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返回1998TXT下载返回1998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返回1998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心     返回1998txt下载     返回1998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5章 跳江救人

    “蛇!蛇!这里怎么有这么大一条蛇啊?”

    纷乱的人群里,忽然一人指着不远处,惊恐地连连后退惊呼。

    蛇?

    徐同道闻声,赶紧往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一条一米多长、黄瓜那么粗的赤链蛇在浅浅的草丛里快速游动。

    难道徐同林刚刚就是被这条赤链蛇吓得狂奔,而慌不择路地冲进江里去的?

    徐同林怕蛇,徐同道是知道的。

    事实上,像这种不好好走路的爬行动物,很多人都怕。

    “救人!快救人啊!”

    “这……这江水流得这么急,这……”

    “谁会水?谁会水快下去救人啊!小林子好像不会水……”

    “卧槽,小林子都被冲那么远了,这谁敢去救啊!”

    “我去!”

    乱纷纷的声音里,终于有一个男人表示要下水救人。

    但他刚迈出两步,就被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追上去拉住手臂,喝道:“大山!你逞什么能啊?这江水这么急,你不要命了,你信不信你一下去,小林子就把你抱得紧紧的,到时候你会水也游不回来……”

    ……

    那个老头,徐同道认识,是那个大山的堂叔。

    徐同林落水到现在,已经过去好几秒钟。

    老实说,这江水滚滚,就跟煮沸了的开水似的,徐同道也有点怕,他会游泳没错,但这几百米宽的江面,这翻滚不休的江水,还是让他心里有点发怵。

    因为他知道在这样湍急的流水中,就算会游泳,也非常危险。

    何况是下水救人。

    但村里这么多人在场,竟然没人敢下水救人,再耽搁下去,本来就不会游泳的徐同林恐怕会和原时空一样,要被淹死。

    这几秒的时间,徐同林已经被冲到离岸十几米的地方,双手乱舞,一颗脑袋在水面上沉浮不定……

    拼了!

    徐同道一咬牙,连忙扯下身上的塑料雨衣,左脚踩右脚,然后又右脚踩左脚,脱掉脚上的胶靴之后,快步狂奔,在大家的惊呼和劝阻声中,冲到江边,双腿猛然发力,奋力向前一跃,噗通一声,扑进冰冷的江水中。

    他会游泳,所以一落水,他就双手奋力划动,双脚连蹬,脑袋还没冒出水面,就已经往前游去好几米。

    这叫潜泳。

    泳出几米后,他脑袋猛然冲出江面。

    习惯性地张嘴想喘口气,但侧面突然涌来的一个浪头突然淹没他半张脸,一股混浊的江水,顿时呛进他嘴里、鼻子里……

    “咳咳……咳咳……”

    徐同道被呛得连连咳嗽,此时他胸腔里的气已经不足,一边咳嗽,还必须得奋力划动双手,双脚也得用力往后蹬。

    好不容易往水面上蹿上来一点,又一个浪头打来。

    这一刻,徐同道心里只有一句“娘袭劈”想骂。

    但却根本张不开口来骂。

    此时他只想尽快救了徐同林,然后一起赶紧上岸,于是,他一边奋力向前游着,一边扭头张望,寻找徐同林的踪影。

    还好,这个时候的徐同林还在水里扑腾挣扎,徐同道四处张望,终于看见徐同林在七八米外伸了一下手,江堤上的村民们虽然依然没人下水来救人,但看见他徐同道跳进江里去救徐同林,此时也在岸上焦急地出声给徐同道指示徐同林的位置。

    徐同道咬着牙,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向徐同林那边游去。

    救落水之人的技巧,他以前听说过,要从对方背后接近,接近后,伸手勾住对方脖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惊恐的落水者缠住手脚。

    他听说落水之人,是没理智可言的,就算明知道别人是来救他的,本能也会让他死死抱住对方。

    一旦被落水之人抱住双手,哪怕是抱住一支手臂,那就完了!两个人都得死。

    徐同林被滚滚的江水往下游冲去。

    徐同道则是顺着滚滚的江水,奋力向徐同林游去,顺着湍急的江水,徐同道游得很快。

    几个呼吸之间,就游到徐同林近处,这个时候,徐同林脑袋已经半天没冒出过江面,岸上的村民不断喊着。

    “就在那一块!就在那一块!”

    “对对!就在那里!我刚才还看见小林子的手伸出来过……”

    “小道!小道!不行,你就钻水底下找找……”

    ……

    说真的,徐同道此时看不见徐同林的踪影,心里是有点发毛的。

    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突然被水底下挣扎的徐同林一把抱住。

    不管徐同林抱住他哪里,他的小命恐怕都要和徐同林一起玩完。

    他心里又急又怕,强忍着心里的恐惧,不断下潜,想在水下找到徐同林的身影,可惜……

    这江水太踏马混浊了,他每次潜到水面下睁眼望去,除了把自己眼睛呛得生疼,根本什么都看不见。

    “在那里!小林子在那里!!”

    江堤上的村民们突然争先恐后地惊呼,手指一个方向。

    又急又怕的徐同道连忙顺着那些人手指的方向望去,终于看见江面上一只手冒了一下。

    心下一喜,徐同道连忙奋力划过去。

    ……

    当徐同道把徐同林拖到江堤边的时候,几个男人连忙涌过来,合力将奄奄一息的徐同林拖上岸。

    然后又有几只手伸过来,把精疲力尽的徐同道也拖上岸去。

    徐同道下水救人的时间,其实没有很长。

    最多两三分钟而已。

    但就这么一会儿,徐同道一身力气都快耗尽了。

    江水流得太急了,翻滚不休的江水,还一浪接一浪地往他脸上扑,根本不给他好好喘气的时间,再加上心里又急又怕,后来勾住徐同林脖子的时候,徐同林还挣扎不休,都成倍成倍地消耗着他的体力。

    直到此时,被大家拖上岸,徐同道才终于放松下来,也才终于能好好喘口气,此时他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心有余悸。

    刚刚去救徐同林,真的太危险了,一不小心,他就得陪徐同林做一对同命鸳鸯,而且还是一对公鸳鸯。

    “小道!小道你怎么样?你没事吧?你胆子可真大呀!这么急的江水,你都敢下水救小林子……”

    “小林子!小林子,你还好吧?你小子刚才怎么回事啊?一条蛇而已,就把你吓到江里去了?你踏马真吓死人了……”

    ……

    徐同道听着村民们七嘴八舌的声音,呼了口气,疲惫地扭头往徐同林那边望去,看见徐同林还活着,看见他胸膛还在起伏、嘴巴张着还在喘气,徐同道就忍不住微微笑了下。

    原时空,今晚就淹死在这片江水里的徐同林……他的发小,被他救活了。

    真好!

第16章 我们以后就是亲兄弟!

    出了刚才那么危险的大事,差点淹死人,落水的徐同林和下水救人的徐同道都被放了假。

    生产队长带着他俩回到之前吃饭的那户人家,拿了两套别人的换洗衣服,让他俩换了,然后就让他俩赶紧回家休息。

    作为生产队长,刚才可被吓得不轻。

    如果两个17岁的小伙子被淹死在江里,他都不知道怎么给上面和两个孩子的家长交代。

    于是,徐同道和徐同林一人打着一把雨伞,徐同林手里还有一只手电筒,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家去。

    两人都没有多少被放假的喜悦。

    心里更多的是劫后余生的后怕。

    徐同道心里的感受可能要更丰富一些,他想着……所幸刚才成功把徐同林救上来了,否则,他这刚重生回来,恐怕就要随徐同林一起淹死在江水里了。

    真那样的话,他这次的重生将变得毫无意义,白白浪费这次莫名其妙的重生机会。

    “谢谢啊!小道,刚才要不是你下水救我,我现在恐怕已经变成一具尸体了……”

    走在徐同道身旁的徐同林幽幽地说着,徐同道转脸看去,徐同林此时脸上没有平日里的嬉笑,神情复杂地看着徐同道。

    徐同道笑笑,“不用客气!咱们是兄弟啊!”

    他说的随意,但徐同林却点点头,认真地说:“对!小道,我的命是你救的,从此以后,咱们就是亲兄弟了!以后你家有什么事能用得上我的,你千万别跟我客气!救命之恩,我徐同林一辈子都会记得的!”

    徐同道看了他两秒,微微点头,“好!那以后咱们就是亲兄弟了!你有什么事,也都可以跟我说,以后咱俩不分彼此了。”

    徐同林闻言,终于露出一抹笑容,用力点头,“好、好!”

    过了数秒,徐同林忽然问:“对了,过几天咱们中考成绩就要出来了,呵呵,我是肯定没希望了,你呢?以你的成绩,应该有希望吧?你有把握吗?”

    徐同道自嘲一笑,“你觉得以我家现在的情况,我以后还有条件念书吗?”

    不等徐同林接话,徐同道:“等天晴了,我就出去找工作了,你呢?你是什么打算?”

    “出去找工作?你……”

    徐同林皱眉问:“你的意思是……不管你这次有没有考上高中,你都打算出去找工作了?万一考上了,也不去念?”

    徐同道嗯了声。

    徐同林皱眉不语,好一会儿后,轻叹一声,“唉!真不知道你爸去哪儿了,他最近要是能回来就好了。”

    徐同道无声笑了笑。

    他心里很清楚,他爸这次失踪,是不会再回来了。

    至少截止他重生前,他妈过世的时候,他爸都一直没有回来。

    所以,这个话题他不想聊,在他心里,他早就当自己老爸死了。

    两人沉默着又往前走了些路,徐同林又叹息一声,“唉!我也要出去学手艺了,我爸妈早就帮我想好了,让我跟我爸后面去做小工,以后就做瓦匠,对了,你呢?你过几天出去,打算找什么工作啊?要不,你也跟我爸后面去学瓦匠吧!”

    瓦匠……

    徐同道又笑了笑。

    做小工、做瓦匠,他重生前都做过。

    他现在真想去做的话,根本就不用学。

    而且,他也知道过些年,房地产会迎来大爆发,等到那时候,但凡与房地产相关的职业,都能赚不少钱。

    所以,听徐同林说要去做小工,学做瓦匠,他不打算劝阻。

    但他自己暂时却不想去工地。

    一来,现在距离房地产爆发,还有几年时间,这时候去工地,一天也只能挣二三十,甚至还挣不到那么多。

    二来……他现在17岁的年纪,去了工地,他这副还没彻底长成的身板,重活、累活,都会做得很吃力。

    至于直接去做瓦匠?

    他目前17岁的年龄,谁会让他直接做瓦匠?谁会相信他这个毛头小子?

    原时空,他爸失踪之后,他出去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工地小工,那几年真的把他累成狗,可能也是太累的缘故,反正自从他去工地做小工以后,他的个头就再也没有长过。

    重活一世,又不是没得选择,他当然不想再去工地卖苦力。

    今天上圩的路上,他就想好了过几天去找什么工作。

    “不了,我打算去做厨师!”

    徐同道这么回答徐同林。

    徐同林闻言怔了怔,“做厨师?你有门路啊?”

    没等徐同道回答,徐同林哦了一声,恍然笑道:“对了,我想起来了,我记得你有一个表哥就是做厨师的,对吧?你是不是准备去跟他后面学手艺啊?一定是!对不对?”

    徐同道大舅的大儿子——葛良才,比徐同道大9岁,目前就在县城的红星大酒店做厨师。

    原时空,徐同道改行去学厨艺,就是跟表哥葛良才后面学的。

    当然,那是原时空的事了。

    如今他重生回来,自然不用再从最基础的开始学。

    所以,他摇摇头,“不是!我打算自己去闯。”

    “自己闯?”

    徐同林忍不住再三劝说徐同道,强烈建议徐同道还是去跟表哥后面去学……

    两人边走边聊,就这么一路聊回家。

    进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快8点。

    徐同道到家的时候,家门已经关了,堂屋两边的房间窗户倒是还透着亮光。

    他伸手拍了拍门,屋里传来母亲的声音,“谁呀?谁呀?”

    “妈,是我!”

    徐同道答了一声,跟着就听见一阵脚步声传来,然后大门打开,开门的是他弟弟徐同路,但母亲和妹妹也都疑惑地快步走过来。

    母亲:“小道?你不是上圩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妹妹葛玉珠:“咦?大哥,你身上这是谁的衣服呀?你自己的衣服呢?”

    弟弟徐同路也上下打量着他,皱眉问:“出什么事了?”

    “小林子落水了,我把他救上来后,队长就让我和他回来了,我衣服湿了,这是队长拿给我的。”

    徐同道简单解释着,走进堂屋,他说的轻描淡写,却让他母亲等人听得更疑惑了,更多的问题向他抛来。

第17章 兄弟动手

    徐同道趁着烧洗澡水的工夫,回答了母亲、弟弟、妹妹一堆问题。

    今晚他跳江救人,虽然已经换了衣服,但江水浑浊,他身上挺不舒服的,所以一回家就去厨房烧水,准备洗澡。

    徐同林被一条蛇吓得跌进江里的事,从徐同道口中说出来,把葛小竹、徐同路、葛玉珠三人都吓了一跳。

    特别是当听到当时没人敢下水救人,但徐同道却跳进江里去救徐同林的时候,葛小竹脸色都吓白了。

    即便徐同道此时就好好的在她眼前,她还是忍不住担心,连声追问后来怎么了……

    徐同道无意吓他们,自然是轻描淡写地说了结果。

    “妈,你身上的烧退了吗?”

    徐同道想起这事,连忙询问。

    葛小竹宽慰一笑,“我好多了,你不用担心!”

    徐同道不放心,起身摸了摸母亲的额头,又摸了摸自己额头,眉头微微皱起,他母亲的烧还没退。

    “你晚上药吃了吗?”

    “嗯,吃了!明天肯定能好的,你不用担心我!对了,明天还是妈去上圩吧?妈不敢让你去了。”

    “不!妈!你快去睡吧!玉珠!交给你一个任务,今天晚上你就陪妈一起睡,夜里记得摸摸妈的额头,一旦发现妈的体温太高,你记得赶紧来通知我和你二哥!记住了吗?”

    后面一句话,徐同道是对妹妹葛玉珠吩咐的。

    葛玉珠很乖巧,连忙点头应下。

    葛小竹皱眉,“不用的!我吃了药,今天晚上应该能退烧的,就这么说好了呀!明天还是我去上圩,你和弟弟、妹妹在家里好好的。”

    徐同道摇头,“妈!你就别跟我争了,别说你今晚烧不一定能退的了,就算能退了,明天你肯定也没什么力气,所以,上圩的事还是交给我吧!我跟小林子不一样,我没他那么胆小,也不像他那样不会划水,唔,就这样定了!玉珠,你快扶妈去休息,我等下洗了澡也睡了。”

    “哎,好的,大哥!”葛玉珠连忙扶着母亲的手臂,低声喊母亲回房去休息。

    葛小竹还想争辩,徐同道只是摇头。

    ……

    等母亲和妹妹走了,厨房里便只剩下徐同道、徐同路兄弟俩。

    徐同道坐在灶膛口低头烧火,徐同路坐在水缸盖上,两脚悬空着,眉头紧皱着,沉默着望着徐同道。

    徐同道抬眼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你还不去睡觉,待在这里干什么?快去睡吧!”

    徐同路默然数秒,忽然开口:“妈说你打算去打工挣钱……”

    顿了顿,又加了句:“你万一考上高中了呢?你也不打算念了?”

    徐同道低着头,随手拿了根柴禾放进灶膛里,淡淡地嗯了声。

    徐同路眉头皱得更紧了,忽然从水缸上跳下来,提高声音,道:“不行!我不同意!你要是没考上高中也就算了,但如果你考上了,那就我去打工挣钱,我来供你们!”

    听他这么说,徐同道并没有激动。

    表情平静地抬眼看向徐同路,语气依然很平淡,“我没跟你商量,你同不同意,都改变不了我的决定,还有……我是你哥!挣钱的事,轮不到你!除非我徐同道无能,挣的钱养不活你们,真到那时候,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不会有意见!”

    “不行!你跟我充什么大哥呢?你也就比我大一岁!我不用你挣钱供我读书,我也不想读了!”

    徐同路断然反对,神情激动。

    徐同道眯眼盯着他看了一会,缓缓起身,走过去,走到徐同路面前,眼神凌厉起来,近距离盯着徐同路的眼睛,低声道:“我说了,我没跟你商量!徐同路!我警告你,你接下来的成绩要是下滑得厉害,我打断你的腿!我是老大!挣钱是我的责任,而你的责任……就是好好念书!明年你要是考不上高中,我一样打断你的腿!”

    眼神如此凌厉的徐同道,徐同路显然没见过。

    所以,在徐同道此时凌厉的眼神逼视下,徐同路忍不住往后退了半步,但他骨子里的桀骜,让他感到羞耻,所以,脸色很快就胀红了,梗着脖子,喊道:“你少来!!你凭什么管我?你又不是我爸!再说了……你也未必打得过我……”

    他很气愤,喊的声音不小。

    但他不了解重生而来的徐同道脾气,他话音未落,就见徐同道突然右手一伸,五指狠狠地掐住徐同路的脖子,眼神凶狠地瞪着。

    徐同路连忙双手去掰徐同道的手,但他这里还没掰开,徐同道左手也用上了,双手死死地掐住徐同路的脖子,任凭徐同路怎么挣扎、掰扯都掰扯不开。

    嘴里断断续续、艰难地喊着:“你、你放手!!徐同道!老子让你放手!你别逼老子!”

    他越喊,徐同道掐得就越紧。

    “怎么了?怎么了?”

    “大哥?出什么事了?”

    堂屋里传来脚步声,以及母亲和妹妹惊疑的询问。

    厨房里,徐同道一把推开弟弟徐同路,推得徐同路双腿撞在身后的水缸上,差点摔倒。

    “别以为我在跟你开玩笑!徐同路!你给我记住,以后这个家我说了算!我让你好好念书,你就给我好好念书!敢不听话,我就抽你!”

    压低声音喝斥完徐同路,徐同道转头对堂屋那边喊了一句:“妈!没事!你们赶紧去睡吧!真没事!”

    母亲葛小竹和妹妹葛玉珠,还是不放心,两人来到堂屋后门那儿,探头往厨房里望。

    刚刚收拾完弟弟的徐同道回给她们一个笑容。

    而刚刚被收拾的徐同路,则因为好面子,而板着脸、偏着头一言不发。

    母亲和妹妹见他们兄弟俩好好的,虽然还是狐疑,但也没有来厨房。

    “那你们也早点睡吧!咱家已经够困难了,你们兄弟俩可别再闹矛盾,都给妈省点心,好吧?”

    母亲葛小竹忍不住叮嘱他们。

    “放心吧!妈!”

    徐同道笑着回应。

    徐同路冷眼扫他一眼,撇撇嘴,依然一言不发。

    母亲和妹妹回去睡了。

    徐同路又怒又惧地看了看徐同道,咬咬牙,也转身大步走了。

    于是,厨房里便只剩下徐同道一个人。

    他其实不想像刚才那样对弟弟动手,真的不想。

    可他又很清楚自己弟弟骨子里有多叛逆,特别是在老爸失踪之后,根本就无法无天了,谁的话都不听。

    徐同道没信心仅凭自己的嘴说,就能管住这个不省心的弟弟,而他最多几天后,就要去县里找工作挣钱,以后肯定也没时间天天看着徐同路。

    所以,刚才看徐同路桀骜不驯的样子,他就忍不住动手了。

    当时他想:既然道理上说不通,那就动手吧!让这小子以后怕我,总好过他谁也不怕,继续无法无天。

第18章 交心(为盟主黃瓜大老爺加更)

    徐同道洗完澡,来到卧室的时候,一进门就看见他弟弟徐同路已经睡在床上。

    他家房子不大,算上堂屋,也就三间土屋,东边是他父母的卧室,西边这间……中间用竹片和苍叶隔了一道“墙”,将整个房间一分为二。

    他妹妹葛玉珠住里间,他和弟弟徐同路就住外面这间,他们兄弟俩从小就睡一张床。

    徐同路睡在床里边,他徐同道睡在床外边。

    房间里还亮着灯,徐同道进门的时候,看见弟弟徐同路睡在床里面一动不动。

    “睡着了?”

    他淡淡问了一句。

    徐同路没有反应,似乎真的睡着了。

    但徐同道知道那小子肯定还醒着,只不过因为他刚刚动手掐了他脖子,所以这小子现在跟他生闷气呢!

    随手关上房门,徐同道下意识摸了摸两边的裤袋,重生前,他抽烟很多年,遇到事情,都会习惯性地抽支烟,这是一种心理上的依赖,但此时自然是摸了个空,他现在身上没烟。

    淡淡笑了笑,徐同道叹了口气,走过去,在床沿上坐下,眼神复杂地看着床里边装睡的弟弟。

    他们兄弟俩只相差一岁,从小又是睡同一张床长大,感情自然很深。

    但重生前那些年的经历……

    让他对自己这个弟弟感受很复杂。

    他知道自己弟弟本性不坏,原时空之所以走上歪路,最终把自己折腾进牢里去待了三年,主要原因是在他爸身上。

    带着大伯母私奔的老爸……不仅很不负责任,还让他们全家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

    不仅在他们徐家村抬不起头,在所有亲戚面前,在所有听说过这件事的同学、朋友面前,他们也抬不起头来。

    这种耻辱的感觉,让从小就心高气傲的徐同路根本就受不了,从小学开始年年拿奖状的徐同路,一直都是骄傲的,但自从他爸带着大伯母私奔之后,每个人看他的眼神,都像在看一个笑话,很多人都在他背后指指点点、窃窃私语,更过份的,甚至当着他的面,就出言讥讽。

    这样的经历,他徐同道也曾遭受过不少。

    不同的只是,他徐同道内心没那么骄傲,心性也更深沉一些,所以他能忍受,但他这个弟弟徐同路显然忍受不了。

    所以在原时空,徐同路性情大变了,谁的话也不听,不管谁跟他说话,他都很不耐烦,书也没心思念了,堕落得非常迅速。

    徐同道内心里对父亲恨极,但一直很心疼弟弟徐同路,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

    今晚妹妹在东边房间陪母亲一起睡,所以西边房间只有他和徐同路。

    徐同道觉得今晚挺适合他和弟弟交交心。

    虽然他没信心一次交心就能改变弟弟徐同路,但他还是想试试。

    他真的希望弟弟能快点懂事,希望他能继续保持上进。

    “小路,我知道你还没睡,咱们聊聊吧?”

    徐同道看着一动不动的徐同路,起了话头。

    但他这话说完,床里边的徐同路却还是毫无反应,似乎已经睡得很熟。

    徐同道没觉得意外,这是他弟弟徐同路的风格。

    于是,他就开始自言自语。

    “咱爸没责任心,他跑了,已经是事实……”

    “小路,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咱们都可以选择,但有一对什么样的父母……是咱们没法选的,这是命!咱们只能接受。”

    床里边的徐同路依然毫无反应。

    徐同道轻叹一声,靠在床头,半眯着眼睛继续,“我知道摊上那样一个老子,让你很愤怒,也让你很丢脸……我也是,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再丢脸、再困难,咱们也只能面对!

    这就像一个人,不小心掉进了粪坑里,是!掉进粪坑很丢脸,可是小路……如果因为掉进粪坑很丢脸,就不从粪坑里爬出来,最后淹死在粪坑里,你不觉得更丢脸吗?”

    说到这里,徐同道又瞥了一眼弟弟,徐同路依然毫无反应。

    “粪坑”这个比喻,都没让这小子激动起来,这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这是要把装睡进行到底啊!

    徐同道淡淡一笑,仰脸看着屋顶上的苍叶,继续说:“小路,我们是兄弟!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你说!从小到大,我打过你吗?

    没有吧?

    你想过没有,今晚我为什么对你动手了?

    我知道,你现在肯定还在生我气,甚至想突然爬起来把我按在床上一顿捶,我知道,你肯定是这么想的。

    你要真想捶我,那就起来捶吧!我保证不会还手。

    但是……作为你哥,我希望你能尽量恢复平常心,然后继续好好念书,我知道这很难,但这不是我们自甘堕落的理由!因为……因为咱们家现在咱俩是顶梁柱了!”

    说到这里,徐同道依然没有听见弟弟的回应。

    或许弟弟真的已经睡着了。

    但徐同道话说到这里,却不想就此停下来。

    所以他顿了顿,又继续:“咱爸是个不负责任的孬种!咱俩不能学他!咱兄弟俩一定要争气,就算不为咱们自己,也得为咱妈,为玉珠考虑,你说呢?

    小路,你一定要听哥的话,挣钱的事,你别跟我争,我比你大,别说大一岁,哪怕是大一天,那也是比你大,所以,在我没有撑不住之前,挣钱的事情不需要你来考虑,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念书,最好能考上大学,咱们要站起来!不能一辈子让人看不起!”

    徐同道的话说完了,但床里边的弟弟徐同路还是一动不动。

    对此,徐同道扫了一眼,神情有些失望。

    他是真希望能说服弟弟。

    但……

    如果他这时候探过头去,看一眼徐同路的脸的话,他就会发现一直一动不动的徐同路,脸上早已爬满泪水,并紧紧地咬着嘴唇。

    心下失望的徐同道怔怔地望着屋顶的苍叶,发了好一会儿的呆,最终再次轻叹一声,起身脱衣上床,然后关灯睡觉。

    ……

    次日天蒙蒙亮,徐同道就早早起床,去厨房拿了虾耙和鱼篓,卷着裤脚,光着脚丫,出去搞鱼了。

    家里如今日子不好过,既然田里有鱼,那他就不想浪费机会,搞点鱼回家,也能添一道菜。

    如果有的多,还能卖点钱,贴补家用。

第19章 清晨的收获、再见已是心如止水

    虾耙和鱼篓,都是徐同道爷爷当年留下来的。

    虾耙,顾名思义,就是捞虾子用的耙子。

    它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根竹竿……一只半月形的网兜,以及一个半月形的篾(mie)弓。

    网兜本身是软的,它之所以能成半月形,是因为网兜的兜口固定在一个半月形的框子上。

    这个半月形的框子,直的那一边是一根钢筋,弯成半月状的……是一根木棍弯曲而成。

    网兜、竹竿,再加上半月形的篾弓,三件东西用绳子绑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

    网兜的兜口是朝着竹竿这一边的。

    形状有点像大号的簸箕,带杆子的那种。

    鱼篓则是竹篾编制而成,口大、肚子大,但在口与肚子之间,有一个细长的“脖子”。

    徐同道出门的时候,在腰间系了一条布带,鱼篓就挂在他腰间的布带上。

    他去的方向是村头那边的西河。

    长长的西河两岸都是农田。

    根据他的经验,像最近这样的天气,农田里的水肯定日夜不停地往西河里流,在这种水流冲击下,西河里的鱼虾,就会聚集在一个个出水口,随时准备逆流而上。

    他小的时候,每年这样的梅雨季节,他爷爷总是在大雨后的黎明时分,带着虾耙和鱼篓,去西河边的那些出水口,耙鱼虾。

    收获往往都不错。

    徐同道从家里出门的时候,天仍然是蒙蒙亮的,能见度很低,村里也很安静,走在村里,一个人影都没有看见。

    只不时惊起几声狗叫声。

    ……

    “哗……”

    一条流进西河的排水渠渠口处,徐同道熟练地将手里的虾耙扔进水中,然后赶紧拉上来。

    哗啦啦的声响,让他嘴角现出一抹笑容。

    因为这哗啦啦的声响,是虾耙里三条巴掌大的鲫鱼和两条昂刺鱼挣扎发出来的。

    这第一耙下去,就有这样的收获,确实可喜。

    他赶紧捡起这几条鱼,随手扔进腰间的鱼篓中,然后起身,又在这个排水口耙了几下。

    收获骤减,但仍然又耙到两条鲫鱼,和四五条手指长的餐条鱼。

    话说,用虾耙耙鱼,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

    想要收获好,最主要是够勤快。

    比如像这样的天气,想要收获多,起床就要够早,因为等天大亮之后,排水口下面的鱼虾,就会散得差不多了。

    大概就是因为用虾耙搞鱼的技术含量不够高吧!反正徐同道弟弟徐同路虽然喜欢搞鱼搞虾,却一直不喜欢用虾耙去搞。

    相比之下,徐同路更喜欢用他自制的鱼叉。

    看见鱼……瞄着后,一叉叉过去,如果叉到的鱼足够大的话,那挣扎的劲,会让几米长的鱼叉杆子都颤动不已,看着就让人喜不自胜。

    成就感满满。

    鱼叉,徐同道也会用,叉鱼的技术,也还可以。

    但他待会儿还要替母亲上圩去值班,所以他只能趁天还没大亮,拿着虾耙出来搞一搞。

    一路走,但凡看见有排水口往西河里排水,徐同道就是一虾耙扔下去,拉上来的时候,有时候有收获,有时候空空如也,挺考验耐心的。

    而他不缺耐心。

    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眼看天已经大亮,他腰间的鱼篓里已经收获大半鱼篓的各种大鱼、小鱼。

    大的有两斤多,是一条黑鱼。

    最小的……就是那些只有他食指那么长的小餐条鱼了。

    该回去了,最后一耙……

    徐同道看了眼不远处的另一个排水口,心里决定去那里再耙一把就回家了,不远处的那个排水口,看着挺像有鱼的样子,因为那个排水口左右两边,都有不少水草。

    根据他的经验,这种有水草的地方,一般都会有鱼。

    他大步走过去,吸了口气,熟练地将虾耙扔下去,然后赶紧拉上来。

    网兜里传来挣扎的抖动感,动静还挺大。

    徐同道心里一喜,以为又耙到一条大鱼,但……虾耙拉上水面的时候,他呆了呆,虾耙的网兜里……除了一条小鲫鱼,竟然还有一只老鳖,目测可能有两三斤重。

    此时这只倒霉的老鳖正在他的虾耙网兜里努力往上爬,想爬出来。

    但是可能吗?

    回过神来的徐同道赶紧以最快的速度将虾耙拉到岸上,并迅速远离河边,满脸的喜悦笑容。

    在他眼里,这只老鳖……是钞票的形状。

    这年头这样一只老鳖,可能卖不出什么高价。

    但相比一般劳动力一天只能挣二三十块的工资,这只老鳖肯定还是值钱的,应该能卖一百多块。

    或许都够妹妹下个学期的报名费了。

    收了虾耙里这只老鳖,和那条小鲫鱼,徐同道就打道回府了。

    一路上,嘴角都噙着笑意。

    来的时候,因为要耙鱼,所以他用的时间比较长,用了一个多小时。

    回去就快多了,大约二十分钟,村口就在望了。

    还没进村口,远远的,他就看见村里已经有袅袅的炊烟在处处升起,显然,村里已经有不少人起来做早饭了。

    快到村口的时候,他看见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是葛小鱼。

    她穿着一条水磨蓝的牛仔裤,上身一件粉红色的T恤衫,脚上穿着一双红色胶靴,胳膊上挎着一只竹篾编的菜篮子,看样子似乎要去菜地摘菜。

    刚刚搞鱼回来的徐同道自然知道村里的田虽然都被水淹了,但菜地的地势要高一些,所以大部分菜地并没有被淹。

    葛小鱼倒是和他记忆中一样,青春靓丽。

    看见她的那一刻,他也记起自己曾经喜欢过她。

    两人迎面相遇,葛小鱼也看见了他,她看他的眼神有点异样,不再如徐同道记忆中那副厌烦的表情。

    他还注意到她欲言又止,似乎想和他打个招呼。

    但他并没有心动,他只是淡淡地笑了笑,感觉到命运的奇妙,原时空……葛小鱼每次看他的眼神,都是厌烦的。

    后来……很多年以后,再相见的时候,早已大学毕业的葛小鱼,每次看见他,就跟看见陌生人没什么两样了,都不正眼瞧他一眼。

    所以,徐同道早就对她没想法了。

    但此时,他脸上淡淡的笑容落在葛小鱼眼里,她却马上露出一抹和善的笑容,她好像愿意和他交朋友了。

    但徐同道已经与她擦身而过,腰间的鱼篓里哗啦啦的响,他也没半点送她两条鱼的意思……

第20章 卖鱼、卖鳖

    进村不久,徐同道远远就看见徐卫祖像往常一样,捧着个茶杯、手里夹着一支香烟,坐在门前的小竹椅上听收音机。

    徐卫祖是谁?

    徐卫祖是村里仅有的两名教师之一,并且,徐卫祖还是石坝小学的校长,以前他还不是校长的时候,徐同道在石坝小学读书,徐卫祖就是他的班主任。

    但他心里对徐卫祖向来都是鄙夷的。

    主要倒不是因为徐卫祖做人太鬼毛,喜欢装腔作势,徐同道最看不上徐卫祖的地方是……徐卫祖贪吃、嘴馋。

    犹记得当年他在徐卫祖班上念书的时候,徐卫祖这家伙动辄在早自习的时候,坐在讲台上,啃大肉包子,或者别的什么,经常啃得满嘴流油,把班上很多吃不起肉包子的同学馋得暗咽口水。

    而每次徐卫祖注意到这一幕,就会对他们说:“看什么看?都给我好好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大肉包子!”

    你说气人不?

    反正就徐同道自己知道的,他们班应该是没人不鄙夷徐卫祖的。

    太无耻了!

    不仅如此,徐卫祖还有脚气,脚趾经常作痒,然后每周给他们班上体育课的时候,他总会惬意地搬过来一张椅子,肥胖的身躯惬意地躺在上面,然后叫班上成绩最差的男生过去,给他搓脚趾……

    反正他让人尊敬不起来。

    但他的教师位子却一直坐得牢牢的,后来还升上石坝小学的校长,徐同道觉得原因大概有二。

    首先应该是因为石坝小学优秀的老师太少了,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教一年级、二年级的老师;也有小学没毕业,却教五年级的……

    相比之下,徐卫祖中专毕业的学历,竟然傲视群雄。

    其次……徐卫祖会做人,据说跟上面的领导关系处得不错。

    当然,这些都不是徐同道关心的,他此时看见徐卫祖坐在门前抽烟、喝茶、听收音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鱼篓里那只老鳖,能不能卖给那家伙。

    他觉得有希望。

    至不济,鱼篓里那条至少两斤多的黑鱼,徐卫祖应该也会感兴趣。

    反正徐卫祖家里不差钱,嘴巴又馋。

    于是,心念一动之下,徐同道面露一丝笑容,大步走过去,原时空他这个年纪,每次见到徐卫祖,都是下意识远远避开的。

    但现在嘛,重生前他已经是快四十岁的人了,心里早就不怕徐卫祖。

    他刚刚走近,徐卫祖本来半眯的双眼就睁开了,瞅了一眼徐同道腰间的鱼篓,徐卫祖的眼睛亮了,当即就扬了扬下巴,问:“徐同道!你鱼篓里有鱼吗?大不大?”

    说着,他还舔了嘴唇。

    徐同道笑容变大一些,放下手里的虾耙,走过去让徐卫祖看了看他腰间的鱼篓。

    “徐老师,我搞到一只老鳖,还有一条黑鱼,都是新鲜活跳的,烧出来肯定好吃,你要不要?”

    “咦?你小子运气不错啊!还真搞到一只老鳖,唔……这老鳖漂亮啊!炖汤肯定大补,对了,你舍得送给我?”

    徐卫祖不仅嘴馋,还爱占小便宜。

    这一点,徐同道是清楚的。

    美得你!我自己都舍不得吃,送给你?

    徐同道心里呵呵轻笑,嘴上当然不会这么说。

    “徐老师你真会开玩笑!我家都快吃不上饭了,你还好意思白拿我的老鳖?呵呵,以您徐老师的人品,我就算是真送您,您也肯定不会要啊!对不对?”

    徐卫祖讶异地抬头看了看徐同道,大概是惊讶徐同道这小子竟然这么会说话。

    都会拿话顶他了。

    他爱占小便宜没错,但也好面子。

    所以,他点点头,呵呵地笑道:“还是你小子了解我!我以前是你老师,你家现在的情况我也听说了,呵呵,我当然不会占你一个孩子的便宜,这样吧!你把那条黑鱼和老鳖都给我留下,我给你一百五十块钱,你看中不中?”

    “中!这有什么不中的?再怎么说,您以前也是我老师啊!”

    徐同道嘴里说着漂亮话,赶紧解下腰间的鱼篓,一边解一边说:“徐老师您去拿个东西来装一下,黑鱼不要紧,跑不掉,但老鳖可是长了脚的……”

    “好!好!”

    徐卫祖嘴上连声答应着,身子却一动不动,只是回头对家里喊了一声,“小梅!小梅!快拿个水桶过来,快点!!”

    小梅,是他老婆。

    因为是农业户口,在家种地,平日里就被徐卫祖当佣人用。

    “哎,来了!”

    屋后传来一声应答,声音还挺悦耳。

    未久,不见大桥,只见一名风韵犹存的妇人拎着一只红色塑料水桶出来,看见徐同道的时候,还给他一个笑容,“是小道呀!你今年考得怎么样?考上了吗?”

    她本是小巧的瓜子脸,但跟了徐卫祖这个贪嘴的,这些年,她也早就变得丰腴,至少在这徐家村,同龄的妇人里,没人比她长得更好看,虽然丰腴,却并不臃肿,气质也比村里其他妇人强多了。

    身上穿着打扮,也更接近城里人的风格。

    比如眼前,她穿得就是一条无袖连衣短裙,尽显她的好身材。

    只不过因为平时也种地,所以皮肤不是太白。

    看见她,徐同道脑中首先闪过的是她的侄女。

    徐同道记得她侄女每年都会来她家住一段日子,相貌上与她有几分相像,但更漂亮。

    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他徐同道以前也阴戚戚地喜欢过。

    当然,那也是以前的事了。

    眼下,他也早就没那个心思了。

    当下,他一边回答她的问题,一边手脚麻利地从鱼篓里,把老鳖和那条大黑鱼捉出来,放进她拿来的水桶里。

    等他忙完这些,徐卫祖让他跟他老婆进屋拿钱。

    等拿到钱,徐同道客气地和他们道别,一手拎着鱼篓,一手拿着虾耙就回家去了。

    又挣了一百五,让他心里安稳一些,这年头物价不贵,初中的学费也不贵,有这一百五,再加上他昨天索要回来的那些钱,他家的日子暂时应该能过了。

    至少他弟弟、妹妹下学期的学费,肯定是没问题了。

第21章 锻炼玉珠

    徐同道到家的时候,家里的大门已经大开,妹妹葛玉珠正在拿抹布抹桌子,她从小就很勤快,每天早上都会抹桌子,然后把家里所有茶杯都拿到前面不远的水沟里去洗一遍,当然,最近雨水下得多,村里那条水沟里的水比较浑浊,所以最近她都是拿脸盆在自家的水缸里打水洗茶杯。

    厨房里也有动静传过来,徐同道估计是母亲在厨房里忙活。

    正在抹桌子的葛玉珠听见脚步声,回头看见徐同道,马上就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大哥,你什么时候出去搞鱼了?”

    徐同道嗯了声,随手将虾耙靠在门口,拎着鱼篓进了家。

    葛玉珠好奇地小跑过来,伸头往他鱼篓里望。

    看见半鱼篓的鱼,又惊又喜,“呀,大哥!你太厉害了,昨天二哥出去搞了一天,都没你一早上搞的一半多。”

    说话间,徐同路正好从房间出来,听见这句话,脸色有点黑。

    徐同道看了看他,也没说什么,只要这小子不作妖,他也不会见一次教训一次。

    母亲大概是听见了动静,从厨房里出来,刚跨进堂屋后门,就说:“我煮了稀饭,昨晚上还剩了几条烧好的鱼,你们都快去洗脸,赶紧吃饭!小道,今天你就别上圩了,我烧退了,今天还是我去吧!”

    说话间,她也来到徐同道这边,伸头看了看鱼篓的鱼,看见半鱼篓的鱼,她表情也挺惊讶。

    “这么多呀?咱们家也吃不完呀!”

    “那就把大的挑出来,拿出去卖钱!”

    徐同道随口说着,伸手将刚刚卖黑鱼和老鳖的一百五十块钱掏出来,递给母亲。

    这下,葛小竹、徐同路、葛玉珠都惊讶了。

    葛小竹:“这是?你这钱是哪儿来的?”

    葛玉珠:“大哥,这是?”

    徐同路虽然也惊讶,但他只是看着徐同道,并没有出声。

    “今天运气不错,搞到一条黑鱼,还有一只两斤多的老鳖,刚才我卖给徐卫祖徐老师了,卖了这些钱,妈!你拿着,回头给小路和玉珠交学费。”

    徐同道说着,把钱塞进母亲手里,然后也不管他们是什么反应,抬脚就去厨房刷牙洗脸去了。

    身后传来妹妹葛玉珠惊讶的声音,“黑鱼?老鳖?大哥你这运气也太好了吧?竟然卖了这么多钱,妈!大哥运气真好!”

    我运气真好吗?

    徐同道听到这句话,自嘲一笑。

    也许重生后,转运了吧!

    重生前那些年,他运气可糟糕得很。

    有那么几年,总是遇到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倒霉事。

    最艰难的时候,他甚至想过一死了之,人间活着太痛苦了。

    ……

    全家一起吃早饭的时候,母亲问他,“小道,你刚才说鱼吃不完,挑一些大的去卖钱,咱们去哪里卖呀?咱们这里离镇上可挺远的,这老是下雨的,路上也不好走……”

    她的表情明显有些为难。

    徐同道看了看她,心下暗叹一声,母亲勤劳有余,但却一直拉不下脸来卖东西,原时空就是这样。

    每次家里有鸡鸭什么的拿去卖,他母亲总是老老实实地站在菜市场没什么人的地方,干等着别人来问价,根本张不开嘴吆喝,跟人讨价还价也不行,她卖的东西,总是比别人卖的便宜。

    于是,徐同道把目光转向妹妹葛玉珠。

    “玉珠,等下你把大一点的鱼都挑出来,去隔壁徐萍家借一把小秤,然后你就拎着在村里喊几声,看看有没有人买,卖不完的话,就让你二哥陪你去隔壁村卖,卖了钱,你自己留着,回头买点你们女孩子用的东西。”

    在徐同道的印象中,妹妹从小开朗活泼,性格上,比母亲更适合卖东西。

    所以,他忽然想在这方面锻炼锻炼她。

    因为论读书的话,他们兄妹仨,他妹妹葛玉珠的天份是最低的,从小学习成绩就一般般。

    过两年,估计是没希望考上高中的。

    而一个女孩子,读书不行的话,以后想有所发展,待人接物方面锻炼好,也许还有点希望。

    这一世,他不希望妹妹再像原时空那样,18岁就嫁人。

    “我去卖?”

    葛玉珠很惊讶。

    母亲葛小竹皱眉,“玉珠还小,还是我去卖吧!”

    “又不是卖什么重东西,玉珠行的!”

    徐同道先对母亲说了句,然后又对妹妹说:“玉珠,就这么说好了,吃过饭你去徐萍家借小秤,去卖卖看!卖东西,又不偷不抢,不丢人!如果去隔壁村卖,就叫上你二哥,免得你被人欺负。”

    葛玉珠看了看母亲,有点迟疑,但还是点点头,“好吧!大哥,我知道了。”

    葛小竹眉头还是皱着,“小道,真让玉珠去卖呀?”

    徐同道嗯了声。

    他还是那个性子,不喜欢解释。

    徐同路低头吃着饭,一直没有作声。

    等到徐同道快吃完的时候,徐同路才抬头说:“我今天不想出去搞鱼了,你初三那些书,我能看吗?”

    这话一出,母亲和妹妹都意外地看向他。

    徐同道也有点意外,自从父亲失踪之后,他这个弟弟就再也没有摸过书本,这一点他记得很清楚。

    难道……我昨晚跟他说的那些话,他都听见了?这小子当时真是装睡的?

    徐同道想到这个可能。

    心下有些欣慰。

    如果这是真的,那说明他弟弟还是有救的。

    于是,徐同道露出笑容,点头道:“当然,反正我以后也不念书了,我那些书都是你的了,下个学期你就念初三了,这个时候都预习预习最好了。”

    徐同路面无表情地看他一眼,没作声,又低下头继续吃饭。

    即便如此,徐同道和母亲、妹妹还是很高兴。

    家里念书成绩最好的徐同路终于又愿意看书,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

    饭后,徐同道简单收拾了下,就动身上圩去了。

    出门的时候,母亲还跟他争,让他在家休息,她去上圩。

    但她没争过徐同道,最后,母子俩商量好,徐同道去圩上值白班,傍晚的时候,母亲吃过晚饭去换他。

    结果……

    等徐同道来到㞳村、来到圩上的时候,却正好赶上队长喊大家上圩去挑加头埂,他昨晚因为救人放假回家而逃过的这差事,终究还是没逃过去。

    和着村民们一起,在泥泞的圩埂上,挑着一担担土块,艰难跋涉。

第22章 后娘养的徐长生

    在圩埂上挑加头埂的时候,徐同道看见徐同林的父亲徐卫国,徐卫国也看见了他,徐卫国对他露出一抹善意的笑容,点点头,跟徐同道打了个招呼。

    显然,徐同林昨晚落水的事发生后,徐卫国不敢再让那小子上圩来了。

    “叔,林子还好吧?”

    挖土的时候,徐同道低声问徐卫国。

    徐卫国嗯了声,“小道,昨天晚上多亏你了,我和他妈都听说了,当时圩上虽然有村里不少人,但敢下水去救我们家林子的,就你一个,要不是你……唉,后果真的不敢想啊!”

    言语间,徐同道能感受到徐卫国对他的感激。

    徐同道笑笑,“叔,我跟林子从小一起长大的,跟亲兄弟没什么两样,他又不会划水,看见他跌进江里,我能不救他吗?您就别跟我客气了!”

    徐卫国连连点头,“好、好!哦,对了,今天一早林子他妈特意起了个早,做了几个好菜,特意让我给你带来了,等下中午吃饭的时候,你别跟我客气啊!”

    徐同道笑着点头,没有拒绝,“好!那我就先谢谢叔了。”

    徐卫国摆摆手,“看你说的!都是应该的,是叔该谢你,我知道你家现在挺困难,小道!叔跟你说啊,以后你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和你妈尽管开口,别跟叔客气!好吧?”

    “好、好!谢谢叔!”

    ……

    中午一起去圩埂下面那户人家吃大锅饭的时候,徐卫国果然给徐同道拿来一只铝质饭盒,打开后,里面有有鱼有肉,还有青椒炒鸡蛋。

    满满一饭盒都是菜。

    徐同道笑着道谢,没跟他客气,但却说:“叔,这么多我可吃不完,您跟我一起吃吧!我不客气,您也别跟我客气,好吗?”

    徐卫国摆摆手,笑着转身就走,“我不跟你客气,不过我自己还有,这些都是给你的!你这个年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肯定能吃得了,一定要吃掉啊!不许剩!”

    这一幕被很多人看在眼里。

    然后就有人七嘴八舌地打趣。

    “卫国,你这事做得可不对啊!呵呵,昨晚我们虽然没下水救你儿子,但我们也都搭了把手啊!你这带好菜过来,就给小道那孩子一个人吃,不好吧?”

    “就是!卫国,不是我说你!你这件事做的就有点小气了,既然做了好菜,怎么就不能多做一点?让我们大伙儿都尝尝,大家说对吧?”

    “小道!这么多菜,你既然一个人吃不完,那我来帮你分担点,好不好啊?哈哈……”

    ……

    听着这些七嘴八舌的话,徐卫国白了那些人一眼,拿出他自己的饭缸,伸到那些人面前,说:“想吃就吃我这里的,那里都是给小道的!小道昨晚可是冒着性命危险,救的我家林子!”

    徐同道则是笑了笑,对刚刚说要帮他分担一点的村民说:“可以啊!”

    然后那人就真的来了,笑嘻嘻地从饭盒里夹了几块红烧肉和青椒炒蛋过去。

    “谢了啊小道!你小子不错!嘿嘿,比你爸大气多了,不错不错!”

    这人长得干瘦黝黑,也是个老光棍,四十好几的人了,还是跟老娘一起生活。

    他倒不像徐恒兵那么蛮横,但偶尔偷鸡摸狗、占点小便宜的事也没少干。

    徐同道心里瞧不上这样的人,却也没兴趣得罪他,没意义。

    反正左右不过是几筷子菜的事。

    而且,除了这家伙,村里其他人刚才虽然也说着打趣的话,但并没有第二个人过来夹他饭盒里的菜。

    徐同道端着饭盒和刚刚打来的米饭,走到屋檐下,随手将装菜的饭盒放在窗台上,就往嘴里扒了几口饭,夹了一块红烧肉塞进嘴里,大口嚼着。

    正吃得舒服,一抬头,却瞥见不远处一道同样干瘦的身影。

    并且还正好看见那人对着他这边,咽了口口水。

    徐同道怔了怔。

    那人他也认识,也是他们徐家村的。

    而且年龄也和他相仿,他记得那家伙应该是比他大两岁。

    名叫徐长生。

    名字取得很吉利,却是个苦命的家伙。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徐长生的亲娘,在生他的时候,就因为难产死了。

    前些年,他爸再娶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挺会生孩子,先后给徐长生添了一个妹妹和弟弟。

    于是,徐长生就成了后娘养的。

    倒不是说后娘肯定对丈夫前妻生的孩子不好,但徐长生的后娘确实对徐长生不好。

    就徐同道知道的,徐长生这些年一直住在他家的厨房里,在厨房放柴禾的地方,用砖头和木板搭了一张床。

    不仅如此,徐同道记得原时空,他有一次去找徐长生玩的时候,徐长生正在拔鸡毛,那天徐长生家杀了一只公鸡。

    他后娘坐在屋檐下打毛线衣,给鸡拔毛的事就交给十来岁的徐长生,这也没什么,但徐长生那个后娘是个有心计的。

    一边在屋檐下打毛衣,一边跟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频频说一句让徐同道之后很多年,都记忆犹新的话——“我家长生可怜哦!没口福!我家长生不吃鸡……”

    但之后徐长生去厨房烧鸡的时候,徐同道分明瞧见他趁着他后娘不注意,偷偷从锅里夹了两块鸡肉塞进嘴里。

    当时他比徐长生还小两岁,脑子比较简单,还傻乎乎地问徐长生,“你妈不是说你不吃鸡吗?”

    ……

    脑中涌起这些记忆,徐同道暗叹一声,抬手对不远处的徐长生招了招手,“长生!过来!这么多菜,我吃不完,你过来帮我吃一点!快来!”

    徐长生呆了呆,伸手反指着他自己,有点不敢相信,“小道,你喊我?你说真的?”

    徐同道微笑点头,又对他招了招手。

    这次徐长生信了,连忙快步小跑过来,脸上满是喜色,“小道!你真够意思!谢了啊!嘿嘿。”

    “跟我还客气什么?吃!快吃!”

    徐同道一边招呼着徐长生,一边继续回忆着徐长生原时空后来的命运。

    其实他也不清楚。

    因为他后来听母亲说徐长生已经好几年没回家过年了,说是他那个后娘太厉害了,徐长生每次回家过年,辛辛苦苦一年挣的钱,都会被那个后娘逼着全部上交……

第23章 发现一群羊(为盟主黃瓜大老爺加更)

    “对了,你现在在做什么?”

    一边吃饭,徐同道一边和徐长生闲聊。

    徐长生:“吃饭啊!你看不见吗?”

    徐同道:“……”

    哑然失笑,徐同道正准备将刚刚的问题问得准确一点,徐长生突然反应过来,“哦,你是问我现在有没有出去挣钱是吧?唔,我现在在跟叔叔后面做小工,呵呵,也算是学瓦匠吧!”

    又夹了一筷红烧肉塞进嘴里,徐长生转脸看了看徐同道,笑道:“你呢?你今年应该参加中考了吧?我记得你小时候念书成绩挺好的,怎么样?这次能考上考中吗?”

    徐同道自嘲一笑,“我家最近的情况你没听说吗?我爸跑了,所以不管我这次考的怎么样,都不能继续念书了。”

    ……

    两人边吃边聊,聊着聊着,就互相安慰。

    徐长生的日子不好过,徐同道的日子眼瞅着也不会好过,两人聊着聊着,就互相同情对方了。

    原时空的徐同道,在他父亲失踪之后,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很少主动和人聊天,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想凭自己的努力,改善家里的生活,所以他的朋友越来越少,渐渐成了一个没什么朋友的孤家寡人。

    直到很久以后,他才慢慢意识到,像自己这样的人,没什么高学历,没有什么贵人扶持,想要出人头地,其实多一些朋友……路可能会好走一些。

    比如平日里做点什么事,如果有几个朋友帮忙,肯定会容易得多。

    可惜,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已经快三十岁了,以前的朋友早就多年不联系了。

    而快三十岁的男人……酒肉朋友好交,真心的朋友,却很难再交到了。

    因此,重生回来的他,心态和原时空的他大不相同。

    就像昨天,他看见徐同林,他就想着改变徐同林淹死的命运。

    刚刚看见徐长生,他也下意识想和徐长生走近一点。

    他不想再像原时空那样,做一个孤僻的人。

    他也想交几个朋友,真心的那种。

    一顿饭吃完的时候,他和徐长生已经亲近不少。

    毕竟他俩从小在一起玩的时候也很多,原本就是发小,好朋友。

    两人吃完饭,准备找地方去洗饭盒的时候,忽然听见一个刚从圩埂上下来的村民惊喜地嚷嚷,“好消息好消息!嘿嘿,江里的水位降了,这一会儿的工夫,降了快一尺了,太好了!嘿嘿,队长!水位降了这么多,咱们今天下午不用挑加头埂了吧?嘿嘿。”

    这个消息,让大家反应不一,多数人都是又惊又喜,且有点儿疑惑。

    “什么?真的假的?二赖子,你不是在扯谎吧?就这一顿饭的工夫,江里的水位能降一尺多?这怎么可能?”

    “啧啧,水位要是真降了一尺多,那真太好了!”

    “不会是哪里破圩了吧?唔……如果二赖子没扯谎,那肯定是哪里破圩了,要不然不可能水位下降这么快……”

    ……

    徐同道和徐长生没有出声,但他俩都驻足听着大家的议论。

    破圩的说法,徐同道觉得很有可能,如果江里水位真的这么快下降一尺多的话。

    他重生前的记忆里,今年梅雨期,确实有不少地方破了圩。

    而破圩,就意味着一段江堤的决堤,意味着汹涌的江水涌进一片地区,将那个地方变成一方泽国。

    也意味着千家万户会成为灾民,田里的庄稼被淹,房屋被淹,粮食、牲口被大水冲走……

    这一刻,他皱起眉头,说不上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因为如果水位下降的消息是真的,那他们今天下午很可能真的不用在挑加头埂了,这当然是个好消息。

    但同时也意味着某个圩区的千家万户彻底遭了灾。

    “小道!我们去圩埂上看看去?”

    身旁的徐长生低声跟徐同道提议。

    徐同道点点头,转身将饭盒送进厨房,然后和徐长生一起走出去,走上不远处的圩埂。

    今天午饭之前,江里的水位大概在哪里,他俩是知道的。

    圩埂上还残留着原来水位留下的痕迹呢!

    但此时他俩站在圩埂外缘,却真切地看见江里的水位确实已经下降一尺多。

    “嘿嘿,太好了!这下咱们圩就安全多了,好!太好了!”

    徐长生看见江里水位确实下降不少,非常高兴。

    他可能根本没去想水位突然下降这么多,意味着什么。

    徐同道心里感受就复杂多了。

    但也就仅此而已,他如今不过是个为了全家生计而奔波的小老百姓而已,无论他心里是什么感受,无论他是怎么想的,面对破圩这样的灾难,他也什么都做不了。

    暗叹一声,他对徐长生偏偏头,“走吧!看也看过了,咱们饭盒还没洗呢!走!”

    “嗳!嗳。”

    徐长生乐呵呵地快步跟上。

    ……

    果然,因为江里水位突然降了不少,没多久队长就传达上面刚刚传下来的通知,他们队下午不用挑加头埂了。

    这个通知一说,除了徐同道表情淡淡,院子里所有人都喜形于色。

    挑加头埂这种苦差事,又没钱可拿,大家自然都不喜欢。

    于是,下午徐同道他们这些人就彻底闲下来,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织毛衣和纳鞋底的妇女也都拿出毛衣和鞋底。

    徐同道和徐长生这两个小年轻,就显得有点无所事事了。

    两人坐在屋檐下,徐长生无聊地抿抿嘴、抓抓裤裆,转脸问:“哎,小道!咱们就这么干坐一下午吗?这也太没劲了!”

    徐同道也觉得有点太闲了,干脆起身,“要不咱俩在这村里转转?反正现在也不下雨。”

    对徐长生来说,可能这时候不管喊他去干什么,他都乐意,只要不继续干坐在这里。

    “好啊!走!走!”

    他当即起身,兴致盎然。

    于是,两人就结伴在这㞳村开始闲逛。

    逛着逛着,徐同道忽然听见几声“咩咩”的羊叫声,目光下意识就望过去,他看见了不远处一户人家的大院子里,竟然有大大小小几十只白羊在院子里活动。

    而且,目测好像还都是绵羊。

    不是他们徐家村有些人家养的那种山羊。

    看着那个大院子里的几十只绵羊,徐同道的双眼微微眯起,若有所思。

第24章 打听

    见徐同道驻足,徐长生也跟着停下脚步,顺着徐同道的目光看去,随口问:“你在看什么呢?”

    徐同道嘴角现出一抹笑意,“你有没有觉得那些羊都挺眉清目秀的?呵呵。”

    “啊?”

    徐长生跟不上徐同道的脑回路,愣了一下,听见徐同道的笑声,才反应过来徐同道是在开玩笑,然后也跟着嘿嘿地笑了。

    徐同道没有跟他说自己刚刚闪过的念头。

    不远处那个大院子里的那群绵羊,给了他挣钱的灵感。

    在这之前,这两天他一直想着过几天去县城找一份工作,比如暂时做个给人配菜的切配工。

    厨师的工资还是可以的,虽然苦点累点,但只要能挣钱,他都行。

    只是限于他目前只有17岁,连身份证都办不了,估计最多也就能给人配配菜,想做掌勺师傅,应该没人敢用他。

    但眼前那个院子里的那些绵羊,让他忽然心念一动,觉得回头自己可以县城摆摊卖烤串。

    在街头卖烤串,虽然看上去不体面,但他知道只要生意尚可,挣钱速度肯定比上班快得多。

    至于体不体面的事,他根本不在乎。

    他现在就想搞钱,面子值几个钱?能让他全家吃饱穿暖吗?能供应他弟弟、妹妹读书吗?能尽快改善他家的生活条件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是在街头做烤串的投资不需要多大,一个烤炉,几张折叠桌、凳,再带点啤酒什么的,小摊子就能支起来了。

    而且,这年头的城管也没什么存在感。

    在街面上摆摊,是被允许的。

    最主要是烤串这玩意投资不大,但喜欢吃的人却不少,在徐同道的印象中,这玩意就算是二十年后,也还是有很多人爱吃。

    所以这生意可以长期做下去。

    至于他会不会做烧烤?

    实话说,他以前真没做过。

    但他以前做过几年厨师,所以对烧烤的一些技术、调料什么的,他都是听说过的,技术难度不是很高,他有信心能搞出来。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他听说做烧烤,绵羊肉是最好的,山羊膻味重、肉也老,烤出来不好吃。

    而在他们徐家村等附近几个村,常见的却是比较好养活的山羊。

    这也是徐同道这两天没有想到做烤串的一大原因。

    他没想到在㞳村这个地方,竟然有人家养了这么多绵羊。

    真是意外之喜。

    于是,接下来他和徐长生在这村里逛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注意这里还有没有人家养绵羊。

    别说,之前没注意没发现,他这一留意,很快就发现了第二家、第三家、乃至第四家养羊的。

    每户人家养的只数有多有少,但无一例外,竟然养的都是绵羊。

    走着走着,他看见前面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一个大妈正在给羊打扫羊圈,徐同道微微迟疑,便对徐长生说:“走!陪我过去问几个问题。”

    “啊?问问题?问什么啊?”

    徐长生一头雾水,但徐同道已经走到那户人家的院墙外,露出笑脸对正在打扫羊圈的大妈打招呼,“哎,阿姨你好!你们家这么多羊啊!你们家的羊卖吗?”

    正在低头打扫羊圈的大妈大约五十岁上下,黑黑瘦瘦的,闻言,讶然抬头打量徐同道和徐长生两眼,失笑,“嗯,我家是养了不少,你问我卖不卖做什么?难不成你个孩子还想买不成?”

    说着,她轻笑两声。

    徐同道陪着笑了两声,说:“阿姨,我就是好奇,对了,我看你们村好像好几家都养了羊,你们这附近别的村是不是也有人家养这种羊啊?”

    妇人笑吟吟的,已经低下头继续打扫羊圈。

    闻言,随口道:“嗯,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咱们这些住在圩埂边上的,不少人家都养了羊子,圩埂上那么多草对吧?呵呵,而且啊,等江里大水退下去了,有草的地方就更多了,适合养牛养羊。”

    徐同道心里暗暗点头,确实如此,江边这条圩埂上,一年四季都有草,不同的只是草绿、草枯而已。

    确实适合养牛羊。

    “阿姨,你们这里养的都是你家这种绵羊吗?”

    “也不都是!我家这种羊要难养一点,有些人家图省事,养的是山羊,但怎么说呢!养我家这种羊的人家也不少吧!毕竟我家这种羊肉好吃,价格也高一点。”

    ……

    几问几答之间,徐同道心里就有数了。

    这条圩埂具体有多长,他不清楚,但估计上百里肯定是有的,毕竟这是长江支流的圩埂。

    而就他所知,圩埂旁边人家虽然稀疏,却基本都有村子存在。

    也就是说,如果这位大妈说的没错的话,这条圩埂旁边养的绵羊绝对不少。

    他知道有些卖烤串的羊肉,是冷冻的羊肉,不新鲜,价格倒是便宜,卖出去的话,能挣更多钱。

    但他徐同道既然想做烤串生意,想把生意做好,他就没想过要用冷冻的羊肉。

    用这种新鲜的绵羊肉,烤出来的滋味肯定更鲜美,这是可以肯定的。

    就是成本要高一些。

    但高一点的成本,如果能换来更好的口碑和生意,徐同道觉得值得。

    他又问了问一只羊多少钱。

    在打扫羊圈的大妈告诉他,大的两百块钱一只,小一点的,大概一百五。

    ……

    “你刚才问那些干嘛?你想买一整只羊吃啊?”

    离开这户人家的院子后,徐长生不解地问。

    徐同道回头又看了一眼那院子里的羊,微微笑了笑,随口敷衍,“这不是无聊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好奇就多问了几句。”

    顿了顿,徐同道换了个话题,“对了,长生,你跟你叔叔后面做小工,一天能挣多少钱啊?”

    徐长生闻言,叹了口气,“15块钱一天!累死人!”

    徐同道抬手拍了拍他肩膀,安慰:“没事!你以后工资肯定会涨的。”

    徐长生苦笑摇头,“但愿吧!但是做小工真的太累了,我都有点不想干了,就是我爸妈都不同意我改行,我也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我做小工能多挣点嘛!他们就知道让我多挣钱……”

第25章 母亲的偏心、小计划

    听了徐长生的吐槽,徐同道心里生出了点想法,但他此时并没有立即跟徐长生说。

    因为他觉得还不是说的时候。

    ……

    下午四点出头,葛小竹就来替换儿子徐同道。

    做母亲的毕竟心疼儿子。

    徐同道问她怎么这么早就来了,不是说好的傍晚再来吗?

    葛小竹走到他面前,低声说:“你早点回家吃晚饭,小林子他妈今天一早就送了一刀猪肉和几十个鸡蛋来给咱们家,昨天家里炖的老鸭也没吃上,我特意给你留了一些在家里,你快回去吃吧!对了,还有小路昨天搞的鱼,你快回去吃吧!快点!”

    于是,徐同道就回去了。

    至于徐长生?

    这个后娘养的,最近一直都住在圩上,他家一直也没人来替换他。

    徐同道走的时候,坐在屋檐下的徐长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昨天徐同道回家的时候,一路上有徐同林作伴,今天就他孤零零一个人了。

    倒也正好方便他一路上,考虑烤串这个小生意。

    这小生意的投资不需要多大,但怎么也需要几百块。

    而他现在身上,只有百把块钱。

    就这,还是他之前特意留下的。

    他从那些搬空他家东西的那些人家,要回来七百多块钱,昨天给了母亲六百,他留下一百多,本来是准备几天后,去县里找工作,第一个月没有工资,用来吃喝用的。

    这百把块钱,想做烤串生意,估计还少了点。

    毕竟,他以前没做过烧烤,还得买些原料回来试做几次。

    如果几次不够的话,试做的成本还得提高。

    找母亲要钱?

    这个选项,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昨天给了母亲六百,今天早上卖黑鱼和老鳖的一百五,也给了母亲,加起来也就七百五。

    这些钱,是留着给弟弟、妹妹开学报名用的,平时家里多少还要买点油盐酱醋什么的,他不能动那个钱。

    所以……

    这几天要想办法再挣点儿。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去亲戚家,或者徐同林家借点儿,舍下脸皮去开口的话,多少应该能借一点。

    但他偏偏不愿舍那个脸皮。

    为了生存,为了挣钱,他可以什么工作都做,不在乎体不体面。

    但张口跟人借钱的事,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愿意考虑的。

    徐同道一路走一路想,慢慢便有了思路。

    到家的时候,妹妹葛玉珠正在往鸡笼里喂鸡食,徐同道没看见弟弟徐同路,进门时便问:“你二哥呢?”

    “大哥,你回来啦?我饭都做好了,马上给你端菜吃饭呀!二哥他在房里看书呢!二哥!大哥回来了,快出来吃饭了!”

    看见徐同道回来,葛玉珠很高兴。

    赶紧把手里的鸡食全部扔进鸡笼里,拍拍小手,对房门喊了一嗓子,就麻利地转身小跑去厨房端菜。

    “来了……”

    房间里传来徐同路的声音,房门打开,徐同道看了一眼,徐同路还是不正眼看他,面无表情的,但这小子今天身上干干净净的,看样子今天应该没出去搞鱼了。

    “你今天在家看了一天的书?”

    徐同道还是忍不住问了句。

    徐同路依然面无表情,嗯了一声,就从他面前走过。

    这小子……

    徐同道笑了笑,心里很欣慰,也就没计较这小子傲娇的模样。

    饭菜上桌的时候,徐同道果然看见有鱼有肉,还有老鸭汤,另外还有一盘炒空心菜。

    有荤有素,乍一看,他家的伙食好极了,一点都不像日子困难,快吃不上饭的样子。

    “大哥,这只老鸭腿是妈特意留给你的,你快吃吧!”

    妹妹葛玉珠捞起一只老鸭腿放在他饭头上,笑着催他快吃。

    徐同道怔了怔。

    母亲对这个从小收养的女儿,并不差,这一点他知道,但他还知道在吃喝方面,母亲终究还是有点偏心。

    比如家里逢年过节吃鸡或者吃鸭的时候,两只鸡腿或者两只鸭腿,从来都是他一只,弟弟徐同路一只,妹妹葛玉珠很少能吃上一只。

    这只老鸭是昨天炖的,他昨晚没在家吃饭,早上喝稀饭也吃不上这个,今天中午他还是不在家,按理说,两只鸭腿应该早就分给弟弟、妹妹了。

    可母亲还是特意给他留了一只到现在。

    “另一只腿不是你吃的吧?”

    徐同道笑了笑问葛玉珠。

    葛玉珠展颜一笑,摇头道:“没事!妈分了一大块鸭胸肉给我,我爱吃那个,这只腿是特意留给你的,大哥你快吃吧!”

    徐同道看得出来妹妹确实不介意。

    脸上的笑容并不勉强。

    她应该是从小就习惯了,这丫头从小就容易满足。

    徐同道淡淡笑着,将饭头上的鸭腿夹起,放在她碗里。

    “你吃吧!我喜欢吃鸭脖子,这个给你!”

    葛玉珠很意外,忙说:“大哥!这是妈特意留给你的,再说了,我也不喜欢吃鸭腿……”

    说着,就要夹起那只鸭腿还给他。

    徐同道横她一眼,加重语气,“让你吃你就吃!都说了我不喜欢吃!”

    葛玉珠:“……”

    轻轻咬了咬嘴唇,葛玉珠小声说了句:“谢谢大哥。”

    徐同路一直自顾自地吃着,全程没有插嘴。

    直到这时候,才冷眼瞥了眼徐同道,依然没有说话。

    徐同道往嘴里扒了几口饭,抬手夹菜的时候,顺口问:“玉珠,今天让你去卖鱼,你卖了吗?好不好卖?”

    “卖了卖了!大哥,我跟你说,我卖了十八块钱呢!也说不上好卖不好卖,最近不少人家都自己搞到了鱼,但妈让我卖的便宜,所以那几斤鱼没出咱们村,就卖完了,钱我都交给妈了。”

    “交给妈了?我不是让你自己留着吗?”徐同道有些意外。

    葛玉珠轻轻笑着摇头,“十八块钱呢!大哥,我没什么要买的东西,那么多钱,还是交给妈比较好,对吧?”

    徐同道看了看她,没再继续说这个话题,而是说:“卖掉就好,这样,接下来几天,我还会出去搞鱼,到时候还是你去卖!卖的钱就别给咱妈了,交给我!我有用!”

    葛玉珠和徐同路都挺意外,两人都下意识疑惑地看向徐同道。

    葛玉珠:“大哥,你要钱有什么用呀?”

    “过几天你们就知道了,吃饭!别那么多问题!”

    徐同道没有解释的兴致。

第26章 必须另想它法(为盟主黃瓜大老爺的加更)

    晚饭后不久,徐同林来找徐同道玩,其实也没什么好玩的,就是闲聊,徐同道也没水果、瓜子什么的招待,就只能请徐同林看《新闻联播》,因为这个时间点,打开电视,每个电视台都在放这个。

    《新闻联播》里正在说最近国际上发生的大事,徐同林正在问徐同道,“哎,你说你想去学厨师,想好了去哪儿了吗?嘿嘿,我听你说想学厨师之后,回家想了又想,我也想跟你一起去学了,我觉得学这个,肯定能吃到不少好东西,比学瓦匠肯定好多了,你觉得呢?”

    他不知道徐同道已经改了主意,打算自己做烤串生意了。

    所以听他这么问,徐同道失笑,“过几天吧!过几天我做点东西给你尝尝,到时候咱们商量。”

    徐同林愣住,“做点东西给我尝尝?什么呀?你要跟我商量什么?你就说你打算去哪里学厨艺,同不同意让我一起去就行了啊!”

    徐同道不想现在就说,所以笑着摇头,“别急!很快的,最多两天,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嘁!还跟我卖关子……打什么哑谜……”

    徐同林有点鄙视。

    ……

    今年这个梅雨季节的雨水真的很多,这天半夜又开始下雨。

    睡在床上的徐同道听着屋外的雨声,久久没有睡意。

    想了很多重生前的人和事,往事如烟,了无踪迹,可却都存在他的记忆中,那样的日子,他不想再重复一遍。

    可他重生前就一直是个小人物,即便如今重生了,也没办法马上发大财,想要挣钱,还是得一点一滴去努力,去积攒。

    他以前也看过几本重生类的小说,那些小说里,重生到过去的男主角,心里总有放不下的女人,想去挽回。

    可他徐同道心里却空空如也。

    他没有想挽回的女人,也不觉得以前的哪个女人,是他割舍不下的。

    他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应该悲哀?

    他不知道。

    他很清楚自己这两天最想做的……就是搞钱,搞钱供弟弟、妹妹读书,搞钱改善这个家的生活条件;搞钱好好孝顺母亲。

    至于其它?

    他不想去想,也没心思去想。

    或许,等自己以后有钱了,自然而然就会有一个能和他一起过日子的女人,或许吧!

    爱情这个东西,对穷人来说,从来都是奢侈品。

    重生前,他没资格拥有。

    如今,他依然没有。

    迷迷糊糊间,也不知道睡了多久,他忽然醒了。

    睁开眼,看见窗外的天色还是黑的,徐同道起身拿起书桌上的闹钟凑近了看了一会,勉强看见是凌晨4点多。

    既然醒了,他就不想再睡了。

    见床里边的弟弟睡得依然很熟,他就轻手轻脚地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像昨天凌晨一样,拿上鱼篓和虾耙,走向村头,外面很黑,但眼睛适应一会之后,还是能勉强视物。

    ……

    “哗……”

    虾耙扔进排水口的水面,哗啦的水响声中,徐同道连忙将虾耙拖上来,大大小小几条鱼在虾耙的网兜里活蹦乱跳,看着就喜人。

    徐同道连忙蹲下,把这几条鱼抓起放进腰间的鱼篓中。

    然后再次扔出虾耙……

    天光大亮的时候,徐同道已经走得比昨天早上远一里多地。

    收获也比昨天多,鱼篓装满大半了。

    但今天没搞到黑鱼,也没搞到老鳖。

    最大的收获,就是两条一尺左右的鲶鱼。

    除此之外,还有两只螃蟹和十来只大河虾。

    仅此而已。

    卖钱的话,最多只能卖几十块,跟昨天是没法比的。

    他心里多少有点失望,却也知道这很正常,昨天早上他最大的收获就是那只老鳖,而野生的老鳖本来就是稀罕物,不可能天天都能搞到。

    回去的路上,徐同道看见村里一个瘦瘦的老头,也拿着虾耙,腰间系着鱼篓,在一个排水口耙鱼。

    这老头今天出来的时间显然要比他晚一些。

    徐同道看见他的时候,这老头自然也看见了徐同道。

    都是一个村的,彼此自然都认识。

    这老头是村里一个老光棍,平时沉默寡言的,别人跟他说话,也不怎么搭理,但也喜欢搞鱼。

    这不,今天跟徐同道遇上了。

    徐同道知道这老头的性子,所以也没跟他打招呼。

    而这老头一如既往地一言不发,只是一双老眼往徐同道的鱼篓里瞅了两眼,看见徐同道鱼篓里装满了大半,老头就不愉地哼了声。

    他大概是终于搞懂为什么今天他到现在的收获还是寥寥了。

    徐同道这小子在他前面先在这些排水口耙了一遍,他跟在后面再来一遍,自然收获惨淡。

    这老头的心情明显变差了。

    事实上,看见这老头也在耙鱼,徐同道的心情也变差了些。

    因为他估计以这老头的性格,明天早上,这老头恐怕会起得更早,来这里耙鱼。

    这样的话,他徐同道明天除非起得比这老头更早,否则……明天收获惨淡的恐怕就是他徐某人了。

    这样下去不行!

    一早上的收获本来就卖不了多少钱,还要跟这老头比赛谁起得更早,不行!得想个别的什么办法。

    回去的路上,徐同道心里转过各种念头,最后,他忽然想到自己鱼篓里的那十来只河虾。

    如果只是搞河虾的话,那就不用跟那老头比谁起得早了。

    老年人睡眠本来就少,起早很容易。

    比谁起得早,徐同道没信心能比得过那老头。

    所幸这年头捕捉河虾的地笼还没有普及到他们这儿,所以徐家村旁边的这条西河,并不禁止别人在里面搞河虾,因为承包这条西河的人,自己也没本事把河里的河虾搞上来。

    谁让这西河又深又长,想把河里的水抽干都做不到呢!

    ……

    徐同道琢磨了一路,回家后,把鱼篓交给已经起床的妹妹葛玉珠,让她把大点的鱼都挑出来,待会儿拿出去卖钱。

    他自己大步来到厨房找了找,找到二三十根以前搭菜架子用的竹竿,都不粗,都跟拇指差不多粗细。

    也不长,都只有一米五左右。

    但他还是笑了。

    对他来说,有这么粗就够了。

第27章 做虾绷

    徐同道将找到的竹竿都搬出厨房,全部放在厨房外面的空地上,然后又去找来斧子。

    跟着,他就开始剖那些竹竿。

    将每根竹竿剖成四片,这活他干得不算熟练,但也就速度慢点罢了。

    他这里剖竹子的动静,很快就把妹妹和弟弟吸引出来。

    葛玉珠:“大哥,你在干嘛呀?好好的竹子你都剖开了做什么?”

    徐同路皱眉看着,但没有问什么。

    他还在跟徐同道置气呢!

    “做点虾绷子。”

    徐同道随口答着,手上的活并没有停。

    虾绷子,是捕虾子的工具,这玩意他们兄妹仨都知道。

    葛玉珠很意外,“做虾绷子?大哥,你要去放虾绷子呀?”

    徐同道嗯了声。

    “那你有纱布吗?”葛玉珠表示疑惑。

    “我打算把你床上那顶蚊帐剪了用,回头我再给你买一顶新的,反正你那顶蚊帐也旧得很了!”

    “这……我那蚊帐还能用的……”

    葛玉珠明显有点舍不得。

    徐同道扫了她一眼,随口说:“今天卖的鱼钱,回头你拿去买一顶新的,买新纱布做虾绷子太浪费了,不划算!”

    纱布,是做虾绷子的必要材料之一。

    “哦,好、好吧!太可惜了……”

    葛玉珠还是有点舍不得,但大哥既然说了,她还是表示同意。

    一直没有开口的徐同路忽然问:“你不是说过两天出去找工作吗?怎么还做虾绷子?”

    “我改主意了,我打算做点小生意,但还差点本钱,就先搞几天河虾,卖点钱。”

    徐同道继续剖着竹子,随口解释了一句。

    徐同路听了,没有再问什么。

    默然片刻,进厨房拿了一把旧菜刀出来,捡起地上刚剖好的一根竹片,低着头默默地用菜刀开始将竹片削薄。

    其实虾绷子,他们兄弟俩几年前做过几个,所以都有经验。

    而做虾绷子的竹片,需要良好的弹性,这就需要将竹片削薄一点,这是个细致活,很费工夫。

    本来徐同道剖完竹子,也要自己一点点削。

    现在多了徐同路帮忙,效率自然提高不少。

    “大哥,那……那我去把蚊帐给你拿来?”

    葛玉珠见二哥都开始帮忙了,想了想,毛遂自荐,也准备帮点忙。

    徐同道嗯了声,她就马上扭身回屋去拿蚊帐了。

    等她把蚊帐拿来的时候,顺便连裁剪蚊帐的剪刀都拿来了。

    “大哥!剪多大呀?我帮你剪!”

    葛玉珠拿着剪刀对着蚊帐比划着,已经准备开剪。

    徐同道看了看她,想了想,说:“你先别慌剪蚊帐,你先去小林子家问问他家今天有没有人要上圩,如果有的话,你就让他家帮忙给咱妈带句话!”

    葛玉珠不解,“带什么话?”

    徐同道:“告诉咱妈,我今天吃过晚饭去替她,白天我有事,就不过去了。”

    “啊?哦,好!我知道了,那我这就去!”

    葛玉珠答应着,马上放下剪刀,小跑着去了。

    等她走了,厨房门外,便只剩下徐同道、徐同路兄弟俩。

    两人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沉默着各干各的事。

    好一会儿后,徐同路才忽然开口,打破沉默。

    “你打算做什么生意?”

    徐同道闻言,抬眼瞥他一眼,见这小子还是面无表情,估计心里的气还没全消。

    但这小子能主动帮他削竹片,又主动开口跟他说话,就说明这小子心里的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

    徐同道不是爱解释的性格,但弟弟难得主动开口,他想了想,就把自己想做烤串的主意跟徐同路说了说。

    等他说完,徐同路默然好一会儿,才说:“你想在县城摆摊,晚上收摊后,东西放在哪儿?需要租个房子吧?那要不少钱,你搞河虾卖,要卖多少天,才能攒够那个钱?虾绷子一天弄不到多少河虾的!”

    “我知道!”

    徐同道表情没变,因为这个问题他早就想过了。

    徐同路抬眼看了看他,眉头微皱,“那你打算怎么办?”

    徐同道:“这个就不需要你操心了,我会解决的。”

    徐同路又看了看他,撇撇嘴,真就没再问。

    其实,他们兄弟俩话少的性格是一样的。

    未久,葛玉珠小跑回来,跟徐同道汇报——已经跟徐同林妈妈说好了,徐同林妈妈一口答应帮忙给他们母亲带话。

    然后兄妹仨就一起分工合作,制作虾绷子。

    虾绷子其实结构很简单,将两根削薄的竹片“十”字形交叉绑在一起,然后根据竹片的长度,裁剪出一块方方正正的纱布,将纱布的四个角再绑在两根竹片的四端。

    最后再用一根绳子……一端绑在两根竹片的交叉处,另一端绑在一根竹竿或者木棍上,就OK了。

    竹竿或者木棍的长度也不用很长,一米长、两米长都ok了,三四米长也行,不用太讲究。

    兄妹仨人用了一上午时间,才做好十几只虾绷子。

    “家里米糠还有吧?”

    虾绷子做好的时候,徐同道直起腰,一边活动着腰和脖子,一边问妹妹葛玉珠。

    葛玉珠:“有!咱们家之前不是有两头猪嘛,前几天猪被人搞走了,米糠不值钱,那些人没要,都还在家里呢!”

    徐同道轻笑一声,“那就好!你去做饭吧!咱们吃过午饭,下午再出去放虾绷子!”

    葛玉珠:“哎,我这就去!”

    葛玉珠去做饭了,徐同道和徐同路一起将做好的虾绷子收拾好,放进堂屋,放好之后,徐同路又开口了,“我下午跟你一起去!”

    “不用!你留在家里看书!”

    徐同道一口拒绝,转身就出了堂屋,去屋后的屋檐下,开始捡碎瓦片,下午去放虾绷子,需要一些碎瓦片给轻飘飘的虾绷子增加重量,否则虾绷子放到水里,半天沉不到水底,想捕到河虾,那就是做梦。

    捡了一些碎瓦片,徐同道又去找了只旧塑料盆,兜来半盆米糠,加了几把大米,端到厨房,倒了些菜籽油在米糠和大米里。

    将这些东西搅拌均匀之后,就是下午去捕河虾的饵料了。

    就是不知道今天下午的收获会怎样……

第28章 中考成绩出来

    葛小竹这个上午,自从听来圩上的徐卫国说,儿子徐同道今天白天有事,晚上才能来替换她之后,就一直处于担心中。

    实在是她这个大儿子,这两天太不安份、太不让她省心了。

    先是背着她,去找那些债主硬要回家里前几天被抢走的那些东西,然后上圩来的第一天晚上,就冒着性命危险跳进江里救徐同林。

    这两件事,说他做得不对吧……倒也不是,但要说他做的对,却又都很危险。

    那些经常赌钱的债主是好惹的吗?她都不敢惹。

    跳进深不见底的江水里救人呢?她活到这么大年纪,可没少听说下水救人的,最后却跟落水的人一起淹死的事。

    所以,当今天上午来圩上的徐卫国告诉她,她大儿子今天白天有事,只能傍晚来替她之后,她心里就不可遏制地开始胡思乱想。

    不知道这臭小子又想搞什么事,最近家里能有什么事啊?

    可她跟徐卫国追问她儿子今天白天要做什么,徐卫国也答不上来,只说他只是转达她女儿葛玉珠的话,其它的他也不清楚。

    就是这个不清楚,让葛小竹心里跟猫抓似的,总是踏实不下来。

    ……

    而徐家村。

    吃过午饭的徐同道叫上妹妹葛玉珠,自己动手扛着上午做好的那些虾绷,另一只手里提着一只准备用来装河虾的塑料水桶,让妹妹带上捡好的碎瓦片和饵料,兄妹俩就出门了。

    徐同路还是想一起去,被徐同道无情拒绝,吩咐他在家里好好看书。

    徐同道和妹妹出门不久,徐同林又来他家找他玩。

    初中已经毕业,却还没出去上班的徐同林最近闲的蛋疼,所以有空就想来找徐同道。

    结果就扑了空。

    从徐同路口中得知徐同道和妹妹去西河那边放虾绷去了,徐同林眼睛一亮,马上就来了兴趣,匆匆跟徐同路道别,就快步往西河那边去了。

    留下徐同路惆怅地站在门口,叹了口气。

    这个下午,徐同道的收获很不错。

    这条西河从他出生,就从没听说被抽干过,平时在这河里放虾绷的人也极少,所以这条河里的大河虾不少。

    他特意选了一段水草丰茂的地段,和妹妹一起,将十几只虾绷坠上碎瓦片,撒上饵料,全部放进河边的水草旁。

    不久,徐同林来了,又多了个帮手。

    十几只虾绷他们三人不断提起又放下,每次提起来的时候,只要看见虾绷里有河虾,就马上捡到水桶里,然后再撒上一点饵料,就又把虾绷放进水里。

    用虾绷搞河虾和钓鱼不同,有十几只虾绷,就不用等待,完全可以不断轮流提起一只只虾绷,用菜籽油拌过的米糠和大米,香喷喷的,对河虾来说,就是上好的美食。

    运气好的时候,一只虾绷提出水面的时候,能捕到十几只大小不一的河虾。

    运气差的时候……自然是空军,空空如也。

    但这个下午,总体来说,空军的次数还是极少,一般每提起一只虾绷,多少都能捕到几只河虾。

    就这么忙活半个多小时,徐同道忽然想起一件事。

    扭头就问妹妹,“玉珠,我上午搞的鱼,让你挑大的去卖,你是不是忘了?”

    当时葛玉珠就被问愣住了。

    然后就着急起来,脸都急红了,“哎呀,大哥,我、我确实忘了,这、这怎么办呀?那些鱼不会都死了吧?这、这……”

    见她急得不行,徐同道也就不忍责备她。

    今天上午她一直帮着他做虾绷,别说她忘了那些鱼,他自己也忘了。

    “没事!你现在回去看看,应该还没死完,你去把大的、活的都挑出来,出去卖卖看,能卖多少卖多少吧!”

    “哦、哦,好、好!我这就去!我这就去!”

    葛玉珠着急忙慌地跑回去了。

    剩下徐同道和徐同林继续在这里放虾绷、搞河虾。

    她回去不久,徐同路这小子就来了。

    “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在家里看书吗?”

    看见他也来了这里,徐同道有点不高兴,没给徐同路好脸色看。

    “玉珠去卖鱼了,我怕你这里忙不过来,就过来帮忙。”

    不等徐同道数落他,徐同路又说:“你放心!就算这个暑假我一天书都不看,明年我照样考上县一中!不信,我们可以打赌,如果到时候我考不上县一中,你打死我都行!”

    徐同路骨子里的傲气又冒出来了。

    县一中是他们县最好的高中,属于省重点高中,每年他们乡中学能考上县一中的学生,从来都是屈指可数,有时候甚至一个都考不上。

    而徐同路这小子却敢放这样的狂言。

    这不禁让徐同林侧目。

    但徐同道看着弟弟脸上的傲娇表情,却信了。

    因为他弟弟在读书这方面确实有天赋,从小念书也不见太认真,却总能年年拿奖状,每次成绩稍微下降,只要这小子保证下个学期拿第一,然后下个学期的考试成绩出来,这小子就真的是第一名,从无例外。

    于是,徐同道看了徐同路两眼,就没再说什么。

    任由徐同路留在这里帮忙。

    三人就这么在河边忙活到傍晚时分,才收拾东西回家。

    回去的路上,三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一个下午,他们竟然捕到五六斤河虾,其中大部分的个头都挺大的。

    回去的路上,徐同道跟徐同林说:“林子,你今天给我帮了一下午忙,大河虾我想拿去卖钱,等下你跟我到我家,我把大河虾挑出来,小一点的给你一半,你回家吃!”

    徐同林开始说不要,但徐同道坚持,徐同林这才笑着同意,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

    三人经过葛小鱼家门口的时候,正好准备出门的葛小鱼看见他们,眼睛一亮,“小道!你等等!你等等!咱们中考分数今天出来了,只要打电话查准考证号就能查到分数,我记得你家没装电话吧?你准考证号是多少?你报给我,我帮你用我家电话查一下呀!”

    听见葛小鱼喊,徐同道、徐同林、徐同路三人下意识停下脚步。

    等听完葛小鱼说的事,徐同林和徐同路就看向徐同道。

    徐同林迟疑着说:“小道,你要不要查一下?不管怎么样,你既然参加了中考,总要了解一下你这次考了多少分吧?”

    徐同路咬了咬嘴唇,忽然问徐同道:“你准考证号是多少?”

第29章 可是我想查一下(攒人品加更)

    徐同道脸上原本的笑容,在听了葛小鱼说的事之后就消失了。

    他记得自己这次中考的分数,但他重生回来,既然决定不去上高中,就不想让弟弟他们知道他这次中考的分数。

    他不想让弟弟觉得欠了他的,也不想再跟弟弟争论,谁读书、谁出去挣钱的事。

    所以,此时他没有理会徐同林和徐同路的话,只是对葛小鱼挤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摇头道;“就别浪费你家的电话费了,反正不管考多少分,我都不会念高中的,谢了啊!”

    说完,他敛去笑容,抬脚就走。

    葛小鱼愣在那里,她都没有反应过来。

    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徐同道已经走了七八步远。

    徐同林也愣了愣,反应过来后,叹息一声,跟上徐同道。

    相比之下,徐同路的表情最是复杂,他皱着眉头默然好一会儿,才低下头举步回家。

    “这……这……”

    葛小鱼看着他们仨的背影,张口结舌,想喊住徐同道,想想还是忍住了,徐同道这两天的所作所为,让她对他改观不少。

    加上,她查到自己这次中考的分数不错,上县二中应该没问题,心情很不错,所以刚刚突然看见徐同道,她才下意识喊住他,想给他示一个好,帮他查一下这次的中考分数。

    她心底隐隐有一个想法:以徐同道以往的成绩,这次说不定也能考上县二中,她和他毕竟是一个村的,从小又都是同学,而这两天……或者说自从徐同道老爸失踪之后,徐同道好像一夜之间就成熟了,已经不让她反感。她就希望如果这次他们能一起去县二中读书的话,他俩以后能互相照顾,她毕竟是女生,如果有一个同村的男生照顾着,心里也会踏实一点。

    这是她刚刚一瞬间的本能想法。

    但直到现在,她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徐同道家目前的情况。

    他爸失踪了,他家就没有挣钱的劳动力了。

    只凭他妈妈一个女人,怎么可能供得起他们兄妹三人读书?

    这一刻,她身为女人的天性……母爱的因子,让她有点同情徐同道了。

    也意识到徐同道父亲徐卫西的失踪,可能要彻底改变徐同道兄妹三个人的命运。

    ……

    徐同道当先走进家门,刚进门就看见妹妹葛玉珠从后门进来,腰间还系着围裙,刚才她应该是在做饭。

    “大哥,你们回来了?收获怎么样呀?”

    她还是未语先笑。

    “还行!”

    徐同道答了句,顺口问她,“你呢?鱼卖出去没有?”

    葛玉珠闻言,眉头微皱,表情有点难过,“活着的、大一点的,我倒是都卖出去了,但是我今天卖的太晚了,你搞回来的好几条大鱼都死了,总共就卖了25块钱……”

    这年头的物价低,像鲫鱼,冬天的时候要贵一点,大概能卖到五六块钱一斤,当然要稍微大一点的那种,鱼小的话,那还是很便宜。

    但最近是梅雨季节,很多人家都能自己去田里搞到鲫鱼,所以最近的鲫鱼等等,都很便宜。

    大一点的鲫鱼,能卖到三四块钱已经就算不错了。

    次一点的,也就能卖两块钱一斤。

    就这,还要是活的。

    今天大半鱼篓的鱼,只卖了25块钱,说不失望肯定是假的,但见妹妹表情已经很难过,徐同道就不忍责备她。

    反而笑了笑,说:“没事!死的和小的,咱们留着自己吃,对了,你快去把澡盆拿来,快去!”

    “哎!好的,大哥!”

    葛玉珠很快就拿来他们家那只木头做的大澡盆。

    徐同道将水桶里的河虾全部倒进这只澡盆,瞬间,密密麻麻的河虾就铺满了整个澡盆底。

    徐同道招呼妹妹、徐同林、徐同路一起帮忙把里面大只的河虾全部挑出来。

    一边挑着,一边说:“我记得咱们镇上那个菜市场,有两三家卖鱼卖虾的,咱们快点把大的都挑出来,等下玉珠、小路,你俩一起拿到那个菜市场去批发给卖鱼卖虾的,我自己没时间,等下吃了饭,我还得去圩上换妈回来,要不然我就自己去菜市场了。”

    “哦、哦,好,好的大哥。”

    葛玉珠有点迟疑,但还是答应了。

    而她之所以迟疑,徐同道也明白,对一个以前没怎么卖过东西的女孩来说,突然让她去跟陌生人卖东西,肯定有点畏缩。

    这也是他刚刚说让弟弟和她一起去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则是怕妹妹被人欺负,让弟弟徐同路一起去,他徐同道才放心。

    见妹妹已经答应,却没听见弟弟徐同路的声音,徐同道下意识瞥向他,却见徐同路这小子此时微皱着眉头,有点心不在焉的样子。

    见状,徐同道眉头皱了皱,喊了徐同路两声。

    等徐同路目光看向他,徐同道就把刚才的决定,跟徐同路重复一遍。

    听完,徐同路没什么意见,只是淡淡嗯了声,就算是答应了。

    “这些小一点的河虾不拿去卖吗?”

    徐同林忍不住问。

    徐同道笑了笑,“今天小的就不卖了,等下你拿一半回去,今天咱们都累了一下午,这些小河虾,咱们两家就留着自己吃了,就当尝个鲜,从明天开始,搞到的小河虾再拿去卖钱吧!”

    ……

    五六斤河虾将大的挑出来,他们四人一起动手,很快就挑出来了。

    徐同道分了徐同林一半,就吩咐妹妹去端菜吃饭。

    顺口也叫徐同林留下一起吃饭,但徐同林笑着拒绝了,拿着分给他的小河虾,转身就小跑回他自己去了。

    剩下兄妹仨人简单吃过晚饭,徐同道简单洗了洗脸和脚,拿上外套、雨伞,就动身走了,去圩上换他母亲回家。

    而他弟弟、妹妹也拎着挑出来的那些大河虾出门往镇上赶去。

    徐同道不知道的是——徐同路和葛玉珠刚刚走出村口,一路一言不发的徐同路忽然开口:“玉珠,你知道大哥中考的准考证放在哪里了吗?”

    葛玉珠很意外,“二哥,你问这个干嘛呀?大哥找不着了吗?”

    徐同路摇头,“不是!葛小鱼说他们的中考分数出来了,本来她问大哥要准考证号,打算用她家的电话帮大哥查一下分数,但大哥没同意,可是我想查一下!你就说你知不知道他的准考证放在哪儿吧!”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2756/ 第一时间欣赏返回1998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心所写的《返回1998》为转载作品,返回1998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返回1998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返回1998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返回1998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返回1998介绍:
一觉醒来,徐同道回到17岁那年,他家最艰难的时期。
这是一个白手起家,赚取泼天财富的故事。
……
(推荐本人完本作品《重生2003》、《返回2006》、《奇妙重生》)返回1998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返回1998,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返回1998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