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TXT下载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全文阅读

作者:长青树长青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txt下载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86章 蓑衣

    “回头让二哥找几个人,这铺子早修葺好早开张,”薛四虎又笑道,“估计也就修几天,我们家铺子就得开张了。”

    “对了,小琰,”薛四虎想起一件事,专门看向薛琰,“你又得写一下‘薛记米线’这四个大字了,这可是我们家主要卖的东西,我好拿给人照着刻字做牌匾,咱们家都有铺子了,到时候开张大门顶上肯定是要挂匾额的。”

    “嗯。”薛琰应了。他回家就写。

    到处看了看,确定都要修葺哪里,薛四虎心里都有了数,才跟姜月和薛琰一块从这以前是客栈的铺子里走出来,然后,给门上锁。

    随即,三人来到他们家的摊位上。

    已经快午时了,摊位上已经有两个人在吃米线了,刘桂霞、薛二虎、薛大贵、李青树娘、何金山娘五人因为人数足够,现在还不怎么忙,挺闲的,就是正午最忙的时候,这五人也忙的开。

    当薛四虎跟刘桂霞和薛二虎说了已经买铺子的事,刘桂霞和薛二虎都很高兴。

    薛二虎还立刻答应等回村了,他就找几个能修房子的人来镇上将那铺子好好修一下,争取早点搬进去。

    这都来摊位了,薛四虎、姜月、薛琰就都没急着回家了,而是留在摊位上,打算跟刘桂霞他们一块收工回家。

    因为又多了薛四虎、姜月和薛琰不时帮一下忙,今儿午时这摊位上,自然更是能忙的过来。

    午时快过的时候,也没人来这吃米线了,天气还阴了下来,担心会下雨,就不耽搁了,忙收摊回家。

    两辆牛车,一辆牛车是他们家自己的,一辆牛车是田大叔家的。

    回家的半路上,真有雨点落下来。

    好在最近天气时阴时晴,有要下雨的迹象,大家就都带了斗笠和蓑衣,薛二虎第一个感受到雨点,也是雨点第一个落在他脸上,他便忙停了牛车,让大家赶紧戴斗笠披蓑衣,别淋到了。

    “月宝,快过来。”刘桂霞抽出一件蓑衣,便忙给坐在牛车上的姜月披上,并系好带子。

    姜月本来就那么丁点大,这蓑衣又大,一下就将她整个身体给遮的严严实实,牛车上还拖了长长一大截,只一个小脑袋露出来,也就更显的她小了。

    薛琰接过他二哥快速递过来的一个斗笠,没自己戴,而是放在了姜月的小脑袋上,这下好了,姜月就只有一张白白净净的小脸露出来。

    姜月就看了薛琰一眼。

    薛琰站在马车上,也戴了一个斗笠,被四哥快速披系好了蓑衣,然后才又坐回她旁边,他也没好哪去,人单薄,全遮住了,也只露出一张斯斯文文又稚嫩的脸。脸自然也不大。

    刘桂霞他们其实也差不多,因为都坐在牛车上,能将全身都遮住,只露出一张脸。

    只有薛二虎和薛四虎,因为要各赶一辆牛车,身体没法被蓑衣给全部遮住。

    这牛车还没又赶起来,雨点就越来越大了。

    怕地太湿变泥泞了牛车就不好走了,薛二虎和薛四虎他们一戴好斗笠披好蓑衣,就赶紧赶牛车继续回家。

第587章 姜汤

    “总算下雨了。”李青树娘坐在马车上,躲在蓑衣里,还挺高兴的。

    “可不是。”刘桂霞、何金山娘也都挺高兴的。

    这都两个多月没下一滴雨了,让她们都怪想念的。

    下雨也好啊,庄稼就不用总是费力用河水灌溉了。

    虽然觉得下雨好,但雨越下越大,牛车又慢,很快道路还是变泥泞了,甚至,薛二虎赶的那辆牛车还因为一个轮子陷进了坑里,坑里已经积满了水,又打滑,牛车一时没法出来。

    也是积了水,看不到那有个坑,轮子才不小心陷进去的。

    薛四虎忙停了他赶的牛车,下牛车,去后面推他二哥那辆牛车。他一个人推也没用啊,刘桂霞也忙下去了,李青树娘和何金山娘也都忙从牛车上下去帮着推,薛大贵难得也不好意思了,也下了牛车,去推。

    见姜月和薛琰也有想下牛车的打算,都不等两人起来,刘桂霞就生怕她家两宝贝孩子淋到雨生病,小孩子抵抗力弱,只见刘桂霞在雨中朝姜月和薛琰大喊:“你们别下来!别下来!”

    还一只大手不停的舞着,让他们俩一定要坐好。

    看牛车好像要推的从坑里起来了,姜月和薛琰便听话了,乖乖的还坐在马车上,让蓑衣将他们整个都捂的紧紧的。

    斗笠大,蓑衣也大,雨水打在上面,都顺着边缘滴落下去,姜月和薛琰看似坐在大雨中,但其实里面根本没淋到雨,就连脸上都没打到一点水,只是因为雨下的太大了,感觉周围都是雨的湿气。

    好几个人推呢,那轮子还是被推的从坑里出来了,不过,刘桂霞她们已经被雨淋到了不少。

    等马车快到村口的时候,又碰到了不放心,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来接他们的薛一虎和李荷花。

    李荷花说家里熬了姜汤,让李青树娘等人都去喝一碗。

    等牛车到家门口,李荷花就抱起姜月,蓑衣那么大,姜月一被抱起来,蓑衣都将她的脚给遮住了,雨也淋不到她的脚,她就这么干干的回到了家。

    薛琰也是干干的,因为薛一虎抱的他。

    不过,尽管姜月和薛琰干干的,一点没淋着,但手里都还是被李荷花急急塞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快喝,去去寒。”

    “嗯,谢谢大嫂。”薛琰和姜月都道了声谢,才开始慢慢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喝着热热的姜汤。

    姜汤一点都不好喝,但他们却喝的眉头都没皱一下,表情依旧很平静。

    李青树娘、何金山娘、薛大贵三人一人喝了一大碗姜汤,就急急回家去了。

    好在薛一虎看今儿天气不大好,就没在棚子底下做东西,而是上午就跟薛大富和李荷花一块到玉米地里将那一亩玉米都给收上来了,又抢在下雨之前,将玉米都几个一块,打了结,不仅挂在了棚子底下,也挂在了走廊的墙上,满墙都是,黄黄的玉米棒子。

    姜月一边喝着姜汤,一边静静站在堂屋门口,走廊里,屋檐下,看着雨还在不停下着,又看看棚子底下悬挂的黄澄澄的玉米棒子。

第588章 他是个好孩子……

    再看看旁边墙上满墙的黄玉米棒子,因为她和薛琰四月份的时候换栽过玉米壮苗,今年家里那一亩地的玉米算是大丰收。

    白、紫、黑三种玉米因为只各换栽了几棵,家里每样都留了四个玉米棒子的种子,打了结,也悬挂了起来,但却是挂在堂屋里的墙壁上的,还挂了不少黄玉米棒子,那黄玉米棒子也是留着明年做种子的。

    这雨下到晚上大深夜才停止,而第二天一早,天又放晴了。

    万里无云。

    “小琰,小琰,”薛四虎一边到处翻找,一边大声喊,“昨天让你写的薛记米线那四个大字你放哪了,我要去镇上了,得拿去镇上给人家刻牌匾。”

    “不是在这么。”薛琰进来,将昨儿个已经给他四哥,但他四哥又随手放一边的东西又递给了他四哥。

    “原来在这啊!”薛四虎乐了,“我都给忘了,我明明记得你昨天给我了,但我就是忘了在哪了。行行行,我拿走了啊。”

    刘桂霞也还没去镇上支摊,也准备要去镇上了,不由地便又想念她三儿子和五儿子了,忍不住说道:“我们家这都买铺子了,三虎和五虎也不在,五虎老早就说家里今年肯定能买铺子专门卖米线,到时候就可以做匾挂上了,还都说要等着这一天呢,这要是他在家,还指不定会开心成什么样子呢,他是最咋呼的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军营里好不好。这都去半个月了……三虎我还不怎么担心,他块头大,一般人也不敢欺负他,但五虎,细胳膊细腿的,又老是咋咋呼呼的,说不定就有人欺负他,以前那个柱子不就是爱欺负他吗,但他又懂事,从来不跟我们说,都偷偷忍着,他是个好孩子……”

    说到这,刘桂霞还红了眼,忙低头抹着眼睛,就跟薛五虎正在军营被欺负一样。

    姜月他们都还没来得及说话,薛大富就道:“那是军营,管的严,谁会欺负他啊?你就是爱瞎想!”

    “娘,你就放一百个心吧,”薛二虎笑道,“人是邵公子亲自招进军营的,邵公子就算不徇私对三虎和五虎多加照顾,肯定也不会让别人欺负他们的。

    “对对对,是这个理,是这个理,”刘桂霞立刻就笑了,“是我瞎想了,瞧我,就是太想他们了。好了,我们快去镇上摆摊吧。”说完,人忙忙的朝外走。

    院子外,薛大贵、李青树娘、何金山娘已经都来了。

    还来了几个要跟着一块去镇上,却是负责修葺房屋的人。

    这些人都是薛二虎昨儿个傍晚的时候冒雨,在这十里八村找的很善于修葺房屋的人,有年纪大的,也有年纪小的。

    因为还要带不少东西去镇上,两辆牛车不够,又去跟人借了一辆牛车。

    然后,薛四虎他们就去镇上了。

    *

    与此同时,镇南军营。

    虽然同属南方,但镇南军营昨天却没有下雨,不过前几日倒是下了两天的雨,没法露天训练。

    那两天,不识字的,都在帐篷里识字,薛三虎还好,依旧跟平时一样,可薛五虎就不行了,差点没将他逼疯。

第589章 这些人怎么回事啊!

    训练苦一点,他不怕,他是庄稼人,他能吃苦,但他却一点不想这么动脑子,也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脑子。

    他哪知道,在军营还要读书认字。

    他要是知道,估计当初他就不会跟着他三哥来这军营了。

    好在日子长了,他现在多少也习惯了点。

    一开始那几天他都睡不着,尤其他还和他三哥被分在了不同的帐篷里,还不在一块训练,他跟新兵一块训练,三哥单独被邵国公训。

    邵国公就比训新兵狠了,一开始大家还很羡慕他三哥,觉得邵国公器重他三哥,他也羡慕,可自从大家亲眼目睹了邵国公是将他三哥往死里训的时候,训练强度比他们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大家现在已经一点不羡慕了。

    十夜大哥跟他说,邵国公对他三哥期望过高,所以要求的比较严,但平时,对他三哥还是很好的。

    他也觉得。

    平时邵国公对他三哥比对亲儿子还好,他已经不止一次看见镇南大将军在磨后牙槽了。

    镇南大将军……也就是邵大哥,真的很可怜。

    他有时都怀疑邵大哥是不是邵国公亲生的,一开始他还以为邵国公就只嫌弃他,他还自卑了好几天,后来他发现,只要长的不高大的,基本都被邵国公嫌弃了,就连邵大哥这个亲儿子也没好哪去,他心里现在反正很平衡。

    “五虎,听说你射死过一只大熊瞎子,不错不错,今天咱们要练射箭了,你一定要好好表现,让大家看看,你还是有长处的。”一个百夫长大力拍着薛五虎的肩,特别豪放和高兴的说道。

    薛五虎瘦弱,差点被拍下去。

    这是管薛五虎的百夫长。百夫长之所以叫百夫长,是因为底下有一百个人,包括薛五虎在内。

    只见薛五虎一边努力将身上的皮甲穿好,一边防止被他们百夫长给拍下去,一边乐呵呵的说:“我那是走运,我其实不怎么会射箭。”

    “谦虚了不是。”立刻有人笑道。还过来环着薛五虎的肩。大家其实都很喜欢薛五虎,因为薛五虎咋呼,有时候虽然烦,但更多的时候却跟个开心果一样。“再走运也不会一箭射死熊瞎子的。”

    “是啊。”不少人笑着附和。他们都穿好了,就看着薛五虎一个人还在跟着他的皮甲做斗争。“都是兄弟,就别谦虚了,有真本事就亮出来。”

    “可我真是走运一箭射死熊瞎子的!你们怎么就不信呢!”薛五虎都差点咋呼的跳起来了。完全不懂这个事实大家怎么都不信。

    “行了!”百夫长一拍他。“大丈夫,藏着掖着干什么!”

    “百夫长!”薛五虎真跳起来了,瞪大了两只眼,不敢置信。这些人怎么回事啊!

    “哈哈哈……”大家都很乐。

    来军营那么久,也就薛五虎能让他们这样总是开怀大笑。

    等薛五虎穿好皮甲,百夫长立刻让大家列队,一块去校场,等着学射箭了。

    这是他们这些新兵来军营后第一次学射箭,所有人都很兴奋。

    薛五虎也兴奋。

    刀剑这些都很容易伤到自己,但射箭却不会。

第590章 都第几箭了?!

    之前他虽然拿过弓箭,但那是吴猎户送给他的,不能跟军营里的弓箭相比,军营里的弓箭,一看就比吴猎户送给他的好。

    偌大的校场上,每人前面五十步处都有一个靶心,每人各拿着一张弓,背上都背着很多支羽箭,就等有人挥旗,打旗语表示可以射,便会有人教他们怎么射箭,以及他们自己练习。

    据说,若是五十步的靶心能次次命中,靶的位置就会后移到一百步。

    一般大将军都能百步穿杨。

    薛五虎没那么大的志向,他觉得,能射中五十步远的靶心他估计就能高兴的上天。

    这边,薛五虎他们这一百个新兵正被教着怎么拈弓搭箭,另一边,十夜脚步匆匆的掀开了帘子,进了主将的营帐。

    “大将军!”十夜抱拳。

    邵叔亭正坐在案前,看着案桌上偌大的牛皮纸上画的地图,头也不抬,“什么事?”

    “今儿薛五虎所在的那一队新兵要学射箭了,您之前说要是到这天了,就提醒您一声。”十夜说道。

    邵叔亭抬头了,却是一口长气叹了出来,然后,冒出一句:“新兵中,谁表现最差啊?”

    “自然是薛五虎。”十夜想也不想,实话实说。说完,便注意到邵叔亭表情僵了一下,他忙又道:“那都不是他的长处,今儿才是。”

    邵叔亭心里多少有些安慰。

    但也不抱太大的指望。

    这段时间,薛五虎的表现实在太差劲了,他简直失望透顶。

    不过,薛五虎这少年那精力真不是盖的,新兵中,几乎大家每天都被训的累成狗,训练完,都不想动一动的,这少年倒是好,还是活蹦乱跳的,乐呵呵的,这要不是军营管的严,不许到处乱窜,他都能从这个营蹿到那个营,再从那个营蹿到另一个营。

    他爹邵国公都快被薛五虎给气死了,觉得薛五虎是偷懒了,所以才训练完也一点不累。

    还是他硬拉着他爹偷偷观察了薛五虎一天,发现薛五虎训练当中的确没偷懒,还比别人勤奋,舍得吃苦,但就是学不会,他爹就更生气了,说从来没见过这么笨的人。

    想到这,邵叔亭又叹一口长气。

    随即才起身。

    还是去看看吧。

    怎么也要让自己死心不是?

    等邵叔亭来到校场,也不走近,就这么不远不近的看着新兵们学射箭,新兵们一都被教了射箭的诀窍,便都纷纷开始练习了,一支箭又一支箭飞出去,不说全中靶心,也不说全上靶,但至少有一次能上靶的。

    都是新手,以前没碰过箭,这也正常。

    都脱靶他都觉得正常。

    但!

    到薛五虎的时候,画风一下子就变的有些清奇了,薛五虎的箭就跟自己有了想法似的,不是射向靶,也不是朝前面去,而是朝跟薛五虎一队的人去了,惊的这些人一边到处躲,一边乱叫乱骂。

    “五虎,你看着点啊,你射我们做什么!”跟薛五虎一队的人都惊魂未定。“都第几箭了!”

    他们现在算是信他射死熊瞎子真就是走运了!

    邵叔亭也信了。

    同时,也对薛五虎当暗卫完全不抱希望了。

    眼一闭。

    还是扛大旗吧。

    ------题外话------

    PS:宝宝们,今天更新完了哈~

    感谢“凤”、“星雨”、“燕瑶”、“冰雪月”这几位宝宝的打赏~

    么么哒~

第591章 王爷会亲自领教

    明天就让他去跟旗兵学扛大旗。

    邵叔亭决定了,眼睛也睁开了。他还是不愿意接受自己眼光越来越差的事实,希望薛五虎这少年能争口气,将大旗扛好。不然,他真不知道军营要这个少年干什么了。

    十夜就站在邵叔亭旁边,有点同情他家大将军,这是他家大将军第一次对人看走眼。

    正搜肠刮肚,想着要不要说点什么,安慰一下他们大将军,却见七夜急急又来了。

    上次相见,还是在槐树村。

    “大将军。”十夜恭敬出声,提醒邵叔亭。

    邵叔亭这才注意到七夜来了,便离开校场,又回了主将营帐。

    到了主帐,七夜也不敢大声,先是行了礼后,才压着声音禀告:“王爷离开长榆了。”

    邵叔亭立刻皱眉:“怎么离开了,我二哥不是说要亲自找人吗。”

    七夜:“王爷被纪家的眼线盯上了,不好再呆在长榆了,已经离开长榆,来南方假装找人了,想借那个眼线,让纪家的人真以为人就在辛垣县。王爷说,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当初,纪家故意丢出蛛丝马迹,让他们来辛垣县找人,现在不能让纪家的人知道人在长榆,自然是兜兜转转,又来了辛垣县,让纪家的人也懵了,也以为人其实真就在辛垣县。

    邵叔亭点点头,“所以,我二哥最后会到辛垣县?”

    “是。”七夜又抱拳。“估计再过几日,就能到了,王爷打算等到了辛垣县,就将那眼线给处理了,到时候那眼线也已经将消息传回去给纪家和怡贵妃了,杀了那眼线,更能让纪家和怡贵妃相信。”

    “行吧。那长榆那边呢?”

    “王爷已经留了可靠的人在那秘密继续寻找了,会偷偷挨家挨户的找,不放过一个地方,只要太子真在长榆,迟早会被找回来。”

    “接下来,我二哥应该还有打算吧?”不可能一直都在辛垣呆着。

    “王爷的意思,以他自己为饵,让纪家和怡贵妃都认为,他到哪,太子就可能在哪,他接下来会时不时露出点行踪给纪家的人知道,并不会在辛垣长待。等纪家重新又有眼线盯上他了,他就会离开辛垣县,去别的县,反正都在南方这边。”

    “知道了。”

    “王爷还有句话,让属下转告给大将军。”

    “什么话?”

    “他不信您在信中跟他说的胜卿和姜月宝宝这两个孩子那么不一样,这次趁着会到辛垣县,他会亲自领教领教。”

    *

    昨儿下了大雨,就算今天出大太阳了,地里上午也还有点湿,挺沾鞋的,因此,上午,姜月和薛琰陪着李荷花在作坊做米线,下午,姜月和薛琰才跟薛大富一块,来地里挖土豆。

    犁也行,不过犁的话,虽然会比挖快很多,但土豆破损也会比挖的多,便没有选择犁了。

    也因为昨天下了大雨,地表面是干了,但里面却没有以前硬,用锄头挖,也很容易将土豆给挖出来。

    薛大富用大锄头,一大锄头下去,再拿起来,好几个土豆就都出来了,姜月和薛琰忙将这出来的土豆给捡的放到一边的箩筐里。

第592章 地窖

    一般的土豆正常一亩的产量是在三千到五千斤左右,但姜月这是高产的土豆壮苗,而且还有抗贫瘠这个特性,就算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高产,亩产至少八千斤。

    因为用锄头,效率不高,但土豆个头大,一下午挖下来,也挖了好几箩筐,挑回家的时候,尽管村里人已经知道土豆个大,还高产,但还是狠狠吃了一惊。

    这也太吓人了。

    这哪吃得完啊。

    第二天,又挖了一天的土豆,加上薛一虎李荷花也帮着挖了,才全部挖完了,也全都挑回家了。

    虽然新房子还没造好,但新房子那边的地窖却已经挖好了。

    薛琰画的新房子的图纸上面,就画了地窖。有地窖的话,可以将一些适合放在地窖里的东西放里面,能存放的更久。

    这土豆挖回来了,那么多,家里也放不下,放四叔家也挤得慌,便都放进地窖了,姜月要是想用土豆琢磨什么,就去地窖里拿。

    挖土豆的时候,别人家都已经在育油菜苗了,薛大富他们还是想种油菜的,不想地冬天荒在那里,种太多菜也吃不了,加上又听说镇上的油菜种好,刘桂霞昨天从镇上回来的时候,便去卖种子的铺子买了些油菜种回来,今儿薛大富也要开始播种油菜,育油菜的苗了。

    现在油菜籽都是往大伯家油坊送,不会被镇上油坊欺负了,薛琰便随家里人去了。

    既然油菜的种子是从镇上铺子买的,本来是出自她空间,姜月也就不用再换了。

    油菜现在开始育苗,要到下个月中下旬才能移栽,但姜月空间已经又有些变化了,肯定有别人种了什么并移栽了,不过姜月也想好了,不再总是进空间看了,打算等到大家将油菜都移栽完后,再进去看。

    看薛大富去播种油菜去了,一个人就能行,正好姜月又没别的事,她就望向薛琰,跟薛琰说:“我们去地窖拿些土豆吧。”

    知道她是要琢磨东西了,应该就是曾经跟他说的将里面的淀粉洗出来,然后做成土豆粉丝,然后薛琰也没问别的,只是问:“拿多少?”

    他好选择带什么东西去装。

    “一篮子吧。”

    “嗯。”薛琰便去拿了个篮子。

    然后两人一块去了新房子那。

    地窖入口并不大,还要楼梯下去,薛琰便没让姜月下去了,而是揭开地窖入口的盖子,他自己下去,而姜月在上面入口等他。

    但地窖里面还是挺大的。

    明明放了那么多土豆,还有空地。

    薛琰装了一篮子土豆,才又顺着楼梯,一阶一阶的爬上来,姜月在上面,帮着将篮子给接了上来。

    等薛琰爬上来了,又盖好地窖盖子,才又拎着篮子,跟姜月一块回去。

    姜月跟他一边往回走,一边跟他说:“洗出里面的淀粉其实很简单的,就是将土豆切成小块全部捣碎,然后用纱布过滤洗,纱布里面的土豆渣不再有白的东西出来,就是洗好了,那些白水就放在一边静置沉淀,要是白水多的话,就静置一两天,白水少的话,就静置几个时辰或者一晚上就行了,然后水和淀粉就分层了。”

第593章 最好去皮

    “上面的水倒掉,下面的淀粉则要晒干。”姜月继续道,“有点像做凉皮当中洗面的那个环节,都得静置沉淀,最后要下面的那个淀粉。”

    “嗯。”

    “我们先自己洗点,让家里人看看,下次我们自己就不动手了,雇人洗。”

    “嗯。”

    薛琰刚又应了声,两人也来到了他们家门口。但却都没进家门,而是通过屋旁边的小道,去了河边,将一篮子土豆都给洗干净了才进家门。

    土豆最好去皮再切成小块捣碎,于是,回到家,薛琰和姜月就给这一篮子土豆削皮。

    削好皮,才切成小块,捣碎。

    李荷花没事的时候,也会来帮忙。

    余红燕则站在旁边看着,站的难受了,就坐在旁边看。

    因为大概就这几天就要生了,余红燕哪也不敢去,家里人也不敢让她出去,她现在顶多就是在院子里转转。

    一篮子土豆,全捣碎了,都还没有一盆呢,姜月往盆里面加了清水,又搅了搅,才过滤。

    滤液都倒在一个干净的空水桶里,过滤出来的渣都裹在纱布里。

    纱布使劲拧一拧,渣里面还能出来白色的水。

    然后,姜月又将纱布里面的渣给放回盆里。

    薛琰忙拿起瓢,舀了一大瓢清水倒进去,将这渣又好好的洗了一下,然后,又过滤,将渣过滤出来,滤液又再次倒进那个水桶里。

    又拧了拧裹在纱布里面的滤渣,还是有一点白水出来。

    这渣里面自然还是含有淀粉的,然后,姜月又将砂布的渣给倒回盆里了,薛琰又倒水,又洗,再过滤。

    等再拧了拧又裹在纱布里面去的土豆渣后,就再没有一点白水出来了,也是今天只捣碎了一篮子土豆,并不多,所以不用洗那么多次。

    然后,姜月就不再洗这个土豆渣了,将土豆渣放在一边,回头煮猪食给猪吃的时候,可以放猪食里面一块煮,给猪吃。

    所有的滤液都装在同一个水桶里,也才半桶。

    李荷花帮着将这个水桶拎到堂屋里,让在堂屋里静置沉淀。

    其实到晚上的时候就沉淀好了,但因为晚上都没太阳了,于是,便等到第二天太阳出来了,姜月才和薛琰一块,将上面的水倒掉,只留下下面的白色沉淀,也就是土豆淀粉。

    这个淀粉还是含有水分的,得晒干,才好收起来。

    薛琰已经拿了块干净的布单铺在一块宽木板上了,木板是搁在两条长凳上的,就放在院子里晒。

    姜月用勺子,将淀粉从水桶底部给一勺一勺挖出来,放在布单上晒,等晒的稍微干一点,就可以用手捏一捏,到时候就会散开成粉了,现在因为多少含点水分,是黏在一块的。

    虽然淀粉少,但也得晒几天,免得其实没晒干。

    何况现在不是大夏天了,有时候太阳不怎么好。

    就在薛琰和姜月在他们家院子里晒淀粉的时候,刘桂霞在做饭的棚子底下拿着一个陶罐,用盐水浸着鸭蛋,这鸭蛋是昨天从镇上买回来了,刘桂霞打算都浸上,等过段时间,家里就有咸鸭蛋吃了。

第594章 真要生了!

    今天刘桂霞并没有去镇上,薛二虎也没去,因为余红燕昨晚就说肚子有点疼,但也只疼了一会,就说不疼了,薛二虎都将村里会接生的几个大娘找来了,那几个大娘说,很可能要生了,但也可能没那么快,反正再疼的时候,很明显要生的时候,再去喊她们。

    薛二虎和刘桂霞自然不放心,就都没去镇上摆什么摊了,摆摊的活薛大富去了,薛四虎自然也去了镇上,依旧带着人在修葺他们家买的那个以前是客栈的大铺子,正好让薛大富今儿也去瞧瞧那大铺子,薛大富早就想去看看了。

    李荷花现在也在家,正蹲在刘桂霞旁边,帮刘桂霞的忙呢。

    也是怕余红燕真要生了,家里就需要人手了,而刘桂霞肯定忙不过来,所以她尽可能也不去别的地方。

    倒是薛一虎不在家,因为地里有棉花又开了不少,需要采摘,李荷花她们现在不好去地里,怕余红燕要生了,而姜月和薛琰的个头都没有棉花植株高,很多都采不到,就只能他去了。

    棉花采摘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次棉花开不少的时候,就去采,还是大伯家帮着采的,因为那会他们家还在制冰,没空,本想雇人,但大伯家不让,说有空,非要帮着他们家采。

    他们家那一亩地的芝麻也是大伯家当时帮着从地里收上来的。

    现在大伯家也很忙了,天气不热了,之前大伯家榨菜籽油,现在大伯家那油坊可以榨芝麻油和豆油了,都是今年新收上来的芝麻和大豆。

    花生有些人家已经开始在挖了,应该也都会卖给大伯家油坊,到时候大伯家又可以榨花生油了。

    大伯家还雇了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在油坊榨油。

    薛大宝和薛小宝已经在大前天被送去镇上读书了,跟薛狗子同一个私塾,当时村里还挺轰动的。

    刘桂霞腌好咸鸭蛋,擦干了手,正准备将陶罐给搬的放里面,突然,薛二虎冲了出来,难得手足无措:“娘!娘!红燕又肚子疼了,我要不要又去请秀兰大娘她们啊!”

    秀兰大娘她们,就是村里那几个会接生的大娘。

    “啊?我看看,我去看看。”刘桂霞忙不搬了,也有些慌,忙进房间去看了看余红燕的情况。

    看余红燕疼的厉害,应该是真要生了,刘桂霞才道:“二虎,你快去叫你秀兰大娘她们过来,就说红燕真要生了!”

    “欸!”薛二虎立刻去了,还是手脚慌乱的样子。

    “红燕啊,你忍忍啊,生下来就好了。”刘桂霞焦急的安抚着余红燕,随即,想起来什么,大声朝外喊,“小琰,你快带月宝出去,别在家里。”

    等下真生了,会更疼的,余红燕肯定会叫。

    女人生孩子那个叫声,大人听了都打激灵,何况小孩子听了呢,要是吓到了她们家两孩子就不好了。

    李荷花已经开始又将灶烧起来了,要烧热水,两个锅都烧了起来,满满的两锅水,生怕来不及。

    灶里一烧上,李荷花也生怕吓到她们家两宝贝孩子,还起身过来撵姜月和薛琰了。

第595章 花脸猫?

    “你们乖啊,快都出去玩,等你们二嫂生了,回头我去找你们,你们再回来,中间千万别回来啊。”

    姜月和薛琰也就刚将土豆淀粉都从水桶底部挖出来晒上,就这么被李荷花弯着腰,两只手跟撵鸭子似的,将他们给撵了出去。

    站在院子门口,姜月和薛琰对视一眼。

    然后,他们便去了他们爷爷薛老汉那里。

    自从薛大宝和薛小宝去了镇上私塾读书,他们爷爷那一下冷清了很多,所以,现在他们去他们爷爷那也就更勤快了。

    他们爷爷听说他们二嫂要生了,特别高兴,老人家也生怕他们回去,还带他们到村里的大树下,跟村里的一些孩子玩。

    孩子们在玩泥巴。

    姜月:“……”

    薛琰:“……”

    两人是拒绝的,但看他们爷爷拄着拐杖,坐在一边,慈爱又期待的看着他们,希望他们能跟村里的孩子一块玩的开心,两人沉默了一下,还是跟那些孩子蹲在了一块,手去碰地上的泥巴……

    等余红燕将孩子生下来了,也快午时了,是个大胖小子,李荷花这才忙出来找她家两宝贝孩子了,便看到她家两宝贝孩子跟花脸猫一样,被村里的孩子抹了一脸的泥巴,而一旁的老人们看着可开心了,各个开心的合不拢嘴,村里那些孩子也没好哪去,各个脸上都是泥巴,还身上都是泥巴,李荷花先是愣了一下,因为她还从来没见她家两宝贝孩子这样过,一直,她家两宝贝孩子的小脸都是干干净净的,随即,忙笑着走过去,用袖子给她家两宝贝孩子将脸给擦了,有些擦不干净就只能回去洗了。

    姜月面无表情。

    薛琰面无表情。

    李荷花却看着开心极了。平时她家两宝贝孩子都不怎么跟村里的孩子玩,难得跟村里的孩子玩,就是脏了点,但不碍事,回去洗就是了。

    “老薛头,你还是也快去吧,又有曾孙子抱了。”有老人家朝薛老汉笑道。

    这种大喜事,薛老汉自然红光满面,更是乐的合不拢嘴。

    姜月和薛琰也不管什么脸上了,忙过去扶薛老汉起来。

    薛老汉背都完全驼了,人都是整个弯着走路的,姜月和薛琰虽然小,但多少还是能扶一点的。

    “走走走,快去,快去。”薛老汉也急着看刚出生的曾孙子。

    家里,刘桂霞也红光满面,正喜的不行的给秀兰大娘她们喜钱,还给秀兰大娘她们各塞了十个红鸡蛋,秀兰大娘她们这才准备走了,碰到薛老汉的时候,自然免不了跟薛老汉说了好几句吉利话。

    “爷爷!”薛二虎正抱着他刚出生的儿子在堂屋呢,一见薛老汉来了,就想将孩子抱出来了。

    “别抱出来,别抱出来,我这老头进去。”生怕孩子出来着了风,薛老汉忙阻止,却更高兴了,脚下步子都轻快了好多。

    “你们这脸怎么搞的啊,跟个小花猫似的。”薛二虎站在堂屋里,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那叫一个精神,看到姜月和薛琰脸上还有泥巴,他都忍不住哈哈笑了。

第596章 被血洗

    姜月没有表情。

    薛琰没有表情。

    “哈哈哈。”薛二虎笑的更厉害了。

    刘桂霞这才看见,也哎呦哎呦的直笑。难得啊,第一次见他们家两宝贝孩子跟个小花猫似的。

    直到将薛老汉扶进了堂屋,姜月和薛琰才默默去了做饭的棚子下,舀水洗脸。

    旁边桌上,一个大盆里,全是红鸡蛋。

    这是李荷花烧好热水后煮的。

    李荷花正将这些红鸡蛋往篮子里装,这种日子,是要给村里每家每户都送两个红鸡蛋吃吃的。

    这是这里的习俗。

    他们家新房子那边还雇着人做着工,也要给那些人送些红鸡蛋吃。

    “你们要吃就自己拿啊。”李荷花见他们洗好脸了,又白白净净的小脸都露了出来,才跟他们笑道。

    随即,李荷花拎着两大篮子红鸡蛋,出门去送了。

    姜月正好有些饿,就拿了个红鸡蛋,敲破,然后剥了壳,然后才将光光白白的鸡蛋肉拿在手里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吃着。

    薛琰将两人洗脸的盆给放回原处,回来便见姜月已经在吃鸡蛋了,他不饿,但想着图个吉利,他便也吃了一个。

    “小琰,月宝,你们干什么呢,快来看我儿子啊。”姜月和薛琰不着急,在堂屋里的薛二虎倒是急了,大声喊。

    就跟他刚出生的儿子不该被冷落一样。

    逗的刘桂霞和薛老汉乐的不行。

    就连房间里,生完孩子累到一句话不想说的余红燕都无声笑了。

    姜月这才忙擦了擦手,跟薛琰一块进堂屋。

    “快看,快看。”薛二虎今天当爹了,可见他的兴奋度,难得跟薛五虎一样咋呼了,一见他家月宝和小琰进来,就忙弯腰,将怀里的孩子给他家小琰和月宝看。

    襁褓中的小婴儿,刚出生,红红的,皮肤皱巴巴的,两小眼睛还闭着,一点不好看。

    也不哭闹,好像睡着了。

    “像不像我?像不像我?”薛二虎还兴奋的问。

    姜月看看她二哥今天因为当爹都兴奋到有些变形的脸,小宝宝又刚出生,皱巴巴的,一点没长开,现在根本看不出哪里像,但她还是异常平静的配合的说了句:“像。”

    眼角余光瞥见旁边桌上也有一盘红鸡蛋,桌上还有不少红鸡蛋壳,可见爷爷他们已经吃过了,她便踮起脚尖,又拿了个红鸡蛋,敲破了,然后,剥了壳,又站在那,一小口又一小口慢慢又静静的吃着。

    然后,她发现,薛琰看着襁褓里的小婴儿,似乎有刹那的失神。

    估计又是想起了上辈子的事。

    “二虎,孩子的名字你取好了吗?”正坐在桌子旁边的薛老汉也又拿起了个红鸡蛋,一边慢慢剥着吃,一边慈祥的笑问。

    “取好了。”回答的是刘桂霞,只见刘桂霞笑道:“说是叫薛石,小名就叫石头或者小石头都行。”

    薛石……

    对,就是薛石……

    薛琰指尖颤了颤。

    上辈子,大理寺卿设宴邀他,正好他这个当时只有九岁的侄子和他二哥在场,大理寺卿便出于礼貌,也邀了他这个侄子和他二哥。

    等到晚上,他这个侄子和他二哥陪他赴宴。

    结果,宴席才刚开始,就有一大批黑衣人来了大理寺卿家里,大理寺卿家被血洗,全家无一活口。

    ------题外话------

    PS:宝宝们,今天更新完了哈~

    感谢:“冰雪月”、“夏杨柳”、“陌生人%不m”这三位宝宝的打赏~

    么么哒~

第597章 哭瞎了眼?

    当时他还只是户部侍郎,明明比大理寺卿官位低,但大理寺卿却带着家奴拼死保护他,他才幸免于难。

    但他二哥和这个侄子却死在了那场血洗当中。

    都是被乱刀砍死的……

    当时的场面一下就跟浮现在了薛琰面前一样,尤其是他这个当时才九岁的侄子……才九岁……

    薛琰眼睛就这么闭上了。

    这事后来查清了,是大理寺卿得罪了当时的帝师,帝师为了排除异己,才让人血洗了大理寺卿家里,结果自然是帝师被处死了。

    算是给二哥和这个侄子报了仇,可又能怎么样?

    二哥和这个侄子没了,他二嫂也因为这事哭瞎了眼……

    倘若他不出仕,这些真的都不会发生。

    薛琰唇角颤了颤,喉咙哽的生疼,还是睁开了眼,免得家里人发现他不对劲。

    余红燕生了孩子,是要吃鸡蛋面的,刘桂霞先给余红燕下了碗鸡蛋面吃,然后才做午饭。

    等下午薛大富回来,终于当爷爷的薛大富也是高兴至极,抱着还在襁褓里的小薛石都不愿意撒手了。

    孩子要到满月才会办满月酒,到那时候亲戚们才会都来看望,正好那会应该已经搬进新房子里去住了,就算办好几桌酒席也坐的开,不会挤。

    余红燕要坐月子,孩子太小也需要有经验的人来照顾,李荷花可没这个经验,家里刘桂霞不能不在,所以,次日,依旧是薛大富带着人去镇上帮着摆摊。

    而余红燕都将孩子生下来了,薛二虎也放心了,但却没有跟着薛大富一块去镇上,而是帮着姜月找了不少人来洗土豆淀粉。

    家里那么多土豆呢,姜月已经想好了,除了留几框土豆家里做菜吃和明年当种子外,其他的土豆,都洗出来。

    就不在家里洗了,直接到河边洗。

    家里没有那么多水桶和盆,都是薛二虎找来的这些人自己带来的,都是这些人家里多余暂时不用的,可以借给他们家几天。

    这些人,都是来自十里八村的,婶子和大娘居多。

    婶子和大娘们将土豆洗干净、削皮、再切成块这些方面,是极其擅长麻利的。

    男的自然也有,但都是擅长干体力活的,拿着洗干净的大木棒,将切成小块的土豆都给捣碎了。

    洗捣碎的土豆,过滤等这些活就男女搭配着干。

    自然也就用不着姜月和薛琰干了,姜月和薛琰只是指导着大家都该怎么将这土豆淀粉给洗出来。

    那么多人呢,在河边热火朝天忙了三天,才忙完。

    薛二虎当场给结了工钱,仍旧也是十五文钱一天。

    期间,就连里正和各村的村长都来河边看了看,都很高兴。

    有些土豆淀粉已经晒上了,有些还在沉淀,还得等明天才能晒上,但那么多土豆淀粉呢,家里的院子根本晒不下,而是弄到了稻场上。

    也是这天,镇上的铺子修葺好了,牌匾也做好了,东西也都早已经从沈氏医馆后院搬去铺子里了,摊位今天还摆一天,明天就不再摆了,也就是说,明天铺子会开张。

    薛四虎为了方便,还又买了匹马,弄了辆马车。

第598章 铺子开张

    这马车就不是薛一虎做的了,薛一虎就一个人,哪做的了那么多木活,这马车是跟镇上木匠买的。

    有个这样的马车,若是遇到下雨,人可以坐在马车里,就淋不到雨了,现在天气总是不好。

    明天家里的铺子要开张了,要揭匾,还要放炮仗,是大喜事,家里人去的越多越好,刘桂霞和李荷花因为要顾着余红燕坐月子和小薛石,自然是没法去的,但两人却让姜月和薛琰也去,还说让姜月和薛琰不用操心那土豆淀粉,她们还是能抽空顾一顾的。

    于是,第二日,姜月、薛琰、薛四虎、薛大富、薛二虎、薛一虎都来了镇上。

    因薛老汉也想来镇上看看铺子,所以,薛老汉也坐马车来了。

    加上给铺子做工的薛大贵、李青树娘、何金山娘,人还是不少的。

    知道他们家今天开张,正好沈老大夫有空,还又在同一条街上,便带着医馆的几个小童也过来了。

    牌匾已经挂上了,但上面有扎花的红布,还没揭开。

    旁边竹竿缠着鞭炮。

    外面还是插了个招幌,风吹着招幌飘啊飘,这样铺子更显眼,就是不走近,也能远远通过招幌找过来。

    午时一到,立刻点鞭炮。

    噼里啪啦声中,薛老汉和薛大富一人拉着一头,都笑的见牙不见眼的揭了红布,薛记米线的牌匾立刻露了出来。

    “好好好!”薛大贵涎着脸,第一个带头鼓掌,特别夸张,一点不觉得不好意思。

    薛二虎等人自然也笑着跟着鼓掌了。

    姜月和薛琰对视一眼,才也跟着慢慢鼓了鼓掌。

    “快请进,快请进。”薛四虎热情的招呼着,将已经来的几个老顾客给忙招呼进去。

    自从买了这铺子后,尽管之前在修葺,没开张,但每天摊位上卖米线的时候,只要有人来他们摊位,他们都会说过几天不摆摊了,会在铺子里卖,还说了铺子具体在哪。

    也说了,虽然会在铺子里卖,但价格还一样,不会变。

    一般摆摊只用交个摆摊的钱就行了,但铺子要么是自己花钱买的,要么就是租人家的,本钱都很大,那自然在铺子里卖的同样东西都会比摆摊卖的贵,但因为家里有水砻脱谷作坊,本钱大大降低,也为了吸引顾客,所以,薛四虎自然不会涨价,还维持原价。

    今儿,离这铺子近、又正好想吃米线的人就来了,也没多少,就几位。

    薛记米线一搬到这里,以前那些老顾客,很多的就离的远了,除非特别想吃的,会来这里,一般都不会来的。

    不过还卖干米线,薛记米线的牌子早已经打出去了,镇上的人都知道了,要是想吃,又觉得远,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来买一些干米线回去自己煮,毕竟,整个镇上,就他家一家有米线,薛四虎都想好了。

    沈老大夫他们则被薛大富薛老汉热情的给招呼进去了,本来想请沈老大夫去楼上包间的,但沈老大夫说不用,一楼大堂就很好,于是,沈老大夫和那几个小童也在大堂里坐下了。

第599章 学的特别快,也做的特别快

    之前因为是摆摊,天天需要带的东西很多,就没弄的那么麻烦了,只卖了几样米线,而现在有铺子了,离菜市又不远,可以准备很多配菜食材,米线的种类就多了。

    那几个老顾客没想到种类会那么多,差点挑花了眼,最后,有的点了砂锅米线,有的点了鸡汤米线、有的点了羊肉米线、有的点了牛肉米线,有的点了杂酱米线……等等。

    沈老大夫也想尝尝砂锅米线,就也点了砂锅米线,还上面卧了个鸡蛋。

    这铺子的厨房挺大的,何金山娘和李青树娘已经忙进去忙了,米线已经浸好了,每样米线的食材都准备了一些,直接上锅煮一下就好了。

    虽然这条街一点不繁华,但毕竟还是有些人的,见在薛记米线吃米线并不贵,这条街自然也有人来铺子里吃米线。

    还有附近的其他人。

    尽管没法跟之前摆摊的生意相比,但生意还是有的。

    “小琰,月宝,我们也进去吧。”看大家都进去了,薛一虎憨憨笑道。

    “嗯。”姜月和薛琰都点了个头,然后,才跟着薛一虎这个大哥也进了铺子。

    “大哥,你和小琰月宝也坐一桌,撑一下场面。”薛四虎一见他们进来,便笑着走了过来。

    说着,也不管薛一虎愿意不愿意,薛四虎就将这个大哥按在一张桌子前坐下了,薛一虎不停的憨憨笑,可能是自家铺子的原因,薛一虎难得一点没觉得束手束脚。

    姜月爬上另一方的长凳,也坐了。

    薛琰也坐了,坐在姜月旁边一方,也是薛一虎对面。

    薛一虎忍不住搓搓手,倾身,小声又兴奋的跟姜月和薛琰憨憨又笑道:“我们这铺子可真大啊。”

    是挺大的。

    姜月和薛琰点点头。

    加上他们自己家的人,已经算是坐了不少人了,但还感觉空荡荡的。

    姜月也想吃砂锅米线,薛琰想了想,也选了砂锅米线,薛一虎则选了牛肉米线。

    很快,一大碗牛肉米线放在了薛一虎面前,接着,姜月和薛琰面前各放了一个热气腾腾的砂锅,砂锅底下自然是会垫东西的,以免将桌子烫坏了,都是薛大贵忙这些的,现在这就是薛大贵的活。

    因为姜月和薛琰人小,吃不了那么多,所以他们两个的砂锅里面就没那么多米线了,但上面也都各卧了一个荷包蛋,旁边还煨着小白菜。

    卖相还是挺好的。

    这铺子里现在卖的有些米线的做法,是姜月教给何金山娘和李青树娘的,这两个婶子天天围着锅台转,学的特别快,也做的特别快。

    “小薛,你们家这米线味道是越来越好了。”有客人一边大口吃着他点的米线,一边跟薛四虎说道。

    “是啊是啊。”竟然还有人附和。

    其实,也不算是味道越来越好了,是米线的做法不一样,加的东西不一样,吃起来的味道也就不一样。

    之前米线都是简单的几样做法,而现在做法也复杂了些。

    不过,大家觉得好吃,以后自然会常来。

    姜月什么也没说,只想静静吃她的砂锅米线,但奈何桌子有点高,她坐在长凳上,眼睛刚好跟桌面平齐,那让她怎么吃桌面上的砂锅米线,站在长凳上吃吗?

第600章 一手拿剑,一手拿鞭

    环顾着四周,姜月想看看有没有更高的凳子。

    薛一虎在牛肉米线上桌的时候,他就从桌上竹筒里抽了筷子出来,已经在埋头吃了,也就没注意到,薛四虎正忙着招呼着客人,跟客人们说笑,薛二虎跟薛大富薛老汉一桌,也都在埋头大口吃着米线,自然也就根本没注意到姜月这边,只有薛琰看到了姜月根本吃不着砂锅米线,又不想站在凳子上吃。

    只见薛琰忙起来了,去了铺子的后院,找了半天,才找到一个挺高的四方凳,随即,他就给搬来了。

    姜月望他一眼,才从长凳上滑下来。

    薛琰将她方才坐的长凳给搬到一边,然后,才将四方凳给搬到桌前,她方才坐的位置。

    姜月自然可以立刻一下坐上去,但为免别人看见她这么灵活,她还是默默踩在了四方凳下面的横档上,然后,爬上了四方凳。

    坐在四方凳上,刚刚好可以吃到砂锅里的米线。

    薛琰见姜月开吃了,才又到他的位置坐了,又拿起筷子,也不紧不慢斯斯文文的开始吃了。

    就在姜月他们都热闹的在铺子大堂里吃着的时候,铺子外,旁边角落里,无声的走出来一红衣女子。

    女子一手拿剑,一手拿鞭。

    见无人注意,这才一甩鞭,鞭子立刻卷住了薛记米线那迎风飘着的招幌,这女子再一拉,招幌立刻跟鞭子另一端一块,回到她手中,随即,她又走入角落里,消失不见。

    薛大贵在大堂里忙完,就出来坐在铺子门口,喘口气,无意一抬头,发现插在一边杆上的招幌不见了,他还以为是风太大,吹的掉哪去了,就起来在周围找了找,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他这才不找了,回去跟薛四虎说了这怪事。

    “招幌不见了?”薛四虎也是一愣,随即,忙走出来看。

    姜月听见,也跟出来看看。果然杆上没有什么招幌了,地上也没有招幌的痕迹。

    周围也没什么可疑的人。

    薛琰也跟了出来,也觉得奇怪。

    “这也太怪了吧,”薛四虎说道,“怎么就不见了,应该没人会拿啊,人家要这招幌又没用。算了算了,小琰,你回头再写个招幌咱们挂上,都进去吧,进去吧,今天风挺大的,说不定吹哪个屋顶上了。”

    然后薛四虎他们就进去了。

    姜月和薛琰没急着进去,两人又望了望四周,还在周围角落里又找了找,也没见招幌的痕迹。

    随即,姜月走进她家铺子旁边的小巷子里。

    薛琰也跟着走了进去,就见姜月手里突然多了树杈,树杈上还系了绳子,这不就是她上次为了到镇上换种子,做来攀墙走壁的用具吗,薛琰立刻会意她这是要上屋顶看看了,于是,薛琰非常自觉的退到巷子口,给姜月望风。

    姜月也都习惯薛琰的自觉了,只见她将树杈往上面一甩,待固定住了,她才几下上了墙,又没一会上了她家铺子的屋顶。

    她上屋顶的动作很小心,几乎没怎么发出声音。

    到了屋顶后,她就更小心了。

    一点声音没发出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919/ 第一时间欣赏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最新章节! 作者:长青树长青所写的《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为转载作品,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介绍:
上辈子,薛琰当了一辈子的权臣,重回七岁时,他不想当了,只想窝在这山沟沟里,跟兄长们一样当着庄稼汉子,平平凡凡种着田,不至于跟上一世一样,他权倾天下,家人却各个不得善终。
不料,他爹突然捡回来一个女宝宝。
什么都好,就一点不好,不能让她一个人偷偷出去。
不然,她这次给你捡回来个大将军,下次给你带回来个异姓王,就连当朝太后都给救回来了……
没多久,又给你捎回来个小皇帝……
*
姜月,末世A区最高指挥官,竟然穿到了古代,成了一个三岁半的女娃娃。
(甜宠文、一对一、双洁)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