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丰收
陈远他们在外面躺着,钓鱼艇后面传来杨巡兴奋的叫声:“奈斯,终于来金枪鱼。”
周升听到后起身过去帮忙。
陈远也爬了起来,收了浴光垫,回到驾驶室看了一下时间,晚上九点半了,就打开无线电的话筒。
“大鱼,大鱼,驾驶室现在谁值班?”
“我。”罗老四的声音:“我在驾驶室。”
陈远看了看时间:“九点过了,还不睡?”
“等会儿就睡觉,干啥?”
“第一串鱼钩收完了没有?”
“收完了。”
“中了多少金枪鱼?”
“七八十个。后面的表现比较好……”罗老四道。
“个头呢?”
“个头都不错的。”罗老四说:“不过感觉还是太少了,我们这放了一万多个鱼钩,总的就中了两三百多条鱼。”
除了金枪鱼,旗鱼,还中了一些浪鱼,鲣鱼。
“鱼多鱼少不重要,重要的是鱼获值不值钱。”高贺道:“我们这边也在收鱼钩了,刚才出去看了一下,大个的金枪鱼是真不少。”
“收多少鱼钩了?”
“才收了一两万米,中十几个金枪鱼了。”高贺笑着道:“有两条接近三米的黄鳍金枪,还有一条板车旗鱼。”
“板车旗鱼,不错啊。”
“这些鱼,要是我们能自己运回去就好了。中间商赚差价,赚的太狠。”
“那我们付出也很大的好吧。一条冷冻运输船,四千万。还有陈远他们的那条大白,一千五百万……要是不想办法多赚一些,我们就亏死了。”罗老四道。
“黑心中间商。”赵海也喊道:“我们也在收鱼钩了,起获了两条不错的金枪鱼。这些品质好的鱼,价格你们要算高一些,我们负担也很大的。”
“行。极品金枪鱼的价格给你们算高一些,行了吧。”罗老四道。
音响里传来赵海和罗老四的笑声。
“东江渔业他们去群岛北部了,那边的鱼很多。傍晚的时候和徐老三聊了聊,他们那边的延绳钓鱼获率在百分之二十以上,不过金枪鱼没几个,都是鲣鱼。他还问我们这边的情况怎么样,我没跟他说。”赵海的笑声有些粗狂。
“鲣鱼太便宜了。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鲣鱼,要是金枪鱼不多,也就赚个辛苦钱。”罗老四道。
“对了,我们这几天辛苦一下,在这边多待几天。这边的金枪鱼虽然很分散,但个头都不错,等这边金枪鱼密度小了,我们就出发去北边。”陈远道:“罗浩的判断是再有十来天,金枪鱼就洄游到群岛北部。”
“好。我们在这边多干他几绳子……”高贺那边又上了一条大鱼。
高贺他们渔船上39人,每人每天算500元好了,一天人工费就是2万元。入渔费,作业天数费用,再加上油耗……
入渔费,也就是入场费用,安装渔场信号发射器的费用、入网的费用……这个就是290万元。
从国内赶过来的油耗……
陈远给简单算了一下,至少要保证每天10万元的收入,他们才有得赚。
这个收入对于当地渔业资源来说,在陈远看来是不太难的。可要是起获鱼的多是鲣鱼,那就有的搞了,能赚钱,也就赚个辛苦钱。
夜已深。
陈远关了无线电的话筒,出去看了眼何飞他们。
何飞和杨巡都穿上了救生衣,在后甲板抽铁板。
铁板钓小鱼。
再用小鱼做鱼饵,钓大鱼。
这里的小鱼,通常都好几斤。
“钓到鱼了没有。”周升也走了出来。
“钓了几条小鱼。”杨巡道。
“晚上慢慢等。再就是风浪不大的话,将稳定器给关了,金枪鱼特别机灵的。”
“好,再过一会儿我们关稳定器。”
陈远他们回去了船舱,没多久的时间就感觉稳定器已经关闭。
浪涌推着船,船身轻轻摇晃着,好似躺在大号的摇篮里面。摇晃感并不明显,特别是长期海上工作的人来说。
一觉醒来是第二天早上八点过了。
太阳早已经升了起来。
陈远爬上梯子来到驾驶舱,就看到有阳光照射进玻璃……
何飞和杨巡他们在外面做饭,闻着味儿,找上是鱼肉丸子。
“昨晚的战况如何?”陈远笑着问道。
“三条金枪鱼,都是大眼。一条大的,我们两个用了好几个小时钓上来,估摸着接近两百斤了。”杨巡道。
后甲板鱼腥味有点重。
在他们做饭的时间,陈远打开抽水机,拿出水管冲洗了一下后甲板。
周升提了一大瓶果汁上来,也问道:“昨晚钓了几个金枪鱼?”
“三个。两个小的,一个大的。”何飞笑着说。
“不行啊,才三个。”
“有一个差不多两百斤的……”
“那还可以。吃完饭我们去大鱼号那边,金枪鱼要尽快超低温,不然肉质不好。”
“好。”
吃过饭,陈远开着船去了大鱼号那边。
大鱼号在收第三串鱼钩了,林新海在船上看着。
现在船上工人是两班倒,人休息,机器不休息。付费捕鱼就是抢时间,以得到更多的鱼获。
“师父,鱼获怎么样?”
“还可以。”林新海笑着道:“已经起来两串鱼钩,现在是第三串,差不多一半了。总的应该有两百来个金枪鱼了。”
“那还可以的。何飞他们昨晚钓了三条金枪鱼,帮忙弄上去。”陈远拿着对讲机,道。
“好。靠过来……”
陈远控船,周升过去帮着吊鱼。两条小的金枪鱼也有七八十斤,大的那条,应该就两百斤左右。
一晚上有这样的三条鱼,这个收获已经很不错了。
吊了鱼,陈远喊道:“大白要加油了。”
“这才几天啊,没有油了?”
“出来好多天了,油表快见底了。”
“船上正忙着,等不忙的时候再加油吧。”
“也行。”
大白这条船用油快,不过他们到这边也有好长一段时间了。
陈远他们就在附近看着林新海他们起鱼获,回收绳子的速度真心不快,也好长时间不见一条鱼。不过只要上来鱼,大概率是大鱼。
这样就挺好,只要值钱的鱼多,收获就不错。
就两百条金枪鱼来说,运输回国,1斤的利润有30块钱的话,那么就能赚到七八十万。陈远在这里看了好久,上来的金枪鱼个头都很大。毕竟,他们用的鱼钩都是巴掌大的钩子……
这片海域的大鱼也比较多。平均下来,每条重量绝对超过一百二十斤。
第二百五十六章:提高待遇
第三串鱼钩的鱼获,比第一串和第二串还要多一些。
林新海这边开始收第四串鱼钩了。
赵海和高贺他们第二串鱼钩还没有收完。
从昨晚一直搞到现在,快要中午了。
陈远联系了赵海他们,道:“鱼钩还没有收完?”
“才收了一半。你们船上是不是有两台起绳机?”高贺问。
大鱼那条船,放钩速度就算了,起钩的速度也很快。而且不用停息的,一直工作。
“是有两台起绳机。”陈远道。
“我就说,你们起绳的速度也快了。我这边第二船鱼钩,收了一半还不到。”高贺道。
“我这边也差不多。”赵海道:“你们鱼获怎么样?”
“现在的金枪鱼大概有八九十个了,个头都挺大的。两百斤以上的金枪鱼就有十几个。”高贺道:“你们呢?”
“我这边也差不多。”赵海笑了笑:“现在赶紧收了鱼钩,我们还能再放几串鱼钩。”
“陈远,你们船的收获怎么样?”
“和你们差不多的。”陈远道:“现在收了两百多个金枪鱼。”
“是我们的一倍还多。”赵海说:“你们的船,设备这些总共花了多少钱。”
“五百多万。”原来只有四百多万的预算,但是多上了一套备用设备。
现在这个大海域,又有辅助船,备用设备也用来进行生产。这个效率就很大的提升了起来。
下午,六点过。
大鱼号收完了鱼钩,跟着就赶往海域南部继续放钩。
陈远他们的大白还有油料,慢慢的跟了过去。依旧是放两串鱼钩,由两条辅助船拉扯着,呈八字形。不过有洋流,干绳拉不直就是了。
16万米的绳子,全部放完后,辅助船和渔船的距离大概是10万米出头。
然后东边的干绳上挂上信号器、坠子,坠子沉底。西边的绳子,大鱼号带着绳子跑了差不多一公里距离,再挂上信号器、坠子,坠子沉底。
两根绳子,八个多小时放完。
然后再放一根绳子就好了,另一条辅助船过去帮着高贺他们放绳。
放四个绳子,将四根绳子手完,就要一天多的时间。
如果中的金枪鱼,一天多的时间,金枪鱼都死透了。死掉没有放血的金枪鱼,那种金枪鱼只能做罐头,或者切碎了做饲料、鱼饵。
四根绳子不好操作,最主要就是收绳子需要太长的时间。放三根绳子就刚刚好……
第三根绳子放完,罗老四过来接班,又要开始收鱼钩了。
大白的油表已经见底,主油箱的油料应该不到两百升。储备油箱里面还有1500升。
储备油箱的燃油不到万不得已,不能随便使用。
陈远和周升闲着无事去了渔船。
陈爸和周爸正在搬运鱼获,将冻结间里面全部冰冻的鱼送到超低温鱼舱。
冻结间不大,只有几十个立方米。里面的温度比超低温鱼舱还要冷,金枪鱼在里面可以最快速度的完全冻结。
冻结间里面的金枪鱼还有三四十个,陈远和周升船上防寒服,带上手套,进去帮着搬运鱼获。
超低温鱼舱里面有铁栅栏做挡板。
金枪鱼就堆放铁栅栏里面,这是防止渔船摇晃,鱼获在超低温舱跟着摇晃。
这次的鱼获还可以,金枪鱼就有三百多条。里面还有旗鱼,枪鱼,以及几条大石斑鱼,还有青衣,牙衣之类的名贵鱼。
超低温鱼舱里面的鱼获,总的应该有二三十吨。能进超低温的,都是比较贵的鱼。
至于冷冻舱那边,都没有开。其它不值钱的鱼获全部送入饵料舱了,用冰渣保鲜就好。
有陈远和周升帮忙,冻结间的鱼获很快搬运完。又有新的鱼获送进来……
一组人休息,另一组人接着工作。这个可以保证效率最大。
时间就是金钱。
在收费渔场,一些大的渔船,甚至会安排三班倒。
赵海他们的渔船就是,三班倒。不过他们船的机器不行,效率和陈远他们这边比起来,差远了。
忙完了,陈远他们出去看了会儿起鱼。然后就回去了大白上面,等待差不多一天的时间,等着大鱼号忙完,这才给陈远他们加油。
无线电台,赵海很是羡慕的道:“你们那条船的效率是真的高,三串鱼钩,就收完了?”
“收完了。”现在是林新海值班,罗老四睡觉。
“我这边第二串鱼钩还没有开始收。”赵海说。
“那你们的速度也太慢了,还是三班倒?”高贺笑着说:“我这边已经在收第二根绳子了。”
“你的船速度快,先跑过来。”赵海说:“等捕鱼期结束后,我们渔船回国也升级一下设备。速度快,设备好,是安逸一些的。”
设备投入高一些,使用成本也高一些。但只要捕鱼效率高了,这些钱很快就能赚回来。
赵海和高贺他们还偷偷商量着要不要合伙搞两条超低温运输船……
鱼获在海上的卖价只有回国后的一半。而且跟着陈远他们一起捕鱼,还要分润百分之三十。
分陈远他们百分之三十,在赵海和高贺他们看来都不亏。毕竟陈远他们负责找鱼,这一块不仅给他们节约了大量时间,陈远他们找鱼也很厉害,跟着陈远他们一起捕鱼,要比单独捕鱼赚的更多。
“今后你们的金枪鱼卖给我们,价格是东江渔业收购价的百分之九十。极品金枪鱼单独算……其他鱼获的价格还是按照东江渔业收购价的百分之七十。”林新海道。
“行。”赵海笑着道。
“从现在开始算么?”高贺问。
“现在开始算。”林新海说:“我们后面主要搞金枪鱼。还有,王鹏已经给我们联系好超低温冷冻船了,船已经出发,大概十天后可以到。我们还能在这边待8天,8天后过去交付鱼获,然后去群岛北部了。”
超低温金枪鱼的价格高,即便是大眼金枪鱼,送回国,1吨的价格大概是13万元左右。
东江渔业将金枪鱼价格压得太低了,海上价格,每吨是6万元。也就是30块钱1斤。
金枪鱼贵,利润高。
而远洋运输鲣鱼这些不值钱的鱼获,除非量特别大,不然赚不来几个钱。
这次联系的运输船可以跑二十一节,巡航速度,这个速度和大鱼号差不多。
林新海这次提出加钱是和陈远他们商量过的。不仅提高金枪鱼的收购价格,林新海还提高了渔船上员工们的待遇,等捕鱼季结束后,会拿出利润的百分之五作为奖金。渔船上的工人肯定会多分一些,保姆号上的工人少分一些……
远洋捕鱼很辛苦的,大家出来就是为了赚钱,赚更多的钱。要让大家有动力,干活有劲,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分红。捕的鱼多,分到的钱就多。
第二百五十七章:惊呆了
给大白加满油,大鱼号就回去收鱼钩了。
现在船上员工们有利润分红,一个个都有劲得很。
满油的大白,又可以出去浪了。不对,是出去找鱼。
陈远坐在驾驶位,发动钓鱼艇,打开对无线电话题:“老赵,老高,船上有多少金枪鱼了。”
“一百四五个,还有几个旗鱼,枪鱼。”赵波道。
“我和老赵他们差不多。”高贺道:“忙一晚上了,我得回去睡觉了。”
“行。”
“等等。你们绳子放多少了?”
“几万米。”
“你那边也挺快的。”赵波说道。
“我这就是速度快一些。放绳和起鱼的速度,咱们差不多。”高贺道:“等休渔期完了,咱们的船一起去升级。”
“好哇。”
“真的是扛不住了,睡觉去了。”
“行。回头聊。”赵波道:“我也要出去看着放绳子了,回头聊。”
“好。我们去外海看看能不能遇见鱼群。”
“希望找到鱼群,我忙去了。”
“行。”陈远笑了笑,关闭了话筒。
钓鱼艇向外海进发,放在架子上的卫星电话忽然响了起来:“喂。”陈远拿起电话,道。
“哥。”陈浩。
“干啥。”
“我当爸爸了。你也当大伯了。”
陈远笑着,‘嗯’了一声:“男孩还是女孩?”
“女孩。”
“恭喜。”
“呵呵呵……”陈浩笑着,说:“你们的鱼获不错吧。”
“还行。这几天没有找到鱼群,全都是金枪鱼。”陈远道。
“早上王鹏跟我说保姆号还有七八天就回来了。”
“差不多。你们找好超低温冷冻库没有?”
“找好了,在东港码头。我这几天还陪着王浩见了几个鱼老板。”
“现在的大眼金枪鱼什么价位?”陈远问。
“超低温,三等是60元。二等70元。一等是80元。大个体单独报价……大眼金枪鱼比黄鳍金枪鱼便宜三十块左右。要是单独卖的话,要贵一些。”陈浩道。
现在很多地方的金枪鱼禁捕。分季节的……
禁捕海域基本就是金枪鱼的洄游路线。还有一个远洋,捕捞金枪鱼成本越来越高,金枪鱼价格比去年上涨了不少。
其实就去年来说,金枪鱼已经不便宜了。
鲜捕的金枪鱼,价格都高。便宜的都是陈年冻肉,或者普通冰冻的金枪鱼。
“超低温冷冻船的费用是多少?”陈远问。这个事情他还不知道……
“我们租的冷冻船只有两个超低温鱼舱,可以装货不到一百五十吨左右。还有几个是普通的海水冷冻舱……”陈浩说道:“国内的超低温冷冻运输船太少了。船费是155万元。”
“155万?”
“燃油我们全包。”
周升也听到了价格,耸了耸肩。
能跑二十一节的冷冻船,油耗比大鱼号还高一些。这一来一回,油费肯定过百万了。
“这样啊,也还行。”陈远说。
“时间是一个月。”
陈远‘嗯’了一声:“没问题的。”
老实说,这个费用还可以的。
“如果长期租赁,这个费用可以便宜一些。”陈浩又道:“我们和对方谈妥了,后面在租他们的冷冻船,费用是130万。如果还有第三次,费用是120万……如果签长期合同,最低可以到110万。”
“他们的超低温舱,最低温度是多少?”
“零下55左右。”
这个温度用来运输冻结的金枪鱼,足够了。
“等这次合作完,看一下再说。”陈远道:“还有不到两个月就休鱼了。如果合作的好,等开鱼后倒是可以签长期合同。”
只一条保姆船,满足不了陈远他们的需求。
长期租一条冷冻运输船,或者自己买一条,都是可以考虑的。
买一条二手的超低温高速运输船,价格不便宜。还要运营,以及每年的检修、保养等等花费。
和陈浩聊了许久,周升拿过电话:“恭喜啊。你当爸爸了,那我是不是孩子的小姑爷?”
陈浩哈哈笑着:“是,是。陈欣在旁边,要不要和她聊会儿。”
“好。”
周升拿着电话就去了外面,聊了有半个多小时,这才满脸笑容的回来,坐在陈远旁边,一手楼主陈远的脖子:“舅子,现在去哪儿。”
“我滚你的栽舅子……”
“哈哈哈哈。”
进去外海,一望无际的深蓝。
这里的海水深度超过千米了,海面浪涌荡漾。
大白飞快的滑过海面,在身后留下一条长长的轨迹。
陈远让出驾驶位,正准备出去放无人机,无线电有人插入:“陈远,收到回话。”
“收到。”
张航进入了他们工作组的无线电频道:“我们渔船拿到捕鱼许可证了,正出发赶往你们所在的海域。”
“有基国的捕鱼时间没?”
“有。兑换了一个多月的作业时间。”张航道。
张航和卢比他们的渔船,渔船登记在卢比名下。张航只是私下占股……
这样的话,他们的渔船属于是‘密克安排’渔船。全程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区域入渔安排,简称FMSA,也就是本土化渔船。
本土渔船每年会获得一定量的免费努力量。努力量就是捕鱼天数……
不同渔船的努力量,可兑换不同的捕鱼天数。
成员国之间的努力量可相互兑换。不过马上就进入基国的金枪鱼捕捞旺季了,FMSA渔船这个时候能兑换到基过的捕鱼天数,那肯定是有关系的。
除了FMSA渔船,还有多边协定渔船,指的是太平洋岛国政府和美国政府签署的多变渔业条约下办法的许可证的渔船。
最后就是陈远他们这种,双边协定渔船,在双边入渔框架下所办法的许可证的渔船。
“可以啊。”陈远给张航他们报了坐标,道:“记下来没有?”
“记下来了。你们那边金枪鱼多不多?”
“1.5万个鱼钩,钓获的金枪鱼接近一百个。鱼获率不高,但这边的金枪鱼个头比较大。你们的船应该也可以钓金枪鱼吧。”
“我们的金枪鱼鱼钩只有两千多个。”
“我们这边有多的,过来拿就是了。”陈远说道。
“好。”
“再过几天我们去北方,金枪鱼的洄游季快要到了。”陈远道。
“我们现在赶过来和你们会合。”
“金枪鱼鱼钩你们要捆绑好的还是?”
“我们渔船的干绳比较细。要鱼钩就好了,我们自己捆绑。”卢比开口了:“陈,你们收获如何?”
“还不错。但是这几天没有找到鱼群……对了,你们船的最大航速是多少?”
“我们的是玻璃钢延绳钓渔船,高速巡航25节。”卢比道。
“可以的。延绳钓渔船速度快,优势很大。”陈远说道。
“我们渔船只有3个扬绳机。两个收纳干绳,一个收纳的是辅助绳子。”卢比说道。
辅助绳就是支线,钓钩线……特别是钓钩线,可以说是消耗品。
“绳子长度只有1.5万米?”
“是的,有两条绳子,总长度3万米。”卢比道:“我们这条更适合近海作业,还有油舱,只能装21吨的柴油。”
“最大马力是多少?”
澳洲来的延绳钓渔船,24米,柴油主机……
“两台Volvo950匹马力发动机。”卢比说。
“高速巡航,每小时油耗应该在240千克左右吧?”
“差不多是245千克。”
“经济巡航呢?”
“经济巡航是170千克左右。船上还有发电机……”
“21吨柴油,能支撑10天吧?”陈远问。
“应该是可以的。”
“我们船队携带的柴油不多,在满足我们自己使用的情况下,最多能给你二十几吨。”陈远道:“等我们保姆船回来后,就好了。”
“你们的保姆船呢?”张航问。
“回去了。”
“什么?回去了?”
“装满了,回去了。”陈远道:“前几天发现了两个渔船,保姆船已经满舱。”
张航和卢比惊呆了,这才过来几天啊,保姆船就回去了?要知道他们的保姆船,满载运输近四百吨的鱼获。
第二百五十八章:太闲了
张航和卢比的延绳钓渔船只有24米,有一个制冰间,一个冰鱼舱。
这样的渔船只适合沿海捕鱼,想跑远了,得跟船队。
陈远详细问了张航他们渔船的参数,给计算了一下。
他们渔船用的是柴油发动机,油耗按照游艇的油耗方式计算。船长只有24米,不过油箱挺大的……
要是比较高强度的作业,21吨柴油,估计只能坚持七八天。
柴油不仅用来赶路,还要用来发电。
整艘船的作业,全部靠柴油支撑,每天油耗都消耗不少的。
陈远随后联系了老赵和老高他们的渔船,他们船上也有储备油箱。因为陈远他们这个船队消耗柴油也是不少,老赵他们两条渔船全部携带柴油……
他们的船比大鱼号大得多,储备油箱也大。两条船加一起,大概还有近60吨的柴油。
至于渔船用油,那是船舶柴油,燃值要更高一些。
短时间来说,柴油是足够使用了。
在海上跑了大半天,找到一个小鱼群。
下午的五点过,林新海用无线电联系了陈远:“张航他们什么时候过来?”
“明天早上吧。”陈远道。
“明早就能过来。”张航他们船上也有无线电,一直连着他们频道。
“现在鱼挺多的,我们刚收了一万多钩,中了一百三十多个金枪鱼,有二十几个黄鳍金枪鱼。”林新海道。
“那么多。”这个时间点,高贺也起床来,正在驾驶室吃着饭。
“你们的咋样?”
“还没有开始收鱼钩。等吃了饭,干活。”高贺道。
“你们那个速度有点慢了。”
“下午的时候放绳机出故障了,不然现在应该开始收鱼获的了。”
赵海也开口了,道:“我这边第二根绳子都没有放完。”
“你就别说了,我们都知道的,你是出了名的慢。”林新海笑着道。
“滚你的。”赵海道:“你们是一根绳子就中了一百三十多个金枪鱼?”
“对。有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还有长鳍金枪鱼。”林新海道:“黄鳍金枪鱼得个头都不错,最小的一条都有一百三十多斤。”
“那可以啊。希望我这边也多一些黄鳍金枪鱼。对了,黄鳍金枪鱼现在什么价格?”
“东江渔业收购价的百分之九十。张航,在不?”林新海道。
“在。”
“金枪鱼的收购价,我们现在提高到东江渔业收购价的百分之九十。别的鱼,还是之前说过的百分之七十价格收购。”而东江渔业的收购价是按照到港价格百分之五十计算……
林新海接着道:“先说大眼金枪鱼,三等是27,二等是31.5,一等36,人民币,500克。然后是黄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三等40.5,二等45,三等49.5元。极品金枪鱼单独报价……长鳍金枪鱼最便宜,10元,15元,20元。”
长鳍金枪鱼个头小,数量也多。
现在这个季节捕捞到的金枪鱼多是大眼金枪,那是因为长鳍金枪鱼还没有过来。
长鳍金枪鱼,1米以上就算大个体了。
林新海他们捕捞的长鳍金枪鱼,大的也就是六七十斤。大多数成年个头的重量在40斤左右。
个头小,分布广,多用来做罐头。长鳍金枪鱼也叫白金枪鱼,多用来做金枪鱼罐头。
“对了,这个价格得是超低温冻结后的价格。”林新海补充道。
长鳍金枪鱼很便宜,用来做罐头的,基本上是冰鲜。冰鲜的金枪鱼成本低,价格也更便宜。
“我们船上没有超低温舱。”张航说。
“那就捕获后送到我们船上,每斤的价格便宜3块钱。”林新海说。
“行。”
如果有冻结间,金枪鱼储存渔船上面零下45度以下就行了。但如果没有冻结间,直接放进超低温鱼舱,那么鱼舱内的温度至少得零下65摄氏度,之后需要维持零下50摄氏度以上。
冻结间的温度在零下七十多摄氏度,可以更快速的冻结金枪鱼。
至于长时间储存的话,就得零下六十几度了。
“金枪鱼出水后五个小时内,就得送到我们船上,不然时间长了肉质会变差。”林新海说:“在保鲜的过程中,你们得给鱼腹里面塞冰渣。越大的鱼,需要越早送到我们船上。”
“好。今后我们就在你们附近放钩。”
林新海‘嗯’了一声。
鱼太大了,比如四百多斤五百多斤的金枪鱼,完全冻结就要近十个小时。更大一些的金枪鱼,完全冻结得要十几个小时。
快一些冻结,尽快锁住金枪鱼体内水分和营养,才能尽可能保证金枪鱼的品质。
都吃过冻肉吧。
像我们家里的冰箱,一块猪肉如果冻得时间长了,解冻后会失去水分,口感也会变得很差。但如果是超低温,快速冻结的肉质,再自然解冻后,口感就会好很多。
金枪鱼在出水后,越早完全冻结,越好。
聊着天,杨巡他们睡醒了,现在下午的五点二十。
“不找鱼了?”杨巡问。
“不找了。”
“那我们准备鱼竿钓鱼了。”
陈远‘嗯’了一声,点点头,继续和林新海他们吹牛皮。看着差不多的时间,拿出高压锅做了个土豆吨牛肉。
在大海上,夕阳最美。
太阳快要落山了,陈远他们喝着啤酒,吃着肉,看着落日的绚丽。
夜。
陈远他们很早就回去了卧室,从储存卡里面找了一部电影出来。
“抽风机打开。”周升喊道,丢了一根香烟过来。
陈远开了抽风机,放下,点燃烟:“咱们现在闲着也是闲着,要不要去渔船上面帮忙?”
“渔船上面现在的活也不多,我们上去了,帮不上什么忙吧。”周升道。
现在的鱼获少,船上的工人忙得过来。
陈远想了想,也是确实如此。
香港的老电影,鬼打鬼……
陈远对现在的电影没啥感觉,就喜欢看一些老片。真觉得还是老片子看着有感觉。
一部电影放完,陈远关了灯:“睡觉。”
“你想不想你女朋友?”周升问。
“想。”
“我也是……”
陈远转过头,一脸空调大哥的表情:“我想你妹。”
“我想的就是你妹,欣欣……”周升翻了个大白眼。
“早点睡觉了。早睡早起……”
周升叹了口气:“我现在感觉时间过得好慢啊。以前在远洋船队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感觉。”
“你是太闲了。明天去渔船上工作,你就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你们在搞什么呢
早睡早起。
陈远他们七点过就起来了。
在赤道,日出的时间很早。通常来说,当地时间早上六点,太阳就出来了。
早晨的太阳不见火气,暖暖的。
杨巡他们已经收了鱼竿,在做早饭了。
陈远和周升在甲板上伸展懒腰后,陈远就去了船头,做仰卧起坐、俯卧撑。
很长时间不锻炼身子,身体就跟生锈了似的。良久,在海的尽头,陈远看到了一个小点。仔细一看,是一条白色的船……
陈远也就是简单的活动一下身子,吃过早饭,陈远打开无线电话筒:“卢比,张航,收到回话。”
“收到。”
陈远随后给他们报了自己船的位置,问道:“在我们前方的白色船只,是不是你们?”
“是的。我们距离你们船很近了。”
陈远‘嗯’了一声:“先过来。”
“好。”
“张航,你们过来了。”林新海道。
“看到陈哥他们的游艇了。”张航道。
吃过饭,张航他们还没有到。
“我们昨晚钓了四条金枪鱼,都是大眼。”何飞道。
“行。我们先去一趟渔船那边。”陈远道:“大不大?”
“一条小的,三条个头还不错,估摸着接近一百斤。”何飞道。
“那也就是一般的个头。”周升说:“钓金枪鱼,你们可以试着搞一些活的尤鱼,章鱼,还有鲅鱼。金枪鱼最喜欢吃这些……要是用章鱼的话,章鱼不要太大了。”
“怎么钓章鱼?”杨巡问。
“用荧光饵钓底,容易钓到章鱼。这个船有鱼探,晚上的时候你们可以试着找一下有没有章鱼。”周升拿出香烟,递给杨巡他们一支,又丢给陈远一支。
一根烟抽完,张航他们的渔船终于近了。
陈远发动钓鱼艇,马力全开的向他们开过去,速度越来越快,到张航他们渔船附近的时候,速度达到了53节。
卢比和张航在驾驶室看到陈远他们过来,两人都走出了船舱,大声呐喊:“嗨……”
陈远他们的速度太快了,只能听到机械的轰鸣声,风声,和破浪的声音。
陈远开着船,绕着张航他们转了一圈,就将船停在了他们旁边,然后将驾驶位交给何飞,同周升一起走了出去:“嗨。”
“嗨。”卢比笑着大声喊道:“你们的船,刚才是多少节的速度?”
“五十三。”陈远道。
“太过瘾了。”
“走,过去捕鱼了。”
张航比划了个OK的手势。
卢比和张航的渔船开始起了高速巡航,速度没有到25节,大概只跑了二十二节、二十三节。
在距离大鱼号还有十几海里的地方,张航他们停了船,开始放钩。
他们船上有一些金枪鱼鱼钩,可以先放一条绳子。
陈远他们靠近大鱼号,先是将何飞他们钓的金枪鱼弄到渔船上,再接过船上递来的一箱鱼钩,就给张航他们送了过去。
已经下午一点过了。
陈远他们距离张航和卢比的渔船不远,看着他们放钩。
他们那条船的速度也还可以,但是放绳子的速度太慢了。一条1.5万米的绳子,金枪鱼鱼钩搭配一些短线钩,总的应该有两万多个鱼钩,就放了近4个小时。
“你们在搞什么,放钩的速度咋这么慢?”陈远拿着对讲机,问。
“我们船上工人都是新手,速度慢。”张航说。
对于捕鱼这个职业,张航也是新手。卢比经常出去捕鱼,也是用延绳钓,但他用的就是十米内的小船,全部是手工操作。
专业延绳钓,卢比也是新手。而且他们渔船自动化程度很低……
“你们船上有多少工人?”陈远问道。
“加上我和张航,我们船上有16人。”卢比道。
陈远‘嗯’了一声:“鱼钩给你们拿过来了,停船,我给你们送过去先。”
“好的。”
延绳钓捕鱼很简单。
找到一个鱼多的地方,不断的放鱼钩,再收鱼钩。
但是想要有好的收获,就得判断鱼所在的水层。鱼钩放多少米的深度,决定了鱼获率。
张航他们都是新手,在控制钓钩深度的时候,船上的人都手忙脚乱。
第一根绳子用了近5个小时,可以说是乱放的。
第二根绳子,陈远指导他们放钩,1.5万米,用了六个多小时才放完。
“陈,现在是不是可以收鱼钩了?”卢比问。
“可以收了。注意安全,我们得睡觉了。”
“好。今天谢谢你们了。”
“没事。如何放鱼钩是有技巧的,白天放深,晚上放浅……这些东西今后我们慢慢教你。”
“好。”
这一天的时间,陈远啥也没有干。
第二天一早,陈远他们醒来的时候,卢比他们渔船还在收鱼钩。
陈远拿起对讲机:“卢比,张航?”
“收到。”张航道。
“钓了多少金枪鱼?”
“第一串鱼钩钓了4个金枪鱼,一个旗鱼。”张航道:“鱼已经送到张师傅他们船上了。现在收的第二串,现在已经起来了3个金枪鱼。”
“这么少?”
“鱼钩的深度没有放好,中的鱼也少。第二串,我们才收了三分之一,鱼获就明显多了。”张航笑着道。
“得加油啊。你们的效率太低了,这样的话赚不到钱。”陈远说。
“等我们熟练后,效率应该能提升不少。”
陈远‘嗯’了一声,道:“加油吧。”
卢比和张航的这条延绳钓渔船属于近海渔船,来远海钓金枪鱼,太过勉强了。
金枪鱼,号称是永远不休息,一直在游的鱼。
这是因为金枪鱼的鳃盖肌肉退化导致无法吸入海水,一旦静止就会缺氧而死,因此它便一直游动,永不停息。
延绳钓金枪鱼,鱼钩的支线得很长才行。这样的话,金枪鱼咬了鱼钩后,它还能继续游动。所以在钓金枪鱼的时候,鱼钩支线得长,而支线和支线之间的间隔距离至少是支线长度的一倍。
1.5万米的干绳,放金枪鱼鱼钩,也就只能放一千多个。
延绳钓,鱼钩越多,中鱼的概率就越大。他们渔船只能放两千多个金枪鱼鱼钩……
像陈远他们的渔船,一次放一万多鱼钩,运气好,也就中一百多两百个出头的金枪鱼。运气一般的话,就七八十个。
陈远他们的延绳钓渔船,放钩和收钩的速度都比张航他们快得多。
张航他们渔船的油耗还高。
如果不能提升作业效率,赚钱还是赚的,毕竟他们的渔船没有入渔费。但肯定赚不多就是了。
第二百六十章:干翻围网船
时间一晃而过。
在海底山脉海域捕鱼也有好一些天了,这里金枪鱼数量明显减少了很多。
张航渔船分两班,效率极差。
这边大眼金枪鱼多,大眼金枪鱼通常是晚上来上层水域捕食。
赵海,高贺,还有张航他们,晚上放鱼钩,白天收鱼钩。
一天两根绳子。
不同的是,赵海他们一天放28万米干绳,两万多个鱼钩。
张航他们一天放3万米干绳,两千左右的金枪鱼鱼钩,再搭配五千多个短线钩。
短线钩钓小鱼。这些小鱼主要用来做鱼饵。
张航他们效率,真就是不想多说了。
张航他们每天收放两千个左右的金枪鱼钩。
高贺他们,两天时间可以收放4万多鱼钩,也就是三条干绳。赵海他们那边要慢一些……
这段时间陈远也不出去找鱼了,就帮着大鱼号放绳子。
陈远他们的大白专门辅助大鱼号,每次也下两条绳子。一条绳子顺着洋流不需要拉扯。另一条绳子由大白拉扯着,逆洋流。这样的话,一次放两条绳子只需要一条辅助船。
大鱼号的两条辅助船,就过去帮高贺和赵海他们放绳子。
时间过得很快,王鹏组的冷冻船终于来了。而大鱼号的超低温鱼舱,也已经满舱。
无线电里,高贺道:“张航,你们捕获了多少金枪鱼,够不够油料钱的?”
“那必须够啊。”张航笑着道:“黄鳍金枪鱼13个,大眼金枪鱼61个,长鳍金枪鱼43个。还有一些旗鱼,枪鱼。”
“你们算过值多少钱没有?”
“总共39万。”
张航他们的效率太低了,一天就放两条绳子。放钩的深度还经常搞错。
放钩的深度要计算,鱼钩支线长度加上浮球支线的长度,这就是鱼钩的深度。
他们船上的员工不知道怎么搞的,经常拿错浮球。
张航他们送到渔船上的鱼获,林新海已经给他们结账了,通知王鹏给他们转的账。就按照东江渔业海上的收购价,都没有要他们提成。
这点鱼获,太少了,加了油,赚不来几个钱。
陈远也不知道他们的鱼获为什么那么少。之前何飞还在说张航他们,要是晚上渔船开着灯,十几个人,用鱼竿钓,都不止钓那么几个。
……
“大伯。”陈远和周升去了冷冻运输船,看到林新民,笑着喊道。
林新民笑着点点头:“这段时间辛苦了。”
“辛苦啥啊,我们在钓鱼艇上很轻松的,辛苦的是师父和四叔他们。”陈远笑着道。
林新民之前在保姆号上。
保姆号回国,半路上的时候,林新民上了这条冷冻船。
这次运输的金枪鱼,回到国内价值几千万,得有人跟船才放心。
这个时间,保姆号也回过了,在东港下鱼获。
“老二,老四。”林新民看到林新海他们,喊道。
林新海笑着点点头。
罗老四道:“这条船的超低温舱只能装150吨左右?”
林新民看向旁边一个中年男人:“张建军是这条船的船主。”
“你好。”林新海拿出香烟递了过去。
张建军接过香烟:“你好。”
林新民随后介绍了林新海,罗老四,还有陈远和周升。
张建军道:“我这条船是专门运输金枪鱼的冷冻船,两个超低温舱190立方米,可以装载150吨左右。运输途中最低温度55摄氏度。4个低温鱼舱,装载200吨鱼获没有问题,运输途中能保持零下四十摄氏度以下。如果是冻结好的金枪鱼,完全没有问题的。”
另外,船上还有三个大鱼舱,就运输普通鱼获的。最低温度只能到零下十几度。
“可以。”林新海笑着给张建军点燃香烟。
他们这条运输船还挺大的,有五十几米。专门运输金枪鱼的冷冻船,船上也有可延伸的传送机,传送机可以将鱼获送到冷冻舱区域。
张建军带着他们参观了冷冻船,主要是冷冻舱。确定冷冻船没有问题之后,罗老四回去了渔船,指挥着两条渔船靠拢。
这条冷冻船比渔船高很多,不过为了方便运输,也有特意开的船舷侧舱门,就开在冷冻舱旁边。
不过他们传送机的宽度要宽很多,只能将传送机延伸到渔船甲板上。
渔船上也有传送机的,是将鱼获从甲板送到加工间。现在反着运转,就可以将鱼获从加工间送到甲板。
陈远和周升就在冷冻船上,等着鱼获过来,便帮着分拣鱼获。
黄鳍金枪鱼,旗鱼,枪鱼,直接去超低温鱼舱。
个头大的和肉质好的大眼金枪鱼,也送去超低温鱼舱。
稍微差一些的大眼金枪鱼,以及长鳍金枪鱼,就全部送进低温舱。
大鱼号满舱了,主要是两个超低温舱满舱。
林新海他们自己就捕获了一百六七十吨的金枪鱼,张航他们金枪鱼也每天送到大鱼号上。
张航他们渔船效率低下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没有自己的加工间和超低温鱼舱。每次收了一根绳子,就要赶着将鱼获送到大鱼号上。不然这个时间长了,金枪鱼的肉色会变深。肉色深的金枪鱼,回国后卖不上价钱。
这片海域的名贵鱼,除了金枪鱼还有鲷鱼科,隆头鱼科,以及石斑鱼等。
隆头鱼科,青衣,苏眉鱼这些。
这些鱼的价格都不便宜,总的数量也有不少。
在超低温舱,鱼都开始报团取暖了,要将这些鱼分离开也是一件费力的事情。
周升在冷冻船上待了几个小时,就被罗老四叫去了渔船帮忙。
陈远和林新海忙着分选鱼……
搬运鱼获也是个辛苦活。
赵海和高贺他们船上的工人都来帮忙,好几十个人,将三条渔船的鱼获全部办完,用了三天的时间。
……
张航他们先一步出发,去了吉尔伯特群岛北部。
现在的吉尔伯特群岛北方,金枪鱼开始多了。
林新海他们这边在加了油之后,也出发前往群岛北方。
陈远他们一起出发,不过他们船跑的远,已经将渔船甩开了很远。
“张航他们的鱼获怎么样?”赵海拿着对讲机,问道。
“他们啊,就干了个寂寞。”林新海在驾驶室,无线电新建了一个频道,将赵海他们拉进来,说着悄悄话:“看他们的工作效率就知道了。”
“他们赚回油费没有?”高贺问。
“油费赚回来了。但是也就赚回了油费……没什么利润。”林新海说:“他们船上的工人哪里是捕鱼啊,感觉就是出来度假的一样。一天的时间才搞三万米绳子。说真的,他们过来,反而耽搁了我这边的生产。”
赵海笑着道:“我也觉得他们太慢了。他们一条干绳子1.5万米,放绳子就要三个多小时。我这15万米的绳子,五个小时就放完了。”
“他们放绳子慢,收绳子更慢。有时候一天下来两根绳子都搞不完。”高贺说:“前几天我看到收鱼,一条鱼,拉到船边了,还搞尼玛的好几分钟才弄到船上。都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不完全是设备的原因。”林新海笑着道:“主要是上面的人,不知道在干啥。”
“他们那个效率慢的不可思议……老海,你们捕获了多少金枪鱼?”
“金枪鱼,旗鱼,枪鱼这些的加一起,估摸着有一百六七,吨。”林新海说:“你们的也不错。”
高贺笑了笑,道:“我这条船的,有没有一百吨?”
“有,一百吨出头。”
赵波那边差一些,差的也不是特别多就是了。他们两条船,高贺的渔船速度快一些。赵波他们的速度慢一些……
放绳,收鱼,都差不多的速度。慢就慢船的速度。
他们两条船的鱼获加起来,估计比大鱼号多几十吨。
大鱼号的效率要高一些。总的算起来,大鱼号这边收放3万个鱼钩,高贺他们可以搞完2万个,赵波他们大概是1.9万个。
高贺、赵波……他们也给船上工人分红。而且比陈远他们大方,直接就是总利润的百分之十。
出来捕鱼就是赚钱,想要赚更多的钱。
对很多国人来说,只要钱到位,他们是不介意加班的。
“听罗浩说,北方的金枪鱼开始多了。”赵波说道:“就你们的渔船,应该十天左右就能满舱吧。”
“北方鱼多,渔船也多。过去后只能放蚊香钩了,效率要差很多的。”林新海道:“过去后我这条渔船,一次就只能放一条绳子。而且在放绳子的过程中,辅助船帮不上什么忙。”
“回收绳子的时候可以帮上忙,就行了。”高贺道:“咱们加把有,争取将东江渔业的围网船干翻。”
“哈哈哈哈……”赵海笑了起来:“行啊,干翻围网船。”
“想干翻围网船,也不是太难。”林新海也笑了起来:“陈远,收到回话?”
“停着。”
“帮我们找几个金枪鱼鱼群哈,我们要干翻围网船。”林新海道。
“你们这个心也太大了。建国老表前几天去了北边,第一网捕获了三百多吨。”陈远说。
“听他说了,都是鲣鱼,金枪鱼没有几个的。”
“北方鲣鱼太多了,大鲣鱼多,想找到纯的金枪鱼鱼群,几乎不可能。”陈远道:“过去下鱼钩,我感觉,延绳钓渔船百分之八九十的鱼获应该都是鲣鱼。”
第二百六十一章:近两千万
林新海他们在私密频道聊了会儿,切换到船队频道。
“张航,卢比。”林新海喊道。
“收到。”卢比的声音。
“你们看到鱼了没有?”林新海问。
“看到了,挺多的。”卢比说:“我刚才联系你们,你们没有收到?”
“刚才在调试无线电。北方的金枪鱼以什么为主?”
“大眼,长鳍。有少量的黄鳍金枪鱼。最多的是鲣鱼……”卢比说:“林师傅,你们能不能派遣两名熟手来我们船上帮忙?”
林新海想了想,道:“我们这条船上的人也都是新手,老高,老赵,你们能不能分两名熟练工出来?”
“我这边派一个人吧,我这条船上的活也很多。”高贺说。
“我也是,派一个人过去。卢比。”赵海喊道。
“在。”
“你们的作业效率太低了,要优化作业环节,提高效率。”林新海道:“说一句可能让你不高兴的话。你们渔船现在的作业效率,将鱼获卖给我,反而耽搁了我的时间。”
“我们的渔船太小了。”卢比尴尬道。
“不完全是船的原因。去了北边,你们钓的鱼获就卖给东江渔业的运输船。这个时间段,东江渔业公司在那边5条冷冻运输船。我们的运输船还在国内没有过来,要是专门送到我的船上,太耽搁时间了。”
“好的。”卢比尴尬的挠了挠头。
他知道林新海说的是实话,可是他们船上的工人太懒散了。能用一只手干的活,绝不用两只手……
看过非洲人干工地的视频吧。
他们的工作状态,差不多的。
……
微风,海面平静。
大白距离大鱼号有五六十海里了。
驾驶室,周升控船。
陈远在外面放无人机,正在计算鱼群密度,兜里的卫星电话响了起来:“喂。”
“陈远师兄?”
“是。”
“我王鹏。”王鹏道。
“听出你的声音了。”陈远笑着道:“干啥。”
“我这边听你的声音不是很清楚。”王鹏说:“我跟你说一下主要鱼获的价格。鲣鱼,12块,打包。黄鳍金枪鱼,二等、三等的打包价格是85块。大眼金枪鱼,二等、三等的打包价是65块。长鳍金枪鱼,打包价格是43块钱。”
“你等一下。”陈远让周升停了船,将无人机收回来,回去船舱计算了一下。
“现在的金枪鱼怎么又便宜了?”陈远问。
“零散卖价格要高一些。我们这个是入冻库的价格,直接卖给批发公司的价格。”
“行。你看着卖,别亏本就行了。”陈远笑道。
要是这个价的话,陈远他们的收购价就稍微贵了一点。但是吧,也无所谓。量大,还是赚很多的。
“金枪鱼分别有多少?”陈远问。
“先说鲣鱼。鲣鱼有322吨多一些,算下来每吨是2.4万元。总共是773万元。”王鹏说道:“剩下都是比较值钱的鱼获,黄鳍金枪鱼3.6吨,大目金枪鱼(大眼)42吨,长鳍金枪鱼11吨。枪鱼,旗鱼加起来有2吨。这是留下一级品质之后的鱼获……”
“可以的。”陈远笑着道。
“金枪鱼总共是724万。还剩下一些品质比较好的金枪鱼,旗鱼和枪鱼,单独卖。特别是那几条大枪鱼,最小的那条,罗老板给到了20万的报价。”王鹏说。
“一条?”
“对。最小的那条五百多斤,最大的是八百五十多斤,六百多斤的那条报价是20万。大的,罗老四说是带客户过来看,他抽成百分之二十。说是不会低于40万。”
陈远‘嗯’,笑了起来:“可以的。”
国内市面上基本见不到枪鱼出售,但是枪鱼,真没有金枪鱼贵。除非是一些个头特别大的枪鱼,个头大,肉厚,脂肪也多,肉质就好。不管用来炭烤,或者刺身,都比较不错。
陈远之前觉得那几条超大枪鱼可以卖十万出头就不错了。
“总共能卖到两千万吧?”陈远问。
“难,这船鱼获的鲣鱼太多了,极品金枪鱼很少。不过,到不了两千万也接近两千万的。”
“鲣鱼12块钱1斤,这个价格很不错了。”陈远道:“这段时间鲣鱼是涨价了?”
“和半个月钱差不多的价格。这批鲣鱼贵,主要是大个头的鲣鱼多。”
这些鲣鱼虽然不是超低温冰冻,但是捕捞到现在,总的也就是半个月,二十天不到的时间。
大鲣鱼还是有市场的,可以做刺身。
鲣鱼也算是金枪鱼家族。
嗯,怎么说呢。
要了解这些,首先就要知道金枪鱼的细分,狭义、中义,和广义。
狭义金枪鱼,指的是金枪鱼属8兄弟,是指鲭亚目-鲭科-鲭亚科-金枪鱼族-金枪鱼属的8个品种。
金枪鱼属,属下又分为两个亚属:金枪鱼亚属,又称蓝鳍群。新金枪鱼亚属,又称黄鳍群。
金枪鱼亚属之下包括有5个品种,分别是长鳍金枪鱼、南方蓝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和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新金枪鱼亚属之下包括有3个品种,分别是黄鳍金枪鱼、黑鳍金枪鱼和长尾金枪鱼。
中义金枪鱼,则是金枪鱼组的14兄弟。
指鲭科、鲭亚科下面的金枪鱼族,包括金枪鱼属(8种)、鲔属(3种)、鲣属(1种)、舵鲣属(2种),一共14种。
中义金枪鱼里面,鲣属只有一种,就是鲣鱼,俗名正鲣。
还有广义上的金枪鱼,那就更多了……
大鲣鱼,油脂含量也非常丰富,而且肉味浓郁。一些品质好的大鲣鱼用来做刺身,味道也非常不错。再就是用来炭烤,味道非常好。
鲣鱼个头大一些的,价格自然就贵一些。然后就是新鲜度……
12块钱1斤,这个价格和近海捕捞的鲣鱼差不多,也算不得特别好的价格。
近海捕捞的鲣鱼价格贵,就是因为新鲜度比较高。不过他们捕获的这些鲣鱼,从捕获到回国,时间也不是很长。
陈远和王鹏聊了一会儿,道:“保姆号收拾好就快一点过来,现在是渔汛期了,我们要争分夺秒。”
“注意安全。对了,听我爸说,那条冷冻船装了三百多吨鱼获回来?全部是金枪鱼?”王鹏问。
“金枪鱼,旗鱼和枪鱼,还有一些值钱的鱼获。”
王鹏深吸了一口气:“三百多吨金枪鱼,这得多少钱啊。”
陈远哈哈笑着:“这个要你自己算了。价值几千万哇。”
“这样算的话,咱们可是发财了。等捕鱼季结束,还完银行贷款说不定还有剩下的?”王鹏道。
“就看后面时间运气好不好了。运气好的话,捕鱼季结束,还完贷款真可能还有剩余。”
第二百六十二章:可以嚣张一些吧
来到吉尔伯特群岛北方……
吉尔伯特群岛再往北就是马绍尔群岛。
现在的时间,马绍尔群岛海域的渔船早已经排满了。
吉尔伯特群岛(基国)的渔船,也已经排满了,现在就等着金枪鱼。
听罗浩说,这一段时间,吉尔伯特群岛北方的金枪鱼数量明显多了起来。
罗浩说的金枪鱼是中义上的金枪鱼,包括了鲣鱼。在集鱼器的帮助下,围网船一网下去上百吨鱼获是经常有的事情。
来到北方,陈远看到了两条延绳钓渔船,就将无人机收了起来,进去驾驶舱。
驾驶舱的无线电,现在特别热闹。
里面的声音,陈远认识的很少。还有些是只听过声音,不认识是谁。更多的是完全陌生的声音。
“老海,你别藏着啊。和陈远在一起,你们怎么可能没有捕到鱼。”一个声音有些熟悉的声音,但陈远想不起他是谁了。
“真没有捕到多少鱼。”林新海说:“你们咋个不信呢。”
“我信你个鬼哟,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没有鱼,那前几天过来的冷冻运输船,谁的?”刘老二道。
“都是鲣鱼。正儿八经的金枪鱼没几个,你们要是不信问老赵和老高。”
“对对对,都是鲣鱼。金枪鱼很少,就一些长鳍金枪鱼。”老高笑着道。
“我船上也多是鲣鱼。”老赵喝着茶,面带笑意。
啥鲣鱼啊,全部是金枪鱼。这段时间他们钓的鲣鱼全部用来切肉块做鱼饵了,送上船的都是值钱鱼获。卖给林新海他们,都能拿到好几百万。
陈远找的那个地方真的是,鱼的密度虽然不咋样,但是金枪鱼多,大个的金枪鱼也多。
算起来,不比找到鱼群差。
除非是纯的金枪鱼鱼群,也就是大眼,长鳍,黄鳍金枪鱼这些。不然的话,还是之前那个地方安逸。
无线电里传来建国老表的笑声:“你们几个不老实啊,吃独食。张航刚才都跟我们说过了,你们钓到的全部是金枪鱼,真的是……”
“小气吧啦。”刘老二说:“别以为就你们找到了好位置,我们这边鱼也很多的好吧。”
“那可以的啊,加油。”高贺笑着道。
“淦。”刘老二就郁闷了,道:“你们是真听不出来我的意思?陈远,在不?”
陈远笑着接过周升递来的可乐,喝了一口,道:“不在。”
“你们船队还收人不,我加入你们。”刘老二道。
他们这段时间的鱼获也可以的,但是鲣鱼太多了。一天下来,正船的收入大概十万出头,没有到十五万。
还有其它费用的,渔船过来的油耗,以后还要算回去的油耗。入渔费290万,东江渔业那边还单独收了20万,以及别的花销(鱼钩,绳子,伙食等等),大概是450万。这450万是硬核成本……
只有将四百万赚到了,之后才能说盈利的问题。
然后再说一下捕鱼成本。
在这边捕鱼,每天的费用是2.2万元。
油耗,一天两吨左右。
再就是工资……
这些加一起,每天的捕鱼成本大概是6.5万元。
林新海犹豫了,道:“单独聊。”
“我也一起。”钱德贵喊道。
没一会儿,林新海就给陈远打了个电话,说了个无线电频道。
随后,陈远就进去了无线电频道里面:“老海,老高,老赵。”许老三喊道。
“你咋个进来了?”林新海说。
“嘿嘿嘿……我在得贵的船上喝酒。怎么嘛,要咋个搞?”
老赵和老高应了一声。
刘老二随后也进来了频道:“我是老刘。”
“老二就老二,说什么老刘。”高贺笑着道。
“你今天有一点嚣张啊。”刘老二说。
“嚣张是肯定的。”
“赚了多少啊,这么嚣张?”许老三问。
“我回本了,怎么样,可以嚣张一些吧。”高贺说:“今后每天开支7万左右。有多的,就是利润。”
许老三愣了一下,叫道:“你吹牛币吧,回本了?”
高贺就一个劲的笑着。
在他们驾驶室,几个股东坐在一起,全都面带笑容。不仅回本了,还有几十万的利润了。
入渔费,来回油费,生产设备投入等等。这些全部算470万好了,他们还有几十万的利润。
“爱信不信。”高贺拿着啤酒,喝了一口。
“回本了,这个有点牛皮啊。”
“你们卖了五百多万的鱼获?”钱德贵问道。
高贺‘嗯’了一声:“海哥,我们这条船的鱼获,有五百万吧?”
“有。”林新海笑着道:“你丫的,之前就叫我老海,现在赚钱了,就喊我海哥了。”
“那必须是海哥啊。”无线电里一阵欢笑。
“说正事吧。”林新海道:“刘老二,许老三,老钱,你们想跟我们捕鱼?”
“鱼获价格是东江渔业收购价的百分之七十,对吧?”
“普通鱼获是百分之七十。金枪鱼是东江渔业海上收购价的百分之九十。”林新海说:“我们这边提供放钩的位置,以及鱼群深度。再就是我们一起作业,要相互帮忙。”
“行,可以的。”许老三道。
“你们的船上有没有辅助船?”林新海问。
“我有一艘。”许老三说。
“我也有一艘。”钱德贵道。
“我没有。”刘老二。
“老高和老赵的船上也没有辅助船。我有两条辅助船……那我们大家一起捕鱼,辅助船就一起共享。六条渔船,不可能同一时间回收鱼钩。我们大家相互帮助,提升作业效率。”林新海道。
“可以。”
“没问题。”
钱德贵道:“谢谢,谢谢了,兄弟们。等咱们回去后,我请大家吃火锅。”
“要记得哈。”
“我等着你的火锅。”
大家说说笑笑的,然后将他们各自各自掌握的洋流图交给陈远。
陈远研究了许久,问道:“布塔里塔里环礁西北方向,渔船多不多?”
“多得很。”
“小金马岛北边的海底山呢?”陈远又问。
“也有船,三艘。这么说吧,到处都是渔船。”
陈远研究了好一会儿,道:“那就布塔里塔里环礁和阿拜环礁之间。”两个环礁之间也有一条海底山脉……
不过这条海底山脉比较深。
“你们先过去占位置,等着我们过来。”陈远道。
“那个位置不是很好啊。”许老三道。
“先过去吧。咱们现在是占位置,将位置占了再说。”
“建国老表的围网船好像在马拉环礁附近。”林新海道。
“不管他的,我们主要占海底山脉沿线。”陈远说。
布塔里塔里环礁和阿拜环礁距离有110千米,在环礁西面有一条海底山脉。最浅的地方,两百多米……
陈远现在也没有好的方案。这个时间,东江渔业的渔船全部集中北方,还有其它国家的渔船。围网船应该就有十艘以上,延绳钓渔船二十几或者三十几艘。
第二百六十三章:都是鲣鱼【新年快乐】
渔汛期了。
基国的金枪鱼汛期,一年里有两次。
一次大的渔汛期,也就是八月前后。一次小的渔汛期,一月前后。
这里的鱼汛期也就是国内最冷和最热的时候,但是在赤道国家,却是气温最舒服的时间段。
大白的速度很快,双引擎的经济巡航,速度在27节左右。
经过塔拉瓦环礁,过去就是阿拜环礁。
一路过来,陈远他们看到了好几条渔船。
虽然这个时间段基国渔船都集中北方,但是基国的海域面积大,每一条渔船都有足够的作业面积。
在阿拜环境和马拉环礁之间,陈远看到了几个集鱼器。
集鱼器刚放置没有多久,还没有聚集鱼群。傍晚的时候,陈远就看到了建国老表所在的渔船。
周建国是东江渔业的员工,担任船长。
周建国他们渔船停在海面上,不知道在干什么。
陈远开着钓鱼台过去,周升就跑到了外面,大声喊道:“建国老表。”
“老表在蹲茅坑。”船上工人笑着喊道:“找老表啥子事情?”
“喊他下来耍。”周升说。
“来了来了。”
周建国走了过来,看着周升:“干啥。”
“下来喝酒。”周升笑着说。
“行,你们靠过来。你们等一下哈,我抱两箱好酒下来。”周建国说着跑了回去。
船上有工人挂好绳梯,周升就爬了上去,看着甲板上的工人,道:“今天休息?”
“集鱼器没有鱼,休息一下。”
“北边的鱼情怎么样?”
“鱼挺多的。但多是鲣鱼,金枪鱼很少。”
“一网能有几个金枪鱼?”
“运气好的话,一网五十加。运气不好,十几个,甚至还有几个金枪鱼的。”
鱼情好不好,问一下围网船就知道了。
围网船是大户,集鱼器一放,谁来了都不爱。
一个集鱼器,能汇聚方圆好几海里的鱼。要是放时间长了,聚集的鱼更多。
放集鱼器也是有技巧的。一个集鱼器,在几百亩海域面积汇聚几十吨鱼,轻轻松松。
在深海,围网船的鱼获数据,是延绳钓渔船的重要参考。
等了一会儿,周建国抱了两箱啤酒过来。
周升用绳子吊着,将啤酒弄到钓鱼艇上。等着两人来到船上,陈远发动钓鱼艇,远离了渔船。
周建国进来船舱,打量了几眼钓鱼艇内部配置:“你们这条船可以啊,豪华游艇。”
周升嘿嘿嘿的笑了笑:“还可以吧。”
“建国老表。”陈远转过头看向周建国,笑着喊道。
周建国笑着放下啤酒:“你们的收获,不错吧。”
陈远点点头:“还可以,金枪鱼就搞了一百多吨。”
周建国竖起大拇指:“那要赚不少钱。”
“这边的情况怎么样?”陈远问。
周建国坐在陈远旁边,说:“老实说,不是很好。我有认识的人在马绍尔群岛捕鱼,这个季节按理说金枪鱼已经到马绍尔群岛了,可是我朋友说那边也多是鲣鱼。大眼,长鳍,数量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黄鳍金枪鱼就更少了。”
陈远停下了船,打开船舶稳定器,起身拿了酒鬼花生出来:“这是咋回事?”
“这说明金枪鱼洄游还早。”周建国耸耸肩,拿出啤酒,给陈远开了一瓶:“感觉吧,今年不好搞。这主要是对延绳钓渔船来说……”
延绳钓渔船要是搞不到金枪鱼,容易亏本。
刘老二,每天捕获十万出头的鱼获,都是鲣鱼。
鲣鱼便宜得很,东江渔业现在的收购价是4.5元1斤,1吨9000元。
这么说吧,一万多鱼钩收起来,有时候,一条金枪鱼都看不到。
鲣鱼捕获量大,便宜,一天十几万的鱼获,那就是十几吨的鲣鱼。
一条船,搞不了多久就满舱了。然后就是倒腾鱼获……
东江渔业这边的冷冻船,有一些有传输机,有一些则是没有传送机,全部用吊机吊。满舱的鲣鱼,倒腾鱼获就要好几天。
在基国捕鱼,一天看得见的支出就有六七万。
一天十几万的鱼获,真不算多。
要是不能搞到较多的金枪鱼,就赚一些辛苦钱。
投资远洋渔船的船老大,哪个不是想着一夜暴富?
赚辛苦钱,谁愿意啊。毕竟投一条船需要不少钱……
“金枪鱼真的不多?”陈远问。
“不多。”周建国摇摇头。
周升就无语了,喝了一大口酒:“那你前几天喊我们过来?”
周建国嘿嘿笑了笑:“我在这边不是无聊么。你们过来了,可以陪陪我。金枪鱼虽然不多,但是鲣鱼,那是真的多。就水面上,经常可以看到鲣鱼跳出水面。再说了,金枪鱼渔汛这个东西,没有人吃的准。我的判断是还早,但很多人判断说是金枪鱼鱼群马上就要过来。”
周升看向陈远:“怎么搞?”
“按原定计划。之后我们到处跑一下,看哪里的金枪鱼多。”陈远也是两手一摊,无语了。
“你们在南边真有那么多金枪鱼?”周建国问。
“就在尼库瑙岛东边的海底山一带金枪鱼多,别的海域没啥鱼。”陈远拿出香烟,给周建国递了一根,说:“过几年咱们赚到钱了,搞一条大型金枪鱼围网船,你过来跟着我们干,怎么样?”
“过几年,是几年?”
“两三年,或者明年。说真的,捕金枪鱼还是要捕捞蓝鳍金枪鱼。在基国捕鱼,完全没有技术含量。”陈远道。
“给我开多少工资嘛。只要钱到位,这个捕鱼期结束,我就跟着你们干。”周建国道。
“你过来的话,保底年薪30万,再加分红。”陈远说。
“分红能给多少?”
“百分之一。”
“真的假的,百分之一?”周建国心动了,说:“老海能同意?”
“纯利润的百分之一,问题不大的。”陈远说:“我想搞一条七八十米的金枪鱼围网船,启动资金大概要多少?”
“这么大的船,买二手很难,需要定做。启动资金三五千万,之后分期付款。七八十米的船,配置不一样,最终价格能差五千万以上。”周建国道。
“你以前在大船上工作过,当时你们那条围网船多长来着?”
“75.6米。”
“出海一趟,净利润多少?”
“这个我不清楚。不过一年的金枪鱼捕获量,大概是在2000吨以上。有时候出海一趟,运气好,一个月就能搞到大几百吨金枪鱼,但要是运气不好,几个月不开张也有。那种大船都是跑季节,找洄游大鱼群。”
第二百六十四章:密集阵
七十几米的金枪鱼围网船,一年捕捞量两千吨加?
陈远不觉得多,而是觉得太少了。
陈远之前看过一篇报道,说是一条105米的金枪鱼围网船,鲜鱼冷藏能力大概是3000吨。
“一年两千多吨,这也太少了吧。”周升道。
“不少了。”周建国说:“现在不是以前了。以前在公海上随便捕捞,可是现在公海捕捞金枪鱼,很多海域需要购买配额。再说了,一年的时间又不都是在海上。”
陈远‘嗯’了一声,道:“一条八十几米的金枪鱼围网船,大概要多少钱?”
“得看配置。便宜的七八千万,好一些的1.5亿,2亿,甚至3亿。船体构造,船体强度,船上设备、机械等等,一条相同长度的船,价格差一倍甚至几倍都是正常的。想要搞大型金枪鱼围网船,最好还得配备一艘大的冷冻辅助船,这样节省时间,也提升了围网船的作业时间。”
大型冷冻辅助船同样不便宜,根据配置,应该和围网船差不多的价格,甚至要贵一些。
“听说建造新的远洋渔船需要配额?”陈远问。
周建国点点头:“不是配额,是需要许可证,不过这些都好解决。在船厂下单,只要钱到位了,所需要一切手续,船厂会帮你解决。”
手续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最不是问题的问题。
“现在讨论这些,有点远了吧。”周升道:“咱们现在的是延绳钓渔船,鲣鱼多,要怎么钓金枪鱼,这是个难题。”
“你们现在有几条作业渔船了?”周建国问。
“6条。”
“有几条辅助船?”
“4条。”
周建国想了想,说:“可以摆密集阵。”
“太麻烦了。我,老高,老赵,我们几个船上的干绳是整绳,一条绳子就十几万米。”陈远说。
“切了。”周建国说。
“我们船上的传感器不够。”
“找老罗,他们船上的小型传感器多,还有简易鱼探。想要暴富,就得博一手,现在这个时间,金枪鱼说过来就过来的。”
“你的判断,金枪鱼最大可能从哪个方向过来?”
“西北。”周建国说:“不过西北方向渔船多,你们现在过去的话,估计是占不到好位置了。
“那就东北方向。”陈远道:“要结阵,那就要搞大鱼。不过我们的辅助船太少了,4条辅助船,加上我们这条大白,总共也就5条,不够用啊。”
“够用了。要结阵的话,你们浮漂够不够?”
陈远摇头:“你们之前搞的集鱼器呢。”
“在船上。”周建国笑着道:“那些东西已经汇报给公司了,你们用完了后要换回来。”
“行。”
周升在旁边听得一脸蒙蔽,问:“啥是密集阵?”
周建国嘿嘿笑着:“年轻人还是年轻哈,不太懂哈。”
“啥意思?怎么弄?”周升一脸好奇。
“这是一种针对渔汛期的钓法。”陈远给周升讲解了起来。
延绳钓有沉底,漂流,半沉,另外就是根据绳子的形状又分一字长蛇阵,U型阵,N型阵,星芒阵,盘蛇阵等等。
盘蛇阵就是将绳子盘成蚊香的形状。
星芒阵是将绳子摆出多角星状的形状,中间位置就放上集鱼装置。星芒阵最适合小型船操作,像是张航和卢比他们渔船,就能摆星芒阵……
至于说密集阵,顾名思义就是很密集的形态。这种方法又叫做流氓钓。
密集阵适合渔汛期,需要多条延绳钓渔船共同完成布置。
密集阵不是多放鱼钩,而是布置出一个超大的人工集鱼装置。但是这个人工集鱼装置又不违反当地渔业的规定……
延绳钓有浮筒,简单来说就是大家的绳子放近一些,并且多挂一些浮筒。
金枪鱼延绳钓,一条干绳长度就是十几万米。如果是小浮球,通常是几十米挂一个,如果是大浮球,几百甚至上千米挂一个。
想要用浮球做出集鱼器的效果,那么就十几米或者二十几米挂一个。并且这个区域要很大很大……浮球密集区的面积就得几平方公里,乃至十几平方公里。
不过实际平方公里的话,需要的浮球数量太多了。很难完成……
这种密集的海上浮球,它就是一个人工集鱼装置。就好像渔排周围的鱼,要比外面鱼多是一个道理。
“几平方公里,甚至十几平方公里的密集浮球区域?”周升深吸了一口气:“可是,浮球区域的绳子需要定时去收的?”
“年轻人,你完全不懂啊。”陈远笑了起来,看向周建国。
周建国也是嘿嘿笑着,摸了摸下巴,看向周升,又看向陈远,笑着道:“这个年轻人是真的不懂。”
“浮筒区域少放一些鱼钩,并且在鱼钩附近放置传感器。只要中鱼,传感器收到信号,派辅助船过去起鱼就是了。”陈远说:“至于渔船,就在密集阵周围放鱼钩……当鱼聚集过来,随着时间,密集阵里面的鱼会越聚越多。导致周围很大一片海域没有鱼,这就是流氓钓的核心。要是赶上了渔汛,你想想几平方公里可以聚集多少鱼。”
有很多收费渔场,放置人工集鱼装置都是要收费的。而通常来说,人工集鱼装置并不是特别大……
几平方公里,甚至十几平方公里的一个鱼类聚集区,想想就非常夸张。
在大海面,海上有漂浮物,很容易就能聚集鱼过来。这是因为漂浮物给鱼带来安全感。
小鱼过来了,大鱼随后也会过来。小鱼越多,大鱼也就越多。
当布置出一个面积几平方公里的密集浮筒区,这吸引来的鱼群数量绝对不少。
周升想了好一会儿,道:“这个,好像是有点厉害的。”
陈远耸耸肩,笑着说:“这种方法可以聚集来庞大的鱼群,但是对延绳钓渔船来说,却也提高了作业的难度。期间的收获可能不大,但最后收浮筒的时候……”
当捕鱼季快要结束的时候得回收这些浮球。
这期间可以放密集鱼钩,又或者让围网船过来接档。那个时候的收获才叫一个喜人。
密集阵延绳钓,陈远也就是听人说过,并没有参与过。具体效果如何,陈远不敢打包票,但听用过的人说,密集阵延绳钓那是真流氓。不过摆密集阵耗时耗力,也有失败的桉例,陈远有些犹豫,担心操作不好。
第二百六十五章:闲聊【新年快乐】
六条渔船一起展开密集阵……
六条渔船一天的油费,人工费,加一起要好几十万的。
如果操作不好,搞砸了,就按照正常作业一天收入十万出头来计算。如此计算的话,要是没有搞好,亏损就更大了。
摆那个密集阵很麻烦,就需要好几天的时间。
不知不觉就傍晚了,天快要黑了。
杨巡他们也睡醒了,走了出来,和他们打了个招呼,拿出香烟一人递了一根。
周升看了看时间,拿了一块解冻好的牛肉出来,开始做晚饭。
周建国点燃烟,看着陈远:“在这边摆密集阵,你觉得怎么样?”
“我没有摆过密集阵,不知道效果。还有,密集阵应该摆在哪里?”
“你觉得应该摆在哪里?”
“我觉得,应该摆在洋流线路上。”陈远道。
周建国竖起大拇指,‘嗯’了一声:“找一个固定区域,最好还有小洋流交汇。”
陈远拉着周建国坐到驾驶位,点开海图仪,指着布塔里塔里环礁和阿拜环礁之间,道:“这里有没有上升流?”
“应该哦。”周建国点点头,道:“下面是整条的海底山。对了,海底山的最高海拔,多少?”
“负的两三百米。”
“那应该就有了。”
陈远他们之前钓金枪鱼所在的区域,海底也是一大片山脉,并且有形成礁盘。
“要是放流氓钩,这个海域咋样?”陈远问。
周建国摇了摇头:“不是很好。这个位置在两个环礁之间,现在的渔船都集环礁外围等渔汛。你选的这个位置,相当于被包围了,过来的鱼能有多少,真不好说的。”
“那就小金马岛北边80公里的海底山脉群。”陈远说:“下面是一个火山吧?”
周建国点点头:“死火山。环太平洋火山带才有活火山,这边的海底火山是死火山。”
“这样啊。那这个地方放流氓钩,应该不错?”
“是个好选择。不过这个位置……”
“我知道最好的位置在东北方向,但是你也说了,那边渔船多,哪里有位置给我们放流氓钩。”陈远说。
“小金马岛北边的渔船也多,不过相对来说要好一些。你们过去摆好密集阵,其他渔船看到后就不想搭理你们了。”周建国嘿嘿笑着。
陈远也笑了起来,至于要不要放密集阵,陈远还得和林新海他们商量一下。
陈远不知道密集阵的效果。
他们船队,林新海以前搞的是拖网,围网。赵海,许老三,刘老二一样。
高贺是去年搞的延绳钓渔船。至于钱德贵,陈远和他并不熟……
他们一个船队的人,不知道钱德贵有没有搞过密集阵。剩下的人,应该都没有弄过。
“你见过密集阵吧?”陈远问。
“我以前也搞过延绳钓渔船的。”周建国点了点头:“怎么嘛,没把握?”
“没搞过,心里没有底。”陈远说。
“找到个好的位置,效果是真不错的。”周建国说。
“我们六条船,要是没有弄好,一天的损失高达百万。这个风险有点大。”
“收益和风险成正比。风险越高,收益越大。”
摆密集阵也有失败的桉例,那就是选错地方了,没能聚来鱼群。
可要是搞好了的话,那个收益是相当惊人。
陈远和周建国聊了很多关于密集阵的注意事情,位置选择,如何摆阵,再涉及到具体的操作。
理论上来说,密集阵的浮筒是越密集越好。但考虑实际操作,这个就真不好说了。
密集阵,至少的几平方公里才有能大的作用。太密集的话,浮筒数量不够。但是太稀疏,聚鱼的效果又不够理想。
陈远和周建国聊了许久。
周升那边都煮好饭了,陈远也如何摆放密集阵了然于胸。
“吃饭了。”周升喊道。
“行,来了。”陈远拉着周建国去了客厅,拿出啤酒打开,递给周建国:“晚上的时候我和师父他们商量一下,要是决定摆放密集阵,还得麻烦你。”
周建国笑着摆摆手:“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你们摆了密集阵,等收浮筒的时候要是鱼群数量还多,到时候卖几个位置给我就好了。”
“行。”陈远笑着点点头。
密集阵能聚鱼。
在收浮筒的时候,除了多放钓,尽量捕捞鱼获,海可以让围网船过来搭建集鱼器,将这些鱼一网打尽。
这个时候可以和围网船商量一个捕捞基数出来。渔汛期的时候,一网上百吨鱼获很正常。那就约定150吨鱼获属于围网船,超过150吨的部分归布置密集阵的船队所有。
至于鱼获里面有值钱的鱼,不值钱的鱼。通常买了后,按照比列分钱。
周升举起酒瓶子,和周建国碰了一下:“建国老表,你们围网船现在的分红是多少?”
“百分之二。扣除所有成本后,百分之二,船上的所有人分。我估计能占百分之零点二。”周建国笑了笑。这些也不是秘密,可以说的。
就是这个百分之二的分成,里面水分大得很。反正公司的渔船,成本要比小公司渔船高得多,经常性的高出一倍都不止。
“你们以前也在东江待过,这里面的尿性,你们还不知道啊。”周建国看着陈远:“我的工资加分红,奖金……一年下来三十几万。以前在智利的时候,听说你们船上普通工人年薪都到三十几万了?”
“差不多。我们船捕获量大……”周升道:“特别是陈远在我们船上的时候,一年的捕捞任务,大半年就能完成。不过说真的,东江的那个待遇,真很一般。”
“也不能这么说。”周建国喝了一口酒,吃上一块牛肉:“这个牛肉,不错的。”
周升嘿嘿笑着道:“是不是有当年的味道?”
“上一次吃你们做的牛肉,好几年前了。”周建国笑着说:“东江渔业的待遇,在行业里面算是很高的了。重要的是安全方面比较有保障……有一些小公司、私人的远洋渔船,不说待遇了,甚至于不将船工当人看。”
周升耸耸肩,远洋捕鱼这个行业很复杂。
辛苦就不说了,危险性也很高。
不过吧,得看老板。有大方的老板,有的老板抠门,甚至于黑心的老板……
行业复杂,在船上的生活也复杂。
如陈远他们公司的船员,就全部是熟人,大家知根知底。
赵海,高贺他们船上员工也差不多如此。即便不是熟手,也要求是知根知底的人。
这样的话,安全上面有保障。
一家公司不管如何,员工们聚在一起,还是会吐槽公司的待遇问题……
东江渔业那家公司,就行业里面来说,真算是很不错了。
第二百六十六章:搏一手
这段时间周建国很疲惫了,今天难得休息,便也放松了下来,和陈远他们吹着啤酒。
不得不说,周升做的这个土豆炖牛肉,味道是真不错。
牛肉要炖烂了,入口即化,有浓郁的牛肉香味儿。还有这个土豆,沾着牛肉味儿,也是特别的好吃。
陈远一直闻着‘密集阵’的事情。
摆这个密集阵说来简单,却是要考虑好方方面面的事情。就是密集阵内的航道规划,如何设计航道方便运输鱼获,从而最大的节约用油。
摆这个密集阵,还得考虑洋流,海况。如果出现恶劣海况,应该如何应对。
并且,密集阵想要达到聚鱼效果,绝不单单是多放浮漂那么简单。
人工集鱼装置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在大海上营造出一个鱼群觉得安全的环境。
选位置,以及如何摆密集阵,都很重要。毕竟摆一个密集阵就要几天的时间,要是没有弄好,六条渔船一起参与的密集阵如果没能聚来鱼群,这个损失就大了。
“密集阵究竟好不好用啊。”周升疑惑道:“如果密集阵好用,别的渔船怎么不摆密集阵?”
“这个东西很多人不会用。”周建国说:“怎么说呢,摆密集阵并不是每一次都有大的收获。得看运气……这玩意得多条渔船一起参与起来,投入大,风险高。我以前在荣渔远洋渔业公司,那个公司就都是延绳钓渔船,主要在公海作业,就喜欢这么搞。东江渔业多是围网船和拖网船,还有就是尤钓船,摆密集阵的机会很少。在鱼群洄游线路上摆上密集阵,要是找好位置,绝对能大丰收。可要是没有找好位置,很容易亏损。”
周升看向陈远:“你觉得呢?”
“我想要搞金枪鱼,大的金枪鱼。”陈远说:“这边的鲣鱼太多了,要是常规下钩,钓上来的多是鲣鱼。摆密集阵聚集小鱼,那肯定会引来大鱼,大鱼多了就会聚群。现在还有时间,我们可以试试,十天半个月的……要是鱼获不理想我们再换。”
金枪鱼洄游通常要到八月份前后,现在才六月上旬。
密集阵效果如果不理想,再调整也来得及。
陈远他们船队,高贺,赵波……陈远和高贺他们已经回本了。
赵波他们渔船,也差不多回本了。
剩下就看许老三,刘老二和钱德贵。
布置密集阵还有一个麻烦的事情,那就是利益分配。
要布置密集阵,以达到聚鱼的效果,只是多放浮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几条渔船充当‘浮木’。
浮木就是最古老的海上集鱼装置。
在大海面发现浮木,浮木下面通常有鱼。
又或者一艘无动力漂浮海面的船,时间长了,船底和周围,也会聚集鱼。这就是集鱼器……
吃完饭,时间已经不早了。
陈远将周建国送回渔船上,就先电话联系了林新海:“师父。”
“在。”林新海接起电话:“咋不用无线电联系?”
“有个事情,单独说。”陈远道。
“啥事情啊?”无线电里传来赵波的声音。
“还说悄悄话了。”高贺也道。
“什么是我不能知道的?”钱德贵笑着问。
林新海尴尬笑了笑,说:“我无线电话话筒没有关。”
“进我们的私密频道。”陈远说着打开无线话筒,道:“师父……”
“在。”
“老赵。”
“在。”
“老高。”
“在……”
“许三……”
陈远一一喊了名字,全都在了,陈远接着道:“北方的鱼情不是很理想,多是鲣鱼,金枪鱼不多。”
钱德贵‘嗯’了一声:“我们知道。”
“你们知道延绳钓里面的密集阵吧?”陈远问。
“听说过。”林新海说。
“啥是密集阵?”罗老四问。
“密集阵就是利于集鱼原理,将鱼群给聚集过来,又叫流氓钓。”钱德贵说:“怎么,想搞密集阵?”
“老行家?”陈远笑着问。
“我以前和建国老表一个船队的。我们那个船队以前经常搞……”
陈远和钱德贵不熟。不过钱德贵和周建国是好哥们儿,和高贺的关系也很好。
“我要是找一个上泛流海域,摆开密集阵,有没有搞头?”陈远问。
高贺和赵海他们也是听过密集阵的,但是没有操作过。
钱德贵沉默了好一会儿,道:“那玩意操作起来复杂。而且我们的设备好像不够的。”
“建国老表之前收了两个野生集鱼装置,那些浮筒可以借给我们。罗浩那边有多的传感器,一千多个。我喊他卖一千个给我,应该没问题。”陈远说。
“那就可以。不过密集阵一定要选好位置,要是判断失误了,这个损失就大了。”钱德贵接着道:“这片海域的鱼群密度很不错了,搞密集阵有些冒险。”
“听陈远的。”高贺道:“你咋个说,我咋个搞。老钱,怎么摆密集阵,你来详细说一下。”
“真要搞密集阵啊?万一没有选好位置?”
“没选好就没有选好了。捕鱼季还有一个小半月,咱们拿出半个月的时间,要是效果差,咱们拆了密集阵加紧干活。”高贺说着,拿起卫星电话给钱德贵打了过去。
钱德贵接起电话听到是高贺的声音,就离开了驾驶位:“干啥?”
“密集阵最重要的就是选对位置,是吧?”高贺问。
“对。位置选好了,大丰收。要是位置没有选好,容易血亏。”钱德贵说。
“你是信不过哥们儿还是咋地?我之前就喊你跟着我们一起捕鱼……”高贺‘啧’了一声,说:“你也在东江渔业待过一年,应该知道陈远的本事。他找鱼的本事绝对是首屈一指,比那些能闻着气味儿找到鱼群的人还要牛逼。”
“我就感觉你们把他说的太玄乎了。”
“不是我们说的玄乎,他是真的玄乎。一网上千吨的蓝鳍金枪鱼,你见过几次?应该一次都没有见过吧。千吨的蓝鳍金枪鱼,陈远就找到过三个。而且这次我们和陈远他们一起捕鱼,这才半个月多的时间,就已经回本了。”高贺道:“再说了,出来捕鱼求的不就是暴富么。搏一手。”
高贺也是知道密集阵的,但没有参与过。就听钱德贵说过,要是找到了好位置,收获惊人。
钱德贵听到老友这么说,深吸了一口气:“行。搏一手。”
第二百六十七章:利益分配
今夜看不到星星。
风渐起,海波荡漾。
陈远他们的钓鱼艇摇晃着,即便开了稳定器,摇晃依旧厉害。
无线电里,大家热烈讨论。
陈远干脆关闭了稳定器,打开发动机,并开启了多功能雷达。
“起风了。”赵波道。
“今晚有大暴雨,起风很正常。没有副高压,放心吧。”钱德贵道。
林新海‘嗯’了一声,接着道:“都知道密集阵怎么操作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了。”
“咱们按照作业效率分配利益,怎么样?”高贺说。
高贺的那条船速度快,作业效率也高。
“我随便。”赵波道。
“按照平时的作业效率?”刘二问。
“对。”
“这个不好计算啊。”
“别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了。”林新海说:“我们六条船,资源统一调配。所有鱼获按照东江渔业收购价的百分之八十卖给我们公司……这笔收入我们六条船平分。”
“我没有问题。”刘二道。
“我也没问题。”许三说。
“可以。”钱德贵道。
“我也没问题。”赵海道。
“哪些船做浮木,哪些船在外面作业?”高贺问。
“你和我的船在外面作业。老二、老三,老赵,老钱他们四条船做浮木。”林新海说:“油耗我们要大家一起分摊。再就是外面作业的船,人休息,船不休息。如果密集阵的效果好,我们两条船的工人轮流到浮木船上休息。”
“这个啊。”高贺有些犹豫,这样的话,很明显的他比较吃亏:“行吧。就十天,我们看看效果。要是密集阵的效果不好,我们就拆了,单独作业。”
“行……”
大家都答应了下来。
陈远电话随后就响了起来,林新海打来的。
陈远出去接了电话:“师父。”
“我们先看看密集阵的效果。要是密集阵效果好,等作业完成后,我们单独找补老高一些钱。要是按照我说的,老高确实有点吃亏。”林新海说。
“行。这个你单独和老高说。”
林新海‘嗯’了一声,道:“没什么事情了,今晚有大暴雨,你们注意安全。然后就是传感器的事情,你问一下老罗可以支援我们多少。”
“好。”
挂了电话后,林新海随后就给高贺打了过去。
高贺那条船,高贺是大股东,占股百分六十七。他的船上还有小股东,终究还是要照顾一下小股东情绪的。
至于说大鱼号,大鱼号作业速度最快。但是这些鱼获以东江渔业百分之八十的价格卖给他们公司的话,只要鱼获量可观,他们赚的最多。
“喂,老高。”林新海小声道。
高贺听到是林新海的声音,就关了话筒,起身去了驾驶室外面:“啥事儿?”
“利润平分,你们这条船又是作业渔船,多少有些吃亏的。这样子,要是鱼获量可观,等回去后我们单独补贴你们一些。”林新海道。
高贺笑了起来:“说啥呢。我们这条船现在已经赚钱了,补贴不补贴的无所谓,能赚钱就行。”
“反正到时候看吧,不会让你们吃亏。”林新海也笑了起来。
“行。”
陈远也给罗浩打了电话,问了他们船上传感器的数量,好说歹说的磨蹭了好久,终于要到八百个传感器。
这种是挂在干绳上的传感器,可以知道有没有中鱼。
晚上十一点过了。
陈远挂了电话,打开了雷达报警系统。
之前那次巨浪,陈远他们就是没有开启雷达报警,当海浪来临,毫无准备的何飞他们吓惨了。
雷达报警抱过海浪、障碍物等等。
陈远再给杨巡他们交待了晚上要注意的事情,正准备回去睡觉的,天空忽然下起大雨。
现在风有点大了,暴雨打在船顶,船身,哗哗的声响。
杨巡起身关闭了舱门:“今晚不能钓鱼了。”
“不说今晚了,之后的时间晚上都不能钓鱼了。”周升拿出香烟,给杨巡他们各递了一根。
何飞笑了笑:“我们前段时间收获挺不错的,应该能分到几万块钱吧。”
“你们每人四五万吧。”陈远道:“这次的收获要是好,也少不了你们的奖金。”
何飞双手抱拳:“陈老板大气。”
陈远笑了笑,说:“你们晚上要是想睡觉得轮流睡,今晚这个雨很大,要多注意。再就是后面的时间你们要是熬不住就跟我们说,可以换人上来值夜班。”
“好。”杨巡应道。
“我们都习惯晚上不睡觉了。”
周升笑了笑:“反正吧,跟着我们两个出来还是挺辛苦的。”
何飞笑着摆摆手:“辛苦啥啊。”
“我感觉要比在渔船上安逸得多。”杨巡也道。
天天值夜班,时间长了,很恼火的。而且白天的时间,他们在船上也睡不好的。
现在这条船要好得多。之前的那条升远号,值夜班才叫恼火。
回到船舱,躺被窝里,陈远使劲揉搓了一下脸。
周升使劲伸展了一个懒腰,缩被子里,转头看向陈远:“密集阵,有把握么?”
“不知道啊。”陈远说:“先试试嘛。反正保姆号还得十几天才能过来……就试十天的时间。要是不行,咱们马上变动方案。”
摆密集阵,最主要的原因是陈远不想搞鲣鱼。
陈远他们现在没有辅助船的,冷冻船也没有。
就大鱼号的作业效率,荤素不忌的话,五到十天就能搞到满舱。这个满舱是所有鱼舱全部装满……
鲣鱼太多了,满舱后没有自己的辅助船或者冷冻船,那就只能将鱼获卖给东江渔业,赚不来几个钱。
最最重要的是,陈远他们公司已经赚钱了。
根据陈远自己的估算,获利可能达到了两千万。即便不到两千万,也差不远。
在盈利可观的前提下,陈远他们有浪的资本。
“希望可以再爆一波。”周升笑道。
陈远笑着,‘嗯’了一声。
要迎来渔汛期了,就是现在,这片海域的鱼就很多。到处都是鱼……
渔汛期最多的是鲣鱼,其次才是大眼,长鳍,和黄鳍金枪鱼。
陈远还是第一次来瑙鲁八国海域捕鱼,但是之前听说过这里的渔汛期。并且在别处捕鱼,陈远也经历过很多次洄游鱼类的渔汛期。
金枪鱼的渔汛期,要分辨出狭义金枪鱼,简单。但是要确定哪里的狭义金枪鱼多,那就难了。
可要是将鱼群聚集过来……
鲣鱼,长鳍金枪鱼,大眼睛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它们活动的水层不一样。
只要鱼多了,就能利用鱼种活动水层,来针对性的捕捞。
“这一次好好搞。”陈远说:“要是搞好了,年底的时候咱们就去定做一艘金枪鱼围网船,去搞蓝鳍金枪鱼。”
周升嘿嘿嘿笑着:“行。金枪鱼围网船,要搞就搞大的,整一艘百米围网船……”
“要配直升机的那种,哈哈哈……”
第二百六十八章:吹一个
大暴雨来得快,去的也快。
第二天一大早,陈远他们起来吃过早饭,开着船就去了群岛西北部。也就是布塔环礁的西北方向……
现在大家都预测鱼群会从这个方向过来。
而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按照往些年的经验,也确实如此。
东江渔业船只大部分在这里,罗浩作为船队总指挥,自然也在这里。
西北海域,陈远过来的途中就看到了6个集鱼装置。找到东江渔业的大保姆,陈远拿出电话,给罗浩打了过去:“我,过来了。”
“看到了。”罗浩笑着道:“你们那条船的速度不行啊,应该没有到三十节吧。”
“我们这是经济巡航,27节。这个速度已经很顶了好不好。”
罗浩嘿嘿笑了笑:“听说你们的游艇最高可以跑五十几节,带我感受一下。”
“下来哇。”
“马上,给你们拿传感器。”
甲板上能看见工人了,陈远将钓鱼艇靠了过去。
等了有好几分钟,罗浩探出头:“陈远。”
陈远抬了抬手:“丢梯子下来。”
罗浩摆摆手,说:“刚才是开玩笑的,我这船上事情多得很,走不开。传感器给你们拿过来,用吊机吊下来,你注意安全。”
一张绳网,里面装了几十个纸箱子,缓慢的吊下来,放在钓鱼艇后甲板。
陈远解开绳子,将箱子挪出来,抬手示意,等着吊机收了回去,再抬头看向罗浩:“真不下来耍。”
“等捕鱼季结束后嘛。”罗浩说着弯腰拿起个箱子,又给陈远丢了下来:“等捕鱼季结束,找你耍。”
“要的哇。”陈远拿起箱子,抬头看着罗浩:“啥东西?”
“火锅底料。你前几天不是问过我么。”
陈远拍了下脑袋,笑着道:“谢了哈。”
罗浩笑着挥了挥手:“行了,我这边还有一大堆的事情,忙去了。”
“好。”
西北方向海域的渔船多。
要是可以选,陈远也想在西北海域这边结一个密集阵。不过这边的渔船太多了。
捕鱼也有捕鱼的规矩。
按照原定的计划,陈远去了小金马岛北方寻找合适的位置。
主要是勘探海底地形。
“陈远。”无线电里,钱德贵喊道。
“收到。”
“怎么样?”钱德贵问。
“我在地图上看这里有一个桌山,海拔高度是负的四五百米。可实际勘探下来,平均海拔高度在负的六百米左右。”陈远说。
“影响不大。有没有上涌流?”
“有。不过这个上涌流不明显……”
“只要有就行。你那边有没有看见渔船?”
“能看见的有两艘。一艘围网,一艘延绳钓。这边海域宽广,没事儿。”
“洋流呢?”
“还在测。”陈远道。
赤道的洋流不明显,潮汐作用也很小。
主要有一个上涌流,那就可以了。上涌流海域,通常是深海营养盐类上泛……
这里的上涌流也不明显。
不过这里的海水相对来说比较浅,可以用猫爪固定密集阵。而不需要用渔船进行拉扯……
钱德贵的渔船傍晚时候过来,陈远过去接了他,两人研究了海底地形图后,开始设计密集阵方案。
晚上十点过,许老三,刘老二他们的渔船也开了过来。
陈远过去接了他们:“二哥。”
“你小子……”刘老二没好气的瞪了陈远一眼:“你喊林新海师父,喊我二哥,我这不是平白无故比林新海矮了一倍。”
“咱们各论各的。”
“不得行不得行……”刘老二笑着连连摆手。
刘老二叫什么名字,陈远认识他好几年了也不知道。大家一直都叫他老二,或者二哥。
在船上,基本上每个人都有绰号。陈远的也有绰号,叫‘圆圆’。
周升的绰号,‘飞娃儿’。
飞娃儿,川音。
陈远笑着双手抱拳:“好嘛,今后喊你二叔。”
“这还差不多。”刘老二嘿嘿笑着:“飞娃儿呢?”
“喊我干啥?”
“好久没看到你了。快点,陈远都喊我二叔了,你也喊我二叔。”
周升老脸一黑,看向陈远。
陈远两手一摊……
“好嘛,二叔。”
刘老二哈哈大笑:“走,过去接许老三。”
许老三的船在后面,已经停了下来。陈远过去接上他,停下船……
何飞和杨巡开始做完饭了。
陈远他们几个继续研究密集阵的摆放,以及今后作业的工作安排。
一直聊到很晚,晚饭做好了,海面上又看到了几条亮着灯光的渔船。
陈远开着船过去,先是接了林新海和罗老四,再过去接高贺,赵海。
晚饭做好了,就一个菜,土豆炖牛肉。
土豆炖牛肉还在高压锅里面。
陈远摆好碗快,周升拿来啤酒……
今夜的风浪很小,开着稳定器,几乎感觉不到摇晃。
林新海打开啤酒,举着瓶子:“来,碰一个。”
“走起。”大家一起举起瓶子,碰了一下。
“吹一个。”周升喊道。
“谁跟你吹哦。”刘老二翻着白眼。
高贺脸上荡漾笑容,很淫荡,说:“你给他吹嘛。”
“我才不要他跟我吹,老毕豆子了。”周升也翻着白眼。
“我把你屎给打出来。”
“嘿~,我让你两只手。”周升挑着眉。
大家说说笑笑的,一瓶酒很快喝完。
陈远又进去了抱了两箱出来……
晚上大家都有些喝多了,便都在钓鱼艇上过夜。
钓鱼艇的卧室房间只有三个,但是床位比较多,足足有11个床位。
晚上陈远,周升,林新海和罗老四一个房间。
“密集阵,真能吸引来大量鱼群?”罗老四问。
“应该是可以的。”陈远说。
“先试试吧。”林新海道:“要是密集阵不成,咱们继续找鱼群。”
罗老四‘嗯’了一声,道:“不鱼期还有39天了。”
“休渔期的日期,确定下来了?”周升问。
“7月16号停止捕鱼,然后要到9月20号。”
今年国内的休鱼期从五月份就开始了,要一直到9月25号。
国内渔船太多了,禁捕期的时间是一年比一年长。不过这样也挺好的,禁捕时间越长,开海后,渔民收获越好。
第二百六十九章:下钓钩
陈远他们聊到了很晚。
深夜,罗老四又打起了呼噜。
周升在罗老四旁边,用脚踹了一下他。
罗老四不打呼噜了,林新海的呼噜声又起来了。
……
天亮了。
太阳晒着屁股了。
罗老四和林新海是睡舒服了。
“陈远,周升,起来了。”林新海喊道。
陈远昨晚四点过才睡着,艰难的睁开眼:“再睡一会儿。”
周升眯着眼,无语的瞟了林新海他们一眼。
“你们两个年轻人,现在都八点钟了,竟然还睡得着?”罗老四中气十足的道。
“还不是你们害的。”陈远揉了揉脸,一个翻身爬了起来:“你们两个昨晚打呼噜就跟交响曲一样。一个没声音了,另一个的声音又起来了。”
“我睡觉打呼噜?”林新海不信的道。
“你问周升嘛。”
“你的呼噜声没有四叔的大。”周升道。
“一定是最近太累了。”
起床洗脸,刷牙。
高贺,赵海还有许三他们早就起来了,正在外面伸懒腰,活动身子。
早饭吃面条,将就着随便吃一点,陈远就开着大白,将高贺他们挨个送回渔船上。紧跟着就要开始摆放密集阵了。
干绳,切成3千米一根。
大鱼号拿出30万米干绳,切了100根。
高贺他们也每条渔船拿出一根干绳,长度都是14万—15万米。统一两千米一根绳子,总共切割出来240根。
总共就是340根绳子。
绳子两边捆绑沉子,沉底。间隔10米、30米。
绳子上面挂浮球。浮球绳长度一根5米,一个10米,再一根15米,20米,25米(挂钩干绳,其余绳子不挂鱼钩)。然后如此循环……
浮球绳子长度决定了干绳所在水深。
干绳的深度得错开,不然的话,绳子很容易相互缠绕。并且浮球在干绳的位置也要相互错开……
这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四条做浮木的渔船,为了安全考虑,都集中密集阵的中央区域。而且他们在密集阵中央区域留有一条大航道……
航道两边的干绳全部用锚爪固定。
摆放这个密集阵远比想象中要复杂的多,六条船要相互协作,很麻烦。
只是密集阵,陈远他们就用了四天的时间。
全部弄好了之后,这才开始下鱼钩,安装感应器。
钓钩就挂在浮球两边,浮球上面安装感应器,这样的话,哪里中鱼了,至少知晓一个大概的位置。
知道这个大概位置后,辅助船开过去,借助探鱼器就能知道那个鱼钩中鱼。
800个感应器,分布68根挂钩干绳子上面。
鱼钩位置是有讲究的,两个鱼钩之间的距离要大于相近两个鱼钩支线相加的距离,并且这个鱼钩不能碰到隔壁支线……最好不能碰到。
这就需要专门的挂钩绳,也就是深度25米的干绳子。
现在还没有放挂钩干绳。
一切就位后,由辅助船拖着干绳,开始放钩。
鱼钩的深度,30米——80米。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开上层鱼,主要钓金枪鱼。
周升在大白的驾驶位上,开着船,游走密集阵里面。
陈远盯着辅助雷达页面,探测这些绳子有没有出问题。
“陈远。”林新海喊道。
“收到。”陈远伸手扶了一下话筒。
“我们要开始放钩了。”林新海说。
“好。放吧。”陈远说。
“你们注意安全哈。”林新海叮嘱道。
密集阵里面绳子多,要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有浮绳的话,绳子缠绕螺旋桨叶面,那就麻烦了。
“放心,我盯着。”
“密集阵里面有没有鱼?”赵海问。
“有。”陈远说:“我已经看到好多条两米多长的金枪鱼了。”
“奈斯。”高贺道:“能分辨出是黄鳍金枪鱼还是大眼金枪鱼?”
“这咋个分辨?”陈远问:“应该是黄鳍金枪鱼。大眼睛金枪鱼两米多的,比较少。”
“小鱼多不少?”钱德贵问。
“小鱼的密度比我们刚过来的时候,多出了不少。”陈远说。
“那就可以。”钱德贵道:“我们四条船开进中央区域了。你们要是忙不过来,我们再开两条船出去。”
“现在还不着急,你们的船先开进去,将鱼聚集起来。”陈远道。
“好。”钱德贵喊道:“老二,老三,老赵,我们动起来了。我这条船最高航速是17节,你们的呢?”
赵海睡觉去了,驾驶室里面现在赵波:“15节。”
徐老二:“我的是14节。”
“13节。”刘老二说:“延绳钓,不需要特别快的速度。”
“老二和老三充当浮木。我和老赵他们在外面随时待命。”钱德贵道。
“行。”
“陈远。”钱德贵喊道。
“在。”
“你过来接一下我。我去你的船上,方便调度。”
“等我们巡游完了就过去。”
“行。”
这次的船队指挥,钱德贵。
陈远他们这个团队,就钱德贵有密集阵的实操经验。
密集阵这个东西,没有上手之前,还是挺复杂的。但要是上手后,就很简单了。
陈远道:“老赵。”
“在。”
“你们就位后,停下船时刻关注渔船周围鱼群密度。等密度高了,你们就试着能不能钓一些鱼。反正你们在船上也闲着,要是钓几条大的金枪鱼,那也是不错的。”陈远说道。
“知道的。我们都在磨刀霍霍了。”赵波笑着说。
“我出去看着放鱼钩了。”林新海说。
“好,去吧。”钱德贵道。
大白号,船尾……一根长度3000米的干绳已经丢了下去。
下面有辅助船,船上工人接过绳子,捆绑辅助船的船尾。
林新海拿着对讲机:“家明。”
“在。”辅助船的组长道。
“我们这边准备好了,你们准备好没有。”
“准备好了。”
“行,开动……你们速度慢一些,不要偏离了航道。”
“好。对面的水深是730米左右,你们沉底绳子带够没有?”
“足够。”
“那行,开船,拉动绳子。”
“好。”
辅助船开动,拉着绳子进入密集阵里面。这是一条专门留出来放挂钩绳的通道,左右两边绳子距离是60米。也就是说,挂钩绳子左右两边绳子距离30米……
挂钩绳的最低深度是25米,最深的位置达到50米。
绳子是会下沉的。
密集阵的绳子,为了防止相互缠绕,绳子上面还加了沉子。绳子上面加了沉子,可以减小海水流动对绳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