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TXT下载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全文阅读

作者:长青树长青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txt下载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71章 不妨也考虑考虑他?

    裴夫人自然也想女儿嫁的对她儿子裴东瑜有帮助,便道:“那我们就只能等东瑜九月份回来接我们去了帝京,在帝京再给芙芙慢慢选了。”

    “不过,”裴老爷突然又道,“方才说到薛三虎,这要是胜卿的这个三哥,未来真是个有出息的,倒不妨也考虑考虑他,我听说他好像也没成亲,也没有婚约在身。”

    “但要是万一他就算再有志气,也没出息呢?”裴夫人道。

    “这……”裴老爷哑口了,半晌,才又道:“那还是再看看吧。”毕竟,人家刚去军营,什么都不好说。

    而此刻,裴家后院,裴芙芙回到自己的房间,就静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盛开的花,神情怅然若失。

    *

    八月初十这日,姜月家里就不再卖冰了。

    由于天气转凉卖冰的生意差了很多,而且家里人这两个月实在太辛苦了,该歇歇了,再者,薛四虎也已经开始在镇上到处看有没有人家要卖铺子的,想买个铺子,专门卖米线。

    都不再制冰了,也就没有冰镇酸梅汤卖了。

    凉皮虽然还在卖,但一天卖出去的份量也比大热天吃冰的时候少多了,所以,现在凉皮一天也不会做多少放在摊位上卖。

    凉拌米线自然还在卖,但热米线又开始卖了,已经有人不想吃凉的了,想吃点热的。

    热米线开始卖的又越来越好了。

    干米线还是卖的挺好的,不少人都愿意直接来买干米线回家自己煮着吃。

    因为家里不再制冰了,薛大富他们立刻轻松了不少。

    但因为薛四虎要到处看铺子,没法顾着摊位,所以,刘桂霞和薛二虎就来摊位上帮忙了。

    之前雇来卖冰、送冰、凿冰的人,都结清了工钱。

    不过何金山娘和李青树娘因为干活麻利,尤其是在拌米线、煮米线、洗碗、刷锅、切什么东西等方面,所以,虽然也给这两个人结清了之前两个月的工钱,但却继续雇着,这两个人还在摊位上干活,依旧每天十五文。

    薛四虎也跟何金山娘和李青树娘说好了,等买了铺子,又雇何金山娘和李青树娘在铺子里做工,何金山娘和李青树娘都特别高兴,她们原本以为做两个月就没了,没想到还会一直雇她们,她们家里也很高兴。

    薛大贵特殊一点,薛四虎自然还雇着他,没有冰卖了,就专门让他将客人点好的凉皮米线给送上桌,给客人吃。

    所以,现在薛记摊位上,有五个人在忙,就是刘桂霞、薛二虎、薛大贵、何金山娘、李青树娘。

    还是忙的过来的。

    而且,就忙个午时吃饭时间,跟以前卖冰之前一样,上午出摊,下午回来。

    薛一虎不用再帮忙制冰了,就又开始做木活了,家里在造大房子,等房子造起来,肯定是要新家具的,他已经去镇上买了不少还算不错的木材回来,浅山区没有这种好木材,深山他不敢去砍,打算自己动手打家具。

    他家小琰已经给他画好一本册子了,册子上面就有一些样式挺好看的家具,他打算又按册子上面画的来做。

第572章 收大豆

    家里人都知道他这一时也做不了那么多家具,让他慢慢做,能做多少做多少,以后不够的,就去镇上直接买。

    都不制冰了,没那么忙了,李荷花自然不会再让姜月和薛琰做什么饭,哪怕姜月做饭特别好吃,李荷花也生怕累到了她家小小的月宝,将一天三顿饭的活又都给揽过来了。

    余红燕都快生了,肚子好大,坐也难受,躺也难受,站也觉得不舒服,天天盼着孩子早出生。

    薛大富现在也就更有空总是去他家大房子前转转了,大房子造了有一个月了,已经造了一大半起来了。

    米线还有不少存货,因为之前,制冰的时候,刘桂霞和李荷花会每隔两三天就会上作坊去做一天米线。

    现在有了水砻脱谷和水力石磨,效率大大提高,她们一天做的米线能供摊位上卖好几天的,所以,这时间一长,就还是有不少存货,估计还够摊位上卖个四五天的,今天不做自然行,过两天再去作坊做米线也来得及。

    不过,今天家里该收大豆了,早就老了,别人家大豆都收了。

    家里的高粱已经从地里收上来了,当时家里还在制冰,根本没时间,而这个高粱拖不得,很容易掉粒,所以,就花钱雇人给家里收了。

    姜月看别人家大豆都在收的时候,本来建议家里人又花钱雇人收的,但薛大富他们说,过几天就不制冰了,家里有时间收,而大豆还能撑几天,于是就没雇人,现在不收不行了。

    大豆植株上都没有几片绿叶了。

    所以今天,姜月就被薛琰牵着,跟着薛大富一块,来地里收那一亩大豆了。

    大豆是被姜月最早换了种子的,豆荚里面鼓鼓的,胖胖的,不剥开都能知道里面好几粒圆滚滚的豆子。

    薛大富因为制冰,有两个月都没来地里看过了,拿着镰刀来收割大豆的他,看到这情况,立刻乐呵呵:“今年这大豆收成也好啊,我们家种了那么多年的大豆了,也是今年收成最好。”

    然后,弯腰就开始收割了。

    将大豆植株都从根部那里割断,然后放到一边,最后捆成一捆一捆的挑回去晒,晒到一定程度,豆荚里的豆子就会爆出来了。

    也可以借助连枷等工具来打,更容易将豆荚里面的豆子弄出来。

    姜月和薛琰对视一眼,才也下地,一人拿了把镰刀慢慢割着。

    薛琰是割不快,姜月是怕割太快被薛大富发现不对劲。

    这是农活,薛大富从小就干,特别的麻利,没一会,就割老前面去了,薛大富一边手上不停的继续割着,边割边放下,一边不时回头,跟姜月和薛琰说道:“你们都慢点,千万别割到手,你们小孩子家家的,手上肉嫩,割到了,也不容易好。”

    姜月和薛琰已经很慢了,但为了不让薛大富担心,还是都应了声。

    “知道了叔。”

    “知道了爹。”

    薛琰本来就慢,这得更慢,他也挺适应的。

    但他有些担心姜月不适应,便道:“要不你别割了,捡豆子?”

    有些豆荚还是爆开了,圆滚滚的豆子掉在地上,庄稼人哪舍得不要这些,都会捡起来的。

    姜月看地上豆子还不少,这才不割了,将镰刀放一边,然后,从家里带来的背篓里,拿出一个小布袋。

    然后,她就一只小手拿着那个小布袋,一只小手开始捡地上的豆子,放进布袋里。

    ------题外话------

    PS:宝宝们,今天更新完了哦~

第573章 怎么,跟他们有关?

    姜月捡了好一会,李荷花也收拾完家里,拿着镰刀来帮忙收割了,等刘桂霞、薛二虎下午从镇上回来,也来帮忙。

    太阳下山的时候,这一亩大豆就都收割好了,还都被捆成了一捆一捆的,可以挑回家了。

    薛大富和薛二虎开挑了,一人一大担,李荷花和刘桂霞也挑了,一人一小担,地里还有很多捆,薛大富他们还会再来,但李荷花她们要开始做晚饭了,这一担挑回去,就不会再来了。

    镰刀都放在了背篓里,姜月将从地里捡起来的那小半袋豆子,也放在了背篓里。

    布袋小,又才小半袋,根本不重,薛琰将背篓背身上后,才牵着姜月的一只小手,跟在薛大富他们后面,带姜月回家。

    下了山,走上田坝,走到一半的时候,姜月看见她家正在造的新房子前面不知道为什么围了很多人,还很热闹的样子,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照理说,这太阳都下山了,李青树陆壮牛等这些给她家造大房子的人应该都收工各回各家了才对。

    “那怎么还那么多人?”姜月问薛琰。

    薛琰一开始没注意,只顾着跟在他爹娘后面带着姜月回家,听姜月这么说,这才顺着姜月的视线看了看,随即,才摇头道:“不知。”

    等从田坝上下来,快绕过河边,进村的时候,就听见李青树指着他们道:“快看,快看,小琰和月宝回来了!”

    闻言,姜月和薛琰对视一眼。

    怎么,跟他们有关的?

    薛二虎挑着一大担走在最前面,看李青树他们都收工了,还不回去,甚至,还多了不少村里的人站在他们家正在造的新房子前面,他就扬声笑问:“青树,什么事啊,还快看快看的,我家小琰和月宝怎么了?”

    “小琰月宝没事,是小琰和月宝从地里挖回来种的那野东西!”李青树也大声笑。“你看!”

    说着,只见李青树从他妹妹李青草菜篮子里拿出一个东西,举高,让薛二虎看。

    是一个椭圆形的东西。

    颜色有点土黄。

    李青树一只手都握不住。

    姜月一看见,就心道:是土豆。

    个头还挺大的,一个能炒一大盘土豆丝的那种。

    可李青树怎么有土豆?

    还说是她和薛琰从地里挖回来种的野东西……难道有人动过她家地里的那亩土豆了?还是她之前为了滴水不漏,在别的山上种的那几棵土豆被挖了?

    不过村里应该不会有人随便动别人家地里的东西,又不是各个像刘桂生他们那样,那就是后一种可能了,她在别的山上栽的那几棵土豆被挖了。

    想着她还没拿过土豆样品给薛琰看过,姜月便压着声音,用只有薛琰听到的音量,跟薛琰说了句:“土豆。应该是之前我在别的山上种的那几棵被人无意挖了。”

    薛琰是不认识什么土豆的,不过李青树说是他和姜月挖回来种的野东西,他大概就猜出,这若不是土豆,那就是地瓜了。

    其他假装挖回来的野东西都长什么样,他都是见过的。

    可之前姜月又说过,地瓜有三种,红白紫,这是土黄的,那应该就不是地瓜,只能是土豆了。

第574章 都给带回来了

    薛琰刚想到这,便听见姜月小声跟他说话,更是证实了他的推断,就是土豆,尽管他已经猜到了,但他听完后,还是下意识的点了个头,表示他知道了。

    “这什么啊?还个头挺大。”薛二虎根本不认识,正好挑着东西过来了,就将担子给放下了,还将土豆给接过来细看。

    完全不知道是啥。

    薛大富他们也都歇了担子看,也不知道是啥。

    “我家小琰和月宝有挖回来这个?没有啊,我都没见过。”薛二虎自顾自的说道。

    “不是,”李青树笑道,“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说的是,这个东西是你们家在山上东边的那块地里种的野东西长出来的!不不不,也不对,这不是你家地里长出来的……算了,我说不清楚了!其实是这样的,就是我妹妹青草啊,下半晌去另一边山上挖野菜回来给家里那些鸡吃,这不刚回来么,但她挖野菜的时候,正好有两株跟你们家东边地里种的一样的野东西在野菜旁边,本是挖野菜,但铲子进土里的时候,好像挖了个东西,就是这个东西,你看,这还有个口子呢,就是我妹妹当时不知道土里还长着这个东西,一铲子下去给挖的,然后发现这东西是生在那野东西下面的。”

    闻言,姜月这才知道是李青草无意发现的,便看李青草一眼。

    李青草十五岁了,穿着灰不溜秋的粗布衣裳,此刻正一只手臂上挎着个菜篮子站在李青树旁边,人不矮,骨架却很小,瘦巴巴的,脸上还有着雀斑,跟其他人一样也在笑着,很朴实,性子很好的样子。

    “花生不也长在地里么,感觉这个有点像花生,都是长在地里的,”李青树还在说着,“这不仅个头不小,还一株下面三四个呢,你看,我妹妹就挖了那两株,就七个了。除了你手中的一个,这还有六个呢。”

    说着,李青树一把拿过他妹妹手中的菜篮子,示意薛二虎他们看菜篮子里面,菜篮子里除了野菜外,的确还有六个颜色土黄椭圆的东西,个头有的稍微小一点,有的还稍微大一点,但个头其实都挺大的。

    “真的欸。”薛二虎、薛大富、刘桂霞、李荷花都觉得稀奇。

    “也不知道能不能吃,”李青树又笑道,“看样子也不像不能吃的东西,反正我妹妹都给带回来了。小琰,月宝,你们也看看吧。”说着,李青树弯腰,将篮子放低一点,让姜月和薛琰也看。

    “你们要不要去你们家地里挖挖看?”李青树还问道,“应该就是这东西,看,我妹妹还带回来一株这野东西呢,这不就是跟山上你们家东边那一亩地上种的东西一模一样么,大家都看过了,都说是,不会有错的,你们家还种了一亩地的,这两株底下就结这么多个了,一亩地的,得结多少这个东西啊。”

    “是啊是啊。”不少人都笑着附和。

    姜月和薛琰都还没说话,就听见李荷花兴奋又小声的跟刘桂霞笑道:“娘,原来没白种啊,东西长土里呢。”

第575章 时机正好

    因露在地面上的植株一直不结果子,家里人便一直都认为是白种了,就是野东西。

    不仅他们家里人这么认为,村里人也一直这么认为,只是姜月和薛琰不好解释。

    不管能不能吃,能种出东西来,刘桂霞都也是高兴的,还道:“该不会那个牵藤的野东西,其实也结果子,果子也是长土里的吧?”

    李青草笑道:“我看那边山上,也有你们家那个牵藤的东西,不过在坡下,我就没下去。”

    村里有老人笑道:“这些野东西,不就是小琰和月宝之前在那边山上挖回来种的么,也难怪那边山上有。这要是人能吃就好了,看这个头大的,感觉吃一个就饱了。”

    姜月便顺势道:“那我和琰哥哥再去地里看看。”

    看太阳只是刚下山不久,离天黑还有一会,加上薛大富和薛二虎还要上山担大豆回来,刘桂霞和李荷花自然都没意见。

    只是去看看,顶多扒开点土,从里面挖一两个回来,姜月和薛琰便没回去拿什么小锄头了,到时候用背篓里的镰刀尖也行,只见姜月和薛琰就这么转身,一块又回了那座山上。

    刘桂霞和李荷花赶紧回去做晚饭了。

    薛大富和薛二虎也挑着东西回家了,放下东西,他们才又去山上继续挑。

    薛一虎刚好收工,今儿不再做木活了,便拿了扁担,跟他们一块去山上挑。薛四虎也已经从镇上看铺子回来了,还没看好铺子,今天看了好几个,都不中意,打算明天继续看,看还有好多捆大豆没挑回来,便也拿着扁担绳子一块去了。

    姜月和薛琰已经来到了他们家那一亩土豆地里,还都蹲在一株土豆植株前。

    薛琰已经卸下了背上的背篓。

    姜月从背篓里拿出一把镰刀,用镰刀尖扒拉着土,怕划到土豆,便慢慢扒着,薛琰就没拿镰刀了,直接用两只手不时帮忙将土给扒一边,直到一个挺大的土豆慢慢露了出来。

    其实之前就可以挖一些回家炒着吃了,只是家里太忙了,而且这土豆植株还挺青的,让土豆还长在地里也没关系,姜月便没管这些土豆了,现在时机正好,李青草发现了,正好顺势让大家知道。

    若是没人发现的话,那她和薛琰就得装了,装作拔掉一棵植株看看,然后才发现土里其实长着东西。

    “今天各挖一个就行了。”姜月压着声音说道。“先给家里人看看,过几天再来将这全挖回去也不迟,个头应该就这么大了,长不了更大了,只是还能让在土里待一些天,不过红白紫地瓜还得长一段时间,这三种地瓜得下个月中下旬才能收回去,现在不时挖一点回去吃也行,只是那时候地瓜的个头才是最大的,不会再长了。”

    “嗯。”薛琰点点头,见她从土里将这个大土豆给刨出来了,这才接了过来,将这个大土豆给放进背篓里。

    刨出来的坑中,可以清楚的看见,旁边还挨着两个土豆。

    于是,将扒开的土又给埋了回去,又让那两土豆一点没露出来。

第576章 一样的东西?

    在土豆地里挖好,又去了地瓜地里。

    红白紫地瓜是种在一个地方的,就是之前跟村长家买的那两亩荒地上,两亩荒地是挨着一起的,一亩种了红地瓜,半亩种了白地瓜,小半亩种了紫地瓜,另外小半亩之前是种了西红柿的,不过现在连西红柿植株都没有了,那小半亩地已经整理出来了,当时邵叔亭还帮忙了,以后还会再种上东西。

    姜月和薛琰在红地瓜地里同样刨了个坑,坑比在土豆地里的坑刨的大多了,可以看见,里面好几个红地瓜,有的红地瓜还挺小的,但有的红地瓜已经挺大个了,竟然比刚挖的那个大土豆还要大两三倍,而这挖回去,家里人肯定是不给人吃的,而是给家里的鸡先啄啄看,要是鸡吃了没事,才会给人吃,所以,姜月和薛琰就没挖很大个的地瓜了,只挖了个中等个头的,其他的挖的露出来的红地瓜,又全用土给埋上了。

    接着,又挖了白地瓜和紫地瓜,也都是一样挖一个,全放进背篓里。

    薛琰又将背篓给背背上。

    最后一担被捆的一捆一捆的大豆植株是薛二虎来挑的,薛大富他们已经又各挑一担回去了,就剩这最后一担了。

    薛二虎不仅要挑这个,还要负责将他们家两宝贝孩子从山上带回去,所以,他将这一担东西挑的停在了下山的路上,然后,才大步绕过来,问姜月和薛琰:“小琰月宝,怎么样,都挖好了吗?你们怎么在这里呆那么久,不会真跟娘说的那样,这牵藤的野东西也结果子,还也是长土里的吧?”

    姜月特别平静:“二哥,婶说对了,这土里也真有东西,你看。”

    薛琰忙侧过身,让背篓对着他二哥,让他二哥看背篓里面。

    看背篓里,不仅有一个李青树给他看的那个土黄的东西,还有三个别的东西,也都是他没见过的,薛二虎就乐了:“这啥呀,个头也挺大啊,这应该还能长吧,看这叶和藤都还好好的呢。算了,先不管了,天都要黑了,我们快回去。”

    “嗯。”

    姜月和薛琰都应了。

    等回到家,薛大富他们看到,各个也好奇。刘桂霞还拿菜刀,将这些都给切开看看了。

    李青树给他们看的那个东西一看就跟另外三个东西不一样,另外三个东西切开,里面一个红心、一个白心,一个紫色。

    “这三个东西应该是一样的东西,只是颜色不一样吧?”薛四虎一边仔细看着,一边说道。“我之前有去过那地里,那地里牵藤的野东西都长的挺像的,就跟一种东西似的,不仔细区分也区分不出来。”

    “应该是。”刘桂霞薛大富他们都点头。

    “要是人能吃,还好吃就好了。”薛四虎又笑道。

    薛二虎笑道:“你是又想卖新样东西吧?”

    薛四虎笑道:“家里种了那么多呢,反正也吃不完。”随即,望向姜月和薛琰,笑道:“你们不是很会取名字吗,快给这些东西想个名字啊,管它能不能吃,先取个名字区分一下。”

第577章 信到了

    姜月就看着那土豆说道:“要不,这个叫土豆?”

    “土豆?”薛四虎一扬眉,“不错啊,土里长的豆子,不过这豆子也太大了,比我们家大豆还大。”

    刘桂霞他们也挺乐,但却也很同意:“那就叫土豆吧,叫土豆吧。”

    “那这三样呢?”余红燕立刻笑问。“也是土里长的,感觉不好取名字了。”

    姜月望向薛琰。

    大家以为是姜月不知道怎么取了,让薛琰取,就都也望向薛琰。

    薛琰默了一下,才指一个,说一个:“红地瓜、白地瓜、紫地瓜。”

    “土里长的瓜?好好好。”刘桂霞笑容满面,觉得这名字真不错。“现在天都黑了,就算了,等明天,将这些切成小块,跟以前一样,让鸡先啄啄看,要是鸡没事,我们就再去挖回来尝尝,都什么味道。好了,都吃饭吧,吃饭吧,晚饭都做好了。”

    次日早上,真拿那些东西喂鸡了。

    很快,村里人也都知道,姜月和薛琰也给那些东西取了名字,叫土豆、地瓜,只是地瓜有三种颜色的,红、白、紫。

    两日后,鸡啥事也没有,刘桂霞她们这才放心了,觉得这些人应该也是能吃的,这才让姜月和薛琰又去挖。

    姜月和薛琰便又来地里了。

    这次他们拿了小锄头,小锄头放在背篓里,依旧是薛琰背着,姜月也依旧被薛琰牵着一只小手,大孩子带着小孩子。

    就在姜月和薛琰又去地里的时候,另一边,帝京城外,一位伙计打扮的送信小哥,来到天灵寺。

    这小哥很明显十分礼敬佛门中人,一进天灵寺,看到一在院子里扫地的和尚,他都忙双手合十,喊了声:“大师。”

    扫地的和尚将扫帚放下,才也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有什么事吗?”

    “有人让我们的船捎信来给一位叫云孜施主的,信上写了,人就住在天灵寺,还望大师转交。”这小哥忙从背上包袱里很多信中,拿出最上面的那封,给扫地的和尚。

    然后,那小哥就走了。

    扫地的和尚目送那小哥走远,才又念了声阿弥陀佛,随即,才拿着信,去找天灵寺住持。

    天灵寺住持很是诧异,是何人竟然知晓云孜施主在这?

    但还是让小沙弥将信送去后院最僻静也最角落的一个禅房,给当今太后的侍女——茴香。

    茴香也极其诧异,忙进了内室,禀告:“太后,不知是何人,竟然知道您在这,还给您写了封信。”

    年过半百的云孜太后正坐在里面敲着木鱼,诵着经,拈着佛珠,闻言,也没什么反应,直到将经诵完了,才不敲木鱼了,慢慢放下佛珠:“哦?”

    她这个当朝太后在这的事,除了她那两个亲儿子,一个当今皇帝,一个擎王,根本没人知晓。

    就算这里的住持知晓,但人家是高僧,慈悲为怀,不可能说出去的。

    寺院的别人只以为她是云孜施主,根本不知道她就是当朝太后。

    而云孜自然是她的化名。

    “这就是那封信。”茴香双手奉上信,极其恭敬。

    云孜太后大风大浪见过不知道多少,本是极淡定的一人,但一注意到信封上那字迹……

第578章 太后有令!

    她倏地站了起来:“送信的人呢?立刻拿下!”

    “是!”茴香立刻出去了,手指放进嘴里,吹了一声口哨,院墙周围立刻跃进来一批黑衣劲装并蒙面的人。

    茴香这才道:“太后有令,将刚送信来的人立刻拿下!”

    “是!”那些黑衣劲装的人立刻又跃墙出去了,去抓方才来送信的那个人。

    大概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那些黑衣人中才有一个人再次来了,低声在茴香耳边说了什么,茴香这才又进了禅房。

    禅房里,内室,云孜太后早已经打开信看了,此刻信就是呈打开的样子放在她手边的暗红桌面上。

    云孜太后老眼犀利,却没一点表情。

    茴香进来,便恭敬的将方才黑衣人跟她说的话都禀告了,云孜太后老眼便更加犀利了。

    半晌,云孜太后才指尖轻点桌面:“对于大翎各地所造的纸墨笔砚,你无一不通,你也看看这封信,帮着哀家辨别辨别这纸和墨都出自哪里,还有这个信封。”

    “是。”茴香虽然不懂为何太后光是看到信封上面的字就表现异样,但还是恭敬的应了。

    拿起那封桌上已经展开的信,一看到信上的内容,她脸色当即大变,手都抖了抖,随即赶紧稳住心神,辨别这封信用的纸墨。

    等辨别出来,她才恭敬的回道:“回太后,这信封、纸和用的墨,皆是产自荆钺一带的磬方斋,磬方斋的东西,大翎很多地方的书肆内都能买到。”

    “荆钺一带?那不是北方么。”云孜太后皱眉。随即,笑道:“船是从南方来的,却用的都是北方的东西,都有可能,这是让哀家怎么也找不到人啊。”

    “那太后,这上面……”茴香拿着信的手又有些抖了。若信中属实,明年皇上可就要驾崩了。

    “不管写这信的人目的是什么,哀家都不会让这种事发生。”说完,云孜太后下令:“去收拾东西,哀家要回宫。”

    “是!”茴香立刻去安排了。

    看着又躺回桌面的信,云孜太后半晌后,还是又拿了起来,这要不是她爹千真万确已经死了,这封信又明显是近期写的,她真要以为是她爹写的。

    帝京多少有学之士想模仿她爹的这个笔迹,可没一个人能模仿的像的,但看这笔迹,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又字字如一把杀人的钢刀一样,让整个纸面上都漫着杀气,犹如一个战神,于战场上奋力厮杀,无人抵挡,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只要能守住大翎,只要能保护住百姓,她爹的字,就跟是她爹这个镇国大将军一生的写照一样,也不知是谁,竟然能写的一模一样。

    还有信上的内容……

    云孜太后老眼盯着信上的内容,眼神却越来越坚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信了,也没坏处,但不信,就不一定没坏处了。

    马车一备好,云孜太后便上了马车,回宫。

    轻车简从。

    她出宫的时候比这还简单,宫里除了她大儿子轩辕灏,根本没人知道她其实不在宫里。

    ------题外话------

    PS:宝宝们,今天更新完了哈~

    感谢“书友854***173”、“超帅帅”这两位宝宝的打赏~

    么么哒~

第579章 饶命!

    马车来到宫门口,因为马车太普通,又没提前出示令牌,守第一道宫门的人立刻拦住了她们。

    “好大的胆子!太后的车驾也敢拦!”茴香立刻怒斥。

    守宫门的人这才认出面前侍女打扮的人是太后身边的大宫女茴香,全都被吓的立刻扑通跪了下去,不停磕头:“太后饶命!太后饶命!”

    “开门吧。”马车里,云孜太后端坐于内,闭着眼睛,淡声说道。

    “是是是。”守宫门的人忙起来,让路,并将宫门给打开。

    太后不在宫里,突然从宫外回来,自然有人立刻去禀告给了皇上知晓。

    轩辕灏刚下朝不久,听说他母后回来了,极其惊讶,忙从御桌后走下来,出了御书房,去迎接他母后。

    可他母后的马车已经来到御书房外面的台阶下了。

    轩辕灏快步下台阶,亲自两只手将他母后给从马车上扶了下来。

    云孜太后嫌弃的看着他:“哀家已经这么老了吗?”

    轩辕灏笑道:“母后自然还是年轻的,只是当儿子的,自然要尽儿子的心意,平时儿子都不在母后跟前侍奉,已经很不孝了。”

    云孜太后便随这个儿子去了。

    一路被虚扶进御书房。

    云孜太后在窗边炕上坐下,中间隔了个小桌,轩辕灏在炕上小桌另一边坐下了,已经有宫女躬着身子,不敢直视的送上热茶果点了,一旁伺候的太监也不少,云孜太后嫌烦,轩辕灏这才让人都退下了,让御书房只留下他和他母后。

    轩辕灏这才道:“母后回宫,必有大事。”

    云孜太后盘坐在炕上,拈着手中佛珠,听到这话,虚瞟她这个儿子一眼,才看着桌上的小锦盒道:“打开看看吧。”

    这小锦盒,是方才茴香恭敬呈上来的。

    “是,母后。”轩辕灏这才将小锦盒打开,小锦盒里面躺着一封信,看到信封上的字迹,他有些惊讶:“这不是外公的字迹么,谁这么大本事,竟写的一模一样的。”

    竟然还写的是‘天灵寺云孜施主亲启’。

    云孜太后闭上眼,手上拈佛珠的动作不停,嘴里却说了句:“看里面的信。”

    “是。”轩辕灏又应了声,才打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信来看,一看清信上的内容,他立刻望向他母后:“母后,这是?”

    “今儿早上收到的,”云孜太后仍然闭着眼,“不知道谁写来的,也没署名,送信的人也审过了,没什么问题,就是辛垣县内一个姓秦的富商,有几条大船,每隔两个月都有一条大船来帝京,都好几年了,百姓们也爱去他那,花钱让他的船帮着捎信,那个到天灵寺送信的伙计,就是船上的伙计,给我的那封信刚好分到他手上,让他送来。不过,信他们都是随便捎带的,没有任何字据,船来帝京的一路上,又会停靠,收信上来,都是倒在一个大木箱里,所以也没人知道这封信到底具体是从哪上的船。纸墨信封茴香也辨别过了,皆是产自荆钺一带的磬方斋,而磬方斋虽然在北方,但它造的东西,大翎东南西北很多地方都能买到。”

第580章 这个人,不能不找

    轩辕灏沉吟片刻,才道:“特意用外公的笔迹,想必就是想母后相信。母后,你这回来,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信了,没坏处,说不定还能真救你一命。”

    “这要是真的,那人岂不是能知晓以后的事?”

    “若是真的,自然是。”云孜太后还是没睁开眼。

    “可若是真的,那会,朕为什么会昏迷?”

    “所以就要防了,从今天起,包括哀家这个母后在内,你都不能完全放心。”

    “母后……”

    “哀家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忽然云孜太后睁开了眼,直直望着她这个儿子,当今皇帝。

    轩辕灏没办法,只能应道:“是,母后。”

    为了自己这个大儿子的性命着想,云孜太后又忍不住叮嘱了句:“一定要从各方面更加防范,吃的喝的用的摆的放的,尤其是人,每个人,哀家就不信都这样了,明年你那个时候还能出事。”

    “儿子知晓。”

    “那就好。”云孜太后又闭上眼,继续拈着佛珠。“哀家也闲着无事,就亲自去找找这给哀家写信的人吧。”

    能那么清楚的知道她在天灵寺,还知道她化名云孜,又清楚她父亲的笔迹,还很可能真知晓未来……这个人,不能不找。

    轩辕灏听他母后这么说,就知道他母后是决定了,知道自己劝阻不了,便道:“那母后在外一定要小心。不知母后打算到何处寻找?”

    “那船是从辛垣县一路来帝京的,虽然路上停靠了好几处,信也非常可能是从那几处上的船,但都是在南方,就顺着这个船来的路线,从帝京一路找过去吧。”云孜太后说道。

    荆钺一带不是没有可能,但感觉可能性比南方小。

    毕竟,人若是在荆钺一带,得再跑到南方,才能将那封信交给那条船捎来。

    她还是比较倾向于人在南方,然后为了让她更难找到人,就买了产自磬方斋的纸墨和信封,然后,直接在南方让那条船捎来。

    当然是从可能性大的地方开始找,轩辕灏认同的点了点头,才又问:“母后打算何日动身?”

    “明日吧。”云孜太后说完,就不再说话了,只仍闭着眼,专心的拈着佛珠。嘴中还隐隐诵着经。

    轩辕灏本想再说点什么,但看他母后没有再开口的意思,他这才从炕上下来了,又回了御桌前,正准备继续批奏折,可随即,他还是喊了个人进来,小声跟那人道:“速去凤宫告诉皇后,就说太后回来了,让她快过来请安。”

    “是!”这太监忙去了。

    直到这人出去了,炕上的云孜太后才眼睛也不睁开的骂了句:“出息。”

    自己儿子竟然得靠这样才能见到媳妇一面!

    轩辕灏却笑的一脸痴汉:“母后,她是朕自己选的。”

    当皇家人太多身不由己了,帝王之术,修的是各方平衡,很多时候其实他都没法真正随心所欲,他那皇后,是他做的那么多事当中,唯一一件顺着自己的心意,而迎娶回来、并喜欢的不得了的人。

第581章 太痴情也不好

    云孜太后瞬间默了。

    她这大儿子就是个痴情种子。

    就像先帝,为了等她,让后位一直空悬多年,直到她不再作男装打扮在军营了,才册封她为皇后,迎娶进宫。

    希望她二儿子不要是个痴情种子,太痴情了其实也不好。

    凤宫,邵皇后也不知道太后根本不在宫中,她也一直认为太后在太后住的寝宫里,只是不再见人了,这要不是御书房的小太监来禀告,她都还这么以为。

    让去给太后请安,邵皇后哪好不去,便来了御书房。

    “母后。”邵皇后福身,给云孜太后行礼。

    云孜太后眼皮微微抬了抬,“看你现在哪有皇后的样子。行了,”云孜太后眼皮又完全阖上了,“起吧,坐。”

    “谢母后。”邵皇后虽然坐下了,但身上最近只觉懒的慌,更提不起劲了,只想躺着。

    但她还是努力打起精神,陪云孜太后坐着。

    御桌的方向她就没看了。

    倒是轩辕灏,见到他的皇后能来,他已经很心满意足,今天有母后在,皇后应该一直都在这陪着。

    他已经一个多月没见到他的皇后了。

    上次见到,还是邵叔亭来书信的那天,她晕倒了,然后他就在凤宫过夜了。只是后来,她醒来,想去偏殿睡,他没让她去,还发生了一件事,甚至因为这事他都误了第二天早朝,然后她就更生气了,更不理他了。

    以前他去凤宫,还能进去,只是她不见他,现在他去凤宫,他连凤宫大门都进不去了。

    不过他的皇后更没精神了,就跟没吃好睡好似的。

    这边,邵皇后在御书房陪着太后,另一边,已经有人听到了风声,急急来禀告给怡贵妃知晓。

    怡贵妃很是惊讶:“太后回来了?她人不是就在宫里吗?”

    怡贵妃的心腹太监说道:“千真万确,是从宫外回来的,根本不在宫里,也不知什么时候出的宫,皇后娘娘已经过去请安了,听说在御书房呢,皇上也在,娘娘,您要不要赶紧过去?”

    请安肯定是要过去请安的,但——

    “皇后不是天天又在凤宫使小性子吗,还能去请安?”怡贵妃更惊讶了。

    心腹太监迟疑着,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是自己的心腹,怡贵妃一看心腹太监这个样子,就知道肯定有她火大的事情,但还是立刻道:“说!”

    怎么也要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是皇上派人去跟皇后娘娘说的,让皇后娘娘去御书房给太后请安。”

    心腹太监的话音才刚落,怡贵妃已经摔了手中的茶碗。

    “好!太好了!”怡贵妃咬牙切齿,笑的狰狞。“走,去请安。”然后,她立刻换上了可以出门的得体表情。

    来到御书房,发现有人守在御书房门外,不让进。

    “本宫是来给太后请安的,还望进去通报一声。”怡贵妃笑道。一副落落大方的贤良样子。

    太监总管手持拂尘,躬着身笑道:“娘娘说笑了,太后几年前就有懿旨,各宫妃子,都不用给她老人家请安。”

第582章 你千万别吃

    是各宫妃子,可不包括皇后。

    正宫皇后就是正宫皇后,妃子就是妃子。

    妻妾不可同语。

    原本以为现在虽然没有凤印,仍不是皇后,但毕竟帮着打理着后宫,怡贵妃还以为自己怎么也不一样,能进去,却不料,人家还有这话来搪塞她,让她一点都看不出她正得帝宠。

    怡贵妃面上不显,心中恨意却更甚。

    *

    槐树村,河边。

    姜月和薛琰蹲在石板前,将刚挖回来的土豆、红地瓜、白地瓜、紫地瓜都在河水里洗的干干净净。

    等姜月和薛琰带着这些洗干净的东西回到家的时候,李荷花正坐在做饭的棚子底下摘菜,准备做午饭。

    自从家里不再制冰后,午饭就没再去四叔家做过了。

    余红燕挺着大肚子,感觉坐着难受,就站着,此刻正跟李荷花说笑。

    见姜月和薛琰回来了,这妯娌两人就围在桌前,看着洗干净的土豆地瓜,琢磨着该怎么吃这四种东西。

    当时这些是直接生的切成小块给鸡啄着吃的,但她们是人,那这是生吃,还是煮熟了吃?

    “这么硬,好像是要煮熟了才能吃的。”余红燕琢磨道。随即,又笑道:“不过我们可以先尝尝生的好不好吃。”

    “那我尝一口吧?”李荷花说完,就从一个土豆上切了一小块下来,然后就尝了一小口,当即便猛摇头道:“这个应该不是生吃的,应该煮熟,红燕,你千万别吃,生的不好吃。”

    姜月和薛琰去将他们各自的小锄头放到薛一虎正做木活的那个棚子底下去了,也就这一会工夫,回来便见他们大嫂尝了一小口土豆,两人都微微怔了下,没想到他们大嫂速度那么快,好在生土豆也不是不能吃,就是不怎么好吃。

    先生尝了土豆,觉得不好吃,接下来,再生尝地瓜李荷花就更小心了。

    切的更小块了。

    紫地瓜生吃口感不怎么好,白地瓜口感还行,就是没什么味道,红地瓜……

    “这个甜!好吃!你们也尝尝!”李荷花这才忙将那个已经被切了很小一小块的红地瓜的皮都削了,随即才都给切开,一人一块。

    “嗯,这个是甜。”余红燕尝了一口,立刻就说道。

    姜月也小小的吃了一口,甜是甜,就是她习惯吃熟的。这个生的自然是能吃的,只不过不容易消化。

    又吃了一小口,姜月才跟李荷花说道:“大嫂,我想用土豆今天做两个菜,感觉这个做菜应该很好吃。”

    李荷花立刻又跟平时一样,生怕吓到她家小小的月宝,声音特别轻的问她家月宝:“你想做什么菜啊?你跟大嫂说,大嫂来做。”

    “酸辣土豆丝,土豆炖鸡块。”

    等这两样菜做出来,那个香味,让另一边棚子底下做木活的薛一虎都吞了吞口水,尤其是土豆鸡块,那叫一个香。

    土豆鸡块是香味出来了,但还没完全熟,还在大锅里炖着呢,但酸辣土豆丝已经用小锅炒好了,余红燕尝了尝,立刻说好吃。

    李荷花也尝了尝,也觉得好吃,同时也认定了,这个就该煮熟了吃的。生的实在是不好吃。

第583章 这个真香啊

    看土豆当菜味道不错,李荷花立刻就将三种地瓜,也各切了一盘,清炒了三盘地瓜丝出来。

    味道也还行。

    姜月任李荷花自己在锅台边捣鼓,这本来就是能吃的东西,自然也是能当菜做的。

    看灶台边她在不在都无所谓了,姜月才去到院子里的炉子旁边,将炉子里的火给烧起来了,又往里面放了些劈好的木柴。

    炉子上面搁了一个锅,锅是干净的,姜月看薛琰也过来了,她便让薛琰帮着往锅里倒水,薛琰便舀水倒进去了。

    姜月则去抱了个笼屉来,见锅里的水合适,才将笼屉放上面,然后,将地瓜每样都放几个在笼屉里,个头都不是很大个的,太大个的,不容易蒸熟。实在是太大个,就对半切开,才放里面。

    还放了两个土豆进去蒸。

    随即,才盖上笼盖。

    与蒸熟的地瓜相比,姜月还是宁愿吃烤地瓜的,烤地瓜格外的香甜,于是,便在炉子和锅接触的那个台边上,能放几个地瓜,就放几个地瓜。

    台边上因为炉子里烧着大火,很烫,烤地瓜正合适。

    薛琰去搬了个小板凳过来,给姜月。

    姜月就接了过来,然后,她就坐在炉子灶膛前,拿着火钳顾着火,不时往炉子里塞一些木柴。

    薛琰看没他的事了,才又回了他的房间,给他大哥画东西。

    他已经给他大哥画了一本出来了,还用线装订好了,他大哥很喜欢,平时都跟是什么宝贝一样的收着,没事就捧出来看看,对着上面的图做些东西,遇到不清楚的,还会问他。

    大哥这么喜欢,他自然心里高兴。

    薛大富今儿在新房子那边帮忙,但却是回来吃午饭,没有跟造房子的其他人一块吃。

    回到家,就闻到土豆炖鸡的香味,也是吞了吞口水。

    刘桂霞、薛二虎、薛四虎又去镇上了,并不在家,薛大富这一回来,就算是人齐了,可以吃午饭了。

    李荷花这才将土豆鸡块从大锅里盛出来,给薛老汉这个爷爷盛了一大碗,让薛一虎给送过去。

    本来还打算给送些蒸和烤的地瓜的,不过,地瓜还没蒸好,也没烤好,还要一会,便算了。

    炉子里有火,其实不用人时刻顾着,姜月便也到了做饭的棚子底下吃饭了。李荷花给她夹了不少土豆鸡块,小碗里堆的满满的,然后还给她放在专属于她的座位上。

    “这个真香啊。”薛大富和薛一虎都大口吃着,觉得土豆炖鸡块这也太香了,酸辣土豆丝也味道不错。

    地瓜丝也感觉还可以,不过他们还是倾向于用土豆做菜。

    等地瓜土豆蒸好,也上了桌。

    薛大富、薛一虎、李荷花、余红燕都一致的认为,土豆、红白紫地瓜这四样东西,土豆最适合做菜,红白紫地瓜最适合蒸着吃,就是紫地瓜口感差不少,吃起来比较粉,也比较干。

    甚至,薛大富还说:“这个要是明年还能种,就不种这紫的了,多种点红的和白的,尤其是红的。”

    姜月有点想说紫地瓜虽然口感差一些,但营养价值高……

第584章 二选一?

    待烤地瓜也好了,薛大富他们都要爱死这烤地瓜了,尤其是烤红地瓜,都对这烤红地瓜赞不绝口,觉得也太香甜了。

    比蒸的还好吃!

    “红的!红的!明年一定要多种点红的!”又是薛大富开的口。

    姜月:“……”

    薛琰:“……”

    土豆炖鸡块中午没吃完,晚上刘桂霞他们回来也吃上了,都说好吃。晚上又蒸和烤了地瓜,刘桂霞他们吃了,也偏爱烤的红地瓜。

    热乎乎的,香甜香甜的。

    薛四虎一边吃,一边笑道:“本来我还想着要是好吃,就卖,现在味道也是可以,但我这两天又想了想,觉得这个东西就是卖也卖不了高价,一是你们看啊,这些东西的长相,不像草莓那么好看,二是做菜或者蒸着吃或者烤着吃,真要计较起来,也就那样。一两文钱估计有人买,但好几文钱一斤,或者更多钱一斤,就不一定了,还不如买肉吃呢。月宝,要不你动动脑子,用这些东西,也琢磨出点花样来?”

    姜月早在种土豆和地瓜这些的时候,就有想法了,还跟薛琰说过,就是将这些东西里的淀粉洗出来,然后做成土豆粉条、地瓜粉条。

    但四哥跟狐狸一样精,她自然不能直接就说做什么,只是点点头,应了声:“嗯,我试试。”

    “太好了!”薛四虎立刻道。“那我等着看你琢磨出来的新吃食了!不过你先别急着琢磨,等挖回来再慢慢琢磨也不迟。这些什么时候都挖回来啊?”说着,看向薛大富他们:“明天就要挖么?明天我还打算带小琰和月宝去镇上呢,铺子我看的差不多了,就是二选一了,我晚上再想想,明天应该就会买了,到时候肯定要立文书还要当场给我铺契的,我又不识字。”

    “买铺子要紧,你明天带小琰和月宝去镇上吧。”薛大富说道。“明天我也没空挖那些东西,我得先收玉米地里的玉米,都早老了,今天是我看新房子那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就去帮忙了。土豆地瓜叶还挺青的,过些天收应该也没事,估计个头还能长。”

    刘桂霞道:“土豆的叶都死了不少了,也不能等很多天了,等玉米收完了,就都挖回来吧,省的土豆在地里发芽了,我看这个东西就是种子,跟花生一样,花生迟迟不收也会在地里发芽的,感觉那红白紫地瓜是真还能长挺长一段时间,就让它再长长吧,等叶也败的不少的时候才开始收。”

    姜月也是这个意思,等地瓜叶枯败了不少的时候,也是下个月中下旬了,正好就是收获这个地瓜的时候。

    既然刘桂霞都说了,她自然就不用说什么了。

    薛大富他们都没有意见。

    *

    次日,姜月和薛琰跟着薛四虎一块来镇上买铺子,看了那么多天,只有两个铺子薛四虎比较中意。

    也没有别的铺子可看了,只能二选一了。

    一个铺子挺大的,原本是客栈,两层,一层是大堂,可以摆十几张桌子,二楼是很多房间,后面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有一口井,后院还有好几间厢房,也可以住人,还有个放牲口的大棚子,来住客栈的牛车马车都可以放进去。

    跟沈氏医馆在同一条街上,但因为这条街并不繁荣,这客栈开不下去了,东家又急着用钱,所以这东家愿意以五百两的价格卖出。

    ------题外话------

    PS:宝宝们,今天更新完了哈~

第585章 还想开分号?

    一个铺子很小,原本是个卖馄饨的,虽然也有两层,但第二层是个小阁楼,是放东西的,一层是大堂,但也只能放个四五张桌子,多的实在放不下了。

    后面也有个院子,院子自然也很小,也有一口井,后院也有厢房,但却只有小小的两间。

    薛四虎之所以也比较中意这个小铺子,那是因为这个小铺子位于的这条街,是镇上第二繁华的街道。

    镇上最繁华的那条街,就是吉祥酒楼所在的那条街了,而这小铺子在的街,就是在吉祥酒楼所在的街隔壁那条街。

    其实,薛四虎最中意的,是想在最繁华的那条街上买个铺子,但那条街上人一直都挺多的,每个铺子生意都还不错,根本没人愿意卖铺子,薛四虎只能选其他街。

    就拿这小铺子来说吧,虽然小,但因为在镇上第二繁华的街道上,也得六百两才能买下来。

    姜月与薛琰一块,陪着薛四虎又在这两个铺子看了看,才问薛四虎:“四哥,你考虑好了吗?”

    薛四虎笑道:“我昨晚就考虑好了,买客栈那个。”

    “你不怕生意不好?”姜月看着他。这条街是真不繁华,来这条街的很多人,基本都是冲沈氏医馆来的。也就是来看病的。

    “怕啊,但想点办法,应该还是有生意的。”薛四虎笑的眼睛又弯了起来,跟个狐狸一样。“何况,我以后还想在县里开分号呢,总不能总铺那么小,人在里面哪施展的开啊,那个客栈就够大。”

    姜月和薛琰对视一眼。这铺子还没开呢,都想到开分号上去了。

    足见,他们四哥已经不满足镇上这点小生意了。

    “走,我们去买下那客栈。”薛四虎说着,就撵着姜月和薛琰又回那客栈了。

    他们刚是从卖馄饨的小铺子里出来的。

    走了两条街,才又来到那客栈。

    那客栈东家还以为他们不买了,正发愁呢,看到他们又来,还是确定要买下来了,急着用钱的这东家生怕他们后悔的,忙立了买卖客栈的文书,并双方签字按了指印,一人一份文书留作字据,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这个客栈的房契。

    这客栈早就歇业了,能拿走的东西,那东家也都拿走了,空空荡荡的,那东家一拿钱走人,这客栈自然就是姜月他们家的了。

    不过这个客栈也有些年头了,有些地方有些破损,需要修葺。

    并改造一下。

    “虽然我们不开酒楼,”薛四虎一边带着姜月和薛琰又往楼上去看看,一边说道,“但这上面的房间有些倒是可以改成包间,要是下面坐不下的话,也可以让人到上面包间坐,不过下面那么大,这要是生意不大好,估计下面都坐不满,但明年大热天我们家不是还要卖冰么,到时候肯定都能坐满。以后我也不用天天回去了,可以住在这二楼。雇的人就住后院那好几间厢房里,都能住得下的。二楼肯定还是要留几间房间的,家里要是有人不凑巧,也没法回去的话,就干脆歇在镇上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919/ 第一时间欣赏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最新章节! 作者:长青树长青所写的《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为转载作品,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介绍:
上辈子,薛琰当了一辈子的权臣,重回七岁时,他不想当了,只想窝在这山沟沟里,跟兄长们一样当着庄稼汉子,平平凡凡种着田,不至于跟上一世一样,他权倾天下,家人却各个不得善终。
不料,他爹突然捡回来一个女宝宝。
什么都好,就一点不好,不能让她一个人偷偷出去。
不然,她这次给你捡回来个大将军,下次给你带回来个异姓王,就连当朝太后都给救回来了……
没多久,又给你捎回来个小皇帝……
*
姜月,末世A区最高指挥官,竟然穿到了古代,成了一个三岁半的女娃娃。
(甜宠文、一对一、双洁)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