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急不可待
老医生到了极限,思路需要开拓了,或许可以来学点中医帮忙拓展医学世界观。
年轻西医生要学中医,说白了自己西医都没学明白呢,学什么中医。
曹昭从小是个爱玩的孩子王。
这么说来,曹家老二玩过自己奶奶的艾灸盒了。
“你行不?”曹昭口气里带点儿顾虑。
玩过,他深知中医这事儿有多玄。
西医解剖学至少给你明确人体哪块骨头哪条神经在哪里了。中医的经络学和西医解剖学相矛盾,所以经络学为基础的穴位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玄乎东西。
这将导致,西医学教科书上的普适原理到了个体身上有迹可循。而中医穴位呢?
谢弟媳的能力,他曹昭也知道玩解剖位置很牛。可中医穴位完全不是这回事儿。
中医穴位定位准确的指征不是如西医解剖学里给你剖出来明明白白是哪里,是病人有无感觉有无治疗起效。因此中医穴位在教科书上的普适原理到了个体身上变成了薛定谔的猫。
曹昭就此打个趣儿了,说的是真话不是开玩笑,道:“足三里,谁都知道它在哪里。”
足三里穴,普通老百姓都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一个人体穴位。曹昭继续说:“我奶奶给她自己艾灸的足三里穴,每隔一段时间挪一点地方。”
你说如果这放在西医学里变成什么了?啊,骨头神经移位了?知道曹二哥是好心,谢婉莹说:“穴位不是一个点,可能如西医解剖学里某些名词指的是一片区域。”
曹昭:我这==,以前玩的是什么,奶奶没告诉我啊,奶奶坑我啊。
曹奶奶:你这爱玩的,和你白讲什么正经事呢。
周围的西医生们听着全懂了:谢婉莹医生至少是比他们懂中医的。
即便如此,大伙儿替谢医生捏把汗,继续保持股质疑。
一片区域如何找精准能做此次治疗的穴位点,一样听起来很玄。
饭要一口一口吃,中医技术既然被西医生们“批评”为慢,更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温子涵医生在电话里边做远程指导,边准备抽身走去手术间一趟。
温大佬到底是负责任的医生,而不是说随随便便把病人交给其他人。
这个病人病例难不难?情志问题至少不是危及性命的大病,加上温大佬自己之前接触过这个病人对病人有了解,方才决定让谢妹妹练下手顺道更了解中医技术。
由此可见,温子涵医生知道自己想在西医院留下来,不是她能不能留下,而是只有同事们更了解她的技术甚至亲手体会她的技术,方有她留在本单位的意义。
医学圈里讲究的团结协作是建立在对彼此技术的充分理解上。西医生早在学校课堂上学习过西医各科的全面基础知识不存在太大的鸡同鸭讲。在学校是没学过中医的西医生为此与中医生存在比较大的学术沟壑是需要共同努力填平的。
谢妹妹是不太一样,这是她为什么选谢妹妹第一个尝试。
傅昕恒医生和其他西医生:行吧,我们算看出来了,你想教这个谢学生属于急不可待。
【261】不放过差池
否则怎会在电话里开始让谢学生可以动手了。
大佬认为,有时候自己亲自在场反而可能让学生瑟瑟缩缩没勇气,要做什么全看老师眼色行事怎么行。
再说谢婉莹医生不能算学生,是天才执业医生,温子涵医生对此知根知底。
说回工具,没有针灸针,谢婉莹医生拿出口袋里经常准备的医用棉签。
老医生是不用棉签的,直接用手指试探穴位。
手指比起棉签是接触面积过大。
针灸针从它自身发展的历史知道它的特点是尖硬,与人体接触面积不能大为的是能搞出精准刺激。
人的手指做工具是有这个缺陷。
老医生能,肯定是由于自身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手感。
新手不方便这样做,但是新手一样会先用手指试探。
如谢婉莹医生前面讲过的,先确定穴位那是一片区域。一片区域用手指试探是可以的,顺带积累手感。
棉签另一作用的测量如何来做。
中医穴位定位时书上写了很多用手指来量长度,不是用医生的手指而是要用患者自己的手指做计量单位。
人体有些地方不方便拿患者自身的手指自己来比划测量,老医生用的是目视法同靠的是牢靠的临床经验值。
有些新手喜欢拿自己的手指对比着来,实际上自己的手比划丈量是无法控制在空间移动过程中手指自己动了影响结果。
如果你看过以前的针灸教课录影带,会看到人家一些针灸针老医生做研究测量穴位用的钢尺。
因此读中医古书不能读死书,要放在越来越先进的现代技术上让其开花结果。谢婉莹医生的脑子是很灵活的,回想下重生前看人操作的场景加上温姐姐的话,立马行动,干净利落用棉签先丈量了病人两侧手指宽度。
曹昭在旁观望边使劲儿眨眼:嗯,弟媳是比他会玩,他怎就没第一时间先想到人体两侧本来个个就长得有点点不对称的,细究起来是会有点儿差池的。
医学圈里能触类旁通会玩的基本自然是建立在非常稳固的医学基础上。
谢大佬是谢大佬,对医学上的一点点差池都绝不放过斤斤计较。
测完先不动。
为什么?因为中医定穴位的方法有多种,说的这种拿患者手指宽度做测量是属于穴位定位法中的手指同身寸法。
测的一寸,可以是用患者中指中节屈曲时手指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用的方便取患者背部和四肢的穴位。
用患者拇指指关节宽度作为1寸的话,同样可适用四肢的取穴。
除了一寸,让患者除拇指外的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水平标准,测量并拢的食指与中指宽度为1.5寸。
两寸是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同以中指第一节横纹处为水平标准,测量三指横度。
三寸是测量上面四指横度。
其它取穴位方法,有像西医学做操作的,直接拿人体各体表解剖学标志来定位。
也可以有一些简单方便特殊的取穴方法无论普通老百姓和新手中医生非常喜欢用的,例如风市穴是让患者直立两侧手五指自然并拢下垂中指尖贴在大腿外侧上的点。
【262】迎难而上
如果是大佬中的大佬老老手,如温子涵大佬完全不用这些繁琐的取穴方法,直接目视下针。
新手不可能做到,老老实实按着规矩来积累经验值。
上述归结起来,实则取穴方法是要按照治疗需要看要定哪个穴位下菜。
电话里温子涵医生和谢婉莹医生沟通。
中医和西医没区别,先要给患者做诊断。
中医诊断上面说过多次要辩证。
哪怕你说这患者只是情志方面出现问题放在中医里一样需要辩证。
中医始终认为身心是一体的。
心理出现问题导致身体出现症状,实则不是只有心理问题,患者身体在同发出不好的信号。
西医对心理学的研究越深入实际上都是在支持中医学这个观点的。如同抑郁症这些,以前只说是你情绪有毛病,现在不是了,西医学都认为这是人体的身体疾病。
中医学现在要怎么给这个据说恐慌过度的病人进行辩证?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人家中医因为不会说这不是身体疾病,用的是像辩证其它疾病一样的临床思路。
温大佬给人做学术指导肯定是不一样的,大佬做学术指导从来是一针见血的,不是照本宣科的。
其他旁听的人有福了,蹭了谢医生学习的福气。
“简单来说,中医给人治病,扶正祛邪扶正祛邪。”
谢学生秒懂零秒响应温老师:“要么扶正,要么祛邪,要么扶正加祛邪。”
学生孺子可教,温子涵医生眼露喜悦:“你认为这个病人是需要哪种?”
“扶正我个人认为,是人体的正气尚可,扶了就可以祛邪了,因此用不上祛邪。同理,要用到祛邪是因为人体正气不足以祛邪。”
谢学生的逻辑思维棒棒的,所以说中医不是玄,中医是非常讲逻辑思维的学科。
“你说的是上回我们接触过的教授提倡的学术观点。”温大佬给谢学生先稍微总结下。
温补派嘛,强调要补人体正气中的阳气。
因此人体中究竟哪个气是不是在许多疾病中永远占主位,是能分出中医许多学术学派。
谢学生刚逻辑思维的出发点是正气占主位。温大佬在此一针见血了。
谢婉莹医生和其他旁听的医生:哦,原来这样。
中医凡事先讲哲学讲的正是先讲临床思维的发散多样性,这和西医临床基本固定直线临床思维路径方便工业化式大批量生产医生两码事。
正是曹奶奶所顾虑的不给老二讲课,搞不好新手可能中西医没结合到先把自己的思路搞混了。
中医的临床思维有多复杂。如上面说的,人体正气中可包含阳气阴气,而人体阳气中可以包含正气。
主打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群西医生感觉回到课堂上面对着可怕的数学难题了。
这种思路绕的话会把人绕晕,为此温大佬一开口才拿最简单的思路来开导学生:扶正驱邪。
中医思路肯定不止扶正驱邪这条路。
果然是好玄啊,中医。曹昭摸摸自己额头,再看弟媳脸上全是不服输的念头。
只要是给病人治病的事,谢婉莹医生是绝对不会投降的,多难都上。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263】对不对
“扶正。”谢婉莹医生立刻有了自己的判断。
别想那么多。一根筋的谢医生从不想多。
温姐姐开导她的思路,正是要她一根筋走到底最好。
因此临床直线型思维不能说不好,是挺好的事,不把事情复杂化,有利于避免把自己绕晕。
西医这么多年越来越崇尚的临床路径可以算是一种直线思维模式,为归结了许多临床教训得出的结论。
谢婉莹医生何以得出扶正的方向,肯定不是因为她懂中医的望闻问切。
中医之所以玄,所谓的望闻问切四诊要素全是要凭借中医生自己的临床经验积累。
她谢婉莹医生没有过这方面的中医技术积累,怎么办?
要知道,不少老西医兼学中医技术,是得心应手,很快上手,比中医新手快得多。
不知道什么望闻问切的具体中医技术,但是这些医生在读懂了中医的理论逻辑之后,由于平日早就积累出对病人的诊断感觉,诊断起阳气阴气什么等并不太困难。
大师姐是她谢婉莹医生非常熟悉的人,几乎天天相处的人,她能不知道大师姐平日里的身体素质吗?
中医的正气放在西医学里可以被叫做免疫力,大师姐的免疫力不差。
病人自身免疫力强,代表医生只要给病人的免疫力再加强点极有可能能让病人自己赶出祸害。
这样是好过医生以强外力来干预人体驱邪。
驱邪从理论上来讲,是需要医生介入病人体时使用更大的干预力度。
这样的中医逻辑观念在西医学里有的是,比如打疫苗让人体形成针对性的免疫增强,好过届时下一堆猛药再来救病人。
老医生是老医生了,很快能把中医的思维与西医的思维相结合进行融会贯通,不会有半点儿违和。
旁观的众人越听越对于谢婉莹医生抱着:你这究竟是不是只懂中医,或是?
个个是如马医生张医生等猜想飞飞。
老医生做事的果断利落不属于鲁莽行事,具体分析能头头是道有学术底气撑腰壮胆。
谢婉莹医生是哪种可能呢?
“患者是恐慌症的话在中医有很多穴位可以治疗。”温子涵大佬在电话里继续做指导。
据说这最常见的四个治疗穴位给普通老百姓听都不算陌生。
第一个穴位百会穴位于头顶,定位是在前发际上五寸处,头顶的正中线上。
百会穴是督脉的腧穴,负责大脑与脊髓之间的沟通联系。只看它位在人体头部可以推测用它能治疗脑部疾病。
这里提到了督脉,顺带再说一嘴。
督脉不是我们之前讲过的十二经络,是十二经络以外的奇经八脉之一,同属于中医的经络学术系统。
奇经八脉叫奇经八脉正因为它不属十二经络,与脏腑无相表里的关系。
同时它在中医技术里很重要,尤其对于针灸推拿学,因为它联系着十二经络之间。
读西医都知道,许多血管神经及淋巴在人体内有交汇处形如交通要塞,可以用此来类比中医里头奇经八脉的某些重要穴位。
【264】狠点儿
对于这些神经血管淋巴交汇的地方,先前说了,西医研究出在这里交汇的各种生物信息传递信号活跃,于是用现代技术分析中医针灸学理论能得出有相关实验室根据的学术结果。
由此可见中医针灸学对奇经八脉特别重视并不奇怪。
大家这么一听,会恍然大悟道:之前温大佬用针有时候看不出温大佬的针落在哪条正经,有可能是落在八脉上。
温大佬诊断不一定是看十二经络而是直接看八脉。
接下来,治疗恐慌常用的另一个穴位内关穴更有意思。
它是手厥心包经的穴位,同时为八脉的交汇穴,通到八脉中的阴维脉,为此能把它形容为战事上重中之重的交通堡垒。
心脑关系密切,之前西医学案例证实了这点。
在这个心包经所在穴位上做治疗,自然可以治疗脑部有关的疾病。
内关穴取穴,位于人体前臂的前区腕靠掌侧这边远端横纹上两寸,可以用我们刚说过的手指同身寸法来度量。
先找到腕横纹,此时需要患者伸臂屈腕显露腕横纹,在用患者三个手指并拢的横度来度量。
这个穴位放在西医解剖学里是在掌长屈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上述讲完可以知道,曹昭医生说的中医薛定谔的猫穴位法,在内关穴上是非常容易见证到此结论的一个例子。
意思是,别看内关穴好像位于容易见着的手腕附近,然而要精准取内关穴很难。
老百姓普通保健是可以用简易法等同于模糊定位内关穴。
医生要做精准治疗不行。
这个穴位从解剖学看是处于肌腱之间,在人体深且窄细的区域里头。
取穴时,初学者为了抓到穴位难免力度过大,会让患者先感觉到疼痛难忍。要按到这个穴位有穴位感压制过痛感不疼,你说是不是要有多难呢?这样的事儿放在很多人体不少其它穴位是同理。
于是在针灸科,你能看见部分年轻医生或是外行的老百姓给病人按穴位,病人先哇哇叫疼:你按的是什么呀。
话题再兜回来,心包经有穴位可以治疗脑病,心经呢?
说到第三个比较常见治疗此病的穴位是心经的神门了。
神门穴一样在手腕这个地方,靠近肌腱。
温子涵医生给谢妹妹谢婉莹医生提供如此之多的穴位选择,是知道谢婉莹医生的西医解剖学实力非同小可。
中医取穴按照上面分析的,只要是西医解剖学玩得好的医生理应不难做到精准取穴。
谢婉莹医生的头脑始终十分清醒,说:“要扶正,我不用这几个穴位,可以上涌泉穴。”
神门穴治疗此病算是个主泻的穴位,同百会穴是开窍醒脑。
内关穴是可以补,补的是心气。
谢婉莹医生认为,补吧,要补狠点,一补到位,补根去。
人体的根在哪儿?中医理论早说了,在肾,肾为本。
必须承认,谢婉莹医生是西医外科医生的典型代表了,思考行为模式是带足了拿外科刀的狠劲儿。
其他西医生们想了想:谢同学这风格算是谭克林医生带出来的杰作。
不是所有西医生都是下刀快狠的,同带过谢同学的陶智杰医生可以再次对此率先表态。
【265】神奇
温子涵老师听完谢学生的决定后笑不拢嘴。
你说吧,她选择谢妹妹不选其他人,从这里可以知道为什么了。
她提都没提涌泉穴,是谢妹妹自己想到的。
实际上她温老师故意卖了个关子,想最后抖出来给学生选的,因而涌泉穴反而是这几个穴位中最常用可以治疗本病的。
其他西医生全傻萌着,不知谢医生提涌泉穴是对是错。
这些人就这个想要中医西医能融会贯通的水平?
温子涵医生没回头看这些人什么表情样子。
其他西医生:被温老师彻底冷落要被打入冷宫了。
常家伟瞟下傅老友:她快是你老婆了,你莫非比不上谢婉莹医生了解她的技术,平日里鸡同鸭讲吗?
傅昕恒医生,回想起上次喝茶的经过:……
温姐姐没说不好,谢婉莹医生秒懂。
立即蹲下身取穴。
涌泉穴的位置在足前部的凹陷处第2和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
简单取这个穴位的方法,临床新手和普通老百姓民间保健常用的:让患者用力弯曲脚趾,此时足底前部会露出来个凹陷“坑”,是涌泉穴。
精准取穴的话先要知道这个穴位“区”里解剖开来有指短屈肌腱、指长屈肌腱和第二蚓状肌,深层的是骨间肌,里头穿插有动脉和神经支。
要对这个穴位进行强刺激的话必然要让刺激作用到神经。这是西医谢婉莹医生对中医技术的简单暴力理解。
脱掉患者脚上的手术室拖鞋和袜子,医用棉签倒头,采用没有棉花的那端,下手。
在旁站着眼睛一路盯着她的曹昭先要被吓懵。
谢弟媳这是正式工作后越来越猛。
毫无新手下场的胆怯,一步到位。
犹豫做什么?越犹豫越不敢下刀。
中医针灸在她谢婉莹医生的医学感觉里一直与外科手术刀相似。
一针下去是一刀下去务必刀到病除,因而下刀时犹豫会让刀锋迟疑让病魔有机会逃串怎能是好。
她是普外二老师们带出来的学生,烙的是普外二老师们快刀狠劲儿的印记。
谭克林医生:嗯,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带她的。
有效吗?
一群赶来一探究竟的同行们跑进了手术室。
先见到在发呆中的曹昭医生。
以及坐在椅上张大口表示惊叹号的姜明珠医生。
手术室护士们跑去抱毯子,要给睡过去的柳医生盖上被子。
打什么安定针?
安定针是强镇定药,哪能让病人现在睡觉时神情如此这般的轻松。
“什么情况?”常家伟一帮人拉着曹昭医生的衣服问。
中医是太神奇了,他以前怎没见过?曹昭的脑子里满是问号。原因他没看过自己奶奶有过这样神奇的行医画面。
那是因为曹奶奶后来当了骨科外科医生名医主治疑难杂症尤其是骨肿瘤患者,没有什么机会用中医技术而是经常被迫拿手术刀。
护士给常医生等人补充上画面:棉签一扎下去,柳医生开始睡了,比打安定好太多。
之所以护士对此操作有十分的好感,是由于要给病人打安定的话执行者是护士。安定治疗这种病例不是啥好玩意儿,护士自然不太喜欢。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266】谁是差生
治疗结束。温子涵医生作为指导老师抵达现场,与谢婉莹医生这个学生进行了治疗后的病例讨论。
围观的人群不但没散开,而且越聚越多。
其中的西医生们个个脑子里想着:谢婉莹医生能行,他们怎能不行?
你说这事儿吧,最有资格开口的要属祁东来医生。
众所周知,祁医生与温君宝医生多年挚交,彼此的学术交流好比傅昕恒医生与常家伟医生。
可惜的是,傅医生和常医生是互相向对方学习到了不少专科知识并且能学以致用,而温君宝医生似乎没在祁医生身上学到什么行之有效的中医神奇技术,更别谈能这样一支棉签见效的。
“你没有认真教我。”温君宝医生趁机告状祁老师了。
谁让四周全是质疑的目光望着他温医生:莫非你是个差生?
祁医生急忙向众人解释:“我教过他的,他不敢试。”
“你说你教过我什么我不敢试?!”温君宝医生脸上怒涨出了几条额眉纹。
祁东来医生努力回忆着:“挺多的,比如平常我们见到的落枕。在我们中医学里,治疗落枕是可以用一些穴位来治疗。”
西医治疗落枕的方法,可谓是非常之没有创造性的。
要先说到落枕是怎么回事,在西医学里头认为落枕是颈肩部肌肉过度紧张导致肌肉僵硬,是急性的颈肩关节周围炎或是颈肩部筋膜炎。
针对此病的病因,西医采取的第一种方法是给患者开消炎药,以及局部患处热敷,再加上颈部缓慢活动锻炼。
中医对这样的病,厉害的中医生通常可以一针见效,如谢婉莹医生刚才做到的。
“你说的。”温君宝医生着急上火了,为了给自己辩护,言语加上行动表演,举起自己右手使劲儿按压左手上某个点(所谓的穴位区)说着,“按这个有效,我按半天,没效,被人笑死了。”
见到此情此景,周围同行们脸上的肌肉开始抽搐着,是想笑不敢笑。
温君宝医生看起来真是差生了,问题是,他们不敢保证自己是不是像温君宝医生这样。
祁东来医生甩过侧脸去,没眼看,学生学习成绩差成这样,让他这个老师情何以堪。
早知道,他祁老师绝不收这个学生。
例如傅哥哥没这个学中医的素质,收来给她当学生干嘛,到时候难堪的不是师徒俩人。
谢婉莹医生能一学即会,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只因为是个西医外科医生。
听听谢学生是怎么向温子涵老师做学习报告的:“我觉得是这样,试探穴位区时,本想向神经支方向发力,后来认为可以同时偏向血管区。”
早说了现代中医不是那种古代崇神派的玄乎,是会用现代医学研究结果做技术发展融合。
谢学生一句话,体现出了与温君宝学生之间的极大差距。
四周所有人眼睛如小烛光亮起来。
【267】心得
“你说你学的什么?”祁东来医生转头发问自己的学生该反省了。
不是我这个老师的问题,瞧瞧你自己和谢学生的对比吧。
温君宝医生当真以前没想过这个,学中医的时候他的思路总以为中医是中医的技术思路,与西医学毫无关系。
说透了,很多西医生骨子里的那股傲是很难抹去的,要让他们认可现代中医技术是与西医学能平起平坐根子里是一模一样的很难,总认为西医要么高过中医的学术地位要么是两个医学世界。
谢婉莹医生不同,当然是因为她实际上是个老医生了。
医生日常要搞科学研究的也算是个科学家,我们前文说了科学的尽头是哲学,所以老医生比较能理解中医。
对于谢学生的回答,温子涵老师很满意,点着头要学生继续说。
谢婉莹医生接下来汇报:“我当时意识到的时候发现自己好像有点傻。”
哎?怎么傻了?
“其实,人体血管与神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神经里面有血管需要营养。血管被神经支配,并且可以有反射性调节神经的作用。
所以与其去单独刺激神经支,不如双管齐下,双管齐下的好处是,可以让人体自己找平衡感,避免单方面的刺激过度。
大众认为中医的玄关健在这了,中医穴位是个区。
现在听谢医生这个中医技术体会报告,大家立马对穴位是个区有了新认识。
“温君宝医生你可能是没刺激到位?”其他西医同行纷纷分析起温君宝医生是差生的原因了。
温君宝医生是祁老师说按哪儿,他依样画葫芦按哪儿。偏偏,中医技术教科书上是个笼统模糊区,学生自己不思考不形成自己对病例的具体治疗思路,怎能针对个体病例有效。
对此温君宝医生有话要说:“她这说的,完全是西医一套的东西,也根本解释不了如何给病人治病,解释不了什么中医的扶正驱邪。”
足少阴肾经从中医教科书上图谱大致来看,是从脚走到人体胸腹。
这条路线图,再加上涌泉穴的解剖分析,是能与西医学里的某些东西对上号的。
例如,足的神经支从下往上是连到脊髓去的,脊髓和脑相连,刺激足部神经能传递到脑必然不奇怪。
其次,足的血管到底最后要回流到心脏的,又刚好解释到了足少阴肾经交于心包经。
上两者综合来看,对应上了谢医生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谢婉莹医生再补充:“中医对这个病应该可以解释为心肾阳虚。”
温子涵老师和祁东来老师点着头:嗯嗯,谢学生有中医生那个味儿了。
如果让温君宝学生说出类似谢学生这个话?
温君宝学生:我的脑子一团乱额,既分析不出西医也分析不出中医。
“针灸针补气的手法,我个人理解为是去做个推动。”谢婉莹医生总结最后的现场实习心得体会。
这样听完谢医生自述的,其他人发现:现场刚围观谢医生操作的人大概是看了个寂寞,没人能准确描述出谢医生刚怎么扎的那一“针”。
集体目光射向了曹昭医生。
曹昭医生怒:所以我这不什么都没跟你们说吗?
【268】下去
隔壁据说没事了,算得上是虚惊一场。
神经外科手术间里所有人可以跟着松口气。
“你说,莹莹这——”回来手术间的曹昭医生伸手按住弟弟的肩膀絮叨。
曹勇医生大概率能猜到这孩子王二哥想说什么。
郁闷呗。
曹昭可以联想到,当这事儿传回到家里后,曹奶奶会有多高兴赶紧把自己的中医技术传给孙媳妇得以后继有人。
从小拿奶奶针灸盒玩的他曹昭因此变成什么了?
在这个时候,手术台上有人开口。
“你下去吧。”
说这话的人是宋学霖医生。
吃惊一下的是一助岳文同医生。岳医生吃惊的地方是:哇,你这只从来看不起任何人的宋猫今晚居然能忍到现在。
那是,如果论往常对其他人,宋医生早就不用之前曹昭医生提,让某人下手术台去了。
之所以他忍了这么久,想也知道是看在谢医生的面子上。
谢医生对米师妹很照顾的。
米思然外科口罩后面的脸,呈现出的几乎是山崩地裂的崩溃了,她只能努力地控制着自己两只手不要发抖。
“你下去休息。”宋主刀冷硬的声音强调道,要对方知道就好乖乖下台别给自己添麻烦。
米思然猛吞口大气,此时此刻她好像明白了谢师姐偷偷给她提点的暗示:你身边的人都不是普通人,他们是一群医生。不要以为医生只给眼前的病人看病,厉害的医生不用病人说能看出人的身体状况,包括在自己身边的人。
为此她掩饰的再好都没用,根本瞒不住这样一群医学大佬。
宋医生让她下台不是因为别的事,只不过是隔壁姜医生发生的事情让他有了警惕。
都说女人经事貌似会传染的有传染性。姜医生今晚突然猛来月经,她米思然一个样。
可对方这样的理由却比什么都打击到了米思然本人。
“我,我不会添麻烦的——”米思然的嘴巴哆嗦着为自己再争取和辩护。
她上大学以后,知道谢师姐的奋斗过程之后,向谢师姐看齐,在体力锻炼方面从不落后。
结果,她没把这话说完前,得到的是身边一群人用诧异的目光望着她:你说什么你想什么呢?
谢婉莹医生那乍看起来是很吓人的体育锻炼量,实际上常家伟医生亲自去考察过了,人家是科学锻炼,从不让自己身体劳累的锻炼身体。
换句话说,谢婉莹医生有这个天赋和本事来控制自己的体育量,你米思然没谢师姐这个天赋怎么能做到呢?
事实上是,谢婉莹医生对自己的身体能做到知根知底,你应该是不能的。
岳文同医生皱个眉,想的是:这个师妹不说有没有谢同学的医学天赋,就说这个情商吧,是个典型的傻逼。
你想把自己和谢医生相比不想想是在谁面前说这个话。
谁不知道,这只宋猫只看得起谢医生,你在宋猫眼里从来不是什么东西,你竟然敢这样说你自己和谢医生?
“下、去。”宋主刀的双目透着股冰凉感。
你——不要在我这只猫面前得寸进尺。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269】不惯着你
医学实习生们算是职场新手,职场新人受到的挫折和煎熬好比刚学走路的小孩子。
学走路的孩子,跌倒了,痛苦,有的是,但是不会妨碍他们对学会走路的强烈期待感。所以,大多数职场前辈不会惯着这些“娃”。
学走路的孩子不跌跌绊绊,不经受挫折,不正常,不能叫做学会走路。
当谢婉莹医生听说宋医生的决定时,感觉是再正常不过。
不要以为宋医生是富二代而娇生惯养,不是所有富二代都是娇生惯养出来的,宋医生典型的不是。
因此宋医生处人处事时显得尤其苛刻,叫很多人深感意外。
她谢婉莹和宋医生的出身天差地别,却能有不少共鸣感基于此了。
米师妹恰恰相反。
在整个社会里头,真正富养一帆风顺的孩子反而是米思然这种家庭环境出身的孩子,不是最有钱的那类人,但家里父母舍得无限宠爱和投资于孩子。
只因这类父母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认为下一代一定青出于蓝胜于蓝。
太有钱人自身的事儿太多,注意力全在孩子的可能性反之不一定是百分之百。
于是有了,有时候她试图点醒米师妹,米师妹的反应总是慢一拍再慢一拍的。
可以说,她从没打算惯养师妹们,这对师妹们的独立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医生是个非常讲究独立性的职业,女医生想要在男性为主的外科医学圈子里博得一席,更加要靠自己。
没有人安慰不算什么。米师妹一定要懂,与其有人安慰自己,不如无人慰藉更有利。
这全是由于她很看好这些师妹们的。
从手术室出来的米思然,来到深夜无人的消防楼梯道里静静地坐下来。
她的脸上平静,没有他人所想的泪汪汪。
离开手术室的时刻,她没回头,不知其他人什么反应,诚然这些于她而言是无关紧要的。谢师姐这么多天只拍拍她肩膀不说话的无言意义,她终于懂了。
自己的路终究得自己走的。
心情沮丧是必定的。
她没有博得上级医生师兄等一帮老师对她的信赖,造成今晚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今后会一再继续发生。
除非她能做出彻底叫人刮目相看的改变。
要出成绩,只靠努力奋斗是不行的。
今晚那些人看着她的目光告诉她,她也认识到了自己真是个傻逼。
医学圈不是只讲奋斗有用的,否则不会每年一大堆医学毕业生即使在学校课堂的成绩很不错,最终毕业就业一样栽掉。谢师姐很厉害,最厉害的大概是早就看清楚了自己。
她米思然到底看清楚自己没有呢?
手心再拽一拽。
今晚儿科大佬对她说的话,与谢师姐的话实则有出入,她该好好重新想。
消防通道门口,一双眼睛瞅了瞅米思然的背影,叹声气,转身离开。
这个人是今晚跟在肝胆外科陶智杰医生身后的三名实习生之一,谢婉莹医生即将毕业的八年班同班同学顾鸿年医生。
师妹被人赶出手术室,他这个师兄跟来该安慰几句。
最终他没做,是想到自己的处境比米师妹更差。
米师妹是提前实习批,学校课堂成绩比他好,是他的有力竞争对手。
【270】不可小看
安慰的话固然说不出来,心情上却是有种同病相怜感。
因为米师妹这样,他知道全是米师妹感受到谢师姐带来的恐怖压力的缘故。
他想说,米师妹你算好了,他们全班从上学第一天开始天天感受着谢同学的吓人压力。
说回来,宋猫赶人的时候岳班长一句话都没说,好像站在宋猫那边了。
走回到神经外科手术间,挨着门口再听听什么状况。
手术室护士是医生的旁观者,天天看这种热闹。今晚这样的状况并不陌生,护士耸耸眉头靠着经验谈想:该不会再来一个医学逃兵?
出现逃兵怕不怕?
只能说医学圈太卷了,多的是优秀学子。除非是天才型人物,否则其他一般人才,老师们全是“尊重他们学生自己”的淡然处之。
米思然医生出去时,手术间里是很安静,个个一脸淡然的。
曹二哥,神仙哥哥曹昭医生笑一笑,对弟弟说:“你是想把人让给谁?”
有时候一个科室的老师“赶”你,是为你好为你着想,心知你在这个科是呆不下去的,让你早点死心更好。
曹勇医生但凡觉得这人有留下的可能,不会说一句话不说。
“听说莹莹挺看好这个师妹的。”曹昭若聊起八卦,再提一嘴。
他老婆看好对方不代表认为对方适合留在神经外科。
只能说,有些人读书读傻了。米思然是典型的这类学子,除了奋斗奋斗没有其它想法,这怎么行。
当医生不是只要会读书。他太太谢婉莹医生能广受好评不是只会念书。
“莹莹认为她能去哪个科?”曹昭想知道天才弟媳对此事的真实看法。
他老婆吧,自始自终认为,首先这事儿肯定是要本人自己怎么想最重要,为此一直不插嘴。
确实,学医行医注定要把兴趣放在第一位。医学太枯燥,只有兴趣能让医生保持对事业的积极性不会怠工害人。
除开这点因素,他老婆认为第二个选择的关键点在于和科室同事们的相处情况。
医学是讲团队合作的,在一个科室里干得不开心孤立无助,到了哪一天肯定是要你背锅走人的。届时你读的书全白费,仕途全毁,不如一开始不干。
这在各行各业事实上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说到这可以明白米思然在神经外科的成绩不算差。她的毕业论文能顺利通过,因而才能现在一门心思放在科室内努力干活想留下来。
问题在于,她这个人太老实。
神经外科是斗心眼儿的地方,反正在国协神经外科是这样子的。
“是个老实的娃子。”神仙哥哥曹昭医生想起今晚米娃子指着天花板说话的那一幕,笑得不亦乐乎。
老实人,开不起玩笑,斗不起心眼,在神经外科只能变成格格不入,到最终被所有人讨厌。
现在只剩下两条路线走。
要么坚持神经外科这条路,上其它医院找同专业科室留下,以她成绩完全可以去碰下方泽神经外科招聘的运气。
只是米思然自己究竟想什么呢?
【271】弟媳
她是想留神经外科,或是想留国协?
米思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关键,需要她自己想明白。
国协每个科室有自己的特点,不说技术特点。
像这样的老实人实际上最适合呆的科室是,有一个绅士宽容特别能理解人的上司。
“莹莹认为她适合去肝胆外?!”曹昭猛眨下眼。
曹勇白了老二一个白眼:就知道你这个爱玩的,想凑什么热闹。
曹昭是看出这人老实,说了对方可能适合儿科,但是没想到弟媳的想法和他迥然不同。
细究起来,谢婉莹医生的话好比打比喻一个家庭,外人再怎样能比家庭里自身和睦不和睦更重要吗?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职场领导招的人第一个想法是,这人需要能与自己人和睦相处而不是你技术能力如何如何。
总结出来,弟媳比他更似个社会老手。
曹昭心头再被小震惊一把:切不可小看谢弟媳。
“陶医生要招人吗?”曹昭问。
“要,今年肝胆外科摆明了要招人。”
其它科室或许有些遮遮掩掩,陶智杰医生不遮掩打的明牌。谁让去年痛失谢同学连带痛失潘同学,让他郁闷死了。今年他干脆公告天下:人才快来我这里,我人很好的。
门口听着的顾鸿年,手摸到自己胸口的心跳声:被他的预感猜中了,届时说不定该被安慰的人是他。
“他们说的是那个人吗?”
顾鸿年转身,陡然发现那另两位肝胆外科实习生不知何时在他后面跟着听到了里头说的话。
“不是。”顾鸿年开口否认。
不管怎样,他这个顾师兄现在能为师妹做了件事。
“你撒谎,他们明明说的人是她!”另两人毫不客气对他说,“你和她什么关系?”
顾鸿年:啊?
“男女朋友吗?”顾鸿年张大嘴:啊???
“是不是?”
顾鸿年连忙摆手:你们不要乱说。这种事怎么可以乱说?
手术间里神经外科手术结束了。
麻醉医生和护士预备把病人送回病房,护士先出去张罗床,麻醉医生翁医生跟着出去下。
手术台上的两名手术医生下台后脱掉着手套和手术衣。
曹勇医生打了通电话告知靳科长病人情况好让对方通知宣伍的领导。
等弟弟干完活,曹昭凑近弟弟耳朵边细声说:“你知道我今晚来还有什么目的。”
曹勇的目光里沉了沉。
曹昭嘟囔起老妈子叶女士:妈一直让我找空来看看,究竟你们什么时候让她抱孙。
脱完手术衣的岳文同整个人呆住。
宋学霖医生瞟到岳助手脸上那一眼懒洋洋没眼看的眸光,仿佛在说:你这人和谁一样是个傻蛋。
想也知道,曹勇医生怎么可能只因为是老婆第一天值班住院总所以陪老婆在医院。
要是按照这样的说法,为什么谢婉莹医生当初毕业后在心外科第一晚夜班曹勇医生不跟着陪值?
同理,宋学霖医生留下来是想做什么?只想看谢医生值夜班吗?
岳文同心头打个抖儿:莫非这只宋猫今晚留在这,也是?
观察了一晚上弟弟和弟媳,曹昭有了结论:“不知该不该告诉妈呢。”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272】原来如此
早上,天蒙蒙亮,曹昭动身离开弟弟的医院。
边走,边给母亲叶女士回电话。
叶素瑾医生迫不及待问老二:“你昨晚在老三那儿过夜了?”
“是,值班,他们忙了一晚上。”曹昭手掌心在嘴巴上打哈哈打着两个哈欠说。
在国协这里过夜简直是自取灭亡。他早该知道的,国协的性质和首儿差不多,两家医院晚上倘若不忙,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来。
简单点说,全国重病患都往首儿来,国协是不分年龄全国重病患的聚集地。
只要重病患多,百分之几点几的抢救病例已经足以让值班医生够呛。
“还是睡了会儿的,抓住两个钟头左右时间。”曹昭就此夸奖弟媳谢医生熟练的职场摸鱼技能。
“她是蛮聪明的。”叶素锦点着头说。老三媳妇最得她喜欢的地方不是技术能力,而是做任何事情显得老练智慧人的那股劲儿。
曹昭记起谢弟媳跟他弟弟曹勇医生说过的那个梦,道:“问过老三了,他说没关系。梦吧,谁能知道是否真的会发生,走一步算一步。”
“做梦就做梦,你为这个去找老三?”
“不是吗?”曹昭理所当然地反驳。
或许是,问题是老二昨晚在老三那儿呆了。叶女士在听说这个消息后立马察觉到问题。
“老三和他媳妇现在不在你身边吧。”
“是不在。”
“你可以偷偷告诉我的。”
曹昭不敢,也不舍得,想他昨晚几乎要放弃了,直到那件乌龙流产事件出来。
在误会没解除前的老三过于镇定,让他很吃惊。等他回过味来,意识到老三实际上是掩盖自己的心慌露馅儿了。
回头说起来,他曹昭昨晚留下,第一是有兴趣观察弟媳这一年当上正式医生之后的能力进展,第二是老三陪弟媳留下值夜班显出一丝奇怪味,再加上叶女士整天唠叨着让他刺探情报。
你说他容易吗?他不是产科妇科医生,只是个儿科医生。按照医学的划科规范,儿科医生不负责没生出来在人家娘胎里的孩子。
“不叫你叫谁?”叶素瑾医生咬定是他。
“可以喊大哥,可以喊爸,喊奶奶——”曹昭数出无数候选人比他合适,“再不然找姑姑,她是产科的。”
你这个爱玩的孩子,别跟我耍滑头。叶素瑾医生十分淡定地吐出一句:“你弟弟从小跟着你玩,你知道他斤两。”
自小他很会玩,连大哥玩的时候也是听他指挥。大哥弟弟的小性情小动作他是了如指掌。
换句话说,他妈妈叶医生认定没人能从谢婉莹医生身上找到突破口。
想找突破口只能找他弟弟曹勇医生。
曹昭预计昨晚弟弟听了他的话和妈的话要气死,捂住嘴边对妈说:“你想让我被老三揍死吗?”
“他揍不死你。”
“是你出的主意让我去刺探他。”
“你自己也想知道的。”叶女士灵光一动,建议老二,“你可以娶个老婆生个孩子,让老三报复回来。”
曹昭把电话挂了,在国协里头话是不能多说,毕竟老三夫妇谁都暂时不想告知的样子。
【273】当头一棒
主要在他前面的路上出现个人影。
是那傻娃子。
不知道昨晚被赶出手术室后哭了没有?
眼睛没红透,看来没哭,是怕再被他这样的人抓个现行吗?
有意思。曹昭笑一笑。
趁这个时候有点休息时间,米思然勇敢地踏前一步,只因她实在没有再浪费时间的日子了,她即将要毕业了的。
“你好,曹老师。”米思然先鞠个躬说。
是老实娃子,大概是感觉到他的话是对的而自己昨晚做错了,立马先来个鞠躬道歉。
麻烦来了,他昨晚发现自己被弟媳的人生哲学“教训”了一顿,和老实娃子说过的话可能有点儿错。
“曹老师,我想问一下,昨晚你跟我说的那句话——”米思然诚恳请教儿科大佬言论的深刻含义。
他的话不能说完全错。
曹昭说:“我的话就是那句话。”
“我真适合去学儿科吗?”
“有其他人和你说过这个话吗?”
没有。
“你谢师姐没跟你说过这个话?”
米思然点头。
太老实了,这娃子,搞得他这个孩子王不好意思继续“调戏”对方。
“你心里看起来不知道想学什么。”
应该是了,不然不会因他一句话真动念头。真爱死神经外科,谁说也没用会死磕到底。
这也是为什么他昨晚看见这人眼光里是不服气而不是其它时笑了。
真爱一样东西是不会有情绪的,只会任劳任怨永不后悔。
如谢婉莹医生说的,爱当医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从这里可以见得,老实娃子米思然医生不是不爱当医生了,相反,很爱当医生,所以无论如何希望自己能当好个医生,哪怕转科。
“你爱什么?爱儿科?爱神经外科?还是爱你谢师姐?”
临床前辈的话总是给新人当头一棒。
米思然再次有点懵。
“如果你爱儿科和喜欢我,可以来我这儿学做儿科医生。”曹昭的手指潇洒地指划下老实米娃子的头发。
话说到这份上,对方该懂的。米娃子再老实也不是个真傻子。只不过他这下违反老三的警告了:你首儿的凑什么热闹,想到我国协挖人吗?
米思然望着眼前这张俊脸。她当然不是个花痴,她当花痴的时候只有看谢师姐做手术的时候。
从她的表情,曹昭读明白了,眸里再一笑:不奇怪。想当初家里段三宝同学都被谢同学挖走了,你说呢?
转个身,曹昭去开车了,所以说老三的性子是典型的有时候忧虑过头。
如果问谢弟媳是否担心他挖人,谢弟媳估计会说:使劲儿挖吧。不管你挖不挖得动,只要都是当医生,没问题。
谢弟媳是知道他神仙哥哥待人很好,只可惜谢弟媳非要找个阎王殿傅昕恒医生那儿锻炼自己。
米思然看着这人的背影,眼里露出丝感激之情。亏了这人肆无忌惮的直言,让她的脑袋终于开光了。
她最想的不是什么留神经外科或是儿科,而是纯粹想追着谢师姐的身影在同个单位共同奋斗。
【274】同学们
早晨起来时,听说岳班长找了一群同单位同学们在医院食堂里吃饭,只是没有跟她谢同学打招呼。
谢婉莹医生推测:可能是男生们自己的话题,不方便女生插嘴。
与她同科室的潘世华医生为此提早回到医院。
“班长,我在电话里没听清楚你说是什么急事?”潘医生问岳班长。
岳文同让他先坐下,再放眼四周观察一圈。
没到时间,食堂里没什么人。
其他到场的同学看着岳班长这个表情,一阵愣:以前从不见岳班长如此紧张小心的状态。
随之,鲁瑜同学把手放到不速之客的肩膀上问:“你不是在国陟上班吗?怎有空过来?”
林昊同学答:“我今天刚好放假,听说昨晚你们都值班过来探班。”
“你是想问莹莹?你跟她一块实习过的。”
林昊听完直乐,太开心有人和他一样能体会到他当初的心境了。
李启安同学不爱他乐,说他:“没能和莹莹共事是你的损失。”
“我怎听说你昨晚先被班长抓了?”林昊头转回去毫不留情打他脸。
想和谢同学真心共事需要先练好自己的基本功,别丢人现眼的,李同学~
李启安气得两个腮帮子全鼓了。
现场里头就张德胜医生马不停蹄吃着饭,昨晚累死他这个内科住院总。
李启安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心头怕。
其他人才知道李同学将接棒张同学值班今晚内科住院总。
后知后觉的潘世华医生吓到了,叹:“啊,今晚和你一块值夜班吗?”
“不好吗?”李同学想搬砖头扔这群人脸上。
好在潘同学向来是个温柔的人补充说:“我是没想到。你昨晚不是刚值完夜班?”
按理说,要安排他去做住院总了怎会让他值科室一线夜班。莫非诺大的心内科没人值班了?
准确的说法应是,心内科暂时没什么靠得住的新人。
李启安翘着嘴角说,瞧你们一个个看不起我的样子,但是我在心内科是热饽饽。
心内科是个非常讲究细致的科室,不细致只要有丁点儿疏忽,会像当初章小蕙闯出祸。谁让心脏科的特点是往往事发太过突发,要求医生要特别仔细地观察和处理。
在新人没经验的时候,新人要有十分的耐心和忍耐力应付临床。
李同学胆小如兔的性格恰好符合心内科的要求。只是当初李同学想去的是消化内科。
不是说他不爱心内科,而是他想留在国协和谢同学共事的话,国协心内科掌门人靳师兄有副恐怖的脾气让谁都怕。
与其相反,于师兄和陶师兄一样挺照顾后辈的。
无奈,消化内科不要人,心内科要人,他李同学只好求其次争取留在国协心内科。
各位同学挺好奇的,胆小兔子李如何跟靳师兄相处?
李同学一脸不想说的表情。
他说什么好呢,一上台,靳师兄把他从头骂到尾。
最恐怖的是靳师兄没打算放过他,只要有手术非要喊他跟上台练手。
众人明白了李同学所言非虚,李同学真是心内科热饽饽。
不是喜欢的热饽饽,靳师兄也懒得理人的。
所有同学叽叽喳喳到这儿,回头再望岳班长:班长,你想说什么?
岳班长的眼神儿盯着食堂门口,见谢同学进来找早餐吃。
中秋节快乐,祝个个花好月圆,晚安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