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郑文静
再说了,她们是官夫人,岂能因为一些银子,世俗之物,就被那些个上不来台面的商家太太压下去,那她们岂不是很没面子?
争,继续争,不把这些个少不了台面的人打压下去,她们就罔顾了老爷的名声。
最后,那套祖母绿宝石的蝶戏双花鎏金首饰,拍卖到了九千六百两银子,而拍得者是……如果夏梓晗在此,她一定会认出来,赢家就是当年讥讽过她的吴夫人戴玉芬。
戴玉芬得了头奖,得意洋洋的头一仰,吩咐丫鬟,“去,回去告诉老爷,让他派人送银子过来。”
因为拍卖之前,祁玫就表示过,本次活动,要当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概不赊账。
什么,你问原因是什么?
当然是夏梓晗要离开宜安城了呀。
她都要离开了,谁还愿意落下几个赊账的银钱在这里呀,何况,这可不是小钱,她还指望着这些银子回京后能多买几间铺子,多开几家店呢。
最最最重要的是,拍卖所得的东西,往往最后的价格一定会高过物品本身的价值,要人家回家后反悔了,那她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人家个个都有权有势,她也不能强买强卖不是。
人家说不要,她也没招啊,总不能把东西扔给人家,再去人家的口袋里抢银子吧?
所以,这一点很重要,一定要现场银货两讫才行。
这些个贵妇人们,个个都是好脸面要面子的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死她们,她们也不会做出退货反悔的这种不要脸的事情来。
而她,只要银子到手了,那才叫东西真正卖出去了。
第二件拍卖的物品是一套金累丝嵌宝石白玉送子观音挑心头面。
而上面的白玉,竟然是比祖母绿宝石更加珍贵的芙蓉玉。
首饰一出场,场下就传出一阵阵抽气声。
无数道炙热的目光,伙辣辣的射向小厮手上托盘里的首饰。
而这一套首饰,因为芙蓉玉的价值,起价高了一千两银子,底价是六千两银子。
祁玫还特意告诉众人,“这套首饰,我家东家还特意拿到白马寺,请了方丈开光,所以,拍得它的人一定要敬重的戴它。”
白玉送子观音,还是开过光的,那价值就更上一层楼。
开价六千两银子,真正是便宜啊。
“我出七千两银子。”
一下子就提高了一千两银子。
祁玫看过去,只见出声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家,文雅秀丽,静若处子。
祁玫认识她,是宜安城有名的富商郑老爷的次女郑文静。
她每个月都会来翠玉轩买上几件饰品,她现在身上穿的戴的,都是翠玉轩玉纱阁的东西,每一件都价值不菲,精美绝伦。
祁玫听说,她上个月定亲了,夫家是京城里的一个二品大官的嫡子。
商家的次女,就算是嫡出,也是不够格嫁给二品大官的嫡子,郑安静是去给人家做贵妾。
难道……她是要买来给她做陪嫁的?
祁玫扬了扬唇,对她微微一笑。
第92章 争夺
郑文静也略略点头,回以一笑,笑容中多了一丝苦涩,以往的无风无波,风轻云淡,再也不复见。
她是不愿意的吧?
好好的一个富家嫡女,却要去给人家做妾,就算是贵妾,那也是妾,要给主母敬茶磕头,要侍候主母端茶倒水,洗脚搓背。
在官家大户人家里,贵妾的身份,也只比丫鬟只高了那么一点点,有的甚至比主母身边的大丫鬟都不如。
突然间,祁玫想起来了,她曾听人说过,郑家的大姑奶奶也是嫁去了京城,夫君是内务府主事,而郑家能成为宜安城最大的商家之一,也是因为皇宫里的茶叶全都是由郑家上贡。
不过,听说郑家大姑奶奶是嫁给那主事做继室,成亲六年都未曾有孕,而那主事原配也只留下了两个女儿,小妾倒是替他生了个庶子,但主事无嫡子,身为继室的郑家大姑奶奶在夫家的地位,就变得岌岌可危。
郑老爷应该也是担心大女儿那边会出事,这才要把小女儿嫁去京城给人做贵妾,以防万一。
万一大女儿那儿不行了,还有小女儿这个靠山在。
郑老爷这是未雨绸缪呢。
这套金累丝嵌宝石白玉送子观音挑心头面,是小主子特意费尽心思设计出来的花样子。
送子观音,寓意吉祥。
还是她名言开了光的,那就更不是凡品。
郑文静要买下它,应该是想把它送给郑家大姑奶奶吧?
郑文静开口叫价,认识她的人都闭了嘴。
就在郑文静以为七千两银子能拿下这套送子观音时,一个尖锐的声音传来,“一万两银子。”
比郑文静还狠,一下子就加了三千两银子。
众人纷纷朝出声之人看过去,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夫人,众人只觉得那位夫人面生,谁也不认识。
不过,看她一身华贵庄重的穿着,精致妆容,还有一脸的不把任何人看在眼里的傲慢,众人下意识的猜测,这又是哪儿来的一个高官夫人?
郑文静瞥了一眼那紫衣夫人,咬咬牙,最终不舍得错过了那套首饰,她开口道,“一万五千两银子。”
郑家别的没有,就是银子多。
那人跟她争,分分钟秒杀掉她。
紫衣夫人倒也不紧不慢,目光淡淡的扫了一眼祁玫,眼神闪了闪,“两万两银子。”
嘶……
现场喷出一阵阵抽气声。
众人像是看傻子一样猛盯着紫衣夫人看。
两万两银子,天哪,可真是有钱人,不,是银子烧的,竟然花两万两银子去买一套首饰,不是银子烧手是什么?
真是个败家娘儿们。
“三万两银子。”郑文静道。
语气中已经带了一丝愤怒,很显然,她跟紫衣夫人已经怄上了,谁也不认输。
众人这一次,连抽气都无声了,简直是无语。
哎,有钱就是任性。
三万两银子,对于郑家来说,就只是九牛一毛,简直不值一提。
怪不得郑文静会这样财大气粗,一下子加一万两银子,连眼睛也不眨一下。
第93章 孝妇
紫衣夫人这一次没了之前的爽快,她看向郑文静,脸上露出了犹豫之色。
郑文静挺了挺身子,一脸的不罢休不放手的坚定表情。
紫衣夫人就咬牙闭嘴了。
见她放弃,郑文静一脸激动,忙站起身,走到台上,从随身荷包里拿出了三万两银票,全都是五千两一张的,一共六张,递给了祁玫。
啧啧啧,真是有钱人啊。
三万两银子,竟然随身带着。
祁玫满脸羡慕,目光有意无意的扫了一眼郑文静的荷包,发现她荷包里还有一叠厚厚的银票,她的心里就跟蹦进了几只小兔子一样,激动的七上八下的。
嗯嗯,她今日一定要把郑文静荷包里的银票都争来才行。
她家小主子可是开了金口,只要她卖力买的好,今日的收入就拿出百分之一做她的奖金。
百分之一虽不多,但架不住银子数目大呀,再说了,这东西虽卖的贵,可这材料钱加上工艺钱也不便宜,所以她要努力卖的更多才行。
这不,三万两银子的百分之一,她三百两银子就到手了。
以前,她可是白日做梦都没梦想过呢。
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视线中,郑文静带着丫鬟捧着已经装盒的首饰走下台,回到座位上。
祁玫吩咐小厮,拿出了今日即将拍卖的第三套首饰……
第三套首饰,是适合老年人戴的帝王绿雕福寿纹头面一套,一共二十二件,因为件数少,开价也少,四千两银子。
“我们东家说了,我们大盛朝的皇上是仁君,奉行孝为先,这套首饰是我们东家特意推出来的,让在场夫人们有机会买回去孝顺婆母。”
这话一出,那岂不是谁买了,就会落下一个孝妇的名声。
这对于一些历来名声不怎么好的夫人们来说,倒是一个重新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花几千两银子,买一个好名声,又讨好了家里的婆母,一举两得的事情,谁都愿意去做。
果然,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出价了,“四千五百两。”
是江南总兵手底下的程副将的太太,程副将是吴大人的左右手,这几年随着吴家和戴家联姻,程副将在从中也没少捞好处。
而程太太今日是陪着吴夫人戴夫人一起来的。
说到这程太太,也算是一个可怜人。
她和程副将都是穷乡僻壤里的农户出身。
程副将他爹从小就无父无母,吃百家饭长大的,长大后,却侍弄的一手好田地,在辛辛苦苦挣下了一份家产(五亩水田)后,就娶了程大娘。
程大娘嫁给他后,也争气,一口气生了五个孩子,两儿三女,副将在家里排行第二,可他这小儿子却从小就不得亲娘喜欢。
他大哥得娘宠,得爹爱,从小不用干什么活,家里的苦活累活都是他和他爹干,也因此,他从小就练出了一身好力气。
他十七岁那年,鞑子突然来犯,国家大乱,大盛朝为了迎战,死了不少兵将。
开战不到一个月,朝廷突然要强制性征人当兵,家里超过两个男儿的,就得出一个人当兵打仗。
第94章 磋磨
程大娘不想心爱的大儿子去送死,就想也没想,决定把小儿子送去当兵。
可程大哥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主,又刚娶了妻子不到半年,妻子还怀有身孕,程副将这一走,家里老老少少十多口人,就靠程家大爷一个人养不活。
程大娘想了又想,就咬咬牙,花了二两银子给程副将娶了村里一位能干的姑娘做妻子。
这位妻子,就是程太太。
新婚不到半个月,程副将就被朝廷派来征兵的人带走了,而幸运怀孕了的程太太,就留在了程家做牛做马,上侍奉公婆兄嫂,下侍奉三个小姑子,和侄儿侄女。
大冬天,程太太挺着一个大肚子,被婆母赶去山上砍柴,却因路滑摔倒,把孩子摔流产了,被人发现抬回家后,不但没得到好照顾,还被婆母给打骂了一顿。
当天晚上,就被逼的起来做饭给一家人吃。
第二天,照常要起来喂猪喂鸡,洗衣做饭,侍弄院子,还得挨婆母的骂,说她心狠,杀害了程家的子嗣,对不起程副将。
因为月子没做好,程太太落下了一身的病痛。
五年后,战争结束,本以为会死在战场上的程副将突然回来了,还因为立了功,做了千户,手底下管着一群小兵。
程副将当官了,虽然官职不大,但在老百姓的眼里,那就是天。
一时间,全村人都来恭贺程大娘,来讨好程大娘。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程家出了一个千户,不出一个月,就搬离了那个穷乡僻壤的村子,搬到了镇子上的一个二进的宅子里住。
程太太以为,丈夫回来了,她总算是苦尽甘来了,可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中,并不包括她。
程家,除了程大爷外,其余的人都开始了当阔太太,千金大闺秀,风琉大少爷,阔大少奶奶的生活。
只有程太太成了家里唯一的丫鬟婆子,除了不用再下田干活外,家里家外的活儿,砍柴,跳水,做饭,洗衣,打扫等都是她一个人做。
并且,还要侍候比以前更加大牌的一家子人。
洗脚,搓澡,揉肩,捏腿,这些都是程大娘做了千户老娘后,为了摆弄她这个儿媳妇,经常要她做的事情。
总之,程大娘为了不让她恃夫而骄,就可劲的折腾磋磨她,吃的比鸡少,干的比牛多,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从早忙到晚,只围着程家这一家老少转,生生把她累成了人干一样的人。
终于有一天,她身体垮了,累晕了,还是在程副将在场的时候。
程副将在卫所里要练兵做任务,忙的很,一个月才沐休一天回家住一晚上,平时都是在卫所住。
他沐休时,白日要应同事之邀去喝酒,走朋访友,晚上回到家,也是急吼吼的爬上妻子的身子,努力耕耘,发泄积攒了一个月的裕望。
而程大娘也做足表面功夫,每次他沐休时,晚上都会早早的放程太太去休息。
他的兄长妹妹也会表现是和她很亲近,把她当一回事,而程太太受到程家人的威胁后,有事也不敢跟他说。
第95章 心疼
所以,程副将并不清楚程太太在家里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夫妻两个也很少有交流的机会。
不过,程副将的心里还是有程太太的。
程副将把家里人接来时,见妻子气色不好,人消瘦,脸色惨白,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就心疼的弄了不少给女人补身子的补品给她吃。
可他不知道的是,那些补品都进了他娘,他大嫂,和他妹妹的肚子里。
所以,在妻子晕倒,大夫说她是劳累过重,又营养不良而导致的,他简直不敢相信。
劳累过重?
现在又不是在农村,家里没种地,怎么会劳累过重?
还有,什么,营养不良?
切,别开玩笑了。
这两个月,他可没少弄女人补身子的燕窝,人参,红糖什么的回来给妻子吃,就是希望把她养的白白胖胖的,好给他生个娃。
他回来的少,也见到妻子的气色一次比一次差,可他以为是妻子水土不服,才会那样的。
没想到……
大夫走后,在程副将一审二审之下,他最小的妹妹才告诉他程太太在家里受到的待遇,还把当年程太太流产的事情泄漏了出来。
男人最痛心的是什么,莫过于是给不了妻子好日子过,让妻子跟着他吃苦,让她受罪。
以前,他在打仗,没有那个能力照顾到家里的妻子,他就不说了。
可他现在有能力了,且还能照顾到一大家子人过好日子,不再跟以前那样在乡下种几亩田,饱一顿,饿一顿,靠天吃饭。
可是,他一家人日子过好了,娘,妹妹,大哥,大嫂,侄儿,侄女,在家里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也穿上了新衣服,戴上了银簪子,银手镯,但是……却独独她妻子一个人在家受苦,成了一家十多口人的丫鬟老妈子,穿的是妹妹和大嫂的旧衣服,头上戴的是永远都是那一根一成不变的木簪。
程副将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要说程副将对程大娘有多亲近,还别说,没有多少。
从小,程副将和程大哥就被程大娘区别对待,要说他的心里平衡没怨言,那是不可能的,无数次,他也期盼过母亲能像是对大哥一样对他,他努力干活,乖乖听话,就连母亲让他顶替大哥去战场大哥打仗,他也二话不说同意了。
他做这一切,就是希望能得到母亲的喜欢,跟喜欢大哥一样喜欢他。
可是……他错了。
他做了千户,高高兴兴的回家把一家人接出来,以为娘看到他出息了,就会改变娘对两个儿子的偏心眼子。
可他没想到,他娘不但对大哥偏心,在在对两个儿媳妇的头上心也偏了。
他辛辛苦苦弄回来的银子,都给了大嫂妹妹们打首饰,买新衣服,而他的妻子身上穿的还不如一个乡下的村妇。而且,在家里还要侍候三个侄儿侄女们洗脸,洗脚,吃饭,穿衣等这些本应该是大嫂这个做亲娘该做的事情。
程家的所有人,简直是把他的妻子当成了丫鬟来对待。
第96章 分家
这就是他的家人。
竟然背着他,作践糟蹋他的妻子。
说他心里不凄凉,是不可能的。
后来,程副将看开了,就闹着要分家。
他是程家的子嗣,有责任给爹娘养老送终,可他没有责任去养活比大爷还大牌的大哥一家五口人。
他出息了,有前程,可那也是他用生命挣来的,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在死亡边缘徘徊无数回,要不是他命大,还有一股毅力支撑着他,他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死里逃生无数次,他最愧疚的人就是妻子。
新婚燕尔半个月就抛下了她,且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去,若是他死了,那就害了他妻子一辈子。
女人死了男人,在婆家的日子有多难过,他想想都为妻子心疼。
所以,每次受伤奄奄一息时,他都坚强的撑下去,告诉自己,要活着,不能对不起妻子。
所以,在知道了妻子被家人虐待后,程副将第一个反应就是分家。
程大娘和程大哥自是不同意,还耍泼打滚,赖在家里不走。
程副将就把房子让给了他们住,把妻子接到了靠近卫所的镇子上,租了个一进的小宅子,还买了个丫鬟侍候她。
从此,程太太的日子才翻天覆地的好了起来。
而程大娘那里,程副将也买了一个婆子做活儿,侍候她,还每五天派人去送一次粮食,肉菜和日用,银子则一文没有。
没有银子,一大家子十多口人还怎么过日子?
程大哥就去卫所里闹,可卫所里的人都认识程大哥,知道他好吃懒做,只会啃弟弟的骨头,喝弟弟的血,对他是早已看不惯了。
卫所的人在程副将的授意下,把程大哥打了一顿,贪生怕死的程大哥就再也不敢去找程副将的麻烦。
而一向话语少,憨厚老实的程大爷,其实早就过厌了整日无所事事的日子,他见家里人闹翻了,就在小儿子家里再也呆不下去了,在程大娘的骂声哭泣下,押着程大哥一家人回了村子里继续种地过日子。
而程大娘就带着三个闺女继续在县城里被人侍候着,整日要吃香的,喝辣的,穿金戴银的过着贵夫人的日子。
后来,程副将在无意中救了当时还是大将军的吴大人一命,然后就被吴大人带在身边做了一名小将军,而后没多久,吴大人升为江南总兵,而他也升到了副将,成了吴大人的左右手。
程大娘也带着身边唯一一个没嫁出去的小女儿,跟着程副将到了江南宜安,做了程家的老太太。
程大娘虽然不敢再跟以前那样作践程太太,可早中晚一天三顿饭,和起床睡觉等,她还是要程太太亲自侍候。
大盛朝的人一向奉行孝道,做儿媳妇的侍奉婆母用饭,洗漱,睡觉,那是做儿媳妇的孝心,所以她这样对待程太太,就算是程副将也没话说。
前几年,程副将的小妹成亲,程大娘要程副将拿五千两银子给小妹做陪嫁。
程副将自是不同意。
第97章 生儿子
五千两银子,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一些勋贵大户人家嫁女儿陪嫁也才五千两银子,而他一个才刚升上来的小小的副将,去哪儿弄来五千两银子啊?
他一个小副将嫁妹妹,有个五百两银子,嫁妆就能置办的挺丰厚的。
不过,看在小妹有好几次在程大娘面前维护过程太太的份上,程副将还是去找了同僚,东借一点,西借一点,一共凑到了一千两银子给小妹做陪嫁。
程大娘自是不高兴,一哭二闹三上吊的闹了一通,最后被邻居劝了下来。
这事程副将不答应,也说的过去。
一个副将一年的俸禄才一百两银子不到,而程副将和程太太又都没有其他来钱收益,你一个做娘的要逼着儿子拿出五千两银子给女儿做嫁妆,那不是逼着儿子儿媳妇去死么?
这事闹出去,也是程大娘没脸。
最后,小妹带着五百两银子的嫁妆出嫁了。
而另外五百两银子,被程大娘偷偷的送给了程大哥。
可是,在程副将知道这事后,跟程大娘发了好大的一顿脾气。
要知道,当初那一千两银子都是他借来的,他光是还,就用了两年才还清。
可这笔银子,却有一半被她娘拿给了大哥去吃喝嫖赌了。
要不是不想被人说成不孝,怕会被御史知道弹劾,影响他的前程,他差一点就把程大娘送回了老家。
而儿子不孝,会被御史弹劾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被程大娘知道了。
这一下,程大娘可高兴了,对儿子儿媳妇也盛气凌人,颐指气使起来,一不如意,她就威胁说要去告儿子儿媳妇不孝,还用这个做威胁,逼着儿子把程大哥一家人接到宜安来住。
程副将见母亲翻脸无情,说心里不恨,那是假的。
可为了前程,他忍了。
可程大娘却得寸进尺,越来越过份。
除了三不五时的跟程副将要银子用外,还把程副将送给程太太的首饰和衣服都给了大嫂,甚至连程副将和程太太住的正屋都被她逼着让了出来。
说什么大哥家人多,要住大屋子才够住。
还要逼着程副将要把他好不容易得来的世袭千户的袭职,让给侄儿。
这一点,程副将说什么也不同意。
那是他用命挣来的,他只想给他儿子留着,可是,程太太却因为那一次流产后,这十来年,肚子就再也没动静。
那时候,程副将都快三十的人,膝下还空虚着,程大娘就要他休了程太太另娶。
程副将对妻子有情,自是不同意。
后来,吴夫人嫁给吴大人后,为了笼络住吴大人的左右手,就把自己美貌如花的贴身大丫鬟,送给了程副将做美妾。
吴大人亲自开的口,程副将不敢拒绝,何况,他也确实也想找个小妾给他生儿子。
妻子多年未孕,这事一直都是他心里的一块梗。
而程太太对于他纳妾一事,也没反对,她没能给丈夫生一儿半女的,本是她没能力没用,只要他不休了她,他就算是多纳几房小妾,她也不会有怨言。
第98章 不孝
那美妾进门没多久就怀了身孕,而程家,也多了一个大牌要程太太照顾侍候着。
程太太照顾美妾,比照顾婆母都还要小心,那是尽心尽力,全心全意的照顾着。
程副将见妻子一心对他,他对妻子也愧疚,家里的一切事情也都让妻子管着,银钱也都是交给妻子管着。
等那美妾生下孩子后,程副将就不顾美妾反对,把孩子记在了妻子的名下,从此以后,程太太这才跟吃了定心丸一样,什么都不怕了。
而就在前不久,程大哥因欠了不少赌债,被人殴打,气的程副将派人把他送回了老家。
程大哥一家人走后,程大娘整日苦恼,说程副将夫妻不孝。
这不,程太太见到了这套首饰,就想花点银子,买个名声。
只要她把这套首饰送给了婆母,以后,就算婆母出去说她和丈夫不孝,也一定会没人相信。
不孝,哼,不孝的话,哪一个做儿媳妇的,会舍得花几千两银子买首饰送给你?
而程副将这几年跟着吴大人,确实也弄回了不少的银子,拿出个万八千两银子,买一个能压制的住婆母的名声,程太太觉得太值得了。
程太太对那首饰势在必得,最后,在几个夫人的竞争下,她以八千二百两银子买了下来。
而且,她当着所有人的面交钱拿货后,就吩咐身旁的丫鬟,道,“你先把首饰送回去,亲自送到老太太的手上,告诉老太太,这是我提前送给她的寿辰礼物,正好让老太太过寿辰的时候戴着。”
这话,是说给在场的夫人们听的。
次日,宜安城就传出程太太贤妻孝媳,敬老爱幼的美名来。
当然,这背后有没有人推波助澜,那就不知道了。
反正,程太太花了八千二百两银子,既讨好了程大娘,又买了一个好名声,自此以后,她在程家的地位,就再也没人撼动的了。
第四套首饰,是鎏金镶金红玉宝石碧玺点翠花簪,被吴夫人买下,花了七千八百两银子。
第四套首饰,绿松石……
……
从早上,一直到午时,在最后一件压轴头面拿出来时,诸位夫人们已经震惊的失态,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大声喊道,“猫眼石,天啊,竟然是紫色的猫眼石。”
哎呀妈呀,那真的是猫眼石?
天哪,她们简直不敢想,她们这一辈子还有机会见到只闻其名,不见其物,有价无市的猫眼石。
天啊……
如果说,之前拍卖的九套首饰,拿出来的一套比一套贵重,祖母绿,芙蓉玉,帝王绿,金玉红,绿松石,海蓝宝石,南红玛瑙,粉色南珠,还有一套是罕见的紫珊瑚头面,而这些首饰,随便拿出一套,都可以当作大户人家的传家之宝。
那最后这一套猫眼石,简直可以拿出来当作国宝一样来传承。
台下的十几个识货的贵妇们,震惊激动的站了起来,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一套庄重华贵,璀璨生辉,流光溢彩的猫眼石头面,手指头心尖儿都在发抖。
祁玫见状,心里很满意。
第99章 势在必得
祁玫见状,心里很满意。
她心道,‘果然,听小主子的没错,好东西就是要最后拿出来,才会引起众人最热烈的反响,然后……她就可以慢慢坑钱。’
嘎嘎嘎……
猫眼石,是大盛朝的稀罕物,宝石中的宝石之王,稀有且贵重,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宝贝。
价钱自然不会低了去。
祁玫叫价,“底价五万两银子。”
五万两银子,听着很多,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他们全部的财产。
可对于超有银子的百万富翁来说,就只是多养一个戏子清倌的价钱而已。
用养一个清倌的价钱,来换一套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珍贵华丽的猫眼石头面,那是划算的不得了。
下面的贵夫人听到开价,一些人露出了黯然的表情,一些人却露出了犹豫之色,还有一小部分的人露出了准备大展拳脚的兴奋之色。
而这一部分人,大都是富商太太。
她们权势不如官家夫人,可论银子,谁也比不过她们。
她们就是银子多。
一甩手,拿出几万,十几万两银子都不算个啥。
更何况还是有价无市,价值连城,珍贵的离谱的猫眼石头面,买回去,当着自家的传家宝,或者给自个儿闺女做陪嫁都行。
戴夫人第一眼看到那套首饰,脸上就闪着势在必得的光芒。
这么好的东西,整个宜安城,除了她之外,就没人有资格配戴。
五万两银子,不高,她还拿的出。
戴夫人转头,扫了一眼场中几位跃跃欲试的妇人,眼中闪过了一丝阴暗,她看向戴玉敏。
戴玉敏忙叫价,“五万一千两银子。”
该死,这死孩子,竟然一下子就加了一千两银子。
戴夫人气的肝疼,恼怒的瞪了女儿一眼,声音压的低低的,“加二百就足够了。”
多加八百两银子,也是多给人家的。
哼,她可是江南宜安的布政使夫人,二品诰命在身,她开口了,在场谁人还敢跟她叫板?
戴夫人转头扫了一圈,见有几人认出她,那几人在欲言又止后,闭了嘴,不敢开口。
戴夫人扬唇,一脸得意的笑。
呵呵,花五万一千两银子,买一套价值连城的猫眼石头面,简直是太值了。
“六万两银子。”
突然,一个不陌生的声音传来,让戴夫人的神色一僵,她转头看去,原来出声的人是不久前,曾跟郑文静交过手的那位穿紫衣的夫人。
戴夫人的脸色立马变的阴恻恻的,她暗暗脑瞪了她一眼,“六万零二百两。”
顿时,就有几位妇人暗中投给了她一道鄙夷的眼神。
拜托,人家价值连城的东西,你加一次价才加二百两银子,也才小家子气了吧,还是个二品诰命夫人呢,呸,还不如我们这些商家太太出手阔绰。
“七万两银子。”
“七万二百两银子。”
“八万两银子。”
“你……”
对方每一次开口,就上升一万两银子,心疼的戴夫人心尖儿疼。
那可全都她的银子啊,这一万两一万两的跟泼水一样的花出去,哎哟喂,可心疼死她了。
第100章 不识相
可对于那首饰,她势在必得。
不过……
八万两银子啊。
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她家老爷在布政使上这个位置呆了七八年,她戴家也积攒了一些家底。
可八万两银子,已经超过了她能拿出来的底线,再多,她就买不起了啊。
她手头上全部的银票加起来才十万两银子,大部分是她家老爷这几年内贿下来的修缮河提的费用。
那么幸苦才攒下来的银子,她总不能因为一套首饰,全都折了进去吧。
玉敏玉倩都大了,女儿的嫁妆也要开始准备,还有儿子,每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听戏赌马,家里开销那么大,这十万两银子,总要给她留几个才行吧。
戴夫人心里一阵肉疼,可让她就这样放弃,她又做不到。
她弱弱的又加了二百两银子,还用阴狠的眼神瞪着紫衣夫人,想要用眼神慑退她。
可是,她声音才落,人家就叫了九万两银子的价格,气的戴夫人捶胸顿足,心肝肺一阵钝痛。
怎么办啊?
九万两银子,她买不起啊。
她要是敢把十万两银子都花光了,回去后,老爷一定会剥了她一层皮不可。
可是,看着那首饰,流光溢彩,精美绝伦,她十分喜欢,不舍得放弃啊。
戴夫人心里纠结,急的嘴唇上的水泡都出来了,
戴玉敏悄悄的扯了一下戴夫人的袖子,“娘,别着急,凭我们家在宜安的势力,什么东西要不到的,你暂先忍耐,等拍卖会过去,我们再去找那人。”
她说着,淡淡的眼神瞥了一眼紫衣夫人。
戴夫人愣了愣,过了好一会儿后,她才明白了戴玉敏话外有话的意思。
她布政使夫人想要的东西,买不到,就以权压人就是,看那紫衣妇人敢不交出东西来。
到时候,说不定她一文不花,东西就到手了呢。
若她不识相,那就……
戴夫人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就闭嘴不再叫价。
戴玉敏挽着母亲的手,低低的撒娇道,“娘,我若把东西给你弄来了,你就留给我做陪嫁好不好。”
她今年已经十五岁了,等过了中秋,就该及笄了,到时候一定会有人上门提亲的。
等她成亲时,若陪嫁中有一套这样价值连城的首饰,那她在夫家的地位也定能提高不少。
在圈子里的夫人面前,也一定倍有面子。
戴玉敏抿着唇笑,心里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但她瞥向紫衣夫人的眼神,却冷的让人感觉如置冰窖,寒冷刺骨。
拍卖会结束后,紫衣夫人就带着她的两个小丫鬟,抱着几个精美的首饰匣子,匆匆离开。
店门口,她上了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吩咐车夫,“快走,抄小路回府。”
马车飞奔离去,不久就拐进了一条小街道里。
她们的马车刚消失,就有几个鬼鬼祟祟的男人加快了脚步,追了过去。
半个小时后,马车进了一个偏僻安静的小胡同,
嘶……
胡同走到一半,马车就突然停了下来……
第101章 遇袭
马车前,两个身材高大,长相粗狂的男人,拦住了马车的去路。
车夫见他们一脸蛮狠,凶神恶煞的样子,吓得小腿肚子都在抽筋,“你……你们要做什么?”
“把东西交出来,不然……”说话的男人掏出了一把匕首,声音似阴间里的勾魂使者,“那就把小命留下来。”
“壮士饶命啊。”车夫吓得身子抖了抖,忙求饶道。
“想活,那还不把东西拿出来?”
“什……什么东西?”车夫一脸茫然,实在是听不懂对方的话。
对方来气了,走过来,一把揪住车夫的衣领,把他提下车,“靠,死老头,警告你,老子的匕首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尝到过鲜血的味道了,你再不识相,老子就拿你来喂它。”
车夫吓得直呼,“不要啊,救命啊。”
救命二字刚落声,就见车夫出手如电,朝男子的脖子上手一挥,一股滚烫的液体喷了出来,车夫一闪身,避了开去。
同时,袭击了第二个男人。
等第二个男人反应过来时,喉咙已被割破,倒下的那一刻,他才看见了车夫的指间夹着一片薄如婵羽的刀片。
只是一个眨眼的功夫,两个男人都死翘翘了。
车夫收起刀片,朝地上的尸体,呸了一声,“就这伸手,还想要打劫我家小主子的东西,死不足惜。”
马车后面传来打斗声,车夫看过去,是紫衣夫人的两个丫鬟,正在和两个男人对打。
而那两个男人和地上死了的男人一样,都是穿着一身黑衣裳,像是杀手。
两个小丫鬟武功高强,手脚俐落,很快就解决了两个男人。
望着四个男人的尸体,小丫鬟连眼睛也没眨一下就跳上了马车,对车夫道,“东子哥,快赶车,去小四合院,祁玫姐在那儿等着呢。”
扮着车夫的何东林,认命的爬上马车,拿起鞭子,就狠狠的往马皮股上抽。
马车轱辘碾着两个男人的尸体,离开了小胡同。
三拐四拐,马车又拐回了大街上,然后慢悠悠的进了一座街边的二进的小四合院。
小四合院里,祁玫早已等在那儿。
紫衣夫人抱着首饰匣子进了屋。
屋里除了祁玫外,还有几个眼熟的贵夫人在。
如果戴夫人在场的话,就一定会认出,这几个贵夫人,都是拍得首饰的那最后几位赢家。
紫衣夫人跟她们一一打过招呼后,放下匣子,就接过小丫鬟递过来的茶水。
咕嘟咕嘟喝了大半杯,然后长长呼了一口气,她对祁玫道,“还真被你猜中了,我们刚离开翠玉轩不久,就被打劫了。”
声音居然是于家的。
扮成丫鬟的楚斐和楚枂,也各自抱了个匣子进来,轻放在桌上。
祁玫走过去,把匣子一一打开,顿时间,屋子里就一片璀璨生辉,流光溢彩,从匣子里闪出的光芒,差点晃瞎了她们所有人的眼睛。
盒子里,装的赫然是那套猫眼石首饰头面。
祁玫道,“价值连城的东西,人人都想要,被打劫,那还是轻了的。”
第102章 邀请
在江湖上,有多少家族为了护住祖上传下来的一本武功秘籍,一件排得上名的兵器,或者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被人灭了全族的。
这猫眼石的消息之前没被泄漏,不然……翠玉轩岂能这么顺利的搞完活动,不岌岌可危,也会成为一些求财不要命的人的目标。
不过,这猫眼石卖出去了,还是当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消息就算传出去了,翠玉轩也沾不上多大麻烦。
看着猫眼石,楚斐到现在都还有些心有余悸,“这几套东西还是赶紧送到小主子的手上去吧,这可是小主子要留给自己做陪嫁的东西,可不能出了差错。”
桌上,除了猫眼石外,另外四套首饰都在。
赫然是今晚上最后拍卖的那几套最是贵重罕见的首饰,海蓝宝石,南红玛瑙,粉色南珠,紫珊瑚。
这几套首饰,随便拿出一套,就能作为店里的镇店之宝,夏梓晗那个人精,怎么会舍得卖出去。
见东西齐全,没有损坏,祁玫关上匣子,道,“我先带东西回楚宅,你们留在这里,明日是玉纱阁的好戏,你们做好准备。”
“是,祁玫姐姐(祁姑娘)慢走。”楚斐,楚枂,暖香和其余人齐声道。
……
寺庙大堂,夏梓晗为楚阁老烧了一本她亲自抄写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又念了一遍往生咒后,就拜了三拜,站了起来。
廖芳怡也有样学样的拿出她抄写……不,是她的丫鬟背着廖夫人,代她抄写的经书,烧给了楚阁老,又叽里咕噜的念了一遍经文,就跟着夏梓晗一起起来。
揉了揉跪麻了的膝盖,廖芳怡凑到夏梓晗的身边,看着还在念经的和尚,小声道,“人死了,真的能投胎转世,做另外一个人吗?”
“不知道。”夏梓晗淡淡的回答。
她死过,可她并没有去做另外一个人,而是做回了她自己。
“哦。”廖芳怡嘟唇。
很快,曾氏,廖夫人都起身了,两女孩默默的跟在她们身后,出了寺庙大堂。
廖夫人和曾氏在前面小声的交谈。
“听小女告诉,老夫人准备带着楚玉县主回京城去,不满老夫人,我家老爷的调任已经到了吏部,就快下来了,要是不出错的话,下个月,我们也会举家回京,若老夫人不介意的话,我们倒是可以一起启程,在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廖夫人还不知道曾氏已经决定八月十八动身。
曾氏微笑着恭喜廖夫人,“实不相瞒,我本打算带玉娘悄身离开,并不想惊动他人,所以廖夫人的好意,老婆子心领了。”
拒绝了廖夫人的提议。
九月份回去,到北方的时候,路上该冷了。
她和玉娘一老一少,这路上耽搁的时间更要长,她们还是早点动身的好。
廖夫人倒也没失望,反正早晚都是要去京城碰面的,她笑说,“那我到京城后,一定去楚府探望老夫人。”
“扫榻欢迎。”
廖夫人就笑了,她回头看了一眼女儿,就道,“有楚玉县主在,我家那顽皮猴子在京城里也算是有个熟悉的人,日后在圈子里走动,也不怕没人搭理。”
被耳尖的廖芳怡听到了,她不依了,嘟唇道,“娘,我只是贪玩了一点儿,哪里像个猴子了。”
夏梓晗就捂嘴笑。
八月十四下午,她们就启程返城。
第103章 救命
马车下山到一半,远远的,马车里的夏梓晗就听到了打斗声,还有女人被吓到的恐惧尖叫声。
“主子,前面有打斗声。”楚琳好奇的撩开车窗帘,探出头看去。
“出去看看。”夏梓晗道,又小声吩咐她,“把人救下来。”
“是。”
然后向曾氏告了退,撩开车帘,人就闪了出去。
车队停了下来,骑马走在最前面的楚家的四个护卫,勒紧马绳,护在了马车前面,而紧随她们的廖家车队,在听到动静不对后也停了下来,十几个护卫紧紧护在了廖夫人的马车周围。
前面不远处,一个婆子和一个丫鬟,护着一个头发散乱的妇人,乱滚带爬的往这边奔来。
见到前面有人,她们绝望的眼中喷出了希望,忙大喊救命。
一个黑衣人追在她们后面,大刀挥舞。
不过一个眨眼间,被追到的丫鬟,背上就为了护着主子被砍了一刀,鲜血哗哗喷出,她双手却趁机抱住了黑衣人的腿,朝妇人大喊,“太太,快跑,快……”
那黑衣人眼神阴冷,举起大刀,扎入丫鬟的胸口。
丫鬟口吐鲜血,眼睛瞪大,死不瞑目,抱着黑衣人的双手,死了都不放手。
黑衣人再次举刀。
手臂被砍了下来,黑衣人腿一甩,断臂飞了出去。
婆子和妇人吓得尖叫连连,拼了命的往这边跑。
楚家护卫戒备的看着,丝毫没有准备救人的举动。
看那黑衣人的伸手,显然是杀手,像这样的杀手,一旦接到任务,就是不死不休的下场。
所以,他们是不会随便出手,把自家主子带入危险之中的。
就在黑衣人再一次追到那妇人,大刀高高举起时,楚琳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见妇人情况紧急,她急道,“小主子有令,快救人。”
话落,她自己率先奔了过去。
但还是晚了一步,那把大刀砍了下去。
“太太,小心……”婆子大惊失色,扑在了妇人身上,快被砍成两截子的背鲜血飙出了几米远。
黑衣人抬脚把婆子踢开,再次举刀……楚琳忙从荷包里掏出了一块碎银子,手指一弹。
大刀被银子弹开了几分,在妇人脸颊旁砍了下去,妇人吓得白了脸,连尖叫都忘记了。
在黑衣人再次举刀时,楚琳已经到了跟前,两个人瞬间打了起来。
楚家的护卫随后赶到,几个人围攻一个人。
楚琳退出战场,把妇人搀扶起来,架到马车上,“主子,人救下来了。”
夏梓晗和曾氏出了马车,见妇人一身鲜血,狼狈至极,不过,虽然受到了一些惊吓,人倒是没有受伤。
而这妇人,竟然是认识的人。
“程太太?”曾氏满脸惊讶,夏梓晗神色倒是平静,好似早就预料到了会遇见程太太一样。
果然呢,和前辈子一模一样。
前世,程太太八月十四下午,被婆母唆使去地藏寺为程副将祈福,续长明灯香油钱,却在半路上遇袭,程太太和丫鬟婆子护卫都死了。
第104章 晕倒
当时,全宜安城的人都惊动了。
官府带人连夜追查凶手,在半个月后,才抓到了凶手,竟是程副将的小妾和母亲一起合谋,买通杀手所为。
小妾凶杀正室,无非只有一个原因,扶正,取而代之。
而做婆母的,竟然要杀掉儿媳妇,这简直就是灭绝人性,天理不容。
这等案子,被所有正室夫人们仇恨,若每个小妾和婆母都这样合谋去杀正室嫡妻,那她们做正室的,还有个活?
最后,小妾被判死罪,在市集上被砍头。
婆母被判大狱,关入地牢。
程副将恨极了母亲,把他大哥一家人全都赶出了门,到老也没再见他们。
而程副将也因为对妻子的愧疚,孤独一生,到死都没在续弦,身边连个侍妾都没有过。
当时,这件案子破了后,事情都传到了京城去,给贵妇们添了不少话题。
后来,茶楼里说书的把这件事编成了一个故事来讲,夏梓晗也听过多次。
而她还记得,几年后,吴总兵将会带兵去北方抵抗鞑子,可他却在打仗时因不敌而逃跑,做了逃帅。
程副将则拼死抵抗,以少胜多,不但打了胜仗,还抓了鞑子的头领,立了大功,被皇上奉为元帅,坐上了吴总兵的位置。
吴总兵却成了落水犬,官职一摞到底,从正二品降到正六品,做了程副将手底下一个门千总。
而夏梓晗在马车上听到打斗声时,就记起了这件事,这才吩咐楚琳救程太太一命。
趁程副将还没大红大紫之前,救下程太太,让程家欠下她一份大人情,或许以后能用的上。
还有,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几年后,褚景琪是在程副将的手底下做了一员小将。
而程副将的上司,是褚景琪的祖父曾带出来的人。
呃……
糟糕,怎么想起那个混蛋了。
夏梓晗甩甩脑袋,把褚景琪的脸,从大脑中甩了出去。
程太太也认出了曾氏和夏梓晗。
绝境中,突然见到了一线生机,程太太心情非常激动,满是鲜血的手紧紧抓着曾氏的衣摆,“楚老夫人,救……救救我……”
一句话未完,人就晕了过去。
夏梓晗眼巴巴的看着曾氏,“外祖母,我们救她吧,她好可怜。”
这时候,夏梓晗才露出了属于十一岁女孩的天真纯白来。
曾氏点点头,“快把她扶进去。”这算是答应她了。
几人七手八脚的把人扶进去,
“小心点。”曾氏没在意自己衣摆上印上了一个血手印,还吩咐苏妈妈,“把我衣服拿出一套给程太太换上。”
苏妈妈几人合力脱下程太太身上的衣服……而外面的打斗声,却越来越激烈。
又有几个黑衣人奔了过来,和楚家的护卫打了一起。
后面廖家的护卫得到了廖夫人的命令也奔了过来,加入了战斗,廖夫人和廖芳怡在护卫的护送下,匆匆上了楚家的马车。
“我们聚在一起,护卫们也好集中护着。”廖夫人道。
能在这时候,想到这个办法,还能冒着生命危险过来,夏梓晗给了她一个赞赏的眼神。
第105章 嫌隙
曾氏满脸愧疚道,“你看我,爱管闲事的毛病又出来了,还连累了你们。”
“老夫人这说的是什么话,我和程太太也认识,算是旧识,就是我一个人遇上了,能救她,我也得救。”
话虽如此,但廖夫人眼中闪过的恐惧,说不怕是假的,说心底没有埋怨,也是假的。
廖家跟吴家戴家不对付,虽没有撕破脸,但交情也淡了许多,特别是楚家搬来后,廖家和那两家更是水火不容。
不然,三年前,廖大人就能调去京城,还不是戴家和吴家使的坏,让廖大人失去了那次机会。
现在曾氏却为了救程太太,把她和宝贝女儿置于危险之中,她怎么能不埋怨?
可楚老夫人都出手了,人也救了,她再说什么埋怨的话,反而会落下一个见死不救的坏名声,跟楚家的交情也会有了嫌隙。
还会同时得罪程家,吴家,戴家,和楚家。
得不偿失,那她还不如做一个顺水人情。
廖芳怡扑了过来,抱着夏梓晗的手臂,身子微微发抖,“楚玉姐姐,吓死我了,外面死了好多人,到处都是鲜血,还有尸体。”又颤颤巍巍的问,“我们的人能打过那些黑衣人吧?”
“放心吧,会没事的。”又她在,绝对没事,不然,她也不会轻易出手。
夏梓晗拍拍她的手,安慰了几句,又对曾氏道,“外祖母,也不知道外面怎么样了,我和楚琳出去看看。”
“玉娘,外面危险,不许胡来。”曾氏害怕她出意外,忙拉着她。
夏梓晗一笑,“我没事的,有护卫们在呢。”
夏梓晗和楚琳出去了,廖芳怡也想跟着出去,可想到那些尸体和黑衣人,她一脸害怕,却步了。
廖家一共带来十六个护卫,楚家带了十个护卫,有六个护卫站在马车周围,戒备着黑衣人,不让他们偷袭。
而廖家十一个护卫,楚家六个护卫,和两个黑衣人还缠斗在一起。
而地上,已经躺下了一个黑衣人,三个护卫,黑衣人一动不动,明显是没了气息,而三个护卫还在动,很显然,是受了重伤。
见楚家两个护卫受重伤,楚琳脸色一凛,娇小玲珑的身影就毫不惧色的飞向了战场。
楚琳一加入,连个黑衣人应付的更加吃力,没多久,一个黑衣人就倒下了。
另一个黑衣人见状,怒瞪楚琳,大刀砍向她的脑袋,大有一刀把她砍成两半的架势。
夏梓晗手一翻,一枚小刀握在手心上,一挥手,小刀就飞向了黑衣人的额间。
到死,黑衣人都在惊诧,瞪着夏梓晗。
没想到,一个小姑娘竟然会有那么深厚的暗器功底,他刚发觉,竟连逃,都来不及。
“哼,死了活该。”楚琳走到黑衣人身边,不解气的踢了他两脚,然后才蹲下身子拔出小刀。在黑衣人身上擦了擦。
“小主子,我们现在怎么办?”把小刀给夏梓晗,望着一地的尸体,楚琳皱了皱眉头。
地上都是鲜血和尸体,马车过不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