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嗻,老佛爷
“妈,你不能这么想啊,这过年,就是要热热闹闹,才像过年的样子么,咱们都一个村里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给他们看电视,他们不也记着咱们的好么。”江长海振振有词地劝说道。
张桂花想了想,觉得也是那么回事,就勉为其难地同意了:“行吧,那就听你的,让他们过来看,不过只有这一晚上啊。”
“就一晚上,我就知道我妈是最通情达理的老太太。”江长海走过去笑嘻嘻搂着老太太的肩膀拍马屁。
张桂花心里美滋滋的,面上却是故作嫌弃道:“都多大人了还撒娇,赶紧去吃你的饭吧。”
“嗻,老佛爷您说什么咱就做什么。”江长海学着电视机里的古人拍了两下衣袖,然后弯腰躬身地退进了厨房。
张桂花这下没绷住笑出了声:“小兔崽子。”
晚上,江家人热热闹闹的吃完年夜饭,孩子们都出去疯玩了。
江家的几个大人们坐在主屋里,江大山拿着家里记工分的本,放在众人面前,和他们对着账。
“老大,你们一家今年一天工都没上,你们应该补一百八十二块五毛钱。”江大山指着本上的工分说道。
“行,爸,我知道了。”
江长海直接从兜里掏出来一百八十五块钱,递给张桂花,笑嘻嘻的说:“妈,不用找了。”
张桂花高兴的把钱接了过来,小声嘟囔着:“本来也没想找你。”
“老二,你们家今年大丫二丫都去上学了,没赚多少工分,今年去掉你们的口粮,基本持平,虽然还欠公中几毛钱,我们也就不要了。”江大山说。
“哎,知道了,爸。”江长河点点头道。
从大丫她们去上学,江长河和赵小娟就有了心里准备,他们本来还以为今年得给家里补钱呢,没想到不用补,这样他就很知足了。
“老三,这是你们今年的赚的钱,十六块八毛钱。”江大山把手里的钱递给江长涛。
江长涛笑呵呵的把钱接了过来,他现在手里有钱,也不再在乎这十几块钱,不过到底是他们两口子辛苦了一年赚的钱,能分到钱,他还是很高兴的。
江家人刚算完账没多长时间,村里有那心急的年轻人,就从自家带着瓜子花生来了江家。
他们一进门,就给老两口拜年,又嘴甜的把江家人都夸了一遍,把老两口都哄得眉开眼笑。
还没到半个小时呢,江家的院子里就都坐满了人,张桂花看人这么多,怕江绵绵人小个矮,站在后面看不到。
她连忙从屋里拿出一个小凳子,放到了炉子旁边,又抓了把好糖和花生,塞到了江绵绵的兜里:“绵绵,来,奶给你抓点花生和糖,你一会就坐在这里看春晚。”
江绵绵被安排了最好的地方,她知道她奶的心意,她甜甜的朝老太太笑了一下道:“谢谢奶。”
“不用谢,乖乖坐在这里,缺啥和奶说,奶给你拿。”张桂花看着软软糯糯的江绵绵,一张老脸笑开了花。
第602章 心眼多的
赵小娟看家里来了这么多人,也没等老太太吩咐,就自觉去厨房烧了一大壶热水,给村里人吃瓜子花生口干了解渴喝。
志文志武两个小子都不用大人帮忙,就自己抢先占据了最好的位置,和江绵绵并排坐在一起。
村里人也都十分自觉的不和江家人抢,他们毕竟是沾了光,才能看到电视,要是惹恼了江家人,以后看不着电视,可就得不偿失了。
村里众人趁着春节晚会没开始的时候,站在院子里,插科打诨,说说笑笑。
等到时间到了,开始播放春晚的音乐时,村里人立刻都安静了下来,全都聚精会神的盯着电视看。
春晚第一个节目就是开场舞,不管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江绵绵都不太喜欢这个节目,应该是看得太多了。
她不喜欢,但是其他人却都看的津津有味。
等到相声人员上场的时候,江绵绵这才提起了一些兴趣,听听着逗趣的段子和全村人一起开怀大笑。
笑声在这宁静的小山村传出去很远。
等到相声结束,歌手们唱歌的时候,小孩子们就不怎么感兴趣,在院子里打闹起来。
等到演小品的时候,又被各自的家长叫回去,一起观看。
看电视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等到电视里敲完了新年的钟声,江长海进屋把自己买的那一背篓烟花炮竹拿出来:“闺女,来,咱们一起放烟花。”
村里人看到江长海买了这么多烟花,索性也不走了,都留在江家看烟花。
小孩子也激动的嗷嗷乱叫,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家养了狼崽子呢。
放完烟花炮竹,已经十二点多了,新的一年开始,孩子们闹了一天,一坐下来,一个个就困得眼皮都抬不起来了。
村里人抱着自家的孩子,纷纷告辞回家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江长海闲着没事,看着屋里的孩子,他大手一挥道:“孩子们,走,跟大伯去供销社,大伯给你们买好吃的。”
“哦,大伯,你太好了,我想喝汽水。”志文兴奋的说。
“成,没问题,你们想吃什么都可以。”江长海十分大方的说。
“老大,别太惯着孩子,随便买点吃的回来就行,你们不准朝你们大伯要太贵的东西,知道吗?”张桂花知道自己的话,大儿子不当回事,她立刻调转枪头,和几个孩子说。
“知道了,奶,你放心吧,我最懂事了,我就要点吃的,不要别的。”志武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保证道。
孙丽霞看有便宜占,心里笑开了花。
招弟心里腹诽大伯又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于是捂着肚子,一脸痛苦的说:“大伯,我肚子疼,你们去吧,我回屋躺一会。”
江长海一听,顿时就顺水推舟地点点头:“行,那你回去躺着吧。”
他更不乐意让自家闺女跟心眼多的招弟一起玩呢。
赵小娟看她闺女又肚子疼了,有些担忧的跟着回了屋。
几个丫头看招弟又没有口福,都纷纷替她感到可惜,她们决定一会自己少吃一些,给妹妹|姐姐留点好吃的。
第603章 谢师礼
江长海领着大部队去了供销社,两个男娃和来弟在小零食的柜台挑了个不亦乐乎,江绵绵和大丫二丫则卖文具的柜台边看。
江长海见状,过去询问:“闺女,你的文具用完了?”
他记得自己放假前才给自家闺女买了许多的文具。
江绵绵摇头:“没有,爸,我想给公社小学的刘老师和孟老师买两只钢笔当谢师礼,我去年升学的时候,看到他们俩的钢笔已经很旧了。”
刘老师和孟老师总是用自己的工资,资助班里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他们自己却过得十分清苦。
江长海听了就十分豪气道:“闺女你相中哪个钢笔了,爸给你买。”
嘿,他闺女一直就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呢!
“不用,爸,我带钱了,这是我的心意,我要用我自己的零花钱,给他们买钢笔。”江绵绵边说边从兜里掏出来自己的零花钱。
江长海看他闺女这小样,也不强求,笑着揉了揉江绵绵的头:“行,闺女,钢笔你自己买,那我给两位老师买点糖果和饼干可以吧?”
“不用了,爸,我拿这些东西去,怕两位老师不收,就两只钢笔就可以了。”江绵绵十分理解两位老师的品性,连忙拒绝了她爸的提议。
“行吧,都听你的。”江长海也没再坚持。
“大伯,我们挑好了。”志文颠颠的跑过来说道。
“来了。”江长海过去算账。
几个孩子抱着自己喜欢的吃的东西,心满意足的跟在江长海身后。
江绵绵最后挑了两只英雄牌钢笔,这个钢笔是出了名的耐用,抗摔,非常适合两位老师,当然,价钱也十分好看。
到了村里,江绵绵拽了拽江长海的袖子,和他说道:“爸,你们先回去吧,我把东西给两位老师送去。”
“闺女,用不用我和你一起去啊?”江长海有些不放心的说。
“不用了,爸,两位老师家就在村里,离得也不远,我自己去就行。”江绵绵拒绝道。
“那行吧,你早点回来啊。”江长海嘱咐道。
“嗯。”江绵绵朝几人摆了摆手,先去了刘雯老师家。
刘雯看到江绵绵突然来访,十分惊喜。
“江绵绵同学,你怎么来了,快进屋。”刘雯高兴的说。
“刘老师,新年好,祝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我来给您拜年了。”江绵绵双手抱拳,眉眼弯弯地朝刘雯拜了拜。
“哈哈,那我可就借你这小神童吉言了,来,吃糖。”刘雯抓了一把好糖,塞到江绵绵手里。
“谢谢刘老师,刘老师,这是我给您的拜师礼,谢谢您对我的悉心教导。”江绵绵把准备好的钢笔拿出来,递给刘雯。
刘雯没想到江绵绵竟然会给自己送谢师礼,他心中很是感动。
他知道这是江绵绵发自内心的想感谢自己,他不忍拒绝孩子的心意,这才伸手把钢笔接了下来:“江绵绵同学,这次的谢师礼老师收下了,但是下次可不能在带礼物过来了,知道吗?”
第604章 淳朴的本质
“嗯,我知道的,刘老师,您放心吧。”江绵绵一脸乖巧地点头道。
“绵绵,你在新学校怎么样?还适应吧?学习累不累?”刘雯关心的问。
江绵绵甜甜一笑:“刘老师,你放心吧,新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好,对我也很照顾,学习不累,我现在也在自学后面的课程呢。”
“是么,那就好,我还有些担心你突然去初中会不适应呢,毕竟初中和小学不一样,不仅是突然换了个环境,需要学习的科目也多了,现在知道你适应的这么好,我和孟老师也能放心了。”刘雯欣慰的说。
江绵绵的努力和刻苦是毋庸置疑的,她明明有着比同龄人还聪明的头脑,但在学习上,还一直这么努力.
刘雯坚信,只要她能保持下去,以后肯定会有大出息。
又聊了一会后,看时间不早了,江绵绵起身告辞:“刘老师,时候不早了,我就先走了。”
“再呆一会吧,你师娘出去串门了,一会等她回来,你吃完饭再走。”刘雯挽留道。
江绵绵摇摇头:“不了,刘老师,我一会还得去孟老师家一趟呢。”
“这样啊,那你有时间再来玩啊。”刘雯推了推眼镜,慈爱的看着江绵绵叮嘱。
“知道了,刘老师,您别送了。”
江绵绵走出去好一会,回头还看到刘雯站在自家门口看着自己呢。
从刘雯家出来,江绵绵又去了孟老师家。
孟卫东看到她过来也十分惊喜,两人聊了一会后,江绵绵同样拒绝了对方的盛情留饭。
与此同时,江长海真在和公社的大队长和杨书记聊天呢。
“长海啊,这次回来能待几天啊?”大队长看着穿着讲究,打扮体面的江长海问。
“我们运输厂事多,就放了四天假,待不了几天就得回去了。”江长海笑呵呵的说。
杨书记也笑了起来:“忙点好啊,只有忙起来,厂里的效益才好,你们工人的工资和待遇才能高啊。”
江长海一脸赞同地点头:“是啊!我们厂子年前接了一笔大单子,这一笔单子,就顶我们三个月的出货量了,所以有几个师傅过年都没休息,就出去跑长途去了,等我们复工后,估计还得忙一阵子。”
大队长和书记看他说起运输厂的事来,这侃侃而谈的样子,心中十分感慨。
这江长海是真的变了啊!
虽然现在看着还有些儿吊儿郎当的样子,但言谈举止间,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个只知道偷懒耍滑,好吃懒做的那个懒汉了。
而是变成了全村人口里,年轻有为的城里工人了。
不过农村人淳朴的本质倒是没丢,没有学着某些儿城里的人一样爱摆架子。
杨书记看着江长海,拍了拍他的肩膀,十分感慨的说:“长海啊,你现在是咱们村里最有出息的年轻人了,你以后要是有能力了,记得帮帮咱们村里的年轻人啊。”
“杨书记,这您就放心吧,石桥村不管啥时候,那都是我的家,我有出息了是绝对不会忘本的。”江长海一本正经地点点头。
第605章 不传谣不信谣
“好,好啊,长海,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杨书记欣慰的说。
大队长想到张桂花前几天说的大话,找江长海打探道:“对了,长海,我听桂花婶子说,你家那台彩色电视机,是绵绵这孩子研究出来的?”
江长海一听这话,心里警铃大作,他毫不犹豫的否认道:“大队长,这都是谣传,我闺女才多大,哪就能做出来彩色电视机啊,我家那台电视机其实是郁丞从京都给我们带回来的,只是电视有些小毛病,总跳台,绵绵研究几天给修好了。”
“原来是这样啊。”大队长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他就说,那彩色电视机多高端的技术啊,咋能是一个九岁的娃娃研究出来的呢,果然是他们在吹牛!
这张桂花这么多年,爱说大话的毛病一点都没变,要不是他找江长海问了,差点就当真了。
见公社的大队长和书记都不相信自己闺女能做出彩电来,江长海心里松了口气,有他们作证其他人就更不会信了。
面上却是严肃凛然:“对,所以咱们不能传谣,也不能信谣。”
“长海说的没错,作为共产主义的人民群众们就应该不传谣不信谣。”
杨书记一脸赞同地点点头,不还是赞许地夸了江绵绵一句:“但不过绵绵能把电视机修好也能厉害了。”
正说着,三人口中的当事人江绵绵就双手揣兜走到了路口,高兴地跑过来和打招呼:“大队长,杨书记,过年好。”
“哎,绵绵你也过年好啊。”两人也乐呵呵回应着。
江绵绵这个小神童,可是给他们公社赚来了很多荣誉和面子,他们俩看江绵绵,那就像看自家孩子一样。
“绵绵啊,你现在上了初中,可不要贪玩啊,记得要好好读书,以后给咱们公社争光长脸啊。”杨书记嘱咐道,他可是对江绵绵寄予厚望的。
“杨书记,您放心,我一定会的。”江绵绵挺着腰板,小大人似的保证道。
“哈哈,好,真乖。”杨书记摸了摸江绵绵的头,夸赞道。
几人又说了一会,江长海才领着江绵绵离开了。
父女俩大手牵着小手往家里走——
“爸,你怎么没回家啊?”
“等你啊。”
“嘿嘿,爸你真好。那大姐她们呢?”
“我让他们先回去了。”
等父女俩回了家,却发现家里一个孩子都没有,几个孩子都跑去找自己的小伙伴玩了。
假装肚子疼的招弟,更是都跑去隔壁村,找沈清明玩去了。
经过这一学期招弟的刻意接近,两人的关系亲近了很多,沈清明也愿意和招弟一起玩。
上学的时候,招弟每天不和大丫,二丫一起走,反而跑到隔壁班,去找沈清明,两人天天一起上下学,
每天都就天天一起上下学,一学期下来两人已经玩得很好了。
“婶子,清明哥在家吗?”
“招弟来了,快进屋,你清明哥在家呢。”沈妈妈看到招弟过来,热情的说道。
沈清明的父母对招弟印象很好,因为知道招弟学习好,每次考试都考年级第一。
人又有礼貌,懂事。
第606章 红包升级了
而且家里还有个在城里当工人的厉害大伯,和十里八乡都出了名的天才堂妹。做父母就喜欢自己儿子能和这样优秀的孩子一起玩。
“清明啊,招弟过来了。”沈妈妈带着招弟进屋后,朝里屋的沈清明喊道。
“招弟,你来了,我本来还想一会去找你呢,听说你家买电视了?你咋没在家看电视呢?”沈清明跑出来看到招弟,高兴的说。
招弟一听沈清明提电视,心中十分烦躁。
真不知道他们这些人怎么这么没见识,不就是一个破电视呢,怎么人人都当个宝呢。
但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没看,电视也没什么好看的,我还是愿意来找你一起玩。”
沈家母子一听招弟这话,不仅没觉得她说话太狂,反而觉得她这孩子谦虚谨慎,不是那爱张扬炫耀的人。
要知道在现在这个年代,一台电视机那是就算是对城里人说,都是个紧俏物件了,更何况是他们这村里呢。
要是普通人家里有个电视,那真是恨不得逮谁和谁炫耀呢。
“来,招弟,吃点东西,你们边吃边玩。”沈妈妈拿出一盘子瓜子,花生,又塞给招弟一把奶糖。
“谢谢婶子,您也别忙了。”招弟十分乖巧的说。
沈妈妈在屋里待了一会就出去了,留下两个孩子在屋里玩。
招弟一直在沈家玩了一下午,看时间不早了,她拒绝了沈妈妈的留饭,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今天江家的晚饭也十分丰盛,江家人吃完饭,就坐在堂屋喝茶水唠嗑,张桂花从柜里拿出准备好的红包,给几个孙辈发红包。
“来,过来,奶给你们发红包,新的一年,要乖乖听话,好好学习,争取得奖学金,知道吗?”张桂花一边发,一边念叨着。
她看着二房的几个丫头,心里有些不高兴,一想到秋天要给出去的那些学费,她就心疼胆疼,浑身上下哪都疼。
花了这么多钱,也不知道她们能给自己学个什么回来?她现在真是连一分钱压岁钱她都不想给,想是那么想,她却不能那么做。
“知道了,奶。”志文志武两个男娃,不管自己能不能做到,反正态度是十分端正的。
江绵绵和几个女娃也都连连点头:“知道了,奶。”
志文志武拿到红包后,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看到里面装的一分钱,他们连忙放到自己兜里,要不是现在天黑了,他们俩都想立即去供销社买弹珠了。
等到天色晚了,几房人都回屋子准备睡觉了,张桂花又和往年一样拿着几个大红包
不过不同以往的偷偷摸摸,这次是明目张胆大摇大摆的,毕竟现在二房也有孙子了,不怕被说偏心了。
而且因为家里今年除了种地赚到钱了外,江长海还每个月给他们老两口五块钱,加上卖人参孝敬的一百五十块钱,今年家里存了不少钱。
所以手里有了钱的张桂花还大气了许多,直接翻了个倍,把给孙子的红包从五毛钱升级换成一块钱的。
第607章 比男娃的都大
张桂花到二房的时候,二房的几个丫头都躺到炕上,准备睡觉了,是赵小娟下炕来开的门:“妈,有啥事吗?”
“我来看看元斌,元斌睡了吗?”张桂花问道。
“还没有呢,中午睡的时间长了点,现在还精神着呢。”赵小娟说道。
“奶。”几个女娃看到老太太进来,连忙喊道。
张桂花不冷不热的‘嗯’了一声。
等她看到江元斌趴在炕上,抬头看自己时,脸上顿时就露出了慈爱的笑容:“哎呦,元斌,奶的大孙子,想不想奶。”
张桂花抱着江元斌稀罕了一会,才从兜里拿出来一个大红包,让他抓着。
“老二,老二媳妇,这是我给元斌的红包,你们俩替他收着,过了年给孩子买点东西。”张桂花看着江长河两口子说道。
“哎,我知道了,妈。”
江长河没想到他妈竟然又额外给了元斌一个红包,他十分激动,看来果然还是要有儿子,才能立得住,不管是在村里,还是在他爸妈那里。
大丫,二丫还有来弟看着老太太又额外多给弟弟一个红包,她们也没有嫉妒,反而为弟弟而感到高兴。
招弟趴在炕上心中冷笑,她早就说了,有了弟弟,她们才能有依靠,看吧,现在她弟弟还不会说话,就已经和志文志武在老两口心里是一个地位了。
等张桂花从二房出来后,又去了大房。
苏婉玉正在炕上铺被,江长海坐在地上泡脚,听到敲门声的时候,是江绵绵跑过去开门的。
“奶,你咋来了?”江绵绵看她奶这么晚还过来,惊讶的问。
“妈,咋了,有啥事啊?”江长海看到他妈过来,也好奇的问。
苏婉玉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等着老太太说话。
“嘘,小点声,我过来给咱们绵绵一个大红包,来,绵绵,拿着,这是奶专门给你准备的,愿意吃啥自己买。”张桂花满眼慈爱的看着江绵绵道。
江绵绵捏着手里有些微厚大红包,有些惊讶。
她还记得去年,招弟过来和自己说过,老太太偷偷给男娃红包的事呢,没想到今年自己就有了和男娃一样的待遇。
江绵绵以为自己是和男娃一样的待遇,不过她想错了,老太太给她的红包可是比家里三个男娃都大的。
“谢谢奶。”江绵绵捧着红包,笑眼弯弯的谢道。
“不用谢,好了,你们早点休息吧。”张桂花说完就出门了。
江绵绵出去关门,就看到她奶又偷偷摸摸的往三房走去。
志文志武看到红包里那么多钱,高兴的在地上又蹦又跳。
就连孙丽霞都没想到老太太今年这么大方,竟然给了两个儿子一人一块钱,她哄着两个儿子,把压岁钱收了上去,之后给了他们一分钱,就把他们给打发了。
而此时的大房,江长海正挤眉弄眼的看着他闺女说:“闺女,快看看你奶给你多少钱红包?”
江长海倒不在意这点钱,他就是好奇。
想看看他那视财如命,扣得不行的亲妈,能给他闺女多少压岁钱。
第608章 突破140大关
江绵绵也好奇,于是就打开红包,把里面的钱拿出来,数了一下:“我奶给了我两块钱。”
“哎呦,老太太这次倒是满舍得么。”江长海揶揄道。
“是啊,绵绵,你可真是太厉害了,能让你奶主动给你拿两块钱,这可是你爸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事啊。”苏婉玉也感慨道。
老太太这次确实是下了血本,不过她只给江绵绵两块钱,家里的另外三个男娃,她只给了一块钱。
不得不说,知识改变命运,不知不觉,江绵绵在老太太的心里,真的是越来越重要了。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二,按照习俗是家里的媳妇回娘家走亲戚,张桂花也拿着大包小裹,带着江绵绵这个小神童回娘家走亲戚去了。
因为江绵绵的关系,张桂花回娘家这一整天,身边就没断过人,张家人和村里人把两人围在中间,夸赞和吹捧就没停过。
毫不夸张的说,今天是张桂花在娘家呆的最舒心,最荣耀的一天。
在娘家呆了一小天,晚上张桂花心满意足领着江绵绵和三个娘家的侄孙回了自己家。
张桂花的几个侄孙是听说她家有电视,这才吵着闹着要跟她一起回来的。
到了江家,几个孩子一看到电视就撒了欢。
“姑婆,姑婆,我们想看电视。”几个孩子围着张桂花叫嚷着。
“好,好,志文,给弟弟们把电视打开,你们几个一起看,不许打架啊。”张桂花满脸宠溺的看着几个孩子。
志文一听这话,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要知道他奶给他们规定的看电视时间还没有到呢。
现在几个弟弟要看电视,他们就可以沾光了,太好了,他真是太喜欢弟弟们过来了。
志文打开电视,在他和志武的强烈推荐下,几个弟弟成功的被他们说服了,一起看起了志文志武喜欢的动画片。
张桂花想着大过年的,几个孩子难得来一次,又是娘家亲戚,在自己家也呆不了几天,索性就大方一次,没有给他们规定看电视的时间,让他们看个够。
看他们一个个看的入迷,张桂花也就由着他们,江家的其他孩子们也都跟着沾光每天能多看两个小时。
江长海初四就要上班,他在村里待到初三,就回了镇里。
第二天一大早,江长海就去运输厂上班了,江绵绵则进了空间,继续做试验。
成功做出电视机后的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让她喜欢上了做实验。
不过这次她要做的是两个普通的小实验,也没想着在现实里买材料来做,在系统里过过瘾就够了。
放假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江绵绵终于在开学的前几天,把自己的平均智力值加到了天才阶段。
记忆力(200):147
观察力(200):139
注意力(200):138
思维力(200):138
想象力(200):139
平均智力值:140.2(天才或接近天才140-150)
剩余智力点:17
哈哈,太好了,她的平均智力值终于在开学前突破了140的大关,达到了天才水平!
第609章 郁老的两个好消息1
她现在可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小天才了,江绵绵看着自己的智力表,激动的不行。
系统看她这么高兴,怕她只这样就满足了,就连忙出来提醒道:“宿主,首先恭喜你的智力值达到了接近天才的水平,希望你能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不要沉溺于过去的成绩,止步于此。要知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比你智商高的还大有人在。”
“哎呀,系统,你放心好了,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江绵绵翘着脚丫子,小表情依旧美得不行。
嘿嘿,她是天才了呢!
等到吃饭的时候,苏婉玉就发现她闺女今天异常的高兴,她好奇的问:“闺女,你今天心情咋这么好?”
“嗯?有吗?”江绵绵摸了摸自己的嘴角,她都没注意到。
“废话,你都傻笑半天了。”苏婉玉柳眉轻扬,“有什么高兴事,快说出来,让我和你爸也乐呵一下。”
“咳,没什么高兴事啊,就是要开学了么,我都想我的同学们,和老师们了。”江绵绵随口编了个借口。
不是她不想和她爸妈分享自己成为天才这个好消息,实在是系统这个事,没办法和他们说啊。
江长海和苏婉玉两个学渣,被这个借口给震住了。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十分佩服自己闺女,果然天才和他们这种凡人不一样,竟然盼着开学。
他们上学那时候,可是天天盼着放假的,要是假期结束要开学,那他们真是哭的心都有啊。
“呵呵,这可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苏婉玉当场表现了个美人假笑。
当然,还是美的。
江长海就走心多了:“我闺女的境界就是不一般,看看我生的闺女,就是厉害,昨天我还看到王利这小子抱怨不想上学呢。”
说完,还一脸“这孩子不想上学不行啊”的表情。
叮铃铃……
就在一家人说说笑笑的时候,家里的电话铃突然响起来了。
江绵绵连忙过去接电话。
“喂,你好,江长海家,请问找谁?”江绵绵拿起电话问道。
“绵绵啊,我是你郁爷爷。”郁老中气十足的声音从电话的另一端传来。
“郁爷爷,您好,您最近身体还好吗?”江绵绵关心的问。
江长海和苏婉玉听到是郁老的电话,两人连忙都坐在江绵绵身旁,探着脑袋,侧耳听着电话里的声音。
郁老:“我身体很好,绵绵不用惦记,绵绵啊,郁爷爷这次有两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江绵绵就好奇地问:“什么好消息啊?郁爷爷。”
她知道,郁老口中说的好消息,那肯定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要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郁老不可能亲自打电话来。
郁老:“是这样的,根据你上次和科研人员说的制造原理,咱们国家的彩电已经正式投入生产制造了,最迟下个月,就能开始批量售卖。相关技术,也在其他方面运用上了。”
“那可太好了。”江绵绵听了很高兴,心里陡然生出一股为国家贡献了自己力量的满足感来。
第610章 郁老的两个好消息2
听出她的喜悦和满足,郁老也笑了一声:“小丫头,以你聪明的头脑,郁爷爷相信,等你长大了,肯定能为咱们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的。”
老爷子十分看好江绵绵,对她给予了厚望。
被老爷子这样夸,江绵绵脸颊微微发热:“郁爷爷,您别再夸我了。”
“好,不夸了。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我前几天接到消息,咱们国家现在已经正式出台了一个新政策,对于之前那段风波中,被
打成黑五类的群众,只要能经过当地群众们的评审,再加上县革命委员会的批准,就可以摘掉黑五类的帽子,并给予他们,和农村人民公社社员一样的待遇,这样以后,他们在各方面都不会再被歧视了。”郁老缓缓的说。
郁老之所以会知道苏婉玉的事,是上面在给江绵绵记录贡献的个人信息里,也有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员的资料。
他看了一眼,自然也就看到了苏婉玉的家世背景,所以才会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通知江家,让他们高兴高兴。
江绵绵郁老听到这话,下意识的就看向她妈,就看到她妈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湿了眼眶。
江绵绵心里一惊,因为她从出生到现在,很少看到她妈哭。
在她印象中,她妈虽然身体不太好,但她总是乐观的,开朗的。
即使是以前,她们总是吃不饱的时候,她妈每天也总是笑呵呵,现在看到她妈哭了,她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哎呦,媳妇,怎么了这是?这不是好事么,快别哭了。”江长海看到他媳妇红了眼眶,立马心疼的把她拉进怀里轻声安慰道。
“海哥,我,只是太高兴了,我没想到我竟然有能把这个黑帽子摘掉的一天。”苏婉玉在他怀里抽泣的说。
江长海听到这话,轻轻的叹了口气,手一下一下的拍着他媳妇的背,无声的安慰着。
郁老听到后体贴道:“好了,绵绵,郁爷爷还有工作要处理,就先挂了。”
“好的,郁爷爷,谢谢你告诉我们这两个好消息。”江绵绵礼貌的道谢。
等挂了电话,江绵绵连忙过去,抱住她妈的胳膊,哄道:“妈,你怎么哭了?这是好事啊,你应该高兴才对。”
“你个小王八蛋知道什么,要是没有这个帽子,你妈我早就成为优秀的翻译了,没准现在咱们都能在京都住大房子了呢。”苏婉玉又哭又笑的说。
江绵绵看她这么说,就知道她妈没什么事,她连连点头道:“妈,你说得对,这帽子可真是耽误了咱们家太多事了,不过现在摘掉也不晚,等摘掉之后,你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对,媳妇,闺女说的对,这可是咱们家的大喜事,你别哭了,哭的我这心都疼死了,等咱们摘掉了帽子,你是想当老师,还是想当翻译,我都支持你,你就是让我给你当学生都行。”江长海为了把他媳妇哄好,也真是豁出来了。
第611章 小神童的家属
苏婉玉被这活宝父女逗的破涕为笑,她点了点江长海的额头,嗔怪的说:“就你当我学生,不得把我气死啊,你还是让我多活两年吧。”
“是是是,我太笨了,我媳妇儿一定能长命百岁。”江长海是向来不管什么男人的面子尊严的,哄媳妇开心最最要。
苏婉玉就彻底被哄好了,起身去盥洗室洗了把脸,出来和两人说道:“海哥,绵绵,走,咱们现在就去委员会申报。”
江长海看着他这雷厉风行的媳妇,又看了一眼挂钟:“媳妇,这个时间,委员会该下班了,要不咱吃了午饭再去?”
他倒是不饿,但担心媳妇儿和闺女饿。
“不成。”苏婉玉一脸严肃地摇头,“我现在就想把这个压了我这么多年的帽子摘掉,我真是一刻都不能等了。”。
疼爱媳妇儿的江长海自然是连连应下:“好好好,去去去。”
“我也去。”江绵绵也赶紧表态。
于是一家三口穿上羽绒服,心情激动的往委员会走去。
“你好,三位同志,你们有什么事吗?”委员会的一个工作人员看到他们一家三口进来,客气的问。
“你好,同志,我们是过来申报摘掉黑五类帽子的。”苏婉玉连忙说道。
工作人员闻言,愣了一下,这个政策是上面刚刚颁发的,他们这边还没宣传出去呢,这几个人是怎么知道的?
不过工作人员并没有深究,只是公事公办的道:“好,你们稍等一下,我去取材料。”
“好。”苏婉玉连忙点头。
很快,工作人员就拿着好几张需要填的表走了出来,她递给苏婉玉道:“你把这个表填一下。”
“好,谢谢。”苏婉玉接过表格,找了个空地方填了起来。
等她写完,把表格递给工作人员后,工作人员接过来仔细的看了一眼后,随口说了句:“你闺女也叫江绵绵啊,和咱们县里上过报纸的那个小神童名字一样呢。”
“哈哈,那个小神童就是我闺女。”苏婉玉把江绵绵拽到身前,十分骄傲的和工作人员介绍道。
“阿姨好。”江绵绵礼貌的打招呼。
工作人员一听这话,又仔细的看了看江绵绵,她之前看报纸的时候,上面确实有一张小神童的照片。
她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自己面前的小女孩,和报纸上的小神童果然是一个人。
于是笑容和蔼地摸了摸她的小脑袋:“你也好呀,小神童,长得真漂亮。”
她今天可算亲眼是见到县里的名人了,决定回家后就用这支沾了小神童福气的手多摸摸自家儿子。
然后对苏婉玉这个小神童的家属也生出了好感:“行,这份资料没什么问题,等我们明天派人去你们村里和镇里做完群众评审,就可以了。”
毕竟能生出这样聪明优秀的孩子,当妈的肯定不会思想有问题的坏分子。
“哎,好,谢谢同志啊。”苏婉玉一看这么顺利,连忙高兴的说道。
第二天一大早,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就去了石桥村和他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
第612章 不需要我这个老父亲了
工作人员最先敲开的是李婶家的房门,李婶得知苏婉玉是个黑五类,她还有些惊讶呢。
小苏那么好的人,怎么会被打成黑五类呢?
她必须得帮忙过审啊!
于是等委员会的人问苏婉玉平时的生活作风的时候,她是什么好说什么,把苏婉玉夸的天花乱坠的。
委员会把附近的人全都问了个遍,得到的都是“好好好”。
等他们回委员会,和去石桥村的同事们一碰头,发现石桥村的村民们对苏婉玉也全是好评。
既然这么多群众都说苏婉玉思想和平时的行为言辞都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们也没有卡着,而是很爽快的就下了审批,把苏婉玉的黑帽子给摘了下去。
等苏婉玉接到通知的时候,又一次喜极而泣了。
晚上江长海回来后,看到苏婉玉没做饭,而是笑眯眯的捧着一张纸看个没完,也乐呵着问:“媳妇,你看啥呢?”
“海哥,太好了,我终于不是黑五类了,我现在和你们一样了。”苏婉玉扑倒了江长海怀里,激动的说。
“真的吗?太好了,媳妇,你以后可以再也不用害怕了。”江长海也高兴的说。
“是啊,海哥,你看,这是委员会送来的通知。”苏婉玉把手里的纸递给江长海。
江长海看完,抱着苏婉玉就亲了一口:“媳妇,太好了,走,咱们今天去国营饭店吃一顿,给你庆祝。”
“嗯。”
两人把在屋里学习的江绵绵给叫了出来,一家三口美滋滋的出去大吃了一顿。
吃完饭回家的路上,江长海牵着他闺女的手问:“闺女,明天开学用不用爸送你啊?”
“不用,我明天和王利一起去学校就好。”江绵绵异常实在地摇头,真觉得没必要。
学校离家里近,走过去也就十来分钟。
江长海又问:“那你东西都够吗?用不用去供销社买点文具啊?”
江绵绵依旧摇头:“不用买,我东西都够呢。”
“哎,我闺女长大了,不需要我这个老父亲了。”江长海假装失落的叹了口气。
“哎呀,爸,不管我长多大,都是你的小棉袄。”江绵绵说着就往江长海背上扑,江长海配合她弯下腰,把她给背了起来,两人打打闹闹的往家走。
苏婉玉跟在身后,看着这父女俩,觉得天底下,再也没有比自己幸福的女人了。
“媳妇,快点跟上。”江长海背着他闺女,站在前方不远处的路口,大声招呼道。
“哎,来了。”苏婉玉答应了一声,就加快脚步,朝他们走过去。
第二天吃完早饭,江绵绵就背着小书包,和王利一起往学校走去。
刚走进学校,江绵绵就听到钟元和田微在后面喊自己。
王利一看又来了两个学霸,他顿时头疼起来,他一个在班级里倒数的学生,和这三大学霸一起走,他感觉压力甚大。
“江绵绵,你和他们说话吧,我先走了。”王利说完就背着书包,一溜烟的往学校里面跑去。
第613章 又蠢蠢欲动
“好。”
江绵绵看着王利那落荒而逃的背影也不拦着,她停下脚步,回身看着两人:“钟元,田薇,好久不见了。”
“是啊,好久不见了,江绵绵,你寒假怎么样?初一下学期的课程学到哪里了?”钟元一见面,就打听着江绵绵的学习进度。
对于钟元这学痴思维,江绵绵已经见怪不怪了。
“我刚把初一下学期的课程自学完,你们呢?”江绵绵回问道。
她寒假的时候沉迷做实验,导致自学进度变慢了许多。
要不然,按照她以前的学习速度,她现在初二上学期都快自学完了。
钟元一听江绵绵这话,特别高兴,觉得自己终于扳回一局了。
看来假期里找老师补课是找对了!
“太好了,江绵绵,咱们的进度终于一样了,我和田薇也学完了初一下学期的课程,这回咱们又可以比赛了,等到下次考试,我一定会超过你的。”钟元攥着拳头,看着江绵绵,信誓旦旦的说。
“还有我,江绵绵,钟元,等下次考试的时候,我也会努力超过你们俩的!”田微也充满斗志的说。
江绵绵被两人的挑战也激起了斗志,她看着两人自信满满的道:“既然你们这么有信心,那就放马过来吧,我是不会输的。”
三人的眼光交汇在一起,都快能碰射出火花来了。
三个孩子定下了期中考试比个高下的约定后,就并肩往学校里走。
正式上学后,因为他们几个全都自学过初一下学期的课程,所以在课堂上除了老师表明的重点之外,都开始自学初二上学期的课程,或者是做自己买的资料。
时间就这样不急不缓的过去了一个月,江长海安分守己的上了一个月班,那颗想赚钱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等到晚上吃完饭,他俩准备睡觉的时候,江长海突然说:“媳妇,我打算过两天再坐火车去一趟海城,再多赚点钱回来。”
苏婉玉打了个呵欠:“行啊,海哥,这些事你做主就行了。”
因为前几次江长海坐火车去海城非常安全,而且每次去都不少赚钱,所以苏婉玉也不再担心了。
“那你明天不用等我吃饭了,我下班直接回村里,和老二老三说一声,把他们的钱都拿来,让他们也跟着赚点。”江长海盘算着。
“嗯。”苏婉玉也没意见。
兄弟之间互相帮帮忙,自家现在有这赚钱的好路子,带带他们,都过上好日子。
夫妻俩商量好了,第二天江长海下班,直接回村把这事说了。
江长河和江长涛高兴的不行,二话不说,就把家里的五百块钱和前段时间收的野菌干儿全都给了江长海。
海城那边的人,就很喜欢吃这种野菌干,好卖得很。
江长海拿着三家的钱和一大袋子野菌干,去了海城,过了差不多半个月,才背着大包小裹的回来了。
“海哥,你回来了,累坏了吧?”苏婉玉看到风尘仆仆的江长海,立马迎了上去,要接过他手里的包裹。
第614章 都明目张胆了
江长海没让她接:“没事,不累,能赚钱辛苦点也无所谓,走,媳妇,回家。”
到了家,他把东西都放好后,然后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长舒了一口气。
苏婉玉:“我去给你倒水。”
而屋子里正在系统里学习的江绵绵,听到她爸的声音也立马从屋里出来,高兴的跑过来:“爸,你回来了,我都想你了。”
“我的大闺女,爸也想你了。”江长海把江绵绵抱到自己腿上,亲了她一口,笑呵呵的说。
“爸,你累不累,我给你捏捏肩吧。”江绵绵说完,就跪在沙发上,两只小手用力的捏着江长海的肩膀。
“这个力道咋样?”
“不错不错。还是我闺女真好,贴心小棉袄。”江长海眯着眼,一脸的满足享受。
但只让江绵绵捏了一会儿,就笑呵呵的把她扯到沙发上。“行了,闺女,爸不累了,来,坐下咱们说会话。”
苏婉玉去厨房倒了一杯热水,递给他,关心的问:“海哥,你饿不饿?我去给你做点饭吃。”
“媳妇,你别忙了,你也坐这,咱们说说话。”江长海拍了拍自己另一侧的沙发道。
等苏婉玉坐下来后,江长海就眉飞色舞的和两人说起了他这次在海城的经历。
“媳妇,闺女,你们不知道,我这次去海城,发现那边可是大变样了!我之前去进货,那些人还都还在谨慎的交易呢,这回我一去,就看到那边的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明目张胆的做生意了。”
“是吗?那海城那边彻底没人管吗?”苏婉玉闻言,惊讶的问。
江长海点头:“对,很多生意都摆在台面上了,压根都没人管。而且整个城市都比以前繁华热闹了很多,买东西的人也多了,像我这样进货的人就更多了。那些卖货的看买东西的人多,为了吸引到更多客户,就把很多商品的价格都降下来了,我这次进货比以前拿货便宜了很多,也就比之前拿得多了一些儿。”
说着说着,江长海就感慨起来:“每天这么多人来买东西,那些儿小贩真的是赚翻了啊。”
他看着都有些儿眼红了。
“他们搞批发的,靠的是走量,做成一笔买卖,赚的肯定比咱们多的多,不过,海哥,那要是按照你这样说,是不是国家现在不管投机倒把了?咱们家以后也不用再这么偷偷摸摸的赚钱了?”苏婉玉有些激动的问。
“我也觉得肯定是上面的政策改了,以后就不会再抓做生意的人了,要不然海城那些人,怎么敢顶风作案呢。”江长海十分笃定的说。
“那可太好了,这样我以后就不用再担心你出事了。”苏婉玉高兴的说。
江长海先是“嗯”了一声,然后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道:“媳妇,我现在有个想法,咱们现在在海城进货便宜了,镇里人又都很认海城的货,我就想着咱们自己做生意,大批量的从海城进货,以后就自己卖这些东西,肯定比我现在批给老牛他们赚钱。”
第615章 购买主力军
说着说着,声音又高了起来。
江绵绵一听她爸这想法,觉得可行。
她可是知道现在这个年代,到处都是机遇,只要随随便便做点小生意,都能赚大钱。
于是立马举手表示支持:“爸,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好,咱们直接卖虽然累了点,但是赚的也多。”
江长海看他闺女这么支持自己,笑呵呵的揉了揉她的小脸蛋:“真聪明,不亏是我闺女。”
然后期待地看向苏婉玉:“媳妇,你觉得我这想法怎么样?”
苏婉玉却比他冷静,斟酌了一下道:“海哥,我觉得咱们自己做生意,这个想法有些冒进了。虽然海城那边买卖做得火红,但是不代表咱们这小县城也能像海城一样红火。咱们这县城地方偏僻,信息又滞后,很多人的思想观念一时半会也转变不过来,就是咱们敢这么卖,怕是也没几个人敢买啊。”
闻言,被金钱给刺激到的江长海也冷静了下来,想了想,觉得自己媳妇儿说的很有道理。
毕竟在老百姓心里,私人买卖就等于投机倒把,被抓到是会吃牢饭的!
也就是老二老三现在看到钱了,改变了对投机倒把的看法。
但如果在这之前,自己和他们说这事,恐怕他们还会谈及色变呢。
看来这事,还真是不能太着急。
“媳妇,你说的也对,是我没想到这些,那这事咱们就等等,看看风头再说。”江长海听进了苏婉玉的劝告,就是有些儿遗憾。
他难得这么积极主动地想挣钱养家呢。
苏婉玉就握着他的手,温柔情深道:“海哥,你现在挣得钱已经很多了,能嫁给你这样能耐的男人肯定是我上辈子烧高香烧来的。”
江长海感动了,同样深情款款地回握住她的手:“媳妇儿,能娶到你才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江绵绵看她爸妈已经有了决定,倒是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家里现在也不缺钱。
而且她现在只是一个小孩,在这种大事上是没有话语权的。
但为什么又要喂她吃狗粮啊?
于是江绵绵一脚踹翻狗粮,回自个房间写作业了,把客厅的空间留给秀恩爱的父母。
温存了一会儿后,江长海才言归正传:“媳妇儿,我这次进了六千多块钱的首饰和玩具,我想着,把这些货的一大部分给老牛和供销社的售货员,咱们自己留点货,自己卖,应该能多赚不少钱。”
苏婉玉一听,觉得这事可行,他们自己少留点,慢慢卖,不仅能多赚钱,也算是先试试水,看看这边的情况。
“行,海哥,这事就包到我身上了。”苏婉玉心有成竹的说。
他们现在在镇里住了一年多,认识的人也比以前多,她卖这些小饰品和玩具,应该会很容易。
毕竟她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各家的女人,而买这些东西,女人们才是购买主力军。
他们商量好后,江长海去盥洗室洗了个澡,而苏婉玉则去准备晚饭。
一家人吃完晚饭,三人把江长海从海城买回来的东西,简单的分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