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出好戏
楚帝心情不好。
随侍的太监侍卫全部退开三丈远,垂着头不敢说话。
天空忽然又下起了飘雪。
宋致远走了上前,道:“皇上,下雪了,该回宫了,马上就要上早朝了。”
楚帝声音如这冷雪一般冷:“朕一时忘了,夏氏奸狡,藏了这几十年,谨慎如斯,哪会这么轻易的就冒出头让朕抓着了,呵。真是一出好戏。”
宋致远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唇瓣,半晌道:“总会露底的。”
楚帝看过来:“朕却是不愿陪他玩这躲躲藏藏的游戏。”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宋致远不语。
“弄了这么一出,只废了几个无用的棋子,让真正得用的沉淀,以后想抓他出来,更难。”楚帝又说了一句,声音里带了些许燥意。
他伸手,接着一片雪花,握在手心,道:“不过没事儿,坚冰在掌握中也会有融化的一天,何况是雪花儿。”
他丢下这一句,大步而去。
宋致远跟上去,看向城外的方向,眸色沉沉。
城外某处山坡,也有两匹马正看着城中方向,其中一个,是个身材颀长的身影。
另一匹马,是一个老者,道:“公子,实在无必要玩这步棋。”
男子道:“先生,你不懂,我就是想告诉那楚狗,我出现了,我就想让他寝食难安,如鲠在喉。”
老者抿了抿唇:“可埋下的棋子废了,再安插就难了。”
男子一笑:“不过是些废棋,废了也就废了,经得住沉淀的,才是能上阵杀敌的好棋。”
老者沉默。
男子接着洋洋洒洒的雪花,又翻过手,任由手心雪水落下,然后牵住了马缰绳,转身策马而去。
有冷冽如雪的声音顺风而来。
“上京,吾很快就会归来。”
……
兵部陈郎中府邸。
脸容苍老的陈大人紧张的看着太医,急问:“郑太医,我家孙儿如何?”
郑太医收回手,道:“贵孙这高热时间过长,且小公子额上亦有伤,怕是伤着脑子,这恐怕……”
形如枯槁的陈大少奶奶噗通的跪了下来,道:“郑太医,求求您,救救我儿。”
“大少奶奶快起,我会尽力而为,只是小公子拖的时间久了些,怕是会变痴傻。”
陈大少奶奶脸色惨白,强行咬破了舌头,血腥味充斥着整个口腔,不让自己厥过去。
郑太医拿出针,给躺在床榻上的小公子扎了几针,那孩子眼皮滚动,缓缓睁开眼。
“元宝,是娘啊,可认得娘?”陈大少奶奶扑了过去。
元宝咧嘴,然后露了个痴痴傻傻地笑,喊了一声娘。
众人心里咯噔一声,陈大少奶奶死死捂着冲出喉咙的尖叫。
陈大人踉跄几步后退,整个人老如数岁。
他走出房去,看到站在院落里满头白发的陈夫人,眼中迸出愤恨,走了过去,双手紧握。
“你可满意?你唯一的孙子,他傻了。”
陈夫人闭上眼。
陈大人蹲下来,呜呜的哭出声。
陈府,人人噤若寒蝉,天色发白时,仆妇去正院唤陈夫人起身,却见床上的陈夫人毫无反应,一探鼻息,尖叫出声。
第四百六十七章 唏嘘
新年开年,就有不少不好的消息传来,勋贵的孩子丢了,哪里出奸细了,又有什么贼子啦,后来孩子找回来了,有人傻了,种种叫人糟心。
最叫人唏嘘的是兵部郎中陈大人家,听说他家的独苗苗磕坏了脑子引发高烧变痴傻了,他祖母受不了打击暴毙了,而心力交瘁的陈大人在皇上跟前跪了两个时辰跪请致仕,说要照顾孙儿,并扶老妻灵棺回乡。
皇上应了,赐下了黄金百两做荣休金。
宋慈去了陈府的灵堂吊唁,看到那额头还缠着白布痴痴傻傻的依着陈大少奶奶的小孩,再看那孱弱得仿若随时倒下的陈大公子,免不了心酸。
这就是为啥古人崇尚多子多福,一旦出事,只得一独苗的话,那就是破家绝后。
宋慈回到相府,对宫嬷嬷吩咐道:“那陈老大人扶灵回乡的那天,你遣人送上一份程仪。”
宫嬷嬷应下了,看宋慈情绪不高,便道:“太夫人且放宽心,若不是您和林箐警觉,察觉到那汉子不对,还没那么快把那孩子救出来呢,您这也是积了福报。”
“可到底是迟了一步。”
宫嬷嬷沉默半晌,道:“对陈家来说,傻的总好过迎回的是没气儿的。”
话是这么说,可那陈家也没啥大盼头了,以后那小孩,娶妻怕是要分外艰难,不过这也是人各有命,命中有此一劫,躲不过就是躲不过。
“太夫人,大夫人过来了。”红桃挑起帘子。
宋大夫人走了进来,手里拿了几个礼单,递给宋慈道:“母亲,这是陈大人府中及其他几个府邸送过来的礼单,说是感谢您警觉,救出了孩子。等孩子都好全了,就来给您磕个头。”
宋慈一愣,接过来看了看,道:“怎这般客气,退回去吧,我也没做什么。”
“他们也是一片心意,母亲不收倒叫他们心中难安。”宋大夫人道。
宋慈听了,也就不拒绝了,道:“你整理出一些,折了现,送到善堂那边做善款吧。”
宋大夫人愣了下,随即笑着道:“那好,都依母亲的,母亲就是心善。”
“这开年便出这么多事,之前还闹了灾,不做点好事心头不安。他们有这心,那我承,我也做些心安的事,积福积德总没错的。”
“儿媳受教。”
宋慈又道:“马上就入二月,江氏那边四月便要生产,这稳婆你可和她商量过,寻好了?”
宋大夫人笑着说:“都商议过了,二弟妹说想请给茜儿接生的那个稳婆,除了她,我还想请从前我们府惯用的陈稳婆。”
“茜儿那个?”
宋慈立即想起洗三那天,那稳婆给娃儿扎耳朵眼儿的麻辣狠劲儿,打了个寒颤,道:“怎就想请那个了?”
“二弟妹说她有经验,又帮茜儿接的是个千金,想要沾一沾这福报。”宋大夫人抿嘴轻笑。
宋慈:“……”
好吧,她这个二儿媳想要个女儿都魔怔了,连稳婆都要找个接到女儿的,这劲头,她大写服。
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心,伴读
一如楚帝所料,几个成婚的皇子封王后,朝堂官员的格局就开始有了变动,明里暗里开始站队扎堆,楚帝只当看个热闹,任由几个儿子在那斗。
只是,兵部郎中的位置一腾出来,盯着这位置的,可就争得厉害了,一个五品官,分水岭,任谁都不想放过这个位置,更别说那是兵部。
可是楚帝,把它让一人暂代,谁暂代,就是刚交出一个漂亮的赈灾钦差答卷的断臂静安候世子。
整个早朝都分外安静。
朱御史站了出来,道:“皇上,这于礼不合,静安候世子身残,岂可担当兵部文职?”
楚帝懒懒地坐在龙椅上,道:“有何不合,陆铭曾上过战场带过兵,他对兵部的事理应很熟稔才对,有何不合?朝廷用人,只用肯干实事的人,没有本事的,哪怕全须全尾,要他何用?陆铭身残?他身残志坚啊!”
朱御史一窒。
他皱了皱眉,仍道:“皇上,古礼自有身有残疾不能参与科举为官……”
“对啊,可陆铭不是没参加过科举么?不算违礼。”楚帝道。
朱御史:“……”
气得肝疼!
您这就是捉字眼当杠精了啊。
“皇上……”
“朕心意已决,兵部郎中,由陆铭暂代一职,暂代,什么叫暂代,就是暂时代替,明白?行了,你归位吧!”楚帝摆摆手,道:“什么身有残疾不可当官,那廖永不也废了一只右手,可他还不是在战场上能打得很,他也是朕封的将军,那就不是官?”
众官:“……”
您对,您说得都对!
楚帝不再纠结这事,只看着陆铭道:“陆铭,你可要干好了,不枉朕在这金銮殿上为你争取一回。你若是干不好,朕就亲自撸了你!”
陆铭跪下:“臣,遵旨。”
范相抱着笏板,视线从陆铭身上溜过,看向宋致远,眸光轻闪。
宋致远冲他勾了勾唇。
范相翻了个白眼,哼。
楚帝接下来,又给几个已封王的王爷发了差事,这可把几个王爷给激动的,个比个的声大表忠心。
有了实职,就正式有了正大光明坐拥自己班子的机会了。
如何能不激动?
几个王爷对视一眼,摩拳擦掌,暗自较劲。
除了干出成绩这一条,他们还有一点要较劲的,就是造人。
可惜,一起成亲的,大家都还没见消息传出,幸好。
朝会一散,宋致远又被召到了御书房,这次说的却是私人的事,为嫡皇五子选伴读的事,他看好的是他长子或是宋令杰,让挑一个出来。
宋致远愣了一下,斟酌了下,道:“皇上,臣的长子今年已有十四,臣打算让他今年下场,他的先生也定了带他去游学,怕是……”
“所以你这拒了?”楚帝挑眉。
宋致远拱手道:“其实比起臣的长子,臣觉得侄儿令杰更会机警谋算一些,他年纪也才十三。”
这话,不无刺探。
楚帝眸子半眯,宋相,可是想刺探帝心?
“那就那小子吧,让他到上书房当冶儿伴读。”
“谢皇上隆恩。”宋致远拜下。
皇五子伴读的旨意,很快到了几家宣读,宋相府,英国公府,孟大学士府,以及承恩侯。
第四百六十九章 宋大夫人质问
楚帝给两个小皇子选了伴读的消息传出,把京中勋贵圈给炸了个头部发昏。
这啥操作?
几个王爷更是瞬间从得了失职的狂喜中掉落云端,仔细琢磨皇五子的伴读,那脸是比锅底还黑。
父皇,好偏心!
这么明目张胆的偏心,只差没下一道明旨,皇五子堪为太子,要立他为储君,瞧这伴读背后所带来的资源,哪个不是经得住考验的。
噢,宋相家的只是侄子,那小子的爹还是个白身?
没事,他大伯是宋相就行,一脉相承,谁管是亲子还是侄子。
反正不敢是亲是疏,棣属一家就是了,最重要的是,宋相还是皇上跟前最红的人,可现在他家的子弟给老五当伴读了。
几个王爷感觉自己被塞了好大一口屎,难受死了,暗戳戳的猜测,父皇该不会真要立那豆丁为储君吧?
总之楚帝这一操作,让勋贵圈都多了几分审视,这精明的人家更是想,站队,好像也不太急了。
这是朝中格局。
宋相府,宋大夫人整个人都懵了。
从那趟行宫汤泉山之行,她是隐约猜到一点的,也自信满满的认为,一旦皇五子选伴读,必定就是她的令肃。
可这旨意,却是指的宋令杰?
怎么会这样,是不是弄错了?怎么可能是令杰呢!
江氏他们也有些呆愣,这样的好事怎么就落到了自家儿子头上呢?老天爷瞎眼了?
宋大夫人好不容易等到宋致远回正院,劈头就问这伴读的旨意是怎么回事?
“这是不是皇上弄错了?怎不是肃儿呢?”宋大夫人急得不行。
那也不是什么皇子,是皇五子,正儿八经的嫡出正统,他的伴读,前途无量。
宋致远无语:“如此大的事,皇上怎会弄错?”
“这不可能!”宋大夫人接受不了,声音都尖了:“肃儿才是你的亲生儿子,怎么他当不成,反而杰儿就当了呢?你难道没替肃儿争取一下?”
宋致远黑了脸,耐着性子道:“杰儿虽只是我侄儿,可他是宋家子,于我眼里,他和肃儿没两样。还有肃儿,本皇上也有意,是我推了!”
“什么!”
宋大夫人满脸震惊,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你,推了?”
“肃儿已十四了,我已打算让他今年下场,我与游先生已经说好,过几天就要带他外出游学。”宋致远淡淡地道:“比起肃儿,杰儿更适合当皇子的伴读,皇上让二选一,我便荐了杰儿。”
“你怎么可以这样!那是你的亲儿子,你却亲手把他的好前程给打碎了?”宋大夫人气得心肝发疼,怒不可遏:“他即便要下场,和他当伴读有什么冲突,您怎能把属于他的前程拱手让人?那不过是你侄儿,有你亲儿子重要吗?”
“顾氏!”
宋致远厉声叱喝,冷冷地看着她:“你这是在质疑我的决定?”
宋大夫人被喝的一窒,脸色唰地白了,嘴唇翕动。
门外,房妈妈吞了吞口水,又把丫鬟赶得远了些,有些忧虑地回头望了一眼,夫人该不会真和相爷杠起来了吧。
第四百七十章 我所谋,宋氏百年
正房,剑拔弩张。
宋大夫人抿着唇看着宋致远,她感觉有点儿陌生,不敢相信跟前的人,竟重侄儿多于儿子。
她强忍愤怒,咬牙问:“就因为你觉得杰儿比肃儿更适合当皇子伴读,所以你把这样的好机会让他了?那么将来,若是你认为杰儿更适合接管宋家家主之位,你也给他?”
“你这是在质问我?”宋致远声音如冰雪。
宋大夫人心底一颤。
“如果你非要一个答案,我会回答你,是。”
宋大夫人一震,一句你疯了的话蹿上了喉咙,哽在那里,刺得她好疼。
“如果肃儿不堪为一个家的家主,那我会另择能者居之。”宋致远强势地说。
“哪怕他不是你儿子?”
“哪怕他不是我儿子!”
宋大夫人一屁股坐在罗汉床上,疯了,他疯了。
宋致远看着她,道:“我是肃儿的父亲,我自然知道如何为他做才好。他今年已十四,性子已定,即将下场,让他去当伴读,势必要陪着皇子读书,对他读书进度并不利。”
“这只是其一,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杰儿比他更能适应皇宫,更能懂如何在皇宫内生存。”宋致远看着她:“当伴读,就没有危险了吗?没有足够的智谋心机,如何在里面毫发无损?而肃儿,过于板正敦厚。”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带着一丝的无奈和后悔。
过去那些年,他急于给宋家奠基,终日忙碌,却忽略了长子的教养,等他空得出时间,那孩子性子已是养成,好在没有养歪,就是缺少了圆滑魄力。
宋大夫人心神俱震。
“你,竟是如此看不上他。”她嗫嚅着唇。
宋致远无奈,道:“我并非看不上他。作为一个家主,我更会倾向选有能力之人,哪怕那人不是出于长房,因为有时候一个人的决定和行径,会牵连整个家族。”
宋大夫人的眼泪滑了下来:“说来说去,在你心里就是认为,肃儿他并没你心目中的出色理想,可他是你的亲生儿子啊,你当爹的怎能不替他打算?”
“我自然会为他打算,谁说当皇子伴读,是唯一的出路了?哪怕当家主,也并不是一定要最圆滑的那个。作为家主,他须有掌控全局的魄力,须有海纳百川的心胸,如此才能领着家族越走越远。”
宋大夫人有些怔神。
宋致远站了起来,道:“此事已成定局,不必再提,你若想为他做些事儿,倒不如这几日给他打点好行装远行。”
他往外走去,走到门前,脚步又停了下来,声音悠远,道:“湘仪,你谋的兴许只是一代家主,而我所谋,是宋氏百年!”
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思想,女人只看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而他看的,则更宏远,所谋更大。
宋大夫人浑身一颤,看着他走出房去,眼泪滚落下来。
房妈妈走了进来,小心地叫:“大夫人。”
宋大夫人一把抱着她大哭起来:“他好狠的心!”
第四百七十一章 父子交谈
宋致远不是没听到身后正房里传出来的哭声,脚步一顿,那一瞬的迟疑最终汇成一声叹息,从喉间溢出。
出了正院,他便信步去了宋令肃的沉香榭。
沉香榭并不像其它院落种植许多花树,只种了一棵偌大的梧桐树,十分简朴。
宋致远抬手阻了下人通传的意思,自己走进去正屋。
宋令肃的屋子,摆得最多的也不是名贵的古董花瓶,而是书,还有各种名贵的字画,屋子里有淡淡的墨香,本该放罗汉床休憩的地方,也是放了一张案桌,摆了文房四宝。
案桌旁,才是一张美人榻,美人榻边又有落地的大书柜。
书香雅致。
他知道,二楼的书籍会更多,沉香榭,就是一个小型书斋。
宋令肃从二楼下来,手里拿了一本游志,看到宋致远时,愣了一下,连忙快步走下来,把书藏在身后。
不过藏是藏不住的,他得行礼。
随意把书扔在一叠书上,宋令肃拱手向宋致远行了一个孝礼:“孩儿见过父亲,您怎么过来了?”
语气里,有些许小心翼翼。
宋致远心中微叹,笑道:“免礼。”
宋令肃站直了身体,这翻个年,他个儿蹿高了不少,脸容比起从前的稚嫩,也变得清隽温润。
少年,长成了。
宋致远的手忍不住落在他的头上。
宋令肃惊愕不已,下意识地就想闪避,又看到他的错愕,又把头伸回去了,心中有一丝丝的小窃喜。
宋致远见状,笑了出来,揉了揉他的头。
宋令肃也笑,欢欣地道:“父亲,可要喝茶?”
“好。”
宋令肃便亲自去砌了茶来,捧着茶转过身的时候,他家老爹已是拿起了那本游志在看,不由一惊。
“父亲,您喝茶。”他恭敬的双手奉上茶。
宋致远接过来,道:“怎还看起这类书了?”
宋令肃啊了一声,道:“在书局偶然看到,翻了几下,觉得挺有趣的,便买了回来。”又解释道:“父亲,我也是闲时才看的。”
“无妨,父亲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亦是什么书都看,不拘于坊间话本。”
宋令肃讶然:“当真?”
“那自然是,只是那会儿我们家式微,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有许多的银子去买书。”
“那父亲是怎么做的?您也是博览群书。”
“去书局抄书,既可练字,又可赚银子,还能看书,一举三得。”宋致远想起小时的日子也有些怀念。
宋令肃眼中升起一丝崇拜和尊敬,有些羞愧道:“我不如父亲。”
他都是直接伸手买,也没有自己赚上一分银子。
“你们现在享受的都是前人种树,才有现在的后人乘凉。”宋致远看着长子,道:“肃儿,每个人都是前人,你也亦然,只要你为家族有建树,以后你的子嗣,亦会如你今日所说,也会享受到你如今享受的,甚至会更富贵,只要宋家扶摇直上永不倒。”
宋令肃沉凝。
宋致远看他一眼,问:“你三弟被选往做皇五子伴读,你是怎么想的?可有遗憾和不平?”
第四百七十二章 欣慰,惊喜
宋令肃愣了一瞬,随即摇头一笑。
“父亲,三弟能给皇五子做伴读,孩儿只为他高兴,何来不平和遗憾?再说了,我这不是要跟先生去游学么,今年也得下场,若是入宫了,来去便不够自如了。”
宋致远阅人无数,他说话的时候,他是一直注意着他的表情的。
小小少年,并无城府,尤其面对的还是亲父,更不会设防,所以所言,皆是出自真心。
他是真的没有遗憾和不平。
宋致远很是欣慰,眼神温软。
“你可知,皇子伴读是什么意思?那是和皇子一起读书学习,自小就建立的情谊,将来,不管皇子是何等地位,几个一起长大的伴读,都会是他最相信的人。皇子若为……便是心腹重臣,你可明。”
他说得隐晦,宋令肃却是眼皮一跳,和父亲对视着,半晌,点了点头。
“那你可遗憾?”
宋令肃沉默了一会,还是摇头,道:“父亲,我并不觉遗憾的。三弟,比我适合。”
宋致远挑眉。
宋令肃笑着说:“父亲问我,是否我若想就会把三弟替换下来?我知道您有此能力,但大可不必,三弟他比孩儿更适合当皇五子伴读。”
“此话怎讲?”宋致远有些兴致。
“三弟他,比我聪明。”宋令肃有些羞愧,道:“他亦比我狠得下心。”
宋致远这下是真的讶然了,看着他。
宋令肃迟疑了一会,说道:“孩儿院里,从前也有一个叫墨松的婢女。”
宋致远是谁啊,这孩子一说,他就猜到了什么,却不动声色。
“那婢女,自小伺候我一同长大,去年,那婢女生了别的心思。”宋令肃有些羞赧。
“哦,那丫头想爬床?”
宋令肃瞪大眼,一张俊脸腾地红了,冲口而出:“爹!”
宋致远笑了:“红袖添香之事罢了,你大了,底下人有了心思不是什么奇怪事,你也该懂男女之事,不必羞涩。”
哪能不羞呢?
宋令肃耳根都红了,道:“是的,那婢女便是有了这样的心思,我当时的意思是警告过便算了,毕竟与我一同长大的情分。可三弟却是不认同,他认为此女不安分,留着只会招祸,该撵走。事实上,确是如此,三弟直接唤了房妈妈来,当日就把墨松卖了。”
当时,他还觉得他心狠,气了他两天。
宋致远听了,便道:“你三弟是对的,这样的事不杜绝,不下狠手以示效尤,那么其余的人便只会有样学样。肃儿,有时候宽容只会造就纵容,当断则断,果决刚毅,才不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
“孩儿受教。”宋令肃立即拱手,道:“所以我说三弟比我适合,皇宫内波谲云诡,阴谋不断,孩儿这性子,怕是不适合的,一不小心着了他人道,说不准就会牵连家族。三弟心眼儿多,也有心机,他很好。”
“好好,不愧是我儿!”宋致远一掌拍在他的肩膀上,甚是欣慰,这孩子实在是给他太大的惊喜了。
“肃儿,你这般想是对的,并不是只有当皇子伴读才有一番出路,外面天地广阔,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条道的,爹愿你胸怀坦荡,内心如山河壮阔。”
可惜的是,孩子都明白的道理,他母亲却是不明白。
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嫌隙
宋大夫人和相爷吵架了,这消息基本是瞒不住的,江氏听到之后,心知这大嫂怕是为了伴读的事而吵,便去请见。
然后,宋大夫人拒见了,说是歇下了。
江氏不笨,一听这话就是借口说辞,这大嫂是对自己也生了恼意嫌隙了。
江氏有几分不是滋味。
她出身不过豪富,自比不得出身侯府的大嫂,但她性子爽朗豁达,也会做人,更不会去争什么管家权,所以这些年,妯娌相处得很是亲密,相府的氛围也不似别的府邸那样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孩子们关系也都很亲密,一派和乐。
现在,宋大夫人却是生了嫌隙了,为了杰儿得伴读一事。
江氏很替自家儿子感到无辜和委屈,这又不是他们去争的,大嫂这算什么,迁怒么?
“杰儿什么都没做,这又不是我们自己去争来的,是皇上下的旨意,她倒像是我们抢了肃儿什么东西一样。”江氏委屈巴巴的对宋致诚说:“连我都不见,这不是迁怒是啥?整的倒跟我们私下里搞什么小动作了。”
“行了,你也不是不知道,大哥大嫂他们只得一儿,大嫂把肃儿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对他期望极高,这眼下,一个伴读都拿不下,自是心中难受。”宋致诚劝道:“你这一个孕妇,还和她计较这个么?”
江氏:“我不是和她计较,就是觉得挺冤枉,明明我们什么都没做不是吗?”
所以这才觉得冤和委屈,感觉背锅了。
“我知道,她现在正在气头上,你就别往前凑了,省得真生嫌隙。你也别生气,这要是气坏了,咱闺女也气丑了。我听娘说,这女人总是生气,以后生出来的姑娘,也跟气包子似的,可丑了!”
宋慈:谁把这给娘泼脏水的不孝子拖出去鞭打,她才没说过这样的话!
事关闺女颜值,江氏顿时紧张了:“真的?啊,那我不想了,快让紫菱进来给我念几段经。”
宋致诚笑了,道:“我去找大哥说说话。”
江氏点头,待他出去,又叹了一口气,低低地道:“二房,就该一辈子被长房压着的么,大嫂,你过了。”
宋致诚没在书房找到宋致远,听说在老娘那边,便也转道过去。
宋慈自然也是听说了老大两口子吵嘴的事,正听长子解释呢,合着老二也听说了,都来了。
“你看看你们整的,把这一大家子都整不安了。”宋慈嗔怪地瞪了宋致远一眼。
家主和主母吵架,可不是什么好事,于家宅安宁有损。
宋致远有些羞愧:“让娘操心了。”
宋致诚走了进来,先和宋慈行了一礼,就急哄哄的问宋致远伴读一事怎么个回事,咋就是杰儿而非肃儿,就不能更换?
别为一个伴读整的一家人失和啊,那不值当!
宋致远很是欣慰,指了凳子让他坐下,道:“换是不可能换的,事实上,这也是我把杰儿推上去的。”
宋致诚怔住。
啥,老大把儿子推到这位置的?
第四百七十四章 老娘说大实话也错了?
对于自己的亲兄弟和亲娘,宋致远也没啥隐瞒的,把自己的看法都说了,包括两孩子的性格,甚至连宋令肃所言的也都说了一遍。
宋慈暗自点头,作为嫡长孙,宋令肃能清楚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倒不至于没得救,他也才十四,年岁还小,还能拯救的可能太大了。
倒是宋致诚,有些沉默。
他没想到,兄长对杰儿期望如此高。
“老二,杰儿虽是我侄儿,但我们宋家子嗣不丰,你我同胞至亲,杰儿他们与我,是亲儿无疑。”宋致远看着宋致诚道:“我把杰儿推上去,并不是要让他替肃儿去承受宫中的波谲云诡,是觉得他比之肃儿,更有能力应对。宫中虽是荆棘满丛,却也是一个锻炼磨砺心性的好地方。”
楚帝:朕竟不知,人人望而生畏的皇宫,倒被你当成子弟磨砺心性的秘境了。
宋致诚诚惶诚恐地道:“大哥,我并没有那么想,就是觉得,那小子有这么聪明?”
宋致远笑:“他有。”
他看了宋慈一眼,道:“多亏了母亲,之前带他们去看学子论策,回来做了文章笔记,我都看过了。杰儿他,可塑之才。”
宋慈一副别夸老娘,老娘深藏功与名的高深。
宋致诚有几分欢喜,老大这么认可,那看来是了。
“老二,我说过,家中子弟,不拘是谁,都尽力培养,他们才是宋家的未来和根基,我这不是玩笑话,而是认真的。”宋致远豪迈地道:“眼下除了我兄弟几人,且不说,下一代不过也是男丁四人,若是不能培养出来接班人,我们宋家,拿什么谈百年?我之野心,是宋家鼎盛繁华,子嗣延绵。”
宋致诚听着,心中也生了几分豪迈之意,道:“大哥您素来聪明有主见,要怎么做,您做主就是了。”
“宋家子,哪怕读书不成,当官不成,也得在其它方面有出息,如此才能为家族做贡献。他们享的富贵,不是白享的,若只一味索取而不付出,那破家也离不远了。我会定一家规,家中男儿,无关各行各路,必得有建树,若不然枉为宋家子。”
宋慈却在这时插一句:“老大,你也不能把话说死了,若真出了那么一个资质愚钝的,干啥啥不成的,又当如何?总不能杀了吧!”
宋致远:“……”
宋致诚:“娘,这说的正兴起,您咋就灭自家威风呢!”
宋慈一摊手:“老娘说大实话也错了?总有些人,天生愚钝,非后天可教的,愚者不可教没听过?”
父母双双学霸,也能出学渣呢!
宋致远失笑:“若真如此,那也是命,不可强求,只求他别祸及家族了。”
宋致诚啧了一声,老娘就是扫兴,不过他不敢反驳,他怕被打。
“大哥,那您也和大嫂好好说,女人么,哄一哄就行了。”宋致诚小心地说。
宋致远却是沉默了半晌,才道:“有些事儿,非得她自己想清楚想通才好。老二,孩子是未来根基,可当家主母,更要明白何为大局。”
第四百七十五章 风水会轮流转的
宋令肃来了宋大夫人院里,看母亲坐在窗前落寞憔悴的样子,抿了抿嘴。
“母亲。”他走进,行了一礼。
“肃儿来了啊。”宋大夫人勉强地扯了扯嘴角,冲他招了招手。
宋令肃走过去,道:“母亲,您莫要伤心难过,伴读一事,孩儿并不在意。”
他不说倒罢,这一说,宋大夫人眼眶便是一红,眼泪扑簌簌的落了下来,将他揽在怀里。
“你个傻孩子,母亲知道你懂事,你就是不想和你弟弟他们争,是你爹,他心狠。”宋大夫人分外的意难平。
“母亲,您错怪父亲了。”
宋大夫人一怔,有些愣神。
宋令肃看着她,笑着道:“父亲也和我说过这事,事实上,我也认为三弟比我更适合去皇宫当伴读。”
“肃儿,你……”
宋令肃有些赧然,道:“母亲,我不怕与您说,我不喜去皇宫,更不喜在那样的地方与人无穷无尽的争斗。”
宋大夫人瞠目结舌。
“孩儿,让母亲失望了,我并没有什么大出息。”宋令肃甚是羞愧。
“不,肃儿你怎可这般说,你是宋家的嫡长孙,身份尊贵,你不出息谁有出息?娘不许你这么说!”宋大夫人慌了,恨不得把他这个自卑的念头给勾出来。
宋令肃道:“娘,三弟也很聪明的,他比我果决,我们都是一样的,都是宋家子弟,只要能为家族挣来荣光,是谁又有相干,那不都是宋家子吗?”
“你这是说傻话了,你是你,他是他,如何能同?”宋大夫人很不认同,道:“就好比你爹和你二叔,你觉得一样?你爹大权在握,你二叔呢?”
“那是爹比二叔聪明,所以才当了相爷,可二叔也管着府中的庶务,他经商也很有本事。而现在,三弟比我聪明,他心眼儿多,会谋算,这于宋家,是好事。母亲,一个家,总没有好的都出在一个窝里的,风水轮流转这话您也该了解。”
宋大夫人一窒。
宋令肃浅笑道:“爹说得对的,堂堂男儿并不是只有皇子伴读才是出路的,或许我的道在另一条呢,我今年才十四岁,还有无限的可能,母亲您不必急的。”
宋大夫人张了张嘴,有些心酸又有些欣慰,你看,她的肃儿那么好那么懂事,他爹咋就瞧不见呢。
到底是心疼儿子,宋大夫人说道:“好,娘承你这份劝,不计较,你别挂心。你那边行李都收拾了没,娘去帮你收拾?”
“爹说了,会让我和先生隐了行踪去游学,所以行装都比较简单,就不多收拾了,我过来就是陪母亲说说话。”宋令肃道:“您就别和父亲置气了,让下人胡乱揣测也不好,您实在不高兴,不如儿子明日去古家接了长姐和甜甜回来住上几天?”
宋大夫人心下熨帖,擦了擦眼角,笑着点点头:“好!”
“你这游学要五月前就得回来了,你二姐姐出门子,您这当弟弟的,总得背她出门子。”
宋令肃笑着点头:“您放心,我定然会赶回来送二姐姐出嫁的。”
第四百七十六章 宋大夫人 :我被婆婆嫌弃了
为了哄宋大夫人开心,宋令肃还真把宋如茜母女俩从古家接了回来,一行先往了宋慈那边去请安。
“快,让我看看咱们甜甜小宝贝。”
宋慈笑眯眯的向奶娘招手。
张氏抱着甜甜上前,笑着屈膝行了一礼:“姐儿给外曾祖母请安了。”
“不必多礼,给我抱抱。”宋慈张开双手。
张氏把孩子放到了她手里,又帮她调整了一下抱姿,然后站在她旁边侍候着。
宋慈低头一看,孩子正醒着,睁着一双大眼好奇地四处乱看,和宋慈的眼睛一对上,还笑了。
“哎哟,笑了笑了,很给外曾祖母的脸嘛,瞧她笑得多甜。”宋慈嘴巴嘚嘚地逗着她,细细看她的眉看,越看越觉得稀罕,特别孩子笑的时候,心都化了。
宋慈看着宋如茜道:“都说孩子一天一个样,我是信了,这一阵子没见,就觉得她又长大了许多。”
宋如茜笑着说:“何止,她如今都会认人了,要是面生的抱着,就得哭,还是祖母您亲,也不是常见,却一点都不哭。”
“那是,我可是她外曾祖母。”宋慈用手指头点了点孩子的鼻头,道:“和祖母亲,祖母只疼你。宫嬷嬷,快把之前我挑出来的那匣子首饰都拿出来给姐儿。”
宫嬷嬷笑应着进了寝间,不一会就拿了一个红色匣子出来递给了宋如茜。
宋如茜讶然,接过打开一看,琳琅满目的小首饰映入眼前:“祖母这是?”
“给我们甜姐儿戴的。”
宋如茜既感动又好笑,道:“祖母,她才三个月呢,哪里戴得了这些,您自己留着呗。”
“那都是小孩儿的首饰,我一个老家伙,留着作甚,我的东西将来都只分给你们的,现在先挑些给姐儿,你给她攒着,长大了就是嫁妆了。”宋慈笑说。
宋如茜很是感动,有些哽咽:“祖母……”
“你可别贪了去啊!”宋慈打住她,最烦这哭哭啼啼的了。
宋如茜:“……”
老小孩,老小孩,祖母真是越来越顽皮。
宋大夫人便是在这时走进来,看到宋如茜手里拿了一个匣子,眸光一闪,道:“你弟还真把你接回来了。”
宋如茜看她脸上敷着厚粉,说:“我在家也没什么事,也想祖母和娘了,就回来住上两天,娘该不会嫌弃我吧?”
“哪个敢嫌弃你。”宋大夫人走到宋慈跟前,行了一礼,又看向外孙女,笑着说:“这孩子,又长开了好些。”
她想要抱一下。
宋慈一避,道:“你刚刚才理过中馈,见了那么多仆妇,还翻账本了吧?”
宋大夫人愣住:“???”
“接触过这么多人,粉尘也大,就先别抱了,免得招了啥不好的细菌给孩子,她还小呢。”宋慈道:“你先去梳洗一下,特别是手要洗干净了再来,孩子就先放我这,我陪她玩儿。茜儿,你陪你娘去吧。”
宋大夫人:“……”
从前那个爱摘了袜子旁若无人的抠脚老大娘,嫌弃她接触人太多身上不干净?
第四百七十七章 独木难支
宋大夫人被女儿伺候着梳洗了一番,坐在罗汉床上说话。
“你祖母,如今倒会嫌弃我了,从前她还抠脚呢。”宋大夫人好笑。
宋如茜:“那还不是她看重甜姐儿,您还不乐意呀?”
宋大夫人小声地问:“她给甜甜好东西了?”
宋如茜点点头,说道:“是几样首饰,说是给甜姐儿攒着。”
“人老了,倒是变大方了,我还以为她只会看重男丁呢!”宋大夫人抿了一口茶道。
宋如茜看着她,意味深长地道:“您也知年岁大了人会变,您咋反任性起来了?连个老人都不如么。”
宋大夫人装傻:“你说什么?”
“您还给我装,肃儿都和我说了,还和父亲置气呢?听说他还睡的书房。”
宋大夫人脸上有些挂不住,道:“又不是我赶他去书房,是他自己不回来,我还腆着脸去请?”
“您不请,难道就要一直这样下去?您就不怕寒了爹的心?”宋如茜都有些无语了,都当外祖母了,还跟孩子似的闹气性儿。
“他才寒我的心呢,你说哪有当爹的不为自己的儿子前程着想的,反倒成全外人。”宋大夫人有些恼火。
宋如茜叹了口气,道:“娘,您这话就过了,咱们家子嗣不丰,又都是嫡出,自小一起长大,感情比起别人家,那真是如亲的没两样了。您说他们是外人,这话叫二叔他们听了,得多寒心。”
宋大夫人被说得脸一热,道:“可他就是没帮你弟弟啊。”
“肃儿都不在意,他也不喜,您还纠结啥呢?说句不好听的,肃儿都已经十四了,那皇五子才九岁,相差几年,哪能说好就好起来的?”宋如茜轻声说:“就是伴读,也讲究亲疏的,这孩子,多半是愿意和差不多年岁的一起玩儿的。”
宋大夫人怔住,辩驳道:“杰儿他不也十三了?”
“杰儿他圆滑机灵也风趣会玩。”
宋大夫人有点不服,却也不好否认,她自然看得出二弟那对双生子都机灵。
“娘,杰儿他们也是您看着长大的,跟亲的也就差了一层了,我知道,您也想他们有个好前程的。我们长房,眼下也只有肃儿一个男丁,假如真就只得他一个,您也想着他以后有别的兄弟帮衬吧?”
宋大夫人听到这话,脸色微黯,下意识地抚摸了一下肚子。
宋如茜仔细觑着她的脸色,道:“杰儿他们越有出息,对肃儿的帮衬就越大,有这几个出息的男丁撑门面,咱们宋家就不会倒,便是我和琪儿以后在娘家的地位也稳啊,娘家兄弟得力,我们的腰杆子才直,也才无人敢欺我们啊。娘,独木难支的道理,您难道不懂?”
宋大夫人哼道:“你这嘴皮子是越来越利索了,我是说不过你。”
宋如茜一笑,过去揽着她的手,道:“那还不是跟您学的。我这也是掏心窝子跟您说呢,娘,您可别和爹置气了,不然气得爹找小娘,我们咋办?”
宋大夫人脸色大变:“你爹不会的!”
宋如茜:“万一呢?”
第四百七十八章 递台阶,顺台阶下
被女儿软硬兼施的劝了一会,宋大夫人眉目的郁躁倒是散了不少,母女一起重新回到春晖堂。
江氏正和宋慈一起逗着甜姐儿,见她们来了,笑着打了个招呼。
宋大夫人想到自己之前的拒见,脸上有几分不自在。
江氏却当没事儿一样,笑道:“大嫂,您快过来看甜甜,她还会吹泡泡了,可好玩了。”
这是递台阶了。
宋大夫人走了过去,看了看外孙女,心头发软,看一眼满脸兴奋的江氏,嗔道:“我知道你眼馋,可再眼馋都得忍着,可别抱她,毕竟你这身子越来越沉了。”
江氏眼睛一弯:“母亲也是这么说的呢。”
宋大夫人:“嗯,看看就好。”顿了顿又道:“杰儿去宫里当皇五子伴读,你可给他打点好行装了?”
江氏一听,知道对方已是顺着台阶下了,便故意苦恼道:“大嫂,您也知道,我出身不如您,见识也差,规矩礼仪我肯定不及您,更别说宫中规矩了。我正发愁该怎么给他打点呢,这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大嫂您见识多广,不如帮杰儿打点?”
不等宋大夫人开口,她就故作亲密地搂着她的手臂,道:“大嫂,您看我也大着肚子,就心疼心疼我呗,帮杰儿打点好,回头我叫他给您这个大伯母嗑几个响头。”
她故意逗趣,身段又放得这么低,宋大夫人如何不知她是故意哄自己,再说过去的情分也不是假的,被她这么一哄,心便软了。
“都又要当娘的人了,还学小姑娘撒娇,羞不羞?行了,杰儿叫我一声大伯娘,我还不疼他?这行装我自会让人给他打点好,还有这宫中,处处都要讲究人情,回头也多铰些银锞子和金锞子让他带在身上。须知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宫里的人,比起外头的更会看钱办事。”
江氏一拍掌,道:“要不我怎么常说,大嫂就是天生的周到人呢,您可想得太周到了。大嫂,来来,我们去您屋里再细说?”
宋大夫人就这么被她勾走了。
宋慈看得叹为观止,一个能放得下身段吹捧,一个矫情敢收,可真叫她大开眼界。
“还是你行,劝得动她,肃儿把你请来,是对的。”宋慈对宋如茜说。
宋如茜:“母亲她的心也不是坏的,就是一时钻牛角尖,她心里也是盼着杰儿他们出息的。”
宋慈知道这里面有水分,却也不挑破,道:“劝得动就好,我当婆婆的劝她,就该说我插手他们两口子的事,你当闺女的劝,她也才会听得进去。茜儿,家和万事兴总是对的,而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也是亘古名言,哪怕是疏的。”
“祖母,我明白的。”
宋慈点头,也不再说这话,看了一眼她的脸色,悄咪咪地问:“你这开始按着你娘教你的开始做了?”
宋如茜一愣。
宋慈指了指肚子,露了个猥琐的笑容。
宋如茜脸色腾地爆红,支支吾吾的羞涩道:“也没那么快,就先准备着。”
天呐,这么羞人的事,祖母,求放过!
------题外话------
我昨天没有更新吗?emmmm,我我我,设了定时发布啊啊啊啊。然后看到你们说没有更新,我……要死,真的没有更!就是觉得哪里不对(~_~;)就是没发现
第四百七十九章 你这是跪求我做个人
“唉。”
宋慈撑着下巴幽幽叹着长气。
坐在她身侧的宫嬷嬷手里拿了一件小里衣在缝,听了这一声叹,手一顿,把手上的物事搁在腿上,道:“太夫人,您这都叹几回气了,再叹,这树上才长出来的绿芽尖尖都要被您叹下来了。您好歹让它们活一冬?”
宋慈转过头来:“我明白了。”
宫嬷嬷:“???”
“你这是跪求我做个人!”
宫嬷嬷:“……”
她笑了,被呛的,可却又觉得分外好笑。
“您若着实无聊,不如去踏青?”宫嬷嬷道:“眼下正是莺飞草长的好时节,踏春正好。”
“就这,踏春?你是想和我一起淋成水鸡仔?”宋慈指着窗外头淅淅沥沥的春雨。
开春以后,这雨绵绵而下,再伴着雪融,冷得刺骨,好容易熬过了,这雨却是不怎停,时不时就来一场,叫人心生烦躁。
雨下得多,空气都是潮的,被子衣物都是一层润湿,也亏得宋慈身份尊贵,不差钱,回回都是焙得干爽,不然可真要命。
宫嬷嬷也看向那春雨,道:“春雨贵如油,却也有雨停的时候嘛,不然,您就别叹气了,老奴的耳朵都出耳油了。”
宋慈故作生气:“大胆!你这区区老货,敢明着脸编排太夫人,看你是想造反!”
瞧瞧,谁家太夫人是这样玩的?
宫嬷嬷道:“您就别作这个样了,老奴都不想配合您演了。”
“无趣。”宋慈撇了撇嘴,又趴在窗前,叹道:“我这心呐,都跟着肃儿走了,也不知他现在走到哪,想必看过许多山河,尝过诸多美食了。”
这语气,又酸又妒羡。
宫嬷嬷看她如此,心里发软,道:“不出去踏青,要不您办个赏花春宴,邀请几家要好的夫人小姐们过来玩?”
宋慈心头一动:“这,不好吧?毕竟前阵子还出了那样的大事。”
宫嬷嬷神色一正,也有些讳莫如深。
宋慈说的也不是啥,而是太庙出的事。
在三月中,皇室由楚帝带着大队伍前往祭奠皇陵之时,汪太后也带着皇后还有孝王,皇五子去太庙。
结果,就在祭祀的时候,一个僧侣当场自焚,大火瞬间烧了些黄蔓,现场大乱,生生把汪太后给吓得三魂不见了七魄,即时晕死过去,病了一大场。
宋慈也去宫内探望了,可怜见的,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贵妇,被折腾得人落了个形,瘦了一大圈,说是晚上睡觉也梦见那僧侣自焚时的样子,搞的心疼老娘的楚帝又请了皇觉寺里的大师前来给太后收惊。
听说,那都是前朝余孽造的孽。
而宋慈更知道皇室有准备,以为他们剑指炸皇陵,却不想瞄上了太庙。
太庙自焚,这事件光是想就觉得恶劣,皇室虽然掩盖了这事,但也有传出去的,说是楚氏皇室德不配位,为天不容。
这种谣言自然是不能容的,宫内下了死命令,谁传谁死全家,斩了好几些人,才不敢传了,谁敢呐,被人听到你提一个字,一上告你就得完蛋,尔敢?
------题外话------
补更?
干起来!
是渣陌的错!
她缺氧了才以为更新了哈哈哈!
第四百八十章 打瞌睡送来了枕头
太庙一事,坊间不敢传,勋贵圈也不敢提,毕竟现在黑甲卫都还在暗中搜罗余孽党羽呢。
所以,各府都严厉约束了下人,多嘴多舌的,直接撵了出去。
距离这事,也才过去二十来天,阴影还没全散呢,这会儿办什么赏春宴,会不会过于心大了?
宫嬷嬷小声道:“也未必的,正是有那样的谣言,可勋贵家若也是照常活动,该玩玩,该赏宴就赏宴,也才会让小百姓明白,没那种传言。”
宋慈一想,确实啊,你看人家那些勋贵,多乐呵,皇室若德不配位,人家能这样乐呵?
然而。
“是这么说,但还是算了,一来出这个头不好。这二来,江氏也就这几天发动的事了,万一请了人来,正好她发作了,也是乱。还有下月琪儿也出嫁,这府里处处都是事,就不给她们添乱了。”
现在都四月了,日子很快过的。
掐指算来,她来这个古代也一年了,这一年,也算平安度过,也不知她接下来还能过几年?
宫嬷嬷看她如此,也不再劝,府中确实也是事儿多,这万一二夫人发作生子,这满月酒怕也要和宋如琪的好日子撞上,那才叫乱。
“太夫人,这要是真的生了,这满月酒和二小姐的婚礼就得撞了。”
宋慈笑着说:“老二他们说了,真要生了,就洗三那天办热闹些,满月酒就不办了,等周岁宴抓周时再大办一场。”
“二夫人也是好说话,二小姐得承他们这个情了。”
“确是如此,府中这几个媳妇,江氏是要豁达些,这豁达的人,日子也是过得舒心的。”宋慈叹气。
何止是豁达,她那简直是退让了,也难为她不起那争心,不然这府中哪有安宁。
宋大夫人也是命好,遇着这样的妯娌,不争不抢,就是老三那个,也都只供着她,至于小的那个,也就不提罢,人家也不屑和你玩宅斗,不在一个层面。
偏这样,宋大夫人有事还不知足,想不通透,唉。
就拿伴读一事说,虽然夫妻俩后来和好,但到底生了些罅隙,瞧着也不像以往那般亲密,有种相处如宾的样子。
不是她咒她,宋大夫人的气性儿还这么拧巴下去,夫妻二人只会越走越远,最后面目全非,到时候宋致远新人一搂,她才叫哭都没眼泪。
不过夫妻的事她就不说了,儿子的房里事,婆婆插手怎么都是错。
“你别再做针线了,这翻了一年,我们的眼睛越不好使,你仔细眼疼。”宋慈看宫嬷嬷又拿起针线活,不由制止。
宫嬷嬷没好气地扬了扬手里的活,道:“我不做,让谁做,您这个东西,让针线房的做?”
宋慈一看那薄薄的布料形状,咳了一声,摸了摸鼻子,弱弱地道:“让红柚她们做也可以嘛。”
小内内,确实是私密,不好叫人随便做。
“反正老奴闲着,听您叹气而已!”宫嬷嬷麻利地下针。
宋慈:“……”
惹不起,她还躲不起吗?
“太夫人,白府来了帖子,邀请太夫人过府赏春宴。”红柚捏着一张帖子说。
宋慈哎哟一声,打瞌睡送来了枕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