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买回来了!
薛大富道:“他脑子还是有的,我们兄弟四个就他脑子转的最快,就是他总是不用在正道上。”
闻言,姜月和薛琰立刻就想起上次大伯薛大荣也这么说过这个四叔。
可见,还是有很多人能看出他们四叔的脑子相当的灵光。
又说了几句,薛大富才道:“饭菜还是留一些吧,免得二虎他们没在镇上吃饭回来没饭吃。”
刘桂霞不免担心起来:“这都中午了还没回来,不会出了什么事吧?”
薛大富道:“四虎精的跟什么似的,能出什么事?”一向,他最放心的就是他四儿子了,一般家里要做什么大事,而他四儿子又在家,他都会让他四儿子一块去。“这没回来,肯定是在挑牛,又不是直接就敢买,值那么多钱呢,怎么也要挑一会,挑个好点的才敢买回来。”
“也是,也是。”刘桂霞连连笑道,放心多了。
就算薛大富不说这话,姜月和薛琰也能看出,薛大富最放心的就是他们四哥薛四虎。
而姜月不用问薛琰,也能知道,他们四哥肯定是从小到大,都很机灵,没吃过一点亏,所以薛大富才能如此放心。
等吃过午饭,就开始准备搭牛棚的东西了。
猪圈家里有,就不用再搭了,只用搭牛棚就行了。
现在这个季节,晚上都不冷了,牛棚可以搭的很简易,只用立四根柱子,再上面盖个茅草棚顶就行了。
等天气又凉下来了,再给这牛棚添上木板当墙也不迟。
姜月和薛琰也在帮着忙,帮着梳理着茅草,等梳理好,就可以都搬到村头去搭牛棚了。
田大叔家的牛棚也是搭在村头的。
牛棚离家远一点不要紧,偷牛是重罪,根本没人敢偷牛。
余红燕因为怀着身孕,刘桂霞没让她帮忙,早让她去村口等着去了,让要是牛买回来,就回来说一声,让他们也早高兴高兴。
看薛琰抱了一小捆茅草,准备跟着薛大富他们出门,去村头搭牛棚了,姜月就弯腰,两小手也想抱一小捆茅草。
可李荷花却被吓一跳,忙阻止:“月宝月宝,这个你抱不动,抱不动,乖,你别抱啊,你跟着你琰哥哥就行了。”
姜月只能默默的不抱了,小小的身子跟在薛琰的身后。
薛琰怕家里人说他不顾着姜月,不时还回头,留心一下小小的姜月有没有跟来。
姜月见薛琰这样,还是没忍住,望了下天。
但刚出院子门,就见他们二嫂余红燕挺着隆着的肚子,兴高采烈、脚下生风的回来了,人还远着,却已经在高兴的不行的大声喊:“爹!娘!二虎他们将牛和小猪买回来了,正被大家围在爷爷家门口看呢,我看了,那小猪有二十多斤呢,牛可好了,比田大叔家牛还大点,特别健硕!”
“真的呀!”刘桂霞高兴的忙放下她肩上的一小担理好的茅草。
走在最前面的薛大富也高兴的放下了他肩上的一大担茅草。
扛着牛棚的一根立柱的薛一虎也停下了,也特别高兴。
都忍不住了,要去看看他们家买回来的牛和小猪。
“啊我们家有牛和小猪了!”走在最后头的李荷花也激动地忙放下肩上挑着的一小担茅草。还不忘招呼她家两宝贝孩子:“走,快,快,我们也过去看看。”
------题外话------
PS:宝宝们,求月票~
求月票~
第257章 你开了个好头
姜月和薛琰没办法,也只好跟着一块去了。
爷爷家门口,就是大伯家门口,果然,二哥四哥五哥都在那,牛和小猪也在,都被看见的村里人给围在正中间。
除了四哥是见人都带着三分笑外,二哥五哥都是红光满面、高兴得不行,别提在村里多抬得起头了。
应该是正好被爷爷碰到了,就停在大伯家门口给爷爷看。
爷爷也在中间。
老人家也别提多高兴了,拄着拐杖,看着面前的健硕的大黄牛,不停颔首说着:“好。好。好。”
有人瞧见薛大富来了,立刻朝薛大富道:“大富,恭喜恭喜啊,你们家竟然一声不吭就买了头牛回来,瞧瞧这牛,一看就是好牛啊!”
“是啊,是啊。”很多人都附和。
薛大富也是红光满面。
刘桂霞他们看见、听见,也是高兴的直盯着牛看。小猪都被他们忽略了。
姜月却看了看箩筐里那二十多斤的小白猪,小白猪不停发着杀猪一样的叫声,十分的精神,扁担另一头,还有一个箩筐,箩筐里,却装的是石块。
二哥早上去镇上的时候,有挑去一担箩筐,就是怕小猪不好背,就想到这个方法,带两个箩筐一个扁担去,到时候将小猪绑了,放一个箩筐里,另一个箩筐到时候就找点石块放进去,跟小猪差不多重就行了,平衡一下,好挑一点。
估计这又是二哥给挑回来的。
二哥也是很照顾弟弟的,不可能让四哥和五哥挑回来。
田大叔也在,盯着牛看了好一会,才问:“这牛你们花了多少钱啊,怎么感觉比我们家牛还大一点。”
一向咋呼的薛五虎立刻抢答:“五两多银子呢!”
“这么多啊!”很多人被吓一跳。
田大叔之前去过牛市买过牛,心里大概有底,倒是没被吓一跳,只是笑道:“难怪,我家牛我才花了四两多银子。”随即朝薛大富笑道:“大富,发财发财啊。”
“都发财,都发财。”薛大富连连道,笑的见牙不见眼。
“好,好啊。”陆村长也盯着牛直看,移不开眼了。“村里又有一家有牛了,以后肯定还会有人家家里有牛的,老田,你开了个好头啊。”
“哪里哪里,”田大叔也红光满面,“还是大富家好,田也买了,地也买了,现在又买了牛,谁家比的过他家啊。”
刘桂霞笑道:“田大哥,你们家以后会更好的。”
“借你吉言,借你吉言啊。”田大叔更高兴了,谁不喜欢听好话啊,尤其是这种话。“明天我儿子娶媳妇,大家都去啊,都去啊。”
“肯定去。肯定去。”大家都笑道。
村里谁家有喜事,不管是不是亲戚,每家都会送点东西的,但真去吃喜酒的,一家只会去一个。
“小琰、月宝,你们明天可千万别忘了,一定要去接喜饼啊。”田大叔忍不住又叮嘱。这两孩子,他是一看就喜欢。也是真盼着他日后的孙子孙女能有这两孩子那么聪明。
“知道了,大叔。”姜月和薛琰都答道。
第258章 哪里不厚道了!
“好孩子,好孩子。”田大叔开心极了。
陆村长笑道:“这买了牛,得盖个牛棚吧?”
薛大富笑道:“已经准备搭了,东西都准备好了,打算也跟田大哥一样,搭在村头。”
陆村长又笑道:“是该搭在那,但最好搭在一块,以后还有人分家造房子的,需要地,不能让牛棚占太多的地,你那牛棚就挨着老田家的搭吧,以后谁家有牛,再挨着你家的搭,这么依次下去,占的地也少。”
村长说的有道理,加上村里本来就归村长管,薛大富和田大叔自然都没意见。
直到薛大富他们带着姜月和薛琰将牛牵走了,小猪也挑走了,薛老汉他们也回家了,这里的人还都没有散去。
有人道:“大富家这日子,我们是羡慕不来了。也太好了。”
“可不是。但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大富家到底哪来这么多银子啊,我怎么怎么给他家算都对不上呢。”
“是啊是啊。熊瞎子就一百两,饴糖也就那么多斤,价钱大家也都知道,也能估计的出来他家到底卖饴糖挣了多少钱,这又是买了那么多田,又买了荒地,现在又是牛猪……就算他家以前存了些钱,也不可能这么多啊。”
“你们管那么多做什么。”陆村长没好气道。他就是看不惯大家说这个。“只要不是偷的抢的,你们管人家哪来那么多钱。”
“这倒是。这倒是。”有人陪着笑脸。“不过,村长,你不觉得大富家有点不厚道吗,他们家会做饴糖,怎么也不教我们大家也做啊,不然我们不也能挣个二三两吗,二三两啊,我家一年都不一定挣那么多。”
陆村长还没说话,李青树就骂:“原来还有你这么一个不要脸的,我竟然一直没发现!也不看看人家凭什么教你做饴糖,哪里就不厚道了!先不说你们有没有这个本钱做!就说这做饴糖是有危险的!使用粮食超过一百斤就要被抓了,还是重罪,不是杀头就是流放!大富叔家要是教了,大家都做,那就算是大富叔家带动的,账都会算在大富叔家头上,我们村这么多户呢,能不超过一百斤?!你这是想大富叔家被杀头,还是被流放啊!”
“是啊是啊,你这就不像话了。”其他人也谴责这人。
陆村长也骂:“看看吧,也就你好意思张这个口!”
那人尽管心底不服气,但还是涨红了脸,下不来台。
在场的人,其实不止这人有这个心思,只是别人自己也感觉自己太厚颜无耻了,没敢说,现在这人都引众怒了,另外一些有这个心思的人自然更不敢说。
*
薛四虎牵着牛回家,薛五虎跟猴子一样的跟在牛旁边,还是兴奋得不行,不停跟姜月和薛琰说:“小琰、月宝,你们是没看到,牛市好多牛啊,我根本就不会挑,都是四哥和二哥在挑,四哥还跟人讨价还价,本来这牛一开口是要六两的,反正怎么样都省了三四百文钱,正好用来买小猪了。”
说着,还看了眼正被他们大哥薛一虎挑着的小白猪。
第259章 还不如做米粉
本来是薛二虎挑的,但薛一虎却将扁担接了过去,由他这个做大哥的来挑。
姜月还是由薛琰牵着,她没说话,薛琰也没说话,他们五哥现在就是需要一个听众,还太高兴了,他们听着就行了。
等他们家五哥兴奋劲过了,就好了。
到家后,将小猪放猪圈里,关好猪圈,又给小猪丢了些野菜吃,才去搭牛棚。
二哥、四哥、五哥都回来了,搭个牛棚,也用不着那么多人帮忙,薛琰那一小捆茅草,都被他二哥接过去拿了,四哥没再牵牛了,也挑了家里最后梳理的茅草去村头,牛改由五哥牵着。
五哥还兴奋不已,跟猴子一样蹦过来,蹦过去,就在牛头前面蹦,也不怕牛用牛角拱他。
姜月和薛琰跟在旁边,一开始还有些担心,后来见牛不仅健硕,能拉东西,还特别温顺,任五哥怎么蹦,也没拱五哥一下,就没担心了。
等到了搭牛棚的地方,薛五虎就将牛给系在了一边的树上,让牛在一边吃着草,他就也去帮着搭牛棚了。
牛棚就挨着田大叔家牛棚搭着,这样只用立两根柱子就行了,但薛大富他们还是怕这样不够结实,仍弄了四根立柱,弄得特别结实。
薛大富他们都比薛五虎年纪大,多少都是有些经验的,所以,最后,薛五虎只在下面跟刘桂霞、李荷花一块递着茅草,给上面的薛大富、薛一虎、薛二虎、薛四虎。
各有各的分工,配合的十分好。
也就更用不着姜月和薛琰了,他们过去的话,说不定还碍事,所以,姜月和薛琰都只是站在一边看着。
姜月先是看了看搭牛棚的薛大富他们,又看了看旁边的田大叔家的牛棚和里面的牛,再望了望家里今天买来的牛。
两头牛离的近,对比也就更明显了,家里今天买来的牛是健硕高大不少。
忽然想到薛四虎想做小本生意的事,而她其实有个主意,姜月便压低了声音跟薛琰说道:“都没听四哥提,今天四哥到镇上应该光顾着买牛和猪了,并没有看看他还可以做点什么小本生意。”
“嗯。”看了眼他四哥,薛琰才又道:“上次四哥在镇上吃面的时候好像对面摊很感兴趣,很可能会想做这个生意。”
姜月道:“镇上那么多卖面的,各种面都有,你再卖面,就算能挣钱,也挣不了多少钱。”
薛琰道:“四哥肯定也能看的出来,只不过他可能会往本钱上面想,用减少本钱的方法来挣更多。亦或是,琢磨出镇上根本没有的好吃面食。”
对于他四哥上辈子做生意的套路,他还是很了解的。
而四哥还是他那个四哥,没道理上辈子是这个套路,这辈子做生意就换了个套路。
“面粉的价就摆在那,除了加其他粉,不然不可取。”姜月淡淡道。“但那样的话,面的味道就会不一样。而镇上的面食已经五花八门了,种类太多了,你再琢磨,竞争性也不大了,还不如做米粉。”
米粉?
薛琰转头看她:“你给四哥想的小本生意?”
第260章 在这事上,他都比她擅长
“算是吧。”姜月淡淡道。“就看什么时候告诉四哥了。”
顿了顿,姜月开始解释了:“我说的这个米粉,就是大米粉做出来的条状的东西,面粉做出来的条状东西,大家叫它面条,若是米粉做出来的,叫米条也行,都是粉条,也可以叫米线、粉丝,看你做多细,特别细的就叫粉丝、米线,稍微粗点的就叫粉条,还可以做成宽粉。”
“镇上还没有人卖大米粉做的这种东西,”姜月又道,“味道跟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而大米粉比面粉便宜,本钱自然会少不少,做这个不说挣大钱,但至少比也在镇上支个面摊卖面挣的多。而且,做这个东西,也不一定非要直接用大米粉,直接买大米回来做也可以,再自己经过浸泡到一捏就碎的程度,再粉碎就容易多了,大米比大米粉便宜,这本钱上,自然又能降下来不少。”
镇上没有人卖这种东西,那是因为没人能将大米粉像面粉那样做成条状不断,只很短的一截就断了。
薛琰明白,她既然这么说,想必是能让米条不断,便问道:“你这是要往里面加什么东西吗?”
他只这么一问,姜月就明白他到底要问什么,答道:“可以加东西,像是淀粉、面粉这些,可以加一些在里面,防止断条,但这做出来的米条就不够原汁原味了,我说的是不加这些东西的,只要用对大米就行了。”
“用对大米?”
“嗯。有些大米适合做这个东西,不仅不断条,还有咬劲。”
“哪些大米?”
“别的大米这里不一定有,但有一种大米肯定有,就是早籼米。早稻几乎都是单一的籼稻,也叫早籼稻,它脱掉表面的糠,就是早籼米。”
薛琰点点头,才道:“现在早稻还在田里,都没到收成的时候,真要买这样的,那就只能买去年的早稻舂出来的大米。”
姜月点头,的确是这样。
又看他们四哥一眼,姜月才道:“那你觉得什么时候跟四哥说好?”
四哥不像别人,他太精明了,那他们做什么都得格外的注意和小心,免得引起他的怀疑。他又有主见,不喜欢别人插手他的事,他们最好不要那么主动,被动一点,他才不会多想什么,也不会有什么反感的。
换言之,在四哥的这个做生意的事上,应该是他们四哥自己占主导地位,而不是他们占主导地位。
而他们可以适时帮一下忙,提点一下,但就是不能抢了这个主导地位。
就是因为这些,她就算有米线这个主意,也都还没有跟他们四哥说。
薛琰多聪明的人啊,自然知道姜月到现在还没跟四哥说这个米线的事是为了什么,他叹了口气,才道:“再等等吧,让四哥自己再看看,若是他真开始琢磨要在镇上支个面摊,要往这方向走,到时候我们就顺势告诉他米线的事,也不迟。”
“嗯。”姜月没异议。
她早就看出来了,在与人相处、处理这些的事上,他都比她擅长。
第261章 她也要放牛……
不然她也不会跟他说这个,看他的意见。
姜月刚没异议,就听见薛大富让薛一虎回家又去做水砻脱谷作坊的东西了,说他们自己能行了,用不着薛一虎也在这帮忙了。
薛一虎就从棚顶上下来了,又看了下家里的大黄牛,他才高兴的回去了。
薛一虎刚走,薛大富就说让薛五虎以后放牛。
薛五虎立刻嚷了起来:“这活太轻了,不行,我不干!我都这么大了,之前不都是跟着你们到处干活吗,我也能干啊,哪次我没干了吗?反正我不放。让小琰放吧,小琰才七岁,最适合放牛了,别人家不也是孩子放牛吗。”
姜月就看向放牛娃——薛琰。
薛琰干咳了声,才跟他爹道:“爹,还是我放吧。”他还是想能帮家里做点事,就做点事的,放牛就放牛吧。
“你还要带月宝呢,月宝怎么办啊。”刘桂霞不同意。
薛琰道:“就放个牛,我带着月宝也可以放的。”
“也是也是。”刘桂霞觉得是,立刻笑了,同意了。
姜月望天。她也要放牛……
*
翌日,是田大叔儿子娶媳妇的日子,也是薛琰带着姜月第一天放牛的日子。
接喜饼都是快午时的时候接的,那时候吃喜酒的人一般都到齐了,热闹,所以,早饭一吃好,薛琰就牵着姜月,打算去放牛了。
等他们上午放牛回来,估计也可以去接喜饼了。
人家田大叔都说好几次了,他们也不好不去。
而薛琰刚牵姜月出院子,薛大宝和薛小宝就跑来了,还带来了一小包蜜饯,非要给他和姜月。
“小叔、月宝,这是给你们的,我们家还有,我都吃了好几颗了。”薛小宝说道。
这蜜饯是用糖腌制的,挺贵的,平时大伯家哪舍得买这个给大宝和小宝吃啊,姜月和薛琰对视一眼,有什么不明白的。
肯定是因为他们之前帮过忙,大伯家想着法子想跟他们表示一下感谢呢。
人家这么费心思了,不好不要,薛琰就收下了。
“小叔,你牵着月宝这是要去哪啊?我们还打算找你们玩,等到接喜饼的时候,就和你们一块去接喜饼呢。”薛小宝嘴里还含着一个蜜饯,舍不得直接吃了,说话有些口齿不清,却疑惑的问薛琰。
薛琰微笑道:“去放牛。”
“哦哦。”薛大宝和薛小宝都点了两下小脑袋。“那小叔你快带月宝去吧,牛可金贵了,不能饿,我爹说的。我爹还说,以后家里要是有钱了,说不定也会买一头,到时候我们就也可以放牛了。”
“那你们去找你们狗子叔玩吧。”薛琰说道。“他也可以去接喜饼。”
十岁都算是孩子,可以去接喜饼。
薛大宝立刻说道:“我们昨天就去找过狗子叔了,狗子叔说他今天不去,说他刚没了娘,娘又做了那种事,而田爷爷家办的是喜事,有新媳妇要进门,他去了晦气,也怕田爷爷家会不高兴,让我们找你们一块去,别再去找他了。”
的确,薛狗子要是去了,田大叔家不一定会高兴。
薛琰也就没再说什么,只点了点头。
第262章 果然拉不动
直到薛大宝和薛小宝走了,薛琰才将那一小包蜜饯放在堂屋,随即,才又牵着姜月朝外走。
去放牛。
牛棚那里,不仅他们家大黄牛在,田大叔家的牛也在。
田大叔家今天办喜事,忙,没时间放牛,已经早早的往牛棚里丢了很多干草,牛槽里也倒了水,让牛不至于饿到渴到。
不过干草料总没有新鲜的好。
“你就在这等我。”薛琰说了这么一句,就松开了姜月的手,进了牛棚,弯腰,解系在桩上的牛绳。
他们家牛棚里也放了个槽,可以让牛喝水的。
大黄牛是挺温顺的,本来躺在地上,见薛琰解开了绳子,轻轻拉了拉,大黄牛自个就站了起来。
那健硕的牛身体,自然比薛琰大好多号。
薛琰站在姜月面前,是个大孩子,但在这牛旁边,却显的更小了。
而当薛琰将牛牵出牛棚,来到姜月旁边的时候,也衬的姜月更小了,本来就是个女宝宝,这下好了,更是个女宝宝了。
“去哪放?”姜月问。
这是薛琰第一次放牛,说实话他很是经验不足,环顾了一下四周,才道:“找个草多的地方放吧。”
姜月有点庆幸这里没有化学农药,不然像薛琰这样只管草多的放牛,这牛都不一定能活到第二天。
“田坝上两边草深,你拉得住吗?”姜月一边望着不远处的田坝,觉得田坝上适合放牛,一边随口问道。
姜月是真随口问的,没别的意思,他到底多大力气,她能不清楚吗?
但薛琰一听这话,却认为她是跟他已经很熟了,终于开始打趣他了。
明明早就习惯了,也接受了,可误以为被打趣了,他就又尴尬起来。
还望了下天。
这一关他看他这辈子是都过不去了。
随即才实话实说:“现在能拉得住,等下就不知道了。”
他也怕牛吃田坝两边水田里人家的水稻,但真要吃,他拉的话,就是牛口夺食,他这力气,还真不一定拉的住。
姜月不知他尴尬了,只道:“没事,去田坝吧,到时我拉。”
薛琰更尴尬了:“……好。”
明明是他放牛,现在却弄的跟她放牛似的……
咳……
薛琰看向别处,都有点不自在了。
山和村中间,有很多水田的,水田和水田之间,又有很多田坝,人走田坝,一般都是走田坝中间,怕掉下去,很少走田坝的两边,那田坝两边自然会长满了茂盛青绿又挺深的草。
薛琰让姜月走在前面,然后,他才将他们家大黄牛给牵上田坝。
大黄牛一开始乖乖的吃着草,可田坝两边水田里都长着比草更茂盛更高的水稻禾,大黄牛那牛嘴就不由地往水稻禾过去了。
薛琰立刻紧张了,忙拉。
果然拉不动。
薛琰身体一下就绷直了。他就知道……
姜月根本没看薛琰,也没管薛琰到底拉不拉得动,只是见牛嘴朝水稻禾过去,她就下意识伸出了一只小手,也握在了绳子上,帮他拉了一把。
立刻便将牛嘴又拉回到了草上,继续吃草了。
这下好了,薛琰耳朵都红了。
因为薛琰是背对着姜月看着牛的,薛琰的表情姜月是看不到的,但薛琰耳朵红了,姜月却看到了。
“你怎么了?”姜月问。
------题外话------
PS:宝宝们,求月票~
求月票~
第263章 沈钰轩来了
“咳咳咳……”薛琰被呛的直咳嗽,好半天,才能说出话来,仍旧背对着她,“没、没事。”
姜月看着他更红的耳朵,跟要滴血一样,还近乎透明,自然一点不相信他这没事的话。
回想了一下都发生了什么,她才有些回过味来:“你是不是以为我故意打趣你?”
“咳咳咳咳……”薛琰咳嗽的更厉害了。
猜对了。姜月嘴角不由地微微勾了起来,随即,又恢复了没什么表情的样子,道:“我没有。”
也没解释更多,就这三个字。
而这三个字也够解释她没有故意打趣他了。
薛琰这才知道是自己多想了,误会了,耳朵倒是慢慢的不红了,却也更尴尬了,特别不自在:“是、是我多心了。”
“不怪你。”姜月很平静。“是我那话说的不合适。看着牛吧,可别真让吃到水稻了。”
知道她最后一句是在转移话题,免得他继续尴尬下去,薛琰心中感激,也应了声:“嗯。”
同时,也在心里叮嘱自己,以后再也不能多想了。
她就不会在这个事上打趣他。
只是他自己心里多少还记着这个事,所以,比较敏感。
这条田坝走到尽头,又去了另一条田坝。
这时,姜月也注意到了不远处有个山坡,那山坡上草挺多的,便指着那,跟薛琰说道:“下午我们去那放牛。”
“嗯。”
等快午时的时候,牛也吃饱了,两边肚子都胀起来了,鼓鼓的,薛琰这才牵着牛,和姜月一块回家。
走到一个小水沟旁,牛嘴使劲要过去,薛琰就知道了,牛是要喝水,也就没拉着绳子了,待牛喝好了水,薛琰才继续往前走。
回到村头,将牛又系回牛棚里的木桩上,又瞥了眼槽里,看槽里也有水,薛琰这才放心的从牛棚里又走出来。
“快回去吧,该去接喜饼了。”薛琰说道。
姜月:“嗯。”
但他们刚走到家门口,还没进院子,就听见有马车驶来的声音,他们下意识的寻声望去。
是有辆马车来了。
这个村里就没来过马,也同样瞧见的人都觉得新奇,频频的望那马车。
薛琰一眼就看到那赶马车的车夫了,是他同窗沈钰轩家的车夫,算算今天也到了盛明书院休沐的日子了,他心里大概也就有底了,跟姜月说道:“应该是钰轩来了。”
姜月一听,就知道这钰轩就是沈老大夫那老来子沈钰轩。
之前她就预料到很快会见面的。
果然现在要见面了。
只见姜月只是点了个头,并没有说什么。
很快,马车就到了他们家门口。
“薛小公子,你们家挺好找的啊,我本来还想问问路的,没想到就看到你了,直接就将马车赶过来了。”车夫一边从马车上下来,一边笑道。
薛琰笑道:“我正好刚从外面回来。”
“巧了,巧了。”车夫笑着忙想去揭开马车的车帘子,但里面一张白净稚嫩又有点俊俏的小公子脸庞已经伸了出来。
“胜卿!”那张脸很是高兴,张口就喊了声。
薛琰也笑着喊了声:“钰轩。”
第264章 小哭包
同样七岁的沈钰轩立刻整个小身板都从马车里钻了出来,并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淡蓝色长衫,一副学子打扮,跟薛琰差不多高,身子也挺单薄的。
沈钰轩一跳下马车,薛琰和沈钰轩都下意识的各退后一步,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后,然后,对着拱手,板板正正的向对方施了个同窗礼。
随即,才又走近。
只见沈钰轩热络道:“我可是一休沐就来找你了。这是月宝吧?”他视线落在薛琰旁边的姜月身上,“我听我爹说过,她真的好可爱啊,你们到底哪捡的啊,我也想去捡一个这么可爱的妹妹。”
薛琰立刻看了姜月一眼,见姜月面色如常,才跟沈钰轩道:“其实不算捡的,原来就在我们隔壁村。”
“哦哦。”沈钰轩应了两声,还盯着姜月,越盯越觉得白白嫩嫩、粉雕玉琢、又小小的姜月可爱。不由地,他就接过车夫从马车里拿出来的一个暗红漆木质小药箱,一边他跟往常一样将药箱背在身上,一边他打开药箱说道:“月宝啊,你是真太可爱了,不行,我得送你个东西,表达一下我的喜悦之情。”
虽然是读书人,但与薛琰连升不同,沈钰轩还在启蒙班。
可以说,沈钰轩其实是薛琰在启蒙班的同窗好友。
而沈钰轩这个人,向来直接,有什么,就表达什么。
姜月见沈钰轩这样,也看出沈钰轩是这么个孩子了,而不管是第几次见面,她都觉得不该要一个孩子的东西,便道:“不用了。”
哪知,沈钰轩立刻凝了两眼的泪。
跟个小哭包一样。
就这么凝着泪,眼泪要掉不掉的看着你,两只小手还可怜巴巴的扒着药箱。
姜月:“…………”
“咳。”薛琰干咳了一声,才小声跟姜月说道:“你还是收下吧,他挺……挺爱哭的。”
到现在,他都能想起他第一次见这个好友时,这个好友也想送他东西,他就也没要,这好友还真就哭给他看了。
还哄不好的那种。
后来他就识相了。
好在他好友也是对于喜欢的人才送东西,不是每个人都送。
姜月沉默了一下,才看着小哭包沈钰轩说道:“你要送我什么东西?”
这就是要的意思了。
沈钰轩立刻小手一抹泪,开心了,兴奋的继续扒拉着药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我以前也送过胜卿的。”
姜月就看向薛琰。
薛琰用口型无声说道:“银针。”
果然,沈钰轩从药箱里拿出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是一排银针,是大夫平时给病人施针的那种银针。
“送你!”沈钰轩高兴的将打开的一排银针连带布包往她面前送。
从药箱里拿出来,是银针,姜月一点不诧异,现在这情况,不接也不行了,她便接了过来。
沈钰轩更高兴了,转头又接过车夫递给他的一个小包袱,“何叔,你快回去吧,明天再来接我就行了。”
“等等,”薛琰忙道,“你今晚要住在这?”
“不行吗?”沈钰轩立刻两眼里又包了泪,要掉不掉,可怜兮兮。
薛琰:“……”
姜月:“……”
第265章 我也可以去吗?!
薛琰:“……也不是,只是我家没空房间,你要是住,得跟我和我四哥五哥挤一块。”这还是三哥没回来的情况。
这三哥要是在,还得跟他三哥一块挤。
“没事,我愿意挤。”沈钰轩说道。
人家都这么说了,薛琰也就不好拒绝了,道:“那你今晚就住这吧。”说着,还接过了沈钰轩手里的小包袱。
沈钰轩立刻又小手一抹眼睛,开心了。
姜月沉默了半晌,还是没忍住的咳了一声。
薛琰见何叔赶马车走了,才忙转移话题:“快进去吧。”
“好!”沈钰轩立刻一转身,还不忘招呼姜月:“月宝,快,我们快进去。”
姜月默默的一块进去了,进去的时候,还是瞥了眼沈钰轩身上那小药箱。
薛琰看见了,就用只有姜月听到的音量,小声跟姜月道:“他走哪都带着这个的,我第一次见他也是。”
姜月点点头,算是更体会到了之前沈老大夫说沈钰轩读不好书,心思不在读书上面,而在这个上面的话了。
刘桂霞他们是不认识沈钰轩的,但听说沈钰轩就是沈老大夫那老来子,而沈老大夫上次还没收诊金呢,刘桂霞忙让薛二虎去跟邻里买菜。
腊肉什么的都买一点。
就怕招待不好沈钰轩。
也是现在才去镇上买菜已经来不及了,现在都快中午了,只能跟邻里看有什么菜卖,先对付一下。
又听沈钰轩要在这住一晚上,明天才会回镇上,刘桂霞他们又忙将沈钰轩的药箱和包袱接了过去,想送到了沈钰轩晚上要挤的屋里。
沈钰轩却道:“婶,你帮我将包袱放进去就好了,药箱我还背着。”
“也行也行。”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刘桂霞还是立刻热情的应了,只将沈钰轩那小包袱给送进了屋,小药箱依旧让沈钰轩背在身上。
药箱很小,里面其实也没什么东西,根本不重,刚才姜月就看到了。
而她手里有沈钰轩送的那一排银针,她又给包了起来,然后,她就将银针放到她房间去了。
这时,薛大宝和薛小宝又跑来了,都嚷道:“小叔,月宝,你们怎么还没去接喜饼啊,别的孩子都去了。”
刘桂霞忙笑应:“这就去,这就去了。”随即,朝薛琰道:“小琰,你带钰轩一块去。”
沈钰轩立刻眼睛都亮了,很是惊喜:“我也可以去吗?!”
“当然可以了。”刘桂霞笑道。“只要是孩子都可以去的,这种事,人家里都是巴不得去的孩子越多越好,你又是镇上的小公子,你要是去了,人家只会更开心。”
“那好,那好。”沈钰轩很开心。
薛琰便牵着姜月,带着沈钰轩去了。
薛大宝和薛小宝蹦蹦跳跳的跟在旁边。
田大叔家,院子里,已经聚了很多人了,孩子也不少,都在接田大叔家发的喜饼,各个都又蹦又跳,欢呼着,特别的热闹。
田大叔家的人都乐的合不拢嘴。
薛琰他们家也跟村里其他人一样随了礼,但只有薛大富中午在这里喝喜酒,家里其他人都不会来的。
第266章 可不是你薛胜卿了
薛大富已经跟村里其他人在一边坐着说话了,就等着开席喝喜酒了,看见薛琰和姜月来,还带着一个穿着很好长的也挺好的小公子,他便忙起身,大步过来了。
一听这就是薛琰的同窗沈钰轩,薛大富也很高兴。
忙带薛琰、姜月、沈钰轩,还有薛大宝和薛小宝进院子接喜饼。
田大叔家看姜月和薛琰两孩子终于来接喜饼了,这是他们村里最聪明的两孩子,能来接喜饼,他们当然高兴,笑的见牙不见眼,又听说跟着姜月和薛琰来的孩子是镇上的小公子,他们就更高兴了,还觉得挺有脸面的,人家镇上的小公子都来接他们家的喜饼呢,不由地,还给姜月他们每人多发了两个喜饼。
本来,一个孩子只用给发两个喜饼就好了,这下好了,姜月四个喜饼,薛琰四个喜饼,沈钰轩四个喜饼,他们总共起来就十二个喜饼了。
薛大宝和薛小宝因为是跟薛琰他们一块的,也每人多被发了两个喜饼,他们都很高兴,一从田大叔家出来,他们就拿着喜饼跑回家了。
姜月和薛琰也回家,还带着沈钰轩。
沈钰轩还没见过这样的喜饼,不像镇上那样是用面粉做的,好像是米粉做的,里面也不是加的肉馅豆沙馅,好像加的是农家自己种的菜,他觉得新奇,就不停的翻来覆去的看着他手里的喜饼,还问:“胜卿,这喜饼怎么这个样子啊。”
薛琰道:“农家人没那么多银钱,就只能这样了。”
“哦哦。”沈钰轩明白了。
这喜饼都凉了,硬邦邦的,得热软乎了,才好吃,所以,一回到家,姜月和薛琰、沈钰轩就都将喜饼给刘桂霞了,让在锅里热热。
这么多喜饼呢,他们三个也吃不了,还得吃饭呢,顶多一个人就吃一个,其他的,给家里人吃。
等喜饼热好了,姜月、薛琰、沈钰轩就一人拿着一个喜饼,三个人乖乖坐在堂屋门槛上吃了。
虽然是大米粉做的,馅料也不好,但吃起来,味道还行。
薛五虎从地里回来,一进院子,还没看到薛琰他们,他就已经兴奋的问了出来:“小琰呢,他牛放好了吗?”
沈钰轩手中的喜饼就这么掉了。
随即,木木又慢慢的转头望向薛琰,好半天,才带着哭腔道:“胜卿……你、你现在在家放牛啊……”
姜月一边继续平静的吃着喜饼,一边看着沈钰轩这孩子这个样子,觉得沈钰轩这个样子,像极了什么高大形象在他心里突然轰然崩塌时的反应。
“咳。”薛琰立刻咳了声,很是尴尬。随即,忙捡起地上脏了的喜饼,扔到后面的猪圈里给猪吃,随即才回来,又拿了个干净的喜饼,给沈钰轩,他才道:“我们家都是庄稼人,放牛不挺正常吗。”
“正常……可、可不是你薛胜卿了……”沈钰轩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薛琰也不吃喜饼了,也不看谁,只是望着远方,微笑道:“为什么不是了……我薛胜卿就该是什么样子吗……”
第267章 我还以为你想呢
上辈子,他活出了所有在乎他的人都想他活出来的样子,有权、有势、有名望,还忠君爱国、一心为民,可结果呢,不仅连在乎他的人都没好下场,他自己也没好下场。
闻言,姜月吃喜饼的动作一顿,似乎感受到了他极力想压制的悲伤,随即,她也没说话,继续吃着喜饼。
沈钰轩眼泪本来都快要掉下来了,一听薛琰这么说,什么都不知道、还年纪小的他就不懂了,困惑了,忙擦了擦两眼睛,问:“胜卿,你什么意思啊?我怎么听不懂……”
“没什么意思。”薛琰又笑看他。“就是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不是也不想读书,想做一个大夫吗。”
沈钰轩立刻一副懂了的样子:“原来你也一直不想读书啊,我还以为你想呢,平时看你那么用功。”
“我要是想读书就不会突然回来了。”薛琰笑道。“之前那么用功,是想快点学到更多的东西,好早点回来。现在书院已经没什么东西让我学了,也够我用的了,我自然要开始做我喜欢做的事了。”他扯谎。
“你喜欢做的事就是种庄稼?”
“嗯。”
“那你种吧,我支持你!”终于,沈钰轩看开了,又特别高兴。“就像你一直支持我当大夫一样!”
“嗯。”薛琰笑着点点头。
明明他在笑,看不出一点不对劲,可姜月却还是觉得他很悲伤。她沉默了一下,还是没再看薛琰了,仍继续吃着她手里的喜饼。
等吃完喜饼,也可以吃午饭了。
薛二虎只在村里买到了一块腊肉,还有一条挺大的鲫鱼,这条鱼还是郑爷爷今天上午在河里钓的,正好要问问谁家要,就卖给谁,薛二虎就买来了。
这要不是来不及了,刘桂霞都准备杀只鸡了。
但好在沈钰轩不是吃了午饭就走,还会在他们家里住一晚,所以,下午再杀鸡,晚上吃也不迟。
吃过午饭,沈钰轩习惯性拿出一本医书捧着看了,又是坐在堂屋门槛上。
特别的专注,就算有人说话,也打扰不到他。
此时,沈钰轩完全是自己是一个世界的,别人跟他似乎就不在一个世界一样。
姜月也坐在门槛上,却是坐在薛琰房间门槛上,而她旁边就坐着薛琰,本来她还以为沈钰轩吃过饭就会让薛琰带他在村里到处转转、看看,哪知道沈钰轩吃过饭就从药箱里拿出一本医书来看了,看薛琰一点不惊讶的样子,明显在书院的时候沈钰轩就经常这么干。
薛大富已经喝喜酒回来了,正准备跟薛二虎他们一块去开荒了,看沈钰轩这个这样子,他也怕打扰到这孩子,便过来,小声跟姜月和薛琰说道:“你们陪着他吧,我们就去干活了,牛晚一点放不要紧,我刚去看过了,上午牛吃的很饱,现在都还没消食呢,下午不用放那么长时间。”
“知道了,爹。”
“知道了,叔。”
姜月和薛琰都应了。
现在开荒还只是处理地面上的草木,并不需要用到牛,得等地面上的东西都处理完了,才会用到牛来翻地,清除地里的东西。
第268章 却救不了自己
薛大富他们便去了,刘桂霞李荷花也去了,但她们今天会回来更早一点。因为她们要回来杀鸡。
早上家里也已经让今天去镇上的人买肉了,不过那人还没回来,估计下午也能回来了,那晚上的菜自然会比中午多一点的。
余红燕拎着一篮子猪菜到后面猪圈喂猪。这猪菜是李荷花上午在野地采的,妯娌两个都很喜欢这头小白猪,一心想将这头小白猪养的白白胖胖,好过年杀了。
薛一虎仍在棚子底下敲敲打打,做着东西。
姜月本来想去午睡一会,但实在没睡意,就陪着薛琰在这门槛上继续坐着。
又看了看还沉浸在医书中的沈钰轩,她才下巴指了指沈钰轩,示意薛琰看的同时,小声问薛琰:“他上辈子后来怎么样了?是不是医术特别好?”
在她看来,沈钰轩在这方面又刻苦,还能专注的起来,又有些天赋,最后医术肯定不差。
其实她都不用薛琰回答。
“嗯,特别好。”薛琰点点头,声音也很小。“却救不了自己。”
“什么意思?”姜月看着他。
“就是字面的意思。他最后是病死的,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自己得了什么病。”顿了顿,薛琰声音更低了,“死的时候才……二十三岁。”
姜月瞬间默了。
薛琰也没再说话了。
因为沈钰轩死的那天,也是他成为摄政王的日子。
上辈子,沈钰轩后来,医术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甚至后来,因为医术太过精湛,被很多人称为神医。
上辈子沈钰轩救了很多人,却唯独救不了自己。
而他现在重生了,能改变家里人的结局,但沈钰轩这个好友的结局,他真不知道该怎么来改变。
那个病,连沈钰轩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病,治不了,他又如何知道到底是什么病,又怎么治。
姜月张嘴,本想问问沈钰轩得的那个病有什么病症,可想到她自己并不是医生,就算知道都有些什么病症,说不定还能判断出得了什么病,毕竟她原来的世界医学发达很多,可具体怎么治,她就不会了,那问了也没什么意义,于是,她便又将嘴巴合上了,什么也没问。
等沈钰轩看好医书了,也已经申时了。
“我都看了这么久吗,你们怎么也不叫我啊。”沈钰轩很是惊讶。他原来在学堂,吃过饭就看医书,但看不了多久,就又得上课了。
而他的书童就会叫他上课。
今天他书童没跟在他身边,但他好友薛琰知道他的习惯,他原本以为薛琰会叫的,没想到让他一下就看了那么久。
薛琰笑道:“今天休沐,又不用上课,叫你做什么。”
“也是喔。”沈钰轩开心的忙将医书给收了,又放回了药箱里。“胜卿,你不是说下午你还要放牛吗?现在去吗?”
“去吧,到时早点回来。”薛琰起身。
姜月也跟着起身。
“那我跟你们一块去吧,我还没放过牛呢。”沈钰轩也忙起身。
“好。”
但走了两步,沈钰轩却想起一件事,忙道:“对了胜卿,先生让我跟你说,你掉的那个玉佩被卫子瞻捡去了。”
------题外话------
PS:宝宝们,求月票~
求月票~
第269章 越来越强烈
“有人亲眼看到的,就是被他捡去了。”沈钰轩继续道,“但卫子瞻他哥去长榆那边的一个小县当县令了,他和他家里人也跟去了,估计都不会再回来了,先生的意思是,他会托人找卫子瞻,帮你要回玉佩。”
薛琰怕姜月听不懂,便先下意识的跟姜月解释了:“是我爹捡到我的时候我身上带的一块玉佩,之前我都带在身上的,但后来丢了,一直没找到。”
随即,才跟沈钰轩说道:“长榆太远了,也太麻烦了,那玉佩就算了吧,等你回书院时,帮我跟先生说一声,就说我不要了。”
上辈子,他也是因为距离太远,没让先生帮着要回玉佩。
这辈子他也不想那么麻烦先生。
“可那不是你一直带在身上的吗,真就这么不要了?那玉佩可是最上好的羊脂玉啊。”沈钰轩觉得可惜。
最上好的羊脂玉?
闻言,姜月觉得薛琰亲生爹娘家里条件肯定不错。
可在这个男尊女卑的世界,薛琰出娘胎就是儿子,又不缺哪一块,也不多哪一块,还长的特别好,那为什么他会被丢弃?
这里面肯定有事。
她不信薛琰看不出来。
她之前跟薛琰聊过的,说他亲爹亲娘是谁这个事也是个谜团,说有可能也会解开,但薛琰却希望别解开。
看的出来,却还是希望别解开?
她是能理解薛琰为何会有这个想法的。
他已经有过一辈子了,就算没上辈子,他也已经跟薛大富他们的感情很深了,对于他而言,薛大富他们就是他最亲的人,就是他的家人,到底谁是他亲生父母,他又为何被丢弃,其实对他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而且,他自己也说过的,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找,也没人找过他……
何况,他重生了,这辈子只想呆在这个村里平平凡凡,自然更不会去想什么亲生父母的事。
但她总有种感觉,觉得这个谜团迟早会解开。
尤其是薛大贵上辈子真不是意外死的事情之后,她的这个感觉也越来越强烈。
就好像她当时跟他说的,他之所以会重生,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上辈子有很多谜团并没有解开,这辈子需要他来解开。
可这个羊脂玉佩会是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吗?
不然为什么薛大富捡到他的时候偏偏带在他身上?
看他这么轻易的不要了,明显上辈子也是因为路远、太麻烦,就没让他先生托人帮他要回来。
所以,上辈子他后来身上是没有玉佩的?
那没有玉佩会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
但这要造成了影响,他这辈子应该是要拿回玉佩才是啊,那应该就是没造成什么影响。
或者,其实造成了影响,只是他自己不知道?
姜月其实有很多疑问,想问问薛琰,可想到上次跟薛琰聊这个事的时候薛琰那比平时低糜的情绪,她不知为何,有点不想再见他这样了,然后,她就什么也不想问薛琰了。
先这样吧,真到了这个谜团不得不解开的时候再说。
再说了,这都是她的猜测,那玉佩也不一定真是什么关键。
第270章 可能脑子有毛病吧
薛琰不知道姜月一下就想了那么多,不过,就算他知道,他也不惊讶,姜月本来就聪明,也很会抓重点。
而薛琰都不知道,那沈钰轩自然更不知道了,沈钰轩甚至都不等薛琰回答,就气愤的又道:“那卫子瞻也太过分了,礼仪都不知道学哪去了,之前还跟我们是在一个班呢,大家都知道你有那么一块玉佩,他能不知道?他明知还捡去不还,算什么读书知礼的人!”
“跟那样的人见识什么。”薛琰倒是不以为意。一是卫子瞻跟他和沈钰轩差不多大,都今年七岁,还是个孩子,二是像这种人他向来都不放在心上。“你帮我告诉先生就是了。他既然不还,那就算先生托人让他还,他也不一定会还的,何必折腾?”
“好,那等我回书院了我就告诉先生。”沈钰轩想着那卫子瞻平时就嫉妒他好友的好脑子,便也觉得拿回来的可能性很小,就应下来了。
等来到牛棚,薛琰就进去又将他家大黄牛给牵出来了。
大黄牛上午吃的饱,现在肚子虽然瘪是又瘪了,但也没像早上那样饿一晚上的那么瘪了,估计放一个时辰的牛,就可以又将牛给牵回来了。
待从牛棚里出来,他又下意识的牵着姜月。
沈钰轩背着一点不重的小药箱跟在旁边,因他一直住在镇上,很少见到田野农家,眼睛不停的到处观望,极其兴奋。
因为跟姜月说好了,下午去山坡放牛,薛琰便带着姜月和沈钰轩,牵着牛,绕过河,准备去山坡那了。
但刚绕过河,另一条路上就大步走来一庄稼汉,身材极其魁梧,是姜老大。
姜月都到他家有挺长一段时间了,这还是自从姜月到他家生活后他第一次见到姜老大。
姜老大本来扛着锄头,哼着歌,大摇大摆地要去地里,哪知道会看到姜月,随即,他就跟见到了鬼一样,掉头就跑。
薛琰算是知道了,为何两个村离的那么近,他却一直都没碰到姜老大和姜老大家里人的原因了。敢情人家见到姜月跟见了鬼一样,今天是恰好撞上了,那以前肯定是远远的看见,就远远的躲了。
不由地,薛琰看了眼姜月。
姜月很平静,就跟跟她没关系一样。
亦如那天。
薛琰是知道姜老大就是被她打怕的,自然不会信她这个样子,可沈钰轩不知道啊。
突然碰到一个人,那个人还跟见了鬼一样转身就跑,沈钰轩是完全摸不清状况,挠挠脑袋:“胜卿,那人谁啊?怎么突然跟见了鬼一样。”
“我也不知。”薛琰睁眼说瞎话。
“可能脑子有毛病吧。”沈钰轩又看了眼那跑掉的魁梧庄稼汉的背影,随即,就抛到脑后,没放在心上了。
来到山坡这边,薛琰就松了牛绳,任牛在山坡这边吃草了。
接着,薛琰、姜月、沈钰轩才坐在山坡上。
他们坐的这山坡上就零星的几棵小树,其他的都是青草地,草也不浅,特别适合放牛。
“月宝,我教你认字吧。”沈钰轩想一出是一出,说着,就从药箱里拿出了一本医书,指着书封上面的字念道:“你跟我念啊,草——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