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清穿重生一世TXT下载清穿重生一世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清穿重生一世全文阅读

作者:差不多可爱     清穿重生一世txt下载     清穿重生一世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16章 快要废了

    胤接着讲,从出了广州,在海上经历的天险,以及到了荷兰英国后,经历的人心算计。这些都是胤等人没有经历过的,所以个个听得都十分精彩,便是守在乾清宫的御前侍卫们,也不由得张大了耳朵,听着胤的诉说。

    有胤的讲述,这一夜过的特别快。

    等到天亮,康熙从永和宫动身去上朝,至于胤几人,一夜未睡,这会儿都互相靠着,眯眼打盹儿。

    ……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康熙一进大殿,梁九功就唱报道。

    因为御书房前,还跪着几个不孝子,康熙自然没有心情听这些人说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荆辅站出来,恭敬的说道:“启禀皇上,微臣奉命疏通浑河,如今已大功告成,浑河从今以后,将不会再堵塞!”

    终于有了件好事儿,康熙微微勾唇,欣慰的说道:“浑河疏通,爱卿功不可没!”赏赐了一通,康熙又接着道:“朕欲视察浑河,户部拟好相关事宜呈上来。”

    户部尚书出列,“微臣领命。”

    又决策了一些事,这日的早朝便结束了,康熙带着人返回乾清宫,只是,越靠近乾清宫,眉头便愈发皱的紧。对于胤,他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处理!

    等康熙回了乾清宫,就见几个儿子互相歪着打盹儿,就差倒在地上了。

    冷哼一声,康熙便目不斜视径直回了御书房。这一系列的动静,吵醒了院子里的几人。胤揉着眼睛,还想抱怨是谁扰人清梦,突然意识到他还在御书房门前儿跪着,便急忙坐正了身子,又将其他人叫了起来。

    御书房里,康熙正更衣呢,换下朝服后,这才松了一口气,似乎被厚重的朝冠压的喘不过气来。梁九功本来还想劝两句,见此,也闭紧了嘴巴,不敢多话。

    又过了一个时辰,康熙终是扔掉了手中的御笔,对梁九功说道:“去,让老五他们几个滚回去!下次再在乾清宫里放肆,就给朕去宗人府待着!”

    梁九功等了等,见康熙没有要见太子的意思,才应了一声,“是。”

    而胤几人,见梁九功出来了,均巴巴地看着梁九功,胤激动的问道:“梁公公,皇阿玛是不是让我们回去?”

    梁九功点点头,温声说道:“万岁爷说了,若是以后几位爷再在乾清宫里放肆,就去宗人府待着。”

    胤长呼了一口气,“哎呦喂,可算是放过我们了!”

    胤琪胤佑也松了口气,本来直挺挺的腰,瞬间弯了下去,实在是太累了,他们发誓,以后再也不跟着小九乱来了!

    胤捶了捶腰,想要站起来,膝盖却是僵硬的动不了,“快快快,搭把手,小爷这腰、这腿,快要废了都!”

    李德全带着几个小太监急忙伸手,扶着胤琪四人慢慢地站了起来。就这,站起来后,他们的退还是弯着的,膝盖处完全不能挺直。

    缓了一会儿,也没什么好转,胤琪看着仍在地上跪着的二人,无奈说道:“二哥八弟,我们就先回去了,你们,多保重吧!”

第917章 还跑不跑

    他们现在都已经站不直了,可想而知胤和胤二人一会儿会成什么样儿!

    胤点点头,担忧的说道:“你们快回吧,别忘了叫太医去瞧瞧,尤其是胤佑,一定要让太医看看。”

    胤佑的腿,因为后宫尔虞我诈,有些缺陷,跪了这一晚上,还真不知道会造成什么影响。对于胤的关心,胤佑满口应下,“二哥放心吧,我回去就让太医瞧瞧。”

    胤点头,胤琪四人这才扶着小太监,慢悠悠的出了乾清宫。至于胤胤,仍是可怜巴巴地跪在御书房门前儿,康熙也没有一丝要见他们的意思。

    又过了一个时辰,看着外面的大太阳,梁九功忍不住劝道:“万岁爷,太子殿下和八贝勒从昨儿下晌跪倒现在,都快一天一夜了。即便身子再好,也耐不住这样的跪着啊!若是,若是跪出毛病了,可…可怎么是好啊!”

    这一番话,梁九功也是不得不说,身为皇上身边儿的人,不仅要照顾好皇上,还得在关键时候,劝着点儿,不让皇上做出悔恨终生的事儿。若是这一次真让太子殿下和八贝勒跪出个好歹,那他也得赔罪!

    果然,听了梁九功的话,康熙顿住了,梁九功见此,接着说道:“方才奴才出去时,五贝勒他们四个,都直不起腰来,腿都是打着弯的。现下太子殿下和八贝勒跪了这么长时间,定然更加严重了!皇上,便是再大的错儿,也有别的惩罚法子,这样一直跪着,实在是…不好!”

    “知道了!”长叹一声,康熙才说道:“去吧,把那两个逆子叫进来!”

    “喳!”梁九功欣喜的应了一声,便出去了。

    “太子殿下、八贝勒,快起来吧,万岁爷让您二位进去呢!”

    也是知道胤他们站不起来,梁九功又叫来了李德全以及其他的小太监,众人合力,才慢慢地将胤和胤扶了起来。

    因为一直跪着,突然站起来,膝盖会受不了,所以这个过程便十分的缓慢。

    直过了将近两刻钟,胤和胤才凑合着站了起来,胤轻笑,看着胤说道:“怎么样?下回还跑不跑了?”

    胤勾唇,“二哥觉得呢?”

    二人打哑迷似的,至于跑不跑,那当然还要跑了!跑得多了,皇阿玛就习惯了,嘿嘿!

    等进了御书房,康熙拿了本书,装模作样的看着,也不看他那两个逆子。

    “儿子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福金安!”

    可怜的二人,刚刚站起来,便又要跪下!若是一直跪着还好,可这站起来一会儿了,再跪下,那滋味儿,真真是个酸爽!

    两人低下头,呲牙咧嘴的,也不敢发出声音。

    康熙冷声说道:“起来吧。”

    “谢皇阿玛。”

    这次可没有人扶他们了,二人以手撑地,颤颤悠悠的站了起来。康熙悄悄瞥了一眼,暗道活该的同时,又十分的心疼,真真是恨铁不成钢!

    康熙不说话,二人也不敢出声,就这样乖觉得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第918章 无诏出京

    又过了一刻钟,康熙才放下了手里的书,长叹一声,说道:“你们二人,没什么想说的么?”

    他现在,已经被这两个逆子磨的没脾气了!

    胤垂首,“儿子自知有错,不敢辩解,请皇阿玛责罚。”

    胤头回经这事儿,还弱弱的辩解,“皇阿玛息怒,儿子是想见见外面的世界,闯一番天地。因为怕您不同意,所以才,才私自出逃的。”

    康熙长叹一声,无奈的说道:“儿行千里母担忧,你私自出逃,又是阿玛从未去过的海上,到过的国家,你就不想想,阿玛该如何担忧?”

    康熙的反问,让胤无话可说,他一直因为生母身份不高而自卑,以为阿玛不是很喜欢他。可是现在才知道,原来皇阿玛也是担心他的!

    胤抬头,看着康熙一脸的无奈与心疼,当即又跪下了,后悔地说道:“皇阿玛,是儿子的错,儿子让您担忧了!”

    康熙微叹,“你说你想闯一番天地,就不能好好同阿玛说么?你若是执意要去,阿玛又岂会不同意?非要这样,这样让阿玛担惊受怕的,才好么?”

    康熙的连番反问,让胤这个大小伙儿,险些哭出来,“皇阿玛,儿子知错,请皇阿玛责罚,儿子,知错了!”

    对于儿子们的私自出逃,康熙自觉没有办法,所以只能选择以情治人,开始打感情牌。

    胤摸了摸鼻子,不知该说些什么,他这个惯犯,皇阿玛似乎已经没有法子了。

    见胤十分悔恨,康熙这才满意了,这个还小,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应该还能挽救挽救。

    看着下首的胤,康熙又道:“起来吧。再跪下去,膝盖要受不了了!”

    “是。”胤十分感动,站起来,便低下了头,不想让他皇阿玛看见他微红的眼眶。

    解决了一个,康熙看向胤,不禁头疼起来,这个,可不好处理啊!

    看着胤一副不知错的模样,康熙本来见到儿子欢喜的心情,也没了。

    长叹一声,便说道:“朕知道,你不觉得自己有错。那朕也不多说了,只问你一句,从古至今,可曾有哪个太子,无诏私自出京?”

    康熙说完这话,便盯着胤,实则就是想问,是不是要挑战他的威严?是不是,有不臣之心?

    胤一撩衣袍,跪下叩首,诚恳的说道:“皇阿玛,儿子知道无诏不得离京,可是儿子就是想趁着这会儿,去各处看看,走走。此次若不是恰好撞见了那荷兰王子意图在我大清贩卖鸦片,儿子早早就回来了。”

    见康熙怀疑,胤又接着说道:“不瞒皇阿玛,若不是因为儿子是太子,不能做冒险之事,此次八弟出海,儿子恨不能跟着一起去。一国储君,若不能有足够的见识,将来如何接您的责任!”

    这一番话,胤说的是字字恳切,可他真正的目地,到底不是为了长见识!

    而康熙呢,听了这一番话,虽然想说服自己相信儿子,可是心中又会提醒自己,这个儿子,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般纯良!他已经私自安排起了兄弟们的未来!

    这一对父子,一个不能说,一个不相信,到底是出现了隔阂!

第919章 太后劝解

    康熙沉思良久,最后说道:“回去吧。”

    他什么都没再说,是因为他已无话可说,再就是,对于太子,他自有一番他的评价。也了解太子的性子,说再多,也是无用,该跑还是要跑。

    “儿子告退。”胤胤齐齐行礼,这才退出了御书房。

    胤只顾着感动,却是没注意到康熙和胤之间的一番试探。

    出了乾清宫,二人便又去往了寿康宫,他们还没有向太后请安呢!

    等到了寿康宫,二人又要请安,“孙儿给皇玛嬷平安,皇玛嬷吉祥。”

    两人一说完,太后便急忙让二人起来,“这都跪了一天一夜了,快起来吧,再跪下去,膝盖都要坏了!”

    “是,谢玛嬷。”

    二人起身,太后又让嬷嬷去小厨房看看,取些现成的吃食。

    看着憔悴的两个孙儿,太后十分心疼,“你们啊,不是哀家说,便是要出门儿,怎么就不能打声招呼了?嗯?”

    胤胤齐齐低头,“是孙儿不孝,孙儿考虑不周。”

    看着胤,太后忍了忍,终是忍不住劝道:“其实,可以试一试同皇帝谈一谈的。你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清,皇帝他可以理解的。”

    胤明白太后何意,遂微微点头,“保成明白。”

    嘴上这样说,但却没当一回事儿,若他还小,或许可以同皇阿玛谈一谈,可他长大了,可以继承家业了!这,便是皇阿玛不能忍的!

    还未登位,便意图越过他指点山河,他若真的将他所思所想说出来,非但不能按着计划进行,还会惹恼了皇阿玛,他们父子,连现在的和谐都不能维持了!

    知道太子是个有主意的,太后也就不再多说,倒是看着胤,后怕的说道:“尤其是你啊,胤!你说你,一出门,就要出海!那海上的风浪,若是不长眼伤了你,可让我们怎么办才好?在这大清朝,你们凭着你们的身份,便可横着走。出了国门,若是遇上困难了,我们鞭长莫及,又该如何帮你!”

    说罢,便叹了一声气。胤十分愧疚的说道:“是孙儿不孝,让玛嬷担忧了。”

    太后微微摇头,“你岂止是让哀家担忧,良嫔这一年来,看着都清瘦了不少,日日守在小佛堂里,不是诵经就是抄写佛经,不是为你祈福么!再说你那福晋,又要生产又要担心你,还得养孩子,你啊,好好对人家!”

    胤忙点头应是,“以前是胤冲动了,以后不会了,孙儿一会儿就去给额娘请安。”

    太后这才满意了,正好嬷嬷带着饭菜回来了,便说道:“饿了吧?快用膳吧,等你们吃完了再说。”

    “嗳!”

    二人朗声应了一句,便拿起筷子用膳了。实在是饿了,二人直用了三碗饭,才停下手。

    太后也不多留他们,“在宫里待了这么久,她们也该担心了,你们快回去吧,别忘了叫太医给好好把个平安脉。”

    “是,孙儿谨记。”

    二人行礼之后,这才出了寿康宫,胤要去给良嫔请安,胤无事,便自个儿出宫去了。

第920章 暖暖的

    等回了太子府,守门的小厮一见他,便急忙跑着想书凝禀告去了,阿林跑上前说道:“阿林见过太子殿下。”

    因为腿脚不便,胤也就没下马车,只撩开车帘,笑着道:“许久不见,阿林。”

    阿林也抬头,笑呵呵地说道:“太子爷快进去吧,太子妃等您好久了。”

    胤点头,徐卫甩了甩马鞭,便驾着马车进了府邸。徐卫也是聪明,不等胤吩咐,直接驾着马车到了正院儿门口。

    书凝正好出来,一见马车,就急忙问道:“是爷回来了么?”

    说着,便紧走了几步,只是,因为昨儿个跪了许久,膝盖红紫,走起路来便有些不便,还是兰芝急忙扶住了书凝。

    胤钻出马车,看到一脸担忧的书凝,笑着道:“爷回来了。”

    书凝上下打量着,担忧的说道:“怎么样?这一次可有挨板子?跪了多长时间?膝盖疼了吧?”也不等胤回答,便又转身对丫鬟们吩咐道:“快去将库房里的轮椅推过来!”

    青翎跑得快,当先去库房里推轮椅了。胤看着书凝紧张的模样,虽然哭笑不得,但不可否认,心里却是暖暖的。

    见兰芝扶着她,便也关心的问道:“你呢?在太后那儿,可有受到为难?膝盖疼不疼?看过府医没有?”

    “看过了看过了,回来就看了府医。太后一点儿都没为难我,还让人拿了蒲团给我呢。”

    听到这个,胤不由得勾起了嘴角,“没受刁难就好。”

    书凝不甚在意,“这不是该受的惩罚么,倒是你,膝盖疼吧。”

    两人就这么一个在马车上,一个在马车下的聊着,胤捏了捏书凝的脸颊,笑着道:“这次没受板子,估摸着皇阿玛已经拿爷没办法了。孩子们呢?”

    “孩子们都挺好的,今儿一大早就回了前院儿,该怎么学习就怎么学习,没落下。”

    胤点点头,经过这一年的训练,几个孩子在学习一事上都十分自觉。

    “主子,轮椅推过来了。”青翎一边推着轮椅,一边说道。

    书凝转头看了看,青翎在上面还铺了一块儿坐垫,“爷,下马车吧。”

    说着,书凝就伸手过去,想要扶着胤下马车,胤急忙推了推,蹙眉说道:“爷哪里那么娇弱了,还要你来扶着?若不是你说要坐轮椅,爷早就下马车了。”

    书凝挑眉,也不拆穿他的勉为其难,就站在一边儿,看着他下马车。

    等下了马车,胤便自觉的坐在了轮椅上,在紫金城里时还觉得可以忍受,到了这会儿,只觉得这膝盖越来越疼,他险些都要龇牙咧嘴了。

    书凝轻叹一声,扶着椅把,亲自推着轮椅进了正院儿,胤又急忙说道:“你推什么?你膝盖还疼着呢,让她们来推。”

    书凝没听胤的话,仍旧推着轮椅,往里走去,训道:“好好坐着,不就推个车,又不是多费劲儿的事儿!”

    看着胤的背,书凝不禁微微叹息,胤不说,但她知道,知道他心底的失落,所以她想亲自做些什么,只要能安慰到他。

第921章 哪有这么简单呢

    等胤坐在软榻上,阿林带着府医也来了。

    “小人见过太子殿下,爷吉祥。”

    胤冷声说道:“起来吧。”

    “谢太子爷。”府医谢礼之后才站了起来。

    书凝急忙让开位置,“府医,你快来给太子爷看看,他的膝盖怕是伤的狠了!”

    “是。”

    应了一声,府医便拎着箱笼上前,半跪在软榻上,轻轻掀起了胤的里裤,露出了一片乌黑的膝盖。

    书凝不禁掩住了嘴巴,这太狠了,胤得多疼啊!

    府医瞧着都皱了皱眉头,捏了捏,又把了把脉,最后恭敬的说道:“回太子爷太子妃,太子爷的膝盖,得好生养着了,这一次伤着了膝盖,若是不养好了,以后怕是会有后遗症。”

    书凝点头,“那府医开药吧。”

    “是。”

    府医在一旁的桌子上写下了一份药方,又拿出药膏说道:“太子爷这伤得外敷内服,双管齐下。另外,在这段时间里,尽量卧床休息。”

    青竹接过药膏递给了书凝,书凝打开闻了闻,是一股清香的味道。

    “青翎,跟着府医下去抓药。”

    “是。”青翎俯身一礼,便跟着府医一起下去了。

    看着胤,书凝不禁问道:“爷想用些什么吃食么?”

    对于书凝的关心,胤十分受用,遂微微摇头,说道:“爷在皇玛嬷宫里用过了,不必张罗了。”

    书凝微微点头,接着道:“那便泡个脚吧,活活经络。”

    胤无可无不可的应了,书凝吩咐了一声,扶苏便下去备水了。

    或许是回了家,胤在泡脚的过程中,直接歪在软榻上睡着了。书凝见此,动作愈发轻柔,等泡过了脚,又亲自给胤上了药。这才给胤盖上薄被,坐在了一旁。

    ……

    似乎康熙就这样放过了胤和胤,还贴心的让人来说了一声,让他们二人好生将养着伤。可是,胤却是知道,这是不让他接触朝政,将他给排斥在外了啊!

    对比,胤似乎也没什么反应,康熙说让他好好将养着身子,他便听话的好好养伤。

    至于此次荷兰英国之行,康熙叫来了索额图回话,对于富达礼,或许是因为胤的原因,也没再提起过。

    富达礼虽然失望至极,但也知道,现在正是最紧要的关头,该蛰伏之时就得蛰伏!遂接着办他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并无半分怨言。

    康熙知晓后,倒是不由得赞了一声,现在能沉得住气的人,可不多了。

    赞赏是赞赏,但对于提拔什么的,却是只字未提。对于荷兰以及英国的赔礼,亦十分满意。遂当即下令,让广州知府准备,安排船只,送那荷兰王子以及英国伯爵回国。

    前世的鸦片战争,似乎就这样被掐灭在了襁褓中,可是,仅仅这样就结束了么?

    不会的,哪有这么简单呢?胤心中自有一番思量,但碍于眼前的局势,只能先搁置了下来。

    时间过得很快,在此期间,户部又着手康熙视察浑河之事。康熙寻了个时间,带着一队人马去了浑河,当然,又带着了他“最宠爱”的小儿子胤。

第922章 忍功一流

    德妃对此,不住的骄傲,如今在后宫里,愈发的狂了。甚至有一次后宫一月一次的请安,都开始摆谱儿,冷儿特别倨傲地跑到景仁宫,说什么德妃身子不舒服。

    佟佳氏很想争辩两句,但对方只是一个小丫鬟,没得掉了身价,便不甚耐烦的打发走了。

    大约是人真的不能太惯着了吧,从此以后,德妃便愈发不将人放在眼里了。比如去了御花园,瞧见两个貌美的答应常在赏花,便寻个莫须有的罪名,让人家跪在那儿一下午。或者,支使手底下的人,抢别的小主的东西。总之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儿,没有闹的很大,却也让人恶心。

    佟佳氏见此,更加气恼,这太子爷也回来了,怎么也没个章程?难不成就这样看着德妃母子出风头,抢他太子的位置?

    可是胤还真的没有一点儿动作,对于德妃的作为,只当自己看不见。

    可是,他能当看不见不知道,佟佳氏不能啊!因为这德妃,如今是太猖狂了,有一次路上碰见胤了,竟然明里暗里的讥讽胤。大意就是他一个做哥哥的,还不如弟弟受宠,以后说不得要胤帮衬着什么的。更言胤跟着佟佳氏这个养母没前途,真真是极尽挑拨之能事!

    即便胤多次劝诫,让佟佳氏忍着点儿,可一步退让之后,得到的便是步步退让。佟佳氏忍不住要给德妃一点儿脸色瞧瞧。

    当即宣布了,取消以前的一月一请安,改为日日请安。这一决定,就是要让德妃好好瞧瞧,她不过就是一个妾罢了,儿子再受宠,也得尊她敬她给她行礼。又让一些小答应小常在们挤兑德妃,德妃惹了众怒,便是儿子再得宠,那也只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成不成得了事,还不一定呢!如此一来,德妃在后宫里遭到排挤,多方受阻,终是让德妃冷静了下来。

    或许这对于德妃也是一件好事吧,至此以后,德妃又变成了以前那个温婉贤淑,德才兼备的德妃。

    佟佳氏见此,命人暗中加强了戒备。这会咬人的狗不叫,德妃能认识的自己的错误,瞬间改变,足以见得此人忍功一流。无疑,这样的人,亦是最可怕的!因为这样的人就像一条毒蛇,潜在黑暗中,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狠狠咬你一口!

    ……

    康熙带着一行人去浑河视察,荆辅一直跟着解疑答惑。而康熙见这浑河终于不浑了,心下高兴,当即改名为永定河,赋以永远安定之意。

    而此一行,康熙带着小儿子胤前往,无疑又给一众朝臣抛下了问题,这太子爷也回来了,可万岁爷却丝毫没有带着太子爷的意思,反而带着最小的儿子,这究竟什么意思呢?

    而此时的胤,却是丝毫不为此所困,对于自个儿阿玛,愿意带谁就带谁,他并不会觉得不安。相反,此时的他,正带着妻子儿女的,赶往皇陵,因为这一年在外,他都没来得及给老祖母上一炷香,他心里过不去!

第923章 这样的追求

    当然了,去暂安奉殿祭拜孝庄,胤是提前同康熙打过招呼的,毕竟刚刚从广州回来,才认了错的,不能再私自出京了。

    至于胤,知道胤要去暂安奉殿,想了想,便也带着自个儿娇妻,跟了上去。

    经过三日的路程,一行人也到了暂安奉殿,这暂安奉殿,是康熙将慈宁宫里的一处宫殿给拆卸了下来,搬到了东陵重新建造的,目地就是想让孝庄可以住在生前住的宫殿里,也是康熙的一片孝心。

    等到了暂安奉殿,一行人就下了马车,步行走了过去。

    到了地儿,众人就见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带着三两小丫鬟,在暂安奉殿前的地上忙活着,侍弄着各种花花草草、蔬菜野果。

    胤打量着这个暂安奉殿,不禁说道:“这里,倒是十分的安静。”

    “对啊,远离了喧嚣,别样的平和。”胤眯着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就是这空气里,都是舒服的味道。”

    书凝看着这样的场景,亦忍不住说道:“等我们什么时候,也来过这样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实在是轻松。”

    “好。”胤点点头,便接着看向了四周的风景。

    旁边的索绰罗氏听了,惊讶的看了过去,这还是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么?未来的储君,竟然是这样的追求?!

    看出妻子的惊讶,胤也没解释,只勾了勾唇,朗声说道:“二哥,看来那些个花花草草的,比咱们矜贵多了,瞧瞧嬷嬷都不带搭理咱们的!”

    胤这一声,直让侍弄花草的几人惊了一惊,苏麻喇姑抬头看向胤以及胤那边儿,惊喜的说道:“太子殿下?八贝勒?你们怎么来了?”说着,就急忙出了园子,随意甩了甩手上的泥土,便急忙上前,笑着道:“你们几个,怎么来了也不说一声,嬷嬷也好去迎一迎你们啊!”

    胤拱手,尊敬的说道:“保成见过嬷嬷。”

    有胤带头,其余众人亦急忙见礼,“胤见过嬷嬷、凝儿见过嬷嬷、索绰罗氏见过嬷嬷。”

    福宝、弘皙等人亦尊敬的行礼,“见过嬷嬷,嬷嬷吉祥。”

    凭着苏麻喇姑的经历以及她的为人处事,胤几人的见礼,她倒是受的起。只是,到底是个奴婢,苏麻喇姑急忙闪开了身子。

    “你们这是做什么,这不是折煞老奴么!”苏麻喇姑抱怨了一句,不过,见着可人儿的福宝、弘皙这些孩子,瞬间又乐了,当即蹲下身子,抓着弘晟的小胳膊,笑着道:“让我猜猜,这个,就是弘晟阿哥吧!”

    弘晟瞪大了眼睛,惊讶的说道:“嬷嬷怎么知道是我?”不过,不等苏麻喇姑回答,弘晟又自问自答的说道:“我知道了,听说嬷嬷以前见过哥哥姐姐们,这样一来,从未见过面的我,当然就是弘晟啦。”

    弘晟眯着眼睛,骄傲的说道:“嬷嬷,我猜的可对?”

    苏麻喇姑惊讶极了,不过,这样的小阿哥,她很喜欢,遂点了点头,笑着道:“阿哥猜的对极了。”

第924章 一视同仁

    “嘿嘿。”弘晟傻乎乎的笑着,想起了路上买的东西,便急忙拿了出来,笑呵呵地说道:“嬷嬷,这个是我和哥哥们给您的见面礼。”

    看着眼前的一包点心,苏麻喇姑笑呵呵地收下了,“说来,我还没有给弘晟阿哥见面礼呢。”说着,就在自个儿身上瞧了瞧,最后扯下了腰间的一个小葫芦,“这个血葫芦,送给弘晟阿哥。”

    弘晟没接,看了看胤,见胤微微点头,这才接过了,甜甜的说道:“谢嬷嬷。”

    苏麻喇姑慈爱地看着弘晟,这样懂事儿礼貌的孩子,果然是太子妃教导出来的。

    福宝这会儿也拉着静怡静姝,拿出了一根银簪,笑着道:“嬷嬷,这根银簪,是我和妹妹们用我们的零花钱买的,希望您能喜欢。”

    苏麻喇姑愣愣的看着福宝手中的银簪,不敢相信的问道:“是你们自己的零花钱?”

    “对啊。”福宝脆生生的应了一句,“额娘说了,拜见长辈要准备礼物,弟弟们是千挑万选选了软软的点心,我和妹妹们就选了银簪。”

    “好孩子。”苏麻喇姑此时,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接过银簪,轻轻的抱了抱福宝姐妹三个。

    站起身后,便看着书凝,赞赏地说道:“太子妃果真是个秀外慧中的人儿。”

    胤也笑着看向书凝,书凝笑着道:“是孩子们懂事儿。”

    一旁的索绰罗氏看着这一幕,不禁开始思考起来,出嫁前额娘给她说的那些话,到底对不对?这太子妃也没有排挤这些庶子女,反而,对这些孩子们都是一视同仁的?

    “快快快,快进屋!”苏麻喇姑说着就让开了位置,引着众人往里走,“人老了,都不中用了!”

    一行人向里走去,方才的小丫鬟们急忙过来见礼,“奴婢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八贝勒,见过太子妃,见过八福晋,见过众位小阿哥小格格。”

    “起来吧。”胤温声说道,方才她看的清楚,这几个小丫头,倒是规矩本分的。

    “谢太子殿下。”几个小丫鬟谢过之后,才站了起来。

    苏麻喇姑又笑着吩咐道:“快去小厨房,帮着炒几个菜,贵人来了,备些好菜。”

    “是,嬷嬷。”几个小丫鬟俯身一礼,便赶紧下去准备了。

    苏麻喇姑又引着众人往里走去,进了正院儿,便说道:“太子爷,这儿就是放置太皇太后灵位的房间。”

    苏麻喇姑说罢,便敛了嘴角,肃穆地看着这里,胤等人也严肃了起来,孩子们也不再嘻嘻哈哈的打闹,规规矩矩的站在了大人的身后。

    “唉!”

    苏麻喇姑轻叹一声,又浅笑着说道:“走吧,进去给主子上柱香,想来,主子知道你们来了,也会很高兴的。”

    “嗯。”胤轻声应了一句,便迈步进了内室,其余人也都跟了进去。

    进了内室,就见到了孝庄的画像挂在正上方,桌子上摆着孝庄的灵位,还有一些瓜果点心,香炉里还燃着一根残香,空气中都充斥着香火味,桌面上也是擦拭的干干净净,足以见得这儿的人,将这里收拾的很好。

第925章 祭拜

    胤仔细的看了看孝庄的画像,才收回目光,上前一步,跪在了蒲团上,胤以及书凝和索绰罗氏也都跟着跪在了蒲团上,至于孩子们,都十分有眼力见儿地从门后拿来了蒲团,跪在了蒲团上。

    苏麻喇姑正了神色,从托盘里取出了香烛,在蜡烛上点燃后,交给了胤四人,便站在了一侧。

    胤举起香烛,看向孝庄的画像,愧疚的说道:“老祖母,保成不孝,到现在才来看您,保成给您赔罪了。”

    胤亦肃穆地说道:“老祖母,孙儿去年去了海外一趟,期间经历了许多的风浪,但都是有惊无险,一定是您在天上保护着孙儿吧,老祖母,孙儿来给您请安!”

    苏麻喇姑背过身子,掩嘴啜泣了一声,缓了缓情绪,才笑着看向了孝庄的画像,“主子,您瞧瞧,太子爷他们都好着呢,今儿特意来看您了,您一定很欢喜吧。”

    只说了这一句,苏麻喇姑便说不下去了,擦了擦眼角,才慈爱地说道:“太子爷,上香吧。”

    胤点点头,在蒲团上三叩首,其余人都跟着三叩首,胤胤起身,将手中燃着的香插在了香炉里。

    也是这时,外面传来了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似乎是孝庄的回应,众人回头又看了一眼慈祥的孝庄,这才出了正院儿。

    经过这次祭拜,众人心里都很失落,胤微蹙着眉头,直视前方,一脸严肃。

    苏麻喇姑见此,只得打起精神,微微笑着说道:“太子爷和贝勒爷一路奔波,想必也累了吧,不如去侧殿用膳吧。”

    “好。”胤只点了点头,便跟着苏麻喇姑去了侧殿。

    等一行人坐定了,小丫鬟们也带着茶水点心上来了,众人开始聊着各种事情,慢慢地,气氛倒也缓和了起来。

    苏麻喇姑看着胤,好奇的问道:“八贝勒这一次远赴海外将近一年,也不知这海外有什么好的没有?贝勒不如说说,也让老奴开开眼。”

    说起这个,可有的说了,胤坐正,一本正经的说道:“嬷嬷可是不知道,胤这一行啊,简直是惊心动魄!”

    听胤这样说,苏麻喇姑不由得皱了眉头,“怎么了?难不成受欺负了?”

    胤摇头,“瞧嬷嬷说的,那些个野蛮人还能让我受委屈啊,事情经过啊,是这样的……”

    胤侃侃而谈,胤轻声失笑,胤这惊心动魄的经历,他都听了不知多少遍了!不过,为了满足老人的好奇,胤便微微勾唇,陪着一起听着,不时喝两口润润喉。

    这样的场景,倒是有些温馨,没一会儿,小丫鬟们把饭菜准备好了,胤正说到兴头上,不得不停了下来,略有些不尽兴。

    苏麻喇姑见此,笑着说道:“贝勒爷若是无事,便等用完膳后再给老奴说道说道,老奴也没出过海,十分感兴趣呢。”

    胤急忙应了下来,“行啊。”

    等小丫鬟们摆好膳食后,苏麻喇姑才笑着说了一句,“这儿只有一些素菜,太子爷、八贝勒,大家将就着用一用。”

第926章 带您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胤不赞同地说道:“嬷嬷说的哪里话,我们又不是来享受的。”

    “就是就是。”胤应和了一句。

    苏麻喇姑笑了,“那便开始用膳吧,等用过膳食,老奴带你们去周围转转。别看这儿荒凉,但这跟前儿的几个小山头还是有些好景儿的。”

    “好。”

    众人应了一声,胤开始动筷,这才跟着动了筷子。虽说只是简单的素菜,但做的却并不差,很是下饭。

    在此间隙,苏麻喇姑也了解到了京城的情形,对于德妃母子突然得宠,这事儿她在一个月前就收到了消息,只是,现在她还不能说什么,只能时刻注意着京城的动向。

    可是听说康熙视察浑河只带了胤之时,苏麻喇姑情不自禁的皱紧了眉头,胤见了,不甚在意的说道:“嬷嬷不必担忧,胤心中有数。”

    苏麻喇姑看向胤,虽然胤这样说了,但她并不能放心,想到主子临终前给她的那一封信,苏麻喇姑捏了捏手指,也不知现在是不是最好的时机!?要不要将那封信拿出来?

    用完了膳,胤擦了擦嘴,见苏麻喇姑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不禁走上前去,十分认真的说道:“嬷嬷放心就是,这些事儿,胤早就料到了,也有应对之法。”

    苏麻喇姑抬头看向胤,看到他眼中的自信、坚定后,不禁点了点头,她相信太子爷!

    ……

    却说胤这边在暂安奉殿小住,而康熙那边儿,也视察结束,带着胤回了紫禁城。

    “万岁爷,这是八贝勒派人送过来的,说是他这一年在国外的见闻记录,请您一观。”康熙刚刚坐下,李德全便带着人抬了一箱子东西进来了。

    看了看那箱子,康熙微微勾唇,“知道了,放下吧。”

    “喳。”李德全应了一声,便带着小太监将箱子放在了角落里。

    等李德全出去了,康熙才起身走到了那箱子跟前儿,细细地打量了打量,“这箱子上,怎么还有伤痕?”康熙指着几处划痕,不解的说道。

    梁九功跟在一旁,听了康熙的话,不禁微微摇头,“奴才不知。”

    康熙也不再纠结这事儿,蹲下身来直接打开了箱子。只见里面摆着一摞册子,并一沓画卷。

    康熙挑眉,“这记见闻的做法,倒是跟胤学了个十成十。”

    梁九功微微笑了笑,拍了一记龙屁,“这海上到底危险,或许是贝勒爷不忍您冒险,只能用笔记录下来,想着用这样的方式带您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梁九功如今说话是越来越有水平了,这一番话说的康熙心花怒放,虽然康熙没有表现出来,但梁九功是谁啊,陪伴康熙时间最长的人,他能感觉到。

    康熙四下翻了翻,见胤倒还贴心的在每个册子没个卷轴上都标了序号。见此,康熙终是忍不住勾起了嘴角,眉眼里都是欢喜。

    索性无事,康熙便拿了第一个册子,回了龙椅上,开始细细地读了起来。

    胤的叙述,虽然直白但也吸引人,又是康熙从未到过的地方,所以康熙看的十分入迷。

第927章 用心

    胤实在贴心,经历了风浪,便将风浪画下来,标注了一号;船员捞上来稀奇的鱼了,也将它画下来,标上二号;看见海上的明月,又将之画下来,标上三号……

    等等等等,一系列的新奇玩意儿,胤都贴心的标上了序号,又在自写的册子里写上什么东西要看哪个序号的画轴。

    这下,康熙可忙活了,在找了两次画卷之后,索性让梁九功直接把箱子给搬过来。可怜的梁九功,身为阉人,哪儿有那么大的劲儿,当下便讪讪的出去叫了两个人,一起将箱子给抬到了桌边。

    之后,便是康熙坐在龙椅上看着见闻册子,偶尔说一个数字,梁九功便尽职尽责地翻出对应序号的卷轴,递给康熙。

    就这样,一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康熙才翻看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看完。还是梁九功提醒了一句,该用膳了。若不然,怕是康熙就要忘了。

    等用过了膳食,梁九功便温声提醒道:“万岁爷,您今儿个翻了德妃娘娘的牌子。”

    是的,刚刚视察永定河回来,康熙当然想趁着这个势头,把德妃母子捧的更高一点儿。

    只是,看了看胤给他送来的箱子,康熙纠结了纠结,最终决定了,冷声说道:“去给德妃说一声,朕今儿个有事儿,不过去了。”说罢,便又走向了龙椅,坐在椅子上熟练的捡起了另一本册子。

    梁九功躬身行礼,应了一声,“是。”

    接着,便出去找人去永和宫通知德妃去了。

    康熙能接着看胤写的见闻册,觉得美滋滋的,他看到了太多新鲜的玩意儿新鲜的人,也通过胤的笔录,让他的思想去了一次海外。也是这一沓册子,让康熙深深地感觉到了胤的用心。对了,还有以前的胤,他在写那些个见闻,画那些个画卷之时,应当也是极其用心的吧!

    想到这儿,康熙当即停了下来,对梁九功吩咐道:“去把太子这些年来给朕送的画卷册子拿过来。”

    “是。”梁九功微愣,没人比他能更加明白康熙所想,康熙最近对于太子,那可真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这怎么突然想起来要看太子给他的画卷了?

    虽然想不通,但梁九功也没耽搁,赶紧过去将胤一直以来送的画卷册子什么的,搬了过来。啧,又是一箱子,真是强他所难!

    这边儿康熙看的津津有味,那边儿德妃却是在散发着冷气,听到万岁爷翻了她的绿头牌,她自是一番高兴欢欣。遂早早的就让下人们去采摘了百花,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洗漱打扮,结果呢?

    人不来了?!

    德妃很生气,如今萦绕在她周身的百花香,似乎都在嘲笑她,自作多情、老不羞!

    她都能想得到,等到明儿一早,这后宫的女人们会如何议论她!

    越想越生气,“嘶!”,德妃手中的百花香帕牺牲了,看了看手中的残帕,德妃很是淡然地将之扔在了地上,又冷声唤了贴身侍女冷儿过来。

第928章 世界挺奇妙

    “主子有何吩咐?”一听到德妃的声音,冷儿便急忙进了内室,德妃如今可是在气头上,她得小心着点儿。

    看了看冷儿,德妃冷声说道:“可知道皇上今晚因何没来?”顿了顿,又恨恨地说道:“莫不是这后宫哪个贱蹄子将皇上勾了过去?”

    冷儿垂眸,急忙回道:“回主子的话,奴婢已经让下面的人去打探了,娘娘稍候片刻,一会儿就知道了。”

    德妃没说话,冷儿也不敢动,就这样尴尬地站在那儿。

    约莫过了两刻钟,派去的人回来了,冷儿松了一口气,可算是回来了。

    听到因何原因之后,冷儿急忙上前,恭敬的说道:“主子,底下人来报,万岁爷今儿一下午就没出来过,一直在御书房,也不知是在做什么。用过了晚膳之后,便又接着进了御书房,随后便让人出来传旨,他今儿晚上不来了。”

    说完,冷儿便悄悄抬眼,看着德妃,只见德妃眼神冰冷,不住的沉思,似乎在思考,究竟出了什么事儿,竟能让万岁爷整日不出门?

    “最近可有什么大事儿发生?”德妃疑惑的问道。

    冷儿沉思了一瞬,蹙眉说道:“回主子的话,最近,没听说出了什么大事儿啊!”

    听了这话,德妃愈发疑惑,“那会有什么事儿,万岁爷竟整日不出门?”

    冷儿摇了摇头,顿了顿,说道:“主子,要不要,让我们的人打听打听?”

    想了想,德妃还是摇了摇头,“先不要妄动,等一等吧,等过了这两天,若是有机会,就打听打听吧。”

    “是,主子,那奴婢这就去吩咐一声。”冷儿俯身一礼,便退了出去。

    没一会儿,便又回来了,“主子,您还没用膳呢,要不要让小厨房的人把膳食拿上来,您用一些?”

    “行吧。”德妃微微点头,康熙爽约,她也没什么胃口。

    等小厨房把膳食拿上来,德妃还是微微用了一些。

    ……

    “万岁爷,这都亥时末了,您该休息了。”康熙已经坐在龙椅上整整四个时辰了,一直在看八贝勒和太子爷给他送来的见闻记录。梁九功本来是很乐意康熙看这些见闻录的,只是这时间太长,对他身体不好,这才忍不住提醒了。

    康熙眨了眨眼睛,看向了窗外,“这么晚了?”

    “是啊万岁爷,这都已经亥时末了,您明儿个还要上早朝呢。”

    “嗯…”康熙放下手中的册子,伸了个懒腰,“时间过得可真快。”

    顿了顿,便站起来,转了转脖子,都僵硬的咔咔作响,梁九功不禁笑着道:“奴才好久没有见过万岁爷这般喜欢看书了,而且还看了这么长时间。”

    康熙微微勾唇,忍不住同梁九功讨论道:“你也见到胤画的拿着画卷了吧!你说说,这个世界,还真的是挺奇妙的啊!”

    不等梁九功回话,康熙便接着说道:“你瞧瞧那些个鱼,还有那些个外国人,以及他们那里的风土人情,啧啧啧,还真的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呐!”

第929章 更加难得

    梁九功轻笑一声,说道:“可不是么,便是那些个俄国人来的时候,奴才都稀奇了许久呢,那这个人,怎么头发是金色的?眼珠也和咱们不同,真的是太奇怪了!”

    “是啊,这个世界太多彩了!”康熙忍不住感叹一声,顿了顿,情不自禁的说道:“你说,若是有一日,咱们也可以出海瞧瞧,那一定更丰富有趣!”

    听了这话,梁九功不知该怎么回答了,一国君王,怎么能随意跑到别人的地盘?

    没听到梁九功的回话,康熙也不恼,他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幻想着他亲自去那些从未到过的地方。

    二人走到内室,康熙张开双手,梁九功便熟练的帮康熙宽衣,见康熙还在留恋那些见闻,梁九功不禁说道:“别的奴才不清楚,但奴才知道,万岁爷有两个好儿子。”

    “嗯?”梁九功冷不丁冒出了这一句,康熙不禁疑惑地看向了他。

    梁九功也不怵,虽是说着话,手上的动作却也不停,“奴才是觉得,想太子殿下和八贝勒这样的儿子,绝对是世间少有了。现在的年轻人呐,谁出门会想着家里的父亲?更难的是,太子爷和八贝勒出身皇家,能坚持本心,更加难得。”

    说罢,梁九功似乎才想起来似的,收回手便急忙跪下了,惶恐地说道:“奴才多嘴了。”

    康熙冷眼瞥了一眼梁九功,淡淡的说道:“起来吧。”

    “谢万岁爷。”站起来后,梁九功才闭紧了嘴巴,只恭敬地帮康熙更衣,不发一言。

    等康熙歇下了,梁九功留下两个小太监守夜,自个儿便悄悄退了出去。

    一出了内室,梁九功便长叹了一声,“唉!”伴君如伴虎呐!帮人说好话,那也不是好帮的!

    看了看天上的夜色,梁九功躬身背着手,便回了自己的房间休息,明儿个他还得伺候皇上呢。

    ……

    就这样,又过了三日,胤一行人已经准备启程回京了,毕竟刚刚从广州回来,得悠着点儿。

    苏麻喇姑特意带着人做了许多好吃的给他们送行。

    临行时,苏麻喇姑拉着福宝弘皙弘晟他们的手,不住的叮嘱。也是苏麻喇姑喜欢他们,在这三天里,她已经充分领略到孩子们的优秀与聪明。有这些孩子们在,苏麻喇姑似乎都已经看到了大清美好的明天。

    “嬷嬷,我们这就走了。”书凝拉着苏麻喇姑的手,担忧的说道:“您平日里做活小心点儿,有些重活累活的,便支使他们去做,别累着自己,我们过些日子再来看您。”

    书凝的关心,苏麻喇姑自然知道,遂笑着点头,“好好好,嬷嬷等着你们。”说罢,又对孩子们说道:“回去之后要好好学习,听你们阿玛额娘的话,知道么?嬷嬷在这儿等着你们来看我。”

    “知道了,嬷嬷。”孩子们齐齐应声说道。

    “好了,走吧。”苏麻喇姑往后站了站,笑着说道。

    胤胤翻身上马,“嬷嬷,我们走了。”

    苏麻喇姑点点头,就这样目送着胤一行人离开。

第930章 做好事 得留名

    看着远去的背影,苏麻喇姑不禁感叹道:“会有一天,我们会在京城见的。”

    一旁的小丫鬟听了,好奇的问道:“嬷嬷,您要去京城么?”

    苏麻喇姑瞪了那小丫鬟一眼,轻斥道:“好好做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问的不问!”

    小丫鬟俏皮的吐舌,但到底没再多话。

    ……

    而宫里这边,自从德妃知道了三天前康熙因何爽约之后,心中便隐隐发慌,八贝勒那般用心,万岁爷不可能感受不到,听说还把太子爷给他寄过来的一些玩意儿也瞧了瞧。

    这可不妙了!

    若是万岁爷回心转意了,那她们母子情何以堪?

    想到这儿,德妃不禁着急了,她得想办法,不能让他们父子重归于好!

    ……

    再说胤与胤琪二人,回了京城已经一年多了,但在京城,确实是找不到他们的位置,尤其是如今的阿哥们,个个优秀,几乎能以一当十。所以这几乎一年来,他们二人如同一个闲人似的。

    康熙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召来了胤,让他寻个日子回广州去吧。

    胤自是求之不得,广州那边儿,可是他打下的天下,哦,不是,是打下的地盘,还有那个大明州府。

    所以康熙一说,胤便带着妻子女儿收拾了收拾,又包袱款款的去了广州。

    对了,乌拉那拉氏今年刚生了个女儿,胤喜欢的不得了,这不,便是去广州,也要带着娇娇女儿。

    至于胤琪,则是待定在京,等有了合适的机会,再做事儿吧。反正,他刚得了儿子,也舍不得离开妻子儿子身边儿。

    很快,胤一行人便回了京城,送孩子们回了太子府后,胤胤二人便又赶往了紫禁城,他们得汇报一番。

    等二人到了乾清宫,梁九功正好在门外侯着,见到二人,便急忙走上前,笑着道:“老奴见过太子爷,见过贝勒爷。”

    “梁公公请起。”

    “谢太子殿下。”站起身后,梁九功又笑着问道:“二位爷何时回来的?”

    胤柔声说道:“刚刚回京,这不就紧着过来给皇阿玛请安么。”

    梁九功意有所指的说道:“二位爷果真是无比孝顺,真真是用心极了。”

    胤胤对视一眼,胤好奇的问道:“梁公公此言何意?”

    做了好事儿,梁九功当然想让当事人知道个清楚,所以当下便说道:“是这样的,前几日贝勒爷不是着人送来一个箱子么。”

    胤点头,“不错,那里面装了爷这一年来的见闻,还画了不少画卷,都是爷亲笔所写,亲手所画。”

    梁九功接着说道:“万岁爷那日连着看了四个时辰,直到了亥时末,才意犹未尽的停下了手。奴才还忍不住羡慕的万岁爷说呢,二位爷可真是一片赤诚,用心极了!”

    胤挑眉,知道梁九功帮他们说了好话,便微微点头,温声说道:“多谢公公美言了,孤记在心里了。”

    有这一句话,梁九功便满意了,也不枉他冒着危险帮他们说情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2625/ 第一时间欣赏清穿重生一世最新章节! 作者:差不多可爱所写的《清穿重生一世》为转载作品,清穿重生一世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清穿重生一世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清穿重生一世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清穿重生一世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清穿重生一世介绍:
【本书完结啦~新书《乌龟也嚣张》已发布,希望小可爱们喜欢吖~】
“皇上,太子又跑了”梁九功哭丧着脸向康熙说道,康熙无奈摸把脸,“这,第几次了。”“5次了”“梁九功,什么时候,朕这把椅子对他们都没吸引力了??要不,咱也跑一次?”康熙摸着胡子,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凝儿,我们可算是出来了,可憋屈死孤了。”瓜尔佳书凝斜睨了他一眼,她已经见怪不怪了,自从嫁给这缺货,生活都刺激了不少,啧啧啧。清穿重生一世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清穿重生一世,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清穿重生一世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