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月宝当然一块去了!
听薛一虎这么说,姜月和薛琰也走过来看,正好见薛一虎将这两个木轮子给安上,一个两个轮子的跟板车一样的木车就做好了。
很简易,车上连个遮风挡雨的棚子都没有。
等套到牛身上,那就是牛车了。
“快,快,快套到牛身上看看。”薛五虎更兴奋了,和薛一虎一块,忙将做好的木车推出了院子。
薛二虎笑着去将系在树上的牛给牵了过来。
薛四虎则去拿套的东西去了。
薛一虎这做的木车是按照薛琰画的木车结构和尺寸做的,这套在牛身上,刚刚好,也没有需要改的地方。
一见套好了,薛五虎就爬到牛车上,高高站着,拿着鞭子,牵着牛绳,做赶牛车的样子:“驾!驾!”
刘桂霞她们差点笑岔气,“五虎,这是牛,不是马。”
薛五虎乐呵呵:“四哥明天就要上镇上卖米线了,水砻脱谷作坊的东西大哥也做的差不多了,小琰都说让爹找人,要开始造作坊了,我们家迟早也会买马的!”
虽然刘桂霞她们觉得薛五虎是在做梦,但并不妨碍她们开心啊,还都纷纷开心的应道:“好好好。我们家要有马,那可真不得了了。”
薛四虎笑道:“娘,我们还是快吃饭吧,吃完饭我还得去镇上买东西呢,锅要买,炉子也要买,不然明天到镇上拿什么煮米线啊。还得买一些家里没有的配菜和作料呢。还有别的……反正不少呢。”
“对对对,你快点吃午饭,吃了你好去镇上。”说着,刘桂霞就转身回院子里,边走还边高兴的不行的说:“现在好了,咱们家有牛车了,你直接赶我们自己家的牛车去镇上就行了。”
“是啊。”薛四虎应了声,才跟薛琰笑道:“小琰,明天你也跟我一块去镇上吧,上次我坐钰轩的马车的时候,钰轩说我要是做生意,有什么东西,都可以放他家,他家空屋子多,后来到他家门口的时候,又碰到了沈老大夫,沈老大夫听说我到镇上干什么,也是这么说的,还说大物件也行,他们家后院够大,平时都空着,也能放东西,但你怎么都跟他们熟悉一点,还是你跟我一块去吧,到时候桌凳锅炉子棚子这些,我们就不每天带回来了,放在他们那。”
“好。”薛琰点头。下意识的看向姜月。
姜月还没说话,薛四虎就笑道:“月宝当然一块去了,她平时不都是你带着的吗,我不会忘了的。”
薛琰摸摸鼻子,有点尴尬。
姜月有点明白上次薛琰为何摸鼻子了。敢情也是被他们四哥打趣了。
薛大富道:“放人家那可以,但改天我们一定要还人家人情。”
薛四虎笑道:“放心吧爹,我们心里都有数的。再说了,钰轩和小琰关系好,不能直接还,不然人家心里不舒服,感觉跟见外了似的。”
薛大富看自己儿子们都心里有数,就不操心了,而是跟薛琰说道:“那明天你就带着月宝跟你们四哥一块去镇上吧,造水砻脱谷作坊的事,回头我跟村长说,看能不能给我们家找一些人,过两天我们家就动工造。”
------题外话------
PS:宝宝们,求月票~
求月票~
第287章 左右他也不会害我
薛琰:“嗯。”
薛二虎却急道:“爹,还是先别找村长了,我先去问问青树他们,这一天每人工钱能有十五文呢,平时他们都难找到活干,能做一天是一天。”
薛大富道:“那也成。”
于是,下午,薛四虎赶着家里的牛车去镇上买东西的时候,薛二虎去问李青树他们了。
李青树他们都很高兴,但又怕造不好,因为水砻脱谷作坊,他们听都没听说过。
可又听薛二虎说,他们只用跟着一块将给谷砻遮风避雨的两间房子给造起来,并没有别的复杂的事,他们这才都同意了。
人找好了,这造作坊的事也就定了,定在了两天后开工。
薛一虎还在做着东西,倒不是又在给作坊做东西,而是在按薛琰新画的结构图,做两张榫卯结构、可以拆开放、不占什么位置、也方便携带的桌子。
这桌子是要明天带去镇上做生意的,总不能别人来买米线吃了,让人家蹲着或者站着吃,总要桌凳坐着吃的。
长板凳家里有,就不用做了。
但家里的桌子就是那种很普通的四方桌,拆不了,也折叠不起来,而那么大个,也不好带去镇上。
所以,薛琰才画了这种桌子的结构图,让他大哥薛一虎做。
薛一虎也惊讶一个桌子能这么巧妙,明明只有一个桌面、四条腿、四个横承,一点不复杂,但因为榫卯结构,这只用搭一下,就能够将桌子给搭的站起来,还十分牢固,推也推不散。
桌面好做,四条桌腿也好做,四个横承也好做,就是一些榫槽和榫头需要很注意,不然就搭不成功,也不稳固。
等薛四虎从镇上回来的时候,薛一虎也将这两张简易又方便携带的桌子做好了,薛四虎看到,也很是惊讶这桌子的巧妙。
盛明书院的藏书薛琰都看完了,其中就有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而薛琰上辈子位高权重,什么没见过,总共看的书也多的数不胜数,画这个对他而言,简直容易的不能再容易。
薛琰还画了可以折叠搭起的、也是榫卯结构的凳子,不过今天薛一虎是没时间做了,但以后会做的。
以后还会做这样的桌子的,毕竟,卖米线的生意真要好起来,两张桌子是不够的,只是这才一开始,应该人不多,两张应该够了。
看着薛四虎在那学着将榫卯结构的桌子给搭起来,又拆开,姜月迟疑了一下,还是没忍住,拉了拉薛琰,小声道:“你就不觉得四哥让你明天也去镇上,不止是让你到时候一块去将东西放沈钰轩家?”
薛琰点点头,颇为认同,也小声:“四哥这事做的是有点怪。平时四哥自己能做到的事,都不会麻烦别人,这他一个人将东西放钰轩家也行,但却叫上我,虽然理由还算充分,但……应该不止吧。可我也想不出别的原因,左右他也不会害我,明天就跟他去一趟镇上吧。怎么,你想出了别的原因?”
“没有。”她要是想出来了,也就不会问他了,直接就告诉他了。
不等他说话,她又道:“行吧。”左右是他们四哥,的确应该不会害他们才对。
第288章 到镇上卖米线
第二天,早上,姜月一边坐在专属于她的小板凳上一小勺一小勺的喝着稀饭,一边静静的看着薛四虎他们将东西搬上牛车绑好。
像是遮阳遮雨搭棚子的油布,像是已经拆卸好的两张榫卯结构的桌子,像是长板凳,像是锅、炉子、箩筐、木桶、瓢、盆、劈好的柴等。
三个箩筐,一个箩筐里装了二十斤干米线,因为今天是第一天去镇上卖,家里人其实都担心卖不完;一个箩筐里装的是碗筷,另一个箩筐装的是煮米线会用到的配菜和作料等物。
镇上有取水的地方,不用专门带水去,带桶和瓢就行了。
大黄牛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喂了草,现在大黄牛也不饿,但去镇上得下午才能回来,肯定会饿的,本来薛四虎还想带两捆干稻草,给大黄牛在镇上吃,但这牛车上实在是装不下了,不好绑,便算了,决定到时候将牛送到镇上专门放牛车的地方,那里有人会帮着看牛车,也可以跟那人买草料给牛吃。
田大叔一般赶牛车去镇上,都是停在那,只不过田大叔舍不得花钱让人家看牛,都是自己在那里看着。
而薛四虎不觉得他有那个时间和心思管他们家那大黄牛,放在专门放牛车那里给别人看着是他最好的选择。
姜月视线落在放在牛车上的那个挺大的炉子上,这个炉子灶膛挺大的,外面包着一层铁皮,铁皮里面镶嵌着厚厚的土,土中间向下凹,成为一个挺大的灶膛,柴就放在这灶膛里烧,炉子上面可以搁锅。
据她四哥说,光这个炉子,就花了近一两银子。
主要是外面的铁皮贵。
这还没卖出一碗米线呢,家里光是这个本钱就花了不少,真穷的人,家里是真做不起这个生意。
等最后东西都绑好,只剩下前面点位置能坐人了。
姜月瞄了眼,觉得只能坐她和薛琰。
这时候,姜月也将早饭吃好了,薛琰已经吃好,在牛车旁边站了,刘桂霞他们都在院子门口的牛车旁。
“给你些铜钱,说不定需要找钱。”刘桂霞塞给薛四虎一个钱袋,里面鼓鼓的都是铜钱。
“谢谢娘。”薛四虎道了谢,才朝姜月和薛琰吆喝:“快上车吧。”
姜月和薛琰便都爬上去了,正好坐他们两个。
薛四虎就牵着牛,拿着鞭子,要走在前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让他们家两宝贝孩子走路去镇上,等下午回来就好了,下午回来之前,会将不少东西都送到钰轩家放着,到时候就都可以坐牛车了。
“真不要我和你大嫂一块去啊?”刘桂霞还是有些不放心。
薛四虎笑道:“我这几天不都跟着你和大嫂围着灶台转么,炒米线、酸辣米线、素菜米线、猪肉米线、骨汤米线,我不是都学会做了么,娘你就别担心了,我也就卖这几样,复杂的、贵很多的我现在又不卖,哪天要卖了,我自己搞不定,肯定会让你和大嫂一块去的。”
有一个箩筐里就放着刘桂霞和李荷花今天天不亮就起来做的肉和熬的猪大骨汤,都做好熬好了,到时候有人要买这两样米线的时候,他直接加米线里,煮热就行了,别人家卖面也是这么卖的。
第289章 他要是能管到她就好了……
“好好好,我也是瞎操心。”刘桂霞笑道。“那你们快去吧。”
薛四虎就牵着牛去了。
姜月和薛琰坐在牛车上,都回头望。
刘桂霞她们立刻笑着跟他们挥手。
薛琰便微笑着也挥手。
姜月看了下薛琰,见薛琰挥手了,她这才也挥了挥她的小手。
薛四虎看到他们的动作,立刻就笑了:“你们还不给我乖乖坐好,掉下来怎么办。”
姜月和薛琰这才乖乖坐好了,不回望了,两小腿都垂在牛车下,只不过薛琰的腿比姜月的长。
等牛车到镇上,已经巳时三刻了。
薛四虎觉得离人多的地方越近,米线越容易卖出去,所以,牵着牛车,径直带着姜月和薛琰来了镇上最繁华、人流量最大的这条街,就是吉祥酒楼所在的这条长长的街,只是,这么好的地方,好的摆摊的位置肯定都被占了,只有靠近巷尾的一条死巷旁有个勉强可以摆摊的位置,而这个位置也显然摆摊了,也没人光顾,不然,也不会空着,等着他们来占着卖米线。
可薛四虎不关心这些,将牛车就停在这死巷前,准备将牛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了。等东西卸下来,还得将牛车送去专门放牛车的地方,这里不许放牛车的,大街上都不许放牛车,停一会倒是行。
姜月看牛车停了,便利落的从牛车上跳下来了。
吓了薛四虎一跳,生怕小小的她摔到。
好在她稳稳的落了地,薛四虎这才吐出一口气,又放松了,但他还是忍不住的说了薛琰一句:“小琰,你顾着点月宝。”
薛琰默了默,还是望了下天。他要是能管到她就好了……
见姜月望过来,他立刻看向别处。他什么都没想。
姜月看薛琰跟被吓一跳一样的立刻移开目光,有点不知所以。这人怎么回事,不是知道她其实是个大人吗。难道是因为她害他被说的次数太多了?但感觉也不太像啊。
想不通,姜月便懒得想了,而是冷静的观察着四周。
这边是一条死巷,根本没人过来,连路过的人都不一定有,真不知道四哥为什么会选择这里。
但照四哥的脑子,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那选择这里,肯定是有原因的。
可是什么原因呢?
姜月不由地望向薛四虎。
见薛四虎正挨着巷子的墙将油布给撑起来,要搭个遮阳的棚,而薛琰已经在帮忙了,她就走过去,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她太小,棚子太高,薛四虎不让她帮忙,她就帮着将从牛车上卸下来的长凳摆好,一些能从箩筐里拿出来的东西,也拿出来摆好,还爬上牛车,从牛车上拿下两个小马扎打开摆好。
因为她的身高,榫卯结构的桌子她一个人是搭不起来了,就没搭。
家里劈好捆成一大捆的柴也被薛四虎从牛车上卸下来了,其实大东西都已经被卸下来,现在牛车上都是些小东西。
她又将牛车上的招幌给拿下来,等遮阳棚搭好了,就可以将这招幌挂上了。
旁边一个卖小玩意的小伙子,看那年龄比薛四虎大点,本来无意搭理姜月他们,但看姜月这么小小又可爱的一只,就这么懂事的帮着拿东西、放东西,便忍不住笑道:“这女宝宝还真懂事。”
第290章 是四哥能干出来的事
而这都开口了,这小伙子也就打开话匣子了,朝薛四虎笑道:“喂,兄弟,怎么都没见过你啊,你是不是今天才第一次摆摊。”
薛四虎一边手上不停的忙着,一边笑道:“是啊,小哥你怎么知道。”
“看你这选的摊位就知道了,平时这都没人摆摊的,狗都不来,人都直接在前面那个口子岔过去了,我这个摊位也不好,我都好几天没卖出去东西了,之前就算能卖出去,也一天顶多卖出去一两件小玩意,正准备今天要是还卖不出去,就换条街了,你还是赶紧换了吧,摆了也是白摆,看你这一牛车的东西,不像我,是个货郎,就卖些小玩意,去哪都一担挑的事。”
“谢谢小哥,我还是先将摊支在这看看吧,不然我这不死心。”薛四虎笑道。
“成成成,我自己也是不死心,瞧瞧前面那热闹的,怎么到我们这就冷清成这个样子。”那小伙子说道。也不等薛四虎说话,这人就又自顾自的说起来:“难怪我们这几个摊位都不用去拿牌交钱的,敢情是这样。”
在这镇上摆摊,一般都是要跟在镇上的官府的人拿一个牌号,并每天交上十文的摆摊钱的,这个,薛四虎早就打听过了,自然一点不惊讶,还挺看得开的笑道:“不交钱挺好的,挺好的。”
“你还笑得出来?”那小伙子也被逗笑了。
姜月走到薛琰旁边,一边望着油布另一头的薛四虎,一边压低声音问:“四哥这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明显是都打听观察好了,才来这的。
看样子,也有了揽客的办法,才会这样没有一点担心的,跟人家说笑。
薛琰也望了望,才道:“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但我现在有不好的预感。”
不然,为什么叫他一块来镇上?
顿了顿,他又道:“我好像要连累你了。”
姜月皱眉,猜测道:“该不会让我们两个揽客吧?”
“咳,”薛琰干咳一声,“是四哥能干出来的事。”
姜月:“…………”
看遮阳棚搭起来了,姜月便让薛琰站在长凳上,将招幌挂上去。
薛琰才挂上去,那小伙子就问道:“这四个是什么字啊,怪好看的啊,我看别人招幌上的字都没这个字齐整。”
薛四虎立刻又带上三分笑道:“这四个字是薛记米线,是我弟弟写的,”说着,他拍拍薛琰单薄的肩膀,“他读过三年书。”
“乖乖,”那小伙子惊叹起来,“看起来他不大啊,就读过三年书了,但这字也写的太好了吧,哪像个孩子写的啊,我都不识字,这出来卖东西也没让别人写,还是你们弄得全。”
斜对面摊位上的人也望了过来,直夸:“这字是好,是好,我看见过秀才写的字,都没这写得好呢,你这弟弟也太厉害了。”
“哪里哪里。”薛四虎脸上笑深了两分。
“薛记米线的话,那你就姓薛了吧,”又是那小伙子,也是闲着无聊,都没有生意,“可米线是什么东西?”
第291章 尽出能人
“就是米粉做的跟面条一样的东西。”薛四虎笑道。
“真的假的?”那小伙子不信,“我可从来没听说米粉能像面粉那样拉成条。”
薛四虎只是笑。
等炉子、柴、箩筐等都摆放好,就剩下搭桌子了,姜月和薛琰帮着薛四虎搭桌子,看的附近冷冷清清摊位上的人都啧啧称奇。
“你们这桌子……”
甚至,有人还走过来盯着看了:“原来可以这么搭起来了,刚才我还奇怪,你们怎么光带凳子,也不带桌子。这到底谁做的啊,也太巧妙了吧,我在这镇上摆摊也有些日子了,还没见人家的桌子是这么搭起来的。”
这人还推了推已经搭好的一张桌子,感叹声立刻又出了口:“别说,还真稳。”
薛四虎笑道:“我大哥做的。”
“你大哥可真厉害。”那人夸道。
薛四虎笑道:“谢谢,我大哥要是听到,肯定很高兴。”
姜月和薛琰也觉得。
“你们家还尽出能人啊。”那小伙子也走过来看了。“你弟弟字写得这么好,你大哥做东西又做的那么好。”
薛四虎笑道:“小哥你说笑了,哪是什么能人啊,都是学的,学的。”
那小伙子:“那也厉害。”
等两张桌子都搭好了,来看桌子的人又看了两眼,才各回各的摊位了。
薛四虎这才跟薛琰和姜月说道:“你们在这看着摊位,我将牛车送过去,这里不能放牛车。”说着,将两个水桶,一条扁担放牛车上,“我顺便打些水回来,那里正好可以取水。”
说完,薛四虎就牵着牛去了。
姜月和薛琰面面相觑。
然后,一致的转身,拿出些干米线摆在摊位前。这卖这个的,总不能将这个藏着,得让人看见。
还是旁边摊位上那小伙子先看到了,立刻又过来了,直盯着摆上的干米线,眼睛都发着光:“这就是米线啊?”
“是。”薛琰说道。
“怎么做的啊,怎么真跟线一样?还是干的……”小伙子十分好奇。
“就是大米粉做的。”
“我是问——”
那小伙子刚开口这三个字,斜对面那摊位上的人就笑道:“他们就两小孩子,哪知道的这么细,何况,这是人家好不容易琢磨出来,要靠这个挣钱的,能告诉你?还是识相点吧,别讨人嫌。”
这人就知趣多了。
那小伙子听见这人的话,立刻就骂这人:“关你屁事!我又不是问你!”骂完这人,这小伙子又对姜月和薛琰满脸笑:“乖啊,快告诉哥哥,你们是不是知道到底怎么做的?这样吧,你们要是告诉哥哥到底怎么做的,哥哥现在就去给你们买糖吃好不好?”
姜月和薛琰互看着对方。他们有这么傻吗?
那斜对面摊位的人是一位大娘,被骂了,本来不想多管闲事了,但实在看不下去有人骗小孩子,忍不住又开了口,口气还也不好了:“你这个小兄弟是怎么回事!骗人家小孩子吗!欺负人家孩子大人现在不在啊!”
“有你什么事!”那小伙子怒目。
第292章 他还是领教过的
那大娘也硬气:“自己不好好做生意,尽走些歪门邪道!是不是看中人家米线镇上没有,说不定真能卖出去挣钱,就想知道,也弄这个啊!”
那小伙子立刻涨红了脸。
这不就是被说中了的意思吗。
看附近其他摊位的人都看了过来,那小伙子哪下的来台,但也不敢真跟那大娘动手,摊位都是有官府的人管的,要是打架被发现了,以后他还怎么在镇上摆摊?于是,这口气也只能咽下了。
只见那小伙子也不好再哄骗姜月和薛琰了,愤愤的转身便回到了他自己的摊位。
“谢谢你大娘。”姜月和薛琰都道谢。
斜对面摊位那大娘立刻笑道:“谢啥啊,是个人都会说两句的。”
虽然其实不用这大娘帮忙,他们也不会被骗,但姜月和薛琰还是坚信,这个世上,还是好人多的。
等薛四虎挑着一担水回来,那大娘便将这个事跟薛四虎说了,薛四虎忙也跟那大娘道谢,谢谢那大娘的好心,但跟那大娘说完,薛四虎却小声跟他家两宝贝孩子笑道:“你们会被骗?打死我都不信。”
他们家两宝贝孩子有多聪明,他还是领教过的。
薛琰也笑了。
姜月难得也微微露出了点笑意。
眼看就快要到午时了,也该将火生起来了,不然真来个人吃米线,生火太浪费时间了。
薛四虎往锅里加水,盖上锅盖。
姜月和薛琰蹲在炉子的灶膛口,往里面放些引火的柴,又准备了一些劈好的木头放在一边,随手就可以拿到。
然后,姜月才拿出火折子,吹燃。
薛琰下意识的接了过去,将灶膛里引火的柴给点燃了,然后,才往里面放劈好的木头。
怕熏到别人,炉子放在摊位最偏的地方。
现在还没人来吃米线,这火不能生大了,小火就行。
“有火折子就是好,不仅方便,还快。”薛四虎将火折子接过去看了看,才又还给了薛琰,薛琰又给了姜月。
姜月将火折子盖上后,才收入怀中。
然后,姜月从箩筐里拿出一个挺大的陶钵,往钵里倒水,浸上一些干米线,让米线变软,到时候能少煮一会。
看都准备好了,薛四虎也不大声吆喝,让人过来吃米线,而是将一边的两个小马扎拿过来,让姜月和薛琰一人坐一个,就坐在他面前。
而他是蹲着的。
蹲在他家两宝贝孩子面前。
“来来来,小琰,月宝,坐,坐。”
薛四虎满脸笑意,眉眼弯弯,那双眼睛一弯,又有点像狐狸。
姜月面无表情。
薛琰面无表情。
方才他们聊过了,现在他们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他们四哥这是绝对想让他们去揽客。
果然,就见他们四哥双手合十,一副拜托的样子笑道:“你们也看到了,这位置一点不好,狗都不会来,就算我吆喝的再大声,也不会有人来吃米线的,所以啊,你们,我拜托你们,四哥拜托你们,算四哥拜托你们啊,去前面喊,就是那前面,就是那前面岔口了,你看那人多多啊,那里每天路过的行人都是最多的。”
------题外话------
PS:宝宝们,求月票~
求月票~
感谢“星雨”、“。”、“GALAXY-DOU”、“冰雪月”这些宝宝的打赏~
么么哒~
第293章 你喊,你喊
“你们去那喊,”他们四哥继续道,“这镇上还没有像你们这么小的孩子叫卖呢,尤其是月宝,这么小,这么可爱,只要喊,加上这米线大家第一次听说,肯定有人会跟着你们来这吃米线的。而那里也没有卖什么吃食的摊位,你们去那喊,也不会被人说是抢人家生意。”
他们就知道……
姜月望天。
薛琰望天。
“别这样嘛,”薛四虎被他们家两宝贝孩子逗的笑的更厉害了,“四哥做个生意不容易,你们也不想四哥这生意做不起来吧?我以前在长福酒楼当小二的时候,常听酒楼的掌柜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我过去其实也行,但没你们这样吸引人啊,你看看你们,往那一站,就是金童玉女啊,就算不喊什么,别人也忍不住多看你们两眼。”
薛琰无声的望向姜月,用眼神道:我好像没连累你,就算当时我没看你那一眼,四哥也已经将你算计在其中了。
那眼神似乎还有点幽怨。
姜月回望了一下薛琰,然后,还是又……望天。
“咳咳……”薛四虎更是笑个不停,笑的整个身体都在颤抖。他家两宝贝孩子真是太可爱了。“你们不能这么想,我没算计你们,我只是想我们家生意更好。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回事,上次一看到这个地方,我就想出了这个主意,觉得肯定行。”
这做生意太有头脑也不好。
此刻,姜月和薛琰都是这么想的。
“好了,都别生气了,帮帮四哥吧,你们就帮帮我这个四哥吧。”薛四虎双手更是合十,拜托着他们家两宝贝孩子,但笑容却一点没减下来,还笑的整个身体都在抖。
明显吃定了他们。
姜月和薛琰都不约而同的吐出一口气。
更是将薛四虎逗的乐的不行。
但也知道,他家两宝贝孩子这是同意了,便起身,弯着腰,张开两胳膊,撵着他们道:“快去吧,都要午时了,肯定有人饿了。”
姜月和薛琰对视了一眼,半晌后,才木木的起身。
薛四虎努力忍着,免得笑出声。
薛琰又静默了一下,才牵着姜月去了。
两孩子都努力不回头看他们四哥,免得他们会后悔。
等来到岔口,站在岔口旁边的台阶上,薛琰努力鼓足了勇气后,还是张了口,但张了好几次,却没发出一点声音。
姜月就看着他。
薛琰干咳了一声,有些尴尬,想摸摸鼻子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右手还牵着她,便改左手摸了下鼻子。
他们长得好,又都不大,还小手拉着小手,这站在一边的台阶上,哪怕穿的是粗布衣裳,但的确跟金童玉女似的,路过的行人又多,真不时有人多看他们两眼。
“还是你喊吧。”薛琰实在是喊不出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姜月其实也喊不出来,可事情也不能这么僵着,正欲豁出去了,小小的喊一声的时候,又瞧见薛琰见她似乎要喊了,立刻扭头看她,她立刻又闭了嘴,没喊了。
“咳。”薛琰更尴尬了。“你喊。你喊。”接着,再也不看她了,免得她喊不出来,真僵在这。
第294章 我看看是不是真好吃!
姜月闭上眼,小小的吐出一口气,待做好了足够的心里建设后,她才声音不大不小的喊:“吃米线啰,吃米线啰,好吃的米线哦,有炒米线、酸辣米线、蔬菜米线、猪肉米线、骨汤米线,都不贵,好吃。”
薛四虎在家有练过怎么吆喝,她只听一遍就记住了,此刻,她就跟个女宝宝机器一样,木木的、没有一点情绪的重复着薛四虎的这段吆喝。
但因为她人小小的,白白嫩嫩的,一双跟黑葡萄一样的漆黑大眼睛,整个人看起来粉雕玉琢,可爱不已,现在又这么喊,别提将路过的人都给萌化了。
“哎呦这是谁家的女宝宝哦,也太可爱了吧!”很多人都驻足了,看着姜月和薛琰。
薛琰尴尬不已。
姜月也尴尬,但她面上却是一点看不出来的,极其平静。而这样,在大家眼里,就跟她是个超级乖的女宝宝一样,更是讨喜。
只见她机械的、木木的又重复:“吃米线啰,吃米线啰……”
“咳。”薛琰都差点笑出来。
姜月便平静地望着他。
薛琰更不敢笑出来了。
“哎呦,哎呦,”有人笑的肚子疼,“这女宝宝也太可爱了,好好好,吃米线,吃米线,哪里吃米线啊,米线又是什么啊?我们都没听过呢,宝宝你说说看。”
姜月这才小手一指:“就在那吃米线。米线跟面条差不多,只是面条是面粉做的,而米线是大米粉做的。”
“大米粉还能做成条啊?”大家很是惊讶。
“嗯,能做成条,还是细条,我们就管它叫米线。你们要是不信,可以去看看,不一定非要吃。”姜月说道。
明明一板一眼,极其正经,但在别人眼里,就是萌化了,小小的,乖乖的,超级可爱的。
“好好好,好好好。”不少人都乐道。“看宝宝你这么可爱的份上,我们就去看看,去看看。”还真去了。
一下子,这条街尾、那条死巷前,就热闹起来了。
很多人围着薛记米线的摊位,看米线。薛四虎立刻抓住机会,介绍这米线和多少钱一碗,还当场煮了一碗酸辣米线出来。
那又酸又辣的味道,勾的人都咽了咽口水,有人当时就说:“就给我来一碗这种的,我看看是不是真好吃!”
“好嘞!”薛四虎立刻就应了,还生怕别人听不见的高声问:“大哥,你这碗加鸡蛋吗,鸡蛋一文钱一个,酸辣米线里放个煎的荷包蛋,可好吃了。”
“那就给我加一个吧。”
“好勒!”
这有一个愿意吃,自然就有第二个。
尤其是看到那大哥吃的头也不抬,直夸这米线味道不一样的时候,没一会,两张桌子就都给坐满了。
姜月和薛琰还在岔口吆喝。
不,只有姜月吆喝。
薛琰又试着好几次张了张嘴,却还是没发出声。
不过光是姜月声音不大不小的喊,效果就够惊人了,不管真正买的人多少,但去看米线的人倒是很多。
连带他们薛记米线摊位旁边的几个原本冷冷清清的摊位,生意也好了起来。
第295章 卖光了
其实,姜月那声音也算不上喊,跟平时说话声差不多大,就是够稀奇,路过的人才会忍不住多看两眼并驻足问这个米线的事。
然后,去薛记米线摊位的人越来越多了。
加上每碗价钱跟同样的面相比,还便宜个一文钱,大家觉得划算,愿意尝尝、吃一下的人就更多了。
都是第一次吃这个东西,没一个说不好吃的,都赞不绝口。
一张桌子顶多只能坐八个人,两张桌子那就是十六个人,其他人就只能排队等了,有些不愿意排队浪费时间的,就走了,改去吃别的了,不过那些人看吃的人都说好吃,也就有下次再来吃的意思。
薛四虎一点不可惜这些人不愿意排队,他今天就只带了二十斤干米线来卖,卖完就可以了。
另外,让更多的人知道他这个薛记米线就行了。
这其实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只有别人知道,口味又不差,光是回头客就会不少。
何况,那些不肯排队的人,以后要是有想吃米线的意思,还不是会再来吗?没什么好可惜的。
可能是姜月喊了太多句了,薛琰实在不好意思让他家月宝一个人来做这个事,过了一会,他也能艰难的喊了出来。
见他也喊了出来,姜月意外的看他一眼。原本她还以为他永远都喊不出来呢。
薛琰有点尴尬。
望见他们四哥那因为人多,忙的热火朝天,排队的人也不少,姜月和薛琰怕他们四哥忙不过来,便先不喊了,去帮着洗碗筷。
碗筷可没带那么多来,只带来二十副,别人吃完后,得赶紧洗了,这样才能又有空的干净的碗。
正吃米线和等着吃米线的人看到,都夸,觉得姜月和薛琰真的好懂事好懂事。
还说光是看着这大孩子和小孩子他们就心情好。
可见薛四虎这个策略有多么的正确,光是将他们家月宝和小琰摆在这,就足够吸引人的目光。
等洗好碗筷,薛琰和姜月又去前面那岔口喊。
半个时辰都没用到,今天带来的米线就都卖光了。
“不好意思啊,不好意思啊,今天已经没了,”薛四虎对没吃到米线的人不停道歉,“明天肯定会带多一点卖,今天真是不好意思,也是第一天做生意,什么不懂,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吃,谢谢捧场啊,谢谢捧场啊,明天我还在这的,你们要是想吃,明天尽管来啊。”
那些没吃到米线的只能悻悻然走了。
都没米线卖了,姜月和薛琰自然都没再喊了,又走了回来。
两个桌子前还有人在吃米线,等那些人吃完,今天其实就可以收工了。
“小琰、月宝,你们快看。”薛四虎背对着那些吃米线的人,压低了声音,偷偷打开他身前围裙上的布口袋,里面全是铜钱。“刚才我一边卖的时候,一边默默算了一下,卖出去六十多碗呢,都是普通碗,有要鸡蛋的,有不要鸡蛋的,有吃酸辣米线的,有要炒米线的,有要骨头汤米线的,有点素菜米线的,还有点猪肉米线的,最便宜的也六文钱一碗呢,猪肉米线贵些,得八文钱一碗,反正这里应该有四百三十二文钱,今天才第一天啊,就这么多,明天肯定人更多。都是付的铜钱,都不用我找钱,娘给我的钱袋我都没动。”
第296章 谁不心情好?
不等姜月和薛琰说话,薛四虎又忙将布口袋给合上,免得别人看到了。
薛四虎拿布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才又道:“你们饿了吧?我这就给你们做蛋炒饭吃啊,早上大嫂给装了早上煮的大米饭,我都还没拿出来呢。”
说着,赶紧又洗了下手,随即又忙了起来,开始给他们家两宝贝孩子做蛋炒饭。
他自己其实也饿了,大嫂装的饭够多,是给他们三个准备的,他就全倒进了锅里,和他家两孩子一样,到时候他也吃蛋炒饭。
“四哥,加点青菜,我想吃青菜。”姜月说道。
“好。”薛四虎又往锅里丢了些早就洗好的青菜,这青菜是备用来煮粉丝卖的,刚才卖粉丝的时候没用完。
等薛四虎炒好蛋炒饭,吃米线的最后一拨人也吃完走了,姜月和薛琰忙去将桌子给收拾了,又将碗筷都给洗了,然后,才坐在靠最里面那张桌子开始不紧不慢的吃着蛋炒饭。
姜月比较喜欢这蛋炒饭里面的青菜,薛琰便将他碗里饭中的青菜都挑出来给了姜月,然后他才开始吃。
斜对面的那个大娘见他们不忙了,才朝他们这边笑道:“你们这米线卖的还真红火,让我们都跟着沾光,我这也好几天没卖出去东西了,今天一下子卖出去好几件呢。”
其他原本冷清的摊位的摊主都笑着附和:“是啊是啊。”
就连他们旁边那小伙子货郎,也都满脸笑:“我的这小玩意也卖出去不少呢。”
能卖出去东西,挣到钱,谁不心情好?
“哪里啊,”薛四虎笑道,“是你们东西本来就好。”
姜月和薛琰都习惯他们四哥向来会说漂亮话了,说他们四哥为人处世八面玲珑都不为过。
薛四虎实在太饿了,狼吞虎咽,没一会就将碗里的蛋炒饭吃完了,然后又要去锅里盛了,顺便问:“你们还要不要?”
“不要了,我们碗里的够了,四哥你都吃完吧。”薛琰和姜月都道。
“行行行。”薛四虎便将锅里还剩的蛋炒饭都盛他碗里,又大口吃了起来。别看煮米线的活不重,但真忙起来,又要动脑子应付来吃米线的人,又要手上动作不停,说实话,还真累人。
不过,只要能挣到钱,累就累点吧。
等薛四虎吃好蛋炒饭,姜月和薛琰就拿过薛四虎的碗筷,也放到盆里,两孩子又蹲在盆前开始洗碗筷,还要洗锅这些东西,都收工了。
薛四虎就坐在旁边一脸幸福的看着,没阻止,知道他家两宝贝孩子是想让他休息一下。但他还是忍不住摸摸他家两宝贝孩子的头顶,夸道:“我们家小琰和月宝可真懂事。”
姜月和薛琰仍埋头洗着东西。
手都很小,有的碗都比他们的脸还大,锅就更比他们的脸大了,刷了好一会,才刷干净放在一边沥干。
等东西都沥干了,薛四虎也休息好了,开始收拾东西,要将一些大物件放到沈氏医馆后院去了。
沈氏医馆是沈氏医馆,沈家是沈家,沈钰轩在镇上有两个地方住,但沈氏医馆离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近一些,才想着将东西放沈氏医馆后院去。
第297章 一起尴尬
“欸,娘准备的给钰轩家的米线呢,放哪了。”薛四虎一边埋头在箩筐里翻找,一边问姜月和薛琰。
这家里都在卖米线了,怎么也要给沈钰轩家尝尝,所以,今天他们出门的时候,刘桂霞也往一个箩筐里面放了已经包好的几斤米线,让给沈老大夫。
“不是那个箩筐,是这个。”姜月说道。当时她看见了刘桂霞放,知道在哪个箩筐。
不等薛四虎来找,她小小的身子已经几乎整个埋进了她面前的箩筐里,从箩筐最下面,两小手拿出那包好的几斤米线。
“对对对,就是这个。”薛四虎忙接了过来。“这都要给钰轩家了,得放上面,不然又得找了。算了,小琰,还是你拿着吧。”
“嗯。”薛琰没意见。
“你们等等啊,我去将牛车牵来。”说着,薛四虎就去了。
放牛车的地方有点远,姜月和薛琰就没站着了,而是坐在同一条长板凳上,两条腿都垂着,静静等着。
薛琰迟疑了一下,还是开了口:“你说四哥明天还会不会让我们来。”
“这还用说吗?”姜月瞥着他。明显知道他是没话找话。
“咳。”薛琰立刻咳了声,才挺尴尬的笑道:“我感觉我不来也行。”其实方才都是她在喊,还是她讨喜。
姜月直直望着他:“你觉得我会一个人站在那喊?”
要尴尬,就一起尴尬。
“咳……”明白她的意思,薛琰更是咳嗽了声,才别开眼,看向别处,声音有点弱、也颇有些无奈的道:“明天我还是也来吧。”
“嗯。”应声的同时,姜月虽然没什么表情,却不自觉地晃了下她的两小短腿。
等薛四虎将牛车牵回来,才将东西又都绑上车。
还没到沈氏医馆门口,便碰到从外面出诊回来的沈老大夫。
薛琰忙板板正正的拱手,施了一礼。
姜月也叫了声:“伯伯。”
薛四虎自然也打了招呼。
“是要将东西放我那去吧?敢情好,敢情好,昨天钰轩晚上回来还说你们怎么还没来放东西呢,还不高兴,怕你们是见外,这下好了,等他傍晚放学回来,我就告诉他,他准高兴。”沈老大夫拈着胡子笑道。“走吧,快去医馆吧,医馆后面也有空空间,院子也空着,你们想放哪都可以。”
听说做的生意是卖米线,沈老大夫也觉得新奇。
“这是给您和钰轩的。”薛琰将他拿着的米线双手给沈老大夫。
“好好好,多谢了,多谢了,这新样东西,我是挺想尝尝的,钰轩肯定更高兴,反正就跟煮面那样的煮,对吧?”沈老大夫一边笑着双手接过,然后给身后的小厮拿着,那小厮也是双手捧着,极其懂礼,一边笑问道。
“嗯。”薛琰点头。
沈氏医馆后面是有空房间可以放东西,但他们却没将东西放那空房间,而是就放在医馆后面的院子里。
这院子挺大的,一边很多木架子,晒着草药,另一边则放着杂物,他们这东西就放在了杂物旁边。
正好杂物这边搭了棚子,也算是放在了棚子底下。
第298章 耍你呢!
基本上不用每天带回家的东西,都放在这后院。
等放好东西,又跟沈老大夫说了一会话,姜月他们才离开沈氏医馆,去菜市,买了些明天需要用到的配菜。
今天家里一早就起来做的肉和骨头汤都没用完,拿回去晚上家里自己吃,至于明天的配菜,今天能准备的就准备,不能准备,怕坏的,就明天天不亮的时候开始准备,或者来镇上早一点,直接在镇上准备。
尽量让食材是最新鲜的。
也是因为第一天,今天家里准备的有点仓促,以后习惯了,肯定会好很多。
在菜市买好配菜,才回家。
回到村都还没到酉时,太阳还挺高的。
每碰到一个人,都问他们生意做的怎么样,米线卖出去没有,姜月和薛琰都没说话,都是薛四虎一边赶着牛车,一边笑说:“还行。”
但当碰到王素芬这个大婶的时候,知道这大婶现在喜欢奉承他家,觉得他家在这十里八村是最有钱的,总是琢磨着能不能从他家占到便宜,更知道这大婶见不得别人好,喜欢幸灾乐祸,薛四虎就带着他一贯的三分笑,一副开玩笑的样子拍拍背后用布盖的箩筐说道:“别提了,都还在这呢,一碗都没卖出去。”
果然,这大婶立刻暗喜。
这暗喜还忍不住表现在了脸上,但却一副不相信的口气说:“你这孩子,开什么玩笑呢,你早上那么一大车东西出去,这回来就这么点拉回来,怎么可能一碗没卖出去。”
薛四虎就立刻重重叹了声,装的跟真的一样:“那是因为我不死心啊,说不定明天能卖出去呢,桌子炉子那些东西都放在了镇上,明天还要去试着卖卖看呢,当然就这么点东西拉回来了。希望明天能卖出去吧。”说完,又叹了口气。
唬的这王大婶更相信是真的了,也就更高兴了,但还是装模作样的道:“这是有些闹心,不过这生意哪是那么好做的,不然人人都去做生意了,你快回家吧,快回家吧,大不了算吃个教训,以后再不折腾就是了,啊?”
说到最后,一副安慰的样子。
“是啊,生意哪是那么好做的,谢谢你啊王大婶。”薛四虎道谢。
“谢什么啊,我也没说什么。”王大婶高兴的跟什么似的,红光满面。
姜月和薛琰都别开眼,不再看这王大婶被他们四哥耍的团团转了。就这段位,估计被他们四哥卖了,还会屁颠屁颠帮他们四哥数钱。
直到薛四虎赶着牛车,带着姜月和薛琰过去了,王大婶才高兴的一握手,高兴的不停的口中直念:“太好了太好了。”
随即,王大婶每碰到一个人,就开心的跟那人说姜月他们从镇上回来了,那什么米线一碗没卖出去。
大家都跟看笑话一样的看着她。
最后,实在是有人受不了她这样,没好气道:“王婶,四虎耍你呢,他米线卖的还行!你也真是的,看到别人米线没卖出去竟然这么高兴。”
直接将王大婶气的一个倒仰。
------题外话------
PS:宝宝们,求月票~
求月票~
感谢“冰雪月”、“。”、“我有很多肉肉”、“星雨”这些宝宝的打赏~
么么哒~
第299章 忙得过来吗?
“那个王八羔子!”王大婶缓过气来,便大骂。
可根本没人理她,倒是那人,跟另外一个人说道:“听说大富家还要造什么作坊,都跟青树他们说好了,后天就造,你听说了吗?”
“听说了,好像就造在那山上,你没看见大富家已经在清理那一块了吗。”
“干嘛造那山上啊?”
“我哪知道。但大富家到底哪来……算了,算了,有钱人有钱人。”次数太多了,都懒得猜人家到底有多少钱了。
其他人亦是。
只有王大婶听到这话,更气了,气的抓心挠肝的,更是怎么样都难受。
姜月虽然没看到王大婶这个样子,但大概也猜得到,不过她却没去猜,她不会在她不在乎的事上浪费时间,她只是坐着牛车,跟薛琰和薛四虎一块回了家。
家里人看到他们回来,都纷纷急问:“怎么样?怎么样?”
听说都卖完了,还卖的很快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
又听说是她和薛琰在岔口吆喝的结果,都不用薛四虎开口,刘桂霞他们就都笑道:“那就让小琰和月宝以后都跟着你去。”
“好啊。”薛四虎一口答应,答应完,就跟狐狸一样地笑看着她和薛琰,一副乐不可支的样子。
姜月望天。
薛琰望天。
又高兴了一会,刘桂霞才笑道:“既然卖的那么好,那家里还有的早稻米也可以开始做米线了吧。”
薛四虎笑道:“可以做了,明天家里就开始做吧,不然我还真怕到时候真没有得卖。”
刘桂霞:“那明天你依旧带小琰和月宝去镇上卖米线,我和你大嫂在家做米线,对了,你大哥又做了两张桌子出来,你要不要带去?”
薛四虎:“肯定是要带去的,今天很多人都排着队,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不过,娘,你和大嫂两人做米线忙得过来吗?”
“不是还有你大哥吗,你大哥现在东西都做的差不多了,有空,可以帮着我和你大嫂将浸好的米磨成粉,实在忙不过来,还可以让五虎在家帮忙的,也是多个帮手,至于你爹和二哥,还是让他们忙着作坊的事吧,他们好不容易搞清楚小琰画的作坊的结构图,不过安装谷砻转轮这些东西的时候,还是要小琰在场的,免得他们一不小心安装错了,那就麻烦了。”
薛四虎笑道:“哪天要安装的时候,让小琰在家就是了。不过这造作坊也得不少天呢,估计那时候,我这生意也稳定了,不用小琰和月宝再帮着吆喝了。”
“那自然更好了。”刘桂霞笑道。
薛大富、薛二虎、薛五虎因为在山上整造作坊的那块地,此刻并不在家,等他们太阳下山时回来,得知今天米线都卖光,生意很红火,也都很高兴。
这要不是家里有事,咋呼的薛五虎都想第二天跟去镇上看看那生意红火的场面了。
吃晚饭的时候,薛大富、刘桂霞等人还高兴的不行,不停的笑着说着话。
姜月依旧是默默的吃着她小饭碗里的饭,待她吃好后,她就拿了根细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第300章 铁板?
等画好后,她才望向薛琰。
薛琰眼角余光瞥见她看过来,就回望着她,她这才示意薛琰看地上。
只见地上画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框,框里整整齐齐四个圆洞,洞呈两排,上面两个,下面两个。
“你这是……?”薛琰难得有些没明白她的意思。
姜月这才用细枝指着四方框道:“这是一块铁板,中间四个洞可以搁砂锅,每个圆洞都可以放下一个砂锅的底部。”
薛琰终于明白了,“这个搁在炉子上,是不是可以同时煮四碗带汤的米线?”
“嗯。”姜月点头。“这样就不用四哥一碗一碗的煮了,可以同时煮四碗不同的。有人来吃米线,若是都点一样的,四哥好做,一个锅里煮就行了,但都点不一样的,四哥就要做四次了,这样节省时间,也没那么累人。”
薛琰也知道今天四哥差点一个人没忙过来,还很累:“那明天到镇上叫铁匠打一块这样的铁板。”
姜月:“还是打两块吧,我想家里再买一个炉子。”
薛琰:“好。”
“那你画在纸上吧。”姜月这才丢了细枝,“画仔细一点,铁板用不着太厚,但也不能太薄,不然承受不住四碗米线,还有铁板的大小,得刚好放在炉子上面,到时候让铁匠按你画的,做两块这样的铁板就是了。”
本来她打算自己画的,可她虽然认识繁体字,但从来没拿过毛笔,那用毛笔写字或者画什么,应该都不好看。
“嗯。”薛琰没多问,只是点头。
想着这里炼铁技术一点不发达,所以铁贵,姜月又道:“若是觉得贵,可以将这铁板换成铁架,只要中间也留四个洞就行了,我看那炉子上面也顶多只能放四个正常海碗大小的砂锅。”
“还是铁板吧,”薛琰说道,“铁板牢固一点,用的时间应该也能长一点。”
“嗯。”
“先别跟四哥说,到时候给四哥一个惊喜。”
“随你。”她无所谓。
趁着薛四虎没注意,薛琰偷偷的画了,等到第二天,要出门之前,又和姜月一块跟刘桂霞要了些钱,他们怕他们身上的钱不够。
刘桂霞知道他们不会乱用钱,依旧没问他们要钱做什么,反正他们要多少,刘桂霞就给了多少。
等又来到镇上摆摊,在薛四虎忙着又将遮阳棚给搭起来的时候,姜月和薛琰找了个借口,去了最近的铁匠铺子。
铁匠看了薛琰画的图,说这个简单是简单,但也得三日才能给他们做好,还说总共要二两多银子。
因为这是定制的,价格的确会高点,不像铁锅锄头铁锹那些,都已经有模型了,直接用铁水一倒就行了,用不着再做土胚,姜月和薛琰觉得价钱差不多,就付了定金,并跟铁匠说好,三日后这个时候来拿。
又带来两张桌子摆摊,那就是四张桌子了,薛记米线的摊位上,也只能勉强摆四张桌子了,再也摆不了更多的了。
毕竟摊位就那么大。
姜月和薛琰仍跟昨天一样,站在前面岔口,吆喝着,让人来吃米线。不吃也行,可以来看一看,依旧吸引来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