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农TXT下载大农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农全文阅读

作者:又尽     大农txt下载     大农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856章

    陈春燕背着手出了灶房。

    二狗子的思维才渐渐回归。

    他看着门口,看着看着就瞪大了眼睛。

    燕老板什么意思?

    是提醒他去提亲的意思吗?会不会是他想太多误会了?

    他往外紧走了几步,外面却哪里还有陈春燕的身影。

    陈春燕去了侯餐区,对孙婶子说:“二狗子好像有点事情要跟您商量,您去看看吧。二柏,你来都来了,要不要去找你哥哥玩儿会儿,这个时辰他们差不多也午歇起来了。”

    孙婶子抻抻衣服站起来,“那我去瞧瞧。”

    牛二柏却道:“燕儿姐,我能去城里玩儿玩儿吗?难得来一回。”

    陈春燕:“你不熟悉梁县,不要乱跑,实在想逛逛,我给你哥放半天假,你让你哥带你去逛。”

    牛二柏的肩膀就垮了,他只想一个人逛啊,可不想在哥哥管着的情况下逛,那样还有什么意思!

    陈春燕:“不想逛的话就去办公区玩儿会儿也行。”

    牛二柏便耷拉着脑袋往后面去了。

    陈春燕牵了踏雪独自去取金币去了。

    孙婶子则再次见到了二狗子,“燕儿刚才说你有事儿找我,啥事儿弄得神神秘秘的,你自个儿出来告诉我不行吗?”

    二狗子的脸轰一下红了,他的耳朵还嗡嗡的,燕老板,她她她都跟阿娘说了,难道他刚才想的都是对的?

    他有些不太确定,紧张兮兮地把孙婶子带到了石亭里,低着头把先前陈春燕讲的话说了一遍。

    孙婶子捏着下巴,“燕儿真的是这样说的?”

    二狗子点头,迟疑地看向他娘,“阿娘,您说,燕老板这是什么意思?”

    孙婶子一巴掌拍在了二狗子脑袋上,“傻儿子,你有福气了,燕儿这是暗示你找人去她家提亲呢!嘿嘿嘿,我明天就去找媒人,等好日子一到,立刻上陈家的门。”

    啊?真是那个意思啊!

    二狗子脸颊红扑扑的,但眼睛晶晶亮,显得很是高兴,“阿娘,真的吗?”

    孙婶子就捂着嘴巴呵呵笑,“傻小子哟,当然是真的了。看来你也挺中意秋儿啊,这么看来这门亲事当真不错,我跟你说你陈叔现在当了村长了哦……”

    孙婶子叭叭地说着跟陈家成为亲戚的好处,但是二狗子一句都没听进去,他脑海中只有陈谷秋低头认真做菜的脸。

    孙婶子忽然就不是太高兴了,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这媳妇都还没娶上呢,就已经不把她这个娘看在眼里了。

    二狗子发现他娘不太高兴了,他有些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就直接问了:“阿娘你咋啦,咋忽然就不高兴了,是不喜欢秋儿吗?”他纠结了一下下,才道,“如果阿娘不乐意就算了,我们就当没听懂燕老板的花就行。”

    孙婶子听了这话才高兴起来,她儿子果然还是最贴她的心的。

    孙婶子:“别胡说,秋儿当然是个好的,为娘的只是感慨,儿子转眼就长这么大了,到了定亲的年纪了啊,我想起来有时候还觉得你只有这么大一点儿呢!”

    二狗子就嘿嘿地笑。

    他记得他小时候他娘爱说他还在襁褓里是啥啥啥样,后来他大了,他娘就不说了,这冷不丁儿地再说起来,还真有点怀念呢!

第857章

    陈春燕自然不知道二狗子和他娘之间发生的事情,她去钱庄取金币了。

    金币还没有铸好,她只能先在大堂里等。

    掌柜的脸色很不好,脸坑陈春燕钱的兴趣都没有了。

    陈春燕大感惊奇,便开口问:“掌柜的脸色不大好,最近肝火还有点旺,可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了?”

    掌柜的顺势坐了下来,“西边被鞑靼人洗劫了,边境的人活不下去,集结起来去天子脚下讨口饭吃,但却被驱逐了,那群人流民就成了土匪,见谁抢谁,我们银号正好有一批银子要运往京城,也不知道顺利不顺利。”

    陈春燕:“顺不顺利的,都对掌柜的没什么影响吧,就算被抢了,责任也不在你啊。”

    掌柜的面色发苦,“谁说没影响,如果被抢了,银号资金不够,要裁撤分号,第一个撤的就是梁县这种规模小,又没有什么油水的分号了。”

    这倒也是。

    这个分号倒了,掌柜的可就失业了。

    而且陈春燕以后弄金子也会变得非常不方便!

    陈春燕:“不用太过担心,官家会管的。”

    这话说出来,她自己都不信,官家一心忙于炼丹,哪里管其他人的死活啊,他飞升了,他的臣民就跟他没关系了。

    掌柜的也不信这话,但有的事情不能宣之于口,他只能唉声叹气着走了。

    陈春燕却心中一动,叫来了伙计,借了纸笔,开始埋头写东西。

    她现在还没有自保能力,而且祁轩也还没有成长起来,天下如果就这样乱了,对他们很不利。

    要乱也得再等几年再乱,那样才有利。

    她的力量太弱小了,要给倾颓的官家续命,她自问是做不到的,但龙椅上那位如果能振作精神,说不定能续命个几年。

    考虑到寻常劝谏不顶用,毕竟有赵先生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这里的,别人也不敢再劝谏了,所以要劝龙椅上那位,恐怕得用点迂回的办法。

    她忽然就想起了修仙小说的套路,主角在人界的时候是个平凡的少年,但因为奇遇一路升级,碾压众人终于登顶,某一天突破屏障飞升进入其他世界,但他很快发现……他成了那个世界的最底层,还是个战五渣渣,一切需要从头开始。

    这种心里落差,绝对不是小说里用一句心智坚定可以抹平的,龙椅上那位在高位上待久了,很可能没有想到过这种可能,一旦用这个话本子点醒他,他说不定会稍微减缓“修炼”的速度,在人间多收集点资源,才能有备无患嘛。

    陈春燕下笔如有神助,用半文言写的修仙小说,一个多时辰就把“第一卷”写好了,写到主角飞升进入下一个世界,被各种欺负,活得各种惨就打住了。

    她叫来伙计,“你们家有没有渠道帮我送一份手稿去京城的书局?这份手稿发表后,收入跟你们对半分啊。”

    活计眼睛亮晶晶的,转头就跑去找掌柜的了。

    开票号的,哪能没点送消息的渠道?他们家如果有急事,还可以走驿站,八百里加急,不过钱花得也挺急的。

    这事儿伙计做不了主,得问过掌柜的才行。

第858章

    掌柜的听说陈春燕要借用他家的渠道传信时,表情相当奇妙。

    这才见过几次,熟吗,就好意思提这种要求。

    他腹诽着过来见陈春燕。

    陈春燕摇了摇手里的稿子,“这个或许能让官家上心流民的事情。”

    掌柜的将要出口的话被堵了回去,但他怎么都不信,朝廷大员都做不到的事情,一个小女娃怎么能做到。

    他接过稿子看了起来,“这,这……你不怕官家不信,迁怒于你啊。”

    陈春燕笑着说:“又不是我写的我怕什么,这稿子是从天而降,我捡到的。”

    掌柜的:“……”

    你睁眼说瞎话的本事真棒!

    借我们家的笔墨还在面前摆着呢,这就不认账了!

    他吐槽归吐槽,但他觉得这或许能让官家发热的脑子冷静一下,但是这东西吧,还真不能大范围传播,感觉会惹怒官家,牵扯其中的人搞不好会掉脑袋。

    这得另想办法。

    掌柜的摆了摆手说:“这不行,拿出去卖风险太大了,掉脑袋的事情我不干。”

    陈春燕:“……”

    掉脑袋的事情我也不干。

    我才来这个世界多久啊,而且也不是来体验砍头的,绝对不会作死。

    她说:“你放心吧,没事的,我在里面可没有提一句修仙不对的话,通篇对修仙都很推崇啊。”

    《西游记》在明代成为禁书,那是因为对修道多有嘲讽,比如说取经路上乌鸡国的国王。

    乌鸡国连年干旱,国王昼夜焚香祈祷。

    一个全真道人恰逢其会,从锺南山而来。

    这人本领颇大,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

    国王便请他登坛作法,果然大雨滂沱。

    国王感念其恩德,与之结为兄弟,同寝同食。

    然而后来这个道人却将国王推下井,又变作国王模样,占了乌鸡国的江山。

    这样写还了得,皇上宫里养了多少道士啊,他老人家肯定得想,这作者是在诅咒谁?

    书自然也就成了禁书。

    皇上推崇的东西,你来嘲讽,不倒霉谁倒霉?

    但陈春燕一点都没有碰这个禁区,她写的主流仙侠小说那种,修道者高人一等的设定,不能修道的还要羡慕修道的,皇上看了绝对高兴。

    终于有人认同他的行为了啊。

    但重点却在后面,哪怕再推崇,总有修道时间比他长的,道行比他高的,被虐也是迟早的事情。

    她相信皇上看到会虎躯一震的。

    掌柜的却是不怎么信陈春燕的话的,他决定先把这份手稿递送到京城去再说,万一有用呢!

    他把手稿卷起来放进了袖子里。

    陈春燕看到掌柜的动作,面上也毫无波澜,实在也不必有什么波澜,她用的字体就是最最普通的宋体,不是她平常写字用的瘦金体或者楷体,就算要查笔记也查不出什么,她家里根本没有用宋体写字的稿子。

    伙计跑了过来,“金币铸好了,您是现在取吗?”

    陈春燕点点头。

    自然是现在取啦。

    金子还是存在自己的兜里才能安心。

    她清点清楚金子的数量,才付了手工费,转身离开。

    金子照旧放在踏雪背上的褡裢里,她回返去接孙婶子和牛二柏。

第859章

    陈春燕让小子去办公区通知牛二柏回家,牛二柏却没能马上离开,他被牛一松给逮住了。

    牛一松在酒楼干了一段时间,就知道陈春燕有多重视员工培养,不识字儿的,短时间都没办法晋升,只能在后面打杂。

    人家要点菜,跑堂的得开菜单吧,字儿都不会写,开的什么菜单?

    当然了,以前的东家是没这样要求,但陈春燕既然要求了,大家就得照办,而且据张汝城所说,自从有了这些单据,他账也好做了,坏账错账的概率降低了不少。

    他自个儿就吃了认字儿少的亏,自然想让弟弟学起来,弟弟年龄小,时间充裕,学起来应该比他要快才对。

    结果牛二柏不乐意,把牛一松气得呀,都想打人了。

    牛一松:“你这个年龄不学习还想干什么?以前是没有能力让你学习,现在有了,你必须去给我学。”

    牛二柏还犟着,“我不去,你没学不也长这么大了?现在家里就只有我一个人,我还得养鸡鸭,还得卖蛋,我也不得闲。”

    牛一松一个头两个大,“什么叫家里只有你一个人了,爹呢?这些事情他做不得?”

    牛二柏停顿了一瞬,咬了好一会儿下嘴唇,才道:“好几天没回过家了,还好种子已经下地了,我只是去浇浇水而已。”

    牛一松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爹这是彻底放飞自我,不要脸皮了,他把他娘带走了,他爹干脆就住寡妇那儿去了!

    他气得胸口疼,过了好一会儿才尽量平静地道:“你只能算半个劳力,你在那儿强撑什么,爹那儿由我去说,你只管好好读书。回头我就跟燕老板商量,让你跟她弟弟一块读书。”

    牛二柏低着脑袋,语气却异常坚定,“我不去!”

    牛一松气得一巴掌拍在他背上,“你再说一句不去试试。”

    牛二柏:“我不去。”

    “……”牛一松,“你不去,总得有个理由吧。”

    牛二柏沉默了。

    牛一松气得高高扬起了手。

    牛二柏却开了口:“我想跟燕儿姐一样学医,即便不能学医,我学着侍弄药材也好啊,读书没用,还花钱,你没看见么,好多老秀才家里穷得只喝得起粥了。”

    牛一松狐疑地看着牛二柏,“你为什么突然会有这种想法?”

    牛二柏:“你不在村里你不知道,胡阿婆摔倒了磕到了脑袋,要不是燕儿姐那天有事儿找胡阿婆,人就没了。人都有老的时候,老了病啊灾啊的就会变多,但我们村连个赤脚大夫都没有,万一遇到点事儿,不是只有等死吗?”

    牛一松:“你燕儿姐以后可比赤脚大夫厉害多了。”

    牛二柏:“燕儿姐以后肯定不会一直住在村里的。”

    这话引起了牛一松的思考,他不得不承认牛二柏说得也有些道理,不说以后了,就说现在,陈春燕大部分时间都是很忙的,让她去给人看病,确实不实际。

    但……牛一松:“你出去问问,哪个大夫是不认字儿的,开药方不用写字儿吗?你赶紧去把该学的学了,基础打好了,回头干什么不行?”

第860章

    牛二柏感觉受到了暴击,绕了这么大一圈,结果还是绕回了原点,所以他刚才挣扎了半天,为的是什么?

    牛二柏苦着脸,“哥,我学不进去啊,我跟陈小六玩儿的时候跟他学过,可我的脑子不听使唤呀,根本学不进去。”

    牛一松:“你没认真学过,才刚刚接触就说学不进去,太草率了些。你先好好跟先生学一段时间再说。”

    牛二柏都要哭了,他连连后退,“哥,我不是没试过,我知道燕儿姐学医之前学了认字儿,我就专门去找过陈小六,他学的那些东西,让我学,我真的学不进去啊,他读一遍让我读,我一个字都没有记住,还总是想打瞌睡。陈小六的先生说,读书还是要讲天分的,好多人读到六七十岁都未必过得了童生试呢!”

    牛一松蹙着眉头,“正好燕老板你叫你过去,我们就一起去,这事儿我说你不听,你总得听燕老板怎么说,走,一起去。”

    对于哥哥的这个提议,牛二柏到底是没有再反对,他也觉得听听燕儿姐的建议为好。

    陈小六读书那么厉害了,结果他还说他姐更厉害呢,这么厉害的人提的建议肯定是对的。

    来通知牛二柏出发的小子都看懵了,这是怎样的神仙翻转啊,他还以为这两个人扯皮要扯到天荒地老,燕老板得自个儿出发呢,结果一转眼,这俩人就要跑到燕老板面前去吵架了。

    他懵懵懂懂地跟在两个人身后,大步流星地朝客栈走去。

    陈春燕在等餐区等了不短时间了,看到牛二柏过来,立刻起身准备出发。

    踏雪还被拴在门口,她虽然时不时看一眼,却也还是怕有人顺手牵羊,牵走了她的金币。

    陈春燕:“走吧。”

    牛一松:“燕老板,你等会儿。有个事儿,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陈春燕挑眉看着牛一松,“嗯,你说吧。”

    牛一松:“我想让我弟弟去读书,我弟弟说他读不进去,想学医,你觉得这成吗?”

    陈春燕:“不用读书,但得学习。小六他们读的书都是针对科举的,学医用不上,但最起码的,你得认字儿啊,所以学习是必须的。”

    陈春燕一锤定音,牛二柏再不乐意也得认了。

    不过牛二柏还想再最后挣扎一下,“有没有可能不用学写字儿,就治病救人?”

    陈春燕:“你不认字儿,你怎么看医书?你记住,这世上的事情没有捷径可走,踏踏实实的啊!”

    牛一松露出胜利的笑容。

    陈春燕淡淡看了牛一松一眼。

    牛一松立刻就收住笑容,他从陈春燕的眼神中读出了责备。

    哼,还好意思说别人呢,他自个儿也没学多好,这几次测试,牛一松都一直在中下游徘徊。

    丢脸不丢脸啊!

    牛一松其实也挺无奈的,他的事儿本来就多,再加上张汝城和杨彬有什么事儿都喜欢叫他,他的事儿就更多了,复习的时间真的很少,没考最后一名,已经是非常努力挤时间的结果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陈春燕不好说牛一松,挥挥手,率先出了门。

    牛二柏和孙婶子才紧跟着上了马车。

第861章

    回到村里牛一松和孙婶子陆续下车,并没有跟陈春燕回到新宅。

    赶车的小子歪着脑袋看陈春燕,“东家好厉害,牛二柏连他哥哥的话都不听,就听您的。”

    陈春燕低头看他,“牛二柏不是不听,只是对读书生了畏惧的心理,但只要把道理跟他讲通了,他明白那是必须的事情,也就能听进去了。你们赵先生已经在写教案了,过几天,你们也得开始上课了。”

    小子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会努力。

    其实他们落下很多了,酒楼那边因为陈春燕没时间过去了,就另外请了先生教,不过拼音他们也没落下,早就学完了,还在反复复习中。

    先生教的东西,他们记起来困难,就用拼音注音,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进步飞速。

    每天一小时学习,一小时健身从不落下。

    反倒是被陈春燕分配到了新宅的几个丫头小子,学习停滞不前,他们心里都有些慌了,生怕陈春燕嫌他们没长进,再把他们给卖掉了。

    而此时远在梁县的杨彬却猛锤自己的脑袋,他就说嘛,他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结果东家刚刚离开,他就想了起来,哎!

    他知道东家手底下缺人,就通知牙行从附近城镇收拢人过来,人已经送到酒楼,入住宿舍了。

    但陈春燕说过,除了第一批上岗的员工有些特殊外,后面进来的员工都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杨彬还在想啥时候把这事儿跟陈春燕提一下,再把人送到乡下去,结果机会这么快就来了,然而他却没有抓住。

    陈春燕不知道杨彬的纠结,她回到家,陈大姑先往她手里塞了一碗鸡汤。

    陈大姑:“赶紧喝,成天这样跑来跑去的,下巴都尖了。”

    陈春燕:“但我精神很好,其实不用特地补的。”

    陈大姑就朝陈春燕挤眼睛,“但是许家的人可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进来送了药材来,就说是给你煲汤用的,呵呵,这是心疼你了啊。”

    不不不,这是提醒我该去拜师了。

    许家人真是贴心,明明是担心她忙起来忘记了拜师的事情,却用这种委婉的方式提醒她。

    这么一琢磨,上课那天,许大夫确实是说过两天来拜师,这不刚好就过了两天了么。

    看来明天还得进一趟城。

    在陈大姑催促的目光下,陈春燕端起碗喝了一口鸡汤。

    嘶,鲜啊,鲜得舌头都要吞进去了。

    汤里放了当归、黄芪、党参、枸杞和红枣,确实都是滋补之物。

    陈春燕:“好烫,姑,待会儿你们也要多喝点啊。”

    陈大姑:“这些就不用你操心了,我们一人一碗都喝过了,剩下的全是你的。”

    炖了两只老母鸡呢!一大锅汤,够所有人喝了。

    刚喝完一碗鸡汤,董明春就来了。

    没办法,天黑之后,烛火确实太暗了,用陈春燕的话来说就是,对眼睛不好,有什么事情都尽量在白天完成。

    董明春这才赶在吃饭前来汇报工作。

    陈春燕看了她一眼,放下了手中的糕点,拍拍手,“说吧,情况怎么样?”

    董明春看了一眼糕点,“你边吃边听也没关系。”

    陈春燕摇摇头,示意她继续。

    董明春:“人都筛选出来了,选的都是耕作的一把好手……”

第862章

    陈春燕低头看着人选名单,名单上的人数比她想象中的要多,却还是不够。

    这么几个人想要照顾半个村的地,得累死。

    她又不是黑心老板,不会干这种事情的,她还得想办法从别的地方雇一点壮劳力来照顾地。

    她手指点点名单,“还不够。我们能等,地里的菜等不得,得浇水、锄草,这事儿得抓紧了,这样吧,从明天开始让两个人赶着牛车一个村一个村的去宣传,说我们这里招人,然后统一面试。哎,我还没问你呢,今天是怎么面试的?”

    面试是个新词儿,但董明春联系上下文还是听懂了陈春燕的意思。

    她说:“宅子后面不是预留了一个大花园吗?因为宅子没修缮完毕,花圃老板只在现有的三个院子里种了花,并没有在那里种花,我就让他们去那边现场开垦播种,让两位老东家和两个监工婆子在旁边看着,他们都说好的,我才留了下来,给他们登记了。”

    嗯?

    四个人同时面试,这标准可以说是相当高了,就这样挑选出来的人,大体上没什么问题,可以放心用。

    陈春燕:“给他们的待遇谈妥了吗?”

    董明春:“我问过了,雇农一个月三百到五百大钱的收益,如果往府城走,这个价格会往上提。”

    陈春燕:“这么给工钱,谁还有积极性啊。这样吧,一月一百个大钱,地里收成的两成归雇农,他们的收入如何,全看照顾庄稼照顾得如何了。”

    董明春:“这样能成吗?他们会不会不同意。”

    陈春燕:“肯定会有人不同意。讨厌风险,只想稳稳定定过日子的人,肯定更愿意拿固定工钱。但总有人愿意搏一搏,地里的收成如果好,他们多攒两年前,也能自己买地了,这何乐而不为呢?你不用考虑那么多,想在我的土地上做事儿,就得按照我的规矩来。”

    董明春其实也知道陈春燕这样规定是有好处的。

    她家还没有败落的时候,也请过雇农,明明一天能干完的活儿,雇农总要拖上个两三天。

    她小时候最多的记忆就是她家的雇农懒洋洋地靠在田坎上,慢吞吞抽着旱烟。

    有一次秋收时,就因为雇农慢吞吞的,小麦才收一小半,就迎来了连绵的秋雨,麦子全被打落到了地里,心疼死人了。

    正因为那些麦子收多收少都跟雇农没有关系,他才会如此不上心的吧!

    董明春:“东家考虑得是,这一点我会好好跟他们沟通的。但这附近的村子人逐渐减少,要招到人并不容易,要不要往南和往西走走,说不定才能找到足够多的人。”

    陈春燕:“往西就算了,往南还可以,西边遭了兵祸,人都成了流民往南边去了,我们去招人,也未必招得到人,还不如死守牙行,等着买人算了。”

    董明春大吃一惊,“东家是哪里来的消息,消息准确吗?”

    她以前住城里时,周围都是三教九流,消息相当灵通,就算她不刻意打听,消息还是会隔着墙传到耳朵里,但现在住在乡下,她的消息可以说是相当闭塞了。

    陈春燕:“应该是准确的。怎么了?你有亲戚在西边?”

第863章

    董明春赶紧摇头,“这倒不是的!我是想着一旦出现流民,老弱妇孺是最遭罪的,还不知道多少女人和孩子还死在这场浩劫里,如果,我是说如果啊,东家有能力的话,能不能救一些人回来。

    “这种人一般都不贵的,只要能换一口饭吃,就愿意卖身为奴,我们不是正好也缺人吗?如果能带一批人回来,对我们也是有利的吧。”

    她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到最后,她自己都不太说得下去了。

    她是个母亲,见不得孩子受苦,要不然也不会提出这种连她自己都知道的过分要求了。

    陈春燕是缺人,但缺的是壮劳力,老弱妇孺弄来能干什么?只能消耗粮食。

    东家是做生意的人,不是开膳堂的,她的要求过了些。

    她补充道:“不行就算了吧,东家不用因为这个为难。”

    陈春燕自问不是个大善人,但她也绝不是心狠到明明有能力却还能冷眼看着别人去死的人。

    她摆摆手,示意董明春不要多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也正合我的心意。来历不明的男人,我是不敢收留的,老弱妇孺正好。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很多的经验,是拿钱都买不来的。而女人能顶半边天,一个女人顶不上一个男人干活的量,两个三个还不能吗?孩子更是希望,有了孩子,未来才有更多的可能。

    “你不要觉得这是在浪费钱,也不要担心我反感,这些事情只管去做。但你要记住了,我不是开膳堂的,我不收懒人,想活下去,就得努力,这是我的底线。”

    董明春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她知道陈春燕是一个肯伸手拉人出逆境的人,只要身在坑底的人愿意踮着脚,伸长了手,陈春燕就能拽住那只手,把人拉出坑。

    她只是没想到陈春燕能够做到这一步。

    今天这番话一说,可以想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陈家的开销都会大涨。

    她攥紧了拳头,“东家,我以后会更加努力带新人的。”

    把她会的都教给他们。

    陈春燕笑着点头,“你有心了。”她看了一眼桌上的菜,“今天的菜不错,你也赶紧吃饭去吧。买人的事情你拿个章程出来,我看过没问题,批准后,就可以执行了。”

    董明春揉揉眼睛,“嗯,我明天给你。”

    一夜过去,金鸡报晓,院子里就有了窸窸窣窣的响动声。

    雄鸡这种生物的生物钟是会时节而变化的,天亮得早,它就叫得早。

    陈春燕上辈子遇到过糟心的邻居,那家人不知道从哪儿买了活鸡回家,那鸡简直了,只要天蒙蒙亮,就开始喔喔喔。

    夏天啊,有时候四点过阳光就开始穿透云层了,那鸡就开始喔喔喔。

    夜猫子党真心伤不起啊。

    每到那种时候,陈春燕都想吃干煸鸡、炖鸡、烧鸡、荷叶鸡……各种鸡。

    是以吃过大公鸡亏的陈春燕,要求的是固定的上下工时间,换算成现代时间就是早上八点到晚上七点,从来没有要求过别人鸡叫即起。

    这谁啊,一大早的,在院子里干什么?

    陈春燕翻了个身,院子里的人还在走动,她又翻了个身,院子里的脚步声才去得远了。

第864章

    董明春一晚上都没睡踏实,脑子里全是如何救助流民里的妇孺,如何妥善安置他们的事情。

    她想事情想得脑袋痛,索性提前起床,去把牲口的口粮给煮出来。

    窸窸窣窣的声音是没有了,但没过多会儿,叮铃哐啷的声音又开始了。

    陈春燕掀开被子,翻身坐起,歪着脑袋听到底是哪儿传出来的声音。

    可她一坐起来,声音就不太明显了,躺下去,想继续睡,眼睛一闭上,那声音又变得明显了起来。

    陈春燕:“……”

    她的睡眠质量一直不太好,之前没有体现出来,主要是因为乡下本来就比较安静。

    她叹了口气,穿衣服起床了。

    她要去看看到底是哪个如此勤奋,不用催促,这么早就开始干活了。

    她止不住打呵欠,一个接一个的,根本停不下来。

    循着声音走到牲口棚那边,里面发出的声音在空旷的地方显得更加明显了。

    陈春燕又打了个呵欠,揉了揉泛起泪水的眼睛,走进了棚子里。

    陈春燕:“春姐,这么早,你干什么呢?”

    董明春:“睡不着,就来喂牲口。”她顿了顿,接着道,“我吵到你了是不是?”

    她尴尬地在围裙上擦了擦手,“那我不弄了,你再回去睡会儿吧。”

    怎么可能睡得着,只能中午睡会午觉了。

    陈春燕摇头,“你忙你的,我随便看看。”

    不能打击员工的积极性。

    她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才把心中翻涌的起床气给压了下去。

    她勉强保持着微笑,回去洗漱了。

    洗完脸,她照了照镜子,可惨了,整张脸都是浮肿的。

    她对着镜子按摩了一会儿,才擦上香膏,去抽了本书来看。

    这个时代的书可贵了,她书房收集的这几本书就花了一百多两银子。

    这还是她为了了解这个世界的情况,下了狠心收集来了。

    这里的有些东西跟她的世界是一样的,有的东西却不同,她得小心规避这里没有出现的东西。

    比如诗词,比如名人名言。

    人都没有那个人,引用过来岂不奇怪?

    不过现在嘛,她准备自己编写教材,那些东西就无所谓了,以后再引用,别人问引用哪里的,她就说教材里的就行了。

    说老实话,小学时代距离她太过遥远,书本上的内容她都不记得了。

    她歪在椅子上回忆,小学的课本上好像有古诗,有很萌萌哒的现代文,但是没有文言文,课后还有习题。

    习题就免了,不过文言文得加上,毕竟这个时代的孩子启蒙的读物全是文言文的,她得随大流。

    至于现代文嘛,她真不记得了,脑子里现存的都是中学的课文,比如《荷塘月色》,那个给孩子们启蒙,好像有点难了。

    好在她还记得《伊索寓言》,她不仅看过中文版的,还看过英文版的,且不止一遍,这样中英文一起回忆,再自个儿编一点完善进去,应该能当现代文用了。

    她这么想着就开始编写小学教材了。

    一本教材她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古文、现代文和诗词组成,现代文打头。

    她先选了三篇最著名的寓言故事《农夫和蛇》《龟兔赛跑》和《狐狸和葡萄》打头。

    她只记得大概,就先把大概的故事写了下来,再想象润色。

第865章

    寓言故事每一个都不长,几百字就写完了。

    三个寓言故事之后就是启蒙的古文,这个时代多用《三字经》和《千字文》启蒙,这个自然不能少,第一单元,她就用了《三字经》,这玩意儿,她刚刚背过不久还记得,便立刻默写了下来。

    再之后就是古诗了,她印象最深的一首古诗就是《静夜思》,而且她能肯定这首诗是她小学时学的,虽然她不太记得是几年级学的了,但只要是小学学的,就证明小学生的水平理解得了,这就行了,就选这首吧。

    但还得再来两到三首才行。

    董明春:“东家,用早膳了。”

    陈春燕抬头看了看天,才发现居然已经到这个时辰了。

    她揉了揉脖子,用镇纸压好她写的手稿,交代董明春,“我书案上的东西谁都不可以动,我有用的,别给我弄丢了。”

    董明春下意识瞥了书案一眼,看到是陈春燕的笔记,便点了点头,“要不我找个匣子来,暂时不用了先装进匣子里,免得小丫头们打扫卫生没个轻重的,弄坏了弄脏了也不好。”

    陈春燕点点头,“也行。”

    董明春就转身出去了。

    陈春燕离开了书房,掩上了门,不希望其他人进去的意思非常明显。

    她吃过了饭,再回到书房,她的稿子已经被收进了匣子里,她检查了一下,全部按照她的顺序放好了。

    陈春燕收拾好了东西,又从库房里挑了点……干货、腊味,一起带着出了门。

    她出门的早,要赶早市买拜师用的礼物,虽然她带了一些,但总是感觉不太够。

    如果不是许大夫肯拉扯她一把,她就不会遇到祁轩,不会遇到祁轩,她就没有开酒楼的启动资金,那还不知道要苦多久呢。

    她当真是非常感激许大夫的,是因为许大夫,她的命运才得以改变,无论如何礼都该备得厚一些。

    她骑着马出了门,走在路上,孙婶子看到她还喊她,“燕儿,今儿不是教做咸鸭蛋吗?你去哪儿啊?”

    陈春燕笑着回:“早上有事儿,下午吧,下午您和牛二柏来我家,我教你们。”

    孙婶子乐呵呵的应了。

    陈春燕还准备将皮蛋的制作方法交给孙婶子,但是配料当然得陈春燕来配,只不过里面肯定不能加柏木灰了,不加柏木灰也能做出皮蛋来,只不过就是单纯的皮蛋而不是松花皮蛋了,口感是差不多的,只是没有漂亮的松花而已。

    陈春燕一路跑到早市,买了拜师六礼,觉得还是不够,又去了酒楼。

    酒楼现在是常备布料,陈春燕一说送礼,牛大花两三下包装了就能给人送去。

    库房现在被挪到了办公区旁边那个院子,与会客的院子一起,三个院子正好呈品字形。

    陈春燕正弯腰扒拉自己家的东西呢,身后就传来一声大喝,“哪里来的小蟊贼,敢打我家东西的主意!”

    陈春燕吓得手一抖,回头赶紧说:“大花姐,你别吓人啊!”

    牛大花听到陈春燕的声音,赶紧走进来,这才看清楚在库房里翻得叮叮当当的人是她家老板。

    她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两声,“就听到个声儿,没看到人,吓到你了,不好意思啊。你再找什么?我帮你啊。”

第866章

    陈春燕往后退了几步,把位置让了出来。

    她看着面前几个柜子,说:“找几匹好一点的料子出来,我今天要去拜师。”

    牛大花哦一声,赶紧埋头去找。

    梁县的好布料有限,很多时候都得等,是以牛大花在牛一松的指点下,跟布庄建立了很好的联系,现在布庄只要上新布就会送一批过来,好的、中等的、一般的每样各送来一些,但太差的就不要了。

    牛大花绕到后面一个柜子,用钥匙开了柜子,拿出几匹布来,都是上好的锦缎。

    牛大花:“只有这三匹,都是十两银子一匹的好料子。”

    呃……这还是算了吧。

    陈春燕:“拿点实用的出来,潞绸那种品质的就可以。”

    十两银子一匹的料子就算是送给了师父师娘人家也不能用啊,要是稍微多想一点,还觉得陈春燕是在炫富。

    这不好。

    潞绸那种就很不错,一匹布顶多三两银子,不算差,也是平常人能穿着干活而不心疼的料子。

    至于拜师后,再给师父师娘送好料子,那就是孝心了,时间很关键,不同的时间送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效果嘛。

    牛大花一拍脑袋,“哦,这里有几匹大红纻丝,有几匹红绿纻丝,都是不错的料子。”

    陈春燕算是明白了,牛大花所谓的不错的料子都是贵的,纻丝的价格从二两五钱银子到四两银子不等。

    在这个米只买五六个大钱的年代,这样的料子算是很贵了。

    陈春燕:“还有没有其他存货?”

    牛大花:“绵绸?杭纱?红罗?”

    哎哎,赶紧拉倒吧,这个档次怎么一下子就掉到一两以下去了。

    咱只是想要几匹适合夏天穿的料子而已。

    陈春燕:“没备夏天穿的料子吗?”

    牛大花:“布庄老板说,南方那边的货暂时过不来了,他那边也上不了新货,这些布还是上个月他匀给我的呢。他上个月给我送了三回货,这个月一次都没来过。”

    陈春燕叹气,看来流民的影响比想象中更大。

    她道:“那行吧,就把那几匹纻丝给我包起来我带走。”

    牛大花就去拿东西包布匹去了。

    陈春燕忽然想到个问题,“酒楼这边布匹的存货够吗?”

    牛大花:“够。”

    陈春燕摆摆手,“你打开柜子我瞧瞧,所有的柜子都打开。”

    便宜的布匹没锁,她直接就打开了瞧,她瞧完便宜的,又去瞧贵的,数量加起来好像都不太多。

    陈春燕:“布的数量不够,你待会儿叫上牛一松,带人去收购布匹、粮食、油盐酱醋等等东西,凡是消耗品都尽量多收购点。先执行我的话,有什么问题,中午来医馆找我。”

    牛大花有个好处就是她不懂也不会多问,只管执行就是。

    她转头就把陈春燕的命令告诉牛一松了。

    牛一松一琢磨就明白了过来,“哎,大意了啊,南边的布匹过不来,就说明其他东西也有可能过不来,我们得屯点东西以防万一。盐倒是不必了,没有了井盐,不是还有海盐么,就是颗粒粗些,一样的吃,倒是醋我得马上去问问。”

第867章

    陈春燕到了医馆时,牛一松也到了醋店。

    店里常年弥漫着酸酸的味道,醋缸也常年放着一个碗,碗里也有着一小口醋,供客人蘸了尝味道。

    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阆中保宁醋作为镇店的货品,永远都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谁要买,取了坛盖,便可以舀上一壶。

    但今天供客人尝味道的碗不见了,老陈醋也限了量,规定了一人一次只能打二两。

    二两能干啥的啊!

    牛一松:“老板,我们开酒楼的啊,你规定只能买二两,这就过分了啊。”

    老板很是感慨地道:“宣同那边在打仗,能够卖给你二两都不错了,过一段时间还不知道有没有货运过来,哎,我们本地没有醋坊,也是恼火得很啊。”

    哎,消息不灵通,囤货还是屯晚了啊。

    牛一松蹙眉,他在心里有了新的打算,他准备写个建立自家销售渠道和供货渠道的建议书,这样的渠道一旦建立,想要什么消息,就比现在容易多了。

    他心里有了些想法,只等回到酒楼完善了,但现在……“老板,拜托多匀些醋给我们,我们开酒楼的,断了一味调料可真不行。”

    都是熟人,老板也好说话,“你要多少?”

    牛一松摸了摸土黄色的坛子,“这样一坛多少斤?”

    老板:“整一百斤呢!”

    牛一松:“来一坛?”

    你这顺杆爬得可溜!

    老板看了看,“我这一坛都不满了,每种醋来二十斤吧,这是我能匀给你的最大量了。”

    牛一松却不干,“只要最好的这四种,每种二十五斤,其他不要了。”

    有的醋酿得不好,回口一股子酱油味儿,这种东西买回去也会被骂的,他可不要。

    什么时候等他姐跑熟了,脸面够大了,这种需要刷脸的事情就不需要他来了,但现在嘛,他还得多跑跑,谁让那是他亲姐姐呢?

    老板纠结了半天,最终还是答应了,“行吧,就给你这个面子。”

    每一坛卖二十五斤出去,他真就只剩小半坛醋了,顶多再卖两三个月,再运货来,他就得关门了。

    牛一松:“那你待会儿帮我送店里去吧。”

    老板点点头,“成。”

    继买醋之后,牛一松又跑去买其他的东西。

    而此时仙客来的王老板正站在酒楼的三楼上,看着五味居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笑容。

    他想了好多天都没想出什么可以力压五味居的菜式。

    庖厨长也说了,研究新菜式需要时间,不是短短几天能做得到的,请他多等等。

    可他哪里等得了,多等一天,他就亏一天的钱啊!

    但机会很快就来了,西边被鞑靼攻击了,南边乱了,物资过不来,很快那些东西就会变成紧俏之物。

    以他的资本,全面封锁是不可能的,但抓紧时间封锁一样东西还是非常可行的,而且他买的东西短期内是不会坏的,哪怕他将来倒手卖出,也亏不了。

    牛一松很快到了粮油店,他买粮食时,还很轻松,但买油就不那么容易了。

    牛一松:“老板你跟我开玩笑吧,一斤油放在我们酒楼能干什么?一天都不够!”

    老板表示无能为力,“菜籽出产的季节出了乱子,菜籽油必然减量,花生才刚刚播种,离收获还早,我库存的油还得卖半年,一人能买一斤已经很不错了。”

第868章

    陈春燕这边刚摆好香案准备拜师呢,酒楼的人就跟商量好了的似的,排着队地跑来了。

    杨彬带来了定价表,请陈春燕过目。

    陈春燕觑着空闲,赶紧扫了一遍,没什么大的问题,就直接拿出随身携带的小章给批了。

    再然后就是张汝城,张汝城:“工钱都核算出来了。”他笑了一下,“嘿,上个月大家的工钱都比想象的多。就连没有底薪的小子,上个月也有二到三两银子拿。”

    陈春燕规定的,跑一单外卖可以拿一文钱的提成,一个小子就拿二到三两银子,可见上个月的外卖有多少了!

    张汝城自然是很高兴的,他也是有提成的,酒楼收益好,他的收入自然就多。

    陈春燕拿了一成收益出来,让酒楼的高层平分,牛大花、牛一松、二狗子、张汝城和杨彬都有份。

    他们分的可比小子们多多了。

    可以说牛一松他们要买地,随时可以买了。

    陈春燕接过工资单,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又看了看上个月的月度总账,确认没有问题,便给两张单子盖了章。

    牛一松跑了进来。

    但那边已经在叫了,陈春燕就朝牛一松摆了摆手,示意他等一下。

    她转身去了内堂。

    内堂已经摆好了香案。

    许大夫和许夫人高坐堂前,许连翘、许京墨、周有成、福生等人站在两旁观礼。

    拜师礼很简单,陈春燕先跪下给许大夫敬了茶,许大夫说了一些勉励的话,就算礼成了。

    许大夫:“入了我门下,今后当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戒骄戒躁,踏踏实实钻研,方不负我教导你一场。”

    陈春燕认真听着教诲,最后才道:“必不负师父所望。”

    许大夫欣慰地点点头,“我看你在忙,你去忙吧,过断时间有个医术交流会,你到时候跟我去一趟,多听听别人的治疗思路对自己的医术提升也有好处。”

    陈春燕自然答应。

    她放下拜师礼,脸色不是很好地出来了,朝着酒楼的人招手,“你们怎么回事,一个个的,有什么事不能等我忙完了这边再说,你们这样……”她朝内堂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让我师父怎么想?我一个做徒弟的就那么忙吗,拜师连一个半天都抽不出来?要是心窄一点的,指不定要认为我不是真心拜师的了!”

    杨彬和张汝城神情讪讪的,他们这不是怕陈春燕跑了么,他们两个的岗位不比牛一松,他们俩一天天的只能待在酒楼,陈春燕回了乡下,他们想再找她签章就不那么容易了。

    杨彬和张汝城的年纪比较大了,陈春燕给他们俩留面子不好多说,就看向了牛一松,“你又是怎么回事?”

    牛一松的神情真挺着急的,“出事了,买不到油了。”

    陈春燕蹙眉,“什么叫买不到油了?”

    牛一松:“也不是买不到了,就是每家都限量了,我原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跑到麦老板的粮油铺子去,见还是这种情况,就打听了一下,麦老板才说前几天仙客来的东家大批进了油,弄得他的库存都不多了。”

    呵!

    我跟你客气,你倒是跟我玩儿起阴的来了。

    陈春燕脸色冷沉,招招手,示意三个人跟着她先回酒楼。

第869章

    四个人进了会议室坐了。

    等小丫头上了茶,陈春燕才道:“我从来不怕良性竞争,对手正大光明地来,我欢迎,但用阴损的手段,那就对不起了,我们必须得反击回去。刚才的事情你们都听到了,说说吧,都有什么想法。”

    杨彬和张汝城都看向牛一松,这事儿毕竟是牛一松发现的,还是得让他先发言才行,这个表现的机会他们不想抢。

    牛一松:“其实我的思路跟对面那家店的思路一样,粮油粮油都是用得最多,且不可缺少的东西,他们卡了我们的油,我们就卡他们的粮好了。”

    很好,在员工心目中,仙客来都不配有姓名了,成了“对面那家店”。

    陈春燕低头思量起来。

    油好卡,毕竟油的产量不高,多么多菜籽放进机器里,只出来一点点油,更别说现在的古法榨油了,出油率就更低了。

    好多人家里吃的还是熬制的动物有,什么猪油、鸡油之类的,都吃不起植物油,是以粮油店油的存粮本来就不大,仙客来多买一些,可不就把陈春燕卡住了么。

    但粮食……产量就算再小,它也不想花生似的,要被榨一遍,它是多少就是多少,总量上就占了很大的优势,要卡就没那么容易了。

    除了粮和油,其他东西的用量就要少很多,就算是卡也没什么意思。

    除非……能卡仙客来的盐。

    盐啊,暴利商品,官家想卡都没那么容易,她来卡?可拉倒吧。

    头疼。

    陈春燕摇摇头说:“我们能直接从村里收粮食,他们也能,这东西卡起来不容易,还得砸进去大笔金钱,不划算啊。”

    杨彬也特别想挠头,但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过了一会儿,神情纠结的张汝城开了口,“既然对方想玩儿阴的,就让他们自个儿阴死自个儿吧。我们现在其实都进入了一个误区,真的不能弄到货了吗?我看未必吧。陆路走不通了,不还有水路吗?我认识一个朋友,是跑船的,走海陆,应该能帮我们捎带些东西回来。”

    嗯???

    你还有这关系,你不早说?!

    陈春燕瞪大了眼睛,有时候走水路可比走陆路快啊,只要不是在夏天台风季节跑海路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

    陈春燕:“你估计一下,能帮我们带多少货?”

    张汝城:“带多少都是带,他们船行本来就是来回跑帮人运货的。”

    太好了!

    陈春燕:“你去帮我联系一下,我们先把一年量的油屯起来再说。”

    张汝城答应一声。

    几人间的氛围立刻就轻松了。

    陈春燕:“这是解我们的困局,但下一步,我们如何让对方陷入困局,这还得好好讨论讨论。”

    别人打了他们一巴掌,他们要是不还击,就太憋屈了。

    牛一松道:“我有一个想法。”

    陈春燕转头看着他。

    牛一松清清嗓子,“我们可以每天派人去粮油店买油,每家粮油店都买,做出已经缺油的假象,让对面觉得只要再加一把力,我们就会断油,他们肯定会出高价买断粮油店的油……”

    他话没说完,陈春燕就懂了他的意思,不得不承认,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第870章

    陈春燕当即敲定了这个主意,随后她又道:“我这边想救助流民中的老弱妇孺,安置的话不成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他们接过来,我让春姐做了个方案,早上出门前,我抽空看了,但方案不算太完善,我们现在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吧。”

    杨彬和张汝城对视了一眼,才道:“东家,这个事情是不是得再慎重考虑一下?我们毕竟刚刚起步,银钱不算太充裕,且救助一个人不是一二两银子就可以的,如果救助的是一个小孩子,是不是得给他吃,是不是得供他穿,几年甚至十几年里,他都无法给酒楼创造收益。”

    酒楼的收益跟他们的切身利益挂钩,他们关心也很正常。

    陈春燕点头,“我有考虑过你们说的问题,但有的事情必须要有人去做,有的责任必须要有人去承担,官家指望不上,那我们就自己来。我不会让酒楼被拖垮,他们被领回来的,更多的还是去三井村种地,我的地那么多反正也需要有人种,是不是?”

    杨彬眼中仍有担心,但东家把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他也就不好多说了。

    他道:“我这边刚买了一批人,还跟牙行打了招呼继续买人,现在就把买人的数量再扩大就是了,跟他们说主要买流民中的妇孺也就行了。”

    陈春燕:“动作要快,流民非常多,而小孩……往往是最手伤害的。”

    杨彬三人默默点头。

    会后,陈春燕又去酒楼里逛了一圈,才回了龙桥村。

    之后几天,为了引对面的酒楼上钩,五味居出动了可以出动的人去买油,大家都限购一斤,他们就轮换着买,一天怎么的也要买个几十斤回来,而第二天照样还是去买……

    而酒楼的员工也表现得越来越急躁,甚至还会跟人抱怨,“每天买的油只能存几斤下来,万一哪一天买不到油就惨了,酒楼就没有油可用了,我们这些靠着酒楼生活的人可怎么办啊,又看着酒楼倒闭吗?”

    仙客来的王老板听了这样的小话,简直志得意满,成天笑呵呵的在酒楼里面进进出出的,不明所以的食客看到他这样,还调侃他是不是捡到金子了。

    又过了两三天,王老板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他私底下跟粮油店的老板们接触上了。

    他知道麦老板跟五味居的关系好,便独独漏掉了麦老板。

    他在酒楼后院置办了一桌酒席,等粮油店的老板们都入了席,他才说:“从去年到今年,小店承蒙各位的照顾,我在这里先敬各位一杯。”

    众人不知道王老板是什么意思,都含含糊糊应着,说着不敢当的话。

    王老板等众人喝完了那一杯酒,又倒了一杯,举起来,道:“这一杯呢,我还是敬大家,以后要请大家多多关照。”

    所有人都听出王老板这是话里有话了,瞬间觉得这酒怕是没有那么好喝的了。

    这一回便没人再举杯了,这杯酒下了肚,待会儿王老板再提出什么要求,他们就不好拒绝了。

    当下就有人说:“老王啊,你有什么事儿你先说出来听听,你这样我们心里没底,这酒也喝得不安心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586/ 第一时间欣赏大农最新章节! 作者:又尽所写的《大农》为转载作品,大农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农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农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农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农介绍:
有一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
那是天崩地裂的感觉。
有两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
那是注孤生的感觉。
傻子的妹妹难嫁,谁都不敢赌,她们的后代是不是傻子。
不过那有什么关系呢?
我家有的是地,有的是钱,养得起老姑娘!大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农,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农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