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老实人总是最吃亏
在公司扛,扛到不行来医院,医院让她继续扛,终于是把人的内心世界扛倒了。
瞧出病人不对劲,护士转头和谢婉莹对下眼,商量着说:“谢医生,你在辛医生来之前给她开些化验单,我给她先抽个血怎样?”
这位分诊台的护士姐姐姓徐,算是和谢婉莹比较熟悉的,所以会用这样的口气和她说话。谢婉莹立马点个头,接受徐姐的提议,道:“麻烦你了。”
医务人员对患者是抱有十足的同情心,来看这一行的全是不忍心看人家生病,能为病人做的会尽力去做。
“不麻烦。”徐姐笑一笑,出去了,实际上今晚她一样忙到手脚要抽筋了。
拉了张椅子,谢婉莹坐在患者对面。
听见动静,患者抬起头,见面前坐着的谢婉莹穿着白大褂,年纪却好像和她差不多?
很奇怪,这个年轻女医生不像其他人,只是默默地望着她,像是在等着她什么。
“刘雯玉,想哭的话,可以哭的。有时候哭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不要觉得有心理负担。”谢婉莹看了看患者病历上的姓名,说。
刘雯玉的眼睁大了下,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里头滚动。
年轻人,平日里在这个社会上连哭的权力都没有了。
哭一下,挨父母说,哭一下,挨老板说,哪里有能给她哭的地方?
努力吸了吸鼻头,她不愿意哭,不愿意示弱,对医生说:“我不是想生气。我从来没有这样找人吵过。”
只有善良的老实的人,会按照规则,按照善的法则,乖乖给人让,让到自己不行为止。
谢婉莹想起了自己妈妈在电话里经常叮嘱她的那句话:你千万别太笨了。
孙蓉芳这是很了解自己女儿一样善的本性,会担心自己女儿哪天同样给人让出不行了的问题出来。谢婉莹知道,自己妈妈一开始希望她表姨能帮忙让她留在第三人民医院里,同样是怕她在外地工作的话孤苦一人,没人照顾。
可能是这样的缘故,谢婉莹对这些同自己一样一个人在外打拼的患者特别深有感触。
“等会儿打上针,我看能不能给你找张床,让你好好睡一下躺一下。”谢婉莹说,翻开病人新买的急诊病历本,先开好检查单,“你放心,我绝不会落下你的。”
听见她最后这句话,刘雯玉愣了。
徐姐端着打针的治疗盘进来了,告诉谢婉莹辛妍君去了哪:“辛医生去看那个老太太了。”
老太太的女儿抓住了辛妍君,可能是对辛妍君这样的主治医生再度提出什么奇奇怪怪的要求。家属不同意再让患者做其它检查,却是很懂抓住医生护士使劲儿问为什么药没立杆见效。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特效药。有些疾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没有药可以解决的。家属不愿意检查,医生哪有可能做进一步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建议。
现在问题在于,老太太的女儿从刚开始和别人抢号都可以看出是非常强势的家属,不好打交道,只要医生听她的要求。
【1232】对病人的承诺要做到
可能辛老师会遇到麻烦。
对面的刘雯玉听见医务人员的对话,面上露出了些许慌张:不会自己再度看不成病了吧?
“没事。”谢婉莹道,相信强大的辛老师肯定能解决这些问题,继续给眼前的病人看病,“徐姐,麻烦你给她抽血以外,顺便挂上一袋葡萄糖。我看她这种情况应该没好好吃饭,给她先补点糖。其它的,等检验结果出来再换上其它药物。我到时候找辛医生说。”
徐姐赞成她这话,免得抽血完再打次针,护士麻烦患者也受累。
“她这是扁桃体发炎吗?”徐姐小声问下谢婉莹这患者可能是什么病。
普通的感冒是极少发高烧的。一般来说,最常见的真是扁桃体发炎了。像今晚来看病的病人,大多数也没有烧到肺炎去,均是扁桃体发炎。年轻人抵抗力是比较好的,不像老年人比较容易得肺炎,因此反而表现在免疫器官发炎。
徐姐作为急诊科护士对这些常见急诊疾病司空见惯,是很有经验判断的。
谢婉莹看了看眼前的患者,没有急着下结论,先问患者自己的症状:“除了喉咙有点疼,流鼻涕,发烧,有其它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吗?比如你胸口闷不闷,咳嗽多不多?”
患者摇了摇头。
“我给你听听心肺。”谢婉莹说,掏出口袋里的听诊器。
这个年纪的患者感冒的话,需要重点排除下心肌炎。患者自诉没有心脏症状,但是医生再留心注意下是必要的。
把听头放到患者的前胸,谢婉莹戴上耳塞听。
走出去的徐姐顺道去问了下辛妍君转达了谢婉莹要给患者挂葡萄糖的意见,征得其同意拿来了一袋10%的葡萄糖挂在输液架上,让患者伸出手要给患者抽血。
治疗活动在顺利进行中。
急诊科十一点过后,病人数量没有意外会急速减少,到过了零点基本上除了病人发生非常危重的情况了,否则一般人不会急着打车到医院看了,而是选择熬到白天再到医院。
急症大厅里相对之前是寂静了许多。陪病人的家属和病人全在昏昏欲睡,毕竟进入到了人体夜间要睡觉了的自然生理时钟。
“医生,医生——”
突然间的两声大叫,打破了所有平静。
谁?来了急诊病人吗?
“没关系,外面有妇科的医生在,她应该会先看下怎么回事。”作为急诊资深护士,徐姐很镇定地对谢婉莹说。
沈熙菲在急诊陪着病人,在等上面妇科收拾好病床,再护送病人上去。
“医生,医生,医生全死哪里去了?”
外面的人叫了医生是没人应,破口大骂。
徐姐吃一惊转过头:妇科的人不在了吗?妇科的病人不是还没有上去吗?医生能跑哪儿?
正想着,那位要收入妇科的鼻出血患者的朋友,匆匆跑到了他们诊室门口对医务人员说:“你们赶紧出去看看,好可怕。”
可怕?两个字问号出现在谢婉莹和徐姐的脑海里。
【1233】特殊病人
“沈医生去了哪?”徐姐问病人朋友。
“她刚刚走开了,我们哪能知道她去哪。”
徐姐征住了:见到急诊病人医生自己先走开,这是怎么回事?莫非沈熙菲有其它要紧的事要忙?
“行行行,我出去。”徐姐说,这个手头上的活只能先停停了。
“徐姐,你给她继续打针。”谢婉莹站起身,跟徐姐使个眼色,“我帮你出去先探探风。”
徐姐回头,见到对面的患者再次神色慌张,明白谢婉莹的用意,对患者说:“给你抽血打完针再出去,你放心。”
患者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这回人家再没有把她再次丢下了。于是她望向谢婉莹走出去的背影,想到这个女医生之前和她说过那句绝不会落下你的,俨然人家医生说的是真的。
医生给病人的承诺一定要做到,谢婉莹只是这样想。
代替徐姐走出诊室看看外头。
第一眼,察觉到大厅里很多人跑了。只有那几个躺在走廊车床上不能动的病人及其家属留在这里跑不了,一个个若是瑟瑟发抖的样子。
是什么病人来了能让人害怕成这样?
见到了,几个露手臂有纹身看似不是什么好人的男人,站在护士分诊台大声嚷嚷,拍台子,一副随时要把急诊科拆了的架势。
“你是医生吗?”看到谢婉莹出现,这几个男的立马锁住她身上穿的白大褂,冲她喊话,“你是医生,快过来!”
遇到这种毫无礼貌的病人,一般医生真是懒得理了。问题这是在急诊科,处理不好会连累在场其他病人和家属。
“什么事?”谢婉莹嗓子里保持住冷静,问对方,“病人在哪里?”
来看病总得让医生看到病人吧。
听着她的话有道理,挡在面前的男人立马让开,露出中间受伤的同伴。
被左右同伴搀扶住的三十几岁男性,清晰可见左边大腿内侧一道血淋淋的口子,是用毛巾简单地捂着,血液把伤口上盖的毛巾和裤子染红了一片,乍看起来有些触目惊心。
刀伤?
“扶他过来这边。”谢婉莹快速扫视完伤者伤情,当机立断,下达指示。
几个男人见她动作快得如同旋风,反而有点跟不上她的节奏了,于是来不及闹了,架起受伤的同伴跟在她后头走。
推开了急诊治疗室的门,谢婉莹向这群人指了里头那张床,再次发出指示:“让他在上面躺着。”
医生有气势,这群人俨然属于欺善怕恶的类型,听谢婉莹硬冷的口气变得听话起来,将人先抬到床上躺等医生处理。
谢婉莹抽出治疗台放置的一次性外科手套给自己双手戴上,道:“让开。”
一帮汉子听她的话给她让路。
床上躺着的男人面色很白,冒大汗,喊着疼疼疼,有濒临休克的症状。这种情况肯定需要先打上针,谢婉莹对旁边的人说:“你们去外头找个护士过来,要给他打个针。”
“好,医生。”几个男人跑出去找护士帮忙了。
不会儿,给患者打好针的徐姐过来帮忙了,问谢婉莹:“病人什么情况?需要我做什么?”
【1234】还好她在
“要先给他打针止痛的。50mg杜冷丁肌注,找辛医生开处方。”谢婉莹快言道。
有时候能导致病人休克的不仅仅是失血,也有可能是疼痛。痛是真有可能把人痛死的。像这种外伤
病人,如果疼痛过度,医生是要首先考虑给他先充分止痛。
杜冷丁是属于管制的麻醉品药物,要用到特殊处方纸单独开具留档。
徐姐听完她这个话,一路小跑去找辛妍君了。
很快辛妍君从留观室跑了过来:“什么情况?”
谢婉莹此时检视完病人大腿内侧的刀伤了,伤口蛮深的,好在没有砍断肌腱和神经,出血是比较多,需要外科缝合。于是转头回答老师问题:“要清创缝合。”
这个情况要找急诊外科医生处理。至于找到住院部的专科外科医生,可能没什么必要,因为没有伤到骨科专科处理的范畴。
“李医生跟救护车出去了,到现在都没有回来。殷医生在忙着给人导尿。”徐姐当然是第一时间找过外科医生了,给她们两个汇报情况。
啥导尿?需要医生做?导尿一般不是护士可以做的吗?
“前列腺增生。”徐姐道。
哦,两名内科医生当即明了。
前列腺增生患者,导致尿道口异常狭窄,致使护士进行导尿操作的话非常困难,需要专科医生帮忙。这种病人一般是老年男性病患,经常伴发尿潴留。即膀胱内积累了大量尿液排不出来,不导尿不排出尿液,病人会非常非常的痛苦,实在是忍无可忍只好跑医院急诊找医生解决。算是急诊常见的一种泌尿外科病人了。
殷医生自己是泌尿外科医生,在急诊接到这样的病人,有空,可以自己先做点急诊处理再送病房。
尿管插一半医生哪能走开。
“你给他打杜冷丁。”辛妍君对徐姐说。
徐姐转身拿着钥匙去开麻醉药专柜了。
两名急诊外科医生没空,幸好自己身边有个外科实习生。辛妍君拍了拍谢同学的肩头,问:“你给他缝,行不行?”
缝合是外科生的基础技能操作了。轮过两个外科科室,尝试过手术台上的主刀,谢婉莹对这种技术是滚瓜烂熟了,直接对辛老师点了头。
徐姐抽了针进来,给伤者打杜冷丁,一边对辛妍君说:“那个老太太的女儿又找来了。”
说话间,外头响起了那位阿姨的声音,寻找到辛妍君的身影在外头喊话:“医生,你给我过来。我刚才和你说话,话没说完呢,你怎么跑了?”
遇到这种病人家属永远叫医生头大,因为老太太恰好属于急病重病,医生不好借口走开。不过去,怕是这人一直要在这里吵了,影响救人。辛妍君只得先出去。
打完杜冷丁,徐姐帮谢婉莹准备好了外科清创等物品,对谢婉莹说:“你忙,有什么事喊一声,我在外头。”
知道徐姐一堆事要在外面忙,谢婉莹点点头,自己戴上口罩换了双无菌手套,要先给伤者上局麻药,再行缝合。
【1235】前辈回来
打完止痛针,挂上补液情况,伤者的情况有所好转。躺在治疗床上的男人很镇定,不喊疼了,灰溜溜的小眼睛像贼似的,不时瞄瞄拿医疗器械要给他缝合的年轻女医生。
陪他来的几个同伴见他没什么大碍了,有的走出去打电话,留下了一个人在这里陪他。
外面,嘀呜嘀呜,出去拉外科病人的救护车总算回来了。
徐姐从分诊台走出去迎接回来的同事,准备张罗接收病人,问:“是什么病人,李医生?”
“不用收急诊。”从救护车下来的李承元告诉她,“我给我们科室打好电话,你们送他去住院部八楼心胸外科直接收住院。”
一听到这话徐姐老高兴了,再接一个重的,今晚急诊要忙到通宵了。
拉急诊病人的车床呼呼呼,往住院部去。
回来,站在护士站台子边歇口气,李承元抽出了白大褂上口袋里的钢笔,慢慢填写急诊出车记录,问徐姐:“我不在时外科病人多吗?”
是医生,都怕忙完回来诊室里堆砌成山的病历在等着他。
“没有没有。殷医生在处理你们外科最后一个病人了。暂时没有外科病人排队。”徐姐笑笑,回答他,“殷医生没空,你没有回来,来了个刀伤出血的病人,让谢医生帮你们缝了。你要不要去看看,因为辛医生被另一个病人家属缠住了。”
刀伤?
李承元疑了下。对于谢婉莹的缝合技术,他似乎是不需要他有任何的担忧的。人家是高材生,医学奇才,展现的本事他领略过了,技术过硬能过关。
恐怕需要叫他担心的是另一个问题。毕竟她是传说中的一根筋。
“伤者什么人,什么职业,是厨师吗?”李承元问。
“不是。”徐姐摇头,“感觉应该是和人打架搞出来的刀伤。一开始看到他们这群人,我们还怕他们闹事,随时准备好了要报警,幸好没有。”
到了这里没闹事,大概是怕医生不给他们的人治伤。不要小瞧这些不像是好人的人,智商在的,很会审时度势的,只是走歪门邪道去了。
钢笔在李承元的手指间摇摇,突然间,他想起了什么,立马把钢笔插回口袋里转身即走。
见他真走去治疗室了,而且走得飞快,好像生怕谢婉莹缝不好伤口。徐姐哎了声,她本意不是怀疑谢婉莹的技术,是想谢婉莹到底只是个实习生,如果能按照规定让个老师去过目下,这样做任何事不会说落人把柄了。
担心了,徐姐绕过台子,准备跟过去看。
前头李承元大步流星,站在了治疗室门口。他鹰一样锐利的眸子扫入室内,不会儿视线锁住站在谢婉莹身后那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是个一米七不到的小矮子,没有发现他到了门口,一手插自己裤袋,一手慢悠悠地伸过去,头仰着,望着天花板,嘴里要吹口哨的样子。再仔细看,小矮子那只右手像条无声无息的蛇,是快要接触到前面女医生的裤子。
【1236】真勇
李承元的眼里陡然升起两股寒气,迈开步子。
砰的下。
“哎呦!”小矮子大声痛叫了声,左手急急忙忙从裤袋里抽出来捂鼻子,同时右手感觉是要废了,疼死他了,让他拼命甩着。
眼前这突发的一幕,让冲到半路的李承元刹住脚,两眼里和小矮子一样吃惊。
“谁谁谁,谁干的?”小矮子大喊大叫,因为根本看不见刚才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那个躺在治疗床上的同伴是看见了全程,一双震惊的目光望着年轻的谢婉莹女医生,整个身体忍不住哆嗦了下:这这这?他不是看花眼了,是真的。这女医生大概是女金刚,出手速度飞快犹如闪电,力道好比拳王。啪的一下,打得他同伴的咸猪手差点残废,打到他同伴的鼻梁若是要断了。
呼呼呼,喘气。
谢婉莹听着伤者的喘息声,知道不是对方的伤所致,对方是怕了。
她冷清的眼缓慢地扫过这两个家伙。对,她是医生,所以早察觉到这些人不怀好意的眼神和时不时摩擦掌心的动作分明是有所意图,早防着了。
接到同伴的说法,小矮子始终不信是这个清清秀秀的女医生干的,只能说小谢同学的外表很能糊弄人。回头看见了进来的李承元,小矮子喊:“是你干的对不对?”
是他干的吗?李承元嘴角一勒,笑笑,几分自嘲。他原本也想来个英雄救美的,哪里知道未动手前,人家先自救了。
“是我怎么了?”一只手插在白大褂口袋里,李承元走上前。
小矮子眼看着他走近,预感到不好时想退时,对方动作很快的,在他要躲开之前已经抓住了他犯案的右手。
哇,这下要老命了。对方抓他手腕像把大铁钳似的,要把他的腕骨活生生掐断了。
这里的医生这么可怕的吗?
外科老师们的手力是很大的。谢婉莹跟过外科老师们上手术台很清楚。因为手术台上干活有时候正需要的是力气。李前辈的手劲大,抓得叫人嗷嗷叫,只能说明李前辈抓人抓到对方人体解剖学里头这个位置的要害处了。
瞟到她脸上那抹若有所思,李承元想说:你这人不是一样吗?能准确地打到人家的鼻骨上。鼻骨挨打是很疼的,远比鼻肉挨疼疼得多。谁让鼻骨是比较浅露的一根骨头,没什么脂肪做抗压缓冲板。
“疼疼疼,你放手!”小矮子痛苦地叫着。
李承元懒得和这人说话,低下去的嗓门问谢婉莹:“你一个人吗?”
“嗯。”谢婉莹点头。不明白前辈问这话是怎么了。
一个人?辛妍君居然放她一个人在这里干活面对两个明显看起来不是好人的男人。这个辛老师自己都没有这个职业防范意识是不是?
李承元嘴里呼了口气,是有点儿生气,说:“等会儿我和你辛老师说说。”
只听李前辈这话口气不太对,谢婉莹帮老师解释道:“辛老师被病人家属缠住了。”
【1237】急诊是真乱
跟来的徐姐到了,见到室内这个情况,立马意识到发生了状况,大声问:“李医生,他干什么了?”
这男人绝对是干了什么坏事,才会被他们医院的医生逮到手。
“你说他能干什么?”李承元冰冷的眸子转回到面前这个混蛋脸上,散发森冷的声音说,“你的手想摸谁啊?”
小矮子只想摇头:不不不,他哪敢摸,一个都不敢摸了。这里的男的女的全是大力水手摸不起。
听到李承元这话,徐姐原地爆炸,二话不说拿出手机,怒道:“报警。我原以为他们会乖,原来是想私下吃女人豆腐。”
要叫警察来,小矮子脸色一变,猛地挣开李承元的手冲出治疗室。
事情发生的太快,几个医务人员一时没反应过来。李承元转身,手指尖没能抓到对方的衣服,让对方溜了。
见到的徐姐,急得大声呼叫前面路过的同事:“殷医生,快把他抓住!”
之前得知有外科伤者需要处理的消息,殷奉春急忙收拾完手头上的病例出来帮忙。走到护士站,听见徐姐这样叫他。眼前,是向着他方向跑来一个陌生男人。想也无需多想,他一条腿伸了出去。
那条腿恰似顶到了对方的膝盖。小矮子一个踉跄,差点摔了个大跟头,只得是旋个身坐到了地上喘气。再抬头,自己前面被一帮医务人员团团围住了。
“你让我抓他做什么?他偷钱了吗?”殷奉春问喊他抓人的徐姐。
徐姐骂道:“他想摸谢医生,被李医生抓了个正着,听到我们说报警想跑。”
好家伙,这事儿的性质远比只是偷钱严重多了。殷奉春面色如个黑锅底扣下来了。想到谢婉莹是自己女朋友的闺蜜,到时候怕是很难和吴丽璇解释清楚这种状况,他心头一股燥火直冒,问:“谢婉莹人呢?”
她被这种混蛋摸到哪里了吗?
没,没摸到,反而差点被那女医生给揍歪了鼻头。小矮子想哭了。
听见这话,殷奉春和李承元一样先是吃一大惊。想着谢婉莹是那一根筋专注度太高,做事的时候不会留意四周其它事,八成要被吃豆腐了,所以急到要死。
两前辈是不知道她是重生的,她是早知急诊的乱。
急诊有多乱,她当年所在小医院的急诊科,三天两头传出来有人喝醉酒打架闹事。有时候医生护士为了躲这些人,必要时需要锁门把自己关起来,保护自身安全第一。
急诊常被一些小贼小偷光顾,这些贼专偷人钱包和贵重物品。因而只要去过医院急诊的老百姓都知道,常被医务人员叮嘱过要防贼。最可怕的是,小医院曾经发生过麻醉药品柜被人撬过锁头,当时全员紧张,负责药品管理的责任人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的乌纱帽差点儿丢了。
说白了,急诊乱,是真乱,杂七杂八啥人都有。比起门诊乱多了。这个乱,让有坏人趁医务人员忙碌抢救病人的时候瞅准机会进来作案,恶性事件层出不穷。
“辛妍君教的她吗?”殷奉春想。
“不。”李承元了解自己那位辛同学,一口否定了。要是真的是辛妍君教的,辛妍君不会说笨到把她一个人放在狼窝里。
只能说谢同学是真勇,身在狼窝对狼打拳了。
即便如此,他们两个人想到谢婉莹之前那个处境是心有余悸。
【1238】敲响警钟
“辛医生呢?”
接到他们两个人这个问题,徐姐有些忐忑了:“辛医生在——”
砰的声响,急诊内科二诊室的门打开,从里头跑出来的董医生显然是被外面的动静惊醒了刚刚睡着的好梦,爬起来披着白大褂一边喊话同事:“发生了什么事?”
“谢医生差点被这个坏蛋摸了。”徐姐是每来一个人都向其告状。
董医生张大的嘴巴可以吞下一颗大鸵鸟蛋,紧张地问:“她没有被摸到吧?”
要真被摸了,怕是他们今晚这些人不知道怎么和其他同事说明了。尤其他这个在睡大觉了的,完全交代不清了。
“没有,李医生逮住的。”
李承元趁机和董医生商量:“今后出车的话,你去,别让她们去。”
董医生很快听明白他的意思,直点头:“我知道。”
在医院急诊发生这种事还好,有的人帮忙。要是出车去了外头发生这类事情,几个女医务人员八成要吃瘪。
有些急诊病人叫救护车是在偏僻地方,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所以说,女医务人员对这种事情是必须有很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今晚发生这种事情是给他们敲响警钟了。
几个人说话间,辛妍君总算摆脱那个病人家属走过来了,听到他们几个在议论,质问:“你们说什么了?什么我们不能出车要叫董医生出车?谁规定的?”
“你先关心下你的学生吧。”李承元回头,冲她眯了下眼睛说。
她是要关心学生的。辛妍君急急走去看谢同学。
见到老师来了,谢婉莹报告道:“我给他缝好伤口了,老师您检查下。”
被她缝好伤口的那个男的,躺在床上像木头样不敢轻举妄动。
辛妍君看出了些什么,哼一声,这种人渣,伤口缝成怎样都无所谓了。气归气,按照规定是要帮学生审查两眼。
扫过谢同学给缝的伤口,是真漂亮。辛妍君啧啧赞着点头。
几个男医生把外头那个混蛋拎进来了,要把这两个人渣锁一块,方便看守。
徐姐走出去继续打电话催警察,今晚这事儿是要把她气死了。
两个家伙,一个坐着一个躺着,望着面前这群“凶巴巴”的医务人员,终于知道自己这回踢到铁板上了。
国协的人绝对不会容忍这些事情的。原因很简单,容忍一个绝对会有下一个出现。作为医院,要对自己医务人员负责,也要对所有病人及其家属负责。这些人能对他们医务人员下手,更能对躺在病床上没有力气弱势的女病人下手。
辛妍君追着徐姐:“你报案里要说清楚事情的严重性,不然他们不来。我看保安室都没人来——”
保安和警察未到之前,只能他们三个男医生在这里守着了。
“你出去。”董医生对谢婉莹再挥挥手,要她赶紧撤出去。
一边走出去,一边谢婉莹是有些担忧几位前辈,不忘回头望望他们三个。
她这双担心的眼神让董医生李承元他们三个受到了不小的刺激。
【1239】无理取闹
“你在想什么?”董医生对她撸袖子秀拳头,“你以为我们三个男的会打不过他们两个吗?”
这个有可能的。谢婉莹想到了自己班上的男生,如李启安这样的,力气没有她大。估计她能放倒人李启安不能。实话实说,董医生有点儿她李同学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气。幸好她没有把这话说出口,否则这群前辈要把李同学宰了。
门口,保安提着警棍跑进急诊科。没多久,警察跟着到了。
在听说急诊科发生了大事后,作为住院总的黄志磊匆匆忙忙冲下楼。
小师妹呢?人怎样了?需要不需要打电话告诉曹师兄?黄志磊急到有点脑袋不清。
“她好像去看病人了。”徐姐对黄志磊说。
帮警察录完口供,谢婉莹是去看望刘雯玉的情况了。她对患者承诺过的,绝不落下人。
黄志磊听完只能拿手擦额头:小师妹这个一根筋的,居然心情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在场的李承元他们几名男医生听见,和黄志磊一样只能无言以对了。
“辛妍君呢?”李承元突然意识到一根筋的女老师同样不见人影,问。
“辛医生去留观室。对了,黄医生,要不你去留观室看看。那个病人本该是你们神经外科收的,不肯做头部ct,家属一直在无理取闹缠着辛医生,快缠了她一晚上了。估计谢医生看完那个病人在帮辛医生。”
哪个病人无理取闹?黄志磊和李承元一听,纷纷转身走去留观室。
半夜快一点钟了,留观室里很安静,需要留下来观察病情的病人在睡觉,家属在打盹儿。进来的医务人员可以说是小心翼翼地放轻脚步声,不愿意去吵醒这些人。
里头,唯独一个女的,嗓门大,叫着:“你给我说清楚了,你是什么意思?有你这样做医生的吗?你说我妈脑梗塞,我让你给她打通血管的药,你为什么不开药?给她开药让她赶紧好了我们可以回家,你别耽误我们时间。”
“我不是和你说过很多遍了吗?不仅仅可能是脑梗塞,也有可能是脑出血。你说不愿意给你妈做ct,我怎么可能给她开药。不查清楚哪里知道是哪种疾病,两个病用药是不一样的,用错是致命的。——还有,你小声点,其他人在睡了。”辛妍君对家属说。
“你是想去睡,我知道你想去睡。”患者女儿怼着辛妍君。
“你冷静些。”谢婉莹帮老师插个嘴。
“我很冷静。我知道你只是个实习的,你给我闭嘴。我不像那个奶奶一样能被你糊弄到。”
患者和患者家属有时候是很能说一些很扎医务人员心肺的话。干了救人性命的这一行,结果最终被人这样质疑,是很容易叫人愤怒的。
被缠了一晚上,辛妍君深感自己的脾气到了忍耐的极限。她是女医生,脾气可以说得上是临床上较为耐心而且很柔和的,可今晚这个患者家属实在太不像话,让她快忍无可忍了。
【1240】师兄是直男
面前这人七七八八缠着医生要这要那说了一堆,原因不就是——
“你不要推卸你自己的责任。”谢婉莹道。
听见她这话,辛妍君一愣:没想到自己这个学生挺敢说的,把她根本不敢说出来的话给说出口了。
说这说那,但是医生的建议不听,这类家属其实是要磨到让医生帮其错误的行径承担责任。医生哪有可能这么做。
无疑,谢婉莹的话戳中了对方的痛处。患者女儿像打了鸡血一样跳起来,满眼通红,冲着她想要掐住她脖子:“我推卸责任,我推卸责任能把我妈送到医院里来吗?”
见状,踏进门口的黄志磊和李承元加快了脚步。
“别叫,别叫。”黄志磊出声拦住家属,“我是神经外科的,你家的病人在哪里?我看看。”
黄师兄来了。谢婉莹眨了下眼,有种不好的预感。
黄志磊扶下眼镜,是先给小师妹一记目光:对,你发生事情我来看你的。
黄师兄,没必要吧。谢婉莹觉得吧,今晚这点事儿是不用小题大做的。
怎么可能不小题大做,小师妹差点被人吃豆腐了?说给曹师兄听,曹师兄估计要直线从家里冲到医院。
几个医生和家属走去看那个老太太了。
黄志磊拿出手电筒,检查下病人的瞳孔和意识状态,再检查病人身体的浅反射和深反射。
左侧肢体麻木而且在逐渐加重,这个加重的速度是要让医生怀疑有没有急性脑出血了。哪怕是脑梗塞,这个加重的速度可能是大面积梗塞或是重要血管堵了,对患者一样来说很危险,有可能致命。
黄志磊想到这,十分赞成小师妹说的话,对家属说:“你这样是要把她拖死,你知道不?你既然要把她送到医院里来,是打算把她拖死在医院吗?”
黄师兄说话比她更直呢。谢婉莹想。
瞧瞧身边辛老师和李前辈见惯了的表情。
辛妍君和李承元是不意外,黄志磊在医院里的外号叫黄大侠,最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了,耿直到不能再耿直的直男,因此被曹勇叫小笨蛋。
给几个医生说了一堆,患者的女儿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生着闷气,转头再看看自己母亲,左右为难。治不治,继续治,或是不治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她这是快被拖到没力了。
“你爱她吗?但是她肯定在你小的时候很爱你。”
这话,这个声音,出自她之前骂只是实习生的那个女医生嘴里。患者的女儿苦笑间,两眼差点涌出了泪花。大概是记起自己小时候妈妈带着她的场景了。
“行吧,做ct。”
家属总算是接受医生的建议了。
磨嘴皮磨到这样一个家属同意,几乎需要耗费一个晚上。这是医生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了。有时候,不是说患者家属信赖不信赖医生的问题,而是家属本人快被压垮了。
患者要坚强,患者家属更是要无比坚强,否则治病这条路走不下去。
老太太算好了,有个女儿始终给陪着。谢婉莹转身对辛老师说:“我让徐姐去叫董医生了,刘雯玉的情况不是很好。”
【1241】两前辈的学术争执
出外打工的年轻人孤苦伶仃的,这样的年轻人得了大病的话比起老年人不见得能好多少。
董医生跟徐姐赶过来了,问谢婉莹:“你给她做了心电图吗?”
“还没做。血查的结果不是很好,所以请老师过来看看。”谢婉莹说,手里拿着检验科刚出炉不久的结果报告。
董医生接过她手里的检查单结果,感到稀奇:“你没给她做心电图,怎么怀疑到她心脏有事的?”
一般感冒发烧病人,是不用开和心脏病有关的检查单。
“她发烧的度数不是很高,不太像扁桃体发炎。人精神不是很好,我给她听诊发现她心率快。发烧心率快本来是比较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她的心尖搏动点有往下移的可能性。我是按照她的体重和身形来推算。”谢婉莹给老师解释自己的想法。
其他人听出她好像对年轻感冒患者保持着一种高度的心肌炎警惕性,像个心血管老医生一样,好像见多了这种病人似的。
作为心内科的董医生,和心胸外的李承元不由对了对眼。他们听出来了,她绝对看过接触过这样的病人。
可她没去过心内科和心胸外科学习。
“你见过这样的病人吗?”辛妍君直接问谢同学。
辛老师比谁都怀疑谢同学早就经历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了。
谢婉莹对这点必须澄清下,她不是对所有病都有临床经验的,因为她重生前毕竟不是临床医生。
“我们家以前有个邻居,他只有个儿子,他儿子一场感冒后一开始上医院没查出来是心肌炎,等到心衰才发现,已经晚了。”谢婉莹说,“这种情况好像是隐匿进展型心肌炎。”
边说出自己的想法,边和在场的心内科和心外科前辈探讨学术。
董医生不排斥她这话,说:“隐匿进展型心肌炎是最麻烦的事了。其实,急性心肌炎一般来说,预后是比较好的,只要及早发现和治疗。”
“她说的这个患者状况。”李承元不太同意他们的说法,说道,“应该是扩张型心肌病了。至于是不是病毒引起的扩张型心肌病,这个是需要探究的问题。扩张型心肌病和心肌炎是两码事。”
“有些心肌炎患者是会最终变成扩张型心肌病。”董医生和他争辩了,说。
不是心脏专科的医生只能在旁边默默听他们两个争来争去。
“谁和你说的是?”李承元对董医生的话摇摇头,“是病毒引起的心肌炎的同时可能引起扩张型心肌病。不是说心肌炎导致的扩张型心肌病,你不要混淆了。”
“你才混淆了。有些心肌炎患者末期是会出现扩张型心肌病。这种现象不是从心肌炎来的是怎么来的?扩张型心肌病有天生病因有病毒感染因素,后者无疑和一样是病毒感染的心肌炎有关。”
医学的学术问题辩论,经常是鸡生蛋或是蛋生鸡。这两人争了半天,明显肯定争不出来是蛋生鸡或是鸡生蛋。
心肌炎,临床医生常叫病毒性心肌炎,不是说心肌炎只有病毒感染导致,心肌炎可以是非感染的免疫因素,也有中毒性心肌炎比如吃错药物导致的药物性心肌炎。
【1242】她站谁
哪怕是感染导致的心肌炎,不是只有病毒感染,真菌寄生虫细菌均可以感染心肌。只是病毒导致的心肌炎在临床最常见,有了老医生的口头禅病毒性心肌炎这个说法。
临床医生讨论心肌炎基本也是绕着病毒性心肌炎转,因为十个病人九个都是病毒感染。
扩张型心肌病和心肌炎一样,有免疫因素导致,有感染病毒导致。其中,心肌活检中检出的肠道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已经被证实和扩张型心肌病有直接关联。巧的是,心肌炎一样有这两种病毒感染的状况。
李承元和董医生争辩的点在此。确实,暂时未能确定,这个感染究竟是不是同时导致两种病发生,或是一种病先发生后逐渐导致到了另一种病的出现。
这个争辩的意义在哪呢?在于谢婉莹刚才提出的隐匿型心肌炎,临床医生没能能及时发现和做检查,导致最终引起心衰患者死亡。
李承元否认她的说法,认为那患者根本没有隐匿型心肌炎,是一开始得了扩张型心肌病,所以临床查不出来。扩张型心肌病开初的症状可以更隐蔽,起病缓慢,到出现严重症状的病程可以长达十年以上之久。
董医生偏赞成谢婉莹的观点,相当于他认为只要是病毒性心肌感染,应该是有个心肌炎到扩张型心肌病的过程。原因是,他在临床上见多了这种病人。
一个内科医生和一个外科医生的区别在这里了。心肌炎患者一般不到心胸外科,是先到心血管内科做药物治疗。要等到患者彻底心衰了,考虑心脏移植了,才会转到外科去做手术。外科医生只认解剖学上的结果,心肌炎是心肌细胞的变形和坏死,扩张型心肌病的特征为心室扩大。怎么能一样了呢?
“持续性心肌炎会导致心肌重构的。”谢婉莹道。
“对。像她说的,是这样了。”董医生拍手为她的话叫好。
李承元没退让:“你这个说法是没法百分百证实扩张型心肌病是从持续性心肌炎来的。有可能两者同时发生。”
谢婉莹听着前辈的话突然想到什么,住了嘴。
黄志磊和辛妍君两人耳语着:“他们两个吵来吵去,究竟吵的什么?现在应该怀疑是心肌炎不是吗?”
肌钙蛋白升高,代表心肌损伤了,作为辅助诊断心肌炎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有临床指导价值。要确诊心肌炎,需要患者有心肌炎相关的临床症状,譬如胸痛胸闷喘气心衰心悸等。若患者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出现的话,需要其它检查来确诊是否是心肌炎。因此,这个患者现在是在医生怀疑是否是心肌炎的初始阶段。接下来,应该尽快给患者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如果要问心肌炎的金标准,那肯定是要做心内膜心肌组织活检。
由于谢婉莹听诊听出来了患者有心室扩张的可能性,在李承元医生的提议下,怀疑诊断要加上扩张型心肌病。
【1243】不抱天真
“无论是哪个,现阶段这个病人肯定是要收到我们心血管内科治疗的,因为没有达到手术指征。”董医生突然宣称。
对于对方这个说法,李承元只是很淡定地哼了声。
黄志磊和辛妍君心头“额”了下,明白这两个人刚在争什么了,原来是在争这个病人是该属于心内科或是心外科的病人。
心肌炎的话,早期内科治疗蛮有效果的,只要控制得好控制得住,不会有大的后遗症。
扩张型心肌病这个病可怕多了,内科治疗基本上没有什么特效药,是一步步只能等到病情严重后等待心脏移植了。可以说,如果是扩张型心肌病,注定有一天要去心胸外做手术了。
心肌炎晚期,有些病人是会出现类似扩张型心肌病的症状,但是,有可能控制得好能把心肌扩张缩回去。董医生坚持这点是在坚持哪怕是扩张型心肌病内科治疗也有办法。李承元作为心外科当然要把这个观点给驳斥掉了,因为压根儿不可能。真正的扩张型心肌病根本没有药可治。
现在,董医生这句宣告相当于是——他拗不过对方了。
同为内科医生,辛妍君小声鼓励董医生说:“你别轻易认输,小董。”
对此,董医生很有自知之明的。不然,不会从刚开始上班时说了那句温水煮青蛙。
“你意思不是说我们能赢过他们吗?”辛妍君诧异他后续这个一百八十度完全相反的解释。
不不不,温水煮青蛙,煮掉青蛙皮,王子原型是很傲娇的。他和辛妍君两个温脾气的,怎可能说得过这两个硬脾气的青蛙王子。
懂得审时度势的董医生不和人家争了,手里抓着听诊器走去看女病患。
黄志磊瞧瞧刚才沉默了的小师妹,俨然聪明的小师妹可能意识到这点因此不说话。
再说李承元说的有一定道理,扩张型心肌病只剩下外科途径了。如果这个病人注定是这个病,不排除需要心脏移植,极早和外科医生联系肯定是有好处的。而不是等到在内科治疗不行了,急性心衰再匆匆忙忙去找外科好。
心外科的话,对于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如何用药控制症状一样是知道的。只不过平日里手术病床不够,让给内科去治。但是,李承元肯定不能容忍董医生的说法,那是要抢本该属于他们外科的业务了。
再回到具体眼前这个病人,究竟属于隐匿进展型心肌炎,或是扩张型心肌病,需要再进一步检查。医生们其实内心里是都希望患者病情轻微,如果只是一般急性心肌炎,相当于预期尚好。最怕,这个患者病情如李承元的话去发展了。
董医生的认输,只是同样承认了这个事实:心肌炎的话大部分只是炎症,心室有扩张的话是心脏结构变了,可能相当于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只能说,李承元和那个机器人傅昕恒一样,不喜欢说任何抱有天真美好的话。
【1244】两个医生的话不一样
一群医生走到了病人床前。
躺在病床上的刘雯玉睡得迷迷糊糊的,见到有人走来,睁开眼。只见面前多了一群医务人员,她不得不想:莫非这是要她让床给其他重病号?好不容易,那个年轻的女医生让人给她找了张床休息。
见到患者脸上明明白白写着的表情,辛妍君对患者说:“你睡,你继续睡,没事。我们只是想和你建议,可能你接下来需要做其它检查,住院治疗比较好。”
“住院?”患者这声惊讶,表明听不明白医生的话了。她刚来看病的时候,医生让她等了两个钟头,给其他病人让位,怎么突然说她严重到要住院了。
这个问题,面对患者这种疑问,在场的医生和护士其实内心里很怕的。相当于说他们可能刚开始对这个患者的病情判断有误,导致后期结果差异过大。
“你这个情况——”辛妍君尽可能给患者解释下具体原因,“由于你自身的症状不明显。所以,需要等一些血液检查结果出来,我们才能进一步明确你的病情。”
“叫我等这两个钟头,是不是这两个钟头里头我的病变得更严重了?”刘雯玉以一般病人皆有的疑惑问。
“不可能。疾病的发展有个过程,只有两个钟头是不可能让你这个病突然严重的。你这个病也不属于那种急性发作要命的。”医生否认道。
“不是要命的病,要我住院?我要工作的,我可以这几天来你们医院打针。”刘雯玉说。
“要看接下来其它检查的检查结果。要是你的心脏真的是心室扩张了,很大机率要心衰,那是必须住院治疗了。”
听医生说了一堆,刘雯玉摇摇头:“我听不懂你们的话。我想打针好了。”
很多患者都是以自己的感觉来做判断。再有之前医生一会儿说她病很轻一会儿说她病很重,她不得不怀疑这些医生是怎么回事。所以说医生一旦有误诊,这个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会导致患者对医生的技术信任感直接降到零。
辛妍君的心头想叹长气:这事儿医生真得背点责任了。
负责分诊的徐姐很害怕到时候患者有个什么事,家属会不会追究她没看出来?
“先做其它检查,把检查结果全做完了再看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心尽责,尽全力,把你这个病情查清楚。”同为内科医生,董医生出来帮辛妍君对患者说话。
对于这位陌生男医生的话,刘雯玉越听越懵。
“不用。”李承元瞟了眼患者的表情,爽快地说道,“你只要接下来再做个超声心动图检查,我们可以就此初步你的情况是否严重到什么程度。”
董医生听了他这话不赞同,坚持对患者继续说:“你可以自己决定,但是,肯定检查做全面了最好,仔仔细细搞清楚问题,才能叫人安心。”
为什么这两个医生说话像南辕北辙?刘雯玉在一群医生里头找到了谢婉莹询问:“谢医生,他们的话是什么意思?”
【1245】医生要随机应变
到底谢婉莹是那个说绝对不会落下她的医生,她是比较信任的。
“他们两位一位是董医生,他是心血管内科医生。这位是李医生,是心胸外科医生。两人都是主治心脏病的专科医生,在治疗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经验丰富,所以是在给你提供专业的建议。”谢婉莹给患者详细介绍。
刚一群医生说了堆话,患者糊里糊涂的,现在会是什么结果?只见病人听完谢婉莹的话后,哦了声,好像全听懂了,指着李承元说:“我按他说的去做那个检查好了。”
董医生心头叹口气:怎么输了的?
小董你刚说什么了?辛妍君对着董医生使劲儿瞪瞪眼。
可能是因为他的建议没给患者省钱,患者做全面仔细的检查很费钱。可实际上,病情越模棱两可的病人越需要做更仔细的检查去全面排除,进行确诊。只有准确度高的诊断,可以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方案,这样才是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
董医生皱着眉头,一时半会儿是不知道自己是错在哪里。
医生这样为患者考虑做全面考虑,基于谨慎点没错。只能说董医生很老实。相较而言,李医生是很精明和取巧。知道大多数患者喜欢的医生是不用让患者做很多检查,只做一两个精准的,这种策略能显得这个医生医术高明。尤其这个患者本身是连一个检查都不愿意再做的。
辛妍君转头暗地里哼了下,自己这个同学是狡猾,知道挑什么时候下手好。
李承压双手抱胸,嘴角淡定地勾勒了下:当医生,不随机应变怎么行?
医生开检查申请单。徐姐安排人送患者去做检查。
在患者去做检查期间,几个医生走回到护士站。没病人来,这个时间是可以去睡觉了,只需留一人等检查结果。除了睡意以外,忙一晚上后众人的肚子咕咕咕叫起来。
辛妍君准备打电话叫夜宵,问学生:“你想吃什么?”
“我发小应该送夜宵来了。”谢婉莹说。
其他人听见她这话,不约而同的目光寻找到了站在角落里打电话的殷奉春。
“我跟你说给很多遍了,你要好好休息,不要熬夜。至于我这里,有没有夜宵吃是无所谓的。你叫人送过来或是其他人送过来没关系。”
“不行的,不止你,还有莹莹她也在急诊值夜班,一样需要营养支持。你们医生是真熬夜,我这里忙完可以睡了的,你不用紧张。你不要累垮了。”
“不会,你放心,我不会累垮的——”说着电话,殷奉春冷若冰霜的脸上若是笑出了浅浅的绯色系。
不远处张望的人瞧着他这个表情,捂着嘴巴笑了起来。
这个硬邦邦的青蛙王子此时的笑容像个羞涩的小男孩。徐姐快乐死了,对其他医生问:“殷医生是吃错药了吗?”
“他没吃错药,是吃了爱情药。”发明青蛙王子说法的董医生,有模有样地分析道。有爱情滋润的青蛙王子,可以从傲娇派变成可爱的小青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