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董明春笑着道:“大小姐都开口了,我自然是放心让他去学的。”
她知道陈春燕不会坑她,既然陈春燕都这么说了,必然有兜底的办法,即便到时候发展不如他们的预想,陈春燕也不会让她儿子吃不上饭的。
陈春燕拍拍董明春的胳膊,转身吃饭去了。
她就喜欢跟聪明人交流,轻松啊,多余的话不用说,对方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河对岸突然传来喊号子的声音。
董明春差点被吓一跟头,她赶忙跑出去看,就看到两个中年人带着一群小孩在跑步。
她跟上陈春燕,“那群受训的人都过来了?昨天来的?”
陈春燕:“是该过来了,也该开始学习了,下午还能帮着你们做点事儿。”
董明春扑哧笑了,她是看到了课程表的,每天下午固定的劳动课可都是有的。
劳动课完了之后,其他学生可以回家做作业,或者去帮家里做点事,但是陈春燕这边买下来的丫头小子还得跟着他们的“前辈”学习干活。
时间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号子声渐行渐远,过了好一会儿才听不见了。
陈春燕忽然想起个事儿,“他们自个儿做饭,怎么这会儿就开始跑步了,这是吃了早饭还是没吃啊?吃了饭不能马上运动。我看看去,不能让武师父乱来。”
董明春拉住陈春燕,“你先吃饭吧,我去看看就行。”
陈春燕现在到底是不一样了,本来平平常常的问话,可由她来进行,总觉得会多了一丝责问在里面。
人家武师父好歹是祁世子爷的人,董明春觉得,他们还是应该客气点。
陈春燕没再坚持,洗了手,就坐到了饭桌边。
董明春一路小跑着去追那一支晨练的队伍,可过了河,那支队伍却早就跑得不见了人影。
这也太快了吧。
她只好退回来让个小子骑马追上去问问。
虽然新宅这边几乎所有人都跟陈大姑和陈大姑父学了骑马,但她胆子小,她就是为数不多的没学骑马的人中的一个。
剩下的没学骑马的都属于年龄太小的。
小子领命,顺着村道骑马追赶,跑出去好远,他才看到了那一群跑步的人。
他平常就是负责在新宅与县城之间来回传话的,是见过武师父的,立刻便认出了人来。
他朝着前面大喊:“武师父等等我,有事儿找您。”
武师父听到有人叫他们,两人并没有同时停下来,而是一人继续带着孩子们跑,另外一个则迎着传话的小子走过来。
小子跳下马,“师父,你们这么早就开始跑步啦!大小姐让我问您,您吃早饭了吗?吃了早饭不可以马上跑步。小孩子还在长身体,起来太早也不行,得让他们睡饱。”
后面那句话是董明春加的,她揣摩了陈春燕的意思,猜陈春燕大概也不希望大家每天起太早吧,睡不醒影响长身体,还影响学业。
上课全在打呵欠,怎么听得进去嘛。
武师父:“没吃早饭,准备绕着村子跑一圈回去再吃。”
小子:“哟,那可不早了,别耽误了去学堂啊。”
武师父:“耽误不了,出门前,馒头都已经蒸上了。”
小子这才放心了,“那就不耽误您了,我先去回话了。”
小子翻身上马,跑远了。
武师父一脸羡慕,这么个毛头小子都有马骑,而他却没有。
第1007章
小子先去回了董明春话,董明春才转身去饭厅外面等陈春燕。
陈春燕看到董明春等在那里,还以为有什么急事儿,便赶紧放下了碗。
一家人全都看了过来。
陈春燕摆手,“你们继续吃,我有点事情要去处理。”
陈大姑抱怨,“有什么事情不能吃完饭再说吗,这样对身体很不好。”
陈春燕:“没事儿,没事儿,很快的。”
她知道陈大姑就是随便抱怨两句,也就没放在心上。
她招手示意董明春跟着她往前面走一段距离,免得如果有什么糟心事被家人听见。
董明春:“小子回来回话了。”
陈春燕点头,“情况如何,需不需要我出面。”
董明春:“不需要了。武师父说他们没有吃早饭,是先把早饭上锅蒸了,才出门跑步的,并不会起来得太早,还不会影响上课。”
陈春燕:“那就好,你也赶紧吃饭去吧,待会儿大家都要去凑热闹,你也去吧。”
两句话的功夫,她的粥还不至于凉掉,回去继续吃也刚刚好。
吃过饭,饭碗留在桌上,自有人收拾,一家人便高高兴兴地出门了。
陈春燕感觉自个儿的手好得差不多了,便把踏雪牵出来溜溜。
她摸了摸踏雪的背,“小姑娘,你是不是长胖了啊?”
踏雪不满意地打了个响鼻。
哟,体重还是马的禁忌不成,这都不能提了?
她有些好笑,便揉了揉踏雪的脖子,“还不高兴了,明明就长胖了,肉呼呼的。”
踏雪就别开脑袋,不让陈春燕摸了。
陈春燕展臂抱住踏雪,“我不是嫌弃你,你不管长多胖,都是最漂亮的小姑娘。”
踏雪这才没有再反抗陈春燕的靠近。
哟,还真能听懂啊,这马快成精了。
太久没跑动了,陈春燕先牵着踏雪走了一段距离,感觉热身得差不多了,才翻身上了踏雪的背。
踏雪踢踢踏踏地小跑了起来。
它其实也很喜欢跑动,快速地奔跑,只是它是陈春燕的马,别人也不敢骑它,它这几天都憋坏了,一跑起来就撒欢儿了。
陈春燕拍拍踏雪,“小姑娘悠着点儿,姐姐的手还没有养好呢!”
陈大姑一直看着窗外,“今年的收成肯定不错,家里能有一大笔收入了。”
燕儿爹一头雾水,“什么?”
陈大姑赶紧别开头,“你听错了,我什么都没说。”
她一激动,差一点就说漏嘴了。
让燕儿爹娘知道三井村大半都被陈春燕买下来了可还行。
现在还不到他们发飘的时候。
陈大姑以为他们出门得很早了,没想到还有更早到的人。
学堂门口停了一辆马车和好几匹马,也不知道是谁的。
陈春燕一看那马车,脑壳就开始疼了。
谢家这群磨人的小妖精啊,怎么还打发不了了呢!
昨天谢家的人拜访过陈春燕,但陈春燕没见,是以很容易就猜到了谢家头上。
前面的马车确实是谢楠的。
谢楠睡得不舒服,很早就醒了,他一起床就让小厮去烧水、找吃的。
吃的都被锁在陈二婶屋里,小厮们自然是没找到的。
谢楠洗了个澡就出门了,路上遇到村民,打听到了学堂所在地,顺便买了些鸡蛋。
但鸡蛋都是生的,他打了一个到嘴里,腥得很,根本不想再吃第二个,是以现在饿得口水直往外冒。
第1008章
谢楠一早就带人到了三井村,停下车,就带人上山去了,他现在还不知道这一片的山基本上都属于陈春燕了。
一群人琢磨着在山上怎么着都要找到点吃的吧,结果上山后他们都懵了,入眼的全是各种草,全都绿绿的,根本不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他们这群根本不进厨房的人,压根不知道菜生的时候长什么样,脑子里全是各种菜式,但跟地上长的青幽幽的东西全都对不上号。
谢楠:“算了,逮只野鸡或者野兔来吃吧。”
谢与人:“……”
这也得要有才行啊。
一路上来根本没有见到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只偶尔看到草丛闪动一下,他还怕那是蛇蹿过去了呢。
他担心出事儿,真心建议,“时间不早了,感觉燕老板他们应该过来了,我们两顿没吃了,好歹还是亲戚,她应该不会连一顿饭都不给我们吃的。再说了她一个开酒楼的,开门迎八方客,我们花点银子,她总要接待我们吧。”
谢楠觉得谢与人说得很对。
他当即拍板,“赶紧的,快扶我下山。”
下山的路感觉比上山陡一万倍,往下看一眼,都不知道该往哪儿下脚。
优渥的生活让谢楠身体有些发福,他走起路来越发困难些。
谢与人有些绝望,身为老爷最信任的下属,在这种时候就不那么美妙了。
他自己走路就比较困难了,还得扶着谢楠,他都怕自己从山上这么滚下去。
他朝身后喊:“再来两个人搭把手,这路也太难走了。”
其实大家都难,但谢与人都已经出声叫人了,他们也不能说不去,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一个人扶住了谢楠另外一只胳膊,另一个从后面稍稍拉住他们,等他们确定踩实在后才松手。
他们下山期间,陈春燕已经让人把他们的马和车全部挪开了。
踏雪似乎知道有别的马占了它的地方,就一直挺暴躁的。
陈春燕拿出奶片安慰踏雪,“行了,别发脾气了,都牵得远远的了,看不到了啊。”
踏雪吃完了奶片,就被牵进了院子里。
直到这时,它才彻底安静下来。
陈春燕:“你脾气越来越大了啊,以前在草场也不这样啊,谁惯着你了还是咋的?”
陈大姑从身后飘过,“就是你惯的。”
陈春燕:“……”
我不是,我没有,你不要乱说。
她幽怨地看着陈大姑。
陈大姑:“狗仗人势你听说过吗?这些动物都特别会看人的眼色,它觉得比你厉害了,就会欺负你。踏雪看出没人敢把它怎么样,脾气可不就越来越大了么。”
这么解释的话,好像还挺有道理的。
陈春燕摸着踏雪的脸:“我惯你了?好,我以后不惯你了,我看你脾气还敢不敢这么大。”
踏雪希律律地叫,表达自己的不满。
谢与人:“有人在吗?”
陈大姑:“谁?”
谢与人:“我们找燕老板。”
陈大姑看向陈春燕,“找你的。怎么找到这儿来了?”
陈春燕:“刚堵门口的马车就是他们的。我去看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她拴好踏雪的马缰,转身去了门外。
谢楠笑道:“燕老板,又见面了。”
陈春燕:“谢公子,你这是……干什么?”
第1009章
谢楠早上刚换的衣服已经又被弄上了泥点子,鞋子上也糊着厚厚一层泥,连原本的颜色都看不到了。
谢与人抢先一步回答:“我们已经连续两顿没吃饭了,这不是寻思着上山找点吃的么,但山路太难走了,我们没上去。”
这也有点儿太惨了吧。
陈春燕:“你们昨天住村里了?没给你们饭吃?”
谢楠嘴角抽了抽,他现在想起昨天晚上那顿饭,心里都还有阴影。
谢与人:“燕老板,您家还有饭菜吗?我们用钱买成吗?实在是饿得不成了。”
对方惨成这样,陈春燕哪怕再不想跟他们扯上关系,也难免生出恻隐之心。
她回头叫在书院里帮忙的小子,“盛小冬,出来一下。”
家里的丫头小子越来越多,她能够记住名字的却委实不多,能够碰到刚好有认识的在身边这种情况,也委实不容易。
盛小冬吓了一跳,他完全没想到陈春燕竟然记得他的名字,还被忽然点名,差一点就脚绊脚摔一跤了。
他赶紧跑出门,“大小姐,您叫我?”
陈春燕指着谢楠介绍:“这位是望江谢家的谢老爷,他身边的都是他的随从。他们多次上门拜访,咱们都没有好好招待,这一次便由你带着他们去好好洗漱一番,再用餐休息吧。”
盛小冬应了声,“好,大小姐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陈春燕:“别贫嘴了,快去吧。”
谢楠本来是想来参加学堂开课典礼的,但他现在这个样子显然也不适合留在这里了,便从善如流地跟着盛小冬离开了。
他有想象过高墙后面的陈家的模样,但当他真正进入高墙之内,还是被震撼了一番,单是靠近龙桥村这边,高墙就圈了二百多亩土地在内,土地上还有牛羊马在自由吃草。
这个场面简直太壮观了,是真正的大手笔。
他家也有钱,但他也从来没想过要建一堵高墙把自家的地圈在里面啊。
建这么一堵墙得花多少钱啊!
实际上陈春燕是没花多少钱的,如果将她赎人花的钱抛开,她花的钱就更少了。
石料厂距离龙桥村本来就近,再加上是村民空闲时自主跑去搬运石头,一车石头也值不了几个钱,是以这个围墙建起来也容易。
但如果谢楠要在望江建这么一堵围墙就费劲了,从外地运石料还是很贵的,成本一下子就嗖地上去了。
马车顺着铺好的青石板路往上行驶,最终停在了陈家新宅的门口。
从这道围墙往里还得走很长的距离才能到正院,陈家的院子还在修,暂时没有修建完毕,盛小冬不准备让谢家的人看到施工的地方,就带着人绕了一圈,直接去了西院。
小子们平常都住在西院,跟傻大哥傻二哥他们一个院子。
盛小冬请谢楠先坐了,“我马上安排人去烧水,您请先休息一会儿。”
谢楠打量起这间屋子,屋子里没有盘炕,用的是床,但他已经注意到了,这个屋子留着烧地龙的地方。
一般人家根本不敢这么干,因为太费柴碳了,烧一个冬天,地主家的傻儿子都不敢这么干。
但陈春燕就敢,足见她的底气了。
这怕是谢楠对陈春燕最大的误会了。
陈春燕不是觉得有钱才这么干的,她只是觉得床比炕好看,她上辈子毕竟是南方人,更能接受床一些。
至于钱,慢慢赚就好了。
第1010章
谢楠第一次用陈家的新式盥洗室,就喜欢上了,这多方便啊,他也想把自家的改成这种。
吃饭的时候,他就拉着盛小冬问:“你家盥洗室这些东西是在哪儿订做的?”
盛小冬:“就在酒楼后巷过去一点,有一个木工房,那里就能订做,还有专业的人员帮忙安装,不过安装是要收费的。”
谢楠:“这样弄全套大概需要多少钱?”
盛小冬就耐心地介绍起来,自家的生意嘛,自己得关照着。
这边生意谈得火热,学堂那边的气氛也火热了起来,学生们陆陆续续到了学堂门口。
陈春燕指挥孩子们排好队,“男女分开,先站到这边来。”
第一批从武师父那里“毕业”的丫头小子也到了。
陈春燕就让新学生们跟丫头小子们站到一起。
丫头小子们都有些紧张,毕竟他们的东家就站在他们前面。
而村里的孩子们更多的是兴奋。
要说从前看着别的孩子去学堂念书他们不羡慕,那肯定是假的。
孩子嘛,肯定是别人干什么,他们就想干什么的,如果干不了,肯定会特别羡慕,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看着那些孩子都是眼巴巴的。
他们现在终于能跟那些孩子一样,可以进入学堂读书了,想想就开心啊。
陈春燕朝董明春点点头。
董明春便让周文严去摆鞭炮,“当心些啊,摆得离人远些,别炸着人了,知道不。”
周文严一手抱着一挂鞭炮,“放心吧春姑姑,我什么时候犯过错啊!”
他朝远处跑,感觉差不多了,就将鞭炮牵成线,端端正正地摆在地上,一路朝着学堂延伸。
陈春燕:“大家都把耳朵捂好了啊。”
周文严让两个小子点着香跑到了远处。
陈春燕朝那边点了点头,两个小子就把鞭炮点燃了。
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动静超级大,感觉地面都在抖动。
鞭炮响完了,董明春率先鼓掌,紧接着便响起了非常热烈的掌声。
从这一刻开始,学堂就正式开学了。
陈春燕站在两个学堂中间,指着左边地说:“男孩进这边。”又指着另外一个学堂说,“女孩进这边。”
两个学堂中间的门洞暂时是封上的,她希望有一天,这个门洞能打通,让两个学堂能真正融合在一起。
陈春燕进了女学,而赵夫人进了男学。
赵夫人之前说赵先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陈春燕让赵夫人转告赵先生,让他把认识到的错误写下来。
那一片骈四俪六的文章,陈春燕看了,文章写得非常好,认识到的错误却非常浅显,陈春燕就暂时停了赵先生手上的事情,等他什么时候真正想通了,再重新启用不迟。
如此一来,就没人教男学的。
赵夫人的年纪毕竟大些,由她来教半大的男孩子也不会传出什么难听的话。
陈春燕就让赵夫人先顶上了,而她自己则先顶了女学先生的工作,等赵小姐恢复了,或者董明春把手里的事情安排出去了,就可以来接她的班了。
陈春燕站上了讲台,“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陈春燕,以后你们大家可以称呼我为陈先生。”她把沙漏倒转过来,开始计时,“我们先别忙着上课,都自我介绍一下吧,叫什么名字,擅长做什么事情。”
第1011章
女孩子们都不大放得开,让她们站起来说话,她们都还是挺腼腆的。
陈春燕:“现在我们班需要一个班长帮我管理班级,一个学习委员督促大家学习,有没有自愿担任这两个职务的人呢?”
教室里一片安静。
陈春燕:“……”
好尴尬啊,最怕空气突然安静了。
在她的印象中,班委什么的,都有人抢着当的,现在是什么情况啊,没一个人愿意?
陈春燕:“不要害羞,也不要害怕做得不好。做得不好,那就多听大家的意见,弥补了不足,以后做得越来越好就行了。
“家里有弟弟妹妹的举手,对嘛,这么多人都有弟弟妹妹,你们肯定也帮爹娘带过弟弟妹妹,对不对?
“你们就把同学当成自己的妹妹们就行了,有自信能管好这么多妹妹的姑娘请勇敢举手。”
一个姑娘看了看大家,缓缓举起了手。
陈春燕记得这个小姑娘的名字,叫赖大丫。
她抚掌道:“非常好。来,你站到我身边来。今后你就是班长了,你得帮我记录谁迟到了,谁早退了,谁打扫卫生不认真了……这些杂事儿都归你管,你能做好吗?”
赖大丫点点头,“我能。”
陈春燕:“好,你从今天起就是我们班的班长了。大家鼓掌。以后所有人都要配合班长,不可以捣乱哦。”她拍拍赖大丫的肩膀,示意她回去坐好,“我们还差一位学习委员,有谁愿意当吗?”
有了第一个小姑娘打头,陈春燕再问,立刻便有两个小姑娘举起了手。
陈春燕朝她们招手,“你们来说说,如果你们当了学习委员,你们要如何帮助同学们学好知识。”
两个小姑娘一头雾水,迷茫地看着讲台下的同学们。
她们也是第一次站在比所有人都高的地方,还有点不习惯。
陈春燕继续引导她们,“没关系,你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怕说错。”
一个小姑娘说:“我会努力学习,如果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我可以告诉大家。”
陈春燕:“非常好。”
另一个小姑娘说:“我可以监督大家,先生不在的时候,也要好好学习。”
陈春燕:“都说得非常好,那么大家觉得谁更适合当学习委员呢?觉得她更适合的举左手,觉得她更适合的举右手。”
她记名字确实不行,都没记住别人的名字,只能这样模糊地讲了。
有举左手的人,当然也有举右手的人,只不过举左手的人更多些,看来所有人都很讨厌被人监督的感觉。
陈春燕:“举左手的同学明显更多,那么就恭喜……”
气氛已经火热了起来,她的话还没有说完,下面就已经有小姑娘喊出了名字。
“李琳琳。”
陈春燕认真把这个名字念了三遍,避免转头又忘记了人家的名字。
她记人名地名这些真心不太行。
陈春燕:“以后李琳琳就是我们的学习委员了,各位同学要在她的帮助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
所有女孩子齐齐应声,“好。”
陈春燕弯腰从讲桌下面抱出了一摞书,“来,班长把书全都发下去,每人一本,要好好保管,没有多的,不要弄丢了。”
第1012章
书全部是手抄本,都是请城里的抄书人抄的,薄薄一本,也不便宜。
等以后这些孩子学会写字了,书就让他们自个儿抄了。
小姑娘们都珍惜地摸了摸书,这还是她们第一次摸书呢!
陈春燕:“今天我们来上第一课……”
女学的气氛轻松愉快,但与陈春燕的画风截然不同的是男学。
赵夫人基本上没什么废话,拿着书咔咔就开始讲了,她手里还拿着戒尺,哪个小子没坐端正,啪一下戒尺就招呼过去了。
两边的课程表是一样的,前两节课都是国文课,课本也是一样的。
陈春燕提前教了赵夫人拼音。
赵夫人觉得很有用,学得非常认真,她听陈春燕抱怨说,如果有一本字典之类的东西就好了。
她问过陈春燕后,才知道字典是什么东西,她也觉得这样的东西很有用,自那之后,她只要一有空闲,便会坐下来编字典,就按照陈春燕说的方式编,最前面是拼音检字和部首检字,后面才是汉字、字音和词组释义。
这段时间赵先生没什么事儿可做,就在帮她做这件事儿,编写字典需要翻阅大量资料,这个有陈春燕提供,但他们的速度还是快不起来,一天能编十个字就差不多了。
最常用的汉字其实有二千五百个,次常用的汉字有一千个,一天编十个,一年也就编完了,以后每年再增补就行。
但这对于学习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陈春燕非常支持,他们要买什么书,只管去买,她这边经费全部都批。
赵夫人读一句,眼神犀利地一瞟,看到个玩手的,戒尺啪的就招呼过去了。
小子瞬间就坐正了。
第一次坐进课堂的孩子都特别容易走神,并不是他们不爱学习,实在是因为平常都野惯了。
所以说为什么读小学之前要先读幼儿园,都是有理由的,在幼儿园学好了规矩,至少学会不要胡乱走动,读小学后才不会落下功课,也不会拖累别的小朋友。
赵夫人竟然在上课中找到了一丝满足感,她感觉过教书育人的日子也不错。
一堂课四十五分钟是卡得刚刚好的,墙上的沙漏是订做的,滴漏一边滴水,另一边沙漏就一直在跑沙,滴漏刚好跑到四十五分钟时,沙漏就封口,这就保证沙漏里的沙子刚好可以跑四十五分钟。
这样的沙漏一共有三个,教室里各一个,另外就是门卫室有一个,门卫室还有一个十分钟的沙漏,到时间负责守门的人就会摇铃。
第一堂课转眼就下了。
小姑娘们都很愉快,特别是陈春燕告诉她们女学准备毽子皮筋等东西给她们玩儿时,欢呼声几乎掀翻了屋顶。
陈春燕:“要上厕所的先去上厕所,上课后是不允许上厕所的啊,到时候尿裤子了,你们可别哭。”
小姑娘们一哄而散,手拉手跑去上厕所了。
另一边可就惨了,男孩子们觉得上完一堂课跟熬完了一百年似的,下课铃一响,一个个的全部趴在了桌子上。
赵夫人特别高冷,一下课就直接端着自己的杯子去办公室倒热水喝去了。
盛小冬嘶嘶地倒抽凉气,“我以前没觉得赵夫人这么严肃呢!她这个样子感觉好可怕啊。”
赵夫人:“……我听见了啊!”
第1013章
盛小冬:“……”他僵硬地转头,僵硬地冲赵夫人笑,“您不是去倒水喝了么?”
赵夫人没真的跟盛小冬计较,但嘴里还是打趣道:“倒完水不允许我随便走走?”
盛小冬想死的心都有了,“您走,您走。”他让开道,“您慢慢溜达,我去隔壁看看需不需要帮忙。”
根本不等赵夫人有任何反应,盛小冬直接就溜了。
赵夫人看了一眼周文严。
周文严捂着嘴巴跟着跑走了。
赵夫人浅笑着摇了摇头。
盛小冬和周文严刚走到女学门口就看到两个熟人等在门边。
盛小冬:“咦,你们怎么来了?汇报工作?不对呀,我记得该签的单据,东家都签过了啊。”
站在女学门口的是一男一女两个十二岁的半大孩子,他们两个一直跟着张汝城学习,顺便打打下手。
张汝城很满意他们俩在数术上的天赋,有意把他们当入室弟子培养。
陈春燕签单据的时候,跟张汝城提了要给学堂找数术老师的想法。
张汝城很想支持,但他事情确实多,酒楼又还没有培养出其他的能独当一面的账房先生来,他实在是走不开,后来便跟陈春燕推荐了这两个孩子。
这两个孩子一个叫李萍,一个叫阳新,都是盛小冬和周文严见过的。
有时候张汝城有什么消息需要传给陈春燕,都是让李萍或者阳新把消息递到盛小冬或者周文严手里。
李萍站得笔直,“我是来当先生的。”
盛小冬:“喝!你口气不小。”
李萍虎着一张脸,“我师父说我可以,我就可以。”
盛小冬打趣,“您还真不客气。”
李萍:“学得好,有底气,就应该当仁不让。”
哦哟,小姑娘口气不小啊。
盛小冬讪讪地摸了摸鼻子。
从某种程度上讲,酒楼已经受到了陈春燕的影响,女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看低自己,她们开始相信,只要她们肯努力,就能在酒楼得到应有的待遇。
而李萍的感受就更深了,同期学数术的其实不止她和阳新两个人,但最后师父却只留下了她和阳新,而不是留下了比她成绩差一点的男生。
是以她现在底气足得很。
谁也不敢说看不起她的话,看不起她,就等于变相说燕老板牝鸡司晨。
周文严见气氛不好,忙道:“已经下课了,都进去等吧,也不会打扰到先生上课了。”
盛小冬嘿嘿一笑,“阳新你跟我来,你肯定是教男孩子的先生。”他长臂一展,勾住了阳新的脖子,“我真是羡慕你啊,能够做先生,多体面啊。”
阳新摇头,“我还是喜欢跟在师父身边,等有别的数术先生人选了,我还回去。”
盛小冬:“嗐,你小子没追求。”
阳新:“不让账目出错,就是我最大的追求。东家说过,做账房先生的,只要不出错,就是最大的功劳了。”
盛小冬立刻意识到,一段时间不见,与他同期进入酒楼的小伙伴已经慢慢地变得不同了,这种不同不是只外貌上的,而是指思想上的。
他每天待在新宅这边,虽然也会跟着春姑姑学很多东西,但是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他歪着脑袋想,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
阳新:“怎么了?”
盛小冬:“没什么,快去吧,那就是先生的休息室。”
第1014章
李萍进了学堂,怀着近乎朝圣的心情走近了休息室,陈春燕正坐在里面喝茶。
李萍:“燕老板好。”
陈春燕招招手,示意李萍坐下,“准备得怎么样了?紧张不紧张?”
李萍:“书我都看过了,还跟师父讨教过,应该没什么问题。紧张啊……这个倒是没有觉得,都是跟我差不多大的人,我也没必要怕他们。”
陈春燕笑着点头,“这么想就对了。”
她想起她当年第一次站上台汇报工作时,那股怂劲儿啊,心都快跳出嗓子眼儿了,而且脑子一片空白,连自个儿说了什么,自个儿都想不起来了。
她指着角落里的柜子,“里面有杯子,要喝水就自己动手倒啊,这边可没人伺候了。”
李萍脸一红,“我哪用别人伺候,都是自己。”
陈春燕笑笑没说话。
办公区其实是有值班的小丫头的,三不五时地巡逻一下,看看谁杯子里没有水了,谁那儿点心没了,就给添上。
这都是看张汝城和杨彬他们太忙的份上,陈春燕特地关照的。
她也是怕李萍在张汝城身边呆惯了,享受到了那么高的待遇,忽然没人伺候了,反而不习惯了。
李萍偷偷瞄了眼陈春燕,陈春燕却已经在看书了,她便走到角落里,拿出个茶杯来。
茶杯也是订做的,不是现在常用的盖碗茶茶杯,而是陈春燕上辈子常见的“老干部式”的茶杯,一个杯子就能装不老少水。
柜子里有绿茶、红茶、花茶和果茶。
李萍纠结了一会儿,拿了绿茶,她闻到陈春燕泡的好像就是绿茶。
陈春燕把茶几上的点心往前推了推,“这是新鲜的,早晨刚做的,酒楼还没有上的新品点心,你可以尝尝。”
李萍紧张兮兮地坐在了陈春燕对面,拿了一块点心尝了口,是连蓉馅儿的,细腻可口,就是有点儿噎人。
她拿起杯子,刚准备喝一口,就发现她杯子里面没有水。
李萍:“……”
如果换成是别人,陈春燕肯定都起身离开了,好让对方自在点,但李萍不一样,她之后每天都会来上课,总不能一直让陈春燕避开吧,那她也太惨了点。
陈春燕觉得李萍需要脱敏治疗。
她稳稳地坐在沙发上,当作不知道李萍飘过来的目光。
李萍额头冒汗,垂着脑袋跑过去倒了水,埋头就喝,开水进入嘴里,她吐也不是,吞下去也不是,只能一直哈气。
陈春燕看不下去了,指着垃圾桶,“吐了吧。”
李萍抹了把脸,“咽下去了。”
陈春燕听着都觉得疼,“以后喝水还是要晾凉点再喝,这样对口腔不好。”
李萍没听过那个词儿,但大概意思懂了,大概就是对嘴巴不好吧。
可不就是不好么,她都能感觉到自己的上颚被汤皱了,还有点脱皮。
李萍:“下次我一定注意。”
正好上课铃响了,陈春燕起身上课去了。
李萍赶紧背过身,面朝窗户,呼呼吐气,还朝嘴巴里面扇风。
她回忆了一下自个儿先前的表现,现在十分想钻进地洞里去。
她的表现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
她实在坐不住了,就在办公室里面绕圈圈,也没觉得绕了多久,叮铃铃的铃声又响了。
完了,燕老板又要来了。
第1015章
陈春燕夹着课本就进来了,“下一堂是你的课,准备好了吗?”
李萍连连点头。
陈春燕:“我们班有两个帮助我们管理同学的人,一个叫赖大丫,一个叫李琳琳,如果你有什么事儿,叫一声,她们就会帮忙。”
李萍紧张得都快要窒息了,除了点头点头,她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陈春燕:“那你先去准备吧。”
李萍如蒙大赦,拿着课本就走了。
她的课本上全是她做的笔记,比陈春燕统一让人抄写的课本内容多了太多了。
陈春燕去洗了手,拿了块点心吃。
她挺喜欢吃莲蓉馅儿的点心的,其次才是豆沙馅儿。
她慢条斯理吃了两块点心,铃声就响了。
李萍一直站在操场上,学生们来来回回的,看到她都觉得奇怪,明明与大家一样大,也都在学堂里,她却一直没有上课,难免就会引来一些目光。
这些人看她,她到不觉得有什么,看就看呗,只要不让燕老板看,谁看都好。
好不容易熬到了上课,她狂奔进教室,“谁是赖大丫?”
赖大丫站起身。
李萍:“来把数学课本发了。”
赖大丫便走到讲桌边抱起一摞课本,逐本放到同学们的书桌上。
李萍就没有什么废话了,直入正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十个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你们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但有人会写吗?”
有一个坐在最后排的小姑娘举起了手。
李萍:“好,你来写给大家看看。”
小姑娘就走上前,回忆了好一阵儿,才写下壹……
李萍耐心等着,等小姑娘写完了,她才上前纠正写错了的字。
她接过笔,说:“对,这是国文的数字,但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另外一种数字,是在记账中能够实际运用上的数字……”
她讲着讲着课就发现同学们的视线开始往窗口飘。
她顺着大家的视线看过去,就看到了……燕老板。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说什么?
昨天已经预讲过很多遍的李萍,在这一刻照样卡壳了。
陈春燕不是实行班主任的职责,过来逮同学的小动作的,她只是来看看李萍讲课到底行不行的。
乍一听,李萍说话的语气口吻非常熟悉,再细一品,那不是她给李萍他们上课时的模样么!
好吧,她也不能批评这样上课不好,毕竟她自个儿就是这么上的。
教室里没有了声音,陈春燕知道李萍又紧张了,她抬手示意李萍继续,自个儿转身走了。
教学质量如何,现在暂时是看不出来的,还得等期中考试考过之后才知道。
最后一堂课是书法课,就是先生带着大家练字,这个没什么需要把控的。
陈春燕决定去看一眼食堂就回家。
学堂让学生们自行带饭,但还是会提供一个供大家热饭热菜的地方。
厨房由请来的婆子照看着,保证要热水的时候能喝上热水,保证孩子们要热饭菜时,马上就能热上。
陈春燕看到厨房里准备了最大号的蒸笼,这种蒸笼怕是一次性就能蒸好所有学生的饭。
厨房里热水也不少,没什么好挑拣的地方。
陈春燕:“其他的都很好,就是要注意用火安全。晚上离开之前,记得一定要用水把炭火浇灭了。”
第1016章
陈春燕溜溜达达着回了家。
家里一群女人还对今天早上简陋到无以复加的开学典礼津津乐道。
就冲大家这股劲头,陈春燕觉得以后的开学典礼再加个文艺汇演啥的,应该算是众望所归。
董明春:“大小姐,许大夫送来一封请柬,我已经放在你的书桌上了。”
陈春燕一愣,过了一会儿才回忆起来,她师父是跟她提过一件事儿,那是去外地参加医术交流,她忙起来就忘了。
如今请柬都送来了,正好她也忙得告一段落了,那肯定得跟着师父出去长长见识了。
有些时候别人的治疗思路也很重要,对自己治病也会有启发,所以学医的人才要反复读《千金方》《伤寒杂病论》之类的书籍。
陈春燕:“哦,我知道了,我去看看。”
请柬就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与请柬一同送来的,还有许京墨蜂疗的案例,且全都是整理好的。
她看了眼请柬就收进匣子里了。
举办交流会的地点是在华城,举办时间是在三天后,这个记好就行。
不过她估计明天就得出发,路上耽搁一下,过去不是还得休整嘛,明天出发刚刚好。
她朝门外喊:“来个人。”
一个小丫头就颠颠地跑了进来,“你传话给春姐,让她派个人去城里问问,我师父他们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小丫头:“好的,大小姐。”
陈春燕想了想,便回房收拾东西去了,不管是不是明天出发,她都得收拾东西呀。
换洗衣服肯定得带上,她打开衣柜,花花绿绿的就算了,她看许大夫的穿着,琢磨着素淡些的衣服会比较讨喜,便拿了三套那样的衣服放进提盒里。
她顺手又拿了些首饰、香膏放进提盒里,盯着提盒看了会儿,她一拍脑袋,有一样东西必须得带,那就是纸巾。
这也是她订做的东西,说是纸巾其实硬得很,用之前必须得揉,但是也比以前好很多了。
现在绝大多数人家用的都是那种削得很薄的竹片,想想都觉得可怕。
她默默又往提盒里面多抓了几叠纸巾。
还有就是钱了,穷家富路嘛,她得多待点儿,钱还是分散放在各个地方。
感觉收拾得差不多了,她才回到书房去看许京墨整理好的案例。
时间一晃而过,她感觉她没看多少内容,就到了午饭时间了。
董明春迎着陈春燕走了过来,“大小姐,许大夫那边回话了,说是明天一大早出发。你看你今天是住家里,还是住城里,住城里的话可以多睡一会儿。”
陈春燕:“行,那我就住城里吧。下午你帮我去学堂看看情况。”
董明春:“好,我会去看的。”
陈春燕看了董明春一眼。
董明春被看得莫名其妙,也低头看看自己,“怎么了?”
陈春燕嘶了一声,“我一天天的安排你做这么多事情,我是不是应该给你加工钱啊?”
董明春就笑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不过如果你愿意给我加工钱,我会很高兴的。”
陈春燕:“那就加,这个家都是你在管,也是辛苦你了,你觉得加多少合适,你报给我,我来批。”
她也不知道该加多少合适。
第一次在古代当老板,一切都很生疏,还得靠自己摸索。
她就怕工资加得太猛了,以后加无可加,人家就要离职了。
第1017章
加不加工资,工资加多少都是个难题。
陈春燕毫不手软地把这个难题丢给了董明春。
董明春:“……”
她整个人都不好了,还好她不是心理阴暗的人,要是心理稍微阴暗点的,指不定要琢磨这次的加工钱是不是个考验了。
她提出的加的工钱多了,会不会被燕老板惦记上,今后在工作中找她茬,如果提的钱少了,燕老板会不会觉得她虚伪。
才刚刚琢磨了一会儿,她的脑壳就开始痛了。
她笑着说:“其实不加也可以。”
陈春燕:“说了要加就一定要加,这也是对你工作的肯定。家里被管理得井井有条的,牛羊也长得非常好,丫头小子们的规矩也学得差不多了,你是有功劳的,那就得赏,是不是?不可以推辞了。”
董明春:“……”
她揉着太阳穴回了房间,看着承尘发呆。
如果是在城里就好了,在城里她还能问问别人是什么情况,别人第一次工钱加多少,她就提多少也就完事儿了。
诶?
燕老板也没说马上给她批示,那就完全可以等燕老板回来再说嘛。
董明春已经决定了,她待会儿就找盛小冬去,让这个机灵小子帮她打听这件事儿。
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
陈春燕是不知道,她要是知道肯定会夸董明春一句聪明。
她以前有个数学老师就是这样的,讲卷子的时候,每回老师遇到什么题,她卡壳了,不会做了,就问:“有没有同学愿意起来讲讲思路。”
这就把问题抛出去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套路,但一个班总有积极的同学,还是有人举手回答的。
可有时候那位同学特别尴尬,刚刚起来说了几个字儿,数学老师的思路就找回来了。
数学老师一边压手示意同学坐下,一边说:“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好,我们继续来看这道题。”
那位同学就超级无辜,转过身来对全班同学用口型说:我说什么了?我还什么都没说呢!
套路深着呢,董明春见识的还只是冰山一角。
陈春燕先去了正院看燕儿娘。
燕儿娘现在都不出门了,主要怕摔跤,她平时都在屋子里面来回溜达,想看风景就开着窗户,嫌吵了就关上窗户。
头三个月嘛,小心点也是应该的。
陈春燕:“阿娘您觉得这两天可还好?”
燕儿娘:“别的还好,就是吐得厉害。”
陈春燕:“想吃酸的吗?让厨房的人给您做点儿?”
燕儿娘:“不想吃,就是想吃水果。”
陈春燕:“这个好办,酒楼有海运过来的水果,我待会儿让人给您送点过来。”
燕儿娘特别高兴,“那就太好了。”
陈春燕:“秋儿很久没回来过了,您现在又有了身孕,要不要让她回来看看您?”
燕儿娘:“别,别,别,酒楼的生意要紧,别耽误事儿。我们这么大一家子都还靠着酒楼养着呢!”
抠成这样了可还行。
陈春燕:“您不管别的,就说您想不想她就行了,您要是想她,我就把她叫回来陪您一天。”
燕儿娘想了想,终于还是点了点头,“不用一天,就回来半天就行。”
陈春燕:“……没事儿,反正都回来了,呆一天又能怎么样?好,我决定了,就这样,您别老想着钱啊钱的。”
第1018章
燕儿娘被陈春燕说得笑了起来,她知道陈春燕这是心疼她了。
燕儿娘摸着肚子:“不管这一次生个弟弟还是妹妹,阿娘心里永远都有你们姐妹俩。”
陈春燕笑着点头,“知道您心里有我们。您好像也很久没见过姥姥姥爷了吧?要不要把姥姥姥爷也接过来住几天?”
燕儿娘眼睛一亮,“行吗?”
陈春燕:“有什么不行的,现在我们自个儿当家作主了,您想请谁就请谁,要说谁可以反对,那就只有爹了,您说他会反对吗?”
燕儿娘虎着脸道:“那肯定不能。”
陈春燕:“我下午有事儿外出,会出去三到四天,没人陪您说话,我就把姥姥接来陪您成吗?”
其实她就算每天都在家里,也很少有时间陪燕儿娘说话的,也就是午休时和吃完晚饭后,加起来顶多半个时辰。
但就算是这样,燕儿娘都很开心了,她好像自打怀孕,就很怕一个人呆着,有个人在她身边说话,不管说什么,她因为孕吐而难受的感觉都减轻了不少。
燕儿娘终于点了点头,“那行,那就把你姥姥接来。她当年做主把我嫁过来,我也是明白的,她有很多苦衷,家里实在是养不起那么多女儿了。我埋怨过她,但现在我已经不怨她了……”
她说着眼眶都红了。
陈春燕知道这种感受,以前燕儿爹娘都是特别不爱说话的两个人,有什么话都憋在心里,燕儿娘或许很早就不怨怪父母了,但可能因为不会交流,每年回娘家一趟,大家也都是客客气气的,却透着疏离。
陈春燕:“现在地里也不怎么忙了,姥姥来就请她多住段时间吧,有什么想吃的尽管让人去做,不要节约钱。想准备什么礼物,都让春姐他们去办。”
燕儿娘连连点头,“别的不说,你的表哥表嫂侄儿侄女……这些人的礼物一定要准备好,别让人家觉得咱们有钱了,就连亲戚都不认了。”
陈春燕很是赞同,“是这个道理。”她扶着燕儿娘坐下,“也别一直站着了,走一走还是得休息一下。”
燕儿娘:“我孩子都生了多少个了,你这些不比你懂?”
陈春燕笑着说:“恐怕还真没我懂,我可是大夫啊。”
燕儿娘眨眨眼,琢磨着陈春燕说的话还挺有道理的,谁能比得过大夫懂这些事儿啊,她还是要好好听燕儿的话才行。
陈春燕又坐了一会儿才离开了正院。
以如今的医疗条件,其实她对生孩子这种事情还挺害怕的。
她听人说过,稳婆是全凭经验接生,所以有的稳婆根本一点妇产科知识都不懂,胡干蛮干,有的稳婆见难产生不下来,甚至伸手进去拽,非常可怕。
当然了,陈春燕也不是很懂接生,许大夫也不是很懂,毕竟都没有接生过,但有些止血催生的方子,他们都学过,关键时刻还是能派上用场的。
她去找到了董明春,“春姐,你说咱们自个儿培养一批稳婆出来怎么样?”
董明春:“为了太太啊?”
陈春燕:“也不是,其实现在的女子生孩子实在是太危险了,我想降低这种风险。”
董明春笑着说:“您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只是我感觉稳婆的话还是找年龄大一点的人来更好些。”
第1019章
陈春燕招手叫来小丫头,“把我和春姐的饭菜送到我书房去。”她揽着董明春,“我们边吃边聊。”
她们两人到书房里临窗的太师椅上坐下,小丫头们就把饭菜摆在椅子旁边的高几上。
高几比较小,小丫头们都很有眼色,摆的菜全是陈春燕爱吃的。
陈春燕端着碗问:“你为什么觉得年龄大的人更合适呢?”
董明春:“年龄大一些的人生过孩子,就有经验了,这样再跟她们讲,她们就更容易理解一些。”
陈春燕:“这个倒是未必。”她见董明春露出疑惑的神情,便道,“就比如说你,我现在问你,你是知道怎么把孩子生下来的吗?你肯定只能回答我用力,对不对?”
董明春一愣,仔细回忆了一下,好像确实只能说出配合着疼痛的感觉用力,其余的还真是什么都不知道。
陈春燕夹了一筷子菜塞进嘴里,“你看,你是这样,别人的情况或许也差不多。那既然都是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从年轻的人里面选呢?”
董明春:“年轻人经历得少,胆子就小啊。小姑娘怕黑,怕血,有时候还怕陌生人。”
“你吃,边吃边说。”陈春燕把菜往董明春那边推了点,“但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比如说我们的学堂,你让那些没有读过书的,几岁的小孩子去读,他们愿意,但你让那些十六七岁,甚至二十几岁的人去读,他们哪怕知道这对他们的生计有帮助,他们也不会愿意去的。”
董明春吃着饭,心里还是琢磨着这件事儿。
过了好半天,她才说:“年龄太小的人,她们自己都还是个孩子,怎么能去帮别人接生孩子呢?”
陈春燕:“所以问题的关键来了,我们到底找多大的人来培养合适?我所倾向的年轻一点的人并不是指学堂里读书的那么大的孩子,而是十五六岁大的姑娘。她们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她们学起东西来应该也比较快。”
董明春犹豫着道:“十五六岁的姑娘正是准备嫁人的年纪,谁会来做这种事情啊?有件事儿你可能不知道,愿意来做稳婆的人,年龄基本上都是三十五往上了,绝大多数都是四五十岁的人。毕竟大家都觉得……血不太干净,一般的人怕会被嫌弃,都不会做这事儿的。”
哎……这还真是个问题。
陈春燕:“其实十五六岁嫁人本来就是错的,身子骨都没有长开,难产的几率比身子骨长开了的女人更大。”
董明春笑着摇头,“这事儿我们谁都没办法,官家规定了,十八岁没有特殊情况,又没有嫁人的女子,就得交税了,二十岁还没有订婚的女子,就会被强行婚配。你也知道特殊情况指的是什么,那是要守孝。我们一般人谁都拖不到那个年纪的。”
这事儿陈春燕当然知道,正如董明春所说,这事儿谁都改变不了。
陈春燕:“别人嫁人不嫁人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考虑,就说找这样一群人来学习如何帮助产妇生产,能不能行?”
董明春:“能行倒是能行,就是费钱。”
陈春燕知道董明春的意思了。
第1020章
董明春潜台词就是说,哪怕打出了五味居的招牌,也没有十五六岁的姑娘愿意来当稳婆,最后肯定也只能去牙行买。
十五六岁不管做什么都行了,价格跟小丫头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董明春才说费钱。
陈春燕:“如果只有这种办法,那就这么办吧。”
她吃完了碗里最后一口饭,放了筷子,“你慢慢吃,不用着急。”
主人家都吃完了,董明春自然不可能再慢慢吃了,她三两口刨了饭,就用托盘把碗盘收走了。
陈春燕转身去了隔壁,从柜子里拿出一包药,她提着就去了赵小姐的房间。
许京墨提醒过她,赵小姐的情况已经不能再拖了,不然很有可能会有危险,她又得离开几天,这就拖延了时间。
她就琢磨着去看看赵小姐的状况怎么样,如果精神还好的话,就把药交给赵小姐自行处置。
不要孩子,那就把药喝掉,如果要,就好好养着。
屋里,赵小姐正对着镜子发呆,只是她的视线并没有落在镜子上,而是一直看着妆台上的发钗。
陈春燕:“吃午饭了吗?”
赵小姐一惊,猛然回神,还有点没反应过来现在在哪里。
陈春燕没再继续靠近,她一直背着手,观察着赵小姐,“好些了吗?”
这几天,她没再听见赵小姐大喊大叫,但她也并不是很确定赵小姐的脑子是不是清醒了。
大脑本来就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
赵小姐愣愣的,过了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
陈春燕松了口气,“能听懂我说的话?”
赵小姐再次点头。
陈春燕笑了起来,看来赵小姐的病情真的有所好转,至少稳定了下来。
她把手里的药放在了状态上,“不管你爹你娘怎么想,这件事情最好由你自己来拿主意,因为今后的路得你自己去走,旁人很难帮到你什么。我希望你能考虑清楚,想明白之后,就把决定告诉大花姐,她会帮你的。”
她转头朝牛大花点了点头。
牛大花走过来揽住了赵小姐的肩膀,“学堂已经开课了,你也要赶快打起精神来,那边还缺一位女先生呢。”
赵小姐点点头,抓过药塞到牛大花手里。
她没说话,但她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她不要这个孩子。
她既然不想要,那么陈春燕他们就会选择尊重她。
陈春燕算是发现了,只要赵小姐的情绪不激动,精神就是正常的,只是一旦受到刺激,她的脑子就不清醒了,而且一犯病会犯多长时间,谁也说不清楚。
陈春燕:“大花姐,那就拜托你去熬药了,我就等在这里。”
赵小姐揪着帕子,显得有些害怕。
陈春燕弯腰对她说:“别怕,药是很好的药,是很优秀的大夫配制的,你吃了只稍稍痛一痛,你不想要的东西就没有了。”
赵小姐点点头,等待药汤的到来。
不过半个时辰,牛大花就把药端来了,浓浓的一碗。
陈春燕:“你喝了药就去床上躺着。”
赵小姐根本没犹豫,一口干了药,走过去躺在了床上。
陈春燕没有离开,就站在原地,等待赵小姐药效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