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两番战败禀圣听 三思而行降御旨
悟空在洞中看这多杀鬼王,容貌与前不同,却分明是两个,并不是前者。
又听他言,悟空方知这个多杀鬼王,是个真鬼王。
而此前那个欲食众猴者,实是一个假冒鬼王。
悟空也非蛮横不讲理之人,他下得宝座,扶着这多杀鬼王手臂,说道:“这般说来,却是我弄错了,方才若有冒犯,你莫怪我。”
多杀鬼王说道:“不知不罪,又怎敢怪大王。大王却也不必多礼,我此前听得大王威名,今日特来拜会。”
“好说,好说。”
悟空将这多杀鬼王让了上座,又问他:“只是不知那个假冒鬼王者,现在何处?”
多杀鬼王言道:“我回山之后,已将它逐出洞外,据闻,现今它已为仇家所杀了。”
“是这般样,倒省却了我洞中孩儿们许多力气。”
悟空和洞中众猴子,听闻那假冒鬼王者,已为仇家杀之,虽不是他们亲手所为,却也已除了此仇,心中俱各欢欣。
悟空又引这多杀鬼王,与牛魔王等六魔王相见。
众人相见毕,叙齿分班,各自坐定,便热热闹闹吃起酒来。
不说悟空在洞中自在吃酒,庆贺胜利。
却说李天王带着受伤的哪吒三太子,败阵的巨灵神,与一众天兵天将,回到了天庭。
这李天王下界之时,本是威风凛凛,气势难当。
他在玉帝面前,曾当着众仙卿之面,夸下海口,言他定将孙悟空拿到天上受罚。
却不成想,刚刚交锋,他已是损兵折将,连输两阵。
此番回到天上,李天王心中有愧,面上带羞,来到天庭之上向玉帝回禀。
“启禀陛下,那妖猴孙悟空实是妖法多端,其势难当。他一连胜臣两员大将,非臣所能制之。臣见他在山上树了一面大旗,上书着四个大字:齐天大圣。这妖猴曾有言,若是陛下不将此官职封于他,他定不会善罢干休,少不得反上天来,打到灵霄宝殿。祈请陛下颁下御旨,再派天兵天将,捉拿于它。”
玉帝听得李天王此言,已是大惊。
玉帝说道:“这妖猴竟然这般厉害?他不伏管教,又伤了天兵天将,且是这等狂妄嚣张,实是可恶可恨。李天王,你且退下,朕自会另派天兵天将去捉拿他。”
李天王退下,班中却又早走出了太白金星。
这个老仙人,却是另有一番打算。
他对玉帝说道:“启禀陛下,孙悟空本性难驯,又兼道法超凡,等闲拿他不住。若是再派天兵下界,怕又须大动干戈。依老臣之见,莫若就封他个齐天大圣做,也不费事。”
玉帝说道:“老仙卿怎可发这等言论。若是依了他意,就封了他个齐天大圣,岂不是正合了他意,倒叫他小看于我天庭,以为我等怕了他。此后,只恐这只妖猴以后更加无法无天,不受辖制。”
太白金星说道:“老臣斗胆献言,请陛下三思。那妖猴只知做个齐天大圣,就是莫大官职了。实是他于这天庭官职大小上,不通不懂。他只知求官,却不知大小。莫若陛下就封他个虚职,让他做了这个齐天大圣,有官无禄,有名无实。遂了他的意,收了他的性,也省却了陛下派兵之劳。此可使海宇清宁,乾坤得安,岂不是一举两便。”
玉帝听了太白金星此言,细细思量,觉得有理,说道:“此议甚好,就着老仙卿再去下界走一趟,将此旨意传于那妖猴孙悟空。”
“遵旨。”
太白金星得了玉帝之旨,出了天庭,准备下界。
身后,李天王与巨灵神也出了灵霄宝殿。
李天王紧走几步,叫道:“老仙翁,且请慢行,我有话说。”
太白金星闻言,停下了脚步,言道:“不知天王有何见教?”
“你当真去下界召那孙悟空到天上来,做齐天大圣?”
“正是,此是玉帝旨意。”
李天王道:“若是他到了天上,我与哪吒,巨灵神三人,又如何与他见面?”
太白金星知道李天王心中之想,温言劝道:“天王不必烦恼,此前各为其主,两军对垒也属正常。更何况,这妖猴到了天上,做了齐天大圣,与我等同朝为官,已是同僚。此前之事,想来他也不会再提起了。”
李天王听他这样说,心头之闷稍解,只是脸色终究难看,毕竟他曾在悟空面前败了阵。
太白金星又说道:“天王,不若这样,等他到天上来做了齐天大圣,我却与他讲说一番,好让他到天王面前来赔个礼,道个不是,这样可好?”
李天王将手一挥,说道:“这却不必。”
说完,他便带着哪吒与巨灵神,转身离去。
太白金得暗自摇头,叹道:“这妖猴尚未上天,却与李天王已存了芥蒂。只是不知此后,他与李天王又当怎样相处。看这妖猴之性,恐也不会伏于李天王之下。此后二人相见,少不了又是一番争斗。也罢,也罢,到时再做打算,此时却也不必烦恼此事。”
太白金星出了天宫,踩着云朵朝下界行来。
他已到过花果山一次,此番却是轻车熟路,并不需人指引,独自来到了山前。
眼见得这山中,气象与前番相比,更加森严。
守卫重重,伏兵处处,草丛之中,林梢之上,所见之处,尽是杀气腾腾。
这只是因那孙悟空,两番战胜天兵天将之后,只恐玉帝再派天兵天将来讨伐,他却是预告做好了布置。
来到山前,太白金星对一个巡逻的妖兽说道:“烦请去通禀你家大王,就说有上天之使来见。”
那妖兽却是将明晃晃长戟对着他,厉声喝道:“你是何人?让我通禀所为何事。报上名来。”
“我乃是太白金星,受玉帝之旨来见你家大王,你说与你家大王,他自然知晓。”
“你且等着,不可乱动。”
那妖兽着同伴将这老仙看守,他自去通禀。
上次这老仙官到山中来见孙悟空,已为许多小妖所识。
这次也是不巧,偏偏他遇到这两只小妖,一个了不认识,反对他做出了一番凶模样。
老仙官却是不急不恼,笑盈盈站在山外,等着通禀,尚有闲心与那看他之小妖攀谈。
第637章 前朝只留御马监 今日却赐齐天府
“这位小仙,我来问你,这山中之兽,尽数归你家大王管辖么?”
那小妖将手中令旗往后背上一插,叉着手说道:“我不是小仙,我只是个小妖,老头你说话不清不楚,我不乐与你交谈。”
“好,好,小妖,小妖。敢问小妖,你家大王,平素待你等怎样?”
那小妖说道:“我家大王待属下极是优厚。像我等几个,本不在这山中为生,只是仰慕大王威名,自行投来。大王却也不嫌,俱收在了麾下。”
听小妖此言,金星暗自琢磨,已知孙悟空在这山中威望极重,深受爱戴。
不说他两个一仙一妖,在此闲谈。
却说那个巡山的小妖,顺着山中草径,来到了水帘洞中。
他进来时,悟空正与众人言笑畅饮。
“大王,山外有一个老头,自称是天上仙官,想见大王。”
“哦?”
悟空闻言,将手中酒杯放下,起身问那小妖:“他可说了姓名。”
“他自称太白金星。”
“是这老仙官,他怎得又来了。”
悟空眼睛一转,心中生疑,又问道:“只他一个?可有别人跟从?”
“并无他人跟随,只有这老头一个。”
悟空思量着,若是玉帝派人来剿,自是不会只让这老仙官一个人来。
现今他来相见,难不成,是玉帝见打我不过,派他来讲和?
想到此处,悟空说道:“让那老仙官进来。”
“是。”
小妖转身,出得洞去,又循着山中小径,带人去了。
洞中,悟空却对众人说道:“今番这老仙官来见我,想必是有好事。各位,我也曾在天上住过几日,对那天庭已不陌生。若是这次玉帝依了我意,就封我做个齐天大圣,这天上也还去得。”
众人都称贺道:“玉帝派人下界来请,大王必有喜事将近。我等,先为大王贺。”
“同贺,同贺。”
悟空举杯,饮尽了杯中酒,心中自是畅快不已。
却说那太白金星,正在山外与看守他的小妖攀谈,抬眼一看,先前入内禀报那只小妖,已自出来了。
他上前问道:“这位小妖,你家大王可愿见我?”
“愿见,愿见。”那只小妖来到老仙忩面前,显得极是不耐烦。
老仙翁和这只小妖,循着路径朝山中行去。
看看周围无人,那只小妖对他言道:“你这老头太也不会说话,竟还是从天上来者。”
金星闻言,有些诧异,问道:“不知小妖何出此言?”
“你叫我小妖?岂不知这两个字,并非好听之名。你若叫我小仙,还可入耳。”
太白金星一听,心中暗道,此小妖与山外那只不同,这却又是理会得岔了。
待到他两个来到水帘洞中,悟空已将酒席撤去,收拾得整整齐齐,正端座在宝座之上等着他来。
金星老仙官一看,这水帘洞气象严整,法度森严,倒也暗服悟空是个有见识者。
只见,左右两班,立着众猴众妖;正中一个,坐着猴王悟空。左右两班分文武,正中一个却称王。更有四猴是健将,手持刀枪立身傍。刀枪明亮杀气足,悟空威严王者相。老仙不敢多言语,恭敬施礼细端详。看罢心中暗自叹,真是英雄好模样。
这个太白金星来到了水帘洞中,见过了孙悟空,说道:“老朽见过大王。”
“老仙官,你此次前来,有何等事?”
“老朽是奉了玉帝之命,来请大王上天。”
悟空起身,将袍角一甩,露出了明亮亮黄金锁子甲,他觑定了金星老仙,说道:“玉帝请我上天?还是去那御马监中,做个养马喂马的弼马瘟不成?”
洞中众猴子此时,也纷纷叫嚷起来。
“似大王这等英雄豪杰,怎可去天上喂马?”
“老仙官告诉玉帝,我们大王决不去做什么弼马瘟。”
“若不是做齐天大圣,大王决不会答应。”
“大王在这山中逍遥自在,胜似去天上受人差遣,为人使唤。”
洞中一时热闹非凡,众猴子俱是说个不休。
这也是这班猴子的性情所至。
若是在平常国家之中,朝堂之上,群臣自是不会像这班猴子一般乱嚷,显得不成体统。
这也是物各有类,性情有别,气象不一。
悟空却并不以之为忤,他在群猴的乱嚷之中,走下来对太白金星说道:“老仙官,我儿孙们的话,你可听清楚了?”
太白金星赶紧言之:“听清楚了,听清楚了。老朽此次前来,就是受了玉帝御旨,着我请猴王你去天上做齐天大圣。”
“此话当真?”
悟空把定太白金星之臂,觑着他问。
“当真,当真,老朽怎敢假传御旨,这确实是玉帝之意。”
悟空听说,松开双手,当下转身,来到了宝座前。
站定之后,他对众猴众妖众兽们说道:“小的们不可聒噪,且听这老仙官之言。”
洞中之众闻听悟空此言,都不再乱嚷,看向了太白金星。
那金星老仙官整了整袍服,将被悟空扯乱之袖子理了理,朝上说道:“玉帝听李天王所言,已知大王本领非凡,自是与普通妖仙并不相同,却是起了一片爱才之心。上次安排大王去御马监中做事,确也屈了大王之才。今番玉帝听了老朽之言,已颁下御旨,着大王去天上做个齐天大圣,领此仙衔。且有齐天大圣府第,将赐于你。”
悟空问道:“玉帝可还有他言?”
“只有此话,并无他言。”
悟空心中原本存着一点疑虑,只因他曾将巨灵神打败,且又伤了哪吒三太子,唯恐玉帝追究。
不想听这老仙官之言,玉帝并未提及此事,想来倒是无碍了。
悟空放下心来,言:“这样说来,玉帝却是知道老孙我的本事了。”
“知道,自然是知道。”
悟空起身,对众兽众妖众猴言:“此次玉帝请我,却不似上次那般冷落,而是当真将一个齐天大圣的名号,送与了我。我这就随着老仙官,再去天上走一趟,领了这个名号,得了这个仙衔。”
众兽众妖众猴闻听,都连声为孙悟空道贺,洞中又是嚷成一片,悟空亦是开心不已。
第638章 灵霄殿上受封赏 齐天府内开盛宴
悟空大喜,吩咐道:“小的们,重开宴筵,再摆酒席,招待老仙官。”
就有一众兽妖忙了起来,摆酒的摆酒,摆果的摆果,显得十分殷勤。
孙悟空人逢喜事精神爽,离开了宝座而来相帮。
众兽众妖看见,皆呼大王。
太白金星却说道:“猴王且莫这般多礼,在天庭之上,金殿之中,玉帝正在等我复命。不若我们这便起行,也好不让玉帝久等。”
悟空看看他确也不愿在这山中久留,于是说道:“也好,也好,就依了老仙官之言。”
悟空随着这太白金星,又一次来到了天上。
这一次,悟空却是轻车熟路,不像上次那般生疏。
到得天上,南天门外金甲神人已知悟空受了玉帝之旨,来做齐天大圣,对他并不加以阻拦。
过了南天门,到得天宫之中,遇到麒麟御兽,对悟空也是和颜悦色,极为亲近。
悟空心中暗道,看来今朝必会得到玉帝厚待,就连这天上的御兽麒麟,对自己也是另一番模样了。
到了金殿之上,悟空就玉帝说道:“老孙今番又来也,听老仙官说,这次陛下却是想让我做齐天大圣?是也不是?”
两班众文武见悟空这般模样,并不施礼下拜,却不似上次那样少见多怪,盖因他们已知这悟空本是猴性,原就是这样。
玉帝也知悟空性情,并不责怪,温言道:“正是,想来金星老仙卿俱已告诉你了,你可愿意?”
“愿意,自然愿意。”
“我已着张、鲁二仙,为你起了个齐天大圣府,你可随五斗星君前去。”
“这府中,却还有御马否?”
闻听悟空此言,殿上两班文武仙卿,不禁都笑了。
玉帝也是大笑,对悟空说道:“这府中只是有那宁神,安意二司,也有力士佐办听你使唤,并无御马。孙悟空不必多疑,这实是齐天府,并非御马监。”
“这样说来,正合老孙之意了。”
“你去那齐天大圣府中,可安心做事,再不可像上次那般胡作非为,你可知晓?”
悟空回道:“知道,自然知道,陛下不必忧虑。你待老孙以诚,老孙还你以诚,这无甚话说。”
玉帝微微点头。
班中走出五斗星君,领受了玉帝旨意,带着孙悟空离开灵霄宝殿,去那齐天大圣府中安置了。
孙悟空随着五斗星君,来到齐天大圣府外,放眼看去,真是好个宅院。
碧湛湛琉璃瓦,黄澄澄稳脊兽,飞檐斗拱实堪夸,雕梁画栋确出众。远望威势势一座好府第,近看齐整整是个正宅院。紫气凝霄笼四角,瑞雾腾空罩两端。进得大门来,廊下有奇卉遍栽,殿前有瑞兽撒欢。府内琼玉作砖铺,案上所放皆宝盏。更有小仙列檐下,见到悟空露笑颜。猴王看罢心欢喜,自在来作天上仙。
悟空进得府来,看到众小仙听自己使唤,个个言辞恭敬,人人颜色温顺,又兼这府中瑞气腾空,祥光笼罩,楼宇整齐,显是个难得的好所在,他自是欢喜不已。
五斗星君带悟空来到府中,看看安置已了,就和悟空告辞,准备离开。
悟空却说道:“星君怎么这就离开,若不好好招待你一番,我心中却是过意不去。”
“这便不必了,大圣何必这般多礼。”
“不多礼,不多礼,若是星君不从,想是嫌我老孙官职太小么?”
五斗星君看孙悟空诚心留他,也不再推辞,就留下来与悟空饮酒。
却原来玉帝曾赐予了悟空两瓶御酒,皆是琼将玉液,更有几篮仙果,也是天上少有。
悟空就将这酒果拿出来,又着使唤小仙准备了其他果品,和五斗星君饮起酒来。
五斗星君本担心悟空猴性顽劣难驯,生恐他吃醉之后,会生出诸多事端。
却不料悟空酒量极豪,酒性也好。
吃了许久,也只是半醉,且并不闹事,只是与五斗星君称兄道弟,极是亲热。
星君喜他性子直爽,这一番酒吃下来,和悟空交情极好了。
送走星君,悟空在这齐天府之中四处看了看,心中极是畅意满足。
次日,悟空却又想起,这府是张、鲁二班,奉了玉帝之命,专为自己而起。
他有了一个酬谢二人的心思,就唤过一个使唤小仙,对这个使唤小仙说道:“我着你去请张、鲁二班来此赴宴,不得有误。”
“是,谨尊大圣之令。”
这使唤小仙拿着请帖,去请张、鲁二班赴宴不题。
却说悟空又另行安排了府中仙吏,准备宴席。
不多时,宴席已准备完毕,张、鲁二班也已来到了门外。
“大圣何必这样客气,起这个齐天府,本是玉帝旨意。”
“多谢大圣相邀,我二人感激不尽。”
张、鲁二班和悟空相见之后,连声道谢。
悟空笑道:“我原也知道,起这个齐天府,是你二人奉着玉帝旨意。只是你二人将这齐天府起得这般好看,甚合我意,我怎能不感激二位。我刚到天上,并无朋友,只好请二位来相聚,想是叨扰了你们二位了。”
悟空这话说得让张、鲁二班心中很是诧异。
都说这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个不好惹泼猴,虽有非凡能耐,却甚是不通情理。
眼前看来,却也未必。
这猴王说话十分谦恭,也合情理,并不似他人所言那般胡闹。
张、鲁二班心中对悟空大有好感,言谈之间已是自在了许多,亲近了不少。
悟空与二人吃酒,吃得酩酊大醉,方放他们二人归去。
自此之后,悟空在这齐天府之中,时常邀些朋友相聚,不久便和许多天上仙官混得极熟。
齐天府下二司仙吏,初时带着小心服侍悟空。到后来他们见悟空生性不喜拘束,只喜自由自在,并不需他们着意服侍,却也乐得轻松。
这悟空在天上与三清交流,和四帝论道,更有那二十八星宿,十二个元辰,五方五老,四大天王,无一不交,无一不熟。
就连托塔李天王,初时对悟空心存芥蒂,到后来见他并无恶意,也与他前嫌尽消,对此前之事不再萦怀。
第639章 畅游天宫交情存 看守蟠园馋心生
悟空在天宫之中,过得好不自在,好不逍遥。
他这齐天大圣做得,比下界猴王更顺心畅意。
他本不喜拘束,又好交游,与这天上诸仙官,交情好者极多。
不是今朝他做东,就是明日有人请,虽无他事,却也是不得闲暇。
悟空乐在其中,东奔西走,南来北往,整日在各个神仙府宅之中流连。
却说有一个仙官,名叫做旌阳真人,看悟空整日无事,只是交朋结友,吃酒往来,就对玉帝禀道:“启禀玉帝,有齐天大圣孙悟空者,本为下界妖仙,今在天上仙箓。交朋结友,无日不相互往来;呼朋叫伴,整天只彼此饮宴。臣诚恐他闲中生事,别生事端。不若与他一个事务管理,也好收了他的心,伏了他的性。恳请陛下圣裁。”
玉帝闻听,说道:“仙卿所言有理,朕这就安排事情与他做。只是不知让他做什么事好?”
殿上两班文武群臣,各自议论。
旌阳真人又言:“现今蟠桃园无人看管,莫若就让他去看管蟠桃园,陛下以为可否?”
玉帝闻言大悦,说道:“甚好,这蟠桃园原也不须人看管,让他去做,不须担心他做不好,也可拘了他的性子,安了他的脾性。众仙卿,可有他议?”
殿上两班文武仙官,闻听之后,都说玉帝此议甚好。
那悟空正在齐天府中闲坐,思量着去何处耍他一番,却听到有仙童传旨,说是玉帝召见。
悟空不知是何事,就随着这仙童,来到了灵霄宝殿之上。
“陛下召我,有何事见教?”
玉帝说道:“你到天上已有不少时日,想对这天上之事尽已熟悉。今有王母娘娘蟠桃园无人看管,我意让你去看管。这园中仙桃是世间少有仙果珍品,你须小心在意,不可轻忽。”
“看管蟠桃园?也好,也好。”
悟空答应得并不迟缓,玉帝甚为满意。
悟空受了玉帝这个安排,出得灵霄宝殿,来到齐天府中,等不得多时,就去了蟠桃园中。
这悟空去得却是早了,原来玉帝之意刚刚传于他,却并未传于这蟠桃园中诸仙,是以这个园中之仙并不知晓。
却说悟空来到了园中,刚刚入门,就有一拿着蟠龙龙头杖之老人,出来阻他。
“大圣,你到此园中,是为了何事?”
悟空听见问他,看了过去,却是一个须发皆皓耄耋垂垂老者,身形矮小。
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这蟠桃园中土地。
却原来这个蟠桃园中土地,并未收到玉帝旨意,也不知这蟠桃园,已是交了悟空看管。
他只是忧虑悟空到园中吃桃子,是以相阻。
悟空见这老丈阻他,却也不恼,说道:“想你还未得知,玉帝已派了我来管这蟠桃园了。”
“有这等事?”
园中这个土地正在迟疑,已有仙童来传旨。
他受了玉帝御旨,已知悟空确是奉了玉帝之意来看管蟠桃园,就不再相阻,迎悟空进来。
悟空进得园来,看到园中结着硕大的桃子,枝头之上硕果累累,不由得欢喜非常。
园中土地向悟空介绍道:“大圣请看,这是前面一千两百株果实,名叫仙道果,果实在这园中最小。若是寻常人吃了它,则可以增加道行,成仙得道,自是不费力气。”
悟空闻说,上前去看,发现这果子颜色极是好看,闻着香气浓郁。
他欲摘一个尝尝,又因眼前有土地在,却也是不好伸手。
那土地并不知悟空心中所想,带着悟空走过了这一千两百株仙道果,眼前又出现了一片果林。
只见这林中桃子,看上去比前者颜色更好,香气更浓,个也更大。
蟠桃园中土地对悟空说道:“大圣你来看,这一千两百株果树,名叫长生不老果,六千年一熟。若是平常人吃了,则可脱去肉体凡胎,飞升上界,得长生不老之功。”
悟空看得更加眼热,心中只想吃它一个。
那土地却又带着悟空,穿过了这一片林子,来到了另一片果林前,说道:“大圣你看,你一千二百株桃树,上面果子是九千年一熟。平常之人若是吃了,则可和天地日月共存,永生不灭,到大自在天中享乐了。”
悟空看去,只见这一千两百株林子之中,树上所长之果子,更加诱人。个个鲜艳无比,人在林外,那香气已随着风飘入了鼻中,闻之让人飘飘欲仙,身强体壮,精力倍增,且神智清明,心思清澈,更无一丝杂念可生。
悟空喜之不尽,搓着手,直欲进得林中,就吃它个畅心快意。
只是那园中土地,依然在念念不休,向悟空介绍着这园中之事。
悟空也只得耐着性子,听他说了。
这土地又对悟空说道:“大圣,我来带你见见园中诸仙吏。”
“好说,好说。”
“诸位仙吏,请出来和大圣见面。”
随着这土地一声呼叫,园中诸仙吏,像运果力士,汲水仙童,摘果仙子等,皆来和悟空见面。
悟空对诸人说道:“我受玉帝之命,来看管这蟠桃园,尔等有事,自可来向我禀报。若是无事,却也不必烦扰。”
众仙吏都说了声“是”,又各自去做事了。
悟空又对这园中土地说道:“多谢老仙翁你介绍诸般事务,现今我已知晓了,也请老仙翁你自去休息可好?”
“大圣,若是有事,可叫我来,我听大圣你所使。”
“多谢,多谢。”
悟空对这个园中土地拱了拱手,让他离开,悟空便进了林子之中,四处查看。
只见这林子之中,枝头上结着大小不一的果子,诱人无比,让悟空看了之后不由得馋涎顿生。
悟空正想摘一个尝尝,却有锄草力士到林中来,正遇着悟空。
那力士恭敬说道:“不知大圣在此,可是有事吩咐。”
悟空只好将腹中馋虫压住,说道:“并无事吩咐,我只是随处看看,你自做事则可。”
那力士闻言施了一礼,在林中锄草。
悟空看看不便,只好离了这桃林,回了府中。
第640章 为因解闷下界来 又缘奉职上天去
却说悟空欲尝这园中蟠桃,连着几日不得其便。
悟空心中生闷,看个时机出了南天门,欲到花果山走一遭。
还未到花果山地界,有股熏鼻异味从下方传来。
悟空一看,正是那只啖矢怪。
下方方园十里范围内,被这只啖矢之怪染得尽是此味。
悟空遮鼻而过,却是不愿踏近半步。
那啖矢之怪倒也眼尖,已是看到了悟空腾空而来。
“呔,你何敢在我面前腾云驾雾?”
那啖矢之怪浑身粪黄,馊臭难闻,却显出了副凶狠模样,对悟空大声喊着。
悟空将鼻遮了起来,拿出棒子,又收了起来,他只恐将好端端铁棒也沾染了这怪身上之矢。
悟空鼻遮而转,那啖矢怪却以为是悟空在让他,惧他,不由得更加得意。
“哈哈哈哈哈,你也知让我?惧我?哈哈哈哈哈。”
啖矢怪纵声大笑着,心下却是发虚。
只因他虽蠢陋,也只悟空并非惧他。
悟空远远立定上风口,对这啖矢之怪说道:“你当我让你?你是何许人?我是何许人?难不成你以为,普天之下皆你长辈乎?我又为何让得你来?你言我怕你,我非怕你,实是不愿闻得此熏天之臭味。尔自在粪中叫嚣,自鸣得意,倒也是蠢得可怜。”
悟空出言之时,那啖矢之怪正在啖矢,兼以相距较远,悟空声音他并未听见多少。
他只以为,悟空是怕了他,是让了他,心中愈加自得而啖矢愈欢。
悟空甚恶这啖矢之怪散发之异味,方圆十里之内尽染,他却是不愿近得半步,站得极远。
近之无益,又染恶臭,所为何来?且让此怪自在矢山粪海之中沉浮自了。
不说悟空离开,却说那个啖矢之怪,此时却是心满意足,甚是得意。
这种得意,只是面上,内心之中,却是发虚。
这是为何?
只因他只愿在此矢中安身,却不愿再回到洞中去。
说起来,这也是此怪之伤心事了。
洞中之事,他想想便甚是烦恼,却又不能为外人所知,毕竟关系他之面子。
个中滋味,这啖矢之怪暗自品之,却只能将一副嚣张面孔,显露在外。
此是这个啖矢之怪之事,悟空却也不加理会。
悟空离开这啖矢之怪约有十里开外,那恶臭之异味方渐渐不闻。
悟空此次,本是想去水帘洞中。
行得片刻,那水帘洞已是遥遥在望了。
离得几日,悟空此时又见到此景,心中倍觉亲切。
又再看时,却发现有两员健将,正是那个小太岁与小病秧子,在带着众猴演练阵法。
悟空甚喜,叫着两个名字,来到了洞前,行到了阵外。
小太岁和小病秧子听得悟空叫它们,转身看到悟空面目,各自喜得将兵器急忙放在一边,上前来见悟空。
“这几日来,你们在此洞中可好?”
悟空甚是关心这山中诸猴,言辞温和,眉目带笑,问着小太岁和小病秧子。
“极好,极好,只是大王,这却不是几日,而是已过得几年了。”
小太岁这话,让悟空恍然大悟。
却是这个道理。
天庭一天,凡间一年。
悟空到得天上,粗粗算来,已有好几日了,这凡间自然也已是过了数年。
悟空说道:“是我想得差了。”
小病秧子说道:“大王刚去天庭,想有是许多事做,于这些小节上,自是不甚在意。”
悟空笑道:“本来无事,刚刚接了一个差事,倒也清闲。”
他们几个说话时,众猴众兽众妖已是围了上来,各自叫着“大王”,好不热闹。
小太岁问:“不知大王,现在天上做着何事?”
“玉帝差我看管王母娘娘蟠桃园,这个差事本不难做,只是有桩事情,让我心中烦闷。”
小病秧子问道:“不知是何事让大王烦闷?想是那园中仙吏,不听大王使唤?”
悟空说道:“倒也不是此事,而是园中仙桃长得极好,我每每欲吃,园中总有仙吏园丁在侧。不得其便,是以烦恼。”
众猴闻听,皆为悟空叹息。
盖因这众猴子,与悟空性子却是相同,极喜吃桃子。
听得悟空说,蟠桃园中有许多大果子,却是看得吃不得,它们俱与悟空心思一般无二,都觉可惜。
悟空与众猴嗟叹得多时,众猴欲迎悟空进洞中,为他设宴洗尘接风。
“大王,你来一次不易,我等为大王接风洗尘,表表心意。”
这话却是那个长臂通猿所言。
它与小太岁、小病秧子、赤尾马猴三个,皆属四健将,此时它与赤尾马猴两个,也已来到了悟空身边。
悟空说道:“这事却不可行。我只是得空下界来,并不能久留。此事若是让玉帝知道,少不得又是一番责难。我倒不怕他责难,只是怕他聒噪。孩儿们,我说与你等听着,若是那天上蟠桃园中果子,我能吃得拿得,必送与下界来与你等尝。”
山中众猴子闻听,都欢呼起来。
连那等不乐吃这个果子之众兽众妖,也感悟空之诚,欢呼不已。
悟空在山中与众相见片时,流连片刻,言笑畅谈之后,又准备驾着筋斗云回天庭去了。
离得水帘洞,苍穹已然在望。
悟空刚刚腾起,过了数十里,却又闻得了那股异味。
想来是有风起,带来了那个食矢之怪的恶臭味道,传到了这个方向,应是这样。
此怪正像民谚所言:屎壳郎爬到了脚面上,不咬人,它却恶心人。
只是这个世间有此一怪,却也是不足为奇,悟空对此怪,任其啖矢自甘并不理会。
悟空一个筋斗,南天门已是在望。
有金甲神人正在守门,悟空吹根毫毛,一只大鹏鸟展翅飞过,引得那守门金甲神去察看。
悟空却是趁此机会,进得了南天门中,又吹了一口气,将那毫毛所变之大鹏鸟收了。
进了南天门,悟空再无顾虑,悠悠然朝着齐天府而去。
到得府中看看无事,他又来到了蟠桃园之中。
众力士看到悟空来了,上前相见,悟空一一见过,向前行着。
仙桃之味更浓,香气随风而散,弥漫整个园子。
第641章 赚得大仙转通明 却留猴王赴瑶池
悟空在这蟠桃园中从外到内,走了一遭,看那枝头之上,多有成熟之大桃。
颜色鲜艳,味道馥郁,极是诱人。
悟空欲摘仙桃而食,却碍于园中人多眼杂,转念一想,有了个主意。
他对园中诸仙吏说道:“今日你们且去园外守着,我在这园中休息片刻。待我醒来,自会叫你等进来。若是不叫,则不许叨扰。”
园中众仙吏闻听,都说了声“是”,就出了蟠桃园,去外面守着了。
悟空看看园中再无一人,喜出望外,跳上枝头,捡最大的桃子就吃了起来。
这园中桃子成熟者极多,大者可逾人头,小的也有拳头大小。
悟空吃了两个大的,已是腹中饱饱。
他从枝头上跳下来,伸了伸懒腰,极是满意。
放眼看去,园中少了两个大桃子,却是并不起眼,若不细数看不出来。
悟空自以为得计,开了园门,又将那些园丁放了进来做事。
自此之后,悟空每隔两三日,便会想法支开这些仙吏,吃那园中之桃子。
却说这一日,悟空又在园中吃了两个大桃子,他自己也化成了一个大桃子,正躺在枝叶间休息。
若是往日,悟空不叫,仙吏们俱在园外守着,并无一人敢入内。
这一日却是有几位仙女,奉了王母娘娘之命,到这个蟠桃园中摘桃。
是以,她们并未告知悟空,就进了园中。
悟空正在园中桃树上熟睡,并不知已有仙女进园了。
那仙女们进得园内,四处看了看,不由得惊讶不已。
只见这园中,大桃子一个也无,中桃子数量寥寥,只有小桃子为数尚多。
仙女们面面相觑,不知为何会是这般模样。
她们却也不知,这实因悟空在园中吃了多日,越吃胃口越好,愈吃胃口愈大,将那大桃子尽数吃完,中桃了也所剩无几了。
仙女们叫出园中土地,问土地为何大桃子一个也无。
土地对众仙女们言:“小神却也不知,这园子本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看管,莫若我将他叫来,仙子们可问他便是了。”
“就请老仙翁叫大圣来。”
土地在园中四处找悟空,却也找不到。
只因悟空已化身成了一个桃子,正在枝头上熟睡,这蟠桃园中土地,又怎能找得到。
四处寻了一遍,寻不到悟空,仙女们无法,也只好先行摘桃子。
悟空正在熟睡之中,听到身边有人窃窃私语,欢笑不断,他猛然惊醒。
睁眼看时,却是几个拿着篮子的仙女,正在园中摘桃。
悟空大喝一声,从枝头上便跳了下来。
“你等是何人?为何擅入蟠桃园内,却不告知与我。”
众仙女正在摘桃说笑,不妨悟空突然凭空跳了出来,全都吓了一跳。
内中就有一个仙女,上前说道:“敢问,你就是看管这园子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悟空说道:“正是老孙,你们从哪里来?受了何人之命,来这园中摘桃子?”
那仙女说道:“大圣休恼,我等是受了王母娘娘所差,来这园中摘桃,却是为了举行蟠桃宴所用。只因大圣方才不在,遍寻不见,是以未曾告知大圣。”
悟空闻听,又问道:“这蟠桃宴又是何事?所请者是谁?”
仙女言:“所请者,有南极仙翁,福禄寿三星,诸天神佛,西方菩萨,更有太乙真人,镇元子大仙,三清四帝五方五老等诸仙诸佛诸神诸圣。”
“可有请我否?”
仙女见问,说道:“却不曾见过大圣的名字。”
悟空闻听,心中已是不喜,转过身去,说道:“你等且去摘桃子。”
众仙女各自散开,便在园中摘桃子。
个中却有一位仙女言:“我道齐天大圣是谁,却原来只是个猴子。”
“是呀,也不知这只猴子有何神通,竟能封了个齐天大圣的名号。”
众仙女闻言,俱是低笑。
悟空听得真切,不由得心中更恼,暗暗切齿。
本来这蟠桃宴不请他,已是让他心中不乐。这番又听众仙女小声嘲笑他,悟空不由得心中火起。
他暗道,好,好,这蟠桃宴不请我也罢,我自去吃个痛快便是了。
桃子却不必说了,他在园中三天两日便吃一次,已是吃了不少。
只是那宴席之上的美酒佳酿,各种仙肴,各类珍馐,悟空却想去尝尝。
想到这里,悟空对着园中仙女吹了口气,说了声:“定。”
那仙女们被悟空施了定身法,全在蟠桃园中屹立不动,再不能动得一步了。
悟空看看她们,知不用担忧诸仙女报信,他便飞身而起,朝那瑶池蟠桃宴上而去。
正行之间,悟空看到了一人,正是赤脚大仙。
这赤脚大仙也是受了王母娘娘之邀,准备去蟠桃宴上赴会。
悟空恐他去得早,误了自己的好事,就按下云头,对赤脚大仙说道:“敢问大仙何往?”
“受王母娘娘之邀,去瑶池赴蟠桃盛宴。”
“大仙有所不知,只因这宴会上请了不少人,恐人多嘴杂,乱了礼法。故而,娘娘差老孙一一告知,先去通明殿演了礼,再去瑶池赴蟠桃会。”
赤脚大心地光明诚实,不知这猴子耍诈,说了声好,就转而去通明殿了。
悟空得计,心中暗喜,使了一个筋斗云,来到了瑶池之上。
只见这瑶池之中,仙雾飘飘,仙乐阵阵,力士正在打酒,仙吏正在布菜。
那酒味随着仙风飘来,确也是仙酿琼汁,闻得悟空暗生馋涎。
悟空使了个法术,变出许多瞌睡虫来,放了出去。
众力士和众仙吏正在忙碌,却不料一阵困意袭来,个个哈欠连连,不觉之间已是睡倒。
悟空上前,看看众仙吏和力士睡熟,他就跳上了桌来,饮仙酒,吃仙肴。
只见这桌子,布着世间少有的果品,放着天上难得的美味。熊掌燕窝随处见,龙肝凤髓亦寻常。端得是美味佳肴,珍馐宝馔,玉液琼浆,异果奇珍。
悟空看罢,喜之不禁。
他拿起酒壶,斟了杯仙酒,喝一口浑身通泰,喝两口飘然欲飞。
悟空嫌一杯一杯斟来太过麻烦,索性拿着酒壶,对着壶嘴来个了痛饮。
吃得多时,痛饮足够,悟空心满意足,就想回府休息。
第642章 老君金丹飨猴王 玉帝天兵拿悟空
悟空吃了不少酒,此时已是半醉。
他脚步踉跄,头晕眼花,本想回齐天府,却不知怎的,又转到了老君炼丹的丹房来了。
也是事有巧合,悟空到此之时,丹房中空无一人。
原来,老丹应燃灯古佛所邀,正外出讲道说法,身边仙童跟随,这丹房却是未留一人。
悟空四下看看,叫了几声,却无人应。
“想是这房中无人在,不知老君去了哪儿了。”
悟空本待离去,转念又一想,自己早有到此拜访之意,何不借此机会在这丹房中走一遭,且看看这太上老君炼丹所用是何器具,所炼之丹有何妙处。
想到此处,悟空迈步进了丹房,四下瞧瞧,觉得样样新鲜,色色新奇。
只见丹房正中间,是一个丈许炼丹炉,似宝葫芦模样。
那炉上口却是封着,在葫芦肚上,开着一个口,可添柴加火,可送料取丹。
悟空近前观瞧,只见那葫芦之中火势正旺,离得近了,须发几为火势灼得焦了。
“好大的火,想是这葫芦中正炼着丹药。老君做事好不谨慎,丹药尚未炼就,人却不见了。”
悟空退后几步,却听得房中“叮”一声响,有若金石之音。
放眼看去,悟空顿时欢喜不已。
你当是何物?
原来正是那太上老君盛丹药的宝葫芦,挂在壁间,不触而鸣,放着五色光彩。
悟空上前,将宝葫芦从壁上取下,摇了摇,一点声音也无。
到下塞子,里面却是满满一葫芦丹药。
“好运气,今日真是好运气。若是老君在时,向他讨几粒丹药尝尝,想来他也不会拒绝于我。而今老君不在,我何不自取来尝?”
悟空兴冲冲从葫芦中取了一粒丹药,放入嘴里细细咂摸,只觉口舌清凉,异香透腑,极是好吃。
吃了一粒,再吃一粒,又吃一粒。
转眼之间,悟空却已是吃了小半葫芦。
他摇了摇葫芦,心说,若是将这葫芦挂在壁间,老君回来也必将发现。
索性,吃它个痛快。
悟空举起葫芦,像吃炒豆一般,将老君花了许多工夫炼就一葫芦丹药,尽数吃了。
放下葫芦,悟空却是清醒了许多。
他知道,这番大闹蟠桃宴,偷吃老君仙丹,所闯之祸已是不小。
这天上,看来再也待不得了。
不若还回下界,再去做美猴王罢了。
想到此,悟空出得丹房,就欲下界回花果山去。
只是他心中还有一个念头,并未放下。
他曾许诺给花果山众猴子,带仙桃去给它们品尝。
现今已准备下界,何不就去蟠桃园中,瑶池宴上,带些仙桃仙果,玉液琼浆与它们吃?
世间人走亲访友,多带礼物上门,这本是礼数。
我老孙回去看它们,本是访旧,带得些许礼物也属当然,更何况与它等也曾有言在先。
悟空一个筋斗云,复又回到了蟠桃园中。
那园中众仙女,目光灼灼看着悟空,却是一动也不能动。
悟空不论大小摘了许多桃子,又去瑶池盛会上,带得了许多美酒佳酿,径赴下界去了。
悟空离开瑶池盛会之时,那会上的搬酒力士,待客仙子,尚在酣睡。
到了南天门,悟空又似以前那般,耍了个手段,妆了个幌子,骗过了金甲神耳目。
悟空来到下界,将仙果仙酒一一拿出,那山中众猴众兽众妖,全都欢呼不已,俱称大王英明。
悟空也是兴起,就着山中众兽众妖众猴,另取酒果,与这仙果仙酒放在一起,做了个仙果盛会。
山中众兽众妖吃得开心,洞里洞外尽是笑声。
却说那兜率宫中,太上老君刚刚回转,听童子来报,说丹房内失了窃。
老君心下纳闷,这天上也有窃贼?是谁这般大胆,竟敢到兜率宫中捣乱。
一进丹房,老君惊诧不已,只见好好一个盛丹的葫芦,胡乱扔在一边。
再一看,葫芦里却是一粒丹药也无了。
“好大胆的贼人,童儿,你们看守宫门,我去玉帝处禀报此事。”
老群安置好了宫中诸事,来到了玉帝处报知此事。
不料,刚到宝殿之上,他看到已有人先他一步,正向玉帝奏事。
这奏事者,正是赤脚大仙。
赤脚大仙受了悟空所骗,去通明殿等了多时,却连一个仙官也未曾见到。
他问仙吏,方知并无到通明殿演礼之事。
大仙已知为悟空所骗,气咻咻来到了灵霄宝殿上,向玉帝诉说此事。
玉帝听闻赤脚大仙所说,又惊又气,说道:“这孙悟空太也无礼,为何做出这等无状之事?赤脚仙卿你莫急,我着仙吏去带孙悟空来,为你讨个公道。”
“多谢玉帝。”
赤脚大仙刚然退下,太上老君又说道:“陛下,老道我出外讲经说法,不意丹房之内,竟为盗贼所入。我曾炼了一葫芦丹药,原是想着供玉帝与王母娘娘开个丹元大会,今番只怕是难以如愿了。”
玉帝和王母娘娘闻言,俱是惊诧不已。
连老君的丹房都敢擅入,且又盗走了金丹,这贼未免太过大胆。
“太上道祖可知,此事是何人所为?”
太上老君说道:“老道并不知晓,来此途中,听仙吏说,曾见过齐天大圣孙悟空,朝我兜率宫中行去。”
“又是这妖猴。”
玉帝更加气恼。
他还未使仙吏去找孙悟空来,殿内却又进来了几位摘桃仙女,瑶池会上的搬酒力士,和齐天大圣府内的使唤仙吏。
“你们到此,为了何事?”
见玉帝发问,摘桃仙女将她们被孙悟空施了定身法,直到如今方得脱身之事,一一和玉帝讲明。
瑶池会上的搬酒力士,却说不知是何人,将蟠桃盛会搅乱,美酒佳肴,已吃了不少。
而齐天大圣府中的仙吏,则禀明玉帝,说孙悟空自昨日离开府第之后,再也未回,到处找寻不到。
此事已不言自明。
这诸般祸事,全是孙悟空所为。
这孙悟空闯下这等大祸,应是畏罪下界,已离开天宫了。
“来人,速速去往下界,将孙悟空捉拿正法。”
玉帝下令,众天兵天将听令,整顿已毕,浩浩荡荡朝花果山行去。
第643章 星君独战不能敌 众将合围也难胜
这番出兵,玉帝却不似上次那般,只派了李天王带着些许天兵天将出征。
这一次,他派出了十万天兵天将,更有那一十八架天罗地网,将一个花果山围得水泄不通,飞鸟不能逾,走兽无法逃。
打头阵者,是九曜星君。
他来到花果山水帘洞着,对洞外守卫嚷道:“速速去让孙悟空出来受缚,不然你这山中一众生灵,无一能得生还。”
那守卫山妖看他来势汹汹,又看云层之中,天兵天将列着阵势,黑压压一片数也数不过来,极是害怕。
守卫山妖进得洞中,向悟空禀报:“大王,不好了,天兵天将到我们洞前叫阵来了。”
悟空安坐在洞中,手拿一个仙桃正在吃得欢,闻言将仙桃一抛,说道:“来得这般快?有多少天兵,多少天将?叫阵者是谁?”
守卫山妖说道:“天兵天将数也数不清楚,满天都是。门前叫阵者,却是一个相貌狰狞丑恶的天神,却不知他叫什么名字。”
悟空暗自思索,看来此番,天帝是不将他拿到决不罢休了。
他起身对小妖说道:“你且莫急,待我出去看看。”
身后早闪出四健奖,欲护卫悟空。
悟空说道:“你们带着众孩儿们,列好战阵。此番形势险恶,须得听我指挥,不可轻举妄动。”
四健将得令,将山中妖兽众猴叫齐,来到门前排好了阵势,为悟空助阵。
悟空出得洞外,看到门前挑战者,是九曜星君,他笑道:“星君一向可好,不知你这般气势汹汹,却是为了何事?”
那九曜星君闻言大叫:“好个孙悟空,到了这般境况,你尚不知愧,犹在胡言乱语,实是可恶。”
悟空又笑道:“星君何须做出这副模样,想我两个在天上,也曾一处饮酒,有着交情哩。”
九曜星君道:“你闯下了莫大祸事,惹得玉帝极恼极恨。若你能束手就擒,到玉帝面前诚心认错,甘愿受罚,我自可为你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若是你不知对错,无意改悔,则此前交情再也休提。”
悟空道:“这么说来,星君一定要战?”
“战与不战,全在你一念之间。”
悟空跳上大石,拿出棒子指着九曜星君道:“好个大言不惭的星君,你此番必定拿得我,方才罢休,却又说战与不战,在我一念之间。我不似你这般伶牙利齿,却有手中这条铁棒在。拿不拿得我,你须问问它。”
“孙悟空,猖狂的猴子,莫怪我手下无情,纳上命来。”
九曜星君说罢,使出法力来战悟空。
看看他离得身近,悟空将棒一伸,变得丈许来长,照定九曜星君头顶打将下来。
星君将头一偏,却不防悟空脚下使绊,将他绊了趔趄。
趁星君立足未定之时,悟空又将金箍棒照头压下。
那星君只觉头上黑压压一根棒子压来,他就地一个翻滚,滚出阵外,已知不是悟空对手。
“好个妖猴孙悟空,竟敢抗旨不受伏,你等着,今天定叫你难逃网罗。”
这星君也是输人不输阵,指着悟空咬牙切齿,恨恨而去。
悟空却在后面指着他笑道:“星君莫恨,回去再请个能打的来,你这本事却也不中用。”
九曜星君回到阵中,众将已知他败在了孙悟空手下。
李天王对众将说道:“这妖猴虽然顽劣,却也有些道行,等闲之人制他不住。不若众将齐上,还可有些胜算。”
李天王这话一说,就有四大天王和二十八星宿,走出了阵列,说道:“我等愿一齐去和孙悟空一战。”
李天王说道:“待我再安排些天兵殿后,随着你等杀入花果山,捉了他的兽妖猴兵,去了这妖猴的羽翼。”
安排已毕,四大天王带着二十八星宿,按落云头,来到了花果山。
这一番却是混战,兵对兵,将对将,直杀得天昏地暗,花果山上杀声震天。
悟空一个人抵敌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犹有余力。
那山中众兽众妖,却抵不过天兵之威,多有被拿去者。
托塔李天王看看众将齐上,也不能胜得悟空,他心中焦躁,带着哪吒下来助战。
悟空抖擞精神,以一敌众,丝毫不落下风,当真是一番好战。
直战到天色将昏,众将也未能将悟空降伏。
李天王看看时辰不早,就收了兵暂回天上去了。
悟空回头检点一番,发现七十二洞妖王,与山中诸兽王,尽已被天兵天将捉去。
且喜这山中众猴子,却是一个也不曾少。
原来他们在战阵之中,极是敏捷,看看情形不对,就躲到了山洞深处。
那天兵天将不知洞中情形,只在洞外交战,并不敢进到洞中深处,是以众猴子得以保全。
悟空看看众猴一个不少,心中甚喜,说道:“今日一战不分胜负,明日必有一场恶斗。孩儿们,回洞中好生将息,吃饱喝足养好精神,明日再战。”
众猴子连声称是,随着悟空进了洞中。
早有赤尾马猴安排的小猴子,送上了椰果酒浆,众猴饱食一顿,气力恢复不少。
赤尾马猴说道:“大王,今日晚间,须得严加防守,谨防他们夜中来袭。”
悟空说道:“这话有理,你是老成者,此事由你来安排,我自放心。”
“是,谨遵大王之令。”
这赤尾马猴做事极是谨慎,在洞里洞外安排了许多个守卫,看看再无缺漏,可保晚间无虞,这才放下心来。
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悟空与洞中众猴休息已毕,饱餐一顿,个个精神饱满,拿着兵器出得洞外,列好了战阵,等着天兵来战。
悟空看了看阵势,见众猴个个精神,只只抖擞,心下甚是满意。
不多时,天兵天将又来到花果山前,在云层里列好了阵。
悟空将金箍棒指着云层中的天兵天将,叫道:“昨日未曾战得痛快,今日必让尔等有来无回。”
众猴子听悟空话说得极是有气势,全都吱吱叫着为悟空助威。
云层中天兵天将虽听到悟空叫阵,却是丝毫不动,只在等着李天王将令行事。
第644章 普陀落迦观音徒 高天玄穹玉帝甥
悟空带着众猴,对云层中天兵天将叫阵。
托塔李天王正准备安排将领出战,却有天兵来报,说是木叉求见。
李天王心下纳闷,不知此时木叉来见他,是为了何事。
他传下将领,将天罗地网打开一角,让木叉进来。
小校领命而去。
不一时,木叉来到了阵中,见过李天王。
“父王一向可好,愚男见过父王。”
“吾儿不随着菩萨修行,来此何为?”
木叉见问,回道:“好叫父王得知,愚男正是奉了菩萨之命,来此助父王一臂之力。”
李天王闻听,甚是欢喜。
这木叉本是李天王之子,哪吒的兄长,一向随在南海普陀落迦山,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身边修行。
观音赐予了他一个法号,名字叫做惠岸行者。
这一日,观世音菩萨应玉帝之邀约来赴蟠桃盛会。却不料到了通明殿中,来到瑶池会上,并不见盛会之况,而只是几个仙圣在一边嗟叹。
菩萨看去,发现这蟠桃盛会上,只有残羹剩果,打翻的酒杯,踢倒的桌案,一片狼藉。
观世音菩萨十分诧异,来到灵霄宝殿之上,问过玉帝,方知这全都是妖猴孙悟空所为。
“那孙悟空是何等妖仙?竟敢这般大胆?”
玉帝听菩萨问,说道:“他本是下界一个石猴妖仙,天生地长,受了日精月华孕育而成。出生之时,已是惊动了天庭。我本以为他修得猴身,也自不易,并未管束,任其在世间自在逍遥。却不料他不知从何处,学得了一身本领,大闹龙宫,擅闯地府。我封他做弼马瘟他不乐意,反下天去。又封他为齐天大圣,他却又不守本分,做出许多事来。先前我派了十万天兵天将下界拿他,并未得手。这妖猴一身好本领,甚是难以对付得了。”
菩萨闻说,微微颔首,说道:“原来是这样一个妖仙,也罢,玉帝不必烦恼,莫若让我身边徒儿,惠岸行者去与那妖猴交手,或可将其擒来也未可知。”
玉帝见说,答应了下来。
这惠岸行者,就奉了菩萨之托,玉帝之旨,来到了李天王阵中。
李天王吩咐天兵天将助威,惠岸行者拿着一根铁棒,下了界来,和孙悟空对战。
悟空和众猴正在叫嚷,突见云层中落下一个人来,眉目清秀,气度不凡,年纪甚轻。
悟空甚是奇怪,大声叫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惠岸行者说道:“我乃李天王太子木叉,现在观世音菩萨身边为徒,观音赐号惠岸行者。”
悟空大笑,说道:“也不知这李天王到底有几个儿子。前番来了个哪吒,却是个奶味未干的小娃娃,今番你又来与老孙对战。果是像世人所说,上阵父子兵不成?莫若你乖乖回去,告与你父王听知晓,再不可来相扰,也好免得我失手伤了你,倒让你徒增伤痛之苦。”
惠岸行者闻言叱道:“好个说大话的孙悟空,我就来领教领教你的手段。”
他话不多话,只此一句,便从空中绰着铁棒,照定悟空头上打来。
悟空架棒相迎,他两个就战作了一处。
只见,木叉铁棒从空至,悟空金箍自下迎。从空而至声势威,自下而迎力不怯。两棒相交迸巨雷,一声霹雳绽火光。木叉手麻棒不稳,悟空飞身精神长。对战本在山洞外,转眼两将站云上。喊杀之声不绝耳,山岳晃动妖兽慌。天罗地网布愈紧,众将听令李天王。战罢多时无胜负,悟空心下不着忙。觑定木叉身不稳,金箍棒入瞄空当。木叉躲身不能避,胜负已分在此棒。
木叉战败,知自己并不是悟空敌手,只能拖着铁棒,飞入了李天王阵中。
这木叉的本领,与各位天将相比,实不在于下,他却也胜悟空不得。
李天王自知,若是想凭这些天兵天将,就将悟空拿下,并不容易。
“吾儿近前来,我着大力鬼王带你,速去玉帝面前禀报此事。”
“是,父王,愚男领命。”
木叉随着大力鬼王,来到了灵霄宝殿之上,向玉帝诉说他战败一事。
玉帝闻听,极是惊讶。
这惠岸行者木叉,是观世音菩萨徒弟,本领已是不凡,又得观音真传,却无法将孙悟空拿下。
这般看来,随李天王前去捉拿孙悟空的天兵天将,或将无功而返。
木叉战败来禀,不只玉帝惊讶,就连观世音菩萨也是意外。
菩萨对玉帝说道:“看来这妖猴确也本领非凡。”
玉帝说道:“不知将如何拿得他,也不知何人能将此妖猴降伏。”
观世音菩萨微微笑言:“我保举一人,可与这妖猴一战。”
“是谁?菩萨快快道来。”
“灌江口二郎真君。”
“是他?”
玉帝闻言,微微一怔。
这二郎真君原名杨戬,与玉帝有着舅甥之名份。
他心性极傲,虽为玉帝姻亲,却不愿借此身份,在天庭之上谋得名份,而是封在了灌江口,称号显圣二郎真君。
这二郎真君是个有真本事者,玉帝听观音菩萨提起他,心中也是暗自认可。
只是玉帝所顾虑者,杨戬听调不听宣,此时颁下令去,恐他不受。
玉帝将此顾虑说出,观音菩萨言道:“玉帝不必有这般顾虑,显圣二郎真君虽不听宣,却也听调,玉帝下旨,他自无不从。”
“如此说来,就请他出战。”
玉帝下了一道旨意,早有仙使将此旨意送到了灌江口,说与二郎神杨戬听。
二郎真君听得这是观音所举,又有玉帝旨意,自无不从。
他打点行装,带着身边六圣,连着一千二百草头神,驾起云离了灌江口,来到了东胜神州地界,花果山上空。
只见这上空,被李天王率着天兵天将围得水泄不通,似一张大网将整个山牢牢罩住。
李天王看到二郎真君前来相助,赶忙迎接。
二郎真君说道:“天王不必多礼,可将这天网四方密密围定,却将上方打开,好让我伸展拳脚,与那妖猴大战。”
李天王闻言,就依二郎真君所说,将天网上空放开,只将周遭围定,留与二郎神战悟空。
第645章 在吾山中显本领 到尔庙内受香火
“来者何人?”
悟空看到有一个神采奕奕的将领,身边领着六名帮手,正站在云中对他指指点点。
悟空大叫,那员战将却不理会,反转身又与李天王说话去了。
原来这二郎神得知悟空有多般变化,恐在对战之中,悟空使个法子变走,那时却也不好拿他。
是以他转回身,对李天王言道:“还请天王将照妖镜擎好,照定这个妖猴,让他无所遁形,我也好拿他。”
“真君所言极是。”
李天王吩咐哪吒拿出照妖镜,从天空中照向悟空。
二郎真君这才率着六圣下界,来到了悟空面前。
“你这厮好没道理,与我来战,却不敢报上名来,想来也是个无名小辈。”
悟空柱着棒子,指定二郎真君,讥笑于他。
二郎真君冷冷一笑,言:“你这猴子倒有一张好嘴,你听好了,我本是灌江口显圣二郎真君,受了观音所托,玉帝所差下界来拿你。孙悟空,你若是知趣,早早降了,我也不会伤你。”
悟空说道:“原来你就是二郎神杨戬,你不在灌江口做你的庙里神胎,享些信众香火,却跑到我花果山来受死,确也是自不量力。”
二郎神闻言恼极,喝道:“孙悟空,吃我一刀。”
这二郎神手中所拿,乃是一柄明晃晃三尖两刃刀。
这刀七尺来长,刀尖似毒蛇吐信,日光照时,泛着清幽幽冷光,看上去好不怕人。
二郎真君一刀劈空刺来,正对准悟空心口。
那刀好似青龙游水,迅捷无比。
悟空却不着慌,举起金箍棒轻轻格开,只听得呛啷一声,两件兵器相交,火光四溅。
“好手段。”
刚一交手,悟空已知这二郎真君本领不凡,他却是不敢再行嬉戏,打点起精神全力应战。
二郎真君见孙悟空只是将棒轻轻一挥,就将这矫矫似龙一刀格开,也知悟空果然有着非凡手段,能耐确也胜过诸多天将。
他抖擞了精神,已准备好了和悟空鏖战。
说话间,两人已战了上百个回合,不分胜负。
这二人尚自在战,却不知那观战的十万天兵天将,山中众多猴兵,都看得目瞪口呆。
李天王更是看得连声赞叹,直说二郎神确是好本领。
不说观战诸人,却说二郎神和悟空两人,战到三百回合,犹是不分胜负。
悟空心中焦躁,将棒子晃了晃,变得顶天立地一极擎天柱相似,他也随风而长,将身躯变成了山岳一般。
那二郎神却也不甘示弱,也将身体一晃,就变成了和悟空一般大小。
他两个头顶青天,脚踏山岳,手臂一举便伸入云层,脚步一跺便震动幽冥。
这又是一番好战,战过几百回合,依然是不分胜负。
悟空使个法子,取了根毫毛变成本形,他真身隐去,欲从二郎神背后袭去。
不料二郎神早已知晓,一刀将悟空假身刺穿,回转身去刺悟空真身。
悟空暗叫不好,不想这个手段竟让二郎神识破了。
他急擎金箍棒,堪堪挡住了二郎神一击。
“妖猴莫想糊弄于我,你这些手段我却也会得。”
此话刚然说完,二郎神一个变化,在悟空面前隐了身。
悟空急切之间将棒子打了个空,并不知二郎神隐在何处。
他守好门户,跳到一边,讥笑道:“你这厮敢是打不过我,这便逃了去么?果是好手段,这逃跑能耐,我老孙却也比不得你。”
正说话间,悟空只觉脑后有风袭来,他回身一棒,只听得一声巨响,正与二郎神的三尖两刃枪相撞。
悟空觉得手臂微麻,二郎神也觉得虎口震痛。
两个俱是跳了开来,远远立定。
二郎神带来了六个帮手,正是张、李、姚、康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
这六个人趁着孙悟空与二郎神相斗正酣,欲去捉拿山中众猴子。
小太岁,小病秧子,赤尾马猴,长臂通背猿四位健将,看情形不对,知它们这些猴子军,并非六圣对手,仓促之间带着众猴子向水帘洞深处撤去。
悟空看势不对,生恐这些猴子为六圣所伤,将棒子一挥,去战六圣。
不料二郎神趁此机会,从背后袭来。
前有六圣相迎,后来二郎神来袭,悟空腹背受敌,被他七个前后夹击,一时之间倒是弄了个手忙脚乱。
山中众猴子却是趁着这个机会,全数撤到了水帘洞深处,更无一个被捉。
悟空急欲脱身,念了个诀,变成了一只麻雀,飞出了战阵。
二郎神和六圣一看,阵中悟空已不见了踪影,不由得大惊。
二郎神运起神目,看到枝头上所立着一只不黄不灰的麻雀,正是悟空所变,他将身一晃,变成了一个鹞子,对着那只麻雀便扑了上去。
悟空一看二郎神扑来,他赶忙飞离了枝头,又使了个法术,变成了一只蜜蜂,嗡嗡嗡就飞入了丛中。
二郎神所变鹞子身在空中,眼力极好,已看到了悟空所变蜜蜂。
他就变成了一个尖嘴鸟,来啄这蜜蜂。
悟空飞入丛中,看看依然躲避不开。
他又飞到了水中,打了个水浪,变成了一尾游鱼,顺着河底朝着下游而行。
二郎神早又变成了一只鱼鹰,正在下流头,等着悟空游来,准备着嗛这尾鱼。
悟空暗道,好厉害的手段,这番我却变个水蛇,看你还有何法术。
不料二郎真君看悟空变成了水蛇,他又变成了一只灰鹤,伸着铁钳子般一张嘴,照着这水中之蛇便是啄着。
悟空避开,早已跳出水来,化作一阵清风,冲出了天罗地网,瞬息之间已到了二郎真君所封之所,灌江口二郎庙内。
那庙内鬼判看见真君走来,慌忙迎接。
这真君正是悟空所变,庙祝并不识得,只是殷勤相迎,请二郎真君入内视事。
“上次显圣真君去水帘洞降服孙悟空,这几天来,已积了不少乡民所请之愿,请真君过目。”
鬼判说着,将众多乡民所许之愿,取出之后,送到了悟空之前。
悟空却又怎么耐烦得这些事,只是不好发作,免得为他认出,只得勉强视事。
第646章 两个显圣难分辨 一处庙宇可端瞄
正在这时,外面又进来了一个二郎真君,鬼判一瞧竟有两个真君,顿时呆了。
"真,真君,您,您老人家也来了。"
鬼判迎上前去,见过这位新来的二郎真君。
二郎神见这鬼判面色仓皇,形容犹豫,说话之间吞吐不定,不禁心下起疑。
"你为何做出这般模样?敢是遇到了为难之事不成?"
真君一问,那鬼判马上换了个苦瓜脸,对他言之:"实不相瞒,刚刚庙里已经来了一个真君,正在视事查情。也不知他与您,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小的一个也不敢得罪,只有请您与庙里那个真君,自去分辨个真假了。"
二郎神一听,顿时凤目圆睁,剑眉倒竖,左手按腰间剑,右手执三尖两刃枪,大踏步进了庙内。
那悟空正坐在神位上,对着手中诸多案卷发愁,眼见得一脸门官司,甚是烦恼。
看见二郎神进来,悟空却是笑了。
他道:"好个二郎神,原以为你在庙中受众人香火,甚是自在。不想成日里,你竟有这许多事处理,真是好不令人心下生闷。你这个神仙,我却也做不来。"
二郎神瞋目大喝道:"好泼猴,竟敢冒充本神,受我一刀。"
说话间,他便绰起三尖两刃刀,朝着悟空刺去。
悟空从神位上跳下,从耳朵里拿了铁棒晃了晃,碗来粗细,就上前招架起来。
这悟空一边与二郎神相斗,一边嘴里还不闲着,笑道:"你这神仙做也太也无聊烦闷,就是你让与我做,老孙我也不愿做。好二郎,你自去做便是了,我也并不与你等这显圣真君相争,你为何却与我纠缠不休?"
两人连斗边走,从庙里斗到庙外,渐渐远去了。
庙中鬼判此时已然知晓,前来者是孙悟空,后到是方是二郎真君,此前他那番殷勤却是献错了。
却说悟空与二郎神又是一番恶斗,在灌江口直杀得翻江倒海相似,江水倒灌,山岳将倾。
悟空正与二郎神相斗,却不料身后张、姚、李、康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从后赶来相助二郎神。
悟空一个不留神,又为七圣前后夹击。
悟空看看情形不妙,又化成了一阵清风,飘了出去,却是飘到了大山背面。
二郎神与六圣与悟空相斗正酣,突然悟空不见,七人急忙寻找。
"真君,方才似有道清风,越过这山顶,飘到对面去了。"
二郎神一经提醒,隧将手中三尖两刃枪朝着山对面一指,说道:"去山对面捉这妖猴。"
"得令。"
六圣随着二郎神,翻过了山顶,去寻孙悟空。
到了山那边,孙悟空无处可寻,却见山南水北,正**处,坐落着一座庙宇。
那庙宇正处在水边,背依青山,前临深潭,黄茅绿草,前后掩映,端得是一座荒野好庙宇,山间妙兰若。
六圣与二郎神赶到庙边,四处张望,不见悟空踪影。
六圣对二郎神说道:"且进这庙里歇息片刻,再作打算。"
"且慢。"
二郎神叫住六圣,仔细打量起这个庙宇来。
寻常庙宇,若是有旗,多是立在庙前,这个庙宇倒也奇怪,一根直棱棱旗杆,却是正立在了庙后。
那旗杆顶端,一幅小小旗子,任由风吹自是纹丝不动。
二郎神心下起疑,拿起三尖两刃枪,对着那旗子比划着就欲砍将上去。
只见那旗杆突然一倒,却是变成了个猴子尾巴,这庙宇也变成了悟空模样。
原来,这个山间野庙正是悟空所变。
他仓促之间逃过山去,本欲一个筋斗翻到天边,将这二郎神与六圣远远甩在身后。
却又恐他们捉拿自己不得,到花果山中去搅扰众猴子猴孙。
悟空遂想了个计策,就在山下变成了一个小小庙宇,欲赚这六圣与显圣二郎神。
他将身子变成了一个庙宇,将嘴巴变成了大门,牙齿变成了门扇,眼睛变成了窗户。
只是有个尾巴,却是无法安置,就变成了旗子竖在庙后。
他只待七人进得庙来,便将嘴巴一闭,牙齿乱咬,定将七人咬得稀烂。
却不料,二郎神眼尖,正是从这个尾巴上,认出了庙宇为悟空所变。
悟空一个激灵跳起,恢复了原本相貌,指着二郎神笑道:"若非你有副好眼力,就祭了我老孙的五脏庙了。"
"妖猴果然变化多端,却也难不住我。今朝看你还有何能耐,乖乖前来受死便是了。"
二郎神说着,将那个三尖两刃枪对准悟空,身后六圣一齐上前,七人又与悟空战在一处。
悟空此前两次为七人夹攻,已有了几分经验,这次却不似前番那般忙乱,以一敌七,不处下风。
战得多时,七人拿悟空不下,将悟空围得愈紧,生恐又让他使个变化逃了。
二郎神与悟空在灌江口大战,托塔天王与十万天兵天将,仍在花果山上空布阵。
看看悟空已不在网罗之中,李天王急遣大力鬼王上天禀告。
玉帝听闻,惊道:"那妖猴竟能逃得出十万天兵天将,布下的网罗?"
大力鬼王道:"正是。显圣真君二郎神与六圣,现正在灌江口与妖猴大战。"
玉帝说道:"这便如何是好?"
身边走来了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说道:"似这般看来,只是一个二郎真君,恐也难将此妖猴制伏,我来助他一臂之力。"
观音说着,将所拿玉瓶擎起,神目如电透过云层,觑定灌江口正酣战中的悟空,想朝悟空头上砸去。
身边却又转出了太上老君,劝阻道:"此事不劳观音菩萨动手,你这瓶中所盛本是杨枝甘露,若是为了这妖猴泼洒而去,甚是可惜。"
观音菩萨问:"依太上道祖之言,又当怎样?"
太上老君说道:"老道手中有个金刚琢,善能变化,可大可小,法天象地,妙用极多。我将此金刚琢抛下,将那妖猴套中其中,定让他无处可逃。"
观音菩萨听闻太上老君这样说,微微点头,说道:"就依太上道祖所言。"
太上老君将怀中所藏金刚琢拿出,照定战阵之中的悟空抛去
第647章 金刚不坏无计施 火眼金睛有成算
悟空正与二郎神和六神相斗,不妨从空中抛下一个金刚琢,正中他头顶。
悟空被这琢砸了一下,顿觉头晕眼晃,立个不稳,便从半空之中落了下来。
刚刚落地,早有个细腰犬跑上前来,对着悟空就是一口。
悟空想也不想,拿着棒子迎头击去,正中那细腰犬面门,那犬却是呜呜叫着躲开了。
这犬正是二郎真君所带啸天神犬,本极神勇,只是悟空金箍棒更加厉害,这神犬却也不能当之。
悟空赶开了啸天神犬,刚刚站起,空中又飞来了太上老君的金刚琢。
悟空不及躲避,又中了一击,顿觉眼前金星乱晃,似天塌地陷了般。
他还未能缓将过来,那金刚琢从空中落下,将悟空拦腰箍住,两只手束在腰间动弹不得。
金箍棒已丢在了一边,悟空身体也为那金刚琢愈箍愈紧。
情急之中,悟空吹了口气,将金箍棒变小收入耳中,正待挣扎,从天上已降下了二郎真君和六圣。
他们七个将悟空牢牢缚定,再也无法挣扎,遂解着悟空去天庭向玉帝交差。
天宫之中,灵霄宝殿之内,玉帝知悟空已束手就擒,喜之不胜。
"带这妖猴上来。"
玉帝一声令上,二郎真君携着六圣,押着孙悟空来到了灵霄宝殿之上。
此时,李天王已知悟空被擒,就撤去了十万天兵天将,收回了天罗地网,回了上界。
二郎真君将悟空送到玉帝面前,交了差事,受了玉帝封赏,和观音菩萨、太上老君、王母娘娘俱行了礼,便带着六圣回灌江口去了。
玉帝吩咐人将悟空绑在斩妖台上,欲将他铡成两段。
只是这悟空已修成了金刚不坏之体,天地同寿之命,等闲手段伤他不得。
玉帝命仙吏将悟空铡成两段,只见一道亮光,铡刀落下,悟空身体成了两段。
这两段滚落在地上,又自行合在了一处,和此前并没有两样,悟空一毫也不曾伤得。
玉帝看看铡他不死,又命雷公电母,将他雷击电烧,焚为灰烬。
霹雳声响,雷声隆隆,斩妖台上电闪雷鸣,悟空身上似有万道金蛇乱蹿。
稍顷,雷声稍歇,电光消落,再看斩妖台上,悟空也只是被弄了个黑头墨脸,像是刚从墨汁中捞出来一般。
只是,这依然伤他不得。
玉帝与天上众仙官看后,俱是大惊不已。
玉帝无奈,对众言:"似这般怎么是好?这妖猴竟伤也伤不得,杀也杀不得,又该怎样处治是好?"
众仙官面面相觑,无人能言。
太上老君上前,说道:"陛下莫急,我炼丹炉内,有三昧真火,将这猴子投入炉中,必可将使化为灰烬。想这猴子将我葫芦之中丹药全数吃了,我正用此火,将他身躯炼化,却将他吃下金丹,重行炼就而得。"
玉帝闻言,大喜,说道:"便按太上道祖你说的办,将这妖猴投入你的炼丹炉中,炼化他这个好似金刚不坏一般的身躯。"
太上老君带着悟空来到炼丹房内,念了中个口诀,将悟空身上所束着那个金钢琢取出,不待悟空反应过来,已将他投入了丹炉之中。
这炉内之火是三昧真火,可炼化世间万物,更不用说悟空这血肉之躯。
虽然悟空学得了长生不老之道术,修得了与天同寿之功果,在这火中也是难保。
这却是为何?
只因这个火,可消道法解功果,先将悟空所炼成之道法功果一一烧去,再将他这个血肉之躯炼化。
说起来,这个火却也是厉害无比,凶险非常。
只是悟空自有一个应对的方法。
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学道,与道法之上已颇圆融,经义俱通。
他知这老君炼丹炉,是按着八卦方位所制,内中有亁、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个方位。
每个方位俱有所应,而在这个巽位上,正应着风。
悟空在炉内算定了方向,就躲在巽之方位上,虽然炉内烈火熊熊,他周遭却是凉风习习。
悟空躲在此处,虽不为三昧真火所伤,却也被炉中烟雾熏得双眼通红,流泪不止。
悟空暗道,这双眼睛给熏得红肿不堪,只恐此后当不得大用,视物模糊了。
这是悟空的担心之处,他却不知道,这双眼睛因祸得福,竟是因此一熏而成了火眼金睛。
这火眼金睛有个好处,一般的妖怪变形,悟空照眼看去,马上就可见分晓。
是以山精水怪,若想在悟空面前变化形象,欺蒙于他,却也并不容易。
悟空躲在巽处,忍受着烟熏火燎之苦,足足待了七七四十九日,炉中之火方渐渐熄了。
老君炼足了时,思想着这悟空在炉中,恐怕已是早化成了灰烬,遂命童子熄了炉中之火。
童儿领命,将炉火熄了。
老君又道:"童儿,上前将这炉子打开,看看此前为孙悟空所食丹药,炼出了也未。"
"是。"
童儿上前,拿了个凳子,站上去,将上方顶炉盖子揭开。
这一揭不打紧,一道金光从炉中飞出,落地之后化成了悟空,将道童与老君俱是惊得愣在了当场。
悟空从炉中飞出,恨恨道:"老君你炼化我,我却不怪你,只因我食了你仙丹,是我有错在前。这笔账,我们一笔勾销。最可恨者,莫过于玉帝,老孙只不过食得几枚仙果,喝了几壶仙酒,他就命将我绑在斩妖台上,意欲取了老孙性命。这份大仇,却是不可不报。老孙去也,你等休赶,仔细金箍棒无眼,伤着你等无情。"
悟空说完,又化作了一道金光,径飞向了灵霄宝殿而去,只留老君与童子在丹房之中发愣。
看看悟空不见了影子,老君叹道:"这天庭只恐将为孙悟空搅得再无宁日了。"
不说老君在丹炉中感叹,却说悟空驾云来到了灵霄宝殿之上。
玉帝正坐在殿上,问众仙官。
"众位仙卿,计算时日,今日正是太上道祖开炉之日,也不知那孙悟空变成了何等模样。"
第648章 灵霄殿上惊玉帝 极乐界中请如来
有一仙官奏道:"陛下不用担心,想那孙悟空纵有铜头铁臂,也将为炉中三昧真火所化,化成灰烬了。应是不久,陛下就可听到老君所传消息了。"
玉帝言:"这妖猴虽然可恨,只是终究修成了道身,就这样将其炼化了,实也可惜。"
这话刚然说完,玉帝突然听到殿外传来一个声音:"玉帝,你也知可惜?我在斩妖台上受雷轰电击,火焚刀铡,你何曾有半点可惜之意?于今却说可惜,气煞老孙也。"
玉帝正与殿上众仙官议论此事,不料从殿外传来了悟空的声音,听上去极恨极恼,玉帝不由得惊惶失措。
"外面是谁在大声叫嚷?"
"启禀陛下,正是那妖猴孙悟空。"
"他,他怎能到此?这妖猴不是在老君炉中炼化成末了?"
"不知他为何来到殿外,想是这许多日以来,老君的三昧真火,并未将这妖猴炼化。"
玉帝大惊,抬眼朝灵霄宝殿外看去。
有仙官奏道:"陛下却也不必惊慌,孙悟空在通明殿外,为王灵官所阻,并有雷部众将协力,想来他到不得这灵霄宝殿之上。"
这话并未让玉帝放心,他急忙传命:"速速去西天极乐世界,请如来佛祖前来降妖。"
班中早转出游奕灵官和翊圣真君,接了玉帝之命,去往西天极乐世界,请如来佛祖前来降服孙悟空。
不说玉帝派两位仙官去请如来佛祖,却说在通明殿上,孙悟空为王灵官率着雷部各神,并二十八星宿,将悟空围在核心。
悟空一根金箍棒,抵敌这许多仙官,甚是不便。
他使了个法术,将身体晃一晃,变成了三头六臂,六只手拿定三只金箍棒,与众神将大战。
只见悟空将金箍棒耍得风车般相似,将那众神将隔在数尺开外,近不得身前,他却犹自未肯罢休。
悟空抖擞精神,将金箍棒耍起来,闯入众将之中,杀出一条路来,将从通明殿中,转到灵霄宝殿之上。
众天将急施法术,各自上前,又将悟空拦住,不让他近得灵霄宝殿半寸。
只因这个灵霄宝殿,正是玉帝所在之所,若是悟空闯进此殿,惊了玉帝,则此事非同小可,众将各自将担罪责。
看看不能取胜,佑圣真君又传将令,将五方谒谛,四值功曹,九曜星君,八极仙子,连着六丁、六甲,俱行叫来,和悟空相斗。
悟空本想到得灵霄宝殿之上,质问着那玉帝,为何这般对他,却为料他为众天将团团裹住,急切之间脱身不得。
悟空心中焦躁,使了个变身法,将猴毛吹出几个假身来,与那众天将相缠。
他真身却是一晃,径自来到了灵霄宝殿之上。
殿外众将不知悟空使了此法,待到他们反应之时,悟空已是进了灵霄宝殿,众将追之不及了。
悟空大踏步来到玉帝宝座之前,瞋目言:"玉帝,我且问你,为何你使出这般恶毒之术,让老君在他炼丹炉中炼化老孙?"
玉帝面对悟空质问,战兢兢几不能言。
悟空恨极,跳上宝案,拿着棒子一捣,那龙案上方悬着一块明晃晃、金灿灿大匾,上有着四个大字"灵霄宝殿",便落了下来。
玉帝离得宝案,由众仙官护定,站在宝殿之上,只能眼睁睁看着悟空又将御案蹬翻。
灵霄宝殿外,通明殿上,众天将已知走了真悟空,与他们对战者是假悟空。
这众将翻身来到灵霄宝殿上,见悟空正在踢桌子,捣御匾,将一个好端端灵霄宝殿,弄得甚是狼藉。
众将大叫,想止悟空这般之行。
"孙悟空,不可造次。"
"保着玉帝,莫让这猴子伤了玉帝。"
"做出这番行为,孙悟空你莫想再离开这灵霄宝殿。"
"妖猴速来受降。"
众将大叫着,又将悟空围在了正中。
悟空此时已将龙案踢翻,将御匾捣下,又将玉帝赶下了宝座,心中恶气已出了大半。
他好整以暇,面对上前来的众天将,却是不慌不忙,将棒子晃了晃,变得似房柱般粗细。
悟空坐在翻了的御案上,将那棒子伸出去,念了个口诀,那棒子便飞了起来,似是有神通一般,自去和众天将相斗。
悟空跷着腿,嘴角带着讥笑,看众天将在金箍棒面前手忙脚乱,仓皇不迭。
他转眼一瞧,玉帝正由诸仙官护定,站在一边,看着灵霄宝殿上这般状况说不出话来。
悟空道:"玉帝,你这番却也知道我老孙的厉害了否。你这个宝座,何不让出来给老孙我坐坐,却也省得我将你赶出去。和和气气胜过舞枪弄棒,你说是也不是。"
玉帝未曾开口,就有天官大声道:"你这猴子太过狂妄,竟敢说出这般大话来,实是大逆不道。"
悟空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似这玉帝之位,有德有能者自可居之,我又为何不能坐得?为何尔等却这般执迷不悟?"
悟空本是道法圆融之辈,在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之中,他已学得了诸多道法,并无有滞碍之处。
此时,他只为胸中一团恶火所烧,又为眼前得胜之势所惑之,迷了心性,是以说出这般荒而不经之论。
这也是悟空该有此一劫。
为何这样说?
正因他这般大闹天宫,已惊动了西天如来佛祖。
西天极乐世界之中,如来佛祖正在讲经说法,坐下四金刚,八菩萨,五百罗汉,俱听得心神澄明,深得奥义。
正说时,佛祖却自停了下来,说道:"玉帝有使来了。"
正说话时,已有使者通报,说是翊圣真君,和着游奕灵官受了玉帝之命,来见佛祖。
"将他二圣得者请来。"
二圣者来对灵山圣境,佛会之上,见到了如来佛祖,恭敬施礼。
"你二者前来,所为何事?"
游奕灵官说道:"现有下界妖猴孙悟空,在天宫之中大闹,众天将不能制伏,玉帝请我二者来向佛祖问助。"
佛祖问:"这妖猴是何来历?为何有这般能耐?连从天将都无法制他?"
第649章 纵到天边万里外 难逃掌心方寸间
两个玉帝使者见佛祖动问,就答道:"这妖猴孙悟空,本是下界一个石猴。天生地长,无拘无束。后不知在哪里学得了诸多能耐,搅扰得下界不得安宁。玉帝本着上天好生之德,不欲制他,先让他做弼马瘟,他嫌官小。又让他做齐天大圣,他却胡闹。无奈之下,玉帝只好着天兵擒拿。是灌江口显圣二郎真君,连着太上老君金刚琢相助,将这妖猴拿下,送入了老君丹炉之中炼化。不料这妖猴神通广大,三昧真火非但不能将其炼化,反使其又得了火眼金睛。我二者受玉帝所差遣,离天宫来此极乐世界时,那妖猴正在通明殿上行凶做恶。现今,只恐他已打进灵霄宝殿了。"
佛祖闻听,道:"这般说来,似这个妖猴,倒是个有大能耐者了。"
"正是,他能耐非凡,只是凶顽成性,难以制伏。"
佛祖拈指,微微颔首,对二圣者说道:"二圣先请回转前行,我自去天宫中,看看这妖猴到底是何来历,有何能耐。"
游奕灵官和翊圣真君谢过佛祖如来,离开了灵山圣境,自行先去了。
佛祖如来对众菩萨,众罗汉,众金刚言:"你等守好法座,我去了了此事,便行归来。"
众金刚,众菩萨,众罗汉俱是点头,恭送佛祖离了西天极乐世界,去往灵霄宝殿。
佛祖身边带着两个侍者,一名迦叶,一名阿傩。
这两个尊者,随侍佛祖,离开了西天,来到了天宫。
佛祖来时,正看到悟空坐在御案上,对玉帝叫着,让玉帝将位子让与他。
佛祖笑言:"你这猴子,好大口气。你不知他这玉帝之位,是经了多少劫难,方才得来。你今让他让与你,却不知你并无此福分承受。"
悟空道:"你是何人?为何到此与我说这等话,敢是玉帝请来的帮手么?若是帮手,我只劝你一句,早行回转,莫在老孙棒下吃了苦头。"
佛祖如来道:"你不知我,却告诉你,我是西天释迦牟尼尊者,受了玉帝之请来见你。"
悟空看了看佛祖,说道:"你就是如来?听闻你法力无力,极有能耐,我却不服。想是你不知我的手段,若是你识得了我的手段,断不会在我面前说这等话。"
如来道:"你有何手段?"
"我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与天不老,与地同寿,水火不浸,金刚之体。"
如来道:"你言你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我却不信。"
悟空起身,将棒子拿起,指着佛祖言道:"你在西天极乐世界久住,自是不知我东胜神州之事,也不知我老孙的威风。莫若这般,我现今就让你瞧瞧,你若怕了,早早回转,也不伤了和气。"
如来道:"我伸开手掌,你若能一个筋斗翻出我这只右手掌,我就信你。"
悟空道:"好觑得人低,莫说你一个手掌,便是天边,我也可在一个筋斗之间到得。"
如来伸开手掌,对悟空言:"大话莫说,你来行之。"
他这个手掌伸开,有蒲叶般大小,在悟空面前,示意悟空跳得上去。
悟空一纵,早站在了如来手掌之上。
他言:"如来佛祖,你看好了,我这就去也。"
话犹未完,悟空一个筋斗早翻了出去。
只见前面云雾渺渺,天地苍茫,也不知是何方世界。
悟空在空中看看前边,有五个柱了,似是擎着天,立在眼前。
他飞身下来,到了这五个柱子边,察看一番,自言:"莫不是到了天边了?不然,为何会有这五根柱子在?"
悟空晃了晃,那柱子随着他用力,也晃了起来,唬得悟空赶紧收手。
"若是将这柱子摇倒,天倒了下来,却也不是好耍,此事当不得耍子。"
悟空意欲回转,和如来佛对证此事,却又恐没有证据。
他薅下了根毫毛,变成了一管双毫笔,在第二个柱子上,写了一行大字:齐天大圣孙悟空,留此墨宝。
一个墨字,笔画太多,悟空颇是写不来,就随意写了几笔。
看看不像,他又涂了几下,却将这个墨字,涂成了一个黑疙瘩相似。
悟空看看,道:"这样也好,本就是个墨字,似这般正是本意了。"
他吹了口气,将毫毛所变之双毫毛笔收起,收回了身上,正欲转身。
这时,他却有了溺意。
四下看看,并无一人,悟空倚定中间一个柱子,解了个溲。
此时,他方心满意足,又使了个筋斗云,循着来路飞了回来。
悟空所作,俱在如来掌中,他一毫不知,如来佛祖却是看得清楚。
只因这如来佛祖法力无力,悟空使筋斗云在他掌中向前飞行,如来佛祖手掌便向前伸展,似大地一般无边无际。
悟空所看到几根天柱,实是如来佛祖五根手指。
悟空不知,自以为得计,飞回来之后,叫道:"如来,我刚到天边,又飞了回来。这番你须知我手段了,何不离开此方,回你西天极乐世界去。"
如来微笑,言:"你这猴子大言不惭,你言你到了天边,却不知仍在我掌中打转。你若不信,可回头观瞧。"
"这话却是从何讲起?你这佛祖好不利落,输了便耍赖不成?"
悟空自是不信,待他回转身,看到刚刚所写几个大字,正在如来佛祖第二根手指上,顿时愣住了。
这几个字分明正是他所写,下方一个墨字,涂成了个墨猪相似,不正是他刚才所为?
在如来佛祖中指处,还有他所解之溺。
悟空大惊,转念一想,暗叫不好。
这如来佛法力超凡,若是为他所制,必不能脱身。
想到此节,悟空奋力飞起,想将身跳出如来佛祖掌心,只是为时已晚。
如来佛祖将掌心一翻,悟空只觉似有莫大之力从顶压下,将他裹在其中不能脱身。
悟空不由自主随之下落,从天宫之中,灵霄殿上,直落到了下界。
转眼之间,从天倾下万千斛沙石瓦砾,将悟空压在其中,让悟空动弹不得。
这些沙石瓦砾却变成了五座大山,正应着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为五行山,将悟空压在其下。
第650章 六字真言无上力 数枚山桃有善缘
如来佛祖将孙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玉帝等方舒了口气。
玉帝说道:"此番幸有佛祖相助,方将此妖猴拿住。如若不然,只恐他将这灵霄宝殿闹得天翻地覆。"
佛祖面相庄严慈悲,微微笑道:"这也是陛下你洪福齐天,非本尊者一己之力所能为之。"
众仙官也上前来,和佛祖道谢,佛祖一一回礼,灵霄宝殿之上一片熙熙乐乐,再不似方才那般乱作一团。
玉帝道:"请佛祖且留在这九天玄穹之上一日,我着众仙卿为佛祖开一个答谢盛宴,以表感激之心。"
"何须多礼。"
听到佛祖逊让,玉帝和众仙官一力相邀,佛祖微微点头,道:"也好。"
稍顷,有仙吏将灵霄宝殿上整理已毕,又有仙吏在瑶池之中摆好了盛宴,请佛祖和玉帝前去赴宴。
玉帝在前,佛祖随之,众仙官紧跟其后,俱来到了瑶池之上。
王母娘娘命天上仙子为这盛宴做暖场歌舞,只听仙乐响起,又见霓虹飘逸,众仙子轻舒广袖,缓转身躯,舞动着曼妙姿态,雅致非常。
一曲舞罢,早有福、禄、寿三星上前,为佛祖献上了嘉果,以致敬意。
阿傩、迦叶二尊者出面,代佛祖收下嘉果厚礼,佛祖谢过三老。
赤脚大仙上前,手中却是一个玉盘,上面盛放着交梨火枣,正是仙家之食。
二尊者又代为收下。
玉帝喜气满面,对佛祖言:"今日此盛会,实赖佛祖以无上法力收了妖猴,方得举行。若无佛祖之力,我等恐俱为妖猴所扰,不得安宁。此次盛会,就请佛祖起个名号,可好?"
众神众仙都说着好。
佛祖说道:"这般说来,我却之不恭,就依众位之言,将这个盛会叫做安天大会,可好?"
玉帝和众仙众神俱是称好。
安天大会上,觥筹交错,众仙众仙面前,皆是玉液玉浆,佛祖面前却是清水一盏。
大众正在开心之间,有一个仙吏进内,匆匆走向玉帝,在玉帝身边俯耳低言了数句。
玉帝闻言大惊,将手中酒杯放下,连说:"这番可怎生是好,怎生是好。"
老君问玉帝:"不知陛下为何事惊慌?"
玉帝道:"太上道祖不知,那妖猴孙悟空被如来佛祖以无上法力,压在了五行山下,却并不安分。据巡视灵官言,他在山下展挣不休,已是将头伸出山底。再稍待时日,他必将从这山下脱身。"
老君和众仙官闻言,俱是大惊。
佛祖却道:"陛下不必惊慌,此事不难办。"
他将手中一个法帖交与了阿傩尊者,言:"将此法贴去贴在那五行山上,可增无穷之力,让妖猴孙悟空无法脱身。"
尊者恭敬接过法贴,朝五行山行去。
这法贴之上,所言者何?
上面却个是六字大明咒:唵、叭、呢、叭、咪、吽。
这六字真言,有着无穷法力,可伏妖制邪,救危扶困。
悟空正在山下挣扎不休,已将头伸出了山外。他喘了口气,正欲将身挣出山石之间,突觉顶上压力倍增,却是再也展挣不得。
他运用神通,已知山顶贴上了如来佛祖的法贴,正是那阿傩尊者所奉,六字大明咒。
"好厉害的咒语。"
悟空大叫,并无人应。
阿傩尊者已离了五行山,重又回到瑶池之上,在佛祖身边侍立。
此时,悟空已是将头伸出了山外,两只手皆已伸出,身躯却依然压在山下,动弹不得。
"如来,我被你骗了,你敢来见我否?我老孙必与你分辨个清楚。"
悟空声音随着风传出极远,却只是在下界飘荡,九天之上,瑶池之中,一毫也闻不得。
阿傩尊者回禀,已将六字真言法贴贴在了五行山上,妖猴孙悟空在山下动弹不得,不待灾愆满时,再无出山可能。
如来佛祖微微颔首。
玉帝等众闻听,自是欢喜。
瑶池之上,走杯传觞,欢声笑语一片。
仙乐愈加悦耳动听,仙舞更加多姿动人。
如来佛祖感玉帝之诚,赴了安天大会,却只是饮了清水一盏,食了仙果几粒。
安天大会已毕,如来佛祖辞别玉帝与众仙官,与二尊者回转西天,正由五行山上空而过。
佛祖看悟空在山下压得甚若,慈悲心生,叫来了五方揭谛和五行山下土地。
"你等可在这妖猴饥饿之时,送铁丸与他食,在他口渴之时,送铜汁与他饮。此亦是消他业障,助其早完灾愆,早得脱身。"
五方揭谛和五行山下土地俱各称是,均按着如来佛祖吩咐去做。
自此,悟空就在五行山下,饥餐铁丸,渴饮铜汁,兔走乌飞日复一日,不得脱身。
却说这一日,正是春和景明,山间草木茂盛,山前有株山桃树有着满树的果子。
悟空看到这株山桃树,不由得勾起了旧日心肠。
想那时他在花果山水帘洞,与众猴在山间逍遥自在,若是有好果子时,尽可吃个足饱。
而今却是眼看着那果子自结自落,一个也不能吃得。
想到此节,悟空心中很是慨叹,也不知这山下之灾,何日方能脱得。
悟空正自想时,看见一个总角小童,牵着黄牯来山放牧,不觉来到了悟空跟前。
小童看到有只猴子压在山下,甚是惊奇,上前问道:"老猴,你是怎么到这山下的?"
悟空道:"这话说来却是长了,且是老孙伤心之事,并不愿提。我只问你,童子,可否将那山桃树上好果子,摘一个给我吃?"
小童将手中所执之鞭放在边上,言:"这有何难,你等着,我去去就来,你等着我。"
悟空言:"多谢童子,真是良善人家子弟,是个有造化有福分者。"
不逾时,那童子拿着几个桃子来到悟空面前,将桃子递与悟空道:"给你,吃吧。"
悟空将桃子放在嘴中,顿觉甘美异常,远胜那铜汁铁丸,实是无上难得美味。
连吃几个,悟空已是吃得饱了。
那总角小童看看红日西斜,与悟空约定,明日再来相见,牵着黄牯自行离开了山中。
悟空眼睁睁看着山中斜阳,石上飞鸟,和远去那小童,只是觉得时日过得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