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文阅读

作者:肥妈向善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txt下载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2851】如何厉害法

    这种硬竿子的物品要让它走在正确路径上,一开始进入的角度是要准确。

    之前几位老师猛点头是这个原因。另一方面都知道,不要听谢同学说的轻松,这只是第一步。

    能不能把控住对的角度,靠的是操作者的手,不是说说算算能做到的。

    头次操作者如何有把握肯定能做到没有做过的操作。

    没手感经验其实没关系,手感经验一样可以靠数字计算。

    镜鞘可以与刚拿的穿刺针做一对比重量长度的数值,继而在脑子里演算出新手感数值出来。有这个计算出来的手感相对数值,脑子告诉手,按照刚穿刺针多少倍或几分之一的力气放下去,应该是差不多了。

    微细的调整不怕,不管是什么东西在手,穿刺针穿刺那会儿,她对患者脑组织的阻力值是采集到了,心里有底,不至于损伤戳穿脑组织,知道力量上限在哪下限在哪儿。

    头次握这东西做穿刺,怕不怕动作不习惯别扭。无需怕的。这些医学器械发明出来是要方便医生操作的,基本不存在违背人体手部自然的运动机制。

    镜鞘是需要医生两手握着,但是它的握柄和鞘体呈一定角度接近九十度角的,利于医生握插。

    脑子里思路条理清晰,心态稳稳,握这东西知道手要用多少力气和角度。

    瞄准后,角度调整到位,鞘体头部放入切口内,保持一定慢节奏进入,同穿刺针那样尽可能避免伤害到脑组织。

    她做的很顺溜,毫无阻碍地完成第一阶段目标。

    站在她旁边的黄志磊整个人看傻眼了。

    不能说他以前完全没有见过人家做手术。那次谢婉莹参与骨科手术时他去围观了。只是这种近距离全程目睹的震撼和围观片刻的感观是截然不同的。

    人家说小师妹厉害,他当师兄觉得骄傲也觉得师妹厉害,师妹在他面前表现过医学理论上的厉害。可到底,小师妹做手术怎么个厉害法,他尚未亲自体会到。

    今天的手术画面以及这一刻,算是给他带来了第一波视觉冲击,让他明白到了什么是小师妹的厉害:小师妹的厉害是叫人说不出的厉害,是让人想不通怎么厉害的厉害。

    这是让他这个神经外科医生脑子快被震蒙。

    让他最诧异的是,四周的人和他这个小笨蛋一样被冲击到了。

    数双眼睛直瞪瞪谢婉莹的那双手。

    “她以前在普外二的时候。”孙玉波回忆去年谢同学第一天踏入临床的雏鸟样,越回想脑子越懵掉,“她被谭老师打过好几次手背的。”

    谢同学脑子是可以,课本知识学的扎实,对医学信息善于搜集。唯独在手感上没经验积累差一点。他孙玉波给谢同学当老师,少有能安慰到自己的地方。好在在这点上谢同学和他没两样是要被谭老师打手背的。

    什么操作对医生的手感要求高?越高端的工具对医生的手感要求越高。这是谭老师在谢同学出科考试时演示的效果。

【2852】胡说八道

    一帮医生今天被这个手术画面冲击到的原因是:神经外科手术应付的是脑组织,本身要求医生的手感要很高了;其次,用的脑室镜这种高端手术工具,手感要求更高。

    你说这谢同学头次做,怎么能表现出这种恐怖的手感精确度出来?

    “他和曹医生不一样。”施旭说。

    黄志磊的脑子反应过来了。

    曹师兄的手感天生好,做操作好像耍太极剑,来去自由潇潇洒洒。

    宋猫一样是个靠脑子的天才学霸,可做手术不是这样的,偶尔会带点天才的傲气,发挥两下天赋的时候像魔法师挥下魔法棒。

    唯有小师妹的手操如被什么控制住的走动精细,这种顺,叫人霎时间特恐怖不像个人。

    黄志磊再扭个头望旁边的人,曹师兄也好,宋猫也好,均沉寂得也不似个人了。

    “我说了,她这是领悟到你给她批改的笔记精髓了。”施旭转头对谭克林说,再三确认自己这话绝对不是拍谁马屁。

    谭克林的薄唇一张,冷冰冰再次否决掉他:“胡说八道。”

    他这个徒弟从一开始能吸引到众多人的目光不是因为她的脑子,是她的专注力。只要是大佬都知道,决定一个医生的事业天花板,专注力是要排在第一位的。

    笔记上他写的东西,哪有可能打通她的大脑指挥到手的那条“特殊渠道”。唯有强大的专注力和意志力能做到这一切。

    说明谢同学的专注力是提高到更恐怖的档次去了。

    手术继续进行中。

    镜鞘是硬的,硬的好处在于,医生双手离开它,它也不会倒下来。这是由于手术切口是在颅骨上开孔,颅骨给撑着支点以及里头紧密的脑组织夹着,不让它歪斜。打个比方,车祸见过钢管插入人脑袋的,人头部不轻易动,钢管自己是不会歪的,这样的画面在新闻报道上是常见过的。

    谢婉莹左手扶下镜鞘,右手拔出导芯。

    这边助手宋医生快手快脚早给她备好脑室镜了,连接上了电源。

    脑室镜本体和镜鞘外形类似,握柄与主体是成一定角度方便医生操作。

    脑室镜从镜鞘中间的通道插入,送入到了患者的颅脑里头。此时先冲洗管道,在脑室镜的测孔连接上导管和注射器,用生理盐水冲洗。

    监控器打开了,向着医生们的电子屏幕上出现了患者的颅脑内部画面。

    第一眼,医生们可以看见在光源下照出来的若肤色的组织若穹窿状,这是侧脑室了。里头的黑洞洞是室间孔,位于侧脑室的前上壁。在这个若穹窿状的脑室区域里头,可以见到有各种血管在走。细的血管是隔静脉,粗大的血管是丘纹静脉,它们在室间孔会合。

    再有红红的一堆儿东西是有名的侧脑室脉络丛了,之前说过的脑脊液来源处。像怀疑患者为脉络丛出问题,产生过多脑脊液造成脑积水的患者,医生会在脉络丛这里顺便电灼尝试减少产生脑脊液。

    丘纹静脉和脉络丛从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

【2853】优势

    手术进行到这里,按照原来的手术计划,确定了室间孔位置,看见了脉络丛。只需把分流管头端放到室间孔正方避开脉络丛,算达成手术的第一个小目标。

    问题是,既然用上了脑室镜,好心的医生是会顺便把患者的侧脑室检查下,看看患者的脑室系统里有没有其它问题。

    这患者之前怀疑为交通性脑梗阻,是不是真是这样的,或是ct等术前检查没有能拍出来什么东西。这个年代的ct精确度不是非常高的,以前案例有提过这点。

    现在医生使用的脑室镜是硬镜不是软镜。医生比较全面地查看脑室,可以换上带有角度的镜。拔出脑室镜,换头,换上三十度镜头,再重新插入。

    一回生两回熟,谢婉莹旋转三十度镜头时,双手是更加稳稳当当,压根儿没有什么好怕的。

    原先的镜头是只照正前方,带有角度的镜头换上去,再稍微退一退,旋转时,可以见到穹窿状侧脑室一圈的壁。

    整体上侧脑室的形状,医学生们在学校解剖教学室里早见过的,好比个腔道,只是不是正圆等规则形状,有点像奇形怪状的洞穴。

    人体内类似的腔道多着了,像气管像消化道,只是一般人没想到人的大脑里一样有。而这点深刻体会医学生光是在解剖室里难以体会出来。解剖室里是死物不是活的生物,不像在手术间里能亲眼目睹腔道里的生命现象。如当今的监控器屏幕上可见到患者脑内脑脊液在脑室里流动的场景。

    检查完侧脑室,进一步检查第三脑室。这回镜头要穿过室间孔了。头次操作可以说完全在这方面没经验,好在用的是硬镜。硬镜的移动性操作对术者来说,主要动作只需往里头插或往后退,管子不像软镜似条蛇让医生难以把控。这时候只要慢慢慢慢地进入,根据监控画面显示的超龟速慢行,基本不会出事,在这点上新手和老手没多大区别的。

    做到这里,谢婉莹领悟到为什么曹师兄让她首先试的是硬镜。

    硬镜在手操上说是怕更容易戳伤组织,其实术者只要掌握到力度上限和谨慎小心为上,远比软镜容易做。

    这样看来,曹师兄或许比陶师兄更会带学生,是隐藏的金牌带教。

    不是她一个人这样想的。

    旁观的普外二那群人,毕竟腹腔镜也是硬杆,一样领悟到什么,瞟瞟曹勇:这人,表面故作一本正经的,实际上变着法子在照顾谁吧。

    回到手术,硬镜看来是优点满满,好像对医生很友好,可以让医生易上手。为什么要发明软镜,直接用硬镜不是更好吗?

    硬镜有硬伤的。譬如第一个硬伤,放硬镜的话手术切口尤其重要必须准确。若进入侧脑室的方向不对,是难以再穿过室间孔进到第三脑室继续做检查操作。

    第二个硬伤对硬镜来说更加致命。进入第三脑室后,采用硬镜会发现,无论再换多少角度的镜头,是没法再穿过中脑导水管的。

【2854】挑衅

    中脑导水管的解剖位置是在第三脑室下方,连接的是第四脑室。想检查第四脑室,只能用软管。

    综上所言,整个硬镜检查过程是一根杆子以对准室间孔的角度斜插进去,正好路过侧脑室和第三脑室,装上镜头可以做杆子四周的环境检查,想做其它操作换上对应工具一个道理。

    检查完毕,如果没什么问题,反正要用的是分流术,没需要换软镜做检查。正这样想的黄志磊,转头要让人准备分流管。

    由于分流管是要整条埋在人体内,肯定是越晚拆开外包装越好,尽可能缩短暴露在空气中被污染的时间。

    鉴于刚才脑室镜的准备经验,黄志磊心思宋猫不用他说准是预备好了。谁知转头后,见那只宋猫一动不动的,继续守着那堆脑室镜器械。

    “你愣着做什么?”当着普外二的人不好骂自己人丢脸,黄志磊压低音量焦急地问。

    宛如没听见小笨蛋前辈的声音,宋学霖的双眸这会儿往斜对面人群后面那张脸有意无意地瞟了下。

    论会摸谢同学的脑袋,绝对不止那一个人的。

    谁更会摸谢同学的脑袋,别想着能自以为是。

    上面这记目光传达的含义,站在对面的潘世华接收到了。

    “他好像看你了。世华。他瞧你做什么?”魏尚泉发现异常,悄悄声在他耳朵边说。

    潘世华斯斯文文的白皙脸没有变化,若是纹丝不动。

    不了解潘同学的以为他这只是气质好的表现,真正了解和读懂他反应的会知道这是潘同学骨子里桀骜不驯的体现。

    潘同学到底是个班里排名前几的真学霸。他们班的真学霸,只有谢同学真谦虚,其他人虽然没有林昊表现的显著,实际个个全是很傲气的。

    等了会儿,没见他回答,魏尚泉和耿永哲一块察觉出他内心是和对方较上劲了。

    刚开始,鹿死谁手结局未知。潘世华暗地里扯下嘴角。

    “我问你,你在想什么?”黄志磊眼看一助宋猫没动作,催促,“要我来干吗?”

    听见黄师兄这句声音,谢婉莹说:“师兄,先别打开分流管。”

    啊?黄志磊怔了怔,紧接急急忙忙回头望望她,目光再扫扫宋学霖:你们两人什么时候商量好什么,故意瞒着我?

    “没有。”谢婉莹很肯定地否认黄师兄的乱推测。

    小笨蛋师弟把自己的智商在外面的人露了又露。曹勇不得不一眼射过去。

    黄志磊习惯性养成了提前半秒预知到曹师兄的眼神,先闭了下嘴巴。

    孙玉波见到老乡的反应,心里哈哈哈大笑:这个老乡总是说他孙玉波不行,其实和他半斤八两。

    “你是什么计划,莹莹?”黄志磊沉回气息,问小师妹主刀。

    “是这样的。黄师兄,我感觉中脑导水管开口处的水流流速是不太对的。”谢婉莹说,“我测出来的水流在这个地方是比较急的。但是,对比其他病例的异常情况来说有多不正常,可能需要有经验的师兄来再鉴别下。”

【2855】早有准备

    小师妹的话是什么意思?黄志磊的脑子里绕了再绕,发现自己的脑子短时间内有被小师妹绕成麻团的可能性,不会儿汗滴滴跑出额头,问道:“莹莹,你先前让那患者做磁共振是为什么?”

    这是她一早说过的问题。

    黄师兄至此应该早有所觉,怎会继续再问。

    好比宋医生,估计早就洞察到了,开口问她是否决定是7.2。曹师兄很爽快地答应她用脑室镜,早知如此早有准备。

    只能是黄师兄之前没察觉到?

    黄志磊是问出问题方才意识到自己是这群人中最后察觉到的那个。

    她提磁共振是给患者家属做免责声明没错。问题以她本事,故意提这种检查的免责声明不可能无缘无故,只可能是有预判到这患者的病情真有需要进一步做磁共振判断的需要。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既有的检查是明确了患者非占位性梗阻,金医生他们诊断为交通性脑积水是有根有据的基本不会有错的。

    建议患者先内科治疗和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后转到外科做分流术也没错,毕竟交通性脑积水,按照常规来说是做内科治疗和分流术效果最佳。凡事皆有意外。有部分特殊交通性脑积水病例是可以用到其它手术方式,来避免长期置分流管给患者带来的后续风险和痛楚。

    这种手术方式为先前提过一嘴的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

    无奈的是这些与金医生说明之后,金医生再与患者家属沟通。由于两个磁共振检查费用实在太贵患者家属不让患者做,要把仅有的钱花在治疗费用上。当医生的只能再争取着给患者想想办法。

    用脑室镜能不能检查出患者脑室的毛病?

    能不能帮患者不做分流术改做etv?

    之前未摸过用过脑室镜,她谢婉莹在术前肯定没有这个底气,只能根据她在学术期刊上得到的脑室镜原理来计划尝试下。

    现在实操上了脑室镜,按照她术前模拟过的计划预计可行,因此说出来分享了。

    弄明白她这个初步想法之后,黄志磊汗滴滴再出来。

    主要是她说的磁共振检查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成像,是能准确测量出指定区域的脑脊液流速,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流动曲线图(流速-时间曲线图)。

    其中一个检查扫描的重点,正是在她现阶段用脑室镜来回扫视怀疑有问题的地方:中脑导水管区。

    这个地方的脑脊液流速,确实能提供鉴别交通性脑积水和梗阻性脑积水的实证,或是说是支撑医生能不能给患者做etv术的重点。

    如果中脑导水管流速有问题,说明很有可能是喇叭形的中脑导水管。这种形状的中脑导水管是类似梗阻性脑积水,可以尝试用etv术。

    问题是,主刀小师妹居然“异想天开”,认为能用脑室镜画面目测出脑脊液此处的流速异常恰好是喇叭形中脑导水管范畴内。

    他黄志磊真看不出来也算不出来,有经验也不行,只能汗了再汗。

    ------题外话------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2856】投机取巧

    有现场一群普外二的人望着他,尤其比他学渣的老乡孙玉波在随时等他出技术丑,他怎可以当场丢这个脸。

    黄志磊当机立断,对小师妹说:“如果你觉得行,可以尝试先做etv术,术后再观察患者的脑积水症状有无改善。若无改善再改做分流术。”

    这先要说到术前,和家属做术前谈话的时候外科医生一般会提到说:具体手术情况要在手术中具体分析,如果有比分流术更好的手术方案会给患者争取。

    这样说的好处是,一,可能真有这样的情形发生。譬如术前觉得不太好的结果说要全切,术中发现结果比术前预判的好可以不全切了。

    另一个好处,是要给患者和家属留出有任何可能性发生的心理空间。

    家属要明白,医生不是神,确实没法预料坏的结果给你术前危言耸听是无奈。医生同样没法准确预料到好的结果,真的结果是好的,你也不能怪医生术前是不是有故意吓唬你的成分。

    不止手术医生,金医生作为病人朋友,更是会在这方面对病人家属说清楚的。特别是由于磁共振没做,各种可能性均有。金医生作为以前的主治医生要跟着方方面面提免责声明。

    术前有过与家属充分交流之后,术中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改术式,只要合乎医疗程序,是不会有问题的。像这种改为更好的手术方式,术后家属听见会更高兴,感激医生来不及。

    解决完家属这方面的程序问题,余下的只有医生的术中判断了。

    临床上是有不少这种患者,不想行长期置管的分流术增加后续痛楚,想尝试更好的手术方案。

    谢婉莹记起曹师兄这位神经大佬所说过的话:人脑太神秘,导致神经外科很多病更像薛定谔的猫。

    由于是患者和家属自己主动要求医生做尝试,患者和家属愿意自负风险,这让医生有了进一步挑战的空间。只要见术中患者有这个条件允许,会直接先做etv术。

    etv术哪怕失败,对人脑没实质性伤害,完全可以做二次尝试的分流。而且真这样做之后,有些患者竟然etv术闯关成功。

    黄师兄这样的提议,你说他有道理有工作经验也对,说他是利用工作经验投机取巧也行。

    “你这个黄大侠,人家跟你谈技术,你谈的什么?”孙玉波开口说骂,有机会抓对方包,绝对不让这个老乡溜了。

    黄志磊的额眉耸耸两下。小师妹让他提工作经验,他这是提供了没错的。

    其它方面,小师妹自己定夺吧。

    当主刀是这样,要想好在手术中不能从其他人得到任何协助的可能性,最终只能自己来。

    对做主刀的这种觉悟,谢婉莹在神仙哥哥锻炼过几次之后,算是练出保底经验值。

    怎么办?事先有预案,大致先判断其他手术室成员的脑子行不行,能不能帮到她。

    黄师兄给她的这个答案算是在她意料之中的。

【2857】暗地不爽

    孙老师不过是抓到机会过下嘴瘾。

    不会儿,黄志磊和孙玉波这两人发现自己的反应没有丝毫影响到主刀。

    谢婉莹的头稍微转一下,按照程序先问完第一指导老师黄师兄后,开始问一助:“宋医生,你觉得呢?”

    其他人听她语气很稳,动作态度很自然,额头没汗,俨然所有事情按照她所想的发生着。

    这感觉,让黄志磊再次飙汗了:小师妹原来一早知道可能可以放弃他这个黄师兄的脑子了吗?

    “她,这绝对在其它地方当主刀当惯了。难怪自信心这么足。”施旭忍不住再次爆口。

    从他们普外二的这个谢同学够可以的,短短一年间,成长如此之快,叫人乍舌。在施旭等老师的眼里,一个学生如此快速具有独当一面的姿态,真不可能是实习生的历程只有是执业医师的历程。

    说明不止他们普外二,其它科老师把谢同学不当普通实习生在培养的。

    道完话,施旭转头,看见这次谭克林没有急着发声。

    谭克林的表情是有点儿怪。

    怪在哪里?

    一整张扑克脸暗地里全是不爽。

    这学生是只在他手里带三个月,如果给他多点时间带,绝对一样可以带出成个怪物出来。结果,学生一轮科,给其它科当做嫁妆了。

    谭老师有的心情,必定其它科老师一样会有。

    难得遇到好学生,好学生一跑,感觉只能是糟透了。

    曹勇的眼睛半眯着,眼里也有点儿不爽乎。

    老二哥曹昭神仙样归神仙样,真要他带起学生来,那是各方面锻炼到实实在在的,特别是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培养。到底是儿科医生,太清楚儿童心理学。医学生毫无经验,在临床上摸滚打爬的过程中经历的正是儿童心理。为此,像曹家里段三宝这个新宝贝,长辈们是让曹昭带的。

    实话说,她这么大的蜕变从哪个阶段发生的,是在轮完儿科之后。

    (曹昭:这种事怎么能让弟弟抢先一步,哥哥要先帮弟弟做的。)

    在手术台上被神仙哥哥虐过了,她这个手术间里的心理素质是再提高了一截。

    只有她一个人提升了吗?不是的。今天的手术室里多的是年轻怪胎。

    她早发现了,宋医生早预备好了她可能会变成怎么样,貌似侧重点不在这儿。

    被她问到的宋学霖,褐眸子慢悠悠地转了转学术圈,瞄准好斜对面说:“要不让他先说说吧。他好像有什么话要说。”

    刚才敢于接他这只宋猫的目光,说明应该准备好了,赶紧亮相给他这只宋猫看看是什么样的脑子。

    周围所有人的目光伴随宋学霖这话唰过去了,落到潘世华同学的脑袋上。

    这北都才子,是个王八蛋,不知道他们这是第一次来神经外科手术间吗?魏尚泉愠怒地闭着嘴巴咬咬牙。

    耿永哲同学不爱说话的,面色如今一块如憋着。

    来神经外科之前,他们班里男生讨论过的,知道他们三个迟早要和宋学霖硬碰硬。只是没料到这个时间点来的这么快。

【2858】起效重点

    肯定要迎面上。

    如果不敢接战,宋学霖绝对会再用那样的眼神看着他们:就你们?配自称和谢同学是一个班的?

    抬起头,潘世华直面监控器屏幕,双眼再次锁住主刀扫视的区域,说:“从目前的画面来看脑脊液在这个地方的走向,是呈现出一个漩涡偏缓并且在原地打转的迹象。说明在此下面流速不畅。莹莹说的中脑导水管喇叭形出口,实际上指的我想应该是第四脑室扩张后把中脑导水管出口端一块扩张的意思。”

    “原来不是中脑导水管原先长成喇叭形异状,是这样吗?”非神经外科专科医生的孙玉波问,他刚听见时以为是这样的病因,结果现在听起来不是。

    主要是他那老乡黄大侠没马上出来解释说是不是。

    在解剖学上,看解剖图谱会发现中脑导水管是一条细细长长里头有点曲折的管道,不像侧脑室到第三脑室只是经过室间孔这样的洞口。这样的结构造成我们之前说的硬镜难以穿过,只能用软镜如同蚯蚓或毛毛虫慢慢扭着扭着过去。

    如潘同学说的,这条长细管下面连接的第四脑室积水过多溢水往上走,把管子下端一块撑大,撑大的管子出口自然形如喇叭。

    这种情况是不是第四脑室里头有东西给堵在中脑导水管出口附近了。之前讲过这个病例没有扫到有占位性梗阻,已经判定为交通性梗阻,更可能是第四脑室下面的脑蛛网膜下腔出的问题。

    脑蛛网膜下腔是软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腔隙,所以说它是一个腔是很糊弄人的,让人以为它是个类似口腔的腔空间,其实不是。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四通八达的水网涵盖水渠和水池,水渠遍布大脑的脑沟脑裂,比较大的地方叫做池通常叫脑池。

    这个水网接受第四脑室出来的脑脊液,让脑脊液遍布大脑起作用。同时,脑蛛网膜下腔与脊髓蛛网膜下腔相连通,让脑脊液继续流到脊髓去。我们讲过的腰麻穿刺到蛛网膜下腔流出脑脊液怎么来的正是从这里来的。

    etv术是在第三脑室底部造瘘,即凿个洞,让脑脊液直接分流入下面的脑池来解决脑脊液淤积的问题。

    通过上述可以知道,这个手术要起效的重点应放在是脑室近段梗阻这个病因上。意思是若为第四脑室到桥前池这一段流出不畅缘故导致的脑积水,不一定非要是占位性梗阻,比如一些其它因素让这段蛛网膜下腔腔隙变窄了。此时的凿洞分流,可以让脑室的脑脊液直接绕过梗阻段流到脑池继续保持循环,当然是有效了。

    这个事情,只要是神经外科专科医生都知道。

    黄志磊不可能不知道,瞟个眼神给非神经外科专科老乡孙玉波医生:你不懂你别乱说话。我不出来解释说明不代表我不懂这么粗浅的知识点。

    问题出在哪里?你怎么判断是近段脑室梗阻而不是其它地方的蛛网膜下腔出问题?

【2859】生命在于运动

    术前家属说什么都不让患者做磁共振检查,ct扫描不清不楚。

    说测流速不是不行,测完流速拿既往类似的病例对比,其实参考价值更大。不然不会医生术前提出可以做测流速的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是精密仪器在扫,计算机在算。

    你目测怎么测?

    魏尚泉同学观察到了屏幕上脑脊液里有物质移动,说:“可以观察里头的点点移动来算流速。”

    不能说魏同学说的全部有错,是个基础的水流计算题。

    只是事情若这么简单,怎需要他这个黄师兄急成头汗找借口实则难以算出。

    “是什么问题?”魏尚泉问问。

    孙玉波挠下脑子,眼睛瞪下卖关子的老乡。

    站在他身边的施旭说了句:“是不是会动?”

    脑脊液不是一直在流动吗?

    “应该是在动。”谭克林说。

    听到谭老师都这样说了,孙玉波不敢叫动不动怎会不动是废话了。

    不是脑脊液是什么在动?

    年资高点的医生,外科大佬更不用话下,即是不是这个专科的,也能触类旁通到一些它科的东西。施旭先承认:“神经外科的知识早交还给老师了。曹医生,不如你说吧,是动对不对?”

    医学里隔科一般是隔座山的,只有做医学生那会儿认真学习全面点知识。毕业后在一个科室工作久了,把其它科知识忘了是常有的事。再有实习不是能学到每个科室全面的专科知识的,要看每个医学生自己的运气。

    曹勇说:“大脑是和人体其它器官一样有动的。”

    人活着,生命在于运动,体内很多器官组织一直在动的,如肠子蠕动如胆囊收缩。

    心脏更是一刻不停地在跳。临床上喜欢说心脑心脑,心脑貌似连成一体了,在这里可以体现到。心脏收缩时,脑组织体积增大膨胀脑实质向脑室颅板方向运动,让脑室内脑脊液流出。心脏舒张时,脑组织体积回缩脑实质运动方向相反,脑室内脑脊液倒流而上。

    现场那些把神经外科知识还给老师了的,听完曹勇这话纷纷瞪了下眼睛:脑子居然真会运动,而且不像大家想象中的计算机外形不动只有里头的神经线在做事儿,而是像心脏一缩一张的。

    “你们不知道吗?”曹勇反问他们。

    普外二这几个人集体噤声了。

    在曹勇大牛看来,这真是太基础的知识了,隔行如隔山也不该把这个忘到一干二净去。

    另外几位医学生,魏同学他们几个更是吓到脸发白。他们绝对是脑子堵了,没有很快联想起这个知识点。

    明白了没有?黄志磊的眼睛扫视这一帮敢小瞧他的家伙。

    这个测速,可见不是简单地测个水流,是分别测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时的流速峰值。因为心脏收缩时是个过程,舒张期也是个过程。脑脊液的流动同是个过程,不可能是均匀的流速,只能测峰值。

    心脏跳动不止一秒钟跳一下的。收缩期舒张期时间很短的,脑脊液的流速可以称之为瞬息万变。

【2860】真错假错

    要拿既往病例做参考来决策,目前的测速是绝对不能像潘同学说的搞模糊印象派的,只是大概上流速急不急缓不缓是不行的,必须测个较为准确的数值出来。

    “你不用说了。”孙玉波双手想抱住自己的脑袋,必须说他的学生谢同学牛轰轰。

    这样说法,要算要一面盯着脑室镜监控器屏幕一面要盯着心电图的,两者结合来算的。

    能算出来的是神人。他孙玉波彻底服气。

    耿永哲同学老老实实转过头,眼睛来回在两个机器屏幕上跑动。

    不能服输。瞧北都宋猫望着他们三个,眼中那股傲气更是写着一抹:早知他们三个是这么差了。

    没办法,他们刚来没能进入节奏。魏尚泉快气死急死。

    谢医生为什么能,你们为什么不能?还说有自信自称做谢医生的同学?宋学霖不可怜他们三个。

    “我知道了。”潘世华同学再抬起头说,“收缩期向下的流速大概是在四点五左右厘米每秒,舒张期向上的流速大概是五厘米每秒。”

    潘同学算出来了。魏尚泉和耿永哲立马回过头,想:有救了。

    这家伙真算出来了?普外二的人记起了传闻,传说谢同学班上有其他奇人异士,其中有个姓潘的比较特别,应该是这位同学了。几位的眼神在潘同学脸上瞅几下。

    师弟若能算出来的话,黄志磊脸上表情一时不知如何摆出来。主要是师弟算的是对错他判定不了。

    “错。”宋学霖懒懒的一声吐出来。

    错?真错假错?这时间真就好多人像黄志磊一样判定不了谁说的对了。

    “你们不信,问谢医生是不是?”宋学霖道。

    “这——”谢婉莹说,“可以不急着测流速,测个流量。”

    魏同学他们几个立马听出来了,她在拐着弯安慰他们几个。

    只能说,谢同学是真牛逼。

    直接测速好似是比较难,测流量不知道会不会相对容易些。测流量可以测一个心动周期的流量,包含心脏收缩期加心脏舒张期。

    “你们怎么判断他算的是错的?”孙玉波忍不住好奇问一句,是不是有人真算出来了。

    “他说的是健康人的正常值,能不错吗?”宋学霖继续懒洋洋的语气说。

    其他人听出来了,这个北都的才子真的是没打算留下一点面子给对方。

    虽然医院里全知道,宋学霖很傲,可真没想到他会好像针锋相对一个人想撕破对方的脸似的。

    看来潘同学是无意中把北都才子得罪了。这是大家脑子里那瞬间唯一能闪到的念头。

    潘同学文质彬彬的脸继续保持沉着,过会儿,像打不死的小强再说:“向下流量的话,一个心动周期大概是0.7毫升,向上流量约是0.45毫升。我承认我之前算错了,数值偏差比较大。”

    这回潘同学算的对不对?

    魏尚泉急急忙忙帮着扫视现场所有人的表情寻找答案。能做计算的其实只有那几个人。

    “这两个数和我想的差不多。”谢婉莹说。

【2861】不会的

    “莹莹说你对了。”魏尚泉高兴地拉下潘同学的衣服。

    他们总算挽回一把颜面。

    宋学霖的两只褐眸像猫猫圆眯了下:哼哼,等着~

    潘同学等几位硬挺着。

    师弟师妹牛,算出数值。黄志磊这个师兄说:“我早说了,可以直接尝试。”

    从侧面反映出来,这个数是近似做etv术交通性脑积水病人成功案例的数值。

    曹勇默默望眼小笨蛋师弟:好好说话都不会说了?承认自己没别人算不出来很丢脸吗?

    黄志磊汗两把。

    想当大佬,要懂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怕什么技不如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发挥好自己的长处行了。最怕掩耳盗铃的。

    孙玉波和施旭缩缩肩头。今天从黄大侠身上可以看得见,在曹勇底下做事不见得能比在谭克林底下做事容易。

    “曹师兄,你觉得怎样?”谢婉莹最后肯定要问问主事的曹师兄。宋医生无需再问了,没直面回答应该是和她算的差不多。

    身为手感之王的曹师兄,会怎样断定她对错。

    “可以做。”曹勇道。

    曹师兄答的这么快?谢婉莹转过脸去,眼皮眨了下,是有点点吃惊。

    是太过相信她无条件相信她和宋医生潘同学他们吗?应该不是。

    当主事的上级医生心头要有自己的一套技术方案和答案的,不可能说无条件选择相信下面的人自己不算的。除非像魏同学抢救那样死马当活马医。

    她原以为曹师兄要洗个手,握下脑室镜感觉下手感来判断她的对错。现在看来,曹师兄不用这样做的,只看她的手操作能感觉到她的手感怎样了,对比下有结果了。

    大佬是这样了,经验超丰富。

    谢婉莹心里头此刻巴不得自己早在外科临床上泡了很久,像重生前泡检验科泡了十年以上该多好。

    积累临床经验真是没法急,要拿时间耗的。只能如陶师兄说的,在科研上发点力看能不能缩短点时间。

    确定可以做,接下来的步骤相对很简单。

    在脑室镜通道里头放入造瘘钳,在第三脑室底部双侧“汝”(乳谐音)头体和漏斗隐窝的变薄无血区,抓一下,打个孔,再放入球囊扩张保持这个孔的直径要达到5毫米,孔四周电凝止血。观察孔有无打通到下面的脑池。无误,再慢慢退出脑室镜,一路观察有无出血。

    听说手术快完成了,金医生匆匆跑来代家属先问手术结果。来到后听说分流管不用上,很是高兴,道:“只能看下一台手术。”

    原来金医生一心惦记小师妹说要露技。

    分流管通过皮下渠道的技巧,有没有今天头一台这个测速难呢?

    金医生再了解到今天手术间里发生的事情,嘴巴里“啊”一声,满是惊讶:小师妹露过更炫的技了。

    不会儿,王医生代替吕主任先来,了解到同样的情况很兴奋,说:“是不是我们组病人那台手术也可以这样干了?”

    如果可以的话,普外二的人算是白来了。

    对此,孙玉波先一口驳回去:“不可能。”

    谢同学万万不敢不尊重谭老师的。

    ------题外话------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2862】躺平大户

    手术后病人按照例来的程序,会由护士和麻醉医生先护送回病房。

    金医生就此一块陪同病人回去病房,对谢婉莹他们说:“你们有下一台手术,现在去休息会儿。这种事我来做行了。”

    金老师好人。接台手术是要做麻醉准备的,有个空隙时间可以让医生们做简短休息。继而接到曹师兄的通知,让他们不要在病房和手术室跑来跑去了。

    一行人移步到手术室的医生办公室里头,各自找到把椅子歇歇气喝口水。

    最后走进来的黄志磊,望一眼没其他人在,走到扎堆儿坐着的师弟师妹们面前,聊上几句心里话说:“你们以后有什么想法,术前我们好好沟通下,先和我说清楚。”

    我这个师兄,不说今儿丢脸不丢脸,是脑子怕是快被逼疯了。

    众位师弟师妹们,听黄师兄忽然冒出来的这话,眼里冒出十万个问号:黄师兄的口气怪怪的?

    既往他们去过其它科室实习,像黄师兄这样的年轻临床带教不少,脾气堪比大佬们为各式各样。

    如上回在儿科带他们的程昱辰医生,平常见他们哪儿做的不够好批评教育。前辈批评的对,后辈诚恳接受。若是前辈是自己技不如后辈,好比那次程昱辰医生被潘同学逼到跑吐,不敢说句后辈不是,自个儿咬牙吞下去了。

    后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前辈唯有拼命努力防止被追上,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没什么好讲的。

    黄师兄向来不是个没道德的人,相反,黄师兄为人正直,外号黄大侠,在他们班同学和医院里同事中间的印象特别之好。他们班跟过黄师兄的人个个说黄师兄好。

    奇怪了,黄师兄对他们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转下头,谢婉莹的目光去向了前面坐着的宋医生。

    接到她这双疑问的眼神,宋学霖手里拿的那杯喝了半口茶水的马克杯,缓慢移开自己的嘴唇,两只眼慵懒地半眯下,若是流露出比他们更迷惑的表情:你们不知道吗?

    小笨蛋前辈为什么是被叫做小笨蛋而不是大笨蛋,或是直接被喊笨蛋白痴。是曹勇给这个师弟留面子吗?

    曹勇是神经外科大佬,同是医学天才,用词形容某个人只会是精准到位。

    仔细想想也是,能跟曹师兄如此大牛学习工作的人,智商水平线好歹不能比宋学霖这样的天才差太多。

    哦。谢婉莹恍然大悟。

    “怎么了,莹莹?”魏尚泉回头急问她,和潘同学他们一块怕黄师兄是不是忽然吃错什么药了。

    黄师兄不是没脑子,不是没智商,不是想不出来,是另一类躺平大户。所以被曹师兄形容为小笨蛋,意思是不争气,恨铁不成钢,明明有这个脑子不想事儿。

    咻咻~宋学霖再喝两口茶水。

    小笨蛋前辈整天说他躺平摸鱼,谁更躺平摸鱼,不是他宋学霖好不好。若真是他躺平,曹勇天天骂的是他而不是小笨蛋前辈了。

    医生最怕躺平摸鱼的是医生的脑子不是医生的身体,医学靠脑子干活为先的。

【2863】上套了

    天天只会跑来跑去跑出一身汗的医生,如同天天努力拿着课本装作认真学习最终考了个不及格出来的学生。

    临床真正厉害的医生是怎样的?

    神仙哥哥拿个保温杯,天天神仙状。

    或是如典型居家好男人的曹勇。众人以为他这个神经大佬事儿多会忙到要死没空做其它,他倒好,天天养龟种花,自己整理办公桌和文件无需他人插手。

    张大佬是日理万机的大领导,每天准时在家里给老母亲煲汤做菜养病,甚至给谢同学做炒饭。

    以上例子充分说明,世界上对大佬来说没有真正的忙。

    人家工作效率高,事半功倍靠的是脑子。

    几位师弟师妹回忆起来:黄师兄的形象很多时候风风火火如救火队,满身汗,堪比工作积极分子,结果常被曹师兄骂小笨蛋。

    这下子众人懂了:曹师兄骂的是黄师兄脑子懒。

    黄师兄特别来知会他们几个,是想让他们如考前老师给他泄泄题,让他可以少动点脑子。没法,通过今天这台手术,他敏锐地嗅到今儿来的这帮师弟师妹们与以往不同,会把他的脑子卷起来的。所以不可以说黄师兄没智商,没智商不会说这方面灵敏应对。

    拉了把椅子坐下,黄志磊继续挨着师弟师妹们坐着,意图打感情牌套近乎,回头向宋猫瞪瞪眼:你不能配合下吗?

    配合?这不是他的问题好不好。宋学霖这记意味深长的目光无需回答小笨蛋前辈的,飘向了那另外几位“学渣”同学。

    北都才子这双阴险的眼神,充分说明这是对方早计算好了的。

    魏同学潘同学耿同学浑身激灵两下,面色啪啪地白了白。他们并不是真的学渣。

    宋学霖:我刚在手术间里不是说了吗?哼哼,等着。你们以为是等我收拾你们几个吗?我有这么白痴吗?这种事儿需要我出手吗?

    “我们上套了是不是?”魏尚泉情急到边说话边牙唇间打架,快语无伦次了,“赵兆伟从第一次和他碰面后,说了,他不是个好家伙。”

    平心而论,宋医生智商高到离谱,说是世上最阴险的那只猫绝对不过为。谢婉莹想想,先不予置评。宋医生做什么事情基本上没有真的坏心眼儿。

    本来当医生是要独立思考的,不能说整天拿人家的提示卡来答题。

    宋医生这一提,大家再度秒懂。手术中潘同学答出正确答案现场没人喝彩,谭老师不做声,曹师兄更不会表态,全是认定潘同学没独立不值得夸。

    临床有些老师很讨厌这种时不时需求助他人解决问题的学生。

    记得,刚入临床急诊时,她和赵兆伟同学跟内科林老师学习。她给求助的赵同学提示。接下来赵同学回答再正确没用,挨批。林老师不是大佬也这个态度,大佬自不用多说。

    宋学霖的嘴角向这帮人勾勾,端起马克杯一口一口喝着自己的水,懒得说了:反正有大牛代替他收拾这帮真懒虫。

    大佬老师不会说你身体懒,只会狠狠拾掇你的脑子不动。

【2864】心有灵犀

    在此情形下,谢婉莹相信黄师兄不是怕被他们超越,更不是自己不愿动脑子,只是想和他们多点学术上的交流。对此,她实实在在告诉黄师兄:“师兄你不说,我们也会与你讨论病例的。如果是刚在手术间发生的情况,是属于途中发生的问题,谁也没法能提前预料到,没法预先进行讨论的。”

    临床上更多的是各种突发状况,各种只能看一步走一步的情形,所以锻炼医生独立思考如此重要正是这个原因。

    小师妹太一根筋。黄志磊的右手在额头上拍了拍。

    望望黄师兄这幅表情,魏同学他们几个自认可能比谢同学懂黄师兄:这哪儿是黄师兄想跟他们交流不交流的事儿,是黄师兄急吼吼地表示自己要被卷起来,怕死了。

    从侧面可以看出,有谢同学在的地方不可能不卷。

    恐怖的是,若宋学霖说的没错儿的话,只怕曹师兄巴不得他们卷起来。

    魏尚泉他们几个想到这点,身体禁不住再抖一抖。怎感觉,曹师兄比起腹黑的神仙哥哥更可怕。

    恰好走廊里脚步声由远及近,不会儿曹勇回来出现在办公室门口。不知是不是坐在这里的几位做贼心虚,或是他来的时候已经听见他们说话。一片安静中只有粗糙的呼吸音此起彼伏的。

    再等会儿,所有人的目光望向了谢同学。

    谁让曹师兄的眼神去到了谢同学那儿。

    不,这一刻没人想着那是什么爱情的眼神了,这一刻大家心底期盼的是这两人不要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众目睽睽之下,谢婉莹的下巴颏点了点,对曹师兄表明:我懂了。

    完蛋了。魏尚泉的双手抱了抱自己的脑袋。以后他们别想从谢同学这里拿到提示卡了。他这个垫底的学渣要怎么办。

    潘世华同学和耿永哲同学叹口气,以后,至少在神经外科,预计不给他们再摸着谢同学的脑子过河了。

    至于黄志磊,更打从心底相信曹师兄和小师妹是绝配了。

    除学业和工作外,曹师兄是个很照顾人的好师兄。

    “肚子饿不饿,用不用吃点什么再上手术台。”曹勇问他们几个。

    刚那一台手术用时不算长,如果下一台手术没大意外,可以准时收工不用饿肚子。怕就怕在有什么意外。在这点上,外科医生是需要做好些准备的。

    有人路过听到这话,探个脑袋对他们一群人说:“要不要喝牛奶?我们傅老师有。”

    见到是心胸外科的周俊鹏前辈那张狐狸笑的公子脸对他们说。

    黄志磊转头对老乡扶眼镜架摆出酷:“不用,我们自己有。”

    镜片上的芒光警告着对方别装模作样意图接近他的师弟师妹们,八成怀什么糟糕的企图。

    孙玉波来凑热闹了,拉下周俊鹏的衣服:“有牛奶吗?”

    三老乡,本该六只眼泪汪汪的,现在只有互瞪的六只眼。

    周俊鹏不屑的眼神扫过去孙老乡的脸上,一改刚说的话:“没有。”分明表示出你想喝就没有。

【2865】没得出手

    傅昕恒的牛奶不是谁都可以喝的。

    以为他很想喝机器人的牛奶吗?孙玉波拉住老乡的衣服没放手,咄咄逼人道:“你不给我喝,给他们喝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你们心胸外的学生吗?他们没做过你的学生,别虚情假意扮热乎。”

    孙玉波质问这话时是自认有道理了。机器人没带过这几个学生,不是这几个学生的师兄老师,讨好这几个学生做什么,完全不似机器人平日里只会按照程序走的风格。

    说到傅昕恒这回事儿,周俊鹏深深感觉到周围这帮人更奇葩,至今居然没察觉出来。或许是因为只有他和李承元在傅昕恒身边呆的久,感受与他们不同。

    不和这些人瞎扯了,用点劲儿扒开老乡的手,周俊鹏转身向前走回去干活儿。

    护士过来通知说病人麻醉做好。

    所有人走去手术间。

    二床病人躺在手术床上,同样做了气管插管全麻,体位摆好了。

    两脚踏入门,黄志磊一眼抓到在穿手术衣的王医生,惊问:“你要上台吗?”

    “这是我和吕主任的病人,当然是我们上台了。”王医生明显做好了全套准备说。

    “是你们上台的话,你们叫我们来做什么?”

    “我没叫你们全部来。不是说好了,只让她来吗?”

    听到对方这话,黄志磊差点儿冲上去抓起对方的领子:你什么意思?把我们踢开把人抢走?

    小笨蛋黄志磊是最容易上当受骗的那个。王医生心思,当时他和吕副主任没想到的是,曹勇竟然肯答应。

    “我们肯定要在旁边看的。”黄志磊警告对方别想着乱来。

    学生做事,老师哪儿能不在旁边盯着。

    王医生宛如没有听见他的话,对谢同学招下手:“来,你过来。再看看这个病人怎样?”

    听这口气,王医生之前问过一遍之后没死心。

    吕副主任到了,进来跟另外几位大佬打个招呼:“曹医生,谭医生。谭医生,今天麻烦您了。”

    “不麻烦。”谭克林道。

    确实这个人不麻烦。吕副主任听说了,这人一早来看过一台和自己无关的手术了。明摆着对方不算是来协助他们手术的,主要是来看东西看人的。

    谭克林对此必定是不认的,当医生的哪有说不救病人。问题在于不是他不想协助,是他压根儿没能出手。

    有这样一个弟子在,不知道是不是他这个老师三生有幸,想再出手大概率是没机会了。

    有听到相关消息的吕副主任,走到手术床头,和王医生一块儿要求谢同学:“脑室镜我们准备好了。上一台手术你不是做了etv吗?”

    感情两位老师想让她给这个病人做etv。谢婉莹实话道:“二床病人和二十三床病人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不都是交通性脑积水吗?二十三床病人可以尝试的话,他也可以。”王医生反问。

    “王老师。三十二床病人没做过磁共振。二床病人很有钱,做过三十二床没做的检查。”谢婉莹说。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602/ 第一时间欣赏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 作者:肥妈向善所写的《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为转载作品,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介绍: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谢家的女儿谢婉莹说要做医生,很多人笑了。
“凤生凤,狗生狗。货车司机的女儿能做医生的话母猪能爬树。”
“我不止要做医生,还要做女心胸外科医生。”谢婉莹说。
这句话更加激起了医生圈里的千层浪。
当医生的亲戚疯狂讽刺她:“你知道医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有多高吗,你能考得上?”
“国内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医生是零,你以为你是谁!”
一帮人纷纷围嘲:“估计只能考上三流医学院,在小县城做个卫生员,未来能嫁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高考结束,谢婉莹以全省理科状元成绩进入全国外科第一班,进入首都圈顶流医院从实习生开始被外科主任们争抢。
“谢婉莹同学,到我们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们泌尿外——”
“小儿外科就缺谢婉莹同学这样的女医生。”
亲戚圈朋友圈:……
此时谢婉莹独立完成全国最小年纪法洛四联症手术,代表国内心胸外科协会参加国际医学论坛,发表全球第一例微创心脏瓣膜修复术,是女性外科领域名副其实的第一刀!
至于众人“担忧”的她的婚嫁问题:
海归派师兄是首都圈里的抢手单身汉,把qq头像换成了谢师妹。
年轻老总是个美帅哥,天天跑来医院送花要送钻戒。
更别说一堆说亲的早踏破了老谢家的大门……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