎:“你真的是京城的人?”
吴常林没有说话,只是不停地擦拭额头,可现在还不到五月,没到出汗的时候。周宛芸见吴常林迟迟不回答,便重复了一边:“你真的是京城的人?”
“我是天水郡的。”
周宛芸还没说话,领头的男人却率先发难了,瞪着吴常林说:“你竟然敢撒谎?”
“我听其他人说,这里只招京城的人,我怕你们不用我,所以才撒谎说是京城的人。”吴常林说。
周宛芸连忙阻止领头男人:“你先停一下,我先问他几个问题。”
“是。”
“小姐想问什么?”吴常林说。
周宛芸想了一下应该如何询问,然后才开口问吴常林:“你有兄弟吗?”
“有,我有个哥哥,叫吴常义,不过他三年前就不见了,至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吴常林说。
周宛芸又问:“那你们平时关系如何?”
“我们的关系非常好。”
吴常林回答问题的时候,一直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一副很害怕的模样。
周宛芸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吴常义的样子,但是从吴常林口中也问不出来什么,便只能作罢。她对领队的男人说:“你们继续吧。”然后就和周锦之一起离开了。
造纸坊距离京城有点远,当他们回到京城的时候,城门已经关闭了。周宛芸有些担心地说:“现在怎么办?”
“我去问一问,能不能给我们开一下门。”周锦之说完,走上前去,敲了敲门上的大铁环,然后后退几步。
过了一会儿,城门上探了一个头来:“何人在敲门?难道不知道城门关闭的时间吗?”
周锦之说:“我们出城耽搁了一点时间,能不能麻烦你们帮我开一下门。”
“岂有此理,城门岂是随便就能开的吗?”这人大声地斥责道。
周宛芸也觉得,是他们错过了回城的时间,现在让人家再开城门,实在是不合适。重点是,他们出城也不是为了什么公务。
然而,另一个人探出头来,看了一眼,然后惊喜地说:“我听着这声音很像锦之,没想到真的是你,我马上让他们来开门,”然后斥责身边的小兵,“还不赶紧去开门。”
小兵连忙下来开门。
很快,城门就开门了。
周锦之和周宛芸走进去,看到了一个身穿甲胄的中年男人。中年男人一见到他俩,便笑呵呵地走过来。
“多谢王大人。”周锦之对中年男人说。
“说什么谢呀,举手之劳罢了,”王大人无所谓地说道,然后假装若无其事地问,“这是出城去办什么事吗?”
“不是,”周锦之立刻解释,“我和我姐出城去办一点私事,不小心耽搁了时间,还麻烦王大人开门,实在是不好意思。”
“诶,说这些干嘛,这就太见外了。”王大人很热情地说道。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然后周锦之才和周宛芸一起离开了。直到离开城门很远了,周宛芸才忍不住问:“你和他关系很好吗?”
“一般。”
“看你们聊得那么欢,我还以为你们关系很好呢。”
“随便聊两句。”
很快,两人就回到家里。当他们到家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但是还没有到休息的时候。
周宛芸一进屋,就看到了父亲周毅。周毅在正厅里端坐着,似乎在等待着他们。
第二百四十四章 讨一个命令
“父亲。”周宛芸站好,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
周毅表情严肃地看着他俩,十分严厉地问:“你们俩去哪里了?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
“我和姐去看了一下造纸工坊,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周锦之回答。
然而,周毅却并不满意,但是目标却并不是周宛芸,而是周锦之。他十分严厉地盯着周锦之,质问道:“你是不是又违反律令了?”
“父亲,”周锦之丝毫不惧,直视着周毅,“这只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是你太一板一眼了。”
“小事?”周毅看起来非常愤怒,“为官者就没有小事,你的每一件小事,对老百姓来说都是天大的事,你最好端正态度。”
周宛芸见父亲真的生气了,赶紧戳了戳周锦之的腰,示意他不要跟父亲吵架。
周锦之理解了周宛芸的意思,把已经到喉咙口的话咽了回去,然后跟周毅说:“父亲,我知道错了,以后不会了。”
周毅十分严肃地看着周锦之,似乎在考虑这句话是真心实意的,还是随口敷衍的话,最后也只能略显无奈地说:“你最好是真的知道错了。”
这时候,宣怜走了出来,挽着周毅说:“老爷,这些话一会儿再说吧,先让他们去吃饭吧,不然该饿坏了。”
“行了,你们快去吃饭吧。”周毅挥了挥手。
周宛芸赶紧拉着周锦之去吃饭。
厨房里还给他俩留着晚饭,而且还是温的。周宛芸和周锦之吃完了饭,仆人连忙来收拾碗筷,然后拿去厨房清洗。
两人刚刚吃完饭,坐在椅子上消食
“姐,你觉得薛馥怎么样?”周锦之突然问。
周宛芸对这个名字非常陌生,也没反应过来周锦之突然问这句话的意思:“这人是谁?你问她做什么?”
周锦之移动了一下位置,紧挨着周宛芸坐下:“薛馥是太后的侄女,今年刚十五岁,他们想让我娶这个人,你觉得怎么样?”
“你自己喜欢就好。”周宛芸回答。
她肯定是希望弟弟能娶一个自己喜欢的姑娘。
周锦之无所谓地说:“我都可以,无所谓,但是我担心姐你不喜欢她。”
周宛芸突然明白了弟弟的意思,周锦之是担心会她和李凝蓉的事情会再次上演。
她轻轻地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你自己喜欢就好,不用在意我的看法,反正我以后在京城的时间也少,想吵也吵不起来。”
不过,最让她感慨的是,弟弟也到该成亲的年纪了。这让她感觉特别不真实。
随后,两人又讲了一会儿话,就各自洗洗睡觉了。第二天早晨,当周宛芸起床后,弟弟和父亲都已经不在家里了,只有宣怜和她一起吃早饭。
早饭之后,周宛芸又出门了,去找段泽。
当然,是有正经事。
她来到之前珠红带她来过的,段泽的家。段泽的母亲依旧坐在门口纺线,见到她到来,连忙站起来行礼。
周宛芸阻止了她的动作:“不用行礼。”
“郡主,你请到屋里坐。”段母的态度不卑不亢,却又有该有的尊敬,一切都刚刚好。
“不用了,我们就在门口聊吧。”周宛芸说。
“那我去端椅子出来,”段母进屋,搬了一张椅子出来:“郡主请坐。”
周宛芸没有客气,坐了下来。段母也重新坐了下来,而且似乎知道周宛芸过来干什么:“段泽出门去买东西了,马上就回来了。”
周宛芸这一次过来,不仅仅只是找段泽的。她问段母:“段泽跟你说过,我打算雇佣他的事情了吗?”
“他跟我说过了。”段母回答。
“那你是怎么想的?”
听到这句话,段母的脸上才露出一点疑惑:“我不太明白郡主的意思,希望郡主明示。”
周宛芸的想法很简单,她想让段泽的母亲也跟着一起过去。一来,段泽的母亲擅长纺织,可以多一个能用的人。
第二,段泽只有母亲了,如果把母亲单独留在京城,段泽很可能无法安心帮她做事,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段泽的母亲也一起带过去。
“我的意思是,你想没有,和段泽一起过去?”周宛芸问。
段母听了之后,立刻就明白了周宛芸的意思:“郡主愿意带上我这个腿脚不利索的妇道人家,我自然是愿意的。”
“那就太好了,”周宛芸很高兴,“那你们收拾一下,陛下大婚之后,我就要启程回去了。”
“好。”
“那我就不打扰你了。”
周宛芸站起来准备离开,恰好见到段泽回来。段泽见到她有些意外:“郡主,你来了?怎么这么快就要走了?”
周宛芸把刚刚跟段母说的话,又跟段泽说了一遍:“陛下大婚之后,我就要启程离开,你和你母亲赶紧收拾一下东西。”
“好。”
“那我先走了。”
周宛芸离开之后,又去了一趟皇宫。她拿着皇帝给的牌子,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很顺利地就进了宫,然后来到了御书房。
太监通报了一声,就让她进去了。
周宛芸推开门,走进御书房,见到皇帝正趴在书桌后批阅奏章。
“参见陛下。”她行礼道。
“起来吧,”皇帝放下手里的奏章,看着她说,“你进宫来见朕,所为何事?”
周宛芸没有犹豫:“确实有件事,希望陛下能答应。”
“什么事?说来听听。”皇帝很感兴趣的样子。
周宛芸没有犹豫,立刻讲出了自己的来意:“陛下,西北人烟稀少,大量的土地无人开垦,我想从人口稠密的地方,迁一些人过去,希望能得到陛下的准许。”
皇帝挑了挑眉,似乎并不反感:“你希望朕做什么?”
“很简单,我想跟陛下讨一道命令,希望各地方官员不要阻拦没有土地的老百姓前往张掖以及张掖以西的几个郡。”
皇帝想了一下:“确实很简单,朕准了。”
“多谢陛下。”
周宛芸的事情说完以后,没有停留,立刻就离开了。
此时,皇帝的婚期日渐临近,京城里的喜庆气氛也越来越浓,到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模样。但是,负责婚礼的礼部也越发忙碌,之后几天,周宛芸都没有再见到周锦之。
很快,皇帝大婚的日子就到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去
皇帝大婚,不仅盛大,而且十分繁琐。周宛芸只是跟着众人在一旁观礼,都觉得十分累。
不过,在进献贺礼的环节,她也算是大开眼界,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特别周边各国的贺礼,更是一个比一个罕见。
婚礼之后,各国的使团都开始离开,周宛芸也带着段泽和段泽的母亲,踏上了去西北的路途。
紧赶慢赶,当她回到南城的时候,已经是四月底,马上就五月了。
此时,南城的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了。
她一回到南城,就发现南城有很大的变化。
首先,这里多了很多临时搭建起来的房子,准确地说,不能叫房子,只能说是棚子,特别简陋。而且,这些棚子随意地搭在空地上,搞得乱糟糟的。
除此之外,大量的土地被开垦出来,同样也没有任何规矩,东一片西一片,特别凌乱。
周宛芸万万没想到,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不仅是她,就连两名随行的士兵都惊住了,翠珠也忍不住说了一句:“怎么变成这样了?”
周宛芸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快步往居所走,打算把东西放回居所,再去问一问是怎么回事。她还没走到居所门口,就迎面撞上了马超。
“郡主,”马超很是殷勤,“我帮你拿东西吧。”
“不用了,”周宛芸拒绝了马超,然后迫不及待地问,“我问你,外面是怎么回事?怎么乱成那样?”
马超立刻回答:“他们都是这个月陆陆续续到这里的,都是一群一群的到来,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说也说不听。”
周宛芸想了想:“那你去跑一趟,把这群人叫回来,我问一下是怎么回事。”
“好。”马超转身就跑了。
周宛芸又对两名随行的士兵说:“你们也辛苦了,快回去休息一下吧。”
“是。”
两名随行的士兵回去了。
周宛芸带着段泽和段母回到家,然后对段泽母子说:“你俩现在没有房子,就暂时住在我家里吧,等过一段时间,房子建好了,你们再搬过去,怎么样?”
“多谢郡主。”段泽说。
“那我带你们去卧室吧。”
周宛芸带着段泽和段母去卧室,把两人安顿下来,然后返回自己的卧室,把东西放好,回到正厅。
她在正厅坐下,休息了一会儿,就看到马超带着一群人进来了。这群人的数量并不多,只有二十几个人,但是叽叽喳喳的,特别吵闹。
她受不这样的吵闹,便提高音量,大声说:“都安静一点。”
这群人安静了一会儿,然后又开始嘈杂起来,完全不畏惧她。
周宛芸意识到,自己必须要给这些人一点颜色看看,这些人才会听自己的话。她对马超说:“你去把鲁斯和士兵叫过来。”
“我马上去。”马超痛快地答应了,然后去找人了。
周宛芸没有说话,安静地等着鲁斯和士兵到来。她不说话,这群人反而更加嚣张了,不仅大声地聊天,甚至还明目张胆地对着她指指点点。
这时候,翠珠从屋里出来,然后径直走了过来,站在这群人面前,大声地呵斥道:“吵什么吵?”
“你又是谁呀?”有人问。
“我是谁不重要,”翠珠说,“你们继续这样聊下去,郡主没办法说事,你们就只能一直站下去,最后耽误的还是自己的时间。”
众人似乎才反应过来,不再聊天。
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周宛芸见状,有些惊喜。不过,现在最主要的是还是解决眼前这群人的问题。
她看着这群人,总觉得人数不太对,刚刚在外面看是一大群人,不应该才这么一点,于是便直接问:“你们是不是有人没来?”
有人回答说:“他们忙着呢,走不开。”
“去,把所有人都给我叫来。”周宛芸说。
没有人站出来。
周宛芸的怒火慢慢地升了起来:“怎么,都没有人去吗?”她扫视了众人一圈,见所有人都一脸无所畏惧的表情,瞬间火冒三丈,“还是说,你觉得我不能拿你们怎么样?”
没有人说话,但是从这些人的表现不难看出,他们确实是这么想的。
翠珠说:“我看你们真的贱骨头,对你们温和一点,好一点,你们偏偏不听,非要人拿棍棒打你们,你们才肯听话,是不是?”
有个人站了出来,去通知其他人了。
翠珠继续说:“郡主人好,不喜欢摆架子,也不喜欢为难你们,但是你们不要以为自己就可以肆无忌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们没有这样想。”有人说。
“我也不跟你们争论,你们是怎么想的,你们自己心里清楚,”翠珠看了众人一眼,继续说,“我也劝你们一句,最好别自讨苦吃。”
话音刚落,鲁斯就带着几名士兵过来。
虽然士兵的人数不多,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艰苦训练,以及充足的食物和营养,这些士兵看起来都特别强壮。再加上士兵身穿甲胄,腰带佩刀,看起来就更加有气势,更加唬人了。
“郡主。”鲁斯进来,行了一个礼。
所有人都不敢再说话了,表现出了一丝畏惧。
这时候,之前离开的那个人,带着一群人进来了。这么多人,屋子里肯定挤不下,所以周宛芸便离开了房子,来到室外。
所有人都安安静静地站着。
“你们有路引吗?”周宛芸问。
没有一个人说话。
“全都没有路引吗?那你们都是从哪里来的?”周宛芸又问。
这一次,终于有人回答了:“我们是从上郡过来的。”
“我们是从凉州城过来的。”
“金城郡。”
基本上都是凉州城附近的郡。
周宛芸继续问:“你们怎么会来这里?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
这一次,沉默的时间有点长,最后还是有个人回答了:“我也不怕告诉你,我之前在上郡坐牢,皇帝成亲,大赦天下,把我放了,我也没地方去,听说这里不错,就过来了。”
“其他人呢?”
“我也是。”
“我也是。”
“我也是。”
周宛芸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全都是从牢里放出来的,简直想把这些人都敢走。
第二百四十六章 异常
周宛芸看着眼前的这群人,有点发愁。虽然这些人不服管理,还坐过牢,但是也不能把人撵走。再说了,最开始来的那批人,其实也是违反了律法的人,现在也都还好。
她很快便做出了决定。
“你们愿不愿把户籍改成南城?”她问这群人,“你们不是这里的人,不知道这里的规矩,是不允许私自开垦土地的,所以你们之前开垦的那些土地,都要被销毁。”
这群人一下子傻眼了。
“我们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土地,凭什么呀?”
“就是,凭什么不能自己开垦土地?”
面对这些人的质疑,周宛芸很平静把早就想好的话说了出来:“不过,我们这里还有个规定,每一个改立户籍到这里的人,都能分到一块地方盖房子,还能分到一片土地用作耕地。”
众人窃窃私语。
“郡主,我愿意落户在这里。”有人说。
有了第一个人,其他人也紧跟着表示愿意成为这里的人。周宛芸听了之后,松了口气:“既然你们愿意将户籍改到这里,那就要服从这里的规定,无论是房子还是土地,都有指定的范围,不能随心所欲。”
“可是,我们现在建不起房子。”有人说。
“就算是搭棚子,也要在规定的地方,待会儿我会带你们去可以建房的地方,你们自己选一个地方作为自己的家,以后就不能随便到处乱搭棚子了。”周宛芸说。
“那我们开垦出来的土地呢?”有人问。
这件事确实有点麻烦。
这些人的动作实在是快,这么短的时间,就已经开垦出了一大片土地了。如果现在说这些土地作废,这些人肯定要闹意见。
周宛芸想了想:“至于你们开垦的土地,看你们不知道规矩的份上,我也就不为难你们,这一次就这样了。”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但是,”周宛芸大声地说,见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自己身上,才接着说,“不许有下一次,一旦被我发现还有人不按规定开垦,那就别怪我收回你的土地,听明白了吗?”
所有人都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有人小声地说:“明白了。”
周宛芸也不在意了,继续说:“明天我会让人来丈量土地,给你们造册登记,分发地契。”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我现在带你们去选建房子的位置,”周宛芸说道,然后转身叫上段泽:“段泽,你叫你母亲,一起去吧。”
“好。”
段泽把段母叫了出来,跟着众人一起出了门。
这群人都是一个人,没有家庭。周宛芸带着这群人来到独居者居住的区域,告诉他们房子应该建在什么位置,又把其他的规矩讲了一遍,然后又带着段泽和段泽的母亲去另一片区域,挑选建房的位置。
这件事解决后,她就回到居所,去查看蚕的情况。
来到放置蚕的房间。蚕刚刚才孵化出来,现在特别小,但是情况还不错,都很健康。
她之前还担心这些蚕不适应这里的气候,会养不活。现在看到这些蚕很健康,她就放心了。
休息了一会儿,周宛芸想起来之前让李大勇做脱粒机,也不知道做得怎么样了,便确定去看看。
她来到铁器工坊。
李大勇正在制作农具。
“脱粒机做好了吗?”周宛芸走过去问道。
“郡主,已经做好了,就放在旁边的房间里。”李大勇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指了指旁边的房间。
周宛芸去隔壁房间看了一眼。隔壁房间里摆放着两台脱粒机。
她想到郭葛要的三种东西,于是便回屋拿出图纸,然后返回铁器工坊,将图纸交给李大勇。
“这是什么呀?”李大勇接过图纸,有些疑惑地问。
“这是郭郎中要的东西,你赶紧做出来,别耽搁了。”
李大勇一张一张地仔细查看图纸。周宛芸顺口便问了一句:“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都看得明白。”
“那就好,那就赶紧做。”
嘱咐了几句,周宛芸就回居所了。长时间的奔波,让她感觉十分劳累,迫切地需要休息。
好好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早上,她神清气爽地醒来,然后开始处理这段时间积攒下来的大量事务。
第一件事就是找吴常义。
只不过,她还没来得及出门,吴常义就已经过来找她了。吴常义从外面走进来:“郡主。”
“我正准备去找你,”周宛芸说,“这段时间工坊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出什么问题?”
吴常义说:“造纸和制糖都没什么问题,造纸的工人已经把郡主要的白皮纸和宣纸都造出来了,但是我不懂,所以也看不出来有没有什么问题。”
“这批纸现在在哪里?”
“都在储存纸张的仓库,”吴常义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但是,李大勇那里出了点状况。”
周宛芸很惊讶,也很不理解:“李大勇那里出什么问题了?他那里就制作一些农具,能出什么问题?”
“是这样的,这段时间来购买农具的人太多了,一开始我和李大勇都以为是农具的质量好,所以很受欢迎。”
“难道不是吗?”周宛芸很惊讶。
她还没离开之前,农具就卖得很好了。不是农具质量好,还能是因为什么呢?
这时候,段泽走了过来:“郡主。”
“你来的正好,一起听一下,”周宛芸对段泽说,然后对吴常义说,“继续说。”
吴常义面色凝重:“但是,我和李大勇发现,每天卖出去的农具太多了,我们统计了一下,已经接近人手一把了,这太不正常了。”
段泽也说:“这确实不正常。”
“然后呢?”周宛芸说。
吴常义接着说:“我和李大勇担心出事,就暂时关了铁器铺子,结果没想到引起了一大群人的反对,甚至还把铺子推了。”
周宛芸被震惊了。
她以前遇到的人大多是老老实实的老百姓,就算偶尔有些小心思,基本上也不会太过分。所以,这是她第一次遇到这种无法无天的人,
这种人还和外面的匪徒不一样。
“你们把这些人抓起来了吗?”段泽问。
吴常义摇了摇头:“根本没办法抓。”
“为什么?”周宛芸不理解,“难道这些人特别厉害?”
吴常义连忙解释:“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是谁做的,那些人是晚上推的,所以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是谁干的。”
“这件事不对劲,应该不是普通的老百姓闹事。”段泽说。
“什么意思?不是他们闹事,还能是谁?”吴常义不明白,“这里也没有其他人呀,如果有其他人来这里,我们肯定能发现。”
段泽连忙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他们背后还有指使的人。”
这一次别说吴常义,就连周宛芸都不理解了:“可是,他们图什么呀?”
段泽想了想,对周宛芸说:“郡主,你能不能让我看看这批农具,说不定我能看出来为什么。”
“行,吃过早饭后,我就带你过去吧,顺便也让你熟悉一下这里的情况。”周宛芸说道。
“是。”
早饭之后,周宛芸便带着段泽去了铁器工坊。此时,工坊里依旧在叮叮当当地打铁,还没靠近工坊就能听见了。
周宛芸一走进去,李大勇就看见了她,连忙放下手里的活:“郡主。”
段泽开始查看制作出来的铁件,然后对她说:“郡主,我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周宛芸很惊喜,连忙问段泽:“你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郡主,你这里的铁比外面的铁好太多了,那些人大量购买农具,应该是打算把农具重新熔成铁块,然后打造成其他东西,比如,”段泽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在周宛芸和吴常义的目光中,吐出来两个字,“武器。”
周宛芸从来没想过,竟然还会有这样的事情。
“郡主,现在怎么办?还制作农具吗?”李大勇问。
第二百四十七章 无主题
周宛芸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对李大勇说:“你先让我想一想,你先把郭郎中要的东西做出来,农具的事先不管。”
“是。”
周宛芸并没有忘记还有其他事情要办,于是对段泽招了招手:“走吧,我带你去其他地方看看。”
段泽跟着她离开了铁器工坊:“郡主,接下来去哪里?”
“现在去造纸工坊,我离开前整在制作两种新的纸张,也不知道情况如何。”周宛芸说。
然而,当她走到半路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似乎有一道目光在窥视着自己。而且,这道目光让人感觉很舒服。
“你有没有感觉到,有人在盯着我们?”周宛芸凑近段泽,小声地说。
段泽却摇了摇头:“我没感觉到。”
周宛芸以为是自己的感觉出错了,于是便不再理会这道让人不舒服的目光,继续往前走。很快,就到了造纸工坊。
此时,造纸工坊里的人依旧在热火朝天的干活。
她带着段泽走进去,同时介绍说:“这里面就是造纸的地方。”
周宛芸没走过一个房间,就认真地给段泽介绍这道工序是什么。把每个房间都看完之后,她才带着段泽去旁边的仓库,查看白皮纸。
她打开仓库的门,一眼就看到了堆放在木架上的纸张。其中,有两个架子上的纸张明显不一样,比普通的纸更白,更细腻,也更薄。
周宛芸走过去,查看了一下两个架子上的纸。但麻烦地是,这两种纸的外表太像了,一时间竟然那一区分。
不过,当周宛芸认真得观察了这两个架子上的纸张后,还是分辨出了,哪一个是白皮纸,哪一个是宣纸。
白皮纸比宣纸更白,更薄,更细腻。
“郡主,这和我之前在京城见过的纸张不一样。”段泽摸了摸白皮纸,很惊讶地说,“这种纸摸起来太细腻了。”
周宛芸笑着解释说:“这确实不是京城的那种纸,这种纸的质量要更好,也更难制作。”
她取出一张白皮纸,轻轻地拉扯,试验白皮纸的韧劲,然后又带回去,试验了另外几项,比如墨汁的渗透,以及扩散,等等。
最后,她得到了一个还算满意的结果。
周宛芸又带段泽去看了一眼制糖的地方。以后段泽要帮他办事,肯定就要熟悉这些东西。
完事后,她就让段泽去忙活建房子的事,自己则去查看种子的情况。
离开之前,她雇了一个人,帮她育种,以及移植桑树和沙棘果。这些果树最适合在春天的时候移植,可是她当时要回京城,只能雇人移植。
现在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她来到田四娘家的门口。田四娘家的门从外面锁上了,人不在家里。于是,她又去了之前规定的,移植桑树和沙棘果的地方。还没到那里,就看到了一排树木。
这些树木已经发芽长叶了,确实是桑树和沙棘果树。
她还在这里看到了田四娘,正在辛勤地给一些刚发芽的小苗浇水。田四娘看见了她,连忙打招呼:“郡主。”
“我让你种的种子,都种下去了吗?”周宛芸问。
“都已经种下去了,”田四娘很兴奋地说,“我按照郡主你教的方法来育种,还真别说,这样子育出来的苗特别好,我以后也要这样做。”
“辛苦你了,待会儿你去我家,我把工钱给你。”
“谢谢郡主。”
周宛芸沿着土地转了一圈。
田四娘确实按照她的要求,在耕地周围种上了树种。现在这些树种才发芽,很容易被当成杂草。
离开了田间地头,她又在城里转了一圈,检查了其他的东西,确定没有问题以后,才回去了。
她一边往居所走,一边思考,铁器铺子的事,应该怎么办。
她能想到的办法,就是限制购买。比如,每个人只能买一把工具,而且还要把以前的农具交回来。
可是,这样一来,对种地的老百姓来说,也太不方便了。
更重要,现在还只是小型的农具,可以通过限制购买来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可是,她以后还打算贩卖脱粒机这种比较大型的机器,还又该怎么办?
突然,一阵激烈地争吵声打断了周宛芸的思考。
她回过神来,定睛一看,原来是附近的两户人家在吵架。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两个人在吵架,周围已经有人在围观看热闹了。
这两个人是一男一女,都是三四十岁的年纪,而且还是邻居。
女人说:“如果不是你大半夜敲得震天响,我家的小猪仔怎么会跑丢。”
男人说:“你家的小猪仔丢了,管我屁事,我敲我的墙壁,碍着你什么事了?”
女人说:“你今天要是不赔我的小猪仔,以后我就天天地在你家门口骂人,你信不信?”
男人说:“我还怕你不成,有本事你就来呀。”
周宛芸大致听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事情很简单,就是男人敲墙发出的声音,惊扰到了女人的小猪仔,然后小猪仔就跑掉了。
女人愤怒地大骂:“像你这样的无赖,活该一辈子也找不到女人。”
男人也愤怒地骂:“像你这种泼妇,活该自己男人宁愿出去花钱找女人,也不愿意和你睡。”
女人突然撸起袖子,朝着男人冲了过去,似乎是打算和男人打架。周围人见状,连忙拉住女人,劝说道:“有话好好说,别动手,别动手。”
女人说:“这种无赖,就没办法好好和他好好说。”
男人反驳道:“明明是你这种女人不讲道理,好吧?”
“我怎么不讲道理了?”女人气势汹汹地瞪着男人。
“我又不是死人,怎么可能不发出声音,你这不是不讲理,又是什么?”
“你那是一点声音吗?都快传出十里地以外了,还一点声音呢。”
“就算我敲墙的声音稍微大了一点,可也是正常的声音。”
“你终于承认了,是你吓跑了我的猪。”
“我承认什么了?明明是你自己的围栏太矮了,让猪跑出去了,现在不加高围栏也就算了,竟然还怪到我头上,简直莫名其妙。”
周宛芸听到这里,突然恍然大悟。
第二百四十八章 要求
周宛芸突然意识到,对于农具的事情,她要做的不是限制普通老百姓购买,而是加强检查。
如果有人打算把农具熔了,重新制作成刀具或甲胄,那肯定不是无声无息就能完成的事情,肯定会被周围的人发现异常。
所以,她要做的事情是加强检查。
想明白这一点后,她就准备离开这里了。然而,吵架的中年妇女发现了她,三两步冲了过来,一把拉住她的胳膊:“郡主,你快评评理,这个人是不是不讲道理。”
周宛芸没想到事情会牵扯到自己。不过,对于这两人的争吵,她也没什么能劝说的。无论站在谁的角度上,另一个人都会不满。
她只能说:“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大家各退一步,你以后别半夜敲墙,你家的小猪仔也要拦好。”
围观的人也开口附和,开口劝说这两人。
在众人的劝说下,争吵的两人也吵不下去了,只能各退一步,暂时就这样了。
周宛芸继续往回走。
回到家里之后,她找到鲁斯,让鲁斯去查一下,之前是在谁在大量购买农具,还有推倒铁器铺子的人,然后把人带过来。
这些人一定要严惩,简直太无法无天了。
同时,她还写了张告示,鼓励大家举报有异常的房屋,如果核实情况属实,会有一定的奖励。当然,如果是故意诬陷,也会有惩罚。
当然,她还把这个情况告知了各郡,要求各郡守也要严查。
办完这事后,她正准备休息一下,马超又过来了。她随口问道:“有什么事吗?”
“郡主,”马超走到她身边,特别恭敬地跟她说,“我和翠珠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老实说,周宛芸这段时间都没有精力去考虑这件事情。不过,她也有办法:“你等一下。”她回到卧室里,拿出档案册,然后反倒马超那一页。
关于马超的记录,这段时间又多出来几条。
“前两天,你是不是偷偷把邻居的东西藏起来,害人家找了一个时辰?”周宛芸问了一条时间最近的。
马超有些惊讶:“郡主,你怎么知道这件事?”
“你做了哪些坏事,我全都知道,”周宛芸合上档案册,“翠珠从小就跟着我,和我的感情很好,我希望她能嫁个好人家。”
马超连忙保证:“郡主,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会对她很好,绝对不会让别人欺负她,也不会让她吃苦受罪,如果你不相信的话,我可以发毒誓。”
周宛芸连忙阻止了马超:“不用发毒誓。”她不信鬼神,自然也不相信毒誓这种东西。在她看来,发这种毒誓,还不如签一张契约有用。
不过,她也没打算让马超签契约。
“郡主,你是答应我和翠珠的事情了吗?”马超兴奋地问。
“我什么时候说我答应了?”周宛芸反问。
马超有些困惑了:“那郡主是哪里不满意吗?你说,我一定改。”
周宛芸的顾虑其实很简单:“我问你,你让翠珠跟着你,你说绝对不让翠珠吃苦受累,但是你凭什么说这种话,你拿什么来养翠珠?”
马超被问住了。
过了一会儿,马超才回答说:“我可以辛苦一点,多开垦一些荒地,多种一些地,总之,我是绝对不会让翠珠吃苦的,郡主你放心。”
周宛芸相信这个人的决心,但是她觉得这个人可能也需要一点帮助。
她想了想,对马超说:“我可以同意你和翠珠的事,但是有个前提条件。”
“郡主你尽管说,无论什么条件,我一定办到。”马超斩钉截铁地说。
周宛芸说:“那就是你的家产至少要达到一百贯钱。”
马超一下子愣住了,好半天没说话。
“而且,我只给你一年时间,毕竟时间不等人,我不可能让翠珠一直无限期地等下去。”周宛芸说。
其实,她这么说,也只是为了给马超一个压力,让这个人努力起来。并不是真的要马超在一年内赚到一百贯钱。那太难了。
马超愣了一会儿,很快就恢复了精神,很自信地说:“郡主你放心,我一定会在一年内挣到一百贯钱,然后迎娶翠珠。”
这反而让周宛芸有些不放心。
这人该不会是打算去做什么违法律法的事情吧?
马超似乎是看懂了她的怀疑,连忙解释说:“郡主请放心,我肯定不会做坏事的。”说完就离开了。
周宛芸没有再管这件事。
她在家里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就出门去查看地里的庄稼。再过几天,这一季的农作物就可以收割了,她必须要赶紧雇人来帮忙收割。
雇人这事,对她来说已经很熟悉了。而且,那些人都已经知道了,每当这个时候就会很自觉地过来询问。
所以,当天下午,她就见到了从附近部落过来的人,来问她今年要不要人帮忙收庄稼和播种,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后,又连忙回去找人。
直到傍晚的时候,鲁斯才垂头丧气的回来了。周宛芸一看他的模样,就知道鲁斯肯定没有找到抢购农具和推倒铁器铺子的人。
她只能让鲁斯继续查,慢慢地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都在忙着收获和播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其他事情。不只是她,所有人都在忙着收获和播种。
这是现在的头等大事。
在这件事情面前,其他一切事情都要靠边。
周宛芸没有下地,而是在观察每户人家的收割农作物的情况,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问题,使用新农具的人很少,十个人里可能只有一个人。
她突然意识到,之前抢购农具的事,还真的有问题。之前她让鲁斯去查抢购农具,以及推倒铁器铺子的人,却一直没有进展。
她随便找了一个在收割庄稼的妇人,询问:“大婶,你怎么不用新的农具呀?”
妇人看了她一眼,手上的动作不停,嘴里回答说:“郡主,一件新农具也不便宜,好几十钱呢,万一不好用的话,那这钱不就打水漂了吗?我打算等其他人用过之后,好用的话,我才买。”
第二百四十九章 使用
周宛芸想到之前抢购农具的事,就顺口说了一句:“可是,你们之前不是买了很多新农具了吗?怎么现在没看到几个人在用呀?”
妇人看了一眼,没有说话。
不过,妇人脸上欲言又止的表情非常明显,很明显事有话要说。
周宛芸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连忙问:“大婶,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没有,没有,我什么也不知道。”妇人加快了手上的动作,还刻意回避了周宛芸的视线。
周宛芸意识到,这里面有事情。不过,这个妇人可能有某方面的顾虑,所以不敢说。
她对妇人说:“你小声地跟我说吧。”
然而,妇人还是摇了摇头:“郡主,我什么都不知道,你别问我了。”
虽然妇人一再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但她脸上恐惧的表情,却明明白白地告诉周宛芸,她肯定知道一些事情,只是不敢说。
周宛芸看了看左右,附近只有两三个同样在收庄稼的男人,便忍不住猜测:难道是这两人中的某个人吗?
这两个人她也比较眼熟,都是来这里两三年的人了,一直以来也比较老实,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她觉得,应该不是这两个人的问题。
如果不是这两个人的话,那又是为什么呢?
她想了想,转身问附近的男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个男人也摇了摇头:“郡主,这我真的不知道。”
周宛芸认真地观察了一下,这个人的表情非常诚恳,也很自然,没有任何异常,看起来是真的不知道。
这个问题只能暂时作罢。
她又在田间地头转了一圈,确定了没有问题,就回去了。刚走了几步,就看到宋况的身影,想到宋况的能力,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
她朝着宋况招了招手:“宋况,你过来一下。”
宋况暂时放下手里的活,走了过来:“郡主有什么吩咐吗?”
周宛芸正准备开口说话,想起来这里的人很多,就转头看了看四周。果然,很多人都好奇地看着她和宋况,于是她便改口说:“你待会儿干完活之后,来我家一趟,我有事跟你说。”
“好。”宋况什么也没问,就答应了。
周宛芸没有停留,继续往居所的位置走。可还没有走到居所门口,就看到有个人在居所门口走来走去,看起来很焦急的样子。
她赶紧走回去,发现这人是李大勇。
“郡主,”李大勇见到她非常激动,还没等她说话,就迫不及待地说,“脱粒机终于做好了,你现在要去看看吗?”
听到这个消息,周宛芸也很兴奋,连忙说:“走,我们过去看看。”话还没说完,就已经往铁器工坊的方向走去了。
她迫切地想要看到成品的脱粒机,根本没办法慢慢地走,用了最快的速度往工坊走,却还觉得走得太慢。
终于,她和李大勇走到了铁器工坊。
进入工坊后,她就看到了脱粒机。
脱粒机的体型不算特别大,但是却特别明显,和周围的物品完全不相同。她围着脱粒机转了一圈,又仔细地观察了一遍,确定这个脱粒机和图纸上是一模一样的。
“我去拿点麦子过来试试。”她说。
她连忙跑回地里,抱了一捆麦子,又赶紧回到铁器工坊。
“郡主,你看试试。”李大勇也很着急。
不只是李大勇,另外的两个工人,也都很好奇,眼睛也不眨地盯着周宛芸。
这个脱粒机的使用方法也很简单,一个人,或者多个人,踩动脱粒机,另一个人负责脱粒。其实,脱粒机有更加方便的种类,但是她现在还没办法制作,更没办法使用。
“你们两人来帮忙踩。”周宛芸指着另外两名工人说。
这两人也很积极,连忙就过来踩脱粒机。脱粒机瞬间转动起来,周宛芸连忙拿起一把麦秆,把麦穗伸进去。
紧接着,就听到了麦粒从下方的口子里落出来。
周宛芸把麦秆拿出来,定睛一看,麦秆上已经没有麦粒了。
“郡主,我来试试。”李大勇说。
周宛芸让开位置,让李大勇尝试一下。李大勇拿起一把麦秆,把麦穗伸进去。紧接着,麦粒就从出口落了出来。
“天啦,这也太方便了。”李大勇惊讶地说。
“有了这东西,就能省好多力气。”
“这机器也太棒了。”
周宛芸也很满意:“你们帮我抬到我家去吧。”
“郡主,接下来我们就做这个脱粒机吗?”李大勇问。
周宛芸犹豫了一下。
她想让制作粉碎机,以及榨油的机器,还有其他各种机器。这些都是能方便生活的机器。
她想了想,很快便做了决定,然后对李大勇说:“先做几台脱粒机,然后我们做其他机器。”
“好。”李大勇没有反对。
傍晚的时候,其他人回来,见到了放在屋子里的脱粒机,都非常惊讶。
“郡主,这是什么呀?”翠珠问。
“郡主,这是干什么用的?”这是吴常义。
“这是怎么做出来?”这是段泽。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着各自的意见。周宛芸连忙解释了一遍:“这是脱粒机,是用来给小麦脱粒的。”
“这怎么脱粒呀?”段泽问。
周宛芸回答说:“干活的人应该把麦秆搬回来了,你可以拿几把麦秆过来尝试一下。”
“好,我试试。”段泽去外面拿了一捆麦秆回来,然后问周宛芸,“郡主,这个东西怎么用?”
周宛芸教了一遍使用方法,段泽就上手尝试了。他一遍踩,一边把麦穗伸进去,随后麦粒就脱落下来了。
众人都惊呆了。
“这也太厉害了。”
“以后收庄稼就方便多了。”
“我试试。”
“我也试试。”
大家都想试。周宛芸没有阻止,任由他们尝试,直到所有人都尝试了一遍。尝试完之后,众人纷纷赞叹。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个声音:“郡主。”
周宛芸走出去一看,原来是宋况。她想起来,是自己让宋况过来的,有事情想让宋况帮忙。
“郡主。”宋况说。
此时,天色已经是黄昏了,马上就要天黑了。周宛芸没有磨叽,直接跟宋况说:“我有件事需要你帮我去做。”
“是很多人购买农具,还把铺子推倒的事情吗?”宋况问。
宋况能猜到这一点,周宛芸并不觉得奇怪,甚至可以说,宋况猜不到的话,她才会很失望。她点了点头:“是的,我想让你帮我查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是谁做的?”
宋况犹豫了一下。
第二百五十章
“有什么困难吗?”周宛芸问。
“郡主,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我要先收割了庄稼,再把庄稼种下去,然后才有时间来查这件事。”宋况说。
名义食为天。
周宛芸明白这个道理,就同意了这件事。
第二天早上,她让人把机器抬到麦地里,准备在地里给麦子脱粒,然后直接搬麦粒回去,不用把麦秆也拿回去,会快上很多。她刚刚把脱粒机搬到麦地里,就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注意力。
就算现在是农忙时节,大家也暂时放下手里的活,然后过来围观。
“这是什么东西呀?”
“这东西看起来好奇怪呀?”
“为什么放在地里呀?”
众人议论起来,纷纷说着自己的猜测和看法。被周宛芸雇来干活的人也跑过来,问周宛芸:“郡主,这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
所有人都看着周宛芸,等着周宛芸的回答。
周宛芸笑了笑:“这是给麦子脱粒的机器,你们把麦秆割下来,在地里给麦子脱粒,然后把麦粒搬回去,麦秆可以以后再慢慢搬运。”
此言一出,众人再次议论起来。
“这一团铁疙瘩,怎么脱粒呀?”
“这东西,怎么脱粒呀?”
“这么多铁,该做多少农具呀。”
周宛芸没有理会其他人的议论,走到脱粒机旁边,演示使用方法。她拿起一把麦秆,用力地踩动脱粒机,然后把麦穗伸进去。
众人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她。
麦粒从麦穗上脱落,从脱粒机的出口掉了出来。
众人惊呼出声,议论了起来。
“哇,这东西也太方便了。”
“我也想有个这样的东西。”
“感觉能省一半的时间。”
甚至还有人问周宛芸:“郡主,这东西现在有卖吗?多少钱一个呀?”
周宛芸回答说:“这个机器现在还没有卖,这是第一个,试一下效果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问题。”
“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买到?”
“可能还要一两个月吧,”周宛芸见围观者这么激动,想了想还是把价格告诉了这些人,“不过,脱粒机比较贵,一万钱一个。”
此话一出,浇灭了所有人的热情。
“这也太贵了,根本买不起。”
“看来我们还是只能用以前的办法啊。”
“这种东西,不用想就知道很贵。”
“就是,不说别的,就说这么多铁,价格就便宜不了,你们想买,也是异想天开。”
周宛芸没有理会这些人的议论,对干活的人说:“你们看明白了吗?有没有不懂的?”
“都明白了。”
“太简单了。”
“我们都明白了,郡主你放心吧。”
干活的人纷纷表示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那你们干活吧。”周宛芸说完,就离开了这里。
不过,她并没有回去,而是去种树了。她带着席灵,拿着专门用来播种的小工具,还有之前就准备好的树种,去外面种树。
对于种树的位置,她之前就已经认真地思考过了,也实地看过了。所以,她现在只需要按照之前确定的位置,按照一定的距离,把树种种下去,再施肥浇水,就完事了。
因为有播种的小工具,所以播种这个环节,轻松了很多,没有之前那么困难了。
但是,浇水和施肥依旧很苦难,要拎着很重的水桶和施肥桶,一趟一趟地跑,就算有平板车,也非常累。
干了一天活,她已经累得不想动弹了,只想躺着不动。席灵和她也差不多,已经不想动了。然而,树种才播了很少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树种没有播下去。
她坐在椅子上,很长时间都没有动。
过了一会儿,翠珠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到她的模样,连忙跑过来,一边给她捏肩膀,一边说:“郡主,你为什么要自己干活呢?”
周宛芸没有说话。
翠珠继续说:“你现在已经是郡主了,这些下力的活,可以让其他人去做,实在不行,还可以雇人呀,为什么要自己去做,搞得这么累呢?”
“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大家都在忙着收庄稼,紧接着还要播种,根本没有空闲的人,来做这种事。”周宛芸解释。
她继续说:“反正我现在也没什么事,而且我自己的事情自己最清楚,索性就我自己来做。”
翠珠却还是不赞同:“我就不明白了,郡主你这么辛苦地种树干什么?这些树又不结果,又不好看,一点用处都没有,种来干什么呀?”
“你以后就知道了。”
这时候,鲁斯走了进来,禀报说:“郡主,李大勇在外面,他说有事要见你。”
周宛芸本来已经有点迷糊了,听到这句话,又打起精神,对鲁斯说:“让他进来吧。”
很快,李大勇就进来了。
“这么晚过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周宛芸问。
李大勇表情有些纠结,思考了一下,然后说:“我也不知道算不算出事。”
“哦,”周宛芸一下子来了兴趣,“是什么事?”
“郡主,我刚刚干完活回到家里,然后我婆娘,”李大勇说到这里,连忙改口道,“我娘子,她跟我说,今天又有很多人来找她,要买农具。”
周宛芸瞬间警惕起来,连忙问:“他们有没有说要买什么农具?具体都有些谁?”
“他们买的都是收麦子和黄豆的农具,人数特别多,不过每个人都只买一个。”李大勇犹豫了一下,一副“想说什么但又不敢说”的模样。
“你想说什么,就说吧。”周宛芸说。
李大勇迟疑了一下:“郡主,我觉得他们就是买来自己用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周宛芸思考了一下。
翠珠问:“他们为什么现在才来买?”
“看别人用这个收割庄稼,速度更快,自然就心动了。”李大勇解释道。
周宛芸已经做好决定:“那你就先制作农具吧,现在收庄稼和播种最重要,脱粒机就停一停。”
“好,我明白了。”
李大勇说完,就离开了。
接下来几天,周宛芸都在忙着种树,每天累得沾到床就睡着了,根本没有时间胡思乱想。
第二百五十一章
等到农忙彻底过去,五月已经快过半了。
这段时间,周宛芸和席灵一直忙着种树,也没有关心其他事情。
这一天傍晚,她种完树回到家里,段泽就跑过来跟她说:“郡主,我家的房子已经建好了,我打算明天就搬过去。”
“这么快就建好了?”周宛芸有些意外。
段泽除了要建房子之外,还要帮她处理从各个郡递上来的事情,然后再禀报给她,所以段泽还是很忙的。
“也不算快了。”段泽说。
“那家具什么的,都做好了吗?”
“都已经做好了。”
“那好吧,你想什么时候搬过去都可以。”
段泽离开后,那些帮她干活的人又来了。其中一个脸上有刀疤的男人走过来,跟她说:“郡主,庄稼已经种好了,收回来的粮食也收进仓库了,你要不要去看一眼?”
这些人已经帮周宛芸干了很多次活了,彼此都很熟悉了。不过,熟归熟,该检查还是要检查。
她站起来说:“走吧,去看一眼。”
她先去地里看了一眼,然后又去储存粮食的仓库看了一眼,最后再回到正厅,把工钱给这些人。
这些人拿到钱,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周宛芸想的却是,既然农忙过了,那制作肥皂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这事不像造纸和制糖那么容易,所以她打算先雇两个人,尝试一下,等搞清楚所有工序后,再多雇些人干活。
她拿出纸和笔,写了张雇人的告示,贴在城中心最显眼的位置。
很快,就有人来了。
第二天早上,周宛芸刚刚起床,还没来得及洗脸,翠珠就跑过来跟她说:“郡主,外面有个人找你。”
“谁呀,这么早?”
“说是来做工的。”
周宛芸才意识到,估计是看到了她昨晚张贴的告示。她对翠珠说:“你让他进来吧,我先去洗脸。”
她洗完脸回来,看到屋里站着两个陌生男人。
“郡主。”
“郡主。”
这两个男人一见到她,就连忙行礼。
周宛芸说:“随便坐吧。”
“不用了,我们站着就可以饿了。”
周宛芸也不强求:“你们是打算来做工吗?”
“是的,我们看到了郡主贴的告示,觉得自己很合适,希望郡主能雇我们俩。”
周宛芸并没有贸贸然就答应,因为这个工坊不仅环境糟糕,而且非常累,所以她要先说清楚,以免这两人干了几天,觉得受不了,想跑路。
“我先跟你们说一下,这个活非常累,做工的环境也非常糟糕,还特别危险,稍微沾到一点,你身上的皮就没了;不仅如此,你们每天下班都会被搜身,你们再仔细地考虑一下,能不能接受这些条件,如果能接受,我们继续谈工钱的事情。”
在制作肥皂的原材料时,会生产一种名为硫酸的物质。这种东西具有非常强的腐蚀性。为了避免工人把这种东西偷出去,必须要严格地搜身。
这两个男人犹豫了一下。
“我们再思考一下。”
“行,你们再好好地考虑一下吧。”
这两人离开后,周宛芸就带着挖矿的工具,牵着骆驼,带着席灵和鲁斯,然后去开采硫矿。
硫矿的位置距离南城不算很远,但也不算特别近。而且,硫矿的硬度不太高,相对于铁矿来说,更容易开采。
她带着席灵和鲁斯,花了一个时辰,就到了硫矿的地点。虽然鲁斯本身是侍卫,但是这个时候也不可能在一旁不动手,所以也会一起挖矿。
三人一起干活。
周宛芸三人花了大半天时间,就开采到了足够的硫矿,然后就带着硫矿回去了。
回到家里的时候,太阳已经往西斜了,而且变得越来越大,很快就会落下去了。
周宛芸刚回到家里,还没有来得及去洗澡,换身衣服,就听见外面有人喊:’郡主,郡主。“
她走出去一看,是两个已经上了年纪的男人。
“进来吧。”
这两人跟着她进入正厅。
周宛芸坐下来之后,才开口问:“你们是打算来做工吗?”
“对,我们看到了郡主贴的告示,所以想来做工。”
“这个工作非常辛苦,而且要求也会很严苛。”周宛芸说。
她还没来得及重复具体的要求,这两人就连忙说:“我们知道,我们已经听说了。”
“所以,你们能接受这个条件?”周宛芸问。
“可以接受。”
周宛芸本来以为,可能还要几天才能雇到工人,没想到今天就找到人了,心情特别好。
“那我们就来聊聊工钱吧。”
周宛芸想了一下,这个活虽然本身不需要很多体力打,但是工作环境太差了,还有很大的危险性,所以工钱不能太低。
“我给你们每天一百五十钱的工钱,只有干活才有,休息的日子就没有,你们觉得如何?”
这两人特别兴奋,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我们答应。”
“那行,你们先回去吧,明天早上过来干活。”周宛芸说。
“好。”
这两人离开后,席灵才开口问:“郡主,你准备做什么呀?你看我可以吗?”然后一脸期盼地看着周宛芸。
周宛芸确实忽略了席灵。
当然,这一点她不能承认。
“等我确定这个东西能大批量制作以后,你想去的话,我就让你去。”
第二天早上,周宛芸吃过早饭以后,便带着两名刚雇的工人,还有席灵,一起去肥皂工坊。
要制作肥皂,就要先纸纯碱。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指挥着两名工人,一步一步地尝试制作。当然,他们难免有出错的时候,但幸好无关紧要。
周宛芸花了几个时辰,终于得到了成品,肥皂。
就在肥皂制成的瞬间,系统的提示也蹦了出来:“恭喜你完成了主线任务,改善生活(一),生产洗涤产品,因为该任务奖励比较特殊,请选择安装灯具的建筑物,清空该建筑物内的所有无关人员,然后等待任务奖励的发放。”
“这组灯具,具体有多少?”周宛芸在心里询问系统。
系统说:“这与你选择的建筑物大小相关。”
“也就是说,我选择的房子越大,灯具就越多?”
“是的。”
周宛芸突然有了一个主意,于是又问系统:“我可以暂时不领取这个奖励,等到以后再领取奖励吗?”
“可以。”
周宛芸放心了。
她打算等以后扩建了居所后,再领取这个奖励,于是便不再管任务奖励的事情,注意力重新回到了眼前的肥皂上。
第二百五十二章
这些肥皂没有添加任何香气物质,所以味道并不算很好闻。
周宛芸却很兴奋。
她不仅得到了肥皂,而且还得到了硫磺和漂白液。漂白液是为了处理有毒气体得到的产品,而硫磺是为了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得到的产品。就是加了几道简单的工序,就得到了另外两种产品。
“郡主,这是什么东西呀?”席灵好奇地问。
两名工人也很好奇地看着肥皂和漂白液。
周宛芸解释道:“这是肥皂和漂白液,肥皂是用来洗衣服的,能够很轻松地洗干净衣服,至于漂白液,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漂白其他东西的。”
“是不是和胰子一样?”席灵问。
“肥皂可比胰子好用多了”周宛芸笑着说道,然后给了每名工人一块肥皂,“你们也拿回去试试,看看好不好用。”
两人欣喜万分地接过肥皂,连连道谢:“多谢郡主,多谢郡主。”
“今天就先到这里,你们回去休息吧,明天早上再来干活。”周宛芸说道。
她也要回去试一试肥皂的效果,如果效果好的话,她明天就把香皂也制作出来。肥皂和香皂差不多,香皂就比肥皂多了一两道工序。
除此之外,还有专门用于清洗餐具的洗涤产品,也能够制作出来了。不过,她现在还不打算制作清洗餐具的洗涤产品,先制作肥皂和香皂。
两名拿着肥皂,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周宛芸也拿着肥皂和漂白液,锁好工坊大门,然后回家去了。回到家里之后,她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件脏衣服,准时试一试肥皂的效果。
“郡主,我来吧。”席灵说。
“不用了,我自己洗,我要试一试肥皂的效果,到底怎么样。”周宛芸说。
她打了一盆水上来,将衣服完全侵泡,抹上肥皂,再轻轻地搓洗,瞬间就出现了许多泡沫。搓洗了一遍后,再把泡沫清洗干净,然后展开衣服,发现衣服干干净净的。
这个结果让周宛芸非常惊喜。
她立刻就意识到,肥皂肯定会很好卖。毕竟,肥皂可以让洗衣服变得更容易,但更重要的是,肥皂可以将衣服洗得非常干净。
她决定,要多生产肥皂,还有香皂。
“这也太干净了,而且好轻松啊,”席灵惊叹道,然后迫不及待地跟周宛芸说,“郡主,让我也试试吧。”
周宛芸站了起来:“你试试吧。”
席灵坐下来,发现刚刚的衣服已经洗干净了,连忙去屋里找脏衣服。然而,屋里也没有脏衣服,最后只能去厨房找了一块擦灶台的布。
擦灶台的布那叫一个脏。
席灵按照周宛芸刚才的步骤,把布完全浸泡在水里,然后取出来,抹上肥皂,再开始搓洗。瞬间,大量乌黑的水就被搓洗出来了。
不过,她看到这些脏水,却特别兴奋:“郡主,这个肥皂也太好用了,而且洗得还赶紧,以后是不是要大量地制作这个东西呀?”
“当然。”周宛芸很肯定地说。
此时还是下午,还没有到傍晚,所以家里只有席灵和周宛芸,没有其他人。周宛芸又写了一张雇人的告示,拿出去贴在显眼的位置。
她贴好告示,回到家里,就发现家门口已经有人在等着了。
这是几个中年男人。他们一见到郡主,就连忙迎上来,特别积极地问:“郡主,我们是来找工的,你现在还雇人吗?”
“那你们知道是做什么吗?”周婉云问。
男人立刻回答:“知道,我们都听说过了,我们可以接受这个条件。”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虽然你们听说过了,但我还是要再给你们讲一遍,具体的要求,以及要做什么。”周宛芸说。
她详细地讲述了这份工作的缺点,工钱,以及对工人的限制。不过,这些人听完之后,依旧没有改变主意。
“行,那你们明天早上来吧。”周宛芸说。
这几个人兴高采烈地离开了。
周宛芸回到家里,去厨房洗手的时候,见到阎鸣正在用打火石点火。她突然想起来,既然现在有硫矿,就可以制作火柴了。
打火石真的太不方便了。
不过,事情还是要一件一件地完成。她现在主要是把肥皂工坊开办起来,让肥皂工坊能够稳定地制作肥皂,然后再考虑制作火柴。
到了傍晚的时候,其他人回来了。
周宛芸还没说什么呢,席灵就迫不及待地把肥皂的事情告诉了其他人了,又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大家纷纷尝试了一遍,都赞叹不已。
在翠珠和吴常义等人试用肥皂的时候,阵阵惊叹声引起了在厨房做饭的阎鸣的注意。
此时,饭菜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阎鸣也跑出去围观。此时,吴常义刚好试过了,阎鸣便连忙说:“给我,让我试一试。”
吴常义把肥皂递给了他。
阎鸣接过肥皂,然后用肥皂清洗了身上的围裙。经过简单的清洗后,原本脏了的围裙,一下子就变得非常干净。
不过,更让他意外的是,他感觉手上的油污没了。
因为在厨房做饭,所以手上难免会沾上油。虽然他已经用布擦过了,但是很难彻底擦干净,所以手上总是油油的。
不过,他也不确定是肥皂洗掉的,还是系围裙时被围裙擦掉了。
阎鸣决定尝试一下。
他回到厨房,在手上抹上一点油,然后跑回去,抹上肥皂清洗了一下。
果然,手上的油被洗掉了。
“阎鸣,你在干什么呀?”翠竹见他跑来跑去,有些不解地问。
阎鸣连忙说出了自己的发现:“我发现,肥皂不仅能洗感觉衣服,还能洗掉手上的油污。”
“真的?我也试试看。”翠珠很惊讶,一溜烟地跑去厨房,故意在手上沾上油,然后再用肥皂清洗。
“真的能洗掉手上的油,”翠珠很惊喜地说,“你们说,它能不能洗掉衣服上的油?”
“洗不掉。”阎鸣说。
因为,他围裙上的油没有被洗掉。
翠珠倒也没失望:“虽然洗不掉衣服上的油,但是现在这样就已经很好了,以后洗衣服就要轻松多了,而且衣服也能更干净了。”
“这东西简直太好了。”
阎鸣没有继续在这里,他找到了正在正厅里的周宛芸:“郡主。”
“是不是可以吃饭了?”周宛芸问,然后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是,不是,”阎鸣连忙否认,紧接着说出自己的来意,“郡主,那个肥皂,能不能在厨房里放一块,方便平时使用?”
周宛芸以为阎鸣不明白肥皂的用途,于是又解释了一遍:“这是用来洗衣服。”
“我知道是用来洗衣服,但是能洗干净手上的油,所以我就想……”阎鸣的话没有说完,但是意思却很明显。
“可以,我一会儿放一块肥皂在厨房。”周宛芸便没有拒绝,直接交给阎鸣一块肥皂。
“多谢郡主。”阎鸣很高兴。
肥皂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座南城。
第二天早上,周宛芸按照惯例去造纸工坊,刚刚走到造纸工坊门口,刮树皮的人看到了她,就特别激动地喊:“郡主。”
周宛芸被这些人莫名其妙的激动吓了一跳,也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这么激动,便小心翼翼地应了一句:“嗯。”然后便打算去下一个房间。
“郡主,”刮树皮的工人叫住了她,“我听说你做了一种叫肥皂的东西,我们什么时候能买到呀?”
“郡主,肥皂的价格贵不贵呀?”另一个工人紧接着问道。
这个问题,周宛芸压根儿就没想过,也不敢随便乱说,敷衍这些工人,于是便诚实地说:“现在还没有定下来,不过应该等不了多久。”
“那太好了。”
“昨天我看到老李用肥皂洗衣服,洗得又干净又快,还轻松。”
“希望别太贵。”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可能不贵。”
周宛芸没有说话,又去其他几个房间看了看。基本上,她每到一个房间,工人都会问她什么时候能买到肥皂,价格贵不贵。
检查了造纸工坊后,她就赶紧去肥皂工坊。
到肥皂工坊的时候,几名工人已经在此等待多时了,包括昨天下午才雇的几个人。
虽然又雇了几个人,但是肥皂工坊还没办法正常运转,因为原材料不够。因此,周宛芸打算让昨天才雇的这几个人,去开采硫矿。
周宛芸对席灵说:“你去把鲁斯找过来。”在南城,如果不出城的话,她一般不会让士兵跟随,而是让他们去正常训练。
“是。”
席灵立刻就去找鲁斯了。
周宛芸又说:“今天刚来的几个人,你们都站出来。”
话音落下,那几个男人就齐刷刷地往前站了一步,和昨天那两个年老的工人分开了。
“你们今天的任务是去开采原材料,一会儿我会让人带你们过去。”周宛芸说。
几名工人自然不会有意见。
等了一会儿,席灵就带着鲁斯过来了。周宛芸把这几名工人交给鲁斯,让鲁斯带这些人去开采硫矿。
至于工具,自然是去李大勇那里拿。
鲁斯带着人离开后,周宛芸才打开工坊大门,走进工坊:“今天我们要制作另一样东西,香皂。”
香皂和肥皂的制作方法差别不大,所以她很容易地就制作出了香皂。只不过,因为香精的缺失,导致了香皂并不香。
不过,这对周宛芸来说,问题并不大。毕竟,今天的目的只是尝试制作,试验一下各个工序,以及最后制作出来的成品。
等以后正式制作了,自然会加入香精。
席灵一直在旁边看着,见到香皂被制作出来,立刻就问:“郡主,这又是什么呀?看起来和肥皂差不多,但是又有点不一样。”
“这是香皂,是用来清洗我们身上的污渍的。”周宛芸解释道。
席灵拿起一块香皂,闻了闻,有些不解地说:“可是,这也没香味呀,为什么叫香皂?”
“以后正式生产的时候,会加入香味物质,就是香的了。”周宛芸说。
此时,时间还很早。
周宛芸不可能现在就让这两人回去,毕竟她每天每人给了一百五十钱的工钱。
不过,让这两人干活的话,她又担心这两人会把顺手牵羊,把硫酸带出去。
如果是其他东西,比如纸,糖,这一类的东西,拿一点也就拿一点。可硫酸这种东西太危险了,绝对不能让人偷出去。
她想了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人锁在里面。可这么做实在是有点缺德,更主要的是,万一屋里走水之类的,那怎么办?
所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人守着。
周宛芸不敢让席灵守在这里。毕竟,就算席灵再厉害,也对付不了两个男人。所以,她对席灵说:“你再去叫一个士兵过来。”
“是。”席灵离开了。
周宛芸让这两个工人继续制作肥皂。
过了一会儿,席灵带着一个士兵过来了。周宛芸让这名士兵守在门口,然后又嘱咐一些事情,就带着席灵离开了。
她接下来的事情,是让都护府派一队士兵过来。
她之前并不打算继续组建军队的任务,因为太花钱了,人数越多,花的钱也就越多。可是,她现在发现,目前这几个士兵确实太少了,很多事情都不方便。
而她之所以不在南城招募士兵,原因也很简单。如果在南城招募士兵,士兵和老百姓都非常熟悉,可能会不利于管理。
所以,她打算让都护府派一队士兵过来。
周宛芸写了一封信,交给席灵,让席灵送去都护府,交给冯年。
办完这些时候,她也没有闲下来,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她去办。而且,事情太多,也太杂了,以至于她都不知道应该先办哪一件事,后办哪一件事。
她在屋里休息了不到一刻钟,思考了一下,然后就决定去铁器工坊看一看,李大勇的铁器制作得如何了。
然而,她刚走到大门口,就看到宋况正朝自己走过来,于是便停下脚步,等待着宋况走过来。
很快,宋况就走到了她面前:“郡主。”
“进来吧。”周宛芸说道,转身回到屋里。
宋况跟着她进了屋,坐下后,才开口说:“郡主,你让我查的事情,已经有眉目了。”
周宛芸这两天忙着制作肥皂,满脑子都是肥皂的事情,听到这句话以后,还想了一下,才想起来是什么事情:“太好了,是谁干的?”
“抢购农具的,是以宋四为主的那伙人,推翻铁器铺子的也是他们。”
第二百五十四章
周宛芸立刻就问:“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搞清楚了吗?”
“基本上已经搞清楚了,他们买到了农具之后,攒了一批,就藏在干草里面,拿到十几里地之外,偷偷地交给了一个匈奴人。”
一听到匈奴人,周宛芸立刻就紧张起来。
她突然想到了档案册,于是赶紧去卧室把档案册拿出来,寻找宋四的档案记录。
“宋四叫什么名字?”
“就叫宋四。”
周宛芸有些意外,这名字也太随便,太糊弄了。不过,她还是在空白页上写下宋四的名字,然翻到下一页。
下一页就是宋四的生平记录。
她快速地略过了前面的记录,直接查到最近这几个月的记录。
在档案册上,宋四的最后一行记录是:XX年二月初三,午时三刻,与匈奴人XXX达成交易意向;三月二十一,午时三刻,与匈奴人XXX达成交易。
正是今年。
周宛芸“啪”地一声合上档案册,然后站了起来:“必须赶紧把这几个人抓起来,我现在就去找人,把他们抓起来。”
宋况却开口阻止了她:“郡主,稍等一下。”
“还有什么问题吗?”周宛芸问。
“郡主,你不要着急,还有问题没有搞清楚。”宋况说。
周宛芸很认真地想了想,却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不清楚:“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
“郡主,还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搞清楚,”宋况说,“第一,宋四是怎么和匈奴人联系上的?第二,匈奴人是怎么知道郡主有好的铁器?”
听了宋况的话,周宛芸才意识到这两个问题。
她连忙翻开宋四的档案记录,却没有相关的记录。这个档案册除了生平经历以外,只会记录违反律令的事情,并不会记录其余事情。
虽然档案册上记录了达成交易意向的时间,但是却不能肯定这就是联系上匈奴人的时间。
除此之外,也不会记录匈奴人是如何知道南城有高质量的铁器。
“把宋四抓起来,审问一下就知道了。”周宛芸说道,决定去找人把宋四抓起来。
她找到了正在训练和巡逻的士兵,然后让士兵去把宋四这伙人抓起来。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士兵就把宋四一伙人全部抓起来了,并且捆好了,送到了周宛芸这里。
宋四等人激烈地挣扎着,但他们根本不是这些士兵的对手,所以还是被轻易地扭送到了周宛芸这里。
见到周宛芸之后,宋四等人“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哭喊道:“郡主,我冤枉啊,我就是一个老实本分的老百姓,从来没做过坏事,为什么抓我啊?”
其他人也纷纷喊冤。
周宛芸没有说话,等到宋四等人喊累了,不再喊了,才慢悠悠地说:“二月初三,午时三刻,你和匈奴人XXX达成了交易意向;三月二十一,午时三刻,你和匈奴人XXX完成了交易,我说得对吗?”
宋四等人瞬间就呆住了。
不过,宋四的心理素质还是不错了,立刻就反应过来,连忙否认了:“郡主,这都是污蔑,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会认识匈奴人呢。”
“说说吧,匈奴人给了你们多少钱?”周宛芸又问。
“郡主明察,我们真的没有和匈奴人勾结,我们都是老实巴交的老百姓,怎么敢做这种事呢?”宋四斩钉截铁地说。
如果周宛芸不是有系统给的档案册,可能就真的相信了宋四是无辜的。
她也看出来了,如果没有证据的话,宋四这人是不会承认的。而且,看宋四丝毫不慌的样子,肯定也没有什么证据。
再说了,除了能有一个东西,能记录下宋四和匈奴人的对话,否则还真的没有证据。
“去他们家搜,把钱都搜出来。”周宛芸对士兵说。
这些人帮匈奴人办事,肯定是为了钱,所以家里肯定有匈奴人给的钱。
她仔细地观察了宋四等人的表情。宋四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但是其中一部分人却明显是害怕了,双腿开始颤抖,脸色也开始发白。
之后,周宛芸便不再说话,安静地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士兵就拿着几袋子钱回来了,然后交给周宛芸:“郡主,这是在他们家搜到的钱。”
周宛芸接过几个钱袋,然后随便打开一个,把里面的钱币倒出来,然后一个一个地检查。
匈奴人的钱币,和大梁国的钱币,是不一样的。
周宛芸把所有钱币都检查了,却没有发现匈奴的钱币,全都是大梁国的钱币。她以为是这个人把钱花掉了,又打开另一个钱袋来检查。
然而,还是没有。
她有些疑惑,赶紧检查了剩下的几个钱袋子,全都是大梁国的钱币,一个匈奴的钱币都没有。
“郡主,你看,我们真的是良民,也不敢干和匈奴人交易的事。”宋四大声地说道。
周宛芸没有说话,心里却很发愁。
没有钱币作为证据,接下来该怎么办,才能让这些人承认和匈奴人做了交易呢?
突然,她想到了郭葛给她的吐真丸,于是回到卧室里,取出一粒吐真丸,然后交给旁边的士兵:“让他吞下去。”
士兵拿着吐真丸走向宋四。
宋四不知道这是什么,却本能地害怕起来:“郡主,我说,我都说,你别杀我。”
周宛芸知道,宋四误以为这是一粒毒药。她并没有说出实话,反而将错就错,对士兵说:“等一下,让看看他要说什么。”
士兵拿着吐真丸走了回来。
“正月底的时候,我出去找柴,遇到了那个匈奴人;他要我帮他购买郡主你生产出来的农具,每个农具给我额外给我三百钱。”
“接着说。”
“一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骗我的,所以就没有当真;过了几天,我去野外的时候,又遇到了这个人,这一次他给了我一些定金,让我帮他买。”
“继续说。”
“我想着,既然拿了钱,那就帮忙买呗,于是我就用买了一些农具,交给那个匈奴人,然后真的就拿到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