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传为美谈
回到科室,孙老师体贴他们两人:“把你们累的,去睡觉。有什么事我看着。”
谢婉莹十分听话,要学孙老师当好实务派了,拔腿往休息室走。
李启安诧异地扶扶眼镜:“是真的吗,孙老师?”
蠢小子是蠢小子,对比下小谢同学吧。孙玉波懒得回答他了,走去看刚做完手术的病人。
到了被窝里一躺,谢婉莹闭上眼睡了。
早上起来六点多钟,孙玉波叫她下去食堂吃点好的,恭喜她昨晚第一次顺利主刀。
谢婉莹下去食堂,顺便给老师和同学买早餐上去。
来到医院食堂,遇到了赶来的大师姐。
“莹莹,恭喜你昨晚第一次成功主刀。我请你吃东西!”柳静云豪爽地拉住小师妹,要小师妹点点点菜。
“成功说不上的,大师姐,手术刚开始就被刘老师教育了。后来有些手术步骤在刘老师指导下完成的。”谢婉莹实事求是说清楚昨晚自己手术的情况,她只是个初学者,需要多加锻炼的。
“第一次,可以理解的。至少你做完了手术没出事,对一个医学生来说很好了。”柳静云叫小师妹对自己要求别太高。
师姐说的是。谢婉莹问:“师姐听手术室里的人说的吗?”
柳静云手术室的,估计从昨晚值班的同事口里听说的消息。柳静云却摇了下头:“不是。你是猜不到我听谁说的。”
“谁?”谢婉莹好奇了。
“听你二师姐说的。”
谢婉莹吓一跳:“二师姐不是在住院吗?”
由于周前辈的禁令,她们这个星期没能去探望二师姐。但是何香瑜可以拿自己妈妈的手机打电话给她们。
“香瑜是听心胸外科的人说的。”
谢婉莹难掩心头的诧异:心胸外科的人怎能知道她昨晚第一次主刀?
柳静云不知道怎么说小师妹好了。
小师妹每次做手术,不管是在什么位置上基本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术野中。在人家老师的话里叫做超高度专注度,俗称从未见过的一根筋。
国协晚上的手术室不比白天拥挤,可急诊不断,不可能只有他们一台急诊手术。其他手术医生,没事路过其它手术间,站在门口看看热闹是常有的事情,解闷嘛。
知道她这只普外二菜鸟要第一次主刀,一个个像记者一样争着报道头条的精神跑过去看了。老师们对医学生的第一次充满了观望的乐趣,遥想起自己当年唏嘘不已。于是,她昨晚的第一次在前辈们口中传成了“美谈”。
“他们说你的手神了,弄弄肠子肠子自己跑出来了。”柳静云复述其他人的形容词。
老师们夸大了,师姐和老师们一起调侃她的。谢婉莹知道。她用手指钝性分离粘连肠管的动作,很多老师一样能做到。
“莹莹。”来上班的姜明珠向她们招招手,跑了过来。
师姐今早均来的这么早,该不会全为了八卦她昨晚的事?
真是。姜明珠走到她面前抓住她的手,吧啦吧啦说道:“人家说你的手和其他人的手不太一样。难怪香瑜说你如果你给她开刀,手指头小小的温温柔柔的——”
【527】请客请客
“师姐!”
哈哈哈,姜明珠大乐,不忘恭喜小师妹第一次成功主刀:“我请客!”
“我先请了。”柳静云一听,急忙推开她。
“你早上请客,我中午请客。”姜明珠妥妥的安排好小师妹今天一天的饭局,“晚上让哪个师兄请。”
嘀的声,短信来了。
“莹莹,我和曹师兄恭喜你,今晚吃什么,说!”
是黄师兄发来封阔气的短信。
不用了。谢婉莹婉拒。她哪能天天让师兄师姐请客。曹师兄刚请完她吃牛排多久。
黄志磊:你之前不是请教曹师兄有关第一次主刀的事吗?总得向我们汇报下情况是不是?
说的对,曹师兄的人情需要还,需要汇报。周二晚上向曹师兄求助她没有好好感谢呢。
谢婉莹:要不今晚我请客,不然我不去了。
黄志磊:曹师兄不是和你说了吗?不准贿赂我们。
谢婉莹:苦思冥想中……
黄志磊:这样,今晚再去吃牛排?
谢婉莹:不了不了。吃面条。
两个师姐伸长脑袋凑着脑袋看见了她发的短信,直接拉住她:“牛排!”
吃什么面条,师兄请吃饭不敲诈一顿怎么行。两个师姐敲她脑壳子:别傻。
“吃火锅。”谢婉莹最终来个折衷。
“吃大排档吧。”姜明珠出主意,“医院对面有家饭馆,炒的菜蛮好吃的,经济实惠。”
师姐和师兄一样是美食家。
和两个师姐吃完早饭,给孙老师和李启安买了鸡蛋牛奶包子拎回科室。孙老师在,同学不在,谢婉莹转身去病房叫人了。
和她猜的一样,李启安在病房里头陪着23床的阿姨说话。
“你像我儿子,我儿子和你一样戴眼镜的,很能读书,他在国外回不来。”阿姨牵着李启安的手说。
阿姨的儿子不是昨天来过吗?被医生叫来谈话了。没戴眼镜,是名财务人员。
怎回事?阿姨的脑子病坏了?
李启安的手任阿姨握着,努力抹去心头的哀伤保持脸上的笑颜:“阿姨,你喝点豆浆好吗?我去给你买。”
“不用,他们说会送来,有送餐的。”阿姨对这点却是记得很清楚,不让他走开。
谢婉莹走近床边,说:“阿姨,我陪陪你吧,他有点事要做。”
转过头,阿姨望了她一眼:“你是谁?”
“她是谢医生。我同学,阿姨。你不用怕她的。”李启安说。
听到这话,阿姨才慢慢松开了他的手。
李启安走出病房去吃早饭了,想着吃完等有空再过来。
望了下同学走开,谢婉莹搬了张椅子坐在阿姨床边,道:“阿姨,你给我再讲讲他的故事好吗?”
“我儿子的故事吗?”一听她要听,阿姨高兴地开始讲起来,“我儿子从小好聪明的,会背唐诗,叫他背李白的诗,他能背的很好。”
由于缺氧,哪怕很兴奋,病人说话的时候断断续续的,中间喘着气自己都没觉察出来的样子非要说下去。谢婉莹见状起身,帮病人把输氧的鼻导管再调试下,让病人尽可能舒服些。
【528】同学间争执
“你和我儿子关系好吗?”阿姨突然望住她问。
“我们是同学,阿姨。”知道阿姨现在认知里把李启安当自己儿子了。
“我知道,你们是同学,你们谈恋爱吗?”
“不。”这话可不能乱讲了。
“我想抱孙子。”阿姨说。
阿姨有孙子的吧。谢婉莹猜测阿姨这年纪,儿子应该成家立业了。转过头,病房外走廊里路过来上班的班长身影,谢婉莹喊了声:“班长。”
听见她的声音,岳文同刹住脚,走向病房问她:“什么事?”从她身后望过去,见到了23床的阿姨。23床隶属第三组,是高钊诚负责的病人,而他跟着高钊诚。
说到这位23床的王阿姨,来住院前本以为常年拉肚子是消化不良,去看内科。内科医生建议其做肠镜,查完发现是结肠癌了,于是转到了普外二。转科没到几天,伴随其它全身检查结果出来,病人是全身转移了。
这个病例,和谢婉莹之前说的那个跳舞的阿姨的病例有点类似,看似肿瘤体积不大,但是由于患者较为年轻,反而转移的特别快。王阿姨没有另个阿姨幸运,发现太迟,现在要么只能做全身化疗赌一赌。
因此昨天医生叫家属来谈话询问家属意向。病人如今这个状况,大脑缺氧,神志不是很清楚的,不可能自己做决定的。
昨天,高师兄和家属对话时,岳文同在旁全程听完的。
家属的意见是放弃治疗,想让病人回家去了。
这个病人一旦回家,应该是死的更快。因为患者家里不可能像医院有氧气。
当医生的尽量劝说,哪怕不要治疗,看看能不能让患者在医院多吸几天氧,打点针,让患者比较舒服再回家。
可病人的儿子听着不高兴,说医院在浪费他们的钱。本来他妈妈这种情况医院不该开住院的。
国协什么地方,需要挽留一个病人来赚钱吗?送这个病人出去,收个能做手术的进来,赚的钱更多。外面排队等病床的病人一大把。
高钊诚自然是笑笑,没搭理病人家属这种话。
让岳文同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是后来听值夜班的林昊说的,说他这个病人天天晚上在找李启安这个儿子。
他同学怎么白痴到主动踏进了浑水里头?不知道要时时刻刻和病人保持一定距离吗?
吃完早饭,李启安匆匆赶回来病房见病人,看到班长在,愣了下:“班长,你来了?”
岳文同转过脸,双眼在他脸上不满地瞪了。
接到这抹瞪眼,李启安纳闷:怎回事?
谢婉莹让李启安陪陪阿姨,拉班长到旁边询问:“你知道她有孙子吗?”
“你和他一样管我病人的家事,想做什么?”岳文同没回答她的问题,冲她扫扫两眼,不敢相信她和李启安一样犯傻。
如果是个好说话的病人家属,不用说,医生可以帮。只是这阿姨她家里人只想抱怨医生,医生能插什么手。
“她儿子怎么了?”谢婉莹听出了他语气里的蹊跷,问。
【529】班长的异常
“他儿子要她这两天出院。”岳文同说,“所以,你赶紧让李启安回你们组里去找病人,不要找我们组的病人了。”
“她这个情况怎么出院?”谢婉莹吃惊。
“她儿子认为我们如果不让她出院,是我们医院要坑他们家的钱。要他们家因为给病人治病人财两空。”岳文同如实转述家属的话给她知道。
谢婉莹听完这段描述,心头一寒,顿入寒冬三尺的冰凉,让她都不敢回头看一眼病人了。
她寒心的不是病人儿子污蔑他们医务人员爱钱,而是有点经验和经历的医务人员听得出来,这家属对病人没有爱了。
只要是家属对病人有爱,像8床老太太两个孝顺儿子无论如何要让老母亲多活一天,哪管医院是不是骗钱。
由于没有爱了,使劲儿拿国协这样完全没理由这样做的医院当借口泼脏水,不过是为了撇清自己良心上的责任罢了。最惨的无非是将死的病人。本来,让病人走的时候安安心心幸幸福福是每个病人家属的义务。很明显的是,这个儿子不打算尽这个义务了。
医生说了,这样病人回去是什么结果,他非要这样做。
不知道是不是听见了他们的对话,侧躺在病床上的阿姨突然背影哆嗦了下,抓住李启安的那只手更是紧紧抓住,不敢再放开了。
“她家里人什么情况我和你说了。你和他聪明点,记得离开不要掺合这事。”岳文同给她说完这话,转身要走。
谢婉莹追上,再次问:“班长,她究竟有没有孙子?”
“我怎么知道!”见她穷追猛打好像没听进去自己说的话,岳文同气得是回头也给她眼瞪,走人。
见状李启安走过来,对谢婉莹说:“他瞪我们做什么?他没有同情心也不允许我们有同情心吗?”
“没事。”谢婉莹拦了拦李启安,让他别追上去吵架。
“莹莹,你不觉得他过分吗?对你吼什么吼。”李启安不喜欢同学对自己班女同学大声说话,他是绅士派。
“别乱想,他对我们两个一时急而已。他要是真的坏,哪里需要当医生,做什么都不会比当医生辛苦。”谢婉莹道。
读医十年,竞争惨烈,不是乱说的。尤其像他们这些当年高考高分的聪明学子早知道这条路有多难走了。
读医是难,李启安想想安静了,紧接想不明白了:“班长是怎了?以前没见他这样。”
岳文同的优秀有目共睹,倘若真是个品德败坏的学生,哪还能评得上各种先进和班干部。
估计,班长也有什么过往的故事吧。谢婉莹在心里猜。
回到更衣室换工作服,岳文同越想越闷。
林昊也来了,知道他和谢婉莹吵架了,说:“你不然直接告诉她,你舅舅是院长,你家里有多少当医生的人。你知道医疗环境是怎样的了,劝劝她有些病人的事别插手,会惹一身事的。”
不知觉中岳文同想到了那晚上,他问她为什么当医生,她说当医生是一件幸福的事。
【530】同学要记住什么是夜班
对于她这个说法他想了许久,他也想知道答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叫幸福吗?
岳文同伸手“啪”关上柜门,走去医生办公室跟老师听交班了。
今早交班,孙老师锻炼学生,让李启安来讲。
夜班护士讲完,李启安掏出口袋里的纸条,照着上面写好的字念:“昨晚上,新收一个病人,没有死亡病例。从急诊收上来的病人,诊断为十二指肠旁疝,在手术间做了手术。术后生命体征较为平稳,早上病人已经清醒。其他病房里的病人,就23床病人的情况严重些,其他没事。建议给23床上监护。交班完毕。”
说完,抬起头,李启安很快收到了小孙老师的白眼球。
傻小子,你说什么呢?建议上监护!!!你上什么夜班啊你!
孙老师什么意思?李启安没能领会到老师的意思。
再看自己组里一堆老师在捂额头了。谭克林干脆头微低。
其他组的医生全在努力地忍着笑,同情地望着他们组的人。
“莹莹,怎么回事?”李启安紧张了,悄声问后面的谢同学。
谢婉莹也想捂脑袋。她知道同学是关心23床病人,但是没想到同学居然在交班会提这种建议。
“你说。”
这声音,沈主任的。
李启安全身一个竖直,吓得要倒下去了,缓慢转回头去。
“你值夜班的,病人需要上监护你怎么不给她上?”沈景晖问他。
沈主任的脸色看来可以,虽然严肃但是没有变成包青天的黑脸,李启安心头稍安。至于主任的问题,李启安想了想,答:“我也不明白。老师没说给她上,明明她情况不好。”
“23床情况是这样的。她家属这两天准备安排她出院,放弃治疗,不给她上任何其它措施了。”高钊诚作为主治医生说。
沈景晖听完他这话,明白是哪个病人了,宣布:“散会。”
交班一结束,孙玉波拎着傻小子走出去训了:“你跟了两天夜班了,你告诉我,你在学什么!”
被孙老师拎住衣领,李启安缩着脖子不敢乱动,紧紧跟随老师的脚步走。
“你是夜班医生,你负责全病房病人的病情处理。病人需要怎么处理你就得处理,你还等到白天交给其他人?!你想病人死吗?这是我从第一天和你说的话,你跟了两晚上连这个都不明白?”
被老师劈头盖脸地骂了顿,李启安的脑子绕过弯来了:“是,孙老师。”
“我服了你了,今天我不想看到你。”孙玉波甩完气话刚走两步,被前面几个上级用眼睛盯住,只得回头重新对学生恢复谈正经事的严肃脸色,做老师也要宽和,“你好好反省,今天给我写份检讨。紧跟着我,继续上班学习。”
李启安点头。
谢婉莹尾随老师们后面。没走到病房前,前面几个老师突然停住脚。
走在最前面的谭克林突然转个头,微夹的眼望望她的脸再望望她传说中的手指,说:“听说你的手指昨晚很温温柔柔?”
【531】下次机会要来了
不是吧?谭老师像其他人一样准备调侃她?或是——
谢婉莹闭住自己嘴巴先,不敢乱应老师的话。
“以后大部分手术是腹腔镜,你的手指进不去。”
不愧是谭老师,一句夸和恭喜全没有,直接再给她一顿鞭子抽:同学,请继续努力吧。
菜鸟,刚迈进门槛想翘尾巴?没门!
仔细想想,谭老师说的没错。如果她昨晚更自信,用的不是手指而是器械的话,不用到时候再进阶到腹腔镜了。有时候手指是比较方便,因为器械是冷硬的,比较容易伤到脆弱的组织器官。好比用手抓东西吃和拿筷子吃有分别一样,她现在的程度应该是比较像小朋友需要学拿长筷子了。
其他人听见谭克林这话,心头唏嘘一声:谭克林对她要求真的高。
其实昨晚那情况要切开疝囊了,主刀只是个医学生没经验的。路过瞧见的前辈们传乎她是神手指或许有点夸张但同时有点道理的。所以,谭克林的要求是真的高,希望她用器械来解决本来器械很难解决的难题。
“平日里自己好好练习了没有?”
再听见前面谭老师这句问话,谢婉莹立马领悟到问的是有没有努力练习腹腔镜,答:“有。”
接到她这个回答,谭克林似乎有些满意,没再问下去。
谢婉莹心跳跳:该不会很快下次的机会要来了?
走去病房查房,3床的胃癌术后病人被医生要求出院了,病人家属请求医生:“我看他在医院里恢复的很好,住院到他化疗完好吗?”
“他化疗需要等几个月后的,不可能让他在医院里住好几个月的。”医生告诉病人和家属,“其他需要做手术的病人在院外排队等很久了。他现在这个情况可以回家里休养了。”
病人家属的目光看向了谢婉莹。其他医生们注意到这一幕。
看来病房里的人全知道谢医生最好说话了。
谢婉莹被老师们转回来的视线一望,心里直愣,她也不可能赞成让3床在医院住下去的。于是走上前和3床家属说:“病人治好病要回归社会的,呆太久会和社会脱节,这不是医生治病的目的。他终究要变回一个健康人,你和他不是这么期盼的吗?”
3床家属脸上犹豫着。
好医院好医生会让病人和其家属产生了一些不太好的过度依恋感。医院本身细菌多,天天消杀的。医生不是工作的话没有一个喜欢留在医院里。病人体虚最好回家调养好过在医院。像超级细菌,全是发生在医院。
谢婉莹给病人及家属讲讲这个,家属有些懂了医生苦口婆心的安排了,但心理上担忧。
“你们回家,不用担心医生护士不管你们了的。医生更怕病人不按时来复查了。”
谢婉莹这番话解除了家属的所有顾虑。
不过3床家属和她说:“我们大人无所谓,那小孩子要是出院估计得哭了。”
小雅智住院期间,以乖巧配合赢得了医务人员的喜爱和称奇,收获了病友们满满的爱心。走去给雅智检查的老师们,对孩子身体的恢复进度满意,和孩子爸爸也说起出院的事:“下星期她得出院了。”
【532】贵人相助
“这么快!”雅智爸爸惊呼。
良性肿瘤,后续不用什么治疗,定期复查够了。再住院干嘛。
家属听见应该高兴。
雅智爸爸没怎么高兴,和这里的医生护士刚混熟了。最重要的是,他女儿很喜欢这里。每次和爸爸讲话都是:医生叔叔,医生姐姐——
六岁的小雅智已经能完全分清给自己看病的医生叔叔有几个,全要怎么叫全知道。
“再呆多一个星期行吗?”雅智爸爸努力给女儿争取。
“没什么事了,不要在医院里呆着。”医生严格拒绝了
雅智听见了爸爸和医生叔叔之间的说话,小眼睛亮晶晶盯着谭叔叔的白大褂口袋:她要出院了,叔叔口袋里头的糖在哪里呢?
接到这小朋友的目光,谭克林的单眼皮眼烁了烁。
术后小雅智一直是转到7床,和8床老太太当邻居了。老太太听见小雅智都要出院了,感觉很快会轮到自己,给儿子们使个眼色。
两儿子接到老母亲的目光,赶紧走出去先避开医生再说。
问题医生今天让这些病人家属留在病房里,正是为了让家属知道这个出院安排的。
让病人和家属提早知道出院的日期,有个心理过渡的准备。跟班的谢婉莹他们这些菜鸟实习生,学习了。
和比较熟悉的病人及其家属分开,对医务人员来说同样需要学会心理调适。
李启安内心里想:如果23床的阿姨病好了出院了,大概会很快忘记他这个实习生了。
傍晚下班,谢婉莹换好衣服急速离开医院,走到外面准备打辆出租车。
这个时间段刚好出于打车高峰期,一时间招不到车,她有些急了。回头见公交车人满为患,更不可能去坐公车,因为她赶时间。
此时一辆轿车离开了马路上的车流,向她行驶了过来。
“谢医生。”
车窗降下,露出了张书生气男人的脸。
谢婉莹听见声音转过头。
“谢医生,还记得我吗?我是齐云峰。我们公司里的员工老金在你们医院住院,阑尾炎。”
对方这一说,谢婉莹记了起来:“你好,你来探望病人的吗?”
“不是,刚巧路过。老金有人照顾了,我和他刚通过电话。”齐云峰之前发现她在打车了,问她,“你出门吗?需要车吗?”
谢婉莹想着怎么回答对方这个问题。
“现在这个时间点不好打车的。你要去哪?我们可以顺路送你过去。”说完这话,齐云峰发现她脸上的犹豫,主动下车解释,“谢医生,我不是说想帮你,是看得出你想帮人,想帮你想帮的病人。”
这男人说话是击中了她的心头。谢婉莹想想,问心无愧,有人愿意跟她一块帮人是好事,点了头说:“我想去862厂员工宿舍区找个病人家属,你看你的车方便吗?”
“方便。”齐云峰给她拉开了车门。
谢婉莹坐上车,看时间,较晚了,希望一切来得及。
王阿姨是862厂的老员工,病历上病人身份和家庭住址这样写的,老公已去世,家属只有儿子。
【533】找到家属
车开到了目的地,谢婉莹下车飞奔往宿舍楼。
爬到王阿姨家住的三楼,敲了敲门,屋里没人应是没人在?
“你找谁?”对面屋子走出来个大婶,应是王阿姨的邻居,打开门瞧见她是陌生人,问道,“找这家里的主人的话,她住院去了。”
“我是医院里的医学生。请问王阿姨和她儿子住在这里吗?”谢婉莹礼貌地向邻居打听消息,“请问她儿子结婚了吗?她是不是有个孙子?”
“你是医院里的?她是有个孙子。她和你说的是吗?”
“她孙子呢?我们想她应该想见见她孙子。”
“她想见孙子,她儿子没带孩子去给她看吗?真奇怪了。”邻居大婶说,“她孙子上小学,现在应该他妈妈去接他放学了吧。”
说话间,楼梯传来咚咚咚孩子爬楼梯的脚步声。有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十岁出头,穿着小学生校服系着红领巾,脸上戴着副眼镜,爬到楼梯中段抬头看见谢婉莹,回头对人说:“妈妈,有人站在我们家门口。”
“是谁?”伴随这句问话,一个三十岁的女人出现在了楼梯上,和小男孩站在了一起。
“那是她儿媳妇苗芬。”邻居大婶给谢婉莹介绍,对那对母子说,“你婆婆住院的那家医院的医生找你们了。”
“啊?”苗芬吃一大惊,“我婆婆在医院里怎么了?”
“你老公没和你说你婆婆的事吗?”邻居大婶问她。
“别提了。他妈前几天住院,我问他怎回事。他叫我别管事,昨天还对我说,说他妈要出院了。我婆婆没电话,我联系不上她,都不知道她住哪家医院没法去看。怎回事,医生怎么找上门来了?”苗芬疑惑地问道,带孩子走上来站在了谢婉莹的面前,“你是我婆婆的医生吗?”
“我是医学生,在医院里见过王阿姨。我来找你们,是因为王阿姨病的很重了,但是她想看看孙子。”
听完这话,苗芬的脸色唰的下又青又白,拳头捏紧了:“张浩这个王八蛋,瞒着我这些事,是想干嘛!”
这女人是骂起自己老公了。
“哎哟哎呦。”邻居大婶捂着头,“不像话,孽子啊。他当初去赌博欠人家钱的时候,你和你婆婆不该帮他还债的。他瞒着所有人,估计是不想给你婆婆治了,想要钱——”
“所以我说我要和他离婚,孩子随我!”苗芬愤怒地吼道。
“妈妈。”小男孩拉拉自己妈妈的衣角,“奶奶怎么了?”
“你奶奶住院了。医生说她生病了。你爸爸不是人,还骗我们说你奶奶要好了呢!”苗芬说到这,怒到肺火要炸。
小男孩戴眼镜的小眼睛吃惊地望向了周边的大人。大人世界的话,小朋友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小眼神里打了好多个问号。
眼前病人家里的状况是比较混乱,可谢婉莹想到那病人时日无多了,直接请求对方:“你可以现在带你儿子去医院看看她老人家吗?”
【534】这时候千万别迷信
“看我婆婆?”苗芬问。
“对。”
“她怎样了,医生,请你告诉我。”
“她病的很严重了。虽然你丈夫说要接她出院,但我们怕她马上回家的话,恐怕——”
苗芬一个踉跄,手扶在了旁边的楼梯扶手上:“不是的,她之前只说她拉肚子,说去医院开点药吃了就好了。怎么变成这样了?”
“她应该是病的很久了,一直没有在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她的病情现在这个情况,可以说是应该是拉血了才会到我们国协看。”
“她去国协看病了吗?”
“对。”
“我记起来了,她说,她曾经有个老同学在国协里做后勤人员的。所以我有建议过她要是看不好,早点去找人到国协看。你们国协也看不好她的病吗?”
“她太晚来医院了,所以——”
“你现在来找我,是不是意思是她快不行了?”苗芬问这话时,两只手搂紧了自己儿子。
谢婉莹一看,明白她心里的顾虑。有些家属不喜欢孩子看到老人家病逝前的场面的,觉得那对孩子不好。总之是国人对死亡这个事很忌讳。
“你可以听我说几句吗?有些事情是现在不去做的话,后悔了一辈子弥补不了的。你想让你儿子永远遗憾没法和他奶奶在生前说几句话吗?或许,你儿子是想和他奶奶说上最后几句话,而不是到了很远的某天未来,你儿子得知这个事情后,很难受,因为自己当初没能做到。”谢婉莹说。
邻居大婶听见这话过来插嘴了:“芬芬啊,你婆婆一手带大你儿子的。他们两个之间感情很深的。这医生说的这话没错。哪天要是你儿子知道,奶奶死之前,他都没能去看看她。你想想,他会怨谁?你老公不用说了,你想想你自己。你当初坐月子的时候,你拉尿大便全是你婆婆伺候你的。”
“我知道,我把我婆婆当成我另一个妈的。没有她,我进不了我现在工作的单位。要不是张浩,他整天赌博,我日子没法和他过下去了。我到现在没离婚都是因为我婆婆的缘故。”苗芬的眼眶红了红,两串眼泪流了下来,“好,我明天帮孩子请个假,带明明过去看看他奶奶。”
“你们可以现在跟我去吗?”谢婉莹不想夜长梦多。毕竟,王阿姨真的没有多少时间了。
苗芬的心头颤抖着,又要站不稳了。
“去吧去吧。医生这么说了,你慢吞吞做什么。你老公不是人,你至少让你自己和你儿子做个人!”邻居大婶冲她挥挥手说。
苗芬的牙齿咬在了唇上:“行,我现在去,医生!”
三人随之立马走下楼梯。让谢婉莹没想到的是,楼梯口停着之前送她来的那辆小车。
“你们现在是要去医院?我送你们。”齐云峰从降下的车窗里伸出头对他们三个人说。
这男人是鲜有的好人,帮人要帮到底的那种。谢婉莹不由微笑:“谢谢你,齐先生。”说完她拉开车门,让苗芬他们母子俩上车。
【535】真相大白
这会儿时间紧张,不能再顾虑其它了。
小车尽快开到了国协医院。谢婉莹他们三人火速下车。齐云峰目送谢婉莹和那对母子俩离去的背影,直到见不到人了,才叫司机可以开车了。
见着他这个样子,开车的张司机说:“齐总,你看看你,好不容易有一天可以早下班回家休息休息,偏要过来医院瞧瞧。老金接电话叫你不用上去了,结果你见到人家医生在打车,马上亲自送人家送来送去的。”
“你不觉得能帮到这些人很好吗?”齐云峰说,“我不过是耽误一点回家的时间,而对他们来说,有可能耽误这一会儿将是一辈子的错失了。”
张司机听了他这话,登时叹了口气:“我没有齐总说话诗情画意。但齐总的话我是听懂了,这次多管闲事有意义。”
齐云峰不由哑然失笑,手拍下自家员工的肩膀:“你是话糙理不粗,名言金句。”
“不敢当,齐总!”
小轿车驶离医院,路上张司机嘀咕起:“上回刘秘书说是你让我们买夜宵。我买了,刘秘书送上去给他们医生护士吃,不知道他们满意不?”
“他们绝对满意。”这话,齐云峰代替谢婉莹他们回答了。
另一路,谢婉莹带苗芬他们母子俩坐上电梯来到了六楼普外二病房。
下午开始王阿姨状态不是很好了,这是促使谢婉莹傍晚下定决心必须尽快行动的原因。经再三考虑,高钊诚决定给病人上监护仪,再上一些针剂,不先给家属打电话问意见了。
医生总是没法做残忍的事情。再怎样,让这个病人这样走掉是太叫人难受了。
交完班,李启安没走,站在23床旁边,望着好不容易打了药能喘出些气来的王阿姨,眼神里充斥着迷茫:好像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了。
今晚值班的林昊,望了同学一眼,仿佛没眼看,转过头。他的视线去到门口,见病房门口突然跑进来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
“奶奶,奶奶!”明明大声喊。
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病人立马睁开了眼皮,紧接着宛如得到了救命神药一样从床上坐了起来:“明明!”
望着这个冲向病人的小男孩,李启安和林昊吃一惊:俨然,这戴眼镜的孩子和李启安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一瞬间,这些人全明白了为什么病人会把李启安当成了自己儿子。如果孙子长大了继续戴眼镜斯斯文文是像李启安了。
“明明。”王阿姨伸出双手,搂住了跑来的孙子,使劲儿地搂着。
“奶奶,他们说奶奶你生病了。”明明在奶奶的怀里小声问。
“奶奶没事,没事——”抱紧孙子,王阿姨的气息大口大口喘着,不知道是费了太大劲还是怕松开了孙子孩子就此不见。
这一幕让许多人眼睁睁看不下去了,选择走出病房。
带儿子过来的苗芬双手捂在了脸上,眼泪不断地往下掉:一来见到婆婆这个样子,她知道和医生说的一样,晚了,太晚了。
【536】好医生需要智慧当担
听说动静,高钊诚带岳文同过来,见到站在病房门口的小师妹询问:“是你去找来的家属吗?”他今天打电话到病人以前工作单位问过了,单位不知病人情况,他正想着该怎办。没想到小师妹抢先他一步,并且做到了。
谢婉莹如实汇报:“她病历上有写她家里地址,她和我说过想抱孙子。所以我想她一定是有孙子。”
要成功做到这个事不容易的,需要有相当的智慧去处理。高钊诚流露出了赞许的笑脸。
岳文同、林昊和李启安,一个个望向谢婉莹的目光里有吃惊也有点懵。因为他们没想过要像她这样做。
或许去找了会没结果,或许被家属赶。做医生不能鲁莽行事,谢婉莹是思考过的,王阿姨这么个好人不可能说家里一个好人全没有。王阿姨挂念孙子没挂念儿子更证明孙子相比儿子是好的。所以,她基于脑子的数据分析,去找孙子了,结果她判断正确。
本来就是,像谢婉莹自己家典型的,母亲讲道理,父亲不讲理的。可能班长家境和她不一样,所以考虑没有她全面。
岳文同和林昊:他们脑子算计来顾虑去结果没有算计赢她?
“医生,我能为我婆婆做什么?”擦去眼泪,苗芬转身问谢婉莹。
“他是高医生,王阿姨的主治医生。你可以和高医生谈谈。”谢婉莹给病人家属介绍高钊诚。
“你是她的——”高钊诚问。
“我是她儿媳妇。”苗芬给医生讲清家里的情况,“我知道我老公来过医院。我不管他和你们医生说什么,你们最好不要听他的话。他烂赌,欠了一大笔外债,他公司怀疑他把公款挪去还债了。他不可能认真帮我婆婆治病,只巴不得把家里东西全卖了。”
一群人惊讶病人家里关系的复杂。
病人儿子和其他病人家属不一样的反应找到了根源。高钊诚说:“我们去医生办公室谈。”
要随医生过去,苗芬担忧地望了眼儿子。
接到她的眼神,李启安立马告诉她:“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他。”
“对,我们会照顾好孩子。”林昊几乎和李启安异口同声,说完他吃自己一惊,明明要和病人家属保持距离。
苗芬放心,跟上高钊诚一边抱怨:“这个张浩,好医生给妈治病都不要,真王八蛋!”
“好医生”三个字传进耳朵里,岳文同的心头咯噔下:做到了好医生,这是她说的幸福的事了吧。
办公室里,高钊诚给家属讲解病人的情况。
“她现在的病情很糟糕的了。癌细胞全身扩散了。本来前几天我们建议是给她尝试做化疗。”
“张浩不同意是不是?没关系,医生,你给她做,我来给钱。别管张浩他这么说,他是个赌徒,我想报警抓他了。医生,麻烦你一定要救救我婆婆,她想看到她孙子上大学的。我儿子是她一手带大的,在学校念书成绩很好。”苗芬请求医生的声调哆嗦着。
如果这样的病人家属前几天遇见多好。高钊诚心想。
【537】去聚餐
“医生,我求求你。我婆婆真的是个大好人,不该这样短命的!她今年才到五十几岁不到六十岁。人家有的活到八九十了。”苗芬说着说着眼泪又掉下来了。
“我们肯定会尽全力去想法子——”
“谢谢你,医生,我给你磕头。”
“不用!”高钊诚急忙拦住她,同时给站在旁边的小师妹使个眼色帮帮忙。
谢婉莹走过来,双手扶起苗芬叮嘱:“这两天,最好多带孩子过来看看他奶奶。”
“我知道我知道,医生。”答应着,苗芬抬头望着她,“我该怎么称呼你,医生?”
“我姓谢。”
“谢医生。我和我儿子会记住你的话。”
不要没来得及做而一辈子后悔。因为病人走了的话真的就再也见不着的了。
和医生谈完,苗芬走回病房和儿子一块坐在了病人床边。
王阿姨始终惦记着,对儿媳妇说:“带明明去吃饭。”
“妈,你甭担心。我和医生说了,马上给你治,你会治好病的,以后看明明上大学。明明以后也当个医生。好不好?”
听见妈妈的话,明明点点头。
王阿姨病弱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目光飘到了站在另一边的李启安身上,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孙子未来当医生的样子。
“妈,我明天给你煲鸡汤,你一定得喝,喝完才有力气。医生说给你化疗。化疗我早听人家说了很耗费体力的。”苗芬对婆婆说。
王阿姨吃力地对儿媳妇点下头,闭上眼睛休息会儿。
“你们去吃饭吧。”林昊对两个交完班没走的同学说道,“昨晚你们两个不是上夜班还做手术吗?赶紧去休息。”
李启安摸了下鼻梁考虑着吃完饭再过来。
谢婉莹才记起了大事不好,今晚要和师姐师兄们吃饭的,急急忙忙掏出手机:天,好几个未接来电,全是师姐打来的。
跑出去病房打电话,背后传来林昊的声音:“恭喜你,莹莹。”
谢婉莹回过头:“你也快了。”
明白她的意思,林昊有自信,这样下去他和班长很快也能第一次做主刀了。
走出去回拨姜师姐的电话。
“莹莹,打你电话你不接的?打到你科室人家说你下班了,你跑哪里去了?”姜明珠开口就说她了,语气里满满的担心。
“对不起,师姐,我去外头办点事。现在回来了,你说那家店地址在哪?”谢婉莹问。
“这样,我和你大师姐已经在店里了,先点些菜了。你曹师兄黄师兄科室里忙,刚下班。我打电话让他们在门口和你碰面。你们一块过来。你黄师兄知道店的位置。”姜明珠给他们安排好。
谢婉莹走去医院门口了。
这会儿夜晚七点半钟了,莫怪师姐要先点菜了。没想到的是师兄他们忙到现在才下班。医院门诊大楼一楼,这个时间点没什么人了。
站在台阶上,谢婉莹抬头,见外面居然下起了小雨。下雨天总是叫人遐想菲菲。
“莹莹。”
谢婉莹回头,看见了走出电梯的两个师兄。
【538】师兄和专业
向她走来的曹勇,伸出手先拉了她一把。原来她刚看雨看得有些痴走外面了一些,外头飘起来的雨丝快滴到她身上去了。
“刚在想什么?”曹勇温声问,想什么事能让她看着雨呆成那样。
想起在家里的时候,小时候她被姥爷带大的住在姥爷家。姥爷家的平房比她家房子更旧,每逢下雨屋顶漏雨,滴答滴答雨滴往下落,只好在地上摆上大小碗盆接雨。好在近几年姥爷家房子涉及旧屋改建,一片区变成小区楼房了。小时候的记忆却一直存留在脑海里头了。
“师兄,人的记忆是和感情联系在一起的是不是?”谢婉莹想起了23床王阿姨的错认,等大家见到阿姨孙子的时候答案终于浮现出了水面。
“你是想从心理学还是神经外科学得到解释?”曹勇说。
师兄这句反问真专业,谢婉莹思考着两世读医的理解,说:“心理学我一直觉得有些玄乎,奥妙。如果非要以现代医学的基础解剖学来解析的话,肯定是神经外科学更叫人容易理解一些吧。”
“你对神经外科有兴趣了吗?”
哎呀,小师妹对他们神经外科有兴趣了?黄志磊站在后面保持电灯泡的距离,同时屏住了气息听。
“兴趣肯定有。”谢婉莹对这个答案不用多想的。神经外科被称为外科之巅,哪个外科医学生能不对此好奇。据说她班上最优等生班长岳文同同学,一心想做神经外科医生。
听到她这个回答本该高兴,可曹勇没觉得庆幸,因为一听她这个口吻就知道不对劲。肯定有兴趣啊,说得轻描淡写理所当然的。真正喜欢的话,应该像谈恋爱喜欢上对方那样,小心翼翼说话,生怕坏了心头的宝贝似的。
“看来你兴趣有一些,喜欢说不上。”曹勇道。
听听师兄这声音温温的很客观,谢婉莹只知道师兄又一针见血似乎把她的大脑在想什么的底细看穿了。
眼睛偷偷瞟了瞟身边的师兄。曹师兄今晚穿的深蓝色银条纹衬衫,和以往一样帅气时髦十足。让她联想起每次看到他,第一眼感觉就是帅。
可能是太帅的外表缘故遮盖了某些东西,反而总让人一时忽略了曹师兄是很厉害的神经外科专家这个事实。神经外科本来就是一个让医学生都觉得很迷的专科,高大上但是迷。而曹师兄刚好与神经外科这个特点相符在一起了。想到这儿,谢婉莹记起了宿舍那把师兄的伞,说:“早知道,把师兄的伞带出来。”
她终于记起他的伞了吗?曹勇笑一笑,接过了黄志磊递来的伞,打开,撑到自己和她的头顶上,说:“走吧,先去吃饭。”
三个人急急忙忙走到对面的炒菜馆。
进了店,过了最多人的饭点,里头吃饭的人不多了。早来的人见到他们三个招着手说:“这边!”
谢婉莹走过去,发现除了自己和两个师兄,来吃饭的还有两个师姐以及爱凑热闹的朱师兄,却是不见她辅导员。
【539】你关心他吗
“你辅导员想来不敢来。”接到她的眼神,朱会苍给任崇达解释,“他希望班上所有外科生完成外科出科考那天一块给你们外科生庆祝。”
任崇达怕单个给她庆祝显得对其他班上学生不公平。
被师姐拉了坐下来,谢婉莹说:“不用给我庆祝的。谭老师说的对,我离能行还远。昨晚上要不是有刘老师在,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完手术。”
她答应来,是感觉到师姐们师兄们想借个机会一块吃个饭聊个天。
肚子饿死了。姜明珠给小师妹递上菜单:“划勾的是我们点的菜,你想再吃什么自己点。别给我谦虚,反正不是我给饭钱。”
“姜明珠,你白嫖的,用不用回头我和于学贤说你是这个样。”朱会苍拿筷子敲了敲桌面说她。好家伙,当着集体的面敲诈师兄饭局不用遮掩的。
“朱师兄。你不带李师姐过来一块吃?”姜明珠装聋作哑,拉扯上李晓冰。
“她要上夜班。”
“我听说李师姐要备孕了。”
“于学贤站在后面听着你说话了。”
“他没来。”
“谁说的,你转个头看看他是不是来了,我叫了他的。”
“我才不会上当受骗,不用转头。”
师兄和师姐争个不停,谢婉莹坐在中间不敢插嘴,给身边曹师兄的杯子烫洗下开水消毒。平日里曹师兄照顾她多,现在她要照顾回来,问道:“师兄,你是不是熬夜了?”
哎?曹勇吃惊地回个头望向她。
“我听师兄刚说话的时候嗓子有一点点扁桃体好像要发炎的样子。”
听见她这话,桌上其他人呀一声说:“你关心他吗?”
问这话时,朱会苍和黄志磊突然发现姜明珠和柳静云和他们异口同声:莫非全察觉到什么了?
最后所有人听见了另外一个加入的声音是从后面传来的。姜明珠转下脸看见了走来的于学贤,吓得哇哇两声。
朱会苍指到她脸上:“我不是说了吗?你不信?我说了打电话叫他来了,你不信是想怎样?”
没听朱会苍说话了,姜明珠低下的脸快藏到两个膝盖头中间去了。柳静云见着,急忙去给刚来的于师兄搬来把椅子。
“不用客气,我自己来。”于学贤拦住柳静云,自己一手拎了把椅子,放在了黄志磊和朱会苍中间坐下。
姜明珠一抬头,看见了他坐在了自己的正对面,更不敢抬起头了。
“看来你有算计的。”朱会苍见着这场面对于学贤说。
“什么算计?”于学贤不接他这个腔,转头看着另外两人继续刚才的话题,“那个谁,谢婉莹是吧,你关心你曹师兄?”
师兄师姐们干嘛大惊小怪的。谢婉莹老老实实说:“这不是应该的吗?”
前辈们关心后辈。后辈也关心前辈们。
“你听出他嗓子不对,你平常有多注意他的情况。”姜明珠对她使去一个意味的眼神。
这个问题,谢婉莹没多思考,不过接触比较多的人她凭感觉能感觉得出来的:“师姐,其实我也听出了你鼻音有些重,刚想提醒下你。”
【540】医院内部调整
姜明珠:小师妹你……别太专业地拿我曲线救国。
其他人要笑出鸭声。
“他昨晚熬夜了?”于学贤问下跟着曹勇的黄志磊。
实际上不止是她,瞧瞧其他师兄师姐和她一样能感觉出来。
“曹师兄昨天出差了,今早回来的。”黄志磊说,“可能没有休息好。回来又赶着做手术了。”
“主要是昨晚你去的时候,风大了?”朱会苍猜疑老同学是被风刮到嗓子眼了。
首都地带风沙大是出了名的。
听一个个猜着他的症状,曹勇哭笑不得,他来吃饭不是来看病的,于是他的手不由自主地摸了把小师妹的小后脑勺。
被师兄一摸脑袋,谢婉莹明白了:瞧瞧自己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关心师兄,导致师兄后续被人关注的程度有多“严重”,下次必须谨慎了。
“没什么事,没喉咙疼。昨天话说的比较多,所以嗓子有些哑。”曹勇大致给大家说了下情况打消所有人顾虑。
“你出差去开什么会吗?”于学贤问他。
“嗯。”
“去吵架?”朱会苍继续开老同学玩笑。
曹勇冲他眯下眼:“可以吃饭不?”
“吃饭吃饭。”见好就收,朱会苍叫着服务员上菜了。
几盘炒菜热火出炉,汤厨房后台早做好了端出来,再加些米饭。
谢婉莹埋头吃饭,一面听师兄师姐们聊医院里的事情。
“我怎么听说好像内六准备回归你们内五了?”朱会苍问。
内六分出去不过才几年的功夫,现在要合并回内五,大概可能是因为医院对科室的一项调整?
“你要知道,以前内六分出去,是医院想搞个肝脏科出来。”于学贤作为内科的人比较了解这其中的来龙去脉说道,“但是,肝胆胰脾外科那边肯定不高兴。真的成了一个肝脏内科,要被分掉他们不少病人和利益。再有外三技术很成熟了,所有技术骨干不会给我们内科的。这就造成了内六尴尬的局面。自己再培养需要时间,在病人里头的口碑上病人肯定找老牌的外三,外三内外皆能治,不需要找他们。肝科是我们医院很出名的一张牌,吴院长想做大这张牌,但是没想到这里头太多牵扯了。还不如直接扩外三的病床数,只能等外科楼起来了。”
“你这样说等于说这个消息是确信有的?这样的话,内六的人怎么办?全回归内五吗?他们科现在主治的病和你们内五差不多。内六未来变成什么科?”朱会苍一个个提问。
“这些问题你问我?曹勇和我们医院领导层熟悉,他比我懂。”于学贤望向曹勇。
见所有人目光望过来,曹勇摇了下头:“我哪里知道,没问人。你们想知道后做什么吗?”
科室大调整,相关人员需要找出路了。估计消息波及到的人员心里惶惶的。同时,如果新建立一个科室的话,相当于一些即将毕业的医学生将是有很大机会留下来在国协了。因为新建的科室不出意外会缺人。
“你说下你知道的嘛。”朱会苍给老同学一个眼神。
“我想说的是,有实力的话,管医院怎么调整,肯定是继续被医院留用聘任和重用的。”曹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