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主任表态
“我有工作的。”刘方说。
电视台内部竞争有多激烈,是外人难以想象的。一个主持人,像刘方这样做到国内半个家喻户晓,是要奋斗数年以上,而且要看本人自己有没有这个运气。
每个人的事业运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是时机不等人。
刚好有机会给你,一旦抓住则飞升了,一旦失去,永远可能不再有。
“傅医生,谢医生,你们知道的。我急着要做手术,是听你们的建议,把手术做了,接下来可以承担起一个面向国际的大节目重任。”
患者这样说,等同于听医生的话为一半。
医生建议手术的必定是认为病情不能拖的,没有必要的手术医生不会建议做的。尤其是在国协这样每天手术量爆多的地方,根本不缺手术业务。
“你不做手术的话,你的病情继续恶化,生命堪忧。”周俊鹏走上来代替领导说患者两句了。
医生的话你得好好理解,别只摘对自己喜欢的听。
“问题是——”刘方再望向傅医生和谢医生,“你们跟我说的时候,是说了可以进来做完检查马上就做手术的。”
“要等检查结果出来确定能做手术才能做手术。”周俊鹏再说说患者了。
真别只听你自己想要的话。绝对没有医生敢说,住院后检查结果没全部出来前给你做手术的。除非那种急诊救命手术,这种手术一般风险多,医生也不想你做的。
“现在要怎么办?要等多长时间?我很多工作需要安排和处理的。”刘方摊开手说。
因此不是说富贵的病人医生会喜欢。这种病人向来会有要求高的趋向,医生不一定能满足的。
“这样,你们说个时间。不行的话,我先办理出院。”
压力登时抛到现场医生们脑袋上了。
医学是服务业的一种在这里体现到淋漓尽致。
不管吧,你要做就做不做就不做。这样的医生口碑传出去,会崩盘的,叫做无能。
现实里的剧情从不会像里写的,医生有本事可以任性对待患者,不可能的事儿。
相反,医学从来是极其内卷的行业,从古至今均是,因为利润高收益高有社会名声,有点能力的人来从事这个行业的也多。
患者会转身去找其它医院和医生,哪怕之后手术做的不叫做完美但是只要能差强人意,这个患者也会非常满意了。
生命,对某些患者而言真不是最大的事儿,所以往往能在临床上看到一些富贵的病人年纪轻轻一命呜呼。
“我想你误会了,我们当然尽快给你完成这个手术。”傅昕恒道。
国协心外科刚分出来一年,说什么都不能因这样一个不算最难的病例砸自己招牌。
傅领导的意思,全场年轻医生秒懂。
要满足患者的要求,而且要给患者做个最完美的手术,否则我傅领导和医院招聘你们来干嘛?
赶紧干活去吧,小的们。
听完外科大主任如此表态,患者很高兴了,直言:“我从来相信,来找傅医生和谢医生是正确的。”
【66】老师
当领导的,有名声的医生,不要以为名利双收,实则这压力啊——
这患者很聪明,转头再对温医生说:“我也相信你,医生,你是傅主任找来的医生。”
一群年轻的医生在心里喊:要疯了要疯了。
让患者注意休息之后,医生们走出去返回医生办公室,先开个简短的病例讨论会。
此时再见一枚熟悉的人影现身,是魏尚泉医生,不知从哪儿赶来多费了点时间。
曾经是同班同学,现在在同个科室工作,有什么事情是要互相关照下的。
见到魏医生,一群人调侃他:“去陪你女朋友了?”
“她在儿外值班,哪有时间陪我。”魏尚泉着急澄清道。
无论情侣或是夫妻,两人只要都是医生,注定是忙的,经常要分开。
接下来魏尚泉望见了人群当中第一次见面的温医生,张口就喊:“师姐,你好。”
周俊鹏的手速最快,作势要在他脸上扇:凭什么连这个后来的都能来抢着喊大佬叫师姐。
傅昕恒扫视他们一群人,眼珠里带点凌厉的冷。
其他人早意识到了,傅领导只允许谢医生喊他未婚妻为姐姐,至于他们这帮男的才不可能被允许喊姐姐师姐的。要喊,等着未来喊主任太太,或是师母。
魏尚泉闭住了自己的嘴巴。
大家恭恭敬敬地喊温大佬为:温老师。
时间不等人,各自找张椅子坐下来,齐齐等候温老师做中医技术指导。
鸦雀无声,可以形容此刻的室内。
“在中医里头时辰与人体的机体运行有着密切关联。这点在西医学里有些证据证明中医的一些观点没说错。”
在场的众位西医生再听能听出来,不是他们之前错觉,温老师应该对中西医均有涉猎而且深度不浅,不是只读中医的。
“西医学里没有说最佳的排便时间,但是有统计食物从整个人体消化道过程进出的大约时长。再对比下会发现,通常来说,正常健康人正常饮食状态下,确实是早上发生便意是比较符合这个时长的。“
人是杂食动物,由于各种食物在消化道消化的时间是不同的,然而完全消化一般来说是需要十几个小时不等的。如此综合算下来,三餐吃完消化完到形成大便累积到足量的便意,差不多第二天早上。
在以临床经验总结为基础的中医学里,很早发现到人体的这点运作,把手阳明大肠经匹配到卯时(早上五至七点),此时大肠经旺盛。
在场的西医医生们听说过这些说法,纷纷点头表示能听懂。
话说温老师说话声音如细雨般温温润润,气质如仙人,给人讲课由简入繁不急不躁,无论怎么看都是个温柔很会照顾人的美女。
一帮人暗地里偷偷瞄往傅医生:这是让傅医生动心的原因?
温老师继续说课:“来说说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匹配的时辰是未时为下午一点到三点,走在手少阴心经午时之后。心在中医学里与小肠是相表里的关系。表里的意思为外内,对应的是五脏和六腑。五脏是内六腑是外。心是脏属里属内,小肠是腑属表属外。”
【67】如故
全屏住气息在听,个个连声大气都不敢出。
研究西医学的听下中医大佬讲课,只能说是好像打开一场新世界医学大门。
或许有些东西以前有听过,但到底不是自己所学专业,模糊印象有,深入理解绝对没有。
医学具有学术圈通常的辩证精神。西医医生们边听,别看有些年纪很轻,年纪轻的医生更喜欢提出种种质疑,可不管对方是不是大佬的。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下温老师,你看,当着他们一群医学界佼佼者国协医生们的面,一字一字说下去根本无需停顿也无需担忧他们的质问,应说人家底子十足着。
温老师这温和下的磅礴气质,真没得说了。
几个人对对眼,想提问,心里是虚的,怕开口被发现是菜鸟一枚。
此时此刻,这些人终于明白为什么傅医生都要自动自觉靠边站了:估计被温老师教育过不止一遍。
嘴巴是不敢笑的,对面傅医生一个冷丁丁的目光再扫过来,全部人保持严肃脸。
只怕是嫌弃命太长了才敢当面笑傅医生。
说到重点了,小肠的作用在中医学里叫做分清浊,承载消化道里头一个上下衔接转运的作用,这点和西医学是不谋而合的。
二十二床患者睡完觉热,是小肠经燥热了。小肠经燥热的特点是干咳。刚那患者咳的时候并无痰。
中医的解释与患者的症状一一对上,西医生们开始感觉到了某种惊奇。
“莹莹很镇定,好像又比我们懂温老师的话了。”魏尚泉医生转头和潘医生说。
潘世华医生用力地抿抿唇角,手心握紧笔杆儿。
从学生时代他们一路追赶班上女学霸,结果发现工作后继续在追赶中好像永远看不到希望。
如果谢同学连中医都比他们懂?
几个人的表情当场不知如何呈现好了。
他们如此年轻,学医从事医学事业不是很久连西医都搞不太明白呢再去搞中医?实在想不通谢同学从哪儿挤出时间学这么多医学知识。
人家两世人当然时间多着了。
所有人紧接看见温老师的脸转向谢同学那儿,瞬刻大家记起这两人刚姐妹互称过。
傅昕恒的墨瞳少有地不停转着眩光:是不是他自己又做错了什么?比如把人今晚领到这里来和谁碰面?
“你有什么想法吗,谢医生?”温子涵面带亲切的微笑问人。
谢婉莹不禁跟着对面的人抿嘴一笑:和温姐姐真有种一见如故的感情。
“刚姐姐——”不对,傅领导在场,赶紧改口,“温老师跟患者说的那番话现在再听温老师讲解相当明确了。午后潮热,小肠经出现问题,说明心脏问题大着。”
午后潮热?等等,这个词温老师没有在病房内对着患者说过。谢同学自己如何说出中医专业名词。——魏尚泉医生他们立马缩下脖子:完了,似乎是要被他们猜中了,谢同学连中医都比他们懂。
“温老师让病人缓缓再做手术,是由于中医观察出来的征象表明患者的心脏病应该要比现阶段检查出来的结果更差一些。”谢婉莹道。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68】吓着
通过谢医生的间接讲解,其他人好像懂了,又好像不是很懂。中医观察出来的征象是从理论上去推究的,没有实验室证据来支撑。
可能因为如此,温医生表示需要再做检查来验证。这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如果之后再次检查出来的结果并不能证实中医的推断,是会完全打脸中医学的理论。
在这里或许可以说身为医生不管怎样,为病人的手术谨慎考虑放在第一位。
然而医生必须同时顾虑到一次推断失败,极有可能让下次别人不再信服你,这个结果将是后患无穷得不偿失的。
而且风险不止是温医生自己承担,真正要承担责任的是他们这群主治医生。首当其冲是去请温医生过来会诊的傅医生。
综合以上原因应该是请多几个医生会诊保险起见。
潘世华医生骤然想起下午一个细节。
他在病房里正忙着的时候听有护士跑来报告,问他是否请到院内中医科同事过来科室会诊。
当时他即刻否认有,但不排斥同科室里其他医生有发出中医会诊邀请。
后来护士好像搞清楚来龙去脉,没再来询问他。
他忙来忙去小插曲忘到后脑勺,直到今时今刻突然联系起两者,答案呼之欲出。
莫怪护士没再来问他,应是傅医生邀请中医科同事先来过一趟会诊了。其会诊过程应与温医生今晚进行的差不多,不会告诉患者是中医会诊,极有可能只是在门口望一望病人。
如果他的猜想正确,不得不叫人疑惑重重的另一件事实是:傅医生为什么三番两次去请中医生过来会诊?
傅医生是西医生,没学过中医学,是出于医生的直觉觉得病人病情有特殊情况,需要请中医生来会诊?
或是——傅医生其实有研究过中医,按照中医学看出病人病情不对劲?
或是——傅医生感觉病人病情的不对劲,西医生看不出来,只能去请中医生,此时的傅医生信赖中医多过西医?
越想越要把人给吓着了。
潘世华医生吃口气,秀气的眉毛惊悚地竖了竖,转过去眯起的眼睛在对面领导的脸上望一下之后立马收回来:可不能当着领导的面随便猜疑领导的。
几个人表情与他一样沉凝着,估计和他一样回顾起整件事发现这个不敢说的大秘密。
年轻的西医生是不懂的,无法理解那些从事多年工作的西医生为什么会反而开始对中医有兴趣。
而接下来,应是被潘医生猜对了部分,见傅医生拿出了下午院内中医科同事的初步会诊意见单。
因为没有跟患者沟通过要中医会诊,只是请中医同事过来望两眼,真就不能算真正的会诊。因而这个会诊单是不能作为真正的病历放入病人病历本里头的,只是草草写在张纸上作为给患者主治医生的参考意见,为此潘医生之前也没见过。
院内中医生的会诊意见是:患者气血虚,出汗较多,手术前最好再调理调理。术前提醒麻醉科要注意一点,怕术中出点什么意外。
【69】奇招
这是院内中医科的会诊意见了,和温大佬一比?
周俊鹏医生率先把手捂在自己额头上:没眼看啊。
国协中医科现阶段是比较逊色,比不起正儿八经中医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
问题是这么个会诊意见,怎么叫他们这群西医生觉得自己都能写出来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医技术要突出要优秀,真心是难。
再怎么说,国协中医科招的医生近几年招的也是硕士博士毕业生。相信傅领导找的至少会是院内的中医学硕士博士来会诊。
符合硕博的招牌与好学校一般的规律,不可能代表全优秀,全凭个人能力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出来,永远是有好有次。
当然不能说这位硕博院内中医同事全然没能力,人家是看出一点点问题的,感觉手术中会有波折出现。
心外科手术说一点术中循环系统风险都没有是不可能的。因此周医生他们听着才觉得这人说的全是废话。
真正的大佬技术不是模糊两可的,是要像温大佬这样一针见血直指问题。
“温老师,您觉得是患者即将有什么情况会发生?”魏尚泉医生着急地问。
他是科内的体外循环师,如果患者术中会出现循环系统风险,不用说,是他的工作职责了。他必须更紧张些的。
通过他人介绍了解到了魏医生是为何这样追问,温子涵说:“别紧张。”
魏医生:哎?大佬有奇招要教他了?
没有的事,这种事哪有什么奇招。温子涵笑了下,道出缘由:“这点风险,你们心外科天天做手术的,完全可以解决掉的。”
说明患者这个病,好像也不是想象中的严重?魏医生等人要蒙圈了。
“你们傅主任说了,要给病人做的完美手术。”温子涵再说道,“谢医生刚也说了话。”
在场其他人明白了:温大佬跟傅医生谢医生说话不是鸡同鸭讲,跟他们说话有可能是。
魏尚泉闭住嘴巴的姿势巴不得把自己嘴给割了,以后绝不在温大佬面前主动说话。
瞧瞧,其他人早发现连傅领导都不敢在温医生面前大放厥词,绝不会犯后来才来不知情的魏医生的错。
事实如谢医生代表温医生解释的,患者身体的情况可能与检查数据有出入,实则关系的重点是手术范围的问题。
“本来只想给病人做个换瓣手术,不过今天温姐姐来看过病人以后——”
谢医生,你喊错了,又喊姐姐了。其余的人朝她直瞪眼。
只是谢医生有一根筋的毛病,陷入在学术讨论中后一时拔不出来没法留心这种小细节了。
“我想,温姐姐的意思是,午后潮热其实通常更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不过温姐姐是要从头给我们解释下中医经脉的前因后果。”
“嗯,对——”
至于温大佬从哪儿讲起,显然是因为现场一帮中医菜鸟不包括谢医生。
“足太阳膀胱经是在小肠经之后,对应的时辰在于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钟。”
【70】对策
“膀胱经之后是肾经,是一块接连影响下来的。与西医学心脏病从左心衰会引发右心衰到全心衰是一致的病情发展观点。”
好家伙,谢医生一口一口中医学夹杂西医学的说着,温大佬边听边微笑点头。
其他人全插不进嘴。
“具体到二十二床这个病人,温姐姐说最好手术日期再缓缓,应是指二尖瓣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患者心脏的三尖瓣。”
二尖瓣狭窄导致三尖瓣出现问题在临床上挺多见的,一般来说是由于病人病情拖久的缘故。
要更留心一点的是,有的病人做了二尖瓣手术,不久术后再发现三尖瓣也出现了问题。
要说全是因为二尖瓣手术没做好的缘故吗?这是外科医生很头疼的问题。术前没发现三尖瓣有问题,不可能说顺便做三尖瓣问题的解决手术。
西医学的观点向来是没问题的部分不做治疗方案,做了相当于损坏身体原部件是妥妥的医疗事故。
噢。潘医生等人恍然大悟:傅医生去请中医生帮着把把病人的病情是这原因了。
感情傅医生是感觉出病人问题,西医学没法找出有关论据只能去请个中医大佬,避免术后医疗纠纷。
何况自己的未婚妻是个中医大佬,请来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事到如今,所有人听出温大佬真厉害,居然能从中医经脉学推断患者一星期后会三尖瓣出现问题。
人体什么时候会从量变发生质变,西医学在这个具体病例上是难以看出来的。
中医学有这个本事吗?
可能温大佬有这个本事,至于他们国协中医科的那位同事是应该没有这个本事。
“温姐姐,你很牛。我认为你推断的应该是对的。”谢婉莹医生对温大佬笑着,两眼快笑成条直线。
潘世华医生等人:谢医生你可不可以这样厚脸皮,我们快不认识你了。
等等,一帮人果断嗖的下,目光齐齐射到傅医生那儿,不知傅医生今晚有无什么后悔之事。
傅昕恒的双眼一路眯着落在她们说话的脸上,一路眯,一路眯,一路眯……
终于那两人注意到他的视线一块转头朝向他,齐声问:“有问题吗?”
傅昕恒:我一人对你们两人,我敢说有问题?
病例讨论到这里,众人回想傅领导对病人的承诺。
各位在场年轻医生们贡献自己的计策。
“他现在急着想治好出院,是因为他不觉得自己病情严重。”
“需要让他意识到自己病很严重。”
“可以给他做心脏功能测试。”
段三宝医生话指向运动平板试验。
运动平板试验主要针对冠心病的诊断,瓣膜病刚好有很大的概率伴有冠心病。
有的冠心病隐匿,在没做造影之前想明确诊断单靠心电图这些不容易,靠运动平板试验有成功机率能被检出。
这个试验临床不常做的原因是:它比较麻烦,而且有一定程度的风险。
现场医生们讨论可以看出,或许这样的试验能让患者深刻意识到病情不轻。
有的患者永远是这脾气,舒服了不觉得自己有事,等不舒服了突然大喊大叫救命。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71】过分稳妥正确
国协院内这几天,各科医务人员医学生们私下积极讨论起来心外科二十二床病例。
个个不是心外科的,怎就开始热情关心起心外科的病人了?
先要说到心外科实习生们那晚上的抱怨,被值班的潘世华医生提前赶走了,结果没能见到传说中的中医大佬温老师。这些人遗憾到要命,乃至骂起潘医生做前辈不是个人。
潘世华医生:能怪我吗?要怪去怪下命令的傅医生啊。傅医生不让你们见他的未婚娇妻罢了。
消息传开后,个个知道了谁金屋藏娇多少年是真的。
紧随之,要知道国协是医学高等殿堂,议论的主话题从来不可能是私人八卦,全要绕回医学主题来的。所以,傅医生的未婚妻和傅医生的那点私人八卦真也没人去讨论,正经医生从不喜欢这种八卦的。
瞧瞧那些实习生责怪的重点在于:温大佬温老师。
大家好奇的全是温老师的中医技术点。
“二尖瓣狭窄引发三尖瓣问题,很常见的。他们心外做手术可以再在术中检查下三尖瓣,一块处理呗。”
“你不知道为什么患者追求谢医生给他做手术追到我们国协来吗?”
传统二尖瓣手术包括新发展的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最常用的手术路径是经过右心房到房间隔再到二尖瓣,此条手术路径离二尖瓣最近,手术难度相较其它路径比较容易。另一种手术路径是直接从左心室切开个小口子,难做些。
“谢医生能做后面这种类型的手术?”
“她能,而且做的非常好。”
如果只检查出来二尖瓣有点问题,患者当然不想再被医生切下右心房想直接在有部位的地方动刀,患者追谢医生追到国协来不意外了。
“这个病人可以做介入手术,如果二尖瓣病变不是很严重。”
二尖瓣狭窄不是非得外科开刀可以选择介入手术方式解决,后者针对的主要是病变不太严重的患者,应符合这个患者的病情要求。
事实上患者对治疗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好比上购物商城买东西。
像这样的患者从其它地方了解到介入手术容易复发的特点之后,喜欢做个置换术。后者固然同样不能一劳永逸,但再手术的机率比介入手术小。
大家听到这算明白,明白为什么傅昕恒医生对这种病例要非常谨慎到去请人来会诊。
你说这病例难做不难做,可能对谢医生来说真不难做。难点在哪儿?你不做人家最常做的手术方式出现问题怎么办?
医疗纠纷往往会在这种地方出现,更需要万无一失的准备工作。
傅医生作为领导过分稳妥把关是正确做法。
每个人点点头:傅医生的机器人外号不是虚的,人家真是按照既定程序进行中。
“这样说,温医生真的很厉害。”
确实是,人家温大佬指出的是,病变会在一星期后出现。如果在这一星期内做手术,可能哪怕采取最常用手术路径顺便检查三尖瓣都检查不出来毛病。
【72】学术电话
“也是,傅医生不可能因是自己的未婚妻叫人过来。这事儿不是个好事。”
没事让自己未婚妻给人会诊是属于吃饱着没事做,给自己人添麻烦添责任。
所以,医生们只可能是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叫自己人过来给病人会诊的。自己另一半有技术本事,为何不叫来帮忙。
不信,看看今天,据说曹勇医生把自己老婆叫过去神经外科会诊一病人。
院内现在要请谢医生会诊挺难的,各科室会诊单在谢医生面前排长龙的。
曹勇医生走的夜晚枕边私人路线,一如傅医生约未婚妻出来喝茶顺便叫人出来会诊。
温医生有多忙。
据闻这几天傅医生想再约未婚妻出来吃顿饭很难。
傅医生郁闷且后悔的是,自从那晚领人与某人碰面以后,那人和他未婚妻煲学术电话粥煲上头。
要知道,他傅医生想和未婚妻聊学术电话都难的。
与此同时,曹勇医生和傅医生一块排排坐了。谁让老婆被他喊来神经外科会诊之后,干脆在他办公室里和其他人当着他的面打学术电话,没时间,暂不睬他。
“温姐姐的意思我又想了想,之所以关注三尖瓣而不是主动脉瓣,正是由于有膀胱经和肾经的表象出现。”
二尖瓣出现问题的话不一定心脏其它瓣膜出现问题的。有的患者始终只有二尖瓣出现问题,有的患者出现合并问题在于主动脉瓣而不是三尖瓣。
不同患者的表现有所不同,理所当然是因为每个患者的生理结构是大同小异的。每个人的人体是不可能长得完全一模一样的复制版。
三尖瓣在右心房右心室中间,右心房承担的是下腔静脉回流后到达右心室,中间关系到三尖瓣。
下腔静脉与肾脏与心脏的紧密关系,以前的手术病例有讲过。肾经膀胱经有症状出现,说明这患者下腔静脉这条路的功能应该是本身不怎样,为此二尖瓣一有事儿极易拖累到三尖瓣是妥妥的事情。
在场其他西医生听着听着,对中医学不由冒出一丝探奇的兴致。
二尖瓣狭窄患者确实不是个个有午后潮热的情况发生。午后潮热多出现在肺结核或更年期这类患者身上。
“不知什么时候温医生会再来我们医院。”
听到这声音,大家转头发现说话的人居然是宋医生。
宋猫想见一个同行隶属罕见的。不过,黄志磊这个前辈感觉总算抓住机会打击他,给他出难题道:“你不先问下傅医生的意见?”
去问傅机器人?宋学霖不假思索,回答前辈:“应该问谢医生。”
天才宋才子真就是不给任何大佬面子的。
没人敢去望傅医生的脸。
只看这和温大佬煲电话粥热情的人非傅医生也知道宋医生的话可能是正确的。
叩叩,敲门声,再有人来了。
门口出现陶智杰的身影,直接推门而入。
众人吃惊的是,这人进来后绕过桌子径直坐到傅医生身边去了。
傅昕恒大概知道他想说什么,不说话。
【73】计策
陶智杰本是坐下来想和他说点什么的,接着很快和其他人一样察觉到在那边热情说电话的人,不禁指下问曹勇:你老婆和谁说电话?
曹勇笑一笑,继而面色稍微沉下去。
傅昕恒过来办公室显然是要和他私下说点什么话,没想到遭遇到她们在说电话,导致一直没开口。
可以联想到傅昕恒要和他说的话应是和她们两人有关的。
只能等这两人通完电话再说。只是,这两人说了半小时电话了,至今没有下班的意思,好像可以排除其他人谈到天荒地老。
终于,谢医生想起什么,说:“姐姐你在外面坐车吗?”
“对,要赶去看个病人。傅——”一不小心差点习惯性地把傅哥哥叫出口,温子涵稍稍停顿下。
这边谢妹妹聪明机灵懂事,声音带着笑意帮她把话说完道:“今晚姐姐是要和傅医生出去吃饭吗?”
其他人闻之有感,看向傅医生:原来你今晚佳人有约,结果佳人和其他人煲电话,难怪刚才一路郁闷样。
“可能——”
“没事,傅医生知道姐姐你忙。到时候等姐姐忙完,来不及的话,傅医生会给姐姐带夜宵过去的。”
一双双眼睛把目光射向曹勇,颇感意外:你老婆热衷当红娘吗?
曹勇想想:自己老婆和其他结婚人士没什么区别,巴不得其他人个个跟着结婚进围城里头享受婚姻的苦与乐。
现在最主要的是傅医生会给工作忙的未婚妻带夜宵吗?
曹勇有点点担忧老婆在与大佬通话的高兴中忘了调侃的人是自己科室领导事后自己后悔。
不会,谢医生很知道做事分寸的。
傅昕恒的墨瞳里眩光一闪,自己这个聪明年轻的下属显然找到了温姐姐靠山后方敢这样说话。
谢医生:领导是想和温姐姐约会的,她帮领导领导怎么可能怨她?
“他有空再说吧。”温子涵温和地笑笑道。
在场见过和没见过温大佬的,听温大佬这会儿在电话里的声音,能感受着温大佬的万事太极平常心。
可能中医人的特质是这样了。
陶智杰开口:“杨科长找过我再了解温医生在火车上救治病人的详细过程。”
其实是陶智杰本人对火车上的病例耿耿于怀。自己在火车上没能第一时间看出来是自己科室的病人,真心感受到这位温医生非常奇妙。
可见据陶医生四处通过院外圈子同行们打听后得知中医生想拥有温医生如此这般的技术超难超难的。
“何时请她来我们医院讲讲课,不是听说她现在暂时没有决定就业单位吗?”
你说这尊佛是不是狡猾,应是和吴院长杨科长他们通过气,提了个拐温大佬先来国协的方案。现在找到这里,当然是希望傅医生打配合。
能让温大佬来,可能只有傅医生。
傅昕恒听到这话望向曹勇:当年吴院长让你也这么干,你干了吗?
吴院长这只老狐狸整天想的全是不费钱财捞大佬,让院内男女以“色”勾人打感情牌。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潇湘书院的读者评论回复不了,已经几天了,好像出现bug了,都是显示该用户没有绑定手机不给回复,周末找不到编辑,今天去找还是暂未有结果,摊手~请亲们谅解
【74】不能说
曹勇每次回想到以前的事是很生气老顽童,说:“他想出什么馊主意你悠着点是了,他脸皮厚着,不怕说话不算话。”
厚着脸自称吴老师骗人的老顽童,不知这次又想如何拐骗大佬。
傅昕恒低头喝茶水,早知如此的。
其他人在猜他会不会送夜宵去给温医生。
这会儿当红娘上瘾的谢医生在电话里主动再帮领导出招:“温姐姐你是到哪家医院会诊?我告诉傅医生让他到时候把夜宵送过去。”
“哪家医院这事情——”
是不能说的秘密?
现场的医生们眨下眼皮。
首先要明确一点,富贵人士不是绝对会选择国协住院的,这话以前提过。
相反,有些重要人士首当其冲不会选择国协。原因很简单,国协作为排名第一的三甲,反而很容易引发公众的留意,因此重要人士想保密自己生病的事情怎能选择入住国协。
此时会有个疑问了。这人没想过不到最好的医院治病没能得到最好的医疗资源救命吗?
当然不怕。人家可以邀请全国最好的专家过去会诊,乃至邀请整个医疗小组过去都是可以的。
现场的人都知道,以前戴主任任职国协icu主任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说是出差,其实是带了一个院内icu团队小组过去其它医院治疗重要病人。
从温医生踌躇的声音在场同行们听出来,温大佬估计是临危受命被邀请去治疗重要人士。
一帮人的目光齐齐射向傅医生:你未婚妻是牛啊。
废话,不牛你们能追到这里来问我她的消息?傅昕恒拉下眉头,有些皱。
其他人能据此联想到他起伏的心情。
在场多是国内医疗专家,被邀请会诊的经验多着去了。
如温医生这样需要让医生特别保密的病例,怕是这病人身份是了不起的。
可能是国内有名的其它行业专家之类关系到国家的重大科研前途,一旦医生治不了命不保,事儿怕影响大了。
虽说现在是现代,不会像古代治不好皇帝或谁的命太医会被砍头。然而这种事有可能关系到医生自身的仕途。
医生的仕途包括各种升职以及科研基金等,这样的病人和病人家属多少是有资格去影响上述医生这些事情。
大家能想象到,此时的温医生如古代太医,治好了大发,治不好则一言难尽。
接到其他人投来的问号目光,傅昕恒道:“我没听她说过,有可能是她堂哥温锦生拉她去的。”
温子涵暂时没有在任何一家单位正式入职,想邀请她会诊只能通过私人关系。
曹勇继而想起佟医生说之前去李氏诊所探访偶遇到温锦生突然回来找妹妹。
恐怕温锦生不是一次两次来找堂妹救急。
考虑到温锦生本人是国内中医学圈里头出名的中青年专家医师,有问题都得来找妹妹帮忙,足以证实温子涵医术的高是被中医圈自己认可的。
说回来,国内中医专家被邀请去会诊和西医一样经常有的,不像有些外行人所想的西医为国内医疗主流派之后中医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75】能做什么
在医学行业越大佬越懂,医学研究路实属漫长,很多病其实没得治的。
到了病人生命危急时刻,算了吧,此时谈什么中西医学术争论?哪种方子能救病人的命用哪种法子吧。
所谓的学术争议,是医生们非治病救人而纯属开学术论坛的时候可以争个没完没了。
因此,相较中医黑西医黑,这些重要人士的想法是理智在线的,在病人药救命时刻再去计较什么中医西医之分,妥妥是白痴。
说到中医和西医在危重病人救治方面能做什么。
西医不用多说,很多西药和急救手段可谓是立竿见影,中医给人印象多是慢调子。
对此,宋学霖医生率先说了句:“中医学听说帮人排大便很有效。”
脑外科病人不少瘫痪在床的,不能活动,导致肠道蠕动受限经常出问题,其中之一是便秘。
西医学治疗便秘有泻药有肛门局部用药等。考虑到西医学的药之所以被奉为好是因它药效快,言外之意有可能是药效太厉害。
临床上危重病人如果便秘的话用泻药?是很见效然而有可能同时让病人虚脱了,在用药量方面很难把握。时兴起来的益生菌见效却是分人而异的可能没效。
听宋医生抢先的有感而发,说明他作为脑外科医生对这类病例的烦恼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早就耳闻中医学在这类区域能显奇效。只可惜国协内部中医科不怎样,宋医生才对想见温医生一面有兴趣。
在场众位很有经验的医生大佬们听着宋医生的话是点点头。确实,危重病人救治需要中医协助的话,很有可能是宋医生上述说的这样一种情况。
“如果是因这个原因找的温医生,预计这病人的情况连中药都喝不了的。”陶智杰道,绝不会忘记火车上温医生展现的技术不是中药方而是针灸。
其他人朝他望一眼,全知道他这个肝胆外的向来对中药没好感。可能如此缘故,对中医向来兴致缺缺的陶医生对让温医生来国协一事有执念了。
“不知她去哪里会诊,如果我们能过去瞅瞅——”陶智杰低头自言自语中不由冒出自己的一丝心理话。
别说,在场众人没一个反对他这个想法的。
谢婉莹医生拿着电话回头瞄一眼:哇塞,个个想去偷窥温姐姐的技术。
问题温医生是不能说的,所有医生理解温医生。
“姐姐你忙,有空再来电话。”谢婉莹说。
其他在场人的表情:电话粥还煲?
下班时间到了,年轻医生来向上级请示是否可以下班。所有人这么想,是因为门口出现的是米思然的身影。
米思然实习轮科轮回到神经外科。
其他人只记得她这人向来和她堂弟米文林如影相随似的,两人几乎总是同时出现。
这里要特别提到两人之前是同去过国陟急诊科实习的,现在米文林又去国陟心外科边实习边搞自己的博士论文。
米思然则返回到国协神经外搞自己的博士论文。
考虑到这两人今年即将毕业就业,可知姐弟俩最终的择业专业分道扬镳了。
【76】逃兵
室内骤然有些沉寂。
米思然能感觉到一种尴尬到脚趾头去了。
比起谢师姐,可以说她并不太受到大家的喜欢。
说来这和她个人的技术能力并没有多大关系,好歹她绝对能称得上是个学习优等生。
“进来吧。”谢婉莹对师妹微笑着招招手。
米思然内心感激不尽谢师姐捞她一把,心头叹气:谢师姐身上有好多她需要学的,而有一些是无论如何她都学不会的。
学习上的事情可以努力,但是论到个人性格这事儿是无解了,除非重新投胎。
瞧瞧,她走进来面对现场所有师兄老师的表情是僵硬的。让她如谢师姐在清冷中能偶尔笑一下带足亲切力满分而迷倒众生,她没这个能力啊。
现实是让她和前辈们自如说话她都很难做到。
可能是这个原因吧,当她走到岳师兄面前抬头一下,心虚让她望望师兄的脸也不敢,直接再低下头去了。
当学生和要工作不一样,莫怪大学校长总是对新生们说的第一句话是:先学会做人。
工作了,谁可能惯着你这个学生?没有的事儿。
真正的学霸人际关系照样能搞得很好的。如宋医生,傲归傲,然而有本事能和大佬们相处得很好。
什么时候该说真话,什么时候该说假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学霸的脑子回路分明清楚。谢师姐一个样,所以被宋医生他们好喜欢。
她米思然不是,她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瞧,明明必须说的话现在堵在她嘴巴上说不出来,偏偏医学前辈们习惯了救急心态最讨厌这种拖延时间的情形喜欢对方有话就说。
“下班了,你想走就走吧。”岳文同对这个师妹说。
旁边的谢婉莹听出来的,岳班长此时的声调好冷,不禁替师妹揪下眉头。
可惜师妹的职业愿望是神经外科不是她从事的心外科,她要帮忙说不上话的。
神经外科集中的怪胎多。
怪胎的特征是难相处,包括吕副主任王医生他们脾气其实都是挺怪的。不擅长和人相处的米思然师妹想留在国协神经外科?
岳文同是没觉得这师妹留在神经外科好,奇怪的是这师妹一开始说要追随谢师姐去心外为何突然改变愿望。
光这师妹变来变去的专业诉求在他岳文同和其他人的直觉里是不靠谱。
医学难,讲究从一而终的研究精神,心性说着变怎行。况且神经外科是所有外科学里头最难的一个科室。
米思然后来想到神经外科的原因很简单。神经外科最具挑战性,她有自信超越师姐因此选择奋斗神经外。
结果所有前辈除了谢师姐大概全觉得她是痴人做梦。
应说很少人能理解她的心情,她是谢师姐的师妹容易被老师们拿来对比。她想表现出自己一样很强,不想丢谢师姐的脸罢了。
现场大家的默代表什么米思然很清楚,沮丧占据她的心情,就此她直言:“师兄,我想请两天假。”
岳文同登时眯起眼:你想干嘛?不会因我刚那两句话想怎样吧?
临床上每年的医学逃兵是常有的,往往征兆从突然请假开始。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77】很巧
都知道米师妹是个勤奋逼,米师妹的反常叫所有人回头观望了。
黄志磊急忙过来插句话跟师妹说:“什么事要请假到两天?身体哪里不舒服吗?”
一个两个师兄的目光不对劲,米思然愣了愣之后恍悟大家误会了,摆摆手表示:事情不是大家所想的。
医学再苦再闷,这条路是她自己选择走的,不可能到了毕业临门一脚这时候来吃后悔药。
“我爸妈让我去医院守望我家里的一位长辈。先前长辈已经在其它医院住院治疗。医院说病人这两天情况极其不好,给家属下了病危通知书。大家决定要一起守候病人,守两天。我和文林学医的,更得去。文林请假和我一块去的。”说到这里米思然强调,“如果师兄认为科室有病人更需要我留下,我和家里人说,家里长辈能理解的。长辈是个非常开明的人,一直让我们不要耽误学业和工作不让我们去照顾他。”
众人听着,再眨眨眼:对方一口一口家中长辈,怎不直接称呼出长辈是和自己何等关系呢,连这个都不能说?和温医生一模一样不能说的秘密吗?
米思然不由自主退了半小步。
她忘了,自己和一群高智商师姐师兄老师们说话,一点点不谨慎全是漏缝儿。
莫怪她一直没法和师兄们自如地说话,学习不了谢师姐,只因真心是说话的智商比不过前辈们。
“会不会是同个病人?”陶智杰率先微笑眼眯眯,作为第一个表态想找机会去偷窥温医生技术的很积极地揣测。
除了他以外,其他在场的医生有同等感觉。
医院里是每天每时每刻有危急重病人需要抢救,然论到属于不能说出口的秘密病人,同时发生的机率太小。
“你家长辈在哪家医院住院?”黄志磊问师妹。
“他在——北都二——”米思然犹豫之间说出来。
现场有两个北都系出身的医生。
“可以打个电话找人问问,不过没有必要。”傅昕恒道。
问出医院是哪家直接去可以的。
蒙圈的反而是米思然本人,由于来的时候温医生电话已挂,不知何事。
谢婉莹给师妹稍微解释:“我和温姐姐打电话,她在去给病人医院会诊的路上,电话里穿插有救护车的声音是像北都的。”
大家诧异:听救护车声能分出哪家医院?
救护车警笛声是有国家规定的节奏如何拉,以便区分于其它车辆警报声如警车消防车等。
想说不同的话,应是每个品牌救护车的竖笛音色可能有所区别,如清晰度之类。
北都系各家附属医院属兄弟关系,是有可能刚好购买同批品牌救护车。
想通这点之后,众人钦佩谢医生是牛逼细节帝。
谢婉莹口述原因。她不是说故意去留意救护车笛声,是因多次与北都交接病人总听到北都的救护车竖笛,听完后感觉和国协的救护车笛声很不一样。
“我们国协救护车的笛声闷些,北都的尖锐些,好像布谷鸟。”
经过谢医生如此形象描述之后,一大帮人“噗”笑到要捧肚子,是全回忆起来北都的救护车笛声是很像布谷鸟在叫。
【78】帮捂
下班一群人出发了,前往北都二。
米思然跑去坐谢师姐的车。
谢师姐工作后近段日子上手了辆新车。
家里曹师兄是有车。
问题是两个人都是医生,有时候出去忙活儿需要分开,共享一辆车不实际。
其他人早有耳闻谢医生的新车到位,走去停车场时顺便仔细观望两眼谢医生的新车。
女医生能开车的不少,然而要像谢医生这样一毕业马上能考到驾驶证买新车开的女医生是少。除非家里早有车供给开,如何香瑜医生毕业前早在开家里的车。
谢医生家和何医生家不一样的,没这个条件早早学车。
因而一大群高智商人群无法理解的是,谢医生是如何很快能考上驾照的。
“你教过她开车?”陶智杰转头问曹勇。
曹勇想摇头,但不敢,怕一摇头老婆要穿帮。
肯定不是他教的她开车,他有空教她开车她也没空学的。毕业前毕业后刚就业这段时期是年轻医生最忙碌的人生阶段,造就很多医生想要考驾照需要等事业稳定后再说。
见他这副表情,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谢医生经常无师自通。”宋医生道。
走在前面去开自己车的谢婉莹,脚下差点儿一滑。
不说谁教的谢医生开车,可以说说这车上哪儿买谁帮着挑的吧。
再问曹勇医生。
曹勇:……
新手买车必定需要到处问问各种品牌的车性能价格之类做性价比和需求对比。他为此私下帮老婆把资料收集好了等老婆来问。
结果老婆没问他,也没去问其他人包括懂车的岳丈。
工作忙没空,谢婉莹找个空直接去s店秒速下款车。速度之快,让车店内销售人员万分惊讶。
挑的自然是一款类似她重生前经常开的车,方能上手快不出事儿也熟知如何保养。
“师姐,你的车好漂亮。”米思然站在车前,仰慕师姐当上医生后在经济上完全可以自力更生。
“很一般的车。”谢婉莹实话实说,“比宋医生的车差远了。”
米思然悄声对师姐说:“岳师兄他们还没能自己买车。”
上届师兄师姐们毕业后谁混的最好,师妹师弟们有目共睹的。排第一的绝对是谢师姐,听闻拿各类奖金拿到手软的。
所以米思然笑着想对师姐说:师姐,以你能力可以买一辆更好的豪车的。
赚钱不犒劳自己,哪有动力继续奋斗。
谢婉莹伸手过去拍拍师妹的肩膀:我有的,有一天你一样会有的。
米思然瞬间被打了针强心剂似的,之前在办公室里的沮丧心情一扫而光。
“谢医生喜欢的是蓝色。”
站在后面的人继续议论谢医生的新车,眼看这车的颜色也不是一般女性会喜欢挑选的白色而是蓝色。
曹勇医生终于有话可以表述:“她喜欢黑,但黑车极其不耐脏,白色车在路上晒多了容易发黄。”
其他人望向他:你是不是帮你老婆捂着什么秘密?
谢医生对车熟悉成这样纯然不像个头次买车的人。
曹勇:……我还是帮老婆继续沉默是金吧。
【79】同病相怜
分别上车时,陶智杰突然改变决定:“我去坐莹莹的车,不开车了。”
打开自己车车门的谢婉莹猛一晃:陶师兄?
“她买的是新车,没开几次,你想给她压力?”傅昕恒问。
听得出,傅领导这一刻比陶师兄体贴人。
陶智杰当仁不让,笑笑怼回去机器人:“怎么,她到你科室工作后变成你的人了?”
言外之意,再怎么说我是她国协的同门师兄,你是北都的,不用想多。
瞧下谢师姐的脸色,米思然机灵地抢先一步坐上副驾座,让陶师兄只能坐到后面座位。
师妹贴心,谢婉莹又想摸摸师妹的脑袋瓜。
师姐师妹姐妹情深不惯师兄了,陶智杰默默坐进后车座。
其他人一派看他好戏的样子。
坐上车之后近距离观察驾驶舱,陶智杰发现车居然是手动挡。女司机很少开手动挡的,手动挡比自动挡要难些。
谢师妹从第一次见面显示出是个与众不同的人,没想连开车都是。
其实车技好的话手动挡比自动挡好开多了。谢婉莹重生的,有开车经验很清楚这个事儿。
除了她,两位乘客头次坐她的车是心怀一丝丝忐忑。
都说开车的没感觉,坐车的有感觉。
开车上路后谢婉莹专心开车,顾不上后面的陶姓乘客如何想她。
一路平稳。同路行驶的车辆除了曹勇医生以外,其他人算是第一次和谢医生一块开车。
个个的想法同陶乘客,边观察边担忧。
之后证实他们是笨蛋,可能小看谢医生这个国协有史以来最牛的外科女学霸。
谢医生不止开车行,开起车来比他们更加轻车熟路,带头开到前面去了。
“她认识北都二怎么走吗?”
一群人再次纷纷点出谢医生的疑点。
“她说她坐过北都二的救护车。”
“坐一次能记住路,她也是牛。”
学霸记忆力超人,他们是脑子再次犯笨了。
只是她开这么快,比谁急着去见温姐姐吗?
路上大伙儿有话对傅医生说:傅医生的未婚妻傅医生不急着先去见吗?
傅医生的车尾随在谢医生的车后面,屡次三番想超过前面的车都超不过去的样子。
坐在谢医生车内的陶乘客欢快地笑了,想来确实自己最聪明,选择坐谢师妹的车没错儿。
路上谢婉莹趁机向师妹打探病人的情况。
既然说开了秘密,米思然给师兄师姐们介绍:“我爷爷是做航天工程的。”
牛逼,是航天大佬。
“我爷爷一生简朴,心思全扑在热爱的事业上,很少见他生病。没想到这次一病不起。”
临床上常见小病不断的病人反而长寿些,平日里不病的人病了的时候变成危及性命的大病,有的病人就此一命呜呼。
在医学上准确的说法叫做人对自己身体问题的警惕性。不可能说有平日里完全不生病的人。
有的人生的小病不在乎最终发展酿成大病。
有的人一有小毛病马上做检查叫做防微杜渐。
医生从不认为一点小毛病来找医生看是错事。别看医生跟你漫不经心地说没事,实则为替你高兴你的身体真没事。
听着米思然的描述,谢医生和陶医生想起了鲁老师。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