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TXT下载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全文阅读

作者:书海白日飞升     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txt下载     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0章 黏豆包

    “老奶,老爷,我来了。”

    李远一进门,便见到老奶正在厨房忙碌着,一旁还有一盆已经泡好的红豆,显然是正在做准备的工作。

    老奶见到李远来的这么早,倒是有些诧异。

    “小远?你咋怎么早就来了?”

    “你这是去哪了,一身的雪,赶紧,转过来我给你扫一扫。”

    老奶一抬头,便看见李远衣服上落的雪,还有那裤子上粘的一些灰尘,急忙把李远拉倒了门口的位置,随后从屋里拿出了家里平时用来扫炕的扫帚,将李远身上残留的雪都扫干净。

    而老奶手中的扫帚,还是用高粱穗做成的,扫帚头位置上已经被磨掉了不少,显然用了很久。

    “我去,这扫帚,看着也太有年代感了!”

    “这不是我妈一小时候打我用的扫帚嘎达吗?!我去,过了这么多年,我竟然又看见了他了!”

    “果然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我家的扫帚就是被我妈打我打没的。”

    “可不,叛逆期的时候基本上两个月换一把,后来我妈就改用烧火棍了……”

    “哈哈,被你们说的太有同感了!”

    “我和你们不一样,你们是打没的,我是藏没的。”

    “藏?为什么要藏起来?”

    “天真的我当初以为,只要扫帚没了,就不能吃到扫帚炖肉,结果后来我就放弃了,因为有一个东西,叫做母亲的巴掌。”

    “哈哈,你们的留言也太有意思了!”

    “难道直播间的观众们小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反正我是……”

    “+1!”

    “我也是!”

    “看来确实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虽然闯的祸都不一样,可是挨揍的方式都是大相径庭。”

    “嗯,可能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这扫帚的粗细了。”

    在村子里,大多数人家还是用着这种最原始的扫帚。

    不仅仅是因为这样的扫帚很耐用,更是因为这种扫帚不管是扫地还是扫炕,都要比现在市面上所卖的那种塑料的要好用太多。

    只不过是如今会这种编制高粱扫帚的人越来越少,所以也越来越难买了。所以李远一家人不觉得怎么样,倒是直播间不少粉丝看见这一幕,都有些觉得诧异和怀念。

    李远笑着对老奶回道:“没事,刚刚去山上转了一圈,寻思早点过来帮忙。”

    老奶将扫帚放起来,忍不住笑着问李远道:“你会包黄米团子?”

    李远点了点头:“会一点。”

    老奶将信将疑的问道:“我说小远,你炒菜虽然好吃,可是这黄米团子可未必会做,这玩意,可是靠技术的。”

    李远:“以前经常看你和我妈两个人包,多多少少也会一些。”

    李远清楚的记得,以前自己还住样子沟的时候,每年腊月的时候,老奶和母亲两个人就会聚到一起,发上一大锅的黄面,蒸一大锅的红豆。

    那时候,李远可是经常偷偷拿着根勺儿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舀满满一下子,塞到自己的嘴里。

    那醇香的味道,直到现在李远都记忆犹新。

    而附近的邻居知道谁家包豆包,也都会特地过来帮忙,大家还会特地错开时间,就为了到时候紧着一家先做好。

    一大炕的人围坐在桌子周围,分工有序,包着豆包。

    而地上就是一大堆的孩子疯跑玩闹,那样子……倒是比市里过年的时候还要热闹。

    老奶听见李远的话,笑着点了点头。

    “行,不会也没事,到时候就当给我打下手了。”

    老奶一向把李远当成自己家的亲孙子对待,说话自然也没有什么外道的。而且如今人老了,确实倒是比年轻人的时候更喜欢热闹。

    自从李远回来之后,老奶和老爷一家人,脸上的笑容甚至都比以前多了许多。

    李远笑着点头,脱掉外套放在了一旁。

    此时,炕上已经摆好了两个桌子,是为一会包豆包做准备的。

    而在正炕头的位置上,一个特大号的铝盆放在炕头位置上,上面用塑料布和毛巾捂得严严实实的。

    那大盆里面放的便是一会要报豆包所用的黄面了。

    “我有点好奇,这豆包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也没听说过,黄豆包……难道是黄豆做成的包子?”

    “应该不是,我刚刚在厨房看见了一盆泡着的红豆,应该是红豆做的吧?”

    “可是既然是红豆馅,为什么要叫做黄豆包?”

    “这我就不知道了……”

    “我知道我知道,估计这豆包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豆沙包!”

    “这么一说,还真有可能是!豆沙包也不是用红豆做的吗?”

    直播间不少人听见这句话,不少人都纷纷附和起来。

    李远:“大家误会了,这黄豆包虽然和豆沙包都是用红豆做的,不过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先说这外形,黄豆包椭圆细长,蒸好之后的豆包外面还有一层很是劲道的豆皮,口感发粘,所以在东北,又称黄豆包为黏豆包。不过豆沙包的外皮是类似馒头一样的口感。”

    “而且黄豆包的颜色是玉米黄的颜色,而豆沙包却是白色,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再说营养,这话黄豆包的营养,可是要比豆沙包丰富出许多。”

    “豆包中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豆皮还可增加纤维含量,所以豆包也是一种十分健康的食品。而豆沙包的营养就要远远不及黄豆包,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大部分纤维、钾、丹宁、皂甙等营养都已经被破坏和损失掉了了。”

    “我们再说一下这两者的馅料,虽然都是红豆,却也不太相同。”

    “豆沙包需要把豆子煮得更烂一些,留下煮好的豆沙,把红豆汤和豆皮全部去掉。而豆沙包对于馅料的要求就远远没有这么高,不用豆沙而直接将红小豆煮熟,加糖,所以看起来豆包馅都是一粒粒的。”

    直播间。

    “主播这么说,我似乎脑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形状。”

    “原来是黄豆包和豆沙包的区别这么大,我还以为是一个东西呢。”

    “被主播说的,我好想试一试这黄豆包的味道,感觉应该不错。”

    “黏的?这东西能好吃吗?”

第91章 吃狗粮的厨神

    “好吃啊!尤其是沾白糖吃,那味道绝了!”

    “我也爱吃黏豆包,每年过年之前都要留点过年吃。”

    “我怎么觉得……这东西好想只有东北有似的?南方的我竟然只听说过豆沙包,从来没有听说过年黏豆包。”

    李远:“嗯,确实如此,因为这黄豆包最早就是出现在北方地区的。后来华北很多地区随着人口的迁移,也渐渐出现了白面为皮的豆包,为了区分于馒头,还有人开始用胭脂在上面点上红点,这就是后来豆沙包的由来。”

    李远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厨房里,就在这个时候,出去抱柴火的老爷也已经回来了。

    “小远,你咋这么早就来了?这豆包得下午才能吃上呢!”

    一旁老奶笑着说道:“小远说过来帮忙等打下手。”

    老爷听见这话,不由引得一阵发笑:“就你,臭小子,包豆包我是不知道你会不会,小时候偷吃豆包陷可是第一!”

    直播间中大家听见老爷的吐槽,也不由得一阵发笑。

    “没想到我们主播小时候竟然这么调皮。”

    “哈哈,主播被掀老底了吧?怪不得主播现在上山下河都这么溜,看来是小时候积累下来的经验。”

    老奶也忍不住笑着说道:“好了,你不是要帮忙吗,赶紧的,把红豆水倒出去,上锅开蒸了。”

    李远笑着答应到,随后手脚麻利的开始帮忙。

    有个年轻的劳动力,倒是确实省下来不少的时间,李远手脚麻利,而且从小就看家里的长辈做黄豆包,这一套的流程倒是颇为熟悉。

    没多大会的时间,李远就已经将准备的工作就绪,然后开始烧火煮红豆了。

    倒是一旁的李远老爷和老奶,反而成了闲下来的那个人。

    “其实这粘豆包简单来说就是用一种由黄米面制成的特色食品。”

    “最早的时候,农民每天都是两餐,天亮早餐,然后下地劳动,天黑时是晚餐,填饱肚子。可是这样的一日两餐对从事重体力劳动量大的农民来说间隔太长,时间久了,人是受不了。”

    “所以因为这样,农民们每年入冬的时候,就用黄米磨成面,做成鸡蛋大小,里面有豆馅的豆包,放在外面冻实,以备开春下地的时候蒸着吃。因为黄米属于消化比较慢的粮食,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抗饿,所以用黄米面制成的粘豆包就成了农民们干活的主要食品。”

    “时间久了,这黏豆包也被作为春节期间的民俗食品,特地受到农民的喜欢。”

    “不过就和大饼子一样,因为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粘豆包也不仅仅是用来抗饿的东西,而把它作为一种地地道道的具有北方特色的食品。”

    李远一边和大家解释着黏豆包的来源,一边不断的朝着灶坑中添柴火。

    “我记得以前住在村子里的时候,一进入腊月,东北天寒地冻,也就是黏豆包上市的时候。”

    “那时候,乡下每到腊月二十三前后,家家户户可都忙着蒸黏豆包,这既是乡下百姓一年生活当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对忙碌的一年有所交待。因为在那个年代,北方不产细粮,每逢年节才供应一二斤白面或大米,黏豆包就是乡下人最奢侈的食品了。”

    李远说着,此时似乎又想到了蒸黏豆包时候那诱人的香味。每次锅一打开的时候,围着锅观望的小孩看见香喷喷的黏豆包,一个个早就已经控制不住口水直流。

    “听主播说的好可怜啊……”

    “东北以前这么穷的吗?”

    “是啊,我也觉得。”

    李远笑着说道:“在以前的时候,东北因为天寒地冻,确实条件都不怎么好。”

    “所以很多只有北方特有的食物,都是在那个年代出现的,当然,这也和东北这独特的天气有关系。”

    “就像是在南方,不是也有许多南方特色的美食。”

    “不过如今条件好了,选择性自然也就大了很多,不过有的时候家里老人一代代传下来的习俗,却还是影响着好多人。”

    锅上的热气翻涌,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锅里的红豆就已经彻底被煮熟了,而一打开锅盖,红豆的香气瞬间扑鼻而来。

    李远将红豆捞出,放到一旁已经准备好的大盆里。

    此时,老奶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老奶拿起一旁的勺子,朝着捞出的红豆摁了一下,果然已经软软糯糯,刚刚好。

    “嗯,挺好,不硬也没烂的太严重,看来小远你还真会啊?”

    李远笑着点点头。

    “当然,我可是厨神。”

    李远的话,不由得引得一旁的老奶笑了起来。

    “行,李大厨神,那你弄吧,我还省的麻烦呢。”

    李远点了点头,答应下来:“好,今年的黏豆包,包在我身上了。”

    说完,李远将一旁早就已经准备好的红枣丁和糯米粉倒进了红豆里,而家这两样东西,一个是为了提升红豆的香气,另一个就是提升红豆的口感。

    而加糯米粉也是个经验活,一旁老奶虽然说是让李远自己弄,不过还是微微有些不放心的站在一旁,打算看看再说。

    不过显然李远做的倒是相当不错,糯米粉放的刚刚好,而且绝不用加第二次的那种,看到这,老奶也不由得放心了许多。

    “那厨房就交给你了,我可进屋暖和一会去了。”

    说完,老奶擦了擦手,随后转身走回了屋子里,而就在关门的时候,李远还听见屋里传来老爷的声音。

    “早就告诉你进屋等着,他愿意弄就让他弄,你受这个罪干嘛……”

    直播间众人听见老爷的话,不由的纷纷再次传来一阵嘲笑的声音,

    “受罪……主播好可怜啊。”

    “确实是很可怜,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莫名的想笑。”

    “哈哈,我太喜欢主播的老爷和老奶一家人了,氛围真好。”

    “尤其是主播每次在这老两口面前的时候,都能吃到一大波的狗粮,只觉得莫名的爽,哈哈!”

    李远不由得摇头苦笑。

    果真……单身狗的滋味不好受啊。

第92章 人情味足的集体行动

    李远臂力足,所以搅拌加上把红豆压碎的整个过程,也并没有花多少的时间,前后二十分钟就已经做好了。

    李远将一大盆的红豆馅端进屋子中,放在了炕沿上。

    而闻着那一大盆满满当当的红豆馅料,李远也不由得想起了心爱小时候的日子。

    老奶从炕上起身,用筷子的夹起了一块,送到嘴中尝了尝味道,果然,老奶尝到这味道之后,不住的点头。

    “这馅料的味道真不错,行,那就开包了!”

    老奶说话的功夫,已经将炕头发好的黄面打开。

    打开黄面的瞬间,一阵微酸的气息瞬间充斥了整个房间。

    不过闻到这味道,老奶却没有一点的嫌弃神色,用手摁了摁那发好的黄面,满意的点了点头。

    “正好。”

    李远看着好那此时发好的黄面,神色也带着一阵欣喜。

    记得小时候自己一闻到这股发好的黄面味道,就经常捂着鼻子说臭,可是如今在问道这股味道,却只觉得异常的亲切。

    “其实现在的黏豆包,大家为了方便都往里面放酵母,不过大家不知道的,其实这正宗的黄面,是根本不需要用酵母的,而且不用酵母的黄面口感会更好。”

    一旁的老奶听见李远的话,也点了点头。

    “可不是,现在的年轻人包点发面的东西都是直接用现成的酵母的,可我们那个时候哪有现成的酵母,都是自己做的,不过味道却更加正宗。”

    听见这话,直播间不少人也纷纷点头。

    “确实是,别说别人,就是我一个和面食打交道二十来年的老厨师,让我离开了酵母粉,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做了。”

    “嗯,没有酵母我也不会蒸馒头。”

    “怪不得我总感觉小时候吃的馒头和现在的馒头味道不一样,是不是就因为酵母的缘故啊?”

    “很有这个可能啊。”

    “不然主播你教教我们这个黏豆包黄面不用发酵的做法吧?回家我也去试试!”

    李远笑着说道:“其实这黄面发酵很简单,告诉大家也没有什么。”

    李远抓起一块发好的黄面,看了看,随后继续说道:“像你们看见的这盆黄面,老奶应该是用糯米粉和玉米面做出来的。”

    “两种的比例基本上就是一比一,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用热水烫面,水要一点一点慢慢往里面加,因为做黄米团的面要和得比较硬才好,做完之后不容易塌陷,否则就塌成一堆了。”

    “做成我刚刚说的那种能压成饼的硬度就可以,然后放在温度高的地方自然发酵一天。记住这个时候一定要密封好,不然黄面上面就会结成一层硬痂。”

    “基本上只要掌握好水的多少,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直播间。

    “听着也不难啊?”

    “好像确实是很简单的样子。”

    “一点也不简单好吗?!这需要多年的经验才能把黄面揉的软硬适中!”

    “身为东北人的我很是理解楼上的话,分明不简单好吗?!”

    直播间中争论不休,不过此时李远三人已经将一切准备工作都就绪,三个人围坐在桌子旁,已然准备开包了。

    而本来还在纷纷议论不休的观众们,在看见李远包豆包的方式时,不由得纷纷都诧异的停止了争论。

    只见李远颇为熟练的从盆里已经行醒好的面,用手揪下来一块按压成饼。随后用右手将面饼做成了中间厚四边薄的样子。

    拿起勺子,将已经调好的红豆馅放到面饼正中间的位置,随后用虎口收紧捏实,几秒钟之后,便见到李远手中的面饼已经被乐搓成椭圆形,随后放到了一旁准备的笼屉上。

    “我去,这面饼这么厚?”

    “好厚的皮……主播你确定这能咬得动吗?”

    “原来包好的黄米团竟然是长这个样子的,馅料好足啊!”

    “看着似乎很好吃的样子,虽然面皮厚,可是馅料也多啊……”

    “不过我还真是第一次看见长这个样子的干粮,还真是有些奇怪。”

    “可不,原来主播所谓的椭圆形竟然是这样样子,还真是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不过一个黄米团只需要这么点馅料和黄米,那这一大盆……得多久才能包完啊?”

    “是啊,就算是主播的包黄米团的速度快,可是这么多,想要包完恐怕也得不休息的两三个小时吧?”

    “楼上你错了,两三个小时能做完一半都不错了,在我们东北,包豆包可都是集体的行动。”

    “集体行动?什么意思?”

    就在直播间刚刚有人询问这句话意思的时候,只听见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老婶,我来帮你包年黏米团来了!”话音落下,李远二婶便走进了屋子。

    李远笑着打招呼:“二婶,你来了。”

    二婶笑着说道:“呀,这不是小远吗?你也来帮忙了?”

    李远点了点头。

    李远的老奶也急忙招呼着说道:“小霞,赶紧的,坐下暖和一会,不着急。”

    二婶:“我先去洗手,上炕包一会就缓过来了,你们忙,不用管我。”

    而就在二婶说话的功夫,隔壁的李大娘也走进了屋子。

    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更是陆陆续续的来了不少帮忙的人,七八个人围坐在桌子旁,一边笑着聊天,一边很是麻利的包黄米团。

    而此时,直播间的观众们,也终于理解了刚刚那位网友口中的‘集体活动’是什么意思。

    “我去,包个黄米团,竟然来了这么多的人呢?”

    “天啊,我万万没有想到,黄米团的活动竟然这么大,这是附近的干活的邻居都过来了吧?”

    “是啊,我家过年都没有这么热闹,看着好羡慕!”

    “我也好羡慕,这样的乡村,人情味也太浓了吧?”

    “人多力量大,果然是这样!你们看那盆里的红豆馅,这么快竟然就已经没了一大半!”

    李远坐在人群之中,此时也觉得分外的亲切。

    记得在外面读书的那几年,李远好几次馋这东北的黄米团,可是买了好几次,却都觉得味道差上许多。

第93章 黄米团

    不过其实这也是自然的,别说外地,就算是东北,现在也早已种上水稻,所以黏稻子也变得原来越多。

    而如今的城里卖的黏豆包,便大部分都是黏高粱米面做成的,还有黏稻子米面的。可是不论是哪种面的,吃着总没了当年的感觉,即便是口感要好许多。

    倒是前几日,李远只是偶然走到市场上,看到那些农村来的大嫂朴实的打扮,和她们大嗓门儿的叫卖声,就会想起当年在乡下,母亲忙忙碌碌蒸黏豆包的身影。

    就像此时,即便是还没开始吃,只看着眼前这人影转动的样子,就觉得年味已经浓了。

    一大锅的豆包,七八个人说说笑笑之间,不过三个来小时就已经全部包好。

    不过黄豆包这样的干粮,倒是不能一锅出,刚包好差不多一蒸笼的量之后,李远就已经自告奋勇的准备先蒸一锅了。

    李远从炕上下来,将手洗干净,随后便准备先将黏米团码上锅蒸。

    要说这码黄米团,其实也是有些讲究的,而首先第一个注意的点,便是要在黏豆包的下面放上秋天就备好的苏叶子。

    加苏子叶也不仅仅是为了防止蒸好的黄豆包和帘子粘在一起,更是为了好吃。

    所以就算是没有苏叶的人家,也会用白菜叶或用秋天准备的苞米皮子,垫在下面,防止粘锅,不过对于这三种,当然要数垫苏叶子味道好。

    李远的老奶自然早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苏子叶备用,倒是省去了许多清洗的时间。

    李远将黏豆包一个个的放在备好的苏子叶上,每个黄米团都是紧紧的挨在一起,聚成一团。

    直播间不少人看见李远竟然摆的这么密集,纷纷为李远开始担心起来。

    “主播你这摆的是不是有些太挤了啊?”

    “就是,虽然说着急出锅,可是这么多放在一起,出锅不是就粘住了?”

    “主播你还是重新弄一下吧,这摆的也太密集了……”

    直播间不少人都纷纷劝阻起来。

    李远看见大家的评论,不由得笑着解释说道:“大家可能不知道,这黄米团蒸的时候一定要像我这样摆放的密集点的。”

    “我之前不是说过,黄米团又叫黏米团吗?是因为这黄米团熟了之后外面的黄米面就会发粘发软。”

    “这样一来,只有挤得密一点,才能保证黄米团熟了之后还能保持入锅之后的形状,不然反而会塌在一起。”

    直播间。

    “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主播是为了省时间呢。”

    “我也是,原来竟然是误会一场。”

    “主播懂得好多,我竟然没想到。”

    李远笑着说道:“其实这也没有什么,这都是长辈们那么多年总结下来的经验,我也就是搬来了而已。”

    “我就喜欢主播谦虚不骄傲的态度。”

    “主播谦虚?那你是没看见过主播自封‘厨神’的时候。”

    “就是,想当初主播可是‘四亿少女的梦’,他谦虚?拉倒吧!”

    “等一下,有没有人给我解释一下,这‘四亿少女的梦’到底是什么鬼?我怎么不知道?”

    “这个问题要是回答就有些漫长了,等我喝杯茶慢慢和你说……”

    李远将桶里的水倒入锅中,随后将灶火引燃,李远将锅盖盖上,然后开始猛地加柴火。而不过几分钟的时间,灶坑的火就已经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直到这一刻,李远才打开盖子,将之前码好的黏米团放入了锅中。

    “主播刚刚为什么不直接放进锅里啊?”

    “我也有点好奇,为什么不最开始就放进去,不会是主播忘记了吧?”

    李远:“黏米团是一定要水开之后才能放入锅里蒸的,因为这样的高温能快速定型,不容易塌陷。”

    “而且蒸黏米团的时间也不能过长,差不多蒸20分钟就熟了,然后这个时候用小火闷五分钟再出锅,这样能够防止遇冷回缩。”

    直播间。

    “原来如此,长见识了。”

    “知道了知道了,主播果然博识!”

    李远坐在小马扎上,看着锅里的火,过了差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李远将锅盖掀开,果然,此时那奶黄色的黄米团已然外面裹上了一层晶透的薄皮,看着倒是和豆皮有些相似。

    李远用筷子从边上的位置夹起一个黄米团放在碗中,随后又从一边的调料盒中舀了一勺绵白糖,趁热沾了些白糖,稍微吹凉一些之后尝了尝。

    “大家记住,吃黄米团的时候一定要配着白糖,这样的味道才是最好的。”

    李远说完,随后将黄米团送到了嘴中。

    要下一口,浓郁软绵的红豆馅料,再加上那黄米的甜香的气息,瞬间在口齿之中蔓延。

    虽然那黄米团咬下一口,有一种软糯粘牙的感觉,可是却十分的有嚼劲,配着绵白糖,只觉得越加的醇香。

    李远点了点头,嘴角满是笑意的说道:“不错,就是这个味道。”

    李远已经记不得自己究竟有多少年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黏米团了,总之今天尝到这黏米团,只觉得异常的亲切。

    最重要的是……这味道也是一如既往的好吃。

    “小远?黄米团出锅了?”

    屋内,老奶闻到了香气,立即大声对李远询问。

    李远:“嗯,好了!”

    李远说话间,从一旁的碗筷架子上面拿出了一枚金黄色的薄木片,又拿出一个小碗,里面装满了凉水。

    只见李远用手中的薄木片沾了一些水,随后一点点的从黄米团缝隙的位置划过。

    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刚刚那还沾粘的黄米团,此时在李远手中那沾过水的木片下,竟然很是听话的就互相分开了。

    李远先切开了几份黄米团,分别装到了碗中,一旁放上白糖,送到了屋里。

    “老奶,大娘,你们尝尝。”

    过来帮忙的这些人倒是也不客气,放下手中的活,纷纷夹了几块尝一尝。

    大娘吃了一口,有些奇怪的说道:“这黄米团……吃着好像和之前的味道有些不一样。”

    老奶听见这话,神色有些疑惑:“不一样?是吗,我尝尝。”

第94章 万物皆可冻!

    说完随后也夹了一块送到了嘴中,果然,老奶的脸色似乎也有些奇怪,不过……却并不是反感。

    “好像还真是和之前包的不太一样。”

    李远:“不一样?我刚才尝了一块,味道还可以啊?”

    一旁,老婶却点了点头,有些诧异的望向刚刚说话的老奶和大娘:“好吃啊!怎么不一样了?”

    大娘笑着说道:“我也没说不好吃啊,不过就是有点奇怪,我好像包了好几年的黄米团,总觉得今天吃的是最好吃的一次,我说他老奶,你放了什么调料,赶紧教教我们!”

    老奶一脸茫然。

    “我……我也没放什么啊?而且这皮味道都是……”

    “啊!对,小远!这馅料是小远做的,我就发了点面,要是有不一样的,肯定是小远的原因。”

    一旁,此时另外几个尝过黄米团的邻居也纷纷点头附和。

    “确实好吃!好像味道比之前吃过的都要香,而且口感也比以前要好!”

    “我吃着也是,尤其是这馅料,味道太好了。”

    一旁,众人纷纷夸赞这黄米团的口感和味道,而老奶听见大家夸赞,更是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阵得意的神色。

    “我说小远,这馅料你是怎么做的,也太好吃了吧?”

    “就是,我们和你老奶的关系这么好,你可不能藏私啊!有什么诀窍,赶紧和我们讲一讲!”

    李远:“我也没放什么,就是正常的红豆,加糯米粉,再加了点红糖和红枣。”

    “那不对啊,每年我家也都是这么做的,怎么没有他老奶家的好吃。”

    “是啊,这配料都一样,难道是火候的事情?”

    “估计是火候和比例的事儿……不行,小远,大娘家黄米团还没包呢,到时候请你过来帮忙。”

    “你婶子家里也没包呢,到时候来叫你。”

    李远笑着答应,倒是丝毫没有推辞。

    “好,到时候你们叫我就行,我一定过去。”

    第一锅的黏豆包出锅。

    李远就这样一边用木片沾水,一边将黏豆包每四个分开放到一旁的另一个帘子上面。而一大盆的面,足足出了整整三锅的黄米团!

    直播间此时李远摆满厨房的黄米团,一个个不由得瞪大眼睛。

    “我去……这么多?”

    “三帘子,这得吃多长时间啊?”

    “就是,这么多干粮,非得坏掉不行,这也太浪费了吧?”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我们东北的黄米团子,每次都是蒸这么多的!”

    “就是,你们也看见这包黄米团多费劲了,要是不多包一些,不是浪费时间?”

    “可是……这些剩下的怎么办啊?”

    李远:“大家放心吧,不会出现你们说的浪费的情况的。”

    “东北的黄米团蒸好之后,稍微凉一些之后,就都会放到外面,用东北最天然的大冰箱冻上的。”

    李远说话的功夫,已然将最开始出锅的那一帘子已经分开的黄米团放到了外面的墙头上。

    “就这……就行了?”

    “额,这也太简单粗暴了吧?”

    “东北的冬天,万物皆可冻!”

    “可是这样的黄米团口感不会变吗?”

    “是啊,冻了之后又化开,这味道不就不一样了吗?”

    “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直接做好就冻住,省的蒸两遍啊?”

    李远笑着解惑:“其实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甚至冻过的黄米团的口感还会更加有弹性一些。”

    “而且冻好的黄米团形状也不会改变,直接放在干净的大缸里面,一直放在外面,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取出来重新蒸一下就好了。”

    “至于为什么不先冻再蒸,其实之前老一辈也尝试过,不过先冻过的黄米团外面会开裂,而且口感发硬,所以就演变成现在的这个过程了。”

    直播间。

    “太神奇了……”

    “哎,好想尝一尝,感觉似乎很好吃的样子!”

    “每次看见主播吃东西都馋的直流口水!”

    “就是,最主要的问题是,主播每次做的东西看着都很有食欲,最重要的是……都是我连见都没见过的,想模仿都没个模仿。”

    “可不是,这或许就是大东北的魅力。”

    第二日一早刚刚吃完饭,李远便上山看兔子套来了。

    此时,山上的雪虽然没有融化,不过却已经被风将最上面一层的雪吹硬,形成了一层三五厘米厚的雪壳子。

    没次脚踩下去,也再也不是软绵绵的声音,反而发出了一阵雪壳子碎裂的闷响。

    这样的雪,只有在不断风吹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足可见昨天晚上的风有多大。

    不过这倒是丝毫没有阻挡李远上山的步伐,毕竟有煤球和坚果两个小家伙在,就算是上山,倒是也不担心迷路的事情。

    松鼠显然是相当熟悉这山间的路线,一到南山,就不断的在雪地上蹿下跳,毫不欢乐。

    而煤球似乎是上一次李大娘家黑猪的事情对它有了影响,一上山之后虽然也在雪地里撒欢,不过时不时的就在警惕四周,确保安全。

    有煤球这个骑士守在周围,倒是让李远异常的有安全感。

    一人一狗一松鼠,走了半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昨天下套子的位置,而还没等李远靠近,远远就看见雪地上有一团灰色的影子。

    李远瞬间一喜。

    快速的来到了之前下套子的雪地上,果然刚过来便看见了刚才李远发现的那只灰色的野兔。

    只见那灰色的野兔正躺在雪地上,气息奄奄,看着周围有不少挣扎的痕迹,看样子应该已经被套住很久了。

    李远抓起兔子的耳朵,用绳子绑起来,放到了背篓里,倒是不担心野兔会逃跑。

    一共十个兔套,一共抓到了三只野兔,这样的命中率其实已经相当的不错。

    因为看雪上的兔道就知道,另外那几个兔套前方根本就没有兔子经过,而这三个却有明显的经过痕迹。

    这样算来,其实已经算是百分之百的面命中率了。

    李远把其中两个比较小的兔子放了回去,随后将兔套都收了起来。

    “主播厉害啊,三个经过的兔子竟然全部都被抓到了?!”

第95章 东北的魅力

    “我原来还想主播这话简易版的兔套到底能不能抓到兔子,没想到竟然是我想多了,这分明命中率是百分之百!”

    “主播好厉害啊,做兔陷阱竟然也这么厉害。”

    “那当然,主播可是山上的小霸王!你是没看见秋天的时候主播上山的情况,那叫一个过瘾!”

    “是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山上能恢复绿油油的光景,我还想等着主播带我们去上山转转呢。”

    “被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是有点怀念当初的那入目所及全部都是红枫叶的场景,那真是太美了。”

    “还有那清晨的黄鹂和知了的叫声!听着就觉得自己被治愈了!”

    “哎,越说越想念……”

    “就是,东北弄这么冷做什么?一年四季如春不好吗?”

    李远看见直播间都是一片怀念上山时光的留言,不由得笑着说道:“其实每个季节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含义。”

    “东北要是真的四季如春,或许你们也不会这么喜欢了。”

    “我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虽然不了解东北的风土人情,不过应该都听说对东北的一个称呼,那就是‘粮仓’。”

    直播间。

    “对对对,我听说过,好像很多人都喜欢这么称呼东北而,说东北是粮仓。”

    “我也听说过,而且书本上也有写。”

    “我也听说过,不过其实我有点纳闷,明明南方也种水稻,而且年头好的时候一年收三次都不成问题,怎么偏偏东北才是粮仓呢?”

    “被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有点让人觉得好奇,东北也没有多大啊,就算是大,南方一年三次的收割,应该也早就超过东北的产量了。”

    “还真是,而且明明都是中水稻,我们南方水稻的口感就很一般,倒是北方的大米,那简直太好吃了!”

    “对对对,我相当同意楼上的话!”

    “确实东北的大米好吃,本人南方,有幸吃过一次北方朋友托人带回来的新大米,好像叫什么……长粒香,那味道,说出来一点的都不夸张,用电饭煲焖饭的时候,整个屋子都是米粒的香气!”

    “那长粒香颗颗饱满,晶莹剔透的,单闻味道就已经直流口水!”

    “真有那么夸张吗……不都是大米而已?”

    “非也非也!却是很不一样!东北的大米就算是没有菜,我也能自己单吃三大碗!真的太香了,口感干爽,而且嚼起来的时候还带着一阵清甜的味道!”

    “听着楼上的话,我竟然不由得咽了一口口水。”

    “你是不是东北大米找来的托啊?我不信不信。”

    “我也吃过东北的大米,拍胸脯保证,是真的好吃,是真的香,不过东北的新大米,也是真的不好买!”

    “可不,我一个南方人每次买北方的大米都相当的费劲。”

    见到不少人都在夸赞东北的大米好吃,李远此时也解释起来。

    “东北的大米确实味道很好,不是我自夸,全国只有东北的大米才能做到这样。”

    “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东北是粮仓。”

    “这样简单来说,我想问一下大家,南方种植水稻,虽然有的时候能够一年三波种水稻,可是你们究竟有多少人看见一块田地一年复一年,除了水稻什么都不种植的?”

    李远的一个问题,瞬间问住了直播间的大多数的人。

    “额……这个,好像确实很少。”

    “好像还真是啊,虽然说是这么说,不过南方的地里除了水稻也会种许多其他的农作物,单独只种这一样的,就算有也太少了。”

    李远笑了笑。

    “这就对了,南方的气候条件太好,一年四季都能够不重样的种植,不仅仅是水稻,还有小麦,西洋菜,甘蔗,花生、大豆等一系列的农作物。”

    “不过在东北虽然一年只能收获一次,可是却是年复一年的种植着一种农作物。”

    “而且在东北,可以说大部分的面积都是用来种植玉米水稻这一系类粮食的,若是大家去查一下,就能清楚的发现一件事情,东北不仅种植面积大,而且产量也极高。”

    “而且这产量不仅仅高在水稻上,粮食的总产量也是全国第一的。”

    直播间。

    “原来是这样……终究是我小瞧了东北。”

    “原来东北种粮食的地方这么多?!”

    “我记得了,主播当初直播的时候,好像我看见满地的黄色的玉米杆,主播当时还给我们看来的!”

    “我也想起来了,那可是一大片的玉米地呢。”

    “不过,为什么东北的水稻那么好吃啊?我们南方环境不应该是长得更加好的吗?”

    李远解释道:“其实这就和我之前说的,每个季节都有它存在的含义有关了。”

    “东北一年四季之中,严格说其实只有三个季节是农作物生长的季节。而剩下那个月,其实土地则是一直处于休养的状态。”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两个同样的劳动力干活,一个已经连轴转了三天,一个刚刚开干,同样的时间,肯定是刚刚开干的人要做的更多一些。”

    “因为他已经攒了很久的力气,而另一个人却已经劳动了太久。”

    “这土地里的营养,就好比两个人的体力,东北是干两个月休息两个月,而南方则是一年四季换着样子干。”

    “所以东北水稻产量要大,倒是一点也不稀奇。”

    直播间。

    “主播这么说我就懂了。”

    “怪不得如此,懂了懂了。”

    “可是……主播,那我们南方也一年种一次不就行了?”

    李远摇了摇头。

    “就算是南方只一年种植一次,可是土地中的营养却还是不如东北的土地适合这些主要粮食的生长。”

    “想来大家都应该听说过我们东北的黑土地。所谓的黑土地,要比普通的土地有机质含量更高。”

    “而这土壤只要就是由有机质、矿物质、水分和空气组成。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颜回色越黑。有机答质主要由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腐殖质而成,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微生物活动差,有机物分解速度慢,有利于有机质积累。而这样的土地,也是更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

第96章 雪盲症

    “而东北独特的冬天气候,便是形成这黑土地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一都了冬天,家里的老人都会盼着多下点雪,因为下的雪大,就意味着地上的雨水足,所谓的瑞雪兆丰年,也就是这个道理。”

    直播间听见李远的解释,一个个纷纷的睁大了眼睛。

    毕竟李远所说的东西中,有太多的专业名词,可是李远却每次都能准确且全面回答主播间网友们的问题。

    就单单此时主播说说的这些知识,就算说李远是地质方面的专家恐怕都有人信。

    直播间。

    “主播我就想问一问,你到底是从哪知道这么多知识的?”

    “可不,每次网友问的问题,主播都能准确的回答出来,我真好奇主播你有什么方面是不懂得。”

    “就是,我也好奇。”

    “主播你之前到底是做什么的?难道你从小就是从书中泡大的?”

    “看着也不像啊,要是真的那样,主播也不应该会这么多上山下河的技能啊?”

    “说的倒是也对,我还真是有点迷茫了。”

    “算了,主播是什么对我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主播是我们的那个‘四亿少女的梦’就够了!”

    “哈哈,没毛病!”

    李远喝了口热水,暖和了一下身子。

    看了一眼此时山上白茫茫的雪景,天气还早,索性无事,李远决定带着大家上山转悠一圈。

    “既然大家都说好久没上山了,那我就带大家去山上转一圈,全当是看风景了。”

    “不过这冬天的山光秃秃的,可是没有什么东西,更没有什么珍稀植物,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散心还行,找东西就别抱希望了。”

    李远笑着对大家解释,因为李远知道,其实直播间大多数粉丝,都是当初被自己上山的视频吸引过来的。

    每次自己上山的时候,也都会获得大量的粉丝和关注。

    只不过如今虽然再上山,可是山上都是大雪,倒是确实没有什么可看的,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山上的视野和空气比较好了。

    所以李远这才提前告知大家,省的直播间的观众们失望。

    “好好好,能上山看看风景也是好的啊!”

    “主播真宠粉,我们爱你!”

    “虽然没有都好东西和风景,可是主播你在我们眼里就是风景啊。”

    “就是,主播长得这么帅,就站在雪地里让我们欣赏也就满足了。”

    “这群女粉……实在是太过于疯狂了。”

    李远朝着山上的方向走去,打算朝着高出走一走,所谓登高望远,看看风景也是好的。

    今天的样子沟天气格外的好,李远走了一阵,随后将自己脖子上带着的围脖蒙到了眼睛上面。

    “大家注意,要是去这样入目全都是白雪的地方,一定要戴好雪地眼镜,不然看雪时间久了,就会产生雪盲。”

    直播间。

    “雪盲是什么?”

    “雪盲?我怎么没听说过?”

    “雪盲,这个我知道,每次去带女儿滑雪,偏光护目镜可是必带的东西之一!”

    李远点头:“所谓的雪盲,其实太阳光眼炎。由于大地一片白雪,对光的吸收能力大大降低,所以让人感到十分眩目,尤其在阳光下更加明显。”

    “在这个时候,雪地对紫外线的反射量可增强5%-6%左右,所以大量紫外线被眼睛角膜与结膜吸收,会使眼睛产生类似电光性眼炎的损害。在阳光太强的时候,要是将双眼直接曝晒在这种环境中时间过长,就能造成雪盲。”

    “得了雪盲症的病人通常双眼同时发作,轻一点的时候只感觉眼睛不舒服,眼内有异物感的感觉,要是重的将使视力短暂消失。”

    直播间。

    “我去,听着好恐怖啊?”

    “雪盲这么危险吗?还能失明?”

    “好像是听不安全的,我之前也看见过新闻说有人雪盲失明的。”

    “那那那,怎么预防啊?”

    “就是啊,主播你这样挡着就行了吗?”

    李远点头。

    “预防雪盲的方法比较简单。只要平时在雪地里走路的时候,戴上黑色的太阳镜或防护眼镜就轻松解决了,因为这些眼睛能够很好的避免雪地反射的紫外线。”

    “要是不小心被雪刺激到眼睛,不严重的情况下可用鲜人乳或鲜牛奶滴眼,每次5-6滴,每隔3-5分钟滴一次。”

    “使用的牛奶要煮沸冷透了才可用。也可以药水清洗眼睛,到黑暗处或以眼罩蒙住眼睛用冷毛巾冰镇。减少用眼,尽量休息。切记一定不要热敷,高温会加剧疼痛,只有好好调理,在良好环境下用眼,才及时缓解雪盲的症状,不过就算是这样,要是想恢复也需要5—7天。所以大家还是要从基本上避免雪盲症才是重要的。”

    直播间。

    “知道了知道了,李家大小子的关心我们收到了。”

    “好的,老公。”

    “老公真好,放心吧,我们回保护好自己的,你也要保护好自己啊!”

    直播中,不少粉丝纷纷在直播间中留言。

    李远继续朝着山顶的方向走去,挡住了大半的目光,不过有煤球这个小家伙的引路,倒是也不至于走错路。

    李远朝着山上走,一旁的煤球蹦蹦跳跳,显然也是相当的欢快。

    “煤球,过来。”

    李远看着一旁的雪坑,忽然只见对着一旁的煤球说道。

    煤球听见李远的召唤,立即很是听话的跑了过来,舔了舔李远的脸,样子十分亲昵。

    就在这个时候,李远眼神一闪,嘴角露出一抹狡黠的笑意,忽然将煤球抱了起来,朝着一旁的雪堆之中扔了进去!

    瞬间,那毫无防备的雪球就被淹那早就已经过了膝盖的雪堆之中。

    不过煤球倒是也相当的灵巧,汪汪的叫了两声,随后一个纵越就跳了出来。

    煤球也知道李远是在和自己玩闹,朝着李远的方向便扑了过来。

    一人一狗,还有一只在一旁看热闹的松鼠,在山上玩的倒是相当的愉快,尤其是李远,本来还觉得在山上有些冷意,如此疯玩了一会,倒是反而出了些汗。

第97章 黄金树

    直播间中看见李远和煤球玩闹的样子,竟然也不由的在屏幕面前受到影响,跟着笑了起来。

    “主播你也太坏了,竟然暗算煤球!”

    “就是,煤球咬他!”

    “煤球加油,扑到他!”

    “煤球必胜,我们替你加油。”

    “煤球揍他,不然你那么大的个头不是白长了?”

    “就是,主播太阴险了,这个时候就应该好好的收拾收拾他!”

    直播间中,一众人为煤球摇旗呐喊。

    李远和煤球一个跑一个追,倒是玩的不亦乐乎。

    不过就在李远在前面跑的时候,忽然之间只觉得自己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随后一个躲闪不及,直接脸朝雪地,摔了个狗吃屎的动作,整个人都埋在了雪地里面。

    “哈哈,主播摔倒了!”

    “煤球终于复仇成功了,哈哈,主播知道这叫做什么,这叫做做活该!”

    众人纷纷在直播间中露出了嘲笑的声音。

    倒是始作俑者的煤球,像是做错了事情一样,急忙跑到了李远的身旁,张口咬住李远的袖子,想要将李远从雪堆中拽出来。

    只是……

    李远这个一米九的个子,又怎么可能煤球拽出来?

    李远慢慢的从地上爬起来。

    山上的雪很厚,其实摔倒倒是一点都没有觉得疼,只不过……那灌进脖子里面的雪,瞬间让刚刚还觉得有些热的李远变得凉爽起来。

    李远起身,拍掉了自己脸色沾的雪,忍不住调笑的说道:“还好我这能迷倒四亿少女的脸蛋没破相。”

    此话一出,瞬间再次引来直播间的一众白眼。

    李远走到刚刚那个把自己绊倒的位置,低头朝着那地上有些发黑的物体看去,似乎看外表有些像是什么东西的树干。

    李远低头,用带着手套的手将上面的雪拨开,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煤球已然有些心虚的走了过来。

    煤球知道自己闯祸了,所以低着头不敢看向李远,只是用脑袋不停的拱李远的身体,想要求得李远的原谅。

    “主播,看煤球那可怜兮兮得的样子,你就别骂它了。”

    “是啊,煤球也不是故意的,看它那小可怜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

    “可不,要是我都不人忍心说它。”

    “小家伙也太懂事了吧?还知道主动过来寻求原谅,主播你就别说煤球了。”

    李远看着那地上的木头,却泛出了一抹意外不明的笑意。

    “你们多虑了,这次……恐怕我不禁不能骂煤球,恐怕回家之后还得给煤球填粮了。”

    直播间。

    “为什么?”

    “什么情况?”

    “主播是不是被摔傻了啊?”

    “就是,主播你怎么了?”

    李远指着地上刚刚绊倒自己的那块木头,随后对着直播间的网友们说道:“朋友们,托煤球的福,这趟上山……我还真的不是全然没有收获。”

    “因为绊倒我的这块木头不是别的,正是东北被成为三大名贵木头之一的……核桃楸”

    此时,李远已然低头将那整块木头都完全的挖了出来。

    只见地上的木材全挖出来之后,竟然长约差不多在两米多!而且那枝干就足足有六十公分左右,树皮发灰,上面还遍布这浅纵裂纹。

    而这,也是核桃楸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直播间中,一个名为‘家具摆件专家冯大师’的网友诧异的问道:“核桃楸?是哪个享有‘木王’和‘黄金树’美称的核桃楸吗?”

    “楼上认识?”

    “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东西很名贵吗?”

    家具摆件专家冯大师:“当然名贵了!你们刚刚没听主播说这核桃楸是东北三大名贵的木材吗?”

    “有你说的这么夸张吗?”

    直播间里,冯大师听见众人的质疑,急忙打字:“当然了,这核桃楸木的结构细匀,耐腐朽强,而且不变型、不开裂,更没有异味。”

    “它的木材软硬适中、重量中等,而且干缩率极小、而且刨光之后的木面十分光滑,耐磨性更是一等一的!”

    “要知道,这样的核桃楸木制作的家具,可是兼备红木家具的实用、观赏、保值升值的特点,又具备红木因水土不服、干裂、变型、开缝所达不到的品质!总而言之,想当初这核桃楸木就因为这些良好的质地还有硬度,多次被用来制作军工需要的材料,像制造枪托的木材首选使用的就是核桃楸!”

    “听这冯大师说的……好像这核桃楸还真是很厉害的样子。”

    “原来在电视上看见的枪托,就是这核桃楸做的啊?!”

    “不过这位冯大师做的话可信吗?”

    “你们没看,这冯大师的网名可是家具摆件专家,估计应该是这方面的老师傅了。”

    冯大师回了一个点头的表情。

    “没错,我做这一行也有三十来年的时间了,虽然我没看见主播说的木材,不过要是真的是核桃楸,这么大一块,那还确实是相当珍贵了。”

    冯大师此时已然急切的想要看看那块木材,不过因为镜头太远,所以看不出来。不过此时的冯大师已然决定,要这真的是一块核桃楸,自己就一定要买下来!

    虽然说这核桃楸做成的家具和装饰品,在保值上要和红木差上许多,可是核桃楸木因为木材奇缺,市场价格却也是相当的昂贵的。

    此时,直播设备的镜头终于拉近。

    整个核桃楸树木的轮廓,也出现在网友们的面前。

    冯大师紧紧的盯着屏幕,就在镜头拉近的一刹那,瞬间满面惊喜。因为果然……那块木头真的就是核桃楸!

    冯大师:“是,是!是核桃楸!”

    冯大师:“看这核桃楸的大小,应该怎么也得是80年以上的大树的树干!这块核桃楸的品相也相当的不错,正是雕刻和做家具的好材料啊!”

    “真的假的啊?”

    “这冯大师的话到底可不可信?主播到底在看什么呢?”

    “不知道,李家大小子到底低头在看什么呢?”

    此时,一直低头查看的李远,此时也终于抬头,对大家介绍起来。

    李远:“这位冯大师说的不错,看面前的这块核桃楸的大小,年龄不仅仅已经超过了80年,而是……一棵一百二十年的核桃楸。”

第98章 核挑揪

    “我去!一百二十年?”

    “这么多年?那得值多少钱啊?”

    李远:“对于核桃楸的价格,基本上是按照树的年龄分的。六十年到八十年的木材,一立方米差不多价格在8000块左右,品相好的会更贵一些,而至于八十年-一百年的大径材就要翻上二十倍,要每立方160000块。”

    “至于眼前的这棵……有两个平方多,价格应该在四五万块钱的样子。”

    直播间。

    “我靠!这么贵?”

    “就这一个什么核桃楸,竟然能卖四五万块钱?”

    “这价格也太贵了吧?一块破木头,就能卖这么多钱?”

    李远点了点头。

    “其实这价格也不算多,毕竟像是水曲柳和金丝楠这一类的木材,恐怕价格会直接翻上几倍或者几十倍不止,核桃楸的价格已经算是比较亲民的。”

    “不过核桃楸之所以受欢迎,确实也跟它的特性有很大的关系。”

    “核桃楸的韧性极好,而且即便是干燥时不易翘曲。质地坚韧致密、细腻。要知道,核桃楸木是器具的首选木材,是旧时世人最鉴赏的材料。”

    “而且单单在环保上讲,核桃楸不仅要更加健康,更重要的是,核桃楸在一定的程度上,可是说是开创了现代家具视觉环保的新理念。”

    “用核桃楸木制作出的家具纹理细腻,而且看着极其美观。从色彩上来看,核桃楸木制作的家具,颜色偏浅,越看越好看,属于所谓耐看型,温馨舒适,让人不易烦躁。”

    “从风格来看,近年来家具业虽然更多地体现出纯正的欧美家具风格,但是一些居家生活馆和家具市场上开始出现更多的推出中西合璧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家具,它将中式家具的儒雅和欧式家具的高贵结合起来,将古朴时尚融为一体,以用核桃楸木做成的新中式家具就展现了这种风格,典雅不俗。”

    李远慢慢的和直播间的众人娓娓道来,而镜头前的冯大师不由得喝了一口茶水,默默的吐槽说道:“这个李家大小子怎么懂得这么多?不知道还以为他才是大师呢。”

    李远:“所以,核桃楸能卖这个价格,倒是一点也不高,毕竟一般的木质家具都是要保养的,可是用核桃楸制作的家具,却只要简单擦拭就行。”

    “核桃楸木家具可谓是家具中的二眼艺术品,越看越好看,越养越养眼,越留价格也是越贵的。”

    直播间。

    “主播的话直接让我喷出一口老血……”

    “这还亲民?我受到了一万点的伤害。”

    “不对,刚刚谁说冬天山上没有东西来的?主播你在骗我们,整个冬天就上了两次山,一次抓猪,另一次就找到了这么值钱的核桃楸!”

    “就是,主播你是不是故意的?”

    “要我说这件事情还是得感谢煤球,要不是煤球的话,主播或许就和这几万块钱擦肩而过了。”

    众人说话的时候,一旁的煤球还有些内疚的低头蹲在一旁。

    李远见状,急忙摸了摸了煤球的脑袋,安慰说道:“煤球,不用内疚,这次你可立了打大功了。”

    煤球偏头,眼中闪过疑惑。

    李远笑着点头。

    “是真的,这次你做的很棒,而且刚刚我也没有摔痛,不用内疚。”

    听见李远的再次安慰,这次煤球终于张开了嘴角,露出了笑意,而整个狗也变得欢快起来,尤其是那小尾巴,在知道自己没错的时候摇的这叫一个欢快。

    “对了,主播那你刚刚在低头看什么看的这么认真啊?”

    “是啊,我看主播低头看的入神,怎么了?”

    李远:“我只是好奇,这么大的核桃楸,到底是从哪来的,刚刚在附近也并没有看见核桃楸的树啊。”

    直播间。

    “被主播这么一说,还真是啊?”

    “对哈,这树是从哪里来的?”

    “主播可要好好找一找,这树可值钱着呢!”

    李远:“我刚刚看了一下这树的断切面,有些发黑的痕迹,应该是夏季的时候打雷被劈下来的。”

    “既然附近没有也就不用找了,我也是随口问问。”

    直播间。

    “主播不打算去找一找吗?这核桃楸这么值钱,找到了一定大发一笔!”

    “就是啊,送上门的财,主播你不要吗?”

    李远微微一笑,却极其坚定的摇了摇头。

    “我想问问大家,就算看见了这棵树,然后呢?难道要把树砍了卖钱不成?”

    “一棵一百二十多年的核桃楸,存在的意义要远远比化成钱要更加的有价值。”

    “若是砍了,也不过就是做成摆件,或者是家具公认观赏而已,可是若是这棵树活着,那意义却不仅仅是这些。”

    “既然说到这,我就索性给大家说一说或者核桃楸的价值。”

    “大家都知道,核桃楸就是核桃树总称,至于核桃的价值,恐怕就算是我不说大家也应该知道,健胃、补血、润肺、养神……这些都是核桃仁的作用。所以今天我就单单给大家讲一讲核桃楸的价值。”

    “核桃楸主要是以种仁、青果和树皮入药。夏秋两季采摘的青果,可以趁鲜捣碎泡酒备用;秋季采成熟果实,除去外果皮,洗净晒干或去内果皮和壳取仁用。”

    “种仁可以敛肺定喘,温肾润肠,对于那些体质虚弱的人效果甚佳,像是肺虚咳嗽,肾虚腰痛,便秘,遗精,阳痿,尿路结石,乳汁缺少,这些都能够治疗。”

    “而青果主要是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止痛,至于树皮,则是有清热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骨结核,麦粒肿等病症。”

    “而核挑揪叶煎剂,则可以降低血糖,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这叶子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要用的,它本身的叶子有毒,若是放于水源上方及池沼中,就算是鱼也会被毒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核桃秋叶还被作为农业杀虫用。”

    “而这样的一颗野生的核桃楸,它的价值远远要比采伐多出太多。”

    直播间。

    “原来这核桃楸竟然还有这么多的用处。”

    “真是没想到……”

第99章 主播在线教学榫卯技能

    “主播知道的东西好多啊?”

    “是啊,主播好像对所有的植物都了解的很清楚似的,至少每次看见的植物,主播都能一眼就准确的认出来,还能说出他的作用。”

    “被你这么一说……还真是。”

    “不过主播好有正能量啊,一颗核桃楸就算是不值钱,可是最少也得个十来万块钱吧?主播竟然就这么放弃了……”

    “我也没有想到,主播竟然无动于衷。”

    “给主播的人品一个大大的赞!”

    “不过主播……那你打算将这块核桃楸怎么办?”

    听见主播间的人问起这块木头,李远嘴角却忽然冒出一抹笑意,闪现出几分狡黠的意味。

    “核桃楸虽然不能破坏,只是对于这大自然淘汰的产物……自然要搬走,不然放在这也太可惜了一些!”

    直播间。

    “额……”

    “无语。”

    “我们刚刚夸主播你不爱财,好歹装几分钟行吗?”

    “就是,主播你这变化的也未免太快了一些!”

    “是啊,主播,直播间这么多人看着呢,你能不能给我们这些粉丝点好印象。”

    李远倒是一脸的自然。

    “我这是给大家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一脸的义正言辞,众人不由得再次无语。

    “不过主播,这么大的一颗核桃楸,你怎么运下去啊?”

    “就是啊主播,这么大的雪,要是运下去也太费劲了吧?”

    “主播你打算怎么把这几万块钱送回家?”

    这核桃楸虽然并不是特别大,可是重量却也远远要比上次送回去的柴火要沉出许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今山上正下着大雪,举步维艰,要是带着这块核桃楸,恐怕下山会更难。

    若是直接将核桃楸给滚下去,虽然是省下了力气,可是这样一来核桃楸一旦若是受到撞击,就很容易开裂。

    显然这些方法都不稳妥。

    就在众人都为李远运核桃楸而感到艰难的时候,却只见一旁的李远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李远就近,开始在各个树下捡一些干枯的树枝,不过却也不是所有的树枝都捡了起来,反而是挑一些比较粗壮、比直的树枝。

    每次捡起树枝之后,李远还都会比对一下,只留下那些粗细差不多的树枝。

    直播间大家看见李远的动作,不由得纷纷神色有些疑惑。

    “主播这是要干什么?”

    “主播是在捡柴火吗?这个时候最关心的问题不应该是怎么把核桃楸给运下去吗?”

    “就是……不仅捡柴火,还挑着捡,主播的行动越来越看不懂了。”

    “我也觉得主播有点奇怪。”

    李远不理会众人的猜忌,自顾自的拾取山上的树干,捡了差不多有二十来根的样子,随后聚集在一起,放到了之前发现的核桃楸附近备用。

    李远将自己背篓里面上山一直带着的砍刀拿了出来,将其中最长的两根木棍和核桃楸的大小比对了一下。

    在长出了差不多半米距离的位置,随后将两根木棍砍断。

    李远一边干活,一边对着直播间的众人说道:“还好我上山的时候习惯带着刀,一会还能做个雪橇吧木头运下山。”

    李远此话一出,直播间立即传来一阵诧异的声音。

    “雪橇车?”

    “主播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就用这几个破木头,做雪橇车?”

    “主播你别闹了,就一把刀,几根木头,连个钉子都没有,你怎么做雪橇,连个木板你都做不出来!”

    “可能……主播疯了。”

    “主播你也太异想天开了吧?这玩意能做雪橇?”

    李远笑着问道:“以前的木匠,就算是手里没有一根钉子,也能制作出各种精密的仪器和工具,为什么我不能?”

    “而且我只是做一个类似雪橇的车,把核桃楸运下去而已,虽然做不到像雪橇车那么精细看好,可是功能性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李远对直播间的众人解释说道。

    “主播你可能没搞清楚,你说的那种不用钉子的方法,那叫做榫卯结构,这可是木匠界的顶级手艺!主播你会吗?”

    “就是,这榫卯结构多难,恐怕大家都听说过,之所以现在会的人越来越少,也就是因为这工艺太过于复杂,没有点经验的老师傅根本做不出来。”

    “虽然我很喜欢主播,可是不得不说,主播你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主播别闹,有你研究做雪橇的功夫,都下山找人回来了。”

    “就是,等主播你做完,恐怕到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李远面对大家的嘲讽,心态却是相当的好,只不过淡淡一笑,随后便自顾自开始继续制作雪橇。

    因为材料简单,所以李远做的是改良版的雪橇,只要有能够运物的功能就可以。

    至于动力,在这个山上倒是丝毫不用担心,而刚刚李远在制作雪橇之前就已经看过这个山上的坡度,动力完全能够支撑自己把这核桃楸给运下去。

    反而倒是李远需要想一想,如何才能增大雪橇的摩擦力,让雪橇下山的速度能够缓慢一些。

    不过这些问题李远在刚刚去捡木头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

    此时,只见李远已经将之前捡回来的木头都准备好,先用之前捡到的木棍看成了大小相同的长度,随后两边开槽,用手中的刀挖成了凹槽的形状。

    将每个木头的两端分别做了好几个同样的凹槽,而后又削了一块木头,比对大小之后,将那学好的木头块将两根木头连接在一起。

    不过十来分钟的时间,李远就已然快速的紧紧用手中的刀和木头,将雪橇的底部做好。

    那雪橇底在李远的实验之下,已然证实了它的结实性,最重要的是……整个过程竟然真的没有用到一根钉子。

    李远基本上只要看一眼,就能快速的脑中想到如此制作,面对如此繁杂的榫卯结构,却丝毫没有任何的犹豫。

    这样精湛的手艺,不由得让身为木匠的冯大师都暗暗称神。

    “我靠……主播你前世不会是个木匠吧?”

第100章 冯大师

    “真的就这样没有一根钉子,就……做出来一个底?”

    “没有钉子的雪橇,能结实吗?”

    “就是啊主播,你可不要拿几万块钱和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啊!”

    “是啊,万一要是雪橇散架,从山上滚下去可不是闹笑话的事情。”

    刚刚李远说话的时候,已然透露出一会自己和核桃楸都会乘坐自制的雪橇一起下山,而听见这话,网友们自然齐齐为主播担忧起来。

    李远笑着说道:“其实这不算什么,我刚刚做的,不过是榫卯结构里面最贱的一种。”

    “不过……我倒是想考考大家,你们都听说过榫卯结构,但是知道到底什么是榫,什么是卯吗?”

    直播间。

    “榫卯就是榫卯呗,怎么还能拆开不成?”

    冯大师:“当然能了!榫卯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而榫卯可以说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

    对于这个榫卯结构,冯大师自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因为冯大师本身就是木匠出身,平时做一些高档的家具,还有一些珍贵的木质摆件。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冯大师才会对核桃楸如此了解。

    而且不仅仅是木材,要知道,这榫卯可是被称作木质家具的‘灵魂’!

    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简单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由此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使木质家具达到功能与结构的完美统一。

    没有任何一个钉子和胶水的木质家具,那是对珍贵木质家具最起码的尊重!

    至于能够做成什么样子,那就完全取决于做活师傅的手艺了。就像是冯大师,即便是已经入行几十年的时间,可是对于榫卯结果,也不敢自称是专家,只能称‘略懂’而已。

    可是就在刚刚,冯大师竟然的发现,李远虽然年轻轻轻,可是对于榫卯结构掌握的倒是十分熟悉。

    虽说刚刚他做的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可是也颇为考验制作人的眼力和经验。

    而这话两点,李远似乎都完成的非常好。

    李远点了点头。

    “没错,这位冯大师说的对,榫卯其实是两个结构拼在一起的名字,而对于榫卯结构,其实也有许多种。”

    直播间。

    “我飘了,看着主播制作榫卯结构的木材,我竟然相当的感兴趣。”

    “我也是……看着主播将一个个木材完美的连接在一起,竟然让我觉得莫名的舒适。”

    “主播不然你再介绍几个榫卯结构吧?貌似还挺有意思的。”

    李远点了点头。

    “行,正好一会我做雪橇连接的时候,还能用到几个不同的工艺,索性就给大家介绍一番。”

    “常用的几种榫卯结构,有长短榫、楔钉榫、燕尾榫、抱肩榫、穿带、粽角榫、夹头榫等等一些列。”

    “像刚刚我制作的底部,就是用了刚刚我提到的穿带方法。一般穿带方式主要用在椅子座面上,简单来说,就是将相邻的薄板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用推插的方法将两板拼合,让他们不能从横的方向被拉开。”

    “而拼合之后,在其上开一个上小下大的槽口,里面穿嵌的是一个一面是梯形长榫的木条,即为穿带,穿带的梯形长榫一面稍宽一面稍窄,为了使其穿紧,长榫都是从宽的一边推向窄的一边。”

    “那刚主播说的抱肩榫呢?和过肩摔有什么区别吗?”

    “不可以说是有区别,可是说是毫不相关……”

    李远看见下面的评论,不由得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所谓的抱肩榫,其实主要用于束腰结构家具,属于常用的榫卯结构之一,在腿足上部承接束腰和牙板的部位,切出45°斜肩,并在斜肩向内凿出三角形卯眼,相应的牙条亦作45°斜肩,并留出三角形榫头,两相扣接,严丝合缝。”

    “长短榫是常用语面板与线材连接中常见的榫卯结构,楔钉榫是连接弧形材常用的榫卯结构,燕尾榫主要用来做平板木材的直角连接节点,两块平板直角相接,为防止受拉力时脱开,榫头做成梯台形,故名“燕尾榫“。燕尾榫在木制家具中十分常见,常见于面板垂直拼接处。”

    “至于粽角榫多用于四面平家具中,而夹头榫是连接桌案的腿子、牙边和角牙的一组榫卯结构。”

    “我刚刚说的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而像是平时大家在古建筑房檐上经常见到的一些角梁,就分为歇山屋顶角梁、庑殿屋顶角梁,还有不带斗拱角梁和带斗拱的角梁。

    “另外还有扣金角梁、压金角梁,插金角梁、角梁套兽等等,都属于榫卯结构之中的一种,可是工艺却要复杂很多。现如今随着榫卯结构的失传,恐怕这些东西就算是一些大师傅,也很难能够做出来了。”

    一些列专业的名字,被李远微微道来。

    而显而易见的是,李远所说的知识,已经超出了直播间见绝大部分网友的认知。

    他们只听说过榫卯结构,可是对于究竟榫卯结构怎么用,又如何用,却是一窍不通,只有最开始的时候还能理解,到了后面,倒是已经彻底变成了鸭子听雷了。

    只有冯大师,一脸震惊的在直播间的镜头前,望着那从容将各种榫卯结构的用法说出来之后,默默的咽了口口水。

    “听着好复杂。”

    “主播说的话已经超出了我的沐浴范围,我决定放弃了。”

    “我想……榫卯可能是我最快入坑,也是最快出坑的一项技能。”

    “楼上你的决定很正确。”

    “主播太牛逼了,就算这是篇课文,想要背下来也难啊?!”

    “哎,不对啊,那大家既然都不懂,又怎么知道主播说的就是对的?”

    “这到也是,主播不是随便说说就能糊弄我们了吗?”

    “就是。”

    “冯大师!对了,直播间里不是有个冯大师吗?问他啊?”

    “呼叫冯大师。”

    “冯大师,来活了,赶紧出来呀!”

第101章 在线制作雪橇

    冯大师看见屏幕上千呼万唤的声音,这才打字说道:“对不起各位网友的信任,我可能没有办法评价主播的说的东西。”

    “啊?为什么。”

    “怎么了?难道是主播背地里威胁你了?”

    “冯大师不会是主播后台给你封口费了吧?”

    “冯大师请你坚持心中的正义,不要被黑势力妥协!”

    冯大师摇了摇头。

    “不是,大家想多了。”

    “只是因为刚刚主播所说的那些榫卯结构,前几个倒确实是制作木质家具,尤其是红木、金丝楠木这一些列家具常用的方法,这些榫卯结构,主播说的可谓是一次不差。”

    “至于后面主播提起的那些稍难一些的榫卯结构,却实在是已经超乎了我的了解,根本无从得知,更无从验证了……”

    听见冯大师的话,直播间一片哑然。

    “所以……主播是把专业的做木匠的冯大师都难为住了吧?”

    “主播懂得东西,竟然要比一个专业木工大师的人还要多,主播你也太逆天了吧?”

    “我家李大小子实在是太帅了,果然是百事通!”

    “楼上,百事通是这么用的吗……”

    “我不管我不管,反正我我们家的李大小子最厉害!”

    “确实厉害……”

    就在和大家解释榫卯结构的时候,李远也丝毫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继续做雪橇。

    而不过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果然在直播间的镜头下,已然出现了一个长两米多的简易版雪橇!

    那雪橇和普通的雪橇有些区别,因为工具简单,所以底部直接是用木棍简单抛光之后制成的。

    李远找了两个天然弯曲的木头,做成了雪橇的前沿。

    这通体全部都用木头将底部封住,以用来运送木头和自己坐在里面,然而最巧妙的就是,李远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在雪橇的两端分别做出了一个齿轮轴!

    那齿轮轴是用木头简单做成的咬颌轴,左右两边分别制作了建议拉杆,拉起拉杆,瞬间雪橇的底部会出现两个齿轮状的机扩,以保证雪橇在从山上飞速下降的时候,一旦出现了什么意外,或者是控制不住的速度的时候能够通过巨大的摩擦力减慢速度。

    而且最绝的是,那齿轮轴可以连续使用两次!

    就等于说雪橇有两次紧急制停的机会,这一机扩,可谓是相当的牛逼!

    李远一边和大家介绍自己制成的雪橇,一边已经开始盘算一会雪橇下落的路线,不过直播间的众人还沉浸在李远短短半个小时就制作出如此复杂工艺的雪橇之中。

    “主播,你称它为简易版雪橇?它哪里简单了?”

    “主播你也太牛逼了,半个小时……就算是普通雪橇也难做成吧?你这还能两次制停?!”

    “我也严重怀疑主播你刚刚说的功能到底有还是没有……”

    “别听主播吹了,你们觉得半个小时的时间做出这么复杂工艺的雪橇可能吗?”

    “我觉得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主播估计就是为了吹牛,逗我们玩的。”

    “是啊,那我要是给他插上两个翅膀说它能飞天,只要不用,你们也不能说他不能飞吧?”

    “我觉得楼上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

    “+1!”

    “我觉得也是。”

    “你们怎么就不相信李家大小子呢?我们李家大小子哪次让你们失望了?”

    镜头前,冯大师此时也是满是激动的望着李远的那个雪橇。

    身为一个木工,虽然冯大师主要是做家具和摆件雕刻的,可是这对木匠工作的热爱却是实打实的,不然也不会坚持这么多年。

    而刚刚冯大师亲眼目睹了李远制作这简易版雪橇的整个过程,也听了李远的介绍,虽然被人都觉得李远是吹牛,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冯大师却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觉得李远或许真的会成功!

    虽然冯大师看不懂李远的技术,可是李远刚刚的那些理论,还有那齿轮制停的工艺,在木工手艺来说,却是可以说得通的。

    冯大师非常郑重的在直播间说道:“我觉得……主播刚刚说的理论完全可行。”

    一语落下,直播间瞬间再次惊异。

    毕竟相对于一个不专业的乡村主播,冯大师这位专业人士说出的话,显然要更加让人信服。

    “既然冯大师都这么说了,那我们就暂时信主播好了,不过……主播你打算怎么把核桃楸运到雪橇上呢?”

    “还有,即便是运到上面,又怎么能保证雪橇起步呢?”

    其实……

    这两个问题还是有些困难的。

    核桃楸的重量,怎么也得大约在800斤以上,因为冬天的雪水过后,核桃楸本身重量就会增加,加上原来的重量,自然变得异常的沉重。

    而即便是李远能够成功将核桃楸运到雪橇车上面,因为这巨大的重量,也很难能够推动雪橇。

    雪橇刚刚启动的时候,可以说是摩擦力最终的时候,只有借力形成势,才能保证雪橇下滑,可是这个势,却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造的出来的。

    李远听见直播间的质问,却只是淡淡一笑。

    “雪橇如何下滑的问题,刚刚我就已经想好了。”

    “大家应该注意到我放在雪橇下的那几个圆棍子了吧?这正是模拟游轮下海的气囊做的,一会只要借助这几根木棍的力量,就能轻松的滚下去。”

    “不过说起来还是要感谢昨天晚上的这一场风,让南山的雪变得比前几日坚硬很多,不然还确实有些困难。”

    直播间众人这才知道,原来李远早就已经想好了下滑的解决方案。

    “可是……主播,那这核桃楸你打算怎么运上去?这你总不能找到偷懒的法子了吧?”

    “楼上的话我就不爱听了,什么叫做偷懒?这明明就叫做智慧!”

    “对对对,你们人多说的对,我就想问问,主播你怎么靠智慧把800多斤的东西运上去?”

    李远:“这个……智慧确实是解决不了。”

    “哈哈,我就说了吧!”

    “弄个半天白忙了,木材运不上去,主播的雪橇做的再好有什么用?”

    “等一下,我怎么觉得这一幕有些熟悉?”

    “我好想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第102章 蛮力

    李远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所以,我打算用蛮力!”

    “靠,果然如此!”

    “又是蛮力?主播绝了!”

    “上次主播运柴火的那一幕我还记忆犹新,主播这次会不会给我们惊喜?”

    “别闹了,上次的柴火虽然不清,可是惊和这木材重量差远了好吗?!”

    “主播你真的要用蛮力?你自己都说了那得最少800多斤!”

    “主播你莫不是飘了吧……”

    “主播我就想问问你,是什么让你如此的想不开,莫非是妹子吗?”

    “请主播放弃,毕竟……万一伤到腰,那下辈子的幸福可就没了。”

    “这都能开车?楼上无敌了。”

    “我只关心……主播既然要用蛮力,是不是意味着我又能看见主播的好身材了?想一想就觉得激动呢!”

    “老公加油,我们看好你。”

    果然,李远在决定用蛮力将木材运到雪橇车之后,此时已然开始解扣子了。

    没办法,虽然看着直播间众多女人的欢呼声,总让李远有一种羊羔掉到了狼窝的感觉,可是衣服穿的太厚会影响自己的发挥,要是因为一块木材把衣服弄坏那就赔了。

    即便木材比较值钱,可是能省则省,可是李远的宗旨。

    李远将外套脱掉,露出里面的修身毛衣,那强健的肌肉再次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虽然隔着衣服,依旧十分分明。

    李远不敢有任何的耽搁,简单的热身了一下,随后便来到了核桃楸的旁边。

    调整呼吸。

    吸气,呼气,在吸气……

    随后,双手保住了核桃楸的主干,随后……起!

    李远腰部慢慢运力,借助二两拨千斤的方式,竟然真的就这样直接将地上的木材直接抱了起来!

    那动作,一气呵成,竟然没有任何的停顿。

    “我靠!主播牛逼!”

    “真抬起来了?牛牛牛!”

    “厉害,主播帅爆了!”

    “不愧是我的偶像,这也太酷了吧?”

    “主播你上辈子不会是个举重的吧?”

    “天啊,主播帅爆了,一次,竟然一次就成功抬起来了!”

    “那可是八百多斤,八百多斤啊!”

    直播间中,一时之间可谓是被赞叹的声音刷屏。

    不过李远却根本没有时间回应大家的夸赞。

    因为此时的李远,也不过是始终提着刚刚那一口气,虽然如今李远的身体素质远超从前,不过这此时手中的木材重量,也却是已经到了李远身体能够承受的极限。

    毕竟……

    就算自己如今再牛,说白了也是个普通人而已。

    提着这口气,李远丝毫不敢放松,一步步缓慢的朝着一旁已经放置好的雪橇车走去。

    一步,两步,三步……

    随着李远没踏出一步,都能清楚的看见雪地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凹陷下去的脚印。

    而伴随着李远所踏出的每一步,直播间所有人的心,也跟着激动一分。

    四、五……八。

    十步,整整十步!

    李远在迈出十步之后,终于成功的来到了已经做好的雪橇车的一旁位置。而如今的李远,距离成功也仅差一步之遥。

    李远慢慢的在雪橇钱蹲下了身体。

    一点、一点,让手中的木材距离雪橇车的越来越近。

    “看主播放核桃楸的样子,怎么比抬起来的时候还让我紧张。”

    “肯定啊,这放下可丝毫不必抬起来的时候难度小,万一要是用的力气太大,让木材直接将雪橇车压到了雪里面,那主播就等于是前功尽弃了。”

    “确实是这样,主播一定要加油啊!”

    李远慢慢的蹲下身子,木材也距离雪橇车越来越近,终于,在五六秒钟过后,李远终于将手中的木材成功的放入到了雪橇车中,松开了自己的双手。

    一秒,两秒……

    雪橇车在力的分散下,竟然只是下陷了不到两厘米的深度!这样的效果,显然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而此时,李远那有些绯红的脸,也终于泛出一抹喜气。

    成功了!

    李远看着此时那已经成功放到雪橇之中的木材,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抹笑意。

    在做雪橇车之前,其实李远就已经想过木材会导致雪橇车陷落的问题,所以唯一的方法就只能加大雪橇车的受力面积,只要雪橇车能够成功的下滑,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如今看来,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呼……好险。”

    “镜头前的我竟然跟着主播长舒了一口气。”

    “可不,紧张死我了。”

    “不过话说回来,直播还真是厉害啊!几百斤的东西竟然能坚持抬这么久,要是我,恐怕早就放下去了。”

    “放下去?要是我,恐怕连抬都抬不起来!”

    “楼上的话没毛病,反正我的腰还有的是地方能用到,可不想折在这地方上。”

    “不过……主播,你确定一会能成功把雪橇车给滑下来吗?”

    “是啊,我对此也有严重的好奇心。”

    李远知道,直播间的质疑,单凭自己的三言两语就根本没有办法解释的通的,一会成功了,自然就证明了一切。

    李远是个行动派,既然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自然不浪费时间,将自己的外套穿上,随后将背篓轻轻的放到一旁的位置。

    随后李远轻轻的坐在了雪橇车中,整个过程都十分的缓慢,不过饶是如此,那雪橇车还是再次下陷了几分。

    李远清楚,恐怕这车子里要是再加一点的重量,必然就会塌陷,如今这个时候倒是不能卖一点的风险。

    想到这,李远对着一旁眼神紧盯着自己的煤球和坚果说道:“煤球,坚果,雪橇承受不住重量了,你们可能得一会雪橇车起步之后才能上来了。”

    “还有,煤球,一会可能得让你们两个帮帮忙,帮忙推一下雪橇。”

    煤球听见李远的话,立即汪汪的叫了两声,当做回应。

    而一旁,煤球也是很听话的轻轻点头。

    直播间看见这一幕,不由得纷纷咂舌。

    “我靠,不会吧?主播让一只狗和一只松鼠帮忙推车?”

    “主播你疯了?让煤球和松鼠两个小家伙自己跳上车来,你确定能行?”

第103章 乘雪橇而行

    “主播是打算给我么上演一出动物世界吗?真指望两个畜生能听懂人话?我看主播是刚才摔傻了吧?”

    “楼上的话过分了啊!煤球和坚果可是我看见过的最通人性的动物,他们可不是畜生!”

    “就是,他们是主播的宠物,更是主播的伙伴!”

    “楼上说得对。”

    “大家庆幸一下,现在的重点不是在于两个小家伙是不是畜生的问题,而是他们能不能帮忙,又能不能赶得上下滑雪橇的问题!”

    直播间中,争论不休。

    不过李远倒是相当的相信自己的两个伙伴,在嘱咐过后他们两个以后,就已然正襟危坐,准备开始自己的计划了。

    不过李远没有注意到的是,煤球和坚果两个小家伙,在他回头的时候竟然凑到一起不知道在研究什么,短暂之后就恢复了正常。

    李远:“煤球,坚果,准备好了吗?”

    煤球:“汪!”

    坚果:“丝丝。”

    李远:“我喊三个数,可就要开始了。”

    李远右手拿着棍子,随后口中喊道:“三、二、一,走!”

    随着一声令下,李远手中的木棍瞬间朝着地上用力,想要借着这股力气,将雪橇推出去。

    而另一旁,只见煤球和坚果两个小家伙,竟然果然在雪橇车的后面推推着雪橇,虽然两个小家伙的力气根本没有多少,可是落在镜头中,倒是不由得让人有些惊叹。

    李远双手用力,大喝一声,手木棍已然插入了雪地之中,只剩下一小部分,再次发劲!

    直播间众人屏息以待,皆是有些紧张的等候着雪橇车的启动。

    终于……

    雪橇车在李和两个小家伙的努力之下,竟然开始动了起来。

    一厘米,两厘米……

    五厘米,十厘米……

    终于,雪橇车下方的木棍,都已经跟着慢慢的滚动起来。

    雪橇车的行进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快,随后,整个雪橇车已然快速的滑动起来!

    “动了,动了!”

    “真的成功了?主播你也太厉害了吧?!”

    “我去,主播真的成功了?这车速,也太快了吧?”

    “我万万没有想到主播竟然这么厉害,真的让他成功了……”

    “看现在的雪橇车下降的速度,现在应该是20来迈的样子吧?煤球和坚果两个小家伙怎么办?能跟上吗?”

    李远感受此时那越来越快的车速,急忙对着身后的煤球和坚果喊道。

    “煤球,坚果,上车!”

    坚果在李远发出命令的一刹那,煤球就已经蹲下身子,让坚果跳到了自己的背上。

    煤球汪汪的叫了两声,随后便带着自己身后的煤球,开始在雪橇车后面狂奔起来!

    “我靠,这两个小家伙,也太聪明了吧?”

    “坚果直接跳上了煤球的背上?它们倒是知道谁跑的更快啊……”

    “不过这两个小家伙倒是好友默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商量好的。”

    “狗和松鼠之间能沟通?别开玩笑了。”

    “普通的狗和普通的松鼠当然不能,可是煤球和坚果那可是通人性的宠物,当然不一样了!”

    “煤球加油啊!”

    “煤球赶紧跑,不然就赶不上车了!”

    此时,雪橇车正因为重力的原因,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

    而在雪橇车的后方,一团黑色的身影穷追不舍,额在后面撒腿狂奔。

    李远的目光紧紧的盯着后面的煤球,眼中满是关切,若是煤球再追不上,那一会雪橇车的速度增加,只会将雪橇车和煤球之间的距离越差越远。

    李远手放在制动机制上,五秒。

    李远决定,五秒中之内,若是煤球还是没有上车,自己便启动第一次紧急制动的机扩,让煤球两个家伙上车。

    煤球那健硕的身体,在雪地中快速奔跑,几秒钟之后,此时已然完全将煤球身体内的野性和潜力焕发出来。

    煤球的速度,竟然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李远默默地数着数。

    五。

    四。

    三……

    就在数到三的时候,煤球的速度忽然爆发,距离雪橇车的距离竟然越来越近,只剩下了两米左右的距离!

    李远的眼神凝起,随时注意着煤球和坚果的举动,若是一旦出现什么意外,毫不犹豫会立即刹车。

    二……

    就在李远心中数到二的时候,煤球伏低自己的身子。

    一!

    千钧一发之刻,煤球带着坚果忽然纵身一跃!

    李远眼神一闪,瞬间就伸出了自己的双手,接住那纵身一跃的煤球和坚果,而这一刻,所有直播间的观众们都屏住了自己呼吸,神色紧张。

    雪橇车中,传来了一声闷响。

    煤球和坚果,就这样被李远稳稳的接在了怀中,将李远扑倒。

    不过这一下的冲击显然也是不小,虽然后面已经被李远铺了一些枯草,可这一下子还是让李远的后背传来一阵疼痛。

    可是李远只是短暂的皱了皱眉,随后神色便恢复了正常。

    李远摸着此时不断舔自己的煤球,不由得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伸出手使劲揉了揉煤球的脑袋。

    “煤球,做的不错。”

    一旁,坚果看见李远抚摸煤球额脑袋,立即撒娇一般的同样跳到了李远的怀中,用大尾巴不断的扫着李远的脸。

    李远不由得哑然失笑。

    “好好好,坚果也厉害。”

    坚果这才很是满意的样子。

    直播间中,看见这一幕,不由得再次无语。

    “这两个家伙,也聪明的太变态了吧?!”

    “厉害,牛!”

    “果然是通灵性,这都能听懂主播的话?”

    “煤球刚刚跑的速度好快啊,果然是主播养的宠物,和主播一样出色!”

    “额……楼上的这句话,听着不像是在夸煤球,好像是在骂主播。”

    “哈哈,忽略这些细节,都厉害,都厉害!”

    南山上。

    一辆由简易木材制成的雪橇,从山顶快速滑落。

    雪橇之上,一人,一狗,一松鼠,一脸惬意的坐在雪橇车上,望着身边的风景,感受那呼啸而过的冷风。

    直播设备跟着雪橇车的镜头,一直朝着山下的方向摄去。

    雪橇车的速度,此时已经越来越快。不过好在李远之前设定的路线倒是准确,径直的朝着山下的目的地方向滑去。

第104章 飞出去了!

    此时,雪橇车的速度,早就有已经提升到了30迈的速度,而且还在均匀的加速。

    李远手中握着之前自己做好的制动杆,已然准备好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立即将速度降下来。

    不过好在倒是相安无事。

    虽然李远上山的速度比较慢,不过用雪橇车下山的速度,倒是相当的快。

    不过两三分钟的时间,雪橇车就已经滑出了一般的距离。

    此时李远甚至已经能够看见山下不远处的村庄方向。

    “真没想到,主播做的雪橇车和竟然真的好用,这下山的速度,可是比走路下去快出太多了!”

    “可不是,每次主播下山都要走上半个来小时的时间,以后有了雪橇车,主播可就省下时间了。”

    “不过……要说主播也是真的厉害,就凭一把刀,几块木头,还有一身的力气,竟然就将这么大的一颗核桃楸给运下山了。”

    “主播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

    直播间中,皆是一片赞叹李远的声音,而此时的李远直播间,也涌进了不少过来看热闹额网友们。

    “哇塞,这不就是电影之中的情节吗?”

    “主播现在乘坐的工具就是刚刚在视频里面半个小时做出来的吗?好厉害啊!”

    “主播你也太牛逼了吧?到底你是怎么想到做雪橇的?”

    不过,此时的李远显然没有时间理会直播间中网友们的疑问,而是脸色微微有些凝重,看着此时差不过一百米位置的外的一个陡坡。

    李远之前的算计虽然不错,可是……这山上的情况,又怎么可能这么简单?

    看着那不远处的陡坡,李远清楚的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乘坐雪橇下山,又会不会有危险,全看一会如何通过这个陡坡了!

    直播间的观众们看着李远的脸色,显然也意识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我去,大家快看!前面有个陡坡!”

    “我靠,这个坡好陡啊?主播你们不会有事情吧?”

    “怎么办,主播的雪橇车能过不能经得住,万一要是主播的雪橇车飞出去,那不就危险了?!”

    一百米的距离,按照李远如今速度,充其量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而已。

    几乎在网友们发现路线不对劲之后的两三秒的时间,李远便已经快速的来到了那陡坡的面前。

    李远大声喝道:“煤球,坚果,马上趴下!”

    虽然两个小家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是对于李远的指令却十分听话。

    在李远说完话的瞬间,煤球和坚果就已经趴在了雪橇上,而李远也伏低了自己的身体,准备经过陡坡。

    对于自己雪橇的耐用性,李远是丝毫不担心,毕竟这【巧手鲁班】的技能,那可不是盖的。

    这一点,李远之前早就已经实验过了。

    所以李远清楚的知道,如今想要安全的通过这个坡度,最重要就是……抓住制动的时机!

    李远的脑中飞快的运转,此时已经在心中想到了一个能够平安通过的法子,那便是在经过陡坡前差不多一个雪橇车距离的时候,利用雪橇车的第一次制动能力,将雪橇车的速度快速的降低下来。

    这样,便能够很大的减少下播之前的惯力,相对平稳的度过陡坡。

    不过这样一来,却也是很容易翻车的,所以这便需要李远第二次开启制动机制,在车子刚刚落地的一刹那,利用制动机制,将雪橇车尽可能的停下来!

    虽然说是停下来,可是这个陡坡的斜度,却还是会继续滑落,不过这样的滑落,就等于是重新开始,惯力自然就要减少许多。

    而如今距离山下的距离本就不远,就算是坡度陡,估计雪橇车的速度也不会超过3025迈,在这样的速度下,即便是发生什么危险跳车,这么大的雪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就在李远刚刚想好对策之时,车子已然到达那陡坡前方!

    李远看着前面的陡坡,目光如炬。

    “就是现在!”

    李远说完这句话,随后那一直放在制动机扩上的手陡然朝着下方摁去!

    直播间所有人的目光的,都纷纷注视着那雪地上疾驰的雪橇车,希望能够如愿的看见它的速度降下来。

    终于……

    在众人的期盼之中,只听见雪地上传来一阵刺耳的摩擦声!

    雪地上,出现了一条长长的划痕,不由得让直播间的众人捂住了耳朵,不过好在雪橇车到达而陡坡之前,速度竟然真的肉眼可见的降了下来!

    “我去,大家快看,管用了!”

    “这制动机制竟然真的有用?主播也太厉害了吧?”

    直播间‘百年朝凤’送出一副【膝盖】:“主播牛逼,以后你就是我的偶像!”

    直播间‘老李家大小子的脑残粉’送出【火箭】:“我靠,这也太刺激了!不知道还以为是看电影呢!”

    此时的直播间,一时之间礼物满天,夸奖赞叹的留言,更是不计其数!

    冯大师此时也满眼不敢相信的紧紧的盯着屏幕,有些抑制不住的兴奋神色,激动的喃喃自语。

    “这小子做机扩竟然真的管用!神奇,太神奇了!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么神奇的机扩机关,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

    “不行,我一定要问个清楚!”

    “大家快看,主播的雪橇飞出去了!”

    “我去,速度好快!竟然比刚刚最快的时候速度还要高出很多!”

    “看着也太吓人了吧?我感觉主播好像要飞出去了.”

    “主播赶快降速啊!不然很容易翻车的!”

    此时,李远的车子已然落地,速度更是如同在弦的箭一般,十分迅速。可是……坐在雪橇车上的李远,却丝毫没有要启动第二次制动机制的意思。

    李远纹丝不动,右手放在制动机制上面,眸光却一直紧紧的盯着前面的路面。

    “主播怎么还降速?一会速度起来,不就更加容易翻车了?”

    “是啊,主播,你就别等了!”

    终于,就在众人的千呼万唤之中,李远终于动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2382/ 第一时间欣赏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最新章节! 作者:书海白日飞升所写的《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为转载作品,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介绍:
一人一狗一松鼠。
东北老林子采人参,摘枫叶,捡蘑菇,猴头菌……;东北山村打井,赶大集,杀猪饭,铁锅炖,黏豆包……东北冬天冰钓,雾凇……
回乡后,李远开启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带你领略最美的白山黑水风光。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东北老林子的直播生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