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1章 赵家的朴实本份
“再说你都提供大院子了,听说杂货铺后院里也很宽敞,我们住在铺子后头也方便。”
“又不用自己租屋,也不管饭钱,我们干活儿赚点工钱也安心。”
“等我和你赵爷爷年纪再大点做不动了,我们俩老的就回村子里来。”
“到时你大安叔和婶子应该也会回家来。”
“不然万一哪天我们老的一蹬腿走了,身边连个送终的都没有也不行。”
“学正就让他一直跟着你大哥做事吧。”
“四喜年纪还小,你和默云又不在唐家这边,学正也算个劳力好使唤一点。”
赵大娘将赵家的意思说完,笑看着唐简。
“你看,这样安排可还行?”
就是说,赵家不与唐家分利,只给唐家做工,工钱要比桃林村甚至青石镇的高一点。
只拿工钱不分红利,这是赵家的朴实本份,不贪婪。
唐家目前能做事的只有唐福生和唐枫。
唐简和楚默云是不会去的,底下弟妹们又太小。
因此,赵学正一个成长中的小后生,能帮唐家撑一撑。
但赵家是下了聘礼正式定的亲。
最多,赵学正就像杨大全帮邱家那样,而并不是上门女婿。
而赵家能在京城做工的时间和人数,也说清楚了。
估摸最多两年,赵大爷赵大娘就会回家,到时长子长媳也就是赵学正的爹娘也会跟着回家。
回到村子还是可以在村里作坊找到事儿做的,不然还有篾匠手艺,还有楚家的五亩田可种。
而赵学良、赵学义、赵学宝却是留在京城里的。
在京城读书不管是科举还是做工,都比在村子里强百倍千倍。
赵家在不去分割唐家利益的本份上,也还是为孩子们的出路做了打算的。
这是他们商量出来最周全的结果。
只不过唐简却笑了笑。
“赵家怕我娘和大嫂太过精明厉害,不允你们来酿酒分利,我不说什么。”
“这么说吧,我们在几处宅子都建了酿酒作坊,到时不去唐家就行了。”
“大安叔和二顺叔自己分一个锅灶,酿出来的与我五五分利。”
“也算是酿多少算多少吧,与我分利没人会说什么了,我和夫君他是肯定不会说的。”
“我舅舅他们还有表叔他们也是一样。”
“不过他们人手多,一家几个锅灶,酿得多、赚得多罢了。”
“不管赵爷爷赵奶奶何时回桃林村,和外公外婆他们一样,年纪大了想回家乡就回。”
“这一路就是在路上跑得久一点,天天坐在马车里有些颠簸。”
“但不用翻山越岭、不用饿着冻着。”
“想走就走,走累了就在客栈里多住一天歇歇,去别的县城或是镇上逛逛也没啥。”
“外头没去过就有许多事儿不熟,等这路上跑熟了,其实都不是事儿。”
“便是以后回了村子,也可以和京城那边书信。”
唐简描述着出门并没有那么难。
是被老太太刚才那句“怕将来哪天蹬腿儿了没人送终”的话,破防了……
老人在外会想家,会怕死在外头回不了乡。
年轻人又要在外面闯荡,外头好赚钱。
而不是一辈子窝在村子里,赵家并没有那么多田地家产。
第1682章 很怕唐家人不喜
因此,老人并不会阻挠儿孙在京城,却又担心自己在家若去了,儿孙赶不上送终。
真是……儿孙有儿孙的目标,老人有老人的烦恼,很难两全。
但他们也不会拿“高堂在、不远游”来强迫儿孙都留在自己身边。
他们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帮不上儿孙什么,如今都知道去京城是好事,怎么会阻拦?
唐简这边满心感慨,赵大娘那边却是呆住了!
“不和唐家一起了?另外酿酒若是……”
“会不会不太好啊,毕竟之前是你大哥给了我们机会,若我们……”
赵大娘有些心情复杂,好像很怕唐家人不喜,觉得赵家背后打了什么算盘一样。
“这没有不同呀。”唐简却道。
“赵家与唐家也好,与我也好,都是只能分一半呀。”
“反而是唐家不与赵家一起,还不用分了呢,酿不酿酒,酿多少酒,都由着他们。”
“这对唐家不是更好更有利么。”唐简笑了笑。
又安慰道,“别担心啦,之后二舅会来与你们说的,听二舅的就行了,不要多想。”
唐简说完也不打算继续说什么了。
这几家人毕竟都是唐家和楚家的嫡亲。
因而跟着她做手艺赚钱,到也没有多惶恐或是多想,因为凭的是自己的劳力获取。
她提供了机会、手艺和订单,她啥也不用干就能分走一半盈利。
大家各取所需、互相有利,就是皆大欢喜。
然而赵家却不是唐家或楚家的嫡亲,只能说是张家和唐家的姻亲,算是旁亲了。
因而,赵家人别的不说,是担心唐邱氏和唐许氏有什么想法。
刚开始还好,以后日子长了,涉及利益之事会积下矛盾。
赵家与唐家结亲是诚心的,可不是为了攀附唐简才这么做。
他们看中的是唐四喜的性子和脾气。
小姑娘也勤快老实、乖巧懂事,再长大些也不会突然变得不好的。
他们当然希望这是一桩善缘。
而不想以后赵家与唐家因为利益冲突,而坏了这门亲事,坏了孩子们的将来。
为此,他们自愿放弃平分利益的机会,甘愿只拿工钱。
请别人也是请,赵家人安份做工就能省了很多事情,没想到……
二丫会直接将赵家从唐家那边拉开,另外给他们一口锅灶啊。
汪文凯在村里建的酿酒作坊,已建成六口锅灶。
说是一口锅安排两个人,再有两个下手小工。
说是先看一个月能出多少酒,今年内能有多少进帐。
需要增加产量时再添新灶和人手。
如今,桃林村里人都不往外做工了。
自家田地平时也不用太多劳力,不用收粮的日子里,都在作坊里做工了。
汪文凯自己也忙得很。
施工队如今都很少在外跑了,一年下来做不了几桩活计,准备都安排进酿酒作坊了。
村里也才六口锅灶,二丫却在京城要分给赵家一口锅灶!
就算二丫说还是五五分利,意义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这个结果能省去许多麻烦和冲突隐患,于赵家是豁然开朗了。
在确定唐简的意思后,赵大娘也没再矫情,也笑呵呵地一起出了厨房。
第1683章 不愿意与她说心事
等二舅来说,这个二舅是赵家女婿呀,有些话说起来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外头院子里,唐邱氏正与杨家亲戚们在聊天儿。
张家这边与罗家那边还有邱家,则是老人与老人聊着、妇人与妇人聊着。
唐许氏抱着唐玲珑刚回家去了,唐三春也说怕嫂子那边带孩子忙不过来,跟着回家了。
唐简知道后不由一叹。
唐三春有什么想法也不来与她说一说,但凡肯来,她也有机会好生劝一劝呀。
唐三春似乎不愿意与她说心事。
又或者有唐四喜地关心询问,现在避着所有人,就来吃了个饭,就找借口回去了。
罗月婉见唐简出来了,连忙过来拉着她到一边去说悄悄话。
“常宇哥说,让我跟你回楚家去,他……先和默云表哥过去了。”
罗月婉似乎也明白,与喜欢的少年多见一次面就少一次相见,这时候也顾不得害羞了。
赵家这边客人太多,到了楚家那边,他们才有机会相处一下。
唐简莞尔,就答应了。
这时见小萝卜们也不在附近,不由笑道:“小家伙们已经跑去楚家了么?”
“嗯。”罗月婉连忙将刚才外头的情况说了。
楚张氏抱着宋恬儿回去歇中觉了,晚饭他们楚家其实不用再过来的。
毕竟今天是赵家和唐家定亲,跟楚家半点关系都没有。
而罗家下午也是要回家去的,不会吃晚饭,因为桃林村到罗家冲,最远。
邱家和杨家也不会留下来,邱家还有些事情没张罗完,明天又要去镇上,都不得空儿。
杨家和汪家、张家则会留下来吃晚饭了再回。
张玉梅没跟着唐许氏去唐家,而是在赵家姐妹屋里带孩子睡觉。
其他小萝卜们不睡觉就都跑去楚家了。
唐简看一眼院子里,本想让娘带着亲戚们到唐家那边走走的。
尤其是杨家,那是赵学正的外婆家。
做为新亲,与老亲结交也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唐家热情的表现。
但转念一想又什么也没说……
唐家马上要搬去京城了,以后就算回纪阳也不会在村子里长住的。
按大哥的想法肯定会在县城开铺子。
因而,亲戚们去不去唐家参观就意义不大了。
唐简与大家打了声招呼,就带着罗月婉和罗月娴还有邱娇杏一起走了。
读书人先走,不会引人多想。
小姑娘们跟得太紧会招人注意,就只能等唐简出来一起走。
或许根本没人会注意到她们,她们自己心里却虚得很。
到是赵雪回娘家了就不愿意再往外跑了,杨清则是与赵学正在干活儿呢。
家里请了这么多客,村里也没那么多人空闲,全靠自家多些人手了。
出了赵家来到村道上,邱娇杏立刻就说起来明天的事情。
“简姐姐,我之前给琪儿姐准备添妆了,可如今我嫁人了,再拿那些会不会有些礼轻了呢。”
这事儿她昨天晚上才想起来,有些纠结了。
“你准备的什么?”唐简看了她一眼。
“我们几个当初约好的,我和三春、银娣每人准备一盒绢花,春阳准备一把梳子,找大伯帮忙买的。”
邱娇杏不好意思地小声解释。
第1684章 邱娇杏的纠结
她说的大伯可不是邱家大伯了,而是张小柏的大伯。
张春山。
张春山那时常在镇上跑的,家里又是开杂货铺的,帮买一把梳子自然是物美价廉。
作为在镇上做事多、领工钱却少的小姑娘们,力所能及准备这些添妆并没有问题。
村里闺女出嫁,村里人来送添妆,能送出一盒绢花的都是不错的了。
多的是几文钱、十来文钱、一块帕子、一个荷包、也有一对绢花的。
还有针线笸、绣花针、剪刀什么的……
“今天听三春说,四喜找你要了两盒绢花,她也找你要了两盒。”
“她们姐妹就有四盒绢花了,我们邱家三姐妹才两盒绢花一把梳子……”
“我正好昨晚和小柏哥商量了这事儿,他说明天早点去镇上,再买一些。”
“当初琪儿姐来给我送添妆,就准备了一匹衣料,我这……”
“不好也回送一匹衣料吧,若多准备几盒绢花……”
“三春和四喜就有四盒了,我怀疑简姐姐你也准备了。”
所以,她们这些姐妹准备那么多绢花,琪儿姐以后每天换一对新绢花戴着吗。
唐简听明白了邱娇杏的纠结,不禁笑了。
也对,她当初给王嫣然送了四盒绢花,当天去县城给陈凤也送了四盒,这是姐妹们都知道的事情。
赵雪出嫁,她送了四盒绢花,邱娇杏也收到了四盒。
昨天许荷香和杨晴各收到了两盒,所以……
唐简在姐妹们眼中,就是一个早就囤了许多绢花,等着挨个送的姐姐。
所以邱娇杏要增加添妆就有些抗拒再送这个了。
“其实这个不难的。”
唐简的笑容在邱娇杏的嗔恼目光里,赶紧收了收,说起正经事儿。
“其实昨天我本来想给荷香和杨晴是两盒绢花加两匹料子。”
“只是楚家没准备,就把料子拿过去了,于是我就各补了两吊钱。”
“所以呢,你一盒绢花还是可以一盒绢花,再补上一吊钱就行了。”
“当然,这是你亲表嫂,你们应也是打小有情谊的,比银娣和春阳又亲近一些。”
“所以呢,明天也别去补绢花了,匆匆忙忙的若让人看见,还当你们早没准备的。”
“我家里还有,再给你一盒,两盒绢花加一吊钱,作为你和小柏的添妆,就拿得出手啦。”
“你也不好送更多,因为琪儿送你只有一匹料子,不然到像你在埋怨她当初送少了一些。”
“不过,若你丞跃表哥单给你添妆了,你就把两者加起来回送到琪儿这边,也是可以的。”
“丞跃表哥给了我二两银子。”邱娇杏小声道。
“他是你表哥,这个小柏不好单给了……”
“小柏也不用单给王家送礼,张家大人自然会安排的,那就……”
“表哥给你的你收下不用还,琪儿那边,你就准备两盒绢花、两匹布料,不要给钱。”
若也给钱,是怎么也给不过丞跃表哥的,若照数给,无疑是在告诉人家,这就是还礼。
这也不能纯当人情来看的。
但她也不能提议将绢花换成银头面,银头面贵。
若她是邱娇杏,直接给银头面也行的。
毕竟邱娇杏也收到不少添妆银子了,给得起。
第1685章 懂得把握机会
但宋琪儿在前面才给的一匹布,你转头就回这么多,不是打宋琪儿的脸么。
本来只是姐妹之间添妆祝福,量力而行足矣。
但邱娇杏嫁人了,她有纠结也能理解。
“要不,还是给钱吧……”邱娇杏迟疑着。
“丞跃表哥也是要带表嫂去京城的,多点钱傍身好,布料增加了行李负担嘛。”
“那你要给多少钱呢?”唐简反问。
邱娇杏顿时又一脸纠结了。
这时罗月婉开口:“我也同意简姐姐的,给物品比直接给钱好。”
“给钱多半是家里长辈或是哥哥姐姐给的,你是表妹,送物品表达心意最好。”
罗月婉以后是要当邱娇杏嫂子的,这时候还只是姐妹关系。
但她的话直点了人情世故里的那点心思,邱娇杏听得愣了愣,也明白过来。
简姐姐送钱,那是因为她是姐姐。
作为表妹,她还是送绢花和衣料吧。
“月婉说得对。”唐简没想到罗月婉害羞是害羞,其实心思却很剔透。
也对,那天在张家,她套罗月婉的话时,因为陆姐姐在场,罗月婉就不肯说。
到了厨房里没别人时,还不是一下就套出来了。
并不是罗月婉容易被人问出心里话,而是懂得把握这个机会。
是个聪慧的。
“两匹料子不算什么负担,若嫌负累,他们大可将布料留在家里不带走。”
“但这是他们以后的决定,与你无关了,你的心意和情意都到了。”
唐简笑了笑,直接说得邱娇杏展开了双眉,笑着点头了。
“对,是我想太多了,那就这么办。”
“只是我不能把我收到的添妆料子再转送,还是得明天一早去镇上了。”
她说着又纠结地看着唐简。
“细棉料子的话,给我一吊钱,我给你两匹,不过是秋布哈。”
唐简无奈道:“幸亏我中秋时买了一些,我赚点布头钱。”
她这么说,罗月婉听不懂,邱娇杏却是一下就听懂了,笑不可支。
“前儿三嫂给莲儿缝衣裳呢,还叹了口气,说你不在镇上,她们去买布都没有多少布头了呢。”
“我到是买了不少回来。”唐简了然地笑道。
“正好,我回来一直不得空清理那些布头,你们帮我翻翻。”
“合适做亵衣的、给小家伙们做衣裳的,都可以整理出来。”
邱娇杏一听立刻开心地答应了。
她们姐妹到是不缺什么,不过婆家嫂子有这一叹,她就想帮几个侄子侄女们挑一挑。
“对了,嫂子她们都去楚家了,这会儿估摸都有空呢。”
邱娇杏想起来,暗示地提了一嘴。
唐简无所谓地道:“那就让她们一起呗。”
唐三春回家了,唐四喜在赵家与姐妹们在一起,唐简也没喊她过来。
唐四喜喜欢赵家人,喜欢赵家的家风和气氛。
对这桩亲事是满心欢喜的,一张小脸根本藏不住她的心事。
明明今天她是客,但她下意识就去帮忙洗洗杯子、烧烧茶了。
与姐妹们聊得来,也是好事,以后姑嫂关系融洽。
到了楚家,就看到小萝卜们都在门前玩耍。
院子西厢一角却摆着桌子,唐耀和张泽福在下棋。
第1686章 给孩子们挑衣料
邱常宇、张小柏和楚默云则坐在屋檐下说话,手里还拿着书呢。
不知道正说着书上什么内容,表情有些严肃。
看到她们过来,他们表情这才缓了缓,露出了笑容。
“媳妇儿,他们要喝热茶。”楚默云连忙起身,将唐简先拉到一边。
“我没敢先泡茶,没茶叶。”他小声嘀咕。
“我来吧。”唐简笑道。
其实家里茶壶里是有灵泉水的,楚默云刚才给小家伙们排着队都喝过了。
张小柏和邱常宇却说要喝热茶。
其实是好奇墨池先生讨要的茶叶,有什么奥妙,令大儒不惜开口要了那么多去。
那天楚默云去镇上是带了很多茶叶去的,张小柏知道。
几个表嫂在院门口与楚袁氏说话。
楚袁氏是去过京城的,表嫂们有好奇还有女子之间的话,不好在家里多问,正好问她。
这路上就要走一个月,若是路上来了葵水可咋整?
他们四月出门,可是在路上跑了一个多月呢,时间更长。
孩子们就在门前玩耍着,因为院子里晒着谷,不让他们跑进来。
地方不够玩耍也不方便,怕他们跑进谷堆里去也不行。
好在有赵学宝带队,在外头玩耍也很高兴。
唐简泡了茶用茶盘端出来,先去外头给表嫂们。
张小柏和邱常宇,则是邱娇杏和罗月婉端给他们。
唐简与表嫂们也聊了几句,询问她们要不要挑些布头。
一听她又有许多布头,张李氏立刻道:“我挑两块细棉布,给莲儿做冬袄衫子。”
“这丫头夏天又长了点,去年的冬袄今年到是还能穿。”
“这不是出门时路上闲着嘛,多准备一点搁着也好。”
“那我也挑两块做夹袄,外衣到是不缺,哥俩跟他爹共一匹布,到是不浪费。”
“泽福的旧衣我都打包拿回娘家了。”张王氏也笑道。
“也重新给他添几身新的吧,去了京城也要去私塾了,多点新衣裳好。”
张袁氏笑着没有说话,不过看样子也是想挑的。
布头有大有小,却是各种料子都有,有适合她们做亵衣的。
最多最不浪费的,却是给孩子们挑衣料。
唐简一回来就在镇上布庄买了那么多布,就弄了那么多布头。
她对姐妹们说还没有清理过,其实是有大致分一分的。
给唐家留了一小包,自己留了几块,给楚扬和宋恬儿挑了几块。
剩下的也还有两大包呢。
这两大包,正好今天张家和罗家几个孩子都在。
只有邱彦书在赵家睡午觉,罗彦皓年纪太小今天没来。
邱银娣和邱春阳也在赵家那边没跟来。
唐简交代邱娇杏和罗月婉给两个小侄子挑几块,他们年纪最小最容易挑。
不过罗彦皓还可以接家里哥哥们的旧衣裳。
邱彦书却是邱家长曾孙,与小叔的年纪都隔着五岁呢。
还有杨俊杰和杨俊豪的,也挑几块。
这么一分派,两大包布头其实都有主了。
除了表嫂们和姐妹们自己挑了点,剩下的都按小萝卜们的数去点个数呗。
唐简看到突然有些感慨。
那天若不是马车上装不下了,她还可以多买一些的。
第1687章 没那么拘束
毕竟那天她买了很多布料了。
还是清仓式地将布庄过季布料大量采购,于她实惠,于掌柜大叔也减轻了铺子负担。
而那些布头别看比不上整布,但以便宜的价钱买下贵料子布是划算的。
何况为了减重,她专挑夏布和春秋季的薄料子呢。
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就将各自的料子都叠整齐了,也没人问她到底买了多少、花了多少钱。
因为知道唐简在布庄都是大采购且与掌柜很熟,每次都能拿到实惠。
她们跟着沾点光了。
罗家姐妹还是头回在这里挑选这么多料子。
还听简姐姐讲每块料子的名称、品质、配什么线、绣什么花、做什么款式最好看……
全是她们平时没接触过的本事,若让她们自己去布庄,估计只能看花眼了。
屋里热热闹闹地说笑,屋檐下坐着的三个读书人反而说话的声音小了些。
后来干脆都不说话了,只看着自己的书在看,至于看进去没有,就很难说了。
反正他们也不嫌吵,没一个跑去东厢的。
东厢,只有楚星河在书房里真正读书,也没空闲理会这帮兄弟。
屋里,唐简又打开箱子,里边是各种料子的布匹。
不过都是秋布,夏布就没拿出来了。
那天他们毕竟是买了一马车的布,塞满了车厢是别人不知的。
但车厢后头绑了两口大箱,当时是抬进镇上他们的屋子了。
但家里还有箱子呢。
她以前又常买布的,别人也搞不清她到底有多少、何时买的。
大家只知道她买过很多布,热衷买过季优惠布就是了。
此时见箱子里有雪绸、细棉、细绸、软缎甚至还有锦布。
都忍不住搬到炕上一一看过。
尤其是平时自家不会买的那些好料子,更是看了又看,学习了一把挑选布料的经验。
这时候一大群人都围坐在炕沿,唐简甚至爬到了炕上去坐着才够位置。
也不管什么成了亲的屋子旁人不好进去、不好坐别人家的炕了。
这些规矩只是对不熟悉的人,自家人或交情好的亲戚,还是没那么拘束的。
有的穷人家,一张大炕白天还一家人坐呢,吃饭也在炕上。
为了节省用柴,一大家子能挤的都挤了,不能挤的才另外安排。
尤其家里小兄弟、小姐妹多的,更是几个人合住一屋。
大家看过好料子之后,就让唐简放回箱子里。
到是邱娇杏挑了两匹细棉布,一匹天青蓝、一匹石榴红,当即就拿了一吊钱给唐简。
唐简又把搭配的针线也给了她,让她一并送给宋琪儿。
一般人买得少,多半是没有配针线的。
只有唐简打破了这种买卖既定套路,每次不管买多少,必定有。
当然她也从未单匹买过,就是头一回同楚默云去布庄,也没有买过单匹。
几个表嫂到是没有想要单匹布,她们确实提前准备了几匹。
就在唐简回来之前几天买的。
都是为了在路上有事儿做。
她们绣艺只能是一般绣娘,到是没人准备绣布,清楚以她们的绣花手艺是卖不了好价钱的。
唐简没时间专门绣花,只是有些衣裳就绣一下,有手艺,没时间。
第1688章 交给表姑就行了
但对绣线与颜色的搭配,大家也能聊上很久了。
直到罗家赶着马车过来了,喊小的们回家。
罗月婉才恍然“啊”了一声,表情闪过一瞬间的慌乱和懊恼。
唐简见状哈哈大笑。
“宇表哥让你过来,结果你把他给忘记了啊。”
这一挑明了说,罗月婉顿时羞红了脸,双手捂着窘迫地喊了一声:“简姐姐!”
“我衣柜里还有几匹去年冬天买的料子,你让宇表哥来帮你拿去马车上,给舅爷爷舅奶奶的。”
唐简心念一动,想到罗家跟着她折腾了半年,其实并没有实际获得多少利益。
酿酒是赚钱,却是到京城以后的事情,几家人里,只有邱家是获利最多的。
所以她没给邱家准备什么,何况去年她也没少给邱家和张家送布料呢。
唐简跳下炕打开衣柜门时,手先伸进衣柜,就有了她要的几匹料子了。
大舅爷爷家四匹、二舅爷爷家四匹,想了想又摸出几匹。
“这几匹就给读书人做新衣裳吧,听说他们也不肯去京城了?”
唐简一一交代之后,想到罗正中、罗正富、罗正曦。
“嗯,他们也要去张家私塾,说是明年去考童生,就不在路上耽搁时间了。”
罗月婉连忙点头,解释道。
“那就要找人给他们做新衣裳了,你们都走了,啊……他们在县城,这个交给表姑就行了。”
唐简想起来,罗家是不在家了,陈家在啊,都在县城更方便呢。
罗月婉笑着点头。
这都是给家里长辈还有哥哥们的,她也不用拒绝。
不等她喊,在外头的邱常宇立刻就进屋了。
他默默看了唐简一眼,没有说话,也没有去看罗月婉。
唐简于是又把布料都给谁的,再说了一遍。
她买得多,自然不全是自己用,各方面都是考虑过的,什么年纪都合适。
不是去了京城再给,而是现在给。
就是让老太太们在路上也有个活儿忙一下,心里没那么空落。
农家人每天都是忙惯的,没人习惯睡懒床、也没人习惯成天闲晃不干活儿的。
“我这次挑的布头都是整块的,没什么边角,明天若有空我去镇上再看看,挑些做鞋的边角料。”
唐简想着最近布料消耗也快,走之前还是要再补给一些的。
不然还没去京城就给用掉不少了,以后哪够呢?
就像女孩子喜欢逛街买衣服、包包、化妆品什么的一样。
她如今有钱了,也是热衷买衣料、买首饰的。
自己不用没关系,买就是了。
家里都是农家亲戚,也不用挑贵的送,不是恶劣货就行。
一点一点慢慢改变大家的习惯,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就好了。
“不知道明天我们有没有空,不然也跟你去布庄再买点。”张袁氏便道。
她这么说,那是张家没安排她们去镇上做客。
与村里这几家不同,镇上王家,只是邱家二房的嫡亲,是邱娇杏的外婆家。
张家要去做客就只会派代表了,张家没分家,但去的肯定是二房这边。
而邱家关系又近一层,肯定都会去。
罗家……
应该也像今天这样吧。
第1689章 心里那道坎儿在
“在家准备出门的事更重要,我去了多买点就行,不用都去。”
唐简明白这道理,连忙说道。
重阳在即,初冬的新布也肯定出来了。
唐简知道各家弃了大行李之后,就决定再买些布料搁在明面儿上。
而且也要最后确定马车的安排了。
时间长了,想要在车厢里舒服一点,估摸是两人坐一辆马车了。
比如大舅爷爷和大舅奶奶坐一辆,老俩口宽敞一点,多添了人空间就局促了。
就这样安排着,首先对老人来说就能互相照应。
毕竟是头回出远门,老太太也肯定是愿意与老头子一起的。
这个问题,唐简一会儿也会与楚默云商量的。
等邱常宇抱着给长辈的布料出去,罗月婉和罗月婉也抱着另外三匹料子走了。
针线小纸包都拽在罗月婉手中。
唐简先出门与楚默云一起送罗家人离开,楚志豪正在门前与他的舅舅们说话。
唐简听了听,心下愣了愣。
原来罗家明天是只派二表伯夫妇带着罗月婉去镇上做客呀。
而其他人却要来楚家,去给自家妹子、楚志豪的娘上坟。
罗家要去京城了,不知道会不会与那人遇上。
毕竟是去到京城了,是当初那人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地方。
两个舅爷爷就想去坟头与妹子说一说这事儿。
说到上坟,楚志豪就红了眼眶。
明天楚星河也会同着去上坟,楚默云因为要去镇上做客,就不去上坟了。
兄弟俩中举回来,是有跟爹去上坟报喜的,这次到也不必非得再去一趟。
主要还是罗家舅爷爷们心里那道坎儿在,想要去说一声罢了。
唐简没有插嘴,到是舅奶奶们在车窗口喊着她。
小萝卜们也趴在车窗口,一张张笑脸喊着“二表婶”。
大家在赵家吃完饭是洗过手脸的,这会儿也没玩耍多久,没人给他们再洗手脸。
舅奶奶们知道布料是唐简送的,笑着道了谢。
唐简忙解释这是今年正月里买的过季冬布,便宜,后来天气暖和起来也不好送。
这又到快入冬天气了,正好拿出来用上。
农家人哪在意过不过季?划算才正合心意。
等舅爷爷他们上了马车,就赶着马车走了。
少了罗家几个小萝卜,赵学宝又上学去了,队伍一下安静不少。
表嫂们出来,连忙喊他们喝茶,又要带他们去赵家那边拿点吃的。
今天楚家可没准备什么吃的,唐简空间里有却没机会拿出来,自然不会吭声儿。
表嫂们带着小萝卜们叽叽喳喳去赵家后。
楚家这边,邱娇杏站在屋门内,读书人又继续说话了。
只不过唐简总觉得,好像有道哀怨的目光闪过,等她看时,又没人在看她。
唐简进屋拿了一盒绢花给邱娇杏,这样邱娇杏的添妆就齐了。
刚才邱娇杏已小声把这事儿告诉张小柏了。
既然是唐简和罗月婉都认为正确的,张小柏也不会说什么。
“这四盒就给三春和四喜了,好在我买时都挑过的,没有重复的花式。”
“不然你们几个加起来若是有重复的绢花,就尴尬了哈哈。”
唐简把几盒绢花都打开放在春凳上,与邱娇杏看了一回,好笑地说道。
第1690章 被这小丫头给卷起来的
“简姐姐你把绢花都给我们了,你自己还能再送四盒?”
邱娇杏好奇地看着唐简,这不都意识到绢花送太多了嘛。
“唉,这也是我最为难的啊,”说到这个,唐简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送贵重吧,当初给嫣然又送得少了,照着嫣然地送吧,你们都抢了我送绢花的机会啊。”
“原本我也可以照着昨天的路数准备的,这不是……”
“布料也给你送了,送钱吧,人家是镇上姑娘,按村里的又是不是少了呢?”
“这要多了嘛……又回到刚才的难题了啊。”
说起来,也是当初不要高调,原本亲戚们都送,适中就好。
这不是如今亲戚们都知道她在京城盘大铺、买大宅嘛。
都知道她有钱呐,再送这么少会不会觉得她就是抠门儿?
她之前也想着,此一时彼一时,她的钱也是一点一点赚来的,现在增加添妆也合情理。
可……
要怪就怪这些小姑娘一个接一个定亲、出嫁啊。
“你送两匹布料吧。”这时,楚默云在门口提议。
“娇杏怎么送那是她的亲表嫂和打小的姐妹情谊在。”
“你远着了,也没收过宋家和王家的添妆,还是可以按之前的标准。”
“当初你送的是四盒绢花,如今改成两匹衣料,也差不了多少。”
楚默云的话是在提醒唐简。
自家有钱是自家的事儿,对亲戚们按情谊亲厚与亲戚关系来算,不高不低就行了。
东家夫人送得贵重,那是身份使然,在她那个身份层次觉得这个礼是不高不低的。
唐简这个身份关系,送绢花和衣料也就是八十文和一百文的范围,别人也挑不了错儿。
“可我昨天……”唐简嘀咕,昨天她给许荷香和杨晴各二百文啊。
这是碍着唐许氏的面子添上去的,同时给杨晴自然也是要平衡一下。
比着送就是这样麻烦了。
“许家是你大嫂家,杨家是你大表姐家,其实你与宋家是没有往来的,你也让铺子给丞跃二十两了。”
楚默云再次提醒。
唐简这才恍然过来,就叹了口气:“知道啦,两匹衣料。”
她打开大箱挑了两匹适合宋琪儿姐妹的细棉衣料。
不管宋琪儿之后怎么用,她尽心了。
她想了想,又拿出一盒绢花。
“你们都加了数,银娣那边怕不是要哭了,这盒给她加上吧。”
“春阳太小,梳子够了。”
“多谢简姐姐,我刚也正想着呢,不然明天还是得去买。”邱娇杏笑了起来。
正说着这话呢,外头就传来邱银娣和邱春阳的喊声,还有唐四喜。
她们要去唐家,先过来楚家看看,从张家表嫂们那里知道邱娇杏在这边。
“呐,明天要用的。”唐简直接把绢花盒子给她们。
“这两盒给三春的,你拿给她。”唐简交代唐四喜。
看着喜滋滋的小妹,唐简心下感慨不已。
没想到,这一次姐妹们添妆加码,是被这小丫头给卷起来的。
若不是她要送两盒,唐三春就不会加码,唐三春一加,邱娇杏这边就急了。
既然都加了,邱银娣当然也要跟着加。
见大家都有这么多绢花,邱春阳又快急哭了。
第1691章 瞎操心的小丫头们!
唐简和邱娇杏安慰了一阵,才让她不慌了。
看着她们几个为了一点添妆都要讨论半天,门外坐着的读书人纷纷撇嘴、转开目光。
呵,女人!
不……呵,无事瞎操心的小丫头们!
邱家姐妹们跟着唐四喜回唐家去了,唐简不想回,她想歇歇。
然而不久后,小萝卜们再叽叽喳喳跑回来时,张玉梅也抱着邱彦书过来了。
知道邱家姐妹们去了唐家,她也想去,可是邱彦书想和哥哥们玩耍不愿意走。
小家伙又不会走路,只能抱着在一旁看。
唐简站在门口就看了邱常宇一眼。
“你抱会儿彦书,我和表嫂说说话。”
邱常宇白了她一眼,却也赶紧起身去单手搂过侄子走到院门口。
张玉梅过来不解地看着唐简。
唐简拉她进屋,就把给邱彦书和杨俊杰杨俊豪的衣料说了。
回头还得张玉梅拿给邱招娣,她没想直接交给杨清的娘。
一点小衣料子而已,经过了杨家就显得要记一笔人情帐似的。
张玉梅连忙答应了。
唐简又给了她几块细棉和细绸布头,她自己用得上的。
张玉梅摸着布料欢喜不已。
目前邱家只有她一个孙媳妇,上头都是婆母和婶娘,下头是年纪小的姐妹们。
她要买什么、要用什么,其实也没什么人可商量。
邱常富有带她去镇上买过衣料。
她头上戴的绢花和银簪还有昨天戴过的珠花,都是今年邱常富给她买的。
打小日子苦,嫁到邱家不用再穿补丁衣裳的张玉梅,就已经很幸福了。
也没有大手大脚或是挑肥捡瘦的毛病。
穿着妆扮上,还没唐许氏爱打扮呢。
但她朴素也坦然。
唐简给她的好料子哪怕只合适穿在里边,她也很开心。
张玉梅也与张家表嫂们一样的想法:沾了二丫会在布庄讨价还价索要布头的光。
俩人正闲聊着,三个表嫂们就到了。
外头,楚袁氏拧了帕子喊楚扬他们擦脸,刚拿了吃的,嘴边都黑了一圈儿。
宋恬儿也睡醒了,楚张氏给她洗了脸,就让她过来玩耍了。
外头有邱常宇盯着,表嫂们都跑过来说话,与张玉梅也很熟络。
只不过谁也没问张玉梅,娘家人知道她要去京城的事儿吗?
张家舅舅们和表哥们回来了。
去赵家之前从楚家附近的岔道一绕,看到孩子们都在,就在这里下了马车。
小萝卜们看到爹爹回来了,一个个朝这边扑,撒娇得很。
张泽福被唐耀拉到村塾旁听去了,这会儿到是不在这里。
唐简出来,立刻将赵家的担忧和她的想法一并说与了两个舅舅。
张秋生与大哥对视了一眼,就点头道:“与唐家分开也好,我们这边分口锅灶就行。”
在春雨巷这边,张家与罗家各两座小院,每座小院有两口锅灶。
但在青竹巷那边,第一座宅子的外院是围着的,可以增加许多锅灶了。
他们已善用了府里的小厮与护院。
但现在作坊在酿酒的毕竟只有春雨巷这边的,等青竹巷那边动起来,是需要更多人手的。
只不过,他们也无法带更多人家过去了。
第1692章 去了总要赚些钱的
若只是从村里或是亲戚们当中挑些劳力过去,这舟车劳顿的也辛苦。
再说大家跟着去那么远做工,要安置妥当,工钱还不能低,路上盘缠也是个消耗。
在京城里买的下人也不用只当下人用,当伙计、当下手,只要使用得当,比从村里带人划算。
而赵家不同,去了总要赚些钱的。
林家从张家得到了在青石镇上赚钱的机会,赵家一样也从张家划分一部分机会。
而在唐简这边的五五分利,并无任何改变。
而这些,也是唐简与赵大娘说,让二舅安排。
作坊多了产量高,张家和罗家再把作坊总数分一分,是可以累积财富的。
罗家把红薯粉的作坊留给了罗家冲,罗家族里人每年也能小赚一些薄利。
唐简猜测,应该要不了多久,罗家两个表姐也会投靠去京城。
他们能干活儿,目前在双阳镇做红薯粉只是小利。
想着罗家在京城站稳了脚,投靠就是迟早的事儿了。
早则明年,晚也就是三五年内的事儿。
到那时,酿酒作坊应该会继续扩建了。
她在青竹巷的另一座宅子是不会建酿酒作坊的了。
她要做药庐,进出都是医馆药铺的人,制药丸的人也会住在那里。
外院会住护卫,守着她的药丸生意不被别人打主意。
张秋生没有多待就先过去赵家那边了。
张春山则留下来继续说田庄的秋收情况。
去年秋收所产全充入了双阳镇粮行,直到今年开春才收完帐。
之后麦子、绿豆、黄豆又直接送去粮行……
好在如今粮行经营也慢慢稳定下来,中秋前节就把春天的这些帐给结清了。
现在是水果和谷子又陆续送到。
按张春山和罗二表伯的估算,年关前是肯定能付完的。
双阳镇粮行能顺利打开新铺局面,全靠着田庄这边有货可铺,不用急着付钱增加成本压力。
以后他们都不在这边了,这边田庄与粮行之间,应该差不多就是现在这样。
先铺后、过几个月再收钱。
如果让粮行掏现钱来买,就会增加粮行进货压力。
毕竟除了田庄供货,也还要去附近村子里收粮,那个就必是现钱了。
而田庄的收入,都是粮行存入唐简在钱庄的名下,再与唐简说一声就行。
办这事的是罗二表伯,不存在有谁拖后腿的行为。
张春山去田庄主要是巡视,四处看看,也带楚志豪熟悉田庄那边的事情。
以后楚家不回桃林村,可以在镇上过年,也可以去田庄小住。
张春山说完后,放下茶杯就去了赵家。
唐简拿出一本单帐册,默默记录田庄的秋收情况。
帐册不一定只记数目,也可以记事,就如一本经营日记帐。
她在屋里悠哉地忙着,外头小萝卜们跑进来,要喝茶。
表嫂们在外头把他们喊出去,隔壁长案上就搁着茶壶呢。
都是唐简准备好的灵泉水,今天也拿了茶叶出来。
刚给舅舅们泡的就是茶叶。
……赵家那边开始摆席了,赵翠跑过来喊他们都去吃饭,特地通知了楚志豪和楚张氏。
第1693章 来自姑家表哥的祝福!
原本楚志豪是打算晚上不过去的。
但赵家特地来喊了,张春山和张秋生又刚回来,最后还是去了。
赵翠又跑去唐家,把在那边的姐妹们还有唐许氏喊回来。
唐简收拾了一下出来。
看到小萝卜们已经在朝赵家跑了,李张氏和张袁氏在后面追赶地,不禁好笑。
他们刚走到外头,就看到唐枫大步走来,还背着一只包袱,看到他们连忙喊了起来。
“大哥已经辞工出来?”唐简诧异,不是说明天早上过来?
“嗯,昨天下午就交接完了,县城这边派去了一个管事接手。”
“有人替一下,就算以后在甜水镇重新找小管事,或是从伙计里提升一个来,也容易些。”
“至少不用担心我突然离开会误了酒楼那边的事。”
“若拖了酒楼后腿,我心里也过意不去,毕竟我也是开铺时就过去的老伙计了。”
唐枫笑眯眯地解释。
“今天一早我和新过来的管事一起处理了些事情。”
“中午大家还一起吃了个饭,也与所有人道了个别。”
“为了送我来青石镇,那边还派了马车来这边拖货,我就搭便车过来了。”
“就是驴车多等了些时候,刚刚好。”唐枫说到这里一脸轻松。
因为再也不用去做工了,不是没工可做,而是要去京城当东家了。
原本他是有些找不着自己的位置了,有激动有不安也有茫然。
但今天掌柜和新来的管事都与他说话。
不管是在酒楼还是杂货铺,还是茶楼或是其他铺子,管事就是管事、掌柜就是掌柜。
而他还是东家,赚的钱都是他的,还挑剔?脑子傻了不是?
有钱了做啥都行,没钱你就做一辈子酒楼管事或是掌柜,那也只是做工啊。
唐枫心里舒坦了,就开始期待起来。
回来的路上心情都很好。
唐简却笑道:“今天赶回来更好,今天四喜和学正定亲,你若今天不来就错过啦。”
“哈?”唐枫一惊。
他走的时候还没听见风声啊。
“前两天定的,你不在家,为了不影响大家出门,临时定在今天呢。”
“现在去赵家吃饭吧,把行李先放在我这边。”唐简笑道。
唐枫连忙答应了,将包袱交给了唐简拿去屋里搁着。
邱常宇这时嘀咕了一句。
“表哥,我昨天也定亲了。”
唐枫是张小柏成亲之后就去甜水镇了,那天邱连武才带着儿子去罗家提亲。
唐枫看着邱常宇,最后拍拍他的肩膀。
“恭喜你!长大人了啊!都有媳妇的人了,读书要更努力,给你媳妇先混个秀才娘子当当。”
这是来自姑家表哥的祝福!
邱常宇羞窘无奈地看着他……
“多谢!我会的!”邱常宇硬气地开口。
他现在就是个童生了。
只是唐枫那天已知道他相中了罗家小姑娘的事儿,因此才有刚才这番话。
知道他今年是成不了亲的,最快也就是明年啊。
所以,考上秀才让自家媳妇当上秀才娘子,没毛病!
大家到了赵家那边,看到唐枫回来,又是一阵热闹寒暄、询问……
上学的也都回来了,正帮着拿碗筷呢。
第1694章 儿孙满堂可不是一句话
小萝卜们也刚洗干净手脸,积极主动地跑到两张竹床那里坐下,等着吃饭。
有姐妹们在,这帮小家伙就不愁无人照看。
说也奇怪,顽皮的孩子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娘撒娇,被爹爹喝斥就只会寻求长辈的庇佑。
对小哥哥小姐姐,或是小叔小舅小姨小姑们,却是言听计从。
一群一伙跟着、起个哄就乖乖听话了……
唐枫与大家都寒暄过后,又爹娘也说了甜水镇的情况,再去张家兄弟们那桌喝酒。
这时张秋生来找唐简,小声道:“赵家这边我说,唐家那边,还是你说更好。”
“正好你大哥回来了,有事儿你与他说最能明白,你爹老实,你娘强势,别让他们误会。”
唐简连忙答应了。
唐简与姐妹们一起吃饭,吃完饭又帮着抱了会儿唐玲珑,让大嫂安心吃饭。
邱彦书这边则是邱娇杏帮着抱,姐妹俩就抱着两个孩子到外头村道上玩耍去。
邱家和杨家离开的时候,唐简抱着唐玲珑回了楚家,把收拾好的布头料子给张玉梅。
邱常宇也给自己讨了一匹冬布。
反正罗家兄弟有的,他以后在同一家塾里读书呢,能没有?
唐简好笑地白了他一眼,给了他一匹,让他自己找人做新衣裳。
张家走的时候阵仗更热闹,因为他们来的人最多。
光是小萝卜们叽喳的热闹就能轰动几户人家了。
附近的村里人家出来看着这些孩子们,都暗暗说议论。
张家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可不是一句话,是真的看得到的。
表嫂们也匆匆来拿了装好的小包袱走了,又纷纷与唐简说了半天出门的话。
明天她们不一定去镇上,估计下次再见时,就是在京城了。
“都别慌啊,说不定明天你们就要带着娃们去镇上了呢。”唐简还笑着安慰她们。
都期待了这么久,等快出门时慌啥呢。
楚袁氏也过来安慰,她是已经去过京城还有府城的人,已经对出门不觉得多难了。
不过明天她是真不去镇上的,她要回袁家再与爹娘聚聚。
毕竟是袁家养大一个闺女,这一走不知几年再相聚。
不说袁家得了银子的欢喜,楚袁氏心里还是惦记爹娘的。
二房能将整个娘家还有娘家亲戚都带走,那是二房的本事。
她一个只能依附夫君的普通妇人,能做的就是别惹夫君不高兴,好好相夫教子。
这也是袁家一再教给她的道理。
让她不要学楚张氏,尤其不要学楚明月。
楚明月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遭遇,楚袁氏都是看在眼里的。
因而,作为一个反面例子,也令她时时警惕起来。
如今她夫妻过得好、妯娌处得好、亲戚们也和善,儿子也会有好前程,她确实没啥可不满的了。
她与张家妯娌们早就说过不少出门的细节,以及自己总结起来的一些小经验。
张家妯娌们还是很受用的。
直到马车那边在催,大家这才不聊了。
送走张家,赵学正送外婆家回去也打了回转。
看到这边热闹还专门跑过来聊上了两句,这时候也回家去了。
第1695章 试探唐三春的反应
除了汪家人在同村不着急,还帮着赵家收拾残局。
唐家是今天定亲宴正主,这时候也是被赵家人送出好远,村里人家也纷纷道喜。
唐四喜羞红了脸跑掉了,直接跑到楚家来找二姐。
“二姐二姐,今天杨家想给三姐说亲呢,找婶子打探的时候,被我听见了。”
“哦?娘可知道了?”唐简诧异。
她在赵家做客一天了,没听见风声呀。
“娘还不知道吧,我不知道婶子有没有找娘说,三姐好像还是心情不好的样子……”
唐四喜撇撇嘴,有些无奈地嘀咕。
“她晚上同着表姐她们一起过来,吃完饭说要回去收衣裳,就先回了。”
唐简无奈,这种事情她也是没办法说什么了。
唐三春心情不好,不想现在说亲,又有妹妹定亲喜事比着,面子上不太好看。
还要看着喜欢的少年与少年自己喜欢的小姑娘在一起,这场面怕也是很扎心了。
但唐三春不来找她谈,我自己跑过去强行说这些事儿,会不会太刻意?
对此时的唐三春,会觉得她是故意在嘲笑自己吧?
“这事儿你别跟家里说,如果赵家想说会自己开口的。”
“若让娘知道了,说不定就要去问问,又多事儿了,娘什么性子,别给你三姐添乱。”
“但你可以悄悄透一下消息给你三姐,就像刚才你与我悄悄说的这样。”
“看她自己乐不乐意,你也别劝。”
“有意就可以去问赵家情况,无意就当没这回事儿,她也没压力。”
唐简小声教导小妹,应该如何去试探唐三春的反应,而不会刺激到她。
这种消息,还是让唐三春听一听为好。
万一她愿意打听一下对方是什么情况呢?
若直接抓狂,说明现在是自我矛盾中吧……
唐四喜认真听了,说晚上睡觉的时候悄悄说一下。
唐三春和唐四喜是同屋住的,有机会说这些话而不担心娘听见。
唐四喜喊着唐耀回家。
唐简把大哥的包袱交给唐耀背回去。
又把那一小包布头让唐四喜拿回去,告诉她哪些作什么用的,可别都给玲珑用了。
唐四喜还没看过这些布头,只答应着,等回去让娘打开就知道了。
小姐弟跑走之后不久,唐枫也抱着唐玲珑过来了,笑眯眯地看着唐简。
“你们后天出发?听爹说家里也安置得差不多了,我们能一起走么?”
“你们跟舅舅他们一起走,路上会热闹一点。”
“我们路上跑得快,若是小的们跟不上,会影响我们行程的。”
唐简直接说道。
“那行,我们家就不分开走了,随大家一起。”唐枫笑道。
他虽然不明白为何妹妹妹夫要先走,去京城不差这几天吧?
但他却知道,先走的是老人,路上可以慢些走,最后肯定会与他们会合的。
“对了。”唐简想起来一件事,拉了拉唐枫的衣袖。
示意唐枫跟她到屋里说话。
进了屋,唐简拿了只荷包出来,数出五张百两银票,还有五十张十两的小银票。
“这里一千两,你带在身上,出门也好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