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当初她的心怎么那么狠
太夫人想起以前的谋划,心里也是叹口气。
谁能想到呢。
谁能想到府里今日这番蒸蒸日上的局面是令姐儿带来的,这孩子有自己的谋划,有自己的算计,但是她做事堂堂正正的。
虽然对石氏母女不亲近,但是礼数上也做够了。
对府里的长辈孝敬,对平辈友爱,出人出力出钱帮扶府里。
老太爷说了,只这次云州运来货物,到年底府里就能有二十万以上的收益。
太夫人心里有了这笔进账,已经开始盘算着给孙子娶媳妇,给孙女相看人家。
这些钱哪里来的?
都是傅元令带来的。
太夫人自己年轻时嫉恨老太爷的姨娘,厌恶庶子庶女,可现在年纪大了,看着下头孙辈们的孩子,她的心也软了。
再加上庶媳日子好过了,反而对她这个嫡母更孝敬。
相比起来石氏就真的差远了,前段时间两夫妻闹别扭,连丈夫都不管不问,夜不归宿眉头都不皱一下。
太夫人心里也早不满了,儿子再混蛋那也是亲生的,轮得到儿媳妇嫌弃?
又想起傅元令送去陈家的礼物,为她这个祖母挣了脸面,以后她回娘家自然也能底气十足。
以前她总不懂大嫂说的话,这大半辈子过去了,总算是想明白了。
“祎姐儿的事情府里也不是不管,可是你看看咱们府里怎么管?唯一能管的就是把名字报上去,再使使力气,看看贵妃娘娘那边能不能松口。”
石氏听着心里一阵绝望,这话不等于没说?
她连脸上的笑容都维持不住了,府里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就放着二房不管了?
府里的生意不让二房插手,祎姐儿的婚事也放手不管,这是要干什么?
石氏气的眼前一阵阵发黑,是了,都是因为傅元令。
要不是她回来后收买人心,怂恿别人与她对着干,怎么会有今日?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石氏僵着脸走了。
太夫人看着她的背影轻轻叹口气,石氏倒是像她年轻时候,她年轻时就是这样心高气傲,眼里不揉沙。
可是她再狠毒,老伯爷的庶子庶女都平安长大了,她虽然对他们不好,还是养大了他们,给他们娶媳妇,找婆家。
可是石氏……
太夫人不想则已,一想起当初石氏对傅元令的谋划,现在回想起来竟觉得毛骨悚然。
当初她是怎么觉得这事情能行得通,是怎么同意这件事情?
当初她的心也是那么狠的!
太夫人心里就有些不舒服,又想起傅元令对她的孝敬,太夫人第一回觉得愧疚了。
她以前真是鬼迷心窍了,怎么就认准了能拿着令姐儿的东西为祎姐儿铺路呢?
“太夫人,您脸色有些不好,没事吧?”古妈妈连忙上前一步说道,有点着急的开口,“老奴让人请郎中来。”
太夫人摆摆手,“不用,我缓一缓就好。二夫人前脚走,我这里就叫郎中,别人怎么想她?”
古妈妈叹口气,这个时候太夫人还为二夫人想什么。
方才她看着二夫人的脸色都觉得有点心惊肉跳的。
第四百零七章:大姑娘不问一句殿下吗?
傅元令一路回了西城,戚若重早就在等着她,见了面上前行礼,“大姑娘这一向可还好?”
傅元令笑着说道:“都好,有劳大管事惦记,瞧着你倒是瘦了不少,最近辛苦你了。”
戚若重可高兴了,越忙越好,越忙到了年底分红利银子就越多,可有干劲儿了。
“托大姑娘的福,我那小孙子现在开蒙读书了。我想着等他七八岁就带在身边,以后也好替姑娘效力。”
傅元令就乐了,“您儿子呢?”
戚若重木着脸,“朽木不可雕,以后给姑娘跑跑腿干点粗活还是可以的。”
傅元令轻笑出声,“您啊,别太苛责,这世上有聪明人就有不开窍的。聪明人动脑子,老实人出力气,都是一样的。”
“大姑娘说的是,所以培养孙子嘛。”戚若重笑眯眯的点头。
傅元令让人送上茶来,这才跟戚若重谈起在上京各家铺子的状况。
“这次这一批海货引起了上京很多商户的注意,不少人明里暗里打听您的消息。我估摸着再过不久,就该有动作了,大姑娘,您看这事儿怎么办?”
傅元令就道:“如今我不仅是潞阳府傅家的姑娘,还是平宁伯府的嫡长女。伯府虽然不如往日,但是在这些商户面前还是能唬唬人的。咱们经商的就图个安稳,没谁愿意跟官家对着干。到了最后您把消息透出去就是,早晚都要让人知道的。”
“是,那我听大姑娘的。”戚若重松口气。
傅元令又看着戚若重拿出来的一叠厚厚的账册,听他说道:“这半个月的账册,都要赶上之前半年了,您看看?”
傅元令摆摆手,“等年终对账时一起看,您跟我简单说说。”
戚若重就把上京各家铺子铺货的情况简单一说,听说有人想要从他们这里贩货,傅元令沉吟一番。
“这样也好,咱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利钱都吞了,得给别人留条活路。”
不然那就是把人得罪死了,不知道会有多少手段等着。
“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此一来也算是皆大欢喜。”
“只是傅家跟谁合作,这件事情大管事好好的挑选,把消息散出去,让他们自己想法子到您面前露脸。”
戚若重点头,下头的商户们自己争出个机会,就跟傅家没关系,打得头破血流也是他们的事情。
大姑娘这一招不错,省的傅家成为众矢之的。
两人商量完已经是正午了,傅元令留戚若重吃饭,戚若重忙摇摇头,“不瞒大姑娘,这外头好些人等着我呢,我得回去看看。等哪日空闲了,我再来叨扰您。”
傅元令亲自把人送到垂花门,这回来的路上,就看到旁边院墙上有人探头探脑的。
她下意识的停下脚步,侧头就对上裴秀那双眼睛。
被逮个正着,裴秀轻咳一声,尴尬着笑着,“大姑娘好,您这挺忙的哈。”
傅元令看着他,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点点头,然后抬脚就走。
裴秀傻眼了,这跟想象的不一样啊?
大姑娘都不问一句他们殿下吗?
第四百零八章:殿下这不得疯了
傅元令哪里是不问,而是不敢问。
也有点逃避的心态,不去问,就等于不知道。
不知道,她的心就安稳了。
裴秀眼看着大姑娘的脚步越来越快,忙出声喊道:“大姑娘,您别走啊,我这有事求您呢。好歹看在我护送您回上京辛苦的份上,您给我个说话的机会啊。”
傅元令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元礼就回过头看着裴秀,“你喊什么呢?我们大姑娘最近忙着呢,哪有时间听你胡说。”
裴秀委屈啊,他是替他们殿下委屈,真心委屈。
“大姑娘,我们殿下为了你膝盖都要跪烂了,你……你就一点也没心吗?问都不问一句?”裴秀豁出去了。
元礼一听脸都变了,这话要是传出去,她们姑娘还做不做认了。
“你这话说的亏不亏良心,九皇子爱跪谁跪谁,跟我们姑娘有什么关系?你这样胡言乱语是要逼死我们姑娘吗?我告诉你,今天这事儿你说不清楚,我跟你拼命。”
元礼抓起墙边的竹竿,铺头盖脸的就朝着裴秀戳了过去。
裴秀吓得连忙爬上墙头就跑,边跑边说道:“都是我不会说话,大姑娘你别生气,您知道我什么意思,您好歹去看一眼,我们殿下可惨了。在宫里跪了三天刚出来,又被皇后娘娘打了一顿,我们殿下是真的惨。”
傅元令一怔,转头看着裴秀,“你说什么?皇后娘娘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裴秀苦着脸,“皇后娘娘对殿下当亲生的,这不是听说了殿下的事情,娘娘急了,就直接到了皇子府。可怜我们殿下伤上加伤,现在都不能下床走路呢。”
皇后娘娘打了肖九岐?
傅元令简直不敢相信,怎么可能呢?
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没什么不可能。
毕竟肖九岐想要娶她,以她的出身,帝后怎么会同意?
本来自己就预料到了,但是听着裴秀这么说,还是有点说不出的憋闷。
“让你们殿下好好养伤,以后不要来找我了。皇上皇后为他好,他不要忤逆他们。”傅元令看着裴秀静静地说道。
裴秀:……
说好的感动呢?
说好的喜极而泣呢?
什么都没有!
大姑娘说让殿下不要去找她了!
完蛋!
殿下这不得疯了啊!
裴秀也不管元礼的竹竿了,从墙头上一跃而下,跑到傅元令跟前连忙说道:“大姑娘,你不能这么绝情啊。我们殿下对你的心意,你就一点点也不动容吗?”
傅元令半垂着眼眸不说话。
裴秀急了,“您怎么能这样呢?就算是块石头也能焐热了,我们殿下为了大姑娘做了那么多,你……你怎么就能无动于衷?殿下打小就没受过委屈啊,蹭破一点油皮,那都是惊天的大事。为了大姑娘这回是真的受了大罪,您就不心疼的吗?”
傅元令抬头看着裴秀,“你想我怎么做?我一个姑娘家,跟着你去看九殿下,传出去我与外男私会。我自己名声毁了就罢了,权当是回报九殿下的一腔心意,可是我家里的一群妹妹怎么办?难道她们都要因为我一辈子抬不起头,嫁不到好人家,这就是你们殿下想要看到的吗?”
第四百零九章:这人太欠揍了
傅元令抬起头,将眼睛里的泪意逼回去,“你回去吧,若我只身一人,便是刀山火海也不惧。但是我身后有伯府那么多姐妹兄弟,我不能因一己之私害了他们。”
裴秀怔怔的看着傅元令转身走开,一时说不上话来。
他……第一次见无所不能的傅大姑娘哭了。
元礼走过裴秀身边,狠狠地踩了他一脚,“这下你满意了?”
裴秀:……
好疼。
……
“她哭了?”肖九岐看着跪在地上的裴秀问。
裴秀垂头耷拉脸的十分沮丧,“都是属下无能,一点事情也办不好。”
不仅没能让殿下见到人,反而让傅大姑娘难过了。
要是杨叙在,一准笑掉他的大门牙。
肖九岐的眉毛止都止不住的扬起来,“她说了,若是她一人,刀山火海也不惧。裴秀,你听到了吗?她都愿意为了我上刀山下火海,她心里肯定有我的。我就知道,她怎么会见到我这样好的人之后,还能看上其他人。”
裴秀:……
心里那点难过,瞬间就被殿下这自大的模样吹飞了。
你说他难过什么,他们殿下那是一般人吗?
白伤心了。
“去,让人把墙拆个洞,我要过去见她。”肖九岐眉飞色舞,“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有什么大不了的。”
“拆……墙?”裴秀惊呆了。
“啰嗦什么,赶紧去。”肖九岐一刻也等不了了,他现在就想看到傅元令。
“是。”
裴秀还能怎么办?
只要想想大姑娘身边那凶神恶煞的元礼,他就觉得脚下轻飘飘的,浑身发毛啊。
围墙上被破了个大洞,傅家这边的护卫顿时被惊住了,连忙跑过去把戳破墙的人给逮了。
傅元令看着坐在轮椅上被推着过来的肖九岐,连生气都觉得浪费力气。
眼睛不由自主的落在他的膝盖上,隔着长袍也看不出什么。
肖九岐定睛看着傅元令,瘦了。
周围的人识趣的退了下去,只留下一地狼藉。
肖九岐得意洋洋的盯着傅元令,“你跟裴秀说的话我都知道了,我可记住了,你说了能为我赴汤蹈火的。”
傅元令:……
重点是这个吗?
“我就说你怎么可能心里没有我,我对你这么好的人。”
傅元令发现自己心里那点悲伤全都被风吹走了,对着肖九岐你真的一点也悲伤不起来。
这人太欠揍了!
“傅元令,你在原地等着我就好,我会认认真真来求娶你的。不会连累你家里的姐妹兄弟,不会让你为难,你相信我。”
傅元令看着肖九岐收起之前的嬉笑,认认真真与她说话的样子,捏着帕子的手的紧紧地收了起来。
“你又何必。”傅元令轻声说道。
“傅元令你长的合我的心意,说话合我的心意,做事合我的心意,就像是长在我心尖上的一朵花,怎么看怎么欢喜。你要是不嫁给我,这辈子我都不会娶妻了。”
傅元令忍不住嘴角微微勾了起来,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霸道的让你生不出厌恶,看着他就想笑。
对着他,连悲伤都跑得远远的。
第四百一十章:以后不能太任性
肖九岐看着傅元令微微扬起的唇角,自己也跟着笑起来,满心里都是欢快的泡泡,盯着她,像是怎么也看不够。
“你的腿怎么样?”傅元令没忍住还是问了一句。
肖九岐更高兴了,就知道她是个口是心非的人,明明喜欢自己喜欢的紧,非要不承认。
“肿的跟大馒头似的,不能给你看,太丑了。”
傅元令脸一红,谁要看了?
这人从来都没个正行!
肖九岐更乐了,看着傅元令微红的脸颊,就跟看稀世珍品似的。
傅元令恼了,转身就走。
肖九岐也不急,自己转着车轮慢慢的跟在后面,还看着傅元令的背影说道:“肖霆那边你不用怕,我这么在父皇跟前一闹,谭贵妃跟他再也不敢提与你的婚事。”
傅元令脚步一顿,猛地转身看着肖九岐。
肖九岐看着她,乐得不行,“肖霆别看着很风光,其实最怕父皇恼了他。他跟谭贵妃母子就是洞里的老鼠,做什么都探头探脑的,已发现事情不对,缩脖子比谁都快。”
傅元令:……
把谭贵妃跟肖霆比喻成洞里的老鼠,全天下也就肖九岐这混世魔王敢!
“这种话你在外头可不能胡说,传到皇上耳朵里怎么办?”傅元令不知道说他胆子太大,还是脑子太浅。
“对,以后是不能太任性了,毕竟要娶媳妇的人,母后说了我得稳重点。”肖九岐一本正经点头。
傅元令:……
“好歹给我送杯茶吧,我说了这么多话嘴巴都干了。”肖九岐看着傅元令露出一个可怜的神色。
傅元令还能怎么办,几个丫头都跑远了,她只能把肖九岐推到亭子里坐下,自己去茶房提了一壶茶过来。
给肖九岐倒了一盏,自己倒了一盏,相对而坐。
一时,亭子里安静下来。
肖九岐漫不经心的喝着茶,这西城的宅子,便是茶都是傅元令喜欢的样子,晒制炒干后的花茶,冲调时加了一点点的糖露,入口带着微微的甜。
就跟他现在的心情似的,肖九岐瞬间不觉得这茶腻了。
“你怎么还皱眉头?”肖九岐看着傅元令的眉心就没松开过,就有点微微的不安。
傅元令抬头看着肖九岐,难得神色正经严肃的看着他,“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我,若是因为救命之恩大可不必。”
傅元令想了很久,也没想出来自己什么地方值得肖九岐这样做。
说实话她的性子不是最好的,有点过于严肃,甚至于被人说古板。
梦中时,三皇子就曾说过不喜欢她这样的脾性,还让她学着傅宣祎柔和些。
那时候自己还没发现三皇子跟傅宣祎之间的猫腻,后来想想自己是真蠢。
看,男人都更喜欢温柔娇软笑容甜美的女子,而她自幼跟着外祖父在外行走,心性锻炼的如同男子一般。
让她变成绕指柔,那还不如杀了她痛快。
傅元令这话一出口,心里的一块大石就落了地。
是要问个清清楚楚,喜欢一个人,怎么能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毕竟是要过一辈子的人。
第四百一十一章:九皇子多护短啊
肖九岐被傅元令这么一问自己也懵了,转瞬间有反应过来。
“这喜欢一个人喜欢就是喜欢,哪里有为什么?”肖九岐理直气壮的看着傅元令。
傅元令看着他,竟然不觉得这个答案有什么意外,是肖九岐能说出来的话。
肖九岐看着亭子里漂亮的浮绘,“看,当初建这亭子的人,描绘上去的图案都是主家喜欢的式样。主人喜欢什么,这所宅子就要建成什么样。工匠不喜欢又有什么用,还是要照主家的意思去做。”
傅元令听不太懂,狐疑的看着肖九岐。
“你说我喜欢你什么地方,在你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姑娘,但是你出现后,我喜欢的人就有了模样。傅元令,我就喜欢这样的你,怎么看怎么都喜欢。”
傅元令听到了自己心口“砰砰”跳动的声音,像是有一把鼓槌使劲的在敲,震得她脑子里像是在放烟花。
“这世上的人有千百种模样,人前人后两张皮,可是你对我从来都始终如一。傅元令,我就喜欢你坦荡的样子,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甚至于以后,都不要改变。”
傅元令轻笑出声,是啊,有时候喜欢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看着他就想笑,即便他做出出格的事情,你也会为他找理由开脱。
也许很早之前,肖九岐开始翻墙她没阻止时,那个时候她自己的内心就已经有变化了。
只是她从没有去承认正视过。
“可眼下,皇上跟皇后并不答应这桩婚事。”
听着这话肖九岐的眼睛一亮,若不是膝盖太疼,他都想跳起来庆祝一下。
他就说嘛,傅元令怎么可能不喜欢他!
他除了纨绔点,浑身都是优点!
“那你不要担心,这是我的事情,我一定会让他们答应的。”肖九岐觉得自己眼前有点发晕,想要去牵傅元令的手,又有点不敢。
哎呀,四哥说得对啊,脸皮太薄是娶不到媳妇的。
看着肖九岐傻笑发呆的样子,傅元令的不自在倒是退了许多。
看着他这样的欢喜,俊逸潇洒的面容上覆上一层傻气,怎么看就那么可爱呢。
傅元令吐出口气,她怎么能想到,当初从雪堆下把他扒拉出来,只是想还梦中他的援手之恩。
现在阴差阳错的,竟是与他走到了一起。
肖九岐觉得自己已经得到了傅元令的首肯,中午自然厚着脸皮留下吃饭,还要跟宋大娘点菜。
宋大娘可喜欢九皇子了,就喜欢他点菜,知道九皇子受了伤,亲自来到前院报菜名。
傅元令站在廊檐下看着,元礼几个也是兴奋的不行,叽叽喳喳的为大姑娘开心极了。
以后就好了,要是大姑娘真的跟九皇子定了婚约,以后谁还敢欺负大姑娘?
九皇子多护短啊。
元礼几个现在看着九皇子真是越看越顺眼,元智忽然开口说了一句,“那被破了口子的院墙还堵上吗?”
“堵吧?”元礼皱眉说道。
“不用了吧?反正早晚是一家人。”元信乐了,“九皇子让人撞开墙,就没想着再堵上,不信打个赌。”
第四百一十二章:剥了你的皮
整个傅宅都喜滋滋的,但是大家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外传,大家闭紧了嘴巴偷着乐。
裴秀也是松口大气,自己的小命也算是捡回来了。
这得亏石乘舟不在这里,不然他敢撞墙,这厮一准带着他的人立刻把墙给堵上。
哎,话说这墙咋办啊?
修还是不修啊?
裴秀又为难了。
用过午饭傅元令就要回伯府,肖九岐才跟对方互诉情意,哪里舍得。
但是他现在妾身未明,也不能正大光明去伯府拜访,只能黑着脸看着傅元令上马车离开。
人一走,裴秀大着胆子上前问了一句,“殿下,这墙可怎么办?”
肖九岐一脸看智障的表情,“你说怎么办”
裴秀就是拿不定主意才问啊!
但是对上殿下的罗刹脸,他默默的把话吞回去,“属下知道了,一定修的殿下满意。”
“修漂亮点,修不好剥了你的皮。”肖九岐转着轮椅走了。
裴秀木着脸,修漂亮点,一堵墙能漂亮吗?
什么漂亮?
垂花门!
所以殿下这是明摆着告诉他,修门。
还是要顶漂亮的门!
啧啧,真是没眼看,他们殿下现在就跟那开屏的孔雀似的,无时无刻不在炫耀。
可怜他身为侍卫没人权,还能怎么办,当然是干活啊。
肖九岐琢磨着这次换个什么法子让皇上松口才好,思来想去,一时也没想起好主意。
眼瞅着各府邸报送名单的日子就到了,伯府这边最终只是报了傅宣祎的名字上去。
石氏母女的脸色都不好看,避着人在屋子里商议事情。
“只是这样报上去,只怕贵妃娘娘那边绝对不会选我的,到时候怎么办?”傅宣祎上次在石府倒是跟三皇子见了一面。
但是三皇子的语气多迟疑,虽然对她有情,但是显然也并不敢违抗谭贵妃的意思。
石氏沉着脸,“难道就真的没有法子让三皇子跟傅元令见一面?”
只要能私下里见一面,就能捉个现场,把傅元令狠狠地摁在私会的名头上,再也无法翻身。
傅宣祎脸更黑了,“那傅元令狡猾的很,我托谭雪薇请她,结果她也拒绝了,连谭雪薇的面子都不给,根本没办法把她约出去。”
“之前不是说她跟李潇安几个走的近,不若从这里下手?”石氏咬着牙说道。
“娘,那李潇安是咱们能招惹的人吗?”傅宣祎不是没想过,但是想想李潇安的秉性,她是真的不敢。
“三皇子就没有办法?”石氏不甘心的问道,“这种事情,难道不是他这个男人主动些吗?”
说起这个傅宣祎就恼火了,“那傅元令不知怎么巴上了九皇子,三皇子上次去云州见傅元令,就是被九皇子给搅和了。”
“怎么又是九皇子?”石氏怒道。
“谁知道,娘,你说九皇子那种脾性的人,怎么会这么帮着傅元令?”傅宣祎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一点。
“这谁能知道,傅元令的运气可真好”石氏也想不通,“眼下没办法只能先不管她,倒是说说你怎么办才好?”
不管如何,这个三皇子妃都只能是祎姐儿!
第四百一十三章:干一票大的
眼瞅着中秋节就要到了,这一整个夏天,傅元令的时间都在云州来回的路上折腾没了。
中秋佳节将至,又有选皇子妃的事情正热闹,整个上京喜气洋洋。
偏就在这个时候,南方送来邸报,江南十余个府县连降暴雨,河堤冲垮,洪水蔓延,大量的田地庄稼被冲毁。
眼看着就要收成了,结果天降横灾。
所有的喜庆都被这邸报给冲没了,四皇子就是在这时候低调回了上京。
一回上京就进京面圣,紧跟着四皇子回府,皇上传召太医去四皇子府。
慢慢的就有消息传出来,四皇子为了给皇上递送江南灾情连夜赶路旧病复发。
四皇子身体不好的事情众所周知,现在又因为国事病倒,朝中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李德妃担心儿子,特意求了皇上去皇子府探望儿子,皇上允了并许李德妃在四皇子府留宿一日。
这可是天大的体面,自打圣上登基以来,第一次有这样的恩荣。
傅元令看着肖九岐信中所写,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
如今肖九岐见不到不她的人,几乎是三天两头送信来。
床头的匣子里很快就会装满了。
肖九岐的膝盖已经好了,他现在天天进宫,就围着皇上跟皇后转悠,现在出了这种事情,他不好给老子添乱,只能先作罢。
他虽然混,但是事情紧急还是知道的。
肖九岐信中写道国库空虚,只是南方洪水救灾就要拨出上百万两银子。
可是朝廷在云州刚出了兵,这一笔大开销不算,还有去年因为西北旱灾减免税赋,国库眼下入不敷出。
傅元令盯着那百万两银子的字眼,朝廷没钱,她有钱!
肖九岐为了两人的婚事,整日在宫里受皇上的冷眼,若是她能帮上忙自然好。
皇上瞧不起她商户出身,可是现在国家朝廷面临着天灾人祸,却没有银子救急,这个时候会不会想起商户每年交给朝廷的赋税。
傅元令心里不服气,商人每年为国家为朝廷贡献赋税之多,早已经超过农桑税赋。
可是商人的地位依旧被人鄙夷,凭什么呢?
他们没有为国家为朝廷做贡献吗?
做了,但是得到了什么回报?
有,但是很少。
傅元令半眯着眸子,这是个好机会,是时候得让朝廷知道商户们的力量。
傅元令当即写信给卢家蓝嫂子,乔大太太还有上京最近结识的几个大商户,共同商议这次的事情。
要扬名,自然是要干一票大的!
蓝氏看过傅元令的信,立刻让小厮把丈夫寻了回来,将信递给他,“当家的,你看看这事儿怎么办?”
卢承毅借着傅元令跟乔家搭上了线,这次云州来的舶来货,这么多商户想要跟傅元令合作,傅元令先选了卢家。
现在卢家的生意蒸蒸日上,他已经想着要把二弟叫来上京帮忙。
因此傅元令的信他十分的看重,坐下后仔细研读,好半响才说道:“傅大姑娘可真是……”
蓝氏也叹口气,“是啊,真是想不到,她一个姑娘家,居然想要做这样的大事。”
第四百一十四章:一举两得
“帮,自然要帮。只是怎么做还要跟傅大姑娘细细商谈。”卢承毅站起身看着妻子,“我这就去乔家走一趟,听闻乔大公子从云州回来了,正好跟他见个面。”
蓝氏抓住往外走的丈夫,“你倒是换身衣裳再出门。”
卢承毅一拍脑袋,“瞧我急的,这件事情要是做好了,以后在上京只怕要起些变化。以我的意思,应该给爹他老人家送信,让他赶紧来上京坐镇才是。”
“我也是这么想的,爹来了,咱们就有主心骨了。”蓝氏很赞同丈夫的话。“那你去忙你的,我给爹写信。”
“也好。”卢承毅换完衣裳抬脚就走了。
蓝氏思量一番,这才坐在书桌前提笔写信送往潞阳府。
卢承毅不仅去见乔安易,还顺道约了几位在上京交下的朋友,这样的好事,自然是多多益善。
乔安易刚从云州赶回来,他还拐道与傅程一起把罗则送回罗家,顺便将傅元令托付他的十万两银子送去罗家。
罗则出了一趟海,就赚了十万两,一下子把罗家给惊到了。
傅程趁此机会谈好了跟罗家的合作,真是一举两得。
乔安易事后想想,也觉得傅元令这手段真是让人不得不服。
给一个毛头小子十万两的报酬,哪里是给罗则,这是给罗家的见面礼。
现在他刚回到上京,正想着找个机会约傅元令出来见一面,哪知道刚到家正好看到傅元令写来的信。
乔大太太心疼的看着儿子,“怎么瘦了这么多?”
“路上奔波,养几日就好了,母亲跟妹妹这一向可安好?”
乔尔玉现在也多了几个朋友,比以前开朗多了,多亏了蓝大嫂子带着她。
但是蓝大嫂子肯愿意带着她,也是因为傅元令的善缘。
简单的叙了旧,乔大太太就道:“正好,你看看这封信,傅大姑娘送来的,这是要干大事儿啊。儿啊,要是这次能成了,你能圣人面前露个脸,以后在乔家谁还敢欺负你!”
乔安易听了母亲的话不明白什么意思,等看完傅元令的信,沉默了好半响,才开口说道:“我自认为也算是天资出众,但是跟元令妹妹比起来……”
乔大太太看着儿子笑道:“我儿子也不差,元令打小被傅老太爷带在身边亲自教养,傅老太爷那样的人物,元令学到他老人家一半就不得了。可你呢,没有长辈指引,全靠自己摸索,我儿子也很出色。”
乔安易被逗笑了,“我觉得这事儿成,我再去联络几家商户,大家坐下来共同商议。国难当前,我们商人自然要出一份力量。”
“去吧,我给元令写封回信。”乔大太太笑着说道。
“有劳母亲了。”乔安易说完忙1起身走了,走到半路转头看着妹妹,“给你带的礼物都在院子里的箱笼里,自己去拿。”
乔尔玉眼睛亮晶晶的应了一声,等哥哥走了,这才看着母亲说道:“娘,你说我约元令姐姐出来喝茶,她会来吗?”
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不了就合离
“你傅姐姐最近怕是忙的没时间了,等过段时间吧。”乔大太太看着女儿,多亏了元令提醒,那孙姨娘果然是面慈心黑之人,不止在尔玉身边安插眼线,想掌控她的行踪,居然想害她。
亏得自己发现得早,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这次儿子能在皇上面前露脸,这次她就会狠下心让人吧孙姨娘母女押送回西北。
先是算计她的女儿,如今连她的儿子在云州也差点丧命,这笔债总要算的。
大不了就合离!
只要儿子能立起来,她还有什么怕的!
打定主意之后,乔大太太就觉得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傅元令悄悄联系上京各大商家为朝廷募款,赈灾江南,商户之间的反应也是各有差别。
有赞同的,自然就有反对的,甚至于还有人讥讽傅元令一个女娃娃,居然也敢牝鸡司晨,想要跟男人一样掌事这不是笑话吗?
傅元令知道之后,二话不说,直接将此人列入傅家不与合作的名单。
商户之间也是盘根错节,地域倾向严重,一不小心得罪一个人,那就是得罪一整个地方的人。
所以这也是商人经常说和气生财的缘故,没有人愿意结下仇家。
傅元令自然也不愿意这样做,索性跟这家断了合作,转头就跟他们族中其他人谈合作。
傅元令现在有绝大的优势,因为她手上现在有云州开港以后第一批舶来货。
可以说整个上京云州来的舶来货都掌控在她的手里,财大气粗,声音就壮。
一压一抬,傅元令搞得一手好平衡,便是那商户一肚子怨气,但是总不能拦着族里人都不赚钱,这不是得罪死人了。
戚若重就是傅元令的传话筒,接连五六日奔波,跟乔安易还有卢家那边联手,总算是将名单搞定了。
至于募捐数额……
傅元令既然想要搞个大的,自然是要敲山震虎。
以前上京有没有商会与她没关系,现在她来了,既然之前的商户对傅家视若无睹,那么她也没必要将原本的商会放在眼中。
她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建立一个以她为喉舌的商会,她当然不会做会长这个职位,借机就把乔安易推了出来。
只要乔安易顺利坐上这个会长的职位,西北乔家那边这次可不敢再小看这个乔家的长子。
毕竟,乔安易从此后不是单打独斗,他身后站着商会,商会里那么多的商户团结一致,共同排斥西北乔家的话,乔家就算是震山虎,也不得不忌惮。
等户部在朝堂上艰难地吐出国库赈灾银子不足时,傅元令已经开始带头募捐。
傅家拿出二十万两,乔安易紧跟其后十五万两,卢老爷子关键时候赶到了上京,卢家不比傅家跟乔家根基深,但是也拿出了十万两。
有了这三家带头,其他的商户自然积极起来,两三天的功夫就募集了八十多万两白银。
傅元令给肖九岐送了信,约他在风泊雅舍见面。
肖九岐刚从宫里出来,听了裴秀的话骑马直奔风泊雅舍。
第四百一十六章:想想都能气炸
肖九岐来得很快,傅元令刚点了一壶茶,还没送上来,人就到了。
傅元令见到肖九岐还有点不自在,肖九岐却是满脸的欢喜盯着傅元令,“这么急着找我,是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正好小二送了茶上来,这次傅元令选了个靠着竹林的雅舍,窗外就是一片郁郁葱葱,勃勃的生机让人看着心情都轻松起来。
“听说最近朝堂上因为赈灾的事情闹得很厉害?”
肖九岐坐在椅子上,伸手接过茶壶,给傅元令斟了杯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这才说道:“是啊,闹得厉害着呢,老头给气的两天没好好吃顿饭了。”
“既是要赈灾,早晚都要做,拖着不过是因为国库无银。”
“这也不是秘密,不是都知道了吗?这事儿不能怪老头,去年前年不是旱灾就是虫灾,结果今年又赶上水灾。我就说让他去青岩寺找找大和尚算一卦,还被他骂一顿。”
看着肖九岐一脸的不以为然,傅元令乐了,“我记得青岩寺的大和尚就是批你命格的那一位高僧。”
“就是他,酒肉大和尚,整天嚷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肖九岐很喜欢这大和尚,合他的胃口。“其实就是他贪嘴。”
傅元令:……
“那现在皇上准备怎么处置水灾的事情?国库无银,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来,除非是征收赋税,但是这对于百姓来说无异于百上加斤。”
肖九岐摊摊手,“我一个穷命的人,可没有办法。”
“要是我有办法呢?”
肖九岐一怔,“你有办法?”
“是,你说我替皇上解了燃眉之急,还会不会为难我?”
肖九岐差点蹦起来,“哎,你可不能自己往外掏银子啊,那多少钱啊,傅家有钱也不能这么折腾。要是以后再出现这样的事情,户部那些老东西肯定还打你的主意。”
“只要皇上不松口,户部再怎么蹦哒也不成事,归根结底这事儿还是要看圣上裁决。”傅元令并不怎么担心,当今圣上虽然不算是盛世明君,却也不是昏君。
肖九岐脸色不好看,“不行。”
“我知道你担心我,其实不用,并不是我一个人出银子,而是我召集了上京的商户为朝廷分忧。”
傅元令把事情仔仔细细的讲了一遍,肖九岐先是惊讶,随后看着傅元令的神色很纠结,又高兴又忐忑。
哎,你说未来的媳妇太能干,这不是衬托得他太没用了。
有点抬不起头来啊。
以后她嫁给自己,总不能让别人说一句,白瞎了傅家大姑娘那么好的人才,却嫁给了个废物。
想想都能气炸!
傅元令将募捐来的银票还有详细名单交给肖九岐,“这些是上京所有捐献的商户的名单还有银票。”
肖九岐看了看数额,嘴角抽了抽,八十多万两,可不少了。
随即,又看到傅元令又拿出一叠银票,推到他的手边,听着她说道:“这些是我自己的心意,肖九岐,这桩婚事,我希望我能和你一起尽心尽力。”
第四百一十七章:黑心的傅大姑娘
肖九岐数了数,整整一百万两!
“你疯了?这么多银子!”肖九岐觉得这一银子有点烫手,尤其是傅元令的话,让他不舍得拒绝。
她要跟他一起。
“银子赚来就是花的,花在什么地方也是花,如果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就更好了。这些银子能为你我的婚事铺路,还能解了朝廷燃眉之急,那就值了。”
肖九岐沉默了,看一眼傅元令,再看一眼。
傅元令疑惑地皱皱眉,“怎么了?”
“怎么跟你比起来,我觉得自己这么没用呢。打从生下来懂事起,我就开始混日子,长这么大了依旧在混日子。想把你娶回家,还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想要去做的事情。”
肖九岐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他抓起桌上的东西,“那我先走了,有了消息再跟你说。”
看着肖九岐竟有点落荒而逃的样子,傅元令也是傻眼了。
她其实没想着让他有什么成就,其实他这样能开开心心过一辈子挺好的。
梦中的他太不开心了,总是沉着一张脸,让人看到就忍不住的避而远之。
比起来,她更喜欢现在的肖九岐。
现在也庆幸自己能在肖九岐还没有变得更阴沉狠戾的时候遇到他,虽然现在在上京的名声也不是很好。
但是至少他还没到梦里后来那样人人避之而不及,现在的他会对着她笑的很灿烂,会去做以前不想去做的事情。
其实,已经很好了。
梦中的他即便是后来那么不开心,见到她落难,依旧伸出手搭救她一把。
肖九岐以为自己是个恶人,其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也是个有柔软心肠的人。
肖九岐骑着马一路闯进了四皇子的府邸,肖定垣才养好的身体,不然一准被他吓个半死。
“你这是又怎么了?”肖定垣一看这样子,就知道八成跟傅元令有关系,八卦之心熊熊燃起。
“四哥,你看看这个。”肖九岐把手里的东西扔过去。
肖定垣伸手接住,随意地打开扫了一眼,随即深色一愣,伸手捏起一摞银票,“你哪儿来的这么多钱?”
肖九岐不说话,丧丧的。
肖定垣也不问了,自己又拿起下面的纸张细看,这一看神色微变,再看着肖九岐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傅元令这可真是……
太聪明了。
一人出风头,只会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她召集众商户募资。
然而,商人重利,怎么会轻易吐出银子白送给朝廷,能让他们这么大方出血,这就是傅元令的本事啊。
小九这是什么好福气啊,怎么他就遇不上这么好的姑娘。
心酸。
“这一叠银票怎么回事?”肖定垣核实过后,发现多了不少。
肖九岐抿抿唇,把傅元令的话说了一遍。
肖定垣冷哼一声,太不爽了,怎么有人可以这么黑心!
明知道父皇不同意婚事,就赶在这么个档口,拿出大笔的银子砸过去。
这解了父皇的燃眉之急是不假,这也等于让父皇卖了儿子啊。
啧啧,傅家这姑娘还是个爱记仇的小心眼。
哎哟,不得了。
唉,眼下朝廷无银救灾,有钱是真了不起啊。
连他都得服气,瞧瞧人傅大姑娘这时机把握的,难怪这么会赚钱。
黑心啊。
第四百一十八章:说人话
肖定垣仔细思量一番,看着肖九岐说道:“这事儿你得亲自送给父皇。”
“本来我就打算亲自送去,让他看看,人家多不计前嫌。”肖九岐冷哼一声。
肖定垣扶额,“这话得好好说,你是生怕父皇对傅家姑娘的印象太好了吗?”
肖九岐黑着脸,“那怎么说?怎么说不是说?”
“朽木不可雕。”肖定垣黑了脸,“你总不能白白辜负了傅姑娘的心血,你自己没关系,你拖累人家干什么。”
“……那你教我怎么说。”肖九岐认怂。
肖九岐忍着牙酸进了宫,御书房里皇帝正在发火,将户部尚书骂了个狗血喷头,外头排着一堆的朝廷重臣,个个苦着脸。
就跟那苦瓜藤上的难兄难弟似的。
一众朝臣看着走来的九皇子,神色极其复杂。
毕竟这一位刚立了大功又跪了三天御书房,实在是声名远播,眼下封王的事情皇上提也不提,真是徒惹人笑话。
罗长英看到九皇子忙迎了出来,躬身行礼,“殿下,皇上正忙着,怕是这会儿没空见您。”
肖九岐一点也不怕,淡淡的说道:“那就算了,我这里有法子为父皇分忧,不稀罕就算了。”
罗长英:……
一听这话,他哪里敢放九皇子走,忙把人拦住,点头哈腰的赔罪,“殿下稍等,奴才这就进去禀一声。”
肖九岐倚着殿门立着,看着罗长英小碎步的跑进去,嘴角勾了勾。
切,四哥的话有些可行不通。
好声好气的说话什么用,他连这个门都进不去。
这有的时候,就得黑着脸。
很快的户部尚书一脸汗的走了出来,罗长英跟在他的后面,看到肖九岐忙快步走进来,笑着说道:“殿下,皇上宣您进去。”
肖九岐轻哼一声,抬脚进了御书房。
其他臣子莫名的松了口气,不用进去领受皇上的腥风暴雨,简直是太好不过的事情了。
头一次,大家看着九皇子还挺顺眼的。
此时,御书房里,皇上眉头皱的紧紧地看着肖九岐,“这是要做什么?”
“父皇,您不是缺钱吗?儿子给您送来了啊。我这是为您分忧,您看怎么样。”
皇上沉着脸看着桌上的一叠银票,冷笑一声,“怎么,你不是一文钱都没有,哪里来得这么多银票?”
肖九岐正色的说道:“父皇,儿子虽然以前混日子,但是瞧着您遇到难事怎么能真的袖手旁观。”
皇上能信?
不太相信,但是眼前的银票也不是假的。
他仔细一想,嗤笑一声,“怎么,这是傅家的姑娘给你的?”
“您儿子是那种人吗?傅姑娘就算是给我我也不会要,我丢不起这个人。”
皇上鼻子里哼出一声,“算你还知道点脸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肖九岐轻咳一声就道:“这事儿还真跟傅元令有关系,不过人家是为了受灾的百姓,是替朝廷分忧,可没别的意思,你别胡思乱想。”
皇上的额角跳了跳,“说人话。”
肖九岐心里腹诽一声,我说的不是人话,你咋听懂的?
第四百一十九章:不当皇帝不知道自己穷啊
“我大乾国土辽阔,臣民众多,然则地域不同每年总会大大小小有灾祸降临。前年的旱灾,去年的虫灾,今年的水灾,每年朝廷都会拨银子赈灾。
况且朝廷体恤百姓减免赋税,如此国库才会日渐空虚。傅元令说身为大乾的子民,国难当头,他们义不容辞。因此诸多商户聚在一起,自发募捐银子给灾区,也算是报效朝廷了。”
皇上听到这话还是有些震动的,但是对上儿子得意洋洋的嘴脸,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别听他说的好听,这里头淡化了傅元令,皇上又不傻,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
他在宫里着急银子,小九肯定也替他着急。
小九着急,估计那傅家姑娘就看不下去了。
以前朝廷赈灾的时候多了,怎么没见商户这么识趣给朝廷分忧。
皇上神色复杂的又看了儿子一眼,这算是傻人有傻福?
这么个浑小子,居然也能鱼目识珠。
“募捐的银子八十多万两,这剩下的一百万两怎么回事?”皇上虽然问儿子,但是心里已经有数了。
“哦,傅元令说了,当初深受皇恩庇佑,赐她义商的名号,让她孤身入了伯府没被人轻慢。既然深受皇恩,就当图报。”肖九岐义正辞严。
皇上:……
看着儿子的神情不像是作伪,他是真没想到傅家那个小姑娘居然有这样的忠义之胆,多少七尺男儿都未必及的上。
肖九岐暗搓搓的观察他父皇的神色,没想到真的如同四哥说的那般,心里不由得松口气。
看来四哥的话还是能选择性的听一听的。
“你下去吧。”皇上摆摆手撵儿子。
肖九岐却不肯走,无赖似的上前两步,趴在书案上,“跟皇上说完话了,我得跟我父皇说几句话啊,您怎么能撵我走。”
皇上:……
就知道这小兔崽了没安好心。
“你还想说什么?”
“拿人手短,您知道吧?”
“快滚!”
“父皇,您看我给您找的这儿媳妇多好啊,又会赚钱又大方,对咱们自己家尤其大方。先是献给了您一座铁矿,那可是一整座铁矿,炼出铁来能打多少兵器保家卫国。现在又给您送了这么多的银子,那可是她一文钱一文钱攒起来的。”
“滚滚滚!”
“那儿子走了,我去母后那里坐坐。”
看着肖九岐走了,皇上又气又笑神色又格外复杂。
儿子有句话说的真对啊,拿人手短!
一两百万银子,他一个皇帝富有四海,怎么可能放在眼里。
可是这不是就巧了。
这几年接二连三各种天灾,朝廷确实没银子。
而且每年朝廷养的军队就是一笔极大的开支,皇帝自己是有小私库的,可是那是皇帝自己的私房银子。
从当皇子时就开始积攒,到现在才算是有了些看头。
没到山穷水尽,他怎么能把留给自己孩子的小私库搬出来。
尤其是小九存不住财,他小私库里的东西,多半都要留给他的。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当皇帝不知道自己穷啊。
这边肖九岐一路晃悠悠的进了凤仪宫,没想到谭贵妃居然也在,他的脸立刻就拉了下来。
第四百二十章:甩锅给皇帝
不要说肖九岐意外,皇后跟谭贵妃也很意外,他这个时候会来凤仪宫。
皇后对着肖九岐招招手,“你怎么来了?”
肖九岐冷笑一声,“您这凤仪宫真是什么人都能来啊,有些人的脸皮可真厚。”
“小九!”皇后厉声喝道。
肖九岐扬扬眉,“您就是太宽容大度,这有人都要跟您抢儿媳妇了,您还这么和颜悦色的,我可不高兴了。”
谭贵妃坐不下去了,黑着脸说道:“九皇子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抢儿媳妇,皇子妃的名单才刚递交内廷,选谁出来还是未定数,莫要胡言乱语。”
“哟,谭贵妃说的真是冠冕堂皇,不知道啊,那当初也不知是谁将傅元令的名字写在了名册上。那时候傅元令才刚认回伯府,人都没见过,不知道是扁是圆是好是坏,就有人惦记人家的财产了,可真不要脸。”
肖九岐想起这件事情还很生气,这母子俩一个塞一个脸皮厚。
他觉得自己已经很不要脸,但是跟她们比起来,自己真是太优秀了。
谭贵妃当初做这件事情时,就觉得有点不妥当,但是压不住那巨大的利益,这才咬着牙做了。
现在忽然被人揭到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
“名单是下面的人呈上来的,与本宫有什么关系,九皇子这么为一个女子强出头,不知道与她是何种关系。”谭贵妃嗤笑一声。
“哟,我也想知道肖霆跟人家什么关系,三番两次上门堵人家一个小姑娘,甚至于千里迢迢追到云州去。”肖九岐反咬一口。
谭贵妃怒视着肖九岐,“九皇子可要有证据,空口白牙污蔑人与你有什么好处?再说三皇子南下云州是经过皇上同意的,且受平宁伯府拜托给傅元令送去家信,明明是正大光明的事情,怎么到了九皇子口中如此不堪。”
“家信?不知道是平宁伯府哪一位的家信?老平宁伯夫妻还是现任平宁伯?哦,都不是,据说是平宁伯府四姑娘的信,我就纳闷啊,肖霆怎么跟平宁伯府的四姑娘认识的,居然交情好到替她送信。肖霆好歹是个皇子,给人当跑腿的,啧啧。”
肖九岐语气中那不屑的味道,都要顺着他的眼睛流淌出来。
谭贵妃深吸口气,轻笑一声,看着肖九岐说道:“九皇子不知道也是有的,平宁伯府的四姑娘是石太傅的外孙女,三皇子拜了石太傅为师,经常上门讨教学问,偶尔四姑娘也会去外祖家小住,自然就认识了。”
肖九岐意味深长的说道:“还是青梅竹马啊,那可要恭喜谭贵妃,肖霆为了那什么四姑娘都能千里迢迢送信,真是一往情深,佳偶天成。”
“九皇子慎言,不过是顺手而为。”
“那谁知道呢,怎么肖霆不顺手为我这个兄弟送封信。”
“你……”谭贵妃火气压不住了,转头看着皇后,“皇后娘娘就这么看着不管吗?”
皇后带着几分头疼看着谭贵妃,“我倒是想管,皇上都管不了他,本宫也是没办法,这孩子打小就倔。”
甩锅给皇帝,一点问题都没有。
谁的儿子谁顶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