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6】谁更重要
国陟比较特殊,是心脏专科医院,考虑到体外循环不止在手术中的运用场景,要做危急重症患者抢救用,因而会培养心脏专科医生来担任。国协的盘算和国陟差不多。
“手术知情同意书拿到家属的签名了吗?”既然学生来了,曹昭问起正事。
这话说明了神仙哥哥和曹师兄刚才的争执实际上是在先商量好要打电话找谁来帮忙,打电话前是需要等家属同意手术的。这么难的手术找人帮忙肯定是找个大佬,找大佬回医院不可能让大佬白跑一趟的。
“家属同意了,曹老师。”谢婉莹严肃地作答。
“电话我来打。”听见这消息,曹勇转而速度非常快地响应,走远两步去打电话。
曹昭两只手插在白大褂口袋里,站在原地等弟弟打完电话。
没有好的麻醉医生到位,这个手术不用想做的,因为做了患儿只怕也熬不过去。
谢婉莹站在旁边,电话对面和小师妹维持通讯的柳静云,均一块焦急地等待消息。
“爸,是norwood手术,病患是刚出生两天的新生儿。他们说首儿现在没人能担负起这个手术的麻醉,需要请叶医生回来医院帮忙。”曹勇说。
听着的谢婉莹想,曹师兄是在和自己父亲说电话,听不出曹师兄的爸爸会是什么样的人。
(曹育东:你我早见过面了。)
“我明白了。你们要找你妈回首儿手术室帮忙。”曹育东拿着话筒听小儿子转达消息,目光是看向坐在沙发上的太太叶医生。
磕着瓜子的叶医生,接到老公递来的眼神后,两只眼笑得全眯起来了:“曹勇打来的吗?要求我帮忙他了吗?”
太太这抹洋洋得意的口吻,估计是想着可以“报仇”小儿子了。
“是曹昭的手术。”曹育东告知太太,不是小儿子而是二儿子求帮忙。
“一样的。是曹勇打来的。”叶医生撅下嘴角。
曹育东不和太太拌嘴,对小儿子说:“你妈会回去医院帮忙的。你们把孩子送去手术室。她自己开车,去首儿话路上花费时间不长。”
听老公帮自己决定,叶医生没反对。她也是医生,只要患者有需要随时随地出发。
“什么手术?”叶医生问。
“norwood手术。”曹育东挂上电话和太太认认真真沟通病例。
“曹昭做过这手术吗?”叶医生回想着儿子的阅历。
“他去国外进修的时候应该有见过。”
“我记得国内外能做这个手术的医生不多的。”
准确来讲不是不多,是极少。
叶医生眨下眼好像记起这回事,对老公说:“你要不要跟着去?你确定曹昭一个人能搞定吗?”
儿子们不是年轻医生早就独当一面的,曹育东道:“如果有需要他们会打电话给我。现在他们找的人是你不是我。说明手术的困境是在麻醉。”
听到老公这话,叶医生乐了,手指老公说:“瞧瞧吧,到最后证实是谁重要?是我麻醉最重要。”
【2777】是哪位大佬
眼看太太从沙发上跳起来兴奋到在原地转几圈,曹育东道句实话:“他们找你不是第一次。”
“以前他们做学生的时候经常找我找你的,脸皮厚厚的,不怕自己有厉害的爸妈。现在翅膀硬了,巴不得把我这个妈你这个爸甩到一干二净。”叶医生说到这儿,表达出对三个“忘恩负义”儿子的不太满意。
“他们是怕给我们添麻烦。再说总不能再依赖我们,都要成家立业的人了。”曹育东说道,对儿子们的心情是能理解的。
客厅里,听他们夫妻对话的老人咳咳两声嗓子,是曹家的奶奶。
他们夫妻俩立马扭过头去等老人家发话。
曹奶奶神情淡定的,手拿遥控器换着电视机频道,见他们夫妻俩的目光望过来,应道:“我们家一直不是虎妈猫爸吗?”
意思他们夫妻俩有这种对话太正常,曹奶奶早看麻木了。
叶医生是个强势的妈,曹育东是个较为弱势的爸。
曹勇对妈处处戒备是个这个原因了,知道自己母亲很强势的。
叶医生一听,急忙为自己辩解:“我什么时候敢对他们老婆强势了?”
她再强势,只对自己老公和儿子强势,对儿媳妇是绝顶的好婆婆。
曹育东和曹奶奶呵呵呵呵笑出声来,叶医生这个话实情真就是这样子的。谁让叶医生这个当妈的只怕儿子找不到对象不结婚,巴不得早点跪舔儿媳妇。
“我走了。”两句话说完,叶医生快步回到主卧里换了件衣服,拿起包和车钥匙风风火火出家门,没时间和家里人唠叨了。
曹育东站在窗户前,望到太太开着那辆白色奔驰转眼间驶出小区大门口了。太太的风格一如既往,快快快的。
医院里急诊科门口,得到父亲保证的曹勇,走回来对其他人说:“麻醉医生很快会到手术室。”
曹昭知道搞定了,转身带学生回去急诊科做术前准备。
电话里头,柳静云问小师妹:哪位麻醉学大佬要来?
谢婉莹就此帮大师姐问问:“曹老师,是请了哪位麻醉科老师回来医院?”
“叶医生。”曹昭道。
柳静云再问:大佬的名字叫做什么?
麻醉学大佬要来医院,她柳静云是和大佬碰头接触工作的人,必须提早问清楚。
不用捂,人一到,工作时候签完名谁都能知道。曹昭告诉说:“叶素瑾医生。”
当谢婉莹把大佬名字转告给大师姐,对面柳静云的声音变得不太确定:“叶,叶素瑾吗?哪个素,哪个瑾?”
“曹老师,哪个素,哪个瑾?”帮大师姐问完话的谢婉莹察觉到有问题,不等神仙哥哥回答先小声问大师姐,“师姐,你认得这位叶老师吗?”
“我哪能认得。只是如果没记错的话,我们麻醉学课本副主编有这位叶老师。以前我们上课时老师提起过这位叶老师在国都。”柳静云哆哆嗦嗦说着话时,心头在尖叫了。
若真是这位麻醉学大佬来,她柳静云不敢想太美好的画面感。
------题外话------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2778】大佬的牛逼
情绪被大师姐调动起来了,谢婉莹心头有点儿忐忑。不要说大佬只是麻醉学大佬非外科大佬,只要是大佬能让小菜鸟们感受到满满的学术压力。
感觉到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妹妹有丢丢紧张,曹昭安抚地抛一句:“她只是个写书的。”
神仙哥哥说什么,大佬只是个写书的?!谢婉莹的两眼眯眯。
这话不是他原创的,原处出自他们妈叶医生自己的嘴。曹昭的脸上划过抹纯然无辜。
谢婉莹转头再望着曹师兄走上来。
眼见家里老二要翻车,曹勇力挽狂澜,对她说:“不用听他的。他是个不写书的人。”
说的是,一个爱玩的孩子怎会喜欢写书,背书都讨厌的。这小时候天天玩的老二能变成学霸本就很出乎人意料,与张大佬一个模子。
三个人走回到急诊科抢救室,通知其他人找到麻醉医生可以动刀的消息。
得知麻醉学大佬要来医院,在场的一批人呈现出各自五彩斑斓的表情。
伍满仲和苗田英心知那是损友的妈,笑容诡异:今晚预计有热闹好看。
程昱辰医生不知情大佬是上司的妈,摸摸心口,和学生一块好紧张。
这位是超级大大佬,在教科书上名垂千史的。
头顶冒汗了,程昱辰医生手背擦擦汗,急急忙忙出去通知急诊科护士送患儿去手术室。
林昊同学和潘同学吃惊不小:书里的老师化身为现实露脸,这个新闻太爆炸,让人很难想象。
无需半个钟头,白色奔驰急火火驶入首儿停车场,停在曹勇的黑色轿车对面的车位。下车的时候,叶医生这个妈瞟了眼儿子那辆车,脑海里同想起上回停车场那一幕了,俨然今晚可以上演“复仇”记了。等会儿看这个儿子怎么再拦她,这儿子怎么自己打肿脸。
想是要这么爽,叶医生匆匆上楼去手术室时,心里转的念头其实是:要抓住时机给儿子当红娘。
给儿子当好红娘的第一个要素。当好一名麻醉医生在未来儿媳妇面前炫技一把,让未来儿媳妇认为到他们家来让她当婆婆有利可图很好的。——叶医生思定计划。
手术室里头,伴随大佬要来的消息传开,所有在场的麻醉医生头发树立头皮绷紧,比见到自己科室领导或院领导紧张上百倍。
“叶老师要来吗?”
“之前她来我们国都开过讲座。我去听她讲座的时候,人山人海,根本挤不进去,只能站在走道上听。”
叶大佬是人气爆棚。
“她现在不在医院工作了,是开了自己的研究室。”
“我听说她会偶尔去下平怀手术室做指导。她家里人好像有人在平怀当外科医生。”
要说这些大佬大牛太能装模作样,不会轻易外漏给他人知道自己家人是谁的。
让首儿麻醉医生们人心惶惶的另一个重大原因是:
“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首儿刚开始新生儿麻醉不行,是叶老师来我们这里当那几年麻醉科主任时搞起来的。她可以算是我们首儿麻醉科学术的半个创办人。”
【2779】吓唬人
以前在这里当过领导,有儿子在这里当副主任,对首儿怎会陌生。
轻车熟路,叶素瑾进入手术室后找到更衣室自来熟换衣服鞋子戴手术帽子去了。
一堆人没事时站在手术室护士站前面讨论大佬要来的消息。手术间里的人同样不知大佬人已到,在患儿周围忙碌着做术前准备。
潘同学和林昊同学给患儿贴上电极连接上监护机器,绑上血压袖带。护士给患儿插尿管。
谢婉莹帮大师姐把一袋平衡液挂在输液架上。
站在手术床头的柳静云,一面需要等待大佬来亲自指导,另一面在仔仔细细做好麻醉前的物品准备,调试好麻醉机,检查气管插管用具,检查喉罩,届时要做气管插管全麻。
几位同学忙完手头上的活等了等,发现老师们没急着去洗手也没有喊他们去洗手,俨然是要先等麻醉做完再说。
程昱辰医生把手里患儿的病历夹交给麻醉医生。
肯定是主刀的曹昭,在等学生贴完电极后再检查下位置,两眼应该是在同时判断定位等会儿要下刀的刀口。
曹勇望望表,感觉时间应该差不多的。
外面果然响起动静。
护士站前面“呀”的声一大片惊诧。
有人悄然走到人群后头宛若吓人了,突然问道:“今晚不是有很特殊的手术吗?norwood手术。”
人们“嗖嗖嗖”转回头去见到来人。
有人瞬间记起这张面孔是谁后失声大喊:“叶老师!”
叶大佬来了。
全部人要么变哑巴冰棍,要么战战兢兢哆哆嗦嗦不知所云。
老妈子吓唬人了。——曹勇和曹昭两兄弟眉头划过一抹无语。
曹勇望下老二:早有人说过他二哥爱玩的性子颇像他们妈。
“在在在,在那边——叶老师,我们带您过去。”终于现场有人反应过来了,领着叶大佬往手术间走。
“几年没见而已,你们跟我客气什么。”叶大佬说,让小年轻的通通放轻松些,此次不过是大佬旧地重游“回家”一趟。
叶大佬轻松自如“回家”来,小年轻们唯有尴笑陪伴,快把身体缩进脚趾头里去了。
威名盛极广受好评的叶大佬是个事业型女强人。不止曹家兄弟认为自己妈强势,圈内人全知道叶医生在学术圈里素有威严感,是严厉的医生和老师。
手术间里头柳静云双手在打起阵阵哆嗦了。
谢婉莹不知如何安慰大师姐好。听完大师姐介绍叶大佬,叶大佬给她感觉和曹育东老师差不多,至少为平起平坐的老前辈,叫她如何不跟着紧张。
两道手术拖鞋声走到门口。
手术间里的人仰望过去。
除了护士,站在那里的叶素瑾,干净利落的绿色刷手服着在身上,头戴的手术帽子把头发全包裹住了,浑身一股大佬的专业素质。她的眼睛很亮很亮,像儿子们带着出鞘宝剑般的帅气。身材不胖不瘦,均匀适好,手术帽里的头发油黑油黑的,皮肤白皙白皙的,特别显年轻。
【2780】对谁和蔼可亲
叶大佬这个样貌,是谁都猜不出人家是位五六十岁的老阿姨,可能只觉得是枚四十几岁的高龄御姐。大佬全是越大佬越懂得医学保养如何保持健康身心,越是看起来年轻永驻。
放眼过去手术间里头,叶素瑾很快认出两儿子。不出她意料,两儿子绝对不会特意回头来看她。
曹家人的规矩,工作上永远是公事公办。
“叶医生来了吗?”曹勇帮二哥随意问句。
谢婉莹望着曹师兄淡淡定定定神态,内心佩服神经外科的师兄好牛逼,面对老前辈都能稳得住心态和脑子。她这是回想起上次曹师兄面对曹育东老师的样子。
(曹育东叶素瑾:这是小儿子在父母面前装的镇定。)
“来了。”叶素瑾见惯不怪,答完儿子一声进来,没拆穿这层母子关系,走到手术床床头。
接下来,室内的气氛稍显古怪。
叶大佬的目光在对面谢同学的脸上望了望,再望了望:嗯,没错儿,是那晚上在停车场看见的女孩,跟在老三身后。当时,小儿子把对方遮到部分严实不给她看。只能说小儿子自己不想想,自己喜欢的女孩自带光环的,走到哪儿都不会叫人认错。
另外一边,曹家两儿子。
眼瞅自己妈伸着脑袋快把眼球贴到对方脸上的模样儿,曹昭想笑不敢笑。
曹勇早没眼看。不认为叶医生在工作场合能做出不妥之事,问题在于叶医生眼下的表情过于夸张。
谢婉莹想一想,认真回应大佬:“我不是麻醉医生,我旁边这位柳医生是。”
想必麻醉学大佬认错人了,以为她是搞麻醉的。
对于她这句话,叶素瑾眼里的光如烛光惊诧地亮了亮,紧接记起有关传闻:什么是出名的一根筋。
嗯嗯,对方这点蛮像她小儿子的。
“没关系。你说柳医生是今天这台手术的麻醉医生?”是医生,叶大佬没忘记自己是在工作中的,这是顺便要把手术团队成员全认清楚了。
“是她,柳医生。”谢婉莹给对方介绍大师姐。
再看对面的叶大佬一直对她笑,笑容和曹育东老师一样温和可亲。她不觉间心情轻松了许多。
柳静云不像小师妹能放松下来。
叶大佬望小师妹的目光和望她的目光差远了,她是搞麻醉的,麻醉学大佬不可能不使劲儿批改她的作业。
如同传说中的严格要求,叶素瑾对年轻麻醉医生警示:“是你的话赶紧做麻醉。需抓紧时间。手术做太晚,对患者和手术医生来说都不好。”
大佬是来指导不是来亲手干活的。
柳静云手忙脚乱从治疗车上取喉镜。
这一动作,被叶大佬发现后戳了下。
吓得她手一哆嗦把东西掉回车上。
调整完状态的谢婉莹冷静地将喉罩给大师姐。
对,需要先做诱导麻醉。
喉罩放在孩子的小鼻子小嘴巴上,连接管道,给药,吸入麻醉。
大佬来了是不一样。一面看下级医生做麻醉,一面盯了盯输液架上的液体,叶素瑾说:“先上点葡萄糖。”
【2781】很懂耶
孩子禁食没吃东西的,而且不像成年人身体有比较好的能量储蓄,很容易低糖,要适时补糖。
听到指示,护士立马拿袋葡萄糖过来,然后要把平衡液拿走。
此时叶素瑾和谢同学不约而同一块说:“不用拿走。”
发现和未来儿媳妇心有灵犀一点通了,叶素瑾嘴里“哎”一下,心头喜悦:这孩子不是读外科的吗?懂麻醉吗?
未来儿媳妇在她这个未来婆婆心里肯定当自己家孩子看了,先叫句孩子没错。
谢婉莹跟过聂老师。聂老师让她读的儿科课本里头包括小儿麻醉。主要原因是儿科在哪儿都缺人,缺配套人才。有时候无奈下孩子动手术小儿麻醉没人需要儿科医生自己亲力亲为帮忙下的。好比上次跟聂老师出去救病人的时候。
说到为什么必须要准备平衡液。
由于小儿的细胞外液在体重中占据的比例比成人大,成人百分之二十,新生儿要占到百分之三十五到四十,小儿的水转化率也比成人大,所以新生儿婴儿特别容易脱水。鉴此,新生儿术中需要补充平衡液,而且需要尽快早补。这个是常识了。只是她不可能有叶大佬丰富的儿科麻醉经验,不知道还要补糖。
很不错了,懂平衡液在儿科麻醉中的运用原理,比她老公和两儿子关注小儿麻醉学。叶素瑾的眼里飙起丝满意的光,心有感觉自己和这个未来儿媳一定合得来。
曹昭抬起头。
曹勇转过脸。
两人的视线唰在母亲脸上:妈,你这是干嘛?你一个麻醉的用这种目光看一个外科生干嘛?
“继续继续。”叶大佬装作没看见两儿子质疑的目光,从容指挥。
谢婉莹拿着条吸痰管在旁,随时准备好帮大师姐打下手。
叶素瑾瞄一眼她这个动作,下巴颏点着点着,不管儿子们的目光怎么看了:这孩子看起来真的懂麻醉学。
小娃子放喉罩诱导麻醉的时候最怕呛痰噎住气管,备吸痰管是需要的。
其他在场的人看出来了,有叶大佬在,谢同学显得更沉着淡定。
反而是柳静云额头沁着汗珠儿。
身边站了位大佬好比监考老师盯着她每个动作,快让她呼吸不能了。
林昊同学和潘同学以及程昱辰医生,均能感同身受柳静云冒汗。不同寻常的不是柳静云是谢同学。有这样一位大佬在这儿,没有不会担惊受怕自己做错事的。
“你不怕我吗?”
现场嗖一下,空气中划过道恐怖的寂静光。
叶大佬的手笑指对面的谢同学,直问怕不怕。
曹勇的手心捂在额头上:他家叶医生这风格上哪儿都没变的。
明白他为什么不让急着见面的原因了吧,其实更怕自己妈率直到叫人无语。
曹昭装作看不见,什么都看不见,不然会让爱玩的他笑死。
“害怕,并不能让我救到人,我为什么要怕。”谢婉莹答。
大佬老师在不是让学生怕的,是让学生更努力去救人。
一根筋的孩子是好,回答的太妙。叶素瑾直点头。
【2782】懂的是外科解剖
小师妹的话若洒盆冷水,柳静云的手终于不抖了。
实际上这姓柳的年轻麻醉医生可以的,用的七氟烷,调的浓度刚刚好,没刺激到娃子呛咳。
叶素瑾明察秋毫的。若对方真不行,会直接把活儿抢过来自己干了。
诱导麻醉做完,要做气管插管。
叶素瑾先喊儿子准备干活:“你来听。”
新生儿气道短浅,而且不像成人,左右支气管差不多一样直,导管容易滑出孩子的气道或插入左右支气管的机率相当。
接到母亲的命令,曹昭拿起听诊器挂上耳塞,把听头放到孩子的胸前听听呼吸音,查看导管有没有插准位置。
其他人一见,这神仙哥哥从未有过的听话。想着麻醉大佬真了得,一句话指挥起神仙哥哥这样的副主任医师和副主任。
协同工作而已,别想多了。不信等会儿手术中会见到儿子指挥妈的场景。曹家人公事公办的另一体现罢了。
当柳静云准备插管的时候,问题来了。
“你准备插什么管?”
被叶大佬再临时拷问,柳静云又紧张了下,说:“导管没有加气囊。”
新生儿婴儿喉头最狭窄的地方是环状软骨处,是圆形的,气管导管同样是圆形的,插进去后通过呼吸机控制呼吸会自动贴紧壁不会漏气,所以无需像成人加套管气囊来固定了。
大师姐这话答了一半,谢婉莹提醒一句:“鼻腔。”
叶素瑾听见了她的暗示,心里再度赞赞的:这孩子真的是很懂麻醉学。
越小的孩子是用经鼻腔气管插管好过经喉气管插管的,原因与前者容易操作后者难有关。在新生儿婴儿手术麻醉中有经验的医生均是更多采用经鼻腔气管插管。
曹勇曹昭瞥见自己妈这个表情:你先别得意。
在这个操作上不能说是与麻醉学很相关而是与外科解剖学很有关系。因为不麻醉,孩子抢救一样要做气管插管的。
新生儿的喉头位置高,舌体大,会厌下垂遮盖声门,医生只能用直接喉镜来插管。
鼻腔插管的话,鼻孔大小与环软软骨处大致相等,气管导管只要能插入鼻孔,一般能顺利进入到气管里去了。医生插起来毫不费力,唯独需要注意把鼻腔的分泌物吸干净。
经过叶大佬和小师妹的提醒,柳静云改为给孩子经鼻腔气管插管,简单顺手多积累经验了。
麻醉做好。
曹昭向站在对面的学生发出指示:“去刷手。”
有人愣了下,主刀只点名一个人去刷手?
谢婉莹马上领悟回来是如何回事,走出去洗手。
别看程昱辰医生和护士接下来帮她做手术前的铺单消毒等准备工作。可到了穿手术衣环节,只有主刀和她穿上手术衣上台。
本想着自己能否蹭个二助三助的潘同学和林昊同学的愿望彻底落空了,不太懂如此重要的手术为何主刀只安排一个助手。
林昊同学他们没经历过。不像她谢婉莹,跟过聂老师上过三岁小孩手术台早有体会到了孩子的手术是怎么一回事。
【2783】出汗
年龄越小的孩子做手术,其身体小,越没有手术空间给医生操作。像这种新生儿直视手术,胸腔心脏小成那样,医生两只手下去都嫌弃大,大多数操作只能主刀一个人干了。
norwood手术对手术医生来说的难,第一个难点难在这了,这么难的手术在规定时间内要一个人完成该有多难。怪不得,有些人把这类新生儿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称之为心外科之巅。
没亲眼体会过的林昊同学和潘同学垫着脚尖望望。
孩子小,围观的医生医学生不可能像围成年人患者那样围着的,全部只能在外围望着。谁让小孩子小小的身体左右两侧光两个手术医生一站,左右侧全围满了。林昊他们这下子开始感受到了给小患者做手术的极致恐怖。
一个人的心脏大小我们喜欢比喻为差不多人自身的拳头体积。就此可以想象得到,当打开孩子胸腔后露出的心脏,只有新生儿小手大小。这不是最恐怖最小的,最恐怖的小是细细的血管。之前说过了,这个病会让孩子的主动脉血管变得很细小。
这个姑息手术说了,不是针对心脏内部下手,是要对这些细血管下手。
开胸,暴露心脏,上体外循环,这些步骤和其它心脏手术大同小异。
站在手术床头的叶素瑾,伴随手术的进展眉眼间越显肃穆。
飒爽英姿的御姐突然变得沉静代表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
以过往跟过自己老公多台心外手术的经验来看,叶素瑾能感觉到今天这台手术不容易,预计要比她和她儿子想象到的更不容易。
主刀的儿子暂时比较稳得住,没有乱。
在其他人的眼里,主刀如以往拉着缝线的动作很顺滑自显得一股潇洒自如,仅有的一助随时拿着剪刀辅助也很利索,嚓一下,嚓一下。
电刀吱吱烧,一助手里的吸引管头嗖嗖,进度不紧不慢。
护士突然走来,给主刀的额头擦下汗。
旁观待命的程昱辰医生他们见着,心头陡然抽口大冷气,此时恍然到连曹昭都在术中冒热汗儿可见这手术难到什么地步。
上体外循环了,叶素瑾亲自帮儿子盯着体外循环机。
曹勇走到外面接父亲的电话。曹育东口上那样说,内心里实则有点儿担心,打来电话问下手术情况如何。
留守的叶素瑾想起自己老公说过的话,这个手术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很费医生的眼神。
主刀冒热汗是因为费神,太费眼神了。
孩子太小,啥都小,病变部位小,一直在费眼神儿。这种费眼神儿和以前说的术野小费力不是很大关系了,关系在要手术的器官组织全是小的。
“曹老师,要不我帮你缝点。”谢婉莹主动请缨道,眼看神仙哥哥是有些累。
曹昭抬起头。
叶素瑾和其他人看见了,她头上不像主刀,没汗。
按理说,她这个一助在旁全程协助眼神一直盯着应该是一块老费力了。显而易见,貌似谢同学在这方面没怎么费到眼力。
------题外话------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2784】接棒难
这是由于她手术中“看”东西逐渐养成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行为思维模式。她是思考后再看东西,而不是习惯单纯用眼睛看需要的话再来思考。眼睛有时候看的东西会有错觉的,不如用脑子“看”更方便些。话是这样说,哪有几个医生能有她这样的脑子,估计只有宋医生有。
接到她的请缨,当主刀的曹昭二话不多说:“行,你缝。”
说明神仙哥哥很了解她的。
被儿子吓一吓到的是叶素瑾,她的双眼不禁在手术台上瞄瞄了。
以往她是没见过谢同学这孩子做手术的,不了解她的手术能力,比起其他人肯定是不太放心的。终究谢同学只是个实习生。儿子居然同意个实习生在这个关键时候帮着做,叫人担心。
手术快进到攻坚阶段,即将进行dhca,之后墙上的电子钟马上进入倒计数。
在这个阶段手术医生需要在指定时间内如赛跑不要命的完成最难手术步骤,与死神抢命。
不清楚儿子什么考量。刚好比她懂心外手术的老公没在现场。叶素瑾按捺住气,观察下。
手术没停止过。
谢婉莹快速接过主刀到棒。
原主刀曹昭得以喘息下了,观察小妹妹的动作如何。
接手之后,谢婉莹是突觉一惊的。
光有她这眼神不费力不行。
前面说过医生手大孩子胸腔小难操作,具体有多难要自己亲自操作上手体会的。新生儿是比她上回跟聂老师做的三岁孩子手术难多了,操作空间更小了,给人花生芝麻小的感觉。
在这样的情形下,想像成人那般徒手放外科线圈住止血点打结止血,好比在大海里头抛两线捞小蝌蚪尾巴似的。三岁孩子她和聂老师勉强有这个可能性做到。放到面前的新生儿医生的手压根儿放不开,她和神仙哥哥真就没法了,只能一针一针拿持针器来缝合。
如谭老师说的,要练好使用工具比你直接用手操作重要多了。
像如今的情况,手指再灵活耐不住指尖不够尖,抛线不够精准度。必须改用针具,像钓鱼钩儿瞄准目标往下叉鱼尾来扎止血点。
幸好她实习快一小年,手术台数多,练就了她如今较稳的心态。不用两秒钟,谢婉莹的思路心情完全调整回来,耐心和“小”展开战斗模式。
右手拿持针钳夹的圆针,锋芒一闪,刺中目标,穿过去,拉出尾线,在术野上空形成条犹如彩虹的优美弧线。
观看过小师妹几场手术的柳静云最高兴了:小师妹的外科动作明显比起以前娴熟,更为帅气,进步十足。
缝合最能体现一个外科医生的技巧本色。圈内人都懂这事儿,只看这医生缝的动作漂亮不漂亮可以断定一二。
等会儿只见叶大佬突然从坐着的凳子上站起身来。
叶素瑾的身体晃动晃动,垫高脚尖,俨然在寻找更好的视觉角度观察术台。
麻醉学大佬如此瞩目的动作是惊吓到了不少人。
【2785】拿出法宝
林昊同学和潘同学以及程昱辰医生对对眼了:叶大佬进来手术室后,这是对谢同学第几次这样瞅着了?
不知情的人快误以为叶大佬今天来是专门来瞅谢同学的呢?麻醉学大佬要与谢同学搞相会?问题谢同学是外科生不是麻醉科生。
麻醉学大佬怎么了?麻醉医生天天在手术室里泡,给手术医生当陪跑,和器械护士一块,最知根知底手术医生实力排名。
可以得知叶大佬最厉害的地步不止自身麻醉学专业能力,天天陪自己老公和其他外科大佬做手术,早练就双洞察外科医生猫腻的眼力。
当前映入叶素瑾的眼底的是谢同学这双手操,让她心头涌起阵阵波涛汹涌。
这孩子岂止让她感兴趣,是让她两眼冒惊叹号了。
从未见过如此奇妙的外科医生手,用一句话形容,是形如织布机的医生手。
应说谢同学这孩子的眼神多好,否则怎能操作如织布机。——不愧是在手术间里阅外科医生无数的叶医生,看到这里尖锐观察出谢同学的真本事在哪儿了。
说回到如织布机手操。据她所知,她老公做不到,她见过的外科大佬无人有,她几个儿子各有千秋非织布机。她叶素瑾更做不到。
不知她老公知道这情况不。
(曹育东:不知道,被几个儿子拦着呢。)
在手术间外和父亲打完电话,曹勇走回来忽然瞧见母亲探着脑袋的样子,令他眼里直冒出生无可恋。妈。一只手果断搭住母亲的肩膀。快坐下来,丢脸的。
叶医生管不着什么丢不丢脸皮的,叶大佬是人家给她安的并不是她给自己安的头衔。她是飒爽英姿的叶女士,在学术上直来直去的,一定要站着把未来儿媳妇的动作研究了。
曹勇头疼。
不会儿,叶医生主动想起来自己拟定的计划:要在未来儿媳妇面前炫技。
眼瞅未来儿媳妇表现不错仿佛是在她面前抢着露出不得了的专业马脚,她要抓住机会了。
“看来是需要进行区域性脑灌注,我来进行降温。”叶医生宣布道。
曹昭和曹勇一下子听出来了:他们老妈子斗志高昂,应是被现场气氛刺激到,熊熊激情被点燃,预备好动真格。
把自己宝箱里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讨好下谢同学这“孩子”。为此,叶医生早就偷偷在体外循环机上做手脚,用的自己绝配的体外循环机预充液组合秘方。这个预充液的配比非常重要,尤其对这类容易出事的弱小患者而言,是非常需要专门的配方来针对这种分门别类的特殊手术的。
区域性灌注,是指手术中把体外循环插管从升主动脉暂时挪到无名动脉。
新生儿头小,头部主要动脉血管较细难以进行单纯的脑灌注,只能选择挪到无名动脉。这样做的话,一样可以进行脑组织灌注,同时灌注液会流到孩子的上肢,因而叫做区域灌注。
两者的效果,从远期评价来讲并无很大差别。
【2786】苦心造诣
术中降温,医生要小心翼翼操作了,降温必须过程足够缓慢让患者适应,二是要监测患儿的鼻咽温度,精准把控降温度数。
叶医生从容指挥和操作,要求鼻咽温度降至18摄氏度。
手术间里头的小年轻后辈柳静云,手术间门口一堆猫着跑来偷窥大佬操作的麻醉师们。在听见叶大佬露出经验数字时纷纷拿出小本本记记记了。
随时随刻要偷师的人,远不止谢同学一个。
有麻醉大佬在场保驾护航是不一样。站在术台上的谢婉莹想。叶大佬指挥的声音,如曹育东老师一般,给人一种长辈在场叫人心安的力量。
有叶大佬在,对这孩子太重要了。
虽说区域性灌注可以很好地保护孩子的神经系统免受损伤和延长dhca时间,问题是如果这个操作中间哪个环节不妥的话,事倍功半不说还会变成反效果的。
体外循环停了,脑灌注妥了,轮到外科医生表演了。
替神仙哥哥做主刀缝缝一段时间后,谢婉莹的手腕隐隐约约酸酸疼疼了。
操作空间小,造成医生的动作幅度小许多,但是总动作次数不会为此变少。这样的情形,让医生并没有觉得比动作幅度大少费力,总体疲劳度由于手术时间强度,反而有增加的可能性。
不懂的话,想想鼠标手。鼠标手(腕管综合征)正是高频率幅度小近乎僵在一定角度的小动作,结果让手腕到手指尖这些地方劳累过度。
终于明白神仙哥哥为什么让她替上了,神仙哥哥煞费苦心是想让她尽早体会到何为外科医生的高难度。
你认为你眼神好技巧也不错,能上,行,让你试试看。
正应了那句老话,试试就可能逝世。年轻人永远不要太高看自己。
对外科医生来说,最难的,有时候真不是她所想的什么技术技巧的问题,只是因为累。像今天这台手术,正是你想怎样都躲避不了的累。
想起几位老师鼓励他们去参加运动会的事了。看起来有点爱“损人”的儿科老师们是想借机告诉他们,当外科医生如参加竞技运动是在做极限自我挑战,关键因素是如何挑战体能的疲累。
要做到冠军必须是战胜最后那段阶段的疲劳。谢婉莹的身体瞬刻回忆起八百米赛跑的艰难旅程。
选择题摆在面前,她现在是要把棒交回给神仙哥哥,或是自己再做下去。
只需要脑子动一下,谢婉莹看都不用看任何人,决定再自己做下去。老师没出声应该是认为她能做下去,她不做了岂不是表明自己向困难投降了。
周围的人跟手术跟看到这里,全替做出关键选择的谢婉莹捏把大汗出来。
目前手术抵达最关键期,这部分手术会涉及到这孩子生死攸关。
她居然选择了初次参与这类手术马上来挑战最高难度。
林昊同学和潘同学遍身激战:谢同学这个非凡勇气最刺激人。
按照自己记忆里的手术步骤,谢婉莹手持手术剪。
【2787】感受一致
一剪子下去嚓下剪断肺主动脉,手指尖都要发抖下了,这是迈出第一步重要步骤。
换手术刀,刀尖小心剖开肺主动脉的侧面。
如此细作的手术操作不能说新手完全没试过。医学生在解剖课堂上解剖小白鼠的血管和心脏,同样需要细作。这场手术考验更多的可能是针对一个新手的心态。
众人看出来了,谢同学表现很稳,纯然不像是首次做这种新生儿手术的医生。
“这孩子莫非做过新生儿手术?”叶素瑾不禁自言自语起来。
一路看下来,给她感觉是,谢同学这孩子处处叫人惊奇。现在谢同学这表现好像是做了很久的老医生。如果这个心态是天生的,简直是绝了。
“别乱说话。别大声了,他们会听得见。”
有人在她耳朵边轻声细语地提醒着。
叶素瑾没多想,肯定是家里小儿子让她捂着别说话,把她给气上火了,张张嘴要讽回去儿子。
怎么,之前拦着她一直没见到人,最终自己打电话让她来见人。
标准的自打脸,疼不疼,儿子?
两只手顺道往旁边的“小儿子”身上一推。
“老婆,是我。”
被她推了下的人无奈地吐出一句实话。
叶素瑾“啪”的,掉回头去,两眼惊呆地看见突然出现在手术室里的老公:什么时候来的?不是在家里说好了不来吗?
打电话给小儿子问情况,小儿子述说了下,确实叫人比较担心。曹育东想想,下楼打辆出租车过来医院。距离近,来的快。想到这里,他意味深长的目光望了眼自己太太。幸亏来了。自己太太这样子是比手术叫人更担忧。
叶素瑾心知推自己老公是鲁莽行事了,不敢驳嘴,回头找小儿子去了哪里。
对家里这位永远风风火火的叶医生妈,曹勇果断通知自己爸来以后,站一边去了。
想搞定妈或爸最好是爸或妈。这是所有家庭最常见的规律。
没法当众人的面叫小儿子回来,叶素瑾回头问老公:“你觉得怎样?”
谢同学这孩子吧,曹育东上回领教过一回她的本事了,脑子特别好,有非常奇特的思维模式算是个奇人。这样具有奇特天赋的孩子能踏入医学圈助力医学,他这个大佬心里特别高兴特别欢迎的。
想必自己太太今天看完之后与他感受一致。
看来自己老公不知情,是刚到手术间。
叶素瑾得意地给老公指指:人家手多灵巧,比你和儿子们牛。你看我们儿子都给她让主刀位了。
他这太太从来是在被儿子气着的时候,恨不得搬出更厉害的对手打击下儿子们。曹育东不和太太说气话,实实在在用自己两眼观察术台。
谢婉莹拿补片加宽下主动脉弓,紧接重新手持持针器,把肺主动脉侧面开口与天生病变细小的患儿左心室出口主动脉缝合起来。
她一针一针缝补的动作一如既往,快且踏实。
织布机。曹育东见此场景之后,脑海里快速浮现出这一模一样的三字形容词。
【2788】难不住她
这同学是让他再次大开眼界。
转头瞄一瞄老公脸上的蛛丝马迹,叶素瑾心思起上回老公给她打电话透露的信息:看来,这老公说不定真要与儿子们抢上人了。
“如何?”叶素瑾再打听下外科大大佬老公的看法。她是搞麻醉的,对有些外科门道看不太懂的。
台上,安静到出奇。
二儿子被替了主刀位置改当助手后,几乎没说半句话,叫她琢磨不清。
麻醉学大佬太太,不能说完全看不懂门道否则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曹育东清楚这点,告诉太太:“安静点看,别吵到孩子想数儿。”
说这台手术在这个地方最重要最难,绝对不只是“小”的操作难,而是有技术关卡的。
关卡在哪儿?仔细回忆之前介绍过的手术过程以及目的,会发现这个手术要利用单心室(右心室)给体肺动脉两边供血,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一个分配比例的问题。
只剩下一个心室,究竟是要分给主动脉和肺主主动脉各自多少血的比例为合适呢。
肯定不是百分之五十对五十如此简单粗暴的算法。
体循环需要每次心脏泵出的血流量比肺循环多的,如正常健康人本身的主动脉比肺主动脉的直径粗,这是常识了。
分配比例为多少,有人说是六十比四十,或是几十几比几十几。
对于这个数值没有绝对定论,每个人身体情况的细况是不同的,需要医生根据手术实际情况来调整。这里要提到一点,这个病包括现在在动手术的这个宝宝有肺动脉高压伴随是非常常见的。只是这宝宝好运在肺动脉高压没到触发fonton手术的临界值。相当于说,医生如果突然把肺动脉高压给全部纠正了,对宝宝来说怕机体可能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过来反而要出毛病。因此这个手术叫做姑息手术,不是来彻底根治肺动脉高压问题的。
医生考虑最终决定时需要对这些因素全盘综合衡量。
决定好两者分配比例之后,医生再把两边血管尽可能做到这个粗细比例,完成精准分配。
曹育东从容地说让孩子自己想数字,是基于见过谢同学的表现,认为这些问题难不住她。
各种估算是她的强项没错。可能正因为此,谢婉莹每个步骤做的很稳。
选择恰当型号的人工管道连接肺动脉与右心室时,她相当自信一步到位。
稳当,若换作在其它手术,无疑可以帮助她节省下不少手术时间。然而今天的手术实在是太容易产生疲劳感。
谢婉莹做的差不多,抬头再望上一眼墙上悬挂的电子钟,上面清晰跳动的红色数字显示的每一秒为触目惊心。
不知不觉中,手术时间逼近到极限,快要六十分钟,完全超乎她本人的预估。
在她心头弥漫开来的焦虑感以前未曾试过。
在上次同样逼近时间极限的朱星手术里头她担任助手,没压力。这次身份变为主刀,关键步骤是她做,术前是她劝服家属让孩子做手术,如果失败——
【2789】压
“可以了。”做完最后一步,谢婉莹吐出的嗓音里不由含出丝沙哑。
小妹妹总算知道冒汗了。站在她对面的曹昭,歇足体力自然而然与她调换了感觉,变为神清气爽的那个人。
“好,准备恢复心跳。”曹昭发出指示。
接到儿子命令,叶素瑾坐回凳子上,准备给娃子逐步升温,要恢复体外循环。
机器在运作。
如果患儿的心脏恢复跳动,心电监护仪上的心率数据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起伏起来的心电图波形。
手术间里所有人拭目以待着:
心脏,没跳起来?
林昊和潘世华两位同学一惊,转头再转头,视线不停在心电监护仪与术台来回扫视,以便确定是哪方面出问题。
程昱辰医生靠近到手术台边上紧张张望,心头哗哗哗要下大雨:
若心脏跳不起来,意味患儿死在手术台上了。
这是心外科最恐怖的一幕。其它科手术不像心外手术如此直观,能让医生亲眼见着心脏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死掉。
林昊望向潘世华,他第一次看心脏手术不知道是不是经常是这样。
潘世华的面色发白发白。来到小儿心外科这么久,他绝对是第一次在手术台上见到这样的情况,而且是谢同学做的手术关键步骤。
这叫他完全不敢想下去。
心脏没起来吗?
手术间内外的人全在议论了。
柳静云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在原地如蚂蚁团团转,现在她需要做点什么。叶大佬快指示下。
叶素瑾从椅子上蹦跳起来,焦虑。
曹育东拉住太太让太太冷静些:有儿子看着呢。
曹昭只知道,小妹妹要出科了,从他这里离开之后要去他弟弟那边当学生。这种状况铁定迟早会发生。今天这场景他这个哥哥先帮弟弟担一回,避免以后弟弟遇到这种状况难做人。
手术台上死人,属于最极端的外科手术台情况为外科医生的噩梦。如果你做外科医生,心理上是需要时刻准备好应付这样一天的。
不用他急,小妹妹很快开始在动作。
心脏没跳起来,肯定马上进行心脏复苏。
谢婉莹的两眼发直两秒之后戴手套的右手立马伸入胸腔内握住孩子的小心脏。
这颗小小的心脏在她手心里,感情是像随时会爆破的气球。
回忆教科书上所教的,右手的拇指和大鱼际放在心脏前面,另外四根指头放在心脏后面。小心到眉间儿冒出一排排细汗,集中专注力告诫自己绝不可以用手指尖去捏心脏,那样会伤害到心脏的心肌。做胸内心脏按压的频率不需要像胸外心脏按压高,间断挤压心脏的次数为每分六七十次。
压,压,压——
一旦感受到手心儿里这颗小心脏有纤颤的迹象,赶紧的,喊:“除颤!”
术台周边的人全能听出她声音里努力压着的情绪。
胸内心脏电除颤为直接接触心脏,要比胸外心脏除颤能量小的多,孩子是五焦耳。除颤次数远比胸外除颤严格,不能乱除,越除越可能伤害死心肌。
------题外话------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明天转科哈。
【2790】不是故意吓人的
除完第一次,无效。
如上次魏同学那般,快急死人。
压、压、压,再压,再压。
躺在手术台上的小生命没有心跳,手术室里充斥的只有按压心脏的人那一口口沉重的呼吸声。
站边上的林昊不敢看下去了,因为这样的谢同学是他从未见过的。他们班最骄傲的女学霸,从来冷静自信异常优秀的人,如今变成什么样了。
不得不说,从一开始不能上这个手术台当助手,他原先是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失望。现在自己心头变成满满的庆幸感了。
这个手术台压根不该上的。
手术开始之前,有那么多前辈述说担忧这个手术有多难死亡率有多高不是故意吓人的,是真的,在面前真实上演着。
只是有他们班好像从未失败过的谢同学主动去说服家属让孩子做手术后,他们的心里跟着莫名信心起来这个手术肯定能行能成功。
结果——连他们觉得最有保障手术可以成功的谢同学都在这里受挫没法了。
这一刻,他林昊明白了,谢同学只是个医学生只是个医生,和他们一样非为神明,是没有起死回生法术的普通人。
“是——是怎么回事?”与他并肩站着的潘世华视线没有选择离开手术台,没有离开谢同学按压小孩子心脏的手,喃喃道。
林昊忽然记起,揪住他用力问:“世华,你刚看了全部过程,你看出莹莹做错什么了吗?”
肯定是错了,哪个环节错了,出纰漏了,否则,患儿的心脏怎会没法重新跳起来。
这个问题不用问他的。潘世华相信,现在拼命按压着心脏的谢同学必定比他更清楚自己做过的事情,而且一定是火烧脑子般在脑海里回想自己做过的每个手术步骤。
谢同学,向来足够冷静,她身上这股专业到极致的冷静,是让他们这班同学们以及老师们最佩服的地方,比她的智商更让人由衷敬佩。临床上,最怕慌,谢同学至今没慌,一直在努力不停地救。
“你应该旁观者清。”林昊提醒他。
这话不是可以用在此时此刻的谢同学身上的。潘世华知道,谢同学自己都想不明白看不出来,他哪能。
不信,看看四周。
千万别以为老师们为了虐他们锻炼他们医学生,敢冷酷无情伫立一旁袖手旁观。这是病人,是手术台上的病人,在手术台上死病人,对老师们毫无利处。
对此,柳静云以及其他旁观的年轻医生们全想明白了这点,一个个面色“唰”的下染上恐惧的白霜。
大佬若是也没法的话要怎么办。
叶素瑾转头,两眼猛眨几下,再望下心外大大佬老公:你说句话啊!
让他说什么好?
手术台上,她在做了,正在做一切可以挽救小生命的动作。当前心外科抢救患儿的标准程序她一路在做在履行着,做的很规范。这些心外科大佬看完唯有无可指责。换做他们上去,不过是做一样的动作和事情罢了。——曹育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