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深海渔夫TXT下载深海渔夫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深海渔夫全文阅读

作者:秋刀煮鱼     深海渔夫txt下载     深海渔夫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零六章:开海

    第二天。

    陈远早早的起来煮了面,吃过饭,就开着钓鱼艇去了附近的加油站,给钓鱼艇加满油。

    钓鱼艇远离了海岸线,陈远将航线规划了出来,换周升开船。

    离开大陆架,陈远观察了一下天空,海面,没什么发现。

    今天的天空湛蓝,宛如一块巨大的幕布。一朵朵棉花糖一样的云朵,漂浮半空中。

    海水是深蓝的颜色。

    沿着陈远规划出来的航线,越走,海水的颜色就越深。

    海面并不平静,巡航速度的钓鱼艇,有时候颠簸的难受。

    天似穹顶,大海也是圆的,能看出些许弧度。

    周升打着哈欠,大声喊道:“老远,有发现没有?”

    “没。”

    陈远从船顶爬了出来,今天又是大太阳,晒得很。

    陈远下去洗了把脸,拿了几罐功能饮料出来。

    何飞他们两个坐在船舱玩游戏。

    何飞接过饮料看了看,摆摆手:“吃了午饭后我们休息,晚上值班。喝了这个怕下午睡不着觉。”

    “我也不要。”杨巡说。

    陈远将饮料递给了周升。

    周升接过来喝了一口:“我们昨天就不应该弄那个浮筒,直接去追海鸟。这一上午了,鸟毛都没有看到一片。”

    “昨天大面积下雨……你慌什么。”陈远说:“在海上几天甚至十几天找不到鱼群,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耐心一点。”

    渔船出海都希望能满载而归,但是大海追鱼,又岂是简单的事情。

    早上八点半出发,现在十一点半了,距离海南岛63海里。

    现在就想找到鱼群,想的也太多了一些。

    午饭后,何飞他们回去睡舱睡觉了,晚上值班。

    陈远他们继续出发,钓鱼艇一直是巡航速度。

    早上就算不了,下午跑了一百多海里,一天到太阳快要落山,没有看到浮鱼,也没有看到飞鸟。

    进入了深海区域,一望无际,除了天空的白云,就是深蓝的海水。

    在远洋船队的时候,周升很少跟着陈远他们出去找鱼,他受不了那个寂寞。

    “停船,休息了。”

    一个下午,依旧没有收获。

    周升拉下油门杆,关闭了发动机,打开稳定仪。

    陈远将无人机拿出来,出去飞了一圈。

    “没鱼?”

    陈远摇摇头:“做饭了。”

    周升煮了饭,陈远拿出腊肉洗干净,丢电饭煲里一起煮。

    电台里传来林新海的声音:“陈远,陈远……”

    “收到。”

    “找到鱼了没有?”

    “没有。”

    “我们明天要下午一点过才出发。”林新海道:“明天有把握找到鱼么?”

    “没把握。一整天了,什么发现都没有。”

    “那我们就不着急赶路,慢慢过去。”林新海道。

    “有发现就通知你。”陈远说。

    “好。”

    陈远将躺椅搬了出来,躺着翘起二郎腿,看日落。

    “别看日落了,过来帮忙做菜。”周升喊道。

    “那么麻烦……晚上吃辣椒酱。”

    “你不怕屁股痛。”

    “你屁股才痛。”

    “吃多了辣的,小心痔疮。”

    陈远翻着白眼,瞟了周升一眼,点根烟,继续看日落。

    海面浪涌翻动,钓鱼艇也轻轻摇晃,听着稳定仪工作发出的声响,陈远打了个哈欠。

    周升将晚饭做好,太阳也落山了,夕阳染红了天。

    夜晚,何飞和杨巡他们值班。

    陈远他们晚上睡觉,第二天继续找鱼。

    ……

    九月十号。

    开海……

    经过几个月的休养生息,不仅仅是闸坡这一个渔港再度热闹起来。

    整个广东,近万艘渔船整装待发。

    闸坡昨天就举行了祭海仪式,祈祷出海平安,鱼虾满仓。

    中午12时许,随着汽笛声、锣鼓声,停泊港渔港的大大小小渔船,竞相出海。一艘艘渔船排着队,到林新海他们,已经下午一点过了,才出去渔港。

    陈远老爸和周升老爸待在新海号上,也就是那艘‘金枪鱼围网船’。

    开海了,出海的渔船全部是一路狂奔。

    林新海的两艘渔船,一路上慢慢悠悠。

    新海号,巡航速度只有十三节。

    另一艘渔船的巡航速度十四节多点。

    速度相差不大,不过随着时间,两艘渔船的距离也就拉开了。

    陈丰和周贺是第一次随渔船出外海,他们又是陈远和周升的父亲,林新海是特别照顾,给他们安排了小单间。

    渔船出海后,陈丰他们在驾驶舱待了一会儿,就来到船舱和船工们打牌。

    “第一次出海?”

    陈丰说:“第一次。”

    “有没有晕船?”船工笑着问。

    “没。之前在钓鱼艇上面习惯了一段时间……”

    “不晕船就好。这出去,要在船上待挺长的时间,如果晕船,那就难受了。”

    在海上没事情做,吹牛,聊天,打牌……

    时间一分分过去,傍晚了,林新海再次联系上了陈远:“有发现没?”

    “没有,平静得很。”

    “你们到哪里了?”

    陈远说:“距离中沙还有十海里,明天早过去加个油,然后去宪法暗沙那边转转。”

    中沙这边有一艘加油船。

    “之后呢,你准备往东还是往西?”林新海说:“我好规划航线。”

    往西,南沙群岛。

    往东,前往巴士海峡的方向。

    “你觉得呢?”陈远说。

    “你拿主意。”林新海说。

    “我觉得南沙。”陈远道:“现在去巴士海峡那边,太碰运气了。南沙要保险很多。”

    “行,就往南沙那边走。”林新海说。

    林新海也不问陈远为什么选择南沙。

    前往巴士海峡,位置就是在东沙南部,要是运气极好,有可能碰见大群的黄鳍金枪鱼。甚至蓝鳍金枪鱼……

    不过概率,极低。

    往南沙,找到大群金枪鱼的概率更低。小群的金枪鱼还是有的。

    对于南海,林新海比陈远清楚。

    钓鱼艇上。

    何飞他们终于睡醒了,出来看到陈远在放无人机。

    “天黑了啊。”杨巡笑着说。

    “马上要开饭了。”周升道。

    “有没有鱼。”

    “有。”陈远并没有多兴奋。

    “值不值得下网?”何飞问。

    “还可以的。”陈远道:“一般吧。”

    林新海的渔船一艘叫新海号,另一艘叫丽霞号。丽霞号现在改成辅助船了,上面安装了诱鱼灯。

    值得下网,但是和陈远的预期,相差太远了。

第一百零七章:干起来

    陈远他们的钓鱼艇已经出来第十四天了。

    西沙群岛渔场,气候炎热,终年水温很高,为珊瑚的大量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珊瑚的丛生又为鱼类生长、繁殖带来了丰富的饵料基础和优越的栖息条件。

    西沙群岛周围大多有巨大的礁盘,水浅而清,有着浅水礁盘性鱼类生长的环境,而礁盘外侧深度骤然增加,属于深水性环境,适于大洋性鱼类生活。

    因此,这里鱼的种类众多,属于礁盘鱼类区系的有海鳝科、笛鲷科、金眼鲷科和鳍科等。

    属于大洋性鱼类区系的也有鲭科、旗鱼科、飞鱼科等。

    其中产量较高的有刺鲅、鲔鱼、金枪鱼等十几种。

    七天前,陈远发现了一群刺鲅,还没有等来渔船,就被人捷足先登。

    开海了,西沙的渔船很多,不仅有海南的渔船,广东和广西,甚至更远地方的渔船也有跑来这边的。

    离开西沙,陈远他们就碰到了负热带高气压,大区域连续的强降雨,导致睡舱都进水了。

    暴雨,狂风,陈远他们这艘小小的钓鱼艇还正面硬钢了五级海况。这把何飞、杨巡他们折腾的够呛。

    船体剧烈摇晃,船体倾斜,人在船上基本呈倾斜状态运动。而且他们的船小,在船上经常有坐过山车的感觉。

    连着好几天了,何飞,杨巡他们实在受不了,晕船了。

    这两天,他们两个脸色惨白的有些吓人。

    林新海他们的渔船日夜赶路,陈远这边也刻意放慢的速度,等着林新海过来,将何飞他们送上大船。

    大船上,没有鱼的日子里也特别无聊。

    林新海天天在船上摆弄他的几盆绿植……

    “现在这个鬼天气,恼火得很。”林新海上了陈远他们渔船。

    “之前发现的那个鱼群被人抢了。”周升有些无奈。然后,他们就一直不顺利,天天都是强降雨,大风又大浪。

    “没事儿,那都是小鱼群,明天就能到南沙了,到时候好好发挥。”陈远说。

    出海到现在,一网都没有下。

    林新海感觉到了压力,船上员工也都显得无聊。

    两艘船,先不说油钱了,一天的人员工资就是一万块多钱。

    “不着急,我们这次出来主要还是金枪鱼为主。如果没有金枪鱼,咱们就围底网。”林新海说。

    “只能那样了。”周升叹了口气:“慢慢找吧,围底网是无奈之举。”

    船上工作人员将柴油吊了下来,陈远过去接住油桶,给钓鱼艇加油。

    加了油,陈远再去船上拿了一些补给。

    林新海给了陈远一些黄豆,还有两个盘子:“负热带高气压在开始散了,再过两三天,天气应该就好了。咱们这次出来一定能找到大的金枪鱼群。”

    “必须的。”陈远笑着回到钓鱼艇上,和船上的老爸挥了挥手,周升也是,然后发动钓鱼艇,远离了渔船。

    海面浪涌翻滚,在船上依旧和坐过山车似的。

    远离了两艘大船,周升将开船的工作交给陈远,就泡发黄豆去了。

    黄豆,做豆芽的。

    在海上很难吃到新鲜蔬菜,最容易搞到的,应该就是豆芽。

    黄豆泡发十个小时,然后在塑料盘子上面铺设一层打湿的纱布,就将黄豆铺在上面。

    几天后,持续了多日的负热带高气压终于过去,海面平静了很多。

    “豆芽可以吃了。”中午了,周升停下船,准备做午饭。

    陈远正在放无人机,无人机飞上高空,探测范围比陈远目测要远得多,而且可以观察到水下鱼层。

    “陈远。”对讲机里传来林新海的声音。

    “收到。”

    “要不要找个地方进行灯光围网?”林新海问。

    “不要着急,后面一段时间的天气好,我们再找找。”陈远道。

    “你们船上还有多少油?”

    “没多少了,正停下来等你们过来。”陈远说:“耐心一点。”

    林新海笑了笑,说:“你们的豆芽长起来没有?”

    “长起来了,可以吃了。”陈远说。

    “等着哈,我待会儿来你们船上吃个火锅。”

    “好。”

    今天海面风平浪静,周围没有大的发现,陈远将无人机收了回来:“师父要过来吃火锅,准备午饭了。”

    “他们还有多久到?”

    “两三个小时吧。”

    “这么久……”周升打着哈欠:“还是没有发现鱼群?”

    “有,不多。”

    和之前几次发现的一样,小股的鱼群。

    这次出来,林新海反复考虑后就只带了一张金枪鱼围网。

    那一艘丽霞号也被改成了纯辅助船,加装了大功率制冷设备。这次出来,要么暴富,要么暴负。

    首先考虑的还是金枪鱼,如果实在找不到金枪鱼,那就沉底围网。

    270米宽度的围网,直接可以沉到海床进行围网了,操作起来很麻烦。鱼获这块也很不稳定。

    林新海他们的渔船下午三点过了才过来,陈远和周升在船上已经准备好了火锅。

    陈远老爸和周升老爸也来到了钓鱼艇上。

    先是给钓鱼艇加满油,就坐下来吃着火锅。

    “十几天了,一网都没有下。”陈远老爸看着陈远:“找不到大鱼群那就搞小鱼群嘛,总不能一直干等着。”

    “找鱼的事情不能急。”林新海也有一些焦虑的,这开海已经半个月了,闸坡那边来外海捕鱼的渔船,有很多已经满载回去又出来了。他们跑南沙,现在了,却还一网都没有放。

    天气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陈远他们放过了很多小鱼群,一心想搞一票大的。

    早早回去的那些渔船,捕获的基本上是一些不值钱的鱼。

    陈远给老爸和林新海他们倒了酒,白酒,几人碰了一下,喝上一口。

    今天吃火锅,有牛肉片,鱼肉,豆芽,还有土豆片。

    “好久没有吃过一顿安逸的了。”周升再喝了一口白酒,夹起豆芽,就大快朵颐。

    在海上,素菜可比肉食珍贵的多。

    陈远也是干了一大口豆芽,再喝上一口白酒。

    连着多天的恶劣海况,每天都是吃面,或者是腊肉煲饭。今天的这顿火锅,真的是太解馋了。

    “明天开始我们就停着船等你们找鱼。”林新海道:“我们渔船进行手丝钓鱼作业,闲着好长时间了,看能不能赚回一些工人的工资。”

    “嗯。”陈远看向外面,忽然就是一怔:“收摊了,快点出发。”

    “咋了。”

    “有鸟群。”

    “哪里?”周升喝了有半斤多的白酒,有一点亢奋,但是顺着陈远的目光,却是什么也没有看到。

    “哪里有鸟?”

    “快点收了。”陈远端起吃的差不多的火锅盆直接倒入了海里:“师父,你们的渔船马力全开跟上。”

    “行。”林新海也多喝了几杯,面色发红,他也没有看到陈远说的鸟群:“真有鸟群?”

    “有。”

    “多不多。”

    “多。”

    林新海深吸一口,大吼一声:“干起来!我们回去了,你们追紧一点,别跟丢了。”

    “快点上去吧。”鸟群在很远的地方,以陈远的视力,看得也是模模湖湖。

    陈远的感官比普通人强很多,也比周升强得多。

    将老爸他们送上渔船,陈远坐在后甲板的驾驶位,发动钓鱼艇,直接就推动油门杆,马力全开的追赶过去。

    周升就一脸疑惑,望眼欲穿的看着前方:“没有鸟啊,毛都没看到。”

    陈远使劲眨了眨眼,前面确实有鸟群,只是太远了,他看着也是模模湖湖的。

第一百零八章:连续的状况【求订阅】

    钓鱼艇跑十几分钟了,周升还是没有看到鸟群,但看着一脸兴奋的陈远,满是疑惑。

    “你是不是喝多了,眼睛花了。没有鸟啊。”

    “你来开,我去前面打遥感。”陈远道。

    跟着鸟群,大概率能找到鱼。

    陈远将无人机上的感应器取了下来,固定在船头,然后开启设备。

    感应器正常工作,将接收到的海洋生物信号反馈到显示器画面上。感应器收集的信号不强烈,说明没有太多聚集的鱼。

    继续追着,二十几分钟后,周升终于看到了天空的黑点,也跟着兴奋了起来:“有鸟群。”

    “我早看到了。”

    “淦。”周升笑着道:“你眼睛咋能看到那么远?”

    陈远耸耸肩:“我天生视力好,要不然怎么做观察手。”

    周升翻了个白眼,说:“老实说,你还有啥异能?”

    “没有异能,就是视力好。”

    “你这视力,比我的也好了太多。”

    “别说这些,看好你的鸟。”

    周升嘿嘿笑着:“马丹,出来大半个月,终于看到了希望。”

    距离鸟群越来越近了。

    然后就不近不远的跟着鸟群,三个多小时后,感应器收到的生物信息越来越多。

    再跑了一会儿,遥感信号开始密集起来,但是飞鸟并没有停留。

    周升打开了钓鱼艇的鱼探:“水下一百多米,尤鱼群?”周升有些不太确定的看着陈远。

    鱼探画面显示的是一个个点,非常密集。

    “是尤鱼群,而且是很大的尤鱼群。”陈远兴奋的道。

    “现在怎么搞?”周升指了指远去的鸟群,问。

    陈远指了指海图:“还追个锤子,再追就出国了。”

    周升嘿嘿笑着:“咋不是金枪鱼群。”

    “你知足吧。”陈远看着海图,联系了林新海:“我们发现了尤鱼群,赶紧过来。”

    “有多大?”

    “一网几吨,甚至十几吨的那种。”陈远说。

    “我们一直马力全开的。”

    “搞快点……”

    “哈哈哈……好。”

    林新海看了陈远发来的坐标,更兴奋了。

    天已经黑了。

    陈远的钓鱼艇打开了诱鱼灯,丽霞号先过来,这艘辅助船马力更大,全速可以跑二十节。

    丽霞号停在陈远他们钓鱼艇的旁边,开了诱鱼灯。

    红色的,将钓鱼艇也照成了红色。

    林新海的渔船跑得慢,过来的时候都九点过了。他的渔船上有雷达鱼探,看到聚集大量尤鱼,兴奋的召开了动员会。

    “陈远。”

    “收到……”

    “我给你送一些南极虾过去,知道怎么用吧。”

    “知道。”

    林新海将皮划艇挺放了下去,上面装满了南极虾,送到陈远他们船上。

    “丽霞号十一点钟关灯,然后开始作业准备。”对讲机里,林新海道。

    “好。”陈远回复道。

    今晚十一点钟,海水最低位,也就是干潮。

    过来的是杨巡和何飞,他们将一袋袋南极虾丢给陈远他们,然后就回去了渔船。

    新海号上,林新海正在布置工作。

    丽霞号上灯光最亮,尤鱼开始大量聚集过去。

    这网下去,少说十几吨,甚至可能超过二十吨。

    要十一点钟了,丽霞开始关闭了一些灯光。

    时间慢慢过去,干潮了,海面平静,海水不再流动。

    丽霞号再关闭了一些灯光,陈远这边开始向海面抛洒南极虾。

    用来聚鱼的南极虾多是一些虾头虾壳。

    “抛饵料了没有?”林新海问。

    “再抛了。”周升拿着对讲机,说道。

    过了一会儿,林新海又说:“有鱼群过来了,你们能不能看到是什么鱼?”

    “等等。”陈远看了看鱼探画面:“鱼群长度1米左右,应该是金枪鱼。感觉数量不多。”

    “丽霞号要提前关灯了。”林新海说:“我们这边准备下网。”

    “行。”

    丽霞号关闭了所有灯光,过了有十几分钟,才发动引擎,缓慢离开这个区域。

    “黄鳍金枪鱼出水了,看样子是四五十斤的鱼群。”陈远丢着南极虾,看到几条金枪鱼过来抢食,说:“金枪鱼数量还可以,应该有一百多条。”

    林新海兴奋使劲的挥了挥手胳膊:“好,我们准备放网了。”

    “放网的时候速度慢一点。”陈远说。

    “知道。”

    鱼探画面看到金枪鱼就有好几十条,那么整个鱼群,一百多条应该有的。

    新海号和丽霞号已经就位了。

    渔船那边黑乎乎的,陈远这边看不清楚,不过看两艘船的距离和位置,应该是准备放网了。

    时间一分一分过去,十几分钟,陈远才看到丽霞号跑起来。

    周升看到这里吐槽了:“这速度,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要是有钱了,搞一艘现代级别的围网船,那才爽。”

    现在是干潮,主要还是围尤鱼。围金枪鱼是顺带,所以放网的速度很慢。

    1700米的网,可以围一个直径540米的圆。不过围网,不可能刚好围成一个标准的圆形……

    “金枪鱼跑了没有?”

    “没。”陈远说。

    “鱼群数量有没有估算错?就一百多条?”

    “小股金枪鱼鱼群。”陈远道:“一百多两百多的样子。”

    林新海的这张金枪鱼围网,网眼很小,可以围金枪鱼,也能围别的鱼。

    定制网,当初就想好了的,要是找不到金枪鱼,那就是围别的鱼。很自然的,个头稍微大一些的尤鱼,也能围。

    1700米的围网,放网就用了半个多小时。陈远船上的南极虾也丢完了。

    本来只要丢一些南极虾就行的,但是来了金枪鱼,得将这些金枪鱼留住。

    “围网完成了,正在收拢括纲,你们从围网里面出来,再周围看看有没有跑了的金枪鱼,再就是观察一下尤鱼数量还有多少。”林新海布置着任务。

    “等括纲收拢后我们再出去。”

    “也行。”

    括纲收拢差不多了,围网的底部已经收紧。

    两艘渔船灯光大亮,陈远长松了一口气,发动钓鱼艇离开了围网圈子,然后开着鱼探在围网周围游走。

    林新海那边在开始收网了,周围了几圈,没有发现漏网的鱼,陈远他们就去了别处。

    这个大范围内的尤鱼数量还很多。

    “尤鱼的数量还多。”陈远通过对讲机道。

    “今天晚上没法搞了。”林新海说。

    “咋了?”

    “液压机漏油了。”

    “哪台液压机。”

    “掉底缸的液压起重臂。”林新海语气中很有一些恼火。

    周升就郁闷,他也跟着恼火起来。这也太拉跨了。

    从出海算起来有半个月了,这是下水的第一网,第一网就出了问题。

    这是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大鱼群,下次再找到大鱼群,不知道要等什么时候。

    “拉网机有没有问题?”

    “没有。”

    “要不要我们上来帮忙?”

    “不用。”

第一百零九章:起鱼获

    “掉底缸的液压起重臂,是哪个?”周升听到对讲机里林新海说的话,一脸疑惑。

    围网有上纲、下纲、底环纲及上下缘纲。

    掉底缸,应该是吊底纲。

    底纲就是下岗,网具下层。

    “你痴线了,就是起网吊臂。”陈远说。

    “新设备啊,怎么会第一次使用就爆了。”

    陈远开着钓鱼艇在围网外围巡逻,主要是观察围网连接部位有没有跑鱼。

    如果出现缝隙,周升还得潜水下去修补围网。

    如果只是尤鱼,那么问题不大。但里面还有金枪鱼,如果网节有缝隙,很容易跑鱼。

    陈远巡查了一圈,没有看到跑鱼的,又拿起对讲机:“下纲出水了没有?”

    “还没有,就是起下纲的时候,液压爆了。”林新海道。

    “三台起网机,全部爆了?”陈远说:“也就是还没有将下纲拉出来。”

    “爆了两台。”

    “我去。”周升顿时就无语了,拿过对讲机:“丽霞号上的起网机呢?”

    “我这边在起下纲,丽霞号在收跑纲。”林新海说:“有没有跑鱼?”

    “没。”

    “这就好,你们在下面看着,别让金枪鱼跑了。”

    丽霞号上除了跑纲绞机还有两个吊臂,这两个吊臂主要用来起鱼获的。

    听到这里,周升头皮发麻,拿过对讲机:“用收网机,先将下纲拉出来。再这么搞,金枪鱼要跑了。”

    “在弄,正在调转船的方向。”林新海现在也是着急上火。起网吊臂的液压系统出了问题,油管直接破裂,现在油压器里到处漏油。林新海现在还没有找到破裂点……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号起网机的液压系统跟着爆了。

    这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漏出了几桶油,更大的问题是他们没有备用油。

    周升看向陈远:“我还是上去帮忙吧。”

    陈远发动钓鱼艇,向新海号靠了过去。

    新海号正在调整姿势,等船停下来,周升这才爬上去:“你继续巡逻。”

    陈远比划了个PK的手势。

    丽霞号在新海号的旁边,两艘渔船现在灯火通明,船上都是忙碌的人影。

    陈远开着船回旋了一圈,见到冲锋舟上的何飞,打了个招呼:“身体好了没有?”

    “好了。”何飞将冲锋舟靠了过来,介绍道:“这位是刘师傅。”

    “刘师傅。”

    刘师傅看着老实巴交的,应了一声。

    陈远拿出香烟给何飞和刘师傅递了一根。

    “渔网的下纲还没有出水?”何飞说。

    “还没有。”

    “下面的金枪鱼多不多?”

    “小股的金枪鱼。”陈远道:“明天可以吃金枪鱼刺身。”

    何飞和刘师傅嘿嘿笑了笑。

    “起网机爆了?怎么这么长时间了,下纲还没有起上来。”

    “两台。”

    “这晚上有的搞了。”

    两艘渔船,一直忙碌到深色三点过,下纲这才出来。

    这次围网很顺利,可是收网的时候,状况频出。

    完成围网后,渔艇携带的跑纲和括纲,分别固定于船首部和连接在绞机上,迅速收绞括纲两端。

    林新海的渔船,收下纲的时候需要用到起吊的辅助。

    起吊出问题了,而且是两个起吊比,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现在,渔船使用的收网机起吊下纲。收网机也就是渔船后端的动力滑轮,这是横跨船后甲板的一根大桅杆,主要是用来收绞网具……

    下纲出水后,船上的工作人员将下纲固定起来,然后用动力滑轮收绞网具,这一次终于没有再出问题了。

    开始涨潮了。

    天空也开始泛白。

    涨潮后,陈远的钓鱼艇摇晃的厉害。

    网圈也缩小到了可以取鱼获的程度,现在这个阶段不怕鱼跑了。

    两艘冲锋舟来到新海号旁边,接上面的船员区丽霞号上干活。

    现在两艘渔船距离只有不到十米,天色一点点亮了起来。

    当天日出方向泛白,第一网鱼获终于起了上来,满满的一网尤鱼。这些尤鱼个头都不错,是火箭尤。

    “发财。”林新海站在新海号上大喊了一声:“周升,你在下面小心一点。”

    周升在渔网里面帮着起鱼,笑着大声道:“好家伙,不止一百条金枪鱼。”

    “慢一点搞。”

    起网的方式也是小心围网。用小网在大网里面围一个圈,然后收紧小网下面的绳子。

    第一网起来有三四千斤尤鱼,还网到了两条金枪鱼。

    陈远和周升的老爸也去了丽霞号,在帮着分拣和搬运鱼获。

    丽霞号上有三个冷冻舱,全部是超低温,制冷设备昨天晚上已经打开。送进去冻库快速冰冻起来,可以最大程度保留鱼获的鲜味。

    有人起网鱼获,有人分拣,搬运。

    所有人都忙碌着。

    陈远在钓鱼艇上打着哈欠,对讲机里传来林新海的声音:“陈远。”

    “在。”

    “你看看尤鱼群散了没有。这里的尤鱼多,应该能吸引金枪鱼过来。”林新海道。

    “我这个船现在不好找,周围尤鱼太多了,遥感器接收的信号太多。就算有金枪鱼过来,具体远了我也看不出来。”陈远吐槽道。

    “用钓鱼艇的鱼探嘛,你现在反正都闲着。”

    “行,我出去跑一圈。”

    这里尤鱼多,大概率会将金枪鱼吸引过来。

    陈远开了一罐红牛,喝上一口,再点了根烟,出发。

    天已经亮了。

    天空尽头出现了红霞,陈远出去跑了一圈,没有重大的发现。

    回来后这边还在起网。

    林新海这时候在船长室抽着烟,对讲机里:“大哥,起多少尤鱼了?”

    “十五吨肯定是有了的。”林新民有些羡慕:“金枪鱼有107条了,小的四十斤左右,最大的有七八十斤。这一网,你们是发财了。”

    林新海哈哈笑着,说:“一般一般。之前我喊你入股来着,怎么样?”

    “下次嘛。等下次出海,我入一股。”

    “行。”

    “你估计下面还有多少尤鱼?”

    林新民回道:“还有好几吨。”

    “这一网,有没有两百万?”林新海说。

    “肯定有。”

    “哈哈哈哈……”

    林新民又听到了林新海夸张的笑声。

第一百一十章:金枪鱼群

    林新海他们聊对讲机,陈远这里也听得到。

    林新海兴奋的声音,陈远都无语了:“兴奋啥呢,出来有半个多月了,就搞了这一网。”

    “那你又找不到鱼。”林新海说。

    “搞快点起鱼,白天的时候这边容易来金枪鱼。”陈远说。

    “已经很快了,是鱼获太多。”林新民说。

    一直忙到十点过,鱼获全部收起来。

    尤鱼,估摸着二十几吨。

    金枪鱼251条,最小三四十斤,最大七八十斤。

    还起获了一些杂鱼。

    陈远过去接了周升,煮饭。

    “这一网,价值多少?”周升问。

    “刚才听到林新海他们说,这网的价值应该过两百万。”陈远道:“火箭尤贵,还有两百多条金枪鱼。”

    直接超低温回去的火箭尤,价格也非常不错。

    船上的工人有好多一夜没有睡觉了,渔船现在停了下来,大家都在做饭吃。

    1700米的渔网,将渔网收回来整理好,这也是个不小的活。

    陈远白灼了两条尤鱼,切片。这个肉白嫩嫩的,蘸着芥末,一口下去直接上头,随后就有澹澹的鲜甜味儿绕在舌尖。

    吃过饭,渔船上的工人,一些回去睡觉了。

    还有一些昨晚上休息了,在船上忙着收拾整理渔网。

    “师父。”陈远将钓鱼艇开了过去。

    “干啥。”林新海正说要回去睡觉了,看到陈远的钓鱼艇靠拢过来。

    “卫星电话。”

    林新海笑着将卫星电话拿了出来:“你啥时候带女朋友过来给我们看看啊。”

    “有机会的。”陈远笑着说:“起吊机的液压系统能不能修好?”

    “要回去全部拆了弄。现在就算能弄好,也没有液压油。”林新海说:“不过问题不大,还是可以下网收网。”

    陈远拿过卫星电话去了船头,给彦小兮打了过去:“喂。”

    “你可算给我打电话了,什么时候回来啊?”彦小兮问。

    “还要一段时间。”

    “捕到多少鱼了?”

    “今天才下第一网,有二十多吨尤鱼。”陈远笑着说。

    “二十多吨尤鱼可以卖多少钱?”

    “现在的价格,1吨大概八万。”陈远道。

    火箭尤的价格高,而有些品种的尤鱼,价格便宜。

    “二十多吨?那就是有差不多两百万了?”

    “应该吧。不过还要扣除油费,工资……能剩下多少,就要卖了后才知道了。”

    “要国庆节了,国庆节能回来不?”

    “应该可以。要回去的时候我提前给你打电话。”

    “好。”

    前段时间天气太恶劣了,陈远一直没有给机会给彦小兮打电话,今天这个空档,一个电话就聊了十几分钟。

    回去睡了一觉,醒来已经是下午了。

    陈远将无人机放了出来,接收到的生物信号依旧很多。

    丽霞号去了尤鱼群边缘位置,在观察有没有金枪鱼群。

    周升在外面抽着烟。

    “有没有发现?”陈远问。

    “不知道,我也刚醒来没一会儿。”周升丢来一根香烟。

    大量聚集的尤鱼群,很容易将金枪鱼群给吸引过来。

    “大伯。”陈远联系了丽霞号的船长林新民。

    “收到。”

    “有发现没?”

    “发现了一些大鱼的信号,但不知道是不是金枪鱼,数量也不多。”

    “我们出去看看。”陈远发动钓鱼艇,打开鱼探。

    跑了没多远,鱼探画面就传来了大鱼的图片。陈远计算了一下体型,这些鱼的长度1.5米左右,游泳速度很快。

    陈远拿起对讲机:“有发现,体型比较大的金枪鱼。”

    陈远用的对讲机,公共频道。

    “多大?”对讲机里传来林新海的声音。

    “1.5米左右。”陈远道。

    “数量多不多。”

    “就看到三条。”陈远说:“应该是金枪鱼,我们再去外面转转。”

    “好。”

    离开了尤鱼活动范围,陈远将无人机拿出来放了出去。飞了有半个小时,没有重大发现。

    南海这边大型的金枪鱼群本来就少,小群体的比较多。

    陈远将无人机的电池换下来,钓鱼艇重新换一个位置,继续飞。

    天色将暗,无线电传来林新海的声音:“有没有发现?”

    “没。”

    “那就回来了。这边聚拢了一群金枪鱼,数量不少。你回来指挥下网。”

    “好。”

    陈远将无人机收了回来,周升就发动钓鱼艇,将陈远送上丽霞号。

    陈远先是看了水平探鱼仪探测的画面,确定鱼群位置和深度,联系了林新海:“我们先迂回过去。”

    “好。”

    这里有两个金枪鱼群,下午发现的那群金枪鱼,数量少,但个体大。

    现在来的这群,数量多,但是体型不小。

    两个群体的金枪鱼相距有七八百米。

    小个体大群的金枪鱼成圆圈,正在捕食尤鱼。大个体的金枪鱼则分散的……

    “周,何飞,杨巡?”陈远喊道。

    “收到。”周升。

    “收到……”何飞和杨巡。

    “你们现在去三点钟方向,停着不要动……”陈远在船长室,看到周升他们就位后,再道:“再远一点。”

    “行了不?”周升发动钓鱼艇再跑远一些,问。

    “差不多了。”

    “我们这个位置差不多了吧?”对讲机的公共频道,林新海说。

    “差不多了。”

    陈远他们现在主要围大群的小个体金枪鱼,现在这个距离距离鱼群有两百米左右。离得远一点……

    现在这个位置,渔船放风舷保持受风、顺流。

    等两艘渔船靠拢,拉到围网的跑纲和括纲,就全速前进,将网端拖下水后,以鱼群为目标,快速的作圆周运动放网包围鱼群。

    围网进行到一般,陈远喊道:“现在赶鱼,能赶进来多少算多少,快点。”

    “好。”

    周升率先发动钓鱼艇,油门杆直接到顶,原地漂移起来。

    何飞和杨巡他们各自驾驶一艘冲锋舟,也是马力全开。三艘船呈现扇形,能弄出多大的动静,就弄出多大的动静……

    他们三艘钓鱼艇在大金枪鱼的外侧,忽然的动静,收到惊吓金枪鱼就朝着围网的方向逃窜。

    “金枪鱼进围网了。”林新海兴奋的大声喊道。

    “在围网外面,等我们合网。”陈远也是兴奋了起来:“师父,绞机准备好,收括纲的时候速度快一点,这张渔网太浅了,容易从网底跑鱼。”

    “已经准备好了。”林新海道。

    这次的围网速度比昨天晚上快了一倍不止,等到渔船靠近后,依靠惯性两艘渔船靠拢一起。

    陈远出去船长室,带着跑纲和括纲的绳子上了新海上。

    跑纲捆绑在船首,括纲连接绞机。两头的括纲合拢一起,打开机器,快速的收紧底网。

    周升的钓鱼艇在围网里面,陈远手上还拿着对讲机:“有没有从下面跑鱼?”

    “最大的金枪鱼,我这边的探鱼器已经看不到了,超出了探测深度。”周升说。

    “淦。”陈远回过头看着绞机:“这玩意能不能快一点。”

    “已经是最快了。”

    陈远计算着时间,八分多钟了,括纲的两头才完成收拢。

    陈远头皮发麻,真的。

    林新海有些尴尬,讪讪笑道:“钱不够。这台绞机都是王鹏好不容易淘回来的。”

    “钱不够跟我们说嘛,一个大号的绞机又不用多少钱。”陈远是心疼跑了的鱼,语气就重了一些。这边的金枪鱼不好找,能找到这个位置来,运气占了很大比例。

    围网在收拢网底的时候速度一定要快,特别是捕获金枪鱼的时候,不然金枪鱼会从网底跑掉。

    不用想,这次的金枪鱼肯定跑了一些。跑的还多是大鱼,几十斤的鱼群应该没跑多少。

    可就是跑了大鱼,才心痛。大鱼值钱啊。

    “不说这些了,快点起鱼获。”林新海看着鱼探画面,确实有跑鱼,还跑了不少,讪讪笑着道:“这网收获要是好的话我们就回去了,升级一下装备再出来。”

    跑鱼了,还是从网底跑的鱼。这个真要怪林新海自己了,知道出来围金枪鱼,他可是老船长了,却犯下了这么低级的错误。不说陈远心疼发火,林新海自己都心疼得很。

    在南海,这个季节,要找到相对来说大一些的金枪鱼太不容易了。林新海先前都是做好一个月找不到金枪鱼群的准备……

    陈远‘嗯’了一声,笑嘻嘻道:“这一网有没有十吨?”

    “想啥呢,十吨?能有五吨就封顶了。”

    收括纲的绞机小了,得换一个更大的出来。他们这张只有270米深,收紧括纲的速度慢了,特别容易跑鱼。

    昨天晚上的金枪鱼没有跑,那是因为昨晚是深夜作业,网里面又有很多的尤鱼。那些金枪鱼估计还在饱餐,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围住了。

    林新海为了这次出海可以说是掏空家底了,毕竟谁也不想在捕鱼的过程中状况百出。

    如果有钱,好的机械和设备,那肯定是能上就上了。问题上是没有钱。

    不管怎么样,括纲已经收拢。

    三台起网机坏了两台,剩下的一台用处不大。

    新海号开始调整位置,准备起网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百万损失

    林新海渔船上的绞机有好几个。

    正常来说,如果绞机足够大,将括纲两端连接绞机上,就能将渔网下纲拉出水面。

    渔船后甲板主桅杆的动力滑轮就开始收绞网具,不断缩网圈。

    林新海改造渔船的时候钱不够,绞机用的还是以前的绞机。

    可以前用的却不是金枪鱼围网。现在这张渔网,下纲加上铅坠的重量可是不轻,特别是围网出水后。

    渔船配备了三台起吊机。

    起吊机的作用是起吊下纲,辅助回收渔网。

    如果这些设备都完好,起网和回收渔网的效率可以快好几倍。

    三台起吊机坏了两台,幸好没有全部搞坏,不然的话,那个麻烦就大了。

    “下纲出水了没有?”对讲机里传来周升的声音。

    “还没有。”

    “搞快点啊,争取今天晚上再围一网尤鱼。”周升说。

    “估计悬,搞不快。”陈远道。

    昨天晚上下的围网,一直到今天下午两点过了,才将渔网收回来。

    正说着,下纲终于全部出水。

    接着开始收缩网圈,陈远在船上帮忙……

    不知不觉的,天色已经黑尽。

    随着网圈的不断缩小,灯光照耀下,网圈里面已经能看到金枪鱼了。

    丽霞号不断的靠拢过来,帮着将渔网吊起来,避免金枪鱼跃出围网。

    一直到晚上九点过,网圈缩小到合适的范围,金枪鱼被赶到了起鱼部。丽霞号的起吊机,吊着一个大网。

    周升和杨巡,还有何飞,他们在渔网里面帮着起鱼。

    金枪鱼的力气大,这里面应该还有两百斤以上的金枪鱼,起鱼获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

    十几分钟后,第一网金枪鱼被吊了上去,看上去不少。全都是黄鳍金枪鱼,个头都在四十斤左右。

    在海南,四十斤左右的金枪鱼群数量众多。

    “有没有大鱼。”陈远趴在船上,看向在围网里干活的周升喊道。

    “有。我看到了好几条大货。”周升道:“不过刚才收紧括纲的速度太慢了,应该跑了一些大鱼。”

    第一网三四十条。

    这些鱼放血处理后,清理了内脏,就送入超低温冰柜里保存。

    鱼内脏这些也没有浪费,全部冰冻起来,等回了闸坡还能拿去卖钱。用来喂养网箱石斑鱼之类的。

    陈远去了丽霞号上,老爸和周升老爸在帮着拉渔网。

    “爸,周叔。”陈远喊道。

    陈远老爸笑着点点头,周贺也是笑着‘哎’了一声。

    “陈远,喊师父那边收一些网。”周升喊道。

    “师父,再收一些渔网。”陈远拿着对讲机道。

    “现在就收网?”

    “鱼不多。”

    本来大型金枪鱼,也就是长度1.5米左右,甚至更大一些的,大个体金枪鱼群的数量应该有几十尾。

    小个体金枪鱼群,陈远看过丽霞号上的鱼探画面,初步估计至少有10吨以上。可是现在看来,这一网能搞上来5吨金枪鱼就不错了。

    林新海之前也判断过鱼群的,挺高鱼不多,狠狠的跺了跺脚,指挥着再收了一些渔网。

    “陈远。”周升又喊道。

    “干啥。”

    “大鱼还有不少。”周升哈哈笑道。

    “注意安全,慢一些搞。”

    “好。”

    起鱼获的速度有点慢了,差不多要二十分钟才能收上来一网。

    陈远在船边上待了一会儿,跟着去看了丽霞号上面的冷库。

    这两艘渔船的改造,很大一部分钱花在了冷库上面。

    丽霞号有三个冷库,其中最大的一个冷库用来对付尤鱼,快要装满了。大概估算了一下,23吨往上。

    昨天捕捞的金枪鱼在2号冷库,有251条,最小三十几斤,最大的估计八十多斤。总的重量,7吨左右。

    2号冷库和3号冷库比较小。

    2号冷库也快要装满了。

    今天傍晚的这一网,要是括纲机给力一些,丽霞号就能满仓回去了。

    一直到深夜一点过,围网里面的金枪鱼全部起来了。

    长度1.5米以上的金枪鱼只有17条,跑了估计三十条以上。最大的蓝鳍金枪鱼,长度2.47米,这条蓝鳍金枪鱼特别肥,重量至少270斤往上。

    剩下还有几条不错的。

    再就是小个体金枪鱼,这群小金枪鱼很肥,全都可以上拍卖行。如果就肉质来说,小金枪鱼的肉质,比那几条单独挑出来可以送拍卖的大金枪鱼还要好。

    金枪鱼,不一定是个体越大肉质越好,还要看金枪鱼生活的海域,以及肉的油脂。

    今天的金枪鱼,总共加起来不到三百条。

    这个比预估的情况要好得多,但是这一网,最起码跑了一半多的鱼。

    周升将钓鱼艇固定在丽霞号,爬了上来:“这一网比预估的要少很多。赶鱼的时候,我看到最起码30条大的金枪鱼。”

    那只是看到的,还有没看到的。

    大个体金枪鱼的数量,初步估计应该在50尾以上。却只捕获了17条,剩下的全部在收括纲的时候跑了。

    不仅大鱼跑了很多,小鱼也跑了很多。

    林新海也来到了丽霞号上:“有多少?”

    “289尾。”林新民说:“跑了有一大半。”

    林新海挠了挠脑壳:“这个……我的责任,没有计算好括纲机的绞力。”

    “你可以的,一次失误上百万的损失。”林新民也是心疼,他虽然没有参股,但是这批金枪鱼的品质好。就价格来说,搞不好比这两天捕获的大金枪鱼还要贵。

    今天这个损失绝对超百万。

    “咋回事啊,我昨天就想说了,收括纲的速度咋个那么慢。”

    “安装了冻库和动力滑轮桅杆,就没有钱了。我这次出海油费都还欠着的,括纲机的主机没有换,就更换了一个大轮子,收括纲的时候拉不动。”林新海抱歉的看着陈远他们。

    “没有钱给我说一声啊,括纲机又不贵。”

    “没事儿。”周升看到林新海难受的样子,笑着说:“回去后换一个括纲机,咱们过段时间再出来就是了。现在还不是捕捞金枪鱼的最好时间……”

    陈远也是笑着道:“这次回去后将设备弄好一点,咱们下次再出来,那一网就是上百吨的量了。”

    “好家伙,你说的哈,一网百吨。”林新海依旧心痛,但还是笑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二章:再搞一网

    跑鱼了,这可以说是林新海的责任。

    一下损失就上百万,搁谁身上都难受。

    自离开远洋船队,林新海一网捕捞的鱼获,最多价值二十几万。

    这一下子跑了上百万鱼获……

    “一网百吨算个啥,那样的鱼获咱们以前经常碰到。最多的那次,一网搞了三百多吨,咱们和张老三的渔船都装不下了,硬是圈着网等了一天一夜,才等到母船过来。”周升哈哈笑着说。

    “我记得那次也是陈远找到的鱼群。”林新海道。

    “有陈远在,找鱼的这个事情简单。”周升笑着道:“这次的事情你可别气出毛病来哈,咱们下次出来再搞过就行了。”

    “滚滚滚,老子没有你说的这么脆弱。捕鱼嘛,哪有不跑鱼的。”林新海说:“要不要吃金枪鱼刺身?”

    陈远摆摆手:“刚捞上来的金枪鱼不好吃。昨天捕捞的金枪鱼,现在硬的和铁棒一样。”

    “你不会拿一条下去慢慢解冻。”林新海翻了个白眼。

    “等回去的时候我带一条。”

    “应该还没有满舱吧?”林新海说。

    “快要满了。”

    “再搞一网。”周升道:“底网。你那艘船还是空舱。”

    林新海看向陈远。

    陈远看周升一脸期待……

    陈远是不想围底捕鱼的。围底捕鱼需要有人潜水作业……

    陈远以前参与过围底捕鱼,潜入水下两百多米。记得第一次围底捕鱼,陈远在的潜水组就差点出了意外。

    “围底捕鱼太危险了。”林新海摇摇头。

    “有啥危险的。”周升道。

    陈远觉得围底捕鱼危险那是以前。现在,以陈远和周升的能力,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明天出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好的位置。如果位置好,就围一网,要是找不到好位置,我们就回去了。”陈远说。

    “行。”

    “要底围也可以,水深不能超过两百米。”

    底围,十几米到一百多米的深度最好,这个深度的鱼多。

    “之前买的集鱼器,都带出来了么?”陈远问。

    “带出来了。”林新海道。

    “我们明天出去勘探位置。”

    时间不早了,何飞他们准备吃点东西休息了的。

    陈远过去叫上了他们,上钓鱼艇。

    “船上还有没有酒。”何飞笑着道。

    “有,白的啤酒?”

    “啤酒,最好是冷冻过的。”杨巡扭着腰杆,说。

    陈远进去打开冰柜将啤酒拿了出来,还有一块已经解冻的牛肉。

    牛肉是从渔船上面拿下来的:“烫火锅吃?”

    “行。”周升道。

    “超辣的?”何飞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渔民家庭出身,是真有一些怕陈远他们。

    当地渔民大多吃的清澹,不管什么,白灼就是了。

    就杨巡吐槽何飞的那样,猪大肠都要白灼,原汁原味。

    “微辣。”陈远说。

    “一点点辣。”周升也笑着道:“我们做的火锅好吃。要不要喊师父他们下来吃火锅?”

    “问一下嘛。”

    周升拿起对讲机:“师父?”

    过了一会儿,林新海回话道:“干啥?”

    “来船上吃饭不。”

    “在吃了。我等下还要回收渔网,你们自己吃。”

    “我爸呢?”

    “他们吃过饭,回去睡觉了。”

    “行。明天一早,我们出去找鱼了,你们的渔网快一点收上来。”

    “好。”

    周升拿出火锅底料,牛油的,再拿出一把干辣椒,一把花椒,以及别的香料。

    何飞看着那一把红彤彤的干辣椒:“这是一点点辣?”

    “就一点点,主要是吃辣椒的香味。”

    何飞在旁边看着,嘿嘿嘿的笑,说:“你要多吃一点辣椒,辣椒祛体内湿气。”

    “你要是觉得辣,自己弄一个盆子,自己烫着吃。”陈远说。

    “没事,他丫的爱吃不吃。实在吃不惯,火锅烫好了自己涮白开水。”

    “淦。”何飞翻着白眼,拿出香烟给陈远他们递了一根,道:“不是说回去了么,还要出去找鱼?”

    “明天在附近的岛礁周围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位置,我们做一个集鱼器,围一个底网。”周升说。

    珊瑚礁附近的鱼,价格通常来说还是不错的。围一个直径差不多500米的圈,这个圈的面积,差不多有300亩了。

    这么大的面积,只要搞好了,一网打尽,数量是相当可观。

    陈远在切牛肉片,远处的丽霞号大灯熄灭。新海号依旧灯光通亮,后甲板上船工忙碌着,在回收渔网。

    钓鱼艇船舱顶上也亮着灯,船舱内,火锅已经煮了起来。

    有牛肉,土豆片,豆芽。

    跟着船出来在海上的时间长了,就想吃一些蔬菜。

    何飞也是,这个豆芽这个东西又特别能吸辣,吃起来爽脆得很,也辣得很。

    陈远吃着都觉得有一点辣,可是又辣又好吃,香得很。

    何飞时不时的吸着气,灌上一口啤酒。

    周升这个人最喜欢吃肉,涮着大片大片的牛肉:“过瘾。应该再弄一些鱼过来烫着吃。”

    “金枪鱼烫火锅,你们吃过没?”杨巡问。

    “吃过。”

    “啥味道?”

    “金枪鱼的大腹肉比较好,油脂多,烫着吃的味道也还可以。身上的肉,就跟嫩鸡肉差不多。”

    一顿饭下来,何飞嘴巴都肿了,红彤彤的。

    杨巡看到后笑的没心没肺……

    夜已深了。

    今晚何飞和杨巡值夜班。

    陈远他们两个回去船舱睡觉,明天早上要出去找下底网的位置,还得潜水勘探地形。

    船上的工作就是这样,辛苦得很。

    “你以前参与围底网,一网可以起来多少鱼?”周升问。

    “以前用的两千多米长的围网,最多的一网,上来过七十多吨。”陈远说。

    “这么多?”

    “围底网麻烦。”

    围底网都是水比较浅的海域,要么先做好集鱼器。要不然就提前在海底做好诱饵……

    渔网圈出来的范围就有几百亩了,要是再将周围的鱼给吸引过来,这一网下去,只要不是特别倒霉,十几吨都是少的了。

    南沙群岛是由200多个岛礁、沙洲、暗沙、暗滩等组成的群岛,周围有许多沉没的海底山和珊瑚礁。

    受这种地形影响,常能形成局部的涌升流,把底层丰富的营养成分带到表层,又有众多的珊瑚礁为鱼类提供了饵料充足、适宜栖息和易躲避敌害的场所。

    南沙群岛渔场水产资源丰富,鱼类众多。

    而且说实话,这边的鱼群种类,可以说非常适合围底网。

第一百一十三章:沉船

    天亮。

    何飞在船舱的长椅上睡着,杨巡在外面活动身子。

    “昨晚辛苦你们了,你们是回船舱睡觉,还是回渔船?”陈远说。

    杨巡看了看渔船:“我们回渔船,在渔船上睡的踏实。”

    这艘钓鱼艇要是跑起来,睡觉有点难受。

    周升也起来了,拿了电磁炉出来烧水,下面。

    臊子和朝天椒酱都吃完了,还有一些猪油。

    煮了面,往里面丢一些豆芽,再弄一点猪油和酱油,就是早餐。

    吃过饭,陈远发动钓鱼艇将何飞他们送到渔船上面,就调转船头去了附近的岛礁、暗礁,寻找合适下网的地方。

    寻找适合下网的海底,也顺便找鱼。

    南沙渔业资源丰富,陈远放出无人机,经常可以接收到成群的海洋生物信号。

    就一个早上,陈远便发现了三个值得下网的鱼群。

    只是值得下网,但不是大型鱼群。不过就这样的密度,那也是相当可以了。

    南沙的鱼群比西沙多。

    可是南沙的海底地形更为复杂,到处是海底山、珊瑚礁,以及海底峡谷,受这些地形的影响,经常可以看到涌升流。

    在南沙捕鱼的渔船也多,而想要找到一个很好的沉底围网区域,就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了。

    陈远他们早上七点过出发,一直到下午四点过,才在一个岛礁和暗滩组成的群岛外围发现一块可以下网的位置。

    要下沉底围网得满足很多个条件。

    最重要的一个条件,那就是这里有鱼,而且还能通过一些手段将鱼群给聚集过来。

    这对海底的地形要求特别高。

    就像林新海的渔船,一网要保证3万元以上的鱼获,这才不至于亏本。

    此时的林新海正和罗老四渔船的船长闲扯。

    老四号渔船也是闸坡过来的渔船,开海半个多月了,老四号总共围了5网,扣除油费,人工费,有小赚。但是这个小赚,如果现在就回去的话,算上回去的油费,可能要亏钱。

    “海哥,你那边怎样,下几网了?”罗老四问。

    “才下了两网。”林新海笑着说。

    “搞到了多少?”

    “还没有爆舱。”

    罗老四一听:“淦,可以啊。我这边不知道怎么搞的,过来这边有十天了,找到的全部是小股鱼群。大的鱼群一个没有发现。”

    “做一个集鱼器嘛。南沙这边的鱼多,可以用集鱼器。”林新海道。

    “没有带集鱼器。”

    “我这边有集鱼器,等我用完了,将集鱼器留给你。”

    “海哥大气。”

    正聊着,陈远联系到了林新海:“位置找到了。”

    “在哪里?”

    陈远报了位置,林新海这边就马力全开,向陈远那边赶了过去。

    距离有五十几海里,丽霞号先到。

    重量有二十几吨的集鱼器就在丽霞号上。

    集鱼器有几个浮筒,绳子,以及绳子串号的生蚝壳。

    先将两个皮划艇吊了下去,然后再吊了浮筒,串着生蚝壳的绳子。工人们忙碌着……

    陈远他们的钓鱼艇上。

    周升现在在海底,他背着潜水气瓶,穿着潜水抗压服,在一百七十多米深的水下潜水好几十分钟了。

    陈远开着钓鱼艇,开着鱼探,一直在关注周升的动作。

    好一会儿,周升浮了上来,游到船边。

    陈远伸手拉了他一把。

    上船后,周升拿出一块东西递给陈远,这才脱掉抗压服。

    陈远看着手上这个附着了藤壶壳的陶瓷碎片:“下面有沉船?”

    “应该是沉船,我还看到了腐朽的木头。古沉船……”周升兴奋极了,说:“咱们这是要发财啊。”

    “发财个屁。”陈远白了周升一眼:“私自打捞海底古代沉船,犯法的。”

    “咱悄悄咪咪的打捞。”周升说:“听说古董很值钱的,这可比捕鱼的利润,高太多了。”

    “高利润的行业,基本写在刑法里面了。打捞沉船,我看很刑。”陈远也对打捞海底沉船没有兴趣,但对海底的沉船,有一点点好奇。

    说白了,陈远不是没有赚大钱的能力。

    这沉船要是在公海,或者国外的海域,那可以打捞。但是在国内海域,私自打捞肯定不行的,一个不好就要栽进去。

    周升笑了笑:“我就是开玩笑,你那么严肃,我都不习惯了。”

    “那东西不能碰。”

    “知道。”周升耸耸肩,说:“我刚才观察了一下,下面的沉船规模不小。你说,这要是上报给有关部门,能拿到多少奖励?”

    “呃……这个,不知道。”陈远笑了起来:“最起码有一朵小红花。沉船规模有多大?”

    “海底有一个隆起,被海底沙石覆盖了,规模不小。”周升说:“我对这些没有研究。”

    陈远拿着手上的陶瓷碎片,这玩意也不知道几百年了,上面有附着物,看不出来颜色:“这东西你在海底表层找到的?”

    “下面这种东西还很多,要不要一起下去看看。说不定能捡到几块金子……别的东西咱们不拿,要是找到金锭子,留着做个纪念应该没问题。”周升嘿嘿笑着。

    陈远发动钓鱼艇向皮划艇那边靠了过去:“郭哥,帮我们控一下渔船,我们两个要再下去一趟。”

    “好。”郭润应道。

    陈远发动钓鱼艇回到先前的位置,交代了郭润需要注意事项后,就回去拿来潜水服。

    他们下潜深度也就是一百七十几米,两百米不到的深度,穿着的是橡胶潜水服。周升给他的气瓶打好了气之后,看向陈远……

    陈远检查了身上装备,比划了个OK的手势,然后两人并排着仰身下水,不快不慢往海底潜了下去。

    今天的海水能见度很高。

    陈远和周升下潜的速度不快,七八分钟,才潜到海底。

    海底有乱石,砂砾,以及一些死掉的珊瑚。

    一百七十多米深的海底,能见度不是很好,还好沉船附近有一块很大的岩石作为标记。周升带着陈远,很快就找到了沉船。

    海南的沉船,最大可能就是明朝那时候的了。距离现在好几百年,沉船早已经被砂砾覆盖,不过在这个区域有微微的隆起。

    在隆起的中央位置,一根爬满藤壶的木头,极大可能是古代沉船的桅杆。

第一百一十四章:罗老四

    这片海域的鱼不少,特别是一些卧沙的鱼,随处可见。

    陈远在观察鱼,周升在海底找着东西。

    ‘呜呜呜……’周升在沙子里捡起一坨沉甸甸的东西,兴奋的冒着泡泡。

    陈远伸手拿了过来,沉甸甸,黑乎乎的玩意。

    这东西一看就不是天然形成,看着像是一个银锭子,锭子下面有密密麻麻蜂窝小孔。

    海底的能见度,估摸着也就三五米。

    陈远将银锭还给了周升,也趴在地上寻找起来。

    在海底,偶尔可见的陶瓷碎片诉说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海上灾难。

    沉船在砂砾区。

    陶瓷碎片主要在岩石层海底,这边还有许多的珊瑚。

    甚至可能这里不止一艘沉船。

    陈远他们转了一大圈,陶瓷碎片发现了好几个,陈远也收集了起来。

    银锭,就只有周升刚才找到的一个。

    几十分钟,气瓶的气快要不多了,陈远过去拉了周升一下,想要上去了。

    周升‘呜呜’的吐了几个泡泡,手指着一条海沟。海沟里面趴着一条巨型石斑鱼……

    石斑体长2米左右。

    陈远看了石斑鱼一眼,两手一摊。他们这次下来没有带鱼枪……

    周升‘咕’的吐出一个大泡泡,从地上捡起一块岩石,比划了两下。

    呃?

    陈远也捡了一块岩石,再看了看那条巨型石斑鱼的体型,使劲拽了一下周升,两人便开始上浮。

    出水后,陈远他们爬上渔船:“下面的石斑鱼,搞不搞?”

    “搞啊。”陈远说。

    周升嘿嘿笑了起来。

    “下面有石斑鱼?”郭润说。

    “一条巨型石斑鱼。”周升说道取下身上的气瓶,开始给气瓶充气。

    陈远回去拿了鱼枪,将鱼枪组装好。

    鱼枪长度1.75米,合金枪头,总重量1.7千克。

    陈远他们用的鱼枪没有发射装置,就是一根手刺鱼枪。重量合适,陈远他们用着要比橡皮筋鱼枪的威力还要大。

    两根鱼枪组装好,再捆绑好绳子。

    周升也给气瓶打好了气,再次下水,以沉船旁边的大石头作为标记,陈远他们还是用了好几分钟才找到海底沟壑。

    上去再下来,二十几分钟了。

    巨型石斑鱼不见了。

    两人没有分开,而是就沿着海底沟壑寻找。这里的水太深了,一个人下来都属于危险操作,正常来说必须两个人下水,一起行动。

    找了二十几分钟,陈远终于看到了那条巨型石斑鱼,此时藏在岩石缝隙里。

    陈远拉了一下周升,指了指那条巨型石斑鱼。

    周升嘿嘿的吐泡泡。

    陈远比划鱼头,示意自己刺鱼头,周升刺鱼尾。

    周升比划了个OK的手势。

    两人靠近,还有三米的距离,巨型石斑鱼发现了他们,就想逃。

    陈远一枪刺了出去,鱼枪在水中划拉出大串的泡泡,一枪命中鱼头。

    “吾插。”周升吐出了清晰的两个字。他的鱼枪还没有出手呢,已经结束了。

    石斑鱼剧烈了挣扎几下,扬起大量尘埃。

    陈远拽着绳子,石斑鱼挣扎没几下就停了下来。

    周升竖起个大拇指,指了指上面。

    陈远使劲拽了拽绳子,拽不动。石斑鱼卡在岩石缝里面了。

    等着尘埃散了一些,两人游过去将石斑鱼弄出来,一起拽着绳子,向上游。

    在海底抬头,看向海面。

    海面波澜起伏,阳光折射的光晕美轮美奂。

    陈远和周升拖拽着石斑鱼,慢慢的,向上游鱼。

    周升舔着一张批脸,憋不住的笑意。

    陈远很想问他笑啥呢。

    这条石斑鱼估计有三百多斤,不过在水里,拖着并不重。就是上浮的速度有点慢。

    出水后,陈远向郭润招了招手,他看到后赶紧过来接陈远他们。

    上了船,陈远拉扯了周升一把,然后就拽着绳子,将石斑鱼搞了上来。

    “好大的石斑鱼,你们潜水下去,就将石斑鱼搞上来了?”郭润也是老渔民了,这条石斑鱼两米多长,在水下凶得很。

    “不然呢?”周升笑着脱了潜水服:“去丽霞号那边。”

    “好。”郭润连忙发动钓鱼艇,向丽霞号靠了过去。

    丽霞号距离这边有一千多米远,来到丽霞号旁边,林新民走了过来:“海底情况怎么样?”

    “情况不错,有一大块地方适合下网。”陈远说道:“我们还搞了一条巨石斑上来。”

    林新民探头看了看:“潜水搞上来的?”

    陈远笑着耸耸肩。

    林新民哈哈笑了笑:“你们等等,我用吊机吊上来。”

    林新民指挥吊机放下来绳子,陈远将绳子捆绑住石斑鱼的尾巴:“先别急着吊上去,我们给鱼放血。”

    “好。”

    周升拿来刀子在鱼鳃两边噶了一刀,吊机吊着石斑鱼还在海水里荡了几下。

    远远的有一艘渔船开了过来,上面挂着五星红旗。

    林新民看到后连忙用无线电的公共频道联系了对方,确认对方身份后,林新民笑着道:“是你啊,你咋跑这边来了。”

    “我在这边好几天了。”罗老四切换了单独的对话频道,说:“你们是不是发现鱼群了,我能不能分一杯羹。”

    “有没有鱼群你自己看。”林新民道。

    “没有鱼?你们在这边干啥?”

    “搭建集鱼器,沉底围。”林新民说:“你的收获咋样?”

    “回去的油费还差一点。沉底围,这边的海深将近两百米了,你们有潜水员?”

    “有。”

    “你们准备啥时候回去?潜水员能不能借我用几天?”

    “想啥呢。潜水员是新海的徒弟,这趟出海的合伙人。”林新民说:“这么多天了,你那个收获,有点惨啊。”

    “前几天的海况太差了,一直躲在人工岛那边避风。你们围底,我们能不能参合一手?”

    “这个……你问一下新海。”林新民道:“你的渔网多深?”

    “170米。这附近可以沉底围网的位置我还知道几个,刚好适合我这张围网的深度。”

    “你没有潜水员,不搞好。”

    “你们有潜水员嘛,鱼获我分你们五分之一。”

    “你问新海。这个事情,我估计新海也做不了主,要问他的两个徒弟。”

第一百一十五章:等涨潮,等大鱼

    巨石斑鱼吊上了丽霞号,冷冻起来。

    陈远和周升帮着搭建集鱼器,集鱼器全部配件加一起有二十几吨。

    午就开始忙碌了,太阳要落山,集鱼器这才搭建好。三大浮筒一组,每组上面吊着一根长绳,长绳上有锚爪……绳子上面还捆绑一串串生蚝壳。

    总共三组浮筒,间隔距离百米左右,形成一个三角形。

    林新海的渔船姗姗来迟,通过对讲机喊道:“罗老四,你咋个在这边?”

    “我的渔船一直在附近。”罗老四道:“你们这是要沉底围?”

    “啊?”

    “你的网多大?”

    “1700米长度。”

    “这么长……收网圈有的搞,你的两个徒弟能不能行啊。要不然用我的网,我的网只有1100米,宽度170的。”

    “没事儿,围了这网我们就回去了。”林新海嘿嘿笑道:“不着急。”

    “我这边收获惨澹,能不能让你的两个徒弟帮我围一网,鱼获分他们五分之一。”罗老四说。

    “五分之一,你想得还挺美。”

    “四分之一。”

    “三分之一,我帮你问一下。少了这个数,不谈。”

    围网作业最关键的是找鱼。

    一艘现代化的围网渔船,侦察鱼群就要占据整个作业时间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八十。

    之前负热带高压,罗老四的渔船停摆了,到现在收获惨澹。

    现在是刚开海,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现在的鱼群多。

    但是好几天了,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大的鱼群。

    鱼是很多,但都是小鱼群。

    沉底围网可以聚集鱼群,聚集过来的鱼群还多是一些高价值鱼群。比如鲷鱼,这边褐梅鲷很多,还有真鲷,笛鲷科等等。

    做了集鱼器,只要运气不差,还能吸引来章红,以及少量的金枪鱼。

    沉底围网对老渔民来说并不陌生,这是近海区域的传统围网。国内海域,近海渔业不说枯竭吧,但适合沉底围网的海域,现在已经没什么鱼了。沉底围网,在国内也很早就被淘汰了。

    这种作业方式在一些东南亚国家还在使用。

    近海,藏鱼的地方躲在珊瑚礁,乱石多的海底,这些地方都不适合沉底围网。即便有潜水员下去辅助,那些地方也很难搞的。

    南沙这边鱼多,也有不少地方适合沉底围网,但都需要潜水员下去辅助作业。

    潜水员下潜一百多米深度,甚至两百多米深度,在渔网周围作业,危险系数就不说了,还要求潜水员参与较高强度的体力工作。这样的潜水员不好找……

    林新海开口就要三分之一鱼获。

    罗老四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先看看你们这网的鱼获。”

    “对了,我们之前发现一个火箭尤聚集区,那里的火箭尤还很多。保守估计一网下去三五吨没有问题。”林新海道:“要不你们过去试试。”

    “一网三五吨?”

    火箭尤现在的价格,一吨七八万还是可以卖到的。

    有这么多火箭尤,林新海他们自己不搞?罗老四有些不信。

    “真的不骗你。”

    “有这么多,你怎么不自己搞?”

    “本来准备搞的,昨天晚上来金枪鱼群了。”林新海郁闷的道:“我这艘船的括纲机力量太小了,昨晚那群金枪鱼跑了一大半。你运气要是好的话,晚上也能碰到金枪鱼。”

    “行,多谢了。给我坐标,我现在过去看看。”罗老四兴奋的道。

    “坐标给你,明天下午你过来帮忙。”林新海说。

    “行。”

    林新海笑着将尤鱼群的坐标给了罗老四。

    尤鱼群对林新海他们来说就是个备选,如果找到好的沉底围网位置,那就不捕捞尤鱼了。

    集鱼器已经摆好了,陈远开着钓鱼艇来到新海号旁边,上面吊下来铁笼子,绳子,浮漂……以及冰冻的南极虾。

    天色快要暗了。

    林新海来到了他们钓鱼艇上:“这块位置勘探过没有,好不好收网?”

    “还可以,下面有一块几十亩的砂砾平地。”周升说道:“对了,这下面有一艘古代沉船。”

    林新海愣了一下:“确定是古代沉船?”

    “八九不离十的。”陈远说着拿出几块海底捡起来的陶瓷碎片,看向周升。

    周升面皮轻轻抽动,回去将银锭拿了出来:“还有一个银锭。”

    古代的银锭价值一般。

    要是拿出去,最多也就是几万块钱。银又不是黄金,现在的黄金几百块钱1克,银的价格,每克几块钱。

    真要是为了这点好处将自己搭进去,没必要的。

    “发现古代沉船,给哪里上报?能不能拿到一笔奖金?”周升笑着说。

    “奖金肯定是有。”林新海说:“我也不知道要给哪个部门上报,就海事局吧,等我们收网的时候联系海事局。”

    关于海底的沉船林新海也不在意,那东西私人打捞犯法的。

    沉船价值再高,要是将自己给搭进去了,犯不着。他们又不是没有能力以合法手段赚到大钱。

    林新海来到渔船上帮着放了诱饵笼。

    这次出来带了两千多斤南极虾,之前用了一些,剩下估计还有两千斤。

    一些南极虾装铁笼子里面,沉海底。还有一些挂在集鱼器的浮筒,诱惑表层鱼。

    这些是作为饲料用途的南极虾,就一个虾头,还有虾壳这些。才几块钱1斤。

    全部弄好都晚上九点过了。将林新海送回去,陈远将钓鱼艇固定在其中一组浮筒旁边,丽霞号开到了三组浮筒的中间,打开了诱鱼灯。

    夜,周升做个了土豆炖牛肉,明天要工作了,晚上吃一顿好的。

    这晚上钓鱼艇固定在浮筒上,陈远和周升都踏踏实实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早醒来,陈远打开鱼探,画面上是密密麻麻的鱼群。

    “师父,你那边看到的鱼多不?”陈远拿出对讲机联系了林新海。

    “多。”林新海笑着道:“距离爆舱还差一些。你那边有没有看到大鱼。”

    “没有,多是些小鱼。”

    “再等等,等涨潮,等大鱼过来。”林新海道。

    “你们先做好下网的准备。”陈远说。

    “在准备了。”

    天刚亮的时候,丽霞号就离开了浮筒中央,和新海号汇合在外围

第一百一十六章:顺利合围

    1700米长度的渔网,一网围起来了,面积相当于32个主球场那么大。考虑到不是标准的圆形,可怎么也有二十几个主球场那么大的面积了。

    这么大一个区域,鱼群要是聚集起来,一网上百吨鱼获也是有可能的。

    这还是考虑到南沙鱼群的密度问题。

    海南群岛渔场和国外的一些渔场比起来,鱼群密度还是差很多的。

    远洋的围网渔船,一网几十吨上上百吨,乃至几百吨鱼获,都属于正常的情况。

    一直等到十一点过,开始涨潮了。

    陈远看着鱼探画面,画面上出现了大鱼,数量还不少:“师父,收到回话。”

    “收到。”

    “快点下网。”

    “有发现?”

    “来大鱼了。”

    “金枪鱼?”

    “有可能是金枪鱼,也可能是大章红。”陈远兴奋了起来,道:“你们那边鱼探画面看到的鱼多不多?”

    “已经很多了,我们现在围网。”林新海兴奋的道。

    本来应该还要再等一会儿的,但是已经进来大鱼,那就赶紧下网。

    下网的工作已经准备好,随着林新海一声令下,丽霞号马力全开,拽着跑纲和括纲将渔网拉拽了出去。

    围网的过程非常顺利,很快的,网圈围好,将近三百亩的海域被围网圈了起来。

    两艘渔船靠拢。

    丽霞号将括纲递给新海号。括纲收拢围网的底圈……

    新海号将跑纲递给了丽霞号,跑纲是围网上端的绳子。

    金枪鱼围网,深度也就是宽度270米。这一片区域的水深,170——185米之间……

    丽霞号拉着围网两端的跑纲前往围网中间,将围网的网面给拉着。

    现在的围网,下面还沉了一大坨。

    陈远和周升穿戴好潜水设备,将钓鱼艇开到新海号旁边,何飞上来钓鱼艇,帮着控制船。

    “你们两个注意安全。”陈远比划了个OK的手势,指了指头顶的潜水摄影机。

    潜水摄影机有蓝牙可以连接到手机画面上。

    林新海打开了蓝牙,连接到陈远他们的设备。

    “绑带。”周升喊道。

    林新海给他们拿来了压扣绑带,陈远接过绑带装进腰间挎包,然后和周升下水,慢慢沉入海底。

    林新海拿着手机,陈远老爸和周升老爸一起探头过来,看着陈远他们下潜的越来越深,海底光线都暗澹很多了,两人也是不免紧张了起来。

    潜入海底,括纲两边的渔网已经被拖直了。

    周升帮着牵网,陈远用绑带将围网两端合围起来。

    沉底围和常规围网不同。沉底围网海底有很多乱石,直接收网会挂底,或者说根本就收不起来。

    沉底围网,下网后先要做的就是封闭围网。之后再慢慢的收紧网底。

    丽霞号上的林新民也收到了陈远头顶摄像机传来的画面。

    陈远和周升的动作很快,不过半米左右就要扎四个绑带。这样做将围网两端合拢,没有一点缝隙。

    围网的两头已经拉直了,现在就是要等着陈远合拢围网。

    这一网也不知道围住了多少鱼。

    陈远和周升合拢围网的时候,时不时就看到小股鱼群从围网缺口逃了出去。

    现在逃出去的只是极少数。

    忽然,周升看到几条两米多长的黄鳍金枪鱼游过来,他拽了陈远一下,两人赶紧上浮抓紧围网两端,将几条大金枪鱼赶了回去。

    领头的金枪鱼至少三百斤,价值好几万,可不能让它们跑了。

    看到大型金枪鱼的林新海激动了起来,林新民也是,紧张的看着手机画面。

    “海哥的这一网,要发财了。”郭润在林新民旁边,看到那几条还在围网里面的金枪鱼,说道。

    林新民点点头,‘嗯’了一声。

    之前林新海缺钱,想拉着林新民一起入股的。他当时不知道林新海缺钱,林新海也没说缺钱,他就觉得投入太大了,搞不好要亏,没有投。

    现在,真的后悔了。

    之前的两网就不说了。

    现在这一网,比之前两网的收获还要大。

    丽霞号上也有鱼探设备,能大概判断下面有多少鱼。这一网要是能完美的起来,鱼获直接爆舱。

    陈远和周升一边合围渔网,一边要驱赶想要逃出去的大鱼,身上的气瓶用完再换了一个气瓶,这才完成围网的合围工作。

    何飞看到后赶紧开着钓鱼艇过来,拉着陈远他们一把。

    陈远脱掉潜水服,伸展了一下懒腰,拿过对讲机:“围网合拢了,等着我们检查一圈围网,再开始下一步作业。”

    “好。你们休息一下不。”林新海说。

    “不用。”

    周升将打气机拿了出来,给气瓶打气,然后就躺在了后甲板上,嘿嘿笑着:“这网收上来,咱们就能回去了。你说网里面的鱼获有没有一百吨?”

    圈了有差不多三百亩的面积。

    就算不做集鱼器,诱饵笼这些,这么大的一个区域,鱼本来就不少。

    再加上昨晚开了一整晚的诱鱼灯,再做了让鱼群觉得安全的集鱼器,再就是放了近1吨的南极虾做诱饵……

    这一网究竟有多少鱼,陈远也不不知道。

    “一网百吨估计悬,七八十吨应该有。”陈远也是笑了起来。

    沉底围,高价值的鱼就有不少。

    像石斑鱼,鲷鱼,这些鱼群肯定不少。现在还看到了金枪鱼,以及鱼探画面上看到的应该是章红鱼。大群的章红鱼很少见,应该是集鱼器和诱饵的原因,将周围章红鱼都给吸引了过来。

    一网爆舱,一网暴富。

    陈远现在是兴奋起来了。

    等气瓶充好气,陈远拉着周升再次下海,摄像头对准围网,也将海底的情况传给林新海和林新民。

    绕着围网一圈,陈远他们再次回到钓鱼艇。

    林新海他们也了解了海底的情况,开始指挥收拢围网的上纲。渔网下纲坨地了,得将围网拉直,然后才能收拢括纲。

    丽霞号已经从围网里面出来。为了方便之后的收网,将渔网从外面拉直。

    至于渔网的括纲和跑纲,现在都交给了陈远他们的钓鱼艇。

    整个作业工作有些复杂,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就会跑鱼。林新海是老船长了,他以前也参与过深水区的沉底围网,指挥这些工作有一定经验。现在拉开网面,林新海一直在船边看着指挥……

第一百一十七章:收缩网底

    冲锋舟,渔船,将网面往外拉直。

    陈远和周升穿着潜水设备,时不时就要下潜,检查网底。

    拉直围网就用了三个多小时。

    快要四点钟了。

    林新海开着渔船来到围网里面,等着陈远他们浮出水面,赶紧伸手拉了一把:“还能坚持不?”

    “小问题。”周升道:“根本不累的好吧。”

    “接下来就是收紧括纲了。”陈远道:“你们要配合好我和周升。”

    “你们整理一圈沉子,我们收一圈括纲。”林新海道。

    接下来收紧括纲不是开玩笑的,整个作业环节里面最考验潜水员体力,以及团队间的配合。同时,这也是最危险的作业环节。

    陈远和周升抽了根香烟,林新海回到渔船上面。

    这时候昨天离开的罗老四渔船也回来了。

    “喂,老四?”林新海联系了罗老四。

    “收到。”

    “昨晚收获怎么样?”

    “一网下去有七八吨尤鱼,还抓到了十几条金枪鱼。”罗老四笑着道:“你们这网还要多久?”

    “才开始收括纲了。”

    “需要帮忙不。”

    “暂时不需要,明天帮忙起鱼获。”林新海笑着说:“你的鱼舱满了没有?”

    “没有,才装了三分之一。”

    罗老四嘿嘿的笑了笑,道:“鱼舱没有满就好,我这一网起来估计就爆舱了,你帮我装一些回去。”

    “淦,我还说再下一网。你这一网大概有多少?”

    “估计一百多吨。”

    罗老四深吸一口气:“这么多?”

    “一百吨应该有的。”林新海可以看到渔网里面鱼群的密度。

    “行,起网后我们一起回去。”罗老四笑着说。昨晚的一网收获很不错了,他渔船的鱼舱就是一般的冰鲜舱,六七吨火箭尤要么在海上卖了,要么就赶紧回去卖掉。不然放的时间长了,回去后那些尤鱼就不值钱了。

    1700米的围网,一网围上百吨鱼,真不算多。

    丽霞号有三个鱼舱,分别是20立方,25立方,30立方。

    新海号有一个鱼舱,35立方。

    老式渔船改出来的超低温冷冻舱,超低温制冷设备太大了,以至于冷冻舱空间就小一些。

    从探鱼器画面来看,这一网要是起好了,两艘渔船肯定装不下。

    ……

    陈远和周升已经下潜到了海底。

    围网里面到处都是鱼,成群的各类鲷鱼,还有黄鳍金枪鱼,鲣鱼,沙尖等等。底层有石斑鱼,石头鱼,卧沙鱼类,珊瑚鱼类。

    陈远和周升来到海底乱石区域,整理围网。将围网往中间拖拽……

    乱石区域一块块形状各异的大岩石,如果硬收围网,围网挂住岩石的情况下,根本就收不回来。

    除了岩石还有一片珊瑚礁区域,这些都需要人力。

    整个收网的过程很慢很慢,配合渔船上的括纲机,陈远他们下潜一次,才能收回几百米括纲。

    一次下潜四五十分钟的时间,再加上回来给气瓶打气的时间,一来一回就是一个小时。

    天已经黑了。

    陈远他们带上了水下探照灯,准备再次下潜,林新海用对讲机联系他们,没联系上,就开着冲锋舟过来:“休息一下不,明天早上再弄。”

    “不能休息,明天有大潮。”陈远说着指了指浮筒:“你叫人过来将集鱼器回收了,还有海底的笼子。今晚得熬一个通宵……”

    “你们扛得住?”林新海皱着眉,他担心陈远和周升的身体。

    这里近两百米深度,两人来来回回已经潜很多次了。

    “要是扛不住,我们自己会休息的。”周升也道。

    这个围底潜水的活,真不是一般的辛苦。特别是他们还只有两个人……

    要不是身体变异过,身体素质远超普通人,这个活就他们两个人,真吃不消。

    “摄像头没有电了。”周升说。

    陈远看向李学斌:“等我们出水后,再收网。”

    “给摄像头充好电,下次回来的时候将摄像头带上。”林新海叮嘱道:“注意安全……你们要觉得身体不适就停下来,已经潜水很多次了。”

    陈远笑着比划了个OK的手势,看向周升。周升也笑着比划了个OK的手势。

    两人检查了设备,再次下水,向海底潜去。

    有鱼撞到周升了,周升拉扯了一下陈远,兴奋的,咕咕冒了几个气泡。

    灯光可以看到聚集的鱼群,特别多。

    到了海底,两人来到围网边缘继续整理渔网,不断将围网底部的包围圈缩小。

    围网有五分之四覆盖岩石珊瑚礁区域。

    水清则无鱼,平坦的海底藏鱼也不多。

    陈远他们整理着围网,倒是看到了很多石斑鱼,石头鱼。

    最大的一条石斑鱼估计有七八十斤。

    陈远给周升比划了手势,让他好好收网圈,别去弄那些底层鱼了。

    只要网圈收好了,这一片海域的鱼,都将被一网打尽。

    气瓶里面的气又不多了,陈远拉着周升上浮,回到钓鱼艇上换气瓶,带上摄像头再次下潜……

    就这么反反复复,一直到凌晨三点过,围网底部终于全部收缩到平坦的砂砾区域。

    随着时间,林新海变得焦躁。

    陈远他们潜水的时间太长了,真担心他们会出现什么意外。

    等着陈远他们再次浮出水面,上了钓鱼艇,林新海第一时间联系了陈远:“搞好了没有?”

    “刚好了,现在可以收括纲了。”陈远拿起对讲机,道。

    “好。”

    周升感觉到疲惫,上船躺在折叠椅上喘着粗气。

    陈远看向他:“没事吧?”

    “就感觉有些累。”周升笑了笑,说:“除了之前你拉着我做体能锻炼,我很久没有感觉到累了。”

    “休息一下,待会儿还要潜水。”陈远说道。

    “拿根烟给我。”

    陈远回去拿了香烟出来,丢给周升一根。

    两人点燃烟,抽着。

    今晚的浪涌很大,在海底都能感觉到海水的流动。

    林新海那边正在收缩括纲,在感觉到阻力后连忙停了机器,放出一些线,拿出对讲机喊道:“陈远?”

    “收到。”

    “挂底了。”

    “好。我们下去看看。”

    “注意安全。”

    陈远他们再次下水。

    罗老四一直陪着林新海,道:“你两个徒弟是真牛皮。”

    林新海耸耸肩:“不看看是谁的徒弟。”

    “想起我们小时候底网,可没有现在这么辛苦。”

    “那时候在近海围网,围网才多大?现在这张网又多大?”林新海看着手机,陈远他们越潜越深,过好一会儿才到海底。

    看着下潜的画面,不说林新海紧张了,罗老四也同样紧张。

    现在网圈越来越小,里面的鱼也就越密集。

    沉底围网,用了集鱼器和诱饵的,围网里面什么鱼都有。

    之前他们好像还看到有鲨鱼,好在提醒不大。除了鲨鱼,里面还有更危险的旗鱼。

    两人顺利潜入海底,沿着围网找了大半圈,中鱼看到挂底的地方,沉船。

    沉船冒出来的桅杆,渔网挂在了上面。

    “下面是沉船?”罗老四深吸一口气。

    “嗯。”林新海警惕的看了他一眼,说:“等我们收网的时候,就会上报。”

    “刚才那个是沉船的桅杆?”罗老四小声说:“很有可能是古代官船。”

    “是又怎么样,你想下去打捞?”

    罗老四讪讪笑了笑,摇摇头:“发现这些东西肯定要上报国家的。”

    自己打捞古沉船,罗老四以前认识的一个人就做过,现在还监狱里面蹲着没有出来。

    不过吧,要说心动,那也是真心动。

    一艘古代官船,如果保存完好,那价值……

第一百一十八章:要回去了

    陈远和周升围着网底转了一圈,发现还有两个挂底的地方,整理了渔网后陈远看向摄像头,比划继续收网的动作,随后远离网底。

    林新海这边继续收网,没多久又挂住了什么东西。

    就这样反反复复折腾,清晨五点过,天空已经放亮,围网地圈终于完成了合围。

    陈远和周升回到钓鱼艇,也是长长的出了口气。

    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了。

    罗老四的渔船在这边帮着拉渔网,几分钟时间就将渔网下纲拉出水面。

    这时候天已经开始放亮了。

    朦朦胧胧的,陈远拿出冰箱里保鲜的牛肉,再拿了土豆出来,做土豆炖牛肉。

    “窝尼玛,以后再也不搞沉底围网了。”周升看向陈远:“你以前参与沉底围网有多少个潜水员?”

    “至少七八个。多的两艘渔船一起合围,十几个人在水下工作。”陈远耸耸肩:“就收网底的那个工作,最快都要需要二十几个小时。我们用一天不到的时间就收了网底,已经很快了……土豆炖牛肉,吃不吃辣的?”

    “多放些干辣椒。”周升说:“吃起来香。”

    土豆下入高压锅,对讲机传来林新海的声音:“你们出来了。”

    “马上。”

    陈远他们的钓鱼艇还在围网里面,现在要收缩网口了。

    “端着高压锅。”陈远发动钓鱼艇,吼道。

    “你吼辣么大声干什么嘛,我又不是聋子。”

    “看你没精打采的样子,真的累着了?”陈远说。

    “反复下潜,身体有点不舒服,休息一会儿就好的。”周升道。

    “要是严重的话你就说。”

    “知道。”周升笑着端起高压锅:“这次回去后大宝剑走一波不?”

    “你妹的大宝剑……”

    “我是说去按摩,正规的按摩,SPA。”

    陈远缓缓推动油门杆,何飞和杨巡他们两艘皮划艇在围网圈外面压着围网,陈远开着钓鱼艇从他们中间穿过。

    去了外面,停好船,陈远拿来高压锅放液化气炉子上,固定好。

    围网里面的集鱼器,笼子等等之类玩意全部收了回来。现在开始收拢网口……

    何飞他们现在也没什么事,开着皮划艇来到陈远他们旁边:“在做早饭了?”杨巡问。

    “弄啥好吃的。”何飞说。

    “土豆炖牛肉。”陈远正在淘米煮饭。

    一艘皮划艇上两个人,何飞和杨巡他们还各自带了一名船员。船员的年龄大多四十几岁了,何飞给他们介绍了一下。

    林新海的两艘渔船,总的有三十几人。陈远和周升很少去渔船上,渔船的有好一些船工,陈远和周升不认识。

    网圈不断收拢,林新海联系了杨巡他们回去吃饭,就告辞回去了渔船。

    “陈远。”对讲机里传来林新海的呼叫。

    “收到。”

    “我这边已经联系海警了,海警正在赶过来。”林新海说。

    “行。”

    联系海警自然是因为发现海底沉船的事情。

    海警船八点过来到了他们这片海域。

    一艘白色的,看着特别大的海警船。船上下来两艘快艇,分别向渔船靠过去,随后有一艘快艇向陈远他们这边过来。

    陈远和周升将在海底找到的陶瓷碎片以及银锭交了出去。陶瓷碎片在陈远他们手上没有价值,古代银锭也没什么价值,就没什么好可惜的。

    陈远他们还拍摄了一些沉船的画面,一起给了海警。

    也不知道是不是完整的沉船,这片海域不算偏僻,经常有渔船在这边捕鱼……

    看了海底的视频后,海警部门马上就重视了起来,随后上报给有关部门。

    后面的事情就和陈远他们无关了。

    围网的网圈收拢到位了,丽霞号上林新民喊道一声:“起鱼。”

    陈远发动钓鱼艇向丽霞号靠了过去,爬上船,看到林新海还在接受海警的问话。

    海底沉船这事情没什么好说,就是意外发现,例行的询问后,林新海笑着道:“警察同志,我们发现海底沉船有没有奖励啊。”

    “如果是有价值的沉船,肯定会给予奖励。”海警笑着道。

    海警离开后,陈远看向不远处威武霸气的海警船,就有满满的安全感:“那海警船估摸着有大几千吨吧?”

    “万吨。”林新海面容透着骄傲和自豪:“万吨级的海警船。”

    陈远也是深吸了一口气:“万吨级,海警船?”

    有好多国家最大的军舰都没有到一万吨,现在咱们国家的海警船就搞出万吨级了?

    林新海咧嘴笑着:“那可不,万吨级的海警船,我们国家还有几艘。”

    “霸气。”陈远说。

    “威武。”林新海笑着说:“要是没有这些海警船,咱们想在这里安心的捕鱼,都难。”

    陈远笑着拿出香烟,点了一根。

    不知道在万吨级海警船上工作,是个什么体验……

    新海号的起吊机也吊起了鱼获,林新海看到小跑着过去,大声喊道:“少装一些鱼。”

    这条渔船只剩下最后一个起吊机了,要是再坏掉,后面的工作可就难搞了。

    吊起来的小围网,打开网底,哗的一声,好几吨鱼获掉下来,散开一地。

    陈远和周升老爸在这边分拣鱼获。

    “爸,周叔,你们注意安全,这网里面有很多石头鱼,海鳗。”陈远说。

    “我们戴手套的。”老爸说。

    “放心吧,我们一起看着。”一起干活的工人,看样子和老爸他们已经熟悉了,笑着道。

    渔网里面有很多鲷鱼,真鲷,棘鲷,褐梅鲷。还有很多鲹科鱼类,鳗科也有很多

    底围,里面什么鱼都有。

    鱼获里面还藏着一只海龟。

    林新海看到赶紧过去将海龟弄了出来,清理了海龟背上的藤壶,将陈远叫过去,两人一起将海龟放回大海。

    “这里面有没有石斑鱼?”林新海说。

    “多得很。”陈远道:“我和周升昨天潜猎了一条三百多斤的石斑鱼,那个鱼头给你留着。”

    林新海使劲摇头:“三百多斤的石斑鱼,自己吃?你们不心疼啊,有没有小一点的石斑鱼。”

    “里面还有一条六七十斤的。不知道跑没跑……”陈远说。

    “就吃那条六七十斤的。”林新海哈哈笑道:“这次辛苦你们了。这网收了后,我们也就回去了,你们要不要先返回?”

    “等你们忙完吧。钓鱼艇要没有油了,加满油才能回去。”陈远道。

    现在大家都在忙,没有功夫给陈远的钓鱼艇加油。再说陈远和周升也好长时间没有睡觉了,得睡个觉。

    林新海‘嗯’了一声,看着满满的鱼获心情大好:“你回去休息,起鱼获的事情交给我们。”

    “卫星电话。”陈远说。

    “船长室,自己去拿。”林新海笑着道:“今晚就能返航了,回去后我们摆一个宴席,喊你女朋友过来吃饭。”

    “行。”陈远笑着去了船长室,也就是驾驶证,找到船副拿了卫星电话,给彦小兮打了过去:“喂,还在上课?”

    “刚下课。”

    “我们渔船今晚就准备返航了,过来耍不。”陈远道:“回去后,我们准备摆个酒席,过来吃饭。”

    “哪天?”

    陈远看了看时间,不知不觉的,今天都22号了。

    “渔船返回还要一些时间。我们的钓鱼艇先回去,估计26号可以到港。”陈远说:“渔船要晚两天。”

    “马上就要国庆节了,我国庆节过去耍嘛。”彦小兮也在算着时间,说:“你们现在的位置在南沙?”

    “在南沙。”

    “那艘钓鱼艇可以跑那么远?”

    “可以在海上加油。”

    “回来的路上注意安全哈。”彦小兮说。

    “好。”

    “你们的鱼获多么?”

    “鱼获不少,不然也不会摆宴席了。”陈远拿着电话去了船舱外面,接着道:“国庆节你们放几天假?”

    “总共是8天,你们还在忙么,我听到有人在吼叫。”

    陈远看了一眼林新海,说:“我师父,他在指挥起鱼获。海上风大,他的声音就比较大,声音小了怕人听不到。”

    “听声音,他好凶哦。”彦小兮面露笑容,小声的说。

    陈远笑了笑,说:“他人很好的。”

    陈远在船上和彦小兮聊了很久,钓鱼艇的早饭做饭好了,周升大声喊道:“陈远……吃饭了。”

    “马上。”陈远回了周升一句,在电话里说道:“等我回去了给你打电话。”

    “好。你回来后要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

    “行。”

第一百一十九章:满舱鱼获

    晚饭做好了,土豆烧牛肉。

    陈远拿出了最后的一打啤酒,打开给周升递了一罐。

    “走一个。”周升拿起啤酒。

    陈远笑着和他碰了一下,喝了一大口。

    “鱼获多不多?”周升问。

    “师父的估计,过百吨了。”

    陈远就知道围网里面很多鱼,具体有多少,钓鱼艇上的设备看不出来。渔船上的雷达鱼探看得清楚,林新海估摸着过百吨了,那就八九不离十的。

    渔网里面有一大半是不值钱的杂鱼,像沙尖之类的,看规格大小,最好的沙尖鱼1吨价格也就三万多块钱。最便宜的一万多两万多就能买到1吨。

    周升看起来是真累着了,话也不多,吃着牛肉,喝着啤酒。

    “吃了饭,睡一觉,咱们就回去了。”陈远再开了两罐啤酒,道。

    周升‘嗯’了一声:“我这次大概能分到多少钱?”

    “没算过。”陈远看着他:“很缺钱?”

    “我想给爸妈找个长久的营生。捕鱼季就那么几个月,普通船工的薪水又不高,还很辛苦。”周升说:“回来耍的时间长了,这趟出来我感觉是真累。”

    “最主要还是船的原因。”陈远耸耸肩,要是一艘大的钓鱼艇,就不会这么辛苦了。

    他们这艘钓鱼艇在近海很舒服,可是跑远海,又遇到连续的负热带高压,要么是大暴雨,要么就特别闷热,再加上海况不好,太折腾人了。

    何飞和杨巡他们两个天天开小艇出去钓鱼的人都扛不住,也就是陈远和周升的身体素质远超普通人,要不然他们一样扛不住。

    恶劣的海况面前,陈远他们在钓鱼艇,整天就跟坐过山车似的。

    一罐啤酒周升又喝完了,陈远将剩下啤酒拿了过来,全部打开,再递给周升一罐。

    “这趟下来够不够我们一艘帆船?”周升笑着道。

    “应该够。”陈远笑着道:“你不是想给你爸妈找个营生么,还买帆船?”

    “我想吧,等今年捕鱼季结束后,怎么着也不差钱了。到时候给爸妈开个小超市,或者给他们买一艘钓鱼艇。”周升说:“买个小的钓鱼艇,他们可以自己出去接活。”

    海陵那边有不少营业性质的钓鱼艇,舢板,主要接待游客前往附近小岛,或者去渔排上面钓鱼。

    “想没想过买个渔排。”陈远说:“我准备回去后问一下,看能不能买个渔排。我之前也想过给爸妈他们安排什么营生,可我爸那个人老实巴交的,不擅长和人打交道。”整个渔排养鱼,赚的或许不多,能维持生活就可以了。

    经营渔排,最起码比在老家种花椒赚得多,也轻松些。

    周升想了想,点点头:“经营渔排也不错。”

    一锅土豆烧牛肉,三罐啤酒,再吃了一盆饭,可谓是就酒足饭饱。

    周升是真的累着了,躺床上没一会儿就睡着。

    陈远拿着手机,翻开彦小兮的照片看着。

    海面波涛荡漾,钓鱼艇开着稳定仪,依旧摇晃。

    陈远早已经熟悉了钓鱼艇的随波晃动,晃着晃着,也进入了梦乡。

    醒来都下午五点过了。

    周升还在睡觉,陈远看了他一眼,使劲的揉搓了一下脸颊,起身去了卫生间,洗脸刷牙……再换了身干净的衣服。

    周升也醒来过来,搓着眼睛:“几点了?”

    “五点二十。”

    周升爬起来使劲伸展了个懒腰,见陈远出去了,也穿上衣服洗漱后跟了出来。

    “得是多少鱼啊,还没有起完鱼获。”周升看到远处忙碌的渔船,忍不住吐槽。

    早上就开始起鱼获了,搞到现在。

    “过去看看。”陈远发动钓鱼艇,转动方向盘,上推油门杆。

    钓鱼艇向围网那边靠了过去。

    “还有多少鱼?”周升大嗓门的喊道。

    “还多。”林新海兴奋的回道:“我们的渔船满舱了。”

    两艘渔船,四个冷冻舱,里面装的多是好货。沙尖之类的杂鱼,全部送到罗老四的渔船了。

    要不然,他们的渔船已经满舱了。

    这一网现在起的鱼获已经超过一百吨了,渔网里面估计还有十几二十几吨。

    周升看向陈远:“我上去渔船看看。”

    陈远将钓鱼艇靠近新海号的绳梯,周升趴着绳梯就爬了上去。

    新海号只有一个鱼舱,里面已经塞满满当当了,只有很小的缝隙。

    丽霞号那边的鱼舱,之前捕获的火箭尤堆放比较随意,现在也重新整理过了,整整齐齐堆放,将空间腾出来。丽霞号上有一个鱼舱专门用来储存金枪鱼,石斑鱼,章红鱼等价格昂贵的鱼获,这个鱼舱已经堆满了。

    丽霞号最后一个鱼舱也堆了过半的鱼获。

    今天这一网,要不是罗老四的渔船过来,早就装不下了。

    周升上去渔船,看到林新海的一张老脸都笑歪了:“你们什么时候回去?”

    “给钓鱼艇加满油就回去。”周升道。

    新海号上有一些船工在休息,林新海过去将他们叫了起来,帮着抽柴油。

    “陈远。”周升在上面拿着油管,喊道。

    “丢下来。”

    陈远接住周升丢下来的油管。

    这根油管有个阀门,给管子里倒入柴油,打开阀门后就能虹吸……

    不过给钓鱼艇加满油,还是特别麻烦。

    加油就加了一个多钟头。

    “你们自己回去不要浪哈,注意安全。”林新海说。

    陈远笑着比划了个OK的手势,道:“你们收网后就马力全开,仓库里的鱼太多了,早点回去落袋为安。”

    “别舍不得那几个油钱啊。”周升也叮嘱道。

    “好,放心。”

    这趟出海起初是诸事不顺,希望回去的路上顺顺利利的。

    林新海的两艘渔船,有两个冷库的制冷设备好像也是二手货。从南沙回到闸坡,以林新海他们渔船的速度,要好几天的。

    “等渔网收回来,我们就马力全开的往回赶。”林新海又道。

    “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陈远老爸走了出来,喊道。

    “您和周叔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回去?”陈远问。

    “算了。你们的船小,颠簸的厉害,我们坐渔船回去。”

    周升回到了钓鱼艇上,看向林新海,老爸他们挥了挥手。

    陈远也是,跟着发动钓鱼艇。

    周升看陈远准备离开了,道:“不吃了饭再走?”

    “晚些时候随便弄一点。”陈远道:“你拿了尤鱼,有没有拿芥末?”

    “白灼酱油水就行了。”周升挑了挑眉。

    “没拿芥末?”

    “忘记了。”

    “你刚才在船上,不说拿一些下来。”

    “两天就回去了,忍一下。要不然现在回去拿?”周升伸展着懒腰,拿出手机连接了钓鱼艇的蓝牙,然后将钓鱼艇音响开到最大:“听什么歌。”

    “随便。”

    周升点开了播放器,一首‘像风一样自由’,随着音乐,两人就跟着嚎了起来:我像风一样自由,就像你的温柔无法挽留,你推开我伸出的双手……

    唱着唱着,两人一起跑调,跟着哈哈哈大声笑起来。

    太阳落下海平面,钓鱼艇以20节左右的巡航速度在波澜起伏的海面划出一条长长的轨迹。

    陈远开着船,周升拿了折叠躺椅到后甲板放松地躺着,欣赏天边火烧云:“老远。”

    “干啥。”

    “没啥。”周升神经质的哈哈大笑:“习惯性的喊你一声。”

    “你丫的,神经病吧。”

第一百二十章:心怀不轨

    第二天早上,南沙北部,陈远找到停泊海上的加油船,给钓鱼艇加满油。

    周升早起来了,煮了一个鱼粥,再煮两条火箭尤。

    “去不去三亚耍两天?”陈远问。

    “三亚有啥好耍的,我想早点回去。”周升摇头。

    “你一条单身狗,这么着急回去干啥。”陈远剑眉一挑,就嘿嘿笑了起来:“我知道你想去三亚。”

    “真不想去。”周升白了陈远一眼,嘴巴动了几下,也不知道在滴咕啥。

    “国庆节的时候彦小兮要过来耍,我想给她买个礼物。”陈远说:“你跟着过去,帮着参考一下。”

    “呃……行。”周升点点头,瞟了瞟陈远:“那啥……”

    “啥?”

    周升欲言又止的。

    被陈远看着,周升很有些心虚:“没啥。”

    “靠~!”

    陈远知道周升的心思,也早就放开了,狠狠鄙视了他:“陈欣的事情我不干涉。”

    周升很是心虚嘿嘿笑着,不敢看陈远,好一会儿,白灼尤鱼煮好了,周升捞出来切片,给陈远倒了一些酱油:“欣欣喜欢啥?”

    看着周升那贱皮子一样的笑容,陈远头皮发麻:“鱼竿。”

    “啥?”周升的脑壳一下子宕机了。

    “我说……陈欣喜欢鱼竿。”

    周升脸皮轻轻抽搐:“鱼竿不算。”

    “钱。”陈远看着周升,好笑的道:“陈欣是个财迷。”

    “我跟你说正儿八经的。”

    “我咋知道她喜欢什么。”陈远耸耸肩:“女人喜欢的东西应该差不多吧,衣服,鞋子,包包,化妆品……首饰。”陈远想了想,又道:“陈欣好像不怎么用化妆品。不过我估计是她太穷了。”

    “你这个人,怎么当大哥的。”周升恼怒了。

    陈远也有些尴尬,他是真不知道陈欣喜欢什么。

    住一起几个月,陈欣不买衣服,也没买过化妆品,包包,鞋子之类的。就开始钓鱼之后,迷上了鱼竿。一有钱就买鱼竿。

    陈远吃了片尤鱼肉,道:“你以后不要在我面前喊陈欣的闺名,我听得起鸡皮疙瘩。”

    “我就喊,欣欣,欣欣……多好听的。”

    “回去后大宝剑走一波?”陈远眉毛一挑,道。

    周升露出了鄙视的眼神:“我这么正儿八经的人,你喊我跟着你去大宝剑,下流。”

    陈远懒得搭理他:“你以后说话注意点儿。已经不是在远洋船队了,别整天的大宝剑,吃鲍鱼,点盒饭。你要做个讲文明,有礼貌……”

    “够了啊。”

    陈远嘴角勾着笑容,看着周升,挑着眉毛动了几下:“回去以后我就找陈欣,说你和林新海出去吃鲍鱼的故事。”

    “我……我们出去是真的吃鲍鱼。是真鲍鱼,不是假的。”周升想起以前在陈远面前口花花的炫耀,还有林新海那个为老不尊又特能吹牛的师父,就一阵头皮发麻:“我们出去吃鲍鱼,不也给你打包带回来了。”

    远洋渔船上的男人,懂得人都懂。除了有那么几个真不讲究的人,大多数人都是口嗨。

    毕竟是正规远洋渔业公司,招人还是挺严格的。并不是什么人都要……

    周升让陈远带着强烈鄙视的眼神看得头皮发麻,以前的口嗨嗨,现在简直是社会死。

    周升瞟了陈远一眼,就低下了头。

    以前口嗨,一来不懂事。二来嘛,周升也没想过多年不见,陈远的妹妹竟然长那么漂亮了。初见就心动……

    吃着饭,周升就唉声叹气起来,这可怎么搞才好啊。

    以前和陈远还能平起平坐,嗯?要矮陈远那么一点点。

    现在,在陈远面前都快抬不起头了,这么大的一个把柄,被陈远拿捏死死的。

    “你说,陈欣会喜欢我不?”周升问。

    “难说。”陈远拉着脸:“这种事情你别问我。我特么不干涉,就是对你最大的忍让了。”

    周升面皮轻轻抽动了两下:“咱们可是有过命的交情。远洋的第二年,别林斯高晋海我落水了,你救的我。远洋的第三年,新西兰渔场那次……这些事情哥们儿我都记得,要不是你,我都死好几次了。就咱们这感情,按理说我应该以身相许的,可惜我不是女人,你对男人又没兴趣。”周升说着说着,就看陈远英俊帅气的脸庞雀黑……

    赶紧停止了胡扯,道:“你是我最好的哥们儿,兄弟。不用想,我也是你最好的哥们儿,兄弟。咱们的关系比亲兄弟还要亲,这句话不得假吧。”

    “有话说,有屁放。”

    “我喜欢你妹。”周升决定把话给说明白了,可话说出口,就感觉不对味儿,连忙道:“我喜欢陈欣,这个事儿你早就看出来了。我妹也早就看出来了……但是你妹……陈欣,我感觉她有些痴线。我现在怎么说也是个帅小伙子,身材也好,浑身的肌肉疙瘩,我这么帅……”

    陈远深吸一口气:“接着说。”

    周升忽然想喝酒,很有些苦恼:“我喜欢你妹,但是你妹把我当哥,亲哥的那种。这个,你应该也看得出来吧。”

    陈远的面皮也轻轻抽动了几下,确实。

    陈欣就将周升当作哥。陈欣看周升的眼神,不是男女朋友那种眼神。

    “我的长相也不差,没有你帅,可也就差一点点。”周升看着陈远:“你妹的……”

    “你妹的~!”

    “我是说陈欣眼神不好。”

    “滚。不说这些了,吃饭。”

    周升唉声叹气了一会儿,吃完饭,拉着要回去的睡觉陈远,问道:“你去三亚,给你女朋友买什么礼物?”

    “买个手链,或者项链,耳环之类的饰品。”陈远说:“我也不知道该送什么礼物。”

    周升这个憨批听着陈远的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网上都说女人喜欢包,我送一个包包给陈欣,你觉得如何?”

    “你们关系还没有到那一步。”陈远懒得搭理周升,太烦人了。

    “那哥哥送妹妹礼物?”

    “随便吧,你想送啥送啥。我要回去睡觉了。”

    “等等。”

    “又怎么了。”

    “我送你妹礼物了。你不得也要送我妹礼物?”周升说:“要不然搞得我心怀不轨似的。”

    “你本来就心怀不轨。”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3655/ 第一时间欣赏深海渔夫最新章节! 作者:秋刀煮鱼所写的《深海渔夫》为转载作品,深海渔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深海渔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深海渔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深海渔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深海渔夫介绍:
陈远,远洋渔船上最出色的船员,一次坠海后选择回国重启新生活。
开局一艘钓鱼船,船虽然小,但凭借神乎其技的找鱼手段,陈远每次出海都有让人羡慕的鱼获,这让他很短的时间里名声大噪……深海渔夫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深海渔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深海渔夫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