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无从得知
杨家门楣不高,应酬并不多,以前那些同僚家的宴会,老太太也能应付,可后来,杨知柏升到了四品,请宴的人家就有了变化。
老太太头一次参加贵妇们的宴会,当时就闹了笑话。
自此,老太太就鲜少出门,有宴也是让掌家的于事去走动。
这还是这么多年来,老太太主动说要出去参加什么聚会。
“怎么?我去不得?”阮氏一眼瞪了过去。
“儿媳不是这个意思。”杜京墨吓得连连摇头,忙解释道,“只是那万鸟会人多鸟多,会很累,婆婆带着两个孩子去,未免太辛苦。”
“我多带几个人就行了。”阮氏不以为然的挥了挥手,“行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你歇着,和姐儿,我们出去看孔雀去。”
决定要去万鸟会,阮氏便兴起了十二分的兴趣,不仅找人打听万鸟会的由来、规矩,还一天到晚围着两只孔雀转。
杨静和私下也找了松萝。
当初杜府送人来都是挑的最好的,松萝擅长的,就是通晓京中权贵官宦的所有人情关系网。
“平嘉侯府的老祖宗和高祖帝是亲兄弟,只是他这一支向来不管掺和那些争权夺利的事儿,便一直游离朝堂之外,几代下来,也从当初的亲王变成了如今的侯爷,如今的小侯爷和摄政王爷关系极好。”
松萝细说了平嘉侯府的事情,却没有提到万鸟会具体的细节。
杨静和立即提出疑问。
“姑娘,非是奴婢不说,而是奴婢也不知,平嘉侯府举办的宴会,一品大员都未必能去参加的。”松萝歉意的说道,“奴婢只听说,能在宴会中拔得头筹的人,可要求侯府办一件事儿。”
杨静和明白了她的意思。
无论是杜老太医还是杨知柏,都没有参加的资格,里头的细节,不是那个圈里的人,根本无从得知。
打听了一圈,得到的消息都是模棱两可的,毫无作用。
“李姨娘还说是吏部侍郎家的女儿,平时什么规矩什么礼仪,讲得真真好,结果呢,用到她的时候屁事都不知道了。”
阮氏窝火极了,和杨静和一边喂孔雀一边抱怨道。
“还有老三媳妇,以往参加这个宴那个宴不是很欢跃的吗?见天的夸自个儿娘家如何如何厉害,哼,这次还带着她儿子一直呢,她还一问三不知了。”
“祖母,懂不懂规矩很重要吗?”杨静和好笑的看着老太太问。
“当然重要了。”阮氏一说到这个就忿忿不平,“要是当年我多知道些规矩,就不会被人笑话了,我被人笑话不要紧,我担心你爹也会被人瞧不起。”
说到末了,隐隐有些伤感。
“祖母,您还有癔症呢,这事谁都知道。”杨静和拍拍阮氏的肩,提醒道,“您在别人眼里是疯的,我是傻的,不懂规矩很正常。”
“都是那老东西和不孝子害我!”阮氏气得咬牙切齿。
“祖母别动怒。”杨静和笑眯眯的安抚,“要不,明天我去找小哥哥问问?”
“对对对,王爷一定知道。”阮氏立即赞同的点头。
于是,第二天,杨静和就带着春笋和雪耳,骑着大狗去了摄政王府。
第212章 贴心的秦云枭
“姑娘来了。”
杨静和都没有出示令牌,看门人便笑着将她迎了进去。
她的身份以及秦云枭对她的看重,如今阖府的人都知道。
“小哥哥在家吗?”杨静和先打了声招呼,才笑着问。
“王爷入宫还未回来。”看门人遗憾的说道,“不过,王爷留了话,姑娘来了只管在府里玩,跟自家是一样的。”
“他不在啊。”杨静和有些失望。
他送了一对那么漂亮的孔雀,她都还没亲口谢过他呢。
“这几日,王爷都是早出晚归的。”看门人忙解释,一边差人去通报府里的总管。
以前那个总管被秦云枭处置,新上任的总管是他的心腹,叫秦福,大家都管他叫福叔。
福叔其实并不老,看着也就三十出头,生得眉清目秀,天生的书生相貌,但,他却是行伍出身,是秦云枭得力的属下之一。
“给姑娘请安了。”福叔一出来,就笑呵呵的冲着杨静和抱拳行礼。
“福叔。”杨静和避开了这一礼,跑上前仰头看着他,直接了当的问,“小哥哥不在家,你知道那个请帖的事吗?”
“那请帖是平嘉侯府送来的,王爷一张,姑娘一张,侯府明言务必请姑娘一起去。”福叔笑道,“王爷知晓姑娘这几天可能会来,特意准备了一些东西,还请姑娘移步小书房。”
“有劳福叔带路。”杨静和忙点头,心里好奇秦云枭准备了什么。
“请。”福叔在前面带路。
杨静和立即跟上。
小书房也在秦云枭住的主院里。
他时常要处理公务,大书房便不能让人随意进出,杨静和第一次来府里之后,他就让人收拾了一间小书房出来,单独用来陪她。
“姑娘,这就是王爷准备的。”福叔指着书桌上折起来的纸,“姑娘且看着,我去准备些小食。”
“谢谢福叔。”杨静和也不跟他客气。
雪耳和大狗趴在门口,春笋守在一边。
杨静和走到书桌里面。
椅子也是特制的,下头加了几个横杠,可供她踩踏。
她很轻松就爬了上去。
坐好后,她把那叠纸拿了过来,一拿起来,才发现这竟是一张长纸折成的画。
上头的画一小块一小块的,每块四周还画了框框,颇有连环画的即视感。
画上画的有人有鸟,每张都在变化。
这是平嘉侯府的万鸟会!
秦云枭真的是太贴心了!!
杨静和瞪大眼睛,一张一张的细看起来。
福叔送上果汁和小食时,她都没反应,他微微一笑,便轻轻的退了出去。
长长的纸,画尽万鸟会的规矩,还提了奖励。
除了头名能得平嘉侯府的一个承诺之外,前十各有奖励。
“有钱真任性啊,单这一笔奖励,怕是能养活普通人好几年了吧……”杨静和看完,忍不住咂舌。
这些有钱有权的皇公贵族们还真的是钱多烧得慌。
从这画上,她都能感觉到万鸟会的有多奢华,更别提最后那一笔笔的金银奖励。
杨静和望着上面画的元宝,啃着美味的点心,兴趣一下子被点燃。
这么多的元宝啊~~也不知道是金的还是银的……
她是不是可以弄个第二名当当?
第213章 黑木耳被害
杨静和吃完了点心,喝完了果汁,就告辞回家了。
那幅长长的画卷,她没带走,而是在上头写了一行还算端正的字:谢谢小哥哥~万鸟会上等你哦~
一路兴冲冲的冲回家,还没到西墨院,杨静和就听到了阮氏的骂声。
自从老太太住到这院里,脾气收敛了不少,除非,是有人来找事儿。
“又谁来了……”杨静和不耐的皱了皱眉,嘀咕了一句。
“赶紧抬走,派人出去找找有没有差不离的,免得和姐儿回来看到哭。”阮氏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说完,又开始骂,“缺德烂肚的玩意儿,这么恶毒的事也干得出来!别让老娘抓到了,抓到非剥了他皮不可!”
杨静和听到这个,心里“咯噔”了一下,忙加快脚步。
这时,门内有人出来,差点儿撞上杨静和。
浓烈的血腥味传来,杨静和一下子皱起了眉。
只见,门内两个婆子抬着一个用麻袋盖着的东西,正惊慌的站在那儿看着她,好一会儿,她们才反应过来,急忙行礼:“四姑娘。”
“那是什么?”杨静和盯着麻袋问。
“没什么。”两个婆子抬着东西后退,求助的转头看后面。
“和姐儿回来了?”阮氏立即挤了出来,牵着杨静和的手说道,“走走走,快要做午课了,祖母陪你一起去。”
“祖母,我还没吃饭。”杨静和不受控制的走了两步,忙伸手反拉住阮氏的手,整个身子往后沉,“我要吃饭。”
“去老祖宗那儿吃,老祖宗那儿的饭菜香得很。”阮氏说着,伸手想来抱杨静和。
杨静和趁着这机会,机灵的抽回手,扭身就踩着垫脚石进了院子。
抬着东西的婆子没想到她会这样,也来不及退开。
杨静和到了跟前,手快的扯开了麻袋口。
一条黑色的狗出现在她视线里。
它的身上,伤痕交错,血在上头凝固成块,粘住了原本黑亮的皮毛。
“黑木耳!”杨静和错愕的看着黑狗,“谁干的?!”
“和姐儿。”阮氏跟了过来,还想拉开杨静和。
“祖母,谁把黑木耳弄成这样了?”杨静和回头,眼眶盈泪。
她今天出门,就只带了雪耳和一条大狗,没想到,黑狗就成这样了。
“我们也不知道,今天一早院门开着,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出去了,直到方才,我闻着很浓的血腥味,出来看时,它已经一身伤从外面跑回来了,只是,刚进狗舍就躺下不动了,秋葵想求它都来不及。”
阮氏无奈的说道。
“外面?”杨静和抿唇,转头就往外面走。
“和姐儿,你做什么去?”阮氏追在后面。
“把它放下,谁都不许动它!”杨静和转头指着黑狗喊了一声,又飞快的顺着长巷跑了起来。
雪耳和春笋紧跟在后头。
阮氏年纪大,又长得胖,没几步就跑不动了,只好在后面喊:“和姐儿,当心些,别摔了。”
杨静和充耳不闻,只仔细的寻找线索。
黑狗从外面带伤跑回来,外面肯定会留下痕迹。
她要找到那个凶手!
可是,来来回回几趟,长巷里都是干干净净的。
杨静和的脸更加的冷。
受伤跑回来却没有血滴落在路上,只能说明,黑木耳跑回来时,身上的血块都已经凝结了,也就是说,它受伤的时间更早。
“雪耳!”
杨静和停下脚步,看向脚后跟的雪耳,下达了命令。
第214章 狗血的味道
“呜呜~~”雪耳冲杨静和叫了一声,动了动鼻子,就往后花园跑去。
杨静和立即跟上。
“和姐儿?”阮氏才气喘吁吁的跟上,又见杨静和从她面前折返,一时有些懵,“这孩子,跑来跑去的做什么呢?”
杨静和此时已经到了后花园的门口。
门开着,雪卫冲进去几步,又转头冲杨静和呜呜了几声。
杨静和毫不犹豫的跟上。
雪耳一路找,很快就来到了鹤延院后墙跟上,停下不动了。
杨静和和春笋跑过去,只见,地上和草丛里溅了好些血。
看那形状,应该是喷溅上去的,可偏偏中间的地方,有个圆圆什么都没有。
“姑娘,这儿应该放过东西。”春笋上前仔细看了看,低声对杨静和说道。
杨静和盯着那个圆圆不说话。
雪耳“呜”的一声,朝着东长巷那边跑。
杨静和抬头,目光一下子幽暗了下来,她抿了抿唇,立即跟上。
“这丫头,真能跑!哎哟娘嘞,累死我了。”刚刚赶到的阮氏见状,脚软的直接坐在了地上,拉着袖子用力的扇风。
只这么一会儿功夫,杨静和已经在春笋的帮助下过了门槛。
“哎哟~~和姐儿,等等我。”阮氏见状,忙吃力的站了起来,追了上去。
那边住着的两个儿子个个都不是省心的,她的和姐儿一个人过去可别吃了亏了!
“和姐儿?”东长巷里,东松院门打开,李姨娘手里提着一个食盒,带着两个丫环出来,见到杨静和几人,她惊讶的停下了脚步,抬眸看了眼后花园的方向,立即释然,微笑着说道,“慢些跑,当心摔着。”
雪耳猛的在李姨娘面前停下,做出防御的姿势,口中呜呜的叫。
杨静和跑上前,抱住了雪耳,抬眸时眼中已然清澈一片:“李姨娘,三姐姐没事吧?”
“英姐儿怎么了?”李姨娘微愣。
“大伯让大伯娘过来说,要让三姐姐也去参加万鸟会,三姐姐都不想去,还被大伯强迫要她去,心里一定很难受。”杨静和一脸关心的说道。
“……”李姨娘被噎到。
平嘉侯府的宴会,谁不想去?!
“李姨娘,好香啊。”杨静和盯着食盒,抽了抽鼻子。
她闻到了血的味道。
雪耳还在呜呜的叫,声音里有悲伤,甚至还有杀气。
食盒里的血,很可能就是黑狗的。
花园地上那特别干净的圆圆,是有人摆了碗接狗血留下的,只是,她有些想不明白,接了血后那人为什么还要将黑狗打成那样,甚至,还放它逃了回去。
是为了恶心她?
还是友挑衅她?
不管是哪种原因,反正,这一次他们是踩着她的底线了。
在她心里,狗狗们也是她的家人!
“这个……孩子吃了不好。”李姨娘僵了一下,把食盒往那边藏了藏,说完又觉得这样说不好,便又笑着解释了一句,“你大伯这几天睡得不太好,我给他熬了些安神滋补的汤,和姐儿要是想吃,回头我给你做些合适你的可好?”
“我能看看吗?”杨静和眨了眨眼睛,“我爹自从不用去当职,他就没睡好过,李姨娘,你给我看看呗,回头我也让厨娘做一碗给我爹吃。”
“你爹也睡不好吗?”李姨娘的目光一下子凝住。
第215章 当心被咬了
“对呀,他天天忙天天忙,也不知道忙什么,夜里睡得晚,早上一早就出去了,人都瘦了。”杨静和很认真的说着,眼睛盯着李姨娘。
“这方子挺麻烦的,给你看了你也不知道。”李姨娘眼中滑过一抹温柔和亮光。
虽是一闪而逝,但杨静和还是敏锐的捕捉到了。
握草!
大伯的小妾不会也在肖想她那便宜爹吧?!
杨静和震惊了。
还好,她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心里再惊涛骇浪,面上依旧能维持平静。
她有些遗憾的看着李姨娘,又问:“那,我能让厨娘来跟李姨娘学吗?”
”……”李姨娘又是一僵,心里恼怒起来。
这死丫头竟拿她和厨娘相提并论!
“李姨娘?”杨静和疑惑的看着李姨娘,心里冷笑不已。
那食盒里根本没有食物的味道,只有血!
“和姐儿。”阮氏吃力的跟了上来,气都喘不匀。
“老太太安。”李姨娘立即端庄的行礼。
阮氏看也不看李姨娘,上来就拉住杨静和往后退了退:“和姐儿,别遇到个阿猫阿狗就瞎撩拨,当心被咬了。”
李姨娘的脸一下子白了。
她是阿猫阿狗?
她可是堂堂吏部侍郎的女儿!
“祖母,李姨娘不是阿猫阿狗,她是人。”杨静和心里笑翻了天,瞟了李姨娘一眼,拉着阮氏说道,“祖母,李姨娘说给大伯炖了补身子的汤,我爹最近那么辛苦,我也想给爹做一碗。”
“真的?”阮氏这才抬头看了李姨娘一眼。
“回老太太,是。”李姨娘只能硬着头皮回道,额上隐隐渗了汗。
早知道这老太婆就在后面,她干嘛要和这死丫头扯不清楚。
“我瞧瞧。”阮氏立即来了兴趣,大步上前就要揭开食盒盖子。
李姨娘连退几步,朝着阮氏曲膝:“老太太恕罪,这是给老爷配的,别人喝不合适,待我稍后回来,定也给老太太熬一碗。”
“呸!老娘差你这一碗?”阮氏顿时沉了脸,指着李姨娘沉沉的问,“你拿不拿过来?”
“老太太,确实不能打开。”李姨娘咬着下唇,干脆把食盒藏到了身后。
“很好。”阮氏哼了一声,慢吞吞的挽起了袖子。
“姨娘快跑。”两个丫环见状,急忙把李姨娘往院里推。
李姨娘惊慌的退后,边退边讨饶:“老太太恕罪。”
“杨知松没在这儿,你少摆这么恶心的嘴脸,你这套在老娘这儿没用。”阮氏说完,大步上前,一手一个扔开了两个丫环。
两个丫环纤细得很,在阮氏面前,就跟小鸡崽似的,被扔得七打八歪,最后还是扶着墙才站稳。
李姨娘大惊,把食盒抱在怀里,扭头就往里面跑。
“还敢跑!看老娘怎么收拾你!”
阮氏骂骂咧咧的冲了过去。
“你个贱蹄子,之前给我送饭,送的都是什么玩意儿,狗都不吃的东西你都敢往老娘嘴里喂,今天让你给我看看这汤,又不吃你,你还敢跑,胆儿肥了是吧?!”
“老太太饶命。”李姨娘一手抱着食盒,一手提着裙摆,绕着柱子满院子跑,“太太,太太救命啊!”
第216章 收拾李姨娘
东松院正屋的门毫无动静。
杨静和站在院门口,眼尖的发现窗后有人影晃动。
显然,沐氏的房间里是有人的,但,里头的人并不想理会李姨娘。
其他屋子也是安安静静的。
李姨娘跑了两圈没见谁出来,立即就觑空往院门口跑。
阮氏好不容易平复的气息,又因为奔跑急促起来,渐渐就追不上李姨娘。
杨静和抱着雪耳站在院门口,看着平时端庄温婉、走路都跟尺子量出来一样的李姨娘跑得这么豪迈,不由目瞪口呆。
“和姐儿小心!”忽然,阮氏大叫。
杨静和回神,才发现李姨娘已经到了跟前,气势汹汹的样子,似乎还有直接撞开她的意思。
“姑娘小心!”后面的春笋也急急的伸手拉了杨静和一把。
她拉得太急,杨静和连退了好几步,小身子都撞到了后面的墙,手里抱着的雪耳也跟着摔了下去。
好在它机灵,落地一个跟斗就化解了危机,稳稳的停在了旁边。
李姨娘没撞着人,力道落空,脚下一乱,迈门槛时就绊了一下,她惊叫着伸手扶向门框,双脚胡乱的蹬,居然就腾空跳了起来,落在了外面地上。
杨静和:“……”
这位竟还有这样的身手?!
李姨娘回头望了一眼,也不敢多耽搁,扭身就往垂花门那边跑。
这时,两个丫环终于找准了方向,不约而同的往院子跑。
“砰!”
三人来了个强力碰撞,全部倒地。
李姨娘下意识的扭身,想伸手撑地稳住,但,这次她没那么幸运了,只听“咔”的一声,接着,她整个人的趴在了地上,手里的食盒也脱手飞了出来。
春笋眼明手快,稳稳的接住了食盒。
杨静和抬手捂眼。
那一撞的力道,还有李姨娘撑的那一下,她看着都觉得疼。
“姨娘!”两个丫环吓得魂飞魄散,顾不得自己身上的疼痛,急急爬向李姨娘。
李姨娘侧趴在地上,一手捂着肚子,痛得汗如雨下。
“贱蹄子还真会跑。”阮氏喘着粗气追出来,见食盒到手,她倒是没有上去为难李姨娘,来到春笋面前伸手,“给我。”
春笋听话的递上。
“老太太。”李姨娘捂着肚子,仰起的脸惨白惨白的,异常难看,可她还在坚持,“老太太,那真的不能打开。”
“哼!老娘偏要看看,贱蹄子到底卖的什么药!”阮氏说着,直接打开了食盒。
食盒里是一个白陶瓷罐子,罐子盖得很密实,怪不得刚刚那样折腾都没有洒出里面的东西。
“老太太!”李姨娘提高了声音。
“你该不会是给我儿子下了药吧?!”阮氏眼一瞪,质疑道。
“我没有。”李姨娘委屈的哭了出来,额上密密的渗出了豆大的汗,“老太太,老爷就是我的命,我怎么会害他,我……”
杨静和从手指缝里看着李姨娘,忽然,她瞥见李姨娘裙子下面有一片可疑的红正在洇开。
这时,阮氏也已经用力的旋开了白我陶瓷罐子,只一眼,她就怒吼了起来:“李氏!这是什么?!”
第217章 这不太对
罐子是上好的白陶瓷,白得晃人眼,里头装的却是粘粘稠稠鲜红的血。
“哪来的?”阮氏盯着李姨娘,眼神阴沉沉的。
“我……”李姨娘痛苦的蜷了起来,“啊!好疼!”
“说,这是什么?”阮氏上前,一手揪住了李姨娘的头发,迫得她抬起了头。
杨静和一看不对劲,忙上前拉住了阮氏的手:“祖母,血,好多血。”
“和姐儿乖,别怕,这是黑狗血,我们找着人了。”阮氏以为杨静和害怕,转头安抚道。
“祖母,地上好多血,跟娘亲生弟弟妹妹时一模一样!”杨静和指着地上,暗自心惊。
她们是来找伤害黑狗的凶手的,现在真狗血找着了,不会连狗血事件也遇到了吧?!
阮氏一愣,低头看了一眼。
李姨娘的裙已经被血染红。
“啊!”两个丫环齐齐尖叫,跌坐在那儿瑟瑟发抖。
“还不快去叫人?!”春笋冲两人吼道。
“哦哦。”两个丫环惊慌失措的点头,连滚带爬的往前院跑。
阮氏的脸色也极不好看,她把白陶瓷罐子盖好,递给了春笋:“拿好。”
春笋忙接过。
“祖母,院里有人。”杨静和忙提醒,心里叹息。
要真的是她想的那种狗血剧情,李姨娘真的没了孩子,她估计也逃不了一份罪责。
“院里的人都死了?还不快滚出来帮忙?!”阮氏起身,站在院门口大吼。
里头依旧没动静。
阮氏一撸袖子就冲到了正屋前,“砰砰砰”的敲了起来:“沐氏,老娘知道你在里面,再不滚出来以后都别想出来了!”
门“吱呀”一声开了。
沐氏披头散发的出来,手上还在扣外衣扣子,一副刚刚被吵醒的茫然脸:“婆婆,出什么事了?”
“你是猪啊?这么大动静都听不见?”阮氏正火大着,指着沐氏就劈头盖脸一阵骂。
“祖母,李姨娘晕过去了。”杨静和看到李姨娘歪了头,忙喊道,一边踢了踢雪耳,抿唇呜了两声。
“赶紧把人抬进来。”阮氏也怕闹出人命,只好憋回了后面的骂。
沐氏忙带着人往院门口赶。
刚刚的动静,她们当然都听到了,只是,难得有人收拾李姨娘,她们都不想出来掺和罢了,没想到,竟然就闹出了事。
“这、这、这、这是怎么了?”
一看到李姨娘的样子,沐氏彻底慌了。
“她自己撞的。”阮氏冷哼了一声,“赶紧把人抬进去。”
“快。”沐氏白着脸,也不敢再耽搁。
后面跟着出来的丫环婆子忙上前,抬头的抬头,抬腿的抬腿,把李姨娘给弄进了院子送回了房间。
地上,留下一滩又红又黄的水,隐隐的还有腥臭味。
“太太,这不太对。”沐氏身边的嬷嬷动了动鼻子,凑到沐氏耳边小声说道。
杨静和耳聪目明的,立即就听到了,也仰起了脸看向那嬷嬷。
“哪不对?”沐氏疑惑的问。
“味道不对。”嬷嬷看了看左右,指着那滩水说道,“要是小产,血不会这么少,而且,那水……更像是尿……”
“啊?”沐氏听得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太相信,“她不是撞倒的吗?怎么撞能撞出尿来?”
第218章 宠妾灭妻
杨静和仔细想想,也觉得不太对。
她以前没见过人小产什么样,动物倒是见过不少,唯一的经验,也就是杜京墨了。
杜京墨当时,确实不像李姨娘这样。
“贱蹄子,居然敢骗我!”阮氏气得脸上横肉直抖,说完就要冲进去揪出李姨娘再骂一顿。
“祖母。”杨静和急忙上前拉住了阮氏的衣摆,“秋葵一会儿就来了,先让她看看,万一是真的呢?老祖宗最喜欢孩子了。”
阮氏听到老祖宗三个字,不由打了个激灵,愤怒的脑子也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确实,以前无论她怎么闹,老太婆都不会过问,可每次涉及到哪个孩子,每次老太婆都会出头。
“祖母,先等等吧。”杨静和晃着阮氏的衣摆说道。
“还是和姐儿聪明。”阮氏牵住杨静和的小手,“走,我们也进去盯着,免得那小贱蹄子又出坏主意。”
杨静和没反对。
两人进了院子,直奔李氏住的西厢房。
沐氏也带着人赶紧跟上,同时,也安排了人去烧水备参汤,以防万一。
秋葵很快就来了。
“去给她看看,什么结果悄悄跟我们说。”杨静和凑在秋葵耳边嘀咕。
秋葵不解的看了杨静和一眼,不过,她还是什么也没问就点了头。
李姨娘还在昏迷中,身上的衣裙也被人剥下,只穿着中衣躺在床榻上。
这会儿,血倒是没有再流。
杨静和瞧着挺奇怪,她也不声张,安静的站在一边等结果。
秋葵上前,手按在李姨娘的脉上,正要细诊,外面传来了杨知松的怒吼:“卿卿,卿卿在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干的?!”
说话间,人已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
“老爷。”沐氏迎上去。
杨知松看也不看,直接一把推开。
沐氏不受控制的往旁边倒去,撞向了摆在角落的大花瓶。
“太太。”嬷嬷忙上前抱住沐氏。
饶是如此,沐氏也撞到了头,一时头晕眼花,半天缓不过劲来。
杨知松却毫无知觉,继续冲向里屋。
阮氏和杨静和就站在床边上。
杨知松过来,伸手又要推阮氏。
“啪!”
阮氏气不打一处来,抬手就给了杨知松一巴掌:“混账玩意儿,你是不是想把你老娘也给摔死?”
杨知松吃痛,这才看到面前的阮氏,脸色变了几变,最后低下了头:“娘,儿子一时着急,不曾看到你也在这儿。”
“不孝子,眼珠子生在头顶上了。”阮氏生气的骂道,“一个妾,宝贝得跟眼珠子似的,为你生了几个儿女的媳妇儿,你倒好,说推就推,你这样宠妾灭妻,朝廷知道吗?”
杨静和听到这番话,在心里给阮氏疯狂点赞。
老太太重生之后,感觉比她都还像个后世人。
“娘,儿子没有。”杨知松低头说着,眼睛不由自主的往床上瞟,脸上担心之色显而易见。
沐氏在外面听着,黯然的低下了头。
嬷嬷在旁边拍着沐氏的背无声安慰。
“哼,我管你有没有。”阮氏冷哼了一声,指向李姨娘,“这贱蹄子冲撞我,你说,怎么罚她?”
“娘,卿卿还晕着,可否先让府医看过,再说处罚的事?”杨知松再次紧张的望了李姨娘一眼。
第219章 不是小产
“不行……”阮氏直接拒绝。
上次她被关,李姨娘明着说给她送饭照顾她起居,可事实上,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可给她吃了不少苦。
她早就想收拾这小贱蹄子,现在,正是好时机。
“祖母。”杨静和再次拉住了阮氏,指向李姨娘,“救人要紧。”
李姨娘再可恶,也不能这个时候死。
她不想手上沾人命。
阮氏回头看了一眼,脸色难看:“小贱蹄子,活着浪费粮食,污人眼睛,死了最好。”
“娘,儿子给你跪下了。”杨知松闻言,膝盖一软,直接跪了下来,“儿子之前做的不对,娘有怨气,儿子任打任骂,只求娘先救救卿卿,她腹中的可是你的亲孙孙啊。”
“孙孙个屁!”阮氏冷哼,“见个红就是小产了?没见识的玩意儿。”
不过,这次她嘴上虽然骂着,但最终还是让到了一边。
沐氏站在那儿,直直的看着跪在地上的杨知松,眼神一片绝望。
“太太。”嬷嬷心惊胆颤的扶着沐氏,想劝又不敢在这儿多说。
杨静和回头,看到了沐氏。
她想了想,松开了阮氏的手,招呼秋葵一起出去。
秋葵看了李姨娘一眼,脚步轻快的跟上。
“怎么样?”杨静和没有避开沐氏,小声的问秋葵,心里也有些担心,毕竟刚刚秋葵都没来得及细诊。
这一问,倒是把沐氏的注意力给拉了回来。
秋葵摇了摇头。
沐氏和嬷嬷互看了一眼,没懂。
“没救了?”杨静和也不懂。
“不是小产。”秋葵小声说道,“她只是小日子到了。”
“确定没错?”沐氏眼中一亮。
“不会有错。”秋葵说得很自信。
杨静和仰头看沐氏:“大伯娘要是不放心,不如去外面请个有名气的大夫回来。”
“四姑娘说得在理。”嬷嬷看向沐氏,“老奴这就安排人去请。”
“去吧。”沐氏看向里屋已经坐在李姨娘身边的杨知松,眼底满是失望,她咬了咬唇,点头。
嬷嬷立即离开。
没一会儿,府医匆匆而来。
杨知松让到一边,让府医给李姨娘诊治,自己则站在后面伸长了头,不错眼的看着。
沐氏见状,再次黯然的垂了头。
杨静和看着这样的沐氏,心里不由一软,便伸手拉了拉沐氏的手。
沐氏微侧头看向杨静和。
“大伯娘,别难过,你还有畅姐儿。”
杨静和希望,沐氏也能为母则强。
至于杨知松这样的渣男,反正最后也没好下场。
沐氏愣了愣,随即扯了扯嘴角:“谢谢和姐儿。”
她没想到,会安慰她的竟是这个六岁的娃儿。
这么小的人,都能看到她的难过,可也的枕边人,满心满眼只有他的卿卿。
呵~~卿卿……当初新婚时,他可不也曾喊过她的闺名清清么?
男人的嘴,全是骗人的鬼!
“大伯娘、”杨静和感觉到沐氏身上散发出来的悲伤,有些不舒服的皱了皱眉。
沐氏回神,蹲身握住杨静和的小手,柔声说道:“和姐儿可是累了?大伯娘带你去我屋里吃些东西吧,反正这儿也用不着我们。”
“好啊。”杨静和点头。
“到底如何,你倒是说句话啊。”里面,杨知松不耐烦的催促道。
第220章 这事,没完
“李姨娘她……”府医沉吟着。
“她到底怎么了?”杨知松有些暴躁。
“小产了。”府医咬了咬牙,低头站了起来,“大老爷,恕我无能为力。”
“你说什么?”杨知松愣了一瞬,猛的提高声音。
“李姨娘已有身孕,只是时日尚短,脉像并不明显。”府医叹气,无奈的说道,“大老爷还是赶紧让人叫稳婆来帮李姨娘收拾一下吧,我一会儿开个调理的方子来,姨娘还年轻,休养好了还会有孩子的。”
“你说的,都是真的?”杨知松忽然上前一步,伸手揪住了府医的衣襟,脸上表情有些狰狞。
“是真的。”府医被吓了一跳,却还是坚持自己的诊断。
杨知松颓然的松开了手,踉跄着退了两步,看向了床上依旧晕着的李姨娘,片刻,口中发出低呜的声音,拳头跟着重重的砸在了床框上。
床框瑟瑟的颤抖着,晃得整个帐幔起伏不已。
“你可看准了?”阮氏皱着眉盯着府医。
“回老太太,看准了。”府医重重的点头。
“……”阮氏动了动嘴唇,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她讨厌李姨娘,但,她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孙孙。
“还不去叫人?!”杨知松猛的回头,冲着府医吼道。
“是。”府医不太高兴,却也只能领命出去。
“你吼啥?”阮氏挖了挖耳朵,不满的瞪着杨知松,对他这种把李姨娘看得这么重的表情更是不爽。
“娘,你回去吧,儿子这儿乱得很,没空侍候你。”杨知松压住怒气。
他再想发火,也不能朝着阮氏发。
上次被秦云枭逼着跟着杨隽年说出阮氏确实得了癔症的话,已经让他受到了不小的非议。
最近在翰林院里,他虽升了官,可承受的各种白眼也比这么多年加起来还多。
不孝,是重罪。
他才刚有起色,他还想往上爬,他就不能背着不孝的名。
“哼,你以为我愿意待在这儿?”阮氏甩了甩袖子,瞪着杨知松说道,“我告诉你,她杀了我的黑狗,这事儿,没完。”
“娘什么时候养了狗?”杨知松皱眉。
“
和姐儿的那条黑狗就是我的。”阮氏说得理所当然。
“娘,你的孙孙刚没了,难道,你的孙孙还不如一条黑狗吗?”杨知松的头上隐隐暴起青筋。
“……”阮氏想说是,可想想,又觉得不太对。
她的孙孙们,怎么可以比狗不如……呸!呸!呸!
被带进沟里了!
这不孝的东西,这么不会说话,活该一直升不上去!
“祖母,我们回去吧。”杨静和在外面听得清清楚楚,对杨知松的反应也看得清清楚楚,她怕杨知松暴起,忙开口催促阮氏。
在她心里,黑狗是家人。
可在别人眼里,狗只是狗,而李姨娘,刚刚没了“孩子”。
“走。”阮氏狠狠剜了杨知松一眼,拂袖出了里屋。
杨知松又坐回了床边,捧起李姨娘的手,一副痴情样。
沐氏黯然的别开头,送阮氏和杨静和出院子。
“你也争气点,她娘家比你家再强,她也只是个庶女,你好歹是嫡女,你还是正妻。”阮氏难得的正眼看沐氏,“被这么个玩意儿压在头上,真没用。”
沐氏红了眼,低头不语。
“有什么消息,记得报于我知晓。”阮氏翻了个白眼,扔下一句话,拉着杨静和离开。
第221章 她在骗人
“祖母,秋葵说,李姨娘没有小产。”
离了东松院,依旧从后花园回到西墨院,杨静和这才拉过阮氏,附在她耳边小声说道。
“什么?!”阮氏瞪大眼,猛的提声。
西墨院里的众人顿时齐齐看了过来。
“她只是来小日子了。”杨静和认真的说道,“她在骗人。”
“好哇,敢骗到老娘头上来了。”阮氏咬牙切齿,挽起袖子就要回去揪李姨娘算账。
“祖母。”杨静和忙迈着小短腿拦住了院门,仰头望着阮氏说道,“她是大伯的妾,祖母是府里的当家老太太,您亲自对一个妾对手,有失身份。”
“咦?”阮氏惊奇的看着杨静和,“我家和姐儿还知道有失身份是什么意思?”
“我在小哥哥那儿学的。”杨静和把锅甩给秦云枭,反正老太太也不会知道。
“不错不错。”阮氏高兴的摸摸杨静和的头。
她这时晴时阴的举动,让杨静和有些哭笑不得,她拉了拉阮氏的手,示意阮氏弯腰。
阮氏照做。
“祖母,您帮我把黑木耳抬去福正院呗,我想请老祖宗教我念个经,好超度黑木耳。”杨静和说着,眼中有了水光。
她是真的心疼黑狗。
它身上一道道交错的伤痕,都在告诉她,它遭遇了什么。
而这一切,就算不是李姨娘做的,也与李姨娘脱不了干系。
那碗狗血,就是最好的证据。
“好。”阮氏眼珠子转了转,想到了一个主意,立即放弃去找李姨娘,叫了人抬上黑狗的尸身,跟着杨静和一起去福正院。
午课的时辰,也快到了。
杨静和也不敢这么直接进去,便让抬狗的人等在了院门外,她自己和阮氏先进了门。
周氏正坐在佛堂门口晒经书,看到两人进来,也见惯不怪了:“和姐儿,今儿来得早了。”
“老祖宗。”杨静和松开了阮氏的手,蹬蹬蹬的跑了过去。
“什么味道?”她才靠近,周氏就动了动鼻子,皱着眉问道,“你去哪弄得一身血腥味?”
“哇~老祖宗好厉害,这都能闻出来。”杨静和惊叹,说完,还低头闻了闻自己的身上。
除了衣服上的熏香,什么味儿都没有。
“说说,去哪弄的?”周氏放下经书,拉着杨静和的手下了台阶,远离了佛堂,站定后,才上下的打量起杨静和。
“去东松院了。”杨静和老实的说道,小脸也垮了下来,眼泪说来就来,“老祖宗,我的黑木耳死了。”
“那条黑狗?”周氏惊讶,“怎么死的?”
“有人放干了它的血,还在它身上划了好多好多刀,看着好疼。”杨静和的眼泪无声滑落,看起来可怜极了。
“不哭不哭,好好说,谁干的?老祖宗为你计公道。”周氏闻言,心里已然涌上怒意,可看着杨静和这小模样,她就说不出别的,忙掏出手绢,帮着杨静和抹去眼泪,一边哄道。
“我不知道是谁。”
杨静和摇头,转头看向了阮氏。
“祖母帮我一起找,我们找到了后花园,还到了东松院外头,我们碰到李姨娘了,她的食盒里装着狗血,满满一罐子都是,她还骗我和祖母,说那是给大伯做的补身体的汤,祖母生气了,李姨娘就跑,都跑得摔倒了,流了好多的血。”
“什么?”周氏一下子皱起了眉头。
“府医说李姨娘小产了,可秋葵说,李姨娘是来小日子了
”杨静和说着,满脸困惑的问,“老祖宗,小产是什么意思?小日子又是什么日子呀?”
第222章 提点
“这些,等你大了就会知道了。”周氏摸着杨静和的头,温和的说道,只是,抬眸时,眼底却已满是冷厉。
阮氏看得心里发紧,心虚的低下了头。
今天要不是她追着李氏跑,也不会出这样的事,所以,她现在只能祈求李氏真的只是来了小日子,要不然,她怕是要惨了。
“阿梅。”周氏没理会阮氏,而是淡淡的喊了一声。
梅嬷嬷从屋里匆匆出来:“老祖宗。”
“去东松院瞧瞧,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周氏吩咐道。
“是。”梅嬷嬷领命离开。
“要做午课了,你这样进去不太好,今儿先回去吧。”周氏低头看杨静和时,又恢复了平时的温和。
杨静和看得清清楚楚,却一点儿也不意外。
一个出身寒门,却能独自将儿子培养出来的老太太,能是善茬?
只不过是安逸日子过久了,老太太又天天吃斋念佛的,让人忘记她的厉害罢了。
“老祖宗,有什么经能超度亡魂的?黑木耳被害死了,我想念给它听。”杨静和站起来,又问道。
“往生咒就可以,你祖母会的,让她帮你。”周氏总算提到了阮氏。
“是,我会。”阮氏听不出周氏有没有生气,不过,也没听出周氏要处置她,暂时松了口气,忙开口应和。
“既然要念,就诚心些,念足七七四十九天。”周氏淡淡的说道,手再次抚上杨静和的头顶,“和姐儿,这些天你也不用过来了,好好念,知道吗?”
“老祖宗,您生气了?”杨静和惊疑的看着周氏。
这份惊疑,半真半假。
在这府里,周氏也是粗大腿之一,她可不能就这样失去了。
“没有。”周氏摇头,温和的解释,“你见了血光,不宜礼佛,先停一段时日吧。”
“嗯,我听老祖宗的,老祖宗别不理我。”杨静和拉着周氏的手,重重点头。
周氏看着她乖巧的样子,心里一软:“老祖宗最喜欢的就是和姐儿,怎么会不理和姐儿呢?”
“和姐儿也最喜欢老祖宗了。”杨静和禀着有来有往的准则还了一句。
“这小嘴儿甜的,你最喜欢的难道不是你娘亲吗?让你搬过来你都不愿意。”周氏被逗笑。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周氏要做午课,杨静和才跟着阮氏离开。
等在外面的众人又抬着黑狗回西墨院。
刚到院门口,去打听消息的梅嬷嬷回来了。
“和姐儿。”
梅嬷嬷也看到了抬着的麻袋,她眼眸微动,开口喊住了杨静和。
“梅嬷嬷。”杨静和立即跑过去。
“以后别做这些。”梅嬷嬷蹲身,抬起手轻柔的整理着杨静和的衣衫,低声说道,“老祖宗不喜欢。”
杨静和侧头看了看,心里一紧,转回头对梅嬷嬷重重的点头:“谢谢嬷嬷,没有下次了。”
“乖孩子,真聪明。”梅嬷嬷的手顺势抚上杨静和的小脸,帮着捋好脸侧的碎发,声音依旧低低的,“兰嬷嬷被老祖宗赶回老家了,再不会回来。”
“……”杨静和盯着梅嬷嬷。
“老祖宗是不喜欢出院子,但,那并不代表她听不见看不见,明白吗?”梅嬷嬷这一句说得相当的直白。
第223章 老祖宗不高兴了
如此明了的提点,杨静和哪里还会不懂,也立即也认真起来:“梅嬷嬷,是我想错了,我记下了。”
“乖,进去吧。”梅嬷嬷这才拍拍她的头,起身往福正院走。
杨静和站在原地看着,心情复杂。
她以为自己有优势,却不知,自己做的这些小动作,早在人家眼中现了形。
以后,还真不能这样了。
“她嘀嘀咕咕的说了什么?”阮氏在院门口等,见杨静和半天不过来,以为她怎么了,忙走了过来。
“祖母,老祖宗不高兴了。”杨静和叹气。
“……”阮氏一僵,嚅嚅的说道,“今天的事又不能怪我们,要不是李氏心生歹念,我们都不会去那边对不对?”
杨静和看向还被抬着的黑狗,咬了咬唇:“祖母,我能把黑木耳埋在后花园吗?”
“这可能不行,不吉利。”阮氏为难的摇了摇头。
府里的一些规矩,她还是得守的。
“那能埋哪儿啊?”杨静和垮了小脸。
“让人埋到城外去。”阮氏心疼的看着杨静和,“和姐儿,老祖宗已经生气了,要是知道黑狗埋在后花园会更生气的。”
主要是,人老了都有忌讳,但,和姐儿还小,这样的话说了她也听不懂。
“好吧。”杨静和只好点头。
没办法,狗到底不如人,李氏都说小产了,她总不好揪着一只狗说事,会被群攻的。
阮氏立即安排了人去处理黑狗的后事。
杨静和心情不好,回了屋,不过,她并没有对东松院的事情就此放手,除了派出包打听的夏豆,还放出
她的鸟儿哨兵们。
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
府医说李氏小产。
李氏醒来后哭着要撞墙。
杨婉英下课归来知道情况,也哭着跪下请杨知松惩罚凶手。
沐氏请了城里最有名望的名医,名医诊断和秋葵一样,李氏只是来了小日子,且惊吓过度。
面对名医,府医没有半点儿辩驳的勇气。
东松院里闹成了一团。
另外一个重要消息就是,周氏派了梅嬷嬷在查这个事情的全部经过。
杨静和软软的趴在窗边榻上,举着小脚晃啊晃,心里则在推测结果。
今天梅嬷嬷的提醒,让她意识到这段时间她的大意。
她总以为自己装可爱装软萌,就能赢得周氏的喜欢,却忘记了,经历过风霜的老姜,很可能拥有一双洞察世事的慧眼。
周氏如此,那么,她的小哥哥呢?
由人及己,若是她,知道自己信任的朋友其实一直是为了借势,肯定会火冒三丈,然后与那人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她不想和秦云枭断了联系,一点儿都不想!
杨静和想到这儿,坐不住了,爬起来找了自己自制的碳笔和纸,给秦云枭写纸条。
信莺传信,也不知能不能到他手里,所以,杨静和只写了一句话:小哥哥,对不起。
没头没脑一句,卷得细细小小的,塞进信莺翅下细筒里,飞出了高高的围墙。
杨静和做完这些,才长长的叹了口气,收拾了东西继续咸鱼躺。
黄昏时,忽然有人来通报,老祖宗让全家人一起去前院吃饭。
第224章 变脸速度
“老祖宗让全家都去?”阮氏一听,立即就忐忑起来。
只怕吃饭是幌子,处理李氏的事是真。
完蛋,这事她也有责任啊。
“是,老祖宗还说了,二太太已经满月,偶尔出去坐坐应该也不打紧。”来人回道。
这意思是连杜京墨都得出去了。
杨静和看向阮氏。
阮氏也看了过来。
两人都看到了眼中的担忧。
“知道了。”阮氏有气无力的挥挥手,“二老爷不在,你们自己找人去通知。”
“二老爷已经回来了。”来人又说了一个让阮氏绝望的消息。
阮氏不想说话,挥手打发了那人,看着那人一离开,她直接坐在了门槛上,失魂落魄的样子,仿佛又回到了之前被癔症那会儿。
“祖母,你怎么了?”杨静和跑过去,坐在了阮氏身边。
“和姐儿,我觉得,我可能要走了。”阮氏抬头看着天空,难过的说道。
“祖母要去哪?”杨静和都听得一头雾水。
难道她漏了什么消息?
“可能……得回老家了吧,可怜我,一辈子为杨家操劳,到老到了,还得回去。”阮氏仰起头,努力把眼泪憋回去。
“……”杨静和这才明白,这老太太脑补过度了,她忍了笑,伸手晃了晃阮氏的胳膊,说道,“祖母为什么要回老家?住这儿不好吗?”
“我也舍不得你们,可是,这个家可能容不下我了。”阮氏侧头,扁着嘴欲哭未哭。
杨静和险些喷笑出声,老太太这表情还真是挺可爱的:“祖母,这是你的家,没人能赶你走,你就安心住着吧。”
“如果那个人是老祖宗呢?”
阮氏说着,抹起了眼泪。
“她已经不管事很多年了,今天却让所有人一起吃饭,肯定是要说事情的,虽然李氏摔倒是她自己不小心,可我也难逃责任啊,你不知道,老祖宗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的,唉,她最重的就是子嗣了。”
“祖母,你别自己吓自己,老祖宗要是怪你,今天也不会让你回来念七七四十九天的往生咒了,你都被罚了,她怎么还会再罚你呢?再说了,李姨娘又不是小产,今晚谁挨罚还不知道呢。”
杨静和说着,小大人一样的拍了拍阮氏的肩膀。
“你不会离开我们的,用不着难过。”
“真的?”阮氏脸上带着泪,希翼的看着杨静和。
“真的。”杨静和肯定的点头。
老祖宗最重子嗣,容不得别人残害杨家血脉,可同样的,也见不得府里出现虐杀事件。
黑狗的惨状,她相信,老祖宗已经知道了,要不然,梅嬷嬷不会那样提醒她。
“那就好!”阮氏捏着袖子狠狠的抹了一把眼泪,拍着腿就站了起来,转身进了屋里,“老二他媳妇儿,赶紧收拾收拾起来,老祖宗喊全家人都去前面吃饭啦。”
中气十足。
“……”杨静和愕然的看着屋里,好一会儿,她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她还是太小看了她家这位便宜奶奶啊,这变脸速度,堪比国粹。
“吃饭?”
屋里,传来杜京墨疑惑的声音。
“是啊,老祖宗怕是有什么事要说,你快收拾收拾,老二已经在前院了,把两个小的也带上,不要单独留在这儿。”
阮氏噼哩啪啦的吩咐,仿佛之前伤感的人根本不是她一样。
第225章 头道菜
杜京墨满月那天,就用草药煎的热汤从头到脚的洗了一遍,这几天也天天用那药汤沐浴,这会儿身上除了淡淡的药香,并没有别的异味,收拾起来很简单。
片刻后,阮氏抱着杨元华,莲嬷嬷抱着杨凌云,杜京墨牵着杨静和,带着杨敏慧和杨贤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前院。
前院有大厨房,也有待客用餐的地方。
可这会儿,所有人都集中在正厅里。
桌子也已经摆好,也没有按男女、嫡庶、长幼区分,而是一家坐一桌。
桌面上还空空的,没有一菜一盘。
阮氏想坐杨知松这桌,但,看到周氏目光淡淡的扫过来,她就怂了,不情不愿的把杨元华交到杨敏慧手里,慢吞吞的挪了过去。
主桌上,只有周氏、杨隽年和阮氏三人。
杨静和安静的坐在了两个姐姐的中间,抬头看向左侧大房那桌。
沐氏神情淡淡的坐着。
杨知松显得有些烦躁。
出事的李氏脸色惨白,竟也来了,此时低着头坐在杨知松的右边。
杨淑畅低着头坐在那儿装透明人。
杨婉英今天也安静了不少,没有像往常那样爱表现。
三房那边,于氏端庄的坐着,杨知槐正和身边的小妾王氏交头接耳。
杨青晟正体贴的给他的庶妹杨婉兰倒水。
除了李氏和杨知松,厅里一派详和。
杨静和看了一圈,便收回了目光。
李氏的出现,给了她一颗定心丸。
毕竟,小产的女人需要养身体,周氏不是残忍的人,定不会把人拖出来。
“老祖宗,人齐了。”梅嬷嬷看了一圈,上前一步,对周氏说道。
“上菜吧。”周氏垂着眸,手上围着佛珠,淡淡的说道。
“是。”梅嬷嬷躬了躬身,走到厅门口拍了拍手掌。
立即就有人抬着一个大大的木盘进来。
木盘上头还扣着竹罩子。
众人好奇的看了过去。
“不会是烤乳猪吧,这么大一盘。”杨贤风吸溜了一口,小声嘀咕。
杨静和盯着那木盘,心里升腾起不好的预感。
“今日府里发生些事。”周氏停止了转动佛珠,睁开眼,开门见山,“大房的李氏受了些惊吓,这头道菜,就放到大房那一桌吧。”
李姨娘错愕的抬头,她反应很快,转瞬就镇定的站了起来,冲周氏款款一福:“谢老祖宗。”
周氏点了点头。
那个大盘子放到了大房那桌上,足足占了半张桌。
“赏你的,你自己打开吧。”周氏望着李姨娘说道。
“是。”李姨娘点头,脸上多了一丝笑意,站到桌边,伸手抓住了竹罩子的上方,用力的提了起来。
浓郁的肉香味立即散发了出来。
“好香啊。”杨知槐爱吃肉,闻到这味道忍不住转头。
那边,李氏却呆立在了那儿,下一瞬,她手中的竹罩子直接落在地上,她也跟着眼睛一翻,晕了过去。
“姨娘。”杨婉英惊叫着起身奔了过去。
“卿卿。”杨知松也皱了眉,过去抱起了李姨娘。
“来人,弄醒她。”周氏再次开口。
这一次,众人都发现了不对。
杨静和没去看别人的反应,她的目光直勾勾的盯住了木盘上的那个菜。
那上头,是一只被炙烤成金黄色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