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亚鲁希特尔曼的算计
截至目前为止,入驻失乐园的玩家人数也才八十来万,而被驱逐出境的玩家人数却接近二十万。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误认为雕国和蚌国所属的玩家,占了失乐园总玩家人数的四分之一。
实际上并不然。
差不多七成左右的玩家,是在一知半解甚至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其中的,比如为他们提供各种素材之类的。
因此,这类玩家虽被驱逐出境,可在役期期满以后就能重新回到失乐园当中,并透过地下空间层领地附属的居留权常驻在失乐园。
平白无故被逐出失乐园三、五个月的时间,这些玩家和势力有多么地气恼也就可想而知,恨不得与之划清界线的他们,怎么可能会再掺合这些事?
雕国和蚌国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召集人手的时候,自觉地避开了这些人。
问题来了!这些玩家分处不同的国度,该怎么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呢?
很简单,就是让这些玩家一同转换国籍,然后降生在同一个国家。
于是,雕国和蚌国就将目光落在美索乌克达地区上面。
新国度的开放,是依照各国玩家当初在剿匪任务中的表现来决定的,该地区的盗匪是由哪一国玩家清剿的,该地区便向该国玩家开放。
由于一国玩家在同一时间只能前往一个地区进行剿匪的动作,所以各国玩家最一开始的时候都选择独立进行清剿,然后独占该地区的入驻权。
因此,《帝望》里同时对两个含以上国家开放的地区可谓寥寥无几,且大多都是比较亲密的那种战略同盟。
唯一的例外,就是最后集结蓝星各国大半玩家才搞定的美索乌克达地区,而这也导致美索乌克达地区成为《帝望》里面,唯一一个同时对所有玩家开放的【新国度】。
转换国籍并前往其它国度发展,虽会使等级、身体素质、该国的功勋和个人声望被重置,已就职的职业也会被封印,需要重新就职才能将其所具备的招式技能和特性激活,就连玩家在原国度获取的特有装备、道具和资源都会被一并回收掉,但却不是全无好处可言。
首先,玩家的资质和生命层次不会因为转换国籍而被重置。
也就是说,玩家们在恢复既有的实力以前,只要等级提升至上限,便会自行激活转生后之属性,无须再次进行转生。
其次,玩家们在转换国籍以前,因死亡复活等因素折损的气运,将会被弥补回来,只要玩家们悠着点儿,别像刚进入《帝望》时那般作死,达到甚至超越既有的水平,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第三,既有的职业所拥有的招式技能,虽然处于灰白状态的禁用状态,却不代表玩家当初在修习这些招式技能时,所掌握的种种技巧也会被禁用。
换言之,玩家们若已将这些招式技能给吃透,其实还是能够施展得出来的,只不过缺少职业特性的加持,其威力和实际效果什么的会比较差。
第四,玩家们在转换国籍以后,能获得一次更改自身姓名和ID的机会。
这一点,对后来才进《帝望》的玩家来说,或许没什么吸引力可言,可对前几批进入《帝望》的老玩家来说,就显得格外地吸引人。
因为这些老玩家们没少在姓名和ID上面被《帝望》诸国原住民NPC刁难。
于是,这些玩家在将手上的资源处理掉以后,便相继进了美索乌克达地区,然后组建起一个全新的工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五万多名玩家以外,雕国和蚌国还让现实中的一些大拿进入《帝望》,然后加入美索乌克达地区的这个工会。
这些玩家的学历虽然不错,各项实验也做得有模有样的,可是和这些大拿相比,就显得格外地不堪。
之前没有这么做,是因为失乐园存在着准入门槛,这些大拿的专业能力虽强,可要他们和年轻小伙儿们在《帝望》里争锋,未免太过为难他们了。
也就是说,当初让这些玩家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在失乐园进行各种实验,只是不得已之下的一个做法。
他们的实验进度偏慢,至今没能拿出一个说得过去的成果,也与这方面的因素有关。
不过这是题外话,在此暂且带过。
雕国和蚌国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在亚鲁希特尔曼的预料之中,又或者该说,他们从一开始就中了亚鲁希特尔曼的算计,使他们不由自主地照着亚鲁希特尔曼的谋划在做行动。
亚鲁希特尔曼会让雕国和蚌国把人往美索乌克达地区带,是因为局势混乱的美索乌克达地区,非常适合他们在私底下整这些东西,让他们选择在这里扎根可谓合情合理,较不容易引起他们的疑心。
与此同时,也方便亚鲁希特尔曼进行各种谋划,不管是收买这些玩家,把这个工会发展成他的附属势力,还是窃取他们的研究成果,用来强化他麾下的那些原住民NPC,又或者藉由他们激化蓝星各国玩家之间的矛盾,都是不错的一个选择。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亚鲁希特尔曼这么搞,就不怕曝露他的存在吗?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是他的大本营,《帝望》里最著名的混乱之地美索乌克达地区。
亚鲁希特尔曼在经过这么长的时间观察以后,算是将三大国所拥有的权限给琢磨出了一个大概,只要亚鲁希特尔曼小心一点儿,要想避开三大国的数据监控并不是什么多困难的事情。
因为三大国只能监视玩家的大致行动,比如去了哪边,又与谁接触之类的,至于玩家在这个过程中,到底讲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三大国那边就不得而知了。
重点是,三大国对玩家的监视,还有范围和距离等方面的限制,越是荒凉无人迹的地方,三大国所能获取的讯息也就越少,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数据丢失,定位不到玩家的情况。
要知道,亚鲁希特尔曼手底下可不单单只有盗匪存在,私底下还控制着好几个原住民NPC势力呢!
在其它地方不好说,在美索乌克达地区嘛……
亚鲁希特尔曼有把握让三大国对玩家的数据监控对他,跟睁眼瞎子一样形同虚设。
这便是亚鲁希特尔曼敢让雕国和蚌国把人丢到美索乌克达地区的底气。
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得不说,亚鲁希特尔曼对人性的把握确实还挺可怕的,在洞悉雕国和蚌国的心态和想法以后,只是丢出了几个棋子,传递了些许讯息,便不费吹灰之力地撬动雕国和蚌国,让他们照着他的想法行动。
只是亚鲁希特尔曼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算计来算计去,最后却是将自己也给搭了进去。
移植精灵宝可梦的血脉和器官,虽能使人的身体素质获得一定的强化,并使其能量感知和运用等方面的天赋获得一定的成长,但一来提升幅度并不高,二来会在身上留下一股难以被驱逐的,源自于精灵宝可梦的怨气。
被这种怨气缠身的人,无法获得精灵宝可梦的青睐就算了,还有可能引来精灵宝可梦的仇视,基本上算与精灵类职业绝缘。
为了这一点好处,却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不划算。
在了解这一点以后,包含亚鲁希特尔曼在内的大多数玩家,基本上都会将移植精灵宝可梦的血脉和器官的选项给排除掉。
因此,玩家们基本上不会在这方面花太多的时间、心力和资源,就算真的要搞,也是在精灵宝可梦的改造和强化方面下功夫。
相较之下,移植魔物的血脉和器官就要好上许多,至少身体素质的提升幅度要比移植精灵宝可梦的血脉和器官来得大。
不同层次和种类的魔物,其血脉和器官所能带来的增益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其增益多集中在力量、速度和肉体防御能力等三个方面,对于近战类职业者而言,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虽然说,移植魔物的血脉和器官也会沾染上魔物的怨气,容易引来魔物的注意和攻击,可影响终究要比前者小上许多。
毕竟,玩家们在讨伐魔物的过程当中,本来就会沾染上类似的怨气,差别只在于讨伐过程沾染上的怨气,会随着时间消散或沉淀,只有在战斗状态下才能被魔物察觉,而这类源自于移植魔物血脉和器官的怨气,则会无时无刻地缠绕在移植者的身上。
在魔物的眼中,受这类怨气缠绕的人就像黑暗中的火把,十分地显眼。
感受到威胁的魔物,会在第一时间远离,反之则会在第一时间对其发动攻击。
当然,若不打算前往魔物栖息的地域历练的话,这类怨气缠绕的影响其实也就那样。
因此,移植魔物血脉和器官的人可能不多,但或多或少会有这么一些的。
移植异种生物的血脉和器官的好处,主要集中在其所拥有的各种奇异能力,包含物理侧的适应能力提升、能量侧的能量感知,以及神秘侧的元素亲和等等,但是坏处也挺多的,身上出现各式各样的畸变,如:头上长角,屁股上多了条尾巴之类的,只是其中最常见,危害也比较低的一种。
在其血脉和器官的影响下,不管是变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怪物,亦或者朝着移植血脉和器官的异种生物蜕变,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玩家们的脑袋没有问题,应该不会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就算真的眼馋这些异种生物的能力,估计也会转向特殊药剂和道具的制作。
也就是说,移植血脉和器官的路子,玩家们最后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异形,一个是虫族。
虽然说,异形的血液具备强腐蚀性,可要经过一定的稀释处理,然后进行酸性介质的分离,再提纯其中的血脉因子,还是可以进行血脉移植的,只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研究而已。
相较之下,虫族血脉的移植就容易得多了,因为虫族的血脉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是虫族透过基因工程不断地增减和优化而来的,其适配性十分地高,能与绝大多数的生物共存。
所以,玩家们对虫族血脉和器官的移植,研究进度肯定要快于异形血脉和器官的移植。
问题来了!
既然虫族血脉和器官的适配性这么高,玩家们为什么还会去研究异形血脉和器官的移植?
原因很简单,因为异形血脉具备虫族血脉所不具备的兼容性。
虫族血脉的适配性虽高,可因其基因排序十分严谨,在移植一种虫族基因以后,要想移植第二种虫族基因,只能选择由第一种虫族晋阶而来的虫族基因进行移植。
因此,移植虫族血脉和器官所能带来的各种强化效果,成长幅度相对较小,且趋于所谓的专精。
异形血脉的部分则不然。
异形所具备的,能够吞噬其它物种的基因来强化自己的能力,使其血脉拥有较高的兼容性和成长潜力。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玩家们在移植异形血脉以后,可以选择植入其它物种的血脉来对异形血脉进行强化,也可以选择植入其它更加强大的异形血脉,来对既有的异形血脉进行覆盖。
不过,异形血脉所具备的兼容性再高,终究是有极限的,玩家们在移植异形血脉以后,至多只能再植入七种其它物种的血脉。
一旦超过这个数字,便会导致异形血脉的基因崩溃,轻则废掉异形血脉所带来的所有力量,重则当场死亡。
因此,在异形血脉和器官的移植技术成熟以后,移植人数肯定要高于虫族血脉和器官的移植人数,可就现阶段而言,肯定是虫族血脉和器官的移植人数较多就是了。
重点来了!
不管玩家们是选择虫族,还是选择异形血脉和器官的移植,都会使其【种族】从【人类】变成【半人类】,也就是所谓的半虫族、半异形。
当玩家们的种族发生改变,就会受到虫族和异形的种族特性的影响,不管是拥有虫族主宰和异形主宰权柄的沐云,还是身为虫族女皇的普瑞希姆,以及身为异形女皇的依嫙莉华,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就能将他们视为虫族单位和异形单位进行指挥和控制。
玩家如此,原住民NPC亦然。
相较于玩家,亚鲁希特尔曼更加信任他麾下的原住民NPC,在这样的情况下,亚鲁希特尔曼在掌握这些技术以后会做出什么样的一个选择也就可想而知。
当亚鲁希特尔曼透过这些技术,对他麾下的盗匪等原住民NPC进行强化……
啧啧啧!
正因如此,沐云在洞悉这件事情以后,并没有打算进行干涉的意思,只是略带腹黑地笑了笑,就将注意力移到其它的地方。
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白砂星的现况
在审视完失乐园这边的状况以后,沐云便将注意力移到总督府那边。
因为距离大潮汐正式降临的时间点越来越近的关系,二次元宇宙诸位面的游离能量不仅变得越来越活跃,其浓度也渐渐地在攀升着。
这也导致二次元宇宙诸位面的黑暗势力,如与赛特文明敌对的深海、海雾、海妖等势力,变得日趋活跃。
这一点,从白砂星这边的深海侵蚀就能看出一二。
虽然小萝莉这边已经预先做出应对,迁移岛屿并在其上建立镇守府,围绕着芜荒洋建构出一道又一道的岛链,借此净化海眼涌出的深海力量。
可是,芜荒洋的深海力量之浓度,还是一天比一天高,根本抑制不下来。
前文曾提过,赛特文明的提督无论位阶高低,能掌握的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
因此,提督对于麾下舰娘的招募与培养,就势必会产生所谓的优先级和高低序列,每一位提督在每一个阶段都必须做出抉择和调整,这也衍生出了核心、王牌、主力、支援、守备和后备舰队等六大序列。
校级以下的低阶提督,由于麾下舰娘的数量较为稀少的关系,一般只会建立主力舰队和守备舰队,而守备舰队往往还需要肩负起支援的任务。
校级以上的中阶提督,才会正式组建支援舰队和少量的王牌舰娘,至于是否能够组建起王牌舰队的编制,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将级以上的高阶提督,则会完善王牌舰队编制并开始组建后备舰队,同时也会开始筹备核心舰队的组建。
虽然提督们会因为实力的变化,而对这些序列的定义有所调整,甚至细分出更多的小序列,但是核心舰队的地位却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
无论位阶高低,所有提督都会不遗余力地去提升核心舰队的实力。
依照总督府的体制,除核心序列不再细分,学员与见习生则独立划分为【初始后备】的独立序列以外,王牌、主力、支援、守备、后备等五个序列,均划分为上中下位,后备序列更将其划分成一二三等。
如此一来,便形成核心序列一级,王牌序列三级,主力序列三级,支援序列三级,守备序列三级,后备序列九级,外加独立的初始后备序列的二十三级标准。
其中,总督府本部的上限二十三级,拥有完整的六大序列,而支部这边却只有十九级,没有核心序列的编制,后备序列也减少为六级。
至于分部的部份则进一步紧缩,只有十六级的上限,一样没有核心序列,而后备序列也再次减少,只剩下三级。
不得不说,见习舰娘和授徽的新米舰娘,以及透过造船舱招募而来的传承舰娘和原生级舰娘,其初始实力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刚从造船舱招募而来的舰娘,撇开武藏这种原生级舰娘不提,基本上多有二至四级的战力,战列舰舰娘和航空母舰舰娘甚至能达到五至七级的水平。
而见习舰娘和授徽的新米舰娘呢?前者恒定为一级,后者则在二至三级的区间,能达到四级以上的屈指可数。
由于分部的标准较低的关系,序列的提升速度是比较快的,基本上只要完成一改,就能跃升至守备序列,而在完成二改以后,即便是驱逐舰舰娘都能跃升至支援序列。
芜荒洋的深海力量浓度,高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
见习舰娘在离港完成镇守府沿海的巡弋任务以后,就得进行一次大修。
后备序列的舰娘,也就是刚从造船舱招募而来的舰娘,以及刚授徽的新米舰娘稍微好一点,只不过在完成所谓的远航任务以后,同样得去澡堂泡汤。
只有五级以上的守备序列的舰娘,才扛得住芜荒洋这边的深海侵蚀,仅须满足日常整修,便能在芜荒洋长时间航行。
从这里就能看出芜荒洋的深海力量浓度,高到了什么样的一个程度。
单以深海侵蚀的强度而言,芜荒洋这边要比沃德星那里的整体情况,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话说回来,小萝莉的努力也非一点成果都没有,至少将深海侵蚀限制在芜荒洋之中,在越过芜荒洋最外围的岛链范围后,海水中虽仍残有一定的深海力量,其浓度却微乎其微,基本上不会引发海洋生物朝着海兽和低等深海蜕变。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深海侵蚀受到控制,芜荒洋以外的其它四个洋区之纳米原质含量也渐渐地降了下来。
好在,因为不少岛屿被迁移至芜荒洋的关系,一定程度地缓解了这方面的问题,尽管各个镇守府和资源点的资源产出下降了不少,却没有少到入不敷出的程度,基本上稳定在略有盈余的水平。
这也导致白砂星的提督们在成长到一定程度以后,要嘛前往沃德星寻求发展,要嘛移防至芜荒洋的岛链。
白砂星的四大洋区,除西擎洋分部的斯塔克等独立分部所属之提督以外,基本上只剩下见习提督和新授阶的新米提督还留在那边。
与此同时,因白砂星本土势力所能支配的资源不如以往那般充裕的关系,与总督府之间的交易也就少了许多,渐渐地朝着自给自足的方向发展。
由于四大洋区里的提督和舰娘数量变少了的关系,四大洋的日常守备工作便重新回落在白砂星本土势力的身上。
于是便出现见习提督驻守在邻近白砂星本土大陆的岛屿上,新授阶的提督驻守在四大洋区的外围,邻近芜荒洋岛链的外围岛屿,四大洋区分部提督所属的舰娘与白砂星本土势力或从总督府购置,或利用舰装组装,或自行研造的新式船舰,共同组成一支又一支的舰队,在白砂星的四大洋区里来回巡弋的景象。
其中,白砂星本土势力从总督府这边购置的两百艘水上基地母舰、六百座水上移动机场、一千艘海上工作舰以及三千艘大型运输舰,以一:三:五:十五的比例,组成了两百支海上舰队指挥部作为支点,平均分散在四大洋区当中,与百万艘新式船舰构成绵密的防御体系。
凭借着这样的布置,即便芜荒洋那边一时间防御不过来,导致大量的深海、低等深海和海兽突破外围岛链,四大洋区也不会在短时间里面轻易地沦陷。
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弼的野望&多功途作业舰的另类强大
说到白砂星,就不得不提一提沐云麾下最早招募到的舰娘之一,定远号传承舰娘──弼。
定远号,为定远级铁甲舰首舰,是辫子朝海军舰队北洋水师的战舰之一,与镇远号同为辫子朝向德国订购的战舰,于斯德丁(今波兰什切青)的伏尔铿造船厂建造,为辫子朝北洋舰队的主力舰。
以赛特文明的定义来说,这类铁甲舰舰娘属于亚现代舰娘,介于近古代和近现代之间,其特点在于她们在完成二改以后,可以透过特改来变更其舰种。
当然,亚现代舰娘和亚现代舰娘之间也是有差异的。
从木质风帆战舰改修而来,在表层覆铁皮然后加装锅炉的主力舰,不仅可以改修成科技侧的现代化舰种,还能【退化】成神秘侧的古代舰种。
铁甲舰的部分,则可改修成任意一种现代化舰种。
至于由铁甲舰改修而来的护航巡洋舰、装甲巡洋舰,就只能改修成现代化的轻型巡洋舰和重型巡洋舰。
弼在完成二改以后,并没有循着镇远号的改修路线,改修成装甲巡洋舰,而是改修成现代化的一特殊舰种──多功途作业舰。
多功途作业舰,依照其所搭载的器械,主要区分为海上作业舰、海上救援舰以及所谓的科学研究舰等三类。
海上作业舰,以水下打捞和海上施工为主,必要时甚至能够搭建所谓的水上平台(机场),使各类载具临时停靠或参与各项作业。
海上救援舰,以船舰拖救、紧急修护,以及其它海上救援工作为主,除此之外还拥有起降平台供直升机起降,内部尚有各种医疗设施,能给予伤患一定的医疗救护。
科学研究舰,又名极地科研舰,不仅能在极地活动,并给予研究人员各种保障,包含但不限于器械和资源的运送、各类设施的搭建、各式器械的制作的修缮、各项资源的采集和提炼,以及提供各种医疗保障。
不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这三类船舰的功能越来越多,彼此相互重叠在一起,导致其界线越来越模糊,最后才衍生出所谓的多功途作业舰之舰种。
问题来了!
多功途作业舰属于哪一类的舰种?
前文曾提过,赛特文明的舰娘舰种虽多,可大致上却能划分成四种类型,即攻击舰、支援舰、后勤舰与基地舰。
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航空母舰等系列舰娘,其实都属于攻击舰的范畴。
潜舰、炮艇、雷艇、布雷舰、陆扬舰、海防舰、水上母机等系列舰娘,则属于支援舰的范围。
后勤舰的部份,则涵盖运输舰、补给舰、维修舰、医疗舰那些。
至于基地舰的部份,最为典型的便是前线指挥舰和学院舰这种。
然而,却有一个舰种涵盖了四大体系,那便是所谓的方舟舰。
为什么要提到这个?
因为,赛特文明的舰种演化是有迹可循的。
舰载舰型空天母舰和多功途作业舰的出现,才有基地舰的雏形──后勤支援母舰的诞生。
后勤支援母舰的出现,则促使支援舰演化出其终极形态的雏形──突击舰的出现。
而后,因突击舰的出现,使舰载舰型空天母舰有了飞跃性的强化,衍生出所谓的突击母舰。
然后,因突击舰与突击母舰的诞生,才有所谓的武装卫星和死星出现,进而使多功途作业舰演化出其终极形态──殖民舰。
由于死星太过强大的关系,才使攻击舰和支援舰跟着演化出其终极形态──歼星舰、毁灭母舰和破坏舰。
前者拥有强大到足以【歼星】的火力,后二者则具备瓦解武装卫星和死星上的防御工事之能力。
为了摒除死星本身的缺陷,并与歼星舰、毁灭母舰和破坏舰对抗,才使基地舰演化出其终极形态──要塞舰。
正因为四大舰种的终极形态的出现,后面才有集四大舰种特性的方舟舰之雏形──星际殖民战斗母舰的诞生。
换言之,四大舰种除了晋阶至其终极形态以外,还有存在着所谓的晋阶分支。
舰载舰型空天母舰和多功途作业舰在满足一定条件以后,可以从攻击舰和后勤舰转为基地舰。
与此同时,毁灭母舰、基地舰和殖民舰在满足一定条件以后,还能转为方舟舰舰种。
是的,没错!弼之所以选择将舰种转化成多功途作业舰,其最终目的便是为了转化成所谓的方舟舰。
不得不说,为了成为核心序列的舰娘,乃至于沐云的婚舰舰娘,弼也是满拼的。
不过话说回来,沐云也不得不承认弼的这个选择确实不错。
怎么说?
在将舰种转换成多功途作业舰以后,弼的攻防能力和移动速度什么的,虽比同级舰娘都要来得差,可其后勤辅助能力却因此而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弼在晋阶至空天级以后,凭她自己一个人就能将位于芜荒洋海眼处,由五座浮岛镇守府组合而成的大型镇守府给彻底运作起来。
光凭这一点,就足以弥补其攻防能力不足等种种缺陷。
要知道,五座浮岛镇守府组合而成的大型镇守府就正常来说,光要激活其所拥有的基本能力并维持运行,最少得有五名舰娘入驻,哪怕只是见习舰娘。
要想激活其全般能力并维持运行,则需在既有的基础上翻个六倍,也就是三十名舰娘入驻,且最少得有六名授徽舰娘存在,即便只是所谓的新米舰娘。
要想激活其全般能力并彻底运行,进入所谓的临战状态,不仅舰娘的数量要再翻倍,且最少得有三分之一的舰娘达到新米舰娘以上之标准。
也就是说,要想让五座浮岛镇守府所组成的大型镇守府进入临战状态,发挥出其全般战力,最少得有二十四名新米舰娘和四十八名见习舰娘入驻。
注意!这还只是将五座浮岛镇守府所组成的大型镇守府,本身所具备的各项功能给发挥出来的基本门槛。
事实上,要想将其战斗力彻底发挥出来,往往需要上百名授徽舰娘的共同努力。
有的负责侦测敌人的动向,有的负责与友军联络,有的负责防空,有的负责攻击远处较具威胁的目标,有的负责拦阻敌人抵近,有的负责防御敌人的攻击,有的负责对驾驶战斗机的赛特妖精进行指挥……需要处理的事务远比常人所能想像的要来得多。
别怀疑!因为深海不是傻子,更不是靶子,它们也会进行各种配合,光靠大型镇守府所拥有的自动防御工事,以及赛特妖精们的自主判断是不够的。
从这里就能看出弼在将舰种转换成多功途作业舰以后,其后勤辅助能力到底有多么地强大。
以五座浮岛镇守府所组成的大型镇守府作为依托,她一个人就抵得上两支以上,由同级舰娘所组成的满编小队之作用。
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麦妮德勒的进阶形态&真的只是为了与深海栖姬对抗?
前文曾提过,白砂星这边是由麦妮德勒●密苏里作为白砂星支部长,然后由妲娜●南达科他坐镇于前线镇守府,西擎洋以外的三大洋则分别由希洛雅●俾斯麦、蕾提蒂娜莎●黎塞留、依萨费玛●威尔斯亲王三人坐镇,至于弼●定远的部分则坐镇于白砂星基础学院担任学院长。
只是,随着白砂星本土势力的野心日渐膨胀,他们开始效仿斯塔克,推出亲近于他们的提督组建独立分部。
于是,希洛雅、蕾提蒂娜莎和依萨费玛三人便相继回返总督府述职,只剩下麦妮德勒、妲娜和弼三人还留在白砂星。
其中,妲娜常驻在白砂星的前线镇守府,镇守着白砂星这边的跨位面传送阵和轨道陆沉炮。
麦妮德勒和弼二人,则常驻在芜荒洋海眼上,由五座浮岛镇守府组成的大型镇守府。
值得一提的是,麦妮德勒虽未被沐云正式赋予舰娘提督的身份,却已有了与舰娘提督相仿的待遇,弼不仅仅是白砂星基础学院的学院长,还兼任麦妮德勒的秘书舰舰娘。
随着斯塔克的运作,白砂星本土势力的资源产出锐减,以及芜荒洋的深海侵蚀日益严重等因素,终是让白砂星本土势力醒悟过来,没有为了那一丁半点儿的利益而与总督府闹掰,从而断了自己的生机。
弼能在这段时间里面晋阶至空天级,便与白砂星的整体局势趋于稳定有极大的关系。
既然连弼都晋阶到了空天级,麦妮德勒和妲娜自然不可能还在地星级原地踏步,只是不像弼的变化那般强烈,连舰种都发生了改变。
依阿华级战舰,是地球米国于二战期间所生产出来的最后一级战舰,其明面数据并不亚于岛国的大和级战舰,拥有强大无匹的火力,以及坚实无比的装甲,乃巨舰重炮的代表之一。
不过,依阿华级战舰并不像大和级战舰那般,因缺乏航空母舰护航的关系,过度搭载防空火力,其甲板配置可谓相当地干净。
其防空能力虽然要比大和级战舰差这么一些,其配置却要更加地合理,较不易因舰体受损的关系而出现所谓的防空漏洞。
密苏里号作为依阿华级战舰的三号舰,自然也有着这样的特性。
麦妮德勒很清楚,当深海侵蚀严重到一定程度以后,势必会引发所谓的深海暴动,而深海暴动最为可怕的地方,并不在于涌出海眼且数量可观的海兽和低等深海,而在于跨界而来意图占据海眼的深海栖姬!
当深海栖姬跨界而来,作为白砂星支部长的麦妮德勒,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挺身而出与深海栖姬正面对抗。
因此,麦妮德勒在晋阶至空天级时考虑再三,最后并没有选择新增其它特性,而是进一步地对该特性进行强化,在各项能力相对均衡的合理范围下,最大限度地提升其攻防能力。
防空什么的,差不多就行了!
她就不信有弼在后面帮她掠阵,深海那边的深海舰载机能拿她怎样。
不得不说,麦妮德勒之所以敢做出这样的决定,除了有弼能给予她足够的空战支援以外,空天级载具和地星级载具之间差异也是其中一大原因。
空天级载具除了能够长时间滞空,并以五马赫以上的速度高速飞行以外,还搭载了所谓的能量护盾。
这是地星级载具所不具备的。
能够长时间滞空的特性,使空天级载具在拥有更开阔的攻击视野的同时,也是其在面对敌人时,得承受敌人来自于四面八方,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攻击,使上层甲板存在失去了既有的意义。
因此,空天级载具的火炮等武器,不像地星级载具那般集中于载具的上部,而是分散在左右两侧和上方。
但是,这也削弱了空天级载具的装甲保护力。
虽然说,这些火炮等武器上面同样存在着所谓的炮台装甲,可一定程度地弥补搭载这些武器所造成的防御破口,可再怎么弥补也赶不上直接安置在主体上,成片且完整的装甲带。
因此,空天级载具的防护主要是靠能量护盾支撑起来的。
更令人尴尬的是,当敌人的攻击足以打爆载具上的能量护盾时,载具上的装甲基本上也扛不住敌人的攻击。
不过,这并不代表空天级载具上的装甲没有作用,只能说在一般情况下,其作用没有想像中的这么大。
既然都说是【一般】情况下,自然也有【不一般】的时候。
麦妮德勒在晋阶至空天级以后,其舰体外形略趋向于梭形,其上部甲板搭载了一座与学院舰同款的六十倍口径二十五英吋三连装巨炮作为主炮,左右两侧的前后位置,各自搭载了一座双连装磁轨炮作为副炮。
于此同时,上下左右的前后位置,还搭载了由一座重型粒子炮和三座轻型粒子炮所组成的火炮矩阵,既可用来防空,也能用来攻击中、小型的目标。
这还不打紧,舰体前后左右和下方,还各自设有四至八具高能脉冲激光炮,组成了激光防御阵列,即可用来拦截来袭的导弹和战斗机,还能对地面和空中的人员和载具进行精准打击。
位于主炮后方的上部甲板,还设有十六组大型多用途导弹垂直发射单元,以及四组机载弹道导弹发射机构。
重点是,麦妮德勒的舰体上,设有三组截然不同的能量护盾发生装置。
一组为通用型的能量护盾发生装置,能在舰体外部构成一道能量护盾,直接防御敌人的攻击。
一组为偏移立场发生装置,能在舰体外部构成偏移立场,使敌人的攻击在立场附加的斥力下发生偏移,就算没有办法借此回避敌人的攻击,也能使其攻击避开舰体要害,落在防御较强,亦或影响较小的位置上。
最后一组则是所谓的装甲护盾发生装置,能在舰体装甲上面直接附加能量护盾,除了能够提升装甲的防御强度以外,还能有效地分散敌人的攻击中所附加的能量。
三组能量护盾发生装置,使麦妮德勒的防御强度变得异常地可怕,尤其是装甲护盾发生装置的部分,搭配麦妮德勒那厚实的装甲……
啧啧啧!
不得不说,尽管麦妮德勒的主炮数量缩水了,但其质量也得到了飞跃式地提升,虽然无法像过去那样用主炮进行弹幕攻击,可其命中敌人后所造成的杀伤力,却也非寻常的弹幕攻击所能比拟的。
副炮的部分则刚好相反,虽然数量得到了提升,可其所能造成的杀伤力,反倒要比过去小了许多(主要是因为磁轨炮的炮弹杀伤力会随着距离的拉远而衰退,重点是它在贯穿敌人的防御以后,并不会像一般的炮弹那样,能透过爆炸等方式造成其内部的二次伤害),但好处是射击频率快,炮弹的飞行速度更快,能在短时间里面构成弹幕攻击。
因火炮等武器要嘛分散在两侧,要嘛隐藏在舰体当中的关系,使麦妮德勒的舰体看上去简洁流畅,一点儿都不狰狞,可要因为这样而轻视她……
呵呵,等着被她教做人吧!
只是,沐云在看完麦妮德勒的现况以后,不禁扯了扯嘴角道:〝结果,你自己还是挺在意的嘛!把舰体整成这副模样,真的只是为了与深海栖姬对抗,而没想过要与武藏扳扳手腕?〞
沐云用手在自己的脑门上抓了抓,露出了很是无语的表情。
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妲娜的选择
南达科他级战舰,是地球米国海军在北卡罗莱纳级战舰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种战舰,依阿华级战舰的前型。
其攻防能力虽比依阿华级战舰来得差一些,防空能力却与依阿华级战舰相仿,整体而言要比依阿华级战舰来得更加均衡,属于二战时期整体性能最为优秀的战舰之一。
因此,身为白砂星前线镇守府的妲娜,基于自身职务与特性的考量,在晋阶空天级的时候,并没有像麦妮德勒那样地强化自身的攻防能力,而选择相对保守的方案来提升其整体性能。
与麦妮德勒相仿,其舰体趋近于梭形,但不同的是其上层甲板设置了三座五十倍口径二十英寸三连装重炮作为主炮,上层甲板与舰体两侧,分别设置了八座八英寸双连装高平两用炮与十座重型粒子炮作为副炮。
然后,还有四十五座轻型粒子炮平均分散在上层甲板与舰体两侧。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舰体底部的位置上,还设有三座双连装磁轨炮,采前二后一的方式进行布置,其炮塔具备升降功能,平时不用时隐藏在舰体底层的装甲中,需要用的时候才会探出装甲。
与此同时,妲娜的舰体当中还藏有短距离的起降跑道,可供轻型的空天级载具起降停靠,并搭载了五架空天级的多功途侦察机。
至于能量护盾方面,妲娜仅搭载通用型能量护盾发生装置和偏移立场发生装置,但是偏移立场发生装置搭载了两组。
相较于麦妮德勒,妲娜的正面攻防能力虽然差了整整一个档次,却胜在更加地全面,无论是群战还是防空,其表现都要强于麦妮德勒。
正因如此,妲娜的后勤辅助能力虽然赶不上晋阶至空天级的弼,可要将白砂星前线镇守府彻底运作起来,对她来说却不是什么难事。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妲娜又不像小萝莉和苏莎那样,拥有驻守在镇守府便能获得练度的威慑等特性,前线镇守府这边也不像芜荒洋那里,一直有海兽和低等深海出没,能让她时不时地练一练手。
在这样的情况下,妲娜是怎么提升练度并晋阶至空天级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有【职务】、【演习】和【任务】的存在。
赛特舰娘本身虽是概念侧的存在,走的却是传承的路子,而赛特文明的发展又与赛特舰娘不同,是建立在所谓的【秩序】上。
(注:中等文明的核心为传承和秩序,前者多为能量侧、神秘侧和传承侧文明,物理侧、科技侧和概念侧文明则趋向于后者。)
凭借着总督府的体制,诸如秘书长、支部长、分部长、学院长和前线镇守府秘书舰等职务,是能享受所谓的战果红利,从而提升练度的。
也就是说,身为白砂星前线镇守府秘书舰的妲娜,能从总督府于白砂星这边获取的总体战果当中,分出一小部份作为红利的。
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妲娜的练度随着时间的积累,稳定地向上提升。
在闲暇之余,妲娜与驻守在前线镇守府这边的舰娘打打演习,再完成一些由总督府这边制定的日常任务,又能获取一定数量的练度经验。
在这样的情况下,妲娜能在担任白砂星前线镇守府秘书舰的期间晋阶至空天级,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不过话说回来,妲娜的舰体配置虽然符合其前线镇守府秘书舰的身份,却也让沐云看出了她的一点小心思。
〝全都压着线在做配置……啧啧啧!这是打算朝着舰娘提督的路子发展?〞沐云挑着眉头说道。
如前文所述,舰娘在晋阶改修的过程中,因发展侧重的关系,衍生出防空、航空、护航、匿踪等分支。
这些分支的晋阶,虽能使舰娘获得特定能力,亦或大幅度地提升相关能力,却也会使舰娘的发展潜力受到限制,难以晋阶至歼星舰等终极形态。
与此同时,在舰娘的发展侧重确定下来以后,也会使其失去成为舰娘提督的可能。
因此,在晋阶改修的过程中,较具潜力的舰娘虽会在这方面有所侧重,可还是以均衡发展为主,了不起也就在物理侧、能量侧以及物理能量平衡的发展路线做出抉择。
像妲娜这样,将所有能力都提升到均衡发展的临界点上,其实是非常少见的,而会做出这种选择的舰娘,走的基本上都是舰娘提督的路子。
有鉴于此,沐云才会做出这样的判断。
不过,这个结论也让沐云有些苦恼了起来。
要知道,舰娘提督是没有自己的舰娘编制的,其麾下的舰娘,占用的是提督自个儿的舰娘编制。
因此,一名提督所能拥有的舰娘提督,不仅有着数量上的限制,还得对其军阶的晋升进行限制。
沐云身为总督,本身就有一个联合大队的舰娘编制,也就是两万四千五百七十六个舰娘编制。
若算上所有额外编制,最高可扩展至八个联合大队的编制,至多能拥有十九万六千六百零八名舰娘。
沐云麾下的提督舰娘,当前共有武藏、法迪默、安苏和艾拉等四人,她们若尽数晋升至大将军阶,便会用掉沐云四万九千一百五十二个舰娘编制。
算上沐云麾下既有的舰娘数量,就差不多用掉沐云所能拥有的舰娘编制的一半。
也就是说,除非沐云不打算继续招募直属舰娘,也不打算让后来的舰娘提督晋升至大将军阶,否则沐云最多只能再让八名舰娘成为舰娘提督。
但很显然,沐云不可能这么做。
前文曾提过,一名提督的核心舰队永远是他最强的底蕴和后盾,但是数量却也是最为稀少的一支,少的只有三名,最多不超过九名。
因为供养一名高阶舰娘的代价极高,无论提督的位阶有多高,势力有多庞大,拥有的资源有多少,都无法将规模进一步地扩大。
当然,也没有必要再扩大就是了。
毕竟,战列舰、战列巡洋舰、重型巡洋舰、轻型巡洋舰、驱逐舰、航空母舰、轻型航空母舰、潜舰、后勤舰,了不起再加上方舟舰,一共也不过十个舰种。
(发展到最后,就是由五艘歼星舰、两艘毁灭母舰、一艘破坏舰、一艘殖民舰和一艘方舟舰所组成的舰队。)
只有提督麾下各舰种最顶尖的佼佼者,才能进到核心舰队的序列当中,再细分下去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还会拉低核心舰队的整体素质,不值得。
不过,由于方舟舰舰娘过于稀有,加上供养方舟舰舰娘所需消耗的资源太过庞大的关系,拥有方舟舰舰娘的提督往往不会再组建核心舰队,而麾下没有方舟舰舰娘的提督,大多只会组建出九人的核心舰队,而其中仅有的少数例外,基本上都是基地舰舰娘。
也就是说,沐云一开始就将核心序列以及舰娘提督的数量给钉死了。
妲娜要想成为舰娘提督,要嘛与武藏竞争并获得胜利,要嘛想办法转换成战列巡洋舰舰种,然后借此占据名额。
可问题在于这两个方案,若无沐云的帮助或特殊的机遇,凭妲娜自己根本做不到,可偏偏沐云还不能出手干涉。
这就伤脑筋了。
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舰娘提督转提督&沃德星的人事调动
妲娜走的路子,属于提督们培养舰娘提督的标准模式,没有特别的长处,但也不存在所谓的短板。
这类舰娘要是最后没能成为舰娘提督,就算有再好的底子也是白搭,基本上只能沦为镇守府的留守舰娘。
沐云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说道:〝唉……看情况再说吧!要是真的不行的话,让她退役转成提督也是一条路。〞
一般来说,提督麾下的舰娘提督,基本上都是其核心序列的舰娘。
有些提督在招募到强力的舰娘以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便会以舰娘提督为目标地对其进行栽培。
有时候,提督们甚至会同时培养数名舰娘,再择其优者赋予舰娘提督的身份。
接着,在舰娘提督的数量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后,选择其中最为优秀的舰娘提督纳入核心序列。
然后,这些落选了的舰娘和舰娘提督的存在,就变得十分地尴尬。
落选的舰娘还好说,顶多只是成为镇守府的留守舰娘而已,落选的舰娘提督就麻烦了,往往面临着退役的下场。
为什么?
因为只有这样,提督才能将其占用的舰娘编制回收。
值得一提的是,舰娘提督在退役以后,其麾下的舰娘也将沦为无主舰娘,然后面临着退役或回归原初空间的结局。
这样的下场,对于舰娘来说未免太过残酷了。
于是,便有人研究出让舰娘提督转职成提督的方法,先将舰娘提督的编制移转到总督府的体制当中,然后令其退役,再凭借着舰娘提督的身份进行转职。
看到这里或许又有人要问:既然都已经将舰娘提督的编制移转到总督府的体制了,还要令其退役转职提督做什么?
这个问题,前文已经解释过了,只有在舰娘提督退役以后,才能回收其所占用的舰娘编制,只是移转舰娘提督的编制是没有用的。
不仅如此,其麾下的舰娘也是如此,即便移转至总督府的体制底下,依旧还是占用着提督的舰娘编制。
言归正传,这些提督在拣选出核心序列的舰娘以后,便会赋予落选了的舰娘们舰娘提督的身份,然后将其与落选了的舰娘提督及其麾下的舰娘之编制,移转至总督府的体制当中,接着再让这些舰娘提督退役并转职成提督,从而回收他们被占用的舰娘编制。
只不过,在研究出让舰娘提督转职提督的方法以后,并非所有舰娘提督都愿意进行转职,因为在转职成提督以后,舰娘提督便会因此而失去舰娘的身份,一旦遭遇不测,是没有办法像过去那样回归原初空间的。
也就是说,一旦转职成提督,舰娘便无重头再来的机会,只能一路走到黑。
愿意这么做的舰娘提督,基本上都是为了她们麾下的那些舰娘。
在这样的情况下,便也导致这些舰娘提督在转职成提督以后,对男性提督都不怎么感冒。
赛特文明近九成左右的女提督,基本上都是这么来的。
且说,在这些女提督的数量越来越多,并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以后,这种为了拣选出核心序列的舰娘而进行的舰娘提督栽培模式,就在她们的抵制下渐渐地销声匿迹了。
只不过,这些女提督并没有因此而随着时间式微。
许多舰娘提督在其提督战死以后,为了帮她们的提督报仇,也为了守住他们的提督所打下来的基业,选择走上这条路,继承她们的提督的镇守府和舰娘编制。
所以,有关于舰娘提督的栽培模式,以及舰娘提督转职成提督的方法,还是在赛特文明中不断地流传着。
虽然说,让妲娜这样的强力舰娘,透过这种方式转职成提督,对沐云来说也是一大损失,可这份损失却没有想像中的这么大。
因为妲娜即便转职成提督,依旧还是他手底下的人,而其死亡以后无法回归原初空间的问题,对沐云来说也不算什么太过严重的问题,毕竟沐云手上有神道祭坛这种东西存在,只要不是在寿终正寝的情况下死亡,沐云仅需付出一定的代价就能令其复活。
至于妲娜届时愿不愿意转职成提督的问题,沐云一点儿都不担心。
因为沐云麾下的五虎将,玛兰莉特等人的待遇就摆在那里,没办法成为核心序列的舰娘,争取到成为婚舰舰娘机会的妲娜,肯定不会放过曲线救国,以提督身份嫁给沐云的机会。
嗯……
想到这里,沐云不觉苦笑了起来。
有关于赛特文明的体制和风气的问题,沐云都不知道到底该说好呢?还是该说坏呢?心里还挺复杂的。
沐云摇了摇头,不多时就将这些事儿抛诸脑后,然后审视起了沃德星那边的状况。
相较于白砂星,沃德星这边的局势无疑要复杂得多,只是在提到沃德星这边的局势以前,不得不提一提由弼开始的一系列人事调动。
弼原本已经被沐云调到沃德星第一高等学院(初级班)担任学院长,却因为芜荒洋的深海侵蚀越来越严重,以及弼在晋阶至空天级时,透过特改将其舰种转换成多功途作业舰的关系,而被小萝莉调回了白砂星基础学院担任学院长。
于是,普多岚●华盛顿就被小萝莉调到第一高等学院(初级班)担任学院长,安洁希娜和蒂瓦洛琪朵二人也在这时被调到第一高等学院,分别成为提督学院和舰娘学院的分院长。
然后,从白砂星那边回总督府述职的希洛雅●俾斯麦,则顶替安洁希娜原本的职务,成了沃德星基础学院的学院长。
由于摩莉亚●欧根亲王被沐云调到第一战术学院(中级班)担任学院长的关系,沃德星前线镇守府的秘书舰一职,便落在一同与希洛雅●俾斯麦从白砂星那边回到总督府述职的蕾提蒂娜莎●黎塞留身上。
至于另一名从白砂星回总督府述职的依萨费玛●威尔斯亲王,则被小萝莉调到沃德星联合议会那边坐镇。
不过,沃德星这边为首的,仍是坐镇于对外行政中枢的赛勒娅●埃赛克斯,接着才轮到作为沃德星支部长的艾拉●艾尔默朱瓦特。
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沃德星的新格局(一)
小萝莉在拿下大型岛屿并建立起沃德星支部联合议会以后,并没有选择继续扩张,而是回过头来梳理势力掌控范围内的岛屿分布。
前文曾提过,沃德星这边的岛屿撇开一平方公里以下的岛礁不谈,依照其规模大小可区分为微、羽、小、中、大、巨型等六级。
其中,九座巨型岛屿都被沃德星九大联邦所占据,而四十三座大型岛屿里面有十一座是九大联邦的,两座是野生提督的,即便总督府从深海那边抢下了三座,依旧还有二十七座大型岛屿把持在深海的手中。
中型岛屿的部分,沃德星上共有两百八十四座,九大联邦占六十四座,野生提督占十八座,总督府抢下了十一座,尚有一百九十一座在深海那边。
小型岛屿的部分,沃德星上共有三千四百一十六座,九大联邦占八百一十九座,野生提督占一百二十四座,总督府抢下了七十二座,深海那边还剩两千四百座。
上述这些岛屿的隶属算是比较稳定的,就算有所变动,数字也不会太大,而且时间间隔也比较长,不像羽型和微型岛屿的部份,几乎每天都在改变。
也就是说,总督府截至目前为止,麾下共有大型岛屿三座,中型岛屿十一座,小型岛屿七十二座,剩下的都是羽型和微型岛屿,乃至于所谓的岛礁。
其中,大型岛屿是没办法移动的,又或者该说,因为迁移成本太高的关系,在无特殊需求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进行迁移。
中型岛屿的部分与大型岛屿差不多,但又有些不同,若仅迁移这么一、两座,就算成本大了这么一点,还是可以接受的。
小型以下的岛屿就没有这种待遇了,尤其是小型岛屿的部分,在小萝莉等人的安排下,全部挪了个位置。
若说三座大型岛屿框定出了总督府当前的势力幅射范围,十一座中型岛屿便是其中的支点,将三座大型岛屿勾连在一起,形成总督府所属势力的分布之骨架。
而小型岛屿的部分,则相当于其中的筋络,使大型岛屿和中型岛屿联系在一块儿。
大型岛屿的海域幅射范围内,存在着两座中型岛屿和十五座小型岛屿,而中型岛屿的海域幅射范围内,则存在着四至五座小型岛屿。
五座不在大型岛屿幅射范围内的中型岛屿,一座位于前线镇守府的东北方,约在三座大型岛屿的中心,一座位于总督府对外行政中枢与沃德星支部之间,略靠近中线的位置上,还有一座位于前线镇守府的西北方,介于对外行政中枢与沃德星支部联合议会之间,邻近小萝莉当初参与提督试炼时所在的无岛海域外围。
这三座中型岛屿因地理位置的关系,没有被小萝莉她们迁移到其它地方,另外两座中型岛屿就没有这么好运了,一座被迁移至无岛海域当中,将沃德星支部联合议会与总督府先前拿下的岛屿串连起来,另一座则被迁移至东北方,较接近美莎联邦的位置上充当【门户】。
若说大型岛屿和中型岛屿为总督府势力分布之骨架,小型岛屿为总督府势力分布之筋络,那羽型岛屿和微型岛屿便是总督府势力分布之血肉。
一座羽型岛屿附近存在着五至八座岛礁,并与三座以上的微型岛屿相连,而微型岛屿的部分,则有三至五座岛礁包围。
这些羽型岛屿和微型岛屿,构成了一道道或大或小的岛链,先将三座大型岛屿,十一座中型岛屿和七十二座小型岛屿给守护其中,然后再彼此相连,形成由岛链所构成的网络,并将总督府掌控的海域切割成若干等分。
这样的布置,不仅确立了各级镇守府的统属和海域范围,也将总督府势力范围内的水文状况给梳理过了一遍。
前文曾提过,沃德星的水文状况很是特殊,由于岛屿和岛礁的分布过于密集和复杂的关系,使沃德星的海底洋流的流向也跟着复杂了起来。
撇开大型岛屿和巨型岛屿这种趋近于大陆板块的存在不提,中型和以下规模的岛屿和岛礁,说白了就是海底隆出海面的山脉。
既然是山脉,就有高低起伏和走向,再加上涨潮和退潮等因素,使沃德星的洋流走向无时无刻都在变化。
这也导致沃德星的海域充斥着漩涡和暗流,没有漩涡和暗流存在的安全航道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有时间或船舰大小等方面的限制。
因此,在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将总督府势力范围内的岛屿和岛礁的分布梳理过一遍以后,总督府势力范围内的海底洋流走向便跟着发生变化,不但渐渐地稳定了了下来,其流速也趋于平缓,不似以往那般汹涌狂躁。
当然,这并不代表总督府势力范围内之海域都是稳定的,总督府势力范围的外围海域,依旧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暗流和漩涡,只有在越过外围的岛链并朝着总督府势力范围的中心抵近,海底洋流的走向和流速才会渐渐地稳定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在退潮时才会露出海面的暗礁,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作为岛礁尽数迁移,既增加了总督府所属的岛礁数量,也让总督府势力范围内的海航变得更加安全和便捷,不像过去那样,要去哪里都不方便,得掐着时间循着特定的航道航行。
与此同时,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还对提督们兑换而来的浮岛镇守府和多座浮岛镇守府组合而成的特殊镇守府,做出了若干规范。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规定提督们的浮岛镇守府和特殊镇守府,在总督府势力范围内之海域,只能停驻在特定的浅水区当中。
因为,浮岛镇守府和特殊镇守府本身具备所谓的【着陆】能力,可以在水深不超过一定范围内的浅水区进行着陆。
关键在于浮岛镇守府和特殊镇守府在着陆以后,可以获得镇压海象的特性,使其周边海域的海平面略微下降,风浪强度减缓,甚至还能影响到其周边的洋流之流速。
正因为有这些浮岛镇守府和特殊镇守府的停驻,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对总督府势力范围内的水文状况之梳理,效果才会这么地显著。
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沃德星的新格局(二)
不过话说回来,总督府这边在梳理势力范围内的岛屿分布期间,虽然没有向外扩张,却不代表总督府在沃德星这边的实力没有增长。
与之相反的是,总督府这边的提督和舰娘,无论是数量还是实力,都有显著的提升。
为什么?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提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当作岛礁来进行迁移的暗礁。
沃德星的岛屿和岛礁虽然已经很多了,可还是远远比不上暗礁的数量。
别的不说,就说总督府势力范围内的情况好了。
总督府势力范围内的岛屿,连同岛礁的部分一同计算也才八万余座,而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迁移的暗礁,却多达四十一万六千余,从这里就能看出其中的差距。
别怀疑!暗礁的数量就是这么多。
严格说来,暗礁和岛礁貌似差不多,只是一个露出水面,另一个隐藏在水下,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暗礁,指的是一种类似岩石的物质,常常出现在沙洲或其他位于水面以下,在低水位时的深度通常不超过六英寻(十一米)。
许多暗礁是由非生物过程形成,如沙的沉积、水波侵蚀岩石的凸出部分,以及其他自然过程,如热带海域由珊瑚和其他石灰质藻类所形成的珊瑚礁。
正因如此,暗礁多存在于水深相对较浅的浅水区,且只要一出现就是一大片,少则数十,多则上万。
当然,这里指的是会对来往船只形成威胁的那种,若将深水位的礁石也给算进去的话,数量破百万的都有。
问题来了!就算沃德星的潮汐涨退幅度较大的关系,往往只要一退潮,就能看到成片的礁林耸立在浅水区当中,但也不至于让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迁移到这么多的暗礁来充当岛礁。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么多的暗礁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源自于那些着陆在浅水区的浮岛镇守府和特殊镇守府。
前文已经说了,浮岛镇守府和特殊镇守府在浅水区着陆以后,具备镇压海象的能力。
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在退潮的时候,先将露出水面的暗礁迁走,尽可能地清理出适合浮岛镇守府和特殊镇守府着陆的平台,然后再于涨潮时将浮岛镇守府和特殊镇守府移至这些平台的上方并进行着陆。
如此一来,浮岛镇守府和特殊镇守府所在海域之海平面,便会下降至趋近于退潮时的位置,当潮水再退,便有更多的暗礁露出海面。
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就是透过这样的方式,在退潮的过程中一个暗礁一个暗礁地收集,才整出这么多的暗礁。
注意!她们是在退潮的过程中进行迁移的,而不是在退潮了以后才开始进行迁移的,因为这些暗礁的大小和高度基本上都不怎么样,而且底部还连在一块儿,要是等退潮了才进行迁移,虽然能获得面积相对较大的【岛礁】,可是数量却会大幅缩水。
不得不说,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为了能够收集到足量的【岛礁】,并解决巡洋舰以上级别之舰娘难以在浅水区航行的问题,可谓煞费苦心。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利用镇守府浮岛化改修装置改造成浮岛岛礁的暗礁,虽然得花费不少基土来扩大其面积并锚定位置,才能够派得上用场,但用起来也是真的好用。
为什么?
因为这些改造成浮岛岛礁的暗礁虽因体积的关系,无法搭载自主动力进行移动,却能相互挂靠在一起构成浮岛礁林,然后靠浮岛或舰娘进行拖曳。
一名驱逐舰舰娘都能轻松地拖着由几百个暗礁所构成的浮岛礁林进行远航,从这里就能看出其便捷性如何。
一支标准作战编队的舰娘带着一片浮岛礁林和资源,就能进行独立作业,整出很长一段的岛链。
这种浮岛岛礁就算找不到适合的地方安置,还能挂靠在浮岛镇守府和特殊镇守府上面,然后借其进行着陆的动作藏进水下,供水生生物栖息之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浮岛暗礁在没有锚定位置的情况下,先用基土扩张其面积的话,虽会自行下沉,无法再作为岛屿、岛礁来使用,却能被潜舰舰娘拖进海底进行安置,并以此作为基点建立起所谓的水下基地。
但正所谓【有利就有弊】,暗礁终究不是真正的岛屿、岛礁,使用起来其实是有一定的限制存在的,只能在涨潮时用基土进行锚定位置,然后在锚定位置以后才能用基土来扩张其面积。
若在退潮或退潮的过程中锚定位置,暗礁将会在涨潮时没入海面。
与此同时,在退潮过程中所铺设的基土,还会使失去其镇压海象的作用,将随着海平面的下降而逐步下沉,铺设得越多,下沉的坡度越缓,反之则越陡峭。
更重要的是,在其锚定位置并将面积扩大至一定程度以前,浮岛暗礁其实非常地脆弱,很容易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而毁损。
凭借着这些浮岛暗礁和基土,总督府的势力范围在这段时间里面虽然没有进一步扩张,岛屿数量却有显著的增长,且每一座岛屿和岛礁的位置都是精心安排的那种。
岛屿和岛礁的数量多了,自然就能承载更多的提督和舰娘,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但是,这个举动也使总督府势力范围内的海域面积缩水了一部份。
海域面积的萎缩加上镇守府和资源点的净化,使总督府势力范围内的深海侵蚀强度,出现了阶梯式的变化,越靠近中心位置,深海侵蚀的强度也就越低,而深海侵蚀的强度越低,纳米原质的含量也就越低,镇守府和资源点的资源产出也会随之下降。
只不过,总督府势力范围内的深海侵蚀之强度,并没有因此而降到白砂星四大洋那种程度,镇守府和资源点的资源产量始终维持在一定程度以上,海兽和低等深海也会时不时地在总督府的势力范围内出没。
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于赛特文明所谓的黑潮效应。
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出现一波黑潮,挟带着大量的海兽、低等深海和深海,袭向总督府的势力范围。
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会选择暂时放缓扩张的脚步,对势力范围内的岛屿分布进行梳理,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在梳理完总督府势力范围内的岛屿分布以后,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还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和分配,并制定出所谓的移防条例。
提督在没有进行镇守府所有权的兑换以前,在其军阶晋升之际,是需要朝着总督府势力范围的外围进行移防的。
这样的制度,既强化了总督府抵御黑潮的边防力量,也使提督们得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充分的历练,更使总督府于沃德星这边的总体战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茁壮。
在看完总督府在沃德星这边的发展概况以后,沐云才检视起了沃德星的整体局势,而这一看嘛......
〝啧啧啧!动作倒是挺快的嘛......〞沐云面带嘲讽地说道。
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沃德星的新格局(三)
前文曾提过,沃德星的九大联邦,虽然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等方面其实是差不多的,可究其实力和地位,却还是有三六九等的差别。
沃德星九个联邦由强至弱,分别为:乌尔、雅托、兰多、贝塔、卡波、普德、安萨、美莎、淑林。
不得不说,虽然乌尔联邦、雅托联邦和蓝多联邦虽因地理位置的关系(靠近沃德星的赤道与南、北回归线),饱受深海的威胁,可在击退深海以后也让他们得到更多的资源与素材。
强大的外部压力,让三大联邦疯狂地进行各种研究,然后竭尽所能地提升着自己的军备。
刚好,三大联邦所占据的巨型岛屿又是沃德星资源最丰富的岛屿,其资源出产量占了沃德星的总资源出产量的六成之多。
于是,三大联邦在深海入侵以后的短短十几年时间里面,便跃升为沃德星九大联邦的前三大,拉开了他们与其他六大联邦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包含乌尔联邦、雅托联邦和蓝多联邦在内的九大联邦,其科技水平之所以能在深海入侵以后便开始突飞猛进,除了深海入侵所带来的威胁,以及沃德星原本所没有的资源以外,也与那些被九大联邦抢占了镇守府的野生提督有着莫大的关系。
透过这些废弃了的镇守府的建筑和设备,以及资料库里面未被彻底删除的赛特文明基础科技,使九大联邦突破了既有的科技瓶颈。
由于沃德星的水文和海象较为恶劣的关系,九大联邦并没有继续在海航这一块深入,而选择了机动能力更强的航空路线作为发展主轴,但这也让九大联邦渐渐地朝着赛特兰文明的方向发展。
不过话说回来,九大联邦虽然这件事情做得不怎么地道,可这些野生提督显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私底下早就联合在一起并抢下一座大型岛屿作为后路。
因此,他们在遭受攻击的第一时间,才能迅速且及时地撤离,除了给九大联邦留下了近似于空壳的废弃镇守府以外,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损失。
这些野生提督在集结起来以后,因为不用继续遮遮掩掩的关系,很快便拿下了第二座大型岛屿并组建属于他们的势力,一边从九大联邦那里抢夺人口,一边与深海进行对抗。
且说,乌尔、雅托和蓝多等三大联邦,从总督府这边拿到关键科技以后没多久的时间,就突破了既有的科技瓶颈并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不完整的心智魔方,正式成为碧蓝文明的分支。
然后,如沐云估计的那样,仅用了四个多月近五个月,还不到半年的时间,便攻克心智魔方的制作瓶颈,开始组建第一批属于他们的碧蓝机娘。
又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三大联邦麾下的碧蓝机娘虽然还不算太多,但也有了一定的规模。
正因如此,三大联邦虽然是沃德星九大联邦当中实力最强的联邦,其所拥有的见习提督和见习舰娘,反倒是沃德星九大联邦中最少的。
(注:直属于九大联邦的提督和舰娘,并没有纳入总督府的体制当中,因此并没有所谓的授阶提督和授徽舰娘,他们要嘛一直卡在【见习】这个槛儿,要嘛直接越过授阶和授徽的过程,成为新米提督和舰娘。
没有经过授阶和授徽的过程,要想成为新米提督和舰娘的难度很大,但其好处也很明显,就是他们日后在获得培养见习提督和舰娘的权力以后,可以直接对其进行授阶授徽,从而建立自己的体系。
总督以上级别的提督所拥有的【开府】权,便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不过话说回来,三大联邦对于这些见习提督和见习舰娘虽不怎么待见,待遇什么的却还是给得挺足的。
毕竟,这些见习提督和见习舰娘对于三大联邦来说还是很有用处的,至少能一定程度上地缓解他们的防守压力。
但是,这些见习提督和见习舰娘倘若不能尽早越过瓶颈,把见习的前缀给拔掉,等碧蓝机娘的规模提升上来以后,无论是地位也好,待遇也罢,肯定都会下调一大截,这是可以预见的。
言归正传,既然三大联邦都已经将碧蓝机娘给整出来,甚至形成一定的规模了,距离塞壬和海妖的到来还会远吗?
很显然,并不会,因为塞壬和海妖已经来了!
只不过,塞壬和海妖甫一出现在沃德星,就遭遇深海的迎头痛击,现在正与深海搏命厮杀当中。
深海一方虽然占着地利优势,可是区域范围内的数量方面,就比不上跨界而来的塞壬和海妖了,被塞壬和海妖占去部分海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等塞壬和还要在沃德星站稳脚步……
啧啧啧!三大联邦就有得头疼的了!
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会在拿下沃德星支部联合议会所在的那一座大型岛屿以后,便开始着手梳理势力范围内的岛屿分布,一方面是为了与九大联邦交好,表示她们出现在沃德星并不是为了【侵略】,而是来帮助他们抗击深海的,可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防范塞壬和海妖来到沃德星以后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总督府在沃德星这边的地盘,虽然较靠近美莎联邦,可距离三大联邦也不是很远,当塞壬和海妖在沃德星这边闹起来,很难不遭受波及。
既然已经预知到这样的情况,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个时间点其实也挺微妙的。
因为塞壬和海妖入侵的关系,深海作为沃德星当前实际意义上的霸主,受到的冲击无疑是最大的。
大量的低等深海和深海,在深海栖姬和高等深海的调动下,不断地朝着深海与塞壬和海妖交战的海域集结。
这样的情况,虽使交战海域及其周边集结了大量的深海,却也让更外围的海域之深海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而总督府在沃德星的地盘,就在这个范围的边缘。
也就是说,总督府若在这个时间点发动远征,拿下邻近总督府势力范围之岛屿,难度会比之前要来得低许多。
心念及此,沐云不禁欣慰地笑了笑:〝呵呵呵……看来,我家婷婷是真的长大了呢!〞
身体不适,今日无更
如题
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沃德星的新格局(四)
正所谓【攘外比先安内】,没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作为基础,即便打下再大的基业和版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梦幻泡影而已,经不起任何的打击,随时可能分崩离析。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虽然看似笨拙,却是朝着更高层次攀登的不二法门,不为别的,就为了它所具备的抗风险能力。
就好比一个人学泰拳,另一个人学传武,前者可能只需要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就具备相当的实战能力,而后者往往却需要花费十几二十年的时间。
乍看之下似乎是前者较为厉害,可是很多人却忽略了前者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对身体所造成的种种负担。
大量的暗伤,使其在年纪大了以后,往往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病痛,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办法维持。
而后者则不然,或许气力等方面难以和年轻的时候相比,可是技巧方面却更加地老练,实战能力也能很好地维持。
重点是,后者往往十分地长寿,且基本上没啥病痛。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质疑道:这与攘外比先安内有什么关联?
答案很简单,因为对于习武之人来说,身体就是本钱,就是基础,把这玩意儿给牺牲了,上限就摆在那里,没有更进一步的空间,二者之间的道理其实是相通的。
是的,没错!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之所以选择在这段时间里面,对总督府势力范围内的岛屿进行梳理,除了前文所述的那些原因以外,也是为了后续更进一步扩张在做准备。
毕竟,能够拿到手,然后守得住的,才是真的属于你的。
守不住,拿了也是白拿,徒为别人作嫁而已。
在明白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的心思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她们所制定的移防条例,不难联想到她们更早以前出台的特别(殊)分部组建条例。
当提督们晋升至大佐军阶,即可在某一分部挂名,成为特殊分部的分部长,并获得培育自家的见习提督和见习舰娘的权利,使其得以他们培养自己的班底。
若他们能够晋升少校军阶,且对总督府献上忠诚,则可跃升为支部成员,然后组建特殊支部或支部直属分部。
与此同时,开放大佐以上军阶提督兑换和购买浮岛镇守府的权限,三名含以上大佐军阶提督可提出申请,建立特别镇守府,但是建造费用需由提督自行承担。
拥有浮岛镇守府亦或者联合建立起特别镇守府的提督,均可成立特别分部,独立坐镇一方海域。
特殊分部与特别分部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构成就像同一集团旗下的事业体,具备上下统属关系,而后者则趋于多个公司透过交叉控股的方式组建起来的新公司,虽会依照自身军阶和实力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话语权,可话语权越重,无形中所需付出和承担的东西也就越多。
换言之,特殊分部属于挂靠在总督府体制下的派系,当总督府这边对他们下达命令以后,他们就得想办法去将命令完成。
相同的,当特殊分部长之类的上级提督下达命令以后,该特殊分部所属的下级提督也得服从并执行这些命令。
当然,前提是这些命令并不违背总督府所制定的各项规范。
至于特别分部的部分,则为提督与提督之间,以满足各自的利益诉求为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阵营,不是强强联合,就是抱团取暖,彼此的军阶和实力基本上都不会差得太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总督府的体制下,虽有特殊分部和特别分部的区别,其所使用的镇守府却是相同的,均为所谓的特殊镇守府。
大型镇守府的部分,基本上只会出现在校级以上提督和支部以上级别之势力。
言归正传,沐云虽然没用真实之眼直接探查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却还是透过她们的布置瞧出了个大概。
简单来说,就是让特殊分部的提督们负责防守,然后趁着深海一时无暇顾及总督府这边的情况,放那些特别镇守府的提督出去抢地盘。
提督们所拥有的浮岛镇守府和特殊镇守府的数量是有限的,这也意味着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即便开放边境,让提督和舰娘们出去抢地盘,也不会影响到总督府在沃德星这边的防守。
与此同时,也会让那些较具冒险精神且荷包充盈,却未兑换浮岛镇守府和特殊镇守府的提督感到眼红,然后将他们口袋里的资源给掏出来,兑换浮岛镇守府和特殊镇守府并参与此次的扩张行动。
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能够扩大总督府在沃德星这边的影响力,还不需要额外的支出,重点是将总督府生产的浮岛镇守府和特殊镇守府给倾销出去,并对这些提督进行一番筛选。
赛特文明的核心建筑,为何取名为【镇守府】,而不是其它名称?
因为,赛特文明并非所谓的侵略性文明,其秩序之核心追求,乃所谓的【稳定】。
也就是说,赛特文明的发展模式,较趋向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那种,实力够了便会自然而然地扩张,然后在势力幅射范围空出余量以后,便会自然而然地停止扩张的脚步。
随着这个过程的不断反覆,提督的军阶也会自然而然地提升上去,没有丝毫的勉强和突兀,只能用水到渠成来形容。
因此,【锐意进取】在赛特文明这边,并不全然是一件好事。
至少,就总督府的体制本身而言,较青睐那些相对保守,然后听话的提督和舰娘。
当然,这并不代表锐意进取的提督和舰娘不好,只能说他们更加适合外派出去磨练。
不得不说,这类提督和舰娘的成长速度十分地快,在不夭折的情况下,其成长上限也比较高,晋阶至总督以上级别的比例也挺高的。
但这是在不夭折的情况下。
锐意进取,然后一路走到黑的提督和舰娘,能得善终者寥寥无几,就更不用说是晋阶至总督以上级别了。
这类提督和舰娘,要嘛因为太过锐意进取的关系而殒落,要嘛在遭遇这么几次重大打击,然后明白什么叫作【谨慎】以后,渐渐地变得保守。
真的能把这条路给走通的并不多,然后能把这条路走通的,基本上都成了所谓的【大佬】。
从这方面而言,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放他们出去枪地盘,未尝没有假借深海之手对他们进行敲打的意思在里面。
心念及此,沐云不禁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沃德星的新格局(五)
提督所能拥有的舰娘数量是有限的,这也意味着提督所能控制的海域大小,与其军阶有着直接性的关联,当提督控制的海域超过这个上限,其对海域的控制力便会急剧骤降。
以新米提督为例,在不考虑额外编制的情况下,仅有四支标准作战编队,也就是二十四名舰娘之编制。
镇守府需要有一支标准作战编队驻守,还需要一支标准作战编队在其近海巡逻,并收集周边的资源点所产出的资源。
这个时候,提督能够用来扩张的舰娘,就只剩下两支标准作战编队。
当提督拿下另一座岛屿并建立起镇守府或临时镇守府以后,这两支标准作战编队,一支得驻守在镇守府当中,一支得在其近海巡逻,基本上失去继续向外扩张的余力。
不过,就是有锐意进取的提督,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然后更快速地发展,选择拆分标准作战编队,将一支标准作战编队拆成两到三支未满编的队伍,甚至仅凭镇守府设置的自动防御工事来进行防御。
要知道,深海可不是傻子,它们也是会进行侦查的,当深海发现这一点以后,怎么可能不会采取行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锐意进取的提督又怎么可能不出事呢?
重点是,依照岛屿的大小不同,以及周边资源点的多寡,所需配置的标准作战编队之数量是不同的。
镇守府所在的岛屿面积越大,周边资源点的数量越多,需要驻守和用来巡逻的标准作战编队也就越多,提督布置的标准作战编队一旦低于这个标准,潜在风险同样巨大。
锐意进取的提督之所以容易夭折,原因便出在这里。
不过话说回来,提督若拥有充足的资源来武装舰娘,使其拥有越阶作战的能力,减少舰娘配置的做法,不仅不会造成防守能力不足,以及对海域控制能力下降等问题,还能给予舰娘足够的压力,使其快速地成长起来。
锐意进取不是不行,但前提是提督得掌握其中的分寸,太过于锐意进取,那就不叫锐意进取,而叫做穷兵黩武。
绝大多数锐意进取的提督,并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然后栽在这一点上面。
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的做法,便有借着深海来对这些提督和舰娘敲打的意思在里面。
能驻守在总督府势力范围内的提督,都是总督府体制下的提督,当其军阶晋升至大佐,便在特(殊)别分部组建条例的作用下,自动拥有特殊分部长之身份。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提督兑换浮岛镇守府并与其他提督联合在一起组建特别分部,便拥有特殊分部长与特别分部成员之双重身份。
因此,在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开放特别分部得以离开总督府势力范围,前去讨伐深海并收复深海所占据的岛屿时,这些提督必须留下足够的舰娘驻守在他们的镇守府,才能带上他们的舰娘并乘着浮岛镇守府和特殊镇守府离开总督府的势力范围。
如此一来,即便这些提督遭遇失败,也有东山再起的本钱,不至于就此一蹶不振。
而在遭遇这样的打击过后,这些提督就算再怎么头铁,应该也会记取教训,不至于在穷兵黩武的路上越走越远。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么说?难道沐云和小萝莉不看好这些提督的扩张行动?既然不看好,为什么还要对这些提督开放?
与其说沐云和小萝莉不看好这些提督们的扩张行动,倒不如说沐云和小萝莉不看好这些提督们在向外扩张时所作出的选择。
这些提督要是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选择量力而为见好就收,在拿下一片海域以后便停驻下来巩固防线的话还好说,就算扛不住黑潮和深海的反扑,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怕就怕这些提督在前期尝到甜头以后,便盲目地向外扩张。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等深海与塞壬和海妖之间的战事告一段落……
啧啧啧!
这些提督所要面对的,可能就不单单只是黑潮和深海了,或许还得加上塞壬和海妖。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提督不出事才是一件怪事。
依照这些提督的发展路子,十有八九会像武藏和法迪默那般,前往其它星球位面坐镇。
总督府能够护得了这些提督一时,却护不了这些提督一辈子,与其让这些提督在前往其它星球位面以后,才在这个地方栽跟头,还不如在总督府还能及时护住他们的这个阶段,提前让他们吃点小亏,然后记取教训。
为了这些提督和舰娘,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是真的费了不少的心思,而这也是沐云最满意,也最感欣慰的地方。
但是,这些提督和舰娘究竟能不能意会到这一点,在这个过程中又会造成多少损失,那就不好说了。
沐云之所以会发出叹息,原因就出在这里。
摇了摇头,沐云便将目光从三大联邦这边移开,然后移到其它六大联邦那边。
相较于三大联邦,沃德星其它六大联邦显然要务实得多,虽然私底下也在研究着赛特文明的科技,并想办法将其转化成他们自己的科技,重心却还是放在总督府这边。
只是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提美莎联邦这边的情况。
在见识过总督府的实力和底蕴,并意识到见习提督和见习舰娘若不纳入总督府的体制,几乎没有可能转正以后,便毅然决然地让其所属的提督和舰娘,尽数纳入总督府的体制当中。
这个决定,不仅让美莎联邦成为第一个,也是当前唯一一个彻底投向总督府的本土势力,也让美莎联邦独立支部升格为美莎联邦特支部,一跃而成沃德星九大联邦支部当中,总体实力最强的势力。
要知道,美莎联邦在沃德星九大联邦当中,可以说是垫底的存在,竟然在纳入总督府的体制以后,在这方面便一跃而成龙头,落差不可谓不大,让其它五大联邦看了都不禁为之心动。
为了奖励美莎联邦的这个决定,也为了继续拉拢其它五大联邦,小萝莉很是果断地对美莎联邦开放了第一高等学院(初级班)的入学名额,使其授阶提督和授徽舰娘得以进入其中进行深造。
基础(启蒙)班和初级班的课程乍看之下虽然差不多,可实际上是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的,这些在基础班没有传授的东西,可以说一个个都是精华。
如前文所提到的,有关于赛特文明的秩序,以及锐意进取的好处和弊端等等,有关于提督自身的发展道路的诸般情报和禁忌,便是其中之一。
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沃德星的新格局(六)
说实话,其它五大联邦确曾因此动心过,只是随着三大联邦所属的碧蓝机娘相继亮相,五大联邦便收回了这个心思。
高高在上惯了的他们,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本能地拒绝成为总督府的附庸。
不过,见识过总督府的实力的五大联邦,也没有想过要与总督府交恶,虽未就此倒向总督府这边,可还是放开了部分限制,允许其麾下的提督和舰娘纳入总督府的体制。
只是,因为五大联邦的态度不怎么明确的关系,使其麾下的提督和舰娘也跟着摇摆不定,真的纳入总督府体制的提督和舰娘并不是很多。
由于这些提督和舰娘的选择,纯属个人的决定,与文明发展并无直接关系的缘故,尽管对五大联邦的文明发展更进一步地趋向于赛特文明,却没有使其就此成为赛特文明的分支。
值得一提的是,小萝莉和赛勒娅等人在这个时候,悄悄地将赛特兰文明的部分关键科技给了沃德星南半球的三个联邦,使其在研究心智魔方的过程中,发现有别于心智魔方的另一条道路,那就是比人工智能还要更进一步的心智人形拟化。
这个发现,让沃德星南半球的安萨、贝塔、淑林等三个联邦陷入了迷茫。
前文曾提过,沃德星九大联邦在夺取野生提督们的镇守府以后,凭借着废弃了的镇守府所残存的,有关于赛特文明的基础科技以后,其人工智能的研究便有了长足的发展,渐渐地朝着赛特兰文明的方向贴近。
可在总督府入驻沃德星以后,硬是让九大联邦的发展路线拐了个弯,朝着赛特姆文明的方向发展。
结果,三大联邦硬是将赛特姆和赛特兰的科技给结合起来,将自己给整成了碧蓝文明的分支。
当三条发展路线同时摆在沃德星南半球的三个联邦面前,如何进行抉择便成了这三个联邦的高层的难题。
难以做出决定的三个联邦之高层,为防止他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最后决定暂时搁置这个问题,然后同时对三个发展路线之科技展开研究,无形中拖慢了他们对心智魔方的研究速度。
这三个联邦的高层并没有注意到,在他们心生迟疑之际,潜意识里其实便已做出了决定。
正因如此,沃德星九大联邦在总督府这边,美莎联邦的提督和舰娘数量最多,实力也最强,然后是同在沃德星北半球的卡波联邦和普德联邦,再来则是位于沃德星南半球的安萨联邦、贝塔联邦和淑林联邦,至于沃德星实力最强的三大联邦,反倒排在最后面的位置。
其中,美莎联邦支部从独立支部升格为特支部,其它五大联邦因有提督和舰娘纳入总督府体制的关系,拥有独立支部的编制,至于一名提督和舰娘都没纳入总督府体制的三大联邦,没有独立支部的编制存在,其见习提督和见习舰娘均挂靠在下议院的编制当中。
(注:美莎联邦特支部,全名:沃德星支部联合议会,九大联邦上议院分院,美莎联邦下议院附属特殊支部。)
基于编制方面的问题,美莎联邦的待遇最好,与白砂星这边纳入总督府体制的提督和舰娘一样,其它五大联邦次之,仅比白砂星四大洋区的独立分部略高。
咦!怎么没提到三大联邦的待遇?
哦!差点儿忘了!三大联邦没有纳入总督府体制的提督和舰娘,所以没有资格享有总督府所给予的待遇。
不过,三大联邦还是能与总督府这边进行各种交易的,只是没有其它六大联邦所拥有的各种优惠而已。
且说,沃德星九大联邦在拥有自家的见习提督和见习舰娘以后,便做出了相同的决定,将其安置在势力范围的边界,而且还是最难进行防守,但又不是特别重要的位置上。
很显然,他们对于提督和舰娘所能产生的作用,其实是心存疑虑的。
不过,九大联邦也不算亏待他们,硬是将见习提督的额外编制给扩充到极限,使其拥有九十六名舰娘之编制。
这也导致九大联邦所属的提督,尽管仍只是见习提督,其所拥有的舰娘数量却与白砂星的大佐提督相仿,而透过造船舱招募而来的舰娘,也不似见习舰娘那般存在着隐形的实力上限,除了练度比较低以外,真不比那些大佐提督差。
这便是九大联邦甫一与总督府建交,其所属的见习提督便能与白砂星的提督相提并论的最主要原因,并不单单只是因为他们在沃德星拥有所谓的本土优势。
当然,这些见习提督要是不能尽快转正并将军阶提升上去,等白砂星的提督开始扩张他们的额外编制,彼此间的实力差距还是会重新被拉开。
至于见习舰娘的部分,在被分配到各个海军军区以后,也尽数换上了较高档次的舰装,称得上武装到了牙齿。
(注:九大联邦所属的见习提督和见习舰娘,均隶属于九大联邦下议院,所以九大联邦只要让各海军军区的主事者,在九大联邦下议院挂个职务,便能使其获得赛特提督的部分权利,从而拥有对见习舰娘进行指挥的指挥权。)
不得不说,相较于见习提督,见习舰娘的转正门槛无疑要低上许多,只要见习舰娘的练度提升上去,并利用赛特文明之科技对其进行改修,便能拔掉见习的前缀强行转正。
话虽如此,要想做到这一点却没有想像中的这么容易,要嘛得攀赛特文明的科技树,掌握其部分关键科技,要嘛得使用附加相关科技的蓝图(改修图纸)对其进行改修。
以九大联邦的当前条件要想做到前者,至少需要近十年的时间,而后者的部分则需寻求总督府的支持。
问题是,总督府这边愿意提供图纸吗?
咳咳。
当然会啊!只是价格方面……懂的都懂。
于是,九大联邦只能一边从总督府这边用高价购买图纸,优先让那些忠于九大联邦且较具潜力的舰娘转正,一边努力地攀着赛特文明的科技树,意图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只是……
赛特文明的科技是这么好研究的吗?
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沃德星的新格局(七)
前文曾提过,深海栖姬可区分为深海舰姬和深海陆姬两种,其核心不仅是浮岛镇守府与特殊舰装生产的关键资源,同时也是赛特文明的关键科技研究不可或缺的核心素材。
差别只在于陆姬核心作用于浮岛镇守府等大型造物,以及晋阶科技水平之关键科技研究,舰姬核心则作用于特殊舰装的生产以及舰娘晋阶改修之用,其中也包含了舰娘转正的关键科技。
深海舰姬的数量虽要比深海陆姬来得多,可单就比例而言,深海舰姬的数量只占了一小小部分,仅比深海陆姬多这么一点儿。
要知道,深海的晋阶比例可是非常非常低的,几万个低等深海当中,往往只有这么一、两个能晋阶成一般的深海,然后几万个深海当中,也只会有这么一、两个能晋阶成高等深海。
从这里其实就能看出高等深海出现的概率有多低了。
而在高等深海如此珍稀的情况下,几千个高等深海当中才有这么一、两个能够晋阶成深海舰姬……
深海舰姬的稀少程度,可想而知。
当然,这样的比例并非绝对的,具体情况得看深海侵蚀的强度有多高,可无论深海侵蚀的强度再怎么高,晋阶比例也不会高于一比一百。
也就是说,最少得有一亿个低等深海,才有可能诞生这么一个深海舰姬。
沃德星的深海舰姬虽有不少,打死也不会超过两百之数,而要研发能让见习舰娘透过改修的方式直接转正的关键科技,最少需要三十枚舰姬核心。
重点是,这三十枚舰姬核心还有舰种方面的要求,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航空母舰和潜舰等五种舰姬核心,最少各六枚。
为什么要用【最少】这个名词?因为赛特文明的科技研究,不仅进度方面难以预料,甚至还有研究失败的可能,当研究失败的情况下,虽然不会使该研究需要重头来过,却会使研究进度出现倒退的情况。
对于非提(运气糟糕透顶,犹如非洲黑人的提督)而言,攀赛特文明的科技树的痛苦指数,甚至要比大建招募到小学生(驱逐舰和补给舰等舰娘)还要来得高。
赛特文明便曾有一非提砸了整整三百七十二枚舰姬核心,才完成该科技研究之纪录。
九大联邦要想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搜集收集足够数量的舰姬核心来完成该科技之研究,真不是一般的难。
到头来,九大联邦还是得仰赖总督府的渠道,才有可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面做到这一点。
问题是,总督府会这么轻易地让九大联邦收集到这么多的舰姬核心吗?
要知道,沐云和小萝莉可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去布莱妮那里补一次货啊!自己用都有些捉襟见肘了,何况是供给九大联邦?
因此,不管是陆姬核心也好,舰姬核心也罢,亦或者其它的珍稀资源,总督府虽有提供兑换,却都是限时限量限额的那种。
每隔一段时间才拿出一点来供兑换就算了,不仅得花资源来买,还得预先消耗总督府的贡献值来兑换购买资格。
与此同时,还依照提督的军阶划分兑换商品之清单,并限制提督及其所属势力每次所能兑换到的资源数。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九大联邦能透过总督府的渠道收集到足够的舰姬核心,也得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源。
因为能够进行兑换的,并不单单只有九大联邦所属的提督,白砂星的提督也盯着总督府每隔一段时间放出来的这些资源。
不过,纳入总督府的体制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在进行这些资源的兑换时,其单价是固定的。
为什么要讲这个?
因为小萝莉每隔一段时间,还会额外拿出一批资源来进行拍卖,而拍卖的那个价格嘛……
啧啧啧!
凭着这一手,总督府每隔一段时间就能从白砂星和沃德星的本土势力手中攫取大量的资源,硬是在成立次级商团以后便做到转亏为盈的程度,尽管盈利并不是很高,却足以让总督府稳定地发展下去。
别怀疑,就是有这么的暴利。
因为沐云和小萝莉从布莱妮那边进货,走的是商团对商团的批发价,其单价是按照宇宙商协制定的价格在走的,而总督府透过兑换和拍卖的方式出售,走的却是商团对本土势力的零售价,其单价是依照位面的水平、商品的层次和品质等要素进行翻倍的。
没看错!翻倍。
位面水平与商品的层次相当时,该位面若存在着同类商品,便以该位面的单价做基准,但其售价不会低于进价加一成的价格,没有同类商品则以其珍稀度进行计算,从而订定出该商品于该位面之【市价】。
当商品的层次高于位面水平,但未有低等文明与中等文明这样的文明层次之差距时,该位面若有同类商品,每高一个层次,在其既有的单价上加一成,若无同类商品存在则翻一倍。
当商品的层次高于位面水平,且存在着文明层次的差距,如E级与F级之间的落差,每高一个层次翻十倍,该位面存在着同类商品,以进价为基础计算,无则以该位面的市价为基础计算。
地星级深海舰姬核心,依照舰种的不同,其进价在两千至一万枚绿刀币之间,可因总督府当初入驻白砂星时,未有该商品流通的关系,所以是依其珍稀度订定市价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总督府出售的地星级深海舰姬核心之单价,便高达三千至一万五千枚绿刀币。
在总督府入驻沃德星时,因沃德星同样没有该商品存在的关系,其市价便沿用白砂星这边的价格做计算,然后在进行拍卖的时候,以市价作为进价,再加一成的价格起拍……
一枚原价两千枚绿刀币的地星级深海潜舰舰姬核心,只要出现没有流拍的情况,就能卖出三千三百枚绿刀币以上的价格,基本利润超过六成。
小萝莉将这些东西拿去加工一下,整成特殊舰装和浮岛镇守府之类的玩意儿出售,算上科技加成的要素,其价格便会再次向上翻个几番。
透过这种方式,小萝莉随随便便就能从白砂星八大阵营和沃德星九大联邦的手中,赚取高于进价三、五倍的利润。
这也是美莎联邦和其它五大联邦愿意让其所属的提督纳入总督府体制的一大原因。
没办法!因为透过拍卖的渠道来购取这些东西的代价实在太高了,即便九大联邦的家底足够丰厚,也禁不起这种造法。
(或许有人会产生质疑:九大联邦是怎么攀赛特文明的科技并做到所谓的科技共享,对其所属提督和舰娘产生作用的?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九大联邦下议院支部(大型镇守府)所属的科研中心。
隶属于九大联邦下议院支部的见习提督和见习舰娘,是可以与之共享科技的,就像总督府的科技能够向下覆盖,对体制内的所有提督和舰娘产生作用的道理是一样的。
只不过,这种集体研究本身是存在风险的,一旦变更其统属关系,亦或被纳入共享科技之黑名单,集团研究之科技将不再作用于当事人身上。
所以,赛特文明的提督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会选择自行攀科技树,避免受制于人的情况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九大联邦上议院支部所属的科研中心也具备着相同的作用,但其拥有的科技树却是不同的。
沐云在建立沃德星支部联合议会的时候,便已对此做出了限定,基本上杜绝了九大联邦联合起来进行这方面的科研之可能性。
这便是美莎联邦和其它五大联邦会选择令其所属的提督和舰娘纳入总督府的体制的另一大原因。
又或者该说,正因沐云的这番布置,才迫使美莎联邦在内的六大联邦,最后做出这样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