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文阅读

作者:肥妈向善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736】大佬的行医准则

    早知道什么都不说了直接麻了,张庭海内心里骂骂咧咧,对赵同学指着谢同学说:“你是男生,比她胆子还小吗?”

    赵兆伟委屈到想哭了:“她没有做手术。”

    “我可以和你打赌,她要是做手术,绝对一点都不怕。”张庭海笃定谢婉莹不是女孩子是女汉子。

    被张医生说她好像粗壮如男孩,谢婉莹笑笑,完全不介意。

    其他人望望她这个表情,心头一叹。

    曹勇的手伸了过去,在她肩头上拍了拍,想再摸下她脑袋了:怎么回事?这颗脑袋长得这么出奇的勇敢的?哪有人会不怕动手术的。

    手术室门口再走进来几个人,这回来的是主刀和助手了。

    领人走到手术床的床头,陶智杰查问病人状态,温和的声音关心地问赵同学:“感觉怎样?”

    经过曹师兄的解释,赵兆伟心里想明白了。这尊佛确实不需要收治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病人,于是点了头说:“嗯。我相信你们的。”

    相信他。赵老的孙子算是第一次对他说出这句话。陶智杰的眼里似划过了意外。

    “你为什么给我治病?真不是因为我爷爷的关系吗?”赵兆伟想了想,哪怕自己要死了,也想搞清楚这尊佛的疑惑。

    “你在我这里第一次发现,我是你的首诊医生。”陶智杰说道,语气老平静了。

    周围的人听完包括赵兆伟在内,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了:天,原来这尊佛的脑子想事情是如此简单的吗?

    首诊负责制。如果病人自己不去找其他医生,病情不需要转去其它医院或专科治疗,按照病人病情的需要,确实陶智杰是需要对他的病情负责到底的。

    赵兆伟挠挠头,自己和大佬的差距是在这里了吗?无论曹师兄说的和这尊佛说的话行的事,全是牢记行医准则,不会受私人情绪影响。

    做医生,讲的是最理智。

    “放心了。”陶智杰观察他表情是放心了,开始给他提出要求了,“你要对自己治好病有信心。”

    “我信心本来就有的。”赵兆伟给自己壮胆,理直气壮地说,“我认为我能活到上百岁。”

    “上百岁?”张庭海忍不住疯狂吐槽,斜眼蔑视下赵同学,“刚听说要麻醉,心跳马上跳到一百一。你确定你是要跳一百一的心跳还是要活一百岁?”

    “我,这——”赵兆伟扯着嘴角万般无奈,他自己的心跳控制不了啊。

    心电监护仪上的心律曲线是嘀嘀嘀的响。

    医生们集体聚焦他过快的心跳声。

    “来,吞吞口水。”张庭海指导下赵同学如何减慢心跳。

    赵兆伟使劲儿吞吞口水。

    班长岳文同想到同学们的叮嘱,伸出自己的手给赵同学握着。

    嘀嘀嘀,心电监护仪继续发出了连续心跳过快的警报声。

    这些措施一点用都没用反而加快患者心跳。

    全部人内心里要翻白眼了。

    哎,这个胆小鬼!赶紧麻吧,没法的了。张庭海作为麻醉医生,当机立断。

【737】比平日紧张的手术

    等助手备好了气管插管等物品,他动作麻利地把异丙酚静悄悄推进了赵同学的静脉里头。

    怎回事,眼皮往下垂了。赵兆伟吓到嘴用力地嘟:哪个王八蛋趁他不注意给他推麻药了。

    短效麻药起效很迅速,不到几秒钟患者的眼皮闭上了。

    为了防止麻醉后患者误吸,要以最快速度进行插管。张庭海放下注射器快步走到手术床的床头,在准备好的椅子一坐,嗖嗖戴好手套,开始操作。

    助手给他递上喉镜,他熟练的动作快得像飞,按病人的额头让病人后仰头,掰开病人的口,喉镜放进去。对准喉镜的镜片,眼镜后他一双小眼睛眼神锐利地扫视患者的声门解剖位置。右手再接过助手递上来的气管导管。

    紧接,一定弯度的气管导管按照舒适的角度从进入患者嘴巴进入后,顺溜一下通过声门,最终安放在了气管内。

    全程导管入气管好比泥鳅入海,一点障碍都没有。麻醉医生操作之快之顺,堪称技术大佬的标准示范。众人心里头只能叹一声:惊艳极了。

    张庭海这家伙,有时候说话唐突,很容易引起他人反感要吵架,因此一般人都不喜欢他。可人家的技术真是没得说,一流一流的。

    外科医生对这种麻醉医生只能又爱又恨的。当然,且有个例外的在这里。

    弄完病人,张庭海回头向谢婉莹扫一眼:与他预计的没错,只见谢婉莹的双眼炯炯放光是把他刚才的动作偷偷地全记脑海里去了。

    病人麻醉做好了,轮到外科医生上台了。

    何光佑和贺久亮作为助手先洗好手进来,给病人做手术区域皮肤消毒,再铺单。

    期间,陶智杰穿上了手术衣,重大手术肯定要他自己主刀。几个住院医生和宋学霖在旁待命。谢婉莹和岳文同偷偷摸摸地站在角落里,只要主刀没叫走,他们肯定想在这里看完同学的手术。

    坐在了板凳上记录麻醉数据,张庭海扫了眼站在手术床头的曹勇,心想:这人居然也没走?而且,陶智杰竟然一样没有叫他走?

    曹勇的表情在手术开始的这一刻显得较为沉默。

    手术开始了。

    “刀。”陶智杰发出了第一句手术指示。

    器械护士呼吸稍紧,递给他手术刀时有点紧张,可能是感觉到了他今时的表现和平日不一样。

    无影灯下,那锋利的手术刀尖在病人腹部划过,血滴冒出,纱块压血。

    主刀和助手的动作均十分迅速果断,和这个手术小组以前的手术风格迥然不同。叫熟知他们的人都感到很意外了。

    砰砰砰,其他人的心头和器械护士有些慌了。主刀的不同态度,代表了今天这台手术唯恐是不容易了。

    紧急探查手术,非拟定计划好安排的手术,相当于是在医生的意料之外发生,比平日里紧张是必须的。所以,当手术室外突然传来一声:“陶医生。”

    手术间内绷起来的气息快拉成条直线了。

【738】你是一名外科医生吗

    走廊里头响起啪啦啪啦手术室拖鞋跑步的声音,不会儿,两鬓斑白的赵华明出现在了门口。眼瞳缩紧了,见清楚了是孙子躺在手术台上,赵华明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

    麻醉了的病人心跳稳定,其他人的心跳不稳定了,想都清楚赵华明出现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一双双目光望向了主刀。

    陶智杰的双手飞快地操作,节奏顺畅,口罩外的额眉处平平静静的。

    几个助手跟随他的节奏做事,没人扭头去看赵华明。很显然,主刀不允许。

    “陶,陶医生——”赵华明迟疑地挤出声音,接下来要说什么俨然他自己茫然的,否则早就跑回医院和陶智杰说清楚了。

    大喊大叫让陶智杰停止给他孙子做手术?他儿媳妇签的手术同意书,他凭什么叫停?

    再有,是病人自己同意要做这个手术,病人把自己的性命交托给医生。如果医生因为别人阻拦而不做手术了,相当于辜负了病人最重要的信赖,能叫做医生吗?

    “请赵教授去医生办公室等!”陶智杰温温的声音,言辞却冷成一抹冰,下达的是当场逐客令。

    “陶医生,我。”赵华明努力地说话,试图让自己留下来。

    “人呢?”何光佑代主刀喊话了。

    显然赵华明在这里再呆上一秒钟都可能直接晕过去。手术医生有责任不让这种状况发生威胁到手术的进行。

    巡回护士立马打了电话通知同事过来帮忙。

    有人迅速跑过来了,拉赵华明走:“赵老,您放心,您看看,不止陶医生在,曹医生也在的。”

    曹勇?赵华明的目光落在了曹勇的脸上,眼里不仅有错愕,也有一点点忌惮?

    曹勇回头缓慢地扫了一眼他脸上,眉宇揪了下。

    场内所有年轻医生看见了曹勇这道眼神,紧接看到了赵华明两腿差点跪地爬不起来了。

    谢婉莹的心头咚咚两下,心脏抓紧了:曹师兄这个表情她没见过,好严厉,严厉到深透进任何一名医生的心底深处。

    “你还是一名外科医生吗?”曹勇问赵华明。

    赵华明的嘴抖了下:“是——”

    “既然是,你流什么汗?”

    赵华明的手掌心伸到自己脸上一摸,掌心抹下来全是粘粘乎乎的汗珠。

    “去洗脸。又不是不让你看了。”曹勇平静地说完这些话,转回身去。

    手术间里需要肃静,而不是任何争吵。

    对,去洗脸。赵华明的脑袋因为他这句话仿佛清醒了,回转身走开。

    手术间门哗,关紧了。

    宛如刚才没有任何事发生过。

    穿刺孔打好了,腹腔镜进入患者体内,要先检查患者的肝脏及其四周相邻器官组织的情况。

    所有眼睛的视线聚焦在了监控器上面。医生们专业的审视中,有思索,有焦虑,有担心。

    同其他人一块望着监控器,岳文同突然发觉身边的谢婉莹没在看监控器。

    谢婉莹的双眼先落去了患者皮肤上那几个主刀打的穿刺孔位置了。

    她为什么和其他人关注点不一样?岳文同疑问。

【739】估计最坏的结果了

    谢婉莹心里是在琢磨,这几个穿刺孔位置有些特别,和平常的手术打孔定位略有差别。表现在,至少有三个穿刺孔在肋缘下形成了一条直线。

    如果她预测没错,会不会主刀陶师兄是为了方便转开腹手术,特意这样打的穿刺孔,到时候转开腹时可以沿这条直线一刀切。

    陶师兄是心思慎密,先预防着了,足以说明赵同学这个情况陶师兄恐怕也不太看好。

    一抹严峻就此划过了她脸上。

    岳文同考虑她看出了什么时,术台上有医生说话了:“肝脏的颜色变了。”

    见是作为一助的何光佑在给主刀发出建议声了。

    监控器画面上展露出了患者腹腔内比较清楚的肝脏实际情况。

    正常的肝脏血运丰富,颜色为深红到酱紫。腹腔镜检查显示,患者的肝脏实际上颜色变浅了。局部像部分肝硬化趋向,这和大家之前推断的轻微可逆脂肪肝有巨大差别。

    “不是脂肪肝吗?”龚翔斌贴在邱瑞云他们两人耳朵边说。

    “如果不是,会是怎么回事?”不爱说话的郭宜平对患者的病情预期显出相当的忧愁了。

    “肝脓肿,肯定有感染。”邱瑞云的手捏捏下巴,“至于是什么感染——”

    一帮医生只差把最坏的那个结果脱口而出。总得有人做这个“坏人”吧。于是,贺久亮开声说:“我认为我们可能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了。患者有可能是肝内胆汁瘀积型。是这个病,不排除患者的肝细胞自身发生了问题。而且他是慢性,预后会比我们预计的任何情况糟糕。”

    超级大冰水啪,浇到了所有人心头上。

    胆汁瘀积是一种综合症,病因复杂,至今医学家在这个病上有很多没能破解的难点谜题。

    这个病有个很特别的地方,慢性比急性更叫医生感到棘手难处理。

    急性病因相对容易追查,只要不是肝细胞自身的起因,算是比较好。

    慢性的话,隐匿,发展慢,等病人自己或是医生察觉时,病情到了一定阶段容易转为重型肝炎和肝硬化,预后很差。病因常定义为肝细胞自身代谢问题,基本无解,没药可治。唯一的解决途径可能只剩下:换肝。

    “幸好做了手术探查。”一帮医生现在感到幸运了。再拖一拖,真这个病的话,可能赵兆伟会突然恶化成急性肝衰竭死亡了。所以说,有时候ct等辅佐检查查不出病因的情况下,最好是手术探查患者体内的实际情况。

    直视无论如何都强过盲猜,这是外科学最重要的意义了。

    “做个切片,如果确定是肝细胞问题的话,需要和病人家属讨论做肝移植。”何光佑道,俨然他这是从慢吞的前辈变成勇敢积极的急性子前辈了,巴不得马上给赵同学换肝了。

    赵同学的这个肝,真的废了吗?

    嘀嘀,嘀嘀,病人的心律有微微的起伏波动,好像听见了什么话。

    张庭海给病人的麻醉剂量调整调整。

    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常用的有镇静剂、肌松药、止痛药。

【740】同学要怎么办

    几种麻醉药物经常联合使用,所以有可能我们看到一个病人眼皮闭上是睡着了,可其实他意识是清醒的,更有不知道疼但知道医生在他身体上做了什么的。后者对病人术后的心理伤害不言而喻。

    怎么知道这几种药物的配合使用合理规范达到最佳效果。主要看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经验和专业程度了。

    现在,张庭海给病人调完剂量,病人的心跳稳下来了。

    腹腔镜继续在病人体内游走检查。几个外科医生才敢继续开声说话。

    “要肝移植的话,只能他家属捐肝了。”龚翔斌说。相信赵家人肯定集体愿意积极救这个孙子的。因此排除了肝源没有这个最难解的问题。

    听到几个老师这个话,岳文同抬起的右手在额角上擦一把。

    哪里是肝移植有无肝源的问题。老师们可能不是医学生了忘记了他们的感受。赵兆伟若做了肝移植今后怕是没医院要的了,以后当不了医生。这结果糟糕透顶,只怕一年国协没几例这样的事发生。国协医生全国顶尖的,术前判断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准确率。能在术台上被国协医生宣判束手无策的病人等于说命悬。

    外面同学们在等好消息。岳文同想到这,心头更泼啦泼啦地凉了。

    怎么和班上其他同学说?怎么给辅导员打报告?等赵兆伟醒来后,全班人要怎么面对赵兆伟?

    心头慌得一匹了,岳文同突然扭个头,两束目光落在谢婉莹身上。

    “你怎么想的?”

    班长问她?谢婉莹诧异地看回班长脸上:同是实习生,班长为什么问她意见?

    岳文同的视线停驻在她脸上没动,肯定自己的问话不是无意识瞎说。

    是她率先向主治医生提出手术探查,必定深思熟虑过,否则说服不了一帮老师的。

    班长的眼神里一抹浓浓的担忧之情。性格闷葫芦不爱说话,但班长不是个冷心肠的人。

    “班长,请放心。”谢婉莹的音量放低避免影响到手术,咬字清楚地说道,“主刀在仔细观察寻找切入口了。我相信,师兄最坏的打算不过可能在他肝脏上切一刀取石。现在最大的问题应该是胆道镜究竟能不能深达肝脏较深的位置清除阻碍。所以,主刀要先观察清楚。”

    “这是你们小组术前讨论的结果吗?”岳文同质疑道,她说的话和何光佑他们说的太不一样叫人怀疑他们是否讨论过手术。

    “我们是经过术前讨论,怀疑过多种可能性。”谢婉莹耐心解释,“其中宋医生提议过,一定要查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广泛的肝脓肿。这点共识,我和赵兆伟一样有。基于这做的手术探查,所以各种结果不属于意料之外。”

    “不是查出结果了吗?”岳文同指着何光佑他们说的话,“这个结果你们讨论过怎么处理吗?只有肝移植?”

    “结果出来了吗?”谢婉莹反问他一声,“胆汁淤积症的病因相当复杂,遗传因素,代谢紊乱,吃错药物,太多原因。只是局部的胆汁淤积或是全面的胆汁淤积,需要更全面的观察。主刀并没有观察完整个肝脏。下结论不可能快的。按照开始的腹腔镜检查来判断,肝脏不是遍体浅红,不属于肝硬化,更偏向是宋医生说的,可能病变在右肝。”

【741】医生的耐心至关重要

    通过她的话,岳文同发现自己是过于焦急了。

    “班长,有陶师兄在,不怕的。”谢婉莹再安抚下班长。

    “我知道,他慢性子——”最后面三个字岳文同不敢吐出声音,可事实上,谁都知道陶智杰好像做事很慢。

    站在术台上的陶智杰,一双视线像密集的针眼,在监控器上扫描来扫描去,别人扫一遍他可能会扫到一百遍。

    和普外二的人是两个极端。

    莫怪,普外二的人知道他强,却不喜欢和他在一块。和高钊诚说的一样,喜欢他的人会很喜欢,不太喜欢他的人怎么都不会喜欢的。完全是性格不合的人永远不可能合拍。

    陶师兄真是慢性子吗?听到班长这个话,谢婉莹是意外。看来班长没接触过陶师兄所以比较听信他人的话。

    “陶师兄他不是慢性子。”谢婉莹很肯定地给师兄澄清,“他是遇急则急,遇慢则慢。像一开始,他知道赵兆伟的病不简单,马上叫住院,是很急吧。哪里是慢性子。不明病因的手术探查却是非常需要医生的耐心。不是所有医生有陶师兄的耐心。所以曹师兄朱师兄全说陶师兄给赵兆伟做主治医生是赵兆伟幸运,不是乱说的。”

    并非所有医生都有耐心。岳文同想起自己妈妈当初被误诊的事情,同样的技术大佬,人家没细看直接判了他妈妈死刑。陶师兄的“慢性子”真就是病人的幸运了。

    再看手术间里安静,谁说话要主刀允许的。他们两人叽叽咕咕哪怕再小声,如果陶智杰不爽早叫他们两人滚出去了。相当于说,他们两人说的话这里每个人都听进去了。

    私底下,曹勇和朱会苍竟然都为陶智杰站台。在现场每个听说过闹翻传闻的人估计心里都惊讶不小了。

    每个人暗地里瞧瞧陶智杰的脸,再瞧瞧床头的曹勇。一个在用心在做手术,一个在盯着麻醉机,心无旁骛仿佛什么都没听见。也没人敢出句声质疑是怎么回事了。

    手术进行到了关键阶段。

    “准备胆道镜。”陶智杰发出了重要指示,俨然他是要把病人的肝脏彻查到底了。

    所有人能感觉到了他坚定的决意,和谢婉莹说的一样。

    “你做肝吊。”陶智杰指示何光佑一助,同时将自己手里探查的腹腔镜给了贺久亮。

    这头护士准备胆道镜设备了。

    助手悬吊肝脏,这是因为胆总管隐藏在肝脏下方,需要把肝脏部分地方拉起来才能暴露出下方的胆总管,方便主刀的刀子在胆总管下手。

    操作手术器械,何光佑小心翼翼悬吊起了部分肝脏外缘。

    主刀的超声刀进入了患者腹腔内,切分了小网膜。

    再用手术剪在胆总管剪开个口子,约7mm待放入胆道镜进入胆总管进行探查。

    成人标准胆总管直径是5mm,纤维胆道镜外经必定要小于5mm,是非常细软的电子检查设备。头部有单旋转按钮可以调节光源方向,再有小按钮调节焦距。精细电子仪器需要小心轻柔操作。护士拿的时候都异常小心。

【742】发现了问题

    胆道镜准备完毕,通过特殊套管进入腹腔,再通过胆总管切口进入胆总管。打开胆道镜光源,连接的电子显示屏上出现了患者胆总管里头的情况。

    人体的各种管道在光学镜下显示出来是一个腔,放大了看,是像洞穴一样的景观。

    类比肠镜的肠道检查,医生主要透过胆道镜观察胆管内管壁及管腔内的各种内容物。里头不止有可能存在的胆结石,有人体肝脏正常分泌的胆汁,和不排除的各种增生物包括肿瘤。

    手术医生用调节焦距的方式以及胆道镜光源的方向来操控胆道镜进行检查,这和腹腔镜的检查操作是大同小异的。

    不同点在于,腹腔镜有几个人配合操作而胆道镜只有一条管是单人操作。

    一旦胆道镜检查出了异常,需要下一步操作时,不像腹腔镜有助手可以协作处理,只能是一个人医生继续单干。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医生要修成正果需要学习的技能数量超乎普通人的想象。医学技术的发展让传统外科医生要掌握的高科技设备使用越来越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没有其它管道,医生若要使用其它器械操作,只能继续通过同一条胆道镜管子。比如从胆道镜头部上的另一个孔插入取石蓝,从光影所在的末端伸出来网住结石后拖出胆道。如需要碎石可用超声波。连接冲洗管可以用盐水灌洗冲刷出管道内的残余小结石。

    这些操作可以想见比肠镜胃镜困难,因为胆道管腔小啊。若到了胆道末端胆道镜都没法作用的地方,只能外科切了。

    众人的目光焦点早在从胆道镜开始时,从腹腔镜监控器画面离开落到了胆道镜的电子显示屏上。

    伴随光源在患者胆道镜内的照射,人们可以看见胆道内相对比较光滑的内壁,以及突然出现的黄白色絮状物。这个是什么?是患者体内长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吗?

    “这个应该是彗星征了。”

    一群医生议论着:带状漂浮的东西仿佛从管壁上长出来,头小尾大,形状像彗星因此叫做彗星征。

    “有慧星征出现,说明结石在后面的狭窄口处了。”医生们做出推断。

    彗星征由国内的医生首先发现,其意义是可以让胆道镜继续从“彗星”的根部寻找,一般能发现狭窄的胆管开口,后面必有胆结石或是蛔虫等堵塞物。这个“彗星”实际上是胆汁遇到堵塞物从狭窄处喷出来到宽敞处所形成。肝管偏小,胆管偏大,前者喷到后者,堵塞物常生在肝管。

    发现慧星征,等于说发现结石所在了。接下来,用胆道镜取出结石,排除胆道梗阻,患者的黄疸可能就此痊愈。然而要彻底根治的话,必须搞清楚患者为什么会长结石。

    只是单纯的饮食问题吗?或是肝细胞自身代谢有问题了?或是其它缘故导致?

    在这个关键选择题上,何光佑他们提出了肝细胞问题想的原因肯定“不是胆结石引起的胆道梗阻”。

【743】难题出现了

    理由基于发现的胆管结石均很小,无论是胆道镜或是b超ct显示是一致的。小结石不至于引起严重的胆汁淤积导致全身黄疸。

    胆道镜继续深入到肝管里头,进一步确认是否何光佑他们的结论是正确的。

    光源旋转多方位照着患者体内的右肝管,一粒粒胆结石,叫人看着触目惊心,密密麻麻分布于肝管内,把胆腔塞成了密不通风,胆汁哪有可能继续这样的管道内通畅流过。

    吓!所有人看到这样的实际景象不得大吃一惊。

    “看来真有可能是胆结石导致的。”何光佑和贺久亮承认这点时,语气里很是感慨。只能说,人体太神秘了,经常出现例外的景象打翻医生原有的认知。现在,大结石才会导致黄疸的通常定义,是要被赵兆伟这个特殊病例打破了。小结石完全也有可能变成威胁患者性命的大杀手。

    “为什么结石都是小的不是大的?”

    “如果是胆汁成分异常,或是饮食摄入问题,不太可能全是小结石而没有一颗大结石,太奇怪。”

    “蛔虫卵有没有?好像没发现?”

    “最奇怪的是,大结石是横塞住胆管所以可能不动,小结石不是,肝管的口往下开的,小结石应该会因为重力往下掉,怎么会塞在一起了。”

    “小宋不是说过什么夹角问题吗?”

    一帮人想起了宋学霖之前说的话,好像有道理。

    右肝管和左肝管的夹角不对,导致了胆汁逆流了,所以哪怕结石小,胆汁逆流只能是往回走了,产生的结石越来越多,胆汁排不出来了,最终全身黄疸出现。

    “夹角要怎么看?”

    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时,所有人突然意识到了这才是最难解决的难题。

    人体是三维的,里头的所有器官组织全是三维的,彼此的联系全是三维的。医生要想,只能想三维结构,不可能说想个二维的。所以宋学霖说的夹角问题,必然是三维世界里的夹角。

    相当于要做一道最复杂的几何数学题。

    外科医生望着显示屏里的画面发呆了。有的摸起了额头,巴不得让自己的脑子转快一点。

    麻醉医生和护士往外科他们的方向望一眼,缩回头去:绝对不凑这个热闹,太难想了。

    现场每个人的表情说明了大部分医生只能是对此举手投降。不怪医生,这种问题只有数学天才能在短时间内想像出来。所以,各种辅佐医生工作的东西时常因为实际需要被发明出来。

    像胆道镜腹腔镜属于医疗器械类,相当于医生的手。曹勇之前教她的三维建模软件,可以认为是辅佐医生思维的另一台大脑了,在医生给患者进行的手术路径规划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是辅助工具只是辅助,最终要靠回医生自己。器械可能会用不上,三维建模可能会出错。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不给清,而是要搞清楚为什么患者有这么多小结石存在着,否则清楚完结石患者今后继续复发,手术做了等于没意思。

    所有人苦思冥想时,只见是胆道镜进入肝内胆管探查后不动了。

【744】领导来巡视了

    俨然主刀一样陷入了思维僵局,麻烦了。

    调整下状态后,胆道镜往后撤了下,撤到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处似乎想重新尝试观察夹角问题。

    和大家预想的一样,只从内部观察,很难计算出夹角有什么问题。光源照来照去,貌似没有照出什么夹角问题。

    找不到任何突破口,一帮医生感觉要想疯了。

    “是不右肝管可能比左肝管看起来小一些?”贺久亮努力寻找出点岔子。

    其他人纷纷应同:“如果是这样的话,说明是他右肝管是天生狭窄。”

    “不对,如果只是右肝管出现问题,为什么他左肝一样有脓肿和结石?”

    “小宋有没有说过他右肝管狭窄?”

    接到前辈们抛来的疑问,宋学霖一双褐眸显得比前辈们更困惑:“两边管径的相差数属于不需计入的合理生理偏差。”等于说,他从没说过也没觉得是这个问题。

    其他人嚼完他的学术话语,受到了严重打击。剔除了右肝管天生狭窄的理由,只得回到夹角问题。现在看,用胆道镜从内部观察是难以判断了,只能另想途径了。

    “我们是不是可以观察下胆汁的流出情况?”龚翔斌提出了一种臆想。

    如果亲眼看到胆汁在哪儿逆流的,肯定可以知道是什么夹角问题了。

    结果主刀却当机立断把胆道镜撤出来了。

    病人出现了黄疸,说明胆道梗阻导致胆汁分泌压力达到了极限值。肝细胞不会再向胆管分泌胆汁,相反,产生胆汁的活动在不会停止的状况下胆红素回流到血液中。要等胆汁出来观察是否有逆流迹象,估计手术中很难等到了。

    主刀的确是冷静在线的。撤出胆道镜是要从外部观察夹角。其他人考虑唯恐需要剖开肝脏才能理清楚关系,左右肝管均在肝脏内部。

    切开肝脏对患者是个大损伤,只是检查而已没到这个必要。如果切了发现不是怎么办。

    探查手术进行到现在,过去整整一个半钟头了。

    浓密的焦虑感散布在所有人心头。突破点是在哪。

    此时有两人的脚步声向手术间走回来。

    “赵老,自己科室医生做的手术,不需过度担忧。”说话带着大将风范是汤主任。

    手术室里的年轻医生们站直了身板:领导来巡查了。

    汤主任和赵华明并肩站立在了手术间门口。

    “情况看来还行。”汤主任观察手术进行的情况说。

    “行吗?”赵华明有气无力地问,不怎么抱大希望。

    “是胆结石的话,清除掉可以去掉黄疸了。总比什么奇奇怪怪的肝细胞自身疾病好。”汤主任说。这句话,相当于泄漏出他和陶智杰讨论过病例。

    赵华明惊讶道:“你们商量过?”

    “你孙子我们能不关心,能不尽全力给他治?你顾虑的我们一样会想到。”汤主任说这话时批评他不够冷静了。

    显然科室里所有名医给他孙子把过病情,自己查资料没能查出个所以然,赵华明没法不忧心忡忡:“只能说明他这个病是古怪。”

【745】谢医生过去看看

    “古怪不怕,不是在找病因了吗?”汤主任拍拍他肩头要他有信心一点,“知道你心疼孙子,所以我们想来想去,让陶医生来做这个手术最合适,因为他最稳。”

    “我没怀疑过陶医生的能力。”赵华明说。

    “外科有这个好处,外面查不到,直接剖开来查,肯定可以找到原因的。”汤主任对外科手术刀信心十足。

    赵华明听着他这话心头“咯噔”:所以他情愿把孙子交给陶智杰。陶智杰至少不会像汤主任爽到要切就切。

    “怕是我主刀是不是?”发现他这个眼神,汤主任两只手插在腰上大笑。

    赵华明擦擦汗。

    汤主任转头,审视底下人工作,突然发现个意外人物,喊:“曹医生也在吗?”

    曹勇向对方点个头:“汤主任,他辅导员出差了,我代替任崇达来看看。”

    汤主任明白了。

    “哎,怎么换人上去了?”赵华明发现手术成员要调整,紧张道。

    根据主刀的指示,穿上手术衣的宋学霖站在了一助位置上代替了何光佑。

    同时负责拎笔记本的邱瑞云将电脑搁到了旁边的台上,打开。

    “谢医生过去看看。”手里忙其它操作,陶智杰快言快语和小师妹说。

    谢医生?

    现场只有一个姓谢的,是个实习生。

    所有人唰,目光落给了谢婉莹。

    说明她刚才一路在手术室里冷静的表现通过师兄的观察考验期了,给她帮忙的机会了。谢婉莹答了句“是”,快步走到电脑面前。

    “你知道这个软件吗?”邱瑞云打开电脑上的三维建模软件,问她。

    “知道。”

    “你有用过这个软件吗?”邱瑞云意外。据说普外二不用这个软件的。谭克林自己本人极少用何况是教她。每个外科有自己的特点,不是所有科室医生认为三维软件对自己的工作很重要。

    “中午在曹师兄家里学习过。”谢婉莹道出情况。

    除部分知情的,像护士和麻醉科的感觉是听见了一个爆炸性大新闻,一个个惊讶地望向了曹勇。

    曹勇大帅哥,万人迷,医院里出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单身汉的身份早就惹得所有人联想菲菲。结果曹勇请个女孩子到家里,不是请吃饭是教女孩子三维建模软件?

    一帮人脑子里对此相当困惑了。

    手术间里诡异的气氛让谢婉莹意识到自己话里的缺漏,神速给大家补充说明:“是很多人一块去曹师兄家里吃火锅,赵兆伟他们也在,大家一块顺便讨论学习医学问题。”

    医院里带学生的老师,有时候工作在医院里忙不完,让学生下属带资料上家里去,常有的事情不奇怪。

    众人听她这话脑补出曹勇在家里组织学术会议的场景。

    “曹医生在家都很努力。”汤主任夸赞道,医院里头号明星医师如此积极工作是该让大家学习。

    少部分知道内情的人不敢去看曹勇的面色,如果不是在手术中大概笑到肠子要抽筋了。

    曹勇站在床头背对所有人。自从小师妹开口第一句话起,他或许早预感到会是怎样的结果了。虽然这个场景再次超出了他对她的预估。

【746】终于上台了

    他这个神经外科专家也想知道她脑子怎长的了,怎能想出这么美丽的误会出来,让众人要把他曹勇捧上神坛去了。

    大家围观谢婉莹,瞧瞧她在医院大明星医师曹勇的指导下学成怎样。

    谢婉莹熟练地操作鼠标,操控三维软件上的肝脏模型。

    可见小师妹没有没有丢他这个明星老师的脸,不,是给他的脸再长光了。

    肝脏三维模型是陶智杰根据各项检查数值亲手建的,为的是术前分析病人的肝脏结构。现在用来对比术中结果。谢婉莹推测,陶师兄是认为腹腔镜和胆道镜探查显示患者肝脏结构初步和建模一致,疾病原因或许和肝脏结构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找了她再来分析下。

    为此她聚精会神在三维模型上继续详细分析,脑海里跟着有一颗肝脏的轮廓在旋转,细密的思维再一笔一笔在肝脏里头勾画出内部结构图。

    仅仅是这样是不够的。肝脏不是一个单独的器官,要和人体其它组织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体化。她需要再给肝脏四周画图,再构想出这颗肝脏在人体内正常生理活动的状况。

    “怎样?”陶智杰问,预估她想的时间差不多了。

    谢婉莹转身回答:“和师兄推测的一样,不是肝脏结构问题。”

    “是什么问题?”手术时间不能再浪费了,陶智杰要简单扼要的答案。

    “我给师兄指一下。”一两句话恐怕解释不明白而且自己需要在术中确定推测,谢婉莹说。

    “行,你上来,拿腹腔镜在里头指给我看。”陶智杰指示她上来拿腹腔镜。

    穿上手术衣,接过前辈手里的腹腔镜,谢婉莹没有一丝一毫的紧张。这感觉,她在普外二经历过多次了,相当老练了。

    肝胆外科的一帮前辈却有些紧张地盯住她的手,她来这个科是第一次上术台操作。

    监控器画面流动起来了。扶镜手姿势轻松自如。

    站在她对面的宋学霖一双猫眼在她脸上手上观察观察了:以她这个操作的熟练度,看似没有个一两年的术台锻炼不可能的。但是,记得前辈说过她只在其它科室实习了三个月。

    只能说明一件事,她干这活是有天赋!

    前辈们面面相觑起来:传闻谭克林有意认可她为自己的第一个首席女弟子,看来没假了。

    女医学生有得到普外科技术大佬的认可,超级不容易的,就没听说过有人能。谢婉莹算是历史上零的突破了。

    边操作,谢婉莹平静的声音给主刀的陶师兄发出指引了:“胆道镜内看不出夹角有问题,胆道内壁光滑,无增生物,更说明了这个夹角异常很可能不是通常定义的夹角异常。我想,宋医生的准确意思应该是指肝脏位置歪了。”

    歪?

    宋学霖放在她侧颜上的猫眼尖锐了:她这是洞察出了他自己都不太了解的某些推断?

    “小宋,你是这个意思吗?”何光佑在后面敲打宋学霖的背问。

    宋学霖说:“不是肝脏长歪了,左右肝没有比例不对,肝脏内部结构没有其它不对。她指的方向位置歪,是肝脏在体内的方位歪了。符合我说的夹角问题。”

【747】需要会诊了

    “这怎么可能?肝脏不是固定住的吗?”这个论断一下,宛如火苗点燃,外科医生群里炸锅了。

    肝脏这个器官,柔软脆弱。如果人体组织不把它固定住,人动一动,肝脏在人体腹腔内随之左右上下晃动撞来撞去,不需要多久自己先粉身碎骨了。

    为了不让肝脏乱动,人体自身结构想尽了法子。先是一层腹膜包裹腹腔内各重要器官,其中包括了肝脏。肝脏不是所有表面覆盖有腹膜的,像肝脏隔面后部与隔相近的区域,像胆囊窝、腔静脉窝、肝门处这些均没有腹膜覆盖。其余覆盖了腹膜,并且与其它临近器官形成多种皱壁,叫做韧带。

    可以想见,同样叫做韧带,肝脏的韧带和关节的韧带完全是两码事,只是层腹膜,但确确实实起到固定肝脏的作用。

    “他们两个说歪,是肝韧带出问题了吗?”

    “除非肝韧带出问题了,不然固定好的肝脏怎么可能歪。而且肝脏在肋骨后面,不可能说歪就歪的,被肋骨再加一层保护的。”

    “肝韧带是有可能出问题,比如腹壁松弛的人,肝脏会下移,会压迫到胆管,产生胆结石症。”

    “这么说真有可能腹膜出事了。”

    手术间里吃瓜的声音太大,被路过门外的人听见了,外头的人跟着议论他们肝胆外的手术了。

    “你们听见没有?肝胆外科的人在争吵肝脏是不是歪了。”

    “肝脏歪是我也没有听说过的。他们里头谁说的肝脏歪的?”

    “那两个才去他们肝胆外一个星期的新人说的歪。”

    “怪胎是吧?”

    不叫奇才天才叫怪胎了。

    “谁说的话?”龚翔斌第一个生气道,自己人说自己人可以,外面的人凭什么说他们自己的人哪怕是新人,不知道行业内规矩是不是。什么怪胎,组里这两个新人是他们一心想留下来的人才。

    “我听出来了,好像是泌尿外的人。”郭宜平道。

    “他们今天也有紧急手术?”邱瑞云摩拳擦掌,“我过去看一眼,看看他们组是不是一群怪嘴。”

    “主任在这里。”贺久亮提醒下他们三人。

    三个住院医师闭上了嘴。

    汤主任神色缄默,略显高深。

    何光佑告诉护士:“通知泌尿外的和心胸外的过来手术会诊。”

    “知道了,何医生。”护士转身打电话通知其它两个科室医生。

    接到了肝胆外科的急会诊通知,泌尿外科的人果然在手术室里有刚做完手术的,先顺个道过来瞧瞧怎回事了。

    “赵老。”戴眼镜的男医生文质彬彬带着男助手走进手术间,见到赵华明先走过去慰问。

    “你好,韦教授。”赵华明看到是泌尿外科里有名的专家韦天朗过来会诊,急忙起身道谢。

    韦教授拍拍赵华明的肩膊安慰完,走向术台,站到了陶智杰旁边。刚要张口问患者情况,低头扫眼到陶智杰的手里没有拿手术刀,一惊。

    陶智杰双手放在手术衣胸前的口袋里,是变成旁观了。

【748】她将会是一个了不起的医生

    只让两个新人上台,哪怕只是给病人做检查,向来被称为谨慎过度的陶智杰竟然能放心得下?

    腹腔镜只是检查也是需要很高的技巧的。一般主刀自己拿腹腔镜探查一遍,这样做到自己了然于胸,等手术期间再让助手接手腹腔镜做辅助。腹腔镜检查患者腹腔内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地方阻碍,是需要一助帮忙分离组织的。一助在检查时同样不可或缺很重要。

    皱了眉头,韦天朗担忧两个新人把手术搞到一塌糊涂然后找他们泌尿外的来接手,转身问陶智杰:“是什么情况叫我们泌尿外科来会诊?”

    “麻烦韦教授您先看看。”陶智杰温声说。

    叫他看两个新人的菜鸟操作?韦天朗心头老不乐意。

    看第一眼,他很抗拒。第二眼,他想想这样看看算了。第三眼,他考虑是不是防止新人弄出什么蛾子来。往下继续看,韦天朗的眼珠一动不动了。

    这是新人吗?

    画面流动速度飞快,暴露的患者解剖结构清楚而有条理。只要不眼瞎的医生,都知道眼前这个扶镜手对人体解剖结构有多么可怕和深入的熟悉度。

    估计在这人的脑子里,早就形成患者的腹腔内三维地图了。

    说肝脏歪,以为检查几条肝脏韧带是很简单的事情吗?

    肝脏韧带不是关节韧带,是腹膜的一部分,层层皱壁,复杂至极。像镰状韧带,近段叫镰状韧带,远端去的话,发展为冠状韧带,继续和腹膜以及隔面相接。冠状韧带走向像个迷宫,左右来往,或许你排查到尽头也不知道究竟是对或是错。

    可眼前的扶镜手俨然一点这方面的烦恼都没有,路径十分明确地行走,没有来回移动浪费时间的任何迹象。

    韦天朗的目光在谢婉莹的身上定格住了。猛地,他记起那时候她哄小孩子的场景。他当时第一感觉就知道她将会是一个了不起的好医生。

    这家伙为什么突然看着他们的小师妹不动了?陶智杰和曹勇警铃大作,警惕韦天朗奇怪的表情。

    韦天朗眼镜后的眼睛眯起,面部神色严肃正经。

    监控器画面是突然定格在了患者腹腔内的某个位置上。

    “找到了!”赵华明跳了起来说。

    “是镰状韧带贴着的膈肌?凹进去一块,腹膜可能裂开一段,这个伤藏的够深的。”手术间门口再传来道声音。

    心胸外科参与术中会诊的医生到了。是名高个的医生,没戴眼镜,和韦天朗年纪差不多,四十岁上下。

    心胸外科的名医很多。这位老师是姓古,古松涛,年纪比傅老师大个十几岁了,年资高,行医经验丰富,和韦教授一样被称呼为古教授。

    手术间里的人想,今天这个赵同学绝对是被厚待了,一堆名医来会诊了。像韦天朗和古松涛这样的,基本值三线的机会都没有的。只能说是,他们自己听到消息自己要来的。是不是因为患者是赵华明的孙子的缘故得问他们本人了。

    走上来的古松涛与韦天朗他们站在一起,观察监控器画面。

【749】是谁找出来的

    韦天朗指着监控器上对他说:“是你们心胸外的问题了。”

    “他叫了我也叫了你,说明是问题涉及好几个科室了。是腹膜多个地方出问题了。”古松涛面朝向陶智杰说。

    其它科的技术大佬亲自过来会诊了,陶智杰不敢怠慢,对两人客气地说道:“病人的病情比较复杂,需要麻烦其它科室的同事一块来诊断。”

    “膈肌受伤导致肝脏下移所以来叫我们?”

    “不对,他们查不出胆结石病因突发奇想去查腹膜。”韦天朗拉着古松涛先把事情理顺了说。

    “你一直在这里看手术吗?”古松涛问他。

    “我那台手术在他们手术间斜对面。”韦天朗坦诚方便的时候听到了些话。

    “现在怀疑腹膜影响到胆结石?”

    “他们的想法是,肝脏位置歪了,胆管压迫了,胆汁可能逆流,胆结石丛生,胆道梗阻,患者全身黄疸。想想腹壁松弛内脏下垂都会产生胆结石。为了排查清楚,他们费尽力气,腹腔镜胆道镜全拿出来查来查去,听说有准备过肝脏切片查肝细胞。”

    肝胆外科的人听韦天朗这话,心里头骂:这泌尿外科的哪里是顺便听,是全程偷听完了。

    古松涛忍着笑,想着肝胆外被偷听完的这群人是很可怜,说回手术:“原来想法里根本没有想过腹膜出问题,所以我猜他们,ct腹膜肯定没有照。”

    “说实话,不怪他们,谁能想到一个黄疸是因为腹膜出问题了。赵教授的孙子嘛,顺便给他们肝胆外的出个世纪难题。”韦天朗实际上是蛮同情肝胆外的人,这样的病例真不好找病因,“有局部腹膜炎的症状也辨别不清。估计当是肝区疼看了。”

    临床上很多病症状过于类似,再来一个其它症状糊弄下医生,立马把医生全搞糊涂了。仪器检查是可以帮帮忙,但是,没有个准确的怀疑方向,照常检查不出。

    难查的病例都给查出来了,古松涛问那个制造奇迹的医生:“谁看出来的,是陶医生吗?”

    韦天朗偷偷拉着他说:“你没看见吗?他在旁站着的,看着那两个新人找。”

    古松涛早发现了,问下套套话。只是那尊佛老淡定了,没打算睬他。

    “他这腹膜怎么伤的,没出过车祸啊。”孙子没来由的腹膜伤叫赵华明生怕有其它问题。

    赵同学躺在手术台上被麻得梦周公中,恐怕醒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他对自己的病一头雾水。医生们再次苦思冥想。

    谢婉莹喊了声:“班长。”

    其他人望向她:这是突然怎么了?

    “班长你去问下李启安。不知道赵兆伟是不是为了减肥去做单杠腹部绕杠了,因为他引体向上做不了。”谢婉莹说,“他这个病以前没征兆的,有事是减肥以后,所以可能是这里出问题了。”

    宋学霖听完她的话紧接分析:“力气不够,全身靠在横腰的地方伤到这个位置的腹膜,绕不过去时身体滑落,再次硬撑,伤到了膈肌。皮肤有伤的话先好,内部的伤留下了。”

    “哎呀!”赵华明拍下自己的大腿,一听这两人说话,他知道是对了。

【750】天才与大牛

    体育锻炼动作做不规范,时常不是在锻炼身体,变成是在摧残身体了。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病人。

    医生们望向麻醉中的赵同学:搞了半天,折腾了多少医生,结果是一口减肥的锅。

    “你们心胸外的先给他查查,查仔细了,接着我们泌尿外的来搞搞。最后他们肝胆外的再去清理石头,对不对,陶医生?”韦天朗看看表,时间快天黑了,赶紧干吧,是三个科的手术。

    “麻烦几位同事了。”陶智杰说。

    “麻烦什么。”韦天朗他们不和他这尊佛客气。

    换心胸外的人上台时,韦天朗忽然拉住两个新人不放了,俨然对那两个菜鸟刚才的术台表现很感兴趣。肝胆外科的人一下子没能反应过来他想干什么。只见他先拉住了宋学霖说:“我知道你从北都医学院来的。我问你,你是不是跟你的前辈谭医生学习过?”

    他母校里是有位大名鼎鼎的前辈叫谭克林医生,但是宋学霖否认:“我没和谭医生在一起过。”

    谭克林毕业后一直留在国协工作,他怎么可能在国协实习跟谭克林学习。

    “我刚看着你们俩操作。”韦天朗指指他,再指指谢婉莹,“你跟着她的腹腔镜动,她指挥你从哪里分离。谭医生是我们医院普外科的腹腔镜第一高手。他的分离钳用得出神入化,我想学都学不来的。你照她照的路径去做的手法和谭医生非常相似。你不是从谭医生那里学的,莫非是她从谭医生那里学了教你这样分离?”

    周围一帮人听完韦天朗的话惊出魂来了。谢婉莹是谭克林的学生没错,她这人第一次上肝胆外科术台,动作熟练完美不说,居然能偷完老师的技术去教其他人了?绝了~

    所有人目光射过来,谢婉莹绝对是最吃惊的那一个:“宋医生哪里需要学习谭老师的技巧,他有他自己的方法。”

    “你刚是不是跟着她的腹腔镜操作?”韦天朗再问宋学霖。

    “嗯。”宋学霖承认。但是,他愿意跟着她的腹腔镜引导是因为她的三维地图在引导手术路径方面比他的变量分析准确。

    “他认了。”韦天朗转过头对谢婉莹说。

    “不是的。”谢婉莹正色澄清,举出多个证据出来,“谭老师的分离和宋医生的分离不一样。谭老师是熟知各种组织器官的柔韧度,用不同力道去分离,可以做到对组织的最轻损伤而且分离效果最好。宋医生的手不及谭老师的手力,用的是巧劲,脑子里计算好了最佳角度,用角度去推,不费力气。乍看好像一样,其实原理完全不同。”

    宋医生是天才,谭老师是大牛。

    两人的才赋怎么可能因为她,乱弹琴的。

    其他人却因为她的话想到了其它。

    她真看出来了他的操作,所以能给他指引,难怪刚在手术里他感觉到史无前例的顺手。宋学霖思考完毕,褐眸里全是一抹愣了。

    “你这人——”韦天朗的手指着她的脸摇摇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602/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作者:肥妈向善所写的《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为转载作品,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介绍: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谢家的女儿谢婉莹说要做医生,很多人笑了。
“凤生凤,狗生狗。货车司机的女儿能做医生的话母猪能爬树。”
“我不止要做医生,还要做女心胸外科医生。”谢婉莹说。
这句话更加激起了医生圈里的千层浪。
当医生的亲戚疯狂讽刺她:“你知道医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有多高吗,你能考得上?”
“国内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医生是零,你以为你是谁!”
一帮人纷纷围嘲:“估计只能考上三流医学院,在小县城做个卫生员,未来能嫁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高考结束,谢婉莹以全省理科状元成绩进入全国外科第一班,进入首都圈顶流医院从实习生开始被外科主任们争抢。
“谢婉莹同学,到我们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们泌尿外——”
“小儿外科就缺谢婉莹同学这样的女医生。”
亲戚圈朋友圈:……
此时谢婉莹独立完成全国最小年纪法洛四联症手术,代表国内心胸外科协会参加国际医学论坛,发表全球第一例微创心脏瓣膜修复术,是女性外科领域名副其实的第一刀!
至于众人“担忧”的她的婚嫁问题:
海归派师兄是首都圈里的抢手单身汉,把qq头像换成了谢师妹。
年轻老总是个美帅哥,天天跑来医院送花要送钻戒。
更别说一堆说亲的早踏破了老谢家的大门……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