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罗夫人听了小厮的回话,也是一脸动容,仅凭这心思,便能博得满堂彩了。
不得不承认,还是女人最了解女人,那些个庖厨厨艺再好又如何,顶多被人说一句做的菜好吃罢了,可这燕老板不一样,不管是哪个女主人,只要知道了蛋糕上花朵数量的深意,都会记住她。
罗夫人招呼,“既如此,大家就不要辜负这么美好的寓意了,都动筷吧,我们尝了,他们也好上下一道菜。”
小厮:“夫人且等等,燕老板交代了,这蛋糕不是用筷子吃的,得先切开,用勺子或叉子,方可食用。”
罗夫人:“既然有此讲究,你便上前伺候吧。”
小厮这才把手里提着的食盒放在了桌子上,他打开两个食盒,从其中一个食盒里拿出了一把刀,按照陈春燕教的,把蛋糕切成了三角状的一块,铲进了准备好的骨瓷盘里,又从食盒中拿出了小叉子,放在盘子上。
他将盘子端到罗老爷面前,“请老爷用糕点。”
所有人都眼巴巴看着罗老爷。
罗老爷招呼,“赶紧的,给各位客人也上糕点。”
这新鲜玩意儿大家都没吃过,很想尝一尝,之前听去了知府府赴宴的人说,廖家带来的四种糕点皆十分好吃,还都是没吃过的,事后也只见在廖家的糕点铺子里限量售卖,却原来廖家也是从别的地方买来的啊。
他们有此猜想也是因为世人大多敝帚自珍,这种糕点的做法大多是秘方,不可能短时间内出现两家都卖同种新式糕点的店铺。
老饕们都不好意思起来,他们确实想尝尝蛋糕,又没忘记罗家请他们来是做什么的,怕吃饱了待会儿影响判断,一时间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了。
都怪廖家不好,蛋糕每天限量一个,一个够谁吃的!
他们想尝尝还得派家里小厮一大早去排队,可人家住得近的比他们有优势太多了啊。
城里有宵禁,哪怕天亮后宵禁一开,大家都派小厮骑马去买,住得里铺子远的也买不到!
而吃过蛋糕的人都说好吃,吃了之后莫名的心情会好一些,就更多人买了,这么多天了,他们当真是只闻其名不见蛋糕的一点渣渣啊。
蛋糕已经端到了所有人面前,负责第一波品尝的人还好,已经动了叉子,可后面的人就有些为难了。
罗夫人适时道:“我儿那边出了点变故,诸位庖厨已经被请回去了,眼下只剩下一位庖厨尚在府上,已不存在遴选之事,各位可安心试菜。”
所有人闻听此言,不但没觉得被耍了,而是因为吃到了这么稀罕的玩意儿而开心。
蛋糕入口鲜滑,闻其味道,尝其口味,当是牛奶,但口感却不像。
打底的蛋糕更是蛋香浓郁,吃完之后唇齿留香。
好吃!
现场加上罗老爷和罗府人也才三十二人,哪里吃得完三层蛋糕。
罗夫人吃得极为高兴,“把最上面一层起下来,送去给太夫人,她老人家肯定会喜欢这暄软的糕点。”
老人家就爱吃点甜的。
罗老爷也大方,“东西还多,拿下去给府里的人分一分,让大家也粘粘喜气。”
第721章
在座的老饕们大吃一惊,脸色不禁变得精彩起来。
罗老爷瞬间便察觉不对,“可是这蛋糕有什么问题?”
一名老饕苦笑着说:“这蛋糕有价无市,拳头大小的一块就要十两银子,且每天只供应一块,我等慕名已久,今日方沾先生的光一尝。”
另一人赶紧附和,“先生真是大手笔,如此稀罕物说打赏给下人就打赏给下人了。”
罗老爷震惊异常,这东西这么贵的吗?
他赶紧招手叫小厮,“去问问二公子怎么回事。”
罗二少乐此不疲,还在看陈春燕做菜。
陈春燕也不怕罗二少看,有些东西不是光看就能看得会的,比如火候,比如各种菜品处理的方式。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猪肉整块煮了做红烧肉,剁碎了做丸子,切片炒俏荤,切丝做酱肉丝,滋味都是不同的。
陈春燕本人就不吃肉片。
很多老饕也能尝出其中的区别。
她也就大大方方让罗二少看,爱看就看个清楚。
罗二少:“你这菜的分量是不是有点少?”
陈春燕:“其实我有两手准备,看你们家准备选哪种了。”
罗二少:“你说来听听。”
陈春燕:“一种是小小一份单独上给每个人,这也是考虑到参加婚宴的,一桌上的人可能并不熟悉,一双筷子在一个盘里搅,多少有些不好;第二种是分量稍微大一点点,但不能影响我摆盘,我只是会增加菜的样数。
“十一个热菜,十一个凉菜,四道点心,这样就算每一道菜的分量少,也完全足够吃了。”
罗二少:“你说单独上给每个人是怎么个上法,我有些没明白。”
陈春燕指着一张空桌子,“要不你坐,我上一遍给你试试,你自然就知道了。”
小厮跑来,“二少爷,老爷请您过去。”
罗二少正想让陈春燕单独给他上一遍菜,哪知道他爹叫他,这个郁闷啊,但他还是说:“先准备着,我待会儿回来试试。”
陈春燕点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她拿起一个勺试了试冰淇淋。
嗯,软和点了。
自制的冰淇淋没有那些添加剂,始终要比买来的硬一些,拿出来不跑跑冷气,都舀不动。
她给罗二少舀的那一勺费了老鼻子劲,还只是舀的面上的,罐子下面的根本舀不动,但冷气跑到这个程度,也恰恰好可以了。
她收拾收拾,将冰淇淋舀到一个小碟子里,再把小碟子放到装了面包的盘子上面。
她朝丫鬟示意了一下。
丫鬟便跑过来把东西端走了。
那边罗二少也刚好才到隔壁。
他一脸狐疑地看着自家老爹,不知道老爹要干什么。
罗老爷嘴巴发干地指着蛋糕,蛋糕既然这么贵,他自然是不好赏下人了,现在还有大半个在这里。
罗二少:“爹,有毒?”
他的思路算是被陈春燕带歪了。
罗老爷一噎,“有毒我不找大夫,我找你?”他摆摆手,“我问你,这位师傅是从哪儿请来的,你知道不知道这蛋糕价值几何?”
罗二少还真被问住了,“我见她是跟廖家姑娘来的,想必是廖家推荐的,而这蛋糕的价格嘛,她并没有提及过,她本是来参加遴选的,想必也是要等尘埃落定后方才谈价。”
第722章
众人听后都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
对方在廖家点心铺里寄卖蛋糕,肯定与廖家有交情,能够被廖家的人请出山,也不让人意外。
罗老爷:“旁的不说,这个蛋糕的价格得赶紧问出来,你几位伯伯说,拳头大小的一块蛋糕价值十两银子,这么大一个,价值恐千金,你去问问再说。”
罗二少面色古怪。
对方二话不说做了这么贵的东西来参加遴选,待会儿这钱他们罗家付还是不付呢?
他团团抱拳后,又跑回了大厨房。
路上与端着盘子的丫鬟擦肩而过都没有停留片刻。
他直冲到陈春燕身边,“你那个蛋糕多少钱?”
呃……这个陈春燕倒还真没想过,其实食材不贵,就是颇费人工。
她一时间也不知道报多少才好。
她不答反问:“怎么了?”
罗二少苦笑,“拳头大小的一块蛋糕就卖十两银子,那么大一个……你还是先报价吧,我看看如何处理。我也没想到只是遴选而已,你竟会做如此贵的东西。”
狗日的廖敏柔!
陈春燕瞪大了眼睛,她以为廖敏柔再黑心,蛋糕顶多也就卖个一两二两银子,人家竟然卖十两,这人怕是劈开了瓤子全是黑的。
怪不得极力劝说她来参加遴选呢,这得是多大的利益啊。
要知道她给廖敏柔的卖家才三十文钱一个,这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算上运输费等等,卖一个蛋糕净赚九两银子肯定是有的,廖敏柔每天从酒楼卖走一百个蛋糕,这就是九百两!
一天赚九百两,十天就是九千两!
除开上交给她爹的,分润给掌柜的,剩下的都是她的。
难怪最近跑酒楼跑得这么勤快呢,感情赚大发了!
陈春燕还当真不敢报价了,“你去问廖敏柔吧,她给你报多少就是多少。”
罗二少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猫腻,“你卖给她多少?我们可以直接合作嘛,我可以给你提高价格,这样我有得赚,你也有得赚。”
陈春燕:“我跟她有约定,一年内我只拿我该拿的那一部分,多余的,她能赚来是她的本事,我不过问,也不眼红。”
她虽然没有露口风,但罗二少就像闻到了荤腥的猫似的,不肯轻易放手。
他按住陈春燕手里的菜刀,“你也知道官家现在是什么情况,边军已经三年没有发粮饷了!每一次都是将军涎着脸从京里求爹爹告奶奶求他们拨款,可钱粮一层层剥削下来,到了这边的人手里十不存一。
“姑娘若是有赚钱之道,不妨指点一二,这钱我罗家不贪,全都拿去拥军,守卫边疆,保护的也是边疆子民,你说对吗?”
陈春燕无奈地笑了,“我何德何能啊,一个个的,全让我出粮饷,我的银子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罗二少一愣,“什么意思?”
陈春燕:“意思是要钱粮找祁轩去,我赚的钱粮优先供应他,他分你多少,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意思是让他自个儿跟祁轩谈去。
罗二少十分干脆,“好!”
陈春燕微微一笑。
端谁的碗,吃谁的饭。
祁轩,你要发展势力,人我给你送去了,能不能归心,就看你的本事了。
第723章
罗二少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心情颇好地去茶房找廖敏柔去了。
他们家没分家,家里的钱财是公中的,除了她这一房,父亲还有几房兄弟,要动用大笔钱财拥军,显然不可能。
他们兄弟两个,一年也只有一千两银子的用度而已,对于现状没有任何改善作用,但如果能得到祁轩的支持,情况又会不一样了。
听见脚步声,廖敏柔抬头。
罗二少:“廖小姐!”
廖敏柔起身见礼,“完事儿了?”
罗二少:“没,我是来询价的,那个蛋糕的价值太高了,我得问过去回父亲的话,才能决定婚宴上用还是不用它。”
廖敏柔张口就来,“一万两。”
罗二少嘴角微抽,看来被父亲说中了,果然是价值千金。
廖敏柔话锋一转,“我廖家四处行商,多蒙总兵大人的照顾,蛋糕的价格好说。”
罗二少:“好说是多少?”
廖敏柔听出罗二少的声音发紧,为难道:“这东西材料难得,有颇费人工,我顾念人情,损害燕老板利益太多也不合适,这样吧,今天这个蛋糕免费,婚宴的蛋糕算你七千两一个,如何?”
罗二少想了想,这场婚礼包括聘礼在内,预算是十一二万两的样子,听上去多,但一出手就花七千两买个蛋糕,也太过了些。
他凝眉道:“我做不了主,待会儿再跟你谈。”
罗二少回到隔壁院子,所有人都眼巴巴等待他的答案。
他也就不必小声回报了,“爹,那边报价一万两银子一个,但因为跟姐夫那边有交情,可以给我家打折,今天这个免费送,婚宴的那个算七千一个。”
罗老爷沉吟着,没有说话。
这价格确实太高了。
现场老饕也不禁哗然,他们本还觉得廖家点心铺的蛋糕贵出了天价,现在方知结婚蛋糕才当真是贵出了天价啊!
罗夫人扯了扯罗老爷。
别的不说,她是真的很想要这个蛋糕,就冲寓意去,她也想要。
长相厮守啊。
什么情况能与妻子长相厮守,那自然至少得儿子活着啊,这样的寓意对于一个出入战场的人来说,再好不过了。
罗夫人:“老爷。”
罗老爷一咬牙,“好,我同意了。”
罗二少有些肉疼地去回廖敏柔话了。
廖敏柔知道了,第一时间想跑去找陈春燕说话。
她警惕地看了罗二少一眼,“我有话要跟燕儿说,你别跟来。”
罗二少:“……”
不就是报告你大赚了一笔吗?当谁猜不到!
廖敏柔果然溜进了厨房,她戳戳陈春燕,“我说姐妹儿,我刚才谈成了一笔大生意,蛋糕七千两一个啊,厉害吧。我俩一人一半分了这钱,如何?”
陈春燕:“卖蛋糕的钱你一文都别想了,我拿着有用。”
廖敏柔竖了眉毛,“你不厚道!我们说好的。”
陈春燕:“谁不厚道?拳头大小的一块蛋糕你都能卖十两银子,那么大一个,你要是不开价一万两,我把脑袋拧下来给你当球踢!
“现在报价不足一万两,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你拿那笔钱当人情给罗家打折了!你拿银子送了人情,还想分银子,美得你!”
第724章
廖敏柔吃惊得张大了嘴巴,要不是她确定陈春燕一直在厨房里做菜,她都要以为陈春燕听了她的墙角。
她猛推了陈春燕一把,“你聪明成这样,我们没法做朋友了。”
陈春燕:“你确定?”
廖敏柔:“不确定!”
罗二少耳力极好,站在廊下都把二人的对话听了个一清二楚,一时不觉有些好笑。
廖敏柔气哼哼的,出门口,略朝罗二少福了福身子,就冲回茶房去了。
罗二少抬步进了厨房,“你们这钱赚得可真容易。”
陈春燕:“东西就是那么个东西,大家都看得到,如果容易赚这份钱,这能做蛋糕的店早就冒出来了,你说是不是?”
而此时隔壁院子里的人也尝到了第二道甜点,用面包条蘸着冰淇淋吃,别有一番风味。
老饕指着冰淇淋说:“要是夏天来一份这个,单独吃,那才叫舒服呢!这个能单独订吗?”
小厮又匆匆跑回大厨房了。
他算是看出来了,二少爷请来的庖厨能力不小,做出来的菜都能引起老饕们的注意,他今天注定是要在两个院子之间来回跑了。
这会儿,陈春燕已经在准备第三道甜点了,其实也谈不上准备,都是昨天做好了,冰在冰鉴里的,拿出来即可。
做的是水信玄饼,这个陈春燕之前就做过,这一次让陈谷秋和二狗子上了手,做了不少出来,有的里面点缀了花朵,有的点缀了草莓,看上去可爱喜庆。
罗二少:“给我吃一个。”
陈春燕顺手给了他一个。
他咬了一口,“嗯,我觉得这个更好吃,蛋糕太甜了。”
小厮跑了进来,“二少。燕老板,老爷们问蘸料可不可以单独卖,他们想订。”
陈春燕一脸茫然。
蘸料?
她准备了什么蘸料吗?
怎么她没有记忆呢?
小厮愣了愣才反应了过来,估计人家不管那个叫蘸料,“就是用来蘸着吃的那个红红的白白的东西。”
陈春燕无声笑了笑,“那个叫冰淇淋。可以单独订,口味不止草莓和香草,还有红豆、绿豆、橙子等等,只是那些不适合用来蘸着吃罢了。”
小厮:“多少钱一个?”
陈春燕:“用来蘸着吃的那么大的冰淇淋球,三十八文钱一个。”
小贵!
小厮嘀咕着跑去回话了。
罗二少:“燕老板生财有道,小生佩服。”
陈春燕:“嗯。”
罗二少:“……算了,闲着也是闲着,我帮你去送这道点心。”
陈春燕不以为意,看老饕们现在的反应,她在府城的局面已经打开了。
等罗二少走了,陈春燕就跑去找了廖敏柔,“你注意一下,待会儿可能会有大笔订单,你帮我记一下。”
廖敏柔哼哼,“还要跟我合作呀?”
陈春燕:“阴阳怪气什么!我会跟你合作,至少一年内是不会变的。我收了你的宅子,就不会失言。”
廖敏柔被噎住了。
好吧,现在还不是傲娇的时候,一年期满,还存在变数呐!
她站起身,“知道了知道了,我这回要狠捞一笔。”
陈春燕:“我已经报了价了,那种小冰淇淋球,三十八文钱一个。”
廖敏柔:“……”
第725章
混蛋王八蛋啊!
廖敏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多少?这么便宜,你这是在拆我的台,你知道不知道?”
陈春燕:“三十八文钱已经够黑心了,你还想要多少?三十八文钱足以买六斤米了,够一家人吃几天了,不少了!”
廖敏柔无语凝噎。
这种东西根本没必要供给附近的人吃啊,用冰鉴镇着,快马加鞭运到京城去才能卖大价钱,只卖三十八文钱算几个意思啊!
好气!
她甩手转身就走。
陈春燕叫住廖敏柔,“不要掉进钱眼里去了,有的东西太过暴利,难免有人看了会眼红,仅凭廖家是守不住的。”
廖敏柔心头一动,回头看了陈春燕一眼,嗯了一声,气倒是消了。
她不得不承认,陈春燕说得对!
有多强的实力,分多大的利益,廖家不上不下的,最好还是拿不上不下的利益就行了。
她忽然想到来的路上,陈春燕不让她沾手马车改造的事情,是否也是这个原因呢?
看来还是爹有远见,以后这些事情还是多问陈春燕的意见为好。
她想多了,陈春燕不想她沾手改造马车的事情,只是因为不想泄密,也不想完全跟廖家绑在一起。
如果有了机会,她会找别家合作的。
廖敏柔出了厨房,就看到小厮跑了回来,直说老爷们要订购冰淇淋。
她顾不上思考更多了,“给我纸笔,我亲自去登记。”
两个手帕交,一个在厨房忙活,呈现出好看又好吃的菜,一个在客院忙活,登记订购的名单,收定金收到手软。
廖敏柔笑得都合不拢嘴了,什么名门闺秀形象完全不顾。
离开罗家前,罗二少亲自送上了两万两银子的置办席面的钱,说好了多退少补。
陈春燕诧异,“对我这么放心?”
罗二少:“看在世子爷的份上。”
陈春燕:“……”
收拾好东西,一行人上车回返。
廖敏柔坐在陈春燕对面,看着银票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陈春燕推廖敏柔,“好歹也是大家小姐,你这是什么德性,别让我看不起你。”
廖敏柔:“你把银子给我,看不起我也可以。”
可以的小伙伴,这么快就进化了。
陈春燕噎不着人,反被噎,也不想说话了,将银票分别放进好几个荷包,贴身放在不同的位置。
廖敏柔:“……”
她无语半晌,“你把钱藏得这么散,不怕找不着?”
陈春燕没理会廖敏柔。
她当然不怕找不着,她藏钱的地方,都有小兜兜,还有盘扣,钱袋子塞进去,再扣上盘扣,是不容易丢的,比挂在腰间或是塞在袖子里不知道妥当多少。
廖敏柔:“哎,这笔钱,咱们怎么分?”
陈春燕:“不分。”她说完就闭上了眼睛,站了一下午,累都累死了。
廖敏柔戳戳陈春燕,再使劲儿戳,“你不能过河拆桥!”
陈春燕没脾气了,“我说了要过河拆桥吗?我说不分的意思,是你不分给我,你冰淇淋球三十八文一个,我收你三十文,你先按照订购的数量把钱付给我,后续收账的事情我就不管了。”
廖敏柔点头,“哦,这样啊。”
哎,不对啊,怎么感觉好吃亏的样子!
第726章
陈春燕根本不给廖敏柔发挥的机会,一路上闭目养神,到了酒楼外,她下了车就往里面走。
廖敏柔:“我觉得这事儿吧,我们还可以谈谈。”
陈春燕:“快宵禁了。”
廖敏柔:“你……喂,你给我等着。”
陈春燕根本不受威胁,她确实是累了,没有心力跟廖敏柔掰扯了。
廖敏柔拿陈春燕真是没脾气了,油盐不进啊!
她摸了摸怀里的银票,又看了看手里的订单,哎,明儿还是得把钱算好给这背时孩子送来,要不然别人不会做啊!
牛一松听到脚步声,下意识抬头看了一眼,又低头继续擦柜台,过了会儿,他又猛然抬头,这才看清了来人。
牛一松:“燕老板,不是说今儿可能不回来了吗?”
参加遴选的人多,陈春燕估计时间会拖到很晚,谁知道遴选取消了,她临时从府城赶回来都来得及。
陈春燕:“事情顺利,回来得早了些。”
牛一松点点头,从柜台下方抽出一封信,“给,今天有个兵士跑来让我交给你的。”
肯定是祁轩的来信。
解救赵大人的家人的事情有眉目了。
陈春燕紧走两步,接过信打开,信中说:西南和东南方向的事情,祁家不熟,打听起来需要时间,但是解救赵大人女儿的事情已经提上了日程,且已经打听到赵夫人被送到了哪个卫所。
陈春燕把信推给牛一松,“看看,知道信中所提的卫所在哪里吗?”
牛一松认认真真把信看了一遍,“哦,这个卫所我知道,距离梁县不算太远,也是个小卫所,拱卫的是华城。”
陈春燕觉得这个名字甚为耳熟,想了半天终于想了起来,廖敏柔那些令她咬牙切齿的堂姐妹可不就是华城人么!
啧,她跟廖家还真是有缘啊。
陈春燕:“这事儿先不要跟赵先生提,他伤还没好,不宜忧思忧虑,我想想吧,想想怎么办再说。”
她转身往后院走,她得去找点吃的才行,饿了。
牛一松:“今天你娘来了一趟。”
陈春燕:“什么事?”
牛一松:“送了一碗长寿面过来。燕老板,生辰快乐。”
陈春燕一愣,她竟然完全忘记这回事了。
她的生日与原主的生日并不相同,压根儿就没想起来今天是原主的生日。
她默然半晌,突然道:“帮我去买点香烛纸钱来。”
牛一松瞪大了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
自个儿的生辰烧纸钱,这什么毛病?!
陈春燕不想多解释什么,催促牛一松快去,快要宵禁了呢。
生辰啊,便是原主的生祭,说起来也是挺惨的,因为她占了原主的躯壳,这天没人祭奠原主。
那么就由她来祭奠吧。
她去了厨房,果然看到锅里隔水蒸着一碗长寿面,面已经坨了,可她却把面端了出来,拌了拌,低头吃了一口。
她低低道:“小丫头,这一口面我帮你吃了,希望你下辈子能长命百岁。”
“燕老板!”二狗子赶紧上前,“不知道你要回来,没给你留饭菜,我马上帮你做。”
陈春燕微微点点头,端着长寿面,去了院中石亭中,对着月亮慢慢吃着。
第727章
牛一松跑得飞快,陈春燕面还没吃完,他就已经买回了香烛纸钱。
陈春燕一言不发,转身去仓库拿了个盆子,就是上次用来烧柏木枝的那个。
她将盆子放在石亭里的地面上,又拿完装了米,将香烛插进了米里。
她想了想,最终还是将装过长寿面的碗放在了香烛前,摆出了供奉的架势。
牛一松眼皮一跳,“供奉吃剩下的汤汤水水,这不好吧,要不我去弄个刀头肉来?”
陈春燕点点头。
她心中却说,面我帮你吃了,汤给你闻闻味儿。
牛一松效率很高,很快就端了拳头大的一块刀头肉出来,摆放在香烛前。
趁着陈春燕在点香烛,他又去弄了瓜果点心出来供奉上。
陈春燕用烛火引燃了纸钱丢进盆子里。
牛一松:“你在祭奠谁?”
陈春燕:“过去。”
过去?
祭奠过去?
牛一松一时间惊为天人。
燕老板不愧是燕老板,做的事情都这么富有深意。
陈春燕没有注意到牛一松的神情,她只静静地一张一张地烧着纸钱,等烧完了,她拍拍手站起身。
她一直站在火堆旁,等着香烛燃尽了才转身离开,“都是活着的人一点情感寄托而已,不必太执着了。”
这话也不知道是说给牛一松听的,还是说给她自己听的。
吃过了晚饭,她想着已经很久没有检查过酒楼众人的学习进度了,便去看了一眼,见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便没有打扰。
她回了房间静静琢磨事儿。
要从卫所捞人其实应该不难,卫所吃空饷的事情太过普遍,她把人捞走了,卫所那边再做成人还在的状态不是难事。
难就难在她如何让卫所的人帮忙。
肯定还是要钱开道的,只是不知道要多少钱。
祁轩只在信里说明了人在哪个卫所,而半句不提帮忙的事情,很显然这件事请要么祁轩帮不上忙,要么不便帮忙。
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祁轩确实不便帮忙,他在秘密练兵,身边的人已经有三十个被派出去办事情了,他新招了三十个人进来,都是流民,彪悍得很,为了一口吃的,敢偷袭鞑靼人。
他不能把视线引到他身上,他身边的陌生面孔太多了,经不起查,万一被查出来了,人家追问那三十个兵士去哪儿了?
廖家和陈家都得倒霉。
而他准备一直用这种“新血”换“老血”的方式训练出更多人来,计划才刚刚开始,他不允许夭折。
为了一个犯官的妻子把这么多人搭进去,他认为不值得,遂并不准备帮忙。
陈春燕在纸上写下卫所名字,亲自去了牛家三口人暂居的小院。
牛大婶看到陈春燕来了,极为紧张,还不安地扯了扯衣服。
她心里清楚,她眼下寄人篱下,而这一片“篱”都是陈春燕的。
陈春燕笑着招呼牛大婶,“大婶,可还住得习惯,如果有什么不方便的,你跟我说。”
牛大婶:“都好,都好,你是来找大花的吧,在里面呢!我让大花给你做两双鞋,你来了正好试试。你成天在外面跑的,一定要穿厚实的鞋底才行。”
陈春燕感觉到了牛大婶的巴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她越走越远,与身边人的距离也必然越来越远。
第728章
牛大花听到说话的声音,连手里的东西都来不及放下,便跑了出来。
她惊疑道:“燕儿,你找我?”
她心里忐忑得要死,都已经下工多长时间了,被老板突然找到家里,要说不是犯了什么错,她自己都不敢相信。
陈春燕摆摆手,“别紧张,不是来找你的,一松哥呢?我找他。”
牛大花反手一指,“在后面发豆芽。”
陈春燕:“绿豆芽还是黄豆芽?”
牛大花:“绿豆芽,发好了拿点到酒楼去,炒了大家一起吃。”
陈春燕点头,“好啊。”
既然是好意,她就接着,虽然她并不是太喜欢吃绿豆芽。
她更喜欢吃黄豆芽,黄豆芽胖根胖根的,嚼起来感觉没那么多纤维,不费劲,但绿豆芽吃一盘下来,腮帮子都得酸,但口感清香,她上辈子的妈妈就爱吃。
其实她一直很好奇红豆和黑豆豆芽是什么口感,但一直无缘一吃,这两种豆的产量低,价值高,没人拿来发豆芽,特别是后来很流行祛湿茶后,红豆的价格一再被抬高。
但很多人不知道,红豆和赤小豆是不一样的,祛湿还得用赤小豆。
脾虚湿阻此种病症,到了医院,医生开的药里面一定是赤小豆而不是红豆。
陈春燕径直去了屋后,这才发现,牛家这边虽然刚刚才搬进来,却已经连地都种上了。
也不叫种地吧,是弄了厚实的木头钉出长方形的箱子,里面填上土,很像后世用来种阳台蔬菜的花盆,但显然牛一松正在弄的这个要大很多,也深很多。
陈春燕:“你倒是不怕累!”
牛一松觅声回头,“燕老板!”他封好坛子,拍拍手站起来,“不是我弄的,是我娘!我本来说让她在家酒楼找一份活计来做,她死活不答应,说是不习惯,她还是习惯种地,这不,我去山里砍柏木的时候,顺便弄了这些回来,今天才刚弄好土,明天她才开始种。”
陈春燕点头,“挺好,挺好。你别说,就这么点大的地方利用起来了,种出来的菜,你们一家人都吃不完。”
牛一松嘿嘿笑,“我家三口人都吃住在酒楼这边,种的菜到时候拿到酒楼去一起吃。”
陈春燕:“你不用顾忌我,你们劳动种出来的东西,拿出去卖了换钱也是可以的,你自己安排,我不管。我来是让你帮我送一封信的,信很重要,我明天就要答复。”
她说着就从袖口中抽出一封信,“给府城罗府的罗二少。”
牛一松郑重了许多,他赶紧将信贴身收好了。
燕老板从来不虚言,说信重要肯定是真重要。
其实信不重要,重要的是信的回复,陈春燕只是懒得解释太多,含糊说而已。
一夜无事,再起来,天空下起了连绵细雨。
春雨贵如油,好雨啊,这一场雨下来,地里的菜,山里的蘑菇,竹林里的笋都要冒出来了。
陈春燕看着细细密密的雨,笑得眉眼弯弯,她的辣椒应该会长得很好吧。
脚步声响起,“燕老板,刘大姐来了。”
酒楼人员口中的刘大姐只有一位,那便是刘屠夫的女儿,这人没什么正事干,一有空就亲自跑过来送猪肉,甚至还会亲自帮他们分切猪肉,大家对她都熟,就亲切叫一声“刘大姐”。
第729章
陈春燕:“找我?”
刘大姐平时也来,但从来没有人特地来禀告她一声,今天例外,肯定是有事找她。
小子:“是的,说是有正事儿,请您去前面说话。”
前面指的就是酒楼。
陈春燕嗯了声,便锁了办公室,披了蓑衣往前面去了。
她从酒楼后门进去的时候,正好看到一堆人围在一起不知道干什么。
她暂时没空理会他们,先去见了刘大姐。
她一见人就笑,“最近这些日子,多谢大姐帮忙呀!”
刘大姐乐呵呵的,“说什么帮忙不帮忙的,我家的肉因为酒楼不知道多卖了多少,这到底是谁帮谁的忙啊。”
这倒是真的,这边酒楼的生意起来后,刘家肉铺每天卖的肉量直接翻了倍。
陈春燕请刘大姐坐,“大姐今天来找我可是有事?”
刘大姐笑呵呵的,“我那叔叔帮你把东西运回来了,幸不辱命,路上死的鱼苗不算多。”
陈春燕刷地站起身,“鱼苗此时在哪里?”
刘大姐:“已经运往龙桥村了,只是我那叔叔轴得很,不见到你,不肯交出鱼苗,还得你亲自过去一趟。”
在花圃老板看来,谁托他买的东西,他就得把东西交给谁,不然回头人家不付钱,他也拿人家没办法。
陈春燕:“大姐在此稍坐,我去去便回。”
她得去拿钱呀!
她出了厢房,见那群人还围在一起,不由道:“什么时辰了,不用干活吗?”
众人立刻回头,见是她,立刻站直身体,面对她站成了一排。
陈春燕真没想到了,杨彬和张汝城竟然跟一群小子在一起凑热闹。
杨彬:“我们正在研究这些瓷器摆在哪里,这些瓷器个头大,还怪模怪样的,摆在哪里都不好看啊。”
陈春燕眼皮狂跳。
杨彬所说的瓷器,便是廖敏柔昨日跟陈春燕提过的,已经烧制好的便池。
她指着几个小子,“把东西搬到隔壁去,想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就跟我来,满足了好奇心,赶紧给我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去,不许乱跑。”
她带着人乌泱泱去了隔壁,工地上的人都惊呆了。
他们三班倒施工,都老老实实的,并没有偷工减料,他们想不明白酒楼的人为什么突然跑来检查他们的工作。
还一来就来这么多人,怕不是要打架吧!
陈春燕环视一圈,找到包工头,“叔,你来看看,这是我之前跟你说过的东西,你看看怎么安装吧,要保证不要漏水。”
能工巧匠何其多,他们只有土法解决安装问题,至于何种方法,人家不肯说,陈春燕也不知道,但订这批东西前,陈春燕跟他们交流过,安装是没有问题的。
师傅安装的时候不允许外人在场。
陈春燕便和其他人一起站在外面等。
陈春燕:“需要多长时间,如果耗时太长,我就走了。”
包工头:“很快,东西都准备好了,装上就行。”
等了一会儿,包工头的声音再次响起,“成了,进来看吧。”
杨彬面色狐疑,“好好的瓷器摆在地上干什么?”
陈春燕去接了一盆水来,既是演示给大家看,也是测试一下密封得好不好,会不会漏水。
她将水倾倒下去。
第730章
水哗啦啦流淌,流入洞中,消失不见了。
陈春燕观察了一下,还没有封上的下水道管子并没有漏水的现象,她终于彻底放心了。
难怪很多精巧的工艺品在科技发达的现代都难以复制,古人确实有独到之处,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也能想出很好的办法来。
杨彬若有所思。
张汝城指着便池,“别告诉我,是我想的那样啊,如果真是,可就太奢侈了。”
本来是不奢侈的,但廖敏柔那个败家玩意儿,一炉出来只要一个最完美无瑕的,其余的全部敲掉,这就注定了这玩意儿便宜不了。
陈春燕:“就是你想的那样!知道为什么下面的管子要烧成弯的吗?就是为了防止臭味回流,再看这个水箱,这是我让郑林做的,一拉这条绳子,水就哗啦啦出来了,当然了现在没有装水,自然出不来水。”
张汝城接过陈春燕手里的盆子,“我去装点水来试试。”
他刚刚转身,手里的盆子就被机灵的小子接过去了,不多会儿,水就被打了回来。
张汝城示意小子把水装进水箱里。
水箱安装的位置并不算高,只到成人的腰部而已,水灌进去后,再次关上箱盖,张汝城便迫不及待地拉了下绳子。
水果真哗啦啦流出。
但……张汝城:“水量不对啊,那一盆水显然不止这一点。”
众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
陈春燕:“你再拉一次绳。”
张汝城又拉了一次绳,水再次哗啦啦流出。
他顿时惊为天人,“原来不用每次都装水,竟如此方便,郑林真是个人才。”
陈春燕笑笑,并没有说设计图是她画的。
杨彬:“这个水流到哪里去了?”
陈春燕抬手一指,“我不是让人在林子里深挖了一个化粪池吗?水就流进了那里,也不用每天都来人挑粪了,一个月一两次就行,也不怎么影响生意。”
张汝城:“宿舍那边会装这东西吗?”
他感觉这东西很方便,用这个干净得多,家里还没味儿。
陈春燕:“这个得逐步逐步来,不能一蹴而就,具体的你问问师傅工期如何,这还得看他们的情况。”
杨彬和张汝城对视一眼,眼中都有着兴奋的光芒在闪烁。
有了陈春燕这句话,基本就能确定,宿舍那边确实会装便池了,太好了!
陈春燕:“想看的你们都看到了,我就先走了。”
她转身就走,留下一群人在原地讨论。
刚走出门,就有小子叫住她,“燕老板,我能去学木工活吗?我挺感兴趣的。”
陈春燕笑着点头,“如果你能让郑林收下你,你就去,如果能研究出有用的东西来,有奖励!”
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她丢下这句话,就是想吸引更多的能工巧匠为她所用的。
别以为在酒楼说的话传不出去,这里人多口杂的,要不了多久,怕是会有不少人知道在燕老板手底下做事,只要能做出实用的东西来,就有奖励拿了。
陈春燕不再耽误,直奔办公室,从钱匣子里拿了几张银票贴身放了,就跑回去找刘大姐了。
第731章
刘大姐摸摸车厢,“你这马车坐起来真舒服,我家那辆颠得呀,坐一趟骨头能散架。
陈春燕:“速度快了还是不行。”
刘大姐呵呵笑,“已经很好了。哎,我跟你说,你给我说的方法真的行,我感觉我腰腹上的肉少了不少了。”
她之前在跟陈春燕学减肥,已经小有成效了。
陈春燕:“减肥这事儿贵在坚持,中途要是一断,反弹得更厉害。”
刘大姐:“呀!那我岂不是再也吃不了五花肉了?”
陈春燕:“也不是,每七天可以放松一天,那样也没关系。”
剩下的路程,她便跟刘大姐分享减肥经验,刘大姐听得两眼发光,不停发问。
等到了新宅时,陈春燕都不大说得出话了。
一口口大缸把陈家的院子占满了,人进进出出都得侧着身子走才行。
陈春燕低头看了一眼,鱼苗还不错,鱼都活蹦乱跳的。
她能从缸的缝隙间挤过去,刘大姐就悬了,换了几个角度都不行。
陈春燕无语,她也搬不动缸啊,本来准备叫人的,但刘大姐阻止了,这种明晃晃显示她一个人有别人两个宽的机会,她是拒绝的。
她便把刘大姐引到她的屋里去坐了,“家里没准备什么东西,招待不周,大姐不要跟我见怪。”
刘大姐毫不在意地摆摆手,“好说好说。”
陈春燕便给刘大姐倒了一杯茶,大步去了正院。
正院屋里,燕儿爹作陪,但他不擅长聊天,花圃老板也不擅长,两个人各自盯着自己面前的茶发呆。
陈春燕:“爹,杨叔。”
花圃老板姓杨。
杨老板一看到陈春燕马上站了起来,“我引进了新的花木,还没有移栽,必须赶紧回去,你把钱给我结一下吧。”
陈春燕嘴角微抽。
这位说话还是这么直接啊,都不客道一句的。
但人家的事情是正事,她也没必要拉着人不放,“行,我带了钱来,你看够不够。”
杨老板打开银票一看,“多了,要不了这么多的。”
陈春燕收回来两张,“运费算进去了吗?别让你们麻烦了一趟,还让你们亏本啊。”
杨老板:“算了,运费、人工费、伙食费都算进去了。”
那就行!
陈春燕拢了银票,笑呵呵问:“叔,这回你们去都弄到什么新鲜花木啊。”
提到这个,花圃老板顿时来了精神,“收获不小,我跟你说,他们弄到了一种这么高的花木,结出的果子黄灿灿的,看上去特别喜人。”
陈春燕:“叶子是否是扁长的?”
花圃老板:“你见过?”
玉米!
我的老天爷,终于出现了。
陈春燕:“能卖我几株吗?”
杨老板:“成株不能卖给你,等我育苗成功了,卖苗给你。”
陈春燕:“行,我等叔你的好消息。”
杨老板非常实在,“我还得到点别的,你要不要去看看。”
陈春燕大感兴趣,“好啊,等我先把育苗安置好了,再跟叔一起去看。”
杨老板看看天色,“得快些。”
这雨什么时候停,谁都不知道,雨停了太阳出了,移栽就不合适了。
陈春燕点头,“成,我现在就去安排。”
第732章
陈春燕之前就交代过,鱼塘得优先挖出来,雇农们不敢懈怠,早已经按照陈春燕的规划挖好了鱼塘。
不过此时鱼塘还没有注水而已。
陈春燕去看了看鱼塘,觉得有些不妥当,这边还没有打围,要是哪家最馋了,趁夜跑来捞鱼打牙祭,她找谁说理去!
一个村子的人,闹得太僵了,不好看。
她琢磨来琢磨去,觉得鱼苗其实不占地方,暂时全都倒进新宅后院的荷塘里好了。
这个荷塘是最早挖好的,本就准备养些锦鲤好看的,不过却先被鱼苗用上了。
用石料打围恐怕得三五个月,其实也还好,三五个月鱼苗也才长大了,需要分群出去,那时候就不必担心鱼苗被偷了。
至少那时,她家养的狗也长大了,偷鱼还得翻墙,小子们的功夫也练得有些基础了,偷鱼难度不也高了,不是谁都能偷了么!
她转回到家里,绕着荷塘走了一圈,估摸了一下鱼苗的数量,觉得荷塘还是小了,养三五个月困难,顶多一个月便会觉得挤了。
一个月就一个月吧,办法总比困难多。
她高声招呼帮工的人,“把鱼苗抬过来,倒进水里吧。”
花圃老板听到陈春燕的声音从正院后面传来,讶异了一瞬,但很快反应了过来,他赶紧跑到荷塘这边,就差捶胸顿足了。
他道:“不是说让我们种荷花吗?这还没种下去,就下了鱼苗,我们后面也不好种了啊。”
水太深确实会对种荷花增加难度。
陈春燕摆手,“没影的事情以后再说,我得先顾着鱼苗。我不能空着荷塘,一直等你那边弄合适的荷花品种过来吧,没这道理。既然现在用得上,我就得用上。”
花圃老板被说得哑口无言。
一缸又一缸鱼苗被倒入荷塘中。
鱼苗刚开始还愣了一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不多会儿,它们便各自结队,游得欢畅了。
处理完鱼苗,陈春燕便跟花圃老板一起去看这回弄回来的新品种植物。
花圃老板自己也会培育些新品种植物让人运到其他地方去售卖,其中以培育的变种兰花最好卖。
而其他地方培育的新品种植物也会被人贩卖到这里。
花圃老板一年会托人买两次,一来是为了倒一道手赚钱,二来是为了研究别人的培育手法,博采众长嘛。
陈春燕一到花圃,就见到了被珍而重之种在花房里的玉米。
此时的玉米叶子还嫩着,也不好看,跟杂草似的,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把这当作观赏植物。
陈春燕:“还有什么新品种植物,不如都拿出来给我看看。”
花圃老板:“还有两种,呐,这种,还有角落里的那种。”
面前这种是什么植物,陈春燕没认出来,没开花没结果的,全是叶子,让她认,太为难她了。
她戳了戳小可爱:这是什么?
小可爱语气欢快:嘻嘻,你可很久没有找过我了。你也有不知道的东西呀!
很是愉快的样子。
陈春燕:你很得意嘛,再得意,我下次让你待机半年。
小可爱:……别,别,我告诉你还不行吗?这株植物是西红柿,有的地方又称为番茄。
陈春燕眼睛一亮,西红柿好啊,可以当水果也可以当菜,她脑子里一瞬间出现了十几种吃西红柿的方法。
第733章
陈春燕当即拍板,“这种植物给我来五株。”
不是她小气,实在是因为这玩意儿一看就很贵,人家用的花盆就不便宜,肯定是当珍稀盆栽来卖的,哪怕她刚从罗家得了一笔钱,可也得算着用不是。
她得当家啊,得算柴米油盐有多贵呀!
她种过阳台番茄,一般的番茄一年一茬,但她在网上学过特别的种植方法,按那种方法种,番茄一年可以结三茬果。
番茄里面多少籽儿啊,等到了明年五株差不多就能变五百株了,可能还算得少了,要是一个也不吃,应该能培育出更多株来。
花圃老板十分纠结,东西刚到手,他还没有研究清楚,就要分一半出去?他舍不得。
陈春燕看出了花圃老板的犹豫,便道:“有人教过我培育此种植株的方法,老板如果愿意割爱,我可以将方法告知。”
她这次买到那么多鱼苗,确实是得了便宜,投桃报李之下,她教一教花圃老板,让人少走点弯路也是应该的。
花圃老板将信将疑,“确定吗?”
陈春燕点头,“确定。方法对不对,你是行家,一听便知。
“培育这种植株一般有两种方法,用种子育苗或者扦插。当然了现在这几株还太嫩了,等再长个一两个月,期间不要修剪枝条,等长得差不多了,再修剪一次,剪下来的枝条,插入清水中,两三天后,便会长出许多根须来。
“这时再移栽到花盆里即可,不过移栽的头三天得注意避光。”
陈春燕是不会这样搞的,她买回去的番茄是要挂果的,不修剪枝条,会争夺花果的营养。
花圃老板有些诧异,“这么容易?”有些不敢相信。
陈春燕十分肯定地点头。
她上辈子网上卖几毛钱一株,买六株送三株的玩意,能难培育到哪里去!
花圃老板有些郁闷了,“这么容易培育,今后岂不泛滥,我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岂不要亏本?”
陈春燕:“亏不了,你先卖几波贵的出去,后来的当菜苗卖就行。”
花圃老板嘴角抽抽。
珍贵的盆栽当菜苗卖,是认真的吗?
陈春燕:“别怀疑,听说这玩意儿的果子还挺好吃,而且果子熟透之后红彤彤的,特别喜庆。”
花圃老板有些绝望了,十两银子一株啊,就换来几株菜苗,心尖尖都在痛。
陈春燕看花圃老板的反应,便猜到花圃老板的想法了,她决定暂时不告诉花圃老板玉米也是菜的事实。
花圃老板走在前面带路,“这一种也是刚带回来的植物,很多人把这一排一排种在花台里,十分整齐好看。”
眼前叶子青青的,紧紧包裹在一起的植物不是包心菜是什么!
陈春燕好心地顺着花圃老板的话往下说:“嗯,看上去十分可爱。”
也很好吃,特别是有了豆瓣后,冬天做成耙耙菜,蘸着吃,入口鲜辣,回口微甜。
花圃老板:“这个成株不好分株,我不会卖,但他们带来不少种子回来,你要的话我可以分一部分给你。”
陈春燕:“行啊!”
不过估计出芽率不高。
要想提高包心菜的出芽率,还得用高锰酸钾浸泡,她没地儿弄高锰酸钾去,就得有死一片种子的心理准备哦。
花圃老板:“成吧,我待会儿给你。那边还有些变种兰花,你要不要看?”
第734章
兰花能吃吗?
不能!
陈春燕不感兴趣,“只有兰花?”不是很想看的样子。
花圃老板知道陈春燕为人干脆,生意好做,不肯轻易放弃,“还有几株山茶花。”
陈春燕摆摆手,“算了。山茶花还是得种在山上,且成片地种才漂亮,种在盆里,少了点意思,我就不要了。”
她现在也不可能拿一座山来种山茶花,当然了,如果是一座山的十八学士还差不多,种了就卖。
这也就是想想,十八学士多难养啊,养不死,也把它养不开花啊,是以这种没有经济效益的东西,她懒得费心思了。
陈春燕:“杨老板你会种树吗?”
花圃老板板了脸,被人质疑他的职业能力,这是不能忍的!
他沉声道:“不敢说我种的每一株树都能活,但十活其九这话我放在这里,要是找我种树,没活这么多,钱我双倍还你。”
老板这狗怂脾气呀!难怪本事不小,生意却始终不好。
啧,连她这个一株珍品兰草都舍不得买的人,都能成为大主顾,可见一斑。
既然老板都这么说了,陈春燕再询问下去就是找茬,“三井村你知道的吧,那村周围都是山,靠北的山现在都是我的了,我需要专业的人帮我规划一下种什么树比较好,最好是果树、核桃树、松树之类的混搭着种。”
种松树自然是为了松塔,松子炒出来多香啊!
花圃老板沉吟半晌才道:“我得先去看看再说,哪怕都是山,但每座山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山水多,有的山石头多,有的山是黑土,有的山是黄土,不亲眼看到,我不能给你答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陈春燕表示理解。
她摸出买鱼苗剩下的钱,“我先付定金,你这边看好了,就帮我把山收拾出来,我相信你的人品,多余的我就不过问了,钱不够派个人来找我要就行。”
花圃老板的人品已经经过了检验,非常可靠,事情交给他放心就好了。
陈春燕又说了一些对果树品种的要求,她要求市面上有的果子尽量都种一些。
虽然她知道哪怕同样品种的果树种在不同的地方,口感都不一样,但她还是想种,这个年月果子保存不易,很多果树本地没有的话,是吃不到果子的。
其实她对果子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不把牙酸掉就成。
她只对米面的要求高,米面她一定要吃东北的,吃她老家本地产的,总觉得口感不好,哪怕是当年的新米,她吃着也觉得烧心,口水不受控制地往外冒。
花圃老板:“既然你相信我,我就不会把事情办砸了。下过雨,土地松软,过两天,正好适合移栽,我弄好了再来找你结钱。”
陈春燕突然想起个事儿,“啊,对了,山上原本的树木,你帮我甄别一下,如果结的果子是可以实用的,不管好吃不好吃,市面上卖不卖,都给我留着。”
花圃老板:“……”
这位不愧是开酒楼的,三句不离吃,每回来买东西,都说要买能吃的。
他说:“行,凡是能入口的,不管是什么都给你留着,包括草木。”
陈春燕连连点头,极好极好。
她转身出了花房,“啊,对了,我那边的竹子定根了吗?”
花圃老板算算时间,“应该定根了。”