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0:没有君王气量
等齐昭离开,方嬷嬷这才说道:“奴婢真是想不明白,皇上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既不愿意淑妃生下皇嗣,又何苦将她纳进宫里百般宠幸呢?先前的皇贵妃陈氏,现在的淑妃郑氏,无不是高门贵女,难不成将她们纳进宫里之前,皇上就没想过她们生育皇子会有什么后果?而且后宫之中让女子不能生育的法子千百种,何必回回做的如此显眼?”
“你也这样想?”和静笑了一下:“谁知道齐昭怎么想的,他大概是觉得,迎了陈萱萱和郑央进宫,陈斌与林清玄就会对他死心塌地,可偏偏陈斌与林清玄熟知他的性情,根本不敢死心塌地,略微有一丁点的懈怠,他就对人家百般防备,其实就是没有君王气量罢了。”
方嬷嬷扶着和静坐下:“那郡主说服皇上留下淑妃,是为了保全淑妃?”
“自然不是。”和静看着面前的画:“淑妃若是落胎,林清玄必然投靠端王,那齐昭就是个废人,端王比齐昭更难对付,他登上皇位,对大魏不利。”
她一心为大魏着想,方嬷嬷也就明白了。
有了她的规劝,齐昭着人尽快安排好出行一事,郑央因为不能去上雍伴驾的事,举荐了自己身边的美貌宫女给齐昭,生怕去上雍的日子让齐昭闲着,和静知道了也不问,随便她们塞人。
即便是齐昭的身体毁了与她都无关,只要他活着,撑到大魏解决南方之后就行了。
到是齐昭,前所未有的拒绝了郑央等人的举荐,点名只带和静一人前往,这一下,让满后宫的女人都红了眼嫉妒的不行。
出发的日子很快到了,齐昭穿着盔甲,先行一步带着兵马奔走,和静坐着马车慢悠悠的跟着,同行不同路,陪嫁的三千人都由蒙圩带着跟随她一起,为此齐昭干脆一个人都不留下。
方嬷嬷心细,生怕路上无趣,给和静带了不少的画册书本解乏,还将她喜欢的点心都准备了不少,正赶上风和日丽的天气,出了邵阳就是一片草长莺飞的美景,马车的帘子挂起,和静靠在窗边,饶有趣味的瞧着,手里还吃着晶莹剔透的葡萄。
周遭风景不错,久困宫中的人都觉得有趣,无人催促,就慢慢走着,游玩一般。
行了半日,队伍停下了,说是齐昭等人在前面落了灶台休息,方嬷嬷扶着和静下车走走,数年前走过时看见的风景,如今看来颇有几分物是人非。
和静寻了个阴凉处坐下,无所事事的往周边瞧了瞧,只见齐昭与一群大臣武将在不远处坐着,他坐的很高,认真听着面前的人说话,林清玄与端王却不见踪迹,反倒是陈斌在不远处溜达。
和静有些狐疑,却在齐昭看过来时转开身子假装什么都不在意。
“郡主。”蒙圩过来了:“这周围似乎不太平静,有人一直在跟随。”
和静悄悄往齐昭的放下一指:“林清玄和端王呢?”
“臣未看见,但是林家的几个男丁到是一直跟随在车队后面,并没有随同皇上左右。”
1471:朕是救你一命
“跟着车队?”和静往车队后方看去:“他们不跟着齐昭跟着我做什么?”
蒙圩垂眼:“居心不轨。”
方嬷嬷有些紧张:“这该如何是好?”
和静不语,她仔细想着,心里大概有了主意:“不用管他们,若是有事也不要掺和,权当不知道。”
“是。”蒙圩应了声,却不忘在和静的马车周围加强防备。
不一会儿,齐昭走了过来,他扶着腰间佩剑低头看着和静:“可想骑马跑一段?”
“不想,马车安稳,马背颠簸,我还是坐在车上的好。”和静摇着团扇,一如既往的冷漠疏离:“你自己往前走吧。”
齐昭不动,还伸手来拉她:“同乘一段路吧。”
他将和静拽走,方嬷嬷和蒙圩顿时担心,立马跟上,齐昭却不由分说的将和静掳上马背困在自己身前,不等任何人纵马就走。
和静怒道:“即便是担心被人刺杀,也不需要拿我做挡箭牌。”
“朕不是拿你做挡箭牌。”齐昭箍的很紧:“朕是救你一命。”
“救我?”
齐昭加快速度,说话的气息也随着马背的颠簸不再平稳:“朕不会留下淑妃的孩子,林清玄一早就知道,郑氏入宫之后没多久,他就拜访过端王,并为自己的孙子林啸与端王庶女定亲。”
“所以你是故意的?”和静顿时明了:“你故意让他知道你的确不会留下淑妃的孩子,好让他心无旁骛的帮端王?”
齐昭回头看了一眼追来的人:“是。”
“为何?”和静抓紧缰绳:“你并没有势力与他们俩为敌。”
齐昭沉默了许久:“所以朕要去上雍。”
和静扭头看他,他一贯都是那副冷冰冰的模样,让人难以看出情绪和心思。
所以要去上雍...他要借大魏的手重创端王与林清玄?那和救自己一命有什么关系?不想让自己成为他们手里的人质?
“扣住太后,不就是为了让朕听话吗?”齐昭已经甩开了跟随的人,只带着和静一人往前跑了很远,他稍稍放慢了速度,也腾出功夫说话了:“那朕应该比端王更好掌握对吗?林清玄也是你们的大敌对吧,既如此,朕便将这二位奉上。”
和静不语。
齐昭继续说道:“你是不是很疑惑朕为何愿意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朕告诉你,听话的狗和不听话的狼比起来,听话的狗更得朕心。”
“你就那么确定大魏会替你出手?”和静跟上他的思路了:“这属于齐国内政。”
齐昭笑了:“明仪公主还在齐国,我们快些,赶在她之前抵达上雍,你的舅舅们为了你,会出手的。”
果然,他还是在利用自己。
和静觉得万分可笑,不愿搭腔。
“在行宫照顾的你的那位情郎,也在上雍吧。”他在和静耳边阴恻恻的提了一句,惊得和静脊背发寒,齐昭微微低头,仿佛一块往外扩散的寒冰:“他会对你的危险视而不见吗?”
和静下意识的握紧缰绳,齐昭却没有逼问,只是语气平淡的开口:“朕能让人欺负你,自然也会知道你的一举一动。”
1472:别让朕撞破你的私情
“朕现在无比好奇,到底是谁,能让皇后身在齐宫多年,却心心念念不能忘却。”
他依旧是平常语气,和静却听出了浓浓的杀意。
男人都一样,容不得自己的女人对自己有半分三心二意,帝王更是如此。
齐昭突然勒紧她,在她耳边磨牙:“这次,不会是皇后的哪个舅舅了吧。”
说完,他扬手把和静丢下马,丝毫不顾忌她会不会受伤。
从奔跑的马背上摔落,和静一声尖叫就摔在了路上,眼前一黑,嗓间腥甜,她差点就此断气,却又被人极快的拉了上去,后背硌人的盔甲,让她勉强能辨别清楚依旧是齐昭。
捏住她的下巴,看着她嘴角的血迹,齐昭甚是满意:“故意劝朕来上雍,也是为了给魏国铺路对吧。”
“咳咳!”和静吐了血,衣襟上都是,她摔伤了胳膊,钻心疼痛让她无法抬起半分。
齐昭丢开她的下巴:“你最好祈祷,别让朕撞破你的私情,否则,朕便让你的情郎看着,你是如何尽正妻之责的。”
他勒马停住,将和静丢下马,也不管她独自在荒野是否会有危险,直接纵马离去。
等蒙圩带人追上来时,和静已经摇摇欲坠,强撑的最后一丝意识也消散不见,她倒在地上,吓得蒙圩几乎没了半条命。
再次醒来,已经是第二日中午,和静躺在马车上,方嬷嬷与另外两位嬷嬷守在身边,眼圈都肿了,见她醒了喜极而泣,立刻让女医过来细看。
和静有些恍惚,直到女医把了脉她才想起来一些事:“这是在哪?”
“去上雍的路上。”方嬷嬷擦着眼泪满是心疼:“皇上不许我们回去。”
和静早有预料:“没出什么事吧?”
“蒙将军说,林家男丁在得知皇上带走郡主后,就没有跟着车队了,郡主被皇上带走,蒙将军追去时他们也追去了,瞧见郡主独自在路边时似乎另有打算,发现蒙将军到了才从郡主身边离开的。”
和静试着抬手,发现动不了就放弃了:“那现在呢?”
“皇上就在前面。”方嬷嬷咬着牙,说‘皇上’二字时,几乎能把牙齿咬碎:“是否去通禀一声?”
和静想了想,重新闭上眼睛:“不用,别说我醒了,去找蒙将军,就说我内伤咳血,必须原地休息。”
方嬷嬷也不问原因,急忙去找蒙圩,蒙圩一听,便打马上前拦住齐昭。
“皇上,皇后娘娘内伤咳血,不能再颠簸了,否则必有性命之忧,还请皇上恩准,让皇后娘娘就地设营安养。”
他说话办事向来简洁明了,也不管齐昭身边还有其他人。
和静为何受伤,大家心里都有数,只是不说,如今蒙圩找过来拦路,依旧是所有人都保持沉默。
齐昭态度冰冷:“不会死,就继续走。”
“继续走,皇后娘娘必定出事。”蒙圩回答的斩钉截铁:“如果皇后娘娘出事,上雍兵马做不到视而不见。”
他对齐昭一贯没有好脸色,只要和静吩咐,他就执行到底,不计后果。
1473:驸马爷终于出气了
马车上,方嬷嬷哭个不停:“如今还是去上雍的路上,皇上还敢动手,就不怕被明仪公主问罪吗?郡主伤成这样,他也下得去手。”
“他自然是下得去手。”和静已经不愿意浪费时间去抱病喊痛了:“他一早就知道,兰儿陪着我在行宫,一直不说,便是等一个对我动手的机会。”
方嬷嬷心里一咯噔:“啊?那这...”
“既然已经动手,此事便不能善了。”和静稍稍动了动:“扎营之后,便按兵不动,着人返回邵阳,去找找六姨,她一定会去邵阳。”
方嬷嬷应了,瞧她气虚,急忙替她擦了擦脸让她休息。
没一会儿,蒙圩回来了,说是齐昭答应让和静就地安营扎寨休息,方嬷嬷总算是松了口气。
撇下他们,齐昭行进的速度更快了,他完全没有停下等和静的意思。
谁也猜不透他的心思,也无人敢去多问,他走,便跟着走了。
抛下和静走了两天,跟随齐昭行进的队伍便有了异样,可他根本不在乎,日日单枪匹马往前跑,其他人只有跟着他狂奔的份。
这些人想杀他,他知道,但他能做的就是一直往上雍跑。
他不能带着和静,速度慢不说,一旦他被抓住,和静就是人质,是端王与大魏和谈的人质,齐昭自然不许。
他要让和静被端王他们抓住,然后自己去上雍,只有这样,大魏才会为了救回和静出兵帮他。
至于对和静动手,除了撒气,也算是保她一命,不至于让人误会她对自己非比寻常,这样她的性命才算无虞。
与他想的一样,和静安养的营地被人林家的人团团围住,他们特意告知蒙圩,只要和静安分,就不会动他们半分,蒙圩也得了和静的话,按兵不动,坐看他们君臣厮杀。
齐昭离开四五日了,明仪才颠颠的抵达邵阳,晓得他们出发走了,立刻就要走。
穆珏自然乐意,林啸黏了他们一路,他早就烦了。
“那我们还绑他吗?”穆珏摸着腰上的绳子,时刻准备着。
明仪没吭声,她现在完全不知道齐昭君臣之间的事,真不好拿主意。
她还在发愁,林啸就找了过来,愤愤不平,完全不把明仪当外人,见面就说:“我祖父好生霸道,竟然给我定了亲事,我自己都不知道。”
“你祖父给你定亲,你还敢反抗?”穆珏找着机会就要刺他。
林啸越发生气了:“姐姐可知,我祖父竟然把端王家的庶女定给我了,我是嫡长孙,我为什么要娶一个庶女?”
他越想越生气,走到一旁又是踹椅子又是拍桌子,完全没注意到身后,已经把绳子拿在手里的穆珏。
他要娶端王的庶女,那不明摆着端王和林清玄一起玩了吗?
那齐昭现在不是很危险?和静不是很危险?
“筱筱。”穆珏回头向明仪确定。
明仪肯定的点头:“绑了吧。”
穆珏笑了,忍了一路,他早就按捺不住了,跳过去一脚踹翻林啸,完全不给他还手的机会,直接五花大绑打晕拖走。
“小子,出门在外记得管住嘴。”
1474:找到了主心骨
知道林清玄和端王勾搭在一起后,明仪立刻出发去追他们,刚离开邵阳就遇上了和静安排回来报信的小太监。
小太监不但说了和静交代的事,还把和静被齐昭打了的事一并说了。
“齐昭对郡主动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先前是扇耳光,如今便是直接动手,那日他将郡主丢下马,郡主现在还浑身是伤休养着呢。”小太监说哭了,跪在地上伤心不已:“郡主的品性公主是最了解的,她不会无缘无故去招惹齐昭,可齐昭对郡主的好坏全凭心情,高兴了就来说说话,不高兴就直接动手。”
明仪早已经脸色黝黑:“和静的伤势现在如何了?”
“女医瞧过,说是摔落下马时震伤了内脏,胳膊也摔伤了,必须静养。”小太监想了想:“齐昭丢下郡主独自走了,蒙将军说过,可能会有人袭击郡主。”
本来就很不爽的明仪听到这话直接炸了:“混球!”
他都知道端王与林清玄意图不轨,竟然还把和静丢下,不是存心用她做诱饵,逼大魏出兵吗?
“带路,去找你们郡主。”
她要先去确认和静安全与否,然后再找齐昭算账。
小太监急急忙忙的带路,一路骑马狂奔,生怕自己耽搁了时间让和静沾染上麻烦。
日夜兼程跑了一天一夜,明仪就到了和静扎营的地方,她根本没走多远就被齐昭丢下了,有蒙圩护着,也还算安稳。
联系上蒙圩,换了衣服,躲过外围监视的人他们顺利进去。
小太监带着明仪去和静的营帐,出来倒水的方嬷嬷瞧见她,一下子愣在原地,反应过来后一下子就哭了:“六公主,您可来了。”
明仪是她们的主心骨,她们早已经期盼了好几个日夜。
“先别哭。”明仪扶起她:“和静呢?”
说着话,她自行进了帐篷。
和静早已经听到方嬷嬷的声音了,满眼殷切的瞧着门口,看见明仪,立刻笑了:“六姨。”
明仪没说话,大步过去将她细瞧了一遍,然后搂进怀里心疼的不行:“我对不住你。”
“我没事的。”和静欢喜的不行:“六姨,我爹娘还好吗?”
“他们都好,就是记挂你。”明仪看见她受伤的胳膊了,越发心疼难受:“他打了你几次?”
和静微怔着咬了咬牙,低下头缓了一阵便抬头说道:“我的事不要紧,六姨,他故意留下我做人质,自己往上雍赶去,意图引诱上雍的兵马替他除掉端王和林清玄,你快想想法子。”
“我自有主张。”明仪越发心疼她了:“你回邵阳吧,不必到上雍去了。”
和静愣了一下,低头咬唇不语。
明仪等了一阵明白过来:“我会让兰儿去看你的。”
“不必了。”她还是拒绝了:“他驻守上雍,哪能几次三番离开?上雍乃是大魏边关,安危甚重,六姨不必为了我徇私,我明日就走,返回邵阳等待消息。”
明仪越发觉得对不住她,拉着她的手踌躇了许久,也没把心里的话梳理清楚说出来,只能作罢。
1475:竟然是一个瘸子
她没在和静这里耽误太久,当天夜里就出发了,林啸交由蒙圩看押,她和穆珏快马加鞭往上雍赶去。
次日一早,蒙圩以和静伤重必须返回邵阳为由拔营启程,林家人并未阻拦,他们不敢为难和静,只要她不往上雍的方向去,去哪都无所谓。
另一边,齐昭也在日夜奔波半个月后,也带着自己的几百个亲信成功与上雍兵马相遇,这里的将领都是大公主的人脉,虽然对齐昭这个皇帝亲自跑来求援觉得不可思议,但听说和静出事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就要出兵,却在队伍集结的档口,被孙玄策拦住。
齐昭对这个瘸子的印象很深,幸亏底下人说的不够清楚明白,再加上孙玄策行踪隐蔽,所以并没有确定他就是留在行宫陪伴和静的人,对他唯一的印象就是他说自己砍下了努哈达的人头一事。
“端王与林清玄谋逆,扣押皇后,皇上跑来求援,论两国姻亲之情,的确应该出手相助。”他扶着腰佩剑不苟言笑:“但此乃齐国内政,若无朝廷调令,上雍兵马不敢调动,皇上若是放心,便暂留上雍,由我等速速传信盛京。”
他谨慎的过分,完全出乎齐昭预料,瞧着他,齐昭深情款款的模样说来就来:“皇后虽然是大魏郡主,可她与朕琴瑟和鸣夫妻恩爱,现如今更是怀有朕的皇嗣,端王和林清玄岂能放过她?”
“皇后娘娘有了身孕?”
旁边的人惊呼,越发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孙玄策心中也是一咯噔,他看着齐昭沉默不语,心里却在反复计较。
如果和静真的身怀有孕,端王和林清玄是绝对不会放过她的,但是端王和林清玄不敢得罪大魏,所以和静性命无虞,可她腹中的孩子就说不准了。
若是他们对她腹中孩子下手...
孙玄策本能咬牙,身边的人忙道:“孙将军,郡主的安危最为要紧啊。”
他还在琢磨,齐昭便没了耐心,可他并没有将自己的着急表现出来,而且平静的说道:“林清玄的外孙女淑妃,如今也怀有身孕,朕很是担心,林清玄会为了淑妃的孩子,对皇后不测。”
他吃准了他们对和静的重视,所以有恃无恐,只要上雍兵马出发,即便端王和林清玄不想打,也没有退路了。
“速速禀告皇上,同时,加强戒备,明仪公主不日将到,届时请她决断。”孙玄策依旧说了这话,可他又接了一句:“我带人,前去保护郡主。”
他说完就走,其他人犹豫了一阵也按照他的安排去办,只有齐昭,瞧着他离去的背影,眼中泛起杀意。
他的直觉向他肯定,皇后心心念念之人,便是这个瘸子。
竟然是一个瘸子!
他万万没想到,一个瘸子,竟然挡在了他前面。
跟着出了营帐,瞧着井然有序的兵马,齐昭丝毫不关心,他搜寻着孙玄策的身影,直到看见他从一处帐篷里出来,已经卸了盔甲换上便装,带了十几个同样换了便装的人,上马就走。
那般着急,恨不得立刻飞去和静身边护她周全。
1476:除了自己谁都可以牺牲
“此人是大魏皇族?”他看向身边的将军。
将军没那么多心思,大大咧咧的就说了:“他原是九王爷,后来被削爵改姓,原名长孙兰。”
长孙兰。
齐昭想起坤泽宫里那些画,想起了院子里的花草,想起了和静衣服上的花样,想起她罗帐被褥枕间的绣花。
兰草,全都是兰草。
睹物思人!日夜不断!
还真是深情厚谊难以忘却!
齐昭勃然大怒,作为帝王的尊贵与高傲,被这三个字冲击了支离破碎。
可他并没有立刻爆发,而是带着自己的亲信离开上雍,自称要去救皇后。
他不能等明仪抵达,他很清楚明仪是不会让上雍兵马掺和齐国内政的,所以,他只能采用激将法,只有他做出不顾性命的样子,和静的舅舅们才会着急,才会按捺不住。
而且,他现在跑出上雍,端王和林清玄会误以为上雍没有接纳他,而大胆动手。
显然,他的计划成功了,一直埋伏在上雍城外的追兵发现他之后立刻动手,齐昭心思一沉冲了上去,即便明知不敌有可能会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他也没有退缩。
厮杀将他包围,人潮将他淹没,他奋力拼杀,心里却不免狐疑为何孙玄策没有被这堆人马拦截,可他根本来不及细想。
上雍兵马看得见他们的交战,却迟迟不见出营,他必须硬抗着,直到上雍兵马出来。
他的人被杀的七零八落,齐昭自己也被团团围住,林清玄与端王一向谨慎,他们俩并未露面,但他们的亲信却在一丝不苟的执行着他们的每一个安排。
“请皇上回营!”
一声大喊,便是活捉他的信号,几十条壮汉向齐昭扑来,他急忙后退,却被长枪挑翻在地,身上的盔甲反倒成了累赘,沉重的让他无法灵巧躲开,只能任由两三个大汉将自己死死压制在地上。
“啊!!!”
齐昭绝望长啸,他不服输,也不相信自己竟然这样就败了。
就在他绝望之时,冲天的喊杀声比地面震动先行一步让他感知到,压在身上的壮汉匆忙离开,周遭厮杀一片。
扭头一看,是上雍兵马出营了。
齐昭躺在地上,满身狼狈,却笑得张扬得意。
他赌对了!
上雍兵马出营,以最快的速度与齐国叛军打在一起,叛军节节败退,危难之际,齐国边关大军出动了。
上雍兵马出营,齐国边关大营绝对不能坐视不理,两军交战,无可避让。
齐昭就在这混乱中抽身而退,身边残留了数十人跟随,他们跑远后方才停住,瞧着突然厮杀在一起的人,面无表情。
边关大营里面有端王和林清玄的人脉,只求这次借着魏国的手,将他们通通血洗。
混战开始便不能消退,惨败的叛军亲信眼看有边关大营助威,势必不会轻易放过上雍兵马,端王与林清玄不在,无人做主休战,他们便只能一直打,直到做主的人出现。
趁着这个机会,齐昭走了,他要返回邵阳,等候自己的勤王大军。
1477:算计到本宫头上你也配
数月前,知道林清玄与端王勾结在一起后,齐昭就有了计划。
他要绝处逢生,放手一搏。
故意邀明仪到上雍会盟,为他们起兵制造机会,对郑央依旧百般宠爱,不让任何人察觉他已经发现了林清玄的不忠,然后又抛出诱饵,抬举淑妃,再让淑妃伴驾,好让林清玄下定决心的为端王办事。
出发前的举棋不定,虽然有活捉明仪失败担心被问罪的原因,可那时,他也在秘密调集兵马勤王。
这一路上,他给足了端王和林清玄机会,独自先行,甩开侍卫,让自己看起来像一只恶意随意拿捏的丧家之犬。
留下和静做诱饵和人质,也是他计划以内的事,除了她,无人能让上雍兵马出手。
至于对她动手...一时气急罢了。
每一步他都算计好了,包括夏侯雍说明仪会去邵阳,他也算计好了,所以才一路拼了命的往上雍跑,就是为了赶在明仪之前,将上雍兵马逼出替自己清洗叛臣。
现在回去,勤王大军抵达,他便可以一举掌握朝堂,然后反扑端王与林清玄。
至于向明仪交代的事...他相信,在大魏大军全都南调的形势下,明仪即便恼怒上雍大军招惹麻烦,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南北开战。
所以,齐昭有恃无恐的折返邵阳。
另一边,孙玄策与明仪擦肩而过后,直奔邵阳而去,他为了不错过任何线索,一路上都循着车队留下的痕迹前行,齐昭就比孙玄策慢了半日,而且他为了不撞见叛军,一直走的都是近道,理所当然的与明仪撞了个正巧。
明仪没见过齐昭,并不认识他,但是穆珏认识,远远看见他就认了出来,立刻一声大喊:“齐昭!”
齐昭本能的紧张,转身看向他们俩,还未看清是谁,就被人一脚踹下马背,摔在地上来了个狗啃泥。
跟随的人还来不及保护,一根马鞭就缠在了齐昭的脖子上,将他直接从地面拽起来,让他濒临窒息。
“齐昭?”明仪居高临下看着他,手里的马鞭一拉,便让齐昭爬跪在地。
齐昭狼狈的抓紧马鞭,脸色因为窒息而涨红,他看着明仪,着实不知道她是谁,张着嘴翕动了数下,却说不出一个字。
“狗东西!”
明仪低骂一声,驾马就走,齐昭无法解开缠在脖子上的马鞭,被迫原地一个跟头,被明仪拖拽着跑了数十步,就在他脖子几乎断裂之时,马鞭松开了他,却宛若灵蛇一样,狠狠抽在他脸上,在他脸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血痕。
齐昭滚趴在地,嗓子火辣辣的疼痛,身上也多了十几处几乎能看见骨头的擦伤。
他的人被穆珏拦在身后,他孤立无援,趴在地上毫无还手之力,任由明仪驾马围着他转圈。
“当真是薄情寡义自私自利,为了你自己的利益,当真是可以毫无下限的牺牲任何人。”她声音阴冷,萦绕在齐昭头顶仿佛一个索命修罗:“算计到本宫头上,你也配?”
1478:皇后娘娘雷厉风行
本宫!
齐昭将这两个字听得清清楚楚,他拼尽全力看着在自己身边走动的女人。
高贵,美艳,她身上仿佛燃烧着烈焰,让人抑制不住去顶礼膜拜。
“明仪...公主?”齐昭喊出了那个自己又敬又怕的名字。
明仪没有应声,而且看向走过来的穆珏:“留他一条狗命。”
“这个好办。”
齐昭被这个明朗的声音吸引,他还没来得及看看是谁,就被穆珏提了起来,驾马跑了十几步,扬手丢进了山沟里,顺着山沟一路下翻滚落,撞在树干上时,他已经不省人事。
明仪懒得管他,生死由命,她现在必须立刻去上雍。
勤王大军比齐昭预料的时间来的更快,和静的伤势半好,勤王大军离着邵阳就只剩下三百里路了。
齐昭不在,端王和林清玄都不在,整个邵阳能做主的人都不在,为此襄王就来了。
他是端王的人,但没有端王那么嚣张,最喜欢做表面功夫,这个时候也不忘假模假样的进宫请示和静。
“皇后娘娘,如今皇上去了上雍,却突然来了这么多兵马,居心不良,不知该如何处置?”
和静坐在凤椅上,瞧着他神色木然:“他们自称奉诏勤王。”
“只怕是矫诏。”襄王意有所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下令他们各归其位的好,朝廷可以既往不咎。”
既往不咎?
仅凭这四个字和他语气里的急迫敷衍,和静便确定那些兵马就是来勤王的了,而且极有可能是齐昭事先就安排好的,她沉思了许久才道:“传本宫懿旨,着令勤王大军于邵阳城外驻扎,等皇上回来了再做处置。”
“皇后娘娘。”襄王有些着急:“此举不妥。”
和静看着他:“本宫年轻不当事,还请襄王留宿宫中,好替本宫随时拿个主意,来人,请襄王住下。”
为了不耽误自己办事,她根本不招人商量,而且明目张胆的扣人,襄王完全没有预料到,早已经安排好的太监们一动手,他便没了反抗的机会,只能大喊着不合规矩被人拖拽了下去。
处置完襄王,和静也没忘了其他人:“将淑妃禁足寝殿,不许任何人探视,传旨城防营,围困林府,一干人等全部扣押,女眷幼童入宫,以防不测。”
“是。”方嬷嬷立刻亲自去传达消息。
她放过了端王府,不为其他,只因端王身份特殊,动了他,势必会跳出一大波人来为他求情说理,这种时候,少一桩麻烦,事情便会安稳一份。
她以最快的速度处置了所有的事情,有些人甚至没有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想闹事,城外的勤王大军和蒙圩等人都不是摆设,为此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是一个个都对和静雷厉风行的处事心生畏惧。
上雍方向,明仪也到了,她立刻下令撤兵回营,先问清楚缘由,然后由穆珏领兵,以应允齐昭求援为借口,孤军深入,绕开齐国边关大军突击叛军主力。
好好的和谈,成了替齐国收拾烂摊子,计划被打乱的夏侯雍不敢坐以待毙,迅速出兵勤王,生怕速度慢了,便错失利益好处。
1479:齐昭告诉你我怀孩子了是吧
齐昭所有的安排打算,都在和静返回邵阳主持大局时被完全接手了过去,他去过上雍,大魏出兵也是打着他的名号,端王和林清玄要用齐国内政的借口来拒绝大魏也没办法成立。
如今,夏侯雍又掺和进来,端王只能下令齐国边关大军进攻上雍,以迫使上雍兵马回援,给自己逃跑争取足够的时间。
他们回不去邵阳了,只能另行往其他地方去。
两国边关一片混乱,齐昭不知所踪,和静安顿下勤王兵马之后再无动作。
齐昭对她名声的栽赃这个时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臣们不听她的了,她也没办法去插手朝政,只能待在后宫。
“大臣们商议,由兵部调令,让勤王大军速速接应皇上,只留下了五万人在邵阳守备。”方嬷嬷站在一旁说着自己打听到的消息:“暂时无人为襄王求情,他毕竟是端王的人,如今端王和林清玄谋逆已成定局,那些人也不敢这个时候为他说话。”
和静手握书卷站在窗边,听她说完也没吭声,齐昭失踪,下落不明,人人都怀疑与端王与林清玄有关,要不是后宫还有几位后妃身怀有孕,只怕那些大臣就要另择贤主了。
“郡主。”方嬷嬷十分担忧:“皇上若是不能回来,倒也不算一件坏事,再有几个月,后宫便会多出好几位皇嗣,只要其中一人是皇子,郡主便可以拥立为帝,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
和静立刻呵斥:“胡说八道。”
方嬷嬷吓了一跳:“奴婢失言了。”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没有盖棺定论之前别什么都说。”和静看着院子里的人:“大魏现在全力追杀叛军,就说明齐昭还活着,我们也不必多管,否则只会惹祸上身。”
方嬷嬷应了声:“那调动勤王大军的是郡主也就不管了?”
“随他们去办,大魏已经已经直接干涉,我再插手,便是居心不良。”她晓得分寸在哪,方嬷嬷也就不在强求。
任由齐国大臣折腾了几日,蒙圩送消息入宫,孙玄策到了。
他会来邵阳完全在和静的意料之外,为此知道消息后,激动的情难自禁,恨不得立刻出宫去见他,幸好被方嬷嬷劝住。
正值敏感时期,他的身份不能暴露,为此耐心的等候了两三日,蒙圩按例入宫时,孙玄策才乔装打扮跟着他进宫。
坤泽宫的人早已经被打发走了,蒙圩也在院子里停住,孙玄策独自进殿,刚看见和静她就扑了过来抱住他。
“你怎么来了?”
“你可还好?”
两人同时问出声,和静高兴的只顾笑,孙玄策沉默了一会儿又问:“你可还好?”
“嗯,我很好呀。”她仰头看着孙玄策,眉眼间都是欢喜:“你怎么来了?”
孙玄策稍稍放心:“齐昭说你被扣下做了人质,我担心你与腹中孩子安危,就来了,大军不能调动,但我是以自己的名义来了,并不妨碍。”
“什么腹中孩子?”和静隐约懂了他的意思:“齐昭告诉你我怀了他的孩子是吗?”
1480:兴许今晚不走了吧
孙玄策将她鬓边碎发梳理到耳朵后面:“无妨,你的安危最重要。”
“不是,我没有怀孕。”和静急忙拉着他的手摸自己肚子:“我和他没圆房。”
孙玄策把手拿开,看她神色紧张,伸手将她抱住:“你的安危最重要,我只要你平安就好,其余的不重要,若有我也不介意,若无便是一个惊喜,我也心疼你,为我尽心到如此地步。”
“我没有和他圆房。”和静重复着自己的话:“我恶心他。”
孙玄策将她紧紧抱住,并没有回答她的话,他只想静静的抱着和静,将她护在自己怀里。
相拥许久,孙玄策才将她放开,却依旧拉着她的手与她一同坐下,认真看着她说道:“我听说上雍兵马与齐国边关大军交锋,前些日子上雍兵马追着叛军打,边关大军突袭上雍后才撤回去的。”
“我知道,边关大军飞鸽传书给兵部,我都知道了。”和静一直笑盈盈的看着他:“你被骗了,齐昭完全没安好心,你还被骗了,这次回去,必定挨罚。”
他老实憨厚的回答:“那我也愿意,我若不来,你真的出事了怎么办?”
和静心中一暖:“我会护好自己的。”
“我走之后,他对你可还好?”孙玄策用手背轻轻的磨蹭她的脸:“齐昭的女人多,必定委屈很多,他又一向不待见你。”
和静笑盈盈的摇头:“我很好,心中无宠,随他与其他女人如何,都与我无关,我有大魏做后盾,他对我总有顾忌,不敢对我太过分的。”
“他把你丢下做人质。”孙玄策觉得她傻:“至你于危险而不顾。”
和静还是笑:“你不是来了吗?”
“我若来迟了呢?”孙玄策在她腮帮子上捏了一下:“不要傻笑了,故作开心,他对你很不好,对吗?”
和静飞快摇头,并不明说,而是问道:“你打算何时回去?”
“上雍...”
“再过半个月,就是我的生辰了。”和静抢了他的话头,拉着他的手小心翼翼的询问:“多陪陪我好不好?”
她一副娇柔女儿态,孙玄策稍稍犹豫就答应她了,和静立刻起身,再度扑进他怀里抱住他。
“我就知道你对我有求必应。”
避开的方嬷嬷瞧瞧进来看了一眼,见他们相拥在一起,又赶紧退了出去。
门口的蒙圩一直背身等候着,听见动静后轻声说道:“时辰马上就要到了,是否提醒一声?”
“兴许今晚不走了吧。”方嬷嬷猜测着说,心里也十分希望孙玄策能留下。
蒙圩愣了一下,没吭声。
不一会儿,孙玄策出来了,他走到方嬷嬷面前,郑重其事的抱拳:“和静身边无人照应,衣食住行还望嬷嬷费心周全。”
方嬷嬷受宠若惊,急忙蹲下:“公子言重了,伺候郡主是奴婢的本分。”
“劳您费心。”孙玄策依旧客气,说完才跟着蒙圩一块离开。
方嬷嬷急忙进屋,见和静靠在窗边,笑盈盈的拿着她最宝贝的玉佩,心里也跟着松了口气。
1481:齐国还是有威胁的
齐国内乱的消息传回盛京,并没有耽误大魏南下的步伐,吴越已经彻底攻入蜀国,蜀国使臣也与三王爷交涉完毕,开始帮助大魏修建入蜀的道路,穆祯与段玉柏的中路大军率先出击,直取吴越西部,截断吴越大军的攻击,周玉清则带着大军直接南下,目标就是吴越都城。
明仪和穆珏都在上雍,为此三王爷根本不操心上雍的事,但出于谨慎,他依旧来请示小皇帝。
小皇帝还在描红写字呢,即便他来了也没停笔,赵秋容坐在一旁摇着团扇监督陪伴,见他来了便起身走到旁边去喝茶。
“皇上可知道齐国的情况了?”
小皇帝拍拍桌上的折子:“萧丞相已经告诉我了。”
三王爷又呈上了一份折子:“这是近几日的情况,齐国勤王大军调动,将叛军逼往营盘山一带,边关大军也由朝廷接手,但齐昭依旧下落不明。”
“那他会死吗?”小皇帝歪着头,丝毫没注意到笔尖的墨汁马上就要低落在他刚刚写好的纸上。
三王爷立刻上前一手盖在他面前的纸上,另一手拿走他的毛笔放在一旁,手背上沾了墨汁也没在意,一边替他将写好的纸放在一旁一边说道:“可能性不大。”
“我记得姑姑说,齐昭活着更好一些,他的猜忌心和翅膀不硬性子要强的脾气,迟早会成为孤家寡人。”小皇帝跳下凳子去拿干净的湿帕子给三王爷擦手。
三王爷笑了笑:“那皇上觉得,如今怎么办更好?”
“唔...”他回去坐好,若有所思的看着三王爷:“其实我觉得,齐国已经没有威胁了,根本不用怕。”
“非矣,皇上可听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话,齐国称霸中原数百年,国力雄厚,名将辈出,力压大魏上百年,若非其皇室争权,齐国大军早已经踏进大魏国土。
如今齐昭猜忌多疑,一心摆脱端王控制企图执掌大权,误用林清玄给自己增添麻烦,依仗草包陈斌,不懂得朝堂权衡,内讧导致二十万齐军身死,这些虽然让齐国国力一落千丈,但并非大魏可以轻易攻克的。
为此,先前拿下吴越与蜀国,再全力发兵齐国,大魏才能将伤亡降到最低,否则,便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届时一旦有人居心不良,大魏便是徒为他人做嫁衣了。”
他耐心的解释给小皇帝听,小皇帝没吭声,低头看看自己晃悠的脚丫子,又抬起头:“那要派兵增援上雍吗?”
“暂时不需要。”
“还是增援一些吧。”小皇帝双手放在桌上:“先生说过,齐国最喜欢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就对大魏动手,我觉得那个齐昭有点毛病,万一他就是这样想的呢?”
三王爷想告诉他齐昭即便平安回到邵阳,也不干这个时候对大魏动手,否则,便是给叛军机会。
可他想了想又没说,点头答应下来,说是会安排两万人增援上雍。
小皇帝却上万人还没什么概念,听着觉得挺多,他就没有多问了。
1482:你是我一个手指头都舍不得碰的人
大魏抱着看热闹的心态面对齐国乱象,齐国上下都很紧张,就连后宫妃嫔也过得战战兢兢,唯有和静没有半分担忧之状。
她与齐昭的关系本就不好,齐昭的死活对她来说也不是特别重要的事,如今齐国大臣们防备着她,她什么也做不了,便一心一意的准备自己的生辰一事。
孙玄策向来说到做到,她生辰这日的确进宫了,和静画画,他便在一旁研磨,两人都不说话,气氛却安静祥和。
方嬷嬷给和静做了她最喜欢的点心端过来,放下就赶紧退开,生怕打扰了他们。
瞧着她落笔,孙玄策只觉得恍若隔世。
“如何?”和静握着笔看向他,眉眼含笑等待夸奖:“我觉得极好,今日的磨也好。”
他笑了:“画得很好。”
“那这幅画你收着。”和静放下笔去取竹片晾画:“算是我赔罪,等你回去受罚,也好让这幅画陪着你。”
孙玄策不语,瞧着她忙碌突然问道:“我听说齐昭迟迟没有消息,齐国朝中已经有了另立新帝的风声,齐昭同辈的兄弟不少,如今好些人都不安分了,你知道吗?”
“知道,他们必然是要闹得,没什么大不了。”和静很平静:“皇位唾手可得,换做谁都会动心的,前些日子还有人上折,请我以正宫皇后的身份下旨,让几位王爷主持政务大局,我知道他们想要夺权,所以给拒绝了。”
孙玄策心情复杂:“你想替齐昭守好皇位?”
“不是呀。”和静语气轻松还笑了起来:“这个时候换个人做皇帝,和端王他们没有那么大的仇恨,很有可能谈和,这样一来,大魏不是白忙活了吗?”
她心里对利害计较的很清楚,孙玄策憋不住了,说道:“与我离开吧,趁这个机会,可好?”
“时机未到。”和静拿着竹片站在桌前:“齐国现在虽然内乱,国力也大不如前,但是只要我还在这里,大魏任何时候想要吃下齐国,都可以以我为借口发兵,我若走了,大魏理亏,再进攻齐国,会让齐国民怨沸腾的,收服国土容易,收服民心难。”
她将画用竹片夹住,孙玄策便起身替她挂在垂下的线上,趁她整理的功夫抱住她,再次说道:“齐国已经无救了,走吧,跟我走,我们回上雍去求姐姐原谅,让她放我们离开,不要留在这里了,我知道他打你了,而且不止一次,知道你几乎被他打死。
你是我一个手指头都舍不得碰的人,为何要留在这里被他虐待羞辱?即便有家国大义压在肩头,我们也自私一次,就这一次,好不好?你别想着大魏如何齐国如何,就想想我们如何,可好?”
“我是来...联姻的。”
“不,不要再提这件事,我们已经牺牲了几年了,足够了,大魏现在不需要你来维持和齐国的关系,齐国现在什么都不是了。”孙玄策让她转过来:“跟我走,今晚就走,我带你回上雍。”
1483:齐昭突然回来了
他非常坚持,一副不带走和静誓不罢休的模样。
和静知道,是近来齐国的异动让他不安,所以才会如此,她想劝说孙玄策自己无事,却又冒出半分私心默认自己与他离开。
两人还在相顾无言,方嬷嬷就慌慌张张的跑进来,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郡主,皇上回来了,马上就到坤泽宫门口了。”
“什么?”孙玄策与和静都惊了,他们俩急忙分开。
和静拉着孙玄策,四处找地方让他藏一藏:“就说我在午睡,先去多挡一阵,兰儿,你来这里。”
“不用。”孙玄策杵在原地:“我见齐昭就是,无妨的。”
和静急了:“怎么会无妨呢?齐昭猜忌心最重,若是让他知道了你我的关系,他绝对不会放过你的,你躲起来,快点,快!”
她把孙玄策推进卧房,让他藏在自己更衣的地方,拉好帘子,还没出内室,齐昭就直接进来了。
他的样子把和静吓得半死,头发脏兮兮乱糟糟,胡子拉碴,身上的衣服更是破破烂烂,浑身恶臭犹如乞丐,手上绑着一根沾满了血渍的布条。
他从凌乱的头发后目光如炬的看着和静,没有威压和愤怒,反而十分平静,平静之下还藏着几分欣喜,“和静,幸而有你,替朕稳住局面。”
说着,他张开胳膊要将和静拥抱入怀,和静立刻侧身躲开,她强压住心里的紧张问道:“既然回来了,便先去处置自己的事,如今的局势乱成一团。”
齐昭心情很好,看着她,没有针锋相对的反驳:“好。”
他折身离开,出门时扫向和静画画的桌子,桌边有张凳子,边上还有半盏茶。
显然,她这里有人,一个能在她画画时陪在她身边说笑的人。
但齐昭并没有拆穿,嘴角噙着笑,意味深长的离开。
等他出了宫门,和静这才赶紧把孙玄策拉出来,她稳住心神瞧着孙玄策,几次欲言又止才说道:“你快走,离开邵阳。”
“他回来了,邵阳必有腥风血雨。”孙玄策拉住和静:“我们现在就走,我能带你出去。”
和静连连摇头:“带着我,你出不了宫门的,快走,快些啊。”
她催促着把孙玄策往外赶,吩咐方嬷嬷带来蒙圩,亲自送他们出去。
孙玄策被蒙圩拉走,方嬷嬷不敢带着他们走人多的地方,只能带着他们往宫人们时常出入的地方走去。
和静吓得心惊肉跳,坐下后才看见桌上的茶盏,顿时心头一凉。
过了许久,齐昭身边的太监金宝来了,恭恭敬敬:“皇后娘娘,皇上请您到御书房去。”
“御书房?”和静有极度不好的预感:“那是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后宫不得干政,本宫过去不合适。”
金宝依旧恭敬:“皇上好不容易才回来,想来是有许多的话要与娘娘商议,如今的情况,娘娘才是皇上最为信任的人呢。”
和静不语,她犹豫了许久才起身,出门上了轿辇,心里依旧无法平静。
另一位嬷嬷赶紧说道:“今日是娘娘的生辰,皇上又逢大吉,不如准备些茶果点心过去。”
1484:帝王的阴晴不定
和静随她安排去了,慢慢悠悠的到了御书房,在门外犹豫了许久才进去。
齐昭已经沐浴更衣,穿着一身玄色的衣裳坐在桌后,瞧见和静便扬起笑意站起来亲密的迎她:“快坐下,朕与你商量件事。”
“何事?”和静被他弄得不寒而栗,本就心虚,为此处处都不舒服。
她在一旁坐下,齐昭也坐在了龙案后,他一直噙着笑,脸色意味不明:“这次去上雍,多亏大魏援助,才能逼退叛军,这份恩情,朕心里记着呢。”
包括他重伤滚落,险些在荒郊野外一命呜呼的事。
“你扣下林府的人,还囚禁了襄王禁足了淑妃,都做的很好,包括安顿勤王大军,都在帮朕,不愧是朕的好皇后。”他再次起身走到和静面前,撑着椅子扶手看着她:“和静,朕很喜欢你这一点,处变不惊,让朕可以安心。”
和静很反感这样的禁锢,她靠着椅背,垂眼木然:“在其位谋其职,尽心而已。”
“是啊。”齐昭勾住她的头发:“你若一直这么听话知道分寸,朕怎么会舍得对你动手呢?朕是天子,只需要臣服和顺从。”
和静十分抗拒:“那很抱歉,我学不会。”
“可你帮了朕。”齐昭丢开她的头发走到龙案边,手指抚摸着冰凉的玉玺,声音低沉:“过几日,朕要亲自去往祖庙,让大齐百姓都知道朕无事,好让他们安心,你是皇后,与朕同去,接受万民朝拜。”
他太过反常,和静本能的警惕,她没拒绝,也没办法拒绝。
齐昭的阴晴不定她早就领教够了,他可以打你,可以疼你,可以对你笑,也可以让你死的不明不白。
帝王的阴晴不定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可以前一刻将你打个半死,后一刻对你款款深情。
你不能有任何情绪,只需要顺从他的安排,他要让你笑你就得笑,要让你哭你就得哭。
他喜欢主宰你的情绪,却又不允许你产生半分抗拒。
这样的人,可怕又可悲。
去祖庙的事准备的很快,端王已经彻底被打成了谋逆之人,他所有的党羽也被下狱,林家满门被扣,林清玄最好的大孙子林啸也在手里,齐昭现在一人独大,再无人掣肘。
一路上,方嬷嬷心里都不安宁,她跟随在车边,时不时瞧一眼銮驾。
齐昭非要和静与他同乘,也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
今日,和静穿的翟衣,庄重华丽,她静默的坐在一旁,如同一尊木偶,一路上安静的几乎连呼吸都消失了。
齐昭看了她几次也没说话,心里反反复复的思量着自己的安排可有纰漏,也没忘记瞧一眼銮驾外面,是否有陌生身影混入。
冠上的琉珠随着马车的颠簸而晃动,将他阴沉的脸色搅得越发支离破碎。
突然,马车不轻不重的颠了一下,一直在发呆的和静身子微微一抖,手里的玉珠串掉了,她眨了眨眼睛,弯腰去捡,齐昭却替她捡了起来,拿着玉珠串在手里把玩,似乎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