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6章 春饼
薛感感、薛铛铛、薛浅笙、薛星然等人是住在隔壁三进院子里的,这边院子里根本住不下那么多人,反正不管是哪个院子,都是自家的,他们昨天也没守岁,早上自然也起得早。
都乖乖的自己轻手轻脚的梳洗了,然后才来这边院子里看看,见灶房里他们小叔小婶婶都在,还有薛石哥哥薛柏哥哥也在,还有守守叔,他们自然也都是忙奔进了灶房。
孩子一多,就更热闹了,声音也就大了许多。
眼看声音还能更大,薛琰赶紧嘘。
孩子们这才又想起来家里其他大人们还在睡觉,他们这才又都小声了许多,尽管这样,也能玩的很疯。
直到薛琰都打开灶房的折叠桌,姜月都坐在桌前了,孩子们才想起吃早饭的事,赶紧也过来围桌坐下。
薛琰给每人一小碗小米粥,还发了一个鸡蛋。
桌子中间还放了两盘春饼皮,春饼皮都薄薄一张,可以卷菜吃,而桌子中间自然还放了几盘可以卷在饼里吃的菜。
还配了酱。
已经立春了,吃这个饼正好。
薛浅笙薛星然手小,自己卷不了,姜月和薛琰就一人帮他们卷了一个,他们立刻接过,都握在手里,吃的超级高兴的。
薛石他们也是很喜欢这种蒸的薄薄的饼皮里面卷菜吃,都不急着喝粥和吃鸡蛋,赶紧也都拿了个饼皮,给他们自己卷了一张,大口吃着,别提多好吃了。
若是再沾点家里特制的酱,味道又是另一样,也超级好吃。
薛琰也给姜月卷了一个。
看姜月终于吃上了,他才给姜月剥鸡蛋。
孩子们瞧见,除了轩辕守,其他人都立刻将他们面前的鸡蛋往他们小叔面前推,也让他们小叔给他们剥。
薛琰笑着也给剥了,自然少不了也给他弟弟轩辕守剥一下。
吃过早饭,因家里其他大人还在睡觉,薛石他们就算玩耍,多少也还控制着点,都来到姜月和薛琰房里小声嬉闹。
因被孩子们缠着,姜月和薛琰也没想过白天他们能走得开的。
直到快午时的时候,家里其他大人都醒了,薛石他们才完全不控制了,都超大声,又跳又笑又闹。
吃过午饭,大伯家就来了,让他们晚上过去吃饭。
每年过年走亲戚都是这样,大年初一晚上他们家上大伯家吃饭,其实过年前也说好了,不过这大过年也没别的事,大伯家主要是过来坐一下,说笑一会,顺便又说一下晚上吃年夜饭的事情。
大概申时的时候,全家人就都上大伯家了。
晚饭当然不可能吃这么早,在大伯家玩纸牌的玩纸牌,打麻将的打麻将,放炮的放着炮玩。
纸牌、麻将这两样,是这些年姜月慢慢的让大翎人知道的,大翎人以为是姜月发明的,只有薛琰和她知道这是末世本来就存在的东西。
不过,多亏了有纸牌、麻将这些,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平时闲暇的时候,都让大家更有了娱乐休闲的项目。
在大翎,过年走亲戚这个事,习俗是走到谁家,都是谁家自己做饭,不会让来的亲戚做饭的,哪怕是帮着坐在灶门口塞一下柴都不可以,所以,大伯家根本不让他们家谁帮忙。
第1547章 将薛琰叫去凑数?
然后,娘刘桂霞和母后邵有月,还有二伯娘,也都上了麻将场。四嫂轩辕槿陪她们三人打。
那大嫂二嫂三嫂这边就三缺一了,于是三个嫂子就让姜月上场了。
姜月就陪着三个嫂子打麻将。
大哥他们那边打牌的少一个人,便将薛琰叫去凑数了。
不管是打牌还是打麻将,凭姜月和薛琰那脑子,他们输的可能性不大,但为了让哥嫂们高兴,姜月和薛琰都适当的输了点银子。
直到天黑了,大伯家饭也做好了,才都散场,吃饭。
在大伯家吃过晚饭,又在大伯家说了一会话,姜月、薛琰、李荷花等人才回来。而薛大富他们还没回来,有的还在大伯家喝酒,有的又在大伯家打牌,估计还得过好一会才会回来。
回来后,又家里人说笑了一回,被孩子们闹了一回,姜月薛琰才得以回房间。
然后,姜月便带着薛琰进空间了,自然不忘带上那份薛琰草拟的寻人启事,然后,打开白门,进入末世。
不像大翎是大年初一晚上,末世已经是大年初二白天,早上八点。
虽说别人都回基地过年了,但白门外的工棚这边也有几个人值班,工棚这边就有一个打印机,以防要打印什么文件,而姜月和薛琰这其实也不用打印,直接将薛琰草拟的那个寻人启事放上去复印一下就行,薛琰写的那个寻人启事,刚好跟A4纸的大小差不多。
只是,工棚这边的A4纸数量有限,只有几箱,每箱里面为十包,每包里面是五百张,这几箱的A4纸全部用完,也才几万张寻人启事。
在一个世界张贴和以发传单的形式发这些寻人启事,几万张肯定是不够的,纵是末世,都不止几万人,所以,就先复印这么多。
“老大、姐夫,今晚我们就要被换回基地了,我们都是轮班的,换别人来值班,到时候我们就去基地里的打印室,让打印室的人给你和姐夫复印这些,客机要总是来这边接送人的,正好回头让客机都顺便装了运来,放在这工棚里,你和姐夫什么时候还需要,就打开白门,再过来拿就是了。”有人说道。
姜月和薛琰本来就是这么打算的,闻言,自然都点点头:“好,辛苦了。”
等在工棚里复印好这几万张寻人启事,姜月才将这几万张寻人启事都装进空间里,再次回到大翎时,大翎也已经夜深了。
都大半夜了,明天还要走亲戚,姜月和薛琰也就睡下了。
次日,大年初二,基本上这天,走亲戚都是走娘家那边的亲戚,邵有月娘家太远了,在帝京,就没回去了,只平时会回去;刘桂霞早就跟娘家那边断了,也不用走;四嫂娘家也远,一天根本到不了,也是平时会找时间回去;三嫂娘家本来去了帝京,这些年虽然三嫂兄长还在帝京当官,但爹娘倒是搬回来了,人老了,觉得还是在家乡好,也怀念家乡的人,所以,不管是三嫂,还是大嫂二嫂,都要回娘家,走那边的亲戚的。
第1548章 再次到大忱
姜月在大翎没有娘家,这个家就相当于她的娘家,也就不用特意走了,只用在家呆着就好了。
但小姑会回娘家这边走亲戚,虽然爷爷没了,但大伯二伯等都还在,已经说好了,中午去二伯家吃饭,晚上到他们家吃饭。
明早到四叔家吃饭,明天中午到大姑家吃饭,明天晚上才去小姑家吃饭。
其实每年都是这么走的。
大嫂她们回娘家那边走亲戚,肯定相公和孩子都是陪着一块的,所以,薛石他们都不在家,在家里的孩子只有轩辕守、薛浅笙、薛星然三人。
就算只有三个,姜月和薛琰多少也得帮着顾着点。
尤其是薛浅笙和薛星然还小。
因小姑大伯二伯四叔大姑晚上是到他们家吃饭,所以,就算都吃完饭了,家里也还很热闹,好在姜月怀孕了,不用她自己说,家里人就催着她早一点回房间睡觉,就是薛琰会被拉住,陪小姑父他们又打了一圈牌,直到二哥陪二嫂走完二嫂娘家那边的亲戚回来了,上牌桌了,薛琰才被换下来。
这薛琰不回来,跟她一块,姜月就算进空间了,也打开不了白门或黑门去哪。
直到薛琰回来了,虽然都快亥时了,但还是可以离开大翎两三个小时再回来睡觉,而大翎一天相当于大忱一个月,那两三个小时,自然相当于大忱的三四天,所以,他们若是去大忱,可以在大忱呆个三四天再回来睡觉。
然后,姜月自然是又带薛琰进了空间。
薛琰打开那道黑门,然后两人进入了大忱。
他们不用想,都知道大忱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快两个月了。从远处稻田里长高了很多的稻禾也能看得出来。
只是那些早稻禾仍瘦弱,一点不壮,可以预料得到到时候收成肯定不高。
具体这里什么日子,他们这都没碰到人,自然是没法确定的,不过看着太阳升起的并不高的样子,明显此刻是清晨。
从横挡在黑门口的灌木后走出来,熟门熟路的往那能容两辆马车并排通过的路上走。
然后,自然也是熟门熟路的往石头村走。
但只走了一会,就又停在之前遇到张大竹和张寿寿的那个路边草丛后,姜月又从空间里拿出了不少农作物的种子出来,放在这。不是大麻袋装着,就是小麻袋装着。
随即,拿复印的寻人启事出来。暂时不拿那么多出来,只拿个两千张出来,一个木箱装着。
姜月还拿了两个钱袋出来,里面都装了些碎银子,她自己身上带一个,给她家薛琰带一个。
她空间里还有没刻字的金块,她和她家薛琰早已经商量好了,会在大忱找个钱庄,拿一些黄金出来换成这里能用的银票和银锭。
弄好这些,姜月和薛琰才继续去石头村。
种子和寻人启事暂放在这没关系的,这草丛够高,而且草丛后虽然是草地,但也是个下坡,就算有人路过,在官道上也看不到草丛后的场景,何况石头村就在眼前了,不远了,等他们见到石头村的人,再带着人过来搬去石头村。
第1549章 你们又来了!
此刻,石头村村口正好有几个孩子在玩泥巴,其中就有小花。
孩子们能吃得饱了,不再顿顿是野菜汤了,营养多少跟得上了,各个气色都还可以,面色多少有些红润了,也有精力又满村到处玩了
其他孩子是不认识姜月和薛琰的,只有小花一瞧见,立刻不玩泥巴了,朝姜月和薛琰跑了过来,仰着脏兮兮的小脸,满是欣喜,两小眼睛都发着亮,奶声奶气:“姐姐哥哥!你们又来了捏!小花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谢谢你们,我现在天天能吃饱了,昨天还吃到菠菜和小白菜了!昨天我爹还去卖菜了,村里其他人也在卖,一块去卖,就是你们给的种子种出来的,还都卖光了,说我们的菜好,听奶奶和娘说,过几天爹还能去卖!”
之前姜月给了不少种子,其中自然有蔬菜的种子,而有的菜,两个月左右就能收获了,像是菠菜、生菜、鸡毛菜、小白菜、油菜等这些。
那对于小花说吃到菠菜和小白菜了,姜月和薛琰自然不讶异。
想必石头村现在就能拿去卖的菜,就是菠菜生菜等这些。
姜月和薛琰都摸摸小花的脑袋。
其他孩子也跑过来了,都围着他们哥哥姐姐的叫,姜月和薛琰也摸了摸他们的脑袋。
“你们都吃饭没有?”薛琰笑问。
孩子们都齐声奶声奶气道:“吃了!哥哥姐姐吃早饭没?”
“我们也吃了。”薛琰笑道。然后才问:“村长现在在家吗?”
“在的在的。”有小孩道。
随即,孩子们都撒开脚丫子就往村里跑,边跑还边开心的喊。
有的喊:“村长村长!”
有的喊:“哥哥姐姐来了,村长!”
有的则不是喊什么村长,则是奔他们各自家里去了,喊:“爹,菩萨一样的哥哥姐姐终于又来了!”
“爹,娘,给我们粮食的哥哥姐姐来了!”
这下好了,立刻将还在村里或者家里的人全都吸引来了。
姜月和薛琰本意是想先找陶今彦村长,现在只能先跟在孩子们后面也进村里,但没走多少步,就被吸引过来的人给围住了,有老爷爷有老奶奶,有大叔有大婶,有大娘,有年轻人……等等,大家都跟他们道谢,都感激他们感激的不行。
看大家虽然还很瘦,但脸上多少有了血色,不再是蜡黄蜡黄的。
人也就显的更精神了。
以后还会越来越好的,姜月和薛琰都觉得。
姜月和薛琰自然都表示不用谢。
张大竹和张寿寿家离村口不远不近,本来他们在家中院子里照料他们种的那些菜,给菜浇水,听到孩子们的声音,他们就明白是姜月和薛琰来了,当即都高兴的丢下水桶和瓢,跑了来。
等他们来时,见已经不少人围住了姜月和薛琰,他们就不停的朝前挤,边挤他们还边说:“让让。让让。”
姜月和薛琰循声望去,还没看到张大竹,就看到高大家很多犹如一枝独秀的张寿寿,张寿寿哼哧哼哧的,跟他爹张大竹一齐挤到他们面前。
第1550章 是啊,绝无二话
“薛公子,姜夫人,真是你们啊!”张大竹一挤过来,就极其欣喜的道。
张寿寿只是不停笑着点着头,看着他们,也极其高兴。但半晌,还是开了口,口里不停叫着他们:“大恩人。大恩人。”
姜月和薛琰自然是让不要这么叫他们,大家虽然答应不叫大恩人,但却还是仍叫着他们薛公子和姜夫人。
这时,陶今彦也被陶振扶着急急来了。
两人也是听到一个孩子的喊声才知道姜月和薛琰来了的,两人的神色也明显跟村里其他人一样的激动。
两人本来也想叫一声恩人,但已经正好听到薛琰和姜月让不要这么叫,所以,他们也是不肯改其他口,仍称薛琰和姜月为公子和夫人。
“薛公子,姜夫人,真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你们。”陶今彦拱手,又是感激,又是感慨。
薛琰和姜月回拱了一下手,才由姜月道:“我们其实是有事来拜托村长和大家的。”
“有什么事,公子夫人尽管说,若是我们能办到的,绝无二话。”陶今彦忙道。
“是啊是啊,绝无二话。”其他人也都忙道。都看着姜月和薛琰。
姜月先是道了声谢,才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看你们谁家有空屋子,想在你们村租个屋子住下来,住多久我们暂时也不知道,因为我们要找人,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但你们放心,我们会付房租的。”
她和她家薛琰已经商量好了,要在石头村找个临时落脚点,然后才好寻人。
“你们这说的哪里话,我们这破地方,也都是破屋子,怎么能要你们的房租呢?不行不行,怎么也不能要的。你们只要不嫌弃,尽管住下就是了。还反谢我们?我们谢谢你还来不及呢!”大家都说道。
随即很多人都道:“我们家人口少,就有空屋子,就上我们家住吧,就上我们家住吧。”
“还是上我家吧。”
“我看还是上我家吧。”
有些人还争了起来。
不等姜月和薛琰说什么,张大竹也道:“我觉得,还是上我家的好,就是住寿寿的那个房子啊。我爹娘留给我这个独苗苗一座房子,寿寿他爹娘也留给他这个独苗苗一座房子,还就在我房子隔壁,还有个院子,虽然破是破了点,但大家的房子不是都不好么,都差不多,而且,那房子不是一直在空着么,也就不用跟谁挤一块,平时寿寿都是跟我住在我那房子里,不如我和寿寿这就回去,将寿寿的那座房子好好收拾一下,给薛公子和姜夫人住,住多久都没关系的,这要是上别人家住,这要是别人家又添人口了,就不一定再有屋子住了,但我和寿寿不同,我那房子都还有两间空屋子,就算我和寿寿都娶媳妇了,有孩子也不怕。”
陶振也觉得不让两位恩人跟别人挤在一个屋檐下比较好,两位恩人很神秘,这要是跟别人在一个屋檐下住着,多少有些不方便,而且大竹叔说的的确都在理,只有在寿寿的那座房子里住着才会住多久都没关系,所以,他也没等姜月和薛琰说什么,便忙道:“我也觉得上寿寿的那座空房子里住好。”
------题外话------
PS:宝宝们,求月票~
第1551章 不知公子夫人意下如何?
张寿寿本人则不停点头,乐呵呵:“好,好,上我家住,就上我家住。”还长长的手臂一挥,别提多开心了。
自从姜月和薛琰真给了粮食,还给了那么多后,在张寿寿眼里,姜月和薛琰不仅是大恩人,还是跟天一样大的存在。
陶今彦跟他儿子一样的心思,自然也没等姜月和薛琰说什么,他也开了口:“上寿寿那座空房子里住是好。”然后,他才询问姜月和薛琰的意思:“不知道薛公子和姜夫人意下如何?”
这要是能单独有个院落,那当然是最好的,也的确要方便的多。
说实话,张大竹说的没错,这要是上别人家住,是没法保证能住多久就住多久的,而他们现在也没法确定他们到底要在大忱呆多久……
别看张大竹有点嘻嘻哈哈的,似乎不着调,但头脑的确很清楚……
而且,他们也看得出来陶村长和陶振明显在推波助澜,想给他们方便……
只见姜月和薛琰自然是领了这个情,一点意见没有,都点了个头,表示愿意去张寿寿的那座房子里住。
至于租金什么的,倘若张寿寿到时候不收,他们就用别的方式,多给点种子或者别的什么,当做付了租金就是了。
“谢谢。”姜月和薛琰还又跟张大竹和张寿寿说了声谢谢。
张大竹忙摆手。
张寿寿猛摇头,头都跟要摇掉了一样,反正就是不要姜月和薛琰道谢,也觉得他们谢谢姜月和薛琰都来不及呢。
村子里那些家里有空房间的人也觉得张大竹说的没错,自然不强求姜月和薛琰这两位大恩人上他们家去住了,但这些人却又觉得很过意不去,就都道:“走,走,我们去帮着收拾屋子去。”
张大竹和张寿寿也急着想回去收拾那座屋子了。
薛琰忙道:“我们自己收拾就行了。”
“那哪行啊!”大家还急了。“不行不行的。”还更是要与张大竹张寿寿一块冲去收拾屋子了。
弄得姜月和薛琰也只能同意让大家帮着收拾那座屋子了。
但同意归同意,但屋子却不急着收拾……
只见姜月道:“屋子待会再收拾吧,不急,现在,我想劳烦大家跟我相公一块,去将我们带来的那些种子搬来。仍是放在上次那个草丛后。这次种子里也有适合下半年种的种子,包括晚稻种,大家分一分,要留好,到时候种,收成应该多少会比你们以前好一些的。”
这要不是她怀孕了,其实她可以跟她家薛琰、以及大家一块过去搬的。
“姜夫人,薛公子……”大家更是感动,各个都看着姜月和薛琰。
这才见第二面啊,甚至大部人跟面前这两人还是第一次见面,但面前这两人却帮他们至此……
还是陶今彦这个村长说道:“真是不知道怎么感激你们好,就是下辈子做牛做马估计都报答不了你们的恩情。”
“村长你别这么说。”姜月和薛琰都说道。
陶今彦还是又特别感激的说了几句,才让那些年轻力壮的去搬种子,并和村里人一块,怎么也不让薛琰一块去。
第1552章 有些坚持绝不会更改
他们恩人对他们好到这个地步,他们怎么可能任恩人还帮着一块搬种子。
看有的人甚至都要掉眼泪了,薛琰没办法,只能不去了,但却跟去的人说,让帮着将那个木箱也搬来,里面是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
陶振这才问:“薛公子、姜夫人,你们方才说你们要找人,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那你们这是要找谁啊?这寻人启事是不是就是找那人的?”
薛琰笑道:“寻人启事是要找那人的。但实不相瞒,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现在找的那人叫什么又长什么样子,不过我和我媳妇将我们知道的大概都写在了寻人启事上了,他若是看到寻人启事,便知道我们是找他了。”
等种子搬来,又是在陶今彦这个村长的主持下,开始分种子了。
虽说是陶今彦在主持,但毕竟年纪大了,基本上都是陶振在忙,负责这些。
装有寻人启事的木箱被放在一边,看其实是陶振在忙,陶今彦村长只是站在一边坐镇,薛琰便打开木箱,拿出一张给陶村长看。
此时,姜月才说:“这里有两千张,我和我相公打算在佃涸县内能张贴的地方都张贴上这个,像是一些墙上,一些树上,一些大石块上,只要有人路过,可以看见,可以贴的,那就都可以贴,爻水镇就在佃涸县内,自然也是要张贴的,除了张贴的,还有发给行人看并带回去的,一人顶多发一张,若是确定人家是一家几口一块,也只发一张这样来发,一切都只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寻人启事,也就能让我和我相公更可能找到人。而不管是张贴,还是发给行人,都需要人手,所以,若是石头村有能干这个活,又有空闲的,我们便想在石头村雇一下这些人,帮我们将这个事做了,当然不止这两千张,回头我和我相公的人还会再送这种寻人启事过来。工钱的话,别人雇人每天给多少,我们就每天给多少。”
“这哪能要工钱啊,”陶今彦立刻说道,“不用工钱,你们给了我们那么多粮食和种子,还有菜,现在又给了那么多种子,纵是将我们全村的人都卖了,都买不了这么多东西。”
听到这话的其他人也都纷纷附和:“对,对。”表示怎么也不会要工钱。
姜月却坚持道:“倘若你们不要工钱,那我和我相公就只能上镇上雇别人来做这个事了。”
薛琰也点头,表示是。
“这……”石头村的人这下都为难了。他们想为恩人做点事,但恩人却觉得自己根本没施过恩,他们不要工钱还不让他们帮他们做了,还会去找别人。
陶振见状,便道:“还是听薛公子和姜夫人的吧。”两位恩人明显很有主见,有些坚持绝不会更改的。
这若是去找别人,还麻烦,还不如就在石头村雇人,多少也能方便两位恩人一点。
大家这才道:“那好吧。”
姜月这才问:“一般雇人做工,一天是多少工钱?”这话,她是问的陶振。她觉得其他人不会说实话。
第1553章 就算这样,也不信
果然,陶振还未回答,其他人都纷纷道:“不多不多,就一天给个两三文钱就行了。”
也是怕说一两文钱太少了,姜月不信,才说两三文钱。
可就算这样,姜月也不信。
姜月和薛琰还看着陶振。
陶振现在大概清楚两位恩人的脾气,自然是实话实说:“一般给人做工,像是这种轻松的,只要不去比县里更远的地方,每天是十文左右。”
这跟大翎差不多。
姜月和薛琰对视一眼,随即,仍是姜月开口:“那就每天十文吧。今天就算了,我和我相公还有些东西需要准备,这寻人启事现在也不够,从明天才能开始。”
然后,姜月和薛琰才看看能在石头村雇到多少人。
因现在村里将上半年要种的东西基本上都种下去了,只剩下照料一下庄稼就行了,所以,有空闲的人还是挺多的。
一家雇一个,或者两个,最后算了下总数,总共有四十五人。
也是石头村的人口并不多。
随即,姜月才跟那被雇的四十五人说道:“你们明天一早到我和我相公的住处,坐马车去镇上或者县里张贴和发寻人启事,一些路边的树上千万别忘了贴,一定要显眼,只要路过,就能看得见,回头我和我相公会去镇上雇些马车。”
这些人都道:“不用坐马车,我们天不亮就起来,走着去就行了。”都生怕他们恩人多花钱。
姜月道:“还是坐马车吧,都太远了,起太早步行去,白天人很容易没精神。”
这倒是……
加上也真想给两位恩人将事情办好,所以,这些人也就没意见了,这才都答应明天会准时到村口坐马车。
这时,种子也分好了。
张寿寿和张大竹拎着种子就赶紧回去了,想给姜月和薛琰这两位恩人将隔壁的、同样也是茅草屋的院落给打扫出来。
村里每家每户都来了人,帮着一块打扫。
姜月和薛琰跟着来了这个院落,只是帮着打扫的人有点多,又热情,弄得他们都根本插不上手。
他们只能打量起这个院落来,只有小小的几间屋子,土墙极其斑驳,屋顶上茅草也盖的厚,感觉跟要垂下来一样,也就显的土墙没那么高,但其实土墙真不矮,是正常屋子的高度。
因多年没有人居住,不管那间屋子里,都落满了灰。
屋子里并没有床,只有一间房间的窗下有张土炕,土炕看起来也很是斑驳,但因一开始砌的厚实,倒是不用担心会塌什么的。
有的窗户破了些洞,好在睡觉的那个房间窗户虽然很旧,却没有破损,也就不用再重新糊窗户纸。
倒是有箱柜桌凳这些,都是很简单的样式,也很老旧,有人挑了水来,好几个人在帮着利落的擦洗干净。
还抬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晒晒,今天太阳很好,很快便能晒干。
灶房是小小一间,不说别的,光是说锅,长年没用,生了很多绣,有个婶子在帮着磨着。
灶台上就这一口小锅。
院墙外有棵大树,大树的枝干伸展进来,能将柴房这边的屋子遮个大半,院子也能被遮到一点。
第1554章 这不是将我们往死里逼吗?
屋后也有树,枝繁叶茂,树荫打洒下来,正好盖在拥有土炕的那个房间里,就算在里面睡觉,夏天应该也不会特别热。
而院子里,只有一小块空地,可以晒东西,或者人在上面走动,其他地方,都被种满了菜,自然是张大竹和张寿寿种的。
看那些菜喜人的长势,应该就是她空间里的种子种出来的。
旁边只有一家相邻,那就是张大竹和张寿寿住的院落了,也就是张大竹家。
张寿寿亲爹其实就也姓张,张大竹其实并没有给张寿寿改姓。
张大竹家布局也差不多,现在也是院门打开,可以看见,院子里面也种满了菜,也只留了一小块空地。
甚至走廊里,还摆有好几个木板做成的木箱,而木箱里面种了菜,菜苗青绿青绿的。
“有些奇怪。”姜月低声与她家薛琰说道。“怎么菜都种到走廊下面了,也不种在屋后这些地方,不管是我们要住的这个房子的屋后,还是隔壁屋后,明明更适合种菜,还没那么麻烦。方才我们来这,路过其他家的时候,好像也没见谁将菜种在屋后和院子外面的,都在院子里。”
薛琰点头,“是奇怪。问问吧。”
“嗯。”
见他家月宝点了个头,正好陶振这时候也来了,也想来看看有没有能帮得上忙的地方,薛琰便问了他这个事。
陶振就道:“种在屋后,哪怕只种了一点点,官府都要跟田地一样收我们税的,种在院子里就不一样了,相当于是种家里,自然不会收税。将院子扩大还不行,一般房子都有个房契,房契上就有你房子包括院子的大小,只能在那个契上的大小内种,要是超过了,也要收税,所以你就是私下将院子扩的再怎么大,然后在院子里种上东西都没有用,官府才不管你这个,照样收你的税。这明显就是多收税,也就这两年的事,以前根本没有的,以前就算税也不少,但大家多少能活得下去。而且,这两年,税还不是按每亩的收成收,而是规定了每亩就必须交多少税,所以,有时候收成不好,一年忙到头,种了不少东西,加起来还不够交税的。所以我们现在就怕遇到什么水灾蝗灾水灾的,弄得庄稼颗粒无收,我们还得照样交那么多税,这不是将我们庄稼人往死里逼吗?”
姜月和薛琰都点头,这的确是重税。
陶振沉默了一下,还是没忍住,又说了句:“所以,我希望,只是我们这里的官府搞的鬼,其实皇上并没有那个意思。”
然后,还是忍不住又说:“其实,我真的想去别的地方看看,尤其是帝都,看看是不是也是这么收税的。总不能每个地方收税不一样吧?这要是帝都也一样,那我就真死心了。这要是不一样,这不摆明了是我们这的那些官大人们真觉得天高皇帝远,都鼓了他们的腰包吗。可奈何我们这都穷成这个样子了,哪有盘缠去帝都看看,就算去得了,也没有盘缠回来。”
------题外话------
PS:宝宝们,求月票~
第1555章 他们就信
这想知道这里的重税到底是不是跟大忱皇帝师渊有关,的确是要去帝都一趟……
不过,他们连爻水镇都没去过,顶多就只来过这个石头村两次,还是对这个世界缺乏了解……
所以,姜月和薛琰也不确定他们什么时候会去帝都,那此刻,他们自然没跟陶振说他们有一天会去帝都的事。
他们自然给得起盘缠让陶振自己去,但陶振一点身手没有,也没有一点背景,这自己一个人去帝京,兴许还会出事,所以,他们也没说这个事。
将这一切搞清楚的最好办法,他们觉得,还是他们亲自去查。
那么多人帮着打扫呢,屋里屋外又都不大,也没用到陶振帮忙,这一座小小的茅草屋院落就打扫好了,到处干干净净了。
甚至柴房都给添了不少柴。
大家这才问姜月和薛琰:“薛公子、姜夫人,除了寻人启事,还有没有别的行李,要不要我们从我们家拿些铺盖等东西送来?”
别的行李肯定是有的,像是被子枕头凉席等这些,但都在空间里放着,只是现在当着大家的面不好拿出来。
只见姜月先谢了大家的好意,才道:“我和我相公的人还会送别的寻人启事来,顺便会将我们的行李送来的。”
“哦哦,那就好,那就好。”大家都道。虽然他们到现在都还没见过他们恩人手底下的人。说不定以后也不一定会见到。
但恩人这么说,他们就信恩人的。
包括陶振在内,也深信不去怀疑。
姜月和薛琰又不傻,自然看得出来大家对他们的信任。
这都打扫好了,也没有别的需要帮忙的,大家就打算回去了,姜月和薛琰将大家送到院子门口。
其他人都回去了,但陶振、张大竹、张寿寿却没急着走。
只见张大竹乐呵呵道:“我和寿寿就住在隔壁,你们要是有什么事,更是要喊我们一声,院子里的菜你们随便摘着吃,要不是你们给的种子,也种不出那么好的菜来,上次我也跟栓子哥他们去卖菜了,不过我当时就一篮子菜,也得了近十文钱呢,菜市的菜都没有我们村卖的菜水灵,后来有人也想买,但当时我们都卖光了,都买不到了,过两天栓子哥和村里人还会去卖菜,我也会再摘一些小白菜油菜等这些去卖。”
姜月和薛琰都道了谢。
然后,薛琰才问三人:“我和我媳妇打算上镇上一趟,不知道这附近有没有牛车代步,我媳妇因身体原因,不能劳累,也不能干体力活,镇上那么远,走去镇上是不行的。我们也不知道镇上怎么走,也就需要一个人帮着带路,若是有牛车代步,正好可以让赶牛车的人带一下路。”
这石头村这么穷,感觉这附近有马车的可能性很小,但说不定有牛车,他们才有此一问。
这也是因为今晚家里太多人了,二哥他们估计会打牌到半夜,家里其他人也还没睡,他们这要是出房间的话,肯定会被看见,不然他们倒是可以去家里马棚弄一辆马车装进空间里,然后带到石头村来。
第1556章 就差将它供起来了
不过现在也就是麻烦点,等到了镇上,在这里的镇上买辆马车回来也一样。
之所以不直接告诉说他家月宝是怀孕了,才不能劳累干体力活这些,自然是因为大翎和大忱时间差异有些大,大忱要是过了几个月,大翎才过几天,那他家月宝的肚子肯定大不起来,但这里的人肯定就会奇怪他家月宝的肚子怎么还没大起来,还不如直接就说因身体原因,不说什么怀孕。
陶振三人听薛琰这么说,以为姜月是身体不好,并没有想到姜月是怀孕上。
只见张寿寿连忙道:“我们村就有牛车啊!”
闻言,姜月和薛琰倒是有些惊讶。方才看村里人都说什么走去镇上,他们还以为村里没牛。
“是啊是啊,”张大竹也连连笑道,“只是就一头牛,平时因为要让它耕田耕地,村里人宝贝它跟什么似的,都差将它供起来了。朝廷没收重税之前,我们这头牛倒是经常送我们村里人去镇上,后来收重税,家家户户就剩这头牛了,就稀罕起来了,我们就除非有紧急的事,才给它套上木车,让我们坐牛车去,其他时候,则是都能步行就步行。就栓子哥家后面,搭了个牛棚,不过栓子哥家地势高一点,牛棚也就被遮起来了,也难怪你们没看见。这你们要去镇上的话,跟村长说一声,套上木车就行了,可以送你们去镇上。你们要是缺个带路的,我可以给你们带路啊,我也会赶牛车。”
陶振也道:“离我们最近的村都在好几里外,那些村也只有一头牛,还是用我们本村的牛比较好。我这就去跟我爹说一声!你们等着我啊!”
说完,都不等姜月和薛琰说话,便大步回家去找他爹陶今彦了。
姜月和薛琰觉得该他们亲自去说一声比较好,本想跟着陶振一块去,但张大竹和张寿寿却拦住了他们,说陶振一个人去就行了,让他们不用那么见外,他们也只好停住脚步,不跟着一块去了。
既然张大竹说可以给他们带路,领他们去镇上,姜月和薛琰自然便拜托了张大竹,到时候帮他们带一下路。
“好好好。”张大竹答应的飞快,“正好我也去镇上好好逛逛,上次就只是卖菜,卖了菜就回来了。”随即他又忙说:“我去换件衣裳!换上我最好的衣裳!这可是去镇上啊!”说完,就高兴的冲回家里去了。
张寿寿哼哧哼哧的,半晌,还是满脸期待并粗声粗气的说:“那个……我、我可不可以跟你们一块去啊?”
多个人又没关系,只见姜月和薛琰便点了点头。
“我也要换上我最好的衣裳!”说着,张寿寿也开心的冲回去了。也就是隔壁。
换衣裳去镇上,明显会让张大竹和张寿寿心情变的更好,姜月和薛琰自然都没阻止什么。
姜月只是见张寿寿也冲进了隔壁院子里,才收回视线,压着声音跟她家薛琰说道:“我们这去镇上,主要是找个钱庄,换些这里能用的银票和银锭。”
第1557章 直接用面粉?
“马车肯定是要买一辆的,”姜月继续压着声音道,“我们这次可以在这呆三四天才回去,总不能总是牛车代步,牛车比马车慢太多了。这也是我怀孕了,不能骑马,不然直接骑马更快。其他马车就用雇的,接送村里人在佃涸县到处去张贴和发寻人启事。张贴寻人启事的胶也要买,这里也是古代,估计卖的胶都是固体的,就是皮胶、骨胶、鱼鳔胶这些,不过价钱应该都不便宜,而直接在末世拿胶水,末世估计也没那么多胶水给我们用,末世他们自己就很需要胶水,光是重建家园造房子以及装修,就需要很多种胶水……算了,还不如这样,跟农家贴春联一样,用那种浆糊,也就是面粉和水熬煮的那个糊糊,米粉和水也可以,不过没面粉那么黏。但得人煮成糊糊,可纵是在这里买了皮胶骨胶鱼鳔胶这些,因是固体,也需要提前加热和兑水,还得更注意火候,感觉还是直接用面粉和水来煮成浆糊的好。何况空间能一天就种出大量麦子,麦子就能碾磨成面粉。”
薛琰点头,也觉得直接用面粉和水煮成的浆糊来张贴划算一下,但:“这就需要雇人煮浆糊了。还得人将麦子碾磨成面粉。”
他也压着声音。
姜月道:“雇人煮浆糊简单,在哪里雇的张贴和发寻人启事的人,就在哪里雇人煮这个浆糊,到时候一人手上拎一桶就是了。不也会雇马车吗,马车也可以帮着送浆糊。就是面粉,其实我并不打算从空间里拿出麦子让这里的人帮着碾磨成面粉,这太限制我们的手脚了。这要是别人没磨出那么多来,我们却已经需要用了,怎么办?还有,我们以后肯定是要去大忱别的地方雇人张贴寻人启事的,还会去大忱帝都。总不能到一个地方就让一个地方的人也帮着碾磨成面粉吧?还是我们一直在佃涸县等着,等着这里帮我们碾磨面粉的人碾磨出足够的面粉,然后我们才去别的地方?都太麻烦了,还费劲。”
“正好,”姜月又道,“因为我们之前就想好会再来大忱,可能会在大忱住,所以,这两天,我们在家的时候,不是准备了点东西放进空间里,其中就有些袋数的面粉,还有大米,也是以防我们,免得在这里真遇到个什么情况,连碾磨的工具都没有,总不能直接吃稻谷和麦子吧。加上我们这次只在这里呆个三四天,应该都是在佃涸县内,空间里的那些袋数的面粉暂时应该够煮成在佃涸县内张贴寻人启事的浆糊的量的。”
“而在这里三四天后,”姜月继续道,“我们就又要回大翎了,到时候直接在大翎拿面粉,大翎粮食极其充足,根本不缺已经磨好的面粉,平安镇上不就有个粮食仓库,屯有很多面粉吗。也正好,我们到时候从这回去的次日晚上要去小姑家吃晚饭,会路过镇上的,到时候我们就顺便在镇上装大量面粉进空间里,那再来这里,需要多少面粉熬成浆糊就直接从空间拿出来多少,方便也省力。”
第1558章 还真看不出来?
“而我空间里的麦子就还存在储藏间里,”姜月再道,“等到真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也不迟。”
薛琰自然是一点意见没有,又点了点头:“那等我们从镇上回来,再在这村里雇两个婶娘,让也从明天开始,帮着煮下浆糊吧。”
“嗯。”姜月也一点意见没有。
话音刚落,就听见隔壁有脚步声急急冲出来,很快,便见张大竹和张寿寿已经换上最好的衣裳冲到他们面前。
就算已经是张大竹和张寿寿最好的衣裳了,但还打着补丁,只是补丁没有他们平时穿的那些衣裳的补丁多而已。
不过,这换了衣裳后,张大竹和张寿寿那心情的确比方才还要好很多。
没一会,陶振也来了,牵着牛,牛拉着木车,也就是牛车了。张大竹和张寿寿不等陶振走过来,就已经冲过去,改由他们牵着牛车了。
虽然石头村的人都很瘦,但牛却被喂养的很好,很是健壮。
这村里平时都没什么人回来,都是村里人,就算有院子,大家都不怎么关院子门,所以姜月和薛琰也就没有关什么院子门。
就算姜月能自己上牛车,但薛琰还是扶了他家月宝一下,时刻记着他家月宝肚子里还有个宝宝的事。
听说张寿寿也要去,陶振就不免叮嘱了张大竹和张寿寿一些话,生怕张大竹和张寿寿给姜月和薛琰添麻烦。
张大竹和张寿寿都乐呵呵应了。
然后,张大竹和张寿寿也上了牛车,就坐在前面,帮着赶着牛车,并不时回头跟坐在后面的薛琰和姜月说笑。
牛车虽然慢,但多少也颠簸,薛琰自然紧张,想让张大竹将牛车再赶慢一点,但姜月却阻止了他。
只见姜月跟他摇摇头,表示她没事。也就是让他不用那么紧张。
薛琰虽然还是紧张,却也没开口让将牛车再赶慢一点。
牛车又走了一会,姜月才问:“大竹叔,今天具体什么日子?”
上次姜月也问过这个问题,当时张大竹还觉得奇怪,但这次,张大竹却完全不管奇怪不奇怪,直接就回答:“五月二十二了。”
姜月和薛琰对视一眼,大忱的确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快两个月了。
而被石头村的人信任也好,都不会再追问什么。
也就更方便他们了。
牛车出石头村后,就是顺着他们来的方向去的,那条能容两辆马车并排过的路明显往这个方向一直往前走是通向爻水镇。
大概过了两炷香的功夫,才看见别的村落,不像石头村那样零散,这些村落就很集中。
之前他们听陶村长说过,说从石头村到爻水镇上,步行需要一个时辰左右,现在坐牛车,再怎么慢也比步行快些,所以,等到了爻水镇的时候,才过了大半个时辰。
爻水镇还是挺大的,可能是周围村落多,虽然繁华程度不能跟大翎现在的平安镇比,但完全不逊色以前的平安镇。
这要不是路上不少人都穿着补丁衣裳,还显然都是庄稼人,光是看两边商铺林立,还真看不出来这里的庄稼人都过的那么苦。
------题外话------
PS:宝宝们,求月票~
第1559章 鸭腿面
不过,这虽然到爻水镇上了,却也午时了,该吃午饭了。
虽然姜月和薛琰还不觉得饿,但他们觉得张大竹和张寿寿应该饿了,便决定就近找个地方吃饭了。
前面就有个面馆,正好附近也有个可以停牛车的地方,只见薛琰一边站在牛车下,扶着他家月宝从牛车上下来,一边说道:“大竹叔,我们将牛车停在那,一块去面馆那里吃点东西。”
“不用不用,我们不饿。”张大竹立刻笑道。还坐在牛车上,拿着鞭子。
张寿寿道:“可爹,我饿了。”
张大竹立刻掏出一文钱,“那你去找个卖包子馒头的,买两个馒头垫垫。”
薛琰道:“还是一块上面馆吧。”
正好他家月宝也被他扶下牛车了,然后他径直去了放牛车的地方,让那里专门看牛车的人帮着看一下牛车,并给牛喂草料,回头再给钱。
在来爻水镇的一路上,他和他家月宝也知道这里偷牛拐牛是重罪,这里专门看牛车的人,是不可能犯这种重罪的。
而专门帮着看牛车的人也不怕你不给钱,毕竟你连牛带车都在人家手里。
“干嘛花这个钱啊,我和寿寿看着就行了。”张大竹拿着鞭子,跟在后面碎碎念。但却很高兴。恩人真的太好了!
张寿寿牵着牛,也跟在后面,更高兴。觉得有面吃了!就算没有面吃也不要紧,爹会给他一文钱买馒头吃!馒头啊,尽管这段时间他在家里也吃过,但毕竟他和他爹做饭手艺不怎么样,馒头其实做的不好吃,不像镇上的,那白白的馒头,一看就好好吃。
“牛也得吃草料啊。”薛琰笑道。“看它肚子都下去了,要是让它饿着,回头再坐牛车回去,它哪有力气拉我们。”
“这倒是,这倒是。”张大竹连连笑道。
然后一块去前面那不远处的面馆。
面馆里正好有张空桌,四人坐下,张寿寿就算坐下了,也比大家都高,很是打眼,只见张寿寿兴奋地一颠一颠的,他还是第一次进面馆呢,而面馆老板忙上来问他们想吃什么面,又说这面馆里有些什么面。
张大竹道:“我和寿寿吃素菜面就行了。”
薛琰和姜月没听他们的,给他们各点了一碗鸭腿面。
面馆里也有别人点鸭腿面,可以看见,一碗面上,挺大的一个鸭腿。
“鸭腿欸……”张寿寿吞了吞口水。
张大竹也激动的搓了搓手,满面红光的跟薛琰和姜月说道:“你们给了我们村那么多粮食,我和寿寿就想为你们死了,现在,我和寿寿更想为你们死了。”
“嗯嗯。嗯嗯。”张寿寿直哼哧哼哧的点头,附和他爹的话。活这么大,也就面前两个大恩人对他和他爹这么好。
鸭腿是提前就卤好的,只用煮一下面就行,滚水里下面,面自然没一会就熟了,正好面馆老板将两大碗鸭腿面送上来,分别放在张寿寿和张大竹面前,薛琰便笑道:“什么死不死的,快吃面吧。”
“欸!”张大竹和张寿寿都一点头。
第1560章 两个钱庄?
然后根本忍不住了,赶紧从桌上竹筒里抽出筷子,埋头便大口大口的开吃了。明明很烫,烫的他们都有点哆嗦,但他们还是不肯小口吃,仍大口。
好香好香。
不仅有鸭腿,鸭腿旁边还卧着青菜,上面还洒了葱花这些,汤也好喝,别提让他们多食指大动了。
而姜月和薛琰并不饿,加上姜月因怀孕天天在家里都会补,此刻一点不想吃油的东西,所以姜月就给她自己点了个青菜面。
薛琰则是鸡蛋面。
这个面馆的鸡蛋面其实就是青菜面上放一个煎好的荷包蛋,也就是薛琰比姜月碗里多了个荷包蛋。
也是因为并不饿,就算点了面,他们俩也是点的小碗的面。
姜月连一小碗都没吃下,只吃了一半,另一半自然就是薛琰替她给吃了。
然后姜月才问张大竹和张寿寿知不知道这镇上有没有钱庄,钱庄又在哪。
张寿寿还只顾埋头吃,是张大竹回答的:“知道,我虽然经常在村里,但一年也会来几次镇上的,而我都三十多了,这么多年下来,也就来过不少次了,这爻水镇上,只有两个钱庄,一个叫聚财钱庄,一个叫来宝钱庄,一个就在这条街前面不远,一个在东市那边。”
“那这两个钱庄,哪个名声好一些?”姜月又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我都没进过钱庄,只是有时来镇上会从这两个钱庄路过,知道罢了。”张大竹实话实说。
“那这里多少铜板相当于多少银子又相当于多少黄金,你应该知道吧?”这话,姜月很明显压低了声音。
张大竹也不傻,也跟着压低了声音,没让别人听见:“一千文钱相当于一两银子,十两银子相当于一两金子。”
这个跟大翎一样。
姜月和正还吃着面的薛琰对视一眼。
随即,姜月又问张大竹:“那你知不知道镇上哪里能雇到和买到马车?”
“这个我知道,”张大竹立刻道,“也是在东市那边,那边有牙子卖牲口和马,他们那就也可以买到套在马上的木车,也可以在那雇马车,上次我卖菜的时候,就看到很多马车停在那,等着人雇呢,其实这边也有马车停着,可以供人雇,不过基本都是出自那里的,只是赶到这边来了,省的有些人觉得远,不上那去雇马车。”
姜月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看姜月没有什么再问了,张大竹忙又埋头,继续大口吃面。虽然大碗,但因为都是大口吃,他碗里也没剩多少了。但这次真吃饱了,还好好吃,等他有钱了,也会来这里吃面的。
姜月只是见面馆老板正好有空,不忙了,她便跟面馆老板打听一下这聚财钱庄和来宝钱庄哪个名声好。
面馆老板一边用汗巾擦了擦额头上的喊,一边道:“应该是来宝钱庄名声好一点,去那的人也比聚财钱庄多。聚财钱庄虽然比来宝钱庄在这个镇上开的时间长,但我听说里面门道很多,就比如,你拿一百两银票去聚财钱庄换一百两现银,当时你看秤的确称的是一百两,可拿回家会发现缺斤少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