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八成没好事儿
这就有点意思了。
傅元令想着老天爷还是开眼的,肖霆设局谋害肖九祁的性命,哪知道肖九祁安然无恙,却波及到了自己的妻子。
算不算恶有恶报?
虽说是流言,但是十分里面也得有三分真,谭雪薇怕是真的受了伤,不过应该不严重只是轻伤。
要是重伤,肖霆那边不会这么稳得住。
李潇安冷笑一声,“活该。”
吃完一顿饭,三人各自散了,下午就要回镇子上去。
傅元令想着自己带着踏雪出来溜一圈,索性直接骑着踏雪回去。
肖九祁知道后就带着赤乌来了,跟她一起骑马而归。
帝后等人也回了行宫,只剩下依旧兴致勃勃的人继续狩猎玩耍。
路上,傅元令问肖九祁,“谭雪薇遇险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真可惜,只是一点轻伤。”肖九祁面无表情的说道。
傅元令想自己真是猜对了,于是又道:“那个梅莹玉你知不知道?”
“那是谁?”肖九祁不知道。
傅元令将梅家的来历跟他细细一说,肖九祁的脸色就难看起来,“谭贵妃母子真是贼心不死,这是又找个钱袋子?”
“应该是。”傅元令挑挑眉,“这件事情你得跟四皇子知会一声,看他有什么打算吧。”
梅家招惹不到她的头上,傅元令自然也不会主动与人为敌。
但是又想起梅莹玉看自己的眼神很奇怪,又觉得早晚会跟梅家交手。
傅元令跟肖九祁一黑一白两匹骏马并肩离开,不知道引来多少人凝视。
尤其是肖九祁胯下的赤乌,特别精神,膘肥体壮,一看就是良种,有爱马之人已经在暗中打听来源。
肖九祁把傅元令送进门,这次没有跟着进去,而是看着她说道:“过些日子杨叙就回来了,到时候我让裴秀跟着你。石乘舟他们不在,你出门注意安全。”
傅元令觉得肖九祁小题大做,在这里能有什么事情,毕竟现在她也不是什么要紧人物。
“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无事也不出门,裴秀留在你身边就成。”傅元令笑着说道。
肖九祁定定的看着她,好一会儿才勾起一个笑容,“傅元令,你要好好的啊。”
肖九祁说完转身就骑马走了,留下傅元令一头问号。
好端端的这是抽什么风呢?
傅元令进了门,就看到傅元玉正在院子里看书,看到她就站起身来,“大姐姐,你回来了。”
傅元令对着他点点头,“看书呢,这么用功。祖父在不在?”
“祖父不在,信国公府的老公爷请祖父去喝酒了。”
傅元令微微皱眉,信国公府……不就是唐越泽家吗?
她记得信国公府跟平宁伯府没多少往来,毕竟两家差距有点大。
虽然都是因为从龙之功获封爵位,人家是公府,而他们是伯府。
况且,信国公府子孙有出息,不像是伯府人才凋零,两家实在是搭不上话。
“可有说什么事情?”傅元令笑着问了一句,“我只是有点奇怪,咱们家跟信国公府没什么交情,怎么忽然之间请祖父去喝酒?”
想起唐安珍,八成没好事。
第七百三十七章:孙媳妇
傅元玉摇摇头,“信国公府来人并未说什么事情,只说请祖父去喝酒。”
傅元令闻言就道:“既然这样,等祖父回来我再来请安。”
两姐弟之间实在是不知道怎么相处,傅元令也觉得尴尬,笑了笑就起身回了后院。
洗漱更衣倒头就是一顿好睡,今日着实有点累。
一觉睡到大天亮,傅元令这才觉的舒服多了。
撩起帐子起身,就听到元礼跟元智正在说笑,尤嬷嬷也在,看到傅元令掀起帘子出来,忙起身笑着说道:“姑娘起来了?老太爷说了,姑娘起身后去前院一趟。”
傅元令昨晚睡着了没去给老太爷请安,也不知道老太爷什么时候回来的,今早是该过去。
简单吃了几口早饭,收拾一下自己,换了一身浅黄色的衫裙,这才去前院。
傅元令来时,老太爷爷正在用早饭,她就在外头小花厅等着,坐了一小会儿,傅元玉也来了。
姐弟俩对视一笑,又各自移开目光。
老太爷出来看到这一幕,心里直叹气。
看着老太爷出来,俩人忙起身问安。
老伯也后来知道猎场出的事情,心里也是真担心,知道傅元令没事才松口气。
问了几句围猎的事情,老伯爷看着自己这个孙女,想了想问道:“你跟信国公府的大姑娘可认识?”
傅元令就点头,“认识,只是关系说不上好。”
老伯也心里咯噔一声,“为何?”
傅元令简单的把当初唐安珍在品鉴宴上为难她的事情,还有昨日散播她的坏话简单说一下。
这种人,她可不想昧着良心说一声好。
老伯爷的神色黑黑沉沉的,“没想到唐家大姑娘是这样的性子,真是可惜了。”
“祖父,您怎么忽然问起唐大姑娘?”傅元令有种不祥的预感。
老伯爷叹气,“老国公看中了元玉。”
这是要联姻!
傅元令转头看了傅元玉一眼,傅元玉的脸一下子红了,猛地站起身来,“孙儿还有事儿先告退。”
“你跑什么?你的婚姻大事,这里没有别的长辈,听一听也无妨,坐下。”老伯爷道。
傅元玉只得硬着头皮坐下,却有些小局促。
傅元令看他一眼,嘴角勾了勾,看着老伯爷又道:“信国公府主动提及联姻的事情,这门婚事只看家世很不错。”
石氏一定会很满意的,这算是高门娶妇了,对傅元玉以后的前程很有裨益。
老伯爷听着傅元玉的话,就知道家世不错,但是人不行。
嫡长孙的媳妇将来是要做宗妇的,若是品行不良,的确不好。
老伯爷很是犹豫,既舍不得唐家的门第,但是又不愿意娶个品行不好的闺秀进门做孙媳妇。
这种事情傅元令可不想掺和,尤其是傅元玉的婚姻大事,她要是多做点什么,多说点什么,搅和了这婚事石氏不得撕了她。
此时,傅元令就听着老伯爷问傅元玉,“元玉,你的意思呢?这是你的婚事,你也可以说一下怎么想的。”
傅元玉一怔,对上傅元令带着笑容的脸,脑门嗡嗡响。
第七百三十八章:二房就热闹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的人生中很少自己会拿主意,从来都是母亲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吃什么东西,穿什么衣服,上什么学堂,跟着哪位大儒读书,婚姻大事,他从没有想过自己能做主,或者是有人会问他的意见。
老伯爷看着傅元玉的神色,心里很是懊恼,他是万万没想到石氏会把儿子养成这样。
以前觉得石氏出身书香门第,教管孩子必然不会出错,可现在看来错了。
平日看着还好,但是一遇上事情就能瞧出不妥当来。
元玉当然是个好孩子,就是太好了。
傅元令垂头不语,事关二房的事情,她不会多说一个字,哪怕这个人是傅元玉也不行。
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酸甜苦辣咸都要自己受着。
“这种事情你没什么想说的吗?”老伯爷看着孙儿问道。
傅元玉定定神,最后才说道:“孙儿全听祖父做主。”
老伯爷听到这样的话应该高兴,但是他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纵观周围家族兴盛的人家,家里的嫡子长孙到了元玉这个年纪,哪一个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主义大过天,至少有不同的想法,能跟家里说个不字。
成不成不说,但是敢不敢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祖父会好好想想的,你先回去读书吧。”老伯爷看着傅元玉说道,“这件事情不要往外说,婚姻大事要慎重,两家的声誉要紧。”
“是。”傅元玉自然不会往外说,躬身应了一声退下。
傅元玉一走,老伯爷看着傅元令直叹气,“元玉的性子要是有你一半的果敢坚毅就好了。”
傅元令笑,“二弟年纪还小,等大一些就好了。”
老伯爷摇摇头,“被她母亲养的……”
大约是觉得在孩子面前说石氏的闲话不好,老伯爷没继续说下去,看着傅元令问道:“唐家这门婚事,你不看好?”
傅元令不知道老伯爷今天怎么了,非要问她的想法,想了想就直接说道:“两家联姻从家世看这门婚事挺好,只是孙女觉得二夫人的性子跟唐大姑娘的性子如出一辙,若是做婆媳的话……”
那二房就热闹了。
要是乐得看笑话,她就该极力促成此事才好。
只是,若是二房整日因为这些家宅琐事闹笑话,她也是二房的人,到时候脸上自然也不好看。
她丢人了,肖九祁的脸上就好看了?
再说……傅元玉的性子,要是真的娶了唐安珍,只怕这辈子也不会开心了。
算了,看在当初他真心实意接自己一回的份上。
老伯爷的脸色就很精彩了,若是家宅不宁,如何能安心读书做官?
傅元令看着老伯爷,“您要是想跟唐家联姻,未必就一定是唐安珍,唐家姑娘也可选其他。虽说唐安珍占了嫡长女的名分,但是一母同胞有姐妹三人,都是嫡出,也没差多少。”
傅元令记得梦中唐安珍的妹妹唐二姑娘唐安清是个名声不错的闺秀,至于三姑娘唐安朝年纪小不到婚配的年纪,肯定不会纳入考虑的。
第七百三十九章:未必是善事
老伯爷依旧皱着眉头,显然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建议。
在他心里,嫡长女跟嫡次女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祖父再想想,你也去忙吧。”老伯爷挥挥手说道。
傅元令笑着应是,转身退了出来。
元令看着姑娘不怎么高兴的样子,轻声说道:“姑娘,二夫人对您那么不好,您还管二少爷的事情做什么,要奴婢说配了唐大姑娘更好,二夫人就没工夫霍霍别人了。”
“二弟虽然于我不亲近,但是性子温和,待人诚恳,若是配了唐安珍真是可惜了。”傅元令开口说道,“再说,若是以后每次回娘家都要看到唐安珍那张脸,对我来讲也不是个愉快的事情。”
元礼一想也是,唐安珍对大姑娘十分不善,倒是跟四姑娘是一伙的,如此一来对大姑娘真的不好。
元礼成功被说服了,低声说道:“二少爷也挺可怜的,只怕二夫人一旦知道这件事情,必然会选唐安珍,而不会去选唐二姑娘。”
“能做的已经做了,其他的就看二弟的福气吧。”傅元令不再想提此事,径直回了自己的院子。
主仆二人走后,傅元玉从拐角处出来,他并不是有意偷听,只是他想起之前祖父的神色,想要回来跟祖父说一下自己的心意,没想到正好听到大姐姐的话,他倒是不好出来了。
原来大姐姐跟祖父举荐了唐二姑娘吗?
能让大姐姐举荐的人,想必品性一定不差,傅元玉没想到大姐姐这个时候还会为他着想几分,心里就更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愧疚,自责又夹着无奈。
傅元令坐在窗前看信,罗有声送来的。
之前罗有声说要在西北买玉矿,傅元令同意了,看着他的信中所言,之前买下的魏家转手买的矿山,后来问过魏家要不要再买回去。
傅元令当初知道乔家跟魏家打擂台,逼得魏家不得不变卖一部分产业,当时就让罗有声先买下来,等魏家缓过气再平价卖还回去。
没先到罗有声信中写魏家不肯再收回产业,尤其是知道是傅家所买,更不肯收了,魏家大老爷还特意上门致谢当初傅家搭手之恩。
魏家当初卖产业,别人都是落井下石,只要傅家给的价格公道,才能让魏家不至于被乔家摁下去。
也就那么喘息的功夫,魏家就等来了后头的转机。
傅元令没想到魏家能查到是她让人买的,当初是让罗有声不用声张的,看来魏家是用了心的。
不收就不不收吧,魏家现在有云州那边的生意,还有自己与他牵线的内廷府的生意,大概魏家不想欠自己太多的情分,想要折合一下。
也好。
生意场上欠的人情太大了,未必就是善事。
一买一卖本就是正常交易,傅元令倒也不执着于此事。
罗有声说除了魏家卖出的矿山之外,另外他又买了几处荒山,但是目前还没发现哪一座山有矿石。
买山开矿,本就是博运气的一种,傅元令也不失望,再说有些矿脉浅,有些矿脉却很深,需要时间。
再往下看去,傅元令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第七百四十章:别打起来闹内讧
罗有声信中说的是乔家分家之后的事情。
果然不出肖九祁所言,乔家老太爷虽然把家里正经的生意都交给了乔安易,但是因为乔大老爷经营多年,管事多是他的人,果然是闹了很多事儿。
尤其是乔大老爷喜欢的庶子乔安居更是带着他的弟弟乔安乐上蹿下跳,如今西北乔家的事儿都成为大家的茶余饭后的笑谈。
傅元令叹口气,乔安易想要把乔家完全握在手里,还需要些时间,眼看着乔大老爷不想被儿子压一头,只怕后续还会有动作。
肖九祁说的是对的,乔老太爷这是养虎为患。虽说是看着乔安易独揽大权,但是这里头的事情又哪是那么容易的。
乔安易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将乔家的这些大小管事压服住,以后……这些产业到他手里,不过是拐个弯儿,最后还是乔大老爷的。
傅元令想起乔安易当初提及此事时神色坦然的模样,又觉得以他的聪明未必不会想不到这样的结果。
现在按兵不动,只怕是乔安易另有图谋。
且先看着吧。
傅元令想到这里提笔给罗有声回信,矿脉的事情不急,雇了矿工挖掘就是,若是山上无矿,就跟三连山那边似得种植粮食或者是药材,慢慢的扩大规模,就是回本比较慢。
再有乔家的事情让他也关注着,要是乔安易需要帮忙,让罗有声不必有顾忌,直接出手相帮就是。
毕竟西北距离上京甚远,若是写信来请示她,只怕会误了时机。
另外还有;罗有声送来的玉矿这几个月的账册,厚厚的一摞。
傅元令大致翻了翻,嗯,罗大管事很会赚钱,比去年这个时候进项多了不少。
这笔钱就先不动,放在罗有声那里,万一乔安易那边用得上直接拿出来。
信中傅元令又添了这一笔,最后等墨风干,这才把信封起来。
傅元令又想起田四海,煤矿产出已经不多,煤矿的事情交给下头的管事,不知道去了三连山那边跟仇行磨合的怎么样。
俩人谁也没写封信回来,傅元令囧囧的。
她还是去封信主动问问吧,别打起来闹内讧。
这些大管事自己镇守一方习惯了,跟人联合未必就能习惯下来。
写完这几封信,令人送去傅家的铺子,自会有人送往各人手中。
刚放下笔,就听到尤嬷嬷笑着走进来,“姑娘,四皇子妃请您过去说话。”
傅元令就想起上次两人说的话,莫不是徐秀宁查到了什么,正好坐的时间久了,也该舒展下筋骨。
傅元令带着尤嬷嬷去了行宫,徐秀宁身边的清荷正在等着她,看到她就立刻迎上来,“清荷给大姑娘请安。”
“快起来吧,有劳你在这里候着。”傅元令笑着说道。
清荷抿唇一笑,“大姑娘说笑了,这都是奴婢该做的,您跟着奴婢来。”
傅元令跟着清荷一路进了行宫,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了徐秀宁居住的地方。
有点偏。
傅元令摸不清楚徐秀宁住在这里是谁授意,但是这位置的确是算不上好。
第七百四十一章:九皇子支持谁,我就支持谁
位置虽然有点偏,但是里头倒是幽静雅致,地上铺着红砖做成的小径,两旁鲜花盛开,迎风摇曳。
刚进了门,徐秀宁就迎了出来,看着傅元令说道:“总算是有空请你来说说话,昨日的事情听说后唬了我一跳,亏的你们没事。”
“是有点惊险,不过好在殿下福大命大。”傅元令轻声说道,随着徐秀宁往里走。
两人分宾主坐下,徐秀宁让人送上茶点,这才看着傅元令又说道:“这事情肯定不会那么简单,母后气的脸都黑了,在众人面前还要端着笑脸。本来今日想要宣你过去,但是一想又怕招人耳目只能作罢。”
听着徐秀宁的话,傅元令知道她怕自己误会皇后娘娘对她不管不顾,就笑着说道:“我都明白,娘娘不用担心我,我现在好得很。”
徐秀宁面带疲惫之色,看着傅元令叹口气,“有些话我也不知道跟谁说,只能跟你说说。这次的事情我觉得不简单,你自己也得小心,那个梅莹玉不好说。”
傅元令知道她不简单,看着徐秀宁重视起来就道:“梅家行事与咱们不同,能在关外那种地方一家独大,这可不是易事。关外人彪悍不畏死,能在这种地方打下一片贝场的龙头,梅家怎么会是易与的人家。”
“所以梅莹玉跟三皇子妃走的近,这里头怕是有什么交易。”徐秀宁没有说的明白,但是就是那个意思了。
傅元令颔首,“我也是这么认为,梅莹玉一旦成为三皇子的妾室,梅家必然鼎力支持三皇子,到时候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麻烦。”
徐秀宁看了傅元令一眼,“你的意思是?”
“三皇子看中的是梅家的钱财,要是梅家没钱了呢?”傅元令轻笑一声。
徐秀宁:……
好大的口气。
之前还说梅家不好相与,转头就能说让梅家没钱。
这本事一般人没有,也没这个胆量。
徐秀宁有点担心,“你别莽撞,我已经把事情写信告知殿下,等殿下回信再说。”
“我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到时候殿下要怎么对梅家,跟我知会一声就是。生意场上的事情,还是要用生意场上的手段解决,别让殿下为了梅家脏了手,不值得。”傅元令认真的说道。
四皇子那是以后要做储君的人,手上一定要干干净净的。
徐秀宁脸上的笑容一顿,看着傅元令的神色比之前更认真,良久才说道:“我真是没想到你会这么想,也敢这么做,你要知道……”
“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知道九皇子站在谁那边,我就站在谁那边,这就足够了。”傅元令轻轻一笑。
“好。”徐秀宁心中大定,有傅元令这句话,她就觉得自己肩膀上也轻松几分,“若是遇到难事,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你一定要说。”
“那是当然,你放心吧。”
徐秀宁就喜欢傅元令这份敞快,“那梅家好对付吗?”
“不好说,得看梅家进了上京做什么。”
傅元令不能无缘无故的伸手打击别人,总得有个名头。
不然,在商盟中也无法服众。
第七百四十二章:想都不敢想
“如果梅家做些下作手段呢?”徐秀宁最担心这个,毕竟梅家那边家里调查过后,的确不是个善家。
“那就更好了。”傅元令笑了,“我会让他们知道拜山头可不是开玩笑的。”
徐秀宁:……
她在傅元令的眼中看到了蔑视,忽然觉得好像真的不是什么大事,心头一下子就安定下来了。
很诡异的这种感觉。
徐秀宁自幼就聪慧,在同龄人中性子沉稳,一向是被长辈赞许的标杆人物。
但是现在,她却在傅元令身上看到了令她安心的感觉。
“侧妃之位只有一个,梅莹玉如果进三皇子府就只能是妾侍的身份,梅家倒是真的舍得。”徐秀宁定定神,看着傅元令说起这个事情。
傅元令坦然的说道:“梅家在商场上再怎么叱咤风云,在上京勋贵眼中也不过是个商户而已。商户之女能进皇子府做妾侍,这已经是天大的好事,怎么会不愿意?”
徐秀宁大概是因为傅元令是商户出身的缘故,现在对商户的感觉好了很多,听她这么一说,自己也笑了。
是她想岔了。
梅莹玉怎么能跟傅元令比,傅元令有个伯爵亲爹,虽然养在外头多年,但是血脉上她是伯府的嫡长女,这一点毋庸置疑的。
“只是我瞧着那梅莹玉不像是个安分的人。”
“确实不是,而且梅莹玉应该是梅家特意培养出来的,不仅是对后宅的路数知之甚多,外头的手段也学了不少。”傅元令把在猎场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
徐秀宁微微凝眉,“既然这样,三皇子妃只怕是失策了。”
“也不一定。”傅元令思虑一下,“谭雪薇此人心机颇深,怎么能不知道梅家对她的威胁,她只怕是不情不愿而已。再说,府里还有个怀孕即将生产的侧妃,未必没有借刀杀人之意。”
徐秀宁就想起了傅宣祎,脸色也是有点不好看。
若是傅宣祎真的生下皇长孙,这对四皇子而言也不是好事。
想到这里,不免想起自己的肚子,一点动静也没有。
四皇子的身体本就比常人弱一些,郎中也说了受孕不是易事,徐秀宁为了这件事情真的是颇为忧心。
只是这些事情不好当着傅元令这个没出嫁的人说,只能硬生生的咽下去。
娘家人催问她怎么没有怀孕,她还得顾着四皇子的颜面,不能将此事说出去,只能说是夫妻俩聚少离多。
如今六皇子妃跟八皇子妃都有了身孕,徐秀宁的压力一下子更多了。
幸好,四皇子征战在外,她还有借口推搡,等殿下回了上京,徐秀宁心里也有点忐忑不安。
万一要是……
她想都不敢想。
“你跟傅侧妃现在如何?”徐秀宁看着傅元令问道,知道这两姐妹不和。
“不如何。”傅元令笑笑,“就那样吧,她过她的日子,我走我的路,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傅宣祎是三皇子侧妃,而她是九皇子正妃,在夺嫡这一天路上,她们已进站成了对立面。
当着徐秀宁的面,还是要把话说清楚的,免得徒生误会。
第七百四十三章:娘娘是为了肖九岐吧
从徐秀宁那里出来,傅元令走了几步,转身看着尤嬷嬷,“嬷嬷,这个时候我方不方便去给皇后娘娘请安?”
尤嬷嬷笑着说道:“怎么不方便,若是娘娘特意宣召就有点扎眼,但是现在只是顺路,就没关系了。”
傅元令点点头,就带着尤嬷嬷去皇后娘娘的住处。
舒和见了傅元令特别高兴,“娘娘一直想见大姑娘,就是不太方便,大姑娘能来真是太好了。”
傅元令笑着说道:“我也想来给娘娘请安,就是怕给娘娘惹麻烦。”
舒和叹口气,“原以为来了行宫会更方便,哪知道……大姑娘快进去,娘娘等着呢。”
未尽之意,傅元令也懂,只是笑笑不说话。
她也认为到了行宫会更方便,但是谭贵妃母子搅风搅雨的手段层出不穷,还真是让她跟皇后娘娘有些头疼。
皇后正靠着软枕,看到傅元令进来就笑着说道:“你来的刚刚好,他们刚炖了燕窝,你陪着本宫喝一碗。”
傅元令哭笑不得,只得说道:“本是来给娘娘请安的,现在倒成了蹭吃蹭喝了。”
“那本宫也高兴。”皇后免了傅元令行礼,让她坐下后,这才接着说道:“老四家的找你做什么?”
傅元令就道:“是为了梅家的事情。”
傅元令听着皇后娘娘的口吻,徐秀宁是她的外甥女,以前是叫名字的,现在称呼老四家的。
这里头还真是让人不好琢磨。
但是不得不说,皇后娘娘是个拎得清的人,这番作态也是给别人看看,徐秀宁嫁给四皇子那就是四皇子府的人,她认的是四皇子妃,而不是外甥女。
都说天家无情,现在傅元令从皇后娘娘身上倒是品尝到了一丝滋味。
娘娘这是为了肖九祁吧?
“梅家的事情你不不用担心,顶了天就是三皇子府的一个妾侍,想要在三皇子府熬出头还得看她的本事,其他的等她站稳脚再提不迟。”皇后压根没放在眼里,“倒是你跟小九要注意安全,我听小九说你身边的人当初都派去南疆了?”
傅元令扶额,“殿下可真是,怎么这种事情也说给您听让您担心,这些都是小事,很快就回来了,娘娘不用担心。”
“怎么能不担心?你为了小九做了那么多事情,那起子人把你当眼中钉,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还是要当心。”皇后皱眉,“像是在猎场的事情,谁敢保证没有下一次。你放心,这次的事情,本宫心里已经有了主张,一定会为你跟小九讨个结果出来。”
傅元令听着皇后娘娘说结果而不是公道,就知道这里头有差别,看来皇上的态度还真是让人摸不清楚看不透。
“谢谢娘娘,让您费心了,您现在身体怎么样?我听殿下说南疆的那个郎中本事还不错。”傅元令关切的问道。
皇后笑了,“感觉是比以前有精神了,还是要慢慢养着,你跟小九都放心,不等着你们的孩子落地,本宫可不敢有事。”
傅元令:……
第七百四十四章:笨儿子
皇后逗了傅元令一句,又开始跟她说正事,“这次在行宫会呆很久,会不会误了你的事?”
傅元令经商,整日事情也是很多。
“不会,手下的大管事都已经独当一面多年,只有大事才会找我回禀。”傅元令轻声说道。
“这样挺好,敢用人,能放权,一般人做不到。你小小年纪能吃透这个,很不错。”
“我幼承庭训,家里规矩如此,一代代的传下来,只是跟着前人脚步前行,不敢说自己功劳,娘娘谬赞。”
“你这样一说,本宫倒是更好奇傅家,能养出你这样的孩子,可见傅家家教厉害。”
“也不算是吧,傅家一向是随波逐流,属放养状态。”傅元令说到这里笑了起来,“是到我这一辈,只有我一个孩子,祖父怕我立不起来被人欺负,这才严格管束教养。傅家以前子嗣兴旺,后来族中做生意出了点变故,家里折损了很多人,从那以后子嗣才艰难起来。”
皇后叹口气,“可见开枝散叶延续子嗣是很重要的事情。”
傅元令囧囧的,反而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皇后看着她这样子,自己也是一笑,“听说你自幼就有名师教导?”
“不敢,是祖父延请当地的先生为我开蒙,先生虽然未曾出仕做官,在潞阳府有些名望倒是真的。我们家本是请不来这样的先生,奈何当初先生家里出了事,祖父花了重金这才请他出山。”
皇后顿时明白了,这就是你我本无缘,全靠你花钱!
毕竟,真正有名望的读书人,不屑于教导商户女。
那时候傅元令的身份还没有被发现,名门大儒看不上眼也是有的。
皇后微微有点心疼,这么聪慧的孩子,只怕小时候没少吃苦受罪,才能长成今日这样优秀的人。
肖九祁正在皇帝那里跳脚,皇上坐在书案后批折子,看都不看他一眼。
罗长英垂眸看着地板,假装自己不存在。
毕竟,这样的场面一年里总要上演个十几回,他都习惯了。
“那不能白白的受惊吓,何况你还想让人家给你弄马,怎么能这么小气?”
“天下臣民为朝廷效忠是他们该做的事情。”皇帝头也不抬的说道。
“您说的倒是好听,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弄得那马场年年亏钱,都喂到姓谭的狗肚子里去了。凭什么让我媳妇给他们谭家填坑?不干!”
肖九祁要给气死了,老头真是异想天开!
就谭家管的那养马场,都成什么样子,怎么好意思给傅元令接管!
他家的小媳妇是接收垃圾的吗?
“在谭家手里不赚钱,你保证到傅元令手中不赚钱?”皇帝慢条斯理的开口,一点也不着急的看着上蹿下跳的儿子。
虽然说傅元令举荐了魏家,但是皇帝对魏家并无印象,也并不曾听说过。
傅元令要跟魏家合作是她的事情,在他这里,他只信得过傅元令的本事。
所以,这马场皇帝是打算给傅元令,但是没想到这样的好事被这个蠢儿子给当做洪水猛兽。
笨!
第七百四十五章:御龙卫
肖九祁还真不敢肯定,但是有一点他知道啊,他们家不给谭家收拾烂摊子。
想到这里,肖九祁冷笑一声,“您要马没问题,我们家傅元令虽然不会养马,但是她会用马场赚钱给你养出好马来就行了。可是从谭家手上接场子,想都不用想。”
傅元令自己开不起马场吗?
被儿子将一军,皇帝冷眼看着他。
肖九祁不带怕的,昂首挺胸,一副大不了不干的架势!
皇帝头疼。
谭家那马场为什么不赚钱?
这事儿皇帝比谁都清楚,但是偏偏不能说,只能看着这个傻儿子生气。
转念一想,皇帝看着肖九祁,“这样,让傅元令接下这个马场,朕给你加一成的聘礼怎么样?从朕的私库里出。”
肖九祁惊讶的说道:“您的私库难道不是留给儿子的吗?我这么穷的人,不给我留点东西傍身吗?”
皇帝:……
“放肆,朕的私库怎么处置是朕的事情,你怎么能心生觊觎,这可是大罪!”皇帝故意板起脸怒道,这臭小子,他是打算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私库留给他,但是他不能这么说出来。
被人知道,脑袋都要搬家!
肖九祁也惊呆了,“老头子,你不会是忘了吧?我五岁那年跟肖霆打架破了头,是谁抱着我说把私库留给我做补偿的?你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你可是天子,金口玉言,板上钉钉啊。”
皇帝:……
有这么回事吗?
他忘了!
这能怪他吗?多少年前的事儿了,他日理万机国务繁重,哪里还能记得这些?
不过,皇帝狐疑的看着肖九祁,“五岁的事情你还能记得清楚?”
“我四岁时的事情也记得清楚,肖霆抢我的豌豆糕,我摔了他的小玉碗你还记得吗?”肖九祁气的胸口都抖了,他可是要娶媳妇的人,虽然自己存不住钱,但是给媳妇的多了,以后吃软饭也理直气壮啊。
皇帝想起来了,要不说小九是个狗脾气,他摔了三哥的玉碗,后来哄儿子,就又偷偷的补给了老三一个玉碗。
结果被小九知道了,第二天冲进谭贵妃的玉芙宫又给砸了。
气的他关他三天禁闭,结果他不吃不喝跟他闹,还要他哄着他吃饭。
想起这个事情,就又想起了五岁时他给小九的承诺,年数太长,他真的没能记得这事儿。
皇帝一时有点心虚。
小九多护食儿啊,说了给他的,那就是给他的,谁敢动一爪子,他真的敢拿刀给砍了。
看着皇帝心虚的神色,肖九祁就知道老头想起来了,得意地说道:“想起来了吧?您要是不愿意给我也行,反正只要你不给肖霆给哪个哥哥我都没意见,就他不行。这个条件讲不通,换一个,换一个。”
皇帝心累。
“你想要什么?”皇帝放弃去想了,让小九自己说吧。
肖九祁眼睛一亮,“真要我自己说啊?”
“废话。”
“那我说了啊,我瞧着您身边的御龙卫不错,猎场的事情您也知道,我自己身边有裴秀跟杨叙他们,但是傅元令没有啊。那么多不长眼的盯着她,您赏两个御龙卫给她护身,别说一个马场,十个马场儿子也盯着傅元令给您弄好行不行?”
第七百四十六章:干得好
皇帝惊讶的看着儿子,没想到他居然只要这个,
不过,也就小九敢跟他开口要御龙卫,天子近卫,那是从小就训练一身本领出来,要经过层层挑选才能进入御龙卫。
身手自然是最好的。
“你这个臭小子,倒是会挑东西,你这么为傅元令着想,怎么不想想你自己?”
“瞧您说的,我这里还用说嘛,您早就替我打算好了,都不用我开口,我知道您疼我。”肖九祁涎着脸笑,要多谄媚有多谄媚。
他早就想要了,就是没有合适的机会。
这次先是有猎场遇险,现在又有马场的事情当头,肖九祁琢磨这个机会不错,先要了再说。
皇帝冷笑一声,又看着儿子期盼的眼神,拒绝的话在嘴边转了转又咽了回去,“你就这么给她要了,就没问问傅元令要不要?”
“瞧您说的,我给的别说是御龙卫,就是街上捡的小石头傅元令都不会嫌弃的。”
把他的御龙卫跟街边的小石头相依并论……
皇帝觉得心口疼。
当初杨叙跟裴秀就是他从御龙卫精挑细选出来送到小九身边保护他的,这么多年小九好好地,他们居功甚伟,毕竟这个祸头子没有一天不惹事。
“你让裴秀去挑一个。”
“一个怎么够用?好事成双。”
“滚吧。”皇帝不想看到这张脸,看到就生气。
肖九祁喜滋滋的走了,走到半路又拐了个弯去给皇后请安,没想到进了门却发现傅元令在这里,就真的是惊喜了。
傅元令没有想到肖九祁这个时候会来,惊讶的看着他。
皇后倒是笑着问道:“从你父皇那里来?”
“可不是,父皇要把谭家管着的马场给傅元令接手,我这不是去问个清楚吗?”
皇后心头一跳,“什么时候的事情?”
傅元令也是一怔,谭家管着的马场?
谭家还管着皇家马场?
谭贵妃可真够有脸面的。
“就今天的事情,父皇找我去说这件事情。”
“你答应了?”皇后眉心一跳,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肖九祁轻咳一声,“我这答应不答应,父皇打定主意还能改了不成?那马场在谭家手上糟蹋成什么样,所以我就趁机跟父皇谈了点生意,交换了点东西。”
皇后又气又笑,瞪着他看,“我看你是皮痒了,这种事情也能轻易答应?”
谭家沾手就没有好事,指不定有多麻烦。
“我趁机跟父皇要了两个御龙卫给傅元令,您瞧着这生意怎么样?”
皇后:……
干得好!
“你父皇答应了?”皇后知道御龙卫那是皇上身边近卫,想要从御龙卫要走一个人都不容易,皇帝不仅答应了还给两个?
做梦比较快。
“瞧您说的,儿子能办不靠谱的事儿吗?当然是成了。”
皇后吸口气,这里头肯定有她不知道的事儿,但是不管过程如何,结果是好的就行了。
皇后看着傅元令,“这下好了,小九一直跟本宫念叨你的安危,以后有御龙卫在侧,那就安全多了。”说到这里,皇后又加了一句,“裴秀跟杨叙都是御龙卫出身。”
傅元令:……
第七百四十七章:摁在地上摩擦
御龙卫傅元令在梦中隐隐听说过,但是没有人敢正大光明的提及,因为御龙卫是皇帝身边的暗卫。
一般人听都没听说过,赏出去的御龙卫更是屈指可数。
裴秀跟杨叙的本事傅元令是知道的,只是没有想到二人居然是御龙卫出身,难怪敢跟着肖九祁这么嚣张,是有人撑腰啊。
傅元令这些想法一闪而过,就听着皇后娘娘又说道:“谭家管着的那个马场曾是皇家马场,后来从上京迁去了西北,每年朝廷不知道往里头填多少银子补窟窿,这些钱去了哪里?”
皇后冷笑一声。
肖九祁没个正行的摊在椅子上,接口说道:“所以儿子觉得这事儿能接,至少要断肖霆一条财路。就是得委屈我媳妇,这个烂摊子收拾起来怕是不容易。”
傅元令脸微微一红,在皇后娘娘胡说八道什么?
对上傅元令瞪他的眼神,肖九祁喜滋滋的又说道:“不过你放心,到时候我会让人盘查清楚再给你接手,谭家这么多年吞下去的银子,不能全收回来,至少也得让他吐口血出来。”
皇后却摇摇头,“这倒不用了。”
“为什么?”肖九祁不太明白。
皇后看着他就说道:“皇上为什么这个时候让元令接手马场?一来是因为她送你的那匹马,至少元令有买马的来路,二来只怕皇上也厌恶了谭家的贪得无厌。越是这样,这种时候你越不要插手,让皇上的人先去接手马场,盘查账册,清盘之后你再松口让傅元令接手,到时候马场到底亏了多少钱,这些年朝廷往里添了多少银子,也得让皇上心中有数。”
傅元令看着皇后娘娘,姜还是老的辣。
肖九祁插手,皇上难免会想这里头肖九祁是不是做了手脚,故意诬陷谭家跟三皇子。
但是要是肖九祁不插手,全是皇上派去的人查出来的,这就跟肖九祁没关系了。
到时,马场扭亏为盈,自己将马场好好经营起来,为朝廷培育良种,相比之下,傅元令都不用暗中动什么手脚,就能把谭家摁在地上摩擦。
想起这个,又想起魏家,傅元令就看着肖九祁问道:“你替我答应接下马场来,皇上可曾说马场的事物怎么分派?”
关系到傅元令话柄的问题,如果皇上还要按插个有话柄权的人在马场,这就难办了。
做生意不需要两个领头人。
“还能怎么分派,当然是你说了算。”肖九祁道。
傅元令微微松口气,看着皇后娘娘笑着说道:“之前臣女曾向娘娘举荐西北魏家,现在看来皇上怕是担忧魏家无法担起重任,这才又交到臣女手中。所以,臣女想着知人善用,魏家对养马颇有心得,我还是想跟他们家合作,如此一来强强联手,省了臣女再去摸索养马经验的时间。”
“这些事情你看着做就是,本宫不管这些。”皇后看着傅元令柔声说道,“既然皇上把这个差事交给傅家,你就好好地办起来,等到明年再来行宫围猎,到时候本宫希望能看到崭新的骑兵。”
第七百四十八章:好像他的命不值钱
肖九祁得意洋洋的看着皇后娘娘说道:“母后就放心吧,一准儿能能让您如愿。”
皇后哭笑不得看着儿子,“你也不问一句,就这么替元令大包大揽,也不怕她为难。”
肖九祁惊讶的说道:“这种小事还算事儿吗?她肯定能做好,是非常好。”
傅元令都把魏家提出来了,肯定是已经有了想法,没有把握的事情,她的神色不会这么轻松惬意,这种事情对她根本没有难度,不然他又不傻,为什么要接下这个差事?
谁都能坑,但是他能坑自己媳妇吗?
他宁可自己去跳那个坑,在底下托着她,也绝对不会让她沾上一脚烂泥。
皇后娘娘很是意外,没想到肖九祁这么信得过傅元令,再去看傅元令,就见她嘴角微微含笑,眉眼中带着温和的气息,显然真不觉得为难。
她真是老了,看不太懂现在这群孩子的心思了。
难得傅元令跟肖九祁都在,皇后留了二人用饭,肖九祁在行宫吃的是皇后娘娘的小厨房,特意跑去厨房跟御厨点菜。
看着他上窜下跳没个正行的样子,皇后看着傅元令笑着说道:“以后你得多包容他,这性子就是太跳脱了,还容易惹祸,亏得自己找个媳妇性子沉稳,不然真是愁死本宫了。”
傅元令微微有点不自在,轻声说道:“娘娘不用担心,殿下看着行事嚣张,但是却有自己的分寸。臣女信得过殿下,您放心,臣女会站在他身边,与他共进退。”
皇后听着这话真是舒心,真是越想越奇妙,缘分这种东西不好说。
小九这样的性子,为了他的婚事,她这几年一直在观察上京闺秀中有没有合适的,但是迟迟定不下来。
哪知道这混小子非要去南边游玩,回来路上在潞阳府遇险,就这么遇上了傅元令。
更没想到原本商户女居然还是伯府的嫡长女,这要是傅元令真的只是商户出身,这婚事就令人头疼了,至少皇上那一关就过不了。
正妃想都不要想,侧妃都怕是不太可能,到时候小九的性子只怕闹得更厉害。
皇上对小九疼爱是不假,但是并不是真的没有底线的。
皇后这几年一直在担心,就连推出云樱来争宠,都是仔细掂量过的。
好在小九有福气,傅元令的身世上还有这样的惊喜,虽然这出身在上京算不上优秀的,但是也能勉强过关了。
以前皇后是看着小九喜欢,不忍心儿子失望,这才同意这婚事。
如今却是看着傅元令越来越喜欢,有她在,小九做事心里有了顾忌,有了牵挂,就不像以前那样随时都能跟人拼命的架势。
好像他的命不值钱,肖九祁不在乎自己的性命,这也是皇后最担心的地方。
好在现在有了个傅元令。
肖九祁从小厨房一路跑回来,“今天倒是有口福了,小厨房里有新捞上来的鲜鱼,清蒸,红烧都好啊。”
傅元令闻言看着肖九祁一脸的喜色,心头微微一动,她喜欢吃鱼,宋大娘一手做鱼的手艺,就是因为她爱吃练出来的。
肖九祁也记住了她爱吃鱼。
第七百四十九章:你也配
午膳三人吃的很轻松自在,皇后娘娘在傅元令面前就不是个一国之母,只是个老母亲令人觉得和蔼亲切。
傅元令心想皇后娘娘当年跟肖九岐的生母到底有多深的情分,才能把她的儿子当亲生的养,如今为了这个儿子,还会对未来的儿媳这么好。
皇后娘娘是个令人敬佩的人,傅元令心想。
用完午膳,皇后娘娘开始赶人了,“行了,本宫要休息了,小九替本宫把元令好好送回去。”
“那是当然,您放心,儿子一定办的妥妥当当。”肖九岐拍着胸口说道,“您别忘了喝药,喝完药再睡啊。”
“就你啰嗦,舒和都记着呢,去吧。”皇后摆摆手一副嫌弃的不行的样子。
肖九岐还真的问了舒和几句,舒和笑着说道:“殿下放心,娘娘的药都是奴婢亲手煎的。”
“那我就放心了。”肖九岐这才带着傅元令离开。
出了皇后娘娘居住的宫殿,傅元令看着肖九岐,“皇后娘娘对殿下是真的很好。”
“那是当然,我从生下来就是母后养着的,我生母生下我后身体不好无法照看我,从我记事起就是在凤仪宫。那时候大哥还在,只是我那时候太小了,记不太清楚大哥了。”
“殿下是说大皇子吗?”皇后娘娘的儿子,大皇子肖玄,原本是板上钉钉的东宫储君。
肖九岐的神色暗了下来,“大哥没有的那一年我还小,只隐隐记得那一年母后在大哥走后生了一场大病。”
“听说大皇子是得了急病。”傅元令又道。
肖九岐冷笑一声,“在宫里这种地方什么都有可能,道理也好,规矩也好,那都是……屁话!”
傅元令:……
傅元令估摸着肖九岐的态度,只怕他对大皇子的死因也有怀疑,只是没有证据。
若是有证据的话,他不会这样含糊其词。
两人并肩而行,一路穿过行宫,走到半路的时候,没想到正遇上谭贵妃带着人正在赏花。
这么巧?
跟在谭贵妃身边的人除了三皇子妃谭雪薇之外,还要几个面生的闺秀,另外还有不该出现在这里的梅莹玉。
撞上了,总不能假装看不见。
肖九岐冷笑一声不说话,傅元令却不能让人捉住把柄,上前一步屈膝行礼,“臣女参见贵妃娘娘。”
谭贵妃靠在椅背上身姿悠闲的弹弹指甲,这才抬起头看着傅元令,“本宫以为是谁,原来是傅大姑娘,起吧。”
“谢贵妃娘娘。”傅元令站直身子。
肖九岐对着谭贵妃视而不见,她面不改色,既没有劝说也没有害怕,就那么站在那里。
谭贵妃的脸色就有点难看,原以为见到这样的情形,傅元令为了一张端庄贤淑的皮也得劝着肖九岐别失礼。
哪知道傅元令这么沉得住气。
谭贵妃不说话,场面就冷了起来,好像是故意给傅元令下马威似得。
肖九岐就不高兴了,抬眼看着谭贵妃,冷笑一声,这才开口,“父皇身边用不上谭贵妃服侍,如今你倒是悠闲享起儿媳妇的孝敬了。”
傅元令:……
肖九岐这是拐着弯的骂谭贵妃年纪大了,可真敢!
谭贵妃闻言神色一变,看着肖九岐就道:“九皇子如今倒是越来越不知礼数,本宫好歹也是你的庶母……”
傅元令听到这里心道不好,来不及做什么,就见旁边肖九岐大步踏出去,一脚踢翻了谭贵妃身前的石桌,阴沉着脸夹着怒气,道:“庶母?你也配!”
第七百五十章:把这个熊孩子拖出去
谭贵妃差点被踢翻的石桌砸到脚,吓得立刻站起身来。
谭雪薇忙上前护住姑母,一脸怒火的看着肖九岐,“九皇子这是要做什么?对贵妃娘娘不敬,你可知罪?”
肖九岐看着谭雪薇,“你算是个什么东西,怎么地披上皇子妃这层皮就忘了当初你怎么坐上这个位置的?呸,好不要脸!”
谭雪薇脸色一白,下意识的看了梅莹玉一眼。
此时的梅莹玉正扶住谭贵妃另一边的胳膊,这话就像是没听到一样,一脸焦急的看着谭贵妃问道:“娘娘,您没事吧?”
谭贵妃稳住身形,出了这样的大丑,简直是不能忍,盯着肖九岐怒道:“本宫一定会去皇上跟前讨个公道!”
“哟,说的好像你是头一回做这种事儿似的,你去啊,尽管去。你给自己的儿媳妇立规矩是你家的事儿,我的媳妇用得着你给脸子看?”肖九岐怒火三丈,“我倒是要问问父皇,当初你自己说过的话都被狗吃了吗?”
谭贵妃面色一僵,狠狠地盯着肖九岐,想要说什么又咽了回去,紧紧握着谭雪薇搀扶着她的手,强自忍耐。
肖九岐直接拉着傅元令的衣袖转身就走,眼尾都没给一个。
傅元令这是头一次见到肖九岐跟谭贵妃见面这么火爆的场面,在梦中也没见过,梦中肖九岐跟谭贵妃很少见面,就算是见面也都是在各种宴会上,两人相距甚远,想要说句话也难,更不要说像是这样针锋相对,就差撸袖子直接打起来了。
皇上的后宫……这么劲爆的吗?
傅元令忽然有点同情皇帝了,有肖九岐这么个儿子,真是头疼的要命吧?
两人走出去很远,傅元令这才看着肖九岐,发现他没有了之前暴跳如雷的样子,脸上又恢复成了之前那副欠揍又得意的模样。
傅元令发现自己有时候还是不了解肖九岐的,原以为他还在生气,哪知道他已经没事人一样了。
肖九岐侧头想要跟傅元令说话,就发现她怪怪的神色,随机一想就道:“你别瞎想,我跟谭贵妃的梁子结的深了,要是见一次就真的生一场气,我早就气死了。我跟你说,我刚才就是装的,吓人吧?”
傅元令:……
把这个熊孩子拖出去!
傅元令方才都担心死了,他倒是没事的样子!
“你装这个做什么?”傅元令不能理解肖九岐的想法,仔细想想梦中的情形,却发现脑海中几乎没有肖九岐跟谭贵妃这样相处的情形,所以也无从参照。
肖九岐得意洋洋的说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跟你说这后宫的人个个都有好几张脸,谭贵妃在我小的时候曾害过我,偏偏会装,没有真凭实据我也拿她没办法。但是,总让我吃亏我是不干的,几次之后我就想明白了,对付谭贵妃这样最会装相的人,就得直来直去打直拳。”
傅元令忽然觉得肖九岐的话挺有道理。
在梦中谭贵妃既想要傅家的产业,又不想让儿子真的娶她,就硬生生的装了几年病,一般人谁会干出这种事儿。
但是谭贵妃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