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美味俏渔娘91(4更)
吃过早饭,将碗筷蒸煮消毒后,小渔带着丫丫去了西厢房处理螃蟹。
新鲜的螃蟹需要除去蟹壳和胃囊,沥去水分,去鳃,再用清水洗除泥沙、污物、杂质等。
然后将去壳的蟹置于桶中,捣碎蟹体,愈碎愈好,以便加速发酵成熟。
之后加盐,正好,这个时候她们做的盐就派上用场了,搅拌混合均匀,倒入发酵的坛子里,压紧抹平表面,以防酱色变黑,大概经过十到二十天,腥味逐渐减少,发酵就成熟啦。
末了她还交代丫丫:“蟹酱在腌制发酵和贮藏过程中,不能加盖与出晒,以免引起变色。失去其原有红黄.色的色泽。”为了使密封的更严实,需要在坛子盖周围涂上泥浆。
所谓蟹酱其实就加了盐,别的什么也没加,但是出来的味道却很浓郁,不管是炖汤还是将来炒菜,用蟹酱提鲜都是最佳的食用方法。
之后小渔又教了她做蚝油的方法,因为眼下又到了生蚝的收获期,若是将来丫丫可以卖调料,肯定能养活她们祖孙俩了。
除了蚝油,蟹酱,还教了她虾酱的做法,不过眼下手里没有虾,等回头聚集了虾,可以教她再做一次。
至于鱼露,制作方法就有些繁琐了,以丫丫目前的精力,也看顾不上,她只要学会了蚝油、虾酱蟹酱,回头再教她做韩式泡菜,泡椒海带丝,单是这些学会,就够这丫头生存了。
折腾完蟹酱,又到了晌午该吃饭的时候了,雨虽然停了,但风浪还不小,小渔想到晌午饭需要等鱼下锅,就让丫丫在家里生活蒸点黍米饭,她则提着木桶去海边将昨晚收获的鱼都打捞上来,倒进木桶。
其他几个笼子里有啥,她也顾不上看,因为风浪实在是太大了。
提着鱼回家,发现丫丫的火还没升起来,因为风太大,木头也有些潮,所以一直没点起来。
“等天晴了,咱们做一个灶房吧,要不然一下雨就这样,多耽误事儿啊?”
她在无名岛尚且还知道做一个厨房出来呢,怎么她们比她还要懒省事儿呢?
最后折腾一个多小时,才把火给升起来,先蒸米饭,蒸饭的时候,她已经动作利索的把带回来的鱼都给处置好了。
三条海鳗处理好后,剁成段,一会儿酱闷了。
龙利和黄花各拿出一条用来清蒸,余下的金昌、石斑、龙利、黄花则吊到房檐下等待风干。
海货就是靠这样的积攒,慢慢的堆积出来的。
小渔是说到做到的人,本着在无名岛积累的经验,以及她的神力,天一晴就去后面的山坡上找黏土,然后就地制作了土窑,烧土砖,这些土砖制作的时候,会往里面填充加筋材料,例如杉木的木纤维,狗尾草,稻草秸秆等,皆为当地易得的材料。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这些加精材料可以较大的提高墙体的抗弯抗剪能力。
一块块的搬回家,在东厢房的角落里挖好地基,做好地坪,之后将土砖叠加堆起来,高度也不算高,两米差不多就行了,还留了通风的烟道。
也不是小渔故意逞强,独自带着丫丫完成盖房子的事宜,关键奶奶的病还没好,就算叫人,人家也未必会上门,与其欠人情,倒不如自己干,好在她有经验,所以用了大概十天左右,才将灶房给做好了。
做好的灶房因为要生火,所以锅碗瓢盆什么的,也不好放,容易脏,所以只放柴火就行了,厨具用的时候就从堂屋里拿,习惯了也没啥不方便的。
她们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居然盖出一间灶房,说实话让村里人不少侧目,加之前往镇子上打听的人也回来了,不过遗憾的是,大夫根本就不知道紫菜是什么,所以紫菜是药材的事儿,也就变成无稽之谈了。
邻居还专门来找小渔说理,说她骗人,怎么怎么样,对此小渔选择了无奈耸肩。
送上门赚钱的机会他们不要,她还能说啥?看来上天都在帮丫丫赚钱呢!
【241】美味俏渔娘92(5更)
因为紫英草这个事儿,现在村里面的人对她有很大的意见,即使她说这东西能吃,她和丫丫也吃了,但是人家就是认定这东西有毒,那种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已经魔怔了一样,无可救药了。
她曾让丫丫去问那些有船的村民,能不能搭载她们出海挖佛手螺(这边人们都叫龟足),但是没有一个人答应,给钱都不搭,小渔听了说实话有些生气,她甚至觉得这些村民都是死脑筋。
“算了,不搭就不搭,大不了不去采不就完了,咱们就紧着这周遭的礁石上找和挖吧,”
通过这些日子的观察,她也算看出来一些门道,这些人连海胆海参都不知道怎么吃,更别提紫菜、裙带菜了。
活该她们发财,呵呵。
随着天越来越冷,陆续有人下地出土豆了,老太太的的病也好了七七八八,但是鉴于她始终带有传染性,别人肯定会忌惮,所以就让她老人家待在家里清洗紫菜、处理她们带回去的贝类和螺类的肉,她和丫丫则每天往返地头挖土豆。
为了避免蹲下腿麻,她专门用木板和绳子做了个干活用的凳子绑在PP上,这样一来,可以自由行走,只要想坐下就能直接坐下,一点不耽误干活,还少了随时挪凳子的麻烦,干活的效率更为高效。
一般都是丫丫挖,她往返着背和提,收回来的土豆要先到村长那里过称登记,然后才能背回家放到地窖里。
等全部收获回家,计算出斤称,再拿着该上缴税收的量送到村长家,由村长送到征收部门。
因为是土豆,不是主要的粮食,所以征收的税率是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每一千斤需要上缴三百斤。
这个比例可是相当大的,毕竟种完土豆他们的地头就封了,等到来年春天解冻了才能继续种,这中间至少要闲置三个多月的时间,如果种上冬小麦的话,倒是能解决空置的问题,但他们这儿没人种小麦,小麦成熟期需要八个月,而那些黍米粟米却只需要一百天左右,所以才造就这边没有小麦和水稻的局面。
渔民的主业应该是渔业,但是渔船又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所以他们要分出一部分力量去种地,可是种地他们也要看产量,产量高了就种,产量低了就不种,所以这边除了后世我们常吃的玉米、红薯、小麦、水稻之外,几乎都有种,要是按照我们的眼光来看,这分明是绕开了所有产量高的来种地啊。
但是现在的种子不比后世经过杂交出来的产量高,尤其后世有农药化肥,但是古时候可没这些东西,收成的好鱼坏其实看的都是天气。
小渔也不知道现在种下冬小麦还能不能发芽,毕竟正常情况下都是10月份播种的,可是现在都11月底了,出种的效果可能会不太好,但是她是真想带动大家种小麦,可是还不能用空间里买的那种杂交小麦,因为那都是种一季,如果用果实再去当种子,很多都不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农民每到播种的季节都要去买种子的原因。
思来想去,她征询过丫丫的意思后,在收获后的土地上,种上了从空间买的那种没有经过杂交的粮种,这种粮种可以无限循环的种下去,当然,并不高产。
------题外话------
余下的五更在中午。
【242】美味俏渔娘93(6更)
仅是收获一个土豆,她们俩就用了五天的时间,别人家人多,可能两三天就收完了,可是她们家没人帮忙,用了五天时间,好在果实都归了家。
之后就去麻烦村长帮她们犁地,给了十文钱的报酬,地平好之后,姐妹俩将小渔买来的麦种种下,现代都是用机器播种的,没有机器之前也有那种手工播种机,但是这些她们都没有,于是就用最土的办法,将地分成一列一列的,在土里弄个小壕沟出来,然后用手一点点的把种子撒下去,之后再将土盖上。
麦子刚种下就下了雨,正好省了洒水的钱。
小渔之所以这么大胆的尝试种麦子,是因为这里的天气比后世北方的要稍微热一点,换言之,若不是有海风刮着,是比不上北方的冷的。
为了使冬小麦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她还偷偷的用空间的洒水壶浇了两天的水,这些麦种倒没花她多少钱,毕竟不是空间的种子,能不能活也得看天,活不了开春就还种粟米。
反正他们这边冬天也不种什么,浪费也就浪费几十块钱的粮种钱。
等把地彻底收拾好之后,也到了12月了,想到无名岛周围的那些生蚝,她好心动啊。
但是她的空间已经装不了多少东西了,而且现在有了个临时的家,开船什么的不够自由,最后只能选择放弃。
在家忙活完,就去酒楼那边盯了十来天,12月5号,整个装修才正式收尾。
其实张叔都已经打算过罢年再开业了,可是她却觉得完全可以在年前挣几天的钱。
迎宾楼一共两层,房屋是木质结构的,年代久远,所以需要重新装修。
当然所谓的装修不像现代那样施张,只是重新粉刷,上漆,需要修补的地方修补一下,墙上再悬挂一些关于店里特色菜的图案,这些图案是根据后世的照片然后用软件自动转换为素描画,增加颜色之后,出来的成品。
不是她画的,却是她做出来的,装裱的很高级,悬挂在店里的比较醒目的地方。
由于当初她的设计图足够详细,小渔上上下下看了个遍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漆上的不错,悬挂的这些图装裱的不错,位置也足够醒目,行距也都够平均,就是这个橱柜做的有些差强人意。”
她本来设计的是玻璃橱窗一样的样板柜,里面可以放能让人看清的凉菜,可惜这个时候没有玻璃。
琉璃的成本又太高,无奈只能做了个纱窗一样的简陋橱柜,虽然不是很满意,但将就能看能用。
收银台和后面的酒柜摆放的就比橱柜要好。
一圈看下来,她叹口气:“就先这样吧,等回头再慢慢细致化,一步到位也不能,”
末了,她不忘问了句,“您打算什么时候开业?”
“腊月十五吧,怎样?”
今天腊月初五,距离腊月十五还有十天的时间,这十天足够将酒楼里里外外拾掇干净,也够她教李威做几样拿手的特色菜了,但是,腊月二十八就要关门了,等同于他们只营业十来天的时间,甚至还不到半个月,这会不会太仓促了?
【243】美味俏渔娘94(7更)
但是华国人从古至今对于过年都有着很深的执念,所以即使她遗憾,也是没办法的。
既然只剩下十来天的时间,那就没必要做正餐了,正好天冷,或许可以换换不一样的?
小渔想到了麻辣海鲜串串香,不过是将冒菜里的菜,都改成海鲜来卖,谁让他们这边产的就是海鲜呢?
尤其眼下天气也冷了,据张叔所说,年前可能就剩下这最后一批船运了。
抓住这个机会的话,或许一点也不比开正餐赚的少。
想到这里,她一下子推翻了自己先前所有的想法,什么教做饭,制定价目表,发传单等等,这都是为了新店开业做的准备,可如今马上就过年了,这个就没必要做了,不如留着过年之后再去推广。
前面的这十来天,就卖个热闹和人气,然后顺便再帮着推广一下这墙上悬挂出来的特色菜,到时候还愁没有人气?
小渔越想越觉得这可行,只是,卖什么呢?
生蚝?各种螺肉、贝肉、鲍鱼、八爪鱼、章鱼、墨鱼这些,都可以做成串串,但是那些鱼类就不好做了,那做什么呢?
她想到了鱼丸,可是,鱼丸里如果不加淀粉,就会很松散,偏偏淀粉不好大批量生产,唯一的办法就只有……
从空间里买这些原材料,回头等实物做出来,再更换,证明有这个实物,实物能够做出来,就OK了。
淀粉、胡椒粉等调料可以从空间超市买现成的,然后伪装成她自己做的,卖给掌柜的就行。
但是做鱼丸可不容易啊,原则上什么鱼都可以用来鱼丸,包括那些贝肉、螺肉,但前提条件是,你得有家伙事儿,可以将这些肉都搅碎,然后在调料搅拌成鱼丸做出来。
光做鱼丸还不行,太单调,所以最好加入点蔬菜,可是这个季节海边只有白菜,萝卜,再不济就是土豆和菠菜,这样才能增加可选度,毕竟住在海边的人们,谁特么稀罕鱼啊?
种类准备的越是齐全,可能生意就越好。
想到这里,她就去找了掌柜,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然后问他:“有绞肉机吗?”
没想到掌柜的说有,她还跑去看了看,虽然没有后世的那种手动绞肉机好用,但是鱼肉本来就好弄,所以足够用了。
“鱼丸我们都会做,毕竟我们这儿还有一个招牌鱼丸汤呢!你打算做什么鱼丸,跟我们说一声,这几天就开始准备起来。”
小渔想了下,“我回家写个配方单子,明天再带点调料过来,正好天也冷了,即使明天准备起来,也能放的住,不会变质,但是掌柜的,我还有个要求,我看咱迎宾楼大门的位置,有一个小的窗口,以前是卖过什么东西吗?”
掌柜的眸光一闪,“哎哟,莫不是你楞中了这个地方,想要做什么小买卖?”
小渔摇头,“不是我,”于是将丫丫一家的情况跟他说了下。
“我想你这地方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就租给那孩子和她奶奶行不行?然后让他们借着你们的地盘,卖个小吃,这样也省的风吹雨淋了,只要您答应,咱家的调料在我走之前,都免费,如何?”
【244】美味俏渔娘95(8更)
小渔回到家,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祖孙两个,并去地窖将上一季剩下的土豆扒拉出一篮子出来,去皮后,切成块儿,清洗出来的水都留着,没舍得浪费,毕竟水里面的沉淀物就是土豆淀粉的雏形。
然后拿出她从空间超市购买的菜籽油,当做是从集市上买回家的。
把土豆控水之后,开始下锅炸,炸到焦黄出锅装盘,一个盘子里撒入孜然粉、辣椒粉、盐搅拌均匀,一个盘子里撒入他们这边喜欢吃的甜辣酱,最后一个盘子里放的则是酸甜口味儿的番茄酱。
然后让祖孙俩尝。
尝完之后她们瞬间就爱上了这个味道,不管是哪个味道入口,似乎都很过瘾,都很好吃。
“姐姐,你说的小吃,就是这个?”
“嗯,一来是因为成本不高,土豆你自己就能种出来,二来也简单操作,只要炸好,撒入调料就行了,关键点就是油和调料,咱们这边可有压榨菜籽油的地方?”
菜籽油?
祖孙俩一脸茫然。
看到这个表情,小渔叹了口气:“没有的话,你们就得种了,只是,咱们家的地都种上小麦了,村里头还能租到地吗?若是能够租到,你们只怕不仅仅要种菜籽,还得种番茄做番茄酱,喏,就是这个酸甜口味儿的红酱,我能帮你们第一年,但是这往后就还得靠你们自己了,因为明年夏天我就得离开上京城找我弟弟。”
菜籽、芝麻、番茄、辣椒,如果能够自己种出来的话,那最好,实在不行,她走之前可以多给她们留一点,但长久来看的话,还是得靠自己种植。
至于孜然,这边能不能种植得试试,可眼下,就只有她们祖孙俩,如何做到田地和生意并拢兼顾,难度很大啊!
毕竟老人已经五十多岁了,这在古代已经算是高龄了,可孩子才只有十岁,小渔瞬间就发愁起来。
“租地估计是不可能了,咱们村的地本来就紧张,我家能买到两亩地已经很不容易了,谁家都想多种,山上的荒地全都是石头块儿,根本就种不了。”
既然你们做不到,那这个便宜就留给张权好了,张权好歹是镇子上的大户,他手里头的地应该有不少吧?
这个问题她等不及,于是第二天又进镇子,当面罗列了张权未来所需要的各种调料。
“首先这个油,可以种花生、大豆、菜籽,这些都能榨油,猪板油、鱼油成本太高,不利于长期发展,还有番茄、胡椒、花椒、辣椒、芝麻、番茄等等,如果咱们能自己种出来,那会节省很多成本。”
张权手里面有十亩地,但是这十亩地他都种粮食了,现在小丫头让她改种这些,他多少是有些不情愿的。
“你就不能给我提供货吗?”
小渔有些哭笑不得,“叔啊,你说你要种子,我可以帮你弄到手,可如果你对我说,让我长期给你提供货,恐怕不容易,我也是在外流浪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货商,才可以从他那儿给你弄来种子,但咱们这边偏僻,不好发货,再说需求量也不是很大,人家折腾一次还不够运费呢,你说这又何必?是不是?”
【245】美味俏渔娘96(9更)
港口镇这个地方,很少吃油,平时主要调料的摄取,多以甜菜里的糖分和辣椒里的辣,而且这里的辣椒分为不辣和辣两种,不辣的用来上色,辣的则用来调味儿,所以他们的生活里辣椒的消耗量是最大的,其次就是糖分,白菜萝卜,海鲜,酱油,大酱等等,主食就是黍米、粟米、豆制品、土豆这些。
相对比之下,内陆人的日常生活就比他们这边的显得丰富多彩多了。
迎宾楼的改造,不仅仅是装修上的,还要落实到口味儿的多元化,那么就得添加一些内陆人喜欢的吃食,这个时候油盐酱醋只能算是基础,其他的调料则是重头戏,番茄、玉米、红薯等这种稀缺作物,她能确定内陆还没有。
对于张权这边的投资,前期无疑是巨大的,也是堪称不求回报式的,但是如果他真能经营好了,也算自己的第一家分店了,将来购买海鲜干货什么的,还得仰仗张权为他奔波,所以她才这么不惜代价的帮助他。
为了能让张权更深入的了解这些调料对他将来生意的影响,她特意挑出来一些能够携带的,到他这里实验做饭,顺便教李威学做菜,结果这两个人就被出锅的各种美食惊艳到了。
“粮食你也不要种黍米粟米了,你们这边都是种这个的,你随时都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不如去种这边卖的昂贵的小麦和水稻,你们觉得呢?”
许是因为吃了小渔做的各种面食,那香辣爽口的海鲜面现在想想,就让他回味无穷,唾液分泌。
他是开饭店的,日后的主食如果搁在面上,那岂不是成了这小小港口镇上最大的一份儿香饽饽?
越想越心动的张权,再三向小渔询问:“你能买得到种子?”
“叔,麦种水稻的种子,都能在粮店买得到的,咱们这边也不是没人种,就是种子的成本要比粟米那些贵一点,但是如果种好了,回报率也是相当高的。”
在小渔的劝说下,张权最终同意听取她的意见,实验一年,等到来年开春再将自己这十亩地种什么,安排明白了,年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做鱼丸,定制豆腐。
对了,关于丫丫家小铺子的事儿,张权也做了最大的让步,事实上他也没吃亏,因为小渔为他提供这些调料的种子成本也不低,足够支付丫丫她们未来的房租了,至于将来的调料和油钱,那就他们自己商量,她就不参与了,全部免费是不可能的,象征性的收点还是可行的。
她也不想丫丫养成理所当然的性子。
而且她对丫丫的帮助也只是住在她家期间,主要目的是为了落实自己的户口问题,再来是因为这孩子可怜,她想帮帮她,等她将来离开这里了,他们或许就没有联系了。
当然,张权酒楼的生意她其实也没放在心上,她未来的目标是京城,这个小小的镇子,框不住她的野心。
但是从现在到明年夏天所赚的分成,应该足够支付她到京城的路费了。
【246】美味俏渔娘97(10更)
接下来的时间,小渔白天在酒楼帮忙,处理他们买回来的新鲜海货,如果她和丫丫有打捞到新鲜的海鲜,也会提着水桶送到酒楼,十天的时间吧,丫丫凭着自己的努力,还有小渔的帮忙,居然也从迎宾楼挣到了五百文钱。
半两银子一到手,立马就去找药铺的大夫把钱还了,还说年前要再再还一笔,这些钱她不会赖账,不能让好人寒了心,让原本已经觉得这钱打水漂的大夫,重新又燃起了希望,对丫丫的人品也竖起了大拇指。
问及奶奶的情况,丫丫记住小渔的话,没有透露太多,只说正在好转,其他的没提。
让原本还打算去看诊的大夫,觉察出她的不愿,所以就没再提这茬事儿了。
小渔跟着后厨,甚至张权带她媳妇一起帮着做鱼丸。
她拿过来的胡椒粉、蚝油、生抽、淀粉、芝麻酱等调料,是做鱼丸的基础调料,做出来的鱼丸有白色的纯鱼肉丸,黑色的墨鱼丸,红白交替的蟹棒,虾丸,因为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鱼丸和螺肉贝肉丸子,成本造价不低,所以回头的卖价自然也不会低。
为了保证这些鱼丸的大小一致,还专门做了模具出来,差不多十个就是一斤了,这样回头也好算账。
蔬菜那些好整,开业前一天收拾也不迟,所以这些日子的主要目标就是这些鱼丸。
她准备了火锅料来做回头的底料,这边鲜少有竹子,所以就让人打造了一些可以重复利用的铁签子。
先前设计的专门煮冒菜的手推车,也随着开业临近做好了。
刘奶奶的病基本上好了,但鉴于她有潜在的一些传染性,所以打算过罢年之后再让老人家出门。
这期间还是有不少邻居从她们家门口路过,张望过院子里的奶奶,和她说过几句话,看她精神一天比一天好,村民们也直呼不可思议,毕竟当初那大夫走的时候,可是摇着头走的,怎么才一两月的功夫,人就好了?
难道这个远方亲戚真的有本事儿?把人给看顾好了?
对此姐妹俩都没有做出回应,每天该干啥干啥,你们不与我们说话,我们只要做到最基本的礼貌问个好就行了,因为不会有人整天看你做事儿,所以这种感觉还不错。
姐妹俩往镇子上送鱼的同时,也会带些土豆过去,这些土豆可是开业时候他们麻辣小土豆店的主要材料,得提前预备上。
终于在忙忙碌碌等来了腊月十五开业这天。
晌午一到,酒楼的伙计们就把早就摆好串串的手推车给推了出去。
因为这个火锅味儿啊特别的浓郁,所以第一天在外面卖,更能吸引人过来。
他们准备的串串除了鱼丸之类的串串,还有新鲜的鲍鱼、鱿鱼、八爪鱼、章鱼、豆腐、海带、土豆、白菜做辅料,桌案上摆着调和好的加了特别佐料的芝麻酱、辣椒酱,可让食客根据自己的口味儿进行添加。
芝麻酱里加了盐,这些盐是丫丫做的,经过不断的分层次熬制,现在做出来的盐已经差不多没有苦味儿了。
在和张权商量之后,张权就以未来的调料来换丫丫做的盐。
也就是说,以后丫丫给他提供盐,他种出来的调料和油供她免费用。
毕竟比起其他,盐明显更贵更难得,归根究底,还是丫丫的盐没有苦味儿,才让张权冒险找她要盐。
【247】美味俏渔娘98(1更)
开业当天,酒楼上下全部摩拳擦掌,晌午十一点左右,就将小推车推出去了,然后就等着味道散发出来。
快要过年了,路上的行人匆匆而过,寒风凛冽中,一股特别的香辣味儿不住的往鼻间窜。
大家循着闻到找到了新开业,且改名会宾楼的迎宾楼,却见门口的招牌上写着大大的几个字:“串串香!”
然后就看到飘满红油的锅里,煮着各种形状,看起来很有食欲的东西,大家纷纷驻足观看。
“这是啥啊?怎么这么香?”
小二哥立即喜上眉梢,上前招呼:“客官,这是我们酒楼过年之前的热身活动,看到没,麻辣串串香,要不要来几串尝尝?好不好吃,尝了再说。”
许是因为这味道太诱.惑人了,但凡围过来的,都忍不住咽起了口水。
“看到没,这边的是肉串,全部五文钱一串,这边是素的,三文钱一串。”
“哎哟,这你不便宜啊!”
“客官,我们这可都是实打实的肉做出来的,光是做起来就耗时耗力,可费劲了,何况咱平时吃鱼肉还得亲自杀,杀了之后还得做,做了之后吃的时候还得自己剔骨头,多麻烦啊,可是你看我们这儿,流光滑嫩的团成了鱼丸,这么大个儿,鲜嫩多汁,好吃的很呢!”
“行了行了,别废话,先给我来两串尝尝,好吃了我再买。”
“好嘞,那你想吃什么,就自己选,这个白色的是鱼丸,红白交替的是蟹棒,那个是虾丸,这边的是螺肉做的螺丸,还有贝肉做的贝丸,这边这个是章鱼小丸子,齐全的很呢,想吃哪个选哪个!”
“嘿嘿,有点意思啊,看着还挺稀罕,行,那我就选两串。”
选了两串以为拿在手里直接就能吃,谁想到却直接给你捋到了碗里,挤了点调好味道的芝麻酱,然后抬头问。
“要不要葱花和芫荽?辣椒呢,还加不加了?”
“等等,那啥,先什么都别给我加,让我尝尝它最纯正的味道,吃完要是好吃,我再尝别的。”
小二哥闻言,就指了指后面:“得嘞,客官请这边请,就餐在里面,站在外面太冷了,快请进。”
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刚开始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那些肉丸上,所以素食这边就没有多少人关注。
不过小二哥们也不急,有条不紊的收着钱,先给钱再吃饭,因为人多,怕乱了套。
这鱼丸的味道可是经过小渔和李威两个人反复调整多次才调和出来的,有的鱼丸里面还加了汤汁儿,一口咬下去,满嘴流油,好吃的不得了,如果再搭配芝麻酱葱花辣椒,这么一中和,哎呀呀,绝了!
所以,他们不怕他们觉得不好吃,就怕他们吃了停不下来。
这不,第一个进来的那位老哥,已经连续拿了十串肉串了,最后算了下价格,实在没舍得再吃肉丸了,于是又拿了十串素串,素串里有豆腐、海带、白菜、土豆片、黄豆芽等等,煮熟了之后的味道也非常的美,这个香辣咸香的口感也和他们平日里吃的那种甜辣味儿不一样,非常新奇的味道,反正总结下来,就是俩字,好吃!
------题外话------
多谢读者【冰雪媄人】【千寂雪】【浅夕】们的小说币打赏。
还要感谢读者【拾月】【谁温暖了岁月】【下一抹雨季倾城】【依海听风】【小胖丫雨薇】的月票,谢谢你们,也感谢所有正版支持的宝宝们。
【248】美味俏渔娘99(2更)
迎宾楼之所以更新为会宾楼,是因为小渔想开个全国连锁店,当然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张权的认同。
而且会宾和迎宾相对比,明显前者更为顺口。
今天是试营业的第一天,丫丫和她都在后厨帮忙,今天的重点在串串上,所以小土豆没有登场。
等今天将串串卖出了口碑,明天小土豆就可以登场了。
仅是晌午这一顿饭,他们就准备了差不多二十两成本的串串,一直卖到下午两点,人才逐渐没了。
数钱之后,张权立即乐开了花,“我的天啊,小渔,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就晌午这一顿饭,我就赚了二十两,对半赚啊这是。”
“叔,你算人工了吗?”
“算了算了,就是扣除人工之后的利润,成本咱早上不就核算过了?一顿饭就二十两利润,叔现在发现了,今年我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留着耐心听你说话,看,咱迎宾楼起死回生成会宾楼了。”
张权搓着手,眼睛都笑的眯成了一条缝,看得出来,他的心情非常好,甚至觉得从会宾楼装修到年前的这十几天的试营业,决定都没有错,果然,跟着这个丫头的思路走,是对的。
“那明天我们丫丫可以出摊了吧?”
“可以可以,只是她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吗?”
小渔点头,“准备好了,”
“那行,明个儿你们俩就忙活你们那一摊吧,叔这边人手够了,我和你婶子也会在后厨帮忙,大家齐心协力,把这个热身活动,做的好,做的满,最好让他们天天都惦记着吃这口,其实吧,我晚上也想摆摊的。”
“叔,过犹不及啊!”
“唉,那好吧,美食的确是,让你天天想着的那种,才最有魅力,再好吃的东西,如果你每次都能吃得到,那就失去了一定的趣味性了。”
接下来几天,姐妹俩就住在了后院,也不回村,奶奶的身体已经大为改观,家里有粮食有菜,她会很好的照顾自己,她们俩呢,就趁着年前这段时间,多挣点钱,好把欠下的债早点还清。
第二天一早,她们俩早早的起来做早饭,吃过早饭之后,就开始削土豆皮,切土豆丁,洗过的土豆水都留着,回头至少能登出来点儿土豆粉。
十来点左右,麻辣串那边就有人等着吃了,但是那边熬煮需要点时间,只有煮的时间长了,味道才能融入到食材里不是?所以,姐妹俩的机会就来了,做好一份麻辣土豆块儿之后,就拿着跟长竹签,到人群里请人家品尝。
这麻辣口味儿的里面加了孜然粉和辣椒粉,所以这味道出来后,就有点像烧烤的味道,非常的香。
他们的盐已经融入到了土豆里,没有特别的苦味儿,这土豆吃起来外焦里面,麻辣爽口,过瘾的很。
但凡品尝者,无一不被这个味道吸引,在那边麻辣串还没煮好的空当,这边就有人开始来买这五文钱一份的麻辣小土豆了,为什么是小土豆呢?因为小渔挑选的都是那些卖不上价格,却味道都不错的小土豆,一个土豆直接切成两半就能油炸了。
------题外话------
今天我努力万更哈,凌晨上五章,晌午会和昨天一样,尽量传够一万字。
【249】美味俏渔娘100(3更)
土豆不值钱,但是油炸之后再加入调料,那价格一下就上来了。
除了麻辣的,还有甜辣的,属于番茄酱口味儿的酸甜味儿,这种适合老人和孩子吃。
古代可没有一次性的碗,所以想吃小土豆就得到店里坐着吃,一份给一个竹签子,这种竹签子吃完以后还要回收,为了节约成本,回头清洗干净就行了。
所以今天来会宾楼用餐的,大多都是一大碗调过酱汁儿的串串,一小碗油炸小土豆。
食客们没有吃过这样新鲜的小吃,所以尤其的稀罕,比之昨天,今天似乎有突破三十两利润的架势。
而丫丫的小吃摊生意也非常好,准备了五十斤土豆,一个晌午就卖完了。
如果这五十斤土豆拿出去卖,顶多两文钱一斤,卖100文钱,土豆之所以便宜,是因为这里家家户户都种土豆,它都泛滥成灾了,可不就廉价了?
可是当这五十斤土豆变身为油炸土豆块儿之后,身价就翻涨了十倍不止。
一斤土豆平均下来能卖三份(量大实惠),三份就是十五文钱,五十斤就是750文钱,扣除成本的话,差不多能赚三百文钱,一个中午就能赚三百文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照这个速度下去,春节前应该能攒三四两银子,足够还大夫的欠账了。
小渔在心里啪啦啪啦算清楚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丫丫虽然不会算账,但看到那么多铜板,早已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要知道,她这辈子都没见到过这么多的铜板!继而对小渔的感激之情,已经不是简单的话语能够说得清了。
接下来到腊月二十八,十二天的时间里,小渔和丫丫一共卖了十两银子,扣除成本,净赚五两。
成本里有油,植物油是小渔提供的,还有那些调料,所以丫丫直接给了小渔六两银子。
“姐,这四两银子我拿去还大夫,剩下的钱都给你,没有你的帮忙,我连这四两银子都赚不到。”
小渔没有拒绝,收下了,丫丫看她没有拒绝,松了口气,之后酒楼就在门口挂了告示,大年初六重新开业,届时将会有新店开业的活动,让诸位食客等待惊喜。
另外一边,张权也赚了不少,平均每天20-40两的净利润,十三天下来赚了四百多两银子,扣除人工费之后,净利润能达到400两,然后他转头就分给小渔200两。
理由是:“你给我干了那么多天的活,又拿了调料过来,所以咱们五五分成,占便宜还是吃亏,就这么着了,叔手里可供周转的钱也不过,也需要过年,所以小渔啊,你就担待点哈!”
小渔佩服张权的实在,事实上她也没觉得给少了,便大方的收下了:“谢谢叔,这钱不少了,我很满意的。”
“那就成,那咱就这样哈,我得去接我儿子了,那小子从府城读书,今天才回来,你们俩也早点走,天黑就危险了,还拿那么钱,要不我找人送你们?”
“不用了叔,大家都着急回家呢,你们也赶紧去吧,我和丫丫这就走,天黑之前能到家,没事儿。”
于是小渔把钱收拾好,放到空间里,先陪丫丫去还了账,也替她把最后的几百文添上,至此无债一身轻。
【250】美味俏渔娘101(4更)
之后两个人又卖了一些过年的必需品,红灯笼,红纸,点心,至于猪肉鸡肉啊啥的,没买,太贵,而且也不新鲜了,棉衣什么的,就用上次买的棉花做了三身衣裳,足够她们祖孙穿了。
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冬天天黑的早,其实时间还早,奶奶知道她们今天回来,早早的等在了门口。
老人家这半个月在家喂喂鸡,做做饭,吃吃药,身体基本上没多大问题了,偶尔还会去摊子上赶海。
姐妹俩在酒楼门口卖炸土豆的事儿,现在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甚至还有人去买过,在钦佩她们俩能干的同时,也渐渐开始怀疑当初这小姑娘说紫英草能吃的话,也许是真话?
小渔丫头看着挺能耐的样子,要不然咋几天不见就能和人家迎宾楼的老板攀扯上关系?
在迎宾楼门口卖炸土豆,多好的位置啊,她们俩是怎么做到的?
所以,原先还嫌弃老太太,怕她没好完,不敢上前攀谈的村民,在得知小渔姐妹俩在镇子上酒楼里卖起了炸土豆,做起了小生意之后,就开始来老太太这儿套话了。
老太太又不是个傻的,尤其通过这次生病,也看尽了世态炎凉,在她和小孙女最无助的时候,谁帮他们,谁落井下石,她心里比谁都都清楚,所以对于真心实意关心她的人,她给予笑脸,对于那些打着关心的旗号,实际上是来这儿打探虚实的,她用一问三不知来回应。
就这样,好不容易盼到俩孙女回来,可把她高兴坏了,早早就做好饭,等待她们回家。
等姐妹俩洗漱好,整理好东西,一家三口围坐在灶台前的时候,老太太眼含热泪的看着小渔,说了好多掏心窝子的话。
“他们都说你傻,自己一个人多自在,凭你的本事,完全可以一个人做生意,偏偏要留在我家,带着我们两个拖油瓶,丫头,你这是何必呢?”
小渔不以为然的笑笑:“奶奶,人活一世,就图个顺心顺意,我乐意,别人怎么说咱不管,咱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至于他们,我也没打算藏着掖着,等开春了,我会帮他们赚钱,至于他们听不听,那就不关咱们的事儿了,我这也是看在您的面子上,要不然,我也不会去管这个闲事儿。”
“丫丫说你想落户在我们家?所以才,”帮我们的?
“奶奶,我懂你的意思,其实最开始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随着我们相处,我都快要忘记这个目的了,毕竟我在岛上独自生活了四年,若非挂念弟弟,我也不想离开,既然来到了你们家,和你们做了亲戚,这也是个缘分,我喜欢过这样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我还有很多不能说的任务要去完成,所以,我们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吧,也许我这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了。”
老太太听完之后,若有所思的看了看丫丫,又抬头朝小渔看过来,小渔被她的眼神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奶奶,你是不是有话要交代?”
【251】美味俏渔娘102(5更)
晚上睡觉的时候,小渔辗转反侧睡不着,因为今天晚上刘奶奶对她提了个请求。
“孩子,我这次生病势头凶猛,好几次担心自己挺不过来,丫丫怎么办。现在有了你,我想我老太婆总算有个心理依靠了,你可不可以带丫丫一起离开这里?你把她当妹妹也好,当丫鬟也好,总之丫丫就算我交代给你了,我老了,说不定哪一天就不行了,丫丫怎么办?她一个女孩子到哪儿我都不放心,可是你这个姐姐却当的有鼻子有眼的,奶奶对你放心,所以就厚着脸皮在这儿求你,把丫丫一起带走吧!”
当时丫丫也懵掉了,拉着奶奶的手,泪流满面:“奶奶,我不走,我要陪着你,”
“傻孩子,奶奶老了,随时都有可能去见你的父母爷爷,哥哥姐姐,咱家就你这一个独苗苗了,你要是留下来,将来我走了,谁来护你?你小渔姐姐是真心对你好的人,这些年了,奶奶看了这么多人,唯有你小渔姐姐可靠,所以,你跟着她走吧,将来如果有机会,逢年过节回来看看我就行了,我一个老太婆,多活一天是一天!”
……
晚上这顿饭,吃的很艰难,因为这是个悲伤的话题,几乎是一个老人临终的嘱托。
小渔拒绝不了,最终还是应下了。
但她也没想过就这么离开,让老人孤独终老。
当初她之所以想着帮助这些村民,就是想着她离开之后,他们能对祖孙俩好点儿。
现在既然丫丫要跟她走了,她就将老太太托付出去。
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这些村民还有张权了。
年过的很快,丫丫家也没啥好过的,在她们看来,每天只要能吃饱,比过年还要让她们觉得开心。
所以当别人家热热闹闹过大年的时候,她们家还和平时一样,该吃吃,该喝喝,唯一多了点心和糖果,她骗她们说是张权给的,实际上是她从空间买来的,也算过了个带甜味儿的年。
正月初五,小渔带着丫丫去了张权家里(住在酒楼后面的巷子),提着礼物给老板拜年。
在张权家里,她见到了张权的儿子和女儿,他的两儿一女如今都在府城读书,女儿亦然,足以可见他是一个很有远见的爹爹,大儿子已经十八岁,中了秀才,小儿子十五岁,童生试已经过了,小女儿上的是女子学堂,主要学习规矩礼仪,琴棋书画,这仨孩子身上都带着书卷气,一点不像出身俗气的商贾之家,看得出来,作为父母,张叔张婶是成功的。
她和丫丫的到来,没有人别人显出不耐烦,上下应对的都很得体有礼,她还好,丫丫没见过这样的阵仗,总觉得人家有礼了,她就变得异常紧张和尴尬,好在她们呆的不久,除了半年就是问了明天开业的相关事儿,得知不需要过来帮忙,就和丫丫提前告辞了。
她也觉得不自在,所以如果留下来吃饭,那就更尴尬了。
“姐姐,读书的女孩子都这样的……规矩吗?”丫丫想了半天,才说出了这么个词来形容。
------题外话------
剩下的章节大家晌午12点前来看。
【252】美味俏渔娘103(6更)
小渔能明白她的意思,笑着打趣:“是啊,因为读了书、学了礼仪之后,她们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该做,怎么做才得体,怎么做不会受人指点,懂得越多,行事就越小心,丫丫想不想读书?”
丫丫犹豫了一下,“我虽然也想读书,可是姐姐,我觉得那样活着好累啊,你看那位姐姐,始终端着自己,笑的也好勉强啊,我觉得那不是发自内心的笑,一点也不爽快,如果读书以后我会变成那个样子那还是不要了,我还想干活挣钱呢,像她那样的,只怕得找个人来伺候。”
小渔噗嗤一声乐了:“丫丫总结的很到位呀,哈哈,”
“我喜欢姐姐这样的人生,潇洒肆意,懂得也多,也识文断字,虽然没有女孩子的样,也被他们说抛头露脸了,但自己活着舒坦才重要不是吗?我们又不是要去当公主,嫁皇上,干什么要把自己变成那个德性?多憋屈啊?”
跟在她身边一段时间,受她的语言影响还挺大的,但是丫丫很聪明,分析的也很到位,她之所以答应奶奶,带着她,也是觉得自己一个人太寂寞,创业路上也需要人帮忙,与其将来找个不熟悉的人做丫鬟,还不如带着丫丫这个知根知底的妹子。
“好,丫丫想学,回头姐姐就给你找个先生教你读书写字,这是做人最起码要会的东西,至于那些规矩礼仪,我们也要学,不止你,连我都需要,我们只有学会了,才知道怎么做不会被人耻笑,但在没有客人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随心所欲的做我们自己,就刚刚那位姐姐,在自家人面前,人家未必那样,知道吧,都是给外人看的。”
丫丫顿悟:“原来如此啊,姐姐,当个女孩子真不如男孩子自由。”
小渔摸摸她的头,感慨万千:“万恶的旧社会啊,可怕的封建糟粕,对女性的要求过高不说,还不把我们当人看,算了,说再多你也不懂,等回头你走出这个镇子了,就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可怕了。”
奶奶不放心她其实仔细想想,也是情有可原的,一旦刘奶奶离世,丫丫指不定会落到什么下场呢!
俩人回家之后,又收拾了一小车土豆,只是这次再去借手推车的时候,原先借给他们的那户人家居然不借了。
人家也没说不借给你,就只说这个小推车明天还有用,不能拿给你用。
这小渔哪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年前他们买了六七百斤的土豆,如今家里的土豆还能卖一个月左右。
既然人家不借,小渔也不急,“没事儿,我们每天去的时候,背一点过去,剩下不够就在镇子上买,反正也不贵,买的还大,实在不行,我们明天看看,能不能买个小驴车,这样咱们俩来回也方便很多,要不然全把时间浪费在了路程上。”
马上就要开年营业了,年前那段时间他们也空出来了一斤多的淀粉,不止是他们这边,是加上了后厨那边的洗土豆片的水,才积攒一斤多点,真不容易啊!
【253】美味俏渔娘104(7更)
其实想要洗出更多的淀粉出来,就得把土豆打成浆,这样的淀粉才能积攒的更多。
可是串串那边切片还行,如果打成浆,那就得做成土豆泥丸,这道菜倒是可以加入到新菜单里,避免浪费。
小渔已经将自己垫的那三个鱼笼收到空间里了,留给奶奶的就还是买的那俩鱼笼,她老人家去海边不安全,所以现在都收回了家,平日想吃点荤腥,就去海边赶海挖点贝螺肉,她们回来再带点猪肉或者鸡肉,就够她们一家的生活所需了。
初六天不亮,吃了奶奶做的早饭,姐妹俩就背上竹篓,小渔力气大,就背了四十斤,丫丫年纪小,又没多少力气,就让她背了十斤,五十斤差不多够她们卖了,更何况,昨天去的时候,也背了不少。
就这么一路磕磕绊绊的到了镇子上,没有从正门走,直接进入后厨。
丫丫自己先去给土豆削皮,小渔就把今天制定的菜单拿出来,在李威来了之后,就认真仔细的教起来。
他们做的实验品,都被这帮小子们当早饭吃了。
“开业第一天,优惠力度要大,今天所有菜品都按半价卖,不管是凉菜还是热菜,也不管是不是新菜还是老的招牌菜,咱都让食客特价尊享的到,这紫菜蛋花汤一桌送一大盆,消费满三百文,再送一份油炸小土豆,今天就先这样,昨天我已经和张叔说过了,他也同意了。”
“那麻辣小串还卖吗?”
“卖,还摆在外面,趁着天冷,我们再买一俩月,过了这个天,这小串可能就没现在这么火爆了。”
因为晌午还要卖小串,所以后厨的工作需要做好多,小渔也加入了准备当中。
新装修之后的会宾楼,不单单是内饰环境更上档次了,就连餐具,也在小渔的建议下,花大价钱印上了独属于他们会宾楼字样的餐具,工作人员从里到外的衣着服饰都做了统一。
至于点菜的菜单,除了小二哥张口报之外,整个大厅里就悬挂了二十多张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客人想吃什么,也可以看图点菜,还有前面橱窗里的凉菜,外面的串串,小窗口的麻辣小土豆,花样之多,让人眼花缭乱。
另外他们还雇了几个人,穿着他们店里店小二的统一服饰拿着专门去书局印的传单,到码头、镇口、菜市场、早市等地方派发传单。
十点左右,张叔一大早就请过来的舞龙舞狮队到场,锣鼓喧天之下,红地毯、红灯笼、红对联将会宾楼装扮的喜气洋洋,节日氛围十足,吸引了大批的食客驻足观看,一下子就把氛围带起来了,再时不时的撒点瓜子糖果,人气一度达到高峰。
张叔也穿着喜庆的红色对襟夹袄,不停的对来往的食客作揖介绍。
“来来来,大家都过来瞧一瞧品一品啊,年前咱们会宾楼经过重新装修,不但菜色比以前更加丰富,就连内置环境,点菜方式都极其新鲜,今个儿是我们开年开业的第一天,往后三天,所有特色菜一律半价销售,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儿了啊,赶紧的进去看看。”
【254】美味俏渔娘105(8更)
一听说有新菜色,还半价销售,而且年前又有麻辣小串造势,那人多的,都排老长的队,这些他们都看在眼里,早就充满好奇了。
这不,已经开始有人朝掌柜的喊:“那有没有麻辣小串啊?麻辣小串有没有?还有那油炸小土豆也很好吃,这两样小吃还卖不卖了?”
“卖,今天都卖,油炸小土豆只要你满300文就会赠送一份啊,还有,我们每桌都给赠送一碗你们从来没喝过的汤,前提条件是每张桌子都坐满啊,坐满了才会送汤,具体条件大家可以进里面问问,桌子上有瓜子,可以先进屋唠唠,喝杯茶,暖和暖和。”
一听有这么多好处,那些手里有俩小钱的人,都开始往会宾楼内走,这一走进去不打紧,顿觉眼前一亮。
红色,入眼之处,皆以喜庆的中国红为底色。
甚至在酒楼二楼的四个方向,分别悬挂着四个巨大的红色中国结,巨大的红穗穗垂直而下,随着风而轻轻浮动着,非常漂亮。
几盆象征着绿色的植物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让人一看就有一种心情舒畅的感觉。
最让他们惊叹的是,酒楼内部的墙上悬挂了很多画,这些画不是名家名作,反而是让人垂涎欲滴的菜色和名字,让人一看就知道这道菜是什么样儿,难怪刚刚掌柜的说,现在点菜方式和以前不一样呢,果然够新鲜,也够另类。
老顾客一看就知道这是新增的菜色,不但名字新奇,就连菜的样子也是没见过的,就好奇的问小二。
“小二啊,你们这画的都是酒楼新增的特色菜吗?”
“是啊是啊,今天开业,至少有十道新菜,一律半价品尝,不过三天之后就恢复原价,到时候想要品尝的话,可以看当日的特价菜,因为这些菜需要准备很多材料,是以每天一荤一素交替着准备。”
店小二讲清楚后,就指了指每个桌上用木板黑字写的十大招牌菜菜单,上面罗列了菜色的名字和价位,可谓一清二楚,当然搭配的还有一些酒楼原本的菜,这个菜单一正一反,有荤有素,有热有凉,有汤有主食,基本上都能满足食客的要求。
想这样的木头空白菜单,小渔还准备了不少,等到时候再根据当季蔬菜瓜果、海鲜进行菜单划分。
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小渔还亲自出来将今天的这十道菜进行详细的介绍。
招牌一是她上次做的香辣虾/香辣蟹,这个以麻辣鲜香为主,非常下饭,为酒楼主推菜色。
招牌二是现代的大众菜番茄炒鸡蛋/虾仁蒸蛋羹,鸡蛋不稀奇,稀罕的是她的番茄酱,是她的生抽酱料。
招牌三香辣豆豉蒸鱼,蒸鱼在港口镇很常见,可豆豉却闻所未闻啊,这么一搭配,可不就成招牌三了?
招牌四海鲜血旺,不过这个血旺和后世的还不太一样,因为这里没有牛肚牛杂(牛是劳力,不可宰杀)之类,所以她用的是猪大肠以及豆芽和猪血做配料,当然回头也能用鸡血或者鸭血来取代。现成收购上来的鱿鱼或章鱼,豆瓣酱以及辣椒蒜末之类的一搭配,改造的海鲜血旺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