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1章: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31)
灶房里,李老头在忙碌着。
李二狗没得帮忙,他打量着屋子里的一切,时不时又偷偷看了眼在忙碌着的老父亲。
家里,似乎一切都没变,一切都是记忆中的模样。
只是父亲的头发比记忆里白了很多,背脊也比记忆里佝偻了,整个人像是老了很多岁,仿佛行将就木,随时都会倒下般。
灶房里,传来一阵阵熟悉的香味。
“二狗啊,快来端出去。”李老头在灶房里喊。
李二狗忙进去,一眼看到两碗馄饨,冒着腾腾的热气。
馄饨放在炕上的小桌子上,李二狗看着眼前熟悉的馄饨,眼眶酸涩。
“看啥呢,赶紧吃,你这娃,不是最喜欢爹做的馄饨嘛。”
“是,是,俺最喜欢爹做的馄饨了。”
李二狗记得,他们家很穷,或者是村里,甚至是整个华国在这个年代都是穷的,一年到头,很可能吃不了几回肉。
也就只有年尾的时候,会杀猪,每户人家分了几斤肉。
每到那个时候,爹就会把肉包成馄饨给他们吃。
那时候,无论是李二狗还是其他的家人,最期盼的就是过年,最为想念的也是这一碗馄饨。
李二狗拿起勺子,捞起一个馄饨放进嘴里。
很鲜甜。
馄饨混合着汤水下肚,瞬间热乎乎的。
“滴答”
几滴泪不知不觉掉落在汤上。
李老头怔愣了下,随即骂道:“你这娃,哭啥,难道是爹做的馄饨不好吃了?”
李二狗忙将眼泪擦了,笑着道:“怎么可能,俺爹做的馄饨最好吃了,俺就是,就是太久没吃到,这不,一吃到就太激动了。”
李老头笑了:“你这娃,就这么好你爹这一口馄饨。不过谁让你是我的娃呢,现在你回来了,爹就是以后去看扛石头,挖河道,也要挣多一些工分和钱,割肉给你包馄饨。”
看着眼前老头的笑容,李二狗心头酸得厉害:“嗯,那儿子等着。谢谢爹。”
“嘿嘿,赶紧吃,别冷了。”
“爹,你也吃。”
两人一起吃着馄饨,李老头边问着抗战的事情,李二狗也说给他听,小老头听得津津有味的。
这一天,两人聊了很久很多,李老头说的是坑水村的变化,李二狗说的是抗战的事情。
但李老头没问,为什么抗战结束好几年了,李二狗现在才回来。
就仿佛,他忘记了这件事情般。
他没提,李二狗也没有说。
两人聊到很晚,李二狗看到自家爹还想继续聊下去不愿意睡觉,不由催促他去睡觉,李老头不愿意,就好像怕自己去睡觉,一觉醒来,儿子就不见了般。
“要不,咱俩睡一个炕?”李二狗提议。
李家不止一个屋,李二狗长大后自然不能和爹睡同一个屋。
李老头同意了。
窗外,月光微凉,夜空中缀满了星辰,看上去格外的漂亮。
李二狗看着身旁睡觉的老父亲,想起了在睡觉前,爹说的话,他反反复复地念叨着。
他说:二狗啊,你明天如果要出门,一定要先叫醒你爹啊。
第1762章: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32)
他说:二狗啊,你以后别走了,爹还要给你说媳妇儿呢。
他说:儿啊,爹这几年可想可想你了……
李二狗看着身旁老人花白的头发,即便睡着时也微微皱起的眉头,一滴泪从他的眼角落下。
这一夜,李二狗没有睡,他也不需要睡。
也是在这一夜,他才知道他爹的觉很浅很浅,他稍稍一动,就会醒过来,视线第一时间落在李二狗的身上,问:“二狗啊,你别走。”
直到李二狗安抚了他好一会,直到确定儿子还在身边,老人才再次睡去。
早上,天破晓,李二狗就起来,他打算去给他爹烧早饭。
只是还没烧完早饭,就听见正屋传来声音。
他一看,就见老人穿戴整齐要出门。
“爹,您去哪?”
老人似乎没听见他的声音,继续往外走。
李二狗将手里的稀饭放下,大步走到他面前,拦住了他:“爹,你要去哪?吃了早饭再去吧。”
老人看了他一眼,有些气呼呼道:“你这娃,咋挡人前面呢。俺要出去,你别挡着路呀。”
李二狗总觉得爹的状态有些不太对。
“爹,你要去哪?”
老人听到李二狗喊他爹,顿时不高兴了:“你这娃怎么回事,咋能随便喊人爹呢。俺娃是二狗。俺现在要去村口等俺二狗回来。”
李二狗当即身体僵硬在原地,许久都没有反应过来。
爹,爹又不记得他了。
老人推开李二狗,往外面走去。
李二狗好一会反应过来,跟在他身后。
他不断道:“爹,俺是二狗啊,俺在这里,俺回来了。”
“爹,我们回去好不好,儿子做了早饭。”
“爹……”
无论李二狗怎么说,老人都不愿意回去,固执地要到村口等儿子回来。
村口,界碑上坑水村三个字清晰可见,老人站在一旁,不断看向前方,远远眺望,不断等待,他的脸上没有一丝不耐烦,每当前方传来动静,就会迫不及待抬头去看,只是他的眼睛有些花,有时候看得不太清,要看好一会,才能辨认出来,前方出现的不是他等待的人。
老人的脸上不可避免地出现落寞。
李二狗这会也没有再唤他回去了,就这么站在一旁,静静陪着他。
他在想,在他参军后的这些年,爹是不是也是这样日复一日苦等着的……
殷音出现在李二狗的身边,抬手一挥,时间回溯,眼前的时间飞转流逝,发生的事情如同画面般一帧帧掠过。
时间回溯里,很快走到了尽头。
老人躺在床上,看着越发地瘦了,可精神精神头却特别好,他的周围围着一圈人,都是坑水村的村民,得知老人快不行了,特地赶来的。
一直以来浑浑噩噩的老人恢复了清明,他道:“那团长说了,俺二狗是为了国牺牲的,俺虽然很遗憾没能再见到他,但俺的二狗是英雄,是俺的骄傲啊。”
说着,老人缓缓闭上了眼睛,唇角是安详的笑容。
“爹……”时光回溯外,李二狗痛哭。
良久,他看向殷音道:“俺,俺能再拜托您一件事吗?”
殷音:“你说。”
“俺想下辈子再继续当爹的儿子。”
殷音:“如你所愿。”
自己的愿望得到同意,李二狗抹掉眼底的泪,笑了。
第1763章: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33)
赵家,住的是一个土胚房,周围围着一圈篱笆,小院子里,种着各种小菜。
赵铁蛋被送到过去的时间里,就发现自己站在了自己的家门口。
他,他真的能再见一见翠翠吗?
赵铁蛋心情激动,想迫不及待地进去,可刚想迈开脚,却恍若千斤重。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翠翠怎么样了?
肚子里的娃是不是已经生了?男娃还是女娃?
他们现在过得好吗?
赵铁蛋的心情很复杂,这,大概就是近乡情怯吧。
深呼吸了一口气,他终于走了过去,刚走进去,就看到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拿着一把棍子站在院子里,正在卖力比划着。
男孩眉目清秀,大概养得极好,脸颊带着肉嘟嘟的婴儿肥,一双眼睛很是灵动。
听到门口传来的声音,男孩的动作停了下来,一眼就看到了门口站着大的陌生男人。
见到是不认识的人,男孩眨了眨眼睛,疑惑地问,声音稚嫩:“你是谁?有什么事吗?”
赵铁蛋凝视着男孩,久久没有说话。
男孩歪了歪脑袋:“你这个人好奇怪,怎么不说话,难道是不能说话吗?”想到眼前这个人很可能不能说话,赵念念有些同情。他见过隔壁村子有人不能说话,很可怜。
赵铁蛋好一会道:“俺找林翠翠。”
男孩瞪大了一双葡萄般的大眼睛:“你找我妈妈?”
当男孩口中妈妈两个字说出口的时候,赵铁蛋心神一震,心里那个在看到男孩时就有的猜测,一下子得到了证实。
他的胸膛微微起伏着,平复着心情,他眼眶酸涩,却怎么都不愿意移开眼,他走过去,在小孩门前蹲下:“你的妈妈是林翠翠?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道:“对呀,我妈妈就是叫这个名字。你不知道我是谁吗?我叫赵念念。”
赵铁蛋喃喃着:“赵念念,原来你叫赵念念。”
“是啊,是我妈妈给我起的名字。你到底是谁呀,我怎么都没有见过你。”赵念念奶声奶气地问,他围着赵铁蛋转了一圈,看着他身上的衣服,伸出小手,轻轻摸了下,“你这是军装吗?你是军人吗?”
赵铁蛋点头。
赵念念看向赵铁蛋的目光更加热切了:“你真是军人啊。你穿军装真好看。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当军人,也要穿好看的军装。”
说着,他凑到赵铁蛋的耳边,低声道:“偷偷告诉你,我爸爸也是军人呢。”
男孩的脸上满是骄傲之色。
赵铁蛋的指尖一颤,喉头微微有些沙哑。
“你爸爸是军人?”
“对呀。”
“那,你爸爸呢?”
赵念念小脸微微一鼓,有些不太开心,小声道:“我妈妈说,爸爸牺牲了。他不会回来了。”
小孩的小脸有些惆怅:“我都没有见过爸爸,也没有见过爸爸穿军装的样子。叔叔,我爸爸如果穿军装,肯定跟你一样好看。”
赵铁蛋想伸手摸摸小孩的头,却提不起勇气,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那你不会怪你爸爸吗?不会怪他不回来吗?”
第1764章: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34)
听到这话,原本因为看到自己喜欢的军装而欢喜的小孩微微愣住了。
一双眼睛凝视着赵铁蛋,不知不觉起了水雾。
下一秒,他呜呜地哭了起来,声音很低很低,只是轻轻啜泣,可瞧着越让人越发心疼。
“你,你别哭。”赵铁蛋手忙脚乱。
虽然知道眼前的小孩是他的儿子,可他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他,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哄小孩。
哪曾想,男孩呜咽了一会后,就伸手开始将自己肉嘟嘟小脸上的泪抹掉。
“念念不想哭的。”赵念念解释道,他不想让人误以为他是一个爱哭鬼。
“念念不是爱哭鬼,念念很勇敢,念念是家里的男子汉,要保护妈妈的。”赵念念喃喃着,似乎是在说给赵铁蛋听,又似乎是在鼓励自己。
他慢慢地不哭了,停了下来,只是一双水汪汪的眼睛还是红了。
赵铁蛋见他没有再哭,松了口气,道:“刚刚俺问的,你要是不想回答,就不要说。”
赵念念睁着一双红通通如同兔子般的眼睛,声音还带着哭腔,软软的:“妈妈,妈妈过得很辛苦……”
赵念念也不知怎的,看着眼前的人,觉得很亲切,甚至很想抱抱他。
那些他不愿意和别人说的话,面对这个人时,他也有了倾诉的欲望。
赵念念告诉他,妈妈过得很辛苦。
爸爸去参加抗战,留下肚子里还怀着宝宝的妈妈在家。
赵念念听村里的大娘说,妈妈怀着他的时候很难受,经常吃不下东西,其实家里也穷,没有什么吃的,那时候,妈妈很瘦很瘦。
李大娘说,妈妈在怀他八个多月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昏了过去,流了好多血,如果不是村里人路过,妈妈和他很可能就没了。
后来,村里人将妈妈送到了医院,肚子里的他也被平安生了下来。
因为没有奶水,甚至家里也买不起奶粉,赵念念的妈妈,也就是翠翠只能咬咬牙,用了大半的钱,买了一只母羊,每天挤奶给小孩喝,这才将小孩给养活了。
赵念念两岁多的时候就慢慢懂事了,他乖巧听话,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妈妈做事,一直到现在,他五岁……
在赵念念记事起,听到妈妈说得最多的就是爸爸。
那时候,赵念念还小,看到别人有爸爸,他也开始找爸爸。
他看到别人的家里,爸爸会去地里赚工分,偶尔会从山里带来鸟蛋,兔子,野鸡,会带着他们的孩子去捞鱼……
赵念念很羡慕。
他也想要这样的爸爸,更重要的是,有爸爸在,妈妈就不用那么辛苦,不用每天去地里辛苦赚工分,还要照顾年幼的他。
所以,他问妈妈,他爸爸在哪里。
妈妈说,爸爸是军人,他去打坏人了,没有那么快回来。
妈妈说,虽然因为爸爸不在,他们过得比较辛苦,但是她很骄傲,骄傲爸爸是保家卫国的军人。
那时候,村里里,村长经常会开会,说着前线的情况,说着军人们的英勇事迹。
赵念念每次都会带着小马扎迈着小短腿,跑到最前面,坐在前排听。
第1765章: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35)
听到前线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时,赵念念也会瞪大眼睛,小嘴张得圆圆的,发出“哇”的一声惊叹,小胸脯也下意识挺了起来。
而且,他也知道,他的爸爸也是一名前线军人,也在保家卫国。
爸爸,是一名英雄。
爸爸没有在身边,妈妈带着他生活很辛苦,看到妈妈辛苦,赵念念也很难过,但他不怪爸爸,因为妈妈也没有怪爸爸。
妈妈说,爸爸是她心目中的英雄。
妈妈说,她会一直等着爸爸回来。
而他,也会和妈妈一起等爸爸回来。
“叔叔,你有见过念念的爸爸吗?念念的爸爸是不是要回家了?”赵念念仰着头眼巴巴地问。
时光回溯里,赵念念忘记了抗战胜利后,赵铁蛋牺牲的事情。
此时的他心心念念都是自己的爸爸。
“叔叔,如果你见过我爸爸,能不能帮念念告诉他,念念和妈妈很想很想他。”小孩声音软软地恳求。
赵铁蛋想张嘴说自己就是他的爸爸,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孩子都五岁了,他都没能尽到一个做父亲的义务。
他伸手,粗糙的手轻轻揉着小家伙的头发:“你爸爸肯定也很想很想你和你妈妈。”
赵念念小脑袋蹭了蹭赵铁蛋的掌心,听到这话时,笑了,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赵铁蛋缓了一会,问:“念念,你妈妈呢?”
赵念念刚想开口,就看到小院外不远处走来一个娇小的熟悉身影,他眼睛一亮,喊道:“妈妈。”
不远处,女人看到儿子,清秀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瞥到儿子身边那个背对着她,穿着军装的男人时,她有些疑惑:“念念,是谁来我们家了?”
赵铁蛋在听到赵念念喊妈妈的时候,身体就僵硬了。
在听到熟悉的声音和那越来越近的脚步声时,心更是跳动得厉害,整个人激动而慌乱。
林翠翠越走近越觉得这个人的背影有些熟悉,就好像就好像……
直到那人站起来,转过身,看向她,声音微微沙哑道:“翠翠,俺回来了。”
林翠翠凝视着眼前的男人,手上提着的篮子无力地掉落在地上,蘑菇滚落。
“你是铁蛋?”林翠翠的眼眶红了,似乎很怕认错般,她再次确定,“你是铁蛋吗?”
“翠翠,是俺,俺回来了。对不起,俺回来晚了。”
林翠翠睫羽一颤,清泪顷刻间划过,她一把扑进赵铁蛋的怀里,哭泣道:“铁蛋啊,你怎么才回来,你怎么才回来,你知道俺有多想你吗……”
她趴在赵铁蛋的胸口,不断哭泣着,嘴里断断续续诉说着这些年的思念。
“对不起,这些年你一定过得很辛苦。”
赵念念看到自己的妈妈和这个叔叔抱在一起,瞬间就呆住了,小脸茫然。
他虽然才五岁,但却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通过刚刚妈妈和这个叔叔的对话,他知道,眼前这个叔叔,或许就是他的爸爸。
是他的爸爸呀。
就在这时,林翠翠想起什么,从赵铁蛋的怀里挣脱开来,一把将还蒙圈的赵念念推到了赵铁蛋的面前:“铁蛋,看,这是俺给你生的娃,你还记得吗?俺给他取了名字,叫念念。”
第1766章: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36)
当初,赵铁蛋刚离家去参军,家里只剩下林翠翠一个人,肚子里还揣着孩子。
那时候,真的很辛苦。
可林翠翠都坚持下来了。
因为她肚子里怀的是她和丈夫的娃,她一定要好好保护他,养育他,带着娃一起等丈夫回来。
而现在,她的铁蛋回来了。
时光回溯里,林翠翠也仿佛忘记了赵铁蛋早已经牺牲的事情,她沉浸在喜悦中,满心满眼都是欢喜。
赵铁蛋弯腰,将赵念念抱了起来:“俺知道,这是俺的儿子。念念,俺是你爸爸。”
赵念念凝视着赵铁蛋,却久久没有开口说话。
林翠翠轻轻拍了下儿子的肩膀:“快喊爸爸。”
赵铁蛋看到儿子沉默,心微微沉了下来,难道,儿子不愿意认他这个爸爸吗?
也是,念念还在媳妇儿肚子里的时候,他就离开了,现在这个时间点,算一算,都五年了。
现在的他,对于儿子来说,或许就跟陌生人差不多。
赵铁蛋虽然这么安慰自己,可心里到底还是失落的。
就在这时,他听到一声稚嫩的声音。
“爸爸。”
赵铁蛋难以置信地抬头看着小孩。
赵念念看了看爸爸身上的军装,又看着爸爸微微泛红的脸,有些羞涩地再次开口:“爸爸。”
赵铁蛋的泪水顷刻间涌了下来:“诶,诶。”
他应道,大力抱住了怀里的孩子。
真好,他还有能再见媳妇儿和孩子一面。
这一天,一家三口聚在一起,说了很多事。
这天晚上,一家三口睡在一个炕上,感觉前所未有的温馨。
第二天,赵念念早早就起床了,小孩如风一样地往外跑,道:“我要去告诉村里的小伙伴,我爸爸回来啦~”
赵铁蛋站在小院门口,看着小孩跑出去时欢快的背影,唇角也挂上一抹笑容。
现实,2021年,早上,帝都的四合院。
一个九十来岁的老人缓缓睁开了眼睛,眼底湿润,眼中满是怀念之色。
这时一个四五岁,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跑了进来,边跑边奶声奶气道:“曾祖母,我妈妈说可以吃早饭啦。”
小女孩跑到老人,也就是林翠翠面前,看到后者眼角的泪,不由怔了怔。
“曾祖母,不哭。”虽然不知道曾祖母为什么哭,但小女孩不喜欢曾祖母哭。
现年已经九十来岁,头发早已经花白的林翠翠微微叹了口气,揉了揉小女孩的发,道:“曾祖母没哭。回去告诉你妈妈,曾祖母马上就去吃饭了。”
赵真真原本还想等曾祖母一起的,可想到刚刚曾祖母哭了。
她抿着小嘴唇想了下,跑了出去。
赵真真一口气迈着小短腿来到了祖父的房中。
“祖父,祖父……”
赵真真的祖父,是今年已经六十来岁的赵念念。
老人坐在床上,似乎在想着什么,眼底同样湿润。
看到小姑娘跑来,腿那么短,还跑得那么快,老人有些担心:“真真,你跑慢点,担心摔了。”
老人张开手,接住扑过来的赵真真。
赵真真也没真的扑上去,在祖父面前堪堪站住,看到祖父发红的眼眶,她疑惑道:“咦,祖父,你怎么和曾祖母一样,也哭了。”
第1767章: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37)
“真真,你说什么,你曾祖母哭了?”
“嗯,妈妈让真真喊曾祖母吃饭,真真看到曾祖母哭了。”
听到老母亲哭了,赵念念哪里还坐得住,忙起身往母亲的房中。
很快,这件事就被整个赵家的人知道了。
现如今的赵家,人多。
林翠翠和丈夫赵铁蛋虽然只生了一个儿子赵念念,但赵念念和妻子却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每个孩子又至少生了三个小孩,也就是林翠翠的孙子辈,而最近的这些年,孙子辈也都各自结婚有了不少孩子,可以说现在的赵家,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家族。
而这个家里,他们最敬重的人就是曾祖母林翠翠了。
曾祖母是个命苦的,也是光荣的,年纪轻轻,丈夫,也就是他们的曾祖父就为国牺牲了,她独自带着孩子生活,一步步艰难地走过来,才有了如今兴旺的赵家。
他们都希望,曾祖母能健康长寿,后半辈子快快乐乐的。
所以,一听到曾祖母哭了,他们顿时就慌了,忙往老人的屋里赶。
此时的赵念念,已经来到了母亲的屋里。
“你咋来了?”林翠翠问。
赵念念上前搀扶住老母亲:“妈,我听真真说,您哭了?”
说着,他不着痕迹打量了下母亲,果不其然看到他红了的眼眶。
他刚话落,老人干枯的手搭在他的手上,紧紧的激动地抓着他的手,道:“念念啊,妈梦见你爸爸了,他回来了,他回来了,他还是那么年轻,还是那么好看……”
林翠翠断断续续说着梦里梦见的一切。
同时赶过来的赵家其他人也纷纷停了下来,静静听着曾祖母的讲述。
而一旁搀扶着母亲的赵念念,在听到母亲说梦里梦到的情景时,脸上露出难以置信之色,他激动道:“妈,儿子,儿子也梦见了……”
赵念念也讲述了自己今早的梦,两人的梦重叠在一起,竟让像是同一个梦般。
林翠翠紧紧抓着儿子的手,泪水从浑浊的眼落了下来:“念念啊,肯定是你爸爸,肯定是你爸爸想咱们了,才会托梦给我们,念念啊,咱们去看看你爸爸好不好,妈想你爸爸了……”
林翠翠又喃喃地说着以前的事情,想起丈夫,虽然已经分隔几十年,但想起那个会因为疼而娇气得跟她撒娇的大男孩,她眼底也逐渐变得温柔。
赵念念只在妈妈保存的一张照片上见过爸爸。
他仍记得,小的时候,爸爸去抗战,妈妈独自带着他时的艰难,也记得在爸爸牺牲的消息传来时,妈妈的哭泣……
最后,赵念念决定,带着母亲,带着赵家一家子,回坑水村一趟。
五六十年代的坑水村,路泥泞,屋老旧,一切都很落后。
如今,几十年过去,国家发展,坑水村也随着发展了起来。
村里修了平稳的公路,老旧的土胚房早已经被推倒,成了一栋栋的小洋楼。
公路上,隔了十几分钟就会有车经过,这里早已经不知不觉开始繁荣。
唯一不见的,大概就是那一直伫立在村口的界碑吧。
第1768章: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38)
那块界碑,一直伫立在村口,经历上百年风雨的冲刷,保留至今。
他们,来到了烈士陵园。
当初参战同胞有的有名字,报名参加了抗战,有的没有名字,凭着一腔热血,原本是老百姓的他们,帮着路过的战士,随后又加入了抗战,他们甚至来不及留下名字,就匆匆上了战场。
五六十年代,抗战胜利。
坑水村的村民在组织下,修了一座石头做的碑,上面是一个个名字还有匿名,以供后人瞻仰。
后来,经济慢慢发展起来。
简陋的石碑被推倒,修了一个完整的烈士陵园。
除了坑水村的村民随时都能来外,坑水村外的其他人也能在特定的时间来瞻仰。
林翠翠一行人是下午回到的坑水村。
早上,是烈士陵园开放的日子,此时他们走进里面,还能看到碑前那一束束的花。
赵念念和儿子搀扶着母亲,缓缓来到了纪念碑前。
九十来岁的林翠翠,眼睛早已经模糊。
站在纪念碑前,她眼睛下意识地往上看,落在某一处。
那里,刻着的正是“赵铁蛋”三个字。
她看不太清,可她知道,那里刻着的就是她家铁蛋的名字。
几十年间,她不知道看了多少次,早已经将那个位置深深刻在了脑海中。
赵家一家子,都站在林翠翠的身份,目视眼前的纪念碑,神色庄重。
林翠翠眼眶微微发红,声音沙哑:“铁蛋啊,俺梦到你了,梦见你回来了,这几十年来,俺经常梦见你回来,可就这一次,俺觉得你真的回来了。”
“你是回来看俺和念念对不对?俺就知道,俺就知道你是放心不下我们娘俩的。”
“铁蛋啊,你瞧瞧,这都是咱们的子孙后辈啊。俺将赵家的香火传承下去了。”
“铁蛋啊,俺等了你几十年,前三年,在家里等,后面的几十年在梦里等,俺等了又等,念了又念,几十年了,终于等到你了。现在俺老了,再也等不动,念不动了。”
“铁蛋啊,翠翠要放下你了,你也放下翠翠吧,几十年了,该歇歇喽,这辈子,就这样吧。铁蛋,翠翠不怨你的,若是有下辈子,翠翠还要给铁蛋当媳妇儿,你永远是翠翠心中的英雄,能嫁给你,俺很骄傲,很骄傲……”
林翠翠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说到最后,眼神越来越清明,仿佛心底有很多事情,这一瞬间就都释怀了般。
林翠翠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身边,殷音和赵铁蛋正在看着他们。
赵铁蛋的视线一直都落在林翠翠上。
那是他的妻子,离开前,她还是一个二十来岁芳华正茂的姑娘,现在却已头发花白,行将就木。
可她的眉眼依旧温柔,依旧是他所熟悉的模样。
赵念念怕母亲说得太多,情绪太激动很影响身影,在看到母亲有些疲惫后,就让儿子搀扶着她先离开。
他站在纪念碑前,仰头看那三个字。
“爸爸,我和妈一起梦见你了。我相信肯定是你回来看我们了。爸,你看我现在穿着军装,好不好看?我现在也是一名军人了。”
第1769章: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39)
“当了军人后,我更加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也更加能理解您。”
赵念念说着,又让另外几个子孙来,他们也都是军人。
几个人站在纪念碑前,身上是笔挺的军装,称得他们的身姿越发的挺拔,肩膀上的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爸爸,我们将会接替您,将您保家卫国的意志传承下去……”
赵铁蛋站在一旁静静看着儿子。他转过头来,对殷音道:“我没能陪在他身边,也没能陪伴他成长,但翠翠和国家将他和子孙们教养得很好。他们都是好孩子。”
当晚,他们一家是住在老宅的,也是在这天晚上,九十来岁的林翠翠闭上了眼睛,辞世了。
她的面容是安详的……
赵柱子是一个孤家寡人,在殷音说可以帮助他完成心愿后,他回来了坑水村,想看看他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坑水村和村民。
坑水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越来越好的变化,让他欣喜,也让他心安。
只是,六七十年过去,当初那些照顾他的叔叔婶婶,爷爷奶奶们基本都去世了,几个还在的是儿时的小伙伴,不过他们也被子孙接到了城里,偶尔才会回来。
赵柱子站在坑水村的陵园前,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村民的名字,弯了腰,鞠了一躬。
“叔叔婶婶们,柱子回来看你们了。”
他在陵园看了许久,诉说着他抗战时的经历,面上带着微笑,像是在与亲人分享美好的事情般。
离开陵园,他又来到了烈士陵园。
今天恰好是建军节,烈士陵园也开放。
赵柱子在高高的碑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他也看到了那一个个或年轻人或小孩拿着花束到纪念碑前瞻仰。
赵柱子很高兴。
因为他看到了祖国的兴盛,看到了人民的安康喜乐,看到祖国和人民还记得他们。
这就足够了。
赵柱子,李二狗。赵铁蛋都纷纷完成了心愿。
“谢谢您,能带我们回坑水村,实现我们的愿望。”三人纷纷向殷音道谢,如今,他们再去投胎,也已经没有任何遗憾了。
殷音唇角含着浅浅的笑:“我再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吧。”
殷音素手一挥,下一秒,他们所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此时的他们,正站在天安门城口上,此时,这里有很多人,气氛也显得很是庄重。
“这是?”
殷音道:“带你们来看阅兵。”
阅兵!!!
是他们想的那个意思吗?
伴随着殷音的声音落下,乐声响起,阅兵开始。
他们心潮澎湃,纷纷睁大了眼睛,想将这一幕都记在脑海的最深处。
现在还有主持人在讲解中。
他们看到了各种方队,领导指挥方队,科研方队,文职人员方队……不仅如此,还有女兵方队。每个人都英姿飒,昂首挺胸,迈着铿锵有力而又坚定的步伐接受检阅。
他们看到了国家在空军,陆军,海军里的先进武器和设备。
他们看到了半空中盘旋的飞机做出或战斗或表演的姿势,那都是国家强大的象征。
第1770章: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40)
他们看到了五十六个民族载歌载舞,为祖国而庆贺。
看到各种主题的表演活动,看到了绚烂的烟花表演,每个人,都在为祖国更美好更强大而欢快鼓舞。
殷音:“看到了,我们国家如今锦绣一片,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赵柱子三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着这一幕幕,泪水不知何时,早已经滚落。
他们是喜极而泣。
回想起他们所处的年代,一切是那么艰难,但他们顽强的走过来了,为的就是看到祖国的繁荣和强盛。
如今他们看到了,他们的祖国如今如雄鹰般腾飞,翱翔在天空中,早已是睥睨之姿。
真好,真好啊。
他们也相信,祖国会越来越好。
【我有三个心愿:一愿祖国繁荣昌盛,二愿家人平安,人民喜乐,三愿……落叶归根,魂归故里——流落异国他乡的战士们。】
*
殷音在最后送走了赵柱子三人后,又来到了另外一个时间点。
【我的心愿,是希望在阅兵上看到飞机在天安门前的半空上盘旋,是希望看到火箭和航天飞船飞入太空,是希望……祖国能越来越强大,无人敢欺。——一生都未能回国的科学家】
五十年代,华国建国初期,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国家急需发展,领导人号召海外学子能归国,帮助国家发展强大。
R国,在这个年代,是处于发展中顶尖的国家,华国曾资助不少海外留学生到R国学习。
此时的R国,归国热潮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
走在R国的学校里,时不时就能听到有华国留些生在讨论是否归国的事实。
R国的CK大学,是R国的顶尖学府,这里汇集了许多国家的留学生。
CK大学某实验室,一个青年正埋头在研究着什么,神色专注,他的眼底有一圈青黑,下巴也冒出点点胡渣,很明显他已经许久没有休息好了。
一会后,他拿出笔,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整个实验室很安静,安静得能听清楚笔落在纸上唰唰的声音。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门卡的声音嘀的一声响起,一个女人走了进来。
女人约莫二十三四岁,长发简单地盘起,用一根簪子固定住,她穿着长裙,个子娇小,容貌俏丽。
青年在听到声音的时候第一时间转过头看,有些慌乱,待看到是妻子时,才松了口气。
“是我,不是别人,你放心吧。”许琳开口道。
她手里提着一个饭盒,道:“阿清,先停一停吧,先吃饭。”
沈清头也没抬,手里依旧拿着东西:“再等会吧,等我忙完先。”
许琳走到他身边,微微叹了口气:“等您忙完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阿清,我知道你很急,但身体也重要,没有好的身体,万一你垮下去了怎么办?而且,今天这饭是我亲自下厨做的。”
沈清到底还是在妻子的劝说下,放下了手里的东西。
沈清摘下高挺鼻梁上的银边眼睛,指尖揉了揉疲惫的眉心,一会后打开了饭盒。
闻着饭菜的香味,这会的沈清终于感觉到来自肚子的饥饿。
大概是因为比较急的原因,他吃得也比较快,饶是如此,他的动作依旧优雅。
第1771章: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41)
沈清容貌清隽,气质温润而优雅,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绅士,他最是喜爱干净,也有轻微的洁癖。
可现在的他,却胡子邋遢,带着黑眼圈,眉宇间是挥之不去的疲惫,眼睛也泛着红血丝。
许琳作为妻子,看着很心疼。
沈清吃着饭,问:“最新一批安排回国的学生怎么样了?”
“我都安排了,昨晚他们已经上了轮船,想必他们已经快回国了。”
提到回国两个字,许琳的眉眼不由柔和了几分,只是她想到什么,眼底还是染上了一丝淡淡的忧愁。
“现在,就梁园他们三个还没回国,机场那边,早已经限制他们出境,今天早上我发现,私人轮渡的排查也更加严格了。梁园来跟我说,似乎发现有人在监视他们。”
说到这,许琳的情绪不由低落了下来。
沈清看着妻子的愁容,不由放下饭盒,握住了妻子的手:“我们肯定能带着梁园他们一起回国的。”
许琳苦笑:“但愿吧。”
现如今的形式不容乐观。
本来他们也应该早早回国的,可沈清的科研刚好到了最紧要的阶段,而且他的研发也需要R国这边最先进的设备。
如果沈清以前回国,那他手头的科研就会搁置下来,也不知道要何时才能研发成功。
最开始的时候,由沈清组建的科研团队不止一个人,可有的陆续归国,有的却加入了R国,被沈清驱逐出团队。
如今,这个团队里就只剩下沈清一个人。
即便他没日没夜加快了研究速度,可还是拖到了现在。
“我的科研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一周内就能完成。”沈清自信道。
看着丈夫眉眼间的神采飞扬,许琳的唇角也漾着一抹浅浅的笑。
她想起什么,不自觉地伸手,摸了下自己的肚子。
“阿清,我有件事想告诉你。”
“什么事?”
“我怀孕了。”
“什么!?”沈清瞪大了眼睛,如同一个愣头小子,“琳琳,你怀孕了,真的,我要当爸爸了?”
沈清高兴极了,他激动地抱起妻子,原地转了两圈。
“您快放我下来。”许琳哭笑不得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沈清忙将她轻手轻脚放下来,生怕把她摔了般:“我,我太高兴了。”
此时的沈清清隽的脸上是傻乎乎的笑容,和他以往高冷寡淡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沈清和许琳均是来自华国的留学生。
沈清是是物理专业的,学习的是航天科技方面的内容。
许琳是生物学家,主修医学与药剂生物。
如果说CK大学大多数是人才,那沈清和许琳就是天才中的天才。
两人用短短四年的时间,完成了大学,研究生,博士等课程,又各自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这几年也发表了一些具有含金量的论文。
大概是因为天才间的互相吸引,也大概是因为三观一致,两人在来到CK大学第二年的时候就在一起了。
而在一年半前,两人也在R国注册结婚,成为了伴侣。
第1772章: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42)
在结婚的时候,两人就约定好,等在CK大学就读的四年结束后,就一起回祖国。
一年半后的如今,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号召海外学子们回国加入祖国的建设,许琳和沈清自然是想回去的。
只是他们却受到了限制。
不止是他们,还有不少同样有天赋的各国留学生都在这个时候,陆陆续续被限制出境。
回国之路,顿时变得艰难起来。
尤其在感觉到周围若有若无的监察视线后,更是艰难,也更需要小心翼翼。
这些年,沈清和许琳在R国还是有些人脉的,但目前这些人脉也只能支撑他们送一些留学生回国,但他们和梁园几个师弟要回去却很难很难。
许琳看着丈夫高兴的模样,心头酸涩,好一会才艰难地问:“阿清,我们要留下这个孩子吗?”
沈清愣住,没想到许琳会说出这样的话:“你不喜欢吗?”
在最初结婚的时候,他们一直都在畅想着他们的孩子,两人虽然经常醉心于科研,可他们也想拥有一个融合了两人血脉的孩子。
许琳咬了咬唇瓣,道:“这是我们的孩子,我怎么可能不喜欢。可是,我们现在的情况合适吗?”这个孩子,来得太不是时候了。
沈清也沉默了。
是啊,他们现在的处境太艰难了。
他们想回国,却一直被限制在R国,要回国千难万难,甚至随时都可能处于危险当中。这个时候确实不适合怀孕。
可是,这是他们好不容易盼来的孩子啊。
沈清的拳头紧紧握起,实验室陷入了一片寂静。
几秒后,沈清抱住妻子,道:“琳琳,我们把孩子留下吧。既然他已经来了,我们就不该舍弃他。我会努力,努力送你们回国。”
“那你呢?”
沈清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发道:“我自然也是要和你们一起回去的,我可是孩子的爸爸啊。我得到消息,我们国家那边会派人来协助我们一起回去。琳琳,不要太担心,我们肯定能回去的。”
听到这话,许琳松了口气:“好,那我们到时一家三口一起回去。”
虽然因为当了准爸爸,沈清很高兴,但科研还是要继续的。
沈清的天赋很高,这次他组建的科研团队,研究的就是航天科技。
只要他的研究成功,把资料送回国家,那么华国的航天科技不仅能更上一层楼,还可以超越R国目前的科技。
当然这事,目前只有沈清知道,核心技术也是沈清一个人掌握的,以前团队里的其他人,都是安排的其他工作。
因为这项技术太重要了,沈清才会在最开始的时候推迟离开R国。
此时,沈清在实验室里研究,许琳也没有打扰他,而是开始书写自己的资料。
许琳的天赋比起沈清来一点都不差,如今她在研发的是一款针对KK病毒的药物,KK病毒目前在全球只能预防,无法治愈,一旦患上,只有死亡的可能,而KK药物的疫苗太贵了,没有多少人能接种得起,而KK病毒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毒。可以说每年全球都有不少人死去KK病毒。
许琳研究的正是KK病毒的疫苗和治疗药物,她的目标是希望能降低KK病毒疫苗的成本,以及研究能治愈这种病毒的药物,而目前,她的科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第1773章: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43)
正是因为KK病毒的难以预防和治愈,可想而知,当许琳这项研究出成果的时候,会引起全世界怎样的轰动。
沈清选择科研,一是自己喜欢物理与航天,二是为了帮助祖国发展。
许琳研究生物药物,一是自己喜欢,二是为了造福全人类。
他们其实也可以选择加入R国,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研究在R国时发表出来,同样可以造福全世界,但他们并没有选择加入R国,而是选择回国,更打算在回国后,将技术交给国家。
因为他们知道,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他们是华国人,是华国资助他们来R国留学的,他们是华国的科学家,他们学有所成后应该回去帮助他的国家,他们的国家现在还很弱小,正是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
实验室里,不知道过了多久,沈清将自己高挺鼻梁上的眼镜摘下,揉了揉眉间。
随即将一些实验数据妥善地藏好。
虽然在他改了安全系统后目前还没有人擅自闯入过他的实验室,但实验数据太过很重要,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妥善放好。
他扭头正要跟妻子说话,却发现身材娇小的女人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沈清怔愣了下,轻手轻脚走了过去。
他坐在女人的身旁,侧头看。
冷白色的灯光从头顶处打落,让他清晰地看到女人眉宇间的疲惫。
其实,这段日子,他很忙碌,日以继夜地研究,妻子又何尝不是很辛苦。
她要一边研究,一边安排一些出境困难的华国留学生回国,还要操心他。
如今,肚子里更是有了孩子。
琳琳她,太辛苦了。
想到最近这阵子周围若有若无的监视,沈清有瞬间的怀疑,他和妻子真的能顺利回国吗?
可看到妻子恬静的睡颜,他又将心头的烦躁和不安压下,他一定要将妻子和孩子平平安安送回国。
沈清倾身,在妻子的眉心印下一吻,眼底尽是温柔和缱绻之色。
“你忙完啦?”女人的声音微微有些沙哑。
沈清刚刚的举动惊醒了许琳,许琳揉了揉眼睛,白皙的脸颊泛着些许羞涩的红。
“我们回去吧。”沈清朝妻子伸出了手。
“嗯。”许琳缓缓将手递上去。
出去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天空是橘红色,绚丽的火烧云在燃烧着,看得人血液也隐隐在沸腾般。
两人携手走出去的时候,迎面走过来一人,像是专门在等着他们般。
“阿清,琳琳,终于等到你们了,我等你们很久了。”来人一身黑色笔直的西装,发亮的皮鞋,头发抹着头油,看到沈清和许琳的时候,眼睛一亮,走了过来。
沈清和许琳看到来人,眼神一暗。
“阿清,琳琳,你们吃晚饭没?CK大学附近最近新开了一家中餐厅,要不我请客,我们去尝尝,说起来我们也许久没有聚聚了。”
沈清仿佛没看到刘亮的热情,表情冷冷淡淡:“不必了,我们不是很熟,不合适去一起吃饭,”
第1774章: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44)
刘亮原本带笑的脸表情微微一僵,眼底划过一抹冷色,但也只是一瞬,他眼底很快换上了可怜之色:“阿清,你还是在怪我吗?可我也是有原因的。你不是不知道我们国家现在是什么情况,你觉得我们现在回国,科研能进行下去吗?
阿清,你喜欢科研,我也喜欢,只有R国才能提供给我们最好的团队和设备,科学是无国界的,都是为了全人类做贡献,你为什么要分那么清呢,阿清,你不要那么狭隘。留在R国,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R国发展好,我相信以你和琳琳的能力一定能受到重视的,只要你们在R国有地位,以后你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在R国过得很好。就算你们不为自己想,也好为你们的后代着想啊。”
阿清清隽的脸微微泛着红,明显是被刘亮气到的。
他一直以为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是和他三观一致的,却没想到,实际上他们的三观,想法南辕北辙。
他是失落的,也是难过的,刘亮是唯一和他从小一起长大,又一起到R国留学的,在最开始来国外,那么艰难的时候,也是两人一起扶持过来的。
可是,刘亮变了。
“刘亮,你还记得我们踏上飞往R国的飞机,走近CK大学时,我们说过的话吗?你说,我们要努力学习,汲取知识,将来回报祖国,我记得当时你那么说的时候,眼睛那么亮。可四年后的现在,你却加入了R国,还要将我们的技术也给R国。你忘了你当初说的话了吗?”提起以前,沈清眼眶隐隐发红。
他和刘亮家是邻居,不过他家的家境比刘亮要好一些,因为住得近,两人可以说是一起长大的,后来,两人又共同对物理,航天感兴趣。
两人一起上学,考大学,又在国家的资助下留学。
曾经,他们心中是有着雄心壮志的。
可现在,刘亮的初心变了。
刘亮听到沈清说起以前的事,神色有一瞬间的恍惚,但很快就敛了起来,脸色很是难看,他最烦的就是沈清说起当初的事。
“阿清,以前的事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这次我是很真诚地邀请你和琳琳能加入R国,只要加入R国,我们的未来肯定是一片光明的。”
沈清不愿意再和他说下去,牵着妻子的手就往外走:“我和琳琳不会加入R国,道不同不相为谋,以后你不必来找我们了。”
沈清带着妻子越走越远。
刘亮望着他们离开的背景,没有追上去,半晌后,他一拳狠狠砸在身旁的树上,脸上满是怨毒之色。
“沈清,你还真是不识好歹,你会后悔的,你一定会后悔的……”
以前的话,刘亮自然没有忘,可现在回头想想,他才觉得当初的他有多可笑。
他和沈清不一样。
打小他的家世就没有沈清好,沈清是家里小王子一样的存在,而他,继母压在头上,亲生父亲偏心,他如同臭虫一样苟活着。
第1775章: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45)
他拼了命地想出人头地,逃离那个让人窒息的家。
沈清是个天才中的天才,只要他想做的,轻而易举就能做到。
而他呢,虽然也有天赋,却远远比不上沈清,即便他多努力,都比不上沈清。
就像这次,R国的上面不也更加重视沈清嘛。
沈清那样的人,怎么可能懂得他的辛苦。
在那个家里,他是弱小的,也是最没有地位的,所以他过得很艰难。
他留在R国,成为R国人,只是想过更好的生活,不想再受苦,他想要权势,美女,金钱和地位,这些以前他没有资格拥有的东西,只要他留在R国,他都能拥有。
所以,他不会回去,永远都不会回去。
其实,他不希望沈清留在R国的,只要沈清留在R国,人人都会把他和沈清放在一起对比,而他永远是被比下去的那个。
就比如,他是最开始认识许琳的人,也是最先喜欢上许琳的人,可和许琳在一起的却是沈清。
前段时间,华国号召海外学子回国,R国向不少学子投去了橄榄枝。
刘亮也在其中。
刘亮很高兴,可后来他才知道,他之所以能被招揽,是因为他在沈清的科研团队中,R国想要获取沈清这次科研项目的资料,也想要刘亮劝说沈清,让沈清和许琳一起加入R国。
在得知这个真相的时候,刘亮如同被狠狠泼了一盆冷水般。
他气愤,怨恨,又不得不接受。
后来,他提出让沈清夫妻俩加入R国,可沈清毅然拒绝,甚至在得知他加入R国后,就直接将他踢出了团队,更放言与他断绝往来。
沈清的冷漠无情,刘亮怎么可能不恨。
最近,上面也一直给他施压让他无论用什么办法,必须将沈清和许琳留在R国,最好是尽快得到沈清目前研究项目的资料。
可刘亮知道沈清脾气的执拗,或许无论他在怎么劝说,沈清都想回国。
沈清回国,作为他妻子的许琳自然也是要回去的。
刘亮脸色阴沉,暗暗思索着对策。
R国是不会放沈清和许琳回去的,但他们很可能会想办法偷偷回去。
刘亮眸光一凛,不行,为了自己的未来他不能让沈清和许琳回国,所以这阵子他必须盯紧他们。
但他也不能让留在R国的沈清好过。
刘亮似乎想到什么,眼底划过一抹狠戾。
回去的一路上,沈清相比起刚刚要沉默得多。
许琳叹了口气,问:“还在为刘亮的事生气?”
沈清垂眸:“他是我人生中第一个朋友。”
可这个朋友却背叛了他。
沈清不怪刘亮加入R国,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就像他选择回国一样。
他不会强求刘亮一定要和他回国。
但沈清没想到,刘亮在加入R国后会想要偷盗他的研究成果。
那是他偶尔间发现的,也幸亏是他知道最近时局动荡,谨慎了许多,才没有让刘亮盗窃成功。
事后,他质问刘亮,可刘亮却否认,沈清只能将他踢出团队。
因为他知道,从刘亮加入R国开始,他的态度和行为代表的就不只是他自己了。
他要防着刘亮,也要防着R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