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来看弟弟妹妹
“我那不是……不是怕你娘害怕嘛,我都不知道她怕什么,每次看到我就老鼠见了猫似的,说话比蚊子叫还轻,我看着就来气……咳咳,反正,你带路就是了。”
阮氏说到最近,有点恼羞成怒。
她越是这样,杨静和反而安心了下来。
要是再来一个跟杨青晟那样的老乡,她担心自己承受不来。
“祖母别生气,我陪你去就是了。”
“走走走。”阮氏顿时高兴了,一边往外面走,一边催促着杨静和快些跟上。
杨静和没办法,只好迈着小短腿,小跑着跟上。
阮氏走得快,先到了正午门口,立即就跟踩了刹车似的停下来,站在哪儿转头看杨静和。
杨静和只好又加快速度,到了门槛那儿,她正要爬,阮氏忽然伸手,拎小鸡一样把她拎进了门。
“是和姐儿吗?”杜京墨在里面问,同时,还夹着小奶娃“嗯嗯哼哼”的声音。
“娘亲,祖母来看弟弟妹妹了。”杨静和喊道。
阮氏随手把杨静和放到了地上。
她放得太猛,杨静和一个没站稳,差点摔倒,还好她手快,抓住了阮氏的袖子才没跌倒。
“谁来了?!”里头的杜京墨迟疑的问。
“祖母来了。”杨静和又回了一句,仰头望着阮氏。
“咳咳!”阮氏清咳一声,板着脸进了里屋。
“婆婆!”杜京墨急急掀开被子,就要下地行礼。
“娘亲,老祖宗说了,你不能下来。”杨静和跑上前按住杜京墨。
“行了,躺你的。”阮氏板着脸进去,冲杜京墨挥了挥手,眼睛则看向了床上的小奶娃,“哎哟~我的小孙孙嗳~哪个是我的小孙孙嗳?”
那语气,听得杨静和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哪个是啊?”阮氏嘴上问着,手已经伸下来小奶玩的襁褓。
看她那动作,似乎是想解开襁褓看一下,哪个是孙子,哪个是孙女。
“婆婆。”杜京墨惊惧的看着,想阻止又不敢说话。
“祖母。”杨静和皱了皱眉头,跑上前拉住了阮氏的袖子,清脆的问,“弟弟妹妹是双生子,是一样的,您想看哪个?”
“哪个是弟弟?”
阮氏来回看着两个一模一样的小奶娃,眼里满是惊奇。
“那两个,跟柏儿小时候一模一样,嗳嗳,和姐儿,你快说,哪个是弟弟,那个是妹妹,弟弟先出来,还是妹妹先出来?”
“弟弟先出来的。”杨静和见阮氏没有继续动手的意思,连忙现在左边的小奶娃说道,“这个是弟弟,弟弟的左耳朵上有个孔,妹妹的右耳朵上有个孔,他们是一对。”
关于这一对孔,她都觉得新奇。
无论是形状、大小还是位置,都高度相似。
“嗳,还真是!”阮氏弯下腰,仔细的看了又看,笑了起来,她伸手,抱起了小孙子,掂了掂,又放下,抱着小孙女掂了掂,满意的点了点头,“嗯,喂得还行。”
“我娘亲照顾得可好了。”杨静和为杜京墨请功。
阮氏没搭理,自顾自稀罕着双生子。
杨静和倚在旁边,时刻警惕着阮氏的一举一动。
因为,之前两个姐姐,都是被阮氏强行带回去养的,她担心阮氏又看上了小奶娃。
“老二媳妇儿。”阮氏稀罕够了小奶娃,总算正眼看向杜京墨。
“婆婆。”杜京墨一下子紧张起来。
第182章 绝不允许
“你……”阮氏望着唯唯诺诺的杜京墨,到嘴的话一下子说不出来了“算了,我明儿再来。”
说完,拍拍衣摆就走。
“和姐儿,快去送送你祖母。”杜京墨惊愕之余,还不忘提醒杨静和。
“哦,祖母慢走。”杨静和慢吞吞的跟出去。
“回吧回吧,不用你送。”阮氏头也没回,随意的挥了挥手,出了西墨院。
杨静和扒在门口看了看。
“和姐儿。”杜京墨在屋里喊。
“来了。”杨静和“噔噔噔”跑回正屋。
“你祖母来做什么的?”杜京墨紧张的问。
“她说来看看我们。”杨静和同样一头雾水。
杜京墨看向门口,眉头紧紧的锁起,一脸担忧。
进杨家这么多年,阮氏待她从来都是大声吼高声骂,这还是头一次这么和颜悦色……该不会真的想抢她的儿子去养吧?
“和姐儿,你在外面有没有听到什么消息?”惊慌的杜京墨拉着杨静和急急的问。
“什么消息?”杨静和看向杜京墨。
为了让杜京墨安心坐月子,外头的事全被挡在了正屋之外,而且,莲嬷嬷现在也回来当职,有她在,外头不能让杜京墨听到的消息更是挡得严严实实。
所以,今天的事应该不会漏进来才对。
“你祖父祖母想抱走弟弟的消息。”杜京墨压低了声音,语气焦躁不安。
“他们休想。”杨静和严肃的看着杜京墨,“娘亲,你得赶紧养好身体,要不然,谁来保护弟弟,谁来保护我们。”
“还真有这个意思?!”杜京墨瞪大了眼睛,“不行,我绝不允许我儿子变成晟哥儿那样。”
“晟哥儿那样是什么样的?”杨静和惊讶。
难不成杜京墨真知道了前头最近发生的事情?
“天天只知读书,也不是什么好事。”杜京墨迎着杨静和清澈的眼睛,忽然惊觉自己在女儿面前说别人的小话不好,便随口带过,“和姐儿,你真的听说你祖父祖母要抱走你弟弟?”
“没听说过。”杨静和摇头。
“嗯嗯~~”旁边的小奶娃动了动。
杜京墨转头看向两个小团子,咬了咬唇,惊惶的神情渐渐变得坚定:“我绝不会让人抱走他们的!”
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她都得自己养自己教。
“谁也抱不走的。”杨静和应道。
杜京墨没回应,只看着两个小奶娃想着自己的事。
“太太,还没出月子呢,不能再坐着了。”莲嬷嬷进来,轻声细语的提醒,“你想保护哥儿姐儿,最要紧的还是有个好身体。”
“嬷嬷说得对。”杜京墨重重点头,“明儿起,帮我做药膳吧。”
“嗳。”莲嬷嬷脸上浮现喜色。
杨静和看看杜京墨,又看看莲嬷嬷,见两人谁也没有跟她解释的意思,站了一会儿觉得无趣,就出了正屋,到院里逗鸟去了。
每日一训,是必不可少的。
中午,杨静和去福正院做午课。
回来后,就带着鸟儿狗儿满院跑,一路收集各院的消息。
于翠婷死后,杨知槐也没让人设灵堂,直接打发人买了副薄棺,把人送到城外一处地方埋了,于家也没人来闹,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府里各院,也安静了不少。
里里外外侍候的人更是不敢大声喧哗,每日里绷紧了皮做自己的事,生怕被触霉头受罚。
接连几天,再无其他的事情发生,也没有人再来打扰西墨院的清静,只除了,每天来看望小孙子的阮氏。
第183章 你不会想给我们换个娘吧
阮氏天天来,杜京墨就天天紧张。
“四姑娘。”莲嬷嬷看着也不是办法,私下找到了杨静和这儿,“老太太也不知是什么章程,这样天天过来,一抱起小哥儿就不撒手,太太都担心得不能好好休息了,这样下去,可不太好啊。”
“嬷嬷,那怎么办?”杨静和这几天也在想这个事。
阮氏的表现,太反常了。
“要不,四姑娘跟老爷说说?”莲嬷嬷想了想,说道。
“行吧。”杨静和歪了歪头,点头。
她还以为莲嬷嬷让她去找老祖宗说这事呢。
“太太好不容易才好些,如今也算是儿女齐全,可别又横生枝节。”自上次的事后,莲嬷嬷就没把杨静和当孩子看,说话也比较直接,“老太爷再把孙子当命看,到底也不如亲娘养得精细,四姑娘如今在府里说话管用,还请四姑娘多上心些才好。”
“嬷嬷,我明白的。”杨静和安抚的笑了笑,也没有故作不懂的推脱。
她对阮氏的反常,同样很好奇。
于是,这天午课之后,她听说杨知柏回府,正在书房里写东西,她就直接找了过去。
西墨院的东厢没人住,一直都给杨知柏当书房用。
杨静和敲开了东厢门,就看到里头满满当当的书。
这些书都不是新的,每一本都有翻页后的痕迹,只不过,看书的人很用心,看过后又把每页铺得平平整整,压在书架上
,看着依旧很齐整。
书案摆在侧屋的窗边,两边摆着两个大陶瓶,里头插着满满的画卷。
一切布置,比电视剧里的场景书卷气更浓。
“和姐儿?有事吗?”杨知柏见门外是杨静和,不由惊讶。
他的几个女儿,从不靠近书房。
“有点儿事。”杨静和点头,“我能进去说吗?”
“来。”杨知柏立即上前,双手穿过杨静和的腋下,把人架起来抱在怀里,转身进了里头,“找爹想说什么?”
“爹,你有没有觉得,这几天祖母很奇怪。”杨静和直接问。
“怎么奇怪了?”杨知柏愣了愣。
“她天天来看弟弟妹妹,对娘亲的态度也好了。”杨静和神情认真,“她还不骂我了,说话小小声的,跟变了个似的。”
“有这事?”杨知柏也惊奇起来。
他还真没发现这些。
“爹,祖母是不是想把弟弟抱走?”杨静和说罢,直接表态,“我不想弟弟被抱走,离了爹娘的孩子太可怜了,野草都不如的。”
“就算祖母抱走了弟弟,那也在一个府里,哪里会像你说的那样变成野草,你呀,别瞎想。”杨知柏哭笑不得的点了点杨静和的脑门,将她放到了窗边的椅子上,自己也跟着坐到了对面。
“爹,娘亲好不容易才有了弟弟妹妹,她连奶娘都不敢相信,事事自己做的,要是祖母真的抱走了弟弟,娘亲怕是熬不下去。”
杨静和听到这话,立即皱紧了小眉头,拿话吓唬道。
“爹,你不会想给我们换个娘吧?”
“别瞎说。”杨知柏无语的看着杨静和,却拿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我从没有想过这些,于我而言,此生有你们娘亲一人足矣。”
“那,你找祖母聊聊呗。”杨静和立即顺竿爬,“她这样子,我看着都害怕。”
第184章 真的很不对劲
“行。”杨知柏没有犹豫的答应。
“爹,可不能拖哦。”杨静和正说着,就听到外面传来阮氏的声音,她看了一眼窗外
,马上说道,“爹,祖母来了,你快去请她进来。”
“现在?”杨知柏也看向外面。
只见,阮氏手里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个陶盅,正笑眯眯的往正屋走。
那笑容满面的样子,完全没有平时惯有的样子。
真的跟换了个人似的。
杨知柏看着,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爹,你快去
”杨静和见杨知柏不动,伸手拉住他的衣袖催促道。
“好好好,我这就去。”杨知柏无奈,只好先办这事。
他出了门,在阮氏进正屋前把人拦了下来。
“咦?你今天没出去?”阮氏转头看到杨知柏,惊讶的问。
“今日无事。”杨知柏点头,看一眼阮氏手里的陶盅,“娘,您这是?”
“这个?我炖的鲫鱼汤。”阮氏立即眉开眼笑的打开了盅盖,献宝似的抬了抬,“你闻闻,香不香?”
“香。”杨知柏点头。
“你媳妇儿自己奶着俩孩子,这平日里汤汤水水喝不够可不行。”
阮氏展示完,又飞快的盖上了盅盖。
“我这几天看得清楚着,你这院里的厨娘做东西是精致,可那些,统统不是最好的下奶汤,这不,我就让大厨房的人寻了两根新鲜的鲫鱼,我亲自熬的这汤,给你媳妇儿喝了,包准俩小的有够够的奶喝。”
“娘,墨儿有最好的厨娘照顾,您又何必这样辛苦。”杨知柏近距离接触,才真实的体会到了杨静和的感觉。
他亲娘真的真的很不对劲啊。
虽然,对他时,她也常嘘寒问暖,可是,她现在说的人可是她最最看不上的杜京墨。
这些年,因为杜京墨接连生了三个女儿,已经被他这亲娘贬到尘埃里了,再加上和姐儿之前的状况,每次阮氏见着人,都会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挑一顿刺。
可如今,她竟然还亲自给杜京墨炖鱼汤?!
这要不是有所图,打死他他都不敢信!
难不成真的为了他儿子来的?
可这些话,不能问啊。
杨知柏心绪翻涌,一时之间,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你快让开,这汤不趁热喝会很腥。”阮氏伸手推了杨知柏一眼,有些嫌弃他不懂眼色,这都耽误她看孙孙了。
“娘。”杨知柏上前一步,再次拦下阮氏。
“做什么?”阮氏睨着杨知柏。
“我有话与你说。”杨知柏一咬牙,伸手接过了阮氏手里的托盘,冲里头喊了一声,“松萝,将这鱼汤送给太太喝。”
松萝从里头出来,双手接了托盘。
“娘,去书房坐坐吧。”杨知柏腾出手,扶着阮氏往东厢走。
杨静和坐在窗前,看得清清楚楚,见状,立即从椅子上滑下去,藏到了书案下头。
她个子小,躲进去后,里面的空间还绰绰有余。
“有什么事还非要在书房里说,不知道我看到书就浑身难受吗?”阮氏不满的进了书房,瞧了一眼里头,她甩开了杨知柏的手,挑了正中间书最少的一角坐下,“有什么事赶紧说吧,我听着。”
第185章 你答应吗
“娘,您喝茶。”
杨知柏看着阮氏,到嘴的话怎么也吐不出来,他想了想,转头提了茶壶,先给她满上一杯,一边在心里斟酌怎么说不会激怒老太太。
“我不喝,这不好喝。”阮氏看了一眼面前的茶杯,嫌弃的摇头,“我只爱我的大碗茶,那个喝着才过瘾。”
“要不,我去给你煮一壶?”杨知柏放下茶壶,顺势问道。
“用不着你。”阮氏睨了杨知柏一眼,催道,“赶紧说,找我想说什么?”
“娘啊。”杨知柏坐下,调整了一下,才找了个迂回的话题,“您最近天天过来这边,可是爹他又气您了?”
“他敢?!”阮氏冷哼。
“不是就好。”杨知柏呵呵笑。
第一个话题已聊死,得再换一个。
“你到底要说什么?”话题还没找出来,阮氏已经不耐烦了,她侧了侧身,瞪着杨知柏问,“怎么?我来不得你这儿?”
“不不不,娘想来,时时都能来。”杨知柏连忙摆手。
这话可不能乱应,应了就是大不孝。
“那是你媳妇儿说什么了?”阮氏开始咄咄逼人。
“娘,墨儿从来不会在背后说人的。”杨知柏看着这样的阮氏,莫名心安下来,“儿只是奇怪,娘以前可从来不到这院里来的。”
“以前是以前,现在,我是来看我一双孙孙的。”阮氏倒也没有生气,挥了挥手,她理直气壮的回答,“以前,你爹养着晟哥儿,偏还不让我靠近一下,如今,我好不容易又有一个孙孙了,来看看怎么了?你嫌弃我打扰你们了?”
“娘,儿没这个意思。”杨知柏听得哭笑不得,连忙解释道,“儿这不是怕您有事不好意思与墨儿开口,便想着私下来问问您嘛。”
“我有什么事不好意思开口的。”阮氏撇了撇嘴,眼睛扫着杨知柏,忽然问,“是不是娘提什么,你都同意?”
“娘,您要提什么?”杨知柏一下子警觉起来。
“你先说,你答不答应?”阮氏手托在旁边的几上,微倾着身盯着杨知柏的眼睛。
她这样子,让杨知柏更加不安,说话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娘,您都还没说要提什么呢?让我如何答应?万一我应了却做不到,您不得失望儿没用吗?”
“要是,我说我想抱你儿子回去养,你答应吗?”阮氏似笑非笑的盯着杨知柏问。
“不应。”杨知柏愣了一下,立即斩钉截铁的摇头,“娘,当年您可也说了,孩子在亲娘身边长大才是最最好的,您还记得吗?”
“我当然记得。”阮氏不高兴的哼哼着。
“娘要是觉得无趣,每日里让几个孩子轮流去陪陪您,您想看孙子,天天来也成。”
杨知柏说到这儿,又觉得自己这话有歧义,忙又补了一句。
“娘,儿好不容易才有了儿子,也想留在身边好好稀罕稀罕,您就不要跟儿子抢了呗。”
“没心肝的东西,有了媳妇有了儿女就忘了娘是吧?”阮氏不高兴的瞪了杨知柏一眼。
“娘,儿哪敢忘了您啊……”杨知柏急忙解释。
“行啦。”阮氏挥挥手,打断了杨知柏的话,神情不耐的说了句让杨静和震惊的话。
第186章 先让我哭会儿
“我就是想提醒提醒你,过几天就是你媳妇儿满月了,府里肯定是要办满月酒的,到时候,你仔细着些,多派人看着你儿子,别让人抢走了。”
阮氏说得含糊,语气却很肯定,好像笃定有人会出来抢孩子。
杨静和听得心里一动,抱着桌脚探出半边脸。
她想看看阮氏是什么样的表情。
只是,阮氏背对着桌子这边。
杨静和什么也没看到。
“娘,您……是不是知道什么?”杨知柏也被这番说词给吓着,忙问道。
“我知道不知道你别问。”阮氏不耐的挥了挥手,“你只要记住,这天下人,谁都可能害你,唯独娘不会。”
“我自是相信娘的。”杨知柏微笑。
杨静和看到杨知柏这微笑背后的无奈,立即就明白了他的想法。
想必,他这会儿和她的想法是一样的:之前抢小奶娃的可不是别人,正是阮氏。
“我知道,你在诳我,你心里其实是不相信我的。”
阮氏瞥了杨知柏一眼,神情忽然黯淡下来,她走到一边,一屁股坐在门槛上,丧气的说道。
“我知道,我以前做错了很多事,我也知道,我最后落不到好下场都是自己造的孽,我……我现在想改好……我现在改还来不及吗?”
说着,她仰头看着杨知柏,眼里清清楚楚的浮露着惊恐和渴望。
“!”杨静和瞪大了眼睛。
她觉得,她又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娘,我没诳您,不论您做了什么,您都是我娘。”杨知柏看着阮氏这小心小意的样子,心里不忍。
要知道,她天不怕地不怕了半辈子,如今却变得小心翼翼的,只怕是这次真被他爹和大哥伤了心了。
好好的人,硬是被人说成得了癔症,换谁也受不了啊。
“我知道,我知道。”阮氏抓住杨知柏的手,忽然就哭了起来,“我以前待你那么不好,到了,也只有你还肯认我这个娘……呜呜,儿啊,
娘好后悔啊。”
“娘?”杨知柏听得一愣一愣的。
“?!!”杨静和捂着自己的嘴,被雷得不行。
她是穿越的,杨青晟也是穿越的,现在,阮氏似乎重生实锤……
光这府里就有那么多了!
妈妈咪啊,这个世界不会是个筛子吧?
看来,她以后得更小心了。
“娘没事,就是想哭,你别动,让我先哭会儿。
”阮氏拉着杨知柏的手,垂着头呜呜的哭了起来。
这跟她以前的哭天抢地完全不同。
杨知柏看着面前的阮氏,满眼疑惑:“娘,您怎么了?是遇到什么为难的事了?还是我爹又惹您生气了?”
阮氏一味的摇头,泣不成声。
杨静和想了想,从桌子底下钻了出去,轻轻巧巧的靠近了阮氏,站在后面脆生生的问:“祖母,我们家后来怎么样了?”
“呜呜呜~~全死了,天杀的兔崽子,狼心狗肺的东西,为了自己升官发财,他害死了一家子啊,他……呃!”
阮氏正伤心自己命苦,听到这么一句,顺口就回答了,说到最后,她才猛然惊觉刚刚的声音是杨静和。
她一个激灵,猛的转头,直接从门槛上跌了下来。
“你这死丫头,走路没音的啊?!”
“祖母,我一直在这儿,是您一直没看到我。”杨静和委屈的噘了嘴。
“是吗?”阮氏愣了愣,转头问杨知柏。
第187章 阮氏前世时的杨府
杨知柏看了看杨静和,点了点头,没戳穿小丫头故意躲起来的事。
“祖母,您是不是做恶梦了?什么全死了,天杀的兔崽子又是谁,和狼心狗肺的东西是一个人吗?为了自己升官发财害死了一家子,他都没被官府的人抓走吗?”
杨静和趁着阮氏还一愣一愣的,抛出了一长串的问题,心里却已经脑补了许多重生者必经的悲惨结局。
“我……”阮氏嚅了嚅嘴唇,恍惚起来。
“祖母放心,我和爹都知道您没有癔症的,那件事是我们不对,回头,我去求小哥哥,让他帮忙了结那个事,以后,您就不用被祖父关起来了。”杨静和看着阮氏的表情,再接再励。
“我……可能真的是做梦。”阮氏犹豫了好一会儿,很不确定的说道。
“您做了什么不好的梦,说出来让我爹帮您解解梦呗。”杨静和蹲到阮氏身边,小手握住了阮氏冰冷的手,诱导道,“祖母,我娘亲说,不好的梦说出来就不灵了,您快说,说出来就没事了。”
“我……”阮氏脸色微白,想到那些突然多出来的记忆,她开始大口大口的喘气,“我……我做了个很可怕很可怕的梦。”
“娘,坐那边说话,地上凉。”杨知柏半扶半架的搀起阮氏。
杨静和跟着帮忙,把阮氏弄到了窗边的椅子上,她还体贴的踮起脚给阮氏倒了一杯茶。
阮氏几乎机械的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这才重新续上未完的话题。
故事里,除夕夜一家团聚,有婆子把杨知柏叫了出去,他就一直没回来。
直到第二天天亮后,才有人来报,杜京墨夜里难产,一尸三命,杨静和不知去向。
一家人便都赶了过去,发现正屋里只有杜京墨的尸身,而杨知柏却在书房里迫着于翠婷做那种事。
于翠婷哭着求着让他放开,他理也不理,就跟中了邪似的,有人进去也不停下。
为了遮掩这桩丑闻,杜京墨娘仨被匆匆掩埋,三个月后,于翠婷进门做了二房续弦,进门后七个月就生下了一个儿子。
杨知柏从此不回西墨院,于翠婷为了稳固地位,主动把刚满月的儿子送到了老太爷手下养,自己则每天和她亲表姐、也就是三太太于氏斗,天天为个掌家权争得你死我活。
后来,还真的被于翠婷拿到了掌家权。
可,那也是杨府悲剧的开始。
于翠婷有了权有了钱,就开始以结交贵妇为由,天天往外跑,竟让她勾搭上了良王府的长史,因那长史,杨知柏很快就升了官。
他官越大,她就越猖狂,但,她的地位也越来越稳固。
老太爷把她当成杨家的功臣,家里的资源也往她生的那个儿子身上倾斜,为此,三房心生怨恨。
杨青晟被逼得日夜读书,差点儿被逼疯,为了早点解脱,他竟铤而走险,假意搭上于翠婷,然后结识了良王府的人,花高价买到了考题,成功成了状元。
周氏得知,怒斥两人没有廉耻,结果当夜就在睡梦中过世。
梅嬷嬷在周氏头七时吊死在灵堂。
阮氏觉得蹊跷,也不敢多讲不敢多问。
“后来……”阮氏说到这儿,整个人都在抖。
“娘,那只是梦,别想了。”杨知柏听得一张脸黑如锅底。
他只觉得荒唐,可偏偏,除夕夜的事却清楚的告诉他,这似乎并不全是梦。
第188章 是云哥儿
那晚,杜京墨差点儿一尸三命。
那晚,杨静和差点儿被溺死。
那晚,于翠婷离开后就和杨知槐滚到了一起,成了三房的妾。
这其中,要是没有猫腻,鬼都不信!
杨知柏细思恐极,脸色也更加的黑沉。
“祖母,后来怎么样了?”杨静和却跟无知的孩童听故事般,歪着头,一脸好奇的追问。
“后来,他们都死了……朝廷派了好多的兵,围住了整个杨府,说……说我们家通敌叛国……一家人,连晟哥儿新得的儿子,那么小一团的奶娃子……被都砍了头,所有的头都堆在前院,跟山一样……”
阮氏说着,双手紧紧的抱住了自己的头,眼睛睁得老大,看着跟癫狂发作一样,整个身子不断的抖。
“全死了,除了他……除了他……”
“他是谁?”杨静和贴近阮氏,小手紧抓着阮氏的手,冷静的问。
这个故事里,
没有她,杨青晟也不是如今模样,所以,她能肯定,阮氏讲的这些,应该都是原本既定轨迹。
“云哥儿,是云哥儿……”阮氏的眼睛渐渐失去焦距。
“是哪个云哥儿?”杨静和压着心惊追问。
不是杨青晟吗?
刚才听故事,她还以为杨青晟受不了那种压力,黑化成反派了呢。
“是于翠婷生的儿子,杨凌云。”阮氏说完名字,忽然身子一软,倒在了椅背上。
“!”杨知柏完全僵住,脸色难看得紧。
杨凌云是他为儿子取的名字!
“爹。”杨静和仰头,扯了扯杨知柏的袖子,“祖母说的云哥儿,肯定不是我们家的云哥儿,现在的云哥儿是你和娘亲的儿子,关于翠婷什么事,她都死了。”
“对,对。”杨知柏被一语惊醒,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于翠婷死了,你娘亲还活着,你们都活着,你祖母的梦不准,更不会发生。”
“嗯嗯,说出来就不灵了,不会发生的。”杨静和重重点头,附和道。
“你说得对。”杨知柏回过神,欣慰的看着杨静和,“或许,是上苍怜我们不易,才特赐你灵智,祛了你的病,也因此,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和姐儿,你是我们家的小福星。”
杨静和:“……”
真想给这便宜爹科普一下什么叫社会主义唯物主义,不过,想想她和杨青晟的来历,她还是闭了嘴。
“你在这儿看着祖母,我去叫人过来。”杨知柏看了看阮氏,转身朝着门口走。
阮氏太胖,以他的能力完全抱不动背不动。
“爹,今天祖母说的话,不能再让别人知道。”杨静和忙跟过去打预防针,“别人会真的以为祖母得了癔症的。”
尤其是杨青晟,估计一听就知道阮氏是重生的。
以前的杨青晟会不会黑化她不知道,但她觉得,现在的杨青晟已经是黑芯的了。
为了一家人的安全,还是从根源上杜绝一下比较好。
“我明白。”杨知柏欣慰的摸摸杨静和的头,抬头看向阮氏,“你祖母身子不好,身边又没了得力的人伺候,这些天,就暂且让她住在我们院中,让她好好休养休养。”
“嗯!我会陪着祖母,让她早些忘记这个恶梦的。”杨静和连连点头。
第189章 这话不对
杨知柏出去了一趟,没一会儿,莲嬷嬷就带着松萝和莲须过来。
三人合力,把阮氏弄去了书房隔壁的空屋。
屋子是按着客房布置的,为的是家里亲近的亲戚来了好安顿。
春笋和夏豆也跟着过来帮忙。
几人合力,把阮氏安置妥当。
“莲须,这几天就由你照顾祖母吧。”杨静和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指了莲须。
原因很简单,莲须本就是杨府的人,之前唯一没被处理的杜京墨身边的粗使丫环,她做事还算周全,松萝和石燕来了后,杜京墨就把莲须也提成了一等丫环。
“是。”莲须很爽快的接受任务。
阮氏眼底有些许暗沉,应该是没睡好,这会儿睡得很沉,这样搬动都没有醒。
杨静和让秋葵过来搭了搭脉,确定没别的毛病,这才带着人退了出去。
莲须则守在屋里。
“莲嬷嬷,我娘亲是不是也知道了?”杨静和到了院中,才问莲嬷嬷。
“是。”莲嬷嬷点头。
杨静和想了想,又往正屋跑了一趟,挑挑捡捡的讲了阮氏做恶梦害怕到想悔改的事情。
“阿弥陀佛,这必定又是菩萨保佑。”杜京墨听完,双手合什,连念佛号。
“……”杨静和默默的看着,也不多说。
杜京墨放下手,放下了心里悬着的石头,她整个人的气色都不一样了,脸上甚至带了喜色:
“你回去歇着吧,你姐姐们回来,记得跟她们也说说,祖母住院里的这些日子,让她们也多去侍奉,莫要怠慢了老太太。”
“娘亲,你不生祖母的气吗?她以前待你可不好。”杨静和有些难以理解杜京墨的欢喜。
“她是婆婆,是长辈,何况,以前种种,都过去了,你不是说她有心悔改吗?”
杜京墨含笑摸着杨静和的头,轻声细语的教导。
“和姐儿,你要记得,人活着,欢喜是一世,怨恨也是一世,与其被怨恨驱使变成我们自己也讨厌的人,倒不如宽以待人,欢欢喜喜的过好自己的日子。”
杨静和:“……”
这些道理,她都懂,但,她觉得自己做不到。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杜京墨的神情认真起来,“和姐儿,你打哪儿听来的这话?”
杨静和这才发现,自己竟一个不小心说出了这句心里话。
“和姐儿,这话不对。”杜京墨坐正,同时把杨静和拉到了身边,做出一副想长谈的架式。
“娘亲,我知道,这话分场合。”杨静和忙截住杜京墨的话头,“我心里都明白的,有些人,可用,有些人,可以给机会。”
“你知道就好。”杜京墨闻言,这才笑了起来,“娘只希望,我的和姐儿能高高兴兴平平安安的过好日子,可不能被怨恨支配,知道吗?”
“嗯嗯,我明白,我记住了。”杨静和连连点头,不待杜京墨说第二句,她就急忙说道,“娘亲,时辰不早了,我得去做午课了,祖母都做恶梦了,我想去菩萨面前多求一求,保佑祖母早些好起来。”
“……”杜京墨哪里看不出杨静和的小心思,不过,看着女儿这鲜活的模样,她所有训导的话都说不出来了,最后只好放人,“去吧去吧,记得先吃点东西垫垫,别饿着。”
“知道啦。”杨静和应着,小跑着出了门。
结果,还没站定,就一头栽进了一个人怀里。
第190章 于氏上门
“和姐儿。”来人扶住了杨静和的双肩,声音微微沙哑中带着一丝锐气。
杨静和抬头,看到一张马脸。
马脸装扮得精致,乌黑的长发一丝不苟的梳成繁复华贵的发髻,上头钗满了金钗金饰,配着一身褐色褙子,上面绣着大朵的银丝莲,看着大俗中双带着些许雅。
能把大俗穿出雅的人,还真不多见。
“和姐儿不认得三婶了?”来人笑眯眯的蹲了下来,一双细长的眼睛弯成了一条线,唇角的黑点跟着上扬,看着极为生动。
于氏!
杨静和心里惊讶,有些不解于氏怎么会提前解禁,面上却乖巧的开口喊道:“三婶。”
“嗳,真乖。”于氏抬手想摸杨静和的头。
杨静和果断退后一步避开。
这些人,总想摸她的头,她又不是吉祥物。
于氏的手落空,她也不气恼,从容自然的收回并站了起来:“你娘呢?我这些日子身上不爽利,到今日才大好,来看看她,顺便向她赔罪。”
“赔什么罪?”杨静和好奇的问。
“因为我表妹的事。”于氏望着杨静和,叹着气说道。
“你表妹是谁?”杨静和脆生生的问,一派天真,心里却在冷笑。
她才不相信,于翠婷做的事情,于氏会一点儿也不知道。
要知道,除夕那样的日子,一个外人没有邀请,怎么可能上门来,而且,还能在府里手眼通天。
这一切,必定是于氏在打点。
现在于翠婷死了,倒是知道出来重新拉关系套近乎了。
“我的表妹,就是于翠婷呀。”于氏愣了愣,仔细打量着杨静和。
杨静和仰着头,神情坦然,眼神清澈,任由人打量。
“就是之前吓唬过和姐儿的那个人。”
于氏又蹲了下来,拉着杨静和的手,轻叹一声,颇为自责的说道。
“都怪三婶不好,之前怜惜她在家过不好,就想着接她来身边教导她一些理家的事,以后也好给她找门好亲事,嫁过去也能自己管好家,哪知道,她竟成了歪心思,这些日子,三婶这心里可难受了。”
“她做错事,三婶为什么难受?三婶给她出主意了吗?”杨静和故意问道。
“……”于氏差点儿被腻住,她僵了僵,笑道,“和姐儿,你可别误会三婶,三婶是杨家人,之前蒙老太太看得起,让我代管这府里的大小事,我天天提心吊胆,总怕自己做不好,又哪里来的功夫掺和那些事呢。”
“哦。”杨静和若有所思的点头,“三婶,管家累吗?”
“可累了,每天要一大早起来,安排人做事情,老太爷、大老爷、二老爷要当职,尤其是二老爷,几乎天天要上朝,上朝天没亮就得去,总不能空肚子,还有出行的轿子,随从要带几个,这里头琐碎的事情多着呢。”
于氏的耐心好极了,跟杨静和说这些的语气,好像杨静和并不是一个孩子般。
“这么麻烦啊?”杨静和很配合的感叹。
“嗯嗯。”于氏重重点头,还加重了语气,“等和姐儿再大些,三婶教你管家,你就知道这其中的难处了。”
“三婶别怕,等我娘亲满月了,能自己管家了,三婶就能好好休息了。”杨静和笑盈盈的抛出一句,然后,不待于氏反应过来,她转头就跑到了正屋门口,扒着门槛冲里头喊,“娘亲,三婶来给你赔罪啦~~”
第191章 兰嬷嬷回老家了
于氏愕然的看着杨静和,心里不可遏制的冒出一种被耍了的念头。
“三婶,我娘亲就在里面,你进去吧。”杨静和又转回头,冲于氏甜甜一笑,蹦蹦跳跳的离开。
于氏的目光追随着杨静和,直到她出了院门,这才自嘲的摇了摇头,转身往正屋走。
那丫头如今确实变机灵了,但,到底还是个孩子,屁事不懂。
真不知道晟哥儿让她多来走动多注意这小丫头是为了什么。
于氏不知道的是,她才迈进正屋,杨静和的小脑袋就从院门外探了进来。
“姑娘?”春笋不解的看着杨静和。
“嘘~”杨静和竖起手指,然后,曲指学了几声鸟叫。
树上的鸟儿飞起,几只落在了正屋屋顶上,几只胆大的跳上了窗台。
“走吧。”杨静和这才高高兴兴的去了福正院。
福正院里,依旧只有梅嬷嬷和周氏。
其他粗使婆子不必要时都不会随便出现。
“梅嬷嬷,兰嬷嬷哪去了?”杨静和发现这两次来都没见到兰嬷嬷,不由好奇的问了一句。
“她呀,回老家了。”梅嬷嬷端点心的手微顿,随即就恢复了自然。
“回老家干什么呀?”杨静和其实也不是专门打听兰嬷嬷,只是没见着人,随口问道。
“说是家里有事,老奴也不是很清楚。”梅嬷嬷感慨道,“老祖宗仁慈,怜她在身边侍候也有几十年了,便作主放了她归家
,一把年纪了,也该好好享享清福了。”
“那梅嬷嬷想回老家吗?”杨静和眨了眨眼,问道。
“老奴家里早就没人了,老祖宗身边就是老奴的家。”梅嬷嬷回答得滴水不漏。
杨静和点点头,眼见午课时辰将到,她就没再多问,老老实实的进佛堂跪好。
一个时辰的午课,很快过去。
周氏考校了杨静和背的第一篇经文,发现她竟真的全部记住了,不由惊奇:“和姐儿,可知其义?”
杨静和当然不能说自己知道,闻言,摇了摇头。
“来,我教你。”周氏拿起经书,一句一句的解释给杨静和听。
杨静和也听得认真。
平时的积累,件件都将是她将来掩饰手段的铺垫。
等到第一篇经文讲完,又过去了半个时辰。
杨静和这才有机会说起阮氏的事情:“老祖宗,我祖母她没病呢,她只是做恶梦给吓着了,爹说,她现在身边没有得力的人侍候,暂时让她先住在西墨院里,老祖宗,我能每天给她念这个经让她静静心吗?”
“她可有说做了什么恶梦?”周氏脸色有些凝重。
杨静和挑挑捡捡的说了一些事件。
这么一番挑捡,说出来后,事情就完全变了味。
她没说杨府的人全死了,也没讲于翠婷的那个儿子与她亲弟弟同名,只说了杨青晟和于翠婷斗法争家产,结果弄得杨府凋零。
“她怕是被于翠婷给吓着了,梦得乱七八糟的。”周氏听完,无语的摇了摇头。
“老祖宗,那样的梦说出来了,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杨静和又问。
“是,不会发生了。”周氏认真的点头。
于翠婷人都没了,还怎么抖?
“太好了。”杨静和拍着手,“回头我就让人多说说去,那样,不好的事就永远不会发生了。”
“你这小机灵。”周氏笑着点了点杨静和的脑门,却没把她的话当回事。
在她看来,杨静和一个孩子,能懂什么?
第192章 记忆重组
周氏没想到的是,杨静和出了福正院,就真的到处跟了讲了阮氏的恶梦。
当然,拿出去讲的都是删减版的故事。
故事里,于翠婷成了忘恩负义的典型,霸占杨府,做尽坏事,连亲表姐于氏都被踩到了尘埃里。
而杨青晟,则成了被欺压的小白花,为了母亲一怒之下奋发图强考上状元的好儿子,并且,为了杨家门楣,他勇敢站出来与恶势力作斗争,活脱脱一个有勇有谋又有孝心的好青年。
“姑娘,你为什么要这么讲?”夏豆很不明白。
这不等于给杨青晟刷好名声吗?
“这哪里是我讲的,都是祖母梦的。”杨静和咬着点心,笑得开心,“快走,给祖母送点心去,一会儿,你把这个梦再给祖母讲讲,有这样一个好孙子,她老人家一定开心,说不定病很快就好了。”
“啊?”夏豆一脸懵。
“别啊了,照我说的做。”杨静和捏了一块糕点塞进夏豆的嘴里,顺手将糕点盘放到夏豆手里,小跑着去了东厢房的客房。
夏豆忙把嘴里的糕点包进嘴里,端着盘子跟上。
她还是不太懂杨静和为什么要给杨青晟刷名声,但,这并不防碍她听话办事。
“祖母。”杨静和跑进客房。
阮氏正坐在窗前梳头发,眼睛盯着窗外某处,口中念念有词。
杨静和凑近了,听到“全死了”、“不能死”之类的话,她不由愣了愣。
阮氏这不会真的疯了吧?
“祖母。”杨静和皱了皱眉头,没有冒然靠近,而是站到了一边,“我给你送糕点来了。”
“啊?”阮氏闻声转头,眼睛没有焦距的看着杨静和。
“给,好吃的。”杨静和反手接过夏豆手里的糕点,捧到了阮氏的面前。
阮氏看着糕点,视线渐渐凝聚,恢复了清明:“和姐儿真乖。”
“祖母,你刚刚在念叨什么呢?”杨静和把盘子搁到阮氏手里,脚步不动声色的挪开了些。
“我没念叨什么呀。”阮氏茫然的看着杨静和。
杨静和:“……”
“你听到我说什么了?”阮氏追问。
“我听到你说梦里的事。”杨静和眼珠子转了转,说道。
“梦……”阮氏脸色变了变,双手一抖,盘子落地,摔得四分五裂,她则抬手紧紧的抱住了头,瑟瑟发抖,“不,不,我不要死。”
“祖母,你这不是好好的吗?哪里死了。”杨静和心里有了几分确定。
不管阮氏是重生还是黄梁一梦,她经历的必定比说得还要惨,所以,猛烈的冲击下,她的精神和记忆都有些混乱了。
这样也好,方便记忆重组。
“去帮我取我的竹笛过来。”杨静和转头吩咐夏豆。
夏豆立即出去。
阮氏双脚都缩了起来,抱着头蜷着腿,一双眼睛惊恐的看着四周,害怕极了。
夏豆很快回来。
杨静和接了竹笛,搬了个小凳子坐下,对着阮氏吹起了安魂曲。
笛声袅袅,很快就让阮氏安静了下来。
杨静和冲着夏豆使了个眼色。
夏豆机灵的上前,把说了几遍的那个梦重复了一遍。
“没死?”阮氏听完,不确定的看向夏豆,“真的没死?”
“老太太,是真的,您记错了。”夏豆看了杨静和一眼,重重点头。
“原来是我记错了!”阮氏长长的松了口气,好像卸下了千斤石头,一下子轻松起来。
“祖母,什么记错了?”
就在这时,杨青晟走了进来。
第193章 想捉她小辫子
杨静和的笛声嘎然而止。
阮氏也看向了杨青晟,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谁让你来的?”
“孙儿听说祖母身子抱恙,特来探望。”杨青晟愣了愣,在门口站定,朝阮氏规规矩矩的行礼。
明明只是五岁的孩子,却愣是做出了五十岁的老气横秋。
“我没事。”阮氏挥了挥手,冲杨静和说道,“再吹一个,怪好听的。”
语气截然不同。
别说杨青晟,就是杨静和也愣了一下。
要知道,以前阮氏对她和杨青晟就是区别对待,只不过,现在两人的待遇掉了个。
“愣着做什么?”阮氏催促着。
“哦。”杨静和回神,继续吹曲子。
这一次,她吹的不是安魂曲,而是很相似的一首曲子。
这些曲子,算是驯兽师的秘笈,不是这个圈子的人很少能听到,所以,她半点儿也不担心会被杨青晟听出来。
就算听出来,他也没证据。
反正,她是不会承认的!
阮氏听得高兴,眯着眼,手在膝上打起了拍子。
杨青晟没人理会,只好乖乖的站在原地。
片刻,又一曲结束。
“好好听,四姐姐好厉害。”杨青晟拍手赞道,目光再次探究的投向杨静和,“四姐姐什么时候学的?”
“这个要学吗?”杨静和丝毫不慌。
“不需要学吗?”杨青晟反问。
“不用啊,小哥哥这么吹过,我看一遍就会了。”杨静和把锅推到秦云枭头上。
“真的?”杨青晟眼睛晶亮,“王爷就在前院呢,四姐姐学会了有没有吹给王爷听?”
“!”杨静和仿佛被雷劈到,她抬眸,在杨青晟的眼里看到了一丝恶意。
“四姐姐,王爷要是听到你吹的曲,一定会很高兴的。”杨青晟笑得无害。
“王爷?哪个王爷?”阮氏忽然站了起来。
“祖母,是摄政王爷,他很喜欢四姐姐呢,不止一次想请四姐姐住到王府去。”杨青晟贴心的解释。
杨静和捏着竹笛,平静的看着杨青晟。
显然,她突然会吹笛,又引起了杨青晟的怀疑。
她说是从秦云枭那儿学的,正巧,秦云枭又来了,所以,杨青晟是想捉她的小辫子。
“四姐姐,你不去见王爷吗?”杨青晟又问,“那可是摄政王爷,当今圣上都奉为皇叔、师父的人,要是能得他青睐,二伯必定能官复原职的。”
又老调重弹!
杨静和有些腻味。
“晟哥儿说的都对!”阮氏却双眼发亮,猛的一拍手,过来就牵杨静和的手,“和姐儿,跟祖母一起去给王爷请安,也让他听听你的曲儿。”
“……”杨静和无语的跟上。
什么叫让他听听她的曲儿,她又不是唱曲儿的,不过,要是唱给她家小哥哥听,倒也不是不行。
“祖母,等等我。”杨青晟眼中滑过一抹得逞的快意,迈着小短腿跟了上来。
杨静和看在眼里,她勾了勾唇角,乖乖的跟着走。
想捉她小辫子?
呵呵~~来吧!
前院,大厅里。
杨知柏正陪着秦云枭说话。
对于这位日理万机的摄政王府频频来府里的行为,他已经有些习惯了,坐定后,等上了茶,略做寒喧,他便主动开口询问:“王爷今儿来
,可有何事吩咐?”
第194章 现在还怀疑吗
“路过。”秦云枭神情淡淡的,似乎并不待见杨知柏。
杨青晟看着,眼眸微闪了闪。
“小哥哥。”杨静和眉开眼笑的飞奔过去。
秦云枭抬头,眼神瞬间柔和下来,见杨静和跑过来,很自然的伸手接住:“跑这么快做什么?我又不会跑了。”
“小哥哥忙,我知道的。”杨静和搂住秦云枭的脖子,脸蹭进他颈间,悄悄说道,“小哥哥,杨青晟想看我笑话。”
“乖。”秦云枭抬手摸了摸杨静和的头,跟抱自家女儿似的,状态亲昵极了。
杨知柏在旁边看到,直接黑了脸。
这可是他女儿!
虽然孩子还小,可当着他的面跟一外男这样亲,也太扎他心了吧?!
“小哥哥,你上次的曲子,我会啦。”杨静和抬头,看着秦云枭甜甜的笑。
好像刚刚她只是看到秦云枭太高兴,蹭了他一下而已。
杨青晟一直看着,眼睛在两人之间转来转去。
秦云枭余光扫到,心里便已存了不喜,他也没表现出来,反正,他日常就是这副生人勿近的表情:“哦?吹得可好?”
“当然好啦。”杨静和说着,示意秦云枭放她下去。
秦云枭直接把杨静和放到一旁的椅子上,自己侧身坐到旁边,眉目柔和的等着她的表演。
杨青晟见秦云枭的注意力全在杨静和一人身上,视其他人如无物,就连杨知柏也是如此,不由勾了勾唇角,不过,他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的微表情,安安静静的站在一边。
阮氏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挪到了杨知柏身边,扯了扯他的衣袖,小声问:“儿啊,这……真的是个王爷?”
“娘,这是摄政王爷。”杨知柏忙介绍,一边扶住了阮氏,防着她做出出格的事情。
“那我是不是要下跪?”阮氏看到秦云枭,完全忘记了来这儿的目的,忐忑的问道。
“不必多礼,坐。”秦云枭抬了一下头,淡淡的说道。
“谢王爷。”杨知柏见秦云枭一副主人家的架式,还能说什么,只好扶着阮氏坐在了对面。
“
小哥哥,吹错了别笑我哦。”杨静和拿出小竹笛,开始吹。
她之所以跟着来,就是看准了秦云枭会帮她背锅,杨青晟那点儿小伎俩,在他面前完全就是笑话。
所以,她吹得很嗨皮。
秦云枭也听得很认真,手指还在膝上轻轻的叩击,似是给她和拍子。
一曲很短,杨静和放下竹笛,眼巴巴的问:“小哥哥,我吹得对吗?”
“很对。”秦云枭压根没在杨静和面前吹过曲,哪里知道对不对,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配合,而且,他也是真的觉得不错。
一个六岁的孩子,前几年还一直痴痴傻傻的,如今能吹在这样……是了,一定是杨青晟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怀疑她了,才会有这一遭!
想到这儿,秦云枭抬眸望了杨青晟一眼。
“晟哥儿,现在你还怀疑吗?”杨静和顺着秦云枭的目光看去,笑眯眯的问。
“四姐姐,我没有怀疑你啊,我就是好奇,四姐姐是什么时候学的。”杨青晟瞬间有种被野兽盯上的危机感,他立即冲杨静和摆手,笑道,“二伯,你知道吗?”
第195章 敲黑板
“是我没做好。”杨知柏想到自己以前的不顾家,心里的愧疚一下子涌了上来,看着杨静和的眼神满是歉疚,“我们和姐儿真厉害,你娘亲把你教得很好。”
“娘亲待我可细心了。”杨静和顺着话重重点头,又侧头看秦云枭,“小哥哥,过几天我弟弟妹妹就满月了,他们大得好快,等他们会走了,我能带他们去找你玩吗?”
“当然可以。”秦云枭爱屋及乌,并不觉得这有什么。
“谢谢小哥哥。”杨静和又问,“小哥哥什么时候生辰?我也给小哥哥准备礼物啊。”
杨青晟一听这个,耳朵立即竖了起来。
敲黑板!
这个必须划重点!
拍马屁的好时机!
“我的生辰不太好,还是不说了。”秦云枭的眸光落了落。
“不管是什么时辰,哪怕那天是很凶的日子,可小哥哥出生了,那就是好日子。”杨静和敏锐的看到他眼底忽然黯下来的光,心里不由紧了紧,立即一本正经的表白,“小哥哥,你不想让别人听也没关系,你悄悄告诉我,我肯定不告诉第二个人。”
说罢,她还特意侧过了头,小手作喇叭状拢在自己耳边,等着秦云枭来讲悄悄话。
这样的小动作,由一个成年人做出来,肯定很做作。
杨青晟看着杨静和的一举一动,心里的怀疑再次动摇。
他没发现杨静和有半点儿不自然。
她做的这些,包括说话语气,完全都符合一个孩子的行为。
而秦云枭,更是被杨静和这番举动弄得心里软成了一片。
从来没有人说,因为他的出生,再凶的日子也是好日子。
哪怕是他的生身父母,也没有这样认为过。
“小哥哥?”杨静和没等到答案,疑惑的侧头。
“和姐儿,不可无礼。”杨知柏在对面着急的使眼色。
尚京城谁不知道摄政王是清明节出生的,生下来没多久府里就出了各种奇怪的事情,人人都说他命里带克,就连秦府的老人也是这样说,所以,他自三岁后就被送到了城外
道观里,十岁后更是直接进了军营。
如今,他更是亲缘断绝。
身居高位又如何?
偌大的世间,独剩他孑然一身。
或许,这也是他格外喜欢杨静和的原因吧。
孤独久了的人,总是渴望温暖。
杨知柏想到这儿,看向秦云枭的眼神也多了一份怜惜。
这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无妨。”秦云枭哪知杨知柏心思,听到他这样说,忙开口说道,“我的生辰本也不是什么秘密,尚京城的老人都知道的,我生于清明节午时。”
“清明节午时怎么了?”杨静和一头雾水。
“清明节也叫上巳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阮氏小声的给杨静和解惑。
“清明节不也可以出去踏青吗?”杨静和想了想,找出一个反驳的理由,“不是说春天才踏青吗?那,春天不是最好的日子吗?”
“……”杨知柏和阮氏同时哑然。
“四姐姐说得对,清明节扫墓祭祖,本是为了表达对祖先思时之敬,乃是中……是祖先传下来的美德,王爷于那日出生,说不定就是祖先保佑,载德而来呢?怎么能说不好?”
杨青晟抓住机会,大拍彩虹屁。
杨静和笑眯眯的看着杨青晟。
她敢肯定,这家伙刚刚肯定是想说“乃是中华五千年传下来的美德”,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