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因为什么
看着小儿子灿烂的笑容,康熙莫名觉得有些刺眼,遂皱紧了眉头,想都没想便训斥了下去,“身为皇族贵胄,要时刻注意礼仪。瞧瞧你现在,成什么样子!”
突然被训斥,胤愣住了,以往根本不是这样的啊?以前他欢欢喜喜的来了乾清宫,皇阿玛都是十分欢喜的。他冲着皇阿玛笑,皇阿玛也会给他一个笑。今天这是怎么了?
胤看着上首的阿玛,觉得一定是自己阿玛为朝政之事纷扰,这才心情不好。遂又扬起了笑容,看着康熙说道:“皇阿玛今日心情不好么?若是您心情不好,就骂胤出气吧,胤不会生气的。”
那笑容愈发灿烂,康熙看着,莫名愈发烦躁,遂皱紧了眉头,呵斥胤,“回你的阿哥所去!”他怕胤再待下去,他会说出更多难听的话,所以他使劲压制着心内的不郁。
胤还想说什么,却是见到梁九功不住的冲他使眼色,胤张了张嘴,最后还是磕了一个头,便出了御书房。等出了乾清宫,胤目光复杂的又看了看,最后还是垂头丧气的回了自个儿的阿哥所。
胤一走,康熙复又看向了梁九功手中的书信,随意将手中的御笔扔掉,康熙伸手,冷漠地说道:“拿来。”
“是。”梁九功不敢深思,急忙回神,专心的做着自己的分内之事,将手中的书信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康熙的手心。
康熙将信封随便撕开,拿出了里面的书信,略略一看,便知道了那两个忤逆不尊的儿子终是要回来了。
将信放下,康熙复又拿起御笔,一句话都没说的,接着批起了折子。
梁九功捉摸不透,便也不敢多话,缩着脖子站在一边儿,尽力地减小自己的存在感。
……
却说这边,德妃听着手下人的禀报,十分疑惑的问道:“以往这个时候儿,十四阿哥不是都在乾清宫听从万岁爷的教导么?怎么今日回来这般早?”
原来,德妃早早就在胤的阿哥所安插了耳目,为的就是时刻注意着胤的行踪以及身体健康。今日这般反常,下人们就将此事报了过来。
德妃皱着眉头,再次问道:“可知道因为什么?”
底下的小厮恭敬的说道:“回主子的话,奴才问了阿哥爷身边儿跟着的人,说是万岁爷可能,心情不是很好。阿哥爷进了御书房没一会儿,就被赶了出来。”
听到康熙心情不好,德妃愈发急切了,“不是胤惹祸了吧?”
听了这话,那奴才急忙反驳,“瞧娘娘说的,咱们阿哥爷聪明着呢,又有万岁爷亲自教导,在尚书房的课业也是认真做了,哪里惹事儿了!”
这一说,德妃微微松了一口气,那就是其他原因了,思及此,德妃淡淡的说道:“本宫知道了,你回去吧,好生伺候阿哥爷。”
“是。”
磕了个头,那奴才才回了阿哥所,留下了德妃不住的思索,最近朝堂上究竟出了什么事儿,万岁爷又因为什么事情生气?
第902章 太难了
实在想不出来,德妃不禁犹豫开了,要不要动用人手,去查探一番。可是,太容易暴露人手了!
是的,自从德妃以及胤一朝得宠,乌雅氏一族,便开始了暗中的布置,他们虽是包衣世家,却也人脉广泛,整个后宫,他们乌雅氏一族几乎处处都安排了爪牙。
对此,德妃自然乐见其成,她娘家势力不高,以前她嫌弃地很,可是如今却也觉得,这样挺好的,最起码,各处都有安排的人手,这让她在这后宫之中生活,简直是如鱼得水!
斟酌了良久,德妃最终还是觉得冒险去问一问。毕竟,她们母子好不容易才入了万岁爷青眼,不能失了这好不容易得到的宠爱!
胤即将回宫,这事儿除了告诉了康熙,自然也告诉了胤等人,所以没多久,整个京城里都知道,太子胤即将回宫,以及之前出海讨说法的八贝勒也要回来了。京城里一时之间,热闹了起来。
而乾清宫里的气氛,却是越来越严肃,只因康熙近来心情不好,阴晴不定的,时不时便会发落几个奴才丫鬟,这让整个乾清宫人心惶惶的。
梁九功在心里长叹一声,这日子,实在是太难了!他如今在这御书房里,连呼吸都得憋着气,轻轻的呼吸!足以见得,最近万岁爷的心情有多不好!
知道外面都在热闹着,康熙愈发生气,一个私自出逃的太子,不悄悄的回来,偏偏还整这么大的阵势!
于是,第二天的早朝,胤就挨骂了,理由是他这个守卫京城的人,竟然任由京城乱糟糟的,能力不足什么的。
胤哑然,张了张嘴,最终认命的说道:“是儿子的错,儿子一会儿便会让人严加整治!”
康熙这才住了嘴,只是,看着如今闲赋在京的胤、胤琪等人,康熙又看不惯了,蹙了蹙眉,还是压下了心里的火儿,没说话。
胤微微松了一口气,他是感受到了自家阿玛那不耐的眼神,看来这两日要告个病假了。只是,某人啊,要倒霉喽!
胤低垂着头,不住的想着,看皇阿玛这阵势,二哥这次是休想大事化了了,不脱一层皮,是逃不了这一关了。
啧啧啧!
难啊!
当个太子,也太难了!
而德妃呢,知道万岁爷是因为太子即将回宫而生气后,心里便开始活络开了,要怎么做,才能将这把火烧的更旺一些?
因着这两日康熙心情不佳,便也没有到后宫散心,今日想起来了,便想着来永和宫看看德妃这朵儿解语花,盼着能在德妃这儿寻到一些安慰。
可是,这也给了德妃机会。
知道康熙最近心情不佳,德妃便也没有太过装扮,只稍稍画了个淡妆、簪了两个簪子,便停了手,瞧着,倒是十分的温柔舒服。
因此,等康熙来了永和宫时,看着这样的德妃,心头莫名松快了一些,心中暗衬,看来来这儿来对了。
德妃走上前,微微勾唇,轻甩手绢儿,行礼道:“妾身见过万岁爷,万岁爷吉祥。”
第903章 如何看待太子
康熙点点头,冷声说道:“起来吧。”随即,便越过德妃往里走去。
德妃急忙站起身来,跟在了康熙身后,笑盈盈的说道:“万岁爷这会儿过来,可要用一些宵夜?”
“有什么现成儿的?”康熙一撩衣袍,坐在了上首。
德妃拿起茶壶,亲自给康熙倒了一杯茶,柔声说道:“有些鸡汤,不若让小厨房下一些面条,清清淡淡的,再来两个小菜?”
康熙随意地点点头,“行。”
德妃笑的更加温柔,对冷儿吩咐了两句,便又转头看向康熙,斟酌着说道:“万岁爷今儿个怎么想起来臣妾这儿了?”一边说,还试探着打量了康熙两眼。
康熙没理德妃,自顾自地端起茶杯,啄了一口,“你这些日子,在永和宫做什么呢?”
德妃眼眸轻转,轻柔的说道:“臣妾一个妇人家,能做什么呢,无非是做做女红,会一会姐妹们罢了。”
康熙轻笑,说道:“你们这日子,倒也过的轻松,只顾吃喝即可。”
德妃莞尔一笑,轻拍龙屁,说道:“臣妾一个妇人家,使命就是要为万岁爷诞育子嗣,哪里及得上万岁爷天命之子,肩负万千百姓的生存大计!”
说到这儿,德妃压了压眼角,深情地看着康熙,动情的说道:“万岁爷,这么多年,您辛苦了!”
听了德妃的一番话,康熙一时间,感慨良多,又觉得浑身暖融融的,自己做了这么多,是有人看见的,也是有人可以理解的。
看着眼前这个感动至极的女人,康熙亦十分心动,从未有人对他说过这句话,也没有人觉得自己背负这天下有多辛苦!
心下微叹,康熙暗道,看来这永和宫,是来对了!
即便心里感动,但面上却是不显,康熙轻咳一声,说道:“面好了没有?”
正说着呢,冷儿就带着人进来了,放下了一碗鸡丝汤面,并三份小菜,就退下了。
康熙站起身来,走到餐桌边,看着清清淡淡的饭菜,倒是觉得胃口大开,坐下便开动起来。德妃跟在一边儿,用公筷时不时地给康熙夹一两筷子菜。
康熙吃饱喝足,心情都好了不少,也不复之前的清冷了,整个人都温润起来。
唤了冷儿将残羹剩饭收拾走,德妃又侍候康熙净手净面。
这一番下来,康熙整个人都舒坦了。看着德妃那一身令人舒服的装扮,康熙微微勾唇。
事后,康熙揽着德妃,不禁问道:“你对太子,是如何看待的?”
德妃枕在康熙臂弯中,装着沉思,却是飞速的想着要如何应对,又要如何不留痕迹的给康熙上上眼药。
等不到人回答,康熙又问了一句,“怎么不说话?”
德妃这才装着为难的样子,说道:“万岁爷,您这个问题,臣妾若是回答了,那就是僭越了。”
康熙不甚在意,“无碍,只在朕面前说说罢了,朕恕你无罪。”
德妃这才轻启朱唇,说道:“那臣妾,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若说了什么不对的,万岁爷可莫要见怪。”
第904章 德妃挑拨
康熙点头,“说罢。”
德妃这才说道:“臣妾认为,在一众阿哥里,太子殿下,文武双全,最是聪慧。仅这些年来,太子殿下做的所有的为国为民的事儿,臣妾以及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说到这儿,德妃故意停下了,康熙等了会儿,不见身侧人说话,遂侧眸看向德妃,“怎么不说话?”
德妃皱起了眉头,看向康熙,为难的说道:“臣妾,还是不说了吧。”
“说!”康熙微微蹙眉,看着德妃。
德妃装作一副被逼无奈的模样,十分为难的说道:“臣妾觉得太子殿下哪里都好,就是,就是这,最近这两年来,太子殿下的所作所为,臣妾,臣妾觉得有失妥帖。”
康熙挑眉,“接着说。”
德妃却是又犹犹豫豫地说道:“那万岁爷,可不能怪罪臣妾,臣妾只说说自己的妇人之见,若是说的不对,万岁爷可以指正。”
康熙轻笑一声,勾起了德妃的脸,“说吧。”
被康熙这样注视着,德妃压力十分之大,但为了自己为了她的十四,德妃还是兵行险招,说道:“臣妾觉得,太子殿下屡次三番的私自出京,有失体统。”
说到这儿,德妃瞬间红了眼眶,看着康熙,心疼的说道:“臣妾知道太子殿下是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是,这样不打一声招呼,就这样出去,是不是有些,有些太不将您放在眼里?”
感受到下巴上的手僵硬了起来,德妃心下得意,嘴上却是仍旧心疼地说道:“最最重要的是,父母在,不远游,您管着诺大的大清,日理万机,身为太子殿下,理应为您分担,而不是,而不是这样。”
话一说完,德妃似乎突然觉得自己不该说这些,急忙起身,跪在了床上,惶恐地说道:“是臣妾僭越了,请万岁爷责罚。”
看着一脸惶恐地女人,康熙莫名勾起了嘴角,也不知是嘲讽自己,还是谁?只是将人拉在怀里,轻声说道:“睡吧。”
德妃点点头,顺从的什么都没再说,靠在康熙怀里,闭眸装睡。也不知身侧的万岁爷睡着了没有,只是,在睡过去之前,她似乎听到了一声叹息。
等到第二日,梁九功进来叫康熙起床,康熙瞬间睁开了双眼,坐了起来。一晚上过去了,康熙似乎更加疲乏似的,不禁伸手揉了揉眉心。
感受到身侧人的动静,德妃亦急忙坐了起来,“万岁爷要上朝了么?”说着,就随便套了两件衣裳,“臣妾侍候万岁爷更衣。”
康熙不发一言,梁九功便从旁协助,与德妃一起恭敬的服侍着康熙洗漱更衣。又伺候着康熙用了些早膳,这才送走了康熙。
等人一走,德妃就动了动僵硬的脖子,冷儿见此,急忙过去给揉了揉,“娘娘昨晚没睡好么?”
德妃勾唇,“是啊,没睡好。”一晚上连动也不敢动,还得装睡,也就迷迷糊糊的睡了那么一小会儿。
冷儿不明所以,只心疼的说道:“那娘娘赶紧回去,再歇息一会儿吧,时辰还早呢。”
第905章 合理的借口
德妃从善如流的爬回床上又睡了过去,可是康熙就不同了,这一路上,心情都是沉沉的,不住的思索着德妃所说的话。
是啊,再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也要想想他这个老阿玛吧!他一个人,负担着这么重的责任,他不累么?他不想出去看看世界么?
可是他为了大清的臣民,牺牲了自己,牺牲了自己的所有,有谁体谅过他?!越想,康熙越觉得心凉。
也是德妃太过聪明,她一下子就抓住了最关键的点。说到底,康熙与胤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康熙的心里,所有阿哥加起来,都不一定能比得上胤一个人。
当然了,胤自个儿的分量再重,那也是比不过那一张龙椅!
不过,在眼下,只要抓住那一点儿,就够了!康熙太过看重胤,所以在心里就会认为,别的人做什么,他都可以理解。但是胤不同,若是胤做了什么让他觉得不孝自己、不关心自己的事儿,那康熙会深受打击的!
所以,德妃才会使劲儿在他们父子感情上撒盐,她就是要告诉康熙,胤丝毫不顾他的感受,对他也没有那么关心。
若是别的时候儿,康熙自不会理会这种话,因为胤事事做的真的很好,即便是私自出宫,但回来时,也会给他这个阿玛带上礼物赔罪。父子么,哪里都是一样的,父亲总是会毫无原则的原谅孩子。
可是,这一次,是不一样的!
是康熙先对胤不满意了,他觉得胤有不臣之心、觊觎皇位!所以,德妃所言,亦是给了他一个借口;一个名正言顺说服自己,去排斥胤,对付胤的理由!既然你胤都不关心我这个阿玛,那他又何必再去原谅这个儿子呢?
最起码,这个理由,可以让他的心里过得去!便是以后说起来,他也能名正言顺的指责胤,不敬重他这个皇阿玛!
梁九功在后微微轻叹,等太子殿下回来,怕是有一场劫难了!
时间很快,胤与胤等人也快要回到京城,只是,因为康熙最近的阴晴不定,莫说整个朝堂,就是整个京城,亦是人人自醒,生怕惹了圣怒。
所以,等胤等人来到城门楼下时,不见有一人出来迎接他们。二人对视一眼,一会儿得往膝盖上垫个垫子。
这一路上,书凝也没闲着,知道要面对康熙的怒火,便带着几个丫鬟在马车里做了几副垫子,正好垫在膝盖上,能好受点儿,就好受点儿吧!
众人轻甩马鞭,一行人便慢慢地向着城门驶去,本以为可以直接进吧,却是被守卫给拦住了,说要查明身份。
胤挑眉,看来这次玩脱了,大哥都开始“铁面无私”了!
其实那守城侍卫何尝不怕,那两条腿,都是颤抖的!他们是接了上面的令,等太子爷归来时,一切按规矩办,这才在这儿难为太子殿下的。也是合该他们倒霉,抽来抽去,抽到了他们几个值守,真真是命啊!
第906章 玩脱了
胤也没为难这群守卫,侧身对徐卫说道:“把令牌拿出来。”
“是。”徐卫应了一声,急忙从怀里掏出了代表着太子的令牌。
胤见此,亦让他的人拿出了代表着他八贝勒的令牌。
本来以为这样就可以了,却是没想到那守门侍卫还不放行,胤看着那几人,就听得领头的抖抖缩缩地说道:“太子殿下,依着规矩,咱们要查一查您的车马。”
徐卫恼了,当即吼道:“睁大你们的狗眼瞧瞧!也不看看站在你们跟前儿的是谁?太子殿下的马车,你们也敢搜查?里面坐着的,可是太子妃!”
那群侍卫心里哭唧唧,他们也不想啊!可是头儿在楼上瞧着呢啊!遂只得硬着头皮说道:“抱歉了太子殿下,这是规矩,”
胤抬头,看了看城门上方,轻声笑了笑,止住了徐卫,温声说道:“搜吧。”
那几个守门侍卫轻呼了一口气,得了胤的令,急忙带着人走了个过场,便放了行。
胤一夹马身,队伍便跟着,一起进了京城。
等人一走,胤才从城门上探出了头,看着胤的背影,不禁笑道:“老二啊老二,你先走着,大哥一会儿就进宫看你去!”
似是心有所感,胤微微侧身,胤见了,急忙闪身,差点儿就暴露了!
在前的胤转过身来,心内苦笑,还没有进那紫禁城,就已经觉的这膝盖疼得很!
太子回来了,这一消息,从胤到了城门楼下,各处安排的眼线就立刻将消息汇报给了自家主子。所以,此刻京城众人都张大了眼睛,等着看太子殿下如何平息万岁爷的怒火。
路过太子府,胤让几个孩子以及一众仆从回了府邸,之后,就带着书凝以及张佳氏一起进了皇宫。对了,还有苦着脸的胤,头回干这事儿,有些心里没底儿。
等众人到了紫禁城,守城侍卫也没难为,查探之后就放行了。
而此刻,胤、胤址、胤等人,纷纷在自个儿书房里翻找,想看看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儿,可以现在进宫去找一找皇阿玛。
至于刚刚大婚的胤,听得胤回来,当即放下手里的活儿,骑上马就奔向了京城的小吃街。
胤是在工部闭关研究火器,没有收到消息,若不然,非得到琼楼里买上一只鸭子,拎到他二哥和八哥跟前儿,让他们一边跪着,一边看着自己吃!
却说这边儿,胤与胤一起去了乾清宫,也不用让人通报了,十分有自知之明地寻了一个地儿,跪在那儿了。
李德全见此,先吸了一口气,这才推开门儿,进去向康熙禀报去了,“万岁爷,太子殿下和八贝勒回来了,现在就在院子里跪着呢。”
康熙似乎没听见,只自顾自地批着折子,连一丝停顿都不曾有。梁九功见此,冲李德全使了使眼色,李德全静悄悄地退了出去。
胤看见李德全出来了,还巴巴地看着他,李德全微微摇了摇头,就乖觉得站在了门口。
第907章 负心汉似的
胤长叹一声,认命的跪在了院子里。没一会儿,胤、胤址、胤几人都来了,个个手里都拿了一份折子。
“呦,二弟回来了啊!”胤双手环抱,看着胤与胤二人,打趣道:“你们怎么跪在这儿?怎么不进去呢?”
胤可怜巴巴地抬头,唤了一声,“大哥!”
胤是在惠妃跟前儿长大的,所以与胤的关系,自然不一般。此时胤控诉的看向胤,胤撇了撇嘴,到底没再多说。
胤址就不一样了,哪怕是他最亲的二哥呢,那该怼还要怼。到底是读书人,胤址蹲下身来,一张嘴叭叭说道:“二哥,您这一年,过的轻松吧?又能游山玩水,还能顺带生个儿子回来。”
胤址生气啊,一直以来,他都是跟着二哥一起的,可是二哥呢?竟然抛下他自个儿跑了!
想着,便又嘲讽道:“唉,二哥这腿,也不知能不能撑得住。”
胤转脸,看向胤址,冷冷的问道:“怎么,你有意见么?”
见着胤的冷脸,胤址瞬间怂了,但想到胤撇下他的行为,还是硬气的说道:“怎么,你自己偷摸跑,还不让人说了?”
胤急忙扯了扯胤址,劝道:“三哥三哥,别生气别生气,毕竟二哥刚回来,连这御书房的门儿都没进,觉得难堪是正常的。”
胤这哪里是拉架,赤果果的在扇风点火呐!
果然,胤址听了,瞬间乐了,轻咳两声,装模作样的说道:“对对对,四弟说得对。”说着,又看见了一边儿的胤,胤址瞬间又得瑟了起来,“嘿!八弟都回来了啊?三哥这都没瞧见!”
胤尴尬的抬头,唤了一声,“三哥、四哥。”
胤挑眉,轻声应了一句。
胤址起身,又挪到了胤边上,笑呵呵的问道:“八弟可算是回来了,这一走也是近一年,还以为八弟不屑回来了呢!”
“三哥说的哪里话,怎么会不回来。”胤弱弱的回了一句,他从没经过这,不像二哥,他还是有点儿脸皮薄的。
胤址听了,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这出了一趟门,到底是不一样了些,还会反驳了。”
胤挑眉,看向胤址,轻笑出声,“知道三弟羡慕、嫉妒,不过,这个也没关系,大不了,三弟也溜了就是。想出个京城,还是有法子的,对吧?”
胤的意思很明显了,你若是眼红,那便自个儿跑呗!
胤址一噎,狠狠地瞪了胤一眼,控诉道:“二哥每次都是撇下我,却还这般有理!”
胤汗颜,这话听得,他像是一个负心汉似的。
三人正在这儿调侃胤与胤呢,里面梁九功出来了,看着这情形,虽然很想笑,但还是憋住了,走下来恭敬的说道:“三位郡王爷,万岁爷请您三位进去呢。”
胤等人点头,胤址又转身朝着二人瑟道:“唉,可怜了某些人咯!”
胤看了看胤,见胤不为所动,便也跪的笔直,目视前方,不受影响。
第908章 受罚
胤址见此,只得转身,整了整衣裳,同胤胤一起进了御书房。
“儿子见过皇阿玛,皇阿玛吉祥。”
三人齐齐行礼,康熙也不叫他们起身,只接着批折子,似是忙极了,淡淡的问道:“你们三个怎么过来了?”
胤址与胤看向胤,示意他先说,谁让他是老大呢。
胤无奈,只好说道:“回皇阿玛的话,关于京城的防卫,儿子想了个新的法子,所以特地过来拿给皇阿玛看,想让您指点一番。”说着,就掏出了一份奏折,“请皇阿玛过目。”
见康熙没回话,梁九功接过,放在了康熙的桌子上。
胤捅了捅胤址,胤址急忙也掏出了一份折子,“启禀皇阿玛,儿子最近想着,可以将我们的农事写成了一个册子,以后可以传承下去,这可都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呢。”
将折子往上递了递,胤址接着道:“请皇阿玛过目。”
梁九功又走下去,接过胤址手中的奏折,交给了康熙。
这么长时间,康熙只自顾自的批着折子,一点儿没看三人。
胤拱手,冷声说道:“启禀皇阿玛,儿子没事儿,儿子就是歇了这一年时间,有些腻了,特意来求皇阿玛给儿子个职务什么的,也好打发时间。”
胤说罢,康熙也没理三人,只是头也不抬的说道:“行了,这热闹也看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三人:“……”
他们还准备了一肚子的草稿,想着要说一些什么呢,没想到皇阿玛这么不给机会。不过,这也是说明了皇阿玛有多生气!气极了,才会这般平静!
康熙不再说话,只是批了一本又一本的折子,胤三人面面相觑,异口同声地说道:“儿子告退。”
没听到康熙应声,三人也就起身退了下去。等三人一走,康熙拿着御笔的手一顿,也不知想了些什么,最后还是接着批起了折子。
却说这边,书凝与李佳氏,也在寿康宫笔直直地跪着呢。
胤这回一出逃,就跑了一年多,实在是太过分,而她身为太子妃,不规劝着,反而跟着一起跑了,这事儿,实在出格,不得不来请罪。
看着紧闭的房门,书凝不禁叹息,真是自作孽呐!不过,若说后不后悔?那书凝坚定的摇了摇头,不后悔,一点儿都不!
所以……现在跪在这儿,也是自个儿应得的。
“太后娘娘,这太子妃,还在外面跪着呢。”身边的嬷嬷看了看外面,向太后说道,“也半个时辰了。”
太后闭着眼打扇,轻叹一声,“哀家知道,只是,这一次啊,太子妃不在门外跪个两三个时辰,怕是不行喽。”
想着书凝往日里的好,嬷嬷有些不忍,蹙眉说道:“听说太子妃刚刚产子不过两月,身子想必还没有养好吧!若是一下跪两三个时辰,会不会伤及根本了?”
听罢,太后张开了双眼,微微摇头,说道:“哀家何尝不知?只是,这一次太子妃却是做的过了,不得不罚!哀家若是不罚,那她受的,就会是皇上的罚。你说,两者孰轻孰重呢?”
第909章 真的良善
那嬷嬷不说了,若是万岁爷出头,那就不仅仅是罚跪这么简单了。
顿了顿,太后终是不忍心,“总归是在咱们寿康宫,让下人们把嘴巴闭严实点儿!去拿两个蒲团给太子妃。”
“嗳!”嬷嬷应了一声,欢欢喜喜的去办了。
没一会儿,嬷嬷就拿着两个蒲团递给了书凝,关切的说道:“太子妃,太后娘娘念着您刚刚生产,身子虚,特意开恩让老奴拿了两个蒲团来,您快垫着吧。”
书凝十分感激,急忙叩首,“凝儿谢皇玛嬷慈爱。”
老嬷嬷欣慰的笑着,将蒲团递给了书凝,书凝笑着接过,“若不是嬷嬷说情,凝儿怕是要受许多苦了,凝儿谢嬷嬷了。”
听了书凝这话,老嬷嬷瞬间就笑了,“没事儿,没事儿,快垫在膝下吧。”
因为有两个蒲团,书凝也没独占,随手递给了李佳氏一个。
李佳氏瞪大了双眼,不敢置信,堂堂太子妃会记着她,也给她一个。
看着李佳氏的错愕,书凝莞尔一笑,又将蒲团递了递,说道:“快拿着吧,能少受些罪就少受些罪。”
李佳氏愣愣的接过,书凝便不再管了,将蒲团放在膝盖下,瞬间就舒服了。
李佳氏也学着,将蒲团放在膝下,随后恭敬的说了一句,“谢太子妃。”
书凝不甚在意,“没事儿,起来吧。”
嬷嬷在边上看的清楚,欣慰一笑,便又回了内室,将这一幕说给了太后听。
太后微微摇头,笑着道:“这个太子妃啊,也不知这石文柄家的是怎么养的?”
嬷嬷疑惑了,不解的问道:“主子此话何意?”
看了看外面跪着的人,太后悠悠地说道:“哀家只是十分好奇,一般京城贵女,比如这四福晋,三福晋的,她们何曾会照顾到那些个侧福晋、格格侍妾的感受?就比如太子妃给府里四个格格放权,或者像方才那样关照李佳氏,像这样的行为,在这京城里,有哪个当家主母能做到这个地步呢?”
嬷嬷想了想,跟着说道:“主子说的极是,奴婢跟在您身边,自然见过拍马屁的,或者为了某些目地而贿赂关心奴婢,可只有太子妃,她的关心,是打心底的,是不一样的。”
太后笑着道,“所以啊,这个太子妃,是真真的良善,而不是装出来的。也因此,你才不会觉得反感。”顿了顿,太后又道:“总之啊,以后有她,哀家这米虫般的生活,又可以继续喽。”
嬷嬷笑了,这样的生活也挺好的,不必担忧别人的暗害,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挺好的。
一眨眼,又过了一个时辰,胤带着胤也到了乾清宫,当然了,手里提溜着不少的吃食。
两人鬼鬼祟祟的,也不敢让康熙发现了,就站在远处,在走廊的拐角停下了,正好可以让胤和胤看见。
两人席地而坐,胤一脸贱笑地打开了一个个的吃食。因为有风,美食的味道瞬间就传到胤和胤那边儿。
二人耸了耸鼻子,朝着走廊那边看了看,就发现了胤和胤。
第910章 自个儿跑呗
胤两人见他们看向自己了,急忙拿出个大鸡腿,狠狠地咬了一口,十分夸张的咀嚼着,一副香到极致的模样。胤看着,微微咽了咽口水。
见八哥喉结动了,胤一下子就笑了,朝着胤笑道:“快看快看,八哥饿了!”
胤见此,拿起一盅酒,看着胤,美滋滋的喝了下去。
胤收回眼光,冷声说道:“幼稚!”
胤也回过神来,将头摆正了,又直直看着御书房的大门,不为所动。
胤胤见此,更加乐了,就这样坐在地上,一边吃着,一边看着两个哥哥,得意至极。
两人正吃着呢,就听到背后传来一句“你们两个,挺舒坦呐!”
吓得二人差点儿把手里的大鸡腿给扔出去,回头一看,原来是胤琪、胤佑也来了。
四人瞪了一瞬,胤呲着白花花的牙,笑着道:“五哥七哥也来了啊?”说着,就往边上移了移位置,拍了拍地上的砖,邀请道:“来来来,坐下坐下,咱们边看边吃。”
胤琪胤佑勾唇一笑,看着远处狼狈的二人,一撩衣袍,也坐下了,趁手儿拿起了一根鸡爪子,喟叹道:“啧,还是你们两个会来事儿!”
胤嘿嘿笑着,说道:“五哥谬赞了。”
四人就这样坐在地上,就这胤胤的狼狈模样,用了一餐,胤美滋滋的说道:“嗯,心里这口气儿,出了!”
胤琪点头,虽然觉得气儿出了,但还是不平地说道:“八弟真是学坏了,都私自出逃了!”关键是竟然不叫他?!
胤撇撇嘴,说道:“你们是不知道,就在二哥偷跑前一个月吧,我还巴巴地跑过去,给他说要是出京城,一定要叫上我一起,没想到,二哥偷摸地就跑了!真是气煞我了!”
胤靠在走廊边的柱子上,大大咧咧的说道:“要弟弟说啊,等下一次的,咱们自己个儿跑!我们一走,这京城就没人办事儿了,看二哥还怎么走!”
胤瞬间瞪起了眼睛,欣喜的说道:“十弟说得对啊!”
胤琪亦是频频点头,“嗯,不错,只要找着合适的理由,皇阿玛拿咱们没办法的!”
胤又贱兮兮地说道:“若是皇阿玛怪罪了,咱们便说是跟着二哥学的好了,将二哥推出去挡箭!”
胤佑听了,都觉得十分心动,他脚有问题,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他也很想出去长长见识!
听了胤的话,胤搞怪的往边上移了移,十分夸张的说道:“不得了了啊,原来老十你,是个芝麻馅的!外表憨厚,内里腹黑呐!”
胤嘿嘿笑着,“九哥过誉了!”
四人正说着,突然见梁九功掀起了门帘,胤惊呼一声,“坏了!快跑!”
说着,赶紧将地上的残羹剩饭捡了捡,便要起身跑。
胤琪等人亦发现了,站起身来就要往外跑,可是,动静太大了,吵到了康熙。
康熙冷眼看过去,见是自个儿不争气的四个儿子,遂沉声说道:“站住!”
这两字一出,胤等人瞬间安静了,背对着康熙,也不知是跑还是不跑?
第911章 看戏不成反唱戏
康熙冷眼看着四人,沉声说道:“在那儿鬼鬼祟祟的,做什么呢!滚过来!”
胤等人面面相觑,只得转身,只是,胤手里却是还拿了些在琼楼打包吃食用的油纸,此时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偏偏皇阿玛盯着,他手里这一堆,还没地儿放!
康熙眼神犀利,一下子就看出来了,盯着胤,冷声问道:“手里拿的什么东西?!”
胤下意识地将手中的油纸往后藏了藏。康熙见了,皱紧了眉头,“拿过来!”
胤和胤两个虽然狼狈地跪在那儿,但如今见胤几人即将倒霉,便也忍不住勾起了嘴角,一眼不错地盯着他们四人。
谁能料到呢,胤四人方才还是看戏的,如今却变成了唱戏的!
“怎么,朕的话,都不管用了是么?”
这话一出,胤四人终是犹犹豫豫的向着康熙走去。
康熙四个儿子这般扭扭捏捏的模样,瞬间恼了,“瞧瞧你们什么样子!扭扭捏捏的,同妇人有何区别!”
四人加快脚步,走到距离康熙三米远的地方停住了脚。
“儿子见过皇阿玛,皇阿玛吉祥。”四人乖觉得行礼。
康熙不为所动,只盯着胤,沉声说道:“手里拿的什么!”
胤叹了一声,认命的将手里的一堆,拿了出来。
康熙蹙眉,一堆油乎乎的纸,上面还沾着肉香,喔,还有个酒瓶子。再看看四个儿子油汪汪的嘴,康熙十分无语,讥讽道:“怎么,朕这乾清宫,什么时候儿竟成了戏台子了?嗯?”
四人垂首,康熙的毒舌却没停下,好容易来了几个出气筒,康熙绝不放过,当下便接着说道:“五贝勒、七贝勒、十贝子,怎么样?朕这乾清宫唱的大戏,你们几位,可还满意?嗯?”
胤琪叩首急忙认错,“是儿子错了,儿子所为不合理法,请皇阿玛降罪。”
胤三人互相看了看,急忙跟上对形,请罪道:“儿子错了,请皇阿玛降罪。”
“哼!”康熙冷哼一声,直接越过四人走了,但没有让四人起身,这便是要他们一直跪着了。
等康熙一走,胤和胤便忍不住了,当即笑了,“哈哈哈哈!”
胤琪四人满脸黑线,看戏不成反唱戏,真真是说的他们!
见四人不语,胤轻咳两声,笑道:“九弟手中拿的那两张纸,还不舍得扔呐!”
胤低头看向手中的纸,嫌弃将纸扔给小厮,恼怒地哼了一声。
胤乐了,就是跪的膝盖疼,也掩不住嘴角的笑。
胤琪见了,冷冷的说道:“八弟自个儿偷偷跑去他国,看来这一趟出游,玩的很开心嘛?!”
胤的嘴角瞬间僵硬了,说起来,谁怼他,他都不惧,就是五哥怼他,他莫名有点儿心慌。因为他们二人一直都是跟着四哥的,无论做什么都是一起的。可这一次,他却抛下了他?
嗯…不就是没叫他么!
至于这么幽怨的看着他?
胤讪讪的收回目光,盯着御书房的柱子发呆。
胤琪也收回目光,跪直了身板,目视前方。
第912章 惩罚
很快,胤琪四人去乾清宫看热闹,被万岁爷抓了一个正着的事儿,就传开了。
却说这边,康熙走到后宫,却是犹豫了,这去哪里好呢?
梁九功也不多话,只跟在康熙身侧,等他的决定。
想了想,康熙冷声说道:“去永和宫吧!”
“喳。”梁九功急忙唱报道:“万岁爷摆驾永和宫~”
等康熙一行人到了永和宫,德妃就候在了门口,一见康熙,急忙上前行礼。
康熙制止了德妃,冷声说道:“免礼。”
“谢万岁爷。”德妃微微福身,勾着嘴角,跟在了康熙身后。
等康熙坐定,德妃才欢欢喜喜地吩咐道:“冷儿,快去泡万岁爷最喜欢的雨前龙井来!”
“是,娘娘。”冷儿微微福身,便下去了。
梁九功站在门口,眼观鼻鼻观口,一副入定的模样。
康熙这会儿选择入后宫,自然是没想着回去,也是想要那两个逆子跪一夜,好好反思的意思。只是,他似乎忘记了,他还有四个无辜的儿子跪在御书房门口呢!
……
而这边,书凝跪在寿康宫里,也不知道跪了多长时间,只是终于终于,得到了太后的口令,允她起身,去内室回话。
因为长时间跪着,书凝只觉得膝盖已经僵硬了,连起身,都做不到了。
太后身边儿的嬷嬷见此,急忙找了两个小丫鬟,扶着书凝和李佳氏起身。缓了好一会儿,书凝才觉得这两条腿是自个儿的了。
嬷嬷无奈的摇头,“太子妃进去吧,太后娘娘还在里面等着呢。”
“好。”书凝揉着膝盖,站起来后,便慢慢地进了寿康宫,至于李佳氏,则是守在了门口,她是没资格见太后的。
等书凝进了内室,就见太后庄重地坐在上首,一直看着她。
书凝紧走两步,又叩首行礼,“凝儿见过皇玛嬷,皇玛嬷吉祥。”
嘶!
又要磕头,这两条腿,怕是不能要了!
见书凝紧蹙的眉头,太后轻叹一声,说道:“起来吧。”又朝着自己的嬷嬷使了使眼色,那嬷嬷急忙过去扶了扶书凝。
书凝轻轻道了一声谢,这才站直了身子,微垂着头,向太后认罪。
太后无奈的说道:“你们两个啊!可真是要哀家怎么说才好?跑了就跑了吧,合该顾着些时间,一下子跑了一年多,你说说,皇帝能不生气么!这一次啊,太子不受些苦,怕是不能平息皇帝心中的火气了!”
书凝乖觉得认错,“是凝儿不好,没有及时规劝太子。”
反正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了,太后也不想多说什么了,看着书凝的狼狈模样,微微摇了摇头,“这一次,你们闹的狠了,哀家不得不罚你!”
书凝也明白,“凝儿知道,让玛嬷为难了,玛嬷该如何罚便如何罚,凝儿绝无一句怨言。”
太后点点头,说道:“回去吧,从今日起,抄写女戒女则一百遍,另外,哀家要你每日跪在佛堂前,诵读佛经,静思己过!”
听得太后说完,书凝急忙行礼,“是,凝儿遵旨。”
第913章 做交易
太后点点头,接着道:“回去吧,时间也不早了,孩子们怕是等着急了。”
“是。”书凝应了一声,便又急忙行礼,“凝儿告退。”
书凝转身欲走,太后又叫住了人,叮嘱道:“回去以后,安心的抄写女戒,外界的一切事情,与你无关,更不要插手!你,可明白?”
书凝连连点头,“凝儿明白,多谢玛嬷提点。”
见此,太后点点头,说道:“回去吧。”
“是。”
书凝俯身一礼,这才转身一瘸一拐的出了正院儿,扶着青竹,同李佳氏一起,又出了宫门。
一出紫禁城,就见太子府的马车候在城门口,书凝带着李佳氏艰难的爬上马车,这才回了太子府。
马车上,书凝看着同样狼狈的李佳氏,不禁笑着问道:“怎么样?可后悔?”毕竟,当众罚跪,在古代人看来,好像是个挺丢人的事儿来着。
李佳氏微微摇了摇头,笑着道:“不后悔啊,嫔妾觉得值得。”这一次,她见识了许多她从未见过的,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一样。
听此,书凝勾起嘴角,点了点头,便闭上眼睛假寐,李佳氏却是一眨不眨地看着书凝。
实在忍不住了,才说道:“妾身可否厚颜请求太子妃,若是还有下一次,请您再捎上妾身可好?”
书凝乐了,睁开眼睛,看着李佳氏,好笑的说道:“那侧福晋要好好说一说了,本太子妃又凭什么要捎上你呢?”
知道书凝没有别的意思,李佳氏歪头想了想,最后认真的说道:“嗯…一切花销,妾身可以自费,不用太子妃费太多的心力的。再者……”顿了顿,李佳氏才接着道:“再者,妾身想同太子妃做个交易呀,妾身以后都规规矩矩的,太子妃去哪儿都捎带上妾身。”
李佳氏说这话,就是变相的同书凝承诺了,也是将这个事儿挑破了,以后她都不会觊觎太子殿下了!
书凝坐正了身子,看着一脸认真的李佳氏,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同意了。
李佳氏莞尔一笑,心情颇好的看着窗外,似乎这京城的大街,都变得不一样了。
马车哒哒哒的驶往了太子府,一进府门,兰芝就安排好了府医给书凝和李佳氏等人把脉。
也就是跪的时间长了些,膝盖上淤青看着吓人,旁的倒是没有了,上些祛瘀消肿的药,也就好了。
听了府医的话,兰芝急忙拿着药膏,均匀的涂抹在了淤青上。至于李佳氏,自有她身边儿的红儿为她敷药。
没一会儿,齐氏等人都来了,书凝放下裤腿,整了整衣裳,这才让四人进来了。
“妾身等见过太子妃,见过侧福晋。”
“起来吧。”书凝略显疲惫的说道。
“谢太子妃。”
等四人起身,书凝淡淡的问道:“怎么这会儿来了?”
齐氏站出来,恭敬的回道:“回太子妃的话,妾身们是特意来感激娘娘的。”
张佳氏亦笑着道:“那些个孩子,个个皮的跟猴儿似的,这一次出门儿,实在是多亏了您了。”
第914章 饿了
裴氏亦深深感激,她做了挺多错事的,可是太子妃并没有同她计较,对自己的孩子,仍然照顾的很好。
书凝勾唇,笑着道:“不过是照顾他们一日三餐罢了。”
刘氏微微摇头,认真的说道:“娘娘太谦虚了,我们问过那几个皮猴子,这段时间,您教会了他们很多,妾身们,是真心的感谢您。”
书凝莞尔,“也是孩子们争气。”
齐氏很有眼力见儿,知道书凝她们旅途劳累,遂躬身一礼,说道:“想必太子妃旅途劳累,妾身们也就不打扰您了,等您休息好了,妾身们再来叨扰。”
有人这么识相,书凝很是满意,她这会儿也是没精神头应付她们了。遂点点头,说道:“好,等改日的。”
齐氏等人行礼,便要回去。李佳氏也扶着红儿站起来,笑着道:“不打扰太子妃了,妾身这便回了。”
书凝点头,“兰芝,送一送。”
一行人回去了,这正院儿也就瞬间安静了下来,书凝深吸一口气,舒服的说道:“还是家里好啊!”
青竹掩嘴轻笑,“那主子还是闲不住,总要跟着太子爷出去跑。”
被人揭短儿,书凝瞪了一眼,才狠狠的说道:“那下次你别去了。”
青竹急忙告饶,“别啊主子,是奴婢说错话了。”
书凝冷哼一声,斜睨着青竹,说道:“本宫饿了!”
青竹急忙站起身来,讨好地说道:“奴婢这就去小厨房,让他们上菜。”
说罢,青竹转身出去了。没一会儿,就带着人进来了,手中都捧着各色菜肴,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看了看天色,书凝不禁轻叹一声,也不知胤他们,这一晚上要怎么过了?饿不饿?渴不渴?
……
却说这边乾清宫里,胤正疑惑的问着,“五哥,你说皇阿玛他,不能把我们四个忘了吧?难不成我们四个就在这儿跪着?一晚上?”
胤琪悠悠地看向胤,“那你还想如何呢?皇阿玛到这会儿都没个信儿!”
胤时不时地换一换腿,或者用手撑地,让自己的膝盖离开地面,以此来缓解疼痛。听了胤胤琪二人的对话,当即就乐了,笑呵呵的说道:“没想到啊,二哥,你说咱们这罚跪,还有人陪着一起呢!”说着,就看向胤,“九弟啊,还要多谢你了,若不是你带着五哥七哥他们过来,我和二哥今晚得多孤单呐!”
胤也是皮,这话说出来,气的胤直大喘气,指着胤,最终气吼吼地说了一句,“你有什么可骄傲的!哼!”
看着胤的侧脸,胤气死人不偿命的说道:“嗯,是没什么可骄傲的,可咱到底出了国门长了见识呐!”
胤气哼哼的转头,不理胤。
几人正僵着呢,突然听到了一声怪异的声响。众人循着声音看过去,只见胤正尴尬的捂着肚子,见几人看过来了,不好意思的说道:“嗯…它饿了…”
众人:“……”
胤不说,他们还不觉得,胤一说,他们也饿了。尤其是胤和胤,顿时肚子里也唱起了空城计。
第915章 惊心动魄
看了看天色,几人长叹一声,这一晚上,可太难熬了!
正说着呢,众人就听见一阵儿悉悉索索的声音,胤寻声望去,正好看见两个小厮,手中好像还拎着两个大食盒?
正思索间,那两名小厮过来了,放下手中的东西,就向众人请安,“奴才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几位贝勒爷。”
胤冷声说道:“起来吧。”
“谢太子殿下,谢几位贝勒爷。”
两名小厮谢过,但也没起身,几位爷都跪着呢,他们敢起来么?!
直起腰,那为首的小厮就拎着食盒,膝行了几步,恭敬的说道:“奴才是寿康宫的,太后娘娘想着,几位爷定然饿了,就命奴才去膳房寻了些吃食给几位爷送过来。”
说着,就打开了食盒,拿出了饼夹肉、菜、馒头等,另有拿出了一壶酒。“太后娘娘说了,虽然几位爷都是身强体壮的,现下也是燥热的天儿。可是这跪一夜,身子也受不住,喝点儿酒暖一暖身子正好。”
胤温和的笑道:“回去之后,代我们谢玛嬷挂心,等明日,孤便去向玛嬷请罪。”
“是。”
小厮垂首,伺候着几人用膳。
只是,没一会儿,就又有小太监来了,手里拎着食盒,见此情形,愣了一瞬,才急忙行礼,“奴才见过几位爷。”
众人看向来人,胤琪笑道:“小安子,是额娘让你来的么?”
小安子急忙应声,“回五爷的话,是宜妃娘娘让奴才来给几位爷送些吃食的。”
正说着,又来了一人,呆愣的看了看,放下手中的食盒,恭敬的说道:“奴才膳房孙和给几位爷请安。”
众人轻笑,胤琪又道:“你又是谁派来的?”
孙和垂首,恭敬的说道:“是太子妃让奴才给几位爷送些吃食。”
听此,胤瞬间勾起了嘴角,饶有兴致的问道:“带了些什么吃食?”
孙和急忙拎过食盒,掏出了一盅粥,并一些饼子,“回太子爷的话,奴才带了牛肉羹,几位爷用一碗暖暖身子吧。”
胤点头,“盛过来。”
孙和急忙盛了几碗,给胤等人送了过去。
吃饱喝足,胤等人也觉得活过来了似的,小厮们将周围收拾了收拾,又拎着食盒走了。
等人一走,几人又开始聊开了,众人对于胤在外的经历十分好奇,胤琪移了移位置,想要跪在胤身侧,“嘶,爷这条膝盖啊!明儿个就得废了!”
移到胤身边,胤琪才说道:“老八,给我们说说呗,这一次出门都见了些什么?”
胤佑、胤也张开了耳朵,对此,他们也十分好奇。
胤勾唇一笑,便开始讲述他的经历了,“这一行啊,简直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
说到这儿,胤特意停了下来,见四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他讲,这才接着道:“惊心动魄!”
胤挑眉,跪了这么长时间了,膝盖开始疼起来了,索性直接坐在了地上,反正…皇阿玛在后宫,又不会回来。
见胤坐下了,胤瞪了一眼,没一会儿,便也跟着坐下了,还是对自己好点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