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1】察觉
张华耀咳咳,嗓子里两声闷咳,大概是在嘲讽谢同学的反应有点笨拙。
对面的赵文宗没察觉出她的异常,直接顺着她的话说道:“说的对。他是男生,和你不是一个班的,你和他从未接触过。我知道他这人,是由于偶尔班上同学放学后会去篮球场打篮球撞遇到他。他数学挺好的,我们两个班是同个数学老师,庄老师有向我说起他。”
原来是这样,对方同是庄老师的得意门生。有可能庄老师在孔同学面前提起她一嘴,让对方不知觉中对她有了警惕性。
同是读医的,难免会互相做个比较。特别是听到庄老师满口夸她厉害,甚至在医学院教课的老师都拿她来举例,确实能刺激到孔同学的。别说远在千里之外的孔同学小心眼,她和同个班上的同学们时常在心里面同样会在学习和工作上较劲的。
属于正常现象。
赵文宗之前没和她说这个事,是由于对于孔同学她不认得。再有孔同学有自尊心不想被她知道暗地里自己在打听她,孔同学既然想着要战胜她何必和她交际。
聊到这里,对面赵文宗说话的声音停了。谢婉莹听着:是什么情况?
赵文宗被人敲脑壳了,抬个头一望。
面前站着的黄师兄冷冰冰的视线直瞅着他这个人。
你在说什么?当着我的面说其它医院要拐走他的小师妹?黄志磊差点儿被气到岔气去了。这人哪只是烂好人,是个低情商的,比他黄志磊更低智商的大笨蛋。
一个小笨蛋敲了大笨蛋的脑壳。隔岸观火的宋学霖这一刻需要起身找个地方笑去了。
“对面有其他人吗?”谢婉莹问。
接到黄师兄的警告,赵文宗摇摇头:“没有没有。”紧接下来不等她回神急着把话说完:“他们向我问你,是由于只有我和你有联系,其他人联系不上你。”
不是联系不上她,真要找她,讨要个电话号码马上能打给她叙旧。
大家是不敢找她。好比赵文宗同学在去庄老师家里遇上她之前同是不敢主动联系她。
为什么?原因大概只有那一个。
当初她和刘慧在学校里对立的事情引起的连锁反应太大了。她所就读的高中是全市最有名的中学之一,里头读书的学生大部分是聪明人。
聪明人需要做聪明的事,不会轻易踏浑水儿惹祸上身。谁敢帮她说话和她班主任唱反调?肯定没人敢。学校里的老师们因她是刘慧的学生无权管辖没吱声,学生们更是旁观为上了。
况且刘慧那次对她发的抱怨牢骚乍听起来是为她好,没人认为刘慧做错。直至高考成绩出炉后她拿了个全省第一,所有人炸锅了。
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大群人包括刘慧在内不知未来如何面对她这个人。
刘慧如果口气很好地和她说话,她能理解老师一片为她着想的苦心。可刘慧不是,刘慧当时是急到上她家里去打击她妈妈。
【2282】谁抢先一步了
和庄老师说的一样年轻点的老师很难沉得住气,有什么心事全暴露给学生。刘慧不喜欢她,刘慧认为她理应乖乖按照老师规划的计划去进行。刘慧怕她没能被录取影响到她作为班主任考核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她谢婉莹挑战到了班主任的权威。
反正班主任这个事真该过去了。
赵文宗同学是很后悔了,说:“幸好那次陪你在的曹医生说不看病历。”
很久以前的事记起来。曹师兄当时说不看,这个表现和曹师兄以往对病人热心肠的风格不一样,令她深感奇怪。
现在听完来龙去脉,俨然曹师兄是大好人,为了她不看,早洞察出赵文宗同学对她捂着个大秘密。
是答应了曹勇要把实话全吐给她知道,赵文宗说:“是刘慧老师的病历,我不该瞒着你的。她之前一直头晕查不出毛病,搞到她很紧张,思来想去只有你这个学生最厉害,想找你但是开不了口,所以给我打了电话。我把你说的话告诉给她听,说她问题不大的。她听你说的很相信你的话,再后来真的自己慢慢好起来了。”
“病人好起来是好事。”谢婉莹作为医生不会想病人是谁,只但愿没人生病。而且事到如今,她明白今晚对方突然找她坦白的缘头在哪里了,问:“是不是有人和你说了什么?”
赵文宗抬头。
黄志磊冲他竖起指头:不能说。
让他什么话都得说给她知道结果不能说了?
黄志磊给他表示:曹师兄自己会说的,曹师兄去了的,不用你多费口舌。
首儿急诊室门口再出现奇怪的动静。
踏入大门的两男士衣着打扮很有气质,其中一人手里拎的饭盒,和拎保温瓶的张大佬一样十分引人瞩目。
刚吃过张大佬教训的分诊台护士学聪明了,主动走上前询问来者身份:“你们是找谁?你们是孩子的家属吗?”
“不是。”
“你们来找谢婉莹的吗?”
护士的反问让这两人大吃一惊:明显有什么状况非他们意料之中发生了。
“罗医生。”从对面两张脸读到自己猜中的信息,护士呼叫罗景明。
听到胡浩,罗景明匆匆走来,在见到来人时喊一声:“曹师兄,陶师兄,你们这是——”他的目光和其他人一样很容易发现曹勇手里特别醒目的盒饭,转眼恍然大悟:对,电话里得知她没吃饭,曹勇肯定要送饭来的。
只是曹勇并不清楚前面来了另一人速度比他快了些。
“她在办公室。”罗景明给他们两人指引方向。
情况发出蹊跷的气味,曹勇和陶智杰急急忙忙走向办公室一探究竟。
到了医生办公室门口门一推自然打开了,和张大佬一样,这两人预计屋里没秘密。直到眼睛望见里头后,发现并不是他们所想的里头坐满了什么实习生或是年轻医生,而是坐了两位领导。
会议桌上唯一那个不锈钢保温瓶显得鹤立鸡群。在医院急诊科医生办公室里,能让人拿保温瓶送饭来的人一年到头可能不见两例。
【2283】躲不掉
谢婉莹望到门口陶师兄笑成月牙儿的眼睛时,清楚事情被自己料中,今晚她的脸丢到地球另一端去了。
被人拿保温瓶喂饭,好比病号。
张大佬是“狠毒”的一个人,非这样给她送让她接受教育深刻。
曹勇的目光瞟向坐在那头的自己二哥。
曹昭拉拉白大褂,气定神闲地弟弟耸耸肩膀,悠闲悠闲地表态道:国陟大佬不是我喊来的,我可没有坏你的好事哦。
慢了半拍不要紧。曹勇走到她身边将自己买来的食物打开,顺便检查下其他人给她喂了些什么。
见他这幅神态似怕有人喂坏他的女孩,张华耀差点儿闷掉,咕哝道:“放心,有人先帮她尝过炒饭好吃不好吃了。”
能敢说张大佬炒饭不好吃的,唯有鲁老师这个家中皇太后。
明白是鲁老师让大佬送饭后,曹勇没二话,拿起双筷子给她加点菜吃:“白饭可以不吃,你再吃点这个。我记得你喜欢吃这个咕噜肉。”
咕噜肉是南方的一道名菜了,酸酸甜甜的,肉满满的,无需吐骨头,好吃且营养。曹勇给她饭晚上连续夹了几块肉。
其他人望着他这拼命给人喂嘴的形态:?
“师兄,不用了。”谢婉莹感觉到会吃撑了。
“行,我买了橙子,吃完再吃点橙子好消化。”曹勇说,打开另外一个塑料袋子随时准备给她掰开个橙子吃。
弟弟有点儿不对劲。曹昭看出了异常,心想八成弟弟干了啥出来。再一眼伶俐地望住谢婉莹手里拿的手机。
赵文宗那帮人在对面是听见现场的动静。黄志磊抢赵文宗手里的电话,要赶紧挂掉。
“师兄,对不起。”谢婉莹说,心头全是愧意。不该让曹师兄拎饭盒跑一趟的,她该提早在电话里和师兄说清楚不让师兄担心她。
“没事,不会浪费。他们晚上值夜班需要吃夜宵的,盒饭给他们当夜宵吃。”曹勇立即告诉她,等会儿把盒饭送去给罗景明他们。
“师兄,你坐。”谢婉莹帮拉椅子。
曹勇站着,目光里有点儿幽沉地望着她手里的手机,想她那个同学究竟说了没有。
“莹莹。”知道曹师弟不太好开这个嘴,同来的陶智杰径直问小师妹结果,“他和你说了多少?”
没想到陶师兄有份参与到这个事来,谢婉莹一下子很窘了,她这点小事是麻烦到几位师兄出马。
陶智杰敲打下她:“你谭老师对你上次的事一直很在意的。”
学生被掐脖子不是玩着的。谭克林心里始终对此事耿耿于怀的。
谢婉莹老老实实给关心的师兄老师们禀报,表明态度:“他说了,全说了。我如果有什么疑问,会随时找他问清楚的。”
听到她这样说,曹勇心安了下,坐下来,再细声问她:“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有。”
大家正吃惊于她突然一百八十度反转的爽快,过会儿一帮人发现她的眼神不对。这下子陶智杰他们想躲没来得及躲得掉。
【2284】预判
“陶师兄,你有事找我吗?”谢婉莹问。
小师妹只要是事关病人的事情,智商会爆表。
陶智杰以深深的目光望了望她,好似在想她如何知道的。
她要猜出来不难猜的。张大佬来给她送饭,绝无可能只是鲁老师发牢骚的缘故,大佬干事是有正经目的的。再联系到之前在鲁老师家里遇到傅老师,傅老师一样身背重任去鲁老师家看病人的。
陶师兄不可能说突然跑来关心她。师兄老师全是大忙人的,个个实际上比她更忙,说她大忙人是调侃她而已。临床上的老师们特别爱开玩笑的。
据此推断,众人均是为鲁老师的病。
陶师兄或许和傅老师打过电话被张大佬知道了。张大佬借帮鲁老师送饭的借口来找她问情况。谁让她以前给陶师兄泄漏来自未来的实验药物信息。
“不是胰腺癌这个癌王,会好很多的。”谢婉莹似是保持对老师病情的乐观态度说。
张华耀听到她这句话一脸漠然的面色代表不予置评。
年轻人有活力,见过病例少,没经历过多精神折磨,乐观自然的。
谢婉莹澄清说:“我不是乐观,是说事实。”
事实没说错,老师不是胰腺癌肯定是比起胰腺癌好一些。
场内一帮人眉头笑弯了腰。
张华耀对她瞪个白眼过去:你耍滑头啊你。
接到张老师这眼神儿,谢婉莹以向来很正的学术态度说:“当初手术结束,术中摘取的淋巴结有数个病检是阳性的。按照这个阳性淋巴结的位置和阳性走向推测,患者不意外将可能在术后一年左右时间发生骨转移。癌细胞骨转移的第一个目标预估腰椎。届时患者可能会先发生小便和双腿瘫痪等状况大大降低患者后期生活生存的质量。”
癌细胞爱骨转移,这是由于骨髓本身是人体的造血组织,营养太丰富了。癌细胞像是个永远吃不饱的饿死鬼,只要见到可以吃的马上被吸引过去了。癌细胞是通过侵入周围器官再进入血行系统来到骨髓,多数喜欢脊柱驻留脊柱完成转移病灶。所以在脊柱外科若是肿瘤患者可见一半以上病患为转移瘤。
即便如此,不是所有肿瘤患者均会发生骨转移。医生大多数只能按照既有病例统计学上某类近似病例的数据结果来对个体患者做大致推测,具体是要看患者复查的检查报告来定论的。这个谢同学竟然能根据手术中的结果预估出患者何时进行骨转移了?
曹昭的眼瞅瞅她,见她说话态度不似在胡说八道。该让他意外的应该是在场其他在座的医生包括张大佬的反应:一片沉默。
几位医生没有急着反驳她,貌似真觉得有可能被她判断出来估中。
再说了现在是私下的病情讨论非正式学术会议,谁做最坏打算的话都不是写在病人病例里头,这样说暂时无证据也无所谓的。
张华耀鼻孔里呼出沉沉一口鼻息:这谢同学看来是真只会说实话的人。
【2285】知道不少东西
他老母亲这个病,只要是医生都清楚后果很差。正是如此缘故,他和母亲刚开始对于做手术很排斥,不想病人在最后一段时间再挨刀子。
能说服他和鲁老师的,有人说是她。谢婉莹肯定不承认是自己,能说服病人的永远是医学技术卓有成就的飞速发展,和医生个人无太大关系的,是全人类的智慧结晶。所以临床上的医生越是大佬越对病人的感谢谦虚。
病人当时出点小意外但是手术很成功,局部肿瘤算是切干净了。接下来病人的情况进入另一个全新阶段,医生和患者要继续和肿瘤打一天一天的攻防战。
由于发现时已有肺转移再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五年生存率预估很低。和何香瑜说的一样,术前所有人早有心理准备。手术当时说切的很干净,医生心里清楚做的是一半姑息手术。因为切不干净患者体内所有肿瘤细胞的,癌细胞早转移出去了。
这些转移的癌细胞在患者体内用手术是清除不了的,医生的攻击手段只能采用其它医疗手段了,临床常规要选是化疗药。可惜,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像鲁老师化疗进行一半不能耐受,只能停了。据说是化疗药影响到患者的心脏。患者心脏本身不太好。这样的话,做下心脏手术改善下心脏,结果突然发现患者牙齿不行做不了心脏手术,只能再停停。
攻击方案屡屡受挫毫无进展,好像只能默默望着患者如同个溺水的人沉落湖底去。是谁见着都得着急上火了。
张大佬心里哪能不急,真不急不会说匆匆送饭来。
化疗药能不能再用?
“我估计是这样的。张老师您可能向国外打听过最新的实验药物,一直在关注那边的临床数据看能否拿来给患者用。”谢婉莹说。
顶级大佬的人脉比一般人牛得多。像张大佬这样的人物想找国际上最新的药物是不难的。只是张大佬找不找而已。
谢婉莹和陶师兄想的不一样。别看张大佬嘴巴毒毒的,人家是口毒心不毒心可好了,应该是在患者术前在帮患者打听药物信息了。
张大佬作为顶级专家,病人是自己母亲,做决定肯定要更加谨慎。实验用药本身叫做实验了,是要把病人当小白鼠这个本质未变。一般来说,只有走投无路才会自愿去当小白鼠。老母亲未到这个地步前,张华耀干嘛用。
听着她说的这些话,张华耀眯眯眸子,指头敲敲桌板:“你知道不少东西,是不是?”
这谢同学摸老师脑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现在似乎要摸到他张大佬头上来。
谢婉莹从来不敢自称能摸老师脑子,实话实说。
老师们去找国外专家帮忙能得到的数据信息恐怕比她这个未来人更多。她这个未来人当初不是临床大佬,不可能拿到药物的全部实验数据的。只是可能对目前一些需要时间未出结果的临床实验有来自未来的信息优势,知道这个药实验结果出来了行不行。
【2286】攻击手段
主要是她来自平行世界,是不是真的这个药的实验结果和她知道的一样,她不敢百分百保证。所以,她至多只能把意见提供给老师和前辈们做参考。如果老师们判断出有需要自然会来找她。谁让她给陶师兄漏过嘴了。
陶师兄妥妥的学霸,把她不经意说溜嘴的话给记得一清二楚刻在骨头里去了。
“你说。”张华耀的话算是自认在自己家偷听人家打电话了,指向陶智杰问,是不是谢同学这家伙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秘密。
哦,对了,人家大佬不认为在自己家听人家说电话是偷听的。
陶智杰内心里绝对翻白眼皮了。搞半天,被小师妹给拆穿到对面这位毒舌王是装着的,装镇定。
先不计较了。陶智杰一样要问小师妹,因为老师的攻防战是战斗到这个分叉路口上了:“你上回在我家说的那两个药,吉他西滨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怎么一回事?”
十二指肠癌由于靠近胰腺癌细胞容易波及胰腺,动手术基本上把胰腺一块切。这两个病有近似的地方,治疗方案近似的地方,解剖位置太靠近嘛,难以说清楚这个癌细胞是先在哪儿的。再次说明人体解剖学是重中之重。陶师兄问她谈李亚希病例时提及治疗胰腺癌的化疗药,对治疗十二指肠癌应该一样有效。
谈到这两个药。
吉他西滨是二线化疗药物,刚引入国内不久。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在国外进行临床实验中的药物,其中和吉他西滨的联合应用方案在国外临床实验进行中。
二线药物好不好?
有二线药物肯定有一线药物。
一线二线药物的定义可能和非医学人想的有些差别。
大家经常听医生说不要滥用抗生素,会误以为医生要把抗生素当终极武器留着用,医生在临床上会先用不怎样的药物来治病。
事实上医生和病魔对抗时从不敢押宝,不会把终极武器藏到最后用的。面对病魔,最好是集中最先进的火力进行攻击,最好一次性消灭掉。
病魔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可怕最凶残的敌人,它的结构比人类简单多了,没人类的脑子,不会深度思考的,只想着杀人,是杀人机器。
不对它进行碾压式摧毁,它只会越来越顽强反击把人杀了。
就此,你想医生敢轻视怠慢杀人魔吗?
医生说不要滥用抗生素是指不要用无效药物。有些病用抗生素无效吃来干嘛,徒增身体负担。
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医生大火力攻击,一线药物是指一次见效对病魔立竿见影最有效的药物,重点:最有效。
二线药物是次选药物疗效差些。
除了一线二线以外的三线药物是医生没有其它武器,别无可选的情况下拿来死马当活马医的药。拿二线药物退而求次,可以想见病人病情的糟糕度。
和肿瘤打攻防战是这样了,不得已情况下步步后退,找准地方建筑防御工程抓住机会打回去。
【2287】火力全开
什么武器拿到手全得用一用。
要撤退,总得知道第一波攻防战怎么输下来的。
消化道肿瘤的一线化疗药三大类,氟尿嘧啶类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类对心脏的副作用是大些,不排除鲁老师是这个原因不能承受第一次化疗。
如是在未来的人,只要听说到副作用大立马会联想起号称副作用最低的明星靶向药。
靶向药局限性大,对十二指肠癌胰腺癌没有特别有效的靶向药。这武器效果一般般。谈回二线药物。二线药物火力对病魔的攻击点被数据证实是有效的,不像三线为薛定谔的猫。
谢婉莹给老师们提参考:可以试。
根据她从未来拿到的信息,这种联合二线药物联合应用的实验结果出炉。证实这种药物方案对于如鲁老师这样有再转移的高危患者来说,可以明显抑制癌转移的机率,大大改善患者后期生存质量。即是说,这个武器杀不死全部敌人但是可以消耗敌人,让肿瘤尽可能变小减少患者疼痛和瘫痪。即使同样对心脏有副作用,仍可以试试看患者能不能承受住。
“你从哪儿听说的数据?”张华耀问她,老谋深算的睿眼快眯成条被惊呆的直线。
他这个大佬都无从得知在实验中的药物结果。临床实验过程为双盲,未到时间,未揭开实验结果之前谁也不清楚到底会怎样。谢同学如何知道的?
“我猜的。”谢婉莹说。她总不能说自己从未来听说的吧。那老师们肯定觉得她疯了。
“你猜,你怎么猜?”
“实验没叫停,现在做的是三期了。”谢婉莹道,“而且是在多个国家做实验,并没有听说实验中出现大问题叫停。我们现在关注的重点首先应该是这个药的安全性。”
只要是这个药对患者自身较为安全,总得试试。决定试不试的决定因素是患者的病情到哪个地步,是不是需要搏一搏。为此,她刚才一开始说了,说大机率会发生骨转移,因此必须试。
不止如此,她再提出:“患者现在吃不下饭。我认为患者感冒过后身体虚弱的原因并不会导致如此状况。我个人倾向于怀疑患者有局部复发的可能性。要加放疗,如果承受不住联合疗法可以采纳序贯疗法。”
序贯疗法,联合疗法,从字面上能简单明了地解读出来它们的不同意思。联合疗法可以简易理解为同时使用的两种以上的疗法,序贯是一种用完再接着换一种,两种方式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强疗效巩固疗效。
病号现在的情况是承受不住联合火力攻击的话只能用序贯。可以先放疗再来第二次化疗。或是情况好些后转为联合治疗。
在场的医生们望着她这些说法。
张华耀嘴角勾了上去,下巴微点,仿佛是在点头示意着什么。
其他人一见,知道这毒舌王不是说赞成她意见行不行,而是赞赏她这种火力全开的医疗策略。
【2288】抓贼
临床上说的心要够狠,是对病魔要够狠。
没这个狠心,当不了好医生的。偏偏一开始想要学医的人心里是比较仁慈的,导致到了临床上很多医学生很难调节好这种心理平衡。
在场的老师们明白,谢同学这个潜质是有的。
把意见供出,谢婉莹等着老师做决定。
没想到各位老师师兄忽然间扭过头去了,目光齐齐刷到了门口抓“贼”。
猫在门外几个窃听的年轻医生可能本来是想来听大佬们说话,最终听成了谢同学说话。让他们惊讶的是,室内几位大佬抓他们偷听谢同学说话了。
其实刚一路谢同学很遵守临床规矩,没有动不动报出患者姓名而是用患者两字代替。偷听的人未能听出她说的患者是谁。几位大佬不是不知道这情况,现在用这样的目光望着他们:啊?!他们非偷听大佬学术讨论,只是偷听谢同学说话不行吗?
当然不行。谁给你们资格听的?
张华耀的手拍拍桌子。
曹昭对下面的人说:“你们拉上门,不要不敲门没礼貌。没同意别进来。”
笑吟吟的神仙哥哥是领导。这话放出有威严感的,门口“的贼”们只得是缩回脑袋去,搔搔满肚子疑惑关上门。
田医生临下班前再找到罗景明问了:“你师妹是什么人,和主任他们单独关在办公室里讨论病例不让人听。她只是实习生吗?”
有人偷听他师妹说学术,真该被大佬赶。罗景明毫不意外。
凭啥给没够水平的人听。大佬是认为这些人没到水平可以和小师妹平起平坐。
胡浩的孩子做完急诊各项检查,护士送来检查报告单。
罗景明拿起新鲜出炉的报告书查阅结果。
田医生凑近跟着瞧,抽了口冷气说:“被她说中了,瘘管是在t2水平。她的眼怎么长的,有第三只眼吗?不然,她怎能看清楚第一张片子的?”
罗景明望回田医生:人家肯定没有第三只眼,不是用眼看,是用脑子看。
田医生:——脑子?这同学的脑子长了第三只眼了?
对了~
检查清楚了,好进行下一步治疗。领导在,床位安排好,患儿转入院去。
谢婉莹知道罗师兄会帮她处理好孩子的事,再有神仙哥哥看过孩子的病历无需担心过多。
和几位老师坐在办公室里,最终是要等待张大佬的决定了。
此刻的寂静是最叫人心烦意乱的。
陶智杰的眉头少有地皱成了疙瘩块,心想说到这个地步了,对方是在犹豫什么。
无论如何试了再说。
师兄的焦虑谢婉莹可以感受到,对面张老师的种种顾虑她一样能体会到。主要是她这个未来人带不了实验数据回到目前。越是大佬越是严谨。
“帮肿瘤患者打战是打狙击战。”
这声音,谢婉莹跟随其他人转头看,没有意外,是最敢说的曹师兄。
“惨烈归惨烈,可不打,是要表演大溃败了。”曹勇说。
曹师兄说的这几句话是到点上去了。
【2289】决心下
打狙击战,无论是化疗药或是放疗或是二次手术,每个战场对患者而言都是惨痛无比的。不打,没命。打了或许能延长点喘息的时间。
张华耀的手放入了皮外套的口袋里好像在摸什么东西,突然对坐在那头的曹昭说:“你是他二哥?”
到了张大佬这个高度是不用问光用眼睛看能知道他们两人是兄弟的。
曹昭不是他们圈内的人,不好开口,笑一笑,不应声,不说话。
曹家老二整个人如同偶像剧男主角风貌,太出类拔萃。曹家人全是人才。张华耀心想自己怎么没能抓到一个过来自己单位,到此眼珠子再一溜到了谢同学那儿:“你吃饱没有?”
张大佬声东击西抓了她个正着。谢婉莹愣了愣后反应过来低头吃饭。
望着她吃饭,张华耀的眼中好像是浮现出了家中老母亲唠唠叨叨的表情。
鲁老师有心愿未达成的。
“吃药吧。”
大佬愿意让母亲试二线化疗药了,狙击战要继续打。
不知为何听见张大佬这个决定时,所有人并未想象中的心头一松。
要打狙击战是要做出心理准备的。
身边两位师兄的心情从焦虑变成了沉重。谢婉莹可以望到对面张大佬那双深沉如海的眼神。当然,张华耀不止看着曹勇他们,也看着她。
吃完饭,大佬拎着空空的保温瓶回去给老母亲交差。
离开医院回到宿舍见到二师姐,再聊了聊鲁老师的情况。
在听说到鲁老师要用国外最新的治疗方案了,何香瑜心头一振,很是高兴。之前她和大师姐担心大半天。
肿瘤患者能生存多久,要看每次狙击战的结果不要局限于统计学数据。在这点上谢婉莹站曹师兄:不可以表演大溃败。
第二天,按照学校的安排她先去找任辅导员。
踏入老师办公室。
埋首整理桌上物品的任崇达抬头见到她问:“听说你昨晚去首儿了?”
“是。”
“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去哪里吗?”
谢婉莹稍微思索了下,问:“是不是我昨晚去的地方?”
没想辅导员比她更茫然的样子,答说:“我也不知道。”
他这个辅导员是只知道要带学生去哪个实习单位。至于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去哪个科室实习,需要过去实习单位后拿到排班表。
“你搬椅子坐,那帮乌龟没来呢。”任崇达用乌龟形容班里那群磨磨蹭蹭的男生们。这群家伙好意思让班里唯一的女生等人,回头要被他收拾了。
好像听见辅导员的心声,人随之而至。
“任老师。”
门口再出现两名同学。
转头,是见到貌美如花的潘世华同学和含着金勺子出身的魏尚泉同学。
“还有人。”任崇达望望表数时间了。
在场三个同学一听:哎?这是多少人要去哪儿?一群人要去除国协外的其它实习单位很少见的。
来了来了,赵兆伟和张德胜现身在门口。
五位同学面面相觑。
“这回是我们四个一块和莹莹去实习吗?”魏尚泉同学指指现场另外几个男生自问自答。
【2290】蹊跷
“这——”张德胜摸下自己额头确定没发烧,“我不是做梦吧?”
赵兆伟眯眯眼对站在自己对面笑成朵花儿的潘世华同学说:“你别笑了。”
潘同学你再笑要美死了。
“走。”人到齐,不浪费时间,任崇达举起大手一挥。
同学们跟着老师走出门。
一群学生和老师哪有专车配送,只能是坐着公交车和地铁出发了。
“去哪里?”张德胜问辅导员。
任崇达指着谢同学:“让她告诉你们。她昨晚去过了。”
“首儿。”谢婉莹说。
他们儿科实习居然能去排名第一的首儿。他们这群同学是被谁“优待”了?一帮同学纷纷感受到喜悦之余,心头一片惊吓,是认为事情蹊跷。
任崇达接到上面的通知时一样没想到。
早前有听说吴院长不断派人去首儿进修势必要把儿科做大。可能是学校为了配合就业单位有需求儿科人才这方面的倾向调整实习生实习计划。问题是要安排人去首儿实习不容易的。
国协医学院和培养的医学生是很强,可首儿不是国协的附属医院是国都的附属教学医院。人家像北都一样,怎肯随随便便让国协的过来学习,会被自己国都的学生闹翻的。
需要有人出面协调这事儿。好比戴荣红为了自己的儿子走私人渠道去找首儿的领导帮安排的儿子过去实习。国协儿外要招人的信息已经是众所周知。戴南辉如果想随妈妈留在国协,拼儿外是最稳妥的路线,比留老妈子所在的icu更容易,因为icu不缺人。
谁出面的?谁给的这个面子?
由于此事真和他任崇达本人没有多大关系,任崇达原先计划中没有排这些同学去首儿的,他这个辅导员自从接到消息后一样很懵的。
“儿科不好呆的。”路上,作为医生家的孩子,赵兆伟给班上其他同学传授经验。
“我知道。”张德胜很有经验了说,之前他亲自帮着医治谢同学弟弟的白大褂恐惧症了,对应付小朋友颇有心得。
赵兆伟给他泼冷水:“莹莹的弟弟很乖了。”
她弟弟很乖?谢婉莹心想,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肯定是她妈妈。谢佑天小朋友如果是个乖孩子,不会说曹哥哥曹哥哥叫着了。
聪明的孩子没有一个是很乖的,脑子灵活的人你让他/她怎么乖。
“算了吧你,你还没有我懂小朋友。”张德胜对赵兆伟同学没眼看,想不明白的是这家伙怎么会陪他们到首儿来实习。
在赵兆伟的四人宿舍里头,张德胜同学的成绩是最好的,能在班里内科实习生成绩拿头筹的人。看外表完全看不出厉害的人物。
赵兆伟同学成绩属于中游而已。赵兆伟听到这话嚷嚷了:“你怎么不说他?”
被他指住的魏尚泉同学,比他赵同学各科的笔试成绩更差些。
老师们对他们这帮同学的实习安排和考虑是出人意料,很奇怪,为什么要指定他们这几个人到首儿。
【2291】明星带教
如果按照成绩论,排名第二的班长以及第三的林昊应该可以被派去首儿。班长和林昊的儿科实习确定在国协儿科了,和他们同个时间段。
不按成绩按什么?
这里头或许只有谢同学去首儿不需要让任何人猜疑。谢同学太牛了,去哪儿都会被欢迎的。
路上不管老师或是同学,大家一肚子的疑惑重重。
到了首都儿童专科医院。
任崇达带学生来到教学医院里的医教科找领导。
首儿医教科的主任是为女性领导,姓李。李主任很开心地和任崇达以及他的学生们握手:“欢迎欢迎,我们医院早就期待你们的到来。”
任崇达和学生们听到这话问号更深:李主任早就了解他们了?
“任老师你本人是个大才子。对于你带出来的学生,大家没有不期待的。据说你班上的学生一个个都很了不起。”李主任当面夸人。
任崇达愣愣,对方的话绝对是夸大了。他班里是有很牛的学生,同时肯定有差生。当老师和当医生一样要实事求是的。
“李主任。”被热情的李主任拉着坐下,任崇达小心探问,“我这几个学生是头一次来儿科。不知道贵院将如何安排他们的实习计划。”
“任老师,你有什么需要不放心。你的学生全是可造之才。”李主任道。
任崇达:汗。
对方越夸越离谱了。考虑到对方是儿科医院的领导,任崇达他们怀疑这儿科医院里的人全特别会夸孩子们了。
在场的学生们望向李主任。
李主任夸这帮孩子们不脸红不心虚,夸到天上去手到擒来熟练到不得了,说出来的口气没人不相信的,真诚到没有不舒适感。
一帮人:这领导,估计太显儿科医生的优秀本事。
说回正题,李主任告诉大家:“我们医院很重视任老师你们的到访,给学生们安排了明星老师带教。”
明星老师几个字闪过任崇达和几名学生的脑海里,大家不约而同能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国协的明星带教老师:那尊带教明星佛。
像陶师兄的带教?几位同学内心忐忑不安了。
陶师兄是个好老师没错,可人家不是个老实的好应付的老师,是腹黑型老师。
“我带你们去见他。”李主任站起来,兴致勃勃带老师们和同学们出发,“具体他要让学生每天跟谁学习,等他安排。任老师,你有什么疑问去到那儿可以直接问他的。”
“请问李主任,是哪位带教老师?”任崇达越听越好奇,问。
李主任记起什么,对他说:“这人你认得的。”
任崇达不是儿科圈的人,除自己单位的同事貌似不认得外头的儿科医生。李主任说他认得,让他有些一头雾水了。
先过去看看究竟吧。
一行人尾随李主任走。没有走去住院部门诊部,是走去了急诊科。
猛然记起谢同学说的话,任崇达回头,望一眼学生:你知道什么了?
没有。谢婉莹老实摇摇头。昨晚上走的时候,神仙哥哥啥都没有和她说。
【2292】颜值问题
(曹昭:笑~果然是这样,这个一根筋的,他不说她绝对不会瞎说的。)
踏入急诊。
医院急诊均如火战场。
除来过此地的谢同学以外,其余几位同学和戴南辉一样被儿科急诊室嘈杂如炮声隆隆的场景给吓到了。
“莹莹,你昨晚来过这里了吗?”魏尚泉同学想起辅导员说的,私下问她一句。
张德胜跟着紧张地问:“莹莹,你昨晚来过,没有听说过带我们的老师是谁吗?”
按理实习计划安排好了,总会透露点内幕消息出来。
同学们的声音里流露出提心吊胆的心情。谢婉莹说:“老师们没有不好的。”
张德胜要耷拉下脑袋投降了:谢同学你不要一根筋,快急死我们了。
“老师长什么样?”潘世华问。
好像潘同学挺在意老师的颜值。考虑到潘同学自身颜值高。如果老师是那位的话,谢婉莹答:“这老师长得好。”
潘同学牛,不愧是最了解谢同学心理活动的人,眼见福尔摩斯潘成功套出谢同学口里的信息。大家望向潘同学的脸上。潘世华是从她微妙的表情里获取到重要信息了,嗖嗖,急抽两口气。
其余三位同学改为围住他问:“你说,世华。莹莹不说你说。”
凭什么谢同学不说他可以说。谢同学不说有原因的,他说是找死。被几个人几只手抓拉着衣服,潘世华努力维持阵地:“莹莹没说错,这老师比我长得帅。反正你们很快会见到他了。”
谢婉莹就此补充澄清一句:“我不知道的。”
神仙哥哥没和她说,她猜的。
咳咳。任崇达清两下嗓子让后面这群小跟班的安静。
前头是到了目的地。李主任举手敲了敲办公室的门,喊:“曹主任,你在吗?”
“他在的。李主任。”有人在门里应声,走出来给人开门。
几位同学仰视办公室门口挂的指示牌:急诊科主任办公室。
他们的带教莫非是急诊科主任?赵兆伟张德胜等人诧异到张大眼了。
潘世华一样惊讶到飞起眼皮,记得上回在谢同学那里遇到人的时候,那人没说自己是领导。
几个人回头望谢同学。
谢婉莹心里:哎,真是神仙哥哥了。
几位同学来不及再问她,门打开后出现一名年轻男医生。穿着白大褂,一米七四左右,文质彬彬,没戴眼镜,不胖不瘦显得很干净利落。
“这位是程昱辰医生,是我们医院心外二科的主治医生。”李主任向大家介绍新人物。
程昱辰医生对他们几个草草打量过去,貌似从谁口中听说过他们是谁了,直接给他们让开位置。
李主任一路不耐其烦再给来客们介绍人:“程医生是我们医院里有名的短跑健将,经常百米赛跑拿第一的。我们曹主任也是,四乘一百米接力冠军的最后一棒永远是他。”
曹主任?
进来的人望过去,先没看见人。主要是前面围了一堆小年轻的,可能大部分是首儿本院的医学生,把主角给围到密不透风了。
【2293】不敢说
“曹主任,你很忙啊。”李主任叹道,自己好像带人来的不是时候。
“李主任。”里头一个很亲和的嗓音应道,“没事。我说完话他们走了的。”
这话落地,前面挤在办公室里的人群“哗”散开了,如同被皇帝当场解散的臣子们纷纷撤出面见场所。
室内空了下来的瞬刻,国协人陡然压力上升。只见出去的那群人没人和他们照面打招呼,有明显的疏离感和隐约的敌对感。
赵兆伟和张德胜逗留在门口处,挨着墙根听那些出去的人说什么。
走廊里依稀传来抱怨的声色:
“他们是国协的。”
“对。程老师说了今天会有新人来。”
“居然来了这么多个人,要来跟我们曹老师学习吗?他们凭什么呀?”
“程老师说过不用担心。曹老师是我们国都医学院毕业的,肯定先罩着我们国都的人。”
“他们国协自己没有儿科吗?非得跑来我们国都的教学医院学习?”
“国协有儿科,哪有我们首儿名气大。全国的人全跑来我们首儿学习的。”
“来偷师?”
“程老师说了,不要让曹老师为难。曹老师有教学任务的。”
“我现在只担心的是——他们在这里学了后想怎样?想留我们首儿吗?”
“他们只是实习生。毕业后去哪儿不一定。”
这些人是把他们国协的当竞争对手了。
哧。张德胜和赵兆伟嘴里扯扯牙齿:这些人想多了。他们国协的对儿科不感兴趣的。
儿科麻烦事儿多,谁会喜欢。尤其是他们内科生,太清楚小儿内科没钱的,为临床收益倒数第一的有名科室。
打死不要留儿科。赵兆伟和张德胜心里头想。
“你们——”任崇达不满他们两个在人家地盘上鬼鬼祟祟的小动作,严肃着脸警告下自己的学生:快过来见老师。
不管怎样,能有机会来全国排名第一的儿童专科医院学习,不好好学习想怎样。人家想来学没机会呢。
辅导员批评的是。赵兆伟和张德胜乖乖走回去,站到了前面三位同学旁边。
几位同学和任崇达望见了李主任口中的明星带教老师,心头一炸:是真的明星。
除了谢同学有心理准备以外,其他几位要使劲儿擦擦自己眼球了。
没看错吧?
潘世华最快反应过来,毕竟从刚谢同学漏过嘴的话里先获得了机密。
魏尚泉同学之前和潘同学一块在谢同学那边见过人,一下子记起曹二哥这张俊呆的脸是谁。谁让曹家人均是颜值高到叫人印象深刻的。
眼前,穿起白大褂的曹二哥比起那晚上是整个人仙气飘飘。
“啊——”魏尚泉刚要吐出这句惊叹声。
对面的曹昭抹黑的眸子向他望了下:嗯?
不敢说不敢说,和谢同学潘同学一样。魏尚泉同学立马把出口的“啊”字硬生生拉回肚子里消化掉,心口咚咚跳,太心有余悸。
曹二哥和曹师兄不太一样的。怎么说,曹师兄一脸阳光正气接地气,曹二哥有点儿“太仙”。
【2294】喜欢儿科吗
赵兆伟和张德胜之前是没见过这位老师的,今儿一见,感觉是惊天动地了。
嘛呀,他们终于明白班上两位颜值很高谢同学和潘同学会夸其他人帅,这老师真的是长得太帅了。
这老师的帅远不止五官帅,重要的是气韵。
这股子别具一格吸爆人眼球的气韵好比什么?
是神仙哥哥。谢婉莹在心里头说。曹师兄家里估计全是神仙圈的人了。
谢同学没想错的。任崇达回想起了曾经去老同学曹勇家里做客的场景了,给他美轮美奂宛如与真实世界割裂了的感觉。谢同学不说,大概是曹昭的指示了,可以理解的。
不止曹勇,曹家人均不爱在外面宣传自己家里有谁谁谁。真正有实力的家族全是低调不张扬的。除非对方要成为他们家族里的一员了可以给这人知道。
任崇达真想不到的是,竟然曹家二哥要成为他学生的带教了。
这哪只是明星带教,是神仙带教。或许是曹二哥主动提出来带他的学生,只因为他学生里头有个谢婉莹同学。
想到这儿,作为辅导员难免内心激动一把,任崇达赶紧走上前去握住对方的手表达感谢:“曹老师。曹主任,麻烦你了,辛苦你了。我这帮学生不太好带的。”
对方唯恐是误会了什么。曹昭笑笑摆摆头:没有,不可能的事。
院领导安排的事儿是公事,他曹昭只负责执行。
曹家人在工作上是没啥私情可讲。见状,任崇达灵机一动,回过味来,转头嘱咐几位学生:“你们好好向曹老师学习,机会难得。”
辅导员用心良苦的语气只差喷到他们的脸上去了。
几位同学听懂老师的话,点点头。
辅导员言语里不止是说这位老师的技术实力绝对是杠杠的,辅导员微妙的面部表情向他们传达了:你们小心点这个老师。
在内心里表达过对儿科不满的赵兆伟和张德胜率先浑身绷紧。
“李主任,没关系,把他们交给我们吧。”领导要忙的,曹昭对领导说。
“我知道交给你绝对没问题的。”李主任很信赖他这个下属,扭头对任崇达说,“走吧。曹医生我说过你认得的。他带孩子从来不会出问题的。”
儿科医院的领导是比他这个任崇达更老妈子,快速把他的学生们当成孩子们了。任崇达耸耸肩头,该说该交代的说完了,是该走了。
几位同学目送辅导员离开后心头莫名其妙更紧张了。好比第一天上学的小朋友,慌到有种无措的感觉。
赵兆伟和张德胜两人再转回头时,碰上了曹老师那双如黑色小漩涡深不见底的笑眼:糟了。
“你们不喜欢儿科吗?”
果然,这老师听到了他们的碎语。
“我们很喜欢儿科的,老师。”几位同学争前恐后赶着表白对儿科的喜好之情。赵兆伟和张德胜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喊喜欢儿科。
打死他们都没有这个胆子敢对老师当面说自己不喜欢老师所在的科室。
“喜欢。行,我带你们去你们喜欢的地方逛逛。”曹昭爽快地说道,绕过办公桌要带学徒出去溜达了。
【2295】是魔鬼
赵兆伟和张德胜两人瀑布汗直流三千尺,他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曹老师好比一只腹黑狼。
三个外科生紧跟曹老师出去,两位内科生小跑跟上吊车尾。
你说他像什么?魏尚泉同学向另外两位外科同学使使眼神交流,这是暗地里先评论老师了。
别——谢同学和潘同学可不敢。
赵兆伟和张德胜在背后接魏同学的话头:像魔鬼。
学生最不喜欢的是哪种老师?如同老师最不喜欢不会做人的学生而不是差生,学生最不喜欢的是不会做人的老师而不是这老师带教成绩有多好有多坏。
临床学生不是不喜欢魔鬼老师,相反,对魔鬼老师是既怕又爱到要死。能被称为魔鬼老师如同张大佬,全是顶级专家。
五位同学脑子清晰:这位曹老师是传说中的魔鬼一族了。
说曹老师是魔鬼的赵兆伟他们,目光仰望曹老师的背影。
昨晚上那神奇的一幕再次重现。曹二哥所过之处,如花儿朵朵开,小盆友从哭得泪汪汪的脸蛋儿变成笑颜如花。
太恐怖了~第一次见到曹老师如此表演的几个同学在内心里尖叫,和谢同学昨晚的心声一模一样:学不来啊。
小朋友就医的床位和成人一样,是注重隐私的,床与床之间尽可能用隔离隔开,方便患者接受检查。何况首儿接诊的儿童年龄段和其它医院儿科标准不太一样。这里的儿童就诊年龄可以达到十八岁。
右手拿住听诊器,曹昭的左手轻轻拉开一张急诊床的隔帘。
里头围着病床边站了程医生及几位小年轻,一眼望过去全是白大褂,一时分不清这里头谁是医学生或是执业医生。
程医生双手在戴手套,貌似预备要做什么操作。见到上级带学生进来了,程医生的面色肃了肃。
病床上躺的个十四五岁的初中小女生,口鼻戴着氧气面罩,呼吸显而易见的困难,脸色发白,额头有汗迹。
看到有人进来了,病人的目光落到医生的脸上时双眼猛地发亮,好像点燃起了小蜡烛似的,嘴巴张张若是自言自语,声音里不乏一丝激动的色调:“我好像看见了***。”
这病人这年纪,正好处于充满憧憬和幻想的青春期年龄段。大家可以预计到小女生可能看过言情小说,在家里贴了追星族海报的,口里说着自己做梦看见明星大佬了。
上级常被这個年龄段的孩子当偶像看,程昱辰医生笑而不语。上级的魅力不止长相如同偶像派,是一举一动全像偶像派。
很快的,这小女生两眼和其他孩子望电影屏幕里的明星般入迷了,发着呆。
曹昭走到病床边,并没有对这孩子说任何话做任何表情。他的指腹在孩子胸前熟练地按按叩叩几个解剖标志,墨黑漂亮的眸子对着床边的心电监护仪屏幕,只做自己医生的工作。
就这样都能让孩子看呆?赵兆伟他们几位同学在后面直呼:是魔鬼没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