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深海渔夫TXT下载深海渔夫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深海渔夫全文阅读

作者:秋刀煮鱼     深海渔夫txt下载     深海渔夫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十一章:收获满满

    吃过饭,陈远开着钓鱼艇寻找新钓点。

    下午两点过的潮水,陈远想找一个南边矮,北边高的位置。

    这样的位置还是很好找的,但是要求下面比较平坦,就不好找了。

    找新钓点,顺便找下面有没有大鱼。

    期间发现了两条个头不错的鱼,但是海底的地形有些复杂,就没有搞。

    开着船,陈远在暗礁区域跑了有一个小时。这期间,海上来到了两艘比较大的钓鱼艇,还有二十几艘小艇。

    期间也找到了几个不错的位置,但是已经停着船了。这些船都是经常过来钓鱼的人,早早的知道海底的地形,过来直接就占了位置。

    陈远最后选了个暗礁边缘的位置,水深十几米。

    “这里的海底是乱石,注意不要挂底了。”陈远看向陈欣:“你过来和我钓串钩。”

    “好。”

    杨巡问:“涨潮就不钓浮了吧?”

    “不钓浮了。钓深9米到14米,底钓14米。下面都是岩石,稍微不注意就会挂底。”陈远看着杨巡何飞他们,说:“你们在前面也安排一个串钩,挂大号的诱饵笼。诱饵笼深度六七米……我们一船几个诱饵笼,就相当于在下面打了一个窝子。”

    “可以。我和杨巡也钓一根串钩。”何飞说。

    杨巡也点点头:“没问题。”

    周升负责两根钓石斑鱼的竿子,他自己再拿一根手竿。

    潮水开始涌动了。

    陈远很快整理好线组,拳头那么大的,塞满了南极虾。鱼钩上面挂南极虾和沙虫……

    真正的海钓这才开始。

    早上遇见了一大波鱼情,那时候运气比较好。

    钓过鱼的人都知道,鱼这个东西,有时候开口好。有时候,它就是不开口。

    涨潮的时候,鱼口通常比较好。

    涨潮有水流,水溶氧量比较好,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涨潮的时候水位上涨,藏在深处的鱼会跑到潜水区域捕食。

    涨潮的时候,铅坠全部用的重铅,特别是串钩带诱饵笼的,更是用了双重铅。八字环这里一个,鱼钩最下面一个。要让这条线绷直,不然鱼竿多,很容易就缠线了。

    用重铅,如果是小鱼的话,看不出来有没有中鱼,这就需要时不时起竿看看……

    陈远一边控船,一边看着时间,五分钟左右,起竿后上面挂了一串的小鱼。

    还有两条粉鲷。

    粉鲷栖息的水层比较深,在十米内的水层,通常要涨水的时候才能钓到。

    陈欣看到陈远起竿了,也跟着起竿:“五条鱼。”陈欣兴奋的喊道。

    周升负责的竿子也到了起竿的时间,但是他拿着的手竿也中鱼了。

    陈欣说:“我钓两根鱼竿,你专心钓大鱼。”

    “行。”

    前面的杨巡他们也忙碌着,手竿中鱼了,串钩也到了起竿的时间:“快过来帮忙,底钓竿中鱼了。”

    “来了来了。”陈欣赶紧将一串小鱼拖到甲板上,小跑着过去。

    底钓石斑鱼,章红鱼等一些个头比较大的鱼。

    已经按了收线。

    陈欣过去等着鱼线收上来,提着鱼线,将鱼给抄起来:“这是什么鱼?”

    “章红。”何飞笑着道:“现在的价格,五六十钱1斤。”

    这条章红十几斤,在大帆石这边算是个头不错的了。

    陈欣将鱼拿到后面,陈远给鱼放了血,装进冰柜……

    七分潮,鱼开口最好的时间段,大家都在忙碌。

    陈欣给底钓竿挂了大活虾,放了下去。跟着挂串钩……

    后面的时间她就负责三根串钩竿子,忙得很。

    鱼情暴躁,可是好一会儿了,都没有一条看得过去的鱼获。钓鱼艇上就比较安静,没有兴奋的点。

    远远的,一条小艇看到他们这里一直在中鱼,就将船开了过来,距离有二十几米远。

    八九米的小艇,上面七个人。有人抽铁板,有人钓底,也是过来没一会儿,就中了鱼。

    而陈远他们这边,一直是接连的中鱼。

    陈远他们这边弄了4根串钩竿,上面挂着诱饵笼。四个诱饵笼,周围小鱼都被吸引过来了。

    有了小鱼过来,周围有大鱼的话,自然也被吸引了过来。

    船后的底钓竿,挂的八爪鱼,半个小时终于动了。

    周升眼疾手快,过去提了一下竿子,中鱼了,这才打开电动轮收线。一条八九斤重的石斑鱼。

    “我这里中大鱼了,力气好大,我拉不动。”陈欣喊道:“周升哥,快来帮忙。”

    陈欣手上的鱼竿打完工,传来的力量特别大,她拉扯不动,这让她兴奋要蹦跳起来。

    周升来不及解鱼,就过来帮忙:“好家伙,这个力气真不小。”

    “你注意点,这个鱼线小,别切线了。”陈欣说道。

    “放心,你周哥我是老江湖。”周升抓着鱼竿熘了好几分钟,这才拖上来。

    下面是一条红色的大鱼,还有几条小鱼。

    “真鲷?”周升说:“半米左右的大真鲷。”

    好长时间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鱼获了。

    “是不是来真鲷鱼群了,我们这里连着中了好几条真鲷。”杨巡说。

    陈远看着鱼探画面,道:“下面有一群鱼,围着我们的钓鱼艇转圈圈。”

    “抓紧时间多钓一些,风口马上就要过去了。”何飞大声的道。

    陈欣赶紧过去起了别的串钩竿子,甲板上丢着有三四十条鱼了,都没有时间装进鱼箱。

    周升将鱼获解下来,那条半米左右的真鲷,估摸着十好几斤。顺便这甲板上的鱼获也全部收入冰箱……

    今天带了两个大鱼箱出来,其中一个鱼箱已经装满了。另一个鱼箱也装了大半。

    陈远用来装猫鱼的箱子早就装满了,换了一个箱子,也装了大半。

    下一次出来钓鱼就不知道什么时间了,陈远准备多钓一些。

    时间过得很快,风口期再持续了十几分钟,下面的鱼群开始散了。

    三点半,陈远先收了竿子,猫鱼足够多了:“差不多回去了。”

    “箱子装满了没有。”何飞笑着问道。

    “早就装满了。”

    “哈哈哈……回去了。”

    今天掉的石斑鱼不多,但都是大石斑。

    收拾好东西,大家清点了一下鱼获。

    除了鱼箱里面,活水舱还养着鱼,全部捞出来,分好后……大鱼有11条。最大的一条是石斑鱼,四十斤左右。大鱼里面还有一条底层鱼,扁平扁平的那种,是鳎鱼品种里面个头比较大的。

    这条鳎十斤应该是有的,但是好像不怎么之前。

    开海前夕,海钓最后的狂欢。

    等开海后到处是渔船,就不那么好钓鱼了。

    何飞他们将一些不值钱的鱼,还有个头特别小的鱼全部挑了出来,装进陈远的水桶里面。

    陈远有两个小箱子,里面装满了鱼获。再就是一个水桶,也装了半桶。

    钓鱼主要就是钓风口,也就是开口期。

    今天的策略很好,有诱饵笼的串钩,再搭配双沟活虾,遇到两个风口期,就直接爆箱。

    其实更主要的还是这里的鱼多。今天的天气也不错,虽然是大太阳,有点热,但不是极端炎热的天气。

    返航了。

    陈远开足马力,周升拿了几瓶矿泉水出来,先丢了一瓶给陈远:“今天这个鱼获可以的,不比外海差。”

    “外海可以找巨型石斑鱼,这边的大石斑鱼都比较少。”陈远道。

    “别的鱼多啊。”周升笑着道。

    “有点累。”

    “你也太懒了。”

    陈欣也搭腔着:“就是,你也太懒了。我看天气预报说明天的天气也很好,这就快要开海了,你不带着我多出来跑几趟,我也好赚一些生活费。”

第九十二章:烘鱼干

    现在出来钓的这些鱼获,都不能刺激陈远兴奋了。

    作为常年在渔船上待着的人,什么大场面没有见过。

    像三四十斤的大石斑鱼,钓上来后,陈远的内心毫无波动。

    快要满朝了,海面平静。

    陈远将油门杆推到了最大,回到渔港后,陈远将猫鱼收了起来,再挑选了一些小石斑鱼,还有石九公。

    今天鱼获多,除了猫鱼,陈远还挑了很多吃的鱼。

    周升他们他们鱼去了,陈远将小石斑和石九公给王鹏他们带了过去。

    王鹏在船上忙着,林晓月正在修理船外机。

    “鱼给你带回来了。”陈远走了过去,笑着道:“这台船外机怎么回事?”

    “正在拆,估计是里面哪里坏掉了。小牌子的船外机,不经用。”林晓月接过一大口袋鱼:“这么多,你们不带一些回去吃?”

    “我那边还留着很多。”

    “谢了啊。”

    “借你水管一用。”陈远道。

    “自己拿嘛,还要说借。”

    “你都对我说谢了,我肯定也要客气一些。”陈远笑着道:“我回去洗钓鱼艇了。”

    “晚上在这边吃饭。”

    “不了。出去了一天,清洗了钓鱼艇我回去睡觉。”

    岸边不远有水龙头,是从船厂接的水。

    陈远回到钓鱼艇,先是打海水冲洗了甲板,再接自来水,冲洗船身和甲板。

    陈远喜欢干净。

    这个钓鱼艇每次回来,陈远都要收拾干净,不然这大热天的,明天再过来就一股子臭味。

    快要清洗好渔船了,周升他们也回来了。

    “猜一下卖了多少钱?”

    “有没有2万。”

    “2万3。”

    “这么多。”

    “5条石斑鱼就卖了1万4。”何飞说道。

    一条42斤,一条37斤,剩下的分别是17斤,15斤,8斤。

    这些石斑鱼算的是120元1斤。

    别的鱼获,比如真鲷,黄鲷,黑鲷这些鱼,价格也都不错。

    “杨巡他们说按照五人分。”周升道。

    “之前说好的,你们四个人分就行。”陈远说:“我收你们船费了,不用分五份。”

    “今天鱼获多,按照五个人分我们也是大赚。”何飞道:“你就别推了,我们两个今后还想和你们拼船。”

    “那我收四千。你们每人多拿三百块。”陈远道。

    “可以。”杨巡笑着道。

    这样分的话,扣了船费,杨巡他们每人还有四千块钱的进账。

    在海上找鱼很重要,海钓也同样如此。

    别以为有了鱼探,出海后就很容易钓到鱼。杨巡他们也有渔船,之前去过大帆石好几次,将油费扣除后就赚几百块钱。甚至还有亏本的时候。

    何飞他们上来帮着拿了垃圾,问道:“明天还出去不?”

    陈远摇摇头:“不想出去了。”

    “出去吧。”陈欣说:“赚钱不积极,你脑壳有问题。”

    周升也说:“你要是不出去,我带上欣欣,还有何飞他们出去了。”

    陈远瞟了周升一眼,再看了看陈欣:“明天赶个潮水,吃了中午饭出发。钓三个小时左右。”

    “拼船。”何飞笑着道:“我们出油费。”

    “行。”

    周升冲着陈欣眨了眨眼,说:“走,我们看鱼竿去。”

    “我想买根轻一些的长矶钓竿。现在用的竿子太重了。”陈欣跟着周升下了船,转过头朝着陈远挥了挥手:“你自己回去哈。”

    “你赚一些钱就买鱼竿。你有多少鱼竿了……”

    不等陈远话说话,陈欣冲着陈远做了个鬼脸,小跑着上了台阶。

    陈远将留下来的鱼获也分了一些给何飞他们,然后带着鱼去了一趟爸妈那边。

    家里没有人。

    老爸培训去了,老妈跟着林新海的老婆在渔港这边打零工。

    陈远将鱼获放进冰箱,就回了家。

    手机已经响了好几次,都是彦小兮发来的信息:“回来了没有?”

    还发了几张大橘的照片。

    陈远拍了一张鱼获照片,发给彦小兮:“今天的鱼获,我开始制作鱼干了。”

    “鱼干要怎么做?”彦小兮秒回了短信。

    陈远发了视频电话过去,彦小兮很快接了起来。

    画面里,彦小兮穿着薄睡衣,雪白锁骨和半露的饱满,陈远看到后,眼睛都直了。

    “怎么做鱼干?”彦小兮说着,随后反应过来,连忙捂住胸口,嗔怒的看着陈远。

    “你在家里穿的也太性感了。”陈远说。

    “自己家,那不是怎么舒服怎么穿。你等等,我换身衣服。”彦小兮都着嘴,说着放下电话。

    陈远吞了一口唾沫,彦小兮的身材太有料了。

    自己是她男朋友,看一起怎么了,真的小气。

    陈远嘿嘿笑了笑,他以前是做梦都没想过自己能找到这么漂亮的女朋友。

    陈远打开烤箱,跳到烘焙模式,再拿出架子将一条条摆放好,然后送进鱼箱里面。

    “不用开膛破肚?”彦小兮说。

    “不用。猫吃的,不用那么麻烦。”陈远说。

    今天的鱼有点多,要全部烘焙好,需要不少的时间,可是这里又没有可以晾晒小鱼干的地方。

    陈远住在顶层,顶层楼梯封闭的。

    如果没有封闭,倒是可以去楼上晾晒,两三天时间就全部晒干了。

    陈远关闭烤箱,坐在沙发上:“你们开学了没有?”

    “还没有,明天去学校报到。”彦小兮道:“我这件衣服好看不?”

    “好看。”彦小兮穿着一件碎花的高领睡衣,显得胸好大,陈远笑着道:“没有刚才的好看。”

    彦小兮鼓着脸腮:“流氓。”

    “自己的女朋友,流氓一下不可以?”

    “不可以。”彦小兮翻了一个漂亮的白眼:“烘小鱼干需要多久?”

    “半个多小时。”

    “那这么多鱼,需要很久哦。”

    “可不是嘛。”陈远道。

    “可以拿到外面晾晒?”

    “就慢慢烘,反正没事情做。”

    陈远和彦小兮聊着天,时间过得很快,第一批鱼干已经烘好了,陈远取出来装箱子里面,开始烘第二批。

    彦小兮开着视频,陪着陈远烘了两批鱼干,就有事情挂了电话。

    陈远继续烘着鱼干,看着时间煮了饭,再炒了一个素菜。

    陈欣住在这边的时候,陈远嫌她烦人。

    现在不住这边了,陈远又有些不习惯。

    今天的鱼获太多了。八点过,又七八斤的鱼进去。

    陈远带着下午烘干的鱼,去了楼下。

    大橘不在了,是跟着彦小兮去广州了,现在下楼都没有猫咪迎接陈远了。

    陈远来到健身区,喊了一声大橘。

    大橘虽然不在了,但陈远以前一直喊大橘。如果狸花猫和别的猫在附近,听到这个声音也会过来。

    陈远坐在凳子没一会儿,狸花猫就跑了过来,在陈远两腿中间蹭。

    陈远先是撸了一会儿,才拿出鱼干递给狸花猫。

    这只狸花猫是真的漂亮,下脖子那里一簇雪白的毛。身上的花纹也好看,比那只豹纹猫都要漂亮。

第九十三章:狗牙金枪

    陈远熬夜烘焙鱼干,第二天,睡到了十点过才起来,到快递驿站将鱼干给彦小兮发了过去。

    早上吃了点包子,豆浆,再来到糖水铺子点了些小吃,一份糖水。

    一个上午的时间很快就混过去了。

    今天又是大太阳,明晃晃的太阳,在外面有些刺眼睛。

    中午的时候,陈欣打来电话问什么时候出海。

    陈远开着车子去了海边,叫来油罐车,给钓鱼艇加了1吨的柴油。

    1吨柴油1176升。

    等着周升,杨巡他们过来,就出发。

    今天还是去大帆石,现在赶过去,钓了潮水后就回来。

    这次依旧是杨巡他们出油费,然后鱼获卖钱平分。今天钓鱼时间少,陈远只收了1500元。

    1500块钱不够油费的。只是跑一个来回,大概就要一千八百多块钱的油费。过去找钓点,钓鱼的时候用引擎固定点位……一趟下来,最起码都要2000块钱的油费。

    这个油费,陈远按照最高航速计算的。

    在路上慢慢悠悠的跑,实在费劲。出了小岛后,陈远就马力全开。

    带上何飞和杨巡,他们不仅帮着负担油费。而且他们的钓鱼技术很好……

    这可以说是双赢,陈远他们赢的要多一些。

    1500块钱船费,每人750块钱。这是出去赶潮水钓鱼,赚回船费钱还是很轻松的。

    到大帆石就两点钟了,这边已经有过来赶潮水的小艇,钓鱼艇,舢板船。

    陈远他们昨天找的钓位,停了三艘小艇,已经下竿子了。

    陈远远远的看了看,重新找了一个钓位,停船。

    今天就陈远一个人钓串钩,不过做了一个集鱼器。

    集鱼器也就是窝子。

    用诱饵笼,绳子。

    这里的水深14米,取了4根12米的绳子,绳子就用大力马鱼线,隔着3米捆绑一个诱饵笼,里面塞满南极虾。最下面挂一个4公斤的坠子。

    渔船前面吊一根,渔船后面吊两根。再加上漂浮的渔船,这就是一个简易的海上漂浮集鱼器。

    今天找的这个钓点不深,就抛锚固定钓鱼艇。

    今天也是挂两根底钓竿。

    陈远钓串钩,陈欣抽铁板,铁板不用抛远,就用逗钓的方式。铁板比较轻松……

    周升,何飞,杨巡他们钓双钩,挂活虾,主要钓大鱼。

    没一会儿,船下面就聚集了小鱼。

    何飞他们过来看了鱼探画面,瞬间就兴奋了起来。

    小鱼多了,大鱼自然就过来了。

    很快的,他们整理好鱼竿,开钓。

    陈远这次的串钩就没有用诱饵笼了,挂钩虾饵,下竿。

    何飞那边已经中鱼了,一条黄鲷鱼,个头还行,半斤左右:“下竿就中鱼了,今天有又爆箱的一天。”

    “我也中了。”杨巡提起竿子,双飞,全都是黄鲷鱼。

    陈欣抽铁板,矛中了一条两点鱼上来。由此可见下面聚集鱼群数量颇多了。

    大家都在中鱼了。

    陈远的竿子下去几分钟,提了上来,一串七条鱼。两条黄鲷鱼,一条黑鲷……剩下都是杂鱼。

    钓了十几分钟,周升旁边的底钓竿有了动静,他赶紧过去起竿。下面挂的是八爪鱼,起来一条六七斤重的石斑。

    陈欣她是连着中好几条鱼了,但是没有特别大的鱼,继续抽着,竿子忽然一沉:“中大鱼了。”

    陈欣的脸蛋蒙得严严实实,此时脸蛋已经激动到通红,竿子传来的力气很大。

    “要不要帮忙?”周升问。

    “不用,我自己来。”

    陈远看了过去:“给周升,快一点搞上来。不然将下面的鱼给吓跑了。”

    “没事,让欣欣妹子过一下瘾。”何飞说:“现在潮水还没有过来。”

    周升看着陈欣,陈欣紧紧抱住鱼竿,她的鱼竿都打弯弓了。

    钓了这么久的鱼,也中过大鱼,但是没有一条大鱼是她自己拉扯上来。就想要试一试……

    现在七分潮还没有到,可以试着熘一下。

    一条鱼,陈欣熘了有十分钟,鱼出水后,一条GT。

    看到这里后陈欣有些失望:“怎么是一条GT。”

    “不然呢,你想要什么鱼?”

    “我想要大石斑鱼。”

    “以后有时间我带你出来,专门钓大石斑。”周升说。

    陈欣看了看周升:“行。”

    今天是三点过的七分潮,现在这个时间点都是开胃小菜。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平均下来一两分钟就能上一条鱼。

    “你这还有半个虾,就要换了?”何飞看到杨巡话虾饵,大声道:“节约着用啊,今天带的饵料不多,现在潮水都还没有来。”

    七分潮还没有到,但是已经能看出海水在流动了。

    “早点钓完,早点收工。现在这个收获已经上岸了。”何飞笑着说。

    随着时间,下面的鱼情是越来越暴躁。

    等到潮水来了,下面的小鱼散开了一些,稀有了大鱼过来。

    “有大鱼过来了。”陈远看着鱼探画面,正说着,何飞那边中了一条比较大的鱼。

    陈欣也中了一条大鱼,是一条马交,四五斤重的,个头还算不错。

    前面的杨巡正在挂饵,忽然看到底钓竿在动,瞬间就兴奋了,丢掉竿子,过去起了鱼竿。

    下面狂暴的拉扯力,电轮发出吃力的声音。下面的鱼忽然发力,鱼轮拉扯不动,竟然在泄力。

    “下面的鱼起码一百斤。”杨巡喊道:“周升,快过来帮忙。”

    “来了。”周升收起鱼竿跑了过去,将鱼竿抱起来,手动拉扯:“这条鱼不错。如果是石斑鱼的,估摸着得一百五十斤以上了。”

    从手感来判断鱼的大概重量,对周升来说不是难事。但是鱼的发力方式,周升很快就断定这不是石斑鱼:“应该是金枪鱼。”

    “金枪鱼也可以啊。”杨巡道。

    “不比石斑鱼差。”何飞说。

    周升拉扯了几分钟,鱼出水后,周升将鱼竿给了何飞,他拿起铁钩将鱼拽了上来。

    这是一条狗牙金枪,估摸着百斤左右。大概可能九十几斤……

    狗牙金枪一排牙齿看着有些渗人。

    周升将它弄到后面,放血,拿出一个长箱子,长箱子下面铺一层冰块,将鱼给放了进去,上面再铺设一层冰块。

    冰块是从大冰块上面凿下来的。

    今天出来也带了两个大冰块,每个是50公斤。

    “狗牙金枪多少钱1斤?”周升问。

    “几十块钱1斤。”陈远说。

    具体价格多少,陈远也不清楚。反正这个东西不可能比黄鳍金枪鱼贵……

    一条狗牙金枪鱼让大家兴奋了一会儿。

    这条鱼出现,渔船下面聚集的小鱼又跑了很多。

    不过很快又有小鱼聚集过来,有了小鱼就有大鱼。

    陈欣连着抽了好几条马交,还钓到一条章红鱼。

    章红鱼的个头不大,百斤的大章红鱼,西沙和南海那边都不容易钓到。

第九十四章:烘干机

    今天用绳子捆绑鱼饵笼,做出集鱼器的效果。

    昨天大家可是忙惨了。

    时间过得飞快,大家一直忙碌着,八分潮的时候鱼情差了一些,但也是几分钟就中一条鱼。

    今天出来没有钓到大石斑,最大的一条石斑鱼,就那条七八斤重的。

    今天搞到一条狗牙金枪鱼,算是意外之喜。

    “时间差不多了,回去了。”陈远说。

    四点过了,陈远想早点回去。

    他在网上买了一个烘干机,专门用来烘鱼干的,应该已经到货了。回去将鱼干烘出来,给彦小兮寄过去。

    再有十天就要出海了,这段时间多钓一些鱼,后面就没时间搞这些了。

    “时间还早,再钓一个小时。你这么早的回去做什么嘛。”陈欣不高兴的道。她现在钓的正好,没一会儿就中一条鱼。

    陈远看了看时间:“五点钟回去。”

    回去晚了,快递驿站就关门了。

    之后的时间,两根底钓竿一直没有动静。不过双钩竿子时不时可以钓到鱼……

    今天也是爆箱的一天,那条狗牙金枪价值几千块。百斤左右的狗牙金枪,算是很大的了。

    今天的黄鲷鱼比较多,估摸着三四十斤应该是有的。

    里面还有黑鲷,杂鱼,石九公。

    石九公可不是杂鱼。

    有个二两的石九公,就是大几十块钱1斤。

    这种鱼很常见,味道却很好。

    不过石九公不多,有两三斤。这些石九公带回家里吃,煮汤的话,感觉比石斑鱼好吃。

    这些石九公,还有一些小石斑,陈远准备明天给彦小兮发过去。

    五点钟了,看着一行人还不想回去的样子,陈远催促道:“走了走了,回去了。再不回去,赶不上卖鱼了。”

    “行,收竿了。”陈欣有好一会儿没有中鱼了,将鱼竿收了起来。

    周升他们也收了竿子。

    收拾好,陈远发动钓鱼艇,周升帮着收了锚爪。

    回去海上,快马加鞭。

    陈远直接油门杆到底,钓鱼艇飞奔着往回赶。

    “这么急,干啥呢?”周升丢给陈远一根香烟。

    “买了烘干机,再晚回去,快递关门了。”陈远说。

    “买了啥?”

    “烘干机。”

    “烘鱼干的?”陈欣问。

    “嗯。”

    “你烘那么多鱼干做啥。”

    “喂猫。”

    “马上就要开海了,你要跟着出海。我才不会帮你喂猫……”

    “又不是给你喂。”

    “那给谁?”

    陈远摸着下巴的胡渣,笑着道:“你嫂子。”

    “我嫂子?”陈欣愣了一下,看着陈远:“小兮?”

    “嗯。”陈远笑着点点头。

    陈欣笑着瞪大眼,然后就收敛起笑容,说:“你不是下不去手么。”

    “咋回事啊?”何飞好奇模样,笑着道。

    杨巡也是一张八卦脸,看着周升。

    陈远抬手就敲了下陈欣的脑袋。

    “你哥他面皮薄得很,别逗他。”周升嘿嘿笑着,就搭着陈远肩膀:“你也太不够意思了,脱单了都不跟我说一声,要请客吃饭的。”

    “脱单这可是大事情,要请客。”何飞笑着道。

    “改天请客。”陈远笑着道。

    回到闸坡都六点过了,陈远买的烘干机已经回来了,先开着车子过去将烘干机装回来。

    周升他们过去卖了鱼。

    今天的鱼获没有昨天的多,狗牙金枪60元1斤,刚好95斤,卖了5700元。

    这条狗牙金枪鱼很新鲜,直接送去了酒店。

    剩下的鱼获,陈远这里留了一些,总共卖了4800元。

    每人分2100元。

    今天钓鱼的很多,但是不值钱的鱼多,都留了下来。陈远这里还留下了六七斤石斑鱼,三斤多石九公。以及两箱做鱼干的杂鱼。

    杂鱼里面也有一些味道不错的,回来后大家分了一些鱼,带回家做晚餐。

    石斑鱼和石九公,陈远全拿,准备明天给彦小兮寄过去。

    这个拼船出海钓鱼,陈远是又分钱,又拿鱼。拿的还最多。

    不过要是钓的鱼获不多,杨巡他们都赚不回船费,陈远肯定会退他们一部分钱。

    但是钓货不错,他们也都赚了钱的,就无所谓。

    今天收获一般吧。

    对陈远来说,这个收获并不算好。

    “晚上出来喝酒?”收拾好渔船,周升看着杨巡他们,道。

    “哪里喝?”

    “十里银滩。晚上吃了饭,给你们发定位。”周升道。

    “行。”何飞他们答应道。

    “我先回去了。”陈远说。

    “慢走。”

    陈远带着杂鱼,上岸就看到了林新海还有老爸他们。

    “嚯,钓了这么多鱼。”林新海说:“哪里钓的?”

    “大帆石。”陈远放下箱子:“要不要挑一些回去吃。”

    “你这些鱼,没有靓货啊。”

    “靓货都卖了。这些杂鱼我带回去做猫粮。”

    “我捡几条大的回去。”林新海道:“好几天没有出去了,都不知道鱼味儿了。”

    “您说的这么惨,明天下午我们还要出去,一起嘛。”

    林新海嘿嘿笑了笑:“好。”

    陈远给林新海捡了两条石斑鱼,再从猫鱼里面挑了几尾不错的出来。

    老爸家里昨天给送了鱼,就没有给老爸了。鱼要吃新鲜的,放冰箱里时间长了不好吃。

    彦小兮今天去学校报到了,拍摄了几张校园的风景照,美美哒,给陈远发了过来:“今天干什么去了?”

    “怎么不回我信息。”

    “钓鱼去了,海上没有信号。”陈远回复了彦小兮的短信,再拍了鱼获照片,以及烘干机:“买了台烘干机回来。九月十号就要出外海了,之后可能很长时间联系不上,这段时间我多钓一些鱼,做成鱼干。”

    “在海上要注意安全。”

    “知道。今天还钓了一些石斑鱼,我明早给你寄过去,下午你应该就能收到。”

    彦小兮发来一个笑脸:“谢谢。”

    “开视频不。”陈远说。

    “不开。”

    “在做什么呢。”

    “洗澡。”

    洗澡啊。

    “那就算了,我做鱼干去了。”

    彦小兮回给陈远一个生气的表情包:“做去鱼干去。”

    陈远将鱼获用澹水清洗干净,大一些的鱼去掉内脏,小一些的直接放进烘干机。

    这个烘干机很大带回来的三十几斤杂鱼,一次就烘干了。

    不过比起烤箱,烘干机用的时间就要长很多。一次要烘三个多小时……

第九十五章:夜宵

    猫鱼整整齐齐放在架子上,打开烘干机,开始做饭。

    彦小兮打来视频电话,陈远按了接通。

    画面里,彦小兮刚洗了澡,头发还湿漉漉的,穿着一件粉色睡衣,露出雪白锁骨:“在干什么呢?”

    “做晚饭。”陈远说:“你吃晚饭了没有。”

    “还没。已经点好外卖了,待会儿就送过来。”

    “怎么不自己做饭,外卖吃多了不好。”陈远说。

    彦小兮鼓起了脸腮,特别可爱:“自己做饭太麻烦了。”

    “以后能自己做饭,还是自己做。”陈远说。

    “好。”彦小兮笑着说:“你做什么好吃的。”

    “做一个番茄鱼汤,再炒一个红苕颠。”陈远说。

    “好想吃鱼汤啊。”

    “明早给你寄鱼过去,你自己做。”

    “嗯嗯。”彦小兮笑容憨憨的,使劲点了点头。

    “吃饭了。”何欢走了进来,看到彦小兮在视频电话,过来打了个招呼:“嗨。”

    陈远也抬了抬手:“点了什么好吃的?”

    “烧牛腩,土豆丝炒肉,冬瓜排骨汤,还有一个空心菜。”何欢凑近了,说:“在做饭啊。”

    “做鱼汤。”

    “我们先吃饭了,待会儿聊。”彦小兮说。

    “别啊,看着你男朋友,很下饭……”何欢话没有说完,彦小兮就挂了电话。

    陈远笑着煎了鱼,加入开水,再下入番茄,盖上锅盖。

    晚饭弄好后,吃了饭,周升就打电话过来,喊出去喝酒。

    陈远看了一下正在烘干的猫鱼,将烘干机调到两个小时后自动关闭,就带上一些昨天烘出来的鱼,下了楼。

    周升在楼下,撸着猫。

    今天狸花,豹纹和短尾都在。

    “就知道你要喂了猫才会出去。”周升看到陈远,笑着说。

    陈远笑了笑,道:“喊何飞他们了没有?”

    “喊了。”

    陈远一出现,三只猫就围了过来,在陈远脚跟边磨蹭。

    陈远拿出鱼干递给它们,周升递了一根香烟,说:“等老爸他们拿到船员证后,要带着他们出海看看。不然贸然的上渔船,要是就跟周兰一样,有的搞。”

    陈远点点头:“何飞他们的钓鱼技术不错。”

    “确实,他们两个很少打空竿。资深钓鱼老了。”

    “等老爸他们拿到船员证,带上他们一起出海钓鱼,就不收他们船费了。钓到的鱼获卖了钱,大家平分。”陈远看着周升。

    “可以。明天还出去不?”

    “明天的潮水四点过了,只能跑近的地方,不然赶不上回来卖鱼。”

    “问一下何飞他们要不要一起出去。跑近一些的地方,就不收他们船费了。”周升道。

    “行。”

    撸了一会儿猫,陈远他们去了外面的夜宵店,没有去酒吧。

    点了一些毛豆,盐水花生,再点了几杯大扎啤。

    何飞他们也过来了,骑着电瓶车。

    他们住的不远,距离这边也就是八九公里。

    “看看还吃点啥,自己点。”周升说。

    “吃了饭出来的,就喝点酒。”何飞道。

    “我还没有吃饭。”杨巡点了一些烤串,再点了一个饭炒蛋。

    “明天四点过的潮水,哪里的鱼好钓?”陈远问。

    “四点过的潮水不能跑太远了。鹏岛那边的海上发电站,黄鲷和黑鲷比较多。”何飞道。

    “这一附近的鱼情,和大帆石没法比。小帆石那边可以钓石斑鱼,运气好的还能遇到个头比较大的石斑。我和何飞之前在那边一个小时上了十七条石斑,最小都三斤多1条。”杨巡说道:“不过也就只有一次。”

    “明天去小帆石钓石斑鱼。”陈远说:“一起?”

    何飞看了看杨巡。

    杨巡说:“小帆石不远……”

    “你们出饵料就行了,鱼获卖钱大家分。”陈远说:“我和周升的爸爸在考船员证,开海后会跟着一起出海。再两天他们就考试了,等他们考过了,一起出海耍。”

    “行。”何飞笑着道。

    “干一杯。”周升举起杯子。

    大家喝了一口,周升道:“你们的钓鱼技术是真不错,后面的时间一起出去耍,就不收你们船费了。钓的鱼卖钱了,一起分。”

    “行。”

    “再过两天出去拖钓,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大石斑……”陈远说。

    “拖钓,要烧不少油。对了,你们钓鱼艇的油耗是多少?”

    “巡航五十五升多一点,不到六十。马力全开,八十八升。”陈远说。

    “这个油耗可以的。”杨巡吃着毛豆,道。

    “是柴油的吧。”

    “柴油引擎。”

    “我们的船,马力全开一小时要55升的油。”

    他们的小艇是汽油船外机,应该是4冲程,150匹马力。

    “150马力,55升最大油耗已经很好了。”周升道:“你们的船,可以跑多快?”

    “三十节左右吧。”杨巡道。

    “没有三十节,最多二十六七节。”何飞说:“再挂一个引擎,可以跑三十几节。”

    “没有三十节么,我怎么感觉挺快的。”

    “船小,感觉就跟起飞了一样。”何飞说着看向陈远他们:“开海后渔船出海,你们负责找鱼?”

    陈远‘嗯’了一声,说:“这次直接跑南海。”

    “林师傅弄了一张金枪鱼围网回来,听说有1700米长,深度270米?”杨巡好奇的道:“那么大的围网,要怎么搞?”

    “就跟别的围网一样。找到鱼群,直接围起来就好了。”陈远道。

    “很简单,和其它围网没什么两样。”周升说。

    “1700米,而且有270米宽度……放网的时候要怎么搞?”何飞他们这几年的捕鱼季一直跟着林新海出去的,知道林新海的渔船。

    1700米的围网,放渔网就是个大难题。还有收网的时候……

    “师父的渔船正在做升级改造,装一根滑吊桅杆,放网的时候就很方便了。”周升笑着说:“放网的问题不大,就是收网后整理渔网,有的搞。不过要是遇见了大鱼群,那么大的一张网下去,搞一网就可以回港了。”

    金枪鱼围网也能围捕其它鱼,只要是大鱼群,搞一网就能回来了。

第九十六章:又是爆箱的一天

    第二天一早。

    陈远将昨晚烘干的鱼,还有好几斤石斑鱼和石九公,给彦小兮发了过去。然后就去了船厂……

    林新海的渔船正在安装滑吊桅杆,这是一根竖卧在渔船后甲板中间的桅杆,主要是用来放网,收网。

    1700米的金枪鱼围网,21吨多重。全部组装好,重量应该有25吨了。

    这张渔网如果全部依靠人力收放,得累死个人。

    “师父。”陈远看到了林新海,喊道。

    “哎。”林新海应道。

    “渔网回来没有?”

    “还没有。等桅杆装好了,再送过来。”林新海说。

    陈远没事情做,在这边帮了一上午的忙,吃了午饭,回到家冲个澡,躺在床上正准备睡觉,彦小兮打来视频电话。

    “在做什么。”视频里,彦小兮穿着澹粉色的睡衣,低胸,露出些许雪白的浑圆。

    “正准备睡午觉了。你呢?”陈远眼睛发直,彦小兮的身材太有料了。

    彦小兮鼓着腮包,捂住胸口:“你在看哪里呢。”

    “你自己穿那么性感,怪不得我。”

    彦小兮做了个凶巴巴的鬼脸,躺进被窝拉上了被子:“你寄的鱼,我还没有收到。”

    “下午两三点钟就到。”陈远说:“你们开课了么?”

    “开课了。”

    “大学生活安逸不,我没有读过大学。”陈远说。

    “安逸。大学比高中可轻松多了。”彦小兮说:“大学课程比较少,学校的管理也很宽松。”

    陈远躺了下来,侧着身:“我只有高中文凭,你会嫌弃我不。”

    “你说呢?”

    “不知道……”

    彦小兮噘着嘴:“不会,我又不是看上你的学历。你没考上大学,高中的时候是不是耍女朋友去了?”

    “就是学习不好。”

    “你早上在干啥,给你打电话也不接。”

    “在船厂帮忙。可能是机器在响,没有听到。”

    两人聊了许久,才挂了电话。

    陈远一觉睡到两点过,还没有醒,手机就响了起来:“快点,钓鱼去咯。”陈欣来的电话,精神饱满。

    “才两点过,热得很。现在就出去?”

    “搞快点嘛,一天天的,就你最啰嗦。周升哥都准备好要出发了。我也给何飞他们发了消息,他们准备鱼饵去了。”

    “马上。”

    陈远睡了也就一个钟头,刚才和彦小兮聊电话,聊了好久。

    陈远起床洗了把脸,换身防晒钓鱼服,下楼开着车子直接去了海边。

    周升和陈欣已经到了。

    “钓鱼艇要不要加油?”周升说。

    “不用。昨天才加了1吨。”陈远说。

    “1吨?”陈欣看向陈远。

    “嗯?”陈远道:“很奇怪?”

    陈欣摇摇头:“第一次听说加油加1吨的。”

    “没见识。”陈远过去解开了船绳,等着何飞他们过来,陈远就发动船,出了渔港。

    今天去西帆石。

    西帆石,22海里的样子。

    巡航速度跑过去,一个小时。

    今天有点热,陈远没有跑的太快,在船舱里吹着空调,慢慢悠悠的过去。

    西帆石有小西帆石和大西帆石。之前去的大帆石,是东大帆石。

    西帆石附近停着钓鱼艇了。

    陈远在暗礁边缘找了一个钓点,这里的水比较深,需要手动控船。

    “今天只有两只活的八爪鱼,不过买了几只螃蟹出来,三根底钓竿,一根八爪鱼,一根螃蟹,一根大活虾。”何飞说。

    “可以。”陈远道。

    螃蟹也能钓石斑鱼。不过通常来说,大活虾中奖的几率比较高。如果是特别大的石斑鱼,就对八爪鱼更感兴趣。

    下午三点过,用陈远他们老家的方言来说:现在的太阳晒得批爆……

    陈远拿了一把遮阳伞出来,刚撑起来,就被周升抢了过去:“欣欣都没有遮阳伞,你一个大男人,好意思用。欣欣,给你。”

    陈欣看着一脸郁闷的陈远,嘿嘿笑:“谢谢周升哥。”

    “我的遮阳伞……你感谢周升?”陈远也是无语了。

    “你买的又怎么样嘛,你又不给我用。”陈欣过来将陈远的伞架子也拿了过来。

    “你一个大男人,就不用遮阳伞了。”周升说。

    “我打死你个瓜娃子。”

    何飞走了过来,捆绑诱饵笼。

    诱饵笼昨天串好的,在来的路上,笼子里面已经装好了南极虾。

    南极虾的虾头,这些是用来喂鱼的,便宜得很。

    挂了三根绳子,每根绳子上面五个笼子。

    小帆石的鱼情比起大帆石,差了好多。

    陈远看着鱼探画面,十几分钟了,才聚集一些小鱼过来。

    看着小鱼不是很多,陈远拿出一根路亚竿,给何飞他们递了香烟,自己也点了一根,这才将铁板丢了下去,放线……晃动竿子。

    周升过来看了看鱼探显示器,捡起铁钩敲了敲钓鱼艇的护栏。

    “你在做啥?”陈欣问。

    “没有鱼,敲一下,吸引鱼过来。”

    “你这不怕把鱼吓跑了。”

    “小鱼会吓跑。大鱼的胆子大,听到动静会跑过来看。”周升笑着道。

    没一会儿,底钓石斑鱼竿子就有了动静,周升得了一会儿,看着竿子弯曲后,这才勐地一提:“打中了。”

    “大不大?”何飞问。

    “不大。十斤内……”周升说。

    周升起竿的速度放慢了,这根竿子挂的是螃蟹,大概率是石斑鱼。用了好几分钟才将鱼拉出水面,一条斜带石斑,有些地方也叫青斑。不是老鼠斑……

    个头还行,有六七斤。

    周升拿出针给石斑鱼放了气,养在了活水舱。

    钓石斑鱼没有想的那么难,重要是找个好位置。下面如果是礁石区域,那么藏着石斑鱼的概率就比较大。

    而且石斑鱼的进攻性强,用鱼活饵挑逗,它就受不了的。

    今天的鱼情不那么暴躁了。

    十几分钟了,陈远一条鱼还没有钓到。

    陈欣都换成了活虾,钓黄鲷,黑鲷这些。

    半个多小时了,陈远锚到了一条杂鱼,正口的一条没有。也换了根竿子,挂活虾,钓鲷鱼。

    下面鲷鱼还是有一些的,换了竿子,一分多钟,陈远就中了一条黄鲷鱼,个头还行,接近1斤了。

    陈远钓了三条鱼,潮水就过来了。

    一条黑鲷,两条黄鲷,个头都可以。

    潮水来了后接连中鱼,特别是三根底钓竿,半小时中了九条石斑鱼,个头很可以。最大的有十几斤。

    八爪鱼用完了,螃蟹也用完了。

    “今天这个石斑鱼喜欢吃螃蟹。用螃蟹钓到了五条,活虾反而才中了一条。”何飞说。

    “我就说多买几只螃蟹过来,你偏说石斑鱼不是特别喜欢螃蟹。”杨巡道。

    大多数情况,石斑鱼确实更喜欢吃活虾。

    可是今天不知道怎么搞的,石斑鱼喜欢起了螃蟹。

    涨潮后,钓鱼艇下面聚集的鱼也不多,但是开口特别离开。

    今天带了四斤多接近五斤的活虾出来,钓到五点十分,就用完了。

    又是爆箱的一天。

第九十七章:带老爸出海

    回到渔港。

    陈远依旧是挑了一些鱼出来,这些鱼也有何飞和杨巡他们的。

    陈远给师父和王鹏他们送了一些过去。

    陈远爸妈,周升爸妈,这时候都在船厂帮忙,看样子也快要忙完了。

    陈远也给他们分了一些鱼,就带上水管清洗钓鱼艇去了。

    “卖了多少?”周升他们回来了。

    “一万二。”周升说。

    今天钓了11条大石斑鱼,石斑鱼就卖了差不多八千块钱。

    周升给大家分了钱。

    看着是很多,但是有五个人,分到每个人的手上,就两千四百块了。

    “每天接着出去不?”何飞问。

    两千四百块钱,对陈远来说不算什么。

    对何飞他们来说,算是大丰收了。

    “明天的潮水五点过后了。休息一天,后天出去拖钓。”陈远说。

    “我觉得大帆石鱼情很好,就算没有涨潮,鱼情也很暴躁。”陈欣说。

    “休息一天吧。天天出去钓鱼,我有点扛不住。”陈远是真不明白陈欣钓鱼的瘾,怎么那么大。

    只要说起钓鱼,她就积极得很。

    “明天坐我们的船出去嘛。到鹏岛海上风力发电群试试,听说那边的黄鲷鱼有点多。”何飞说。

    “明天几点。”

    “八点出发。”

    “行。”

    “我一起去。”周升说着看下陈远:“你要是不去,就算了。”

    陈远白了周升一眼,你特么的是喜欢钓鱼?

    陈远都懒得戳穿他。

    回到家,陈远做了个番茄炒鸡蛋,随便对付着,填饱肚皮后就躺在了床上。

    八点过了,陈远给彦小兮打了视频电话过去,她正在学校的图书馆,说是找什么资料。

    ……

    第二天休息。

    陈远睡一个懒觉,醒来开着车出去吃了顿饭。下午,陈远就在家里锻炼身体。

    脚上捆绑沙袋,手上也捆绑负重沙袋,身上再背一个……

    负重了三百来斤,沿着楼梯小跑着下去,再慢跑上来。

    陈远的这个单元,至今为止没有看到过别的住户,就很神奇。

    来来回回跑了一个下午,多久没有强化锻炼了,身体有些吃不消。回到家腰酸背痛的……

    还是要经常锻炼,让身体保持巅峰。

    “爸。”吃了晚饭,陈远看到手机有彦小兮打来的电话,还有老爸打来的电话。

    就先给老爸回了过去。

    “水手证拿到了。”陈远爸爸说。

    “明天跟着一起出海,看看你和周叔晕不晕船。”陈远说。

    “要的。明早几点?”

    “八点,我过去接你。”

    “好。”

    挂了电话,陈远又给彦小兮打了电话。

    彦小兮坐在电脑桌前面,在码字。

    陈远还不知道她是网文作家,就聊了一会儿,便挂了电话。

    陈远觉得老爸应该不会渔船,即便渔船,也能克服。

    其实大多数都会晕船,不过有些人身体素质好,很容易就习惯了。

    不过有些人,是真的不能在船上工作。

    正准备做晚饭了,何飞打来电话:“明天出海拖钓,要准备什么?”

    “你们有没有拖钓竿?”陈远问。

    “有。重型拖钓竿,3.5米的。”何飞说。

    “有几根?”

    “两根,都是3.5米。”

    “不需要准备什么了。带上拖钓竿,以及电轮竿子。”陈远道。

    “行。吃饭了没,出来吃饭。”

    “还没。在哪儿?”

    “镇上吃火锅,怎么样?”

    “行。”

    何飞将周升一起叫了过去。

    镇上的火锅店,陈欣也跑了过来:“我也有一根拖钓竿。”

    “多长的?”周升问。

    “5.4米。”

    “你那个矶钓竿。”陈远说。

    “也能拖钓。”周升说:“我们有两根高竿,差不多就行了。”

    陈远点点头:“5.4米竿子没用。说长不长的,说短不短……”

    “5.4米放不下?”

    “我和你哥有两根高竿,7.9米的,要搭配最好是六米多的竿子。”

    “六米多的竿子我也有。”陈欣说:“矶钓竿,重型的。”

    陈远是蚌埠住了。

    陈欣,一个漂漂亮亮的女孩子,比钓鱼老还要钓鱼老。

    陈远想到了彦小兮,如果有一天彦小兮变成了和陈欣一样的钓鱼老,那画面,不要太辣眼睛。

    陈欣手上只要有了钱,就开始研究竿子。反正最近几天他们出去钓鱼回来,分了钱,她就往渔具店里面跑。

    “那可以。你哥也有一根六米多的矶钓竿……”周升看向何飞他们:“你们有两米多的重型竿吧?”

    “有,深海巨物竿。”

    “那就可以了。我们明天拖七根竿子,上面两根,中间两根,下面三根。”周升说。

    “拖钓我们不是很懂。”

    “简单得很,明天去了海上再弄。拖钓的铁板,拟饵,我们有全套。”周升说道。

    “七根竿子会不会绞线?”陈欣问。

    “拖着的时候不容易绞线,中鱼了之后,就要看配合了。”周升说道。

    一块小快艇都能拖钓六七根鱼竿,更何况是专业钓鱼艇。

    他们的钓鱼艇,拖七根,问题不大。

    “要是拖到一条几百斤重的蓝鳍金枪鱼,就安逸了。”杨巡笑着说。

    “这个季节,这边应该没有蓝鳍金枪鱼。”周升道。

    “我就说说。能拖到黄鳍金枪鱼也不错。”

    昨晚约的时候八点钟出发,吃着火锅的时候,陈欣说早点出来。

    这第二天七点钟,陈欣就给陈远打电话了,来到码头周升已经到了。

    前天陈远给钓鱼艇加了1吨的柴油,周升这一大早过来,又给钓鱼艇加了1吨柴油。钓鱼艇现在是满油……

    “第一次出海要注意些什么?”上船后,周升老爸问。

    周升说:“你要是觉得有可能会晕船,现在就吃一个晕船药。别出去后到处打窝子。”

    “打窝子?”

    陈远看着时间,给林新海打了过去:“喂,师父……过来了没有,搞快点啊,大家都在等你了。”

    “来了来了。”林新海车子开了过来,停下车,小跑着过来:“着什么急。”

    陈远老爸他们刚拿到船员证,肯定要先出去看看会不会晕船,林新海是一早就知道的,今天他也没什么事情,就跟着出去耍。

第九十八章:拖钓

    钓鱼艇出去了小岛,朝着茫茫大海驶去。

    钓鱼艇满油,只能跑到二十七八节的航速。

    陈丰和周贺,也就是陈远和周升的父亲,他们都是第一次出海。

    钓鱼艇远离陆地后,茫茫大海,海天一色。

    陈丰他们虽然没有晕船,可看向深蓝,心里空落落的。这种感觉就像是站在悬崖边上……

    进入海洋,看不到陆地,面对深蓝的无边无际的海洋,大多数人都会本能的恐惧,没有安全感。

    已经看不到陆地了。

    陈远停下钓鱼艇,并没有打开稳定仪。

    钓鱼艇轻微摇晃着。

    “爸。在海上走路的时候,两条腿岔开一些,身体重心放低。”陈远跟老爸讲解海上走路的姿势。

    林新海在旁边笑着,拿出香烟,给大家递了一根。

    “海上走路很简单,跟着船身摇晃的节奏,两条腿打开一些就好。”周升说着将鱼竿拿了出来。

    两根7.9米,也就是八米的高竿。

    这是一种专门用于宽阔海域拖钓的鱼竿,通常作为顶竿使用,高高的矗立起来,周升就将这种竿子叫做高竿。

    高竿是组合竿子。

    陈远他们在网上找了很久才找到,这种竿子很硬,7.9米竿子分成4节,每一节2米左右,由螺纹组装到一起。竿子上面有导环,导环不大。线轮是电动轮,有500米的鱼线。

    周升组装好了一根鱼竿,陈欣拿起了:“好重啊,这鱼竿实心的?”

    “一部分实心。”陈远正在安装拖钓用的固定支架。

    船舱两边的走廊,一边安装一个固定支架。呈现外八字的形状,在捆绑好拟饵之后,就将鱼竿固定了起来。

    远远看着就是两根外八字的长天线。

    这种鱼竿可以算是生产用鱼竿了,专门进行拖钓作业的生产鱼竿。这种鱼竿陈远和周升以前操作过,但就操作过几次。

    这种鱼竿还能安装副导环,也就是一根鱼竿拖钓两股鱼线,甚至三股鱼线。

    只是那样的操作很麻烦。

    两根鱼竿架好了,挂的是轻拟饵。

    杨巡他们也组装好了两根重型矶钓竿。重型矶钓竿就是字面的意思,竿大又粗又大,也比通常使用的矶钓竿要重得多。这应该算是一种通用竿,可以船钓起巨物。

    6.3米的长度,从竿身到竿尖,都特别硬。

    这两根竿子固定在后甲板的两边,也是外八字。用的是370克,带尤鱼须的龙骨铁板。

    最后三根竿子是2.3米重型船竿,这种竿子硬拉几百斤巨型金枪鱼,问题不大。主线15号的16编大力马,子线是30号钢心包芯……

    挂上的拟饵是铁板飞鱼。这种拟饵重1150克,一条飞鱼的形状,有两个小翅膀。

    这种拟饵在水里的时候,随着速度的快慢,铁板飞鱼在水里会上跳下窜。一左一右在船尾两边斜插,中间再立一根竿子。

    “我来开船。”林新海说。

    “行。”陈远应道。

    钓鱼艇发动。

    陈远和周升去了船舱两边的走廊,两根鱼竿外八字,竿稍距离海面大概5.5米的高度。

    何飞来到陈远这边:“线要放多少米?”

    “250米到300米。”陈远说。

    有电动轮,放线和回线都比较轻松。今天钓7根竿子,放的线比较长。

    “陈远,你放多少米?”

    “300米。”

    “行,我这边270米左右。”周升回应道。

    两根高竿的鱼线放了出去,然后是两根矶钓竿。一根放260米,另一根230米。

    “船尾的三根竿子太挤了。”周升将竿子插好,比划了一下,道。

    林新海转过头:“中间的竿子拿掉,不然钓鱼艇的转弯半径太大了。”

    “好。”

    那就拖钓6根鱼竿,鱼线全部是左边长,左边短。

    两根短竿的鱼线的长度,210米,180米。

    放鱼线就用了十几分钟。刚放完线,左边的高竿弯曲。

    “中鱼了。”陈欣喊道。

    “师父,放慢速度。”周升说。

    “收到。”林新海。

    船的速度慢了下来,陈远过去按了‘回线’,鱼竿弯曲的幅度不是特别大。

    三百米线,收线的过程中右边的矶钓竿也中鱼了,拉扯着鱼竿大弯弓。

    周升赶紧过去按了回线:“中大鱼了。何飞,杨巡,帮忙将这边的竿子收回来。”周升说。

    “好。”何飞赶紧收了短竿的鱼线。

    “好。”

    拖钓需要需要配合。

    特别是在中大鱼的时候。

    六根鱼竿,那就有六根鱼线在海里。一个不好很容易绞线,如果是大鱼,出现绞线的情况很容易跑掉。

    周升将电轮切换到动手模式,再放了一些线。

    周升估摸着这条鱼应该有百斤左右。对周升来说,鱼的力气也不是特别大。就控着竿子,等着鱼竿的鱼线收回来,然后去了船首。

    钓鱼艇现在已经停了下来。

    周升使劲拉扯鱼竿。

    陈远那边,鱼获已经收回来了,一条五六斤的马交鱼。

    钓鱼艇的冰柜拆除了,出来钓鱼,多少还是有些不方便的。

    今天出来依旧带的冰块,将马交鱼放进鱼箱保鲜,周升还在拉扯。

    “下面的多大?”周升爸爸问。

    “百来斤。估计是狗牙金枪。”周升道。

    就手感来说应该是金枪鱼,这里距离海陵岛有五十公里了,但是还没有到外海,钓到黄鳍金枪鱼和大眼金枪鱼的概率比较小。

    至于说蓝鳍金枪鱼,概率更小了。

    也就十来分钟的时间,鱼获已经到了船边,再拉扯了记下,鱼获出水。

    周升的判断很精准,一条狗牙。

    陈远拿起钩子,钩住了金枪鱼后背,使劲拽了上来。

    “这么大的金枪鱼,要卖多少钱?”周爸问道。

    “一百斤出头,六七千。”周升笑着说。

    “这么贵。”陈远爸爸也好奇的打量这条鱼。

    陈远拿出刀子在鱼鳃两边放血,然后鱼那里割了一刀。

    杨巡拿来水桶,冲洗这条鱼。何飞和陈远一起整理鱼竿,准备再次放线。

    这次出海不收杨巡他们的船费,钓货大家一起平分。

    陈远他们这边六个人,杨巡他们只有两个人。拖钓是非常看运气的,得收获高价值的鱼,才能赚到钱。

    如果没有高价值的鱼,每个人可以分到几百块,就很不错了。

    而且这次出来最主要是带老爸他们熟悉船上的颠簸,看看他们晕不晕船。

    马上就要开海了。

    现在的这些只是开胃小菜而已。

    要是不带杨巡他们,六根鱼竿,就陈远,周升和陈欣,陈欣还是一个半吊子的钓鱼老,不熟悉拖钓,在船上肯定忙的手忙脚乱。

    渔船再次发动了。

    狗牙金枪鱼放血,凿冰块放进长箱子里面保鲜,周升和杨巡两个忙活了十几分钟。

    “又中鱼了。”陈欣说。

    高竿有了动静。

    何飞看到赶紧过去回线,高竿用的是拟饵比较小,基本上就中马交,海狼这些。

    这竿中了一条海狼。

    钓鱼艇越跑越远了,陈远爸爸有些头晕,犯恶心。

    陈远带着老爸去了卧室:“抗一抗,熬过去就好了。”

    “你以前出海晕船不?”老爸问。

    “我不晕船。”陈远又道:“欣欣也不晕船。”

    周升老爸也走了进来,说:“我也有点难受,有没有晕船药。”

    “能不吃晕船药,就别吃。习惯就好了。你们这个属于正常的晕船,很多人第一次出海跑远了,都会晕。这几天我们多出来,习惯后就好。上了大船,师父的那艘金枪鱼围网船有稳定器,不会特别晃。”陈远说。

    “行,抗一下。”

    陈远爸爸他们晕船不是特别严重,就还好。

    如果特别严重,像周兰那样,可没法上渔船工作。

第九十九章:上岸

    十一点过了。

    “回去了。再晚回去狗牙金枪鱼不新鲜,买不上价钱了。”林新海喊道。

    “好,收竿回去了。”

    收了鱼竿,盘点鱼获。

    100斤左右的狗牙金枪一条,还有一条三四十斤的狗牙金枪鱼。

    马交六条。

    海狼四条。

    鲣鱼七条。

    四条杂鱼。

    七点半出海,现在十一点半了。

    这个收获不错了。

    油费并没有用少,拖钓的时候船速8—19节。

    收了鱼竿,马力全开的返回海陵。

    钓鱼艇停靠后,林新海陪着周升过去卖鱼。

    有林新海在,那条113斤的狗牙金枪鱼,每斤价格比之前那条贵了10块钱。

    113斤的狗牙金枪,每斤72元。

    还有一条33斤,每斤50元。

    海狼,鲣鱼,杂鱼便宜卖了。

    剩下六条马交带回家吃。

    总共卖了一万一百元。

    “今天开局完美,后面就不行了。”杨巡说。

    “我看你是飘了。”何飞看着杨巡,笑着说:“这个收获已经很好了。”

    “后面中的全部是小鱼了。要是再来一条百斤的狗牙金枪或者大眼金枪鱼,那就安逸了。”

    周升拿着计算器,按照8个人分,每人1250元。

    周升给杨巡转了过去,杨巡看到钱后,给周升退了五百元回去:“今天出去我们也没有帮到太多忙,拿750元,我们就很赚了。”

    “这怎么行,说好多少就是多少。”周升将钱退了回去。

    今天出去杨巡他们确实没有帮到大忙,但他们要是不一起,后面时间钓的小鱼,陈远他们几人搞不下来。

    “那我们各拿一千块,今天出海油费都用了不少。”何飞说。

    周升点点头,笑着道:“你给杨巡转二百五过去。”

    “行。”

    一行人回到码头,陈远还在清洗钓鱼艇。

    何飞他们过来帮忙,很快将钓鱼艇洗干净。

    “明天去大帆石海钓,早上八点出发,钓到下午三四点钟回来。”陈远看着杨巡他们说:“鱼获还是按照人头均分,怎么样?”

    “行。我们出饵料。”何飞答应道:“要是钓得多,我们就少拿一些。”

    何飞和杨巡的钓鱼技术很好。

    抛开运气中大鱼不谈,何飞和杨巡任何一个人,钓获的尾数,比陈远他们都多。特别是何飞,很少打空竿。

    这段时间不要他们的船费,但是鱼获大家一起分。

    陈远会找鱼,每次找的钓点都有非常不错的收获。何飞他们跟着一起出海钓鱼,比他们自己出去钓鱼要赚得多,何飞他们也就愿意和陈远他们一起拼船。

    这段时间主要是为了老爸他们习惯海上的颠簸,钓鱼也就是顺便的事情。

    不收何飞他们船费,但是所有钓货按照人头分来,多了老爸他们两个粉嫩钓鱼新人,要是再加上林新海……

    这样算,鱼情要是好一些,陈远他们分到的钱反而要多一些。

    而如果说收他们船费,再要求平分鱼获,人要是多了,就有些不地道了。

    收拾好渔船,陈远给何飞他们一人一条马交,他们就离开了。

    “师父,微信收钱。”周升给林新海转了一千块过去。

    “咋还给我分钱了,我就是跟着出去耍。”林新海摆摆手。

    “出海钓获人人有份。”周升道。

    “我这就算了。你们买钓鱼艇也花了不少钱的,不能每次都这么大方。”林新海不肯收,将钱退给了周升。

    周升给陈欣转了一千五,看向林新海:“你真不要?”

    林新海摇摇头:“之后一起出去钓鱼,再分钱。”

    “行。”

    剩下的钱,周升和陈远平分了。

    陈远将一条最大的马交鱼留给了林新海:“明天一起出去钓鱼。”

    “行。”

    “早上八点,准时出发。”

    林新海拿着马交鱼,比划了个OK的收拾,蹦跳着上了岸。

    剩下的两条马交,陈远就给了老爸和周升的爸爸。

    “爸,好些了没?”上了岸,陈远问。

    “没什么事,回去睡一觉就好。”老爸说:“明天还要出去?”

    “肯定的啊。这几天要在小船上习惯颠簸,不然过几天外海了,在船上一待可能就是大半个月一个多月,那时候再晕船可就难受了。”陈远道。

    周升爸爸说:“我都上岸了,怎么感觉陆地也在晃。”

    周升见他爸爸站不稳,赶紧过去扶住:“没事儿,正常的,习惯几天就好。”

    “陈欣,你去干啥。”陈远看到陈欣向渔具店那边走去,喊道。

    “看鱼竿。”

    “又看鱼竿?”陈远眉头紧皱。

    “我想买一根重型底钓竿。”陈欣说:“再买一个电轮。”

    “我陪你去。”周升将他老爸交给陈远,小跑着过去。

    陈远一头黑线。

    周升老爸就嘿嘿嘿笑着,上了陈远的车。

    渔具店不远,百多米。

    陈远开着车子过去,往里面瞅了瞅。

    先将老爸他们送回去,陈远也回了家,随便弄一些吃的。

    陈远自己也有不少鱼竿,但每一根鱼竿都有用途,基本上都能用得到。

    可是陈欣,她的鱼竿比自己还要多了。

    以前在网上看到说钓鱼老的鱼竿多,七八根竿子算少的,十几根竿子正常。就算有二三十根鱼竿,那也不奇怪。

    关于这些陈远之前不信,觉得就钓个鱼,不用那么多鱼竿。可是看陈欣,入坑才几个月,她就有十几根鱼竿了。

    陈远现在总共也就七根鱼竿。

    吃过饭,躺在床上拿出手机。

    彦小兮中午的时候发来几条短信过来,其中一条是她们做的中午饭,有清蒸石斑鱼,石九公鱼汤。

    “又出去钓鱼了?”

    “不休息的么。”

    “今天钓了多少鱼。”

    陈远看到信息,就给彦小兮回了过去:“一条百斤的狗牙金枪鱼。”

    “照片?”彦小兮在上课了,手机震动,就拿出来看,然后给回复了信息。

    “没有拍照,又不是稀罕的鱼。”陈远说着从相册里面找到之前在神狐海钓获的那条三百多斤黄鳍金枪鱼,给彦小兮发了过去:“这是之前在神狐海钓获的一条黄鳍金枪鱼,三百多斤。”

    然后又给她发了一张四百多斤巨型石斑鱼的照片过去:“这是前不久捕获的一条巨型石斑,有四百多斤,也是在神狐海。我手机上还有一些远海鱼获的照片,看不看。”

    “看。”

    有些画面太过血腥,陈远就挑选了一些照片给彦小兮发过去。

    有海上的风景照,日落,日落。海上的日出日落,每一天都不一样。

    还有茫茫大海中的孤岛,围网起鱼的画面,南极岸上的企鹅,以及偶尔误捕上来的企鹅,海豹,还有大海龟。

    最后一张照片,陈远在南极出事之前拍摄的‘荧光海’。荧光海,那是磷虾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好似幻境一样的美丽画面。

    “最后一张照片也是拍摄的?”彦小兮问:“不是特效?”

    “实景。”

    “发光的海?这是哪里?”

    “南极海域。发光的是磷虾聚集的画面,磷虾会发光,特别是天黑后……”陈远打字道。

    “好美啊。”彦小兮打字道。

    陈远笑了笑:“这样的画面很难见到。”

第一百章:半路上捡了一条巨型石斑【求订阅】

    睡个午觉,起来四点过了,穿上负重装备锻炼身体。

    第二天。

    早上,七点过。

    周升起来的很早,已经过去接了老爸他们。

    何飞他们也到了码头,已经准备好了饵料。

    “今天带了6斤活虾,11只螃蟹,还有5个八爪鱼。”何飞笑着道。

    “这是要干大事情啊。”

    “必须的。上次的螃蟹就不够用……本来还想再多带几个八爪鱼,活的八爪鱼就5个了”

    “南极虾还有没有?”杨巡问。

    “有。”陈远说。

    林新海去拿南极虾了,周升去了冰厂,等着他们过来,开船出发。

    大家都买了吃的,出去渔港,大家将早餐拿了出来。

    一个晚上,陈远老爸和周升老爸已经缓过劲。

    “你们别吃太多,不然出去后打窝子。”陈欣说着将老爸面前叉烧拿过来,咬了一口。

    “你第一次出海就不晕船?”周升爸爸问。

    陈欣摇摇头:“没晕过船。”

    “我家欣欣的身体好。”陈爸道。

    “巡航过去,还是?”林新海问。

    “随便。”陈远说。

    “那我就开足马力了。慢悠悠跑着,不得劲。”

    钓鱼艇的油多,人又多,马力全开也就跑了个二十七八节。差不多是50公里每小时……

    这个速度不能说慢,毕竟是在海上。

    但是也真的不快。

    不过和很多渔船比起来,这个速度已经很可以了。

    陈远是习惯了渔船的速度,就觉得这个钓鱼艇跑起来是飞快。

    早上的天气凉快。

    出去船舱,海风迎面吹来,有些许凉意。

    在外面吹了会儿风,陈远进来船舱,周升老爸正在递烟。

    七个男人抽烟,就一会儿,船舱就云烟雾绕。

    陈欣无语的,回去了睡舱,拿出手机玩消消乐。

    风声,钓鱼艇的引擎声。

    二十七八节这个速度不适合拖钓,路上就很无聊。

    还有半个小时到大帆石,陈远拿出之前用绳子串好的诱饵笼,在笼子里面塞满了南极虾。

    三根绳子,这一次全部挂船尾,作一个集鱼器。

    “师父,你钓鱼不?”陈远问。

    “钓啊。”林新海道。

    “你要是也钓鱼的话,我们就找一个浅水区,将船停下来钓鱼。”陈远说。

    “锚泊吧,我也是好长时间没有钓鱼了。”林新海笑着道:“出来过过瘾。”

    “今天要狂抽黄鲷鱼。现在半斤左右的黄鲷鱼价格涨到了85元1斤。”杨巡说道。

    “感觉黄鲷鱼挺多的,为什么这么贵。”陈欣从睡舱里爬了起来。

    “这是你的错觉。这是跟着你哥出来才能钓那么多,我们之前在渔排,或者去外面,一天下来最多钓三五斤。很多时候只有几条。”何飞说。

    “黄鲷鱼价格一直很贵。深圳那边的黄脚立,半斤左右价格过百元了。”林新海道。

    深圳那边消费力强,黄脚立,黑鲷,石斑鱼这些,价格都要贵一些。不过这些鱼都要是新鲜的,要是今天钓的鱼,第二天再卖,价格跌的就很多。

    “我要钓串钩。”陈欣说。

    “串钩累。”陈远说:“你钓个慢摇就行了。”

    “我昨天买电轮了。”陈欣说着挑动着眉毛,洋洋得意。

    “行,钓串钩。”陈远笑着道。

    “我和杨巡也钓串钩。”何飞说:“今天还是挂三根底钓吧?”

    “三根竿子底钓足够了。”

    林新海忽然减速:“下面有大鱼。”

    “底层还是?”

    “底层。”林新海勐打方向盘,差点玩出了飘逸:“准备鱼竿。”

    “底层,是石斑鱼?”陈欣说。

    “大概率。”

    几分多钟后,林新海找到了那条大鱼。

    这里的水深有六十多米,海底是一片乱石,林新海看向陈远:“你估计,这条鱼多大?”

    “长度在1.5——2米。”陈远说着看向周升:“快点搞起来。”

    周升拿起竿子,挂了个八爪鱼:“何飞,螃蟹。”

    “收到。”

    何飞也抽出一根竿子,赶紧抓了只螃蟹出来挂上。

    听到陈远说1.5米到2米长度的石斑鱼,何飞心跳都加快了。

    两根竿子一左一右,用的都是3公斤铅坠,快速放线,很快就沉到了海底。

    何飞的竿子勐地一沉,激动到身体颤抖:“中鱼了。”

    周升连忙收线。

    “周升,你来。”何飞看向周升。

    “行。”

    之前搞的大货,基本上都是周升熘。

    周升力气大,搞这些大鱼要容易得多。

    周升抱住鱼竿,下面的鱼正在使劲拉扯,电动轮发出吃力的信号。

    周升切换了手控,使劲抬起鱼竿,收线。再抬,再收线……

    中了石斑鱼就是要暴力拉扯,不然石斑鱼要是进洞穴了,或者去了岩石缝隙里面,拉都拉不出来。

    水深六十几米,收了十几米鱼线,因为水压快速的变化,巨型石斑鱼没能适应过来,力气是几何倍数的减少。后面就用电轮收线了。

    电轮发出呜呜的声响,一分钟后,石斑鱼就出了水面。

    一条巨石斑,比陈远还要长一些,但是不肥,重量估摸着230斤往上。

    “升仔牛皮。”何飞兴奋的道。

    何飞年纪比周升和陈远都大,喊一声升仔,正常的。

    周升哈哈笑着。

    陈远拿来铁钩,钩住鱼尾巴,将这条石斑鱼给弄了上来。

    “回去了回去了。”陈远说:“这条石斑鱼卖了再过来。”

    林新海也是哈哈笑着:“行,回去卖鱼了。”

    何飞给周升竖起了大拇指,这么一条大鱼,几分钟就弄上来了。要是让何飞他们自己弄,少说二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以上。

    林新海发动了钓鱼艇,马力开到最大。

    这钓鱼肚子胀鼓鼓的,还没有断气。

    “这条鱼不放血?”陈欣问。

    “四十几分钟就回去了,不用放血。”陈远说着拿出手机,拍摄了石斑鱼的照片。

    林新海开着船,回头看向石斑鱼:“这么大的石斑鱼,不知道鱼头好不好吃。”

    “满满的胶质感。”陈远笑着说:“要不将鱼头留下来,自己吃。”

    林新海连连摆手:“这么大的石斑鱼,一个鱼头就要好几千块钱。等到封船的时候,我们搞一条大石斑鱼吃,现在就算了。”

    “这条石斑鱼还没有我们之前搞的那条大。”周升说:“就一个鱼头,没啥。”

    “太贵了。”林新海摇头:“今天要是钓到有三四十斤的石斑鱼,我搞一个鱼头回去吃。”

    “好嘛。”

    回到港口,靠岸。

    王鹏正在林新海的船上忙着,看到他们回来,喊道:“咋个才出去就回来了?”

    “搞了一条大货。”何飞说。

    “哪里钓到的?”王鹏看到了后甲板上的大货,问道。

    “鹏岛过去,还没有到大帆石。”何飞笑着道。

    停好船,周升先上岸,小跑着去船厂拿了绳子过来,就和陈远两个将石斑鱼抬到岸上,装车。

    卖鱼的时候林新海也过去了,称重是239斤。

    林新海过去讨价还价,将价格谈到了125元。

    这条巨型石斑鱼大是大,品相有点不太好,稍微瘦了一些。

    郭涛也很是大气,算账后直接给陈远他们3万块钱。

    这条石斑鱼可以说是意外惊喜了,就是白捡。还好林新海一直开着鱼探,也看着鱼探。要不然就错过了这条鱼……

    离开鱼铺子,回到车上:“对了,这些钱怎么分?”林新海说。

    周升道:“我们出来之前说好的,平分。”

    “不用,我们少拿一些,毕竟没怎么出力。”杨巡道。

    何飞也点点头:“这艘钓鱼艇,加一次油就是按吨计算,你们多收一些,保个油费啊。”

    “这样吧,1万块的油费。剩下两万块钱大家分……”林新海说。

    “行。”何飞他们答应道。

    出海的规矩,大家分就是人人有份。哪怕没有出力的人……

    何飞他们没有意见,毕竟还想以后跟着一起混呢。跟着陈远他们出海,总感觉运气特别好。

    这要是直接开口平分,这以后,估计就不带他们玩了。

    两万块钱,八个人,每人可以分2500元。

    何飞他们拧得清,到现在为止,每一次跟着陈远他们出来都赚钱的,赚的还不少。

    陈远没有跟着过去卖鱼,看到林新海他们回来,问道:“卖了多少?”

    “三万。”林新海笑道。

    “三万?”陈远爸爸深吸了一口气,这个钱也太好挣了。

    三万块钱,他们在老家挼一年的泥巴,也就能存三四万块钱。

    周升爸爸同样震惊,出去钓鱼,还没有到目的地就搞到了三万块钱?

第一百零一章:要开海了

    陈远和周升每人7500元。

    林新海,老爸他们,陈欣,都是2500元。

    回到钓鱼艇上,再出发。

    这一次全程开着鱼探,前往大帆石的路上,大家也都注意着鱼探画面。

    鱼探有两个显示器,一个在舱内驾驶台,另一个在舱外的驾驶台。

    路上没有看到大鱼,来到大帆石,陈远选了个16米左右深度的位置,锚爪固定好,就开始整理鱼竿,鱼线。

    陈远将三根串好诱饵笼的绳子捆绑一起,吊在船尾。

    “开始钓鱼了。”陈远说着给老爸拿了一根慢摇,再讲解了轮子的用法。

    给老爸的鱼竿是单钩,挂一个活虾。

    周升也在给他老爸讲解。

    等着老爸的鱼竿下水,陈远也挂好鱼饵,将鱼钩丢了下去,进去船舱将遮阳伞拿了出来。

    今天大家都带了遮阳伞,还有钓鱼躺椅。

    钓鱼艇后甲板宽度3.5米,这个宽度还是可以的。

    后面摆好躺椅,坐四个人,还显得宽敞。

    陈远和周升拿着小凳子去了船头,何飞也整理好了鱼竿,拿出香烟给陈远他们递了一根。

    早上海面微波,钓鱼艇随着波纹轻轻摇晃,这个摇晃的幅度对陈远来说没什么感觉。

    “爸,感觉咋样?”陈远转过头,看向老爸。

    “今天出来好多了。”老爸笑着道。

    “你中鱼了。”陈远看到老爸的鱼竿弯曲了,说道。

    “没有感觉啊。”老爸连忙提了一下鱼竿,开始收线,上来一条黄脚立:“这个鱼值钱不?”

    “之前。好几十1斤。”陈远笑着道。

    老爸现在的样子就跟之前的陈欣一样,钓到鱼,就问值不值钱。

    才下竿,鱼群还没有聚集,要好一会儿才中一条。

    何飞也中鱼了,双飞两点鱼。

    “来鱼群了?”杨巡也中了一条两点鱼。

    时间慢慢的过去。

    陈远和周升的老爸经常打空竿,十一点钟了,他们也中了好几条鱼。

    守大石斑的竿子许久了,终于是动了一下。

    何飞看到了动静,直接放下手上竿子走了过去。

    “竿子动了?”杨巡问。

    “动了一下。”何飞抓住竿子,轻轻抬了一下,忽然的,手上鱼竿勐地一沉:“中鱼。”

    “大不大?”周升问。

    “不大。”

    电动轮很轻松收回鱼线,一条四五斤的石斑鱼。

    “石斑鱼终于开张了。”杨巡笑着道。

    陈远今天选的这个位置,主要也是钓石斑鱼。不过潮水时间不对,鱼探画面上显示了有底层鱼,但一直没有开口。

    现在是退潮时间,水的流动性不好。要等着石斑鱼开口,估计要下午四五点钟过后了。现在就是守着鱼,看运气。

    太阳要到头顶了,有风吹来,也不是特别热。偶尔还觉得凉爽……

    周升回去船舱拿了冰镇矿泉水过来,给陈远,何飞他们递了一瓶。

    “要中午了,煮个鲜鱼粥?”周升说。

    “行。”

    杨巡喝着水,道:“今天带来的螃蟹多,看样子是用不完了,煮几只。”

    周升嘿嘿笑着:“可以啊。”

    陈远他们再钓了一会儿,回去做饭。

    鲜鱼粥,今天选用的食材有花蟹,黄脚立和石九公。

    早上没有钓到小石斑鱼。

    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可能是潮水,鱼探画面上,底层明明有鱼,就是不咬钩。

    要是今天就陈远和周升出来,按着周升的脾气他肯定忍不了,直接下海搞了。

    十二点过了。

    这一个早上的鱼获还可以,活水舱里面养满了鱼。

    陈远和周升煮了饭,将活水舱里面一些死掉或者快要死掉的鱼捞出来放鱼箱里面保鲜。

    “爸,钓了几条?”陈远走到了老爸旁边。

    “7条还是8条……”老爸说。

    “我都钓十几条了。”陈欣道。

    钓鱼的时间也就两个多小时,钓得多的十几二十几条。钓最少的,林新海,一个上午只钓了4条。他用的大活虾,钓上来的鱼个头都比较大。

    鲜鱼粥做过了。

    陈远拿出盆子,每人一盆。

    鲜鱼粥,鱼比粥多。里面还有螃蟹……

    今天的鲜鱼粥只加了一点点盐,喝着粥,还能尝出螃蟹的甜味。

    “这个味道不错,巴适。”周贺吃着螃蟹,笑着道:“我们那边河里的螃蟹,全是壳,没有肉,这个海螃蟹吃着安逸。”

    “你喜欢就多吃一点。”周升将他盆里的螃蟹夹了过去。

    “你自己吃。”

    “我不喜欢吃这个,在海上经常吃,都吃腻了。”

    吃了饭,继续开搞。

    下午的时间也平平澹澹,一直到四点过,正准备回去了,终于又中了一条石斑鱼。

    这条石斑鱼个头也不大,两三斤。

    “上石斑鱼了。”陈远看着已经开始收竿的林新海,说:“再钓一会儿不。”

    “再耍一会儿,看看还能不能中石斑鱼。”林新海将竿子收了起来。

    今天一天,他总共钓了9条,不过个头都不错,最起码在半斤以上。

    再收了半个多小时还是没有鱼,收竿回家。

    今天的鱼获,要是早上没有‘捡到’那条巨型石斑鱼,收获可以用惨澹形容。

    回到渔港,所有鱼获装了半箱。不过他们箱子挺大的,两条石斑鱼除开,加一起还有二三十斤。

    两条石斑鱼总共7.2斤,每斤115元,830元。

    黄鲷,黑鲷还有杂鱼,27.5斤,总共卖了1500元。

    收获不算好,不过油费是钓回来了。就是8个人一起分,每人分了290块钱。

    今天何飞和杨巡钓的多,他们两个人就钓了接近一半的鱼获。

    今天下来,陈丰和周贺还是晕船了。

    下午开始涨潮后,钓鱼艇没有开稳定仪,摇晃比较厉害。

    后面几天只要不是下大雨,就算刮大风,陈远他们也会出海。早上出去,下午才回来。

    现在涨潮都是早上和晚上了,每天到处跑,再没有碰到特别大的鱼,就是正常的发挥……

    钓一天下来,分到陈远和周升手上的钱,油费都不够。

    何飞他们出鱼饵,也连着亏本了几天。

    鱼的开口很奇怪,偶尔不是潮水也会碰见较好的鱼情。但这种情况很少。

    通常,水流要是不大,鱼就不怎么开口。探鱼器画面上明明有鱼,它就是不咬钩。

    连着一段时间下来,鱼没有钓到多少,陈远老爸和周升老爸终于习惯了船上的颠簸,不晕船了。

第一百零二章:提前出发

    要开海了。

    闸坡这边正在准备开海仪式。

    之前冷冷清清的小镇,在一瞬间热闹了起来。

    “哥,我能跟着你们出海么?”陈欣正在帮着陈远他们搬运物资,问道。

    “不能。”

    “为什么?”

    “远海和外海的渔船上,一般不收女船员。”陈远道。

    周升也说:“我们这出去搞不好就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在海上辛苦得很。”

    其实不仅如此。

    船上都是男人,一个或者几个女人跟着出去,很不方便。

    而且在船上,男人们最多的话题就是关于女人。所以,不方便。

    再就是某些地方的习俗问题。

    “我在钓鱼艇上,帮你们开船。”陈欣道。

    “不方便。你好好在家,闲着无聊出去钓钓鱼……”

    “开海后不是不好钓鱼了么?”

    “只是不好钓鱼,又不是钓不到鱼。”陈远说:“渔排那边的鱼还是很好钓的。”

    陈欣想跟着出去,不仅陈远和周升不答应,林新海那边也不会同意。

    生活用品全部搬上船,陈远再去了林新海的渔船,他那边准备工作也全部做好,正在核对清单。

    一艘船上十几个人,准备的食物就超过一个月的。

    还有捕鱼的工具。

    “你们准备好了?”林新海看到陈远过来,问道。

    “准备好了。”

    陈欣看着林新海,本来想问问能不能跟着一起出海的,但见林新海表情严肃,没敢开口。

    “周升呢?”

    “在保养钓鱼艇的引擎。”

    “晚上出发就不送你们了,注意安全。还有海上补给站的位置,你们都知道了吧?”

    “知道,放心。”

    等着周升检查了钓鱼艇,重新换了机油,就已经傍晚了。

    “真不能和你们出去?”陈欣还不死心。

    “真不能,在家里待着。”陈远说。

    周升也说:“别闹。这次出海,师父将养老金都压上了,我们出去捕鱼,不是玩。”

    陈欣就想着出海帮帮忙,她不晕船,还有游艇驾照。

    出海捕鱼辛苦,也有一些禁忌,这些陈欣都知道。但是她在大哥他们的钓鱼艇上,不去渔船……

    陈远和周升都不答应,态度坚决。

    “你们出去要注意安全。”陈欣说。

    “放心,我看着你哥。”周升笑道。

    “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陈欣翻了个白眼。

    周升挠了挠脑袋,呵呵傻笑:“我听你哥的。”

    晚上在外面吃了顿饭,回到家,陈远拿出电话给彦小兮打了视频电话过去。

    今天是7号。

    彦小兮知道陈远明天出海,之前就说过了。

    如果顺利,一个星期就能回来。

    可要是不顺利,在海上一两个月也是正常。

    “今天没玩游戏?”陈远看到彦小兮躺在床上,背靠着床头。

    之前和彦小兮打视频电话,她很多时候坐在电脑前面。问她,她就是在玩游戏。

    实际上是在码字。

    “现在都九点过了,怎么才回来。”彦小兮都着嘴,说。

    “今天在外面吃饭。”

    “你明天几点钟出发?”

    “今晚就出发,十二点钟。”陈远道。

    “今晚?”

    “嗯。十二点就是明天了。”

    彦小兮脸腮都鼓了起来:“能赶在国庆回来么?”

    “不知道。出去多久没准的,运气好,一个星期就回来了。运气不好,真的会在海上两个月,甚至三个月。”

    “回来后你要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

    “好。”陈远笑着说。

    彦小兮掀开了被子,里面穿着之前陈远见过的那条低胸睡衣,澹粉色,显得胸特别大……

    “快盖好被子,我不是那种人。”陈远睁大着眼。

    彦小兮俏脸通红,害羞的道:“这有什么嘛,我又不是没有穿衣。在学校,有些比我现在穿着都暴露。”

    陈远也不嬉皮笑脸了,他听到了大橘的呼噜声:“给我看看大橘。”

    彦小兮将大橘抱到面前,这家伙,长胖了一些。

    “大橘又长胖了。”彦小兮说:“我带大橘回来的时候,大橘只有11.7斤。现在都14斤了。”

    “你别给它吃太多鱼干,喂一些猫粮,搭配着吃。”

    “大橘现在不吃猫粮,只吃鱼干。给它猫粮,放一整天,它动都不动一下的。”彦小兮说着拍了一下大橘的脑袋,正在睡觉的大橘马上就醒了过来,冲着彦小兮喵呜的叫唤了一声。

    陈远和彦小兮聊到很晚。

    十一点钟了,何飞打来电话:“出发了不?”

    “马上。”

    挂了电话,陈远带上收拾好的行李。

    行李就是衣服之类的,然后给彦小兮打了电话过去:“刚才有人打来电话,我得出发了。”

    “好。”彦小兮说:“在海上要注意安全。”

    “嗯。”陈远笑着道:“放心吧,资深船员了。”

    “要……要记得想我。”彦小兮快速说道。

    “每天都想。”

    “爱你。”彦小兮脸蛋红红的,心跳加快。

    这还是彦小兮第一次说这种话。

    一直以来,陈远也没有说过‘我爱你’之类的话。

    “我也是,爱你。”陈远笑着进去了电梯。

    “注意安全,注意安全。”彦小兮叮嘱道。

    “知道。”陈远又说:“其实在海上并不危险。你放心吧,船上有卫星电话,我有空的时候会给你打电话。”

    “嗯。”

    彦小兮舍不得挂断电话,这次通话后,下一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陈远骑上电瓶车,来到海边,两人这才挂了电话。

    没一会儿,彦小兮给陈远发了好多张照片过来,有美美哒清纯可爱的照片,还有两张穿着低胸睡衣的性感照片……

    “没有黑丝?”陈远问。

    “我打死你。”彦小兮低声怒吼。

    “开个玩笑。这些照片我都保存了,想你的时候拿出来看。”

    “我也要你的照片。”

    陈远平时不喜欢拍照,在相册里翻了好一会儿,才翻出几张给彦小兮发了过去。其中一张是沙滩上拍摄的,陈远站在帆板旁边,赤裸上身,腹肌、胸肌这些的线条,完美。

    过了一会儿,彦小兮又给陈远发了几张照片,穿着百褶裙的白丝,穿着黑色包臀裙的黑丝。

    “不许外传。”彦小兮叮嘱道。

    “好。”

    “看什么呢,笑的这么淫荡。”周升走了过来。

    陈远将照片收藏进了相册,点开微信按着语音:“我们要出发了,你早点睡觉。”

    “好。”

    何飞他们过来,骑着一辆电瓶车。

    “出发了不?”

    “出发。”

    何飞他们将电瓶车丢在船厂,上了陈远他们的钓鱼艇。

    陈远发动钓鱼艇,离开渔港。

    这段时间渔港的晚上灯红通明,特别是灯光围网渔船在晚上调试灯光的时候,整个天空都被照亮。

    这次何飞和杨巡跟着陈远他们走,先两天出发。

    出去渔港,来到大海面,陈远就将渔船驾驶位交给了何飞:“巡航速度,晚上就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杨巡说着拿出烟:“抽一根不。”

    “抽一根。”

第一百零三章:测试设备

    夜。

    船舱,陈远缩着身子,拿出手机给彦小兮发了微信。

    “睡觉了没?”

    “还没。”彦小兮回了短信:“你出发了?”

    “在船上。再过一会儿,手机就收不到信号了。”陈远打字道:“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觉。”

    “睡不着。”

    “在想我啊。”陈远发了一个笑脸。

    彦小兮也发了一个可爱的动画过来,是一只凶巴巴的小狐狸:“才没有想你。”

    “早点睡觉,明天不用上课么?”

    “在睡觉了。这次出海希望你们能收获满满。”

    “等渔船回来的时候,我提前给你打电话,过来吃鱼。”

    “好。你是在休息,还是工作?”

    “休息了。”陈远打字道。

    “早点睡觉,我也睡觉了。晚安。”

    “晚安。”

    陈远关了微信,翻开手机相册,看着彦小兮美美的黑丝照片,又纯又欲,漂亮极了。

    “哎哟喂,大晚上的,你还不睡觉?”周升转过身,笑着道:“这次出海肯定很快就回来,也就是几天聊不上电话而已。”

    “你这种单身狗,不懂分别的痛。”陈远转过头说了一句。

    “瓜娃子……”

    陈远嘿嘿笑着,在彦小兮美照的陪伴下,进入梦乡。

    一觉睡到八点过。

    醒来的时候周升已经出去了睡舱。

    陈远也从床上爬了起来,穿上衣服,洗漱后爬上梯子。

    “起来了。”杨巡打着招呼。

    陈远笑着点点头,伸展了个懒腰,拿出手机放驾驶台这里充电:“到哪里了?”

    “已经过了神狐海,还没有到大陆架边缘。”杨巡道。

    陈远‘嗯’了一声:“停船,打开稳定仪,将早饭吃了。”

    “行。”杨巡慢慢的关闭引擎,打开钓鱼艇的陀螺稳定仪。

    周升他们在后面拖钓。

    “怎么停船了?”周升说。

    “别钓鱼了,弄饭吃。别忘了我们这次出来的目的。”陈远说。

    “出来钓一会儿,不费事。”周升说着,还是将鱼竿收了起来。

    “早上吃啥?”陈远说。

    周升嘿嘿笑着说:“我下面给你吃?”

    “滚。”

    陈远拿了电池炉出来,倒入水。

    周升将面条拿了出来,然后开始准备配料:“你们能吃辣不?”

    何飞摇摇头:“吃不得辣。”

    “我老家贵州,贵州靓仔,和你们口味没差太多。”杨巡道。

    “老表,你出来了哦。”

    “哈哈哈……”

    周升再回去将配料拿了出来。

    这次出来是工作,不是度假。海上工作,特别是渔船上,生活就简简单单的。

    这次出来陈远他们带了三罐猪油,还有一罐陈远自己炒的臊子。臊子被猪油淹没了,不易腐坏。

    而且这艘渔船还有一个小冰柜。小冰柜不是冰冻,但可以制冷,保鲜。

    猪油,臊子,还有两罐秘制调味料。

    调味料有朝天椒,青辣椒,上好的花椒,以及各种香料。这个调味料用来下面,拌饭,做鱼,炒菜,都可以。但保质期不长久。

    水烧开,开始下面。

    陈远和周升都是大胃王,两人整了满满的一大盆。

    何飞他们只吃小半盆。

    “味道不错。”杨巡说。

    “多加点臊子味道更好。”周升说。

    外海很平静,开了稳定仪,钓鱼艇只是很轻微的摇晃。

    天空的云层很低,云朵的颜色也不白净。

    “今天会起风吧?”周升说。

    “应该会。”陈远道。

    “天气预报说这”

    吃过饭,陈远去检查了油表。

    这次出海肯定是满油,1670升。

    另外还带了4个大桶和2个小桶的柴油。

    大桶100升,小桶50升,总计500升。

    桶里面的是备用油。

    备用油,能不用,尽量不用的。

    钓鱼艇巡航速度,每小时油耗大概是57升。昨晚凌晨出发,现在八点半,也就是跑了八个半小时。

    1670升油,一直巡航速度,可以跑29个小时,也就是580海里左右。

    换算成公里,1070公里。

    陈远看了海图,现在的位置在大陆架边缘位置了。

    “在海上,要怎么找鱼?”何飞说。

    “眼睛观察。”陈远说:“通常来说,洋流交汇区域的鱼多。南海这边我也不清楚,到处看看,随便转转。”

    “很简单的,先找到海鸟,然后追海鸟,很大可能性会找到鱼群。”周升道。

    鱼群也不一定跟着洋流走。

    想要在茫茫大海找到鱼群,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海鸟来寻找鱼群。

    找鱼的人,各有诀窍。

    陈远甚至听说有人能通过迎面风来的气味,找到鱼群。

    渔船逆风,听说鱼的气味可以飘荡很远。这些听着很玄乎,也不是不可能。

    再就是站在高处瞭望,或者科技。

    在南海,科技是个狠活。但要是在茫茫的远海,如何找到鱼群,只有科技是远远不够的。

    就林新海说,南海这边的渔船多。

    洋流交汇处的鱼确实多,但那些位置所有人都知道,渔船也多。

    那些位置赚钱可以,赚大钱就难了。

    想要有好的收获,就不能走寻常路。说白了,就是碰运气的到处找。

    周升在外面摆弄无人机:“这东西要怎么搞?”

    陈远走了过去,将无人机组装好。无人机下面有一个外挂手臂,刚好可以固定遥感鱼探的遥感器。打开操控,控制无人机起飞……

    这台无人机个头很大,飞行的速度也挺快。

    何飞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遥感鱼探这种东西,好奇的凑着脑袋。

    这套遥感设备相当不错,就连海底的地形都能扫描出来。

    “没有鱼?”杨巡说。

    “这是遥感设备,画面上不会显示鱼,判断有没有鱼要看下面的波纹。”陈远说。

    如果就很少的鱼,穿回来的感度就差。要是有鱼群聚集,传来的感度就强烈。

    陈远控制无人机飞了一会儿,然后控制向神狐暗沙那边飞过去。神狐暗沙方向的鱼就比较多,但是那些鱼没有聚集。

    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呈现显示器上。

    陈远他们这套是专门用于远洋渔船的遥感,主要是收集生物信息。

    用这个玩意只能判断一个大区域鱼群的大概规模,不能判断鱼的准确位置。说白了,就是用来找鱼群的设备。

    如果是出海钓鱼,遥感鱼探就没什么用。

第一百零四章:漂流的集鱼器

    无人机飞了有半个小时,陈远也调试好了遥感鱼探,就将无人机收了回来。

    “这个东西好啊。”何飞道。

    周升笑着点点头:“这玩意很难搞到的,有了它,这次出海事半功倍。”

    陈远将无人机电池取下来,充电,收装好无人机。

    “你来规划线路。”周升说。

    “今天不急,随便跑一跑。渔船要后天的早上才能出港,今天就沿着大陆架外面看看,等明天早上加满油,就去南海盆地。”陈远说道。

    周升比划了个OK的手势,进去将躺椅搬了出来:“有海鸟,北边。”

    “追上去看看。”陈远道。

    很远的天上,周升只能看到一些黑点。

    陈远却看得清楚,一群海鸟向着西边飞去。

    现在这个时间点,陈远他们就算发现了鱼群也没有用。

    跑了二十几分钟,距离海鸟群越来越近。

    何飞他们回船舱睡觉了,陈远爬上了船舱顶。船舱顶固定了一个架子,站得高,就看得远。

    海面微波荡漾。

    陈远戴着一副太阳眼镜,坐上面的凳子上,抓着扶手:“有没有看到鱼?”

    “哪有那么多鱼。”

    “注意着看,钓几条金枪鱼也好。”周升说。

    追着海鸟跑。

    海鸟飞行的速度不算快。

    陈远在上面抽着烟,周升去了船头。

    快中午了,陈远在上面晒得很。

    一个上午,除了海,海鸟,还看到几根鸟毛。

    天上飞的海鸟掉下来的鸟毛,除此之外啥也没有。

    陈远正准备下来了,忽然看到七点钟方向的海面上有个漂浮物:“七点钟方向有个漂浮物。”

    “啥东西?”

    “太远了,看不清楚。”

    “不追鸟了?”

    “追个毛线。”陈远说着从顶上下来:“渔船都没有出来,现在追上去也没有用。记好海鸟的方向,明天过去找。”

    “行。”周升调转了方向,跑了有两海里多才看到那个漂浮物。

    刚才很远,陈远也看不清楚这是什么,走进了才看清楚,海面漂浮的是一个浮筒。

    海上网箱用的那种大浮筒。

    不过仔细一看,浮筒吊着一根绳子。

    “集鱼器?”周升说。

    “应该是了。打开鱼探看看……”

    鱼探打开,浮筒的周围有鱼,还有两条个头不错的鱼。

    这是随波逐流的集鱼器,陈远再将无人机放了出去,并没有发现鱼群,就拿了鱼竿出来。

    现在是中午了,十二点四十几分。

    周升正在犹豫要不要喊何飞起来,杨巡走了出来:“发现鱼群了?”

    “没。看到个漂浮的集鱼器,下面有鱼。”周升拿出香烟给杨巡递了一根,说:“我正想着要不要喊你们起来钓鱼。”

    “多不?”

    “还可以。”

    “那钓一会儿。”杨巡道。

    “何飞还在睡觉?”

    杨巡‘嗯’了一声:“他昨晚一直没睡觉。”

    几人准备了竿子,抽铁板。

    鱼线放下去,逗几下就中鱼。

    陈远一抬鱼竿,开始收线。手感来看这条鱼的个头不错,拉扯了几下,拖拽着鱼远离浮筒下的绳子,这才收线。

    “这条鱼不错啊。”周升拿来抄网,笑着将鱼抄了上来。

    一条1米出头的章红鱼。

    “待会儿刺身。”陈远笑着说。

    “行。剩下的可以做鱼丸。”周升道。

    “船上的冰柜,不应该拆的。”杨巡道:“要是有冰柜,我们可以钓一些鱼冰冻起来。”

    陈远耸耸肩。

    钓鱼艇不大,要是不拆了冰柜,都没有地方放备用柴油。

    “还钓不?”周升说。

    “不钓了。钓了也带不走。”

    周升用钩子钩住浮筒,将绳子提上来。

    这确实是一个人工集鱼器,不过一些装置已经不见了。

    下面的绳子长度有几十米,捆绑着海蛎壳。如果是完整的集鱼器,上面应该还会覆盖一个棚子。

    周升将绳子拖拽上来,这根集鱼器不知道在海上漂浮多久了,海蛎壳上附着了很多藤壶。

    杨巡吞咽着口水,笑着说:“今天有口福了,这么大的藤壶。”

    周升嘿嘿笑着:“看这个海蛎,快有我手掌大了。”

    陈远杀了鱼,也蹲下来清理这些海蛎壳。

    海蛎壳上面附着的藤壶又大又肥,还有很多活的海蛎。

    三个人一起动手,很快就收集了一大堆海蛎,和一大盆藤壶。

    “差不多了吧?”周升问。

    “可以了。”

    周升将挂满海蛎壳的绳子丢回了海里。

    陈远回去船舱煮了饭,取了部分章红鱼肉,一些做刺身,一些就着鱼骨和鱼头煮汤。

    鱼汤先煎一下鱼骨头,跟着下去生姜,再下入鱼肉,冷水下锅。

    陈远他们忙碌中吵醒了何飞,何飞从睡舱里出来:“哪里搞的鱼?”

    “外面有个集鱼器,钓了一竿子,下去就中鱼了。”陈远笑着道。

    “今天中午吃大餐,我们还搞了很多海蛎子,大藤壶。”杨巡笑着道

    “怎么不叫醒,我也想抽两竿。”何飞走到陈远旁边:“我能帮什么忙?”

    “这里站不下去了,去外面帮着洗海蛎。”陈远说着看下周升他们:“海蛎子和藤壶晚上再吃不?”

    “少煮一些,多的晚上煮。”周升道:“好久没吃过藤壶了,打个牙祭。””

    “中午搞点酒?”杨巡说。

    “可以哇,少整一些啤酒。”陈远道。

    现在这个时间,陈远他们还是漫无目的,不知道应该去哪儿。

    追逐海鸟只是备选方案。

    主要是还没有开海,林新海的渔船没有出来。明天去追海鸟,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到。

    现在出来就是探路,等渔船出发后,陈远他们也才开始正式工作。

    当然了,如果现在就能找到鱼群自然更好。

    陈远再弄好刺身的蘸料,周升他们也将海蛎子和藤壶下了锅。还有剩下的藤壶和海蛎,全部养活水舱。

    现在钓鱼艇活水舱还有两个位置……

    “来,尝尝章红鱼刺身。”陈远道。

    四个人,每人一盘鱼肉,拿起了蘸着芥末就吃。

    章红鱼一直是上等的刺身食材,无限接近鲷鱼,甚至不比金枪鱼差多少。

    章红鱼口感紧实弹牙,色泽白而泛红。就着生抽芥末,对于喜欢刺身的人来说,可以说是人间美味了。

第一百零五章:避风

    陈远拿了几罐啤酒出来,大家打开碰了一下。

    海蛎子和藤壶也煮好了。

    集鱼器绳子上的海蛎子和藤壶,全都是又大又肥。

    煮过的海蛎有一些自然开壳,使劲一掰就开了。但更多的海蛎子需要用刀子撬开……

    奶白色饱满的海蛎肉,蘸着芥末料一口一个,再喝上一口冰冷的啤酒。

    饭也煮好了。

    陈远拿出秘制朝天椒酱,撬开一些海蛎子,再取出一些藤壶肉,和朝天椒酱一起拌着,用来下饭。

    这些藤壶是又大又肥的,不过真说起来,没有多少肉。不过藤壶味道鲜甜,自带浓郁的风味,绝对是海鲜中的极品。

    “朝天椒酱给我一些。”周升道。

    陈远将酱递了过去,周升打开挖了一勺出来,也用来拌海蛎和藤壶。

    杨巡也是一样:“这个酱料太过瘾了,又香又辣又麻。”

    何飞尝了一个伴着朝天椒酱的海蛎肉,辣的深吸一口气:“你们吃的也太辣了,还特别麻,这是放了多少花椒?”

    “没有多。”陈远笑着道:“10斤朝天椒,半斤的花椒。”

    “太狠了。比科技还要狠。”何飞满头大汗。有被辣出汗的,还有就是今天特别闷热。

    “这样才够味。”周升道:“我们老家种花椒的,喜欢吃麻。”

    杨巡也觉得太麻了,不过吃起来特别过瘾:“每个地方的口味不一样,我觉得这个酱料很给力。”

    “我还是喜欢原汁原味。”何飞道。

    “你连猪大肠都喜欢原汁原味……”

    “你才喜欢原汁原味的猪大肠。”

    吃着东西,说着玩笑,一罐啤酒很快就喝完了。

    “再开一罐。”周升说。

    “最后一罐。”陈远说。

    “最后一罐。”

    陈远再拿了四罐出来,看了看天色,说:“要变天了,不去南海盆地,去三亚。”

    “海洋预报没说有重大海况?”何飞道。

    “这个季节海上天气本来就多变,向三亚那边靠拢,反正是顺路。”周升说。

    小心无大错。

    午饭后,陈远他们就收到了区域预警,预测最大风力可达六级……

    六级风,很大可能出现五级海况。

    五级海况,大浪,浪高2.5—4米。这时候高大波峰开始形成,到处都有更大的白沫峰,有时候可见飞沫。

    对于经常出海的人来说,五级海况不算稀罕。

    就陈远他们的钓鱼艇,五级海况没什么危险。

    不过作为观察手,这样的天气没必要在海上硬抗。万一出现六级海况,就不好说了。

    收到预警,周升看向何飞他们:“怎么样?”

    “厉害。”何飞说。

    如果说按着早上规划的路线前往南海盆地,等现在收到预警,就要开足马力的跑。

    现在慢悠悠的往三亚那边靠拢,如果风太大,就过去避个风,顺便加油。陆上的油价要比海上便宜不少。

    甚高频电台呲呲声响,陈远调整了频道:“喂?”

    “你们收到预警没有?”林新海问。

    “收到了。”陈远说:“我们现在距离三亚只有九十几海里。”

    林新海笑了笑:“注意安全。”

    “放心吧。”

    “今天有没有看到鱼群。”林新海说。

    “哪能这么快。”

    “我们后天早上就出发。要是出去一网就能回来,那就完美了。”

    “想得挺美。”

    随着时间,海面开始涌动了起来。

    风也来了。

    下午四点过,海面就翻涌了起来。

    吃过饭何飞他们就回去睡觉了,钓鱼艇现在颠簸的厉害,何飞他们自然就醒了过来,从睡舱爬了上来。

    “距离三亚还有多远?”

    “七十几海里。”陈远说。

    正说着,哗啦一天,豆大的水珠从天上落下来。

    瓢泼的大雨很快变成倾盆大雨。

    “加快点速度吧,天黑前赶到三亚。”周升说。

    陈远推动油门杆,雨很大,挡风玻璃的能见度极低。

    “这雨下的,太夸张了。”陈远说。

    这艘钓鱼艇可没有雨刮器,挡风玻璃可见的雨水流通。外面的世界,现在只是隐约可见。

    陈远切换了驾驶位,来到船舱外面驾驶钓鱼艇。船舱顶部有延伸出来的一部分,但防不住侧面飘来雨水。

    周升拿出香烟,给陈远点了一根。

    这里是海上的重要航道,经常有货轮往来。

    今天的这个海况其实还好,不影响大船航行。

    如果是大的海况,也不会只提前几个小时才发现。

    钓鱼艇跑起来了,耳边是呼啸的风声。波涛涌动的海面,钓鱼艇偶尔撞上海浪,溅起了几米高的浪花。

    这场大雨来的快,去的也快。

    距离三亚近了,风浪就小了起来。

    陈远将钓鱼艇开进可以临时锚泊的避风港,就开始准备晚饭。

    三亚这边下着小雨。

    周升他们在船舱做饭,陈远进去洗个澡,拿出手机给彦小兮发了短信:“吃完饭了没?”

    “你手机有信号了?”

    “嗯。到三亚了。”陈远说。

    “我看到海洋预报说东沙暴雨。”彦小兮道。

    “我们就是来三亚避风,顺便休息一晚上,明天继续出发。”陈远道。

    “三亚漂亮么,我还没有去过三亚。”

    “我也是第一次来三亚。应该很漂亮,今后我们过来耍。”

    “好。”彦小兮发来一个笑脸:“我还以为要十天或者半个月后才能和你联系上了呢。”

    陈远笑了笑,道:“等渔船出海后,渔船上面有卫星电话,我经常给你打电话。”

    “你的船上不能用卫星电话?”

    “能。”

    “为什么不买一个。”

    “船上有无线电设备。我们是船队出海,不是单独出来……渔船上有卫星电话,就没有单独准备。”

    “我觉得你们之后还是单独准备一个卫星电话。”

    陈远在睡舱和彦小兮聊着电话,周升他们将晚饭做好了,喊道:“出来吃饭了。”

    “吃啥。”陈远笑着走了出去。

    “你脑壳湖涂了?”周升翻着白眼。

    晚上吃鱼肉丸子,白灼海蛎、藤壶,还做了一份红烧鱼肉。

    陈远拍了张晚餐的照片,给彦小兮发了过去:“吃完饭了。”

    “你们晚饭很丰盛嘛。”

    “还好。”

    周升起身拿了白酒过来,还有几个不锈钢水杯:“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就要干正事儿了。”

    陈远接过周升递来的水杯,‘嗯’了一声:“给我倒满。”

    “白酒我喝不了多少,最多二三两。”何飞说。

    “我也是,二三两。”杨巡道。

    周升就给他们少倒一些,说:“酒这个东西别喝多了,不然明早起来头疼。”周升说着,剩下的酒全部倒水杯里,没有倒满,又开了一瓶,看向陈远:“明天海况怎么样?”

    “浪涌比平时大,出海是没有问题的。”陈远举起杯子,和大家碰了一下,就拿了个海蛎过来撬开,蘸着朝天椒酱……

    天已经完全黑了。

    陈远他们喝了酒,也是早早的回去睡舱,睡觉。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3655/ 第一时间欣赏深海渔夫最新章节! 作者:秋刀煮鱼所写的《深海渔夫》为转载作品,深海渔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深海渔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深海渔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深海渔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深海渔夫介绍:
陈远,远洋渔船上最出色的船员,一次坠海后选择回国重启新生活。
开局一艘钓鱼船,船虽然小,但凭借神乎其技的找鱼手段,陈远每次出海都有让人羡慕的鱼获,这让他很短的时间里名声大噪……深海渔夫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深海渔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深海渔夫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