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主刀开始重视她的话
和交流会现场信号连接上的信息发回到了手术室里。
现场的医生护士是感觉到紧张了。是好比要上台表演了,而且是给同行表演。同行看得懂他们做的是什么操作,相当于他们或许将变成台上的透明人。
这哪里是表演,是考卷,是上台比赛。
“你们准备成怎样了?”得到信号贯通的消息,杨科长急急下到手术间里巡视。
到位的摄像师给杨科长打了个ok的手势,证明这边摄像设备和通讯是没有问题的,其它只需看手术情况了。
“你们守在这里。”杨科长在三个手术间来回走动,给摄像团队的头叮嘱着,“有时候画面感不太好时,记得切换。”
画面感不太好?摄像师挠挠头。这照的是手术区域,开膛破肚的,全是血,没有哪个画面感是令人愉悦的。他们外行人看着都觉得恐怖,不清楚医生们怎么爱看这些。
“你们听我指挥。”杨科长决定道,只能自己亲自来当这个总指挥了。
三个手术间里,由于讲座时间紧,其中一台手术按照最初的计划已经着手进行了。汤主任在现场盯梢。陶智杰回归自己组当主刀,汤主任不用帮他盯着他那组了。
那头有汤主任坐镇,杨科长走回陶智杰所在的第三间手术间。这是最慢开始的手术也是计划中的重头戏演示现场,需要特别关注。
“陶医生,傅医生。”杨科长叫两声主刀们,却没人回应他。
除了护士在准备手术器械,麻醉医生张庭海都不在手术床床头,一群医生全围在了灯板面前。
ct片,x光片,超声心动图报告,一系列检查报告再次罗列在了医生们面前。
不知道今早上鲁老师来过的杨科长对眼前的状况纳闷,走到了这群医生后面观望。
手术要开始了,突然这个手术团队好像要重新讨论病人病情,不得不叫人生疑哪儿出问题了。
何光佑转过的头对准谢婉莹问:“你为什么突然说到TEE?是为了安抚鲁老师吗?”
前辈了解她知道她不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谢婉莹道:“给病人做TEE的问题我有和宋医生说过。昨天下午科室老师和心胸外的老师们开会,我没来,所以不太清楚会议讨论的具体内容。”
之后她早上提早想查看术前讨论记录,哪里知道鲁老师来了一个打岔,没让她看到。
前辈这一问,貌似宋医生没在会议上提起。
“之前都没有听你说过这个事。”何光佑指责是她之前未说。
这个要说到医生的思维方式了,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计算机计算结果都得一步一步来算。她是在前天下班后骤然想起有这个检查可以给病人做,于是临时给宋学霖发了短信。因为她自己要参加学术交流会没法回科室去报告和老师商量。
其实做这个检查最主要的目的是在TTE之外,再加一层检查手段来勘验患者的心脏结构以及血流动力学有没有问题。具体到阳阳妈妈这个病例上,如同她给鲁老师说的那样,做术中监测的意义更大一些。
【1022】连宋医生都不太了解的
照她推测,阳阳妈妈的心脏解剖结构预测是没有特别特别大的问题,但是,由于这个肿瘤长得比较刁钻,术中套扎下腔静脉等人体几大血管,是可能引起人体血流的剧烈波动。有这个实时监测的话,应该会比简单的心电监护仪更好一些指导术中用药和操作。
在手术中给患者用的话,不需要做格外的麻醉了,也减去了患者的辛苦。
听说是这样,何光佑转回去质问宋学霖:“她说和你说了,你怎么昨天没说?”
昨天说了的话,没必要今天匆匆忙忙来整了。
“我写了纸条的。”宋学霖回应前辈,他那双沉稳安静的眸子表示着:他绝无可能忽略她和他商量的事。
不过他这人向来不喜欢主动说话罢了。从来是其他人点名他回答。
“你写了纸条给陶老师吗?”何光佑问他。
这没必要。之前和陶智杰要沟通的,先和陶智杰说一句可以了。况且这事儿真不是他们肝胆外科要做的事,要做的话全是属于心胸外的。说来提这个建议可能属于他们肝胆外的多嘴了,因为真不是肝胆外科专科范围内。
因而私下写纸条而不是当面在会议上说是比较稳妥的沟通方式,不至于一下子引起其它科室人的反感。
所以,纸条是写给了心胸外的人。
心胸外的人如果没接纳这个建议,自然是连何光佑都不知道了。
张庭海听完这个过程先着了急:“你们这是怎么回事?究竟商量好了没有的?如果商量好你们需要提前通知我的。”
不怪他要急得跳脚。如果是商量好了不做,为什么再聚集起人要讨论。
听到他人抱怨,作为心胸外的人周俊鹏忍不住向肝胆外的人发牢骚:“纸条上只写了TEE,你们打哑谜啊。”
等于说,心胸外的人接到这张三个字母的纸条,根本不清楚肝胆外的人想干嘛。要讨论吗,为什么不放在会议上讲,私下塞纸条,也没写清楚来龙去脉。后来肝胆外的人没有后续来追问,他们心胸外的人也当没事了。
只写三个字母,是宋医生的风格没错了。谢婉莹想。
何光佑摸着额头,瞪了瞪宋学霖:你以为个个都是和你一样用脑子想不用开口说话的吗?
问题昨天她发给他的短信也没有写那么多字,只写了可以向心胸外的老师提议给患者做术中TEE监测。
时间急,有关TEE的事他只是有点印象,非心胸外专科医生不太了解。今早上她的发言堪比心胸外的专科医生了。连他都诧异了好不好,因此站在旁边没说话。
看出这位宋才子原来是和他们一样懵的,何光佑只得承认谢婉莹才是那个真正的异类了。
心胸外的人对她的观点究竟有没有想法?肯定有的。不然傅昕恒不会主动要求把手术开始时间延迟一些,重新阅读患者的检查报告了。
陶智杰跟着在旁边看,宋学霖昨天和他提时他没重视到,主要是小师妹没有亲自打电话给他说这个事意味应该不是很重要。
【1023】主刀认可了
今天再一看,发现他是想当然了。小师妹根本是不敢越级和他打报告。
“我不好说话吗,莹莹?”
陶师兄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沉闷,谢婉莹急急忙忙摇头:“没有。”
师兄好说话是好说话,可公事应该公办按照流程来办。
她这种思维基础是建立在所有人都严格按照流程来认真做事。毕竟她是重生过工作过的人,特别在意这一点,不喜欢走后门,对此以身作则,能按程序就按程序来。再说宋医生她绝对信得过的。唯独没料到的是,宋医生原来没有她了解心胸外。
没定下在哪个科室前,谁会像她这样提早了解心胸外,哪怕他是传说中的才子。才子一样精力有限的,他宋学霖的博士论文和心胸外搭不上边。
想到这点的宋学霖脑壳子开窍了,安静的眸光里射出了一抹从来未有的惊异落到了她脸上:难道她是喜欢心胸外科?
目光专注在前面老师们要做决定的背影上,谢婉莹对其它事情完全没感觉。
或许只是凑巧,只是刚好这个病例和心血管关系比较大。她对病人很热心肠所以查了很多资料。宋学霖回过头对自己说。他没想过去心胸外,当然不是很想看到她去心胸外了。
国协的心胸外是个什么状况,他北都来的都知道,比起肝胆外是有过之无不及,人才拥挤到很恐怖的地步。
况且由于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的发展,挤压了心胸外很大一部分生存空间。心胸外未来这十年二十年应该属于一个困苦的调整期。一个外科医生要达到事业巅峰也是看毕业后的十几二十年,人生最可以努力奋斗造就辉煌的时刻。有志的年轻外科医生只要有很大潜力的,肯定第一时间像她聪明的班长选择的一样,去具有巨大潜力挖掘的神经外科。
她是个聪明人,不可能连这点都看不透。宋学霖想。
回到目前的病例上,两位主刀听完她早上一番认认真真的解释后,自然心动了。
“能最大限度地在手术期间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出血会更少一些,术后康复会更好一些,对心脏的损伤会更小一些。”傅昕恒的声音缓慢响起。
只听他现在十分平静的语态,很难想象他平常说话那个刻薄的样子,完完全全是两幅迥然不同的面孔了。
跟着他的周俊鹏最清楚,他这样说话的态度是很少的,少到屈指可数的地步。一般他这样说的时候,只能说明一件事,他认可了。
陶智杰听着他这个决定也没有反对,是挺好的,如果能做到的话。
“张医生。”傅昕恒转过身,和麻醉医生商量。
张庭海要冒出满头汗了。
麻醉科里,论给心胸外的做麻醉,他张庭海算数一数二,可偏偏他张庭海从没听过这个技术应用于麻醉术中监测。可能以前在国外相关论文上有过,他没有留意到,反正国内估计是暂时没有。
【1024】麻醉医生也无措
这个谢婉莹,突然厉害成这样的,完全超出他预计了。
想到了以前在她面前大放厥词说随时来求他麻醉上的帮忙,现在张庭海心里头有点儿虚了。
怎么办?
在她面前夸下的海口他必须自己咽下去。
张庭海振作精神,道:“傅医生,你先给我再说说这个技术。”
“你不熟悉这个指标了,我来监测。”傅昕恒见他这个状况一目了然,说,“插探头我来插。”
手术步骤按照之前计划的,只是临时多了一道TEE术中监测,对规划好的手术没有太大影响。
设备紧急调度过来进入手术间,给患者的食道里插入了超声探头。杨科长好奇地站在边上观望,跟随一群医生围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比起TTE,TEE是离心脏近,多个切面的数据要准确些的样子。
“这个莫非是右心耳出了问题吗?”杨科长指出了某个异常数据问。
没想到杨科长好像对心胸外科挺了解的,其他人想起以前领导像是混过心外的。
领导提问,傅昕恒正正经经地说:“心室壁比较厚,导致心腔比较小,血流输出比较小。可能引起后续的一些反应。说明她的心脏是有一些问题,但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不过,确实是她心脏这个情况加重了肿瘤的效应。”
“等于说,之前做的普通超声心动图并没有察觉到这些。”杨科长手叉住腰说道,目光瞟了下谢婉莹,记住了刚才他们承认是她提的建议。
“差别不大,当然有机会做这个肯定会让手术更平稳一些。”傅昕恒说。
腹腔镜手术要先进行探查了。
陶智杰做主刀。谢婉莹跑去外头刷完手了,因为陶师兄让她上台当扶镜手了,一助是何前辈,宋医生在旁边待命中。
监控器画面显示出患者腹腔里头的画面了。杨科长和傅昕恒张庭海他们,注意力全聚焦在了TEE画面上。
伴随一些数据的浮动,显然这个东西在术中发挥的潜在巨大作用出现了。张庭海吃惊地想着。
“张医生,可能需要调整下用药。”傅昕恒提醒麻醉医生说。
张庭海紧张地忙碌,以往的自信荡然无存了,只剩下小心再小心。如果不及时调整用药,看患者这个情况,可能手术做着做着有可能未来脱不了呼吸机。
手术团队的人注意力全在手术台上,因此,没人留意到摄像师调整了摄像镜头。
摄像团队只听从杨科长刚才的指示,随杨科长的命令行事。杨科长虽然没发出声音,可他们看出杨科长关注哪儿应该是摄像镜头该对准哪儿好了。
和手术间连线的交流会现场,布幕上出现的实时手术画面已经滚动有一段时间了。
之前两个手术先开始,现场播放的是这两台手术的手术画面。
场内声音从开始前很激动,到开始时全场要安静下来观看,到现在好像这个安静有点不同寻常。仔细观看台下医生们的表情,貌似没有了开初那种高昂的情绪流露在脸上了。
【1025】果然直播手术是很难的
发生什么事了呢?
两台手术均是热门的腹腔镜手术,符合今天的主题,只是好像是平日的常见病种。
对于多见的病例,台下医生多数是外科医生,自己都做得多的手术案例,哪有好奇心和耐心想看。
若不是国协的手术,估计想跑了都说不定。
只能再看看先,看看接下去的手术步骤有没有其它特别之处。
但愿不要让大家失望了。这个声音,不止发自其他医院医生的心头,国协医院自己在座的外科医生们更是有些担忧上头了。
怎么看?和他们在自己医院时看到的差不多。是同个医院的医生,共享同个手术室,平常做完手术逛来逛去串门手术间,对医院其它科同事们技术到了何等地步大家心里是有数的。
“这个是肝胆外的齐医生做的吧。”
普外二那一排人,连是谁做的手术,只看画面里在操作的那双外科医生手都能辨认出来。
“齐医生做这种胆囊切除手术做得是蛮干净利落的。”
“做得快,可是——”
这种胆结石的手术难度偏低了吧。可能是齐医生是想着前提要力求直播手术能顺利完成别出意外,挑了个比较容易做的病例,想在手法上取胜结果观众不买账。
普外二的人皱了眉头。施旭的掌心在额头上拍拍,他去肝胆外传授过经验的,但是现在看来,肝胆外的人好像比他们普外二的没胆,是不是胆囊摘除术做多了所以没胆了呢。
台下对于第一台手术的议论声传达到了台上。邱瑞云和郭宜平一听焦头烂额了。
其它组挑的病例领导审核过目可以上台表演,他们组包括陶智杰在内是没法左右的。
它组的医生大概是想着,安全第一不要出意外最重要。毕竟这个讲座不是他们组的任务,他们作为帮忙到能做到这点已经很好了。
博一博拼命的事,别想了。
果然只能是靠他们组自己人努力了。邱瑞云郭宜平在心里头叹气。
第二台的手术病例肿瘤体积比较大相对难度是提高些,可是手术医生按部就班的操作手法,让台下的同行们看着好像越看越无聊。
作为住院医师的孙玉波忍不住发了牢骚:“听说他们肝胆外连胰腺癌都可以做到腹腔镜下完全切除干净,为什么不上这个?这个如果放在手术直播上不是更吸人眼球吗?”
胰腺癌的腹腔镜手术相对肝脏的腹腔镜手术放在全国外科来看,现阶段是做得比较少的。尤其是复杂的胰头癌,基本上是探查之后改作传统开腹手术。
接到他这话,施旭摇摇头:“汤主任做不了。”
“汤主任不是腹腔镜主力。”刘程然紧接着应同。
“我没听说过有肝胆外的人能做这样的手术了。”施旭再道。
“小谢同学之前不是有做过胰腺癌手术吗?”孙玉波举出了自己学生的例子。自己学生都能做出来,肝胆外的人怎么可能不能。
“她做得那例病例手术是比较特别,而且非常成功是出乎人意料。”施旭的口吻复杂了些。
【1026】肝胆外的难处在哪
如果说谢婉莹做成功这个手术病例是幸运,可后来听说术前她和所在的手术团队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工作,不能只用撞运气几个字来形容了。
到底是不是肝胆外的这几个人连她都不如了呢?按理说不可能的,她一个医学生而已,怎能比得过执业医。然而施旭知道的是,谢婉莹这个学生有些地方真是她自己独有的,和有没有经验没关系。
刘程然问他了:“你之前去到他们肝胆外那边开会,没有和他们讲清楚吗?”
这不是一组人努力可以的,要全科一块努力的。
是有提过,所以他们肝胆外最终找了三台手术来凑。不过有一点要明白的是,肝胆外是医院里出了名的稳健保守派,想想近年来作为明星医生的陶智杰都一样被人叫做谨慎过头。
施旭想了想,给肝胆外的找找借口:“也不能完全怪他们。他们科在病例挑选上本身是个大难题。一要保证手术能顺利完成,二要手术具有难度引起同行的注意。可是他们科比起我们普外,病种远没有他们普外的丰富,选择范围具有局限性。”
简单一句话,肝胆外的选择太少。
普外展开的腹腔镜手术时间早,涉及的病种广泛且深入。肝胆外不是,由于受限于现阶段很多医学技术没法解决的难点,腹腔镜很难全面在肝胆外开展。偏偏,未来医学上追求的路线是腹腔镜为主流,国协作为领头军只能拿这个来开讲座。
同行们关注国协这个肝胆外的腹腔镜技术,正是寄望于国协能带来一些与众不同的新思路和操作技法,给这个专科带来新的展望。
可谓是希望越大,有可能失望越大。导致以平常角度来看,肝胆外今天的表现其实可以打九十分了,换到现有的特殊环境下却被挑剔到变成是不及格了。
普外二的人一群人议论到这儿,主要是担心谭克林。
想着谭克林上次专程去了肝胆外帮忙建议,结果帮出这样一个结果,未来回到医院里头怕是谭克林的名声要跟着被牵累了。
“谭老师没什么表情。”孙玉波的心提到嗓子眼了,不知道谭克林如此沉默不语的面部是好是坏。
谭克林向来不怎么说话的,扑克脸,造成他人的动静好似永远进入不了长刘海下他那双暗藏尖锐的单眼皮眸子里。
外科医生做手术要冷静,看外科同行手术同样态度要专业严谨的,叽叽喳喳做什么呢?以为真的是在看电影吗?——突然间,施旭几个人接到了他这抹意味的一瞥,全收住声音了,个个专注回头只观看手术画面。
当然,最焦虑的绝对不是他们几个,只见坐在他们前排的于学贤急得是小声嚷嚷起来了:“要我说,如果外科技术没有突破的点,你要么加点内科的要素上去。叫人眼花缭乱下也好过现在有点儿冷场是不是。他们究竟知道不知道什么叫做手术直播。”
这是急得他跳脚巴不得代替肝胆外的人上去演示了。
【1027】他相信她
消化内和肝胆外的业务有时候会有竞争的领域,但是今天这个情况肯定要放下科室间的竞争一致对外,事关国协的名声。
今天来的国协里的医生们无论内科外科全是这样想的了。
于学贤焦虑的心态可以理解,问题是?
啪,有人先“打”他的脸了,只听鲁老师严肃地批评起他:“做手术的事儿能乱来的吗?加加减减,以为真是在电视台里头耍杂技吗?”
“不是的,老师,我意思不是说手术可以漫不经心。”于学贤挣扎着嘴角据理力争,是真焦急,“手术是要严谨进行没错,可是现场这个气氛不行了,肝胆外的人没有察觉到异样,不知道赶紧调整过来。”
说到会场这个气氛,坐在这里的人都清楚。讲座刚开始时室内情绪高涨,表现出了众人对手术直播抱了巨大的期待。手术画面一来全场冷掉了。如此状态下去,一旦有观众离席,哪管手术成功不成功,至少会影响到国协所谓牛逼逼的技术名声了。
这点于学贤算是说对了。无论是国协以外或是国协内的医生,从感情感觉上都没法接受一个平庸的国协。国协一旦平凡了和其它医院技术一样了,等于不是国协了。
前辈说的这话,让在场那一帮正在肝胆外学习的学生们心头里慌了神。
“怎么办?”范芸芸忧心忡忡,想到在医院里的谢师姐揪颗心。
今天的事很重大,他们这批学生当然没能进手术室帮忙,全被赶过来捧场了。谢婉莹是唯一被留下的学生。被留下帮忙意味着加入其中了,讲座是否成功将会影响到谢婉莹的成绩的。
耿凌飞、戴南辉等人一片静默:老师都没辙,他们能怎么办?
鲁老师沉了沉面色,眼角瞥到身边很镇定的曹勇,问:“你怎么没他紧张?”
“嗯。”曹勇这声应答,语气是很镇定的。
不紧张,有什么好紧张的。
没到结尾谁也说不准结果。好比外科手术动刀子,第一刀下去外科医生哪里能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只有等手术全部做完才能有定论。外科人的心理素质可能这点比内科强一些,天天在术台上遇到心惊胆战的事情多着了。
再说了,他相信她——
会议室大门处突然“咿呀”。吓得于学贤回头张望是不是有人不看要走了。是有人推开门拼命挤进了门口的人群里头,说道:“麻烦让让,我们是国协的。”
“朱会苍?”于学贤扶起眼镜看清楚来人,叫了声。
排除万难,朱会苍穿过了最拥挤的人群来到了医院同事身边,问:“情况怎样?”
“你问肝胆外怎样?”于学贤反问。
“不,我说的是我们心胸外。”朱会苍说,“今天我们科要配合他们做一台手术。”
其他不知情的人惊讶他这话,道:“两科合作吗?合作什么?”
布幕上冒出了第三个手术间实时画面。有人轻轻的惊呼声,台下说话声全停止了,目光聚焦在了布幕上。
【1028】大佬是真大佬
“我们科派我一个人来看看现场的情况反应,其他人在科里待命,手术不是很容易。”朱会苍解释说,却发现没人听他说话,一个个顾着观看手术画面了。
“陶医生要出场了。”沈景晖吐出了沉着的语声。
肝胆外里头是要看陶智杰的,各科主任都很清楚那尊佛的实力。
做手术,很多手术其实很多外科医生都能做,做得几乎好像一模一样。好比先前那两台手术。敢做别人家不敢做的才叫做英雄好汉。这是属于明星医生的闪光点了。
陶智杰能名声在外,被人追捧不可能不做个好汉。
显然英雄是不会辜负众望的,新鲜出炉的第三个手术画面立马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度。
台下观众们的面部表情随之改变,要知道之前一片寂静无声如同太平间叫人很担心的。
“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于学贤拉住了朱会苍问。
没椅子坐了,朱会苍干脆和他挤在了一张椅子上面说道:“不是说了吗?合作,但是我们科算是协助,做后勤支持肝胆外的,有没有给我们科镜头不清楚了。”
肯定是给了,因为有人如此发言:“这好像是超声心动图,不是肝胆外的手术吗?”
台下一束束疑问的目光扫向了台上的主讲人。
此时此刻,本该是主讲人发布重大新闻的大好时机,因为谁都好像看不懂,需要主讲人揭开谜底。
站在台上拿着话筒的邱瑞云,嘴巴一阵颤抖,两眼跟一帮观众一样懵的。
这个手术画面无疑不是他们之前计划好的ppt专题讲座内容,有重大出入。一下子他脑子没能反应过来,忘了谢婉莹当时说的什么TEE。再说了,谢婉莹说的时候,没见在场主刀像心胸外的傅昕恒表什么态。
见状,作为助手的郭宜平快速打电话回自己医院,要问同事。
台上主讲的异常表情,引发了台下的观众一片吃惊的疑问。
“这个难道是手术中发生意外了吗?”刘程然惊讶道。
一众国协的人望着台上不安的邱瑞云,不得不跟着心情忐忑了: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
“我知道,那是TEE。”
说话的人是鲁老师。
四周所有不知情的目光啪一下集中落到了鲁老师的脑袋上:大佬是真大佬啊,火眼金睛,一眼看出人家做的是什么。
周围人过度反响,鲁老师受到惊吓,拉了拉身边的曹勇:“你快和他们说,是她说的。”
哪能是她看出来的,是她来之前谢婉莹那个小姑娘给她先讲的课。
接到鲁老师口里说漏嘴的这个字她,普外二的那群老师们理解最快。
“小谢同学弄的。”孙玉波捏捏下巴颏,笑笑。身为谢同学曾经的启蒙带教老师,这下子可以为学生深感自豪和骄傲了。
“TEE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后面坐着不作声的普外一有了讨论声。
国协自己人都议论纷纷,更别说外院那些人了。
“他们使用TEE在肝胆外科的手术中是想做什么?我就没见过。”
【1029】竟然是个女医生
“TEE放在心血管手术中是有的,主要用来监测心脏的情况。”
“肝胆外科有什么情况是和心脏科相关吗?”
一堆子内行人讨论到这里不是没有想到,而是不太敢去想那个答案,毕竟都知道那个手术很难做,风险很高,做成腹腔镜太美好不敢想象。
只见布幕上的画面镜头切换到了腹腔镜的监控器上,说明腹腔探查要先行一步了。这场手术真的不是心胸外手术而是肝胆外科手术。
此时手术刀未进腹腔,最重要的操作是扶镜手。一般情况下,有可能是手术团队里的主刀亲自拿了腹腔镜观察患者腹腔内的情况了。不少同行持了这样的观点,一口咬定:“是陶医生在操作。”
陶智杰?普外二那排人先要笑了,谁让他们对谭克林亲手栽培出来的腹腔镜弟子很是了解。
直播画面里,充斥着操作者妥妥的谭克林风。
谭克林作风是快,陶智杰作风是慢到家。目前的画面里头,腹腔镜进的快,切换快,移动飞速,样样快。
不会儿国协的其他人一样瞧出了端倪:这压根儿不可能是陶智杰。
“什么时候陶医生动作变快了。”终于,有位和陶智杰打过交道的外院大佬说出了句怀疑的实话。
不是陶智杰的话能是谁在做探查?陶智杰能放心给其他人代替自己拿腹腔镜做探查吗?
对此抱有质疑的人无非吃定了一点,他们没听过肝胆外里头除了陶智杰有新出现的青年明星医生。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了,年纪比陶智杰大,同样是国协肝胆外的大佬,今来现场帮陶智杰的忙。
再看画面里这个速度之快手法之熟练,势必是高年资大佬。
“可能是他们肝胆外的主任在手术室里给陶医生带带路,做下指导。”
对面外院的人这样一说,刷新了国协人的认知,孙玉波他们快乐破了肠子:小谢同学什么时候变成了汤主任或是薛主任这样的老资格了。
只能说这些人一开始不愿意认清事实,腹腔镜技术主流向来是中青年医生,怀疑的方向根本不该放到老一辈身上。
“不需要和他们解释的。”刘程然说。
与其浪费口水不如让他们这些人亲眼看。普外二的老师们对自己的学生很有信心。
可能是远方的摄影团队听见了现场的疑惑,直播画面真的咔地一切,镜头焦距给到了手术医生操作的手。
是要逼迫某些人面对现实了。扶镜手那双被无菌手套覆盖的手在轮廓上显然比通常外科男医生的手小一号。
“这外科医生的手看来有点小。莫非这医生人长得很瘦小,骨骼与女生差不多。”不愿意说自己错的人小声咕哝。
只能说摄影师有点坏,镜头始终不对准手术医生的脸部只对准人家的手,非要叫人看手猜人。
“是个女医生啦。”有同行耿直爽快,把锅盖揭了。
猜什么猜,不需要乱猜,更不需要牵强附会。都是外科医生最了解人体解剖,清楚男女人体有别。明明白白是个女医生的手扯什么男医生女化。
【1030】说出是学生怕吓到人
于是,无论是不是国协的,乃至那几个乱猜的当事人不得不接受事实,哈的笑出了声音。
边笑,这群人当然是对事实惊讶不已。
说来说去之所以猜错,是因为按照平日的情况来推断了。
女医生有没有做腹腔镜的,有,集中在妇科。
肝胆外科向来是男医生的天地,在肝胆外科圈里杀入一个年轻的女中豪杰极少见。
外院那群人目光再仔细瞅瞅布幕上的手确信是女医生的手。
“国协肝胆外科有女医生加入吗?怎么没听过的?”事实没得反驳了,这帮人猜疑起了其它莫测高深的幕后秘密。
国协的人望望这几个死不甘心的人。
高钊诚说了句:“听口音不像是我们首都圈里的人。”
全国性交流会注定来参加讲座的人来自国内的五湖四海,大家都讲普通话,同时必须承认各地皆有自己的方言和口音。
“西南的。”
其他人回头看,是普外一的江医生说话。这一听,相似的口音大家听明白了,是江医生的老乡。
西南那边同样有个全国出名的医院叫做国西,这群人不排除是从国西来的。莫怪端的语气说的话均很高姿态,有点儿颐指气使。
“是没没有听说过。我和国协肝胆外的人打过交道的。之前他们科薛主任来我们医院进行交流呢。”
“可能是新进国协的人,刚毕业不久,刚当上医生,没名气。”
“我不这么认为,她能上陶医生公开手术演示的助手,陶医生在这手术上不可能乱挑助手。这医生估计是从国外挖回来的。据说他们国协近来在挖国外的专家。”
这几个人说的确定不是小儿外的聂加敏吗?
国协的人均知道聂加敏在座的,回头偷望一眼对方的表情。
聂加敏可能普通话不是很好的缘故,对这几个国西人说的话疑惑大大的:“What?她从哪国来的?“
国西那几个家伙听到这声反馈了,猜来猜去好像越打自己的脸,忍不住了,干脆掉头问起就近的国协医生:“你们说说,里头那个女医生是谁?你们同个医院的人应该知道吧。”
干嘛告诉你们呀。被这帮人问及的高钊诚直接抛了记白眼球回去。
只怕爆出她是医学生的话把国西这群人吓死了。
正因为小师妹是医学生,没毕业前没确定就业单位前名声太大唯恐会被国协以外的人挖。这个防人之心是需要的。想想被他们吴院长挖来的宋学霖,正是由于学生期间名声太大出了北都圈,活该被吴院长动心思从北都特意挖走了。
“啊。”国西人惊讶他们沉默不答的态度,“连个女医生的名字你们都不好说吗?她不想出人头地吗?”
小师妹谢婉莹是谦虚,是不爱出风头,这个师兄师姐老师都是很清楚的。
谢婉莹是想,做医生和做人一样,人怕出名猪怕壮,太张扬自己没好果子吃的。技术学好最重要。
“看来他们是真不说了,我们能问谁。”
【1031】病魔要揭露了
国协的人越不说,国西的人越好奇,同时引发了周边其它全国各地医生的强烈好奇心了。
今天国协这个讲座不像昨天郝教授李专家那几场普通医生占据多数,而是有全国顶尖高手云集此处。“我知道她是谁。”
有人突然插嘴,真是把一群人注意力吸引过去了。
魏国远诧异地瞪向坐在自己身边的肖扬:你想干嘛?
肖扬没想说,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真有那么多人好奇谢婉莹的事,明明这些人不像昨天连谢婉莹的脸都没有见着为什么如此好奇。
行业内大佬们看医生不是看脸的,是看医生的手的。
接到了曹勇那头射过来的一记目光,魏国远立马代替肖扬澄清:“没有,他胡说的,是和大家开句玩笑。因为看现场这么热闹忍不住凑凑。”
现场的热闹在于个个意图窥探出于那双手的主人是谁。
意识到这点,众人的眼球回到直播画面上,镜头拍摄的这双医生手重点不在手型好不好看,而是操作行云流水,颇有盖世高手的风范。同行们向来对这样的技术操作赏心悦目,越看越喜欢。
“是陶医生来了。”
总算是,陶智杰的出现让这些人的注意力稍微从谢婉莹的手上转开了。
直播画面切换,监控器画面上多出了把分离钳。大家很容易猜也不会猜错是陶智杰。
真正的大佬是这样的,不需样样亲力亲为,只需在旁指点下江山。
探查是外科手术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将决定这个手术能不能按照计划做下来,主刀不可能缺席。
陶智杰的加入意味手术前菜结束,开始进入正轨了。
观众们的心情一下子被拉上了爬坡的进程。接下来,患者的病因将被找到。ct胸片等检查结果是蒙面纱的结果,只有外科能彻底揭掉这层面纱,还原病魔的原身。
会是什么样一个可怕的病魔?
医生们的面部表情严肃对待。
曹勇、于学贤、高钊诚等人,不约而同地暗中观察下鲁老师的神色。
室内为了更好地展示布幕上的图像,是关了座位上方的照明灯,有些漆黑。因而鲁老师的头仿佛藏在了阴暗里头。唯有布幕上亮光一闪时,照出了她的脸部,她的双颊鼻头均是稍微有点发白了。
老师是药学大佬,但不是对外科一窍不通的,因为鲁老师同时是外科大佬的太太,平常听外科大佬说得多,对外科手术有一定透彻的看法的。
布幕上的手术画面确实是进行的很艰辛了,宛如应和了鲁老师的脸色。
患者腹腔内的组织由于广泛的慢性炎症病变等关系高度粘连,分离钳每一步十分小心谨慎。要拨开遮挡病灶的胰腺头部,十二指肠,以及肥大的右肝脏,全是人体重要器官不可差池。
腹腔镜在分离钳祛除前路的障碍下仔细游离巡查,头部和十二指肠暂未发现肿瘤痕迹,附近的淋巴血管和腹膜,也没有看似转移的肿瘤组织迹象在。
【1032】又是一重要解剖位置
到了肝脏,这个是重点了,因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和肝脏有关。
病历上从一开始写了这个患者是肝硬化。肝硬化大多数晚期是肝脏缩小的,这个患者相反属于少见的肝脏肿大,看来又不是早期。
原因是布加综合征导致肝实质性淤血肿大。医生有根据可以怀疑其肝硬化可能是布加综合征引起,和大多数病例不太相同。
肝静脉和上段下腔静脉梗阻是布加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了。
腹腔镜观察肝脏轮廓和外表面,结合术前ct等检查结果,可以暂时判断为肝脏内部没有长肿瘤。
没有医生为此松口气。
因为术前检查已经显示这个患者的主要病灶不在肝脏而是在下腔静脉。这个手术画面显示相当于是证实了患者体内有癌肿了。
手术间的实时气息是传达到了交流会现场。
刚热热闹闹的一片嘈杂声全没了,低气压弥漫开来了。
每个外科医生恨不得打开腹腔后遭遇打脸,只要不是癌肿什么都好,现在却必须调整心态继续了。
姜明珠抓起了衣服领口吐气调整呼吸,要冒汗,此刻她佩服死了在手术室里的小师妹谢婉莹。要知道,作为一个医学生能冷静到这个地步叫人想都不敢想象的。
明明知道是在做直播,画面中谢婉莹那双手始终稳定如泰山哪怕有了些不好的结果出来,换做是她绝对控制不了自己了的,要手抖。
前面手术即将进入深水区,必须搞清楚下腔静脉的所有状况,此时触及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叫做肝门。肝门和脾门肾蒂一样,属于各种血管神经淋巴管等重要组织出入肝脏的重要部位,因而肝门在肝胆外科外科手术中的地位之重只要是专科医生深有体会。一个不小心,会引起严重大出血。其中肝静脉非常壁薄,周围结缔组织少,导致肝胆外科手术中可常见肝静脉损伤。
抵达重要的解剖部位前,分离钳在分离肝脏周围的腹膜,不排除操作不当不稳会撕裂下腔静脉、左肝静脉或左膈下静脉,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大出血以外的恐怖气栓形成。
气栓即是空气栓塞。说到空气栓塞的危害,打过吊针的老百姓都知道,输液管里有空气打入人体血管会让人死掉。放在这个手术里头,由于下腔静脉连着右心房,空气到了右心房只恐怕患者会死的更快。
所有人屏住的那口气,是看分离钳需细致再细致的动作。
明星医生的团队和普通医生的区别在这里了。
瞧瞧之前那台手术做肝脏肿瘤的,一样涉及肝门分离。可人家做出来的是没有这个好看。
原因在哪里?
连外行的摄影师都能感觉得到,把直播画面直接定在了腹腔镜监控器上不动了。因为人家扶镜手给的腹腔镜手术视野角度已经很好了,外行的摄影师再去乱切镜头焦距反而没有内行的外科医生做的妙。
“这个扶镜手的光源打得很溜的。”
【1033】罕见病
有大佬坦言了。
“角度也取得好,我们能看得一目了然。”
直播手术,不是一般手术,不止要让主刀看清楚也需要让观众们能看得明白清晰。想想主刀是一个团队的医生,导致扶镜手随意切一下镜头主刀哪怕看不清也能根据术前琢磨到的患者情况来意会,可观众不一样,没主刀了解情况,只能是现场边看边知晓。
扶镜手的重要性再次被体现出来了。
这个扶镜手看来不止动作流畅,技术玩得娴熟,应是中高水平了。
其他医院的医生登时明白了:“嗯嗯。”
陶智杰为什么会让一个比较罕见的女医生进入自己的团队了,不就是因为这样。外科其实并不排除女医生,只要女医生技术水平超人体力够棒,没人有空闲去说三道四。
这帮人的沉默和叹服,证实了小谢同学做到了用实力说话,各种莫名其妙的猜疑声自然消失。
布幕上的手术画面定位在了下腔静脉,所有人清晰可见那里的病灶区域了。
鲁老师轻轻地咳咳两声嗓子,说:“这样看,是原发性下腔静脉肿瘤了。”
姜明珠把自己带来的保温杯递过去给老师。
“不用。”鲁老师摆下手,估计是没什么心情喝水。
目前的手术探查结果不是理想状态,不是啥事都没有,因而没有人心情会好。
不是转移瘤栓,是极为罕见的原发性下腔静脉肿瘤。这种疾病据说恶性占了大多数,最常见的是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
PIVCLMS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和转移癌没什么区别的,同样预后很差。而且化疗等方法对其效果甚微,想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只能尽可能采取外科手术。
偏偏,不说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方式都很难完成这样的手术。
回溯PIVCLMS的起源是在下腔静脉IVC壁的平滑肌。因此下腔静脉静脉壁薄,不能剥离肿瘤,只能行切除术,切除范围需要包括到肿瘤侵犯的下腔静脉、肝脏、肾脏、周围淋巴等组织。
是不是只看这个病涉及到的范围,都能感觉得目前的这个手术超难做了。
毕竟下腔静脉是人体大静脉,在解剖学上本就超长度,若里头长了肿瘤按照专科划分,不得多个外科专科。
有医生根据这个病将下腔静脉由下到上可以分为四段来理论。
第一段到肾静脉平面,第二段从深静脉开口至第三肝门,第三段从第三肝门到膈肌平面,第四段为膈上段到右心房。第一段属于泌尿外科范畴了,第二段可能涉及泌尿外科和肝胆外科。以此类推,第三段主要是肝胆外科的事了,第四段是要心胸外科出手了。
回到目前的手术病例,从ct造影结果显示,再加上患者明显的布加综合征,肿瘤梗阻主要发生在下腔静脉第三段了,因此由肝胆外科来负责。
肝胆外科医生此时要在探查术中进一步明确肿瘤只是在静脉内生长,或是长出静脉外,或是两者皆有。
【1034】关心徒弟的老师
如果肿瘤仅在静脉腔内生长的话,无疑是最好的结果,皆大欢喜,外科医生只需把下腔静脉那部分切除即可。
切除的话一样有多种术式,像肿瘤体积够足够小,可以做部分静脉的楔形切除,用人工血管片补补切除的部分。切的长度若是太长,补不上了只能用自身血管或是人工血管来做移植。
其中用自身血管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因为下腔静脉太粗,人体内很难再找到类似的血管来补,导致术后容易发生移植的血管太细不能满足人体要求继而造成其它并发症产生。
眼前这个肿瘤小吗?肯定不小,患者都有布加综合征,显而易见肿瘤大到阻塞到肝门了。
手术的探查术到了决定患者生死的这一步,需要查探肝静脉是什么情况。如果肿瘤只是堵塞了肝静脉开口,手术可以做,只需要小心切掉这段。如果肿瘤是浸润到肝静脉开口,从理论上来讲外科手术基本是没法切除彻底了,相当于不用做这个手术了。
鲁老师的呼吸加深加快。
“可能没有浸润,只是堵塞。”于学贤说道。
由他一个内科的看着手术画面来说这个判断,外科的人都知道他是基于感情发表言论,主要是顾及在场鲁老师的心态。
接到四周人的目光,于学贤故意说道:“我可以跟你们赌一赌的。”
朱会苍听了撇下嘴巴说他,没人会和他赌这事儿。因为赌赢了,没人会高兴。赌输了,没意义。
“你说你们心胸外准备做些什么?”于学贤重新拉着他询问手术计划,试图转移老师的注意力。
“要在下腔静脉上动手脚,关系到右心房,肯定需要联系上我们心胸外。”朱会苍的口气理所当然又很自满。外科手术动一刀牵动全身,其中决定人生命中枢的心脏和大脑是关键,分属两大专科谁也跑不掉。
“不是,我问的是,刚开始那个TEE你们科医生具体要怎么用。”于学贤说。
这个问题要把朱会苍问倒。按照原来傅昕恒拟定的手术计划来说,据他们科里同事所知,计划里没有这个东西。
后排普外二的人一样在思索这个问题。
“上次她没有说过这个。”施旭记得上回谢婉莹给他们介绍时并没有提及到TEE。恰好她那人不像是会在讨论病例时把话隐藏起来的人,一根筋的性格是有话会直言。
“不排除后面发生什么事情让她想起了这个。”谭克林在许久的沉默中吐出了声音,嗓音一如往常带了点薄冷的气息,专业肃冷。
其他人见他总算是开口说话了,齐齐在心头刷过一道:这人果然是关心自己的得意门徒,听到和谢婉莹有关的重要话题突然开声。
是发生什么事让谢婉莹想起TEE了。
谢婉莹是想起自己姥爷了。TEE是她事先计划过的,过两年等自己成了执业医师要给姥爷做的检查。
由于阳阳妈妈不像她姥爷病情很隐匿,因此一开始她没有想到运用到这个检查。
【1035】争执不休
之后考虑到手术一些要点想着尝试拿它来用,肯定是要发挥它在术中的作用而不是发挥术前检查的作用,和她姥爷性质不同。
要说这个病例当初放在肝胆外会议上汤主任拍了板,可最终这个手术能不能做,施旭和谭克林在回去的路上是持保守意见的。有决心是好事,但是论到真正下手肯定不容易,或许再次讨论的时候会选择放弃。
这样的手术需要讨论多次的。
难道他们肝胆外的找到了新的突破点是由于这个TEE?
讨论声从国协人坐着的角落扩展到了交流会讲座全场嘉宾。
“现在确定了是这个病,他们用TEE做这种手术的术中监测肯定与这个患者的心血管情况有点关系,具体他们要怎么做的话——”
由于从未见过这样的术中运用,台下的医生们的发言均趋向越发严谨。同时充分说明这个东西是引起同行们的高度兴趣。
会场情绪高涨一波,主讲人继续缄默。
事实上那会儿谢婉莹给鲁老师只是简单介绍并未详细谈及如何运用在手术中,邱瑞云脑子始终懵着的,早汗流浃背了。
郭宜平和科里同事终于连上了通讯说话。
在手术间里,贺久亮代替陶智杰和他们沟通,听见问题答道:“是,你们走了以后,主刀决定临时加上的。”
“根据谢婉莹的建议吗?”
“对,陶老师和傅医生接纳了她的提议。”
“现在我们演讲要怎么说?”郭宜平问,只看站在台上的邱瑞云好像死掉了的面部表情。
说到这事,贺久亮必须坦白后续他们不知情的细节:“宋学霖昨天开会时只写了纸条没讲。”
坑他的是同校师弟。邱瑞云秒懂。
“你们不好讲,等陶老师过去问答环节的时候再回答他们吧。”贺久亮给他们想了个法子。
暂且只好这样做了。
台上主讲人铁了心先打哑谜。台下的同行们只能凭各自本事去思考手术画面了。
“他们有打算要建立体外循环吗?”
做过类似手术的医生们固然没用腹腔镜做的传统手术,但是均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医生们要做出的选择是一样的,必须决定是否建立体外循环。
对此各种研究的论文早有登上医学期刊,业内是争执不休各执一词。
建立体外循环有益处。以往做过这类手术的医生们的经验是,做深低温麻醉,等血循环停止做切开的话可以做到无血切除。这个对布加综合征患者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他们好像没有这个计划。想要建立体外循环的话,至少得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有经验的医生从手术画面对手术团队的未来行为进行了预判。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预估他们不太好动手。布加综合征这个病,有个特点,起病是较为缓慢的,患者的典型症状出来以后,侧支循环全部建立起来了,各种周旁的血管流量会非常丰富,一旦不小心出血会异常恐怖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手术团队最终情愿选择建立体外循环。所以,这和是不是PIVCLMS关系还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