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1】赶着救援
没急着发火,曹昭墨眼儿里的光一转:这人刚好是小儿普外的随他去可以帮忙,其他两位算了。
被他瞅了眼的另外两人,一人低头边走边在玩手机,另一人对到他眼神,宛如怔了下后道:“怎么,我们不能去吗?我们只在旁边看看不行吗?”
“你想看什么?”
“看人。”
曹昭默声。
低头玩手机的人抬起头来了,对隔壁说“看人”的这家伙说:“你小心点,他想替他弟弟揍人了。”
“我不敢。”对方立马急声撇清,“不是说是个美女吗?美女,我当花儿看看而已。”
和自己弟弟说的一样,他是交了堆损友。曹昭的修眉扬了起来,嘴角微勾:“要来便来。”
看人是吧?看花是吧?
想想他弟弟在电话里没有对伍满仲等人说出口的话,别以为他二哥没猜出来是说啥。说怕他们翻车呗。他弟弟是好人,大好人,把他想的太好了,他也想看损友翻车的。
让他们过去看看,看看是不是看的是个人,看看是不是看的是朵花。
其他三人忽然察觉到他的笑有:诡异~
伍满仲他们三,深知他这人肚子里藏的厚黑学,一个个不得不犯嘀咕了。
不会儿,几个人一块走去放射科的路上时,叫“看人”的那位贴着伍满仲耳朵边问:“你今早看过人了,不是个美女吗?”
伍满仲于早上见过谢同学。问题曹昭的表情是叫人坐立不安。他这刻摸了摸下巴想了再想,回忆再回忆,倒放电影片似的把谢同学的容貌反反复复在脑子里重播后,得出:“长相清秀。说像电影明星肯定不是,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有点像邻家小妹妹。”
“你千万别配合他一块骗我们。”另外两个架起伍满仲左右说,再指着走前面去的曹昭背后道,“我们觉得他心思叵测的。”
“没骗你们。”伍满仲举起手发誓,自己也想知道曹昭刚才若在地狱里对着他们那张诡异笑脸是怎么回事。
说话间,三个人马不停蹄跟上前头的人。
曹昭一头往前大步流星,赶着去搭救自己家孩子。
程昱辰医生会发现自己没有上司动作快呢。
走到放射科掩着门的操作室门口,曹昭停住脚步。
其余三位跟上来的随之刹住脚。
四个人在外面逗留,脸上的表情和目光像幼儿园老师似的在门口偷窥着。
先瞧瞧里头的小朋友把任务干成怎样了。需要不需要老师进去帮忙,不需要的话,老师在旁边看着了。
小朋友需要空间和时间成长的,老师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更不能说代劳了。这样的话,以后小朋友别想长大成人成为医生了。
曹昭站在门前正中央,双手插在白大褂口袋里没动,耳朵听听。
另外三位仁兄,像伍满仲,迫不及待地把眼睛挤到门缝里头去了。见到里头的动静,忽然诧异,他小声问曹昭:“你让她和谁一块值班?”
说明这人在他和下属程医生通电话时没有把话听明白。曹昭懒得答。
【2342】有机会
“天。”伍满仲说起他,“你够黑的,你没告诉曹勇你安排了她要和谁一起值班吗?”
什么黑?别一口黑锅总盖在他曹昭头上。他曹昭没外人想的“黑”。
“不是我安排的。”曹昭冷声道,铁定否认。
他的下属程医生不知道事儿,只按照公事公办来进行。程昱辰医生可能想着让两个学霸呆在一起有利于两院的学术交流,想看看学霸间碰撞出知识火花,于是做了这样的人员值班安排。
“问题你知道了,你该不该告诉曹勇?”伍满仲的手指下他胸膛,对他的否认不相信。
“我下午刚知道的。”曹昭扬起不屑的眼神。想他这样做时何不想想,他早说了他不敢得罪今沉溺在恋河里的弟弟。
“这样说真是巧合了。你到时候告诉不告诉他们?”伍满仲问。
“你纠结这个干嘛。”曹昭时常爱笑的声音里突然变得很冷,没留情面刮着他,“他们现在是在工作。”
曹家人出了名的公事归公事,私事归私事。伍满仲他们再次领教到了。
几个人就此收住了声音,认认真真听壁脚。
操作室检查室内的小朋友并不知情老师来到,继续进行患儿治疗程序。
段同学问人,是由于自己在检查室内看不见仪器上的透视结果。
空气灌肠复位术不算是手术,用的普通x光机进行透视,并不是介入手术室里那种高大上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所以做不到同个室内能看。
按理主治医生确实该留在操作室内,这样能看得见情况做总指挥。之前不清楚为什么段同学非要她留操作室而不是自己留下。
魏尚泉同学为此来个突发奇想:难道鸵鸟式的段同学因为没有信心,想把总指挥棒硬塞给他们的谢同学了?
按照主治医生的指示,谢婉莹通过对讲器说:“根据我的观察,杨老师说的阑尾部分翻入已成定局。这孩子的肠痉挛严重,嵌顿卡死的可能性很大。杨老师顾虑的因素是存在的。”
“你认为完全没有机会了吗?”
“不一定。”
杨医生及其助手听见她这话,唰的掉回头望她。说来他们以前未见过她这人面孔,自称是新来他们医院的医学生,可敢开口否定杨医生的判断说有机会?
更奇怪的是,他们认得段三宝是他们国都的学霸,为什么段三宝要接二连三问她这个人。
“机会在哪里?”段三宝问。
谢婉莹回答主治:“机会在,肠子自己想活命。”
由于肠子没放弃想活命,在挣扎,只是挣扎错了方向导致问题更严峻。但是,这同样代表这孩子的生命力顽强着和病魔在做抗争。医生是该为此感动的,应该无论如何去拉一把想活命的生命体。
现场没人想过她会这样说。
放射科杨医生和助手落到谢同学坚定不移的那束目光时,有种体内的血液被调动起来的感觉。
门外贴住门板听的伍满仲,向曹昭扬扬手:你不觉得她说话像谁吗?
【2343】指的是这个
是像他弟弟曹勇。
曹昭的嘴角勾勒起来。为什么第一眼觉得这女孩很合乎他弟弟,正是由于这女孩风格很像他弟弟。
传言中一根筋的谢同学其实是爱说真话,和曹勇敢说真话是一致的。
谢婉莹知道,自己是不知觉中效仿曹师兄做动员演讲了。谁让曹师兄在这点做的实在太棒,在她心头凿了个深深的印象,刻入她如何做好医生的骨子里。回头,再好好感谢曹师兄。
“所以——”其他人疑惑她接下来要怎么做。
“我们需要引导孩子怎么走出这个困局,走到活命的正确轨道上。”谢婉莹说。
此话有点儿深奥,现场一片安静。
杨医生及其助手擦擦眉头:这是在讲哲学课吗?喂,现在是救人的时刻,你讲哲学课?
快说说具体做法。
谢同学以为放射科老师应该一听即懂比她懂的,于是再说一句:“我指的是肠道活动。”
原来是指的是这个。
杨医生的助手率先恍然大悟,道:“段医生,你们在里头能不能配合着帮患者做腹部按摩,配合我们注入气体时的操作。”
所谓配合气体加压时给孩子做腹部按摩或是帮孩子换体位,实则上是从外部协助加压,来防止内部气体加压过度会引起肠穿孔同时避免气体压力不够没法复位。
手法按摩,是个在临床上证明过可以帮助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辅助方法之一。
医生手按摩的力点和方法,同样需要依据上面说过的肠套叠结构来。一切医学操作要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的。
第一种最常用的手法自然是按住肠套叠的头部。医生的手搁着肚皮摸到患儿肿块的头,配合肠管内气体压力让头顺着正确轨道逆行到最终回撤到正常位置为止。
第二种加注手法是对应结肠肝曲脾曲这些难过的拐角处。
医生的手搁着腹部皮肤推压生理肠道弯曲点,减轻这些拐角的弯度,方便让肠套叠头回撤。
以上两种方法再不行,可以再来第三种手法协助,按摩着力点放在肠系膜。
肠系膜是链子。推按肠系膜好比拉绳,通过人体内的生理链条增加拉力把肠子拉出来。
既然如此,为什么杨医生不一开始提议手法按摩?
杨医生的助手这会儿说完话后意识到不对劲,回头望望杨老师。
杨医生那一脸子的严肃表情。
不像年轻的学生助手,杨医生作为老医生顾虑更深。
老医生的顾虑和年轻医生的顾虑层次是不一样的。年轻医生的顾虑是未发生问题前先在忧愁问题发生怎么办。老医生的顾虑是问题发生了而且发现问题蛮严重:麻烦了。
等于说年轻人有点爱杞人忧天,老人是实事求是知道事儿大了。
无论是手法按摩或是气体加压,前提条件是套叠的肠子没有嵌太紧。杨医生断定说唯恐不太行,正是由于在透视下看见嵌太死了,否则不会说出预估发病时间超出48小时的判断。
------题外话------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2344】专科的意见
面对嵌太死近乎死局的局面,手法按摩和气体加压一样,大点力不行,小力不起作用。
杨医生的助手叹口大气。好衰,好不容易好像找到的希望之光一下子泯灭了。
现在这孩子如何是好。
不做按摩只变化孩子体位行不?
一样道理。现在是肠子打折套死了。不像之前谢同学帮患者变化体位时只是疏通管道,肠子没打折没套死的。想引导套死的肠子出来,光换体位怎么可能。感觉处理的方式必须有点儿复杂。
谢同学提出的引导说究竟能做到不?
门外偷听的几位老师面色沉思状。他们来之前没想到这个病人如此棘手,没想到这几个年轻的敢做尝试。
“做得了吗?”其余几位问问小儿普外科专科医生伍满仲的意见。
“复位肯定能,开刀。”伍满仲给出的答案不假思索。
其余三人听到他这话,甩回头去:你这专科医生说什么话呢?没有几个年轻的努力呢。
正由于是专科医生,最知根知底眼前患儿情况如何回事。套死了怎么出来?赶紧开刀为上。伍满仲不说假话,拿手机问问急诊室,问清楚这患儿是通知小儿普外一科还是二科。他是二科的医生,不好直接插手一科的事。
见他走开去打电话,其余三人望向操作室内。俨然与伍满仲这位专科医生不同,年轻的医生们没有被经验学完全束缚住,在绞尽脑汁继续想法子。医学生在临床上的满腔热血热情是活力四射,需要称赞下的。
“莹莹。”急性子魏同学问谢同学,不希望就此放弃。
医生开一刀或许只是加个手术量。对这孩子来说挨这一刀,至少腹部上的疤痕是留一辈子了。
魏同学很关心每个孩子。谢婉莹心想,接着给魏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商量:“问题的症结在这个嵌死的地方,只要嵌死的地方能解决其它问题迎刃而解。嵌死好比打个死结。医学临床案例的统计显示出对于嵌死的地方,加注手法按摩效果并不佳并不能解决嵌死处。我认为是以下原因导致效果不佳。几方面的力量夹杂在一起,医生难以控制这个复合力,反而容易出事。”
“你意思是,干脆不要空气灌肠,用手法按摩把嵌死的地方按开吗?”魏尚泉同学顺着她的话法问。
倘若如此做法,需要自己和段同学在检查室给患儿做手法按摩。对此,魏同学对自己和段同学没有信心,想想不如让谢同学一开始在检查室内更好。
“我个人觉得。”谢婉莹说,“解死结关键在于要有思路。”
解死结,解死结。经谢同学启发,魏尚泉同学想起来。平常生活里头遇到个死结,真不是使劲儿扯能扯出来的,再多几双手帮忙扯不一定能成功,人多力量大在这种事上发挥不了作用。如谢同学说的要有解死结的思路,不要想着力量,不要想着杂七杂八各种方法夹杂在一块儿能成。
【2345】主治的实力
这个思路怎么来。魏同学脑子里一块打成死结了,忧愁地说:“莹莹,解死结,要看清楚这死结怎么样的吧。哪怕看清楚了,你摸不着死结怎么解死结?是不是只能开腹后手伸进去解了?”
是隔着肚皮难以解死结。好比隔着个厚厚的隔层想用两只手把打死的绳结解开,是不是像魔术师远程操控变魔术了,谈何容易。开腹后不同,眼睛看得见,医生的手摸得着死结,容易操作多了。这是为什么临床上病例大多数到了这个地步专科医生会建议改开刀开腹。否则光想着怎么远程解死结都能想死脑子。
谢婉莹给同学讲明白:“不是完全不能。是需要更多的计算量。比如你隔着个塑料袋解死结,可以推推死结让它松松再解。”
“你刚说手法按摩不行?”
“不是手法按摩不行,可能对嵌死的地方来说,手法按摩不如空气灌肠精细度高些。透视下空气灌肠加压等力量我们是能看见能量化去精细化计算的,相比下手法按摩要得到这些原始数据再计算的话,要给孩子尝试几番按摩,对孩子是个折腾了。”
啊?谢同学连手法按摩的力量要计算吗?以前没和谢同学搭档过的魏尚泉懵掉了。班里和谢同学一起呆过的说谢同学脑子一根筋程度与众不同。真就是与众不同。谁会想到按摩个肚子要计算力量角度这些。
学生在课堂上学了好多年数理化。一到实践运用中一般人把数理化公式全忘光了。不信你现在再问梯形面积公式,能准确回答上来的毕业十年非工科工作岗位人员,千分之一不知道有没有。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用蛮力和瞎猫碰死耗子的运气来做事,后两者简单快捷不用费脑子。结果可想而知,要么失败告终,要么是伤害到物体本身,放到临床上是伤害到病人身体。
当年在高中或许是个数理化高分得手,历经多年不天天算数理化题,这方面能力明显退化了,魏尚泉同学深深感受到自己脑子变浆糊中,转头问主治段同学:“你行吗?”
只怕这主治一样跟不上谢同学的脑子要说不行了。
做决定的是主治。
问题这主治医生经常鸵鸟状头,唯恐比他更没信心用脑子。
需要换人把谢同学放入检查室内吗?不对。谢同学说是空气灌肠不是手法按摩,谢同学应该站的地方在操作室。莫非这段同学一开始安排谢同学在操作室是对的了?
魏同学为自己的想法惊了下,迟疑地望向主治:你是这样想的吗?
估计段同学是这样想的。谢婉莹能感觉出来,段同学早料到结果会是如此,因此命令她留在操作室内。这同样是她敢于向主治提出自己策略的原因。
不得不说,人家是国都的学霸有特别才华,会很快像宋医生在她面前显露出来的。
“段医生,请你说。”谢婉莹主动请国都学霸主治下达新指示。
【2346】真诚的交流配合
位于检查室内的段三宝听见她清清楚楚的声音,圆圆眼眨了眨几下。
想她真不像她同学,一路没发过牢骚,显然对比她同学,她是对他委以信任的。
想她不了解他的能力如何对他产生信赖。只能说她这人做事风格是这样了,叫人打从心底舒服。
谢同学不经常以坏意去揣测他人,源自于很会做人的谢妈妈。
孙蓉芳永远相信,人不是无缘无故变坏人的,人之初性本善。如果天天只相信这个世界是恶,不过是把自己变恶罢了。要相信善。
她声明信赖他,真心信赖他吗?这让段三宝同学稍微抬起头,说:“我相信你,谢医生。”
段医生说先相信她不意外,不然不会刚才先问问她情况了。如她所想,段医生是早料到目前这个状况了。说信赖,目的是为了更好更真诚地交流意见。谢婉莹应答:“是。”等对方说出正题。
眼瞧她没有回避,段三宝的圆圆眼闪过了抹烁光,说:“谢医生你的思路是在见招拆招的路径上,可能这是你一贯来处理病例的方式。”
段同学对她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她是见招拆招,这点宋医生和她是一样的。虽说是算力他们两个厉害些,但是临床上意外太多了。好比今天这个患儿,她原先申请自己入内时是考虑过最糟糕的结果为自己进入检查室帮做手法按摩快速解决,结果发现最终反而行不通。
“你没有事先想清楚所有步骤,谢医生。”段三宝道。
喂喂喂,这家伙不是打算求助他们国协的学霸吗?怎么突然一副口气在批评他们谢同学了?魏尚泉的两眼冒出两抹不可置信:这家伙想干嘛?
被批评了吗?不,是在交流。技术交流是这样子了。你一句我一句反驳来反驳去。想想曹师兄和众多老师敢在会议桌上争议吵架,正因为清楚技术需要辨明。
谢婉莹很认真地听取对方的意见,道:“是,你说的对,段医生。”
站在门口几位老师面色峻了下,目中有点儿发光了。
不错,这同学,愿意虚心接受同龄人的指出。临床上医生队伍要互相配合好,首要是各自要够谦虚谨慎,哪怕被批说要扛得住心理建设。
段同学的能力,知情的人都知道很容易指出人要害,因此被一些小心肠的人排斥。这同样是为什么段同学经常鸵鸟的原因了。
“步骤,什么步骤?”魏同学插入话道,有点为谢同学抱屈,不太服气。明明是意外嘛,谁能事前想到这患儿连加辅助手法均不行,怎么谈起步骤了。
步骤真的很重要。好比解数学题解魔方,要把哪个步骤放在第一位非常影响最后的答题结果。
有时候事情出错不是思考方向错,不是方法错,而是步骤出错了。步骤出错一样是很要命。临床上许多操作,比如最简单的穿脱隔离手套,步骤一个都不能颠倒,否则是污染了。
【2347】“小老头”直觉
段同学敢这样说,说明这是段同学的能力了。对,临床意外不像常规操作,一般人真想不到步骤的事儿去了,只想着能想到法子去做很不错了。段同学如果对步骤这一致命要素有非常厉害的直觉能力,很清楚每件事哪个步骤必须放在第一位,哪个步骤必须放在第几位的话,那真是绝对牛逼了。
谢婉莹心想,自己和宋医生都没法都没有这种步骤直觉的。
他们有的话,之前抢救李晓冰师姐和孩子的话无需先行各种尝试。
说白了,和穿脱隔离手套的步骤一样,这种所谓的步骤学说需要更大量大量的临床经验积累。
段同学,你这是——
终于脑子拐了个弯后想明白是怎回事,魏尚泉同学差点哇一声:这个段三宝同学,整天鸵鸟状,好像个小老头似的。人家真的是小老头了,竟然有这种经验直觉?!藏着武功秘籍的小老头,终于要露出自己身为武功高手的真面目了吗?
今天他们国协的来首儿总算明白一点,这里的人天天跟孩子相处全和孩子一样修炼成精了。
段同学如果真能做到是厉害。
谢婉莹不由为了患儿一笑,知道有这么个医生当这孩子主治是幸运了,说:“段医生,你现在需要我提供数据吗?”
人家让她在操作室里头看,正是为了让她收集数据,这方面她比他强。所以步骤次序上要把她这个能力放在所有事情的第一位。
段三宝道:“你把数据反馈给我,提供你能想到的所有思路,我来帮你盘算。”
能想到的所有思路里头肯定有路径偏差的。要避免临床上再发生意外,需要把步骤顺序理清楚。
谢婉莹点头:“透视下,根据现阶段气体在患儿肠管内的分布图,阻力最大的点表现为气体量相对其它地方最少的点,预估是嵌死的地方。”
只要找到嵌死的地方,哪里需要什么步骤。魏同学插话说:“我明白了,是要在这几个点加大气压。”
对于魏同学的说法,可能魏同学没在操作室看不清楚空气灌肠的做法,谢婉莹道:“加压是向整个肠内加压,不是这条肛管能插到里头深处在某个点上固定加压。这不是肠镜。”
吓。魏同学立马认识到自己的低级错误,耷拉下头。
步骤重要在哪里,体现在这里了。
单一次性强大冲力没法解决嵌死,要爆肠子。临床上常用的另一种方式是加压减压加压减压。和谢同学开始时强调的一样,这孩子肠子有活力没坏死,嵌死到肠子真正坏死需要时间的。只有肠子未坏死,加压不需要最大的力,只需要顺着肠子活动的力来进行。
放射科的几位医生猛点着头。这实际上是整个空气灌肠复位术的精髓了。
在见肠子活动到合时机,气体弥散在肠子活动关键处,此时医生的加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理,减压是给孩子肠管内放气,引导肠子在顺减压轨迹活动进入回撤的正确路径上。
【2348】真的在算了
只是,目前这个案例太复杂,他们放射科的脑子算不过来。
杯口状病例是最容易这样做成功的。遇到难点的病例,由于脑子算不过来,临床上大多数医生会采用手法按摩等加注试来试去,是有点靠经验摸索的瞎猫撞死耗子。
现在这两位年轻医生回到空气灌肠的精髓原点,意图不用试来算出什么精确的步骤结果吗?这个可能性有吗?
摸索试的时间太长怕来不及会失败,医生预先算清楚调整好最佳最短步骤路径再下手。这是个非常美妙近乎完美的理想方案。若是能成,其他人想着:会是奇迹了。
为此放射科医生明知这方法可行,却对两位年轻医生能否算出来没信心在。
紧接下来,谢同学和段同学间的对话是这样子的:
“从之前的数据来看,8kpa注气推动脾曲往四十五度角外侧纵深z轴上寸移动了0.5厘米左右,拉动肝曲往纵深z轴平伸。”
“谢医生,你认为8kpa的力度不够是吗?”
显而易见肯定不够的,嵌死了的,但是。
“没做过放气。我预估放气的话,头部会再向前移动,固然距离不大……”
“我明白了,从这孩子目前的状况来看,放气的步骤对他来说更重要,我们把放气作为中心来策划治疗方案你觉得怎样?”
“我个人认为,可以短时间内几次注气放气,气压不要超过10kpa比较稳妥。”
“头次注气时间可以很短,第三次注气时间加长。放气时间前面两次不变,第三次放气要缩短,第四次放气要放足五分钟……”
现场一帮人:……这两人真的在算了。
在段同学帮着调整放气注气步骤后,她不用见招拆招边做边摸索了。无疑对孩子来说更好,拿出正确答案是更快。
两计算的人心无旁骛自顾自交流不到五分钟,结果出来。
“杨老师,麻烦您配合谢医生说的话进行操作。”段三宝向放射科医生请求协助。
杨医生的助手们望着杨医生:杨老师,你听懂他们刚才的解题了吗?
杨医生是听不懂,唯独听懂这解题方向目标是对的。既然对的,试试吧。
到这个关口上,试了总比不试好。反正现场有人兜底。几位年轻医学生热情满满在病例上,不像他早早察觉到门口的动静。
门口领导没出声阻止,相当于默许他们可以这样干。
开始。
大家目不转睛盯住仪器屏幕。按照两位同学之前算出来的步骤,注气放气,注气放气,来来回回,按照精准的数学答案来操作。说实话,对此很多人先抱疑心,不认为算数学题能办到什么。
操作到一半步骤时,仪器上显示肠套叠的头部没回撤往前挪,持续下去挪到脾曲更难解套。这下把杨医生的助手给急得喊:“行不行啊。”
杨医生努力沉住气。门口领导没出声,他继续按照步骤操作。
“哎呀,它再往前挪了。”杨医生的助手再喊一声。
【2349】自打脸
杨医生的额头泌出热汗:两个医学生计算的错了吗?必须马上停止吗?
说时迟那时快,谢婉莹冲上去拿起对讲器:“段医生,是时候了。”
段三宝的手指放在患儿右上腹处,揉压。
大家的目光瞬时定格住了。
两个年轻医生的配合度太契合导致事情发展的太快,一伙人全懵着呢。
杨医生的手放在操作杆上愣了有足足十几秒钟再反应回来。
一看,仪器屏幕上患儿肠套叠头部影像在透视下是吱溜一下在急速回撤,回撤的速度让他这个放射科大佬眼珠子要瞪大了。
太快。块状影回入小肠的非常速度,符合谢同学一开始说的这孩子肠子旺盛求生的生命力。在这孩子身体逃命方向错了受阻之后,现在被医生帮忙帮对了地方,肠子回到正确救命路径上后太会救自己了。
考虑到成功的一般情况下与冲力相关,杨医生就此有点担心有没有冲力太大怕要爆肠管,急急忙忙再透视透视:隔下没有游离气体,证实没有肠穿孔。
呼,杨医生仰头吐口长气,露出笑脸:两个年轻人厉害真给算出来。
肠叠头块状影回到小肠部位相当于是回到正常位置了,在影像学上呈现为消失,之前被困住的气体散发开来成大量气织影。这是空气灌肠术复位成功的礼炮征。
现场人望着成功的局面,一时半会儿心脏有点缓不过劲来,刚事情的变化像过山车转变的太快。
“奇怪了,她不是说不用手法按摩吗?”有人复盘后,记得谢同学的话觉得疑问。
她没说完全不用手法按摩,是说要单独用。如段同学说的,步骤理清楚了,该用则用。
手法按摩不要瞎用,要精准用在关键时刻上。好比在产科时,杜老师一掌锤击总是刚刚好。说明力量要在关键点集中爆发,等待最佳时机,其余步骤要为这个最佳时机来创造机会。老外科医生对人体摸索得十分熟练了,有这个步骤经验。这孩子幸运在,遇到个没有经验但有这个天赋的高手医生在场。
“怎么了?”打完电话回来的伍满仲发现到气氛不对,问。
“你干嘛去了?”另外几个人问他。
“我打电话通知科室准备收病人,准备给病人做紧急手术。”伍满仲不满,诉说自己在积极干活的。
你干个啥活?人家都干完了,你说你干活?
你们说什么?接到消息的伍满仲,双手急忙扒拉开门口堵着的三人,整颗脑袋不管其它事儿探进去一看究竟:他这个前辈在场的情况下,几个小年轻的居然不用靠他自己把疑难杂症解决了?
如是真的,他必须亲眼瞧瞧是谁。
继续看美女?曹昭双手抱胸,眉目间尽含笑意,望着三位损友。
其余三人终于明白他之前从地狱里嘲笑他们三的原因:此人悠闲似神仙目送他们三个自言自语自打脸。
看啥美女呢。这是脑子风暴女,和花瓶美女完全搭不上边。
------题外话------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2350】四大精英
他们这帮前辈关注度真没法落在人家的容貌上,只会想着这女孩脑子怎么长出来的。
要说段同学厉害,谢同学无非更厉害。没有谢同学的第三只眼收集到数据,接下来什么步骤都不用谈了,完全无数据可谈。
检查室操作室内,几位同学总算意识到好像有人来了,转过头去。
“哎呀,什么时候来了这么多人。曹主任——”杨医生的助手被惊到不行,快躲到自己老师后面去了,生怕自己刚做错了什么被领导抓包了。
这些老师太贼了,偷偷躲在门口不知道偷窥了多久。在场一帮人心里头均这么想。
来人有些谁?魏尚泉同学抬头,双目透过铅玻璃瞅瞅新出现的人影,心头数来数去,共四个人没错。除了认识的曹昭和伍满仲,另外两位是?
是张德胜同学说的接力跑四位冠军:第一棒伍满仲,第二棒苗天英,第三棒刘怀禹,第四棒曹昭。
物以类聚。曹昭老师长相如偶像剧男主角,一群损友风流倜傥。
苗田英老师,小儿泌尿外科医生,脸白白净净如舞台小生,看似羸弱,一旦露出肌肉不见得是。
刘怀禹老师外号大禹,身材高大,眉毛略粗阳刚气足,头发却剪了个艺术家样的长刘海儿,发尾微潦草充满艺术气息味儿。一个骨科医生带满绘画家风格,真不知叫人如何形容方好。可能大家可以联想到的画面里头,这骨科医生拿工具修理人体是好比拿雕刻刀在雕塑像。
四个人对比下,伍满仲老师可能是那位最叫人容易看穿的直白邻家大哥哥。
即便如此,不要忘了伍满仲老师是小儿普外科的,居然一块躲在外面看。
为此,伍满仲向学生们澄清:“不是不是,我帮你们打电话联系好科室床位了。”
老师以为你们不行帮你们安排好手术室。没想到你们行了。伍满仲双手叉腰,对这几位太行让他失策的学生说:“患儿要收进我们小儿普外二科。”
说好这孩子收进他科室去,方便他接下来好好研究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行了。
老师能帮忙联系好床位是好事,一帮同学猛感激老师。
曹二哥呼唤自己家小朋友过来认识前辈们:“苗老师,刘老师。”
国协新来的同学和新老师打招呼:“苗老师好,刘老师好。”
“你们好。”曹昭老师的损友均很健谈,毫不客气对他们张口就问,“你们来几天了?”
“第一天。”
“第一天有这个表现不错。什么时候来我们科室逛逛?”
曹昭和伍满仲嗖的转头,对这两人注视:你们真张口就来?有你们这么不要脸吗?刚来要拐你们那儿去了?
“去忙吧。”曹昭对自家孩子说,防止孩子被拐了。
身处工作中,和老师简单打完招呼后两同学回去帮主治医生段同学处理病人。几个年轻医生接下来将孩子转去科室住院的手续办好。
孩子家长只要听说孩子好,啥事都不会追究了的。
【2351】谢同学来来来
事情办完回到急诊室外科诊室,三位同学坐在椅子上喘口气。休息过后,三人发现:哎,怎么没病人来了?
可见今天抱孩子来就诊的家属被他们诊室之前的事儿吓跑了。只好再等急诊科护士安排病人来了。口渴要喝水,段三宝从自己书包里掏出罐茶叶问他们两个:“喝茶吗?”
魏同学对他擦擦眉没眼瞧:你居然不怕没病人来?要没饭吃了。
段医生像宋医生,不是说低着头是没信心。人家不怕没病人来看的,不久这些孩子家长会知道他厉害的。
“喝。”谢婉莹道。
莹莹——魏同学捂了捂脸。谢同学太好,总顾着所有人的面子。
说到喝茶,段三宝记起件事,问她:“你朋友在卖茶叶吗,谢医生?”
“是——”谢婉莹吃一惊。想她刚来而已,没和谁聊过天,发小更没来过首儿,段医生居然能知道她发小在干什么的。
接到她疑问的目光,段三宝心虚地匆匆扭回头去,怕等会儿被她发现秘密。有关她的事儿他全是从自己姥姥口里听说的。
没病人来,魏尚泉憋不住去找同班的内科同学瞧瞧其它病例。内科田医生正要找外科医生会诊个病人,听说他们这组人正好有空。昨晚领教过谢同学本事的田医生立马叫着:谢同学,来来来。
听到田老师叫唤,谢婉莹跟同学来到急诊病床边。
见患儿是位九岁大的女童,因反复尿路感染来就医。患儿病情反复让临床医生有了警惕。
对儿童来说,不少反复的病症出现后来被证实为先天性疾病。不说儿童,成人也有这种临床现象。
田医生据此怀疑是不是患儿的输尿管膀胱口出问题了。输尿管膀胱正常的生理结构注定了输尿管到膀胱的尿液是不会倒流的。有种先天性疾病叫做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在输尿管和膀胱交界处多长了个横行皱褶突出的黏膜叫做先天畸形瓣膜。这块横突的异物必然阻碍尿液正常流向膀胱的进程,尿液不能顺畅排出导致尿路反复感染,尿结石增多等病症。
要明确是这个病最好做造影。在此之前可以做b超检查下有没有输尿管扩张等异常迹象。尿液检查也可以看看有没有红细胞和感染。上述检查同样是尿结石病等的特征,一时是难以鉴别的。
田医生把现有到手的几样检查报告拿给谢同学看,试想谢同学的第三只眼大脑能帮助她明确她的猜疑。
老师的委托谢婉莹接到了,问题是她看过病人,再阅读完只有做了b超和尿液血液检查的报告书,暂且瞧不出患儿有田老师怀疑的先天疾病。要她说,田老师的警惕是对的,只是貌似怀疑错了方向。
“你说她是什么?”田医生听到她反馈的意见时诧异道。
“老师,儿童也有“因”(谐音“****炎。我看她的手一直抓下面。”从妇产科刚出来的谢婉莹对这种病印象深。说来,国内很少有设有小儿妇科的儿童专科医院。
【2352】挨得近
像首儿现阶段没有。首都没有一家儿科医院有。
一般人是想不到孩子能有“因”(谐音“****炎。实际上有的孩子婴儿时期已经有“因”道炎出现。孩子得了“因”道炎一般上哪儿看,要最专业当然是找妇科医生看。
孩子没有“姓”(谐音“性”)生活怎么会得“因”道炎?“因”道炎和“姓”生活毫无关系的。没有过“姓”生活的女性得“因”道炎的多着了。“因”道炎和“姓”成熟有关系吗,和月经有关系吗?可能有关系,但上两者绝对不是“因”道炎的致病因素。“因”道炎最大的致病因是感染。怎么会感染,不干净,自身免疫力不行等这些均是主要致病因素。
婴幼儿免疫力低,得“因”道炎比较常见。跟着杜老师,她是见过抱小孩来求妇科医生治疗顽固性儿童“因”道炎的家长。
“因”道炎这病不太好治的,不止医生,病人都知道。因为临床上很多人用各种抗生素治疗这个病,快把这病变成耐药病了。反反复复发作的病人很多。只能从自身洁净出发,再加上增强体质和免疫力不能只是单靠药物治疗。孩子的话边对症处理边等她免疫系统慢慢发育强大起来。期间,该用药得用药,要做真菌培养药敏试验来明确抗生素而不是滥用抗生素。其余的,家长盯着搞干净和增强体质清除发病诱因为第一要素。
你会觉得奇怪,这不是尿路感染你讲“因”道炎?女性的尿路感染尤其长期复发的,要排除下和“因”道炎的关系的。因为这两个地方,尿道口和“因”道口在解剖学上是挨一块的。你单想着治其中某种,治好了又被邻居感染了。
你只想着尿路感染的话,你会想到去清洁外“因”吗?不会的。
这里再说到一个地方,肛门了。肛门离这两个地方有点儿距离没那么远,但是不算远。临床上有些病例,家长给孩子搞卫生或是教孩子搞个人卫生没注意,厕纸乱擦,把肛门病菌带擦到“因”道和尿道口去了。
田医生回头再看看那孩子。那孩子的手真的是不时抓下体,是抓整一块,连会“因”都抓。
魏同学偷笑着问两位内科生:“莹莹没来之前你们没察觉吗?你们去过妇科学习没有?”
赵兆伟同学和张德胜同学白了白眼魏同学:你说什么,你有像莹莹一样发现问题吗?
估计这可能是女医生的优势,女医生能很快想到妇科病,男医生对此反应迟钝点。
是这样吗?为什么田医生一样是女医生没察觉出来?
你们内科生不需要这样给自己找借口吧。魏同学说,他自己先承认是比不上谢同学的脑子。
自己医院没有小儿妇科。田医生头大了。要和家长怎么说,让家长带孩子去其它三甲综合医院找妇科看。如果是“因”道顽固性感染,必须找专科医生看如何联合用药。
【2353】老师们的安排
程昱辰医生忙完跑下楼到急诊科,听说年轻医生已经把事情搞定了,于是走去找上司。
走到门口发现上司办公室里好几位老师在场。推开门进去的程昱辰医生愣了下后,忘了马上撤出去,是由于刚好听见几位老师在处心积虑谋划诡计。
“曹昭,让他们去我们那儿兜兜风,你肯定不愿意的。”伍满仲代表另外两个人先下结论,知道曹昭这位损友之王最会算计人了,不会让其他人算计到自己头上来的。
废话,这是他家的孩子,再不济都不会放走。除非孩子自己要走,所以要防孩子被拐走。
曹昭左手撑下巴上,右手拿笔在纸上敲敲笔头,养养神眼睛微眯有些慵懒,等待自己这帮损友再出什么鬼主意出来再说不迟。
“这样。”另外三人把合谋后的方案对他说,“我们找个复杂点的病例,让他们参与进来。他们能从中学到很多科的东西,而且不离开你底下,你觉得怎么样?”
儿科,之前说过了,很多孩子是各种先天性疾病混在一块,几大小儿外科专科科室合作来治的。这在儿科很常见,算是小儿外科特色之一。
对于多科手术病例来这里学习的年轻医生迟早会碰上的。他底下的学生只要好好学的不例外,会给安排上。曹昭能想到的是,这几个损友说的复杂点的病例肯定不是复杂一点点。
和他一样,这三人不怕玩翻车的。想想爱玩的人怎会怕翻车。他弟弟,人太正气,不太懂爱玩人的心理,否则不会自小被他这个二哥给整得有点怕玩长大后太一本正经。
没明着反对损友,曹昭抬个头,示意一早看见的下属不要愣着呆在门口。
被上司目光锁住的程昱辰医生,只得硬着头皮进来对上司说:“曹老师,那个戴南辉——”他之前实在不知道如何安排这人去哪里,能大致猜到这人去到哪里估计会被人排斥,走后门的传声传出去终究叫人不舒坦的。最后,他把戴南辉直接交给上司处理了。
这下属一开口装作没听见他们的话,曹昭顺着假装一样不知道他听见,说:“戴南辉是吗?我让他去练习室练习基础操作。”他自己没空在临床上带人,只能让这学生自己先练着了。
程昱辰医生听这安排知道不太好。好歹这人来临床是来学习看病例的,呆练习室和呆学校课堂里差不多,学不到临床精髓。
“我看他挺喜欢练习室的。”曹昭眨了眨眼,回忆这个学生的状况道。
有的医学生是比较喜欢呆在象牙塔里的,整天想着在山洞里修炼,幻想自己觉得修炼成功走出山洞的瞬间,好比武侠小说里的盖世高手横空出世惊掉天下人的下巴。每个男孩子心头都有个武侠梦,武侠梦里的高手对应人各种心理特点的。
对于这种学生吧。老师第一个能想到的念头是,这孩子比较适合搞研究去。搞研究的本质是上述说的山洞里修炼后出来惊吓全世界。
【2354】因材施教
程昱辰医生吃惊上司的话是说真说假。
喂喂,这孩子的妈妈是国协icu主任,会同意让孩子去搞研究?让孩子搞研究的话何必让孩子报考临床医学?直接报考其它专业了。
科研型医学生,医院喜欢,领导喜欢,招进来干嘛,是为医院和领导做科研苦力的。当临床医生是要在病人面前有成就感而不是去发论文。况且你搞科研发论文是帮科室领导干活,基本上荣耀和你无关,比当真正的临床医生惨多了。
临床医生如果干得好,病人认可你,不需要看领导的面色。病人是要会做手术治好他病的临床医生。至于这个医生搞什么科研,病人不懂也不会关心,知道医生搞科研不一定和他的病有关的。
等于说一个会做手术的外科医生在民间才有威望。
真正的临床大佬全是怎样,临床手活儿一级棒,科研顺便带带。这样的话,临床和科研能双门红,赚取最大利益化。
不信戴荣红会不知道这些。戴荣红应该是希望儿子首先当个做手术很厉害的外科医生。
下属夸张的反应,曹昭笑一笑:这是我能决定的事吗?是你能决定的事吗?是他妈妈能决定的事吗?这孩子想怎样是他自己的事好吗?
别看他这个上司爱玩,但是太懂教育学了,不愧是儿科专业的医生。程昱辰医生没法否认上司说的对。如果戴南辉不喜欢,拒绝是了,或是像之前偷偷跑出来跟着看其他老师和病人去了。
接下来不管这人的事了吗?
先不管了,等这人呆练习室觉得呆着无趣了,自己会走出山洞的。至于到时候是惊吓全世界或是被世界的泥沼甩到身上一泥巴再灰溜溜回到山洞里?老师说不好。看这孩子自己修炼成如何了。
老师们不是说不关爱某些学生,而是某些学生性情如此,老师只能顺着来。如果逆着对方的性情来,这学生是大学生要毕业了,和公司里的员工是一个年龄层的成年人,有自己的独立想法,你看看这学生喷不喷死你。
比起想自个儿玩的孩子,想和大家一起玩的孩子是老师能带的。几位儿科老师的关注点回到谢同学段同学魏同学他们一帮人身上。
伍满仲他们三个在旁早望着他们这对上司下属打米糊眼半天,干脆问起程昱辰医生:“你听见了?你打算怎么样?”
程昱辰万万不敢透露在座各位的阴谋,说:“我没听见的,伍老师。”
“你耳朵聋了是吧?”
程昱辰医生想到自己该开溜了,对老师们说:“我去看看他们情况怎么样。毕竟他们是第一天在急诊值班。”
刚好,来到急诊大厅听到田医生在发牢骚,抱怨自己医院里没有小儿妇科,害得她要给孩子家长解释大半天为什么排名第一的儿童专科医院里居然没有这个科,要让孩子跑去看成人妇科。孩子家长一想想都为自己和自己孩子害臊。
待听明白这是谢同学被邀去内科会诊后的成绩后,程昱辰医生:这样都行啊~
【2355】金主爸爸居住地
转眼是周末了。
几位在首儿一块实习的同学按照之前约定好的计划去魏同学家里做巧克力,同时并没有告诉班上其他同学,要给同学们和老师们一个大惊喜。
在等待谢同学出来到校门口碰面前,赵兆伟他们几个先自个儿商量着。事实上那天听魏同学提这个情人节送巧克力的建议,在场男生们全知道不是要谢同学做给他们吃,是要谢同学做给曹师兄吃。如果魏同学单独给谢同学提这个意见八成会让谢同学太尴尬,让曹师兄难堪。魏同学挺会做人的,知道曲线救国路线,把他们班男生拿出来当钩子了。
怂恿谢同学给曹师兄做的巧克力,一定不能是跟其他人做的一样。几个人围着魏同学问:“材料有没有准备特别点的?”
“有,有。我准备了金色的糖纸。我妈说可以在巧克力上放果酱,加点坚果。要不然做成巧克力小蛋糕,在蛋糕上插个草莓之类。”
赵兆伟他们听着哪儿不对,问:“你确定这么少女心的东西会适合曹师兄吃吗?”
“曹师兄应该是只要是莹莹做的东西都会吃。”魏尚泉同学很有信心地说。
另外三人一顿白眼似乎是想把他扔进垃圾桶里去了,瞧你说的,如果是这样,需要让谢同学做巧克力吗?让谢同学随便做点什么送曹师兄可以了。
突然间四人意识到一个重大问题:“谁会做巧克力?莹莹会做巧克力吗?”
“完了,我们都不会。到时候会不会做失败了。”张德胜擦擦额头,有点儿不秒的预感。
“不会不会。”魏尚泉同学给大伙儿打气,“锅、冰箱、烤箱、黑巧克力、可可粉、蓝莓果酱等等,我妈全帮我们准备好了。”
“让你妈指导下我们做可以吗?”几位同学趁机求助阿姨。
“不行。她去我哥家帮我哥带孩子了。”魏同学道。
魏同学有个大哥。魏大哥结婚后独立搬出去住。魏同学父母各自忙,导致现在家里如果魏同学不在家,房子几乎是空着没人住。
女生宿舍里,何香瑜听说他们要去魏同学家把本地土著知道的信息告诉小师妹:“如果我没记错,云港的老总是住天府一号。”
这小区名字很气派,据说为著名的商圈大佬们居住地,全一片的单栋别墅。
“金主爸爸听说也住在里头。”何香瑜说。
金主爸爸和魏同学住一块。是不是代表魏同学见过金主爸爸知道金主爸爸长什么样。谢婉莹不由望下自己口袋里被金主爸爸送的手机时想着。
和二师姐告别后,来到学校门口与其他同学们汇合。
五个人坐上了魏同学家的suv车。这年代,suv车根本不流行,国内没有造,全是国外引进的。马路上不见有几辆。大概只有大佬家有开开玩玩。听说魏同学的哥哥都不开suv车,有点儿怕被人说无后。
“我哥我嫂子结婚三年没孩子,后来去了北都三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